CN102282603A - 显示装置及显示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及显示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82603A
CN102282603A CN2010800045905A CN201080004590A CN102282603A CN 102282603 A CN102282603 A CN 102282603A CN 2010800045905 A CN2010800045905 A CN 2010800045905A CN 201080004590 A CN201080004590 A CN 201080004590A CN 102282603 A CN102282603 A CN 1022826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amount
movement
brightness value
reg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0459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中西敦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2826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8260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406Control of illumination source
    • G09G3/342Control of illumination source using several illumination sources separately controlled corresponding to different display panel areas, e.g. along one dimension such as lines
    • G09G3/3426Control of illumination source using several illumination sources separately controlled corresponding to different display panel areas, e.g. along one dimension such as lines the different display panel areas being distributed in two dimensions, e.g. matrix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2Addressing, scanning or driving the display screen or processing steps related thereto
    • G09G2310/0237Switching ON and OFF the backlight within one frame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2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238Improving the black level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2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247Flicker reduction other than flicker reduction circuits used for single beam cathode-ray tub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2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261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in the context of movement of objects on the screen or movement of the observer relative to the screen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 G09G2320/062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for control of overall brightness
    • G09G2320/064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for control of overall brightness by time modulation of the brightness of the illumination source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 G09G2320/062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for control of overall brightness
    • G09G2320/0646Modulation of illumination source brightness and image signal correlated to each other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 G09G2320/062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for control of overall brightness
    • G09G2320/0653Controlling or limiting the speed of brightness adjustment of the illumination source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10Special adaptations of display systems for operation with variable images
    • G09G2320/106Determination of movement vectors or equivalent parameters within the image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40/00Aspects of display data processing
    • G09G2340/16Determination of a pixel data signal depending on the signal applied in the previous frame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60/00Aspects of the architecture of display systems
    • G09G2360/16Calculation or use of calculated indices related to luminance levels in display dat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影像的显示质量的显示装置及显示控制方法。显示装置包括:将画面分割成多个分割区域而对各分割区域分别进行照明的LED背光(3);检测输入图像的每个分割区域的移动量的移动量检测部(7);决定每个分割区域的基准辉度值的区域辉度决定部(6);根据移动量,决定达到基准辉度值所需的每个图像区域的辉度控制时间的区域辉度时间变化控制部(8);基于区域辉度时间变化控制部(8)决定的每个图像区域的辉度控制时间,驱动LED背光(3)的LED背光驱动电路(4)。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及显示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用光调制元件调制来自照明光源的照射光来显示影像的显示装置及用于控制该照明光源的显示控制方法。特别是,本发明涉及将画面分割成多个区域,并控制分别对分割的各图像区域进行照明的照明光源的显示装置及显示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使用液晶显示元件(液晶面板)作为光调制元件的液晶显示装置在背面具有照明光源,通过液晶面板来控制从该照明光源照射出的光的透过率,由此实现任意图像的显示。
以往,有如下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即,以扩大显示辉度的动态范围(dynamic range)及降低耗电等为目的,将显示画面分割成多个分割区域,在各个分割区域设置至少一个光源,并按照每个分割区域控制光源的辉度。
在如上所述的结构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各分割区域的光源的辉度根据显示于该分割区域内的影像的特征得以控制。例如,当某个分割区域内具有在黑背景上存在白(whitelevel)显示的像素之类的特征时,该分割区域的光源以依据白显示的程度而点亮的方式被驱动。另外,当某个分割区域具有只存在黑(black level)显示的像素之类的特征时,该分割区域的光源以完全熄灭的方式被驱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如上所述的结构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因光源的数目及光源的大小等的制约,分割区域变得比像素大。因此,可能存在在一个分割区域内混合有白显示像素和黑显示像素的情况。此时,以依据白显示像素而点亮的方式驱动该分割区域的光源。
