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59192B - 基于液相络合还原法制备纳米零价铁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液相络合还原法制备纳米零价铁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59192B
CN102259192B CN 201110211774 CN201110211774A CN102259192B CN 102259192 B CN102259192 B CN 102259192B CN 201110211774 CN201110211774 CN 201110211774 CN 201110211774 A CN201110211774 A CN 201110211774A CN 102259192 B CN102259192 B CN 10225919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lution
complexing
iron
valent iron
ferro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11021177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59192A (zh
Inventor
崔世海
吉祖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 20111021177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259192B/zh
Publication of CN1022591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591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591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5919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pounds Of Iron (AREA)
  • Catalysts (AREA)

Abstract

一种基于液相络合还原法制备纳米零价铁的方法,将可溶性亚铁盐和络合剂磺基水杨酸加水溶解,调节溶液的pH值为5~7,形成络合亚铁溶液;络合亚铁溶液中加入四氢呋喃,混合均匀;将NaBH4或KBH4溶液加入所述的络合亚铁溶液中,搅拌下进行液相还原反应,络合态亚铁离子还原制得纳米零价铁颗粒。本发明方法合成纳米铁颗粒,制备过程中无需加入表面活性剂;所制得纳米铁颗粒分散性好、分布均匀,粒径范围约5-20nm,平均粒径约10-18nm,比表面积70-90m2/g,且没有出现明显氧化现象。

Description

基于液相络合还原法制备纳米零价铁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合成工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纳米零价铁粒子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通过改进的液相络合还原法制备纳米零价铁的方法。
背景技术
纳米铁因其颗粒直径小,比表面积和表面能大,从而具有优越的吸附性能和很高的还原活性。利用其特有的表面效应和小尺寸效应,可以大大提高其反应活性和降解效率,同时铁颗粒也是环境友好型的物质,因此在地下水修复中具有其独特的优势。目前利用纳米铁粒子去除水中无机盐、有机物、重金属类污染物已有相关的文献报道,纳米铁颗粒较强的去污净水能力及特有的优势使其在地下水修复等环境污染物的处理工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近年来, 纳米铁材料的制备工艺及其微观结构与性能的表征越来越受到重视,并取得了诸多进展。通常制备纳米铁的方法有惰性气体冷凝法、热等离子法、高能球磨法和深度塑性变型法等。采用这些方法制备纳米铁可以获得比较理想的结果,但是由于受到条件复杂和工艺苛刻等因素的限制,在工业上实现大规模的生产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
目前有关纳米铁制备的文献报道中应用最广泛的是液相化学法,其主要机理是将溶液中的铁盐(主要是Fe(Ⅱ)和 Fe(Ⅲ))在强还原剂(KBH4、NaBH4等)的作用下,还原为单质金属铁粒子。
对于Fe(Ⅱ): Fe2+ + 2BH4 - + 6H2O → Fe + 2B(OH)3 + 7H2
对于 Fe(Ⅲ):2Fe3+ + 6BH4 - + 18H2O → 2Fe + 6B(OH)3 + 21H2  
Joo等(OxidativeDegradation of the Carbothioate Herbicide, Molinate, Using Nanoscale Zero-Valent Iron. Environ. Sci. Technol.,2004, 38:2242-2247.)采用此法制备了纳米铁用来降解除草剂,经BET及TEM分析,制备的零价铁颗粒比表面积为32 m2/g,粒径分布为1-200 nm,平均粒径为50 nm。Rajkanel等(Removal of Arsenic (III) from Groundwater by Nanoscale Zero-Valent Iron. Environ. Sci. Technol., 2005, 39:1291-1298.)应用该法制备纳米零价铁去除地表水中的三价砷,通过TEM分析,颗粒粒径在1-120 nm。
