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59570B - 湿度控制和空调系统 - Google Patents
湿度控制和空调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259570B CN102259570B CN201010200624.XA CN201010200624A CN102259570B CN 102259570 B CN102259570 B CN 102259570B CN 201010200624 A CN201010200624 A CN 201010200624A CN 102259570 B CN102259570 B CN 10225957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xch
- air
- mode
- under
- regeneration mo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321—Heat exchangers for air-conditioning devices
- B60H1/00328—Heat exchangers for air-conditioning devices of the liquid-air typ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3/00—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 B60H3/02—Moistening ; Devices influencing humidity levels, i.e. humidity control
- B60H3/024—Moistening ; Devices influencing humidity levels, i.e. humidity control for only dehumidifying the ai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3/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 F24F3/12—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 F24F3/14—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 F24F3/1411—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by absorbing or adsorbing water, e.g. using an hygroscopic desiccant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3/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 F24F3/12—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 F24F3/14—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 F24F3/1411—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by absorbing or adsorbing water, e.g. using an hygroscopic desiccant
- F24F3/1429—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by absorbing or adsorbing water, e.g. using an hygroscopic desiccant alternatively operating a heat exchanger in an absorbing/adsorbing mode and a heat exchanger in a regeneration mod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3/00—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 B60H3/02—Moistening ; Devices influencing humidity levels, i.e. humidity control
- B60H2003/028—Moistening ; Devices influencing humidity levels, i.e. humidity control the devices comprising regeneration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AREA)
Abstract
湿度控制和空调系统。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湿度控制和空调系统,该系统具有多个涂敷有干燥剂的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构造为在冷却模式与再生模式之间交替。在冷却模式下,被冷却的制冷剂在热交换器中循环且空气通过该热交换器,从而冷却和干燥该空气。在再生模式下,热交换器被发动机产生的热量加热且空气通过该热交换器,以帮助从干燥剂中去除水分。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湿度控制和空调系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蒸发器的湿度控制和空调系统,该蒸发器涂敷有干燥剂。
