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81323A - 发送控制装置和发送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发送控制装置和发送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81323A
CN102281323A CN2011101521873A CN201110152187A CN102281323A CN 102281323 A CN102281323 A CN 102281323A CN 2011101521873 A CN2011101521873 A CN 2011101521873A CN 201110152187 A CN201110152187 A CN 201110152187A CN 102281323 A CN102281323 A CN 1022813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or
content
quality
transmission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5218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渡边浩一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2813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8132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70Routing based on monitoring resul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55Ground-based st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24Multi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5Replication or mirroring of data, e.g. scheduling or transport for data synchronisation between network n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一种发送控制装置,包括:通信单元,其经由一个中继装置与通信系统中包括的每个通信装置通信,在所述通信系统中经由所述中继装置执行通信;确定单元,基于每个通信装置的质量信息,确定通信系统中的装置和中继装置之间具有较高发送质量的装置作为发送指示要发送的内容的内容数据的发送装置,该质量信息通过通信单元接收并且包括关于中继装置和通信装置之间的发送质量的信息;以及发送控制单元,其允许由确定单元确定的发送装置同时发送指示内容的内容数据到通信系统中的除了发送装置以外的各个装置。

Description

发送控制装置和发送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发送控制装置和发送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例如通信系统已经广泛使用,其中在各装置之间发送或接收如声音数据或视频数据的内容数据,并且再现在各装置之间发送或接收的内容数据。通信系统的示例包括多信道音频系统(环绕声系统)和符合DLNA(数字生活网络联盟)标准的系统。
因此,已经开发了这样的技术,其控制通信系统中的内容数据的再现。例如,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开No.2008-159193公开了这样的技术,其用于响应于关于再现控制的输入操作,在主装置和从装置之间进行切换。
发明内容
根据能够控制通信系统中的内容数据的再现的现有技术的技术(以下也称为“现有技术”),通信系统的各装置的角色(主和从)通过经由中继装置在各装置之间执行通信来切换。此外,在使用现有技术的通信系统(以下也称为“现有通信系统”)中,存储在服务器中的内容数据在每个装置中的再现通过控制其他装置的再现的主装置来控制。因此,在通信系统中,其中主装置控制存储在服务器中的内容数据在每个装置中的再现,通过使用现有技术,主装置和从装置能够响应于关于再现控制的输入操作容易地进行切换。
例如,其中在各装置之间发送或接收内容数据并且再现在各装置之间发送或接收的内容数据的通信系统不限于其中每个装置从服务器接收内容数据并再现内容数据的系统,如现有通信系统。作为通信系统,例示了这样的系统,其中发送内容数据的发送装置并发发送相同内容数据(或包括内容数据的发送数据)到至少一个接收装置,并且各个接收装置或发送装置和各个接收装置相互同步以再现内容数据。
例如,家中的用户可以通过如上所述将各个接收装置或发送装置和各个接收装置相互同步并且再现指示相同内容的内容数据,欣赏从能够在家中再现多个内容数据的装置(其是发送装置或接收装置的示例)输出的相同音乐(其是内容的示例)。然而,当其中发送装置并发发送相同内容数据到至少一个接收装置的通信系统是例如其中各个装置经由一个中继装置相互通信的系统(其是各个装置以星形连接的系统)时,如现有通信系统,整个通信系统中的内容数据的发送质量取决于发送装置和中继装置之间的发送质量。因此,例如,当发送装置和中继装置之间的发送质量不足以并发发送相同内容数据到多个接收装置时,存在整个通信系统中内容数据的发送质量可能劣化的问题。
根据现有技术,主装置和从装置可以响应于关于再现控制的输入操作进行切换。然而,没有考虑发送装置(对应于根据现有技术的服务器)和中继装置之间的发送质量。因此,即使在现有技术用于其中发送装置发送相同内容数据到至少一个接收装置的通信系统时,也存在整个通信系统中内容数据的发送质量可能劣化的问题。
因此,期望提供一种新颖的和改进的发送控制装置和一种新颖的和改进的发送控制方法,其能够防止在其中经由一个中继装置执行通信的整个通信系统中内容数据的发送质量的劣化。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送控制装置,包括:通信单元,其经由一个中继装置与通信系统中包括的每个通信装置通信,在所述通信系统中经由所述中继装置执行通信;确定单元,基于每个通信装置的质量信息确定通信系统中的装置和中继装置之间具有较高发送质量的装置作为发送指示要发送的内容的内容数据的发送装置,该质量信息通过通信单元接收并且包括关于中继装置和通信装置之间的发送质量的信息;以及发送控制单元,其允许由确定单元确定的发送装置同时发送指示内容的内容数据到通信系统中的除了发送装置以外的各个装置。
因此,在其中经由一个中继装置执行通信的通信系统中,可能防止整个通信系统中内容数据的发送质量的劣化。
所述确定单元可以基于关于自身装置和中继装置之间的发送质量的信息确定发送装置。
所述发送控制装置还可以包括请求发送单元,当存储指示要发送的内容的内容数据时,所述请求发送单元发送用于发送质量信息的第一质量信息发送请求到通信系统的每个通信装置。所述确定单元可以基于由通信单元接收的并且响应于第一质量信息发送请求从通信装置选择性地发送的质量信息确定发送装置。
当存储指示要发送的内容的内容数据时,请求发送单元可以发送第二质量信息发送请求,该第二质量信息发送请求用于发送还包括指示存储的内容数据的再现质量的信息的发送质量信息。当请求发送单元发送第二质量信息发送请求时,确定单元可以基于由通信单元接收的并且响应于第二质量信息发送请求从通信装置选择性地发送的质量信息,确定具有较高再现质量的装置作为发送装置。
所述发送控制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单元,其存储内容数据。所述确定单元可以基于关于自身装置和中继装置之间的发送质量的信息以及指示存储在存储器中的内容数据的再现质量的信息,确定发送装置。
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送控制方法,包括:经由一个中继装置与通信系统中包括的每个通信装置通信,在所述通信系统中经由所述中继装置执行通信,并且从每个通信装置获取每个通信装置的质量信息,该质量信息包括关于中继装置和通信装置之间的发送质量的信息;基于在质量信息的获取中获取的每个通信装置的质量信息,确定通信系统中的装置和中继装置之间具有较高发送质量的装置作为发送指示要发送的内容的内容数据的发送装置;以及允许在发送装置的确定中确定的发送装置同时发送指示内容的内容数据到通信系统中的除了发送装置以外的各个装置。
在其中经由一个中继装置执行通信的通信系统中,通过使用所述发送控制方法,可能防止整个通信系统中内容数据的发送质量的劣化。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在经由一个中继装置执行通信的通信系统中,可能防止整个通信系统中内容数据的发送质量的劣化。
附图说明
图1是图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配置示例的图。
图2是图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用于防止内容数据的发送质量劣化的方法的概况的图。
图3是图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与用于防止通信装置(其是发送控制装置的示例)中的发送质量劣化的方法关联的处理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4是图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确定通信装置(其是发送控制装置的示例)中的发送装置的处理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5是图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确定通信装置(其是发送控制装置的示例)中的发送装置的处理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6是图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确定通信装置(其是发送控制装置的示例)中的发送装置的处理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7是图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发送控制装置的配置示例的框图。
图8是图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发送控制装置的配置示例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在说明书和附图中对于具有基本相同功能的构成元件给予相同参考标号,并且将不重复其描述。
下面将按照以下顺序进行描述。
1.根据公开实施例的方法
2.根据公开实施例的发送控制装置
3.根据公开实施例的程序
根据公开实施例的方法
在描述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通信系统(以下也称为“通信系统1000”)中的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发送控制装置的配置之前,将描述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用于防止内容数据的发送质量劣化的方法。这里,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内容数据指指示内容(如声音或图像)的数据,如指示声音的声音数据(包括音乐,以下同样适用)或指示声音和图像(静态图像/运动图像)的视频数据。
通信系统1000的概况
在描述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用于防止内容数据的发送质量劣化的方法的概况之前,将描述通信系统1000的概况。图1是图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通信系统1000的配置示例的图。
通信系统1000包括通信装置100A、100B、100C和100D(以下也统称为“通信装置”100)和中继装置200。参照中继装置200配置星形网络。