液相法制备产品成本低、投资小、产量大, 有利于降低纳米粉体生产成本,制得的粉体材料表面活性高,是目前实验室和工业上广泛应用的制备金属纳米材料的方法。液相法存在的主要瓶颈问题是制备过程中易造成粒子形状、大小不均以及粒子间的团聚现象,因此一些学者通过添加高分子分散剂达到改善铁颗粒分散性的目的。王晓栋等在所申请的专利“一种改进液相还原法制备纳米零价铁粒子的方法”(200610088201.7)中,通过添加聚乙烯吡咯烷酮作为分散剂,经BET和TEM分析,制备的零价铁颗粒比表面积为45-56 m2/g,粒径分布为40-80nm,平均粒径为60 nm。陈华等(改进纳米零价铁的制备及其去除水中的四环素.环境工程学报,2011,5(4):768-771) 在制备过程中添加聚乙烯吡咯烷酮以改性纳米铁颗粒,所制备铁颗粒的比表面积为36.9 m2/g,平均粒径为10-40 nm。崔世海在申请的专利“应用改进液相还原法制备零价纳米铁颗粒的方法”(201010218687.8)中通过改进液相还原法合成出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50nm,比表面积42~60m2/g的铁颗粒。
通过对国内外有关纳米铁合成的相关文献及专利的查阅,结果表明,在本发明之前,还未有不需要添加高分子分散剂,通过液相还原法合成颗粒较小(5-20nm),粒径分布均匀的纳米零价铁颗粒的报道。
发明内容
针对目前液相还原法所制备的纳米零价铁颗粒大小分布不均匀,容易发生团聚,且操作过程耗时、易被氧化等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改进液相还原法,在不需加入表面活性剂的条件下,即可合成出分散性较好、颗粒比较均匀,粒径更小(5~20nm左右)的纳米铁粒子。
完成上述发明任务的技术方案是:基于液相络合还原法制备纳米零价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可溶性亚铁盐和络合剂磺基水杨酸加水溶解,调节溶液的pH值为5~7,形成络合亚铁溶液;络合亚铁溶液中加入四氢呋喃,混合均匀;将NaBH4或KBH4溶液加入所述的络合亚铁溶液中,搅拌下进行液相还原反应,络合态亚铁离子还原制得纳米零价铁颗粒。
本发明的原理是利用可溶性铁盐和磺基水杨酸络合,通过液相还原法,将溶液中络合态亚铁离子在强还原剂NaBH4或KBH4的作用下还原为纳米铁颗粒,从而合成出分散性较好、颗粒均匀的纳米铁粒子。通过控制络合亚铁盐溶液的浓度、反应体系pH值、分散剂四氢呋喃(THF)和水的体积比、反应时间等因素,可制备出颗粒均匀,粒径大小为5~20nm的纳米铁粒子。 
本发明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一定量的可溶性的亚铁盐和磺基水杨酸,其中Fe2+和磺基水杨酸的物质的量比为1:2~4;
(2)、向步骤(1)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溶解,调节溶液的pH值为5~7,形成络合亚铁溶液,络合亚铁溶液的浓度为0.01~0.05mol·L-1
(3)、在步骤(2)的络合亚铁溶液中加入四氢呋喃,四氢呋喃的加入量与其中蒸馏水的体积比为1:2~9:1,搅拌混合均匀;
(4)、将NaBH4或KBH4溶解于四氢呋喃与水的混合溶液中,过量的NaBH4或KBH4溶液滴加入步骤(3)的络合亚铁溶液中,进行液相还原反应,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制得纳米零价铁颗粒。
所述的可溶性亚铁盐包括氯化亚铁、硫酸亚铁、硝酸亚铁或硫酸铵亚铁等。
液相还原反应的还原剂为NaBH4或KBH4溶液,优选NaBH4或KBH4溶解于四氢呋喃与水的混合溶液。所述的四氢呋喃与水的混合溶液,四氢呋喃与水的体积比优选为9:1~1:2,优选6:1~1:1。
所述的NaBH4或KBH4的物质的量优选为亚铁盐的3~6倍。
所述的步骤(4)中继续搅拌时间优选5~15min之间。
所述方法中,制得的纳米零价铁颗粒用蒸馏水和乙醇洗涤后,在无水乙醇中保存。
进一步,以硫酸铵亚铁为例,本发明液相络合还原法制备纳米零价铁的方法,其具体技术步骤如下:
(1)、称取0.15~0.75g的FeSO4(NH4)2SO4·6H2O和0.2~0.9g的磺基水杨酸(Fe2+与磺基水杨酸的物质的量比为1:2~4); 
(2)、加入4~27mL蒸馏水配制浓度为(0.0115~0.0446)mol·L-1络合亚铁溶液,调节pH值为5~7;
(3)、在步骤(2)的反应体系中加入13~36mL的四氢呋喃,控制其与加入蒸馏水的体积比值为9:1与1:2之间,搅拌使反应体系混合均匀;
(4)、将0.05~0.2g NaBH4溶解于20mL四氢呋喃与水的混合液,该溶液以2-3滴/秒的速度滴加到步骤(3)的溶液中,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反应5~15min;
(5)、用蒸馏水和乙醇分别洗涤纳米铁颗粒2~3次后,在无水乙醇中保存。
使用相关分析手段对根据本发明方法合成的纳米铁颗粒进行表征,参见图1和图2,结果如下:
