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65369A - 电磁接触器 - Google Patents

电磁接触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65369A
CN102265369A CN2010800037792A CN201080003779A CN102265369A CN 102265369 A CN102265369 A CN 102265369A CN 2010800037792 A CN2010800037792 A CN 2010800037792A CN 201080003779 A CN201080003779 A CN 201080003779A CN 102265369 A CN102265369 A CN 1022653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drive rod
contact mechanism
movable contact
calutr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0377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65369B (zh
Inventor
中康弘
大上聪克
大久保幸治
高谷幸悦
铃木健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 Electric FA Components and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 Electric FA Components and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Electric FA Components and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Electric FA Components and System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2653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653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653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653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16Magnetic circuit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16Magnetic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1H50/36Stationary parts of magnetic circuit, e.g. yoke
    • H01H50/42Auxiliary magnetic circuits, e.g. for maintaining armature in, or returning armature to, position of rest, for damping or accelerating move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1/00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1/22Polarised relays
    • H01H51/2209Polarised relays with rectilinearly movable arma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44Magnetic coils or windings
    • H01H2050/446Details of the insulating support of the coil, e.g. spool, bobbin, form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64Driv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movable part of magnetic circuit and contact
    • H01H50/641Driv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movable part of magnetic circuit and contact intermediate part performing a rectilinear movement