通信装置100经由中继装置200并发地发送内容数据到通信系统1000的其他通信装置100。这里,例如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内容数据的并发发送指这样的事实,即通信装置100“并发地发送”内容数据到对其调度要发送内容数据的每个通信装置100,或者“与每个通信装置同步并发送”内容数据到每个通信装置100。通过通信装置100发送的内容数据的示例包括存储单元(下面描述)中存储的内容数据和通过通信单元(下面描述)接收和从外部装置发送的内容数据。
通信装置100经由中继装置200接收从外部装置发送的内容数据。即,在通信系统1000中,通信装置100具有发送内容数据的发送装置以及接收从外部装置发送的内容数据的接收装置的角色,该外部装置具有发送装置的角色。
此外,例如通信装置100可以具有基于响应于从操作单元(下面描述)传递的预定用户操作而形成的操作信号或响应于从如遥控器的外部操作装置(未示出)发送的用户操作而形成的操作信号,执行与如下所述的用于防止发送质量劣化的方法相关联的处理的功能。执行如下所述的用于防止发送质量劣化的方法的通信装置100具有控制通信系统1000中的内容数据的发送的发送控制装置的角色。
例如,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通信系统1000可以包括与通信装置100分开的发送控制装置,或者中继装置200可以具有发送控制装置的角色。以下,将主要描述这样的情况,其中通信装置100具有发送控制装置的角色。
中继装置200具有在通信系统1000的各个通信装置100之间中继通信的角色。
在图1中,通信系统1000配置为包括四个通信装置100。然而,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通信系统1000不限于包括四个通信装置100的配置。例如,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通信系统1000可以配置为包括两个、三个或五个或更多等,即,多个通信装置100。在图2中,中继装置200和通信装置100配置为执行无线通信。然而,中继装置200和通信装置100可以配置为执行有线通信。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通信系统1000包括存储内容数据的数据存储装置(未示出)。在通信系统1000中,发送装置可以获取数据存储装置(未示出)中存储的内容数据,并且可以并发地发送内容数据。
用于防止发送质量劣化的方法的概况
接着,将描述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用于防止内容数据的发送质量劣化的方法的概况。图2是图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用于防止内容数据的发送质量劣化的方法的概况的图。在图2中,示出了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1000。通信装置100A具有发送装置的角色,并且通信装置100B、100C和100D具有接收装置的角色。
当发送装置并发地发送内容数据到各个接收装置时,发送装置和中继装置200之间的通信路径(图2中用A指示)的发送速率高于中继装置200和每个接收装置之间的通信路径(图2中用B到D指示)的发送速率。即,在通信系统1000中,发送装置和中继装置200之间的通信路径的发送质量不足以并发地发送内容数据的可能性高于中继装置200和每个接收装置之间的通信路径的发送质量不足以发送内容数据的可能性。因此,整个通信系统1000中内容数据的发送质量可以通过发送装置和中继装置200之间的通信路径的发送质量得知。
这里,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通信装置100(发送装置/接收装置)和中继装置200之间的通信路径的发送质量是用于评估通信路径的指标(index)。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通信装置100和中继装置200之间的通信路径的发送质量例如通过通信装置100和中继装置200之间的通信中的发送速度或数据重发请求的数量来量化地测量。此外,测量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通信装置100和中继装置200之间的通信路径的发送质量的方法不限于通过发送速度或数据重发请求的数量来测量发送质量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整个通信系统1000中的内容数据的发送质量例如是指示并发地从发送装置发送的内容数据正常发送到各个接收装置的指标。例如,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整个通信系统1000中的内容数据的发送质量可以通过发送错误率来表示。
如上所述,整个通信系统1000中内容数据的发送质量取决于发送装置和中继装置200之间的通信路径的发送质量。因此,当发送装置和中继装置200之间的通信路径的发送质量不足以并发地发送内容数据时,整个通信系统1000中内容数据的发送质量可能劣化。在现有技术中,如上所述,没有考虑发送装置和中继装置之间的通信路径的发送质量。因此,即使在使用现有技术时,也存在整个通信系统中内容数据的发送质量可能劣化的问题。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原理上)具有高于与中继装置200的通信路径的发送质量的发送质量的装置被确定为发送装置。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内容数据并发地发送到确定为发送装置的装置。此外,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基于与中继装置200的通信路径的发送质量和要发送的内容数据的再现质量,在具有等于或高于给定发送质量的发送质量的装置中,能够发送具有较高再现质量的内容数据的装置确定为发送装置。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内容数据的再现质量的程度例如通过内容数据的编解码器、位速率或分辨率来确定。
当在通信系统1000中以此方式确定发送装置时,通信装置100(或具有等于或高于给定发送质量的发送质量的通信装置100)并发地发送内容数据,该通信装置100具有与中继装置200的通信路径的较高发送质量,因此用作发送装置。因此,在通信系统1000中,可能减少发送装置和中继装置200之间的通信路径的发送质量不足以并发地发送内容数据的可能性。在本公开的该实施例中,可能实现这样的通信系统,其能够通过以上述方式确定发送装置来防止整个通信系统中内容数据的发送质量的劣化。
更具体地,在通信系统1000中,例如通过下述处理(0)确定发送控制装置并通过发送控制装置执行下述处理(1)到(3),可能防止整个通信系统中内容数据的发送质量的劣化。
(0)确定发送控制装置的处理
在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通信系统1000中,不但一个装置可以具有发送控制装置的功能(例如,执行下述处理(1)到(3)的功能),而且多个装置可以具有发送控制装置的功能。在通信系统1000中,在具有发送控制装置功能的装置中,例如基于预定用户操作检测操作信号(或者外部操作信号,下面同样适用)的装置用作发送控制装置,并且执行下述处理(1)到(3)。这里,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预定用户操作的示例包括通过用户使用操作单元(下面描述)或外部操作装置给出用于选择和并发地发送内容数据的的指令的操作。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通信系统1000中确定发送控制装置的方法不限于此。例如,在通信系统1000中,当具有发送控制装置功能的装置之一基于处理开始信息开始下述处理(1)到(3)时,可以确定发送控制装置。这里,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处理开始信息例如指这样的数据,其中预设指示要发送的内容的信息(例如,指示作为发送候选的内容数据的信息),并且预设关于与发送相关联的处理的开始时间的信息。
在通信系统1000中,通过由例如以上述方式确定的发送控制装置执行下述处理(1)到(3),并且控制通信系统1000中的内容数据的发送,可以防止整个通信系统中内容数据的发送质量的劣化。
(1)获取质量信息的处理
发送控制装置经由中继装置200与通信系统1000的通信装置100(当发送控制装置是通信装置100时,该通信装置100是不同于自身装置的通信装置100,下面同样适用),并且从通信装置100获取质量信息。
这里,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质量信息指包括关于中继装置200和通信装置100之间的发送质量的信息的信息(数据)。质量信息中包括的发送质量的示例包括中继装置200和通信装置100之间的通信路径的发送速度和数据重发请求的数量。
质量信息中包括的信息不限于关于发送质量的信息的信息。例如,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质量信息还可以包括指示内容数据的再现质量的信息,该内容数据指示通信装置100中存储的要发送的内容。这里,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要发送的内容例如指由内容数据指示的内容,该内容数据变为由基于预定用户操作的操作信号指示的发送候选。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指示再现质量的信息的示例包括内容数据的编解码器、位速率或分辨率(例如,当内容数据是视频数据时)。
更具体地,发送控制装置通过发送质量信息发送请求到每个通信装置100使得每个通信装置100发送质量信息,从每个通信装置100获取质量信息。这里,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质量信息发送请求指这样的数据,该数据指示为接收质量信息发送请求以发送质量信息的装置发出的一种命令。由发送控制装置发送的质量信息发送请求的示例包括下面的项目(a)到(c)。
质量信息发送请求的示例
(a)发出质量信息发送请求以允许接收质量信息发送请求的通信装置100无条件地发送包括关于发送质量的信息的质量信息。
(b)当存储指示要发送的内容的内容数据时,发出质量信息发送请求(以下也称为“第一质量信息发送请求”)以选择性地发送包括关于发送质量的信息的质量信息。
(c)当存储指示要发送的内容的内容数据时,发出质量信息发送请求(以下也称为“第二质量信息发送请求”)以选择性地发送包括关于发送质量的信息和指示内容数据的再现质量的信息的质量信息。
(2)确定发送装置的处理
基于通过处理(1)(获取质量信息的处理)获取的每个通信装置100的质量信息,发送控制装置确定发送指示要发送的内容的内容数据的发送装置。更具体地,发送控制装置确定具有与中继装置200的通信路径的较高发送质量的装置作为发送装置。
这里,例如发送控制装置在分别对应于获取的质量信息的通信装置100中,确定具有与中继装置200的通信路径的较高发送质量的通信装置100作为发送装置。然而,通过发送控制装置确定发送装置的方法不限于此。例如,当发送控制装置具有并发地发送内容数据的功能时,发送控制装置可以基于获取的质量信息和关于自身装置和中继装置200之间的通信路径的发送质量的信息,确定具有与中继装置200的通信路径的较高发送质量的装置(自身装置或通信装置100)作为发送装置。
当获取的质量信息包括关于发送质量的信息和关于内容数据的再现质量的信息时,发送控制装置基于发送质量和内容数据的再现质量确定发送装置。此外,当发送控制装置具有并发地发送内容数据的功能时,发送控制装置可以基于指示存储在存储单元(下面描述)中的内容数据的再现质量的信息确定发送装置。
例如,发送控制装置可以通过处理(2)以上述方式确定发送装置。下面将描述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发送控制装置的处理(2)(确定发送装置的处理)的具体示例。
(3)发送控制处理
当通过处理(2)(确定发送装置的处理)确定发送装置时,确定的发送装置并发地发送指示要发送的内容的内容数据。
更具体地,例如当确定外部装置为发送装置时,发送控制装置发送变为由操作信号指示的发送候选的内容数据和发送开始请求,以便允许发送装置并发地发送内容数据,该操作信号基于预定的用户操作。当发送控制装置发送第一质量信息发送请求或第二质量信息发送请求时,确定的发送装置存储要发送的内容数据。因此,在该情况下,例如发送控制装置只发送发送开始请求到发送装置。这里,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发送开始请求指这样的数据,该数据指示为接收发送开始请求以开始与内容数据的并发发送相关联的处理的装置(即,确定的发送装置)发出的一种命令。
