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81790B - 用于自稳定式可滚动行李组合件的设备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自稳定式可滚动行李组合件的设备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81790B
CN102281790B CN200980153666.8A CN200980153666A CN102281790B CN 102281790 B CN102281790 B CN 102281790B CN 200980153666 A CN200980153666 A CN 200980153666A CN 102281790 B CN102281790 B CN 10228179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uggage
suitcase
handle
bag
h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5366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81790A (zh
Inventor
杰弗里·赫罗尔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cushnet Co
Original Assignee
West Coast Trend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2/348,857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8936140B2/en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2/408,649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9033125B2/en
Application filed by West Coast Trend Inc filed Critical West Coast Trend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2817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817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817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817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CPURSES; LUGGAGE; HAND CARRIED BAGS
    • A45C7/00Collapsible or extensible purses, luggage, bags or the like
    • A45C7/0018Rigid or semi-rigid luggage
    • A45C7/0045Rigid or semi-rigid luggage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separable elements which can be used independently of one anoth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CPURSES; LUGGAGE; HAND CARRIED BAGS
    • A45C5/00Rigid or semi-rigid luggage
    • A45C5/14Rigid or semi-rigid luggage with built-in rolling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CPURSES; LUGGAGE; HAND CARRIED BAGS
    • A45C13/00Details; Accessories
    • A45C13/30Straps; Ban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CPURSES; LUGGAGE; HAND CARRIED BAGS
    • A45C13/00Details; Accessories
    • A45C13/30Straps; Bands
    • A45C2013/306Straps; Bands for attaching auxiliary articles to luggage, e.g. piggyback

Landscapes

  • Purses, Travelling Bags, Baskets, Or Suitcases (AREA)
  • Auxiliary Devices For And Details Of Packaging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行李组合件,其包含第一件行李及第二件行李。附接部件将所述第二件行李耦合到所述第一件行李,使得所述第一及第二件行李在竖直及倾斜时以及在处于运动中时及在静止时均为自稳定的。

Description

用于自稳定式可滚动行李组合件的设备及方法
背景技术
一些常规件的行李(例如手提袋及滚动式帆布袋)可在底部上具有滚轮以使得旅行者较易于运输所述袋。然而,旅行者通常需要同时运输两件或两件以上的轮式行李。如果旅行者需要运输两件以上轮式行李,那么通常需要用两只手。因此,在运输两件或两件以上大行李时,旅行者可发现难以或不可能做其它事情,例如接听蜂窝式电话呼叫、从口袋或钱包中取出现金或钥匙、握住小孩的手等。
此外,在许多情形下,旅行者会发现难以同时操纵多件行李。举例来说,可难以安全地运输两大件上下台阶或电扶梯或者难以运输两件穿过窄的出口。当旅行者瘦小且行李件中的一者或两者大而重时,此些操纵可尤其困难。当需要运输两件以上时,这些种类的困难可倍增。
附图说明
依据所附权利要求书、对一个或一个以上实例性实施例的以下详细说明及对应的图,本发明的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图中:
图1展示自稳定式可靠行李组合件的实施例;
图2描绘称作手提袋的一件行李的透视图。
图3展示称作滚动式帆布袋的一件行李的透视图。
图4描绘称为肩袋的一件行李的透视图。
图5到图8展示图2到图4中所描绘的组件的侧视图,其图解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例性实施例用于形成行李组合件或行李串列的方法的实施例。
图9描绘来自图7的手提袋及滚动式帆布袋的俯视图。
图10描绘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手提袋的后视图及滚动式帆布袋的前视图。
图11到图13展示在用于形成行李串列的方法的另一实例性实施例的不同阶段中图10的手提袋及滚动式帆布袋的侧视图。
图14到图17展示在用于形成行李串列的另一方法的不同阶段中手提袋及滚动式帆布袋的另一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18展示图17中的耦合到滚动式帆布袋的手提袋的俯视图。
图19描绘包含两个手提箱及一肩袋的歪斜行李组合件的实施例。
图20描绘处于竖直位置中的行李组合件的实施例。
图21A展示可用于图19及图20的行李组合件中的稳定器的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1B及图21C展示可用于图19及图20的行李组合件中的稳定器的另一实施例的相应俯视图及侧视图。
图22展示耦合一对手提箱的图21A的稳定器的俯视图。
图23展示稳定器的另一实施例。
图24展示耦合一对手提箱的图23的稳定器的俯视图。
图25描绘称作手提箱的一件行李的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26到图29描绘用于形成图19的行李组合件的方法的实施例。
图30为建造到或储存于手提箱的口袋中的稳定器的实施例。
图31展示用于行李组合件的稳定器的另一实施例。
图32展示用于行李组合件的稳定器的另一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描绘此行李组合件100的实例性实施例,其包含连接到拖曳袋104的手提袋102及第三袋106。此外,袋102、104、106以允许组合件100的大部分重量搁置于手提袋102及拖曳袋104的轮上的方式连接。组合件100在运动中时及在静止时为自稳定的,且特定来说,无论组合件100是否在运动中,旅行者均不需要握住把手236来使组合件100保持竖直或保持于倾斜位置中。行李组合件100的这些及其它特性实现优越的稳定性及可操纵性。下文提供关于用于形成可靠行李组合件100的组件及步骤以及行李组合件100的各种操作特性的额外细节。