背景技术
湿度控制和空调系统用在小汽车和大客车内,以为乘员提供舒适的环境。在不使空气过冷的情况下从空气中去除过多的水分使得车辆内部对于乘员来说是舒适的。
发明内容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具有空调空间的车辆的湿度控制和空调系统。该湿度控制和空调系统包括两个热交换器,每个热交换器均涂敷有干燥剂。所述热交换器构造为在冷却模式或再生模式下运行。在该冷却模式下,冷却的制冷剂被引入到在冷却模式下运行的热交换器中,空气通过该热交换器,该空气被冷却,且干燥剂从该空气中吸附水分。在再生模式下,热空气或热排气从在再生模式下运行的热交换器中通过,并且,经加热的空气将水分从干燥剂中去除。该湿度控制和空调系统能够使所述热交换器在冷却模式与再生模式之间交替。该湿度控制和空调系统也包括缓冲器和多个空气管道,以将空气选择性地引导通过所述热交换器。经由空气管道和缓冲器将空气从大气引导到在冷却模式下运行的热交换器中,且然后引导到乘员舱。将空气经由空气管道和缓冲器从大气引导到在再生模式下运行的热交换器中。并然后引导到大气中。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对进入车辆中的空气进行除湿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使每个涂敷有干燥剂的第一热交换器和第二热交换器在冷却模式与再生模式之间交替。第一热交换器被设定为冷却模式,在该冷却模式下,将被冷却的制冷剂引导到第一热交换器中,空气然后通过该第一热交换器以便将空气冷却且从该空气中去除水分,然后该空气排出到车辆的乘员舱中。第二热交换器被设定为再生模式,在该再生模式下,热源将第二热交换器加热,然后空气通过该热交换器以便帮助从第二热交换器中去除水分,然后该空气排出到大气中。然后交换该第一热交换器和第二热交换器的模式,使得第二热交换器将空气冷却而第一热交换器被再生。
通过考虑以下详细描述及附图,本发明的其他方面将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湿度控制和空调系统的示意图,示出了第一运行模式。
图2是图1的湿度控制和空调系统的另一个示意图,示出了第二运行模式。
图3是空气流量控制器系统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构造的湿度控制和空调系统的示意图,示出了第一运行模式。
图5是图4的湿度控制和空调系统的另一个示意图,示出了第二运行模式。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构造的湿度控制和空调系统的示意图,示出了第一运行模式。
图7是图6的湿度控制和空调系统的另一个示意图,示出了第二运行模式。
图8是图4至图7中的热交换器单元的透视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构造的湿度控制和空调系统的示意图,示出了第一运行模式。
图10是图9中的湿度控制和空调系统的另一个示意图,示出了第二运行模式。
具体实施方式
在详细解释本发明的任何实施例之前,应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应用不限于在如下的描述中阐述的或在附图中示出的部件构造和布置的细节。本发明可具有其他实施例,且能以各种方式实施或执行。还应理解的是,在此使用的措辞和术语用于描述性目的,且不应视作限制。在此使用“包括”、“包含”或“具有”及其变体意思是指包含列在其后的项及其等同物以及另外的项。除非另外指出或限定,术语“安装”、“连接”、“支承”和“联接”及其变体被广义地使用,且包括直接和间接的安装、连接、支承和联接。另外,“连接”和“联接”不限于物理或机械式的连接或联接。
图1和图2示出了用于在空气被引入到诸如小汽车或大客车的车辆的乘员舱8之前从所述空气中去除湿气和热的湿度控制和空调系统。该系统包括:与冷凝器12以流体方式串联连接的压缩机10;以及,在冷凝器12与压缩机10之间并联连接的第一热交换器14、第二热交换器16和第三热交换器18。第一膨胀阀20位于冷凝器12的下游并且位于第一热交换器14和第二热交换器16这两者的上游。第二膨胀阀22位于冷凝器12和第三热交换器18之间。第一制冷剂控制阀24(例如,电磁阀)位于第一热交换器14和第一膨胀阀20之间。第二制冷剂控制阀26位于第二热交换器16和第一膨胀阀20之间。控制器(未示出)可操作地连接到第一制冷剂控制阀24和第二制冷剂控制阀26。第一热交换器14和第二热交换器16涂敷有干燥剂。干燥剂是捕获/容纳水分子的物质,以使物体或一定体积的空气干燥。干燥剂可以含有吸着剂、吸附剂和/或吸收剂材料。
图1示出了在第一运行模式下用于引导空气的多个管道。第一管道28将外部空气引导到热源30。第二管道32将空气从热源30引导到第一热交换器14。第三管道34将空气从第一热交换器引导到大气中。第四管道36将外部空气引导到第二热交换器16。第五管道38将空气从第二热交换器16引导到车辆的乘员舱8。多个风扇(未示出)用于使空气移动通过各个管道。
图2示出了在第二运行模式下用于引导空气的多个管道。第一管道28将外部空气引导到热源30。第六管道40将空气从热源30引导到第二热交换器16。第七管道42将空气从第二热交换器16引导到大气中。第八管道44将外部空气引导到第一热交换器14。第九管道46将空气从第一热交换器16引导到车辆的乘员舱8。多个缓冲器或控制板(未示出)根据运行模式将通向各个管道的开口打开和关闭。
图1和图2示出了可包括在一些实施例中的可选特征。该可选特征是用于再循环且选择性地冷却来自乘员舱的空气的设备。该可选特征包括第二膨胀阀22、第三热交换器18和用于使空气移动的风扇(未示出)。