例如当确定自身装置为发送装置时,发送控制装置并发地发送变为由操作信号指示的发送候选的内容数据,该操作信号基于预定的用户操作。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发送控制装置的发送控制处理不限于上述示例。例如,当发送控制装置基于响应于第一质量信息发送请求或第二质量信息发送请求而从通信装置100选择性地发送的质量信息确定发送装置时,发送控制装置可以并发地发送存储在对应的发送装置中的指示要发送的内容的内容数据。
发送控制装置通过执行处理(1)(获取质量信息的处理)到处理(3)(发送控制处理),控制通信系统1000中内容数据的发送。这里,发送控制装置基于质量信息确定发送装置,该质量信息从通信系统1000的每个通信装置100获取,并且至少包括关于发送质量的信息。因此,发送装置可以并发地发送内容数据到具有与中继装置200的通信路径的较高发送质量的通信装置100(或具有等于或高于给定发送质量的发送质量的通信装置100)。
因此,通过允许发送控制装置执行处理(1)(获取质量信息的处理)到处理(3)(发送控制处理),可以实现能够防止整个通信系统中内容数据的发送质量的劣化的通信系统。
当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通信系统1000的每个装置配置为定期地或不定期地发送质量信息到其他装置时,发送控制装置可以通过执行处理(2)(确定发送装置的处理)和处理(3)(发送控制处理),控制通信系统1000中内容数据的发送。即使在该情况下,也可以基于质量信息确定发送装置,该质量信息从通信系统1000的每个通信装置100获取并且包括关于发送质量的信息。因此,即使在该情况下,通过使用发送控制装置,也可能实现能够防止整个通信系统中内容数据的发送质量劣化的通信系统。以下,将描述这样的情况,其中发送控制装置执行处理(1)(获取质量信息的处理)到处理(3)(发送控制处理),作为与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用于防止内容数据的发送质量劣化的方法相关联的处理。
与用于防止发送质量劣化的方法相关联的特定示例
将更具体地描述与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用于防止内容数据的发送质量劣化的方法相关联的处理。以下,将描述这样的情况,其中在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1000中,通信装置100A具有发送控制装置的角色(执行处理(1)(获取质量信息的处理)到处理(3)(发送控制处理))。
图3是图示在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通信装置100A(其是发送控制装置的示例)中、与防止发送质量劣化的方法相关联的处理示例的流程图。
通信装置100A指定变为发送候选的内容数据(S100)。这里,通信装置100A基于例如基于预定用户操作的操作信号指定变为发送候选的内容数据。
通信装置100A发送质量信息发送请求到通信装置100B、100C和100D(S102)。这里,由通信装置100A发送的质量信息发送请求的示例包括项目(a)到(c)中描述的质量信息发送请求。
当在步骤S102通信装置100A发送质量信息发送请求时,通信装置100A确定是否接收从对其调度发送质量信息发送请求的所有通信装置100发送的响应(S104)。这里,步骤S102到步骤S104的处理对应于处理(1)(获取质量信息的处理)。
当在步骤S104确定没有接收从对其调度发送质量信息发送请求的所有通信装置100发送的响应时,通信装置100A不进行处理直到确定接收响应。例如,当在步骤S102发送质量信息发送请求并且预定时间经过时,通信装置100A可以允许处理进行,而不管确定没有接收从对其调度发送质量信息发送请求的所有通信装置100发送的响应的事实(所谓的超时)。
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104确定接收从对其调度发送质量信息发送请求的所有通信装置100发送的响应时,通信装置100A确定发送内容数据的发送装置(S106:确定发送装置的处理)。
确定发送装置的处理示例
[1]第一示例:当在图3的步骤S102中发送项目(a)的质量信息发送请求时的处理示例
当在图3的步骤S102中通信装置100A发送项目(a)的质量信息发送请求时,步骤S104中接收的所有响应包括具有关于发送质量的信息的质量信息。在该情况下,例如通信装置100A在分别对应于获取的质量信息的通信装置100中,确定具有与中继装置200的通信路径的较高发送质量的通信装置100作为发送装置。
通信装置100A能够并发地发送内容数据,如同其他通信装置100。因此,通信装置100A可以基于获取的质量信息和关于自身装置和中继装置200之间的通信路径的发送质量的信息,确定具有与中继装置200的通信路径的较高发送质量的装置(通信装置100A或另一通信装置100)作为发送装置。
[2]第二示例:当在图3的步骤S102中发送项目(b)的质量信息发送请求时的处理示例
当在图3的步骤S102中通信装置100A发送项目(b)的质量信息发送请求时,存在步骤S104接收的响应包括质量信息并且不包括共存的质量信息的可能性。在该情况下,通信装置100A在发送包括质量信息的响应的通信装置100中,确定具有与中继装置200的通信路径的较高发送质量的通信装置100作为发送装置。如同第一示例,通信装置100A还可以基于获取的质量信息和关于自身装置和中继装置200之间的通信路径的发送质量的信息,确定具有与中继装置200的通信路径的较高发送质量的装置作为发送装置。
图4是图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通过通信装置100A(其是发送控制装置的示例)确定发送装置的处理示例的流程图。在图4中,当通信装置100A在图3的步骤S102发送项目(b)的质量信息发送请求(第一质量信息发送请求)时,示出确定发送装置的处理示例。此外,在图4中,当通信装置100A确定自身装置或另一通信装置100作为发送装置时,示出确定发送装置的处理示例。
通信装置100A设置自身装置作为发送装置(S200)。这里,步骤S200的处理对应于初始化确定为发送装置的装置的处理。
通信装置100A在图3的步骤S104接收的响应中选择从一个通信装置100发送的响应(S202)。
通信装置100A确定步骤S102中选择的响应是否包括质量信息(S204)。当在步骤S204通信装置100A确定响应不包括质量信息时,通信装置100A执行下面描述的步骤S210的处理。
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204通信装置100A确定响应包括质量信息时,通信装置100A确定“设置的发送装置的发送质量是否高于(或者等于或高于)选择的通信装置的发送质量”(S206)。当在步骤S206通信装置100A确定“设置的发送装置的发送质量不高于(或者等于或高于)选择的通信装置的发送质量”时,通信装置100A执行下面描述的步骤S210的处理。
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206通信装置100A确定“设置的发送装置的发送质量高于(或者等于或高于)选择的通信装置的发送质量”时,通信装置100A将设置的发送装置更新为发送在步骤S202中选择的响应的通信装置100(S208)。通过步骤S208的处理,将具有较高发送质量的装置选择为发送装置的候选。
当通信装置100A执行步骤S204到S208的处理时,通信装置100A确定是否处理了在图3的步骤S104中接收的所有响应(S210)。
当在步骤S210通信装置100A确定没有处理所有的响应时,通信装置100A从步骤S202重复处理。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210通信装置100A确定处理了所有的响应时,通信装置100A终止确定发送装置的处理,并且确定在步骤S200或步骤S208中设置的装置为发送装置。
当通信装置100A在图3的步骤S102中发送项目(b)的质量信息发送请求(第一质量信息发送请求)时,通信装置100A例如通过图4所示的处理确定发送装置。此外,当然在图3的步骤S102中通信装置100A发送项目(b)的质量信息发送请求(第一质量信息发送请求)时确定发送装置的处理不限于图4所示的示例。
[3]第三示例:当在图3的步骤S102中发送项目(c)的质量信息发送请求时的处理示例
当在图3的步骤S102中通信装置100A发送项目(c)的质量信息发送请求(第二质量信息发送请求)时,存在步骤S104接收的响应包括质量信息并且不包括共存的质量信息的可能性。在该情况下,在步骤S104接收的响应中包括的质量信息包括关于发送质量的信息和指示内容数据的再现质量的信息,该内容数据指示要发送的内容。在该情况下,通信装置100A在发送包括质量信息的响应的通信装置100中,确定能够以等于或高于给定发送质量的发送质量和较高再现质量发送内容数据的通信装置100作为发送装置。此外,通信装置100A还可以基于获取的质量信息、关于与中继装置200的通信路径的发送质量的信息、和指示内容数据的再现质量的信息,确定具有与中继装置200的通信路径的较高发送质量的装置作为发送装置。
图5是图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在通信装置100A(其是发送控制装置的示例)中确定发送装置的处理示例的流程图。在图5中,当通信装置100A在图3的步骤S102发送项目(c)的质量信息发送请求(第二质量信息发送请求)时,示出确定发送装置的处理示例。此外,在图5中,当通信装置100A确定自身装置或另一通信装置100作为发送装置时,示出确定发送装置的处理示例。
如同图4的步骤S200,通信装置100A设置自身装置作为发送装置(S300)。
通信装置100A在图3的步骤S104接收的响应中选择从一个通信装置100发送的响应(S302)。
通信装置100A确定步骤S102中选择的响应是否包括质量信息(S304)。当在步骤S304通信装置100A确定响应不包括质量信息时,通信装置100A执行下面描述的步骤S312的处理。
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304通信装置100A确定响应包括质量信息时,如同图4的步骤S206,通信装置100A确定“设置的发送装置的发送质量是否高于选择的通信装置的发送质量”(S306)。
<3-A>当确定设置的发送装置的发送质量高于选择的通信装置的发送质量时
当在步骤S306通信装置100A确定“设置的发送装置的发送质量高于选择的通信装置的发送质量”时,通信装置100A确定“通过设置的发送装置发送的内容数据的再现质量是否等于或高于由选择的通信装置100发送的内容数据的再现质量”(S308)。这里,例如通信装置100A通过比较指示设置的发送装置的内容数据的再现质量的信息和指示选择的通信装置的内容数据的再现质量的信息来执行步骤S308的确定。
更具体地,例如通信装置100A通过使用查找表量化指示内容数据的再现质量的每个信息,在该查找表中,指示再现质量的每个信息(例如,编解码器、位速率和分辨率)对应于用于量化指示再现质量的信息的数字值。然后,通信装置100A通过比较指示量化的内容数据的再现质量的信息执行步骤S308的确定。这里,例如通信装置100A通过使用预先存储的查找表执行步骤S308的确定。然而,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由通信装置100A执行的步骤S308的处理不限于此。例如,通信装置100A可以通过适当地从如服务器(未示出)的外部装置获取查找表来执行步骤S308的处理。此外,当然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通过通信装置100A(其是发送控制装置的示例)执行的步骤S308的处理不限于此。
当在步骤S308通信装置100A确定“通过设置的发送装置发送的内容数据的再现质量不等于或高于由选择的通信装置100发送的内容数据的再现质量”时,通信装置100A执行下面描述的步骤S312的处理。
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308通信装置100A确定“通过设置的发送装置发送的内容数据的再现质量等于或高于由选择的通信装置100发送的内容数据的再现质量”时,通信装置100A将设置的发送装置更新为发送在步骤S302中选择的响应的通信装置100(S310)。通过步骤S310的处理,在具有较高发送质量的装置(或具有等于或高于给定发送质量的发送质量的装置)中,具有内容数据的较高再现质量的装置设为发送装置的候选。