Abstract

为了提供一种能够可靠地返回磁极打开位置的电磁接触器,而不增加返回弹簧的弹簧力。一种电磁接触器,其中具有励磁线圈的电磁装置和具有返回弹簧的接触机构被平行设置,且电磁装置和接触机构通过驱动杆被连接,其中,电磁装置由包括磁回路的极化电磁体构造成,电磁装置包括产生吸力的永磁体,该吸力当励磁线圈未通电时使接触机构运动到磁极打开位置侧,驱动杆被固定到电磁装置或接触机构中的任一个,且至少当接触机构运动到磁极打开位置侧时无间隙地与另一个接触,且接触机构在磁极打开位置附近的返回力由永磁体的吸力提供。

Description

电磁接触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磁接触器,其中,使用极化的电磁体使接触机构运动。
背景技术
对于这种电磁接触器,已知有一种电磁接触器,其包括壳体、电磁装置、装备有触头的可动架和互锁杆,电磁装置具有穿入线圈架(coil frame)的固定铁芯和与固定铁芯相对的、以便能够连接和能够分开的可动铁芯,在该线圈架内缠绕有线圈,该可动架与电磁装置平行设置、沿返回方向由弹簧偏置并与可动铁芯平行运动,互锁杆使可动铁芯与可动架连接,其中,在可动铁芯被吸引到固定铁芯的状态下使可动铁芯沿磁极打开方向偏置,而在可动铁芯未被吸引到固定铁芯的状态下不接触的弹簧被设置在线圈架上(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UM-6-86245
发明内容
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中所描述的迄今为止已知的例子中,装备有触头的可动架由返回弹簧沿返回方向弹簧偏置,当电磁装置处于非通电状态时,通过返回弹簧,并在此状态下通过将电磁装置置于通电状态中并使可动铁芯吸引到固定铁芯来使装备有触头的可动架返回,装备有触头的可动架经互锁杆连同可动铁芯的运动可抵住返回弹簧运动,但沿与装备有触头的可动架的返回方向相对的方向的运动通过由电磁装置的通电产生的使可动铁芯吸引到固定铁芯的力来实现,在设置在电磁装置内的弹簧的弹簧力加上返回弹簧的弹簧力的组合弹簧力的作用下,装备有触头的可动架沿返回方向返回到一预定距离,且装备有触头的可动架通过返回弹簧的弹簧力最终返回到磁极打开位置。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使触头可动架可靠地返回到磁极打开位置,有必要增加返回弹簧的弹簧力,且当增加返回弹簧的弹簧力时,也有必要增加电磁装置的电磁吸引力,这意味着未解决的问题在于尺寸上总体增加的构造。尤其是,因为触头通过压装备有触头的可动架内的弹簧而沿接触方向偏置设置,当在装备有触头的可动架返回到磁极打开位置时没有产生接触的b触头时没有特定的问题,但当有大量b触头时,除了也增加返回弹簧的弹簧力外没有其它选择。
当在装备有触头的可动架这样返回到磁极打开位置时有产生接触的大量b触头时,则在直流电磁体的情况下,吸力和载荷(接触载荷)之间的关系必须使得在当可选择的输入电压为Von时的吸力下,输入被施加,且在当释放电压为Voff时的吸力下,返回到磁极打开位置,即释放是可能的。因此,如通过图19中的折线特征线L0所示,接触载荷位于在输入电压为Von时由输入吸引特征曲线L1表示的吸力与在释放电压为Voff时由释放吸引特征曲线L2表示的吸力之间,但当被输入吸引特征曲线L1表示的吸力在一个部分被超出时,有必要增加由电磁体产生的拉力的裕度。同样,当仅由返回弹簧来提供远至磁极打开位置的返回时,载荷的初始压力必须总是0(gf)或更多,从而无论触头的构造是什么类型都可以释放到底,且存在载荷不可避免的增长的未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在注意到迄今为止已知的例子的未解决的问题后,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可靠地返回到磁极打开位置,而无须增加返回弹簧的弹簧力的电磁接触器。
解决问题的方法
为了实现迄今为止所述的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的电磁接触器的特征在于,具有励磁线圈的电磁装置和具有返回弹簧的接触机构被平行设置,且电磁装置和接触机构通过驱动杆被连接,其中,电磁装置构造成包括具有磁回路的极化电磁体,极化电磁体包括产生吸力的永磁体,当励磁线圈未通电时该吸力使接触机构运动到磁极打开位置侧,驱动杆被固定到电磁装置或接触机构中的任一个,且至少当接触机构运动到磁极打开位置侧时无间隙地与另一个接触,且接触机构在磁极打开位置附近的返回力由永磁体的吸力来提供。根据该构造,当使接触机构返回到磁极打开位置时,在开始返回时,通过返回弹簧的弹簧力来开始返回到磁极打开位置,且接触机构还通过使用永磁体的吸力最终返回到磁极打开位置,这意味着可以可靠地来实现返回到磁极打开位置,且可以减少返回弹簧的弹簧力。
同样,根据本发明另一方面的电磁接触器的特征在于,驱动杆固定到电磁装置,且驱动杆的自由端与可动触头支承件接触,该支承体通过构成接触机构的返回弹簧被偏置到磁极打开位置侧,且在可动触头支承件可运动的任一方向上无间隙。