图2描绘称作手提袋102的一件行李的实施例的透视图。如所图解说明,手提袋102具有前部224、后部222、顶部226、底部228、左侧230及右侧232。如下文更详细地描述,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提袋102充当可容易运输、操纵及停放的袋组合件的基础。
出于本发明的目的,手提袋102可称作第一袋、基本袋或前导袋102。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袋102的尺寸为约23英寸高、12英寸宽及10英寸深。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使用其它类型及/或大小的袋作为第一袋或基本袋。
在图2的实施例中,第一袋102的顶部以软把手234为特征。左侧230也可以软把手为特征。第一袋102还以大致刚性又可延伸的把手236为特征,所述把手包含两个可延伸的刚性竖直部件240及横跨竖直部件240的顶部的大致刚性握持部件238。在图1的实施例中,把手236坐落于袋102的后部处且纵向居中于左侧与右侧之间。
第一袋102还可具有一对轮242,其中一个轮坐落袋102的底部的后左拐角处,且另一轮坐落于袋102的底部的后右拐角处。一个或一个以上支脚244还可提供于第一袋102的底部的前边缘处或附近,以在将第一袋102停放于竖直位置中时提供稳定性且防止移动,其中重量搁置于支脚244及轮242上。
图3描绘称作滚动式帆布袋104的一件行李的实施例的透视图。如所图解说明,滚动式帆布袋104具有前部304、后部302、顶部306、底部308、左侧310及右侧312。
在一些实施例中,滚动式帆布袋104连接到第一袋102以形成可容易运输、操纵及停放的行李组合件100。因此,出于本发明的目的,滚动式帆布袋104可称作第二袋或拖曳袋104。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拖曳袋104比前导袋大。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袋104的尺寸为约28.5英寸高、13.5英寸宽及11.5英寸深。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二袋的尺寸为约33英寸高、16英寸宽及13英寸深。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二袋的高度可大于47英寸。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使用其它类型及/或大小的袋作为第二袋或拖曳袋104。举例来说,拖曳袋104可与前导袋102为相同大小或小于其,其中附接构件604(图6)经相应地定尺寸(例如,较长的附接绑带)以提供适合的重量分布从而使袋102、104稳定。
在图3的实施例中,第二袋104的顶部以软把手314为特征。第二袋104还可以刚性可延伸把手316连同所述袋的底部的后拐角处的一对轮318以及底部的前边缘处或附近的一个或一个以上支脚320为特征。支脚320可在依靠支脚320及轮318将第二袋104停放于竖直位置中提供稳定性且防止移动。
图4描绘称为肩袋106的行李件的实施例的透视图。如所图解说明,肩袋106具有后部402、前部404及绑带406。如下文更详细地描述,在一个实施例中,肩袋106可连同第二袋104一起连接到第一袋102以形成可容易运输、操纵及停放的袋组合件。因此,出于本发明的目的,肩袋106可称作顶部袋或第三袋106。
在图4的实施例中,绑带406经定尺寸以紧贴地接纳把手236。因此,绑带406可沿把手236向下滑动直到第三袋106搁置于第一袋102的顶部上,且此后绑带406将防止顶部袋106被挪动。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使用其它类型及/或大小的袋作为第三袋106(例如,膝上型计算机袋、手提包、大提袋、工具袋)。通常,第三袋106可经定大小以满足航空手提袋要求。举例来说,第三袋106可小到足以装配在典型的航空座位下方。在其它实施例中,可省略第三袋106。
图5到图8描绘图2到图4中所描绘的组件的侧视图。另外,图5到图8图解说明用于形成行李组合件100(图1)的方法的实施例。
图5描绘各自以竖直位置搁置于地板上的第一袋102、第二袋104及第三袋106,就像其(举例来说)在旅行者已从行李转盘取回第二袋104之后可坐落的状态一样。用于以形成稳定行李组合件100的方式将所述袋附接在一起的过程可以处于此位置中的袋开始。旅行者可接着将把手314分离成两个单独的部件。
如图6中所示,把手314可包含主要把手绑带602及加强把手绑带604。在仅仅使用第二袋104时,可使用具有搭扣件的轴套或任何其它临时连接构件保持主要把手绑带602与加强把手绑带604连接。然而,在需要时,旅行者可释放临时连接构件以允许旅行者分离加强把手绑带604与主要把手绑带602,如图6中的箭头606所示。
在一个实施例中,主要把手绑带602的两个端在第二袋104的顶部306的左边缘及右边缘处或附近的两个点处连接到袋104的顶部,而加强把手绑带604的两个端连接到第二袋104的后部的上部部分322(例如,上部三分之一)。举例来说,加强把手绑带604的两个端可连接在后部302的顶部边缘处或附近的两个点处。在一个实施例中,用于加强把手绑带604的两个附接点距第二袋104的纵向中心为约相等距离,且所述两个附接点坐落成彼此分开至少如第一袋102的把手236的竖直部件240一样远。其它实施例可使用竖直物、把手及/或绑带的其它配置。
一旦旅行者已分离加强把手绑带604与主要把手绑带602,旅行者便将加强把手绑带604提升在把手236的握持件238上方,如箭头608所示。可缩回可延伸把手236以使此操作更容易。
如图7中所示,旅行者接着沿把手236向下滑动加强把手绑带604及/或使把手236向上延伸穿过加强把手绑带604,以将第二袋104耦合到第一袋102。因此,加强把手绑带604及把手236可充当且可称作附接部件。类似地,加强把手绑带604还可称作附接绑带604。
图9描绘图7中所示的第一袋102及第二袋104的配置的俯视图,其中第二袋104附接到第一袋102,但无第三袋10。如所图解说明,一旦旅行者已借助加强把手绑带604将第二袋104附接到第一袋102,加强把手绑带604便可具有三个段,即,第一段604A及第三段604C(其中的每一者从第二袋104围绕把手236延伸)以及中间第二段604B(其横跨把手236)。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段604A与第三段604C为约相同长度902,且所述长度902为横跨把手236的段的长度904的约两倍。举例来说,段604A及604C可为约10英寸长,且段604B可为约6英寸长。第二袋104上用于段604A及604C的附接点之间的距离也可为约6英寸。相对宽的中间段结合第二袋104上的相对宽的附接点可通过帮助防止第二袋104的左侧或右侧提升远离第一袋102而为行李组合件100提供增加的稳定性。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使用其它尺寸及/或比例。举例来说,前导袋102上的刚性把手236可宽于6英寸或小于6英寸(例如,单个柱),且附接绑带可对应地更长或更短。可靠行李组合件100可因此使用在长度上与距拖曳袋104的距离成比例且围绕把手236以防止拖曳袋104沿前导袋102向下滑动太远的附接绑带604。
再次参考图7,旅行者还可通过沿把手236向下滑动绑带406以将第三袋106搁置于第一袋102及加强把手绑带604的顶部上而将第三袋106附接到组合件100。第三袋106在加强把手绑带604上添加的重量可为行李组合件100提供增加的稳定性。第三袋106的添加的重量也可促成行李组合件100的总体稳定性,此取决于其它袋的重量及角度。举例来说,如果拖曳袋104非常重而前导袋102非常轻,那么前导袋102的顶部上的第三袋106可在第一袋102的轮242的前部提供向下的有益力以防止第一袋102回复到竖直位置。
此外,如上文所指示,可使用许多不同种类的物件作为第三袋106。举例来说,可在第一袋102的顶部上放置箱或包裹来充当第三袋106,且可滚动行李组合件100还可充当用于运输所述箱或包裹的自稳定式手推车。第三袋106可或可不包含绑带406。