当执行步骤S308和步骤S310的处理时,通信装置100A确定是否处理了在图3的步骤S104中接收的所有响应(S312)。
当在步骤S312通信装置100A确定没有处理所有的响应时,通信装置100A从步骤S302重复处理。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312通信装置100A确定处理了所有的响应时,通信装置100A终止确定发送装置的处理,并且确定在步骤S300或步骤S310中设置的装置为发送装置。
<3-B>当确定设置的发送装置的发送质量不高于选择的通信装置的发送质量时
当在步骤S306通信装置100A确定“设置的发送装置的发送质量不高于选择的通信装置的发送质量”时,通信装置100A确定“通过设置的发送装置发送的内容数据的再现质量是否高于由选择的通信装置100发送的内容数据的再现质量”(S314)。这里,如同步骤S308,例如通信装置100A通过比较指示设置的发送装置的内容数据的再现质量的信息和指示选择的通信装置的内容数据的再现质量的信息来执行步骤S314的确定。
当在步骤S314通信装置100A确定“通过设置的发送装置发送的内容数据的再现质量不高于由选择的通信装置100发送的内容数据的再现质量”时,通信装置100A执行步骤S312的处理。
当在步骤S314通信装置100A确定“通过设置的发送装置发送的内容数据的再现质量高于由选择的通信装置100发送的内容数据的再现质量”时,通信装置100A确定“指示选择的通信装置100的发送质量的值是否大于(或者等于或大于)预定阈值”(S316)。这里,预定阈值指用于确定与中继装置200的通信路径的发送质量等于或大于给定值的装置的预设值。预定阈值根据指示发送质量的值的种类(例如发送速度或数据重发请求的数量)来设置。
当在步骤S316通信装置100A确定“指示选择的通信装置100的发送质量的值大于预定阈值”时,通信装置100A执行步骤S310的处理。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316通信装置100A确定“指示选择的通信装置100的发送质量的值不大于预定阈值”时,通信装置100A执行步骤S312的处理。
当在图3的步骤S102中通信装置100A发送项目(c)的质量信息发送请求(第二质量信息发送请求)时,通信装置100A例如通过执行图5所示的处理来确定发送装置。
当在图3的步骤S102中通信装置100A发送项目(c)的质量信息发送请求(第二质量信息发送请求)时确定发送装置的处理不限于参考图5描述的示例。例如,通信装置100A可以优选地确定存储具有指示要发送的内容的内容数据的较高再现质量的内容数据的装置作为发送装置。
图6是图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在通信装置100A(其是发送控制装置的示例)中确定发送装置的处理示例的流程图。在图6中,当通信装置100A在图3的步骤S102发送项目(c)的质量信息发送请求(第二质量信息发送请求)时,示出确定发送装置的另一处理示例。此外,在图6中,当通信装置100A确定自身装置或另一通信装置100作为发送装置时,示出确定发送装置的处理示例。
如同图4的步骤S200,通信装置100A设置自身装置作为发送装置(S400)。
通信装置100A在图3的步骤S104接收的响应中选择从一个通信装置100发送的响应(S402)。
通信装置100A确定步骤S102中选择的响应是否包括质量信息(S404)。当在步骤S404通信装置100A确定响应不包括质量信息时,通信装置100A执行下面描述的步骤S412的处理。
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404通信装置100A确定响应包括质量信息时,通信装置100A确定“由设置的发送装置的发送的内容数据的再现质量是否等于由选择的通信装置100的发送的内容数据的再现质量”(S406)。这里,如同图5的步骤S308,通信装置100A例如通过比较指示设置的发送装置的内容数据的再现质量的信息和指示选择的通信装置的内容数据的再现质量的信息,执行步骤S406的确定。
<3-a>当确定由设置的发送装置的发送的内容数据的再现质量等于由选择的通信装置100发送的内容数据的再现质量时
当在步骤S406通信装置100A确定“由设置的发送装置的发送的内容数据的再现质量等于由选择的通信装置100发送的内容数据的再现质量”时,如同图4的步骤S206,通信装置100A确定“设置的发送装置的发送质量是否高于选择的通信装置的发送质量”(S408)。
当在步骤S408通信装置100A确定“设置的发送装置的发送质量不高于选择的通信装置的发送质量”时,通信装置100A执行下面描述的步骤S412的处理。
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408通信装置100A确定“设置的发送装置的发送质量高于选择的通信装置的发送质量”时,通信装置100A将设置的发送装置更新为发送在步骤S402中选择的响应的通信装置100(S410)。通过步骤S410的处理,在具有内容数据的较高再现质量的装置中,具有内容数据的较高发送质量的装置(或具有等于或高于给定发送质量的发送质量的装置)设为发送装置的候选。
当执行步骤S408和步骤S410的处理时,通信装置100A确定是否处理了在图3的步骤S104中接收的所有响应(S412)。
当在步骤S412通信装置100A确定没有处理所有的响应时,通信装置100A从步骤S402重复处理。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412通信装置100A确定处理了所有的响应时,通信装置100A终止确定发送装置的处理,并且确定在步骤S400或步骤S410中设置的装置为发送装置。
<3-b>当确定由设置的发送装置的发送的内容数据的再现质量不等于由选择的通信装置100发送的内容数据的再现质量时
当在步骤S406通信装置100A确定“由设置的发送装置的发送的内容数据的再现质量不等于由选择的通信装置100发送的内容数据的再现质量”时,如同图4的步骤S314,通信装置100A确定“通过设置的发送装置发送的内容数据的再现质量是否高于由选择的通信装置100发送的内容数据的再现质量”(S414)。
当在步骤S414通信装置100A确定“通过设置的发送装置发送的内容数据的再现质量不高于由选择的通信装置100发送的内容数据的再现质量”时,通信装置100A执行步骤S412的处理。
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414通信装置100A确定“通过设置的发送装置发送的内容数据的再现质量高于由选择的通信装置100发送的内容数据的再现质量”时,通信装置100A确定“指示选择的通信装置100的发送质量的值是否大于(或者等于或大于)预定阈值”(S416),如同图5的步骤S316。
当在步骤S416通信装置100A确定“指示选择的通信装置100的发送质量的值大于预定阈值”时,通信装置100A执行步骤S410的处理。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416通信装置100A确定“指示选择的通信装置100的发送质量的值不大于预定阈值”时,通信装置100A执行步骤S412的处理。
当在图3的步骤S102中通信装置100A发送项目(c)的质量信息发送请求(第二质量信息发送请求)时,通信装置100A还可以例如通过执行图6所示的处理来确定发送装置。当然,当在图3的步骤S102中通信装置100A发送项目(c)的质量信息发送请求(第二质量信息发送请求)时确定发送装置的处理不限于参考图5和图6描述的示例。
[4]其他示例
通信装置100A例如通过执行第一到第三示例的处理确定发送内容数据的发送装置。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在通信装置100A(其是发送控制装置的示例)中确定发送装置的处理不限于在第一到第三示例中描述的处理。例如,基于其中根据要发送的内容的种类(例如,声音数据、视频数据等或特定内容的数据种类)设置偏好的信息,通信装置100A可以优选地确定其中设置了高偏好的装置作为发送装置。此外,通信装置100A可以通过基于用户的位置信息(例如,正在再现和用户欣赏的内容的位置信息)设置每个通信装置100的偏好来确定发送装置。
返回参考图3,将描述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与用于在通信装置100A(其是发送控制装置的示例)中防止发送质量劣化的方法相关联的处理的示例。当在步骤S106确定发送装置时,通信装置100A并发地发送指示要发送的内容的内容数据到确定的发送装置(S108:发送控制处理)。
这里,例如当通信装置100A确定外部装置为发送装置时,通信装置100A发送变为由操作信号指示的发送候选的内容数据和发送开始请求到发送装置,并且并发地发送内容数据到发送装置,该操作信号基于预定的用户操作。当通信装置100A发送第一质量信息发送请求或第二质量信息发送请求时,确定的发送装置存储要发送的内容数据。因此,在该情况下,例如通信装置100A只发送发送开始请求到发送装置。
例如,当确定自身装置为发送装置时,通信装置100A并发地发送变为由操作信号指示的发送候选的内容数据,该操作信号基于预定的用户的操作。
通信装置100A例如通过执行参考图3描述的处理,可以实现处理(1)(获取质量信息的处理)到处理(3)(发送控制处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与用于防止发送质量劣化的方法相关联的处理)。因此,通信装置100A例如通过执行参考图3描述的处理,可以实现能够防止整个通信系统中内容数据的发送质量劣化的通信系统。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发送控制装置
接着,将描述发送控制装置的配置示例,该发送控制装置能够实现根据上述本公开实施例的与用于防止内容数据的发送质量劣化的方法相关联的处理。以下,当通信装置100具有发送控制装置的功能时,将描述发送控制装置的配置示例。
图7是图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发送控制装置的配置示例的框图。在图7中,图示具有发送控制装置的功能的通信装置100的配置示例作为发送控制装置的配置示例。
通信装置100包括通信单元102、存储单元104、控制单元106、操作单元108和显示单元110。
通信装置100可以包括ROM(只读存储器;未示出)、RAM(随机读取存储器;未示出)、再现处理单元(未示出)、声音输出单元(未示出)和接收单元(未示出)。在通信装置100中,例如各构成单元经由用作数据传输线的总线相互连接。
这里,ROM(未示出)存储由控制单元106使用的控制数据,如程序或计算参数。RAM(未示出)首先存储由控制单元106运行的程序等。再现处理单元(未示出)执行与内容数据的再现相关联的处理。声音输出单元(未示出)例如输出声音,如对应于由再现处理单元(未示出)再现的内容数据的声音。接收单元(未示出)接收从如遥控器的外部装置发送的外部操作信号。
通信装置100的硬件配置示例
图8是图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发送控制装置的硬件配置示例的图。在图8中,示出了图7所示的通信装置100的硬件配置示例。参考图8,例如通信装置100包括MPU 150、ROM 152、RAM 154、记录介质156、输入/输出接口158、操作输入设备160、显示设备162、通信接口164、DSP 166和声音输出设备168。在通信装置100中,例如各构成单元经由用作数据传输线的总线170相互连接。
MPU 150例如由MPU(微处理单元)或其中集成多个电路以实现控制功能的集成电路配置。MPU 150用作控制整个通信装置100的控制单元106。MPU 150具有通信装置100中的下述请求发送单元120、确定单元122、和发送控制单元124的角色。
ROM 152存储MPU 150使用的控制数据等,如程序或计算参数。RAM154首先存储由MPU 150运行的程序等。
记录介质156用作存储单元104。例如,记录介质156存储内容数据和如应用和查找表的各种数据,在查找表中,指示再现质量的每个信息和用于量化指示再现质量的信息的每个数字值相互对应。记录介质156的示例包括磁记录介质(如硬盘)和非易失性存储器(如EEPROM(电可擦出可编程只读存储器)、闪存、MRAM(磁阻随机存取存储器)、FeRAM(铁电随机存取存储器)、或PRAM(相变随机存取存储器))。通信装置100可以包括可拆卸地安装在通信装置100上的记录介质156。