图17(A)至(C)示出了此时的状态。图17(A)至(C)是表示显示于以往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影像(静态图像)的图。图17(A)是表示输入到以往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影像信号的一个例子的模式图,图17(B)是表示在输入了图17(A)所示的影像信号时对分割区域进行照明的光源的辉度的模式图,图17(C)是表示实际显示于显示画面的影像的模式图。另外,图17(A)及图17(C)中绘出的虚线和图17(B)中绘出的实线表示分割区域的边界,并不包含于影像信号中。
在图17(A)所示的影像信号中,分割区域101混合有由白像素构成的白色图像102和由黑像素构成的黑色图像103。白色图像102位于分割区域的中央部分,黑色图像103位于白色图像102的周边部分。
如图17(B)所示,当在一个分割区域内混合有白像素和黑像素时,对该分割区域进行照明的光源明亮地点亮,以显示白像素。此时,黑像素通过减小液晶面板的透过率来显示成黑色。但是,难以使液晶显示元件的透过率完全为零。因此,来自明亮地点亮的光源的光漏到黑像素上,发生黑色图像103稍微变亮的所谓的“泛白(brightened black)”现象。图17(C)示出了发生泛白的状态。如图17(C)所示,白像素和黑像素混合的分割区域101内的黑色图像103稍微变亮。
接着,利用图18说明该泛白发生在动态图像中所引起的问题。图18(A)至(C)是表示显示于以往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影像(动态图像)的图。图18(A)是表示矩形图像存在于显示画面左侧的分割区域时所显示的影像的图,图18(B)是表示矩形图像存在于显示画面左侧的分割区域和中央的分割区域的边界线上时所显示的影像的图,图18(C)是表示矩形图像存在于显示画面中央的分割区域时所显示的影像的图。如图18(A)至(C)所示,考虑在黑背景上显示有比分割区域小的白的矩形状的图像且该矩形图像向右移动的情况。另外,在图18(A)至(C)中绘出的虚线表示分割区域的边界,并不包含于影像信号中。
如图18(A)所示,在矩形图像203位于左侧的分割区域201内时,分割区域201的光源点亮,并且分割区域201以外的分割区域的光源熄灭。因此,分割区域201内的矩形图像203周边的黑背景图像204稍微变亮,在包含矩形图像203的分割区域201发生泛白。
接着,如图18(B)所示,若通过向右移动矩形图像来使矩形图像203跨越分割区域201和在分割区域201的右侧相邻的分割区域202的边界,则两个分割区域201、202的光源点亮。由此,分割区域201内的矩形图像203周边的黑背景图像204和分割区域202内的矩形图像203周边的黑背景图像205稍微变亮。其结果,在包含矩形图像203的两个分割区域201、202发生泛白,并且泛白部分的面积变大。
并且,如图18(C)所示,若矩形图像203完全移动到中央的分割区域202,则左侧的分割区域201的光源熄灭,中央的分割区域202的光源点亮。因此,分割区域202内的矩形图像203周边的黑背景图像205稍微变亮,仅在包含矩形图像203的中央的分割区域202发生泛白。
这样,若图像跨越多个分割区域的边界移动,则前述的泛白部分的面积在跨越多个分割区域的边界的瞬间发生变化。因此,随着图像的移动,图像顺畅地移动,但是泛白部分断续地移动。由于泛白部分不自然地移动的状态容易被识别,因此影像的显示质量降低。
关于上述问题,在专利文献1中,设定将实际上应当为白显示的像素扩张指定区域的像素区域,并将与扩张后的像素区域相对应的分割区域的光源也与实际上应当为白显示的像素相对应的分割区域的光源一起作为驱动对象。
但是,在专利文献1中,在扩张后的像素区域跨越多个分割区域的边界时也发生与前述的问题相同的现象。因此,未能解决上述的问题。
另外,在物体跨越多个分割区域的边界时,背光的亮度急剧变化,能够不自然地看到光晕(halo,物体周边的背光的漏出光),因此也存在显示质量降低的问题。对于该问题,为了缓和每个分割区域的背光的辉度变化,可考虑通过LPF(low pass filter,低通过滤器)等抑制辉度的急剧变化的方法。
但是,此时,在照相机等的闪光灯突然发光之类的场景,由于LPF的影响,无法充分确保用于显示闪光灯的光的背光的辉度,产生不能充分显示闪光灯的光的问题。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1-142409号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影像的显示质量的显示装置及显示控制方法。
本发明所涉及的显示装置包括:照明光源,将画面分割成多个图像区域,对分割的各图像区域分别进行照明;移动量检测部,检测输入图像的每个图像区域的移动量;基准辉度值决定部,决定每个所述图像区域的基准辉度值;辉度控制时间决定部,根据所述移动量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移动量,决定达到所述基准辉度值决定部决定的所述基准辉度值所需的每个所述图像区域的辉度控制时间;以及驱动部,基于所述辉度控制时间决定部决定的每个所述图像区域的所述辉度控制时间,驱动所述照明光源。
根据该结构,照明光源将画面分割成多个图像区域并对分割的各图像区域分别进行照明。移动量检测部检测输入图像的每个图像区域的移动量。基准辉度值决定部决定每个图像区域的基准辉度值。辉度控制时间决定部根据移动量检测部检测出的移动量,决定达到基准辉度值决定部决定的基准辉度值所需的每个图像区域的辉度控制时间。驱动部基于辉度控制时间决定部决定的每个图像区域的辉度控制时间,驱动照明光源。
根据本发明,根据检测出的移动量来决定达到所决定的基准辉度值所需的每个图像区域的辉度控制时间,所以在输入图像为静态图像时,能够抑制照明光的辉度值急剧变化,防止泛白,并且在输入图像为移动量较大的动态图像时,能够根据移动量来改变照明光的辉度值,提高影像的显示质量。
通过以下的详细说明和附图,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加明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整体结构的框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区域辉度时间变化控制部的详细结构的框图。
图3是表示图1及图2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动作的一例的第一流程图。
图4是表示图1及图2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动作的一例的第二流程图。
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区域辉度时间变化控制部的详细结构的框图。
图6是表示辉度控制时间与亮度(辉度)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7是表示辉度控制时间与亮度(辉度)之间的另一关系的图。
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中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动作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在某一输入影像中,对象物越过分割区域的边界而移动的状态的模式图。
图10是表示图9的输入影像的每个帧的对象物的位置及该帧的各分割区域的辉度值的图。
图11是表示图10所示的画面的中央部分的分割区域的LED背光的辉度控制时间的图。
图12是表示在某一输入影像中,对象物未越过分割区域的边界而移动的状态的模式图。
图13是表示图12的输入影像的每帧的对象物的位置及该帧的各分割区域的辉度值的图。
图14是表示图13所示的画面的中央部分的分割区域的LED背光的辉度控制时间的图。
图1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2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区域辉度时间变化控制部的详细结构的框图。
图1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2中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动作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17是表示显示于以往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影像(静态图像)的图。
图18是表示显示于以往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影像(动态图像)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另外,以下的实施方式是具体化本发明的一例,并不具有限定本发明的权利范围的性质。
(实施方式1)
首先,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液晶显示装置。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整体结构的框图。图1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液晶面板1、液晶面板驱动电路2、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背光3、LED背光驱动电路4、区域特征量检测部5、区域辉度决定部6、移动量检测部7及区域辉度时间变化控制部8。
虽未图示,液晶面板1包括多条栅极线(gate line)、多条源极线(source line)、开关元件及多个像素元(pixel cell),多个像素在多条源极线及多条栅极线的交点处配置成矩阵状,水平方向的一行像素构成一条扫描线。通过从液晶面板驱动电路2对多条源极线供应像素信号,并从液晶面板驱动电路2对多条栅极线供应作为扫描信号的栅极脉冲(gate pulse),由此驱动像素。液晶面板驱动电路2基于输入影像驱动液晶面板1的各像素。如图1中虚线所示,液晶面板1的显示画面被分割成多个分割区域。
