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70786B - 一种三极电源插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三极电源插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70786B
CN102270786B CN 201010286932 CN201010286932A CN102270786B CN 102270786 B CN102270786 B CN 102270786B CN 201010286932 CN201010286932 CN 201010286932 CN 201010286932 A CN201010286932 A CN 201010286932A CN 102270786 B CN102270786 B CN 10227078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ilt
section portion
brick
confinement block
power plu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01028693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70786A (zh
Inventor
苏敦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Co Ltd Through Optical Terminals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Co Ltd Through Optical Terminal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Co Ltd Through Optical Terminals filed Critical Suzhou Co Ltd Through Optical Terminals
Priority to CN 201010286932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270786B/zh
Publication of CN1022707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707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707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7078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极电源插头,其包括:内架,以及设置在所述内架上的接地弹片;内架上穿设有两个端子,朝向端子插接方向设定为前,朝向端子铆线方向设定为后;内架的四周边缘、朝向后侧,分别突出设置有第一嵌接块与第二嵌接块;第一嵌接块与第二嵌接块的外边缘靠近后端位置分别突出设置有第一限制块与第二限制块,第一限制块与第二限制块上分别设置有凹孔,且凹孔的槽口朝向前侧。本发明通过将接地弹片的第一段部与第二段部的末端分别插入第一限制块与第二限制块的凹孔,限制了第一段部与第二段部的末端,实现接地弹片与内架的简易稳固结合,通过机械或人工组装,实现材料节约及设备能耗降低。

Description

一种三极电源插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源插头,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接地弹片的VDE三极电源插头。
背景技术
一般日常生活与工业运转的电器或电气用具需要使用电源插头内架,用来作为交流电的电力来源,主要通过电线插头与插座接合,将电流传递给电器或电气用具。通常,插头的射出成型方式是当压线作业完成后,将端子置入内架本体,再将其置入插头外壳的模具内,进行一体式的射出成型。
在各种插头中,有一种三极电源插头,此种插头在使用上比一般插头更具安全性,所以被广泛地应用于一般电器中,因为符合某些先进国家的安全规格,并且广泛适用于欧洲各国的规格,所以称为VDE(Verband Deutscher Elektrotechniker,德国电气工程师协会)三极电源插头。
如图7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的VDE三极电源插头,其将插头在其外部轮廓尚未射出成型之前,对插头进行设置,其包括:内架3:内架3上穿设有两个端子31、32,以朝向该两个端子31、32插接的方向设定为前,朝向该两个端子31、32铆线的方向设定为后,即:图7中箭头A所指的向下的方向为前,箭头B所指的向上的方向为后;在内架3的四周边缘上,朝向后侧分别凸出设置有第一嵌接块33与第二嵌接块34;以及接地弹片4:由金属片弯折成弓曲状,其相接近的两端分别设定为第一段部41与第二段部42,第一段部41与第二段部42分别嵌接在第一嵌接块33与第二嵌接块34的外边缘。该技术方案中,接地弹片4的第一段部41与第二段部42的顶端分别具有长方框411、421,长方框411、421通过弯折而勾设在第一嵌接块33与第二嵌接块34分别设置的凸块331、341上,以实现组装效果。
但是,上述技术方案存在以下问题:
1、接地弹片4的第一段部41与第二段部42末端具有长方框411、421,长方框411、421通过弯折而勾设在第一嵌接块33与第二嵌接块34分别设置的凸块331、341上,因此第一段部41与第二段部42会超过第一嵌接块33与第二嵌接块34的后端,由此所需要的金属材料较多;