根据此构造,当驱动杆被固定到电磁装置或接触机构中的任一个,且驱动杆的自由端与电磁装置或接触机构中的另一个接触,而在可动触头支承件可运动的任一方向上无间隙时,可以将由电磁装置的永磁体的吸力引起的驱动力经由驱动杆可靠地传递到可动触头支承件。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的电磁接触器的特征在于,驱动杆被固定到电磁装置,在与返回弹簧侧的相对侧上与可动触头支承件的端面接触的电弧部分形成于驱动杆的自由端,从前端向内离开一预定距离,且形成于可动触头支承件上的杆保持部分与电弧部分的外侧前端部的端面侧的相对侧接触。
根据此构造,当驱动杆的自由端被插入到杆保持部分与可动触头支承件的端面之间并由其保持时,可以可靠地使驱动杆和可动触头支承件接触,而在可动触头支承件可运动的任一方向上无间隙。
再者,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的电磁接触器的特征在于,杆保持部分是柔性的,并压抵驱动杆。
根据此构造,当杆保持部分是柔性的,并压抵驱动杆时,可以在施加一预定的接触压力的同时支承驱动杆的自由端,并且可以防止出现间隙并无任何颤动地保持该位置。
发明的优点
根据本发明,在电磁接触器内,具有励磁线圈的电磁装置和具有返回弹簧的接触机构平行设置,且电磁装置和接触机构通过驱动杆连接,驱动杆被固定到电磁装置或接触机构中的任一个,且至少在接触机构被移动到磁极打开位置侧时无间隙地与另一个相接触,且接触机构在磁极打开位置附近的返回力由永磁体的吸力提供,这意味着,由于可以可靠地实现返回到磁极打开位置,且返回弹簧的弹簧力不必在磁极打开位置附近,因此可获得的优点是,可以减少这点量的返回弹簧的弹簧力,还可以减少电磁装置内产生的电磁力,且可以减小总体构造的尺寸。
附图说明
图1是将本发明应用于电磁接触器时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安装于电磁接触器内部的接触机构和引起接触机构滑动的极化电磁体的立体图,该接触机构的主要部分以剖视图放大示出。
图3是容纳极化电磁体的下壳体的示意平面图。
图4是极化电磁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示出绕线管的平面图。
图6是从右上方看的绕线管的立体图。
图7是从左上方看的绕线管的立体图。
图8是示出极化电磁体的左端侧的立体图。
图9是示出在内部磁轭附连于绕线管的状态下的放大剖视图。
图10是示出绕线管被移除的状态下的极化电磁体的立体图。
图11是沿垂直于极化电磁体的轴向方向的剖视图。
图12是示出内部磁轭的立体图。
图13是示出内部磁轭的平面图。
图14是示出接触机构的可动触头部分的平面图。
图15是示出极化电磁体和接触机构之间连接关系的示意图。
图16是示出在本发明的磁极打开位置附近的弹簧载荷与行程之间关系的特征线图。
图17是示出本发明的弹簧载荷与行程之间关系的特征线图。
图18是示出在迄今为止已知的例子的磁极打开位置附近的弹簧载荷与行程之间关系的特征线图。
图19是示出所附迄今为止已知的例子的说明的弹簧载荷与行程之间关系的特征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在图1中,1是电磁接触器,且电磁接触器1具有下壳体2和上壳体3,每个壳体由具有绝缘性能的合成树脂材料构成。构成直流电操作类型的电磁装置的极化电磁体4如图3中所示安装于下壳体2内,且图2中所示的接触机构5安装于上壳体3内。
如图3和4中所示,极化电磁体4具有绕线管11,构成电磁体的励磁线圈10被绕在该绕线管周围。如图5至8所示,绕线管11构造成包括圆柱体部分12和在圆柱体部分12的任一端处一体形成的左侧凸缘部分和右侧凸缘部分13和14。左侧凸缘部分13构造成包括矩形线圈保持板13a以及矩形框状电枢外壳部分13b,保持板限制励磁线圈10的端部,而外壳部分在每侧的中心位置附连于线圈保持板13a的外侧。作为用于相对于圆柱体部分12定位的突出部的环状的突出部13c和从环状突出部13c向外延伸的格子形突出部13d如图7中所示突出地形成于线圈保持板13a的外表面上。在此,磁轭保持部分13e形成于由格子状突出部13d分隔开的四个角落内,下面将描述的内部磁轭22的第二相对的板部分22d和22e被插入和保持在该磁轭保持部分内。
右侧凸缘部分14具有矩形线圈保持板14a以及矩形框状电枢外壳部分14b,保持板限制励磁线圈10的端部,外壳部分通过保持板的外圆周侧面附连于线圈保持板14a的外侧。磁轭保持部分14c和线圈接线端部分14d和14e形成于电枢外壳部分14b上,下面将描述外部磁轭21的端板部分21b被插入和保持在该磁轭保持部分内,且励磁线圈10的被束缚的线圈起始端部和线圈终端部在线圈接线端部分内。
然后,如图3和11中所示,励磁线圈10被安装缠绕在绕线管11的圆柱形部分12和左侧及右侧凸缘部分13和14的线圈保持板13a和14a之间。
同样,柱塞15穿入绕线管11的圆柱形部分12并可动地保持在其内部。第一电枢16被固定在柱塞15右端的、在绕线管11的右侧凸缘部分14内形成的电枢外壳部分14b内部的对应端部内。同样,第二电枢17被固定在柱塞15左端的、在绕线管的左侧凸缘部分13内形成的在电枢外壳部分13b内部的对应端部内,且非磁性板18设置在第二电枢17的外侧上。然后,连接到接触机构5的可动触头部分35的可动触头支承件37的驱动杆19被设置在第一电枢16的上表面上,该驱动杆沿左侧和右侧方向驱动可动触头支承件37。如图2中放大所示,驱动杆19以方形杆状一体形成于第一电枢16的上表面上。驱动杆19设计成向左隆起的弯曲隆起部分19a从自由端的前端向下一预定距离地形成于上—下方向上的大约中心位置,且形成垂直杆部分19b和19c以从上面和从下面将曲线隆起部分19a夹在中间。