LED背光3从背面对液晶面板1照射用于显示图像的照明光。LED背光3与液晶面板1同样地被分割成多个分割区域。LED背光3将画面分割成多个分割区域,并对分割的各分割区域分别进行照明。LED背光3的各分割区域分别对位于液晶面板1上相同位置的分割区域进行照明。LED背光3的各分割区域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光源。即,LED背光3包括分别对多个分割区域进行照明的多个光源(LED)。作为光源,利用例如使用了荧光体(phosphor)的白色LED或使用红色(R)、绿色(G)及蓝色(B)这三种颜色的LED而得到白色光的RGBLED。
LED背光驱动电路4驱动属于各分割区域的LED。一个分割区域内的多个LED以分别成为相同的发光辉度的方式被进行驱动。LED背光驱动电路4分别独立地驱动每个分割区域的辉度。虽未图示,LED背光3的各分割区域内的LED分别通过控制线与LED背光驱动电路4连接。
区域特征量检测部5将输入影像分割成与液晶面板1(LED背光3)相同的多个分割区域,并检测各分割区域内的影像的特征量。区域特征量检测部5检测输入图像的每个分割区域的特征量。作为检测的特征量,利用分割区域内的像素的峰值或分割区域内的像素的平均值。
区域辉度决定部6基于区域特征量检测部5检测出的特征量,决定每个分割区域的LED的辉度值(基准辉度值)。区域辉度决定部6基于以区域特征量检测部5检测的特征量为输入、以LED辉度值为输出时的输入输出特性,决定LED的辉度值。输入输出特性可以是LED的辉度值相对于特征量的增大而线性增大之类的线性特性或使相对于半色调(halftone)输入的输出上升的伽马曲线之类的特性。另外,区域辉度决定部6根据针对检测出的特征量使各分割区域以何种辉度值发光,可具有任意的输入输出特性。而且,输入输出特性例如以表格形式预先存储。
移动量检测部7检测输入图像的每个分割区域的移动量。移动量检测部7分别将各分割区域进一步分割成多个微小区域,检测分割出的各微小区域的移动向量,并基于检测出的移动向量检测分割区域的移动量。
移动量检测部7解析输入影像,并检测输入影像中的物体等在影像帧之间移动了多大程度。即,移动量检测部7检测所谓的移动向量。具体而言,输入影像按每帧被输出到帧存储器,帧存储器输出一帧前的输入影像。移动量检测部7将一帧输入影像(输入图像)分割成由多个像素构成的微小区域,并按照每个微小区域解析移动。另外,该微小区域是比液晶面板1及LED背光3的分割区域小的区域。例如,微小区域可以由一个像素构成,另外,也可以由2×2的四个像素构成。
在此,移动的解析通过从一帧前的输入图像搜索具有与当前帧的输入图像的各微小区域的像素值相似的像素值的微小区域而进行。移动量检测部7将一帧前的输入图像上的与当前帧的输入图像的对象微小区域相同位置的微小区域作为中心微小区域,并且一边依次扫描中心微小区域的周围,一边搜索与当前帧的输入图像的对象微小区域的相关性最大的微小区域。移动量检测部7将搜索的结果找到的相关性最大的微小区域与中心微小区域之间的距离作为移动量而检测出。移动量检测部7按每个微小区域检测移动量。移动量检测部7计算属于各分割区域内的多个微小区域的移动量的平均值,并将计算出的平均值作为各分割区域的移动量而输出。
另外,搜索的结果可能发生哪都找不到相对于对象微小区域相关性最大的微小区域。例如,在切换影像场景时、物体突然出现在某一影像帧中时或物体突然从某一影像帧中消失时,找不到相对于对象微小区域的相关性最大的微小区域,移动量检测部7无法检测出移动向量(移动量)。因此,在找不到相对于对象微小区域的相关性最大的微小区域时,移动量检测部7输出表示无法检测对象微小区域的移动向量(移动量)的内容的移动向量无法检测信号。
另外,这里说明的移动向量(移动量)检测方法只是作为一个例子,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检测算法,能够利用任意的移动向量检测方法。
区域辉度时间变化控制部8根据移动量检测部7检测出的移动量,决定达到区域辉度决定部6决定的辉度值所需的每个图像区域的辉度控制时间。区域辉度时间变化控制部8利用与移动量检测部7输出的移动量相关的信息,控制各分割区域的LED的辉度的时间变化。区域辉度时间变化控制部8控制区域辉度的时间变化,使得移动量检测部7检测出的移动量越小的分割区域其辉度的时间变化越慢,移动量检测部7检测出的移动量越大的分割区域其辉度的时间变化越快。换言之,区域辉度时间变化控制部8的处理是对辉度的时间方向的变化施加了低通过滤,并根据移动量改变该低通过滤的特性的处理。
区域辉度时间变化控制部8判断移动量检测部7检测出的移动量是否为指定值以上。区域辉度时间变化控制部8在判断为移动量检测部7检测出的移动量不为指定值以上时,将此时的达到基准辉度值所需的辉度控制时间设定为比判断为移动量检测部7检测出的移动量为指定值以上时的达到基准辉度值所需的辉度控制时间要长。另外,与移动量进行比较的指定值例如是能够判别分割区域内的图像是静态图像还是动态图像的移动量。
而且,区域辉度时间变化控制部8当判断为移动量检测部7检测出的移动量为指定值以上时,将移动量检测部7无法检测的分割区域内的移动向量计数为无法检测移动向量,并判断无法检测移动向量的数目是否为指定值以上。在判断为无法检测移动向量的数目不为指定值以上时,区域辉度时间变化控制部8将此时的达到基准辉度值所需的辉度控制时间设定为比判断为无法检测移动向量的数目为指定值以上时的达到基准辉度值所需的辉度控制时间要长。另外,与无法检测移动向量的数目进行比较的指定值例如是能够检测出影像场景的切换、影像帧中的物体的出现及物体从影像帧中消失中的至少一种情况的无法检测移动向量的数目。
另外,LED背光驱动电路4基于区域辉度时间变化控制部8决定的每个图像区域的辉度控制时间,驱动LED背光3。
在此,利用图2说明区域辉度时间变化控制部8的详细结构。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区域辉度时间变化控制部的详细结构的框图。图2所示的区域辉度时间变化控制部8包括移动量解析部9、第一乘法器10、系数值减算部11、帧存储器12、第二乘法器13及加法器14。
移动量解析部9解析移动量检测部7输出的每个分割区域的移动量,并输出用于后段的运算的系数值“A”。移动量解析部9判断移动量检测部7检测的分割区域的移动量是否为指定的阈值以上。在判断为分割区域的移动量小于阈值时,移动量解析部9判定为该分割区域内的图像未移动,并将“0”作为系数值“A”而输出。
另一方面,在判断为分割区域的移动量为阈值以上时,移动量解析部9计数从移动量检测部7输出的表示移动向量无法检测的移动向量无法检测信号,并判断移动向量无法检测信号的数目是否为指定的阈值以上。在判断为移动向量无法检测信号的数目为阈值以上时,移动量解析部9将“1”作为系数值“A”而输出。
另一方面,在判断为移动向量无法检测信号的数目少于阈值时,移动量解析部9将与分割区域的移动量的大小成比例的“0.1”至“0.9”之间的值作为系数值“A”而输出。另外,移动量解析部9将系数值“A”输出到第一乘法器10及系数值减算部11。
另外,在上述的说明中,将与分割区域的移动量成比例的“0.1”至“0.9”之间的值作为系数值“A”而输出,但只要是随着分割区域的移动量的增加系数值“A”也增加的关系,也可以具有与分割区域的移动量成比例的特性以外的特性。
第一乘法器10将区域辉度决定部6决定的分割区域辉度值和从移动量解析部9输出的系数值“A”相乗。系数值减算部11将从“1”减去移动量解析部9输出的系数值“A”而得到的值“1-A”输出到第二乘法器13。帧存储器12存储一帧前的输入图像的每个分割区域的辉度值。第二乘法器13将存储在帧存储器12中的一帧前的输入图像的该分割区域的辉度值和系数值减算部11输出的值“1-A”相乗。
加法器14将第一乘法器10输出的分割区域辉度值和系数值“A”这两者的积与第二乘法器13输出的一帧前的输入图像的分割区域辉度值和值“1-A”这两者的积相加。加法器14将相加的结果作为分割区域辉度值而输出到帧存储器12,并作为分割区域辉度值输出到LED背光驱动电路4。帧存储器12存储从加法器14输出的分割区域辉度值。
在上述结构中,系数值“A”表示相对于输入帧的分割区域的辉度值的权重(weight)。由于系数值“A”越大,相对于输入帧的分割区域的辉度值的权重越大,反之,相对于一帧前的帧的分割区域的辉度值的权重越小,因此输出的辉度值接近输入帧的分割区域的辉度值。即,系数“A”越大,分割区域辉度值的时间变化越容易,时间变化越快。反之,系数“A”越小,越妨碍分割区域辉度值的时间变化,时间变化越慢。也就是说,分割区域辉度值被控制成随各分割区域内的移动量越大其变化越快,移动量越小其变化越慢。
该动作是对分割区域辉度的时间方向的变化适用低通过滤的动作。在上述的说明中,采用IIR(无限冲激响应:infinite impulse response)过滤器作为低通过滤器。区域辉度时间变化控制部8通过使IIR过滤器的系数根据各分割区域内的影像的移动量而变化,来控制作为低通过滤器的特性,并控制各分割区域辉度值的时间变化的速度。
另外,当在分割区域内无法检测移动向量时,认为切换了影像场景、物体出现在该分割区域内或物体从该分割区域内消失,因此区域辉度时间变化控制部8立即改变该分割区域的辉度值。因此,移动量解析部9将“1”作为系数值“A”而输出,立即反映输入帧的分割区域的辉度值。
如上所述,区域辉度时间变化控制部8在判断为移动量检测部7检测出的移动量不为指定值以上时,基于存储于帧存储器12的一帧前的输入图像的每个分割区域的基准辉度值设定辉度控制时间。另外,区域辉度时间变化控制部8在判断为移动量检测部7检测出的移动量为指定值以上时,基于当前的输入图像的每个分割区域的基准辉度值和存储于帧存储器12的一帧前的输入图像的每个分割区域的基准辉度值来设定辉度控制时间。
而且,区域辉度时间变化控制部8在判断为无法检测移动向量的数目为指定值以上时,基于当前的输入图像的每个分割区域的基准辉度值设定辉度控制时间。并且,区域辉度时间变化控制部8在判断为无法检测移动向量的数目不为指定值以上时,基于当前的输入图像的每个分割区域的基准辉度值和存储于帧存储器12的一帧前的输入图像的每个分割区域的基准辉度值来设定辉度控制时间。
通过如上所述的移动向量无法检测时的处理,当输入了例如在暗背景下照相机的闪光灯瞬时发光之类的影像时,使显示闪光灯的光的分割区域的辉度立即变亮且立即熄灭,从而能够明亮且忠实地再现闪光灯的瞬时的光。因此,能够同时确保根据移动量的分割区域辉度值的控制和对分割区域的辉度值的瞬时变化的对应。
由此,对于分割区域的辉度值在时间方向适用低通过滤,并基于移动量的大小和移动向量的有无来控制低通过滤器的特性,从而控制分割区域辉度值的时间变化的速度。