2、接地弹片4的第一段部41与第二段部42顶端具有长方框411、421,长方框411、421通过弯折而勾设在第一嵌接块33与第二嵌接块34分别设置的凸块331、341上,接地弹片4必须通过机械弯折才能形成,操作不方便并且使用机械设备会产生很大能耗。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降低VDE三极电源插头所使用的材料及所消耗的能耗。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三极电源插头,其包括:内架,以及设置在所述内架上的接地弹片;
所述内架上穿设有两个端子,朝向所述端子插接方向设定为前,朝向所述端子铆线方向设定为后;所述内架的四周边缘、朝向后侧,分别突出设置有第一嵌接块与第二嵌接块;所述第一嵌接块与第二嵌接块的外边缘靠近后端位置分别突出设置有第一限制块与第二限制块,所述第一限制块与第二限制块上分别设置有凹孔,且所述凹孔的槽口朝向前侧;
所述接地弹片由金属片弯折成弓曲状,其相接近的两端分别设定为第一段部与第二段部,所述第一段部与第二段部分别嵌接在所述第一嵌接块与第二嵌接块的外边缘上;所述第一段部与第二段部的末端分别插入所述第一限制块与第二限制块上的凹孔内。
上述三极电源插头中,所述第一嵌接块与第二嵌接块的外边缘中央分别具有凸部,所述凸部的两侧分别具有相对的凹槽,所述凹槽在朝向前端位置处具有槽壁;所述第一段部与第二段部上分别具有翼片;所述翼片分别与其相对的所述槽壁抵触。
(三)有益效果
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接地弹片的第一段部与第二段部的末端分别插入第一限制块与第二限制块的凹孔,因此接地弹片的第一段部与第二段部的末端分别受到第一限制块与第二限制块的限制,而不会裸出第一嵌接块与第二嵌接块的后端,实现接地弹片与内架的简易稳固结合,通过机械或人工组装,实现材料节约及设备能耗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三极电源插头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三极电源插头的内架与接地弹片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三极电源插头的第一段部与第二段部末端分别插入两个凹孔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三极电源插头射出成型后的插头成品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三极电源插头一侧的立体结构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三极电源插头另一侧的立体结构图;
图7是现有技术中VDE三极电源插头的立体图。
其中,1:内架;11:端子;12:端子;13:第一嵌接块;14:第二嵌接块;15:第一限制块;151:凹孔;152:凸部;152A:凹槽;152B:凹槽;152C:槽壁;152D:槽壁;153:凸部;153A:凹槽;153B:凹槽;153C:槽壁;153D:槽壁;16:第二限制块;161:凹孔;2:接地弹片;21:第一段部;21A:翼片;21B:翼片;22:第二段部;22A:翼片;22B:翼片;3:内架;31:端子;32:端子;33:第一嵌接块;331:凸块;34:第二嵌接块;341:凸块;4:接地弹片;41:第一段部;42:第二段部;411:长方框;421:长方框;5:VDE三极电源插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具有接地弹片的VDE三极电源插头包括:
内架1:
内架1上穿设有两个端子11、12,以朝向两个端子11、12插接方向界定为前,朝向两个端子11、12铆线方向界定为后,即:图1和图2中箭头A所指的向下的方向为前,箭头B所指的向上的方向为后,其中,端子插接与铆线的方向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在内架1的四周边缘,朝向后侧,分别突出设置有第一嵌接块13与第二嵌接块14;第一嵌接块13与第二嵌接块14的外边缘接近后端位置处,分别突出设置有第一限制块15与第二限制块16,如图3所示,第一限制块15与第二限制块16上分别设置有凹孔151、161,且凹孔151、161的槽口朝向前侧。
接地弹片2:
由金属片弯折成弓曲状,其相接近的两端分别设定为第一段部21与第二段部22,第一段部21与第二段部22分别嵌接在第一嵌接块13与第二嵌接块14的外边缘;第一段部21与第二段部22的末端分别插入凹孔151、161。
通过接地弹片2的第一段部21与第二段部22的末端插入凹孔151、161,可以使得接地弹片2与内架1形成简易的稳固结合,可以选择机械方式,或者是人力,均可以轻易完成组装。然后再经由塑料射出成型,从而形成如图4所示的VDE三极电源插头5。由于接地弹片2的第一段部21与第二段部22末端可以分别插入第一限制块15与第二限制块16的凹孔151、161,因此接地弹片2的第一段部21与第二段部22的末端分别受到第一限制块15与第二限制块16的限制,而不会裸出第一嵌接块13与第二嵌接块14的后端,由此接地弹片2相对可以节省材料并节省设备能耗。