(1)TEM的测试结果
TEM的测试结果表明:颗粒分散均匀,粒径的范围在5-20nm左右。
(2)XRD的测试结果
XRD的测试结果表明:在扫描衍射角度2θ为30°~100°时,出现衍射峰时对应的2θ分别为44°~46°、64°~66°、81°~83°,对照铁的标准PDF卡片发现,刚好对应相应的110晶面衍射(44.6732°)、200晶面衍射(65.0211°)、211晶面衍射(82.3326°)。表明颗粒为单质铁,且没有出现氧化铁杂质。
 (3)BET的测试结果
BET的测试结果表明:此法合成的纳米铁颗粒的比表面积为70-90m2/g。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基于改进的液相还原法,利用可溶性铁盐和磺基水杨酸络合,将络合态亚铁离子在强还原剂作用下液相还原为纳米铁颗粒,从而合成出分散性较好、颗粒均匀、粒径更小(5~20nm左右)的纳米铁粒子。采用本发明方法合成纳米铁颗粒,制备过程中无需加入有机高分子表面活性剂,设备简易,操作方便,同时所制得纳米铁颗粒分布均匀,粒径范围约5-20nm,平均粒径约为10-18nm,比表面积约为70-90m2/g,且纳米铁颗粒未出现明显氧化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合成的纳米铁颗粒的TEM图。
图2为本发明合成的纳米铁颗粒的XRD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进一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所述的具体实施例有助于对本发明的理解和实施,并非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以具体实施方式为限,而是由权利要求加以限定。
实施例1
在20mL的蒸馏水中依次加入0.6934g FeSO4(NH4)2SO4·6H2O和 0.8032g磺基水杨酸,调节溶液pH值为6,然后再加入20mL的THF,搅拌使之充分混合均匀。称量0.2gNaBH4溶于20mL的THF和水(体积比为1:1)的混合体系中,最后将硼氢化钠溶液以2-3滴/秒的速度滴入络合亚铁盐溶液中,滴加完毕后控制反应时间为15min,用蒸馏水和无水乙醇分别洗涤纳米铁颗粒三次后,将纳米铁颗粒保存在无水乙醇中。
TEM的测试结果表明:粒径的范围在5-20m左右,平均粒径16nm。
XRD的测试结果表明:在扫描衍射角度2θ为30°~100°时,出现衍射峰时对应的2θ分别为44.4732°、65.8241°、82.9826°,对照铁的标准PDF卡片发现,刚好对应相应的110晶面,200晶面和211晶面,表明颗粒为单质铁,且没有出现氧化铁杂质。
BET的测试结果表明:此法合成的纳米铁颗粒的比表面积为76.1m2/g。
实施例2
在13mL的蒸馏水中依次加入0.6986g FeSO4(NH4)2SO4·6H2O和 0.8046g磺基水杨酸,调节溶液pH值为6,然后再加入27mL的THF,搅拌使之充分混合均匀。称量0.2gNaBH4溶于20mL的THF和水(体积比为1:1)的混合体系中,最后将硼氢化钠溶液以2-3滴/秒的速度滴入络合亚铁盐溶液中,滴加完毕后控制反应时间为15min,用蒸馏水和无水乙醇分别洗涤纳米铁颗粒三次后,将纳米铁颗粒保存在无水乙醇中。
TEM的测试结果表明:粒径的范围在5-20m左右,平均粒径15nm。
XRD的测试结果表明:在扫描衍射角度2θ为30°~100°时,出现衍射峰时对应的2θ分别为45.1752°、65.0724°、82.1429°,对照铁的标准PDF卡片发现,刚好对应相应的110晶面,200晶面和211晶面,表明颗粒为单质铁,且没有出现氧化铁杂质。
BET的测试结果表明:此法合成的纳米铁颗粒的比表面积为79.1m2/g。
实施例3
在27mL的蒸馏水中依次加入0.7023g FeSO4(NH4)2SO4·6H2O和 0.8174g磺基水杨酸,调节溶液pH值为6,然后再加入13mL的THF,搅拌使之充分混合均匀。称量0.2gNaBH4溶于20mL的THF和水(体积比为1:1)的混合体系中,最后将硼氢化钠溶液以2-3滴/秒的速度滴入络合亚铁盐中,滴加完毕后控制反应时间为15min,用蒸馏水和无水乙醇分别洗涤纳米铁颗粒三次后,将纳米铁颗粒保存在无水乙醇中。
TEM的测试结果表明:粒径的范围在5-20m左右,平均粒径18nm。
XRD的测试结果表明:在扫描衍射角度2θ为30°~100°时,出现衍射峰时对应的2θ分别为44.2485°、65.7484°、82.6836°,对照铁的标准PDF卡片发现,刚好对应相应的110晶面,200晶面和211晶面,表明颗粒为单质铁,且没有出现氧化铁杂质。
BET的测试结果表明:此法合成的纳米铁颗粒的比表面积为70.8m2/g。
实施例4
在20mL的蒸馏水中依次加入0.3578g FeSO4(NH4)2SO4·6H2O和 0.4183g磺基水杨酸,调节溶液pH值为5,然后再加入20mL的THF,搅拌使之充分混合均匀。称量0.1gNaBH4溶于20mL的THF和水(体积比为6:1)的混合体系中,最后将硼氢化钠溶液以2-3滴/秒的速度滴入络合亚铁盐溶液中,滴加完毕后控制反应时间为5min,用蒸馏水和无水乙醇分别洗涤纳米铁颗粒三次后,将纳米铁颗粒保存在无水乙醇中。
TEM的测试结果表明:粒径的范围在5-20nm左右,平均粒径16nm。
XRD的测试结果表明:在扫描衍射角度2θ为30°~100°时,出现衍射峰时对应的2θ分别为45.4455°、65.7484°、82.6836°,对照铁的标准PDF卡片发现,刚好对应相应的110晶面,200晶面和211晶面,表明颗粒为单质铁,且没有出现氧化铁杂质。