当已使把手236向上延伸穿过加强把手绑带604时,所述组合件可大致呈现图7中所示的配置,其中第一袋102处于竖直位置中且第二袋104斜靠在第一袋102上。在此配置中,第二袋104的大部分重量可搁置在轮318后面。重力可因此将加强把手绑带604牢固地拉靠在竖直部件240的前部及第一袋102的顶部上。加强把手绑带604经配置以使第二袋104与第一袋102的至少一部分保持接触,且可防止在行李组合件100处于运动中时第二袋104沿第一袋102的前部向下滑动或移动远离第一袋102的前部。在一个实施例中,加强把手绑带604使第二袋104的顶部后边缘保持大致邻近于第一袋102的顶部后边缘。在其它实施例中,附接部件可允许第二袋104沿第一袋102的后部进一步向下滑动短的距离。然而,将第二袋104的顶部保持在第一袋102的顶部的某一距离(举例来说,约2英寸)内以提供重量分布优点(例如下文所描述的重量分布优点)通常为优选的。
再次参考图8,描绘呈倾斜配置的行李组合件100。具体来说,(a)第二袋104的加强把手绑带604缠绕在第一袋102的把手236上,(b)第三袋106搁置于第一袋102及加强把手绑带604的顶部上,其中绑带406接纳把手236,(c)第一袋102及第二袋104两者依靠其轮242、318倾斜成一角度,其中支脚244、320从地板抬高,且(d)第二袋104的后部的至少一部分与第一袋102的前部的至少一部分接触。在不包含第三袋106的实施例中,当在前述配置中(但无第三袋106)时,可将组合件100视为经完全组装。
加强把手绑带604经定尺寸以在第二袋104坐落于紧挨第一袋102处时啮合把手236。加强把手绑带604通常为柔性但大致非弹性,但绑带604也可具有某一弹性。因此,当第一袋102从竖直位置向前歪斜成图8中所示的倾斜位置时,加强把手绑带604大致防止在组合件100处于运动中及静止时第二袋104沿第一袋102的前部向下滑动或移动远离第一袋102。举例来说,在图8的实施例中,第一袋102与第二袋104的顶部的相对位置可改变小于第一袋102的高度的5%(例如,约1英寸)。在其它实施例中,取决于拖曳袋104的大小及重量,附接构件604可实现位置的较大或较小改变以维持平衡。
当第一袋102及第二袋104如图8中所示的那样歪斜或倾斜时,第二袋104的大部分重量处在轮318的前部。因此,第二袋104的重量使第二袋104保持牢固地压靠在第一袋102上,且防止第二袋104偶然地回复到竖直位置。此外,组合件100的重量的充足部分通常搁置于轮242的前部以防止第一袋102回复到竖直位置。如下文更详细地描述,所述袋保持于向前倾斜或歪斜的位置中的此趋势可称作内部纵倾稳定性或自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其中第一袋102的前部222接触第二袋104的后部302的接触区域覆盖大于第一袋102的前部224的75%且大于第二袋104的后部302的60%。此接触区域帮助保持第二袋104不相对于第一袋102移位。
因此,当袋102、104大致被装满且配置于图8中所描绘的位置中时,行李组合件100趋向于保持在所述位置中,其中所述组合件的一些重量由轮242支撑,且剩余部分由轮318支撑。因此,一旦已完成所述组合件,旅行者便不需要花费任何努力来将所述组合件保持在一起且保持其经适当定位。旅行者还可容易地用单只手移动组合件100。此外,不论是静止还是在运动中且不论是否歪斜,组合件100均为完全自稳定的且不借助手或其它外部支撑即可继续其已建立的过程。
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在图8中所描绘的已完成且准备滚动位置中时,组合件100的许多重量可搁置于轮242的前部。举例来说,取决于每一袋的重量及每一袋中重量的分布,组合件100的重量的约20%到40%可搁置于第一袋102的轮242的前部。
此外,把手236提供显著杠杆作用,且加强把手绑带604防止第二袋104从其在第一袋102上的位置移位。因此,向下按压把手236并提升轮318完全离开地面通常为容易的。举例来说,如果重量良好地分布在所述袋内,那么100磅的旅行者可借助一只手对重量超过100磅的行李组合件100容易地执行此操作。另外,旅行者越进一步向下推动把手236,越多的重量就会移位在轮242的前部。旅行者可因此容易地在轮242上平衡整个组合件100,此类似于操纵婴儿手推车上台阶、电扶梯等。因此,在组合件100平衡于前导袋102的轮242上的情况下,旅行者可发现操纵整个组合件100绕过转弯、上台阶、上下电扶梯及通过在两件或两件以上常规行李(一只手一件)的情况下将更难以处置的各种其它障碍物非常容易。此外,由于组合件100不宽于组合件100中的最宽袋,因此操纵组合件100通过拥挤或狭窄的出口或通道可为容易的。
当旅行者不希望组合件100移动时,旅行者可简单地将第一袋102返回到竖直位置,使得支脚244接触地面且承载组合件100的一些重量。
此外,如上文所指示,加强把手绑带604将第一与第二袋连接在一起的方式帮助在组合件100呈可靠配置时保持第二袋104的左侧及右侧提升或移动远离第一袋102。换句话说,加强把手绑带604防止第二袋104沿着其纵向轴相对于第一袋102自旋或旋转。举例来说,在图8的实施例中,加强把手绑带604防止在第一袋102及第二袋104被大致填满时第二袋104相对于第一袋102滚动大于5度。另一实施例可允许第二袋相对于第一袋滚动多达30度。组合件100的此类型的稳定性可称作内部滚动稳定性。相比之下,使整个组合件100不围绕其纵向轴旋转的抵抗力可主要由第一袋102的底部上的轮之间的距离确定,且所述类型的稳定性可称作外部滚动稳定性。
组合件100还展现出良好的内部及外部纵倾稳定性。出于本发明的目的,内部纵倾稳定性是指在第一及第二袋102、104呈可靠配置时两个袋102、104相对于彼此保持相同倾斜角度的趋势。换句话说,附接部件、重量分布及作用于抵抗原本可致使一个袋相对于另一袋向上或向下偏斜(甚至在旅行者正握紧把手236或者第一袋102或第二袋104的任何其它部分时)的其它特征。良好内部纵倾稳定性为属性中的使得通过向下按压把手236来提升轮318容易的一者。外部纵倾稳定性是指完整组合件100使所有四个轮242、318均保持在地面上的趋势。
此外,组合件100展现出良好的内部及外部偏转稳定性。出于本发明的目的,内部偏转稳定性是指第一及第二袋102、104保持其纵向轴的相同相对对准的趋势。换句话说,考虑第一与第二袋102、104之间的接触贴面802,第二袋104的前部304不趋向于相对于第一袋102的后部222旋转。外部偏转稳定性是指在组合件100正依靠所有四个轮滚动时其将笔直追踪的趋势。组合件100所展现出的纵倾、滚动及偏转稳定性的特性促成组合件100在运动中时及在静止时均为自稳定的,而不论袋102、104是否歪斜。注意,组合件100的组件可使用替代附接构件来耦合,例如一个或一个以上维可牢(Velcro)绑带、具有搭扣件或拉链的绑带及拖曳袋104上的与前导袋102上的对应绑带断开连接及重新连接的绑带。所述绑带可或可不为可调整的以为填有不同重量的袋提供适合平衡/杠杆作用,且其可在不用于形成行李组合件100时充当加强绑带。
图10描绘手提袋1040的另一实施例的后视图及滚动式帆布袋1050的另一实施例的前视图。手提袋1040也可称作前导袋或第一袋1040。滚动式帆布袋1050也可称作拖曳袋或第二袋1050。如所展示,配合绑带1042附加到的第一袋1040的前部,且对应配合挂钩1052附接到第二袋1050的后部。配合绑带1042可由织物、皮革、塑料或任何其它适合材料制成。配合挂钩1052可由金属、塑料或任何其它适合材料制成。
配合绑带1042经定尺寸以接纳配合挂钩1052。举例来说,配合挂钩1052的顶部1054可为约4英寸宽,且配合绑带1042与第一袋1040的后部之间的开口1044可为与顶部1054大致相同的宽度。相对宽的配合挂钩1052在由配合绑带1042啮合时可趋向于防止第二袋1050的左侧及右侧移动或提升远离第一袋1040。开口1044也可称作配合槽1044。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使用其它尺寸。
图11描绘处于第一位置中的袋1040及1050的侧视图。为了开始将第一袋1040与第二袋1050连接成稳定行李组合件1000(图12及13)或行李串列,旅行者可使第一袋1040及第二袋1050稍向后偏斜,如所展示。旅行者可接着将配合挂钩1052的尖端1056插入到配合槽1044中。
图12描绘以行李组合件1000竖直的袋1040及1050的侧视图。如所描绘,当将第一袋1040及第二袋1050返回到竖直位置时,配合挂钩1052可使所述袋保持在一起。因此,配合挂钩1052及配合绑带1042可称作附接部件。
图13描绘以行李组合件1000歪斜的袋1040及1050的侧视图。随着第一袋1040歪斜远离第二袋1050,配合挂钩1052向下滑动到配合槽1044中直到配合挂钩1052的内侧顶部1054啮合配合绑带1042为止。在歪斜定向中,第二袋1050的至少一些重量可搁置于第二袋1050的轮1058的前部,使得重力将第二袋1050的后部压靠在第一袋1040的前部上。因此,类似于图8的实施例,行李组合件1000在此配置中可为自稳定的,且可借助一只手而容易地滚动。还可使用第一袋1040的把手来提升轮1058离开地面,借此允许良好的可操纵性,大致如上文关于图2到图9所描述。