例如,输入/输出接口158连接到操作输入设备160或显示设备162。操作输入设备160用作操作单元108,并且显示设备162用作显示单元110。输入/输出接口158的示例包括USB(通用串行总线)端子、DVI(数字视频接口)端子、HDMI(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端子、和各种处理电路。例如,操作输入设备160可以安装在通信装置100上以连接到通信装置100内的输入/输出接口158。操作输入设备160的示例包括按钮、方向键、旋转型选择器(如拨盘)及其组合。例如,显示设备162安装在通信装置100上以连接到通信装置100内的输入/输出接口158。显示设备162的示例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和有机EL(电致发光)显示器(或也称为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当然,输入/输出接口158可以连接到作为通信装置100的外部设备的操作输入设备(例如键盘或鼠标)或显示设备(例如外部设备)。显示设备162可以是如触摸屏的设备,其中可以执行显示和用户操作。
通信接口164是通信装置100中包括的通信设备,并且用作经由中继装置200执行与如另一通信装置100或服务器(未示出)的外部装置的无线/有线通信的通信单元102。通信接口164的示例包括IEEE 802.11g端口、收发器电路(无线通信)、LAN(局域网)端子和收发器电路(有线通信)。
通信装置100可以包括多个通信接口,如通信接口164和用作接收单元(未示出)的通信接口。用作接收单元(未示出)的通信接口的示例包括IEEE802.15.1端口、收发器电路和红外通信模块。通信装置100的通信接口164可以具有例如用作通信单元102和接收单元(未示出)的配置。
DSP 166具有再现存储介质156中存储的内容数据或由通信接口164接收的内容数据的再现处理单元(未示出)的角色。DSP 166包括DSP或各种处理电路,并且处理声音数据。声音输出设备168具有根据再现的内容数据输出声音的输出单元(未示出)的角色,并且输出对应于通过DSP 166处理的声音数据的声音。声音输出设备的示例包括放大器和扬声器。
通信装置100例如具有图8所示的配置,并且执行与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用于防止内容数据的发送质量劣化的方法相关联的处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通信装置100的硬件配置不限于图8所示的配置。例如,通信装置100具有再现处理单元(未示出)的角色,并且可以具有处理视频数据(其是一种内容数据)的视频处理电路。当通信装置100不具有再现处理单元(未示出)或声音输出单元(未示出)时,通信装置100可以不具有DSP 166、声音输出设备168或视频处理电路(未示出)。
返回参考图7,将描述通信装置100的各构成单元。通信单元102是通信装置100中包括的通信设备,并且经由中继装置200执行与如另一通信装置100或服务器(未示出)的外部装置的无线/有线通信。此外,通信单元102的通信受例如控制单元106控制。通信单元102的示例包括IEEE 802.11g端口、收发器电路(无线通信)、LAN端子和收发器电路(有线通信)。
存储单元104是通信装置100中包括的存储设备。存储单元104的示例包括磁记录介质(如硬盘)和非易失性存储器(如闪存)。
存储单元104存储各种数据,如应用和查找表,在该查找表中,指示再现质量的每个信息和用于量化指示再现质量的信息的每个数字值相互对应。在图7中,例如内容数据A130、内容数据B132等存储在存储单元104中。
控制单元106例如由MPU或集成电路配置,在该集成电路中,集成多个处理电路以具有控制整个通信装置100的角色。控制单元106包括请求发送单元120、确定单元122、和发送控制单元124。控制单元106具有处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用于防止内容数据的发送质量劣化的方法相关联的处理的领导角色。
请求发送单元120具有执行处理(1)(获取质量信息的处理)的领导角色。更具体地,请求发送单元120生成质量信息发送请求,并且将生成的质量信息发送请求发送到每个通信装置100。
由请求发送单元120生成的请求不限于质量信息发送请求。例如,请求发送单元120可以基于来自发送控制单元124的生成命令生成发送开始请求。请求发送单元120可以生成指示如数据重发请求的各种请求的数据。
确定单元122具有执行处理(2)(确定发送装置的处理)的领导角色。更具体地,确定单元122例如通过执行在示例[1]到[4]中描述的处理来确定发送装置。确定单元122将指示确定的发送装置的信息发送到发送控制单元124。
发送控制单元124具有执行处理(3)(发送控制处理)的领导角色。更具体地,例如发送控制单元124发送发送开始请求到由确定单元122确定的发送装置,并且允许发送装置并发地发送指示要发送的内容的内容数据。例如,发送开始请求可以由发送控制单元124生成,或者发送控制单元124可以允许请求发送单元120生成发送开始请求。
例如,控制单元106包括请求发送单元120、确定单元122和发送控制单元124,并且具有执行处理(1)(获取质量信息的处理)到处理(3)(发送控制处理)的领导角色。控制单元106的配置不限于图7所示的配置。例如,控制单元106可以包括处理开始确定单元(未示出),其允许用作发送控制装置的自身装置基于操作信号或外部操作信号选择性地开始处理,该操作信号基于从操作单元108或接收单元(未示出)发送的预定用户操作。这里,处理开始确定单元(未示出)具有在通信装置100中执行处理(0)(确定发送控制装置的处理)的领导角色。
操作单元108是能够执行用户的操作并且包括在通信装置100中的操作设备。通信装置100包括操作单元108,并且能够执行用户的操作以响应于用户的操作而执行用户期望的处理。操作单元108的示例包括按钮、方向键、旋转型选择器(拨盘)及其组合。
显示单元110是通信装置100中包括的显示设备,并且在显示屏幕上显示各种信息。在显示单元110的显示屏幕上显示的屏幕示例包括用于在通信装置100中执行期望操作的操作屏幕和用于再现内容数据的内容再现屏幕。显示单元110的示例包括LCD和有机EL显示器。此外,通信装置100可以包括例如由触摸屏配置的显示单元110。在该情况下,显示单元110用作能够执行用户的操作和显示两者的操作显示单元。
通信装置100例如具有图7所示的配置,以便实现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与用于防止内容数据的发送质量劣化的方法相关联的处理。即,通信装置100例如具有图7所示的配置,以便具有发送控制装置的角色。因此,通信装置100例如具有图7所示的配置,以便实现能够防止整个通信系统中内容数据的发送质量劣化的通信系统。此外,当然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通信装置100的配置不限于图7所示的配置。
在前面描述中,例如当通信装置100具有发送控制装置的功能时,已经描述了发送控制装置的配置示例。然而,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通信系统1000中具有发送控制装置的功能的装置不限于通信装置100。例如,通信系统1000中的中继装置200可以具有发送控制装置的功能。可替代地,通信系统1000可以具有这样的配置,其中可以提供与通信装置100和中继装置200分开的发送控制装置。在该情况下,与中继装置200分开的发送控制装置可以通过包括与外部装置通信的通信单元,并且包括具有处理(1)(获取质量信息的处理)到处理(3)(发送控制处理)的领导角色的单元(例如,包括请求发送单元120、确定单元122和发送控制单元124),实现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与用于防止内容数据的发送质量劣化的方法相关联的处理。
如上所述,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通信系统1000包括通信装置100和中继装置200,并且各个通信装置100经由中继装置200相互通信。在通信系统1000中,具有发送控制装置的角色的装置(以下称为“发送控制装置”)通过执行处理(1)(获取质量信息的处理)到处理(3)(发送控制处理),控制通信系统1000中内容数据的发送。例如,发送控制控制基于从另一通信装置100获取的质量信息,确定具有装置和中继装置200之间的通信路径的较高发送质量的装置(自身装置或通信装置100)、或具有等于或高于给定发送质量的发送质量的装置作为发送装置。此外,例如发送控制装置基于装置和中继装置200之间的通信路径的发送质量和要发送的内容数据的再现质量,在具有等于或高于给定发送质量的发送质量的装置中,确定能够发送具有较高再现质量的内容数据的装置作为发送装置。发送控制装置允许确定的发送装置经由中继装置200并发地发送指示要发送的内容的内容数据到其他装置。发送控制装置控制通信系统1000中内容数据的发送,如上所述,使得通信系统100可以减少发送装置和中继装置200之间的通信路径的发送质量不足以并发地发送内容数据的可能性。
因此,如上所述,通过由发送控制装置控制通信系统1000中内容数据的发送,可能实现能够防止整个通信系统中内容数据的发送质量劣化的通信系统。
在前面描述中,通信装置100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通信系统1000的构成装置的示例,但是本功能实施例不限于此。本公开实施例可应用于各种装置,如计算机(如PC(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PDA(个人数字助理))、便携式通信装置(如蜂窝式电话或PHS(个人手持电话系统))、视频/音乐再现装置、视频/音乐记录再现装置和游戏控制台。
中继装置200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通信系统1000的构成装置的示例,但是本公开实施例不限于此。本公开实施例可应用于能够在通信装置100之间中继通信的各种装置,如HUB和接入点。
如上所述,图1所示的通信装置100和/或中继装置200可以具有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发送控制装置的角色。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通信系统1000可以包括与通信装置100和中继装置200分开的发送控制装置。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程序
通信系统1000中的内容数据的发送可以通过程序控制,该程序使得计算机用作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发送控制装置。因此,可能通过使用程序实现能够防止整个通信系统中内容数据的发送质量劣化的通信系统,该程序使得计算机用作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发送控制装置。
迄今为止已经参考附图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但是本公开当然不限于该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人员显而易见的是,本公开可以修改或变化为在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各种形式,并且应当理解的是,该修改和变化属于本公开的技术范围。
例如,具有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发送控制装置的角色的通信装置(对于其他装置也适用)可以单独地包括图7所示的请求发送单元120、确定单元122或发送控制单元124(例如,每个单元可以通过单独的处理电路实现)。
在前面描述中,提供了使得计算机用作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发送控制装置的程序(计算机程序)。然而,在本公开实施例中,还可以一起提供存储该程序的存储介质。
上述配置是本公开实施例的示例,并且当然属于本公开的技术范围。
本公开包含涉及2010年6月8日在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优先权专利申请JP 2010-131340的主题,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此。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根据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进行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更改,只要它们在附带权利要求或其等效物的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发送控制装置,包括:
通信单元,其经由一个中继装置与通信系统中包括的每个通信装置通信,在所述通信系统中经由所述中继装置执行通信;
确定单元,基于每个通信装置的质量信息,确定通信系统中的装置和中继装置之间具有较高发送质量的装置作为发送指示要发送的内容的内容数据的发送装置,该质量信息通过通信单元接收并且包括关于中继装置和通信装置之间的发送质量的信息;以及
发送控制单元,其允许由确定单元确定的发送装置同时发送指示内容的内容数据到通信系统中的除了发送装置以外的各个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送控制装置,其中,确定单元基于关于自身装置和中继装置之间的发送质量的信息确定发送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送控制装置,还包括:
请求发送单元,当存储指示要发送的内容的内容数据时,所述请求发送单元发送用于发送质量信息的第一质量信息发送请求到通信系统的每个通信装置,
其中确定单元基于由通信单元接收的并且响应于第一质量信息发送请求从通信装置选择性地发送的质量信息确定发送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送控制装置,
其中当存储指示要发送的内容的内容数据时,请求发送单元发送第二质量信息发送请求,该第二质量信息发送请求用于发送还包括指示存储的内容数据的再现质量的信息的发送质量信息,以及
其中当请求发送单元发送第二质量信息发送请求时,确定单元基于由通信单元接收的并且响应于第二质量信息发送请求从通信装置选择性地发送的质量信息,确定具有较高再现质量的装置作为发送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送控制装置,还包括:
存储单元,其存储内容数据,
其中确定单元基于关于自身装置和中继装置之间的发送质量的信息以及指示存储在存储器中的内容数据的再现质量的信息,确定发送装置。
6.一种发送控制方法,包括:
经由一个中继装置与通信系统中包括的每个通信装置通信,在所述通信系统中经由所述中继装置执行通信,并且从每个通信装置获取每个通信装置的质量信息,该质量信息包括关于中继装置和通信装置之间的发送质量的信息;
基于在质量信息的获取中获取的每个通信装置的质量信息,确定通信系统中的装置和中继装置之间具有较高发送质量的装置作为发送指示要发送的内容的内容数据的发送装置;以及
允许在发送装置的确定中确定的发送装置同时发送指示内容的内容数据到通信系统中的除了发送装置以外的各个装置。
CN2011101521873A 2010-06-08 2011-06-08 发送控制装置和发送控制方法 Pending CN10228132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31340 2010-06-08
JP2010131340A JP5672779B2 (ja) 2010-06-08 2010-06-08 送信制御装置、および送信制御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81323A true CN102281323A (zh) 2011-12-14

Family

ID=450643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521873A Pending CN102281323A (zh) 2010-06-08 2011-06-08 发送控制装置和发送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8982705B2 (zh)
JP (1) JP5672779B2 (zh)
CN (1) CN102281323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6167656A (ja) * 2015-03-09 2016-09-15 株式会社リコー 伝送管理システム、伝送システム、伝送管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7050603A (ja) * 2015-08-31 2017-03-09 株式会社リコー 管理システム、制御装置、管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WO2023209769A1 (ja) * 2022-04-25 2023-11-02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サーバ及び遠隔品質測定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13780A (zh) * 2005-06-28 2008-07-02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协作式编码系统的自适应调制
US7440761B2 (en) * 2003-09-03 2008-10-21 Fujitsu Limited Communication relay method and device
CN101394665A (zh) * 2008-11-10 2009-03-25 哈尔滨工业大学 蜂窝系统协同通信中高速移动用户中继节点的选择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99833A (en) * 1985-05-06 1991-03-12 Itt Corporation Network connectivity control by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US6226673B1 (en) * 1996-11-29 2001-05-0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ata distribu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JP3859369B2 (ja) * 1998-09-18 2006-12-20 株式会社東芝 メッセージ中継装置及び方法
WO2000048364A1 (fr) * 1999-02-09 2000-08-17 Sony Corporation Systeme de distribution de l'information, dispositif terminal, dispositif serveur, procede de reception de donnees, et procede de transmission de donnees
US6272353B1 (en) * 1999-08-20 2001-08-07 Siemens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Mobile Llc. Method and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
JP3812239B2 (ja) * 1999-10-04 2006-08-23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ネットワーク中継装置
JP3655510B2 (ja) * 1999-10-29 2005-06-02 株式会社東芝 ネットワーク接続装置、通信装置及びネットワーク接続方法
US6785510B2 (en) * 2000-03-09 2004-08-31 Salbu Resarch & Development (Proprietary) Limited Routing in a multi-station network
JP4236364B2 (ja) * 2000-04-04 2009-03-11 富士通株式会社 通信データ中継装置
JP3487425B2 (ja) * 2000-05-08 2004-01-19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輻輳制御方法及び方式
US6993584B2 (en) * 2000-07-21 2006-01-31 Hughes Network Systems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roving network performance by utilizing path selection, path activation, and profiles
AU2002234258A1 (en) * 2001-01-22 2002-07-30 Sun Microsystems, Inc. Peer-to-peer network computing platform
US6868083B2 (en) * 2001-02-16 2005-03-15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Method and system for packet communication employing path diversity
NO314867B1 (no) * 2001-03-13 2003-06-02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Fremgangsmåte for å optimalisere programvaredistribusjon i store kommunikasjonsnett
US7760645B2 (en) * 2002-02-25 2010-07-20 Olsonet Communications Method for routing ad-hoc signals
US7177295B1 (en) * 2002-03-08 2007-02-13 Scientific Research Corporation Wireless routing protocol for ad-hoc networks
US7702280B2 (en) * 2002-05-27 2010-04-20 Ntt Docomo, Inc.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transmission station, reception station, relay station, communication path deciding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path deciding program
US6857697B2 (en) * 2002-08-29 2005-02-22 W.E.T. Automotive Systems Ag Automotive vehicle seating comfort system
JP4227433B2 (ja) * 2002-09-17 2009-02-18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サーバ装置、及びデータ送信方法
US20040063451A1 (en) * 2002-09-27 2004-04-01 Bonta Jeffrey D. Relaying information within an ad-hoc cellular network
JP3836858B2 (ja) * 2002-09-27 2006-10-25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データ配信方法、システム、伝送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4140539A (ja) * 2002-10-17 2004-05-13 Hitachi Ltd 情報ルーティング方式および情報中継装置
US8018893B2 (en) * 2003-09-03 2011-09-13 Motorola Mobility,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lay facilitated communications
JP4526898B2 (ja) * 2003-09-16 2010-08-1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中継装置、端末装置、および中継方法