另外,在上述的说明中,在区域辉度时间变化控制部8适用IIR过滤器作为时间方向的低通过滤器,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结构,只要能够发挥作为时间方向的低通过滤器的功能,也可采用其他结构。另外,在移动量解析部9求出了分割区域内的移动量的平均值,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只要是求出移动量的总和等输出根据分割区域内的移动量的大小而变大的系数值“A”的方法,也可采用除此以外的任意方法。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利用LED作为光源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只要是能够分割成多个分割区域并分别独立地控制各分割区域的辉度的光源,也可利用与LED不同的光源。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利用移动向量检测作为检测分割区域内的影像的移动量的方法,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只要是能够检测分割区域内的移动量的方法,也可利用除此以外的方法。例如可考虑采用通过解析各分割区域的辉度值的每个影像帧的变化来推定分割区域内的影像的移动量的方法等。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采用了输入影像直接被输入到液晶面板驱动电路2的结构,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采用根据各分割区域的光源的亮度来修正影像信号的结构,也还可以采用以影像信号来补偿光源变暗的程度的亮度的结构。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分割区域相当于图像区域的一个例子,LED背光3相当于照明光源的一个例子,移动量检测部7相当于移动量检测部的一个例子,区域辉度决定部6相当于基准辉度值决定部的一个例子,区域辉度时间变化控制部8相当于辉度控制时间决定部的一个例子,LED背光驱动电路4相当于驱动部的一个例子,帧存储器12相当于存储部的一个例子。
下面,参照图3以后的图说明上述液晶显示装置的具体的显示控制方法。首先,参照图3至图7,说明图1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控制方法。
图3及图4是表示图1及图2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动作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首先,移动量检测部7根据被输入的影像信号,检测出将显示画面分割成多个之后的各分割区域的移动向量的移动量及在各分割区域内未能检测到移动量的无法检测移动向量(步骤S1)。另外,分割区域的移动量可以是构成分割区域的多个微小区域的移动量的平均值和构成分割区域的多个微小区域的移动量的合计值中的任意其中之一。另外,移动量检测部7从构成分割区域的多个微小区域的移动向量中检测出未能检测到移动量的无法检测移动向量。移动量检测部7将表示移动向量无法检测的移动向量无法检测信号输出到区域辉度时间变化控制部8。
接着,区域特征量检测部5将输入影像分割成与液晶面板1(LED背光3)相同的多个分割区域,并检测各分割区域内的影像的特征量(步骤S2)。另外,区域特征量检测部5将分割区域内的各像素的峰值作为特征量而检测。
接着,区域辉度决定部6基于区域特征量检测部5检测出的特征量,决定LED背光3的各分割区域的LED的辉度值(步骤S3)。具体而言,区域辉度决定部6预先存储使特征量和辉度值相对应的表格。区域辉度决定部6参照表格,提取与区域特征量检测部5检测出的特征量相对应的辉度值。另外,表格具有辉度值随着特征量增加而线性增加的输入输出特性。
接着,区域辉度时间变化控制部8中的移动量解析部9判断在步骤S1检测出的各分割区域的移动向量的移动量MV1是否为预先规定的指定的阈值α以上(步骤S4)。在此,在判断为分割区域的移动量MV1小于指定的阈值α时,即分割区域内的图像为静态图像时(在步骤S4为“否”),移动量解析部9分配“0”作为系数值“A”(步骤S5)。另外,在步骤S5,也可以采用分配“1”作为系数值“A”的结构。
另一方面,在判断为分割区域的移动量MV1为指定的阈值α以上时,即分割区域内的图像为动态图像时(在步骤S4为“是”),移动量解析部9计数从移动量检测部7输出的表示移动向量无法检测的移动向量无法检测信号。据此,移动量解析部9计数在分割区域内未能检测到移动量的无法检测移动向量(步骤S6)。
接着,移动量解析部9判断各分割区域的无法检测移动向量数MV2是否为指定的阈值β以上(步骤S7)。在此,在判断为无法检测移动向量数MV2小于指定的阈值β时,即在未发生影像场景的切换等时(在步骤S7为“否”),移动量解析部9根据移动量的大小分配“0.1”至“0.9”的值作为系数值“A”(步骤S8)。
另一方面,在判断为无法检测移动向量数MV2为指定的阈值6以上时,即在发生影像场景的切换等时(在步骤S7为“是”),移动量解析部9分配“1”作为系数值“A”(步骤S9)。参照图4说明步骤S10以后的处理。
接着,区域辉度时间变化控制部8的第一乘法器10将在步骤S5、S8、S9对每个分割区域设定的系数值“A”和被输入的影像信号的各分割区域的辉度值相乘,计算出第一修正辉度值V1(步骤S10)。
例如,当在步骤S5设定“0”作为系数值“A”时,第一乘法器10将输入影像的辉度值和系数值“A”相乘的结果“0”作为第一修正辉度值V1而输出。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9设定“1”作为系数值“A”时,第一乘法器10将输入影像的辉度值和系数值“A”相乘的结果即被输入的辉度值直接作为第一修正辉度值V1而输出。另外,当在步骤S8设定“0.1”至“0.9”作为系数值“A”时,第一乘法器10将被输入的影像信号的每个分割区域的辉度值乘以系数值“0.1”至“0.9”得到的值作为第一修正辉度值V1而输出。
接着,区域辉度时间变化控制部8的第二乘法器13将从“1”减去在步骤S5、S8、S9对每个分割区域设定的系数值“A”而得到的值“1-A”和存储于区域辉度时间变化控制部8的帧存储器12的至少一帧前的影像信号的各分割区域的辉度值相乗,计算出第二修正辉度值V2(步骤S11)。
例如,当在步骤S5设定“0”作为值“A”时,第一乘法器10将从“1”减去系数值“0”而得到的值和一帧前的输入影像的辉度值相乘的结果即一帧前的影像信号的分割区域的辉度值直接作为第二修正辉度值V2而输出。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9设定“1”作为系数值“A”时,将从“1”减去系数值“1”而得到的值和一帧前的输入影像的辉度值相乗的结果即“0”作为第二修正辉度值V2而输出。另外,当在步骤S8设定“0.1”至“0.9”作为系数值“A”时,将一帧前的影像信号的分割区域的辉度值乘以从“1”减去系数值“0.1”至“0.9”之后的值而得到的值作为第二修正辉度值V2而输出。
接着,区域辉度时间变化控制部8的加法器14通过将在步骤S10计算出的第一修正辉度值V1和在步骤S11计算出的第二修正辉度值V2相加,将被输入的影像信号的修正后的辉度值作为分割区域辉度值而输出(步骤S12)。加法器14将计算出的分割区域辉度值输出到LED背光驱动电路4及帧存储器12。
接着,LED背光驱动电路4基于在步骤S12计算出的分割区域辉度值,控制各分割区域的LED的辉度值(步骤S13)。
下面,说明本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区域辉度时间变化控制部8的详细结构的框图。另外,本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整体结构与图1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相同,所以省略说明。而且,在图5中,对与图2所示的区域辉度时间变化控制部8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说明。
图5所示的区域辉度时间变化控制部8包括移动量解析部9、转换表格存储部15(应为16)及辉度控制时间转换部16(应为15)。
转换表格存储部15(应为16)存储转换表格,该转换表格是指使系数值“A”与LED背光3的辉度值达到区域辉度决定部6决定的辉度值所需的辉度控制时间相对应的表格。辉度控制时间被设定为随着系数值“A”变大而变短。
辉度控制时间转换部16(应为15)参照存储于转换表格存储部15(应为16)中的转换表格,将移动量解析部9计算出的系数值“A”转换成辉度控制时间。
接着,说明本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的处理步骤。本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的处理步骤中的图4的步骤S10以后的处理步骤与本实施方式1的处理步骤不同。因此,利用图6至图8说明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处理步骤不同的处理步骤。
图6(A)、(B)是表示辉度控制时间与亮度(辉度)之间的关系的图。在图6(A)、(B)中,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某一分割区域的亮度(辉度)。
图6(A)表示在上述的区域辉度时间变化控制部8判断为移动量为指定的阈值α以上且无法检测移动向量数为指定的阈值β以上时,即输入影像为动态图像且发生影像场景的切换等时的LED背光3的控制。另一方面,图6(B)表示在上述的移动量检测部7判断为移动量小于指定的阈值α时,即输入影像为静态图像时的LED背光3的控制。
如图6(A)所示,在被输入的影像信号为动态图像且发生影像场景的切换等时,LED背光3的辉度值达到所希望的辉度值需要时间t1。在图6(A)中,LED背光3的辉度值在达到所希望的辉度值(基准辉度值)之前急剧变化。
另一方面,如图6(B)所示,在被输入的影像信号为静态图像时,LED背光3的辉度值达到所希望的辉度值需要时间t2。在图6(B)中,LED背光3的辉度值在达到所希望的辉度值(基准辉度值)之前阶段性变化。
例如,时间t1是切换LED的亮度所需的时间,所以是非常短的时间,例如可为显示一帧期间的1/10或1/100左右的时间。另外,时间t2例如可为时间t1的2倍至10倍左右的时间。
从图6(A)、(B)可知,被输入的影像信号是静态图像时达到所希望的辉度值的时间t2被设定为比被输入的影像信号是动态图像且发生影像场景的切换等时达到所希望的辉度值的时间t1要长。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简化说明,说明了图6(A)、(B)这两种情况的辉度控制时间的转换方法,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如图7(A)、(B)所示转换辉度控制时间。
