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55846A - 移动通信系统以及无线基站 - Google Patents

移动通信系统以及无线基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55846A
CN102255846A CN2011101993304A CN201110199330A CN102255846A CN 102255846 A CN102255846 A CN 102255846A CN 2011101993304 A CN2011101993304 A CN 2011101993304A CN 201110199330 A CN201110199330 A CN 201110199330A CN 102255846 A CN102255846 A CN 1022558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mobile radio
data
radio station
spe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9933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55846B (zh
Inventor
大出高义
横山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tsu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ts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tsu Ltd filed Critical Fujitsu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2558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558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558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558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1Details of reference signals
    • H04L27/2613Structure of the reference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1Details of reference signals
    • H04L27/2613Structure of the reference signals
    • H04L27/26132Structure of the reference signals using repet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04L5/005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of common pilots, i.e. pilots destined for multiple users or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78Timing of allocation
    • H04L5/0085Timing of allocation when channel conditions chan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6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forma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移动通信系统以及无线基站。移动通信系统在基站与移动终端之间进行数据通信,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具有:发送部,其组合公共导频的数量各不相同或公共导频的分布数量各不相同的第一帧、第二帧来形成第三帧,将数据映射在构成该第三帧的第一帧、第二帧中,通过第三帧发送该数据;以及通知部,其向所述移动终端通知被映射了发往该移动终端的数据的第一帧或第二帧,所述移动终端具有接收部,该接收部从所通知的第一帧或第二帧中提取从所述基站发送的发往该移动终端的数据来进行接收。

Description

移动通信系统以及无线基站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06年4月28日、申请号为200610079294.7、发明名称为“无线基站和无线通信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系统以及无线基站,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使用副载波执行数据通信的移动通信系统以及无线基站。
背景技术
在使用OFDM(正交频分复用)的数字地面电视系统或OFDM通信系统中,使用时分复用公共导频信号作为传输信号来执行对信号的接收功率的测量、对接收功率的控制以及信道估计。