图14到图17展示在用于形成行李组合件1400的另一方法的不同阶段中手提袋1402及滚动式帆布袋1404的另一实施例的侧视图。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手提袋1402及滚动式帆布袋1404包含两组或两组以上相应绑带1406、1410,其中可释放连接器1408、1412耦合于沿着绑带1406、1410的中间部分处。连接器1408、1412经配置以被释放且重新耦合到相同袋上或邻近袋上的接纳连接器部分。也就是说,绑带1406、1410的一端附接到袋1402、1404的顶后部,且绑带1406、1410的中间端以连接器1408、1412的一部分终止。绑带1406、1410的另一端附接到袋1402、1404的前顶部且绑带1406、1410的另一中间端以连接器1408、1412的另一部分终止。当连接器1408、1412的部分耦合时,绑带1406、1410可跨越相应袋1402、1404的顶部从前部横跨到后部。另外,帆布袋1404上的连接器1412的部分可耦合到手提袋1402上的连接器1408的兼容部分且反之亦然。绑带1406、1410及连接器1408、1412也可统称作附接部件。
图15展示连接器1408、1412被解耦,从而使绑带1406、1410的四个中间端松开。在图16中,附接到帆布袋1404的顶后部的绑带1410上的连接器1412的部分耦合到附接到手提袋1402的顶后部的绑带1406上的连接器1408的部分。绑带1406、1410的长度可经调整以一旦耦合连接器1408/1412便将手提袋1402与帆布袋1404牵拉得更靠近在一起。
图17展示行李组合件1400的侧视图,其中袋1402、1404处于歪斜位置中。在连接器1408、1412耦合的情况下,袋1404随着袋1402歪斜而沿袋1402的方向偏斜。在此定向中,袋1404的至少一些重量可搁置于袋1402的轮1414的上面及/或前部,使得重力将袋1404的后部压靠在袋1402的前部上。因此,类似于图8的实施例,行李组合件1400在此配置中可为自稳定的,且可借助一只手而容易地滚动。还可使用第一袋1402的把手来提升轮1416离开地面,借此允许良好的可操纵性,大致如上文关于图2到图9所描述。
图19及图20描绘包含连接到拖曳手提箱1904及肩袋1906的手提箱1902的行李组合件1900的实例性实施例。此外,手提箱1902及1904以允许组合件1900的所有或大部分重量搁置于手提箱1902及拖曳手提箱1904的轮上的方式与稳定器1908连接。稳定器1908使得组合件1900能够在运动中时及在静止时为自稳定的,且特定来说,旅行者不需要握住组合件1900的把手1910来使其如图19中所示保持于倾斜位置中或如图20中所示保持竖直,不论组合件1900是在运动中还是静止。行李组合件1900的这些及其它特性实现优越的稳定性及可操纵性。下文提供关于用于形成可滚动行李组合件1900的组件及步骤以及稳定器1908及行李组合件1900的各种操作特性的额外细节。
参考图19及图21A,图21A展示包含经配置以装配在第一手提箱上的把手1912下方的第一连接器或附接部件2102的稳定器1908的实施例。把手1912通常经定大小以适应人的手且附接部件2102可进一步被配置为与把手1912的长度的至少一半一样宽从而增加手提箱1904在借助稳定器1908耦合到手提箱1902时的稳定性。稳定器1908还包含耦合到附接部件2102的延伸部分2104(也称作中心主体)。延伸部分2104的长度可经配置以在第一手提箱1902与第二手提箱1904之间延伸且在第一及第二手提箱1902、1904为竖直、歪斜、移动及静止时使第一手提箱1902保持邻近于第二手提箱1904。
延伸部分2104可包含一个或一个以上啮合结构,例如沿着延伸部分2104的长度的槽2108A到2108D。图21A中所示的稳定器1908的实施例在延伸部分2104内包含四(4)个矩形槽2108A到2108D,然而,可使用任何适合数目及形状的槽2108A到2108D。一旦在把手1912下方拉动附接部件2102且拉动其穿过把手1912,便可将延伸部分2104的耦合到附接部件2102的端折叠于把手1912上以将附接部件2102耦合或啮合到槽2108中的一者。
附接部件2102可包含端2106,其为L形、开口销形、U形或者装配在第一手提箱1904上的把手1912下方并啮合槽2108中的一者的另一适合形状。如图19及图20中所示,附接部件2102可包含位于端2106与延伸部分2104之间的大致平面部分以允许附接部件2102装配在把手1912与手提箱1904之间。可使用附接部件2102的其它适合配置,例如,维可牢、搭扣件及/或一个或一个以上搭扣件以及其它。
延伸部分2104可具有任何其它适合尺寸及形状。延伸部分2104通常使用非弹性材料制作,但所述材料可为刚性/半刚性或柔性以易于储存。所述材料还可为弹性,具有低弹性模数。举例来说,在一些实施例中,延伸部分2104用弹道尼龙制作且附接部件2102用金属或塑料制作。在其它实施例中,延伸部分2104用塑料制作。另外,槽2108的边缘可用例如塑料或金属的刚性材料加强以增加行李组合件1900的稳定性。可将其它适合材料及配置用于延伸部分2104及附接部件2102。
在一个实施例中,延伸部分2104为约16英寸长及8英寸宽。槽2108为约2.5英寸长×7.5英寸宽,而槽2108之间具有1/2英寸到1英寸的分隔物或边缘2110。附接部件为约2.5英寸长及2英寸宽。可基于手提箱1902、1904上的把手1910、1912而使用其它适合尺寸。
图21B及图21C展示包含经配置以装配在手提箱上的把手1912(图19)下方的第一连接器或附接部件2102的稳定器1908的另一实施例的相应俯视图及侧视图。把手1912通常经定大小以适应人的手且附接部件2102可为任何适合大小。在一些实施例中,附接部件2102被配置为与把手1912的长度的至少一半一样宽从而增加手提箱1904在借助稳定器1908耦合到手提箱1902时的稳定性。稳定器1908还包含耦合到附接部件2102的延伸部分2104(也称作中心主体)。延伸部分2104的长度可经配置以在第一手提箱1902与第二手提箱1904之间延伸且在第一及第二手提箱1902、1904为竖直、歪斜、移动及静止时使第一手提箱1902保持邻近于第二手提箱1904。延伸部分2104在稍大于附接部件2102的宽度的一端处为渐缩的,其中附接部件2102的一端紧固到延伸部分2104。在所示的实施例中,附接部件2102的一端2105缠绕在延伸部分2104的渐缩区段的端上且借助铆钉紧固到延伸部分2104。可使用用于将附接部件2102耦合或紧固到延伸部分2104的其它适合紧固件及配置。
附接部件2102的另一端2106可为L形、开口销形、U形或装配在第一手提箱1904上的把手1912下方并啮合槽2108A到2108D之间的分隔物2110A到2110D中的一者的边缘的另一适合形状。如图19及图20中所示,附接部件2102可包含位于端2106与延伸部分2104之间的大致平面部分以允许附接部件2102装配在把手1912与手提箱1904之间。可使用附接部件2102的其它适合配置,例如,维可牢、搭扣件及/或一个或一个以上绑带以及其它。
延伸部分2104可包含一个或一个以上啮合结构,例如沿着延伸部分2104的长度的槽2108A到2108D。图21B中所示的稳定器1908的实施例在延伸部分2104中包含一个梯形槽2108A与三(3)个矩形槽2108B到2108D的组合,然而,可使用任何适合数目及形状的槽2108A到2108D。延伸部分2104还可具有任何其它适合尺寸及形状。延伸部分2104通常使用非弹性材料制作,但所述材料可为刚性/半刚性或柔性以易于储存。所述材料还可为弹性,具有低弹性模数。举例来说,在一些实施例中,延伸部分2104用弹道尼龙制作且附接部件2102用金属或塑料制作。在其它实施例中,延伸部分2104用塑料制作。另外,槽2108的边缘可用例如塑料或金属的刚性材料加强以增加行李组合件1900的稳定性。可将其它适合材料及配置用于延伸部分2104及附接部件2102。
在一个实施例中,延伸部分2104为约16英寸长且在一端处为8英寸宽,且从分隔物2108B处的8英寸渐缩到约2.5英寸再到延伸部分2104的耦合到附接部件2102的端处的3英寸。槽2108B到2108D为约2.5英寸长×7英寸宽,且槽2108A具有为约2.5英寸长且从分隔物2108B处的约7英寸宽渐缩到分隔物2108A处的6英寸的梯形形状。另一渐缩槽2112可包含在分隔物2110A与延伸部分2104的在附接部件2102处的端之间。分隔物2110可为1/2英寸到1英寸宽。在一些实施例中,附接部件2102为约2.5英寸长及2英寸宽。可基于手提箱1902、1904上的把手1910、1912的大小而针对延伸部件2104、附接部件2102、槽2108及分隔物2110使用其它适合尺寸。