图3是空气流量控制器的示意图。该空气流量控制器例如能用于控制通过第二管道32、第四管道36、第六管道40和第八管道44的空气流量。该空气流量控制器例如也能用于控制通过第三管道34、第五管道38、第七管道42和第九管道46的空气流量。该空气流量控制器包括第一缓冲器48、第二缓冲器50、第三缓冲器52和第四缓冲器54,它们可设定在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在第一位置中,第一缓冲器48和第四缓冲器54打开,而第二缓冲器50和第三缓冲器52关闭。在第二位置中,第一缓冲器48和第四缓冲器54关闭,而第二缓冲器50和第三缓冲器52打开。该空气流量控制器可与参考图1和图2描述的多个管道相结合使用。
图1示出了在第一运行模式下工作的系统,使得第一热交换器14在再生模式下运行而第二热交换器16在冷却模式下运行。在第一运行模式下,制冷剂被压缩机10压缩到高温气态,制冷剂然后进入冷凝器12,在该冷凝器12处,制冷剂被冷却且凝结成液态。第一制冷剂控制阀24关闭而第二制冷剂控制阀26打开。制冷剂的一部分然后通过第一膨胀阀20且进入第二热交换器16。第二制冷剂控制阀26打开以确保制冷剂进入第二热交换器16。第一制冷剂控制阀24保持关闭,以确保制冷剂不进入第一热交换器14。第一管道28将空气从大气引导到从车辆的发动机(未示出)接收热量的热源30,因此将空气加热。现在被加热的空气然后经由第二管道32从热源30引导到第一热交换器14,且空气使第一热交换器14上的干燥剂干燥。现在载有水分的空气然后经由第三管道被引导到大气中。第四管道36将空气从大气引导到第二热交换器16,在该第二热交换器16处,空气被干燥且冷却。被干燥且冷却的空气然后经由第五管道38引导到车辆的乘员舱8内。在替代实施例中,第一运行模式包括用于再循环和选择性地冷却来自乘员舱8的空气的设备。制冷剂通过第二膨胀阀22且进入第三热交换器18。通过第三热交换器18从乘员舱8中抽吸空气,然后该空气返回到乘员舱8。
图2示出了在第二运行模式下工作的系统,使得第一热交换器14在冷却模式下运行而第二热交换器16在再生模式下运行。在第二运行模式下,制冷剂被压缩机10压缩到高温气态,制冷剂然后进入冷凝器12,在该冷凝器12处,制冷剂被冷却且凝结成液态。制冷剂然后通过第一膨胀阀20且进入第一热交换器14。第一制冷剂控制阀24打开,以确保制冷剂进入第一热交换器14。第二制冷剂控制阀26关闭,以确保制冷剂不进入第二热交换器16。第一管道28将空气从大气引导到热源30,在该热源30处空气被加热。第六管道40将空气从热源30引导到第二热交换器16,在该第二热交换器16处,空气使第二热交换器16上的干燥剂干燥。现在载有水分的空气然后经由第七管道42从第二热交换器16引导到大气中。第八管道44将空气从大气引导到第一热交换器14,在该第一热交换器14处,空气被干燥和冷却。现在被干燥和冷却的空气然后经由第九管道46从第一热交换器引导到车辆的乘员舱8。在替代实施例中,第二运行模式包括用于再循环和选择性地冷却来自乘员舱8的空气的设备。制冷剂通过第二膨胀阀22且进入第三热交换器18。通过第三热交换器18从乘员舱8中抽吸空气,然后该空气返回到乘员舱8。
所述湿度控制和空调系统能设定为在第一运行模式和第二运行模式之间进行切换,包括对阀、缓冲器和控制件的必要改变,所述改变基于预设的时间量、来自确定干燥剂何时到达预设的湿润水平的传感器的信号,或来自确定进入乘员舱8中的空气何时到达预设的湿度水平的传感器的信号。
应当理解,图1和图2中的热源30可以是散热器,来自发动机的热液体(例如,冷却剂)循环通过该散热器,该散热器允许来自大气的空气经过且被加热。热源30也可以是热交换器,来自发动机的热排气循环通过该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允许来自大气的空气通过且被加热。热源30也可以是从发动机抽取并直接通过第一热交换器14或第二热交换器16的热排气,这取决于第一热交换器14或第二热交换器16是否在再生模式下运行。
图8示出了在图4至图7所示的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热交换器。制冷剂进入第一盘管或管56和第二盘管或管58以冷却热交换器,所述盘管或管穿过该热交换器。当热交换器上的干燥剂需要再生时,控制阀被操作成使得制冷剂不再循环通过该热交换器,而是替代地,热液体进入从热交换器中穿过的第三盘管或管60及第四盘管或管62,以加热该热交换器。
在描述图4和图5时,将使用100系列的附图标记。因此,与图1至图3的实施例中使用部件类似的部件将具有除了以100开头之外相同的附图标记。例如,图1至图3中的乘员舱在图4和图5中将被编号为108。
图4和图5示出了本发明的与图1至图3所示的实施例类似的替代实施例,只是没有使用热源30,而是使用来自车辆发动机的热冷却剂来直接加热第一热交换器114或第二热交换器116。
参考图4,该系统在第一运行模式下工作,使得第一热交换器114在再生模式下运行而第二热交换器116在冷却模式下运行。第一冷却剂控制阀164(例如,电磁阀)使得来自发动机的热冷却剂进入到涂敷有干燥剂的第一热交换器114中,以将第一热交换器114加热且使干燥剂干燥。该热冷却剂可以是水、乙二醇、水-乙二醇混合物或其他可用作吸热剂的液体。第二冷却剂控制阀166关闭,使得来自发动机的热冷却剂不进入第二热交换器116。在热冷却剂通过第一热交换器114之后,它返回到发动机中以被再次加热。第一制冷剂控制阀124保持关闭,使得被冷却的制冷剂不进入第一热交换器114。第二制冷剂控制阀126打开以允许被冷却的制冷剂进入第二热交换器116中。在制冷剂通过第二热交换器116之后,它返回到压缩机110。来自大气的空气经由第二管道132被引导到第一热交换器114,且该空气从第一热交换器114上的干燥剂中去除水分。现在载有水分的空气然后经由第三管道134被引导到大气中。第四管道136将空气从大气引导到第二热交换器116,在该第二热交换器116处空气被干燥和冷却。被干燥和冷却的空气然后经由第五管道138被引导到车辆的乘员舱108。多个缓冲器由系统设定,以确保空气流过预期的管道。在替代实施例中,第一运行模式包括用于再循环和选择性地冷却来自乘员舱108的空气的设备。