图29是示出在OFDM通信系统中的传输设备的结构的图,在该OFDM通信系统中,数据调制单元1使用QPSK调制对传输数据(用户数据或控制数据)进行调制,并将传输数据转换成具有同相分量和正交分量的多个基带信号(码元)。时分复用单元2将多个码元的导频时间复用在数据码元之前。串并转换器3将输入数据转换成M个码元的并行数据,并输出M个副载波样本S0到SM-1。IFFT(逆快速傅立叶变换)单元4对并行输入的副载波样本S0到SM-1执行IFFT(逆快速傅立叶变换)处理,并将它们组合起来以输出离散时间信号(OFDM信号)。保护间隔插入单元5将保护间隔(guard interval)插入从IFFT单元4输入的M码元长的OFDM信号中,然后传输单元(TX)6对插有保护间隔的OFDM信号执行DA转换,并将OFDM信号的频率从基带转换到无线频带,然后执行高频放大并从天线7发送该信号。
图30是用于对串并转换进行说明的图,在该串并转换中,将公共导频P时间复用在一个帧的传输数据之前。在每帧的公共导频是4×M个码元并且传输数据是28×M个码元的情况下,头四次从串并转换器3输出M个导频码元作为并行数据,然后将M个传输数据码元作为并行数据输出28次。结果,可以将一个帧时段中的导频时间复用在所有副载波上并发送4次,并在接收端使用这些导频针对各副载波估计信道,因此可以进行信道补偿(衰减补偿)。由M个码元构成OFDM码元。
图31是用于对保护间隔的插入进行说明的图。保护间隔的插入是将与M个副载波样本(=1个OFDM码元)相对应的IFFT输出信号的末端部分复制到开始部分。通过插入保护间隔GI,可以消除由于多径而产生的码元干扰效应。
图32是示出OFDM接收设备的结构的图。由接收设备的接收天线8经由衰减传播路径接收从发送天线7输出的信号,接收电路(Rx)9将从天线接收的RF信号转换成基带信号,并执行AD转换以将该基带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然后FFT定时同步电路10(其从经AD转换后的信号中提取希望频带的信号)从包括从接收电路9输出的希望频带的信号在内的时域信号中检测出FFT定时,并且码元提取单元11按FFT定时提取OFDM码元并将它们输入给FFT单元12。FFT单元12对每个提取的OFDM码元执行FFT(快速傅里叶变换)处理,并将该信号转换成频域副载波样本S0′到SM-1′。通过对在设置间隔期间接收的导频码元与预知的导频图案之间的相关性进行计算,信道估计电路13估算各副载波的信道,然后信道补偿电路14使用所估算出的信道值来补偿数据码元的信道波动。通过以上处理,解调了通过各副载波分布的传输数据。然后,将经解调的副载波信号(在图中未示出)转换成串行数据,并对其进行解码。以上示例是其中将导频用于信道估计的处理,然而,也可以将其用于测量所接收的信号功率、SN比等。
如图33所示,当只在帧的开头和/或末端处存在导频码元时,通过这些导频的接收功率来估算导频之间的数据的接收功率。如图34中的实线A所示,当移动站的运动速度低时(例如,行走速度(约4km/h)),接收到的电场强度E的时间变化间隔变长,变化宽度变小,并且突降减少了,因此容易估计导频码元的接收功率。然而,如图34中的虚线B所示,当终端的运动速度快时,时间变化间隔变短,变化宽度变大。此外,变得容易出现突降。结果,对导频码元之间的接收功率的估算的精度降低了。而且,信道估计精度降低了,因为使用这些不良估计结果执行解码和解调,所以通信的质量降低了。换句话说,当以高速运动时,信道估计精度降低了,因此通信质量和吞吐量降低了。以下将对详细情况进行说明。
假设这样一种情况:与在小区内具有100个终端的基站进行通信,其中50个终端高速运动,其余50个终端低速运动或静止。对高速运动的终端的信道估计精度降低了,而且通信质量降低了并且传输速率降低了。这里,假设不可能保持25个高速终端的所要求的通信质量,并且传输速率变成0,基站的总传输速率吞吐量变成0.75。因此,假设在所有终端低速运动或静止时的吞吐量是1。按此方式,当导频码元之间的间隔长时,高速运动的终端的通信质量降低,基站的总传输速率(吞吐量)降低。
-第一现有技术
鉴于上述问题,一种方法是可行的,如图35所示,在该方法中,使公共导频码元之间的间隔变窄,并且增加导频码元的数量。然而,在该方法中存在以下问题,因此该方法是不期望的。
(1)导频码元是公共导频码元,因此无论终端是否高速运动,码元的数量都会增加。
(2)由于增加了导频码元数量,因此数据减少了,从而实际传输速率降低了。
以下将对详细示例进行说明。
假设无线帧的总传输速率是10Mbps。从而,这里,使通常的导频码元数量与数据码元数量之比是0.1∶0.7。剩下的0.2是控制信号。因此,实际传输速率是7Mbps。
接着,作为对高速运动的对策,使导频码元之间的间隔变窄,并插入2倍数量的导频码元。由此,上述比变成0.2∶0.6,实际传输速率下降到6Mbps。因此,即使一些终端可能以低速运动,但是当作为对高速运动的对策添加并插入了导频时,实际传输速率变成低于7Mbps的1Mbps(15%)。如上所述,通过仅简单地添加导频码元,出现了实际传输速率的下降以及吞吐量的降低。因此,基站的总传输速率(吞吐量)降低了。
为了解决该问题,已提出了一种根据传播环境对导频码元的数量执行可变控制的方法(见JP 2000-151548A和JP 2005-027294A)。该方法对传播环境进行测量,并执行控制,使得当传播环境很差时增加导频数量,而传播环境良好时减少导频数量。然而,针对各单个移动站增加或减少码元数量,使得控制复杂。具体地,存在的问题在于:由于针对各单个移动站增加或减少码元的数量,因此调度控制变复杂了。
-第二现有技术