此外,将绕线管11夹起来的轴对称的前对和后对外部磁轭21设置在绕线管11的右侧凸缘部分14内,外部磁轭被引导到形成于下壳体2内的外壳部分2a内并被固定到其内部。同样,将绕线管11夹起来的轴对称的前对和后对内部磁轭22被设置在绕线管11的左侧凸缘部分13内,内部磁轭保持离开外部磁轭21一预定距离。
如尤其图3、4和10中特别清楚所示那样,从上看,外部磁轭21以C形截面的形式由左侧端板部分21a、右端板部分21b和连接板部分21c形成,左端板部分与绕线管11的左侧凸缘部分13相对并离开左侧凸缘部分一预定间距,右端板部分21b被插入绕线管11的右侧凸缘部分14,且连接板部分21c使左侧和右侧端板部分21a和21b连接。连接板部分21c由与右端板部分21b连接的平板部分21d和倾斜的板部分21e构成,平板部分沿缠绕在绕线管11周围的励磁线圈的切线方形延伸,倾斜板部分21e形成于平板部分21d的与右端板部分21b相对的相对侧上,当倾斜板部分向左端延伸时,其向内倾斜,且左端板部分21a连接到倾斜板部21e的左端部。
同时,如图11和12中特别清楚可见,内部磁轭22具有第一相对的板部22a和弯曲部分22b和22c,第一相对的板部与外部磁轭21的平板部分21d相对,且弯曲部分22b和22c向内延伸并沿缠绕在绕线管11周围的励磁线圈10的切线方向连结到第一相对板部22a的上端部和下端部。然后,向内弯曲形成的第二相对的板部22d和22e形成在前端部侧上,该前端部侧在弯曲部分22b和22c的前端处突出超过第一相对的板部22a。然后,内部磁轭22的第二相对的板部22d和22e被插入到绕线管11的左侧凸缘部分13的磁轭保持部分13e内并由其保持,且与外部磁轭21的左端板部分21a相对。
同样,第一电枢16设置于外部磁轭21的右端板部分21b的外侧上,且第二电枢17设置于外部磁轭21的左端板部分与内部磁轭22的第二相对的板部22d和22e之间。
此外,永磁体24设置于外部磁轭21的平板部分21d与内部磁轭22的第一相对的板部22a之间。
如图13和14中所示,接触机构5包括可动触头外壳部32、主电路接线端部33以及接线端插入部分34a和34b,可动触头外壳部沿左—右方向延伸并形成于沿上壳体3的前—后方向的中心部分内,主电路接线端部分33设置成对称地前后夹住可动触头外壳部分32,且极化电磁体4的线圈接线端部分14d和14e被插入并保持在接线端插入部分34a和34b内。
每个主电路接线端部33都具有主电路接线端33a至33d,如图14中所示,每个主电路接线端33a和33b都具有接触件33e,该接触件从内部右端侧向内突出到可动触头外壳部分32中,且固定触头TNO形成于接触件33e的前端右侧表面上。同样,每个主电路接线端33c和33d具有接触件33f,该接触件从内部右端向内突出到可动触头外壳部分32,且固定触头TNO形成于接触件33f的前端左侧表面上。
然后,设置可动触头部分35以在可动触头外壳部分32内沿左—右方向可滑动。可动触头部分35具有由合成树脂材料构成的可动触头支承件37以及由可动触头支承件37的分隔壁36支承的可动触头38a至38d,保持预定间距的分隔壁36形成于可动触头支承件内。在此,可动触头38a至38d分别与主电路接线端33a和33b的固定触头TNO相对,且由接触弹簧39沿离开分隔壁36的方向向左偏置。同样,可动触头38c和38d分别与主电路接线端33c和33d的固定触头TNC相对,且由接触弹簧40沿离开分隔壁39的方向向右偏置。
然后,可动触头支承件37由返回弹簧41向右偏置。返回弹簧41设置成一端穿过左端板部分37a并与分隔壁36接触,而另一端与上壳体侧壁的内表面接触,返回弹簧41设定成在磁极打开位置附近取得一自由长度,在该位置处实现如下状态,即形成于可动触头支承件37上的可动触头38c和38d与固定触头TNC接触,且由接触弹簧40以预定压力来施压。
同样,连接部件42形成于可动触头支承件37的右端上,形成于极化电磁体4的第一电枢16上的驱动杆19连接到该连接部件。如图15中所示,以及在图2中放大所示,连接部分42构造成包括一对支承板部44、连接板部45和柔性杆保持部分46,支承板部向右突出形成,沿前—后方向保持一预定间距并形成于可动触头支承件37的右端板部43上,连接板部45连接支承板部44的右端,且柔性杆保持部分46从连接板部45向左上对角延伸。杆保持部分46的前端和右端板部43的右端表面之间的距离被设定成略微小于驱动杆19的右端表面与弯曲隆起部分19a的顶点之间的距离。
因此,当保持接触机构5的上壳体3附连于保持极化永磁体4的下壳体2时,驱动杆19和可动触头支承件37被连接。通过将驱动杆19从下面插入杆外壳空间内来实现驱动杆19的连接,该杆外壳空间由可动触头支承件37的右端板部43的右端表面、成对的支承板部分44和杆保持部分46来围绕。当以此方式将驱动杆19从下面插入杆外壳空间内时,驱动杆19的弯曲隆起部分19a的顶点与右端板部分43的右端表面接触,杆保持部分46压抵上端侧垂直杆部19b的右端表面,且驱动杆19被压配合并被紧密地保持,且在左—右方向上,即在可动触头支承件37可运动的任一方向上不留任何间隙。