如图5和图6所示,分别从两个角度显示本发明更进一步的实施例,其中第一嵌接块13与第二嵌接块14,其外边缘中央分别形成有凸部152、153,且凸部152、153两侧各相对形成凹槽152A、152B以及153A、153B,凹槽152A、152B以及153A、153B在朝向前端位置处分别形成槽壁152C、152D以及153C、153D,且接地弹片2的第一段部21与第二段部22分别形成两个侧翼片21A、21B以及22A、22B,翼片21A、21B以及22A、22B分别与槽壁152C、152D以及153C、153D抵触。因此,在接地弹片2的第一段部21与第二段部22末端分别插入第一限制块15与第二限制块16的凹孔151、161之后,翼片21A、21B以及22A、22B分别与槽壁152C、152D以及153C、153D抵触,从而使得接地弹片2的第一段部21与第二段部22的末端分别插入第一限制块15与第二限制块16的凹孔151、161之后更为稳固。如果要解除或拆卸接地弹片2,也可以使翼片21A、21B以及22A、22B分别脱离与各槽壁152C、152D以及153C、153D相抵触的状态,然后使得接地弹片2的第一段部21与第二段部22的末端可以分别退出第一限制块15与第二限制块16的凹孔151、161,从而实现拆卸。
由以上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接地弹片2的第一段部21与第二段部22末端可以分别插入第一限制块15与第二限制块16的凹孔151、161,因此接地弹片2的第一段部21与第二段部22的末端分别受到第一限制块15与第二限制块16的限制,而不会裸出第一嵌接块13与第二嵌接块14的后端,由此接地弹片2相对可以节省材料并节省设备能耗。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2)

1.一种三极电源插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架(1),以及设置在所述内架上的接地弹片(2);
所述内架(1)上穿设有两个端子(11、12),朝向所述端子(11、12)插接方向设定为前,朝向所述端子(11、12)铆线方向设定为后;所述内架(1)的四周边缘、朝向后侧,分别突出设置有第一嵌接块(13)与第二嵌接块(14);所述第一嵌接块(13)与第二嵌接块(14)的外边缘靠近后端位置分别突出设置有第一限制块(15)与第二限制块(16),所述第一限制块(15)与第二限制块(16)上分别设置有凹孔(151、161),且所述凹孔(151、161)的槽口朝向前侧;
所述接地弹片(2)由金属片弯折成弓曲状,其相接近的两端分别设定为第一段部(21)与第二段部(22),所述第一段部(21)与第二段部(22)分别嵌接在所述第一嵌接块(13)与第二嵌接块(14)的外边缘上;
所述第一段部(21)与第二段部(22)的末端分别插入所述第一限制块(15)与第二限制块(16)上的凹孔(151、161)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极电源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嵌接块(13)与第二嵌接块(14)的外边缘中央分别具有凸部(152、153),所述凸部(152、153)的两侧分别具有相对的凹槽(152A、152B和153A、153B),所述凹槽(152A、152B和153A、153B)在朝向前端位置处具有槽壁(152C、152D和153C、153D);所述第一段部(21)与第二段部(22)上分别具有翼片(21A、21B和22A、22B);所述翼片(21A、21B和22A、22B)分别与其相对的所述槽壁(152C、152D和153C、153D)抵触。
CN 201010286932 2010-09-17 2010-09-17 一种三极电源插头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707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286932 CN102270786B (zh) 2010-09-17 2010-09-17 一种三极电源插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286932 CN102270786B (zh) 2010-09-17 2010-09-17 一种三极电源插头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70786A CN102270786A (zh) 2011-12-07
CN102270786B true CN102270786B (zh) 2013-07-31

Family

ID=450529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010286932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70786B (zh) 2010-09-17 2010-09-17 一种三极电源插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270786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108767B (de) * 1957-05-02 1961-06-15 Busch Jaeger Duerener Metall Elektrischer Stecker
EP0332034A2 (de) * 1988-03-09 1989-09-13 Taller GmbH Steckerbrücke für einen Schutzkontaktstecker mit hohlzylindrischen Anschlussstiften für die Stromleiter und den Schutzleiter