此外,针对高速运动的终端,如图36(a)所示,已提出了一种方法,其中,除了公共导频P以外,在公共导频之间还加入专用导频PD(见JP 2001-197037A)。然而,在该插入专用导频的方法中,当环境很差时必须执行对测量传播环境并插入专用导频的控制,而在环境良好时不插入导频。因此,与在第一现有技术中一样,需要对各单个移动终端进行控制,并存在如下问题:除了使控制变复杂了以外,调度控制也变得困难了。此外,将插入专用导频的插入位置视为特殊位置,当不插入专用导频时,那么如图36(b)所示,插入特殊控制信号,由此数据减少了并且传输速率下降了。换句话说,对于低速移动的终端,无法将数据插入专用导频插入位置中,结果,产生了与在使导频码元之间的间隔变窄并增加导频码元的数量的情况下相同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使用固定帧模式并控制导频码元的数量。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使用固定帧模式,并针对接收质量差的终端(例如高速运动的终端)增加导频码元的数量或导频码元的分布的数量,并针对接收质量良好的终端(例如低速运动的终端)减少导频码元的数量或导频码元的分布的数量,以防止基站吞吐量的降低。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使用固定帧模式,并通过简单的控制,针对接收质量差的终端(例如高速运动的终端)增加导频码元的数量或导频码元的分布的数量,使得可以准确地执行接收质量、接收功率的精确测量,以及信道估计。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使得可以容易地执行调度控制。
通过本发明,通过用于无线基站的无线通信方法实现了上述多个目的,该无线基站与多个移动终端执行数据通信,该无线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公共导频的数量各不相同的至少两种类型的帧进行一个或更多个组合,或将公共导频的分布数量各不相同的至少两种类型的帧进行一个或更多个组合;并且将数据映射在各帧中并将各组合重复地发送给移动终端。
此外,通过本发明,通过用于无线基站的无线通信方法实现了上述多个目的,该无线基站使用多个副载波执行数据通信,该无线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多个副载波分成两个组,使得在通过第一组副载波构成的帧中与在通过第二组副载波构成的帧中的公共导频数量或公共导频分布数量不相同,将数据映射在通过所述第一组和第二组副载波构成的相应帧上,并将该数据重复地发送给移动终端。
在上述无线通信方法中,所述无线基站向接收质量差的移动终端分配具有大数量的公共导频或大数量的公共导频分布的帧,而向接收质量良好的移动终端分配具有小数量的公共导频或小数量的公共导频分布的帧,并将所述分配的帧通知给相应的移动终端。
在上述无线通信方法中,所述无线基站根据所述组合的所述多个帧中的每一个对所述多个移动终端进行分组,并基于从所述多个移动终端报告的接收质量测量结果对各组执行传输调度。
在上述无线通信方法中,所述无线基站对帧的组合进行设置,并基于在执行通信的小区中的移动终端的接收状态将帧分配给相应的移动终端,并将对帧的所述设定的组合和分配给相应的移动终端的帧通知给所述移动终端。
此外,通过本发明,通过根据OFDM通信向移动终端传送数据的无线基站实现了上述多个目的,该数据具有用于建立信道的公共导频,该无线基站包括:帧模式生成单元,其重复地生成帧模式,该帧模式具有公共导频的数量各不相同的至少两种类型的帧的一个或更多个组合,或具有公共导频的分布数量各不相同的至少两种类型的帧的一个或更多个组合;映射单元,其将数据映射在各帧中;复用单元,其在每个帧中将多个移动终端的数据进行频分复用、码分复用或时分复用;OFDM传输单元,其将其中映射并复用有数据的所述帧模式发送给所述移动终端;接收单元,其接收所述移动终端的接收质量测量结果;以及调度器(52),其基于所述移动终端的接收质量测量结果,执行对于所述帧模式的每个帧的传输调度。
此外,通过本发明,通过使用多个副载波与移动终端执行数据通信的无线基站实现了上述多个目的,该无线基站包括:帧模式生成单元,其重复地生成两种类型的帧模式,即第一和第二帧模式,其中在每个帧模式中公共导频的数量或公共导频的分布数量不相同;映射单元,其将多个副载波分成两个组,并基于第一帧模式将数据映射在通过第一组副载波构成的帧上,而基于第二帧模式将数据映射在通过第二组副载波构成的帧上;以及传输单元,该传输单元对其上映射有数据的所述多个帧执行频分复用,并将所述数据发送给多个移动终端。
通过本发明,将公共导频的数量各不相同的至少两种类型的帧组合成一个或更多个组合,或者将公共导频的分布数量各不相同的至少两种类型的帧组合成一个或更多个组合,并将数据映射在各帧上,并将各组合重复地发送给移动终端,因此可以使用固定帧模式来控制导频码元的数量。
此外,通过本发明,将多个副载波分成两个组,并且在通过第一组副载波构成的帧中与在通过第二组副载波构成的帧中的公共导频的数量或公共导频的分布数量不相同,并且将数据映射在通过来自第一组和第二组的副载波构成的相应帧上并将其重复地发送给移动终端,因此可以使用固定帧模式来控制导频码元的数量。
通过本发明,将具有大数量个公共导频或大数量个公共导频分布的帧分配给接收质量差的移动终端,而将具有小数量个公共导频或小数量个公共导频分布的帧分配给接收质量良好的移动终端,并将所述移动终端的数据映射在相应的帧上并发送它,因此通过使用固定帧模式的简单控制,可以增加接收质量差的终端(例如,高速运动的终端)的导频码元的数量,并且由此可以精确地执行对接收质量的测量、对接收功率的测量以及信道估计。
通过本发明,根据上述组合的所述帧中的每一个帧对移动终端进行分组,并基于从所述移动终端报告的针对各组的接收质量测量结果来执行传输调度,因此可以对固定帧模式的每个帧的传输调度容易地进行控制。