BET的测试结果表明:此法合成的纳米铁颗粒的比表面积为77.4m2/g。
实施例5
在13mL的蒸馏水中依次加入0.3623g FeSO4(NH4)2SO4·6H2O和 0.4112g磺基水杨酸,调节溶液pH值为5,然后再加入27mL的THF,搅拌使之充分混合均匀。称量0.1gNaBH4溶于20mL的THF和水(体积比为6:1)的混合体系中,最后将硼氢化钠溶液以2-3滴/秒的速度滴入络合亚铁盐溶液中,滴加完毕后控制反应时间为5min,用蒸馏水和无水乙醇分别洗涤纳米铁颗粒三次后,将纳米铁颗粒保存在无水乙醇中。
TEM的测试结果表明:粒径的范围在5-20nm左右,平均粒径15nm。
XRD的测试结果表明:在扫描衍射角度2θ为30°~100°时,出现衍射峰时对应的2θ分别为44.2345°、64.7874°、81.6126°,对照铁的标准PDF卡片发现,刚好对应相应的110晶面,200晶面和211晶面,表明颗粒为单质铁,且没有出现氧化铁杂质。
BET的测试结果表明:此法合成的纳米铁颗粒的比表面积为78.6m2/g。
实施例6
在27mL的蒸馏水中依次加入0.3591g FeSO4(NH4)2SO4·6H2O和 0.4088g磺基水杨酸,调节溶液pH值为5,然后再加入13mL的THF,搅拌使之充分混合均匀。称量0.1gNaBH4溶于20mL的THF和水(体积比为6:1)的混合体系中,最后将硼氢化钠溶液以2-3滴/秒的速度滴入络合亚铁盐溶液中,滴加完毕后控制反应时间为5min,用蒸馏水和无水乙醇分别洗涤纳米铁颗粒三次后,将纳米铁颗粒保存在无水乙醇中。
TEM的测试结果表明:粒径的范围在5-20nm左右,平均粒径17nm。
XRD的测试结果表明:在扫描衍射角度2θ为30°~100°时,出现衍射峰时对应的2θ分别为45.8724、64.7874°、81.6126°,对照铁的标准PDF卡片发现,刚好对应相应的110晶面,200晶面和211晶面,表明颗粒为单质铁,且没有出现氧化铁杂质。
BET的测试结果表明:此法合成的纳米铁颗粒的比表面积为72.9m2/g。
实施例7
在20mL的蒸馏水中依次加入0.1797g FeSO4(NH4)2SO4·6H2O和 0.2192g磺基水杨酸,调节溶液pH值为7,然后再加入20mL的THF,搅拌使之充分混合均匀。称量0.05gNaBH4溶于20mL的THF和水(体积比为4:1)的混合体系中,最后将硼氢化钠溶液以2-3滴/秒的速度滴入络合亚铁盐溶液中,滴加完毕后控制反应时间为10min,用蒸馏水和无水乙醇分别洗涤纳米铁颗粒三次后,将纳米铁颗粒保存在无水乙醇中。
TEM的测试结果表明:粒径的范围在5-20nm左右,平均粒径15nm。
XRD的测试结果表明:在扫描衍射角度2θ为30°~100°时,出现衍射峰时对应的2θ分别为44.3945°、64.7874°、82.1123°,对照铁的标准PDF卡片发现,刚好对应相应的110晶面,200晶面和211晶面,表明颗粒为单质铁,且没有出现氧化铁杂质。
BET的测试结果表明:此法合成的纳米铁颗粒的比表面积为78.3m2/g。
实施例8
在27mL的蒸馏水中依次加入0.1702g FeSO4(NH4)2SO4·6H2O和 0.2096g磺基水杨酸,调节溶液pH值为7,然后再加入13mL的THF,搅拌使之充分混合均匀。称量0.05gNaBH4溶于20mL的THF和水(体积比为4:1)的混合体系中,最后将硼氢化钠溶液以2-3滴/秒的速度滴入络合亚铁盐溶液中,滴加完毕后控制反应时间为10min,用蒸馏水和无水乙醇分别洗涤纳米铁颗粒三次后,将纳米铁颗粒保存在无水乙醇中。
TEM的测试结果表明:粒径的范围在5-20nm左右,平均粒径16nm。
XRD的测试结果表明:在扫描衍射角度2θ为30°~100°时,出现衍射峰时对应的2θ分别为44.7435°、65.9452°、81.9774°,对照铁的标准PDF卡片发现,刚好对应相应的110晶面,200晶面和211晶面,表明颗粒为单质铁,且没有出现氧化铁杂质。
BET的测试结果表明:此法合成的纳米铁颗粒的比表面积为74.6m2/g。
实施例9
在10mL的蒸馏水中依次加入0.1769g FeSO4(NH4)2SO4·6H2O和 0.2102g磺基水杨酸,调节溶液pH值为7,然后再加入30mL的THF,搅拌使之充分混合均匀。称量0.05gNaBH4溶于20mL的THF和水(体积比为2:1)的混合体系中,最后将硼氢化钠溶液以2-3滴/秒的速度滴入络合亚铁盐溶液中,滴加完毕后控制反应时间为5min,用蒸馏水和无水乙醇分别洗涤纳米铁颗粒三次后,将纳米铁颗粒保存在无水乙醇中。
TEM的测试结果表明:粒径的范围在5-20nm左右,平均粒径14nm。
XRD的测试结果表明:在扫描衍射角度2θ为30°~100°时,出现衍射峰时对应的2θ分别为45.4735°、65.0862°、82.8376°,对照铁的标准PDF卡片发现,刚好对应相应的110晶面,200晶面和211晶面,表明颗粒为单质铁,且没有出现氧化铁杂质。
BET的测试结果表明:此法合成的纳米铁颗粒的比表面积为81.9m2/g。
实施例10
在8mL的蒸馏水中依次加入0.6978g FeSO4(NH4)2SO4·6H2O和 0.7946g磺基水杨酸,调节溶液pH值为6,然后再加入32mL的THF,搅拌使之充分混合均匀。称量0.2gNaBH4溶于20mL的THF和水(体积比为2:1)的混合体系中,最后将硼氢化钠溶液以2-3滴/秒的速度滴入络合亚铁盐溶液中,滴加完毕后控制反应时间为5min,用蒸馏水和无水乙醇分别洗涤纳米铁颗粒三次后,将纳米铁颗粒保存在无水乙醇中。