参考图21A到图21C及图22,图22展示将手提箱1902、1904彼此耦合的稳定器1908的俯视图。稳定器1908中的槽2108A到2108D中的一者通常将为恰当的距离以在将延伸部分2104(也称作中心主体)折叠于把手1912上并将附接部件2102啮合于槽2108中的一者中时啮合第二手提箱1902上的把手1910。在图22中所示的实例中,槽2108D啮合手提箱1902上的把手1910而附接部件2102啮合槽2108B。所使用的槽2108A到2108D将通常取决于手提箱1902及1904的深度以及槽2108的尺寸。举例来说,薄手提箱1902、1904可导致附接部件2102啮合槽2108C或2108D,而深手提箱1902、1904可导致附接部件2102啮合槽2108A或2108B。一般来说,通常使用在竖直及歪斜位置中时以及在运动中及静止时以及在手提箱1902、1904上的轮1918、1920保持在地面上时将手提箱1902、1904定位成彼此接触或彼此具有最小可能间隙的槽2108。轮1918、1920可为转动轮、单向轮或允许手提箱1902、1904沿着滚动的其它适合装置。
第二手提箱1902上的把手1910通常经定大小以适应人的手且可包含允许把手1910储存于手提箱1902的后侧内或沿着手提箱1902的后侧储存并与手提箱1902的顶部约齐平的可缩回部分1914。可将把手1910放置于储存位置中且在已将适当槽2108定位于把手1910上之后将把手1910升高。
参考图23及图24,展示稳定器2300的另一实施例,其包含啮合于手提箱1904上的把手1912中的第一连接器或附接部件2102及啮合于手提箱1902上的把手1916中的第二附接部件2302。把手1912、1916通常经定大小以适应人的手且附接部件2102、2302可进一步经配置以啮合把手1912、1916的长度的至少一半从而增加手提箱1904在借助稳定器2300耦合到手提箱1902时的稳定性。稳定器2300还可包含耦合在附接部件2102、2302之间的可调整延伸部分2304。延伸部分2304包含与扣环或其它适合紧固件耦合的两段材料。稳定器2300经配置以在手提箱1902、1904之间延伸且在手提箱1902、1904为竖直、歪斜、移动及静止时使手提箱1902保持邻近于手提箱1904。
附接部件2302可包含端2306,其为L形、U形、开口销形或者其具有啮合把手1912或1916的至少一边缘的另一适合形状。如图24中所示,附接部件2102、2302可包含位于端2106、2306与延伸部分2304之间的大致平面部分以允许附接部件2102、2302装配在相应手提箱1902、1904上的把手1912、1916下方。可使用附接部件2102、2302的其它适合配置,例如VELCRO搭扣件及/或一个或一个以上绑带以及其它。虽然所示的延伸部分2304的实施例具有矩形形状,但延伸部分2304可具有任何适合形状,例如椭圆形、正方形或圆形。
图25描绘称作手提箱1902的一件行李的实施例的透视图。如所图解说明,手提箱1902具有前部2502、后部2504、顶部2506、底部2508、左侧2510及右侧2512。如下文更详细地描述,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或两个以上手提箱1902、1904(图19)借助稳定器1908耦合以形成可容易运输、操纵及停放的行李组合件1900。出于本发明的目的,手提箱1902、1904可称作手提箱或一件行李。
在图25的实施例中,手提箱1902的顶部以软把手1916为特征。左侧2510也可以软把手为特征。第一手提箱1902还以大致刚性又可延伸的把手1910为特征,所述把手包含两个可延伸的刚性竖直部件1914及横跨竖直部件1914的顶部的大致刚性握持部件2520。在图19的实施例中,把手1910坐落于手提箱1902的后部处且纵向居中于左侧与右侧之间。在其它实施例中,把手1910附接到单个刚性可缩回竖直部件1914而非两个可缩回竖直部件1914。
手提箱1902还可具有一对刚性或转动轮1920,其中一个轮坐落于手提箱1902的底部的后左拐角处,且另一轮坐落于手提箱1902的底部的后右拐角处。一个或一个以上支脚2524还可提供于手提箱1902的底部的前边缘处或附近,以在将手提箱1902停放于竖直位置中时提供稳定性且防止移动,其中重量搁置于支脚2524及轮1920上。或者,转动轮可提供于手提箱的后部及前部处。
为了使行李组合件1900平衡,手提箱1904通常与手提箱1902为相同大小、大于其及/或重量等于其或大于其。可视需要调整稳定器1908以使行李组合件1900在竖直及歪斜位置中平衡,其中手提箱1902、1904两者的轮1918、1920均保持于地面上。如果稳定器1908太紧,那么手提箱1904的轮1920可提升离开地面且致使行李组合件1900变得不稳定。如果稳定器1908太松,那么可难以使手提箱1902、1904平衡来使得行李组合件1900为自稳定的。稳定器1908提供宽调整范围以针对各种大小及重量的手提箱建立使那些手提箱在倾斜及竖直位置中平衡的重心。
图26到图29描绘行李件1902、1904的侧视图及用于形成行李组合件1900(图19)的方法的实施例。注意,根据用于形成行李组合件1900的方法的实施例的指令可包含在稳定器1908的包装中或可经由另一来源(例如显示稳定器1908是从哪出售的符号及/或可经由计算机化的信息网络(例如因特网)接入的制造商网址)获得。
图26描绘竖直地搁置于地板上的第一手提箱1902及第二手提箱1904,就像其(举例来说)在旅行者已从行李转盘取回第二手提箱1904之后可坐落的状态一样。用于以形成稳定行李组合件1900的方式将所述手提箱附接在一起的过程可以处于此位置中的手提箱1902、1904开始。邻近于手提箱1902的前部来放置手提箱1904的后部。将稳定器1908的槽2108(图21A)中的一者放置于手提箱1902的可缩回把手1910上。
图27展示稳定器1908的松开端2106(图21A)准备好被拉动穿过手提箱1904上的把手1912下方,因此啮合手提箱1904的顶部上的把手1912。图28展示稳定器1908正被绷紧地拉动穿过把手1912,且图29展示稳定器1908正被折叠于把手1912上,使得附接部件2102的端2106(图21A)可啮合槽2108中的一者的边缘。
在其它实施例中,旅行者可将第一件行李1904的顶部上的把手1910与稳定器2300(图24)的一端2106(图24)啮合,且将第二件行李1902的顶部上的把手1916与稳定器2300的另一端2306啮合。
当槽2108中的一者啮合把手1910或把手1916啮合附接部件2302(图23)时,第一手提箱1902可处于竖直位置中且第二手提箱1904可斜靠在第一手提箱1902上。在此配置中,第二手提箱1904的大部分重量可搁置于轮1920后面。重力可因此将稳定器1908、2300牢固地拉靠在把手1912及1910或1916上。
稳定器1908、2300经配置以使第二手提箱1904与第一手提箱1902的至少一部分保持接触,且防止在行李组合件1900处于运动中时第二手提箱1904沿第一手提箱1902的前部向下滑动或移动远离第一手提箱1902的前部。在一些实施例中,稳定器1908、2300使第二手提箱1904的顶部后边缘保持大致邻近于第一手提箱1902的顶部后边缘。在其它实施例中,稳定器1908、2300可允许第二手提箱1904沿第一手提箱1902的后部进一步向下滑动短的距离。然而,将第二手提箱1904的顶部保持在第一手提箱1902的顶部的某一距离(举例来说,约2英寸到4英寸)内以提供重量分布优点(例如下文所描述的重量分布优点)通常为优选的。
当第一手提箱1902及第二手提箱1904如图19中所示的那样歪斜或倾斜时,第二手提箱1904的大部分重量处在轮1920后面。因此,第二手提箱1904的重量使第二手提箱1904保持牢固地压靠在第一手提箱1902上,且防止第二手提箱1904偶然地回复到竖直位置。此外,组合件1900的重量的充足部分通常搁置于轮1920后面以防止手提箱1902回复到竖直位置。如下文更详细地描述,所述手提箱保持于向前倾斜或歪斜的位置中的此趋势可称作内部纵倾稳定性或自稳定性。
因此,当手提箱1902、1904大致被装满且配置于图19中所描绘的位置中时,行李组合件1900趋向于保持在所述位置中,其中所述组合件的一些重量由手提箱1902上的轮1918支撑,且剩余部分由手提箱1904上的轮1920支撑。因此,一旦已完成组合件1900,旅行者便不需要花费任何努力来将所述组合件保持在一起且保持其经适当定位。旅行者还可容易地用单只手移动组合件1900。此外,不论是静止还是在运动中且不论是否歪斜,组合件1900均为完全自稳定的且在运动中时不借助手或其它外部支撑即可继续其已建立的过程。
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在图19中所描绘的已完成且准备滚动位置中时,组合件1900的许多重量可搁置于轮1920后面。举例来说,取决于每一手提箱的重量及每一手提箱中重量的分布,组合件1900的重量的约20%到40%可搁置于手提箱1904的轮1920后面。
此外,把手1910提供显著杠杆作用,且稳定器1908、2300防止第二手提箱1904从其在第一手提箱1902上的位置移位。因此,向下按压把手1910并提升轮1920完全离开地面通常为容易的。举例来说,如果重量良好地分布在所述手提箱内,那么1910磅的旅行者可借助一只手对重量超过1900磅的行李组合件1900容易地执行此操作。另外,旅行者越进一步向下推动把手1910,越多的重量就会移位在轮1920的后面。旅行者可因此容易地在轮1918上平衡整个组合件1900,此类似于操纵婴儿手推车上台阶、电扶梯等。因此,在组合件1900平衡于前导手提箱1902的轮1918上的情况下,旅行者可发现操纵整个组合件1900绕过转弯、上台阶、上下电扶梯及通过在两件或两件以上常规行李(一只手一件)的情况下将更难以处置的各种其它障碍物非常容易。此外,由于组合件1900不宽于组合件1900中的最宽手提箱,因此操纵组合件1900通过拥挤或狭窄的出口或通道可为容易的。或者,当手提箱1902、1904包含转动轮时,在狭窄的空间中操纵行李组合件1900可不需要向下压力。