图5示出了与图4相同的系统,但在此第二运行模式下,冷却剂控制阀164、166和制冷剂控制阀124、126以及缓冲器运行以使得第一热交换器114在冷却模式下运行,以冷却和干燥来自大气的空气并将其送到乘员舱108中。第二热交换器116在再生模式下运行,使得第二热交换器116被再生,这意味着从第二热交换器116的干燥剂中去除水分,且湿空气被送到大气中。如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那样,多个管道用于引导空气。
在描述图6和图7时,将使用200系列的附图标记。因此,与图4和图5的实施例中使用的部件类似的部件将具有除了以200开头之外相同的附图标记。例如,图4和图5中的乘员舱108在图6和图7中将被编号为208。
图6和图7示出了本发明的与图4和图5所示的实施例类似的替代实施例,只是没有使用缓冲器来迫使空气流过不同的管道,而是使用了第一可逆风扇268和第二可逆风扇270。参考图6,该系统在第一运行模式下工作,使得第一热交换器214在再生模式下运行而第二热交换器216在冷却模式下运行。第一冷却剂控制阀264打开以允许来自发动机的热液体进入到涂敷有干燥剂的第一热交换器214中,以变加热第一热交换器214且使干燥剂干燥。第二冷却剂控制阀266关闭,使得来自发动机的热液体不进入涂敷有干燥剂的第二热交换器216。在热液体通过第一热交换器214之后,它返回到发动机以被再次加热。第一制冷剂控制阀224保持关闭,使得被冷却的制冷剂不进入第一热交换器214。第二制冷剂控制阀226打开,以允许被冷却的制冷剂进入第二热交换器216中。在制冷剂通过第二热交换器216之后,它返回到压缩机210。第一可逆风扇268与管道相结合地运行,以从乘员舱208中抽取空气,使该空气通过第一热交换器214(在该第一热交换器214中,空气有助于干燥剂的干燥),然后该湿空气排放到大气中。第二可逆风扇270运行以从大气中抽取空气,使该空气通过第二热交换器216(在该第二热交换器216中,空气被冷却和干燥),然后,现在冷而干燥的空气进入乘员舱208中。
图7示出了与图6中相同的系统,但在此情况中该系统在第二运行模式下工作,使得第一热交换器214在冷却模式下运行而第二热交换器216在再生模式下运行。制冷剂控制阀224、226和冷却剂控制阀264、266以及可逆风扇268、270运行以使得第一热交换器214将来自大气的空气冷却和干燥并将其送到乘员舱208中。该系统运行以使得第二热交换器216被再生,这意味着从干燥剂中去除水分,并将加热的湿空气送到大气中。
在描述图9和图10时,将使用300系列的附图标记。因此,与图6和图7的实施例中使用的部件类似的部件将具有除了以300开头之外相同的附图标记。例如,图6和图7中的乘员舱208在图9和图10中将被编号为308。
图9和图10示出了本发明的替代实施例,其使用了第一风扇372、第二风扇374、第三风扇376和第四风扇378来代替图6和图7中的可逆风扇268、270。参考图9,该系统在第一运行模式下运行,使得第一热交换器314在再生模式下运行而第二热交换器316在冷却模式下运行。第一冷却剂控制阀364打开,以允许来自发动机的热液体(例如冷却剂)进入到涂敷有干燥剂的第一热交换器314中,以变将第一热交换器314加热且使干燥剂干燥。第二冷却剂控制阀366关闭,使得来自发动机的热液体不进入涂敷有干燥剂的第二热交换器316。在热液体通过第一热交换器314之后,它返回到发动机以被再次加热。第一制冷剂控制阀324维持关闭,使得被冷却的制冷剂不进入第一热交换器314。第二制冷剂控制阀326打开,以允许被冷却的制冷剂进入第二热交换器326中。在制冷剂通过第二热交换器316之后,它返回到压缩机310。第一风扇372和第四风扇378关闭。第二风扇374与管道相结合地运行,以从大气或乘员舱308中抽取空气,使该空气通过第一热交换器314(在该第一热交换器314处,空气有助于使干燥剂干燥),然后该湿空气排放到大气中。第三风扇376与管道相结合地运行,以从大气中抽取空气,使空气通过第二热交换器316(在该第二热交换器316处,空气被冷却和干燥),并且,现在冷而干燥的空气进入乘员舱308中。
图10示出了与图9中相同的系统,但在此情况中该系统在第二运行模式下运行,使得第一热交换器314在冷却模式下运行而第二热交换器316在再生模式下运行。冷却剂控制阀364、366和制冷剂控制阀324、326运行,以将制冷剂送到第一热交换器314中并将热液体送到第二热交换器316中。第二风扇374和第三风扇376关闭。第一风扇372与管道相结合地运行,以从大气中抽取空气并将其送过该第一热交换器314(在该第一热交换器314处,空气被冷却和干燥)。然后,现在冷而干燥的空气进入乘员舱308中。第四风扇378运行,以从大气或从乘员舱308中抽取空气并将其送过该第二热交换器316,在该第二热交换器316处,空气有助于使干燥剂干燥。然后,该湿空气被送到大气中。
本发明的一个优点是:本发明能够独立控制湿度和温度,以创造更舒适的环境。现有技术需要低温制冷剂来进行湿度控制。本发明允许比现有技术高大约10℃的蒸发温度。通常,1℃的温升将使效率提高2%至3%。较高的蒸发温度将提高车辆湿度控制和空调系统的能量效率。
应当理解,在任何实施例中,将被冷却和干燥的空气均能从大气、从乘员舱8或从以上二者的组合中获取。将用于帮助干燥剂再生的空气可从大气、从乘员舱8或从以上二者的组合中获取。通过操作缓冲器和管道使得在抽取空气的区域与送出空气的区域之间建立流体连接,能从乘员舱8或大气中选择性地获取空气。
应当理解,在任何实施例中,流过热交换器14、16、18或流入乘员舱8中的空气的速度和体积均能由该系统自动调节或由操作者手动调节。
应当理解,在任何实施例中,压缩机10均能关闭,使得被冷却的制冷剂不再循环通过热交换器14、16、18。在此情况中,热交换器上的干燥剂仍将吸附水分,从而降低进入乘员舱8中的空气的湿度水平。