TEM的测试结果表明:粒径的范围在5-20nm左右,平均粒径13nm。
XRD的测试结果表明:在扫描衍射角度2θ为30°~100°时,出现衍射峰时对应的2θ分别为45.3639°、65.4856°、82.8034°,对照铁的标准PDF卡片发现,刚好对应相应的110晶面,200晶面和211晶面,表明颗粒为单质铁,且没有出现氧化铁杂质。
BET的测试结果表明:此法合成的纳米铁颗粒的比表面积为83.4m2/g。
实施例11
在6mL的蒸馏水中依次加入0.7017g FeSO4(NH4)2SO4·6H2O和 0.8076g磺基水杨酸,调节溶液pH值为5,然后再加入34mL的THF,搅拌使之充分混合均匀。称量0.2gNaBH4溶于20mL的THF和水(体积比为1:1)的混合体系中,最后将硼氢化钠溶液以2-3滴/秒的速度滴入络合亚铁盐溶液中,滴加完毕后控制反应时间为5min,用蒸馏水和无水乙醇分别洗涤纳米铁颗粒三次后,将纳米铁颗粒保存在无水乙醇中。
TEM的测试结果表明:粒径的范围在5-20nm左右,平均粒径12nm。
XRD的测试结果表明:在扫描衍射角度2θ为30°~100°时,出现衍射峰时对应的2θ分别为45.0383°、64.7792°、81.3834°,对照铁的标准PDF卡片发现,刚好对应相应的110晶面,200晶面和211晶面,表明颗粒为单质铁,且没有出现氧化铁杂质。
BET的测试结果表明:此法合成的纳米铁颗粒的比表面积为85.7m2/g。
实施例12
在4mL的蒸馏水中依次加入0.6997g FeSO4(NH4)2SO4·6H2O和 0.8065g磺基水杨酸,调节溶液pH值为7,然后再加入36mL的THF,搅拌使之充分混合均匀。称量0.2gNaBH4溶于20mL的THF和水(体积比为1:1)的混合体系中,最后将硼氢化钠溶液以2-3滴/秒的速度滴入络合亚铁盐溶液中,滴加完毕后控制反应时间为5min,用蒸馏水和无水乙醇分别洗涤纳米铁颗粒三次后,将纳米铁颗粒保存在无水乙醇中。
TEM的测试结果表明:粒径的范围在5-20nm左右,平均粒径10nm。
XRD的测试结果表明:在扫描衍射角度2θ为30°~100°时,出现衍射峰时对应的2θ分别为44.7835°、65.9632°、82.9638°,对照铁的标准PDF卡片发现,刚好对应相应的110晶面,200晶面和211晶面,表明颗粒为单质铁,且没有出现氧化铁杂质。
BET的测试结果表明:此法合成的纳米铁颗粒的比表面积为88.9m2/g。
实施例13
在8mL的蒸馏水中依次加入0.3592g FeSO4(NH4)2SO4·6H2O和 0.4194g磺基水杨酸,调节溶液pH值为6,然后再加入32mL的THF,搅拌使之充分混合均匀。称量0.1gNaBH4溶于20mL的THF和水(体积比为1:1)的混合体系中,最后将硼氢化钠溶液以2-3滴/秒的速度滴入络合亚铁盐溶液中,滴加完毕后控制反应时间为10min,用蒸馏水和无水乙醇分别洗涤纳米铁颗粒三次后,将纳米铁颗粒保存在无水乙醇中。
TEM的测试结果表明:粒径的范围在5-20nm左右,平均粒径16nm。
XRD的测试结果表明:在扫描衍射角度2θ为30°~100°时,出现衍射峰时对应的2θ分别为44.9129°、64.4951°、81.8236°,对照铁的标准PDF卡片发现,刚好对应相应的110晶面,200晶面和211晶面,表明颗粒为单质铁,且没有出现氧化铁杂质。
BET的测试结果表明:此法合成的纳米铁颗粒的比表面积为75.8m2/g。
实施例14
在10mL的蒸馏水中依次加入0.6912g FeSO4(NH4)2SO4·6H2O和 0.8190g磺基水杨酸,调节溶液pH值为5,然后再加入30mL的THF,搅拌使之充分混合均匀。称量0.2gNaBH4溶于20mL的THF和水(体积比为1:1)的混合体系中,最后将硼氢化钠溶液以2-3滴/秒的速度滴入络合亚铁盐溶液中,滴加完毕后控制反应时间为10min,用蒸馏水和无水乙醇分别洗涤纳米铁颗粒三次后,将纳米铁颗粒保存在无水乙醇中。
TEM的测试结果表明:粒径的范围在5-20nm左右,平均粒径14nm。
XRD的测试结果表明:在扫描衍射角度2θ为30°~100°时,出现衍射峰时对应的2θ分别为45.0913°、65.7157°、82.1274°,对照铁的标准PDF卡片发现,刚好对应相应的110晶面,200晶面和211晶面,表明颗粒为单质铁,且没有出现氧化铁杂质。
BET的测试结果表明:此法合成的纳米铁颗粒的比表面积为82.3m2/g。
实施例15
在6mL的蒸馏水中依次加入0.3592g FeSO4(NH4)2SO4·6H2O和 0.4137g磺基水杨酸,调节溶液pH值为6,然后再加入34mL的THF,搅拌使之充分混合均匀。称量0.1gNaBH4溶于20mL的THF和水(体积比为1:1)的混合体系中,最后将硼氢化钠溶液以2-3滴/秒的速度滴入络合亚铁盐溶液中,滴加完毕后控制反应时间为5min,用蒸馏水和无水乙醇分别洗涤纳米铁颗粒三次后,将纳米铁颗粒保存在无水乙醇中。
TEM的测试结果表明:粒径的范围在5-20nm左右,平均粒径17nm。
XRD的测试结果表明:在扫描衍射角度2θ为30°~100°时,出现衍射峰时对应的2θ分别为44.9267°、65.1953°、82.0238°,对照铁的标准PDF卡片发现,刚好对应相应的110晶面,200晶面和211晶面,表明颗粒为单质铁,且没有出现氧化铁杂质。
BET的测试结果表明:此法合成的纳米铁颗粒的比表面积为71.7m2/g。
实施例16