图7(A)、(B)是表示辉度控制时间与亮度(辉度)的之间的另一关系的图。即,在图6(B)中,在LED背光3的辉度值达到所希望的辉度值之前的时间t2,使辉度值阶段性地变化。与此相对,在图7(A)、(B)中,在LED背光3的辉度值达到所希望的辉度值之前的时间t2,使辉度值非阶段性地变化。
接着,参照图8说明本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的处理步骤。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中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动作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另外,上述的步骤S9之前的处理与上述的实施方式1的内容重复,因此省略其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的处理步骤,移动量解析部9基于被设定成上述的图6(A)、(B)所示的关系的转换表格,将在步骤S5、S8、S9计算出的系数值“A”转换成LED背光3的辉度控制时间(步骤S21)。也就是说,设定“0”作为系数值“A”时的辉度控制时间被设定为比设定“1”作为系数值“A”时的辉度控制时间长,设定“0.1”至“0.9”作为系数值“A”时,设定为辉度控制时间随着系数值变小而变长。
接着,LED背光驱动电路4基于在步骤S21设定的LED背光的辉度控制时间,控制各分割区域的LED的辉度值(步骤S22)。
通过如上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动作,在输入影像为静态图像时,能够抑制辉度值的急剧的时间变化,在输入影像为移动剧烈的动态图像时以及切换影像场景时,能够以恰当的辉度值控制LED背光3。
接着,参照图9至图14,进一步详细地说明使用本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所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时的显示处理的具体的处理内容。在此,图9至图11表示输入影像为移动剧烈的动态图像的情况,另一方面,图12至图14表示输入影像为移动较少的动态图像的情况。
图9是表示在某一输入影像中对象物越过分割区域的边界而移动的状态的模式图。在图9的输入影像中,对象物从画面的右下部分的分割区域越过分割区域的边界,移动到画面中心部分的分割区域。
另外,图10是表示图9的输入影像的每帧的对象物的位置及该帧的各分割区域的辉度值的图。在图10中,将对象物存在于画面的右下部分的分割区域的帧作为第一帧,将对象物存在于画面的中央部分的分割区域的、第一帧的下一帧作为第二帧。第一帧和第二帧在时间上连续。另外,记载于图9及图10的各分割区域的左上部的“40”、“45”、“50”、“55”及“60”等值表示各分割区域的辉度值。
如图10所示,在第一帧中,对象物存在于画面的右下部分的分割区域,该时刻的右下部分的分割区域的辉度为“60”。另外,在第一帧中,画面的中央部分的分割区域的辉度值为“50”。接着,在第二帧中,对象物存在于画面的中央部分的分割区域,该时刻的画面的中央部分的分割区域的辉度值为“80”。
图11是表示图10所示的画面的中央部分的分割区域的LED背光的辉度控制时间的图。从图11可知,在第一帧中,画面的中央部分的分割区域的辉度值为“50”。并且,在第二帧中,LED背光3被控制为使画面的中央部分的分割区域的辉度值在时间t1内达到“80”。
图12是表示在某一输入影像中,对象物未越过分割区域的边界而移动的状态的模式图。在图12的输入影像中,对象物未越过分割区域的边界而在画面的中央部分的分割区域内移动。
另外,图13是表示图12的输入影像的每帧的对象物的位置及该帧的各分割区域的辉度值的图。在图13中,将对象物存在于画面的中央部分的分割区域的帧作为第一帧,并将对象物存在于画面的中央部分的分割区域的、第一帧的下一帧作为第二帧。第一帧和第二帧在时间上连续。另外,记载于图12及图13的各分割区域的左上部的“40”、“45”、“50”、“55”及“60”等值表示各分割区域的辉度值。
如图13所示,在第一帧中,对象物存在于画面的中央部分的分割区域,该时刻的中央部分的分割区域的辉度值为“60”。接着,在第二帧中,与第一帧同样地,对象物存在于画面的中央部分的分割区域,该时刻的画面的中央部分的分割区域的辉度值为“80”。
图14是表示图13所示的画面的中央部分的分割区域的LED背光的辉度控制时间的图。从图14可知,在第一帧中,画面的中央部分的分割区域的辉度值为“60”。并且,在第二帧中,LED背光3被控制为使画面的中央部分的分割区域的辉度值在时间t2内达到“80”。
在此,对图11和图14进行比较,在第二帧的画面的中央部分的分割区域中,均表现出相同的“80”的辉度值,但此时,图11的情况是以比较短的时间(时间t1)表现出“80”的辉度值,与此相对,图14的情况是以比较长的时间(时间t2)表现出“80”的辉度值。
如上所述,在适用本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的液晶显示装置时,即使在动态图像和静态图像表现出相同辉度值的情况下,在输入影像为静态图像时或输入影像为移动缓慢的动态图像时,能够抑制辉度值的急剧的时间变化(图14),在输入影像为移动剧烈的动态图像时,能够以与移动相对应的恰当的时间变化控制LED背光3的辉度值(图11)。另外,在输入图像为影像场景的切换时、输入图像为在影像帧中的物体的出现时或输入图像为从影像帧中的物体的消失时,能够使辉度值急剧变化。
(实施方式2)
图1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2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区域辉度时间变化控制部8的详细结构的框图。另外,本实施方式2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整体结构与图1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相同,所以省略说明。另外,在图15中,对与图2所示的区域辉度时间变化控制部8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说明。
图15所示的区域辉度时间变化控制部8当判断为移动量检测部7检测出的移动量为指定值以上时,将移动量检测部7无法检测的分割区域内的移动向量计数为无法检测移动向量,并判断无法检测移动向量的数目是否为指定值以上。区域辉度时间变化控制部8在判断为无法检测移动向量的数目不为指定值以上时,基于移动量检测部7检测出的移动量,判断对象物是否越过分割区域的边界而移动。区域辉度时间变化控制部8在判断为对象物越过分割区域的边界而移动时,将辉度控制时间设定为比判定为对象物未越过分割区域的边界而移动时的辉度控制时间短。
本实施方式2的区域辉度时间变化控制部8包括移动量解析部9、第一乘法器10、系数值减算部11、帧存储器12、第二乘法器13、加法器14及判断部17。实施方式2的液晶显示装置在实施方式1的区域辉度时间变化控制部8中还设置了判断部17。
判断部17基于移动量检测部7检测出的移动量,判断对象物是否越过分割区域的边界而移动。判断部17通过比较移动量检测部7检测出的指定的分割区域的移动量和预先检测的分割区域的大小,来判断被输入的影像信号的指定的分割区域内的对象物是否越过分割区域的边界而移动。具体而言,判断部17比较移动量检测部7检测出的指定的分割区域的移动量和预先检测的分割区域的大小,并且当移动量超过分割区域的大小时,判断为指定的分割区域内的对象物越过分割区域的边界而移动,当移动量未超过分割区域的大小时,判断为指定的分割区域内的对象物未越过分割区域的边界而移动。
在如图9的情况下,判断部17判断为分割区域内的对象物越过分割区域的边界而移动。另一方面,在如图12的情况下,判断部17判断为分割区域内的对象物未越过分割区域的边界而移动。另外,在上述的说明中,对分割区域的移动量和分割区域的大小进行比较,并判断分割区域内的对象物是否越过分割区域的边界而移动,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
接着,参照图16说明具备判断部17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动作。图1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2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动作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另外,图16包括与上述的图3重复的内容,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省略对重复部分的说明。
在判断为移动量检测部7检测出的分割区域中的无法检测移动向量数目少于指定的阈值6时,即输入影像为动态图像且不是影像场景的切换等时(在步骤S7为“否”),判断部17判断当前帧的输入影像的指定的分割区域内的对象物是否从一帧前的输入影像的另一个分割区域越过分割区域的边界而移动(步骤S31)。
在此,在判断为对象物越过分割区域的边界而移动时(在步骤S31为“是”),移动量解析部9分配“1”作为系数值“A”(步骤S8)。另一方面,在判断为对象物未越过分割区域的边界而移动时(在步骤S31为“否”),移动量解析部9分配与移动量相对应的“0.1”至“0.9”的值作为系数值“A”(步骤S5)。另外,对于步骤S9以后的动作,由于与上述的实施方式1或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的内容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通过如上所述的处理,在适用本实施方式2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情况下,在对象物未越过分割区域的边界时,能够抑制辉度值的急剧的时间变化,在对象物越过分割区域的边界等时,能够以与辉度值的急剧变化相对应的恰当的辉度值控制LED背光3。
另外,上述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控制方法是本发明的一个例子,在产生同样的效果时,也可以是其他的显示控制方法。
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主要包括具有以下结构的发明。