当旅行者不希望组合件1900移动时,旅行者可简单地将第一手提箱1902返回到竖直位置,使得支脚2524接触地面且承载组合件1900的一些重量。
此外,如上文所指示,稳定器1908、2300将第一与第二手提箱连接在一起的方式帮助在组合件1900呈可靠配置时保持第二手提箱1904的左侧及右侧提升或移动远离第一手提箱1902。换句话说,稳定器1908、2300防止第二手提箱1904沿着其纵向轴相对于第一手提箱1902自旋或旋转。举例来说,在图26的实施例中,稳定器1908、2300防止在第一手提箱1902及第二手提箱1904被大致填满时第二手提箱1904相对于第一手提箱1902滚动大于5度。另一实施例可允许第二手提箱相对于第一手提箱滚动多达30度。组合件1900的此类型的稳定性可称作内部滚动稳定性。相比之下,使整个组合件1900不围绕其纵向轴旋转的抵抗力可主要由第一手提箱1902的底部上的轮之间的距离确定,且所述类型的稳定性可称作外部滚动稳定性。
组合件1900还展现出良好的内部及外部纵倾稳定性。出于本发明的目的,内部纵倾稳定性是指在第一及第二手提箱1902、1904呈可靠配置时两个手提箱1902、1904相对于彼此保持相同倾斜角度的趋势。换句话说,附接部件、重量分布及作用于抵抗原本可致使一个手提箱相对于另一手提箱向上或向下偏斜(甚至在旅行者正握紧把手1910或者第一手提箱1902或第二手提箱1904的任何其它部分时)的其它特征。良好内部纵倾稳定性为属性中的使得通过向下按压把手1910来提升轮1920容易的一者。外部纵倾稳定性是指完整组合件1900使轮1918、1920均保持在地面上的趋势。
此外,组合件1900展现出良好的内部及外部偏转稳定性。出于本发明的目的,内部偏转稳定性是指第一及第二手提箱1902、1904保持其纵向轴的相同相对对准的趋势。换句话说,考虑第一与第二手提箱1902、1904之间的接触,第二手提箱1904的后部不趋向于相对于第一手提箱1902的前部2502旋转。外部偏转稳定性是指在组合件1900正依靠所有四个轮滚动时其将笔直追踪的趋势。组合件1900所展现出的纵倾、滚动及偏转稳定性的特性促成组合件1900在运动中时及在静止时均为自稳定的,而不论手提箱1902、1904是否歪斜。
参考图30,展示建造到手提箱1902的顶部处的口袋3004中的稳定器3002的另一实施例。稳定器3002的一端可被缝合或以其它方式紧固到口袋3004中,而另一端3006可用于耦合到另一手提箱(未展示)。当不在使用中时,稳定器3002可储存于口袋3004中。在其它实施例中,稳定器3002可完全可从口袋3004移除,且稳定器3002的一端(未展示)可经配置以附接到把手1910、1916或手提箱1902上的其它适合位置,而稳定器3002的另一端3006附接到另一手提箱(未展示)上的适合位置。
图31展示可用于形成行李组合件1900(图19)的Y形稳定器3100的另一实施例。稳定器3100的一个附接部件3110包含具有定位于可缩回把手1910的竖直支撑件周围的基底的三角形开口。稳定器3100的另一区段3112在手提箱1902、1904的顶部上方延伸且包含经配置以啮合把手1912的至少一部分的端。稳定器3100还可包含使用扣环或其它适合紧固件耦合于附接部件3110、3112之间的可调整延伸部分3114。稳定器3100经配置以在手提箱1902、1904之间延伸且在手提箱1902、1904为竖直、歪斜、移动及静止时使手提箱1902保持邻近于手提箱1904。延伸部分3114可经配置以允许旅行者从把手1910、1912之间拉动过多材料且将手提箱1902、1904牵拉得更靠近在一起以及视需要而使延伸部分3114的长度延伸。
图32展示可用于形成行李组合件1900的Y形稳定器3200的另一实施例。稳定器3200的一个区段3202定位在可缩回把手1910的竖直支撑件周围且稳定器3200的另一区段3204在手提箱1904的顶部上方延伸且包含经配置以缠绕在把手1912上并啮合定位于稳定器3200的在把手1910与1912之间的中心或延伸部分上的一系列槽或杆3208中的一者的端3206。稳定器3200经配置以在手提箱1902、1904之间延伸且在手提箱1902、1904为竖直、歪斜、移动及静止时使手提箱1902保持邻近于手提箱1904。旅行者可将端部分3206啮合于槽或杆3208中的一者中以从把手1910、1912之间拉动过多材料且将手提箱1902、1904牵拉得更靠近在一起。
因此,如已描述,可滚动行李组合件的实施例可使用适合附接构件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行李件构成以使行李组合件在静止时及在滚动时均保持自稳定。每一行李件在被装满时的大小及重量以及附接构件的配置可用于保持所述件在组合件的轮上平衡。
鉴于本文中所描述及所图解说明的原理及实例性实施例,将认识到可在布置及细节上修改所图解说明的实施例,此并不背离此些原理。举例来说,替代实施例可使用类似于上文所描述的方法的方法由其它类型及大小的袋、其它类型的附接部件等形成行李组合件。举例来说,在一些实施例中,拖曳袋可成形为大致类似于矩形长方体。此外,第二拖曳袋可附接到第一拖曳袋以形成其中6个轮在地面上的滚动式行李组合件。同样地,可使用两个以上拖曳袋。
此外,前文论述已集中于特定实施例,但本发明涵盖其它配置。特定来说,虽然本文中使用了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另一实施例中”等表达,但这些短语意在一般地指代实施例可能性而不打算将本发明限制于特定实施例配置。如本文中所使用,这些术语可指代可组合成其它实施例的相同或不同实施例。
类似地,虽然已关于以特定顺序执行的特定操作描述了实例性过程,但可对那些过程应用众多修改以获得本发明的众多替代实施例。举例来说,替代实施例可包含可使用少于所有所揭示操作的过程、使用额外操作的过程及其中组合、细分、重新布置或以其它方式更改本文中所揭示的个别操作的过程。
鉴于可容易从本文中所描述的实例性实施例获得的有用排列的宽广多样性,此详细说明打算仅为说明性且不应视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因此,本发明主张的是归属于以上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的所有实施方案及此些实施方案的所有等效形式。

Claims (18)

1.一种行李稳定设备,其包括:
第一附接部件,其经配置以装配在第一手提箱上的把手下方,所述把手经定大小以适应人的手;
延伸部分,其耦合到所述第一附接部件,所述延伸部分包括沿着其长度的一系列槽且经配置以在所述第一手提箱与第二手提箱之间延伸,所述延伸部分耦合到所述第一附接部件的一端折叠于所述第一手提箱上的所述把手上方以将所述第一附接部件啮合到所述槽中的一者且所述槽中的另一者啮合所述第二手提箱上的把手,且所述第一附接部件与所述延伸部分之间的啮合关系使得在所述第一及第二手提箱为竖直、歪斜、移动及静止时使所述第一手提箱保持邻近于所述第二手提箱且确保所述第一手提箱和所述第二手提箱底部的轮始终保持在地面上;及
用于使用所述设备由所述第一及第二手提箱形成行李组合件的说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稳定设备,其中所述槽经间隔开以适应不同大小的所述第一手提箱及所述第二手提箱,且所述第二手提箱上的所述把手经定大小以适应人的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稳定设备,其进一步包括:
所述第一附接部件包含由以下各项组成的群组中的至少一者:开口销及U形端,以啮合所述延伸部分中的槽的边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稳定设备,其进一步包括:
所述延伸部分进一步经配置以啮合所述第二手提箱上的把手的至少一半,所述第二手提箱上的所述把手经定大小以适应人的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稳定设备,其中所述第二手提箱上的所述把手经定大小以适应人的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稳定设备,其进一步包括:
所述第一附接部件包含经成形以啮合所述延伸部分上的所述槽的边缘的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稳定设备,其进一步包括:
第二附接部件,其经配置以啮合所述第二手提箱上的把手的长度的至少一半,第二把手经定大小以适应人的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稳定设备,其进一步包括:
稳定器被建造到所述第二手提箱中。
9.一种行李稳定设备,其包括:
稳定器,其经配置以啮合第一件轮式行李及第二件轮式行李,使得所述第一及第二件行李在竖直及倾斜时以及在处于运动中及静止时均保持自稳定且彼此邻近且所述第一和第二件行李底部的轮始终保持在地面上,所述稳定器包含:
第一连接器,其经配置以保持所述第一件行李的一部分;
第二连接器,其经配置以保持所述第二件行李的一部分;及
延伸部分,其耦合于所述第一与第二连接器之间,其中所述延伸部分配置有一系列槽,所述槽中的一者经配置以装配在所述第二件行李上的可缩回把手上方,且其它槽经配置以基于所述第一及第二件行李的尺寸而由所述第一连接器啮合;
所述第一连接器可附接于沿着所述延伸部分的不同位置处以调整所述延伸部分在所述第一与第二件行李之间的长度;及
所述稳定器可从所述第一及第二件行李移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行李稳定设备,其进一步包括:
所述第一连接器经配置以缠绕在所述第一件行李的顶部上的把手上。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行李稳定设备,其进一步包括所述第二连接器经配置以啮合所述第二件行李的顶部上的把手的实质部分。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行李稳定设备,其进一步包括由以下各项组成的群组中的至少一者:
所述第二连接器为所述延伸部分中的槽,
所述第一连接器包含经配置以啮合第一手提箱的顶部上的把手的端,及
所述第二连接器经配置以装配在第二手提箱的顶部上的把手下方,第二把手经定大小以适应人的手且第二附接部件进一步经配置以啮合所述第二把手的长度的至少一半。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行李稳定设备,其进一步包括
所述第一件轮式行李;及
所述第二件轮式行李。
14.一种行李稳定设备,其包括:
用于将两件行李彼此附接的构件,所述构件包含经配置以耦合到第一件行李的顶部上的把手的一端、经配置以耦合到第二件行李上的把手的另一端及经配置而以可调整方式在所述把手之间延伸的中间部分,其中所述中间部分包含一系列矩形槽,所述设备进一步包括第一附接部件,其耦合到所述中间部分且配置于第一端上以装配在所述第一件行李上的所述把手下方,且所述第一附接部件与所述中间部分之间的啮合关系使得在所述第一及第二件行李为竖直、歪斜、移动及静止时所述第一及第二件行李保持自稳定并彼此邻近且所述第一及第二件行李底部的轮始终保持在地面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行李稳定设备,其中所述槽彼此间隔开使得不同的槽用于适应不同大小的所述两件行李。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行李稳定设备,其进一步包括:
所述中间部分包含可调整绑带以适应不同大小的行李。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行李稳定设备,其中所述第一附接部件经配置以啮合所述把手的长度的至少一半。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行李稳定设备,其进一步包括:
第二附接部件,其耦合到所述中间部分且经配置以装配在所述第二件行李上的所述把手下方并啮合所述第二件行李上的所述把手的长度的至少一半。
CN200980153666.8A 2009-01-05 2009-11-20 用于自稳定式可滚动行李组合件的设备及方法 Active CN10228179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2/348,857 US8936140B2 (en) 2009-01-05 2009-01-05 Self-stabilized rollable luggage assembly and corresponding assembly method
US12/348,857 2009-01-05
US12/408,649 2009-03-20
US12/408,649 US9033125B2 (en) 2009-03-20 2009-03-20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elf-stabilizing rollable luggage assembly
PCT/US2009/065414 WO2010077481A2 (en) 2009-01-05 2009-11-20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elf-stabilized rollable luggage assembly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81790A CN102281790A (zh) 2011-12-14
CN102281790B true CN102281790B (zh) 2016-08-17

Family

ID=423104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53666.8A Active CN102281790B (zh) 2009-01-05 2009-11-20 用于自稳定式可滚动行李组合件的设备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Link
EP (1) EP2384130B1 (zh)
JP (1) JP5769087B2 (zh)
KR (1) KR101640623B1 (zh)
CN (1) CN102281790B (zh)
AU (1) AU2009333689B2 (zh)
CA (1) CA2747882C (zh)
DK (1) DK2384130T3 (zh)
ES (1) ES2590004T3 (zh)
HK (1) HK1164656A1 (zh)
PL (1) PL2384130T3 (zh)
WO (1) WO2010077481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01021172D0 (en) * 2010-12-14 2011-01-26 Landor & Hawa Int Ltd Improved articles of luggage
WO2013130854A1 (en) * 2012-02-28 2013-09-06 Guidry Brian Christopher Magnetic locking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CN104486965B (zh) 2012-07-09 2016-11-09 皇家巴格布公司 行李箱、行李箱系统、行李箱适配器
CN103622249A (zh) * 2012-08-29 2014-03-12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带有侧包和附加绑带的旅行包
ES2643819T3 (es) 2013-10-03 2017-11-24 Royalty Bugaboo Gmbh Un conjunto de equipaje y un bastidor
CN103932468B (zh) * 2014-04-30 2016-03-02 陈蔚 可分离行李箱
KR101691184B1 (ko) 2015-10-08 2016-12-30 주식회사 캐리맥스통상 탈착형 결속구가 마련된 여행가방
CN106235555B (zh) * 2016-08-31 2018-07-20 浙江金路达皮具有限公司 一种会议定制包
WO2018191641A1 (en) * 2017-04-13 2018-10-18 Salek John Luggage transportation system
CN110868884B (zh) * 2017-06-13 2021-11-19 鸽莱德行李有限公司 相互连接的行李箱系统
FR3119738A1 (fr) * 2021-02-15 2022-08-19 Dirk Fransen Valises transformables en chario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14234A (en) * 1977-05-20 1978-09-19 Hogenson Lavernon S Lockable attachment means for luggage
CN2155721Y (zh) * 1993-03-19 1994-02-16 陈连地 可吊挂其他行李的软质行李箱
CN1124007A (zh) * 1994-01-18 1996-06-05 新秀丽公司 收缩式附属行李箱系附机构及方法