在6mL的蒸馏水中依次加入0.3520g FeCl2·4H2O和 0.4137g磺基水杨酸,调节溶液pH值为6,然后再加入34mL的THF,搅拌使之充分混合均匀。称量0.1gNaBH4溶于20mL的THF和水(体积比为1:1)的混合体系中,最后将硼氢化钠溶液以2-3滴/秒的速度滴入络合亚铁盐溶液中,滴加完毕后控制反应时间为5min,用蒸馏水和无水乙醇分别洗涤纳米铁颗粒三次后,将纳米铁颗粒保存在无水乙醇中。
TEM的测试结果表明:粒径的范围在5-20nm左右,平均粒径14nm。
XRD的测试结果表明:在扫描衍射角度2θ为30°~100°时,出现衍射峰时对应的2θ分别为44.1756°、65.7821°、82.1248°,对照铁的标准PDF卡片发现,刚好对应相应的110晶面,200晶面和211晶面,表明颗粒为单质铁,且没有出现氧化铁杂质。
BET的测试结果表明:此法合成的纳米铁颗粒的比表面积为84.7m2/g。
实施例17
在6mL的蒸馏水中依次加入0.4917g FeSO4·7H2O和 0.4137g磺基水杨酸,调节溶液pH值为6,然后再加入34mL的THF,搅拌使之充分混合均匀。称量0.1gNaBH4溶于20mL的THF和水(体积比为1:1)的混合体系中,最后将硼氢化钠溶液以2-3滴/秒的速度滴入络合亚铁盐溶液中,滴加完毕后控制反应时间为5min,用蒸馏水和无水乙醇分别洗涤纳米铁颗粒三次后,将纳米铁颗粒保存在无水乙醇中。
TEM的测试结果表明:粒径的范围在5-20nm左右,平均粒径16nm。
XRD的测试结果表明:在扫描衍射角度2θ为30°~100°时,出现衍射峰时对应的2θ分别为45.3851°、65.1821°、82.6828°,对照铁的标准PDF卡片发现,刚好对应相应的110晶面,200晶面和211晶面,表明颗粒为单质铁,且没有出现氧化铁杂质。
BET的测试结果表明:此法合成的纳米铁颗粒的比表面积为74.3m2/g。
实施例18
在6mL的蒸馏水中依次加入0.3184g Fe(NO3)2 和0.4137g磺基水杨酸,调节溶液pH值为6,然后再加入34mL的THF,搅拌使之充分混合均匀。称量0.1gNaBH4溶于20mL的THF和水(体积比为1:1)的混合体系中,最后将硼氢化钠溶液以2-3滴/秒的速度滴入络合亚铁盐溶液中,滴加完毕后控制反应时间为5min,用蒸馏水和无水乙醇分别洗涤纳米铁颗粒三次后,将纳米铁颗粒保存在无水乙醇中。
TEM的测试结果表明:粒径的范围在5-20nm左右,平均粒径12nm。
XRD的测试结果表明:在扫描衍射角度2θ为30°~100°时,出现衍射峰时对应的2θ分别为45.8913°、65.7829°、82.1296°,对照铁的标准PDF卡片发现,刚好对应相应的110晶面,200晶面和211晶面,表明颗粒为单质铁,且没有出现氧化铁杂质。
BET的测试结果表明:此法合成的纳米铁颗粒的比表面积为86.7m2/g。

Claims (7)

1.一种基于液相络合还原法制备纳米零价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一定量的可溶性亚铁盐和磺基水杨酸,其中Fe2+与磺基水杨酸的物质的量比为1:2~4;
(2)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溶解,形成浓度为0.01~0.05mol·L-1的络合亚铁溶液,调节溶液的pH值为5~7;
(3)在步骤(2)的络合亚铁溶液中加入四氢呋喃,四氢呋喃的加入量与其中蒸馏水的体积比为9:1~1:2之间,搅拌混合均匀;
(4)将NaBH4或KBH4溶解于四氢呋喃与水的混合溶液中配制成NaBH4或KBH4溶液,过量的所述NaBH4或KBH4溶液滴加入步骤(3)的络合亚铁溶液中,搅拌下进行液相还原反应,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制得纳米零价铁颗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液相络合还原法制备纳米零价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溶性亚铁盐为氯化亚铁、硫酸亚铁、硝酸亚铁或硫酸铵亚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液相络合还原法制备纳米零价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NaBH4或KBH4的物质的量为可溶性亚铁盐的3~6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液相络合还原法制备纳米零价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的四氢呋喃与水的混合溶液,四氢呋喃与水的体积比为9:1~1:2 。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液相络合还原法制备纳米零价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继续搅拌反应时间在5~15min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液相络合还原法制备纳米零价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将制得的纳米零价铁颗粒用蒸馏水和乙醇洗涤,在无水乙醇中保存。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液相络合还原法制备纳米零价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制得纳米零价铁颗粒的粒径大小为5~20nm。