下面,将对迄今为止描述的实施例的作用进行说明。
现在,在线圈接线端部分14d和14e未通电的状态下,励磁线圈10处于非励磁状态,且没有发出驱动柱塞15的驱动力。然而,在接触机构5中,可动触头支承件37由返回弹簧41向右偏置,这意味着可动触头支承件37进一步压缩接触弹簧40,而其可动触头38c和38d与固定触头TNC接触。此时,返回弹簧41设定成返回弹簧41在磁极打开位置附近实现自由长度,在该位置处实现如下状态,即可动触头支承件37向右运动,从而压缩接触弹簧40,且可动触头38c和38d以预定压力与固定触头TNC接触。为此,直到可动触头支承件37由于返回弹簧41而向右运动,可动触头38c和38d与固定触头TNC接触,且两个接触弹簧40被压缩,可动触头支承件37由返回弹簧41的弹簧载荷平稳地向右运动。然而,如图16中所示,就在到达磁极打开位置之前,返回弹簧41的弹簧载荷与由虚线表示的两个接触弹簧40的弹簧载荷重合,且不可以实现接触弹簧40的任何进一步压缩。
同时,对于极化电磁体4,通过永磁体24的磁力经由内部磁轭22被传送到第二相对的板部22d和22e,在磁极打开位置之前、就在通过返回弹簧41压缩接触弹簧40马上就要变得不可能或在此之前,第二电枢17被第二相对的板部22d和22e吸引。由此,图16的稍打阴影的区域47的返回力由永磁体24提供。因此,接触弹簧40通过永磁体24的吸力被压缩,且可动触头支承件37可靠地返回到磁极打开位置,在该位置,可动触头38c和38d以预定压力与固定触头TNC接触。这时,如前所述,与第一电枢16一体形成的驱动杆19的前端被压配合并紧密地保持在形成于接触机构5的可动触头支承件37上的连接部分42内。由此,作用于第二电枢17的、由永磁体24发出的吸力无损耗地经由柱塞15、第一电枢16和驱动杆19传递到可动触头支承件37。因此,可动触头支承件37可靠地返回到磁极打开位置。在磁极打开位置处,可动触头38c和38d从主电路接线端33a和33b的固定触头TNO脱开。
从接触机构5的可动触头部分35处于磁极打开位置的状态中,励磁线圈10通过使线圈接线端部分14d和14e通电来被励磁到与永磁体24的极性反向的极性。因此,吸力作用于左侧和右侧电枢17和16与外部磁轭21的左侧和右侧端板部21a和21b之间。与此同时,排斥力作用于左侧电枢17与内部磁轭22的第二相对的板部22d和22e之间。因此,柱塞15抵住返回弹簧41的弹簧力向左运动,且电枢17和16被吸引到外部磁轭21的左侧和右侧端板部21a和21b。因此,可动触头部分35的可动触头支承件37经由第一电枢16的驱动杆19抵住返回弹簧41向左运动,并达到磁极闭合位置,在该位置,可动触头38c和38d以接触弹簧39的预定压紧力与主电路接线端33a和33b的固定触头TNO接触。通过可动触头支承件37向左运动,可动触头38c和38d从主电路接线端33c和33d的固定触头TNC脱开。
同样,当在接触机构5处于磁极闭合位置的状态下线圈接线端部分14d和14e的通电被停止时,励磁线圈10恢复到非励磁状态,第二电枢17通过返回弹簧41的压紧力以及由永磁体24引起的内部磁轭22的第二相对的板部22d和22e的吸力被吸引,且可动触头部分35的可动触头支承件37返回到迄今为止所述的磁极打开位置。
此时,对于极化电磁体4,假设例如内部磁轭22侧是N极且外部磁轭21侧是S极,永磁体24中的磁通量使磁通路线形成,其中,从N极发出的磁通量从内部磁轭22的第一相对的板部22a经由弯曲部分22b和22c到达第二相对板部22d和22e,并从第二相对板部22d和22e经过外部磁轭21的左端板部21a、倾斜板部21e和平板部21d,并到达永磁体24的S极。
此时,如图3中所示,几乎没有任何地方外部磁轭21和内部磁轭22彼此接近和相对,且需要吸力的内部磁轭22的第二相对的板部22d和22e和外部磁轭21的左端板部21a彼此接近并相对。由此,通过外部磁轭21和内部磁轭22之间的空间变窄,可以无须形成磁通量的泄漏部分而减少泄漏磁通量并增加内部磁轭22的第二相对的板部22d和22e处的吸引力。
此外,当内部磁轭22的第二相对板部22d和22e经由弯曲部分22b和22c与永磁体24接触的第一相对板部22a连接时,可以利用圆柱形的励磁线圈10的外圆周侧面上四个角处的死区设置弯曲部分22b和22c,如图11中所示,这意味着可以保留内部磁轭22如在迄今为止已知的例子中的外部形式,且可以避免尺寸上总体增加的构造。
如上所述,在实施例中,由于返回弹簧41在磁极打开位置附近的弹簧载荷被保持在较低值,且压缩接触弹簧40的力例如由永磁体24的吸力提供,当使具有四个b触头的辅助触头连接到上述的构造,从而形成触头2a2b+4b时,可动触头支承件37的行程与弹簧载荷之间的关系例如是如由图17中的折线表示的特征线L10。
在图17中描述了当直流电被施加到励磁线圈10(当输入电压为Von)时的输入吸力特征曲线L11、当释放电压为Voff时的释放吸力特征曲线L12,由折线形式的特征线L10表示的接触载荷在输入吸力特征曲线L11的吸力和释放吸力特征曲线L12的吸力范围内,且已证实即使当返回弹簧41的初始弹簧载荷降低时,也可以获得较佳的作用特征。