虽然已参考特定的优选实施例详细描述了本发明,但在如上文所述的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独立方面的精神和范围内,可以存在变化和修改。
因此,其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湿度控制和空调系统等。在所附权利要求中阐述了本发明的各种特征及优点。
Claims (17)
1.一种车辆,包括:
车架;
由车架支承的乘员舱;
由车架支承的产生热量的发动机;
涂敷有干燥剂的第一热交换器和第二热交换器,其中第一热交换器和第二热交换器中的每一个均在冷却模式与再生模式之间交替;以及
与所述第一热交换器和第二热交换器中的每一个相关的可逆风扇,使得所述风扇在相关的热交换器处于冷却模式下时沿第一方向旋转,而在相关的热交换器处于再生模式下时沿第二方向旋转;
其中,处于冷却模式下的热交换器接收制冷剂,以从通过所述处于冷却模式下的热交换器且进入车辆的乘员舱内的空气中去除热量,并从通过所述处于冷却模式下的热交换器的空气中去除水分,所述水分被所述处于冷却模式下的热交换器上的干燥剂吸附,并且其中,处于再生模式下的热交换器被发动机产生的热量加热,以从所述处于再生模式下的热交换器上的干燥剂中去除水分,且空气通过所述处于再生模式下的热交换器并排出到车辆外部的大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还包括多个空气管道,所述多个空气管道将已被冷却和干燥的空气从处于冷却模式下的热交换器引导到乘员舱内,且将已从干燥剂中吸附水分的空气从处于再生模式下的热交换器引导到大气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空气管道包括多个缓冲器,以将空气选择性地引入大气、蒸发器和乘员舱中或者从其中引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中,处于再生模式下的热交换器被通过发动机加热的冷却剂加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还包括控制冷却剂向第一热交换器的流动的第一阀,和控制冷却剂向第二热交换器的流动的第二阀。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第一热交换器和第二热交换器中的每一个均包括用于使制冷剂通过的管路和用于使冷却剂通过的另外管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中,处于再生模式下的热交换器被通过发动机加热的空气加热。
8.一种车辆,包括:
车架;
由车架支承的乘员舱;
由车架支承的产生热量的发动机;
涂敷有干燥剂的第一热交换器和第二热交换器,其中第一热交换器和第二热交换器中的每一个均在冷却模式与再生模式之间交替;以及
与所述第一热交换器和第二热交换器中的每一个相关的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所述第一风扇运行以使得空气沿第一方向移动通过相关的处于冷却模式下的热交换器,且所述第二风扇运行以当相关的热交换器处于再生模式下时使空气沿相反的方向移动,
其中,处于冷却模式下的热交换器接收制冷剂,以从通过所述处于冷却模式下的热交换器且进入车辆的乘员舱内的空气中去除热量,并从通过所述处于冷却模式下的热交换器的空气中去除水分,所述水分被所述处于冷却模式下的热交换器上的干燥剂吸附,并且其中,处于再生模式下的热交换器被发动机产生的热量加热,以从所述处于再生模式下的热交换器上的干燥剂中去除水分,且空气通过所述处于再生模式下的热交换器并排出到车辆外部的大气中。
9.一种车辆,包括:
车架;
由车架支承的乘员舱;
由车架支承的产生热量的发动机;
涂敷有干燥剂的第一热交换器和第二热交换器,其中第一热交换器和第二热交换器中的每一个均在冷却模式与再生模式之间交替;以及
与第一热交换器相关的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以及与第二热交换器相关的第三风扇和第四风扇,所述第一风扇运行以使得空气沿第一方向移动通过处于冷却模式下的第一热交换器,第二风扇运行以当第一热交换器处于再生模式下时使空气在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移动,第三风扇运行以使得空气沿第二方向移动通过处于冷却模式下的第二热交换器,且第四风扇运行以当第二热交换器处于再生模式下时使空气在与第二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移动,
其中,处于冷却模式下的热交换器接收制冷剂,以从通过所述处于冷却模式下的热交换器且进入车辆的乘员舱内的空气中去除热量,并从通过所述处于冷却模式下的热交换器的空气中去除水分,所述水分被所述处于冷却模式下的热交换器上的干燥剂吸附,并且其中,处于再生模式下的热交换器被发动机产生的热量加热,以从所述处于再生模式下的热交换器上的干燥剂中去除水分,且空气通过所述处于再生模式下的热交换器并排出到车辆外部的大气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还包括控制制冷剂向第一热交换器的流动的第一阀,和控制制冷剂向第二热交换器流动的第二阀。
11.一种用于对进入车辆中的空气进行除湿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使各自均涂敷有干燥剂的第一热交换器和第二热交换器在冷却模式与再生模式之间交替;
将制冷剂接收到处于冷却模式下的热交换器中;
使空气通过处于冷却模式下的热交换器,以将空气冷却并从空气中去除水分,然后将所述空气从处于冷却模式下的热交换器排出到车辆的乘员舱内;
利用车辆的发动机产生的热量来加热处于再生模式下的热交换器;
使空气通过处于再生模式下的热交换器,以便从处于再生模式下的热交换器上的干燥剂中去除水分;