US5673464A (en) * 1994-11-04 1997-10-07 Whittaker; Mark Cargo securement system and tie down strap
US5829559A (en) * 1996-06-18 1998-11-03 Hartmann Luggage Company Article for attaching an item to luggage
CN201119502Y (zh) * 2007-10-26 2008-09-24 三钿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拉式子母旅行箱的联合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36006Y2 (zh) * 1986-07-30 1991-07-31
US4759431A (en) * 1987-04-15 1988-07-26 Samsonite Corporation Travel bag with combination pull handle and auxiliary bag strap
US5501308A (en) * 1994-01-18 1996-03-26 Samsonite Corporation Retractable incrementally adjusting auxiliary luggage attachment mechanism and method
DE9419014U1 (de) * 1994-11-26 1995-02-09 Weisheit Ellen Koffer
US5762169A (en) * 1995-06-07 1998-06-09 Samsonite Corporation Retractable auxiliary luggage case attachment and security tether mechanism and method
JP3036006U (ja) * 1996-08-02 1997-04-08 全日空商事株式会社 旅行用バッグセット
US20060102672A1 (en) * 2004-11-12 2006-05-18 Travel Caddy, Inc. D/B/A Travelon Multiple bag carry strap
JP2007044066A (ja) * 2005-08-05 2007-02-22 Takasho:Kk 荷物用締付ベルト
US8123008B2 (en) * 2007-02-06 2012-02-28 Jeffrey Robert Thomas Article securement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14234A (en) * 1977-05-20 1978-09-19 Hogenson Lavernon S Lockable attachment means for luggage
CN2155721Y (zh) * 1993-03-19 1994-02-16 陈连地 可吊挂其他行李的软质行李箱
CN1124007A (zh) * 1994-01-18 1996-06-05 新秀丽公司 收缩式附属行李箱系附机构及方法
US5673464A (en) * 1994-11-04 1997-10-07 Whittaker; Mark Cargo securement system and tie down strap
US5829559A (en) * 1996-06-18 1998-11-03 Hartmann Luggage Company Article for attaching an item to luggage
CN201119502Y (zh) * 2007-10-26 2008-09-24 三钿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拉式子母旅行箱的联合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09333689B2 (en) 2015-05-14
WO2010077481A3 (en) 2010-10-14
CN102281790A (zh) 2011-12-14
ES2590004T3 (es) 2016-11-17
JP2012514491A (ja) 2012-06-28
EP2384130A4 (en) 2012-06-06
EP2384130B1 (en) 2016-08-10
KR101640623B1 (ko) 2016-07-18
JP5769087B2 (ja) 2015-08-26
CA2747882C (en) 2017-08-22
DK2384130T3 (en) 2016-09-05
AU2009333689A1 (en) 2011-07-07
CA2747882A1 (en) 2010-07-08
EP2384130A2 (en) 2011-11-09
WO2010077481A2 (en) 2010-07-08
HK1164656A1 (zh) 2012-09-28
PL2384130T3 (pl) 2016-12-30
KR20110107354A (ko) 2011-09-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81790B (zh) 用于自稳定式可滚动行李组合件的设备及方法
US8936140B2 (en) Self-stabilized rollable luggage assembly and corresponding assembly method
US20150245695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elf-stabilizing rollable luggage assembly
ITBO20020093U1 (it) Valigia a trolley utilizzabile anche con funzione provvisoria di passeggino, per il trasporto di un infante particolarmente durante gli spostamenti negli aeroporti o nelle stazioni ferroviarie
CN204930701U (zh) 一种可变形多功能双肩包
US20090321204A1 (en) Convertible luggage and dressing station
US20130240314A1 (en) Support Structure for Luggage
EP1395140A1 (en) Wheeled backpack
US10779623B2 (en) Self-stabilized rollable luggage assembly and corresponding assembly method
US20230390619A1 (en) Collapsible rolling travel cover for a golf bag
CN108992876B (zh) 用于包的带组件和制造具有带组件的包的方法
US10492592B2 (en) Sleeping backpack trolley bag
AU2015203412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elf-stabilized rollable luggage assembly
CN114554906B (zh) 一种可转换的单肩包和双肩包
CN206675165U (zh) 一种多功能旅行箱
US20180029621A1 (en) Wheeled Shopping Tote
CN210988750U (zh) 一种便于调整背包体积的户外双肩包
CN202819959U (zh) 折叠式拉杆箱
US20080179845A1 (en) Method of transporting discrete articles in container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64656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64656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115

Address after: Massachusetts

Patentee after: Acushnet Co.

Address before: California, USA

Patentee before: WEST COAST TREND, Inc.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