GB2258955A (en) * 1991-08-23 1993-02-24 Gem Machinery Ind Co Ltd Electrical plug with moulded plastics housing
DE19929539A1 (de) * 1999-06-28 2001-01-18 Kazmierczak Gmbh Elektrische Schutzkontaktsteckerbrücke
CN2439125Y (zh) * 2000-08-22 2001-07-11 宝安区松岗三辉电线厂 三极电源插头
CN2664231Y (zh) * 2003-10-08 2004-12-15 建通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插头的接地弹片构造
DE102008009974A1 (de) * 2008-02-19 2009-08-20 Taller Gmbh Erdfederbügel
CN101515687A (zh) * 2008-02-19 2009-08-26 建通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接地弹片的三极电源插头内架
CN201853860U (zh) * 2010-09-17 2011-06-01 苏州建通光电端子有限公司 一种三极电源插头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108767B (de) * 1957-05-02 1961-06-15 Busch Jaeger Duerener Metall Elektrischer Stecker
EP0332034A2 (de) * 1988-03-09 1989-09-13 Taller GmbH Steckerbrücke für einen Schutzkontaktstecker mit hohlzylindrischen Anschlussstiften für die Stromleiter und den Schutzleiter
GB2258955A (en) * 1991-08-23 1993-02-24 Gem Machinery Ind Co Ltd Electrical plug with moulded plastics housing
DE19929539A1 (de) * 1999-06-28 2001-01-18 Kazmierczak Gmbh Elektrische Schutzkontaktsteckerbrücke
CN2439125Y (zh) * 2000-08-22 2001-07-11 宝安区松岗三辉电线厂 三极电源插头
CN2664231Y (zh) * 2003-10-08 2004-12-15 建通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插头的接地弹片构造
DE102008009974A1 (de) * 2008-02-19 2009-08-20 Taller Gmbh Erdfederbügel
CN101515687A (zh) * 2008-02-19 2009-08-26 建通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接地弹片的三极电源插头内架
CN201853860U (zh) * 2010-09-17 2011-06-01 苏州建通光电端子有限公司 一种三极电源插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70786A (zh) 2011-1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966770U (zh) 电连接器
CN204315776U (zh) 电连接器
CN105765792A (zh) 装接有端子的电线
CN102315557B (zh) 电源连接器
CN201097414Y (zh) 电源连接器
CN201853860U (zh) 一种三极电源插头
CN102270786B (zh) 一种三极电源插头
CN106450869A (zh) 一种插座
CN204333421U (zh) 电连接器
CN204407615U (zh) 电连接器组合
CN105281086A (zh)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09298410U (zh) 可更换端子、充电插座及电动汽车
CN203326291U (zh) 电连接器
CN207883582U (zh) 一种翘板开关
CN201797123U (zh) 分装式插座
CN202662853U (zh) 电触头和电连接器
CN104868274A (zh) 一种分体式插头及其制作方法
CN201238084Y (zh) 电连接器结构
CN101465491B (zh) 插头内架以及该插头内架与端子的组合构造
CN204696296U (zh) 一种分体式插头
CN202259843U (zh) 一体式二脚插头
CN201966366U (zh) 一种端子及使用该端子的电连接器
CN203607606U (zh) 一种电连接器
CN102938516A (zh) 接触件可取卸的电连接器
CN203850494U (zh) 车用充电接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731

Termination date: 2019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