此外,通过本发明,对上述组合中的帧的组合进行设置,并基于在执行通信的小区中的所述移动终端的接收状态针对各帧对多个移动终端进行设置,将所设置的帧组合和分配给相应的移动终端的帧通知给所述移动终端,因此设置了最合适的组合,并基于在执行通信的小区中的所述移动终端的接收状态来执行通信,由此可以提高基站的吞吐量。
根据结合附图的以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显见。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固定帧模式FRPT的结构的图。
图2是说明诸如使用副载波的OFDM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图。
图3是说明固定帧模式的图。
图4是说明频分复用的图。
图5是示出第一实施例的基站BTS的结构的图。
图6是示出第一实施例的移动站的结构的图。
图7是说明针对移动站UEi的基站BTS的帧设置序列的图。
图8是示出包括频分复用功能的映射单元的结构的另一图。
图9是示出包括码分复用功能的结构的图。
图10示出了当频率方向上的导频码元位置沿时间方向已移位时的情况。
图11是示出第二实施例的基站BTS的结构的图。
图12是示出第二实施例的移动站的结构的图。
图13是说明移动站UEi的帧设置序列的图。
图14是示出第三实施例的基站BTS的结构的图。
图15是说明CQI表的图。
图16是说明基站的调度处理的图。
图17是示出第四实施例的基站BTS的结构的图。
图18是说明第四实施例的基站BTS的调度处理的图。
图19是说明改变帧模式FRPT的第五实施例的图。
图20是示出第五实施例的基站BTS的结构的图。
图21是说明基站BTS的帧模式类型和帧设置序列的图。
图22是说明分配副载波并对各用户(移动终端)执行频分复用的复用方法(局部化OFDMA)的图。
图23是说明设置使用各副载波的用户并执行频分复用的复用方法的图。
图24示出了当两个用户低速运动并且两个用户高速运动时频分和帧结构的示例。
图25示出了当低速运动的终端与高速运动的终端之比是3∶1时的频分和帧结构的示例。
图26示出了针对一个低速运动的终端和一个高速运动的终端执行频分复用和数据传输时的频分和帧结构的示例。
图27示出了当对低速运动的副载波和高速运动的副载波进行了分布时的频分和帧结构的示例。
图28是示出第六实施例的基站BTS的结构的图。
图29是示出在OFDM通信系统中的传输设备的结构的图。
图30是说明串并转换的图。
图31是对保护间隔的插入进行说明的图。
图32是示出OFDM接收设备的结构的图。
图33是说明其中只在帧的开头和结尾处存在导频码元的帧的图。
图34是说明图33所示的帧中的问题的图。
图35是说明其中使公共导频之间的间隔变窄并使导频码元的数量增加的帧的图。
图36是说明其中除公共导频P以外还在公共导频之间添加专用导频PD的帧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在使用副载波执行数据通信的无线基站中,使用了一种帧模式FRPT,其包括具有不同数量个公共导频的至少两种类型的帧的一个或更多个组合,或者包括具有不同数量个公共导频的分布的至少两种类型的帧的一个或更多个组合。对接收质量差的终端分配具有大数量个公共导频的帧或具有大数量个公共导频分布的帧,而对接收质量良好的终端分配具有小数量个公共导频的帧或具有小数量个公共导频分布的帧,并将移动终端的数据映射到各帧上并重复地进行发送。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固定帧模式FRPT的结构的图,在图1(A)中,在一个帧中的公共导频的数量是相同的,并且具有不同导频码元排列的多个帧FL、FH交替排列。
帧FL具有小数量个导频码元P的分布,并且是用于传播环境良好的移动终端(例如,低速运动的终端)的帧;而帧FH具有大数量个导频码元P的分布,并且是用于传播环境差的移动终端(例如,高速运动的终端)的帧。
在高速运动的终端中的接收功率的波动间隔很短,并且振荡宽度变大。因此,将高速运动的终端的数据映射到这样的帧FH上,即,对于该帧FH可以缩短用于测量接收功率的间隔。另一方面,在低速运动的终端中的接收功率的波动间隔长,并且振荡宽度变小。因此,将低速运动的终端的数据映射到用于低速运动的帧FL上。而且,重复并发送固定帧模式FRPT,其包括这两个帧FL、FH作为一个组合。由此,可以提高测量接收功率的测量精度,并提高信道估计精度,以及提高高速运动终端和低速运动终端的通信质量。此外,对于帧FL、FH,导频码元的数量相同,因此可以使在高速运动与低速运动过程中的数据传输速率相同。
在图1(B)中示出了如下示例:使高速运动的终端的帧FH中的导频码元的数量比低速运动的终端的帧FL中的导频码元的数量要大,并增加分布数量。通过图1(B)所示的帧模式,高速运动的终端的数据传输速率下降了,但是,由于存在大数量个导频码元,因此可以高精度地测量接收功率并执行信道估计。
固定帧模式FRPT中的帧FL和FH的数量不必相同。在大量的传播环境良好的移动终端的情况下,帧FL的数量可以比帧FH的数量大,而在大量的传播环境差的移动终端的情况下,帧FH的数量可以比帧FL的数量大。
(A)实施例1
-帧模式FRPT
图2是说明诸如OFDM的使用副载波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图,其中在小区CL中移动站(移动终端)UE1到UE6与基站BTS1相通信。假设移动站UE1处于静止状态,并且移动站UE2和UE3以行走速度(约4km/h)运动,可以将这些移动站看成低速运动。另一方面,移动站UE4到UE6在汽车中运动(60km/h),并将这些移动站定义为高速运动。这里,低速运动的终端与高速运动的终端之比是1∶1。