将空气从处于再生模式下的热交换器排出到大气中;以及
使与所述第一热交换器和第二热交换器中的每一个相关的可逆风扇在相关的热交换器处于冷却模式下时沿第一方向旋转,而在相关的热交换器处于再生模式下时沿第二方向旋转。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将已被冷却和干燥的空气从处于冷却模式下的热交换器引导通过第一空气管道;以及,将已从干燥剂中吸附水分的空气从处于再生模式下的热交换器通过第二空气管道引导到大气中。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利用第一控制阀来控制制冷剂向第一热交换器的流动;以及,利用第二控制阀来控制制冷剂向第二热交换器的流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加热热交换器的步骤包括:使用被发动机加热的冷却剂来加热处于再生模式下的热交换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利用第一控制阀来控制冷却剂向第一热交换器的流动;以及,利用第二控制阀来控制冷却剂向第二热交换器的流动。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当第一热交换器在冷却模式下运行时使制冷剂通过第一热交换器的管路;以及,当第一热交换器在再生模式下运行时使冷却剂通过第一热交换器的另外的管路。
17.一种车辆,包括:
车架;
由车架支承的乘员舱;
由车架支承的产生热量的发动机;
涂敷有干燥剂的第一热交换器和第二热交换器,其中第一热交换器和第二热交换器中的每一个均在冷却模式与再生模式之间交替;
多个空气管道,所述多个空气管道将已被冷却和干燥的空气从处于冷却模式下的热交换器引导到乘员舱内,且将已从干燥剂中吸附水分的空气从处于再生模式下的热交换器引导到大气中;
第一阀和第二阀,所述第一阀控制制冷剂向第一热交换器的流动,所述第二阀控制制冷剂向第二热交换器的流动;以及
与所述第一热交换器和第二热交换器中的每一个相关的可逆风扇,使得所述风扇在相关的热交换器处于冷却模式下时沿第一方向旋转,而在相关的热交换器处于再生模式下时沿第二方向旋转;
其中,处于冷却模式下的热交换器经由所述阀之一接收制冷剂,以从通过所述处于冷却模式下的热交换器的空气中去除热量,并从通过所述处于冷却模式下的热交换器的空气中去除水分,已通过所述处于冷却模式下的热交换器的空气然后经由多个空气管道被引导到乘员舱中,并且其中,处于再生模式下的热交换器被发动机产生的热量加热,以从所述处于再生模式下的热交换器上的干燥剂中去除水分,且空气通过所述处于再生模式下的热交换器并经由所述多个空气管道排出到车辆外部的大气中。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200624.XA CN102259570B (zh) | 2010-05-26 | 2010-05-26 | 湿度控制和空调系统 |
US13/110,178 US20110289944A1 (en) | 2010-05-26 | 2011-05-18 | Humidity control an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
EP11250539.1A EP2390593B1 (en) | 2010-05-26 | 2011-05-19 | Humidity control an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200624.XA CN102259570B (zh) | 2010-05-26 | 2010-05-26 | 湿度控制和空调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259570A CN102259570A (zh) | 2011-11-30 |
CN102259570B true CN102259570B (zh) | 2015-11-25 |
Family
ID=443141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200624.XA Active CN102259570B (zh) | 2010-05-26 | 2010-05-26 | 湿度控制和空调系统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10289944A1 (zh) |
EP (1) | EP2390593B1 (zh) |
CN (1) | CN10225957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2881274B1 (en) * | 2012-08-05 | 2019-06-19 | Yokohama Heat use Technology | Dehumidifying device for vehicle |
CN105008823B (zh) * | 2012-12-31 | 2017-11-03 | 特灵国际有限公司 | 热泵热水器 |
GB2512293A (en) * | 2013-03-22 | 2014-10-01 | Honeywell Uk Ltd |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
JP6108928B2 (ja) * | 2013-04-16 | 2017-04-05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装置 |
US9028591B2 (en) * | 2013-05-01 | 2015-05-12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Climate control system having multiple adsorbers and a method of control |