CN 201110211774 2011-07-27 2011-07-27 基于液相络合还原法制备纳米零价铁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591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211774 CN102259192B (zh) 2011-07-27 2011-07-27 基于液相络合还原法制备纳米零价铁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211774 CN102259192B (zh) 2011-07-27 2011-07-27 基于液相络合还原法制备纳米零价铁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59192A CN102259192A (zh) 2011-11-30
CN102259192B true CN102259192B (zh) 2013-07-31

Family

ID=450061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110211774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59192B (zh) 2011-07-27 2011-07-27 基于液相络合还原法制备纳米零价铁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25919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65761B (zh) * 2012-07-03 2014-05-21 吉林大学 室温条件下制备四氧化三铁的方法
CN102909390B (zh) * 2012-09-21 2015-01-28 南京师范大学 一种利用液相还原法制备纳米零价铁颗粒的方法
CN103394703B (zh) * 2013-08-05 2016-04-2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煤矸石负载型零价铁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69599A (zh) * 2014-01-06 2014-05-07 沈阳化工大学 一种分散纳米铁颗粒的制备方法
CN105397104B (zh) * 2015-11-06 2018-01-05 南京师范大学 一种基于液相络合还原法制备纳米零价铁的方法
CN114192080B (zh) * 2021-12-09 2024-03-26 安徽工业大学 一种纳米铁基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16406A (zh) * 2003-05-29 2006-08-09 协作研究中心废物管理及排污控制有限公司 生产纳米级零价金属的方法
CN1876294A (zh) * 2006-07-03 2006-12-13 南京大学 一种改进液相还原法制备纳米零价铁粒子的方法
CN1919507A (zh) * 2006-07-17 2007-02-28 南京大学 一种改进纳米零价铁粒子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54488A (zh) * 2010-07-02 2011-01-26 南京师范大学 应用改进液相还原法制备零价纳米铁颗粒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975822B1 (ko) * 2007-11-28 2010-08-13 광주과학기술원 나노크기 영가철의 조절성 합성방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16406A (zh) * 2003-05-29 2006-08-09 协作研究中心废物管理及排污控制有限公司 生产纳米级零价金属的方法
CN1876294A (zh) * 2006-07-03 2006-12-13 南京大学 一种改进液相还原法制备纳米零价铁粒子的方法
CN1919507A (zh) * 2006-07-17 2007-02-28 南京大学 一种改进纳米零价铁粒子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54488A (zh) * 2010-07-02 2011-01-26 南京师范大学 应用改进液相还原法制备零价纳米铁颗粒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59192A (zh) 2011-1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Xuan et al. Hydroxyapatite modified ZIF-67 composite with abundant binding groups for the highly efficient and selective elimination of uranium (VI) from wastewater