当低速运动的移动站的数量与高速运动的移动站的数量之比是1∶1时,那么如图3所示,重复地生成并发送包括用于低速的一个帧FL与用于高速的一个帧FH的组合在内的固定帧模式FRPT。在每个帧中,与图33所示的相同,水平方向是时间(OFDM码元),垂直方向是副载波,并且例如通过32个OFDM码元构成一个帧,并且通过M个副载波构成一个OFDM码元。
在帧FL、FH中,公共导频的OFDM码元的数量相同,但是,排列模式互不相同,使得在用于低速的帧FL中,将公共导频码元P仅布置在两个位置(帧之前和之后)处,然而,在用于高速的帧FH中,在一个帧中等间距地布置5个公共导频码元P′。这是因为低速运动的终端所接收的电场强度的波动间隔长,并且振荡宽度也小,因此可以使导频码元之间的间隔长,而对于高速运动的终端,所接收的电场强度的波动间隔短,并且振荡宽度大,因此用于测量接收功率的测量间隔必须很短。如图1(B)所示,在用于低速的帧FL与用于高速的帧FH中的公共导频的OFDM码元的数量可以不同。
将低速运动的多个移动终端的数据复用在用于低速的帧FL中,并将高速运动的多个移动终端的数据复用在用于高速的帧FH中。作为复用方法,存在频分复用、码分复用以及时分复用。图4是说明频分复用的图,其中,在n个组F0到Fn-1(每个组具有N个副载波)中对每个OFDM码元的M数量(=n×N)个副载波f0到fnN-1进行划分,并通过将用于特定终端的数据映射到每个组F0到Fn-1的副载波组中来执行频分复用。
在图3中,将导频布置在所有副载波中,或者换句话说,连续地布置在频率方向上,然而,也可以按设定间隔或非设定间隔布置。
-基站BTS的结构
图5是示出基站BTS的结构的图,其中,如图3所示,帧模式生成单元21重复地生成其中在合适的位置中插有导频码元的帧模式FRPT。传输数据处理单元22包括复用单元22a、编码单元22b以及数据调制单元22c;其中复用单元22a对控制数据、用户数据以及其他数据(以下称为运动速度请求数据和使用帧设置数据)进行复用;编码单元22b对从复用单元22a输出的数据进行编码,数据调制单元22c使用QPSK调制、16QAM调制等对经编码的数据执行数据调制。映射单元23根据作为用户数据的目的地的移动站是高速移动终端还是低速移动终端,将数据映射在帧模式FRPT中的用于高速的帧FH或用于低速的帧FL的OFDM码元的指定副载波(见图4)中。OFDM传输单元24执行IFFT处理并将n×N数量个副载波组合起来,在组合之后,将保护间隔GI插入时间信号中,并且无线传输单元25执行将基带信号的频率转换成无线频率的上变频转换,然后放大该信号并从天线26发送该信号。
无线接收单元27执行将从移动站接收的无线信号的频率转换成基带频率的下变频转换,解调单元28对该基带信号执行解调处理。接收数据处理单元29包括:解码单元29a和分离单元29b;其中,解码单元29a对解调结果执行误差校正解码处理,然后分离单元29b根据解码后的结果,对从用户发送的数据、控制数据以及运动速度数据进行分离和输出。
帧选择/设置单元30包括帧控制单元30a、运动速度判断单元30b以及低速/高速保持单元30c。帧控制单元30a定期地请求各移动站的运动速度,并基于该运动速度对移动站要使用的帧进行设置。运动速度判断单元30b基于从移动站接收的运动速度VUEi(i=1、2、...)和阈值Vth的大小确定移动站在以高速还是低速运动,并将判断结果输入给帧控制单元30a。帧控制单元30a将移动站分成低速组和高速组,并且低速/高速保持单元30c针对每个终端确定它属于低速组还是高速组。映射单元23基于低速/高速保持单元30c的内容来识别所下载的用户数据的目的地移动站属于哪个组,并将数据映射在帧模式FRPT的指定帧FH或FL中。
当从帧控制单元30a请求运动速度时,传输信息创建单元31创建运动速度请求数据,并经由传输数据处理单元22将该数据发送给移动站。而且,传输信息创建单元31创建使用帧设置数据,该使用帧设置数据用于通知移动站已从帧控制单元30a给出了为移动站设置帧的通知,并用于通知这些帧的移动站,并且传输信息创建单元31通过传输数据处理单元22将该数据发送给这些移动站。
-移动站的结构
图6是示出移动站的结构的图,其中无线接收单元41将由天线40从基站接收的无线信号转换成基带信号,并且解调单元42对来自基带信号的接收信号进行解调。接收数据处理单元43包括解码单元43a、分离单元43b、码元定时生成单元43c、运动速度测量单元43d、CIR测量单元43e以及CQI计算单元43f。解码单元43a对解调后的结果执行误差校正解码处理,并对所接收的数据进行解调,然后分离单元43b对用户数据和控制数据进行分离和输出。码元定时生成单元43c生成帧模式FRPT的帧FH、FL的码元定时,并且运动速度测量单元43d通过使用导频码元估计运动速度,来测量接收电场强度的下降间隔(衰减间距)。测量运动速度的详细方法是公知的(参见日本专利申请H10-79701号(US 6,335,923B2)),因此这里不给出对它的详细说明。CIR测量单元43e使用导频码元来测量载波干扰比(CIR),并且CQI计算单元43f根据CIR计算CQI(信道质量指示符)值。也可以测量SIR,并且根据该SIR计算CQI值。CQI的值在1到30之间,CIR或SIR越好,CQI就变得越大,基于CQI值,基站设置传送块大小(位数)TBS、多码的数量(在码分复用的情况下)以及解调类型。在实施例3的说明中对使用该CQI的基站调度处理进行说明。
当使用帧控制单元44从基站接收到运动速度请求数据时,其指示运动速度测量单元43d测量运动速度,运动速度测量单元43d使用当前使用帧中的导频码元来测量运动速度。此外,当使用帧控制单元44从基站BTS接收到指示要使用哪个帧的帧设置数据时,其将该帧输入运动速度测量单元43d、CIR测量单元43e、信道估计单元(图中未示出)或接收功率测量单元(图中未示出)。