KR100552509B1 (ko) * 2003-10-13 2006-02-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 애드 혹 네트워크에서의 브로드캐스트 데이터 처리방법
KR100595025B1 (ko) * 2004-01-20 2006-06-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중복경로정보를 사용하여 경로를 개설하는 무선 네트워크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경로 개설 방법
US7644167B2 (en) * 2004-01-30 2010-01-05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Identifying a service node in a network
JP4470573B2 (ja) * 2004-05-10 2010-06-02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配信システム、情報配信サーバ、端末機器、情報配信方法、情報受信方法、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JP4169725B2 (ja) * 2004-06-24 2008-10-22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パケット廃棄箇所探索方法及び装置
JP2006246202A (ja) * 2005-03-04 2006-09-14 Nec Corp 最適中継ノード選択方法、ノード及びマルチホップ無線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USRE44200E1 (en) * 2005-03-14 2013-05-07 Panasonic Corpo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RU2007136114A (ru) * 2005-03-29 2009-04-10 Мацусита Электрик Индастриал Ко., Лтд. (Jp) Система связи, устройство ретрансляции и способ ретрансляции
JP4772038B2 (ja) * 2005-03-30 2011-09-14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CN101151825A (zh) * 2005-03-31 2008-03-26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装置和无线通信方法
CN101167271B (zh) * 2005-04-28 2012-05-30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通信中继装置及通信中继方法
KR20060124401A (ko) * 2005-05-31 2006-12-0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중계국을 이용한 스케줄링 방법 및그 시스템
BRPI0520342A2 (pt) * 2005-07-01 2009-09-15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métodos e arranjos para controlar parámetros de enlace para uma rota de multi-transposição e para rotear em uma rede de multi-transposição, e, aparelho para controlar parámetros de enlace para uma rota de multi-transposição
KR20070004370A (ko) * 2005-07-04 2007-01-0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시스템을 위한 협동중계전송방법
JP2007087281A (ja) * 2005-09-26 2007-04-05 Onkyo Corp コンテンツ配信システム、本システムに使用されるセンタサーバ及びピア、並びにコンテンツ配信方法
CN101366197B (zh) * 2005-09-28 2013-02-06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蜂窝网络中为广播多播服务协作地中继数据的方法
US7933236B2 (en) * 2005-10-27 2011-04-26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a wireless routing architecture and protocol
EP1958345B1 (en) * 2005-11-29 2018-05-2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cheduling in a wireless multi-hop relay network
JP4791533B2 (ja) * 2006-03-16 2011-10-12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
US7643427B2 (en) * 2006-03-28 2010-01-05 Nec Laboratories America, Inc. Multipath routing architecture for large data transfers
WO2007116984A1 (en) * 2006-03-31 2007-10-1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Method for selecting attachment points and relay node used in the method
WO2007141617A1 (en) * 2006-06-02 2007-12-13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Ranging region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relay stations
KR101317500B1 (ko) * 2006-06-20 2013-10-15 연세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이동통신 시스템의 릴레잉 방법 및 그 시스템
US20090303895A1 (en) * 2006-07-28 2009-12-10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wireless multi-hop network synchronization and monitoring
JP2008042451A (ja) * 2006-08-04 2008-02-21 Nec Corp 無線lan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ポリシコントロール装置、アクセスポイント、および負荷制御方法
JP4827652B2 (ja) * 2006-08-10 2011-11-30 富士通株式会社 中継装置、中継方法および中継プログラム
US20080045145A1 (en) * 2006-08-17 2008-02-21 Fujitsu Limited Radio Relay Communication Method, Radio Base Station, and Radio Relay Station in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0756985B1 (ko) * 2006-08-30 2007-09-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대역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중계국을 선택하기 위한 장치및 방법
JP4910574B2 (ja) * 2006-08-31 2012-04-04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CN101438541B (zh) * 2006-09-20 2011-12-07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中继传输设备以及中继传输方法
KR100975705B1 (ko) * 2006-09-27 2010-08-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신호 송수신 시스템 및 방법
JP4805081B2 (ja) * 2006-09-29 2011-11-02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中継装置、無線中継方法および無線中継プログラム
JP4701152B2 (ja) * 2006-10-20 2011-06-15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データ中継装置、データ中継方法およびデータ中継プログラム
US7873338B2 (en) * 2006-11-06 2011-01-18 Motorola Mobility,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an appropriate link path in a multi-hop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080107075A1 (en) * 2006-11-07 2008-05-08 Motorola, Inc. System and method to facilitate path selection in a multihop network
EP1924009B1 (en) * 2006-11-20 2009-05-20 NTT DoCoMo Inc. Relay apparatus for relaying a data packet to be transmitted from a first partner transceiver to a second partner transceiver
KR100789773B1 (ko) * 2006-12-08 2007-12-28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다중 홉 무선 근거리통신망에서 메쉬 네트워킹 자동 설정방법과, 가상 링크 설정 방법과, 패킷 전송 방법 및 이를위한 무선 단말기
US8031683B2 (en) * 2006-12-22 2011-10-04 Intel Corporation Selecting portals to service network transmissions
JP4935345B2 (ja) 2006-12-25 2012-05-23 ソニー株式会社 コンテンツ再生システム、再生装置、再生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4905118B2 (ja) 2006-12-25 2012-03-28 ソニー株式会社 コンテンツ再生システム、再生装置、再生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8270908B2 (en) * 2007-01-08 2012-09-18 Nokia Corporation Power control and channel reuse techniques for wireless relay networks
CN101617549B (zh) * 2007-03-01 2013-03-13 汤姆森特许公司 选择多跳无线网络中的接入点或中继节点的方法和设备