顺便提及,在迄今为止已知的构造中,其中,可动触头支承件37的连接部分42内的杆保持部分46和连接板部45被省去,且可动触头支承件37返回到磁极打开位置仅由返回弹簧41提供,而不利用永磁体24的吸力,有必要将返回弹簧41在行程A点和B点处的弹簧载荷设定到超过如图18中所示b触头的接触弹簧的弹簧载荷的值。
由此,当形成接触构造2a2b+4b接触时,行程与弹簧载荷之间的关系如所示通过迄今为止在图19中所示的折线特征线L0示出。如从图19中清楚可见,由特征线L0表示的弹簧载荷当可动触头38c和38d开始与固定触头TNC接触时超过输入吸力特征曲线L1的吸引力(如通过虚线圆所示),有必要增加由电磁体产生的拉力,且当为增加拉力而增加励磁线圈10的圈数时,有尺寸总体增加的构造的问题。
对应于此,在实施例中,当返回弹簧41的弹簧力通过利用永磁体24的吸力减少时,如上所述,由特征线L10表示的弹簧载荷并不超过由输入吸引特征曲线L11表示的吸力,可以保持弹簧载荷充分低于输入吸引特征曲线L11的吸力,如图17中所示,且可以减小整个构造的尺寸。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给出如下情况的说明,即在这种情况下构成极化电磁体4的外部磁轭21使连接左侧端板部和右侧端板部21a和21b的连接板部21c由平板部21d和倾斜板部21e构造成,但并不限于此,可使外部磁轭适用可选择的构造,且还在极化永磁体本身的情况下,可使极化电磁体适用可选择的构造。
同样,在上述的实施例中,给出如下情况的说明,即在这种情况下驱动杆19被压配合并被紧密地保持在可动触头支承件37的连接部分42内,但不限于此,连接部分42的杆保持部分46可以省去,与驱动杆19的右端表面接触的配合部分如此形成于连接部分42上,即至少永磁体24的吸力被传送到可动触头支承件37,且驱动杆19与连接部分42无间隙地接触并由其保持。
同样,在上述的实施例中,给出如下情况的说明,即在这种情况下可动触头部分35各具有两个开触头和闭触头,但不限于此,可以采用三相四线型的R相、S相、T相或N相接触构造或另一可选择的接触构造。
工业应用
根据本发明,当使接触机构返回到磁极打开位置时,当开始返回时通过返回弹簧的弹簧力来开始返回到磁极打开位置,且接触机构最后还通过使用永磁体的吸力返回到磁极打开位置,这意味着可以可靠地实施返回到磁极打开位置,且可以提供一种电磁接触器,用该电磁接触器减少返回弹簧的弹簧力。
附图标记和符号的说明
1.电磁接触器 2.下壳体 3.上壳体 4.极化电磁体 5.接触机构 10.励磁线圈 11.绕线管 15.柱塞 16.第一电枢 16a.驱动杆 17.第二电枢 21.外部磁轭 22.内部磁轭 24.永磁体 32.可动触头外壳部分 33.主电路接线端部分 35.可动触头部分 37.可动触头支承件 40.接触弹簧 41.返回弹簧 42.连接部分 43.右端板部分 44.支承板部 45.连接板部 46.杆保持部分 51a.第一相对的板部 51b,51c第二相对的板部

Claims (4)

1.一种电磁接触器,所述电磁接触器特征在于,具有励磁线圈的电磁装置和具有返回弹簧的接触机构被平行设置,且所述电磁装置和接触机构通过驱动杆被连接,其中,
所述电磁装置构造成包括具有磁回路的极化电磁体,所述极化电磁体包括产生吸力的永磁体,当所述励磁线圈未通电时,所述吸力使所述接触机构运动到磁极打开位置侧,
所述驱动杆被固定到所述电磁装置或接触机构中的任一个,并至少当所述接触机构运动到所述磁极打开位置侧时无间隙地与另一方接触,以及
在所述磁极打开位置附近的所述接触机构的所述返回力由所述永磁体的所述吸力提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杆被固定到所述电磁装置,且所述驱动杆的所述自由端与通过构成所述接触机构的所述返回弹簧被偏置到所述磁极打开位置的可动触头支承件接触,且在所述可动触头支承件能够移动的任一方向上无间隙。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杆被固定到所述电磁装置,在与所述返回弹簧侧的相对侧上与所述可动触头支承件的端面接触的弧形部分形成于所述驱动杆的所述自由端,从前端向内离开一预定距离,且形成于所述可动触头支承件上的杆保持部分和与所述弧形部分的所述外侧前端部的所述端面侧的相对侧接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保持部分是柔性的,并压抵所述驱动杆。
CN201080003779.2A 2009-08-20 2010-06-14 电磁接触器 Active CN10226536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90581 2009-08-20
JP2009190581A JP4947107B2 (ja) 2009-08-20 2009-08-20 電磁接触器
PCT/JP2010/003931 WO2011021329A1 (ja) 2009-08-20 2010-06-14 電磁接触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65369A true CN102265369A (zh) 2011-11-30