传输数据处理单元45包括复用单元45a和编码单元45b,其中复用单元45a对控制数据、上行用户数据以及其他数据(运动速度、CQI值)进行复用,编码单元45b对从复用单元45a输出的输出数据进行编码。解调单元46对传输数据执行QPSK解调等,无线传输单元47将经解调的信号转换成无线信号并对其进行放大,然后从天线40发送该无线信号。
虽然图中未示出,但是移动站还包括:信道估计单元,其使用包括在其自己的帧中的导频来估计信道;信道补偿单元,其基于所估计的信道值执行信道补偿;接收功率测量单元,其使用导频来测量接收功率;以及接收功率控制单元,其基于所测量的接收功率对接收功率进行控制。
-帧设置序列
图7是说明针对移动站UEi的基站BTS的帧设置序列的图。
无线基站BTS向所述多个移动站UEi(i=1、2、...)中的每一个发送测量运动速度的请求。接收到该请求的各移动站UEi测量它们各自的运动速度VUE1到VUE6,并通知基站BTS。基站BTS对从移动站传输的运动速度与阈值Vth进行比较,并确定该移动站正在高速还是低速运动。换句话说,当
Vth≥VUEi
时,确定移动站UEi正在低速运动,而当
Vth<VUEi
时,确定移动站UEi正在高速运动,然后基站BTS利用该结果将所述多个移动站UEi中的每一个分组到高速运动的终端和低速运动的终端中。然后基站BTS根据该运动速度设置待用于各移动站UEi的帧,并将该结果通知给移动站。例如,在图2中的移动站UE2的情况下,Vth≥VUE2,因此基站BTS确定移动站UE2正在低速运动,并向移动站UE2发送指令以使其使用用于低速的帧FL。此外,在移动站UE5的情况下,Vth<VUE5,因此基站BTS确定移动站UE5正在高速运动,并向移动站UE5发送指令以使其使用用于高速的帧FH
所述多个移动站UEi中的每一个根据来自基站BTS的指示设置传输单元和接收单元中的帧,当完成了设置时,向基站BTS发送完成了设置的通知。
然后,基站BTS将用户数据复用在相应的帧FL或FH中,并将其发送给目的地移动站,并且各移动站UEi利用在上述序列中指示的帧来执行通信。此外,在执行数据通信的同时,各移动站UEi使用分配给它自己的帧FH或FL中的导频来测量接收功率或估计信道。基站和各移动站通过周期性地执行上述序列来持续进行通信。
在上述帧指示方法中,可以将低速帧FL的帧识别号码取为0,并可以将高速帧FH的帧识别号码取为1,并且可以通知该帧识别号码。此外,可以根据是否使用各帧来执行对该帧的通知。
-复用方法
作为用于对移动站的下行链路传输数据进行复用的方法,存在频分复用、码分复用以及时分复用,在图4中,对频分复用进行说明。换句话说,在图5所示的映射单元23中,通过将多个移动站的下行链路传输数据映射在各OFDM码元的n数量个组F0到Fn-1中的副载波中,可以执行频分复用(见图4)。
图8是示出具有频分复用功能的映射单元的结构的另一图。映射单元23包括:第1到第n映射单元23a0到23an-1,其将各终端的数据映射在n数量个副载波组F0到Fn-1的副载波中(见图4);分布单元23b,其将各移动站的数据分布到第1到第n映射单元23a0到23an-1;以及分布控制单元23c,其控制对数据的分布。当该定时是用于高速帧FH的时,分布控制单元23c对分布单元23b进行控制,以将高速移动站的数据和导频分布到第1到第n映射单元23a0到23an-1,并且各映射单元23a0到23an-1将高速移动站的输入数据和导频映射在指定副载波中并将其输入给OFDM传输处理单元24。此外,当该定时是用于低速帧FL的时,分布控制单元23c对分布单元23b进行控制,以将低速移动站的数据和导频分布到第1到第n映射单元23a0到23an-1,并且各映射单元23a0到23an-1将低速移动站的输入数据和导频映射在指定副载波中并将其输入给OFDM传输处理单元24。
图9示出了包括码分复用功能的结构,其中码分复用单元33位于映射单元23与OFDM传输处理单元24之间。映射单元23包括:第1到第n映射单元23d0到23dn-1,其将移动站的传输数据映射在所有副载波f0到fnN-1中;分布单元23e,其将各移动站的数据排序到第1到第n映射单元23d0到23dn-1中;以及分布控制单元23f,其控制对数据的排序。当该定时是用于高速帧FH的时,分布控制单元23f对分布单元23e进行控制,以将高速移动站的数据和导频分布到第1到第n映射单元23d0到23dn-1,并且各映射单元23d0到23dn-1将高速移动站的输入数据和导频映射在副载波f0到fnN-1中,并将其输入给码分复用单元33的码乘法单元33a。此外,当该定时是用于低速帧FL的时,分布控制单元23f对分布单元23e进行控制,以将低速移动站的数据和导频分布到第1到第n映射单元23d0到23dn-1,并且各映射单元23d0到23dn-1将低速移动站的输入数据和导频映射在副载波f0到fnN-1中,并将它们输入给码分复用单元33的码乘法单元33a。码乘法单元33a的各乘法器MLP0到MLPn-1将从映射单元23d0到23dn-1输出的副载波样本乘以对用户来说唯一的扩散码,并且组合单元33b将来自各乘法器(码分乘法器)的输出组合起来并将结果输入给OFDM传输处理单元24。
如上所述,通过本第一实施例,在由高速运动的移动站使用的帧FH中增加导频码元的数量,导频码元之间的间隔变窄,因此即使移动站正在高速运动,也提高了测量导频接收功率的精度和信道估计的精度。因此,提高了通信质量,并且由于提高了通信质量,因此减少了再传输的数量。另一方面,在由低速运动的移动站使用的帧FL中导频码元之间的间隔长,因此可以进行高速数据传输。由此,无论终端的运动速度如何,都可以保持总通信质量,由此可以防止实际传输速度的下降并提高基站的吞吐量。