US8417255B2 (en) * 2007-03-16 2013-04-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Data transmission and power control in a multihop relay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0985395B1 (ko) * 2007-04-03 2010-10-05 연세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직교주파수 분할다중화 통신시스템에서 전송 장치 및 방법
CN101287268B (zh) * 2007-04-13 2012-05-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中继站连接关系更新的方法
CN101286781B (zh) * 2007-04-13 2013-02-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中继站连接关系终止的方法
US8010041B2 (en) * 2007-06-29 2011-08-30 Ntt Docomo,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a reliable relay-associated and opportunistic cooperative transmission schemes
JP2009021654A (ja) * 2007-07-10 2009-01-29 Panasonic Corp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その通信負荷算出方法
WO2009029071A1 (en) * 2007-08-30 2009-03-05 Thomson Licensing A unified peer-to-peer and cache system for content services in wireless mesh networks
US8355402B2 (en) * 2007-09-14 2013-01-15 Zte (Usa) Inc. Enhancement of path quality of service in multi-hop packet communication networks
US20110090086A1 (en) * 2007-10-22 2011-04-21 Kent Dicks Systems for personal emergency intervention
JPWO2009069262A1 (ja) * 2007-11-29 2011-04-07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無線送信装置および無線送信方法
US7907540B2 (en) * 2007-12-18 2011-03-15 Intel Corporation Relay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KR101400753B1 (ko) * 2008-01-02 2014-05-29 연세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서비스 패킷의 서비스 품질 레벨에 따라 동작하는 중계기및 중계기의 동작 방법
JP5230753B2 (ja) * 2008-01-22 2013-07-10 ノーテル・ネットワークス・リミテッド 中継局を有する無線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パス選択
US8213405B2 (en) * 2008-02-01 2012-07-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Wireless network synchronization
JP5058012B2 (ja) * 2008-02-08 2012-10-24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基地局装置、無線通信中継装置、無線通信端末装置、パケット再送方法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WO2009146132A2 (en) * 2008-04-04 2009-12-03 Powerwave Cognition,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a mobile, broadband, routable internet
US7760702B2 (en) * 2008-08-29 2010-07-20 Motorola, Inc.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ARQ) protocol for a multihop cooperative relay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8472366B2 (en) * 2008-09-22 2013-06-25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Network-relay signaling for downlink transparent relay
US9077531B2 (en) * 2008-09-25 2015-07-07 Lg Electronics Inc.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and channel information feedback for relay
JP5187132B2 (ja) * 2008-10-21 2013-04-24 富士通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方法
US8542706B2 (en) * 2008-12-08 2013-09-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related to packet fragment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US8804585B2 (en) * 2009-01-09 2014-08-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Special management connection between base station and relay stations in multihop relay systems for controlling sleep-mode
US8488514B2 (en) * 2009-10-02 2013-07-16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Relay backhaul link quality considerations for mobility procedures
US8458548B2 (en) * 2009-12-22 2013-06-04 Intel Corporation Adaptive H-ARQ using outage capacity optimization
US8724472B2 (en) * 2010-03-25 2014-05-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Data radio bearer mapping in a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with relays
US8504718B2 (en) * 2010-04-28 2013-08-06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context layer switch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440761B2 (en) * 2003-09-03 2008-10-21 Fujitsu Limited Communication relay method and device
CN101213780A (zh) * 2005-06-28 2008-07-02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协作式编码系统的自适应调制
CN101394665A (zh) * 2008-11-10 2009-03-25 哈尔滨工业大学 蜂窝系统协同通信中高速移动用户中继节点的选择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982705B2 (en) 2015-03-17
JP5672779B2 (ja) 2015-02-18
US20150092773A1 (en) 2015-04-02
US20110299398A1 (en) 2011-12-08
JP2011259170A (ja) 2011-12-22
US9288145B2 (en) 2016-03-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72249B2 (en) Updating properties of remote A/V performance nodes
CN1901582B (zh) 双向遥控
CN1900988B (zh) 遥控设备以及包括遥控设备和目标设备的系统
EP4033773B1 (en) Connection method for multimedia playing device, multimedia playing device and control terminal
US8490140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recording medium, and program
CN101505223B (zh) 显示生成设备,显示生成方法和无线通信系统
EP2104349B1 (en) Device, computer program, and system for content transmission in a home network using a parental control level determination method
CN102149047B (zh) 无线通信设备、无线通信系统、程序和无线通信方法
US10225697B2 (en) Mobile terminal and control method
CN101385378A (zh) 无线通信系统
JP2012257077A5 (zh)
CN102281323A (zh) 发送控制装置和发送控制方法
CN102457436A (zh) 发送设备、发送方法和通信系统
KR101238368B1 (ko) 복수의 오디오 신호 출력이 가능한 멀티미디어 재생 장치및 그의 운영 방법
KR101661232B1 (ko) 외부기기로의 컨텐츠 제공방법
CN103401590B (zh) 通信设备、程序、通信方法和通信系统
KR101057810B1 (ko) 휴대폰에 리모컨 기능을 부가하는 리모컨 기능 부가 시스템및 리모컨 기능 부가 방법
CN101449261B (zh) 多用户存取无线存储装置的系统和方法
CN102215042A (zh) 发送设备和发送方法
CN102195967A (zh) 内容输出设备、内容回放系统、内容输出方法和程序
CN100442842C (zh) Av数据发射机和接收机以及av数据无线通信系统
EP3477485B1 (en) Distribution destination designation device, distribution destination designation method, and distribution destination designation program
US8781406B2 (en) Receiving apparatus
JP6515766B2 (ja) 制御端末装置および機器制御方法
CN102404311A (zh) 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程序和信息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