CN102265369B CN102265369B (zh) 2014-10-01

Family

ID=436067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03779.2A Active CN102265369B (zh) 2009-08-20 2010-06-14 电磁接触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289111B2 (zh)
EP (1) EP2469568B1 (zh)
JP (1) JP4947107B2 (zh)
CN (1) CN102265369B (zh)
WO (1) WO2011021329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31790A (zh) * 2014-05-20 2016-04-27 富士电机机器制御株式会社 直流操作用有极电磁体和使用其的电磁接触器
CN105830188A (zh) * 2014-05-20 2016-08-03 富士电机机器制御株式会社 有极直流电磁铁装置和使用其的电磁接触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47108B2 (ja) * 2009-08-20 2012-06-06 富士電機機器制御株式会社 有極電磁石
JP5821354B2 (ja) * 2011-07-14 2015-11-24 富士電機機器制御株式会社 電磁接触器の補助接点ユニット
CN103828012A (zh) * 2011-07-29 2014-05-28 Abb技术股份公司 具有可旋转衔铁的磁致动器
CN104025238B (zh) 2011-12-21 2016-05-18 西门子公司 一种接触器
KR101513207B1 (ko) 2013-11-08 2015-04-17 엘에스산전 주식회사 전자접촉기
KR101529589B1 (ko) * 2013-12-19 2015-06-17 엘에스산전 주식회사 전자접촉기
KR101741586B1 (ko) * 2014-10-31 2017-05-30 엘에스산전 주식회사 전자접촉기 크로스바 구조
FR3106694B1 (fr) * 2020-01-24 2022-02-18 Schneider Electric Ind Sas Actionneur électromagnétique, appareil de commutation électrique comprenant un tel actionneur électromagnétique
JP2023009760A (ja) 2021-07-08 2023-01-20 富士電機機器制御株式会社 非磁性板、電磁接触器、非磁性素材、および製造方法
CN113777924B (zh) * 2021-09-10 2023-07-07 福州大学 一种接触器的直接吸力闭环控制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09026A (en) * 1981-04-30 1985-04-02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Polarized electromagnetic relay
US5075660A (en) * 1989-03-24 1991-12-24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Electromagnetic contractor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for
US5081436A (en) * 1988-11-22 1992-01-14 Omron Corporation Electromagnetic relay having an improved terminal structure
CN100334671C (zh) * 2004-03-15 2007-08-29 欧姆龙株式会社 电磁继电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794882A (en) * 1945-03-21 1957-06-04 Cutler Hammer Inc Electric switch operating structure
US2836774A (en) * 1954-10-04 1958-05-27 Westinghouse Air Brake Co Magnetic hold-down devices
JPS4926773B1 (zh) * 1970-08-31 1974-07-11
CH661377A5 (de) * 1982-08-17 1987-07-15 Sds Elektro Gmbh Elektromagnetisches schaltgeraet, bestehend aus einem magnetantrieb und einem oberhalb dessen angeordneten kontaktapparat.