CA2936990C (en) * | 2014-03-21 | 2018-06-26 | 2525 Group, Inc. | Recycling of waste heat by dehumidifier appliance: apparatus and method |
LU92436B1 (de) * | 2014-04-24 | 2015-10-26 | Alternative Energy Consulting & Technologies Sarl | Heiz- und Trocknungsvorrichtung zur Verwendung in Kraftfahrzeugen |
CN104155285A (zh) * | 2014-08-29 | 2014-11-19 | 四川九高科技有限公司 | 用于拉曼光谱仪的温控装置 |
JP2016053448A (ja) * | 2014-09-03 | 2016-04-14 | 大成建設株式会社 | 吸着熱交換型エレメントおよび空調システム |
CN104201083A (zh) * | 2014-09-04 | 2014-12-10 |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离子迁移谱仪的空气干燥器 |
KR101667979B1 (ko) * | 2015-06-19 | 2016-10-21 | 한국생산기술연구원 | 제습 및 가습 기능을 갖는 공기조화기와 이를 이용한 제습냉방 및 가습난방 방법 |
US20170158025A1 (en) * | 2015-12-02 | 2017-06-08 | Carrier Corporation | Heating, ventilation, air condition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 with dehumidification |
CN114935182A (zh) * | 2017-04-18 | 2022-08-23 | 北狄空气应对加拿大公司 | 被干燥剂增强的蒸发冷却系统中的水回收 |
CN110785615A (zh) | 2017-04-18 | 2020-02-11 | 北狄空气应对加拿大公司 | 被干燥剂增强的蒸发冷却系统和方法 |
US10336162B2 (en) * | 2017-06-27 | 2019-07-02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HVAC system with odor absorbent regeneration |
CN108973607A (zh) * | 2018-09-04 | 2018-12-11 | 南京工业大学 | 一种适用于燃油车和电动车的使用废热驱动溶液除湿的车载除湿系统 |
FR3102099B1 (fr) * | 2019-10-16 | 2022-11-04 | Renault | Dispositif de sechage d’air d’un habitacle de vehicule automobile |
DE102020127309A1 (de) | 2020-10-16 | 2022-04-21 |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 Belüftungsvorrichtung zum Versorgen eines Innenraums eines Kraftwagens mit Luft, sowie Kraftwagen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327739A (en) * | 1992-09-10 | 1994-07-12 | Hughes Aircraft Company | Desiccant adsorption air conditioner for automobiles |
US6481222B1 (en) * | 1994-07-07 | 2002-11-19 | James G. T. Denniston | Desiccant based humidification/dehumidification system |
JP2006264584A (ja) * | 2005-03-25 | 2006-10-05 | Suzuki Motor Corp | 空気調和装置 |
CN1864034A (zh) * | 2003-10-09 | 2006-11-15 |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 空气调节装置 |
CN101576326A (zh) * | 2008-05-09 | 2009-11-11 | 塞莫金公司 | 包括干燥剂的制冷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335719A (en) * | 1991-10-12 | 1994-08-09 | Behr Gmbh & Co. | Apparatus for heating and/or cooling a compartment |
JPH07755A (ja) * | 1993-06-17 | 1995-01-06 | Sanden Corp | 除湿空調機 |
US5878590A (en) * | 1998-02-25 | 1999-03-09 |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 Dehumidifying mechanism for auto air conditioner with improved space utilization and thermal efficiency |