在上述说明中,高速帧FH中的公共导频码元在频率方向上的位置对于特定时间来说是固定的,然而,如图10(A)所示,导频码元在频率方向上的位置可以在时间方向上移位。此外,如图10(B)所示,可以将公共导频码元分离开并将其布置成离散的导频。
此外,在上述说明中,基于移动站的运动速度来设置所使用的帧,然而,也可以使用接收质量(CIR、SIR等)而非运动速度。这是因为当运动速度快时,接收质量变差,而当运动速度慢时,接收质量变好。在其他实施例中也是如此。
(B)实施例2
在第一实施例中,各移动站UEi测量其运动速度并将该速度通知给基站BTS,然后基站基于该运动速度确定待由移动站使用的帧并针对移动站设置该帧。在第二实施例中,移动站自己对待使用的帧进行设置。
图11是示出第二实施例的基站BTS的结构的图,其中针对与图5所示的第一实施例中的基站的部分相同的部分使用相同的标号。不同点在于:1)从基站向移动站发送帧模式类型和用于识别高速/低速的阈值;和2)帧选择/设置单元30并不基于运动速度对移动站的帧进行设置,而是从移动站接收待由该移动站使用的帧,并对终端进行分组。
帧选择/设置单元30的帧控制单元30a预先对传输信息处理单元31进行控制,以经由传输数据处理单元22向各移动站发送帧模式类型和用于识别高速/低速的阈值Vth。如图3所示,帧模式FRPT具有一个高速帧FH和一个低速帧FL。此外,帧控制单元30a从移动站接收与待由该站使用的帧FH、FL有关的信息,并基于该帧信息来识别该移动站正在高速还是低速运动,并将其保存在低速/高速保持单元30c中。
图12是示出第二实施例中的移动站UEi的结构的图,其中对于与图6所示的第一实施例中的移动站的部分相同的部分使用相同的标号。不同点在于:1)使用了帧选择/设置单元48,而非使用了使用帧控制单元44;和2)帧选择/设置单元48基于它自己的站的运动速度VUE和阈值Vth来确定使用高速帧FH还是低速帧FL,并通知基站BTS。
图13是说明移动站UEi中的帧设置序列的图。
无线基站BTS将帧模式FRPT的类型和用于识别高速/低速的阈值Vth预先发送给各移动站UEi,并且移动站存储所接收的数据。移动站UEi定期测量它们自己的运动速度VUE,然后对该运动速度VUE与预先发送的阈值Vth进行比较,并基于该大小确定它们正在高速运动还是低速运动。此外,基于该判断结果,移动站UEi对使用高速帧FH还是低速帧FL进行设置,并通知基站BTS,然后在传输单元中设置该帧,当完成了设置时,通知基站已完成设置。
然后,基站BTS根据目的地移动站将用户数据复用在帧FH或FL中,并发送该数据,并且各移动站UEi使用在上述序列中设置的帧FH或FL来执行通信。此外,在执行数据通信的同时,移动站UEi使用它们自己的帧FH或FL中的导频来执行对接收功率的测量或者进行信道估计。通过第二实施例,可以获得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效果。
(C)实施例3
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中,将移动站分组成帧模式FRPT的高速帧FH的移动站和低速帧FL的移动站,并且在高速帧的定时,基于CQI(信道质量指示符)执行针对高速移动站组的传输调度处理,而在低速帧的定时,基于CQI执行针对低速移动站组的传输调度处理。换句话说,在该第三实施例中,根据帧定时来执行调度处理。
图14是示出该第三实施例中的基站BTS的结构的图,其中针对与图5所示的第一实施例中的基站的部分相同的部分使用相同的标号。不同点在于:1)存在缓冲器51,其存储各移动站的下行链路传输数据;2)存在调度器52,其在高速帧定时,基于来自各移动站的CQI执行针对高速移动站组的传输调度处理,而在低速帧定时,基于来自各移动站的CQI执行针对低速移动站组的传输调度处理;以及3)调度器52包括如图15所示的CQI表,并从该表,根据CQI,设置传送块大小(位数)TBS、多码数量(在码分复用的情况下)以及调制类型,来执行调度。
图16是说明基站的调度处理的图。
各移动站UEi定期计算CQI,并将该CQI以及移动站当前使用的帧类型(高速帧FH或低速帧FL)通知给基站BTS。基站BTS从各移动站UEi接收CQI和所使用的帧,并执行调度,并基于该调度向各移动站发送控制信号和下行链路数据。
当执行调度时,调度器52从各移动站UEi接收CQI和当前使用的帧(步骤101),当该定时是用于高速帧FH的时,选择使用高速帧的移动站组,而当该定时是用于低速帧FL的时,选择使用低速帧的移动站组(步骤102)。接着,基于所选移动站的CQI值,调度器52根据移动站的优先级设置发送数据的优先级次序(步骤103)。CQI数越大,优先级就越高。
在已设置了优先级次序之后,基于CQI,调度器52选择在向各移动站的传输过程中使用的调制方法、编码率以及数据数量(步骤104),并根据优先级次序选择存储在缓冲器51中的针对各移动站的传输数据,在该帧中执行频分复用并发送该数据(步骤105)。然后,重复上述处理,以在高速移动站组与低速移动站组之间交替地按最高优先级的次序发送数据。
在步骤104中,可以在传输数据的同时发送所选调制方法的控制信息和编码率,或者可以在首先发送该控制信息之后发送传输数据。
通过该第三实施例,在高速帧的定时,可以基于从各移动站接收的CIR执行对高速移动站组的传输调度处理,而在低速帧的定时,可以基于CIR类似地执行对低速移动站组的传输调度处理。
(D)实施例4
图17是示出第四实施例的基站BTS的结构的图。在第三实施例中,一个调度器在高速帧的定时,执行对高速移动站组的传输调度处理,而在低速帧的定时,执行对低速移动站组的传输调度处理,然而,在该第四实施例中,存在高速调度器52a和低速调度器52b用作调度器,并且存在排序单元53。
图18是说明该第四实施例的基站的调度处理的图。