本发明所涉及的显示装置包括:照明光源,将画面分割成多个图像区域,对分割的各图像区域分别进行照明;移动量检测部,检测输入图像的每个图像区域的移动量;基准辉度值决定部,决定每个所述图像区域的基准辉度值;辉度控制时间决定部,根据所述移动量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移动量,决定达到所述基准辉度值决定部决定的所述基准辉度值所需的每个所述图像区域的辉度控制时间;以及驱动部,基于所述辉度控制时间决定部决定的每个所述图像区域的所述辉度控制时间,驱动所述照明光源。
根据该结构,照明光源将画面分割成多个图像区域并对分割的各图像区域分别进行照明。移动量检测部检测输入图像的每个图像区域的移动量。基准辉度值决定部决定每个图像区域的基准辉度值。辉度控制时间决定部根据移动量检测部检测出的移动量,决定达到基准辉度值决定部决定的基准辉度值所需要的每个图像区域的辉度控制时间。驱动部基于辉度控制时间决定部决定的每个图像区域的辉度控制时间,驱动照明光源。
因此,根据检测出的移动量来决定达到所决定的基准辉度值所需的每个图像区域的辉度控制时间,所以在输入图像为静态图像时,能够抑制照明光的辉度值急剧变化,能够防止泛白,并且在输入图像为移动量较大的动态图像时,能够根据移动量改变照明光的辉度值,能够提高影像的显示质量。
另外,较为理想的是,在上述的显示装置中,所述辉度控制时间决定部,判断所述移动量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移动量是否为指定值以上,并且在判断为所述移动量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移动量不为指定值以上时,将所述辉度控制时间设定为比判断为所述移动量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移动量为指定值以上时的所述辉度控制时间长。
根据该结构,判断移动量检测部检测的移动量是否为指定值以上,当判断为移动量不为指定值以上时,达到基准辉度值所需的辉度控制时间被决定为比判断为移动量为指定值以上时的达到基准辉度值所需的辉度控制时间长。
因此,根据输入图像是静态图像和移动量较大的动态图像中的哪一个,能够恰当地控制达到基准辉度值所需的辉度控制时间。
另外,较为理想的是,在上述的显示装置中,所述移动量检测部,将各图像区域进一步分别分割成多个微小区域,检测被分割的各微小区域的移动向量,并基于检测到的移动向量检测图像区域的移动量,所述辉度控制时间决定部,在判定为所述移动量检测部检测出的移动量为指定值以上时,将所述移动量检测部无法检测的所述图像区域内的移动向量作为无法检测移动向量而计数,并判断所述无法检测移动向量的数目是否为指定值以上,在判断为所述无法检测移动向量的数目不为指定值以上时,将所述辉度控制时间设定为比判断为所述无法检测移动向量的数目为指定值以上时的所述辉度控制时间长。
根据该结构,移动量检测部分别将各图像区域进一步分割成多个微小区域,检测分割的各微小区域的移动向量,并基于检测到的移动向量检测图像区域的移动量。并且,在判断为移动量为指定值以上时,将移动量检测部无法检测的图像区域内的移动向量计数为无法检测移动向量。接下来,判断无法检测移动向量的数目是否为指定值以上。当判断为无法检测移动向量的数目不为指定值以上时,达到基准辉度值所需的辉度控制时间被决定为比判断为无法检测移动向量的数目为指定值以上时达到基准辉度值所需的辉度控制时间长。
在切换影像场景时、物体突然出现在影像帧中时或物体突然从影像帧中消失时,无法检测移动向量。因此,通过计数无法检测移动向量的数目,能够判断图像区域内的图像是否为影像场景的切换、物体突然出现的影像场景或物体突然消失的影像场景,并根据判断结果,能够恰当地控制达到基准辉度值所需的辉度控制时间。
另外,较为理想的是,在上述的显示装置中,所述移动量检测部,将各图像区域进一步分别分割成多个微小区域,检测被分割的各微小区域的移动向量,并基于检测到的移动向量检测图像区域的移动量,所述辉度控制时间决定部,在判断为所述移动量检测部检测出的移动量为指定值以上时,将所述移动量检测部无法检测的所述图像区域内的移动向量作为无法检测移动向量而计数,并判断所述无法检测移动向量的数目是否为指定值以上,在判断为所述无法检测移动向量的数目不为指定值以上时,基于所述移动量检测部检测的所述移动量,判断对象物是否越过所述图像区域的边界而移动,在判断为对象物越过所述图像区域的边界而移动时,将所述辉度控制时间设定为比判断为对象物未越过所述图像区域的边界而移动时的所述辉度控制时间短。
根据该结构,移动量检测部分别将各图像区域进一步分割成多个微小区域,检测分割的各微小区域的移动向量,并基于检测到的移动向量检测图像区域的移动量。并且,在判断为移动量为指定值以上时,将移动量检测部无法检测的图像区域内的移动向量计数为无法检测移动向量。接下来,判断无法检测移动向量的数目是否为指定值以上。在判断为无法检测移动向量的数目不为指定值以上时,基于移动量检测部检测出的移动量,判断对象物是否越过图像区域的边界而移动。当判断为对象物越过图像区域而移动时,达到基准辉度值所需的辉度控制时间被决定为比判断为对象物未越过图像区域而移动时达到基准辉度值所需的辉度控制时间短。
因此,在对象物未越过图像区域的边界时,能够抑制辉度值的急剧的时间变化,在对象物越过分割区域的边界时,能够以与移动量相对应的恰当的辉度值控制照明光源。
另外,较为理想的是,在上述的显示装置中还包括:存储部,存储至少一帧前输入的输入图像的每个所述图像区域的所述基准辉度值,其中,所述辉度控制时间决定部,在判断为所述移动量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移动量不为指定值以上时,基于存储在所述存储部的一帧前的输入图像的每个所述图像区域的所述基准辉度值设定所述辉度控制时间,在判断为所述移动量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移动量为指定值以上时,基于当前的输入图像的每个所述图像区域的所述基准辉度值和存储于所述存储部的一帧前的输入图像的每个所述图像区域的所述基准辉度值来设定所述辉度控制时间。
根据该结构,存储部存储至少一帧前所输入的输入图像的每个图像区域的基准辉度值。并且,在判断为检测出的移动量不为指定值以上时,基于存储在存储部的一帧前的输入图像的每个图像区域的基准辉度值,设定达到基准辉度值所需的辉度控制时间。另外,在判断为检测出的移动量为指定值以上时,基于当前的输入图像的每个图像区域的基准辉度值和存储于存储部的一帧前的输入图像的每个图像区域的基准辉度值,设定达到基准辉度值所需的辉度控制时间。
因此,在输入图像为静态图像时,不是基于当前的输入图像的每个图像区域的基准辉度值,而是基于一帧前的输入图像的每个图像区域的基准辉度值,设定达到基准辉度值所需的辉度控制时间,所以能够妨碍基准辉度值的时间变化,延长达到基准辉度值所需的辉度控制时间。另外,在输入图像为动态图像时,基于当前的输入图像的每个图像区域的基准辉度值和一帧前的输入图像的每个图像区域的基准辉度值,设定达到基准辉度值所需的辉度控制时间,所以能够根据移动量改变利用当前的基准辉度值和一帧前的基准辉度值的比例,能够恰当地控制达到基准辉度值所需的辉度控制时间。
另外,较为理想的是,在上述的显示装置中还包括:存储部,存储至少一帧前输入的输入图像的每个所述图像区域的所述基准辉度值,其中,所述辉度控制时间决定部,在判断为所述无法检测移动向量的数目为指定值以上时,基于当前的输入图像的每个所述图像区域的所述基准辉度值设定所述辉度控制时间,在判断为所述无法检测移动向量的数目不为指定值以上时,基于当前的输入图像的每个所述图像区域的所述基准辉度值和存储于所述存储部的一帧前的输入图像的每个所述图像区域的所述基准辉度值来设定所述辉度控制时间。
根据该结构,存储部存储至少一帧前所输入的输入图像的每个图像区域的基准辉度值。并且在判断为无法检测移动向量的数目为指定值以上时,基于当前的输入图像的每个图像区域的所述基准辉度值,设定达到基准辉度值所需的辉度控制时间。另外,在判断为无法检测移动向量的数目不为指定值以上时,基于当前的输入图像的每个所述图像区域的所述基准辉度值和存储于存储部的一帧前的输入图像的每个图像区域的基准辉度值,设定达到基准辉度值所需的辉度控制时间。
因此,在切换影像场景时、物体突然出现在影像帧中时或物体突然从影像帧中消失时,基于当前的输入图像的每个图像区域的基准辉度值,设定达到基准辉度值所需的辉度控制时间,所以基准辉度值的时间变化变得容易,能够缩短达到基准辉度值所需的辉度控制时间。另外,在输入图像为动态图像时,基于当前的输入图像的每个图像区域的基准辉度值和一帧前的输入图像的每个图像区域的基准辉度值,设定达到基准辉度值所需的辉度控制时间,所以能够根据移动量改变利用当前的基准辉度值和一帧前的基准辉度值的比例,能够恰当地控制达到基准辉度值所需的辉度控制时间。
本发明所涉及的显示控制方法,用于对将画面分割成多个图像区域并对分割的各图像区域分别进行照明的照明光源进行控制,包括以下步骤:移动量检测步骤,检测输入图像的每个图像区域的移动量;基准辉度值决定步骤,决定每个所述图像区域的基准辉度值;辉度控制时间决定步骤,根据在所述移动量检测步骤检测出的所述移动量,决定达到在所述基准辉度值决定步骤决定的所述基准辉度值所需的每个所述图像区域的辉度控制时间;以及驱动步骤,基于在所述辉度控制时间决定步骤决定的每个所述图像区域的所述辉度控制时间,驱动所述照明光源。
根据该结构,照明光源将画面分割成多个图像区域并对分割的各图像区域分别进行照明。在移动量检测步骤,检测输入图像的每个图像区域的移动量。在基准辉度值决定步骤,决定每个图像区域的基准辉度值。在辉度控制时间决定步骤,根据在移动量检测步骤检测出的移动量,决定达到在基准辉度值决定步骤决定的基准辉度值所需的每个图像区域的辉度控制时间。在驱动步骤,基于在辉度控制时间决定步骤决定的每个图像区域的辉度控制时间,驱动照明光源。
因此,根据检测出的移动量,决定达到所决定的基准辉度值所需的每个图像区域的辉度控制时间,所以在输入图像为静态图像时,能够抑制照明光的辉度值的急剧变化,并且在输入图像为移动量较大的动态图像时,能够根据移动量改变照明光的辉度值,能够提高影像的显示质量。
另外,在用于实施发明的方式的项目中记载的具体的实施方式或实施例,只是明确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不应当狭义地解释为仅限定于此种具体例,在本发明的主旨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能够实施各种变更。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及显示控制方法对于通过利用光调制元件调制来自照明光源的照射光来显示影像的显示装置及显示控制方法有用,例如能够利用于液晶电视及液晶监视器等。

Claims (7)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照明光源,将画面分割成多个图像区域,对分割的各图像区域分别进行照明;