US6883602B2 (en) * | 2002-05-31 | 2005-04-26 | Carrier Corporation | Dehumidifier for use in mass transit vehicle |
JP4720772B2 (ja) * | 2007-04-06 | 2011-07-13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車両用除加湿装置 |
-
2010
- 2010-05-26 CN CN201010200624.XA patent/CN102259570B/zh active Active
-
2011
- 2011-05-18 US US13/110,178 patent/US20110289944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1-05-19 EP EP11250539.1A patent/EP2390593B1/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327739A (en) * | 1992-09-10 | 1994-07-12 | Hughes Aircraft Company | Desiccant adsorption air conditioner for automobiles |
US6481222B1 (en) * | 1994-07-07 | 2002-11-19 | James G. T. Denniston | Desiccant based humidification/dehumidification system |
CN1864034A (zh) * | 2003-10-09 | 2006-11-15 |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 空气调节装置 |
JP2006264584A (ja) * | 2005-03-25 | 2006-10-05 | Suzuki Motor Corp | 空気調和装置 |
CN101576326A (zh) * | 2008-05-09 | 2009-11-11 | 塞莫金公司 | 包括干燥剂的制冷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2390593A3 (en) | 2013-07-24 |
CN102259570A (zh) | 2011-11-30 |
EP2390593B1 (en) | 2016-04-13 |
EP2390593A2 (en) | 2011-11-30 |
US20110289944A1 (en) | 2011-12-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259570B (zh) | 湿度控制和空调系统 | |
JP7185469B2 (ja) | 車両の熱管理システム | |
JP6151760B2 (ja) | ハイブリッド自動車用空調回路、およびハイブリッド自動車の自動車電池を予熱するための方法 | |
CN104129253B (zh) | 具有多个吸附器的气候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 |
JP5342520B2 (ja) | 自動車用小型温度調節システム | |
CN109291761B (zh) | 一种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 | |
JP2011001048A (ja) | 車両用空調システム | |
JP2013001387A (ja) | 車両用ヒートポンプ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 |
CN104121722B (zh) | 一种电动或混合动力车的热泵空调系统 | |
JP6562004B2 (ja) | 吸着式ヒートポンプを備えた車両用エアコン装置 | |
CN106091175A (zh) | 低露点干燥室用低温再生干燥除湿系统 | |
JP5576327B2 (ja) | 空調システム | |
KR102475078B1 (ko) | 저노점 건조실용 저온 재생 데시컨트 제습 시스템 | |
JP2014097740A (ja) | 車両用空気調和装置 | |
JP6068455B2 (ja) | 冷却回路およびそのような回路の制御方法 | |
CN109760484A (zh) | 一种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 | |
CN101576326A (zh) | 包括干燥剂的制冷系统 | |
WO2010044392A1 (ja) | 塗装設備 | |
JP6018938B2 (ja) | 外気処理用空調システム | |
WO2019029218A1 (zh) | 汽车空调系统 | |
CN203949409U (zh) | 一种电动或混合动力车的热泵空调系统 | |
JP2012159235A (ja) | ヒートポンプシステム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デシカント空調システム | |
JP2010121921A (ja) | 静止型除湿器を備えた空調システム | |
CN113960093B (zh) | 用于燃料电池环境舱的切换融霜低温供气系统及控制方法 | |
KR20150041997A (ko) | 선박건조중 내부 습도조절을 위한 다목적 제습장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