DE3230564C2 (de) * 1982-08-17 1986-12-18 Sds-Elektro Gmbh, 8024 Deisenhofen Elektromagnetisches Schaltgerät, bestehend aus einem Magnetantrieb und einem oberhalb dessen angeordneten Kontaktapparat
JPH0686245B2 (ja) 1985-12-03 1994-11-02 三菱原子燃料株式会社 焼結炉用搬送コンベア
JPS63174150A (ja) * 1987-01-14 1988-07-1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起動プログラムの選択装置
JPH0329871Y2 (zh) * 1988-04-23 1991-06-25
JPH01315920A (ja) 1988-06-15 1989-12-20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単安定有極電磁石
GB2229038B (en) * 1989-03-07 1994-01-26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Electromagnetic contactor
JPH02250229A (ja) * 1989-03-24 1990-10-0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電磁接触器
JP2879783B2 (ja) * 1989-04-03 1999-04-05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電磁接触器
JPH0638144U (ja) 1992-10-26 1994-05-20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電磁接触器
JPH0686245U (ja) 1993-05-25 1994-12-13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電磁接触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09026A (en) * 1981-04-30 1985-04-02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Polarized electromagnetic relay
US5081436A (en) * 1988-11-22 1992-01-14 Omron Corporation Electromagnetic relay having an improved terminal structure
US5075660A (en) * 1989-03-24 1991-12-24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Electromagnetic contractor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for
CN100334671C (zh) * 2004-03-15 2007-08-29 欧姆龙株式会社 电磁继电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31790A (zh) * 2014-05-20 2016-04-27 富士电机机器制御株式会社 直流操作用有极电磁体和使用其的电磁接触器
CN105830188A (zh) * 2014-05-20 2016-08-03 富士电机机器制御株式会社 有极直流电磁铁装置和使用其的电磁接触器
CN105830188B (zh) * 2014-05-20 2018-01-30 富士电机机器制御株式会社 有极直流电磁铁装置和使用其的电磁接触器
US10347452B2 (en) 2014-05-20 2019-07-09 Fuji Electric Fa Components & Systems Co., Ltd. Polarized DC electromagnetic device and electromagnetic contactor using sa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947107B2 (ja) 2012-06-06
EP2469568A1 (en) 2012-06-27
US20120133462A1 (en) 2012-05-31
EP2469568A4 (en) 2014-03-26
CN102265369B (zh) 2014-10-01
EP2469568B1 (en) 2016-12-28
US8289111B2 (en) 2012-10-16
JP2011044278A (ja) 2011-03-03
WO2011021329A1 (ja) 2011-0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65369B (zh) 电磁接触器
US9275815B2 (en) Relay having two switches that can be actuated in opposite directions
US8823473B2 (en) Latching relay
WO2011052011A1 (ja) 電磁石装置および電磁石装置を用いた開閉装置
CN1211336A (zh) 电磁开关设备
US9478379B2 (en) Polarized electromagnetic relay
CN106356251A (zh) 闩锁继电器
US5844457A (en) Electromagnetically operated electric switching apparatus
US4851801A (en) Microwave C-switches and S-switches
US8466761B2 (en) Polarized electromagnet
US3277409A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assembly having a flat coil and whose armature assembly is formed with a deformable stem
CN201038081Y (zh) 极化永磁真空交流接触器
JP2015220181A (ja) 接点装置
CN219497650U (zh) 一种电磁继电器
US20120044030A1 (en) Relay with multiple coils
US20120242430A1 (en) Relay with multiple coils
CN201044230Y (zh) 用于机电开关装置的电磁系统
US4673908A (en) Polarized relay
CA2058376A1 (en) Miniature electromagnet assembly and relay with the miniature electromagnet assembly
JPH10106421A (ja) 多極形リードリレー
CN116417271A (zh) 旋转式电磁驱动机构、接触式开关总成以及开关电器
JPH1021810A (ja) 電磁リレー
JPH0483311A (ja) 電磁石
JPH01136313A (ja) 電磁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Saitama Prefecture, Japan

Patentee after: FUJI ELECTRIC FA COMPONENTS & SYSTEMS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Patentee before: FUJI ELECTRIC FA COMPONENTS & SYSTEMS Co.,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