移动量检测部,检测输入图像的每个图像区域的移动量;
基准辉度值决定部,决定每个所述图像区域的基准辉度值;
辉度控制时间决定部,根据所述移动量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移动量,决定达到所述基准辉度值决定部决定的所述基准辉度值所需的每个所述图像区域的辉度控制时间;以及
驱动部,基于所述辉度控制时间决定部决定的每个所述图像区域的所述辉度控制时间,驱动所述照明光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辉度控制时间决定部,判断所述移动量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移动量是否为指定值以上,并且在判断为所述移动量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移动量不为指定值以上时,将所述辉度控制时间设定为比判断为所述移动量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移动量为指定值以上时的所述辉度控制时间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量检测部,将各图像区域进一步分别分割成多个微小区域,检测被分割的各微小区域的移动向量,并基于检测到的移动向量检测图像区域的移动量,
所述辉度控制时间决定部,在判定为所述移动量检测部检测出的移动量为指定值以上时,将所述移动量检测部无法检测的所述图像区域内的移动向量作为无法检测移动向量而计数,并判断所述无法检测移动向量的数目是否为指定值以上,在判断为所述无法检测移动向量的数目不为指定值以上时,将所述辉度控制时间设定为比判断为所述无法检测移动向量的数目为指定值以上时的所述辉度控制时间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量检测部,将各图像区域进一步分别分割成多个微小区域,检测被分割的各微小区域的移动向量,并基于检测到的移动向量检测图像区域的移动量,
所述辉度控制时间决定部,在判断为所述移动量检测部检测出的移动量为指定值以上时,将所述移动量检测部无法检测的所述图像区域内的移动向量作为无法检测移动向量而计数,并判断所述无法检测移动向量的数目是否为指定值以上,在判断为所述无法检测移动向量的数目不为指定值以上时,基于所述移动量检测部检测的所述移动量,判断对象物是否越过所述图像区域的边界而移动,在判断为对象物越过所述图像区域的边界而移动时,将所述辉度控制时间设定为比判断为对象物未越过所述图像区域的边界而移动时的所述辉度控制时间短。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存储部,存储至少一帧前输入的输入图像的每个所述图像区域的所述基准辉度值,其中,
所述辉度控制时间决定部,在判断为所述移动量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移动量不为指定值以上时,基于存储在所述存储部的一帧前的输入图像的每个所述图像区域的所述基准辉度值设定所述辉度控制时间,在判断为所述移动量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移动量为指定值以上时,基于当前的输入图像的每个所述图像区域的所述基准辉度值和存储于所述存储部的一帧前的输入图像的每个所述图像区域的所述基准辉度值来设定所述辉度控制时间。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存储部,存储至少一帧前输入的输入图像的每个所述图像区域的所述基准辉度值,其中,
所述辉度控制时间决定部,在判断为所述无法检测移动向量的数目为指定值以上时,基于当前的输入图像的每个所述图像区域的所述基准辉度值设定所述辉度控制时间,在判断为所述无法检测移动向量的数目不为指定值以上时,基于当前的输入图像的每个所述图像区域的所述基准辉度值和存储于所述存储部的一帧前的输入图像的每个所述图像区域的所述基准辉度值来设定所述辉度控制时间。
7.一种显示控制方法,用于对将画面分割成多个图像区域并对分割的各图像区域分别进行照明的照明光源进行控制,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移动量检测步骤,检测输入图像的每个图像区域的移动量;
基准辉度值决定步骤,决定每个所述图像区域的基准辉度值;
辉度控制时间决定步骤,根据在所述移动量检测步骤检测出的所述移动量,决定达到在所述基准辉度值决定步骤决定的所述基准辉度值所需的每个所述图像区域的辉度控制时间;以及
驱动步骤,基于在所述辉度控制时间决定步骤决定的每个所述图像区域的所述辉度控制时间,驱动所述照明光源。
CN2010800045905A 2009-01-20 2010-01-13 显示装置及显示控制方法 Pending CN10228260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009498 2009-01-20
JP2009-009498 2009-01-20
PCT/JP2010/000144 WO2010084710A1 (ja) 2009-01-20 2010-01-13 表示装置及び表示制御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82603A true CN102282603A (zh) 2011-12-14

Family

ID=423557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045905A Pending CN102282603A (zh) 2009-01-20 2010-01-13 显示装置及显示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10298839A1 (zh)
EP (1) EP2378511A4 (zh)
JP (1) JPWO2010084710A1 (zh)
CN (1) CN102282603A (zh)
WO (1) WO2010084710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35217A (zh) * 2011-10-10 2013-04-10 吴小平 一种扫描式侧供光lde背光源的液晶显示面板
CN107293261A (zh) * 2017-07-31 2017-10-24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拼接墙亮度均匀性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WO2023030283A1 (zh) * 2021-08-31 2023-03-09 瑞仪(广州)光电子器件有限公司 背光控制电路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199171B2 (ja) * 2009-04-17 2013-05-15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イースト 表示装置
US8698832B1 (en) * 2010-05-26 2014-04-15 Disney Enterprises, Inc. Perceptual detail and acutance enhancement for digital images
KR101710624B1 (ko) 2010-07-27 2017-02-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객체의 모션 벡터를 이용하여 자동 촬영 기능을 수행하는 디지털 영상 촬영 방법, 디지털 영상 촬영 장치 및 상기 방법을 기록한 기록 매체
CN103119936B (zh) 2010-09-16 2017-06-13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图像的改进的编码的设备和方法
US20120154351A1 (en) * 2010-12-21 2012-06-21 Hicks Michael A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detect an operating state of a display based on visible light
JP6071469B2 (ja) * 2011-12-19 2017-02-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6202786B2 (ja) * 2012-05-30 2017-09-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表示制御装置、表示制御装置の制御方法
AU2013274573B2 (en) 2012-06-15 2015-06-04 Dolby Laboratories Licensing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dual modulation displays
KR101951803B1 (ko) * 2012-08-31 2019-02-2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JP2015018219A (ja) * 2013-06-14 2015-01-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KR20150139105A (ko) * 2014-06-02 2015-12-1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광원 구동 방법, 이 방법을 수행하는 광원 구동 장치 및 이 광원 구동 장치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KR102237109B1 (ko) * 2014-07-22 2021-04-0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감마 데이터 생성 회로,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및 표시 장치의 구동 방법