Wang et al. A novel cellulose hydrogel coating with nanoscale Fe0 for Cr (VI) adsorption and reduction
CN102259192B (zh) 基于液相络合还原法制备纳米零价铁的方法
Jiao et al. Simultaneous formation of nanoscale zero-valent iron and degradation of nitrobenzene in wastewater in an impinging stream-rotating packed bed reactor
Zhou et al. Highly efficient removal of chromium (VI) by Fe/Ni bimetallic nanoparticles in an ultrasound-assisted system
Othman et al. A critical overview of MXenes adsorption behavior toward heavy metals
Zhou et al. The sorption and short-term immobilization of lead and cadmium by nano-hydroxyapatite/biochar in aqueous solution and soil
Zhan et al. Facile solvothermal preparation of Fe 3 O 4–Ag nanocomposite with excellent catalytic performance
Dong et al. Adsorptive removal of heavy metal anions from water by layered double hydroxide: A review
CN104308181B (zh) 一种制备纳米级零价铁及纳米级双金属Cu/Fe的方法
CN101954488B (zh) 应用改进液相还原法制备零价纳米铁颗粒的方法
CN102923835A (zh) 以蒙脱石为载体的纳米零价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0369703C (zh) 一种铁纳米线及制备方法
CN104722777B (zh) 一种淀粉稳定化纳米零价铁的快速制备方法
Li et al. Adsorption-reduction strategy of U (VI) on NZVI-supported zeolite composites via batch, visual and XPS techniques
Xia et al. Efficiently remove of Cs (I) by metals hexacyanoferrate modified magnetic Fe3O4-chitosan nanoparticles
Liu et al. Fabrication of novel magnetic core-shell chelating adsorbent for rapid and highly efficient adsorption of heavy metal ions from aqueous solution
Wang et al. Removal of chromium (VI) from wastewater by Mg-aminoclay coated nanoscale zero-valent iron
Su et al. The influence of particle size and natural organic matter on U (VI) retention by natural sand: parameterization and mechanism study
Wei et al. Removal of uranium by biogenetic jarosite coupled with photoinduced reduction in the presence of oxalic acid: a low-cost remediation technology
Huang et al. Adsorption behaviors of strategic W/Mo/Re from wastewaters by novel magnetic ferrite nanoparticles: Adsorption mechanism underlying selective separation
CN100491260C (zh) 一种块状α-氧化铁纳米结构的合成方法
CN101136278A (zh) 一种磁性流体的制备方法
Yang et al. Migration of spent grain-modified colloidal ferrihydrite: Implications for the in situ stabilization of arsenic, lead, and cadmium in co-contaminated soil
CN105397104B (zh) 一种基于液相络合还原法制备纳米零价铁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731

Termination date: 2017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