JP2019124798A (ja) * 2018-01-16 2019-07-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表示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JP2020129066A (ja) * 2019-02-08 2020-08-2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及びバックライト制御装置
KR102054311B1 (ko) * 2019-02-19 2019-12-1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N110473504B (zh) 2019-08-06 2020-12-29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mini led背光电视画面调节方法和装置
JP7377124B2 (ja) * 2020-02-18 2023-11-09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
US11244596B2 (en) * 2020-04-17 2022-02-08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KR20220097698A (ko) * 2020-12-30 2022-07-0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CN114913822A (zh) * 2022-06-06 2022-08-16 上海顺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设备、背光调节方法和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355977B2 (ja) 1999-11-12 2009-11-04 ソニー株式会社 映像表示装置および映像表示装置における照明制御方法
JP4831722B2 (ja) * 2001-10-05 2011-12-07 Nlt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および画像表示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端末
JP2004088234A (ja) * 2002-08-23 2004-03-1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ノイズ低減装置
JP4337673B2 (ja) * 2004-07-21 2009-09-30 ソニー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および方法、記録媒体、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US8026894B2 (en) * 2004-10-15 2011-09-27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motion adaptive backlight driving for LCD displays with area adaptive backlight
JP2006195206A (ja) * 2005-01-14 2006-07-27 Seiko Epson Corp 映像投写システム
WO2007072598A1 (ja) * 2005-12-22 2007-06-28 Sharp Kabushiki Kaisha 表示装置、受信装置及び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
JP2007322881A (ja) * 2006-06-02 2007-12-13 Sony Corp 表示装置および表示制御方法
US20090085862A1 (en) * 2007-09-28 2009-04-02 Sharp Kabushiki Kaisha Video displaying apparatus
KR20090102083A (ko) * 2008-03-25 2009-09-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디스플레이 방법
JP5218827B2 (ja) * 2008-05-08 2013-06-26 ソニー株式会社 表示制御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US8068087B2 (en) * 2008-05-29 2011-11-29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reduced flickering and blur
CN102057420B (zh) * 2008-09-29 2013-11-27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背光装置和显示装置
TWI475544B (zh) * 2008-10-24 2015-03-01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顯示裝置
JP4783468B1 (ja) * 2010-04-13 2011-09-28 株式会社東芝 輝度制御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35217A (zh) * 2011-10-10 2013-04-10 吴小平 一种扫描式侧供光lde背光源的液晶显示面板
CN107293261A (zh) * 2017-07-31 2017-10-24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拼接墙亮度均匀性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7293261B (zh) * 2017-07-31 2019-08-13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拼接墙亮度均匀性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WO2023030283A1 (zh) * 2021-08-31 2023-03-09 瑞仪(广州)光电子器件有限公司 背光控制电路
US11769461B2 (en) 2021-08-31 2023-09-26 Radiant Opto-Electronics Corporation Backlight control method and backlight control circui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0084710A1 (ja) 2010-07-29
EP2378511A1 (en) 2011-10-19
EP2378511A4 (en) 2012-05-23
US20110298839A1 (en) 2011-12-08
JPWO2010084710A1 (ja) 2012-07-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82603A (zh) 显示装置及显示控制方法
CN102262866B (zh) 液晶显示装置
JP5036694B2 (ja) バックライト駆動回路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US7595784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with control of LCD and backlight corresponding to an image
CN101379545B (zh) 液晶显示装置
JP6602695B2 (ja) 表示装置
US20020149576A1 (en) Display
JP6080380B2 (ja)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09204825A (ja) 表示装置
WO2007072598A1 (ja) 表示装置、受信装置及び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
WO2005081217A1 (ja) 映像表示装置
CN102282605B (zh) 图像显示装置及图像显示方法
JP2009198530A (ja) 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画像表示方法
KR101647051B1 (ko) 디스플레이 디바이스
JP2009134237A (ja) 表示装置
WO2011039996A1 (ja)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CA2633864A1 (en) Display device having a plurality of pixels and method for displaying images
CN101436391A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JP2006164842A (ja) 照明装置、液晶表示装置,携帯端末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KR20090120211A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KR101336870B1 (ko) 스크린 상에 디스플레이되는 이미지의 시각 인식을 개선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02859576A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电视接收装置
JP6050601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JP2012137508A (ja) 表示装置
KR20090082866A (ko) 화상 표시 장치, 그 제어 방법 및 전자 기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