各移动站UEi定期计算CQI,并将该CQI和移动站当前使用的帧的类型(高速帧FH或低速帧FL)通知给基站BTS。基站BTS从各移动站接收CQI和使用的帧,并将这些移动站排序成高速组和低速组,并针对各相应的组执行调度,然后基于该调度,向各移动站发送控制信号和下行链路数据。
换句话说,基于CQI和当前使用的帧的类型(高速帧FH或低速帧FL),排序单元53将移动站分成多个组,并向高速调度器52a发送来自使用高速帧FH的移动站的CQI连同移动站ID号码,而向低速调度器52b发送来自使用低速帧FL的移动站的CQI连同移动站ID号码。
高速调度器52a使用与第三实施例的处理类似的处理,在用于高速帧FH的定时处执行针对高速移动站组的传输调度处理,而低速调度器52b在用于低速帧FL的定时,执行针对低速移动站组的传输调度处理。
换句话说,基于来自高速移动站的CQI值,高速调度器52a根据移动站的优先级设置向移动站发送数据的优先级次序,基于来自低速移动站的CQI值,低速调度器52b根据移动站的优先级设置向移动站发送数据的优先级次序(步骤201)。在完全设置了优先级次序之后,基于各CQI,高速调度器52a和低速调度器52b根据CQI表选择要在对各移动站的传输中使用的调制方法、编码率以及数据数量(步骤202)。接着,在用于高速帧的定时,高速调度器52a根据优先级次序选择存储在缓冲器51中的针对各高速移动站的传输数据,然后执行频分复用并发送该数据。此外,在用于低速帧的定时,低速调度器52b根据优先级次序选择存储在缓冲器51中的针对各低速移动站的传输数据,然后执行频分复用并发送该数据(步骤203)。
根据本第四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一样,在用于高速帧的定时,可以基于CIR执行针对高速移动站组的传输调度处理,而在用于低速帧的定时,可以基于CIR执行针对低速移动站组的传输调度处理。此外,通过本第四实施例,使用两个调度器执行调度,因此在执行调度时可以节省时间。
(E)第五实施例
在第一实施例中,低速运动的移动站的数量与高速运动的移动站的数量之比是1∶1,因此将在帧模式FRPT中的低速帧FL的数量与高速帧FH的数量之比固定为1∶1(见图19(a))。在第五实施例中,由于低速运动的移动站的数量与高速运动的移动站的数量之比(以下称为低速/高速比)动态地变化,因此根据低速/高速比对帧模式FRPT中的低速帧FL的数量与高速帧FH的数量之比(以下称为低速/高速帧比)进行控制。例如,当低速/高速比是2∶1时,那么如图19(b)所示,3个帧形成一个组合(重复地发送该组合)。不基于低速/高速比改变低速/高速帧比会导致基站的总吞吐量下降。例如,在尽管低速/高速比是2∶1但是将低速/高速帧比保持为1∶1的情况下,不能将低速移动站放入一个低速帧中,这将导致基站的总吞吐量下降。因此,在第五实施例中,如上所述,根据低速/高速比改变低速/高速帧比。
图20是示出在该第五实施例中的基站的结构的图,其中针对与图5所示的第一实施例中的基站的部分相同的部分使用相同的标号。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点在于:1)存在帧模式和帧设置单元61来代替帧选择/设置单元30;和2)帧模式生成单元21基于由帧模式和帧设置单元61设置的帧模式的类型来生成指定的帧模式FRPT。
帧模式和帧设置单元61包括:运动速度判断单元61a,其将运动速度VUE与高速/低速阈值Vth进行比较,并基于其大小确定移动站正在高速还是低速运动;帧模式和帧控制单元61b,其基于在执行通信的小区中的低速/高速比和移动站的数量来设置帧模式FRPT,并对待由移动站使用的帧模式FRPT的帧进行设置;以及低速/高速保持单元61c,其针对各移动站存储它正在高速还是低速运动,并存储所使用的帧。
图21是说明基站BTS的帧模式类型和帧设置序列的图。
基站BTS的帧模式和帧控制单元61b对信息设置单元31进行控制,以向各移动站UEi(i=1、2、...)发送测量运动速度的请求。接收到该请求的各移动站UEi测量它们各自的运动速度VUE1到VUE6,并通知基站BTS。帧模式和帧控制单元61b对从移动站发送的运动速度VUEi与阈值Vth进行比较,并确定该移动站正在高速还是低速运动,并对在执行通信的小区中的移动站的数量、高速运动的移动站的数量以及低速运动的移动站的数量进行计数。在将在执行通信的小区中的所有移动站识别为高速或低速运动之后,帧模式和帧控制单元61b计算该小区的低速/高速比,并基于执行通信的小区中的移动站的数量和该低速/高速比来设置帧模式类型。例如,当低速/高速比是2∶1并且存在大量的移动站时,帧模式和帧控制单元61b将图19(b)所示的帧模式设置为待使用的帧模式FRPT,并针对各移动站对待使用的帧进行设置。
然后,帧模式和帧控制单元61b将设置的帧模式类型和所使用的帧通知给各移动站,然后各移动站UEi根据来自基站BTS的指示对其传输单元中的帧模式和帧进行重设,在完成了设置之后,通知基站BTS已完成设置。向移动站通知帧模式和使用的帧要求改变对传输设备的设置,因此这是在切换定时之前执行的。
然后,基站BTS将用户数据复用在与目的地移动站相对应的帧中,并发送该数据,各移动站UEi从在上述序列中表示的帧中提取它自己的数据。
通过第五实施例,可以基于高速或低速运动的移动站的数量使用合适的帧模式,结果,提高了信道估计精度和基站的总吞吐量。
(F)实施例6
在上述多个实施例中,将其中各帧中的公共导频数量不相同的至少两种类型的帧组合成一个或更多个组合,或者将其中各帧中的公共导频的分布的数量不同的至少两种类型的帧组合成一个或更多个组合,并将数据映射在各帧中,并向移动站重复地发送各组合。在第六实施例中,将多个副载波分成两个组,其中在通过第一组副载波构成的帧中与在通过第二组副载波构成的帧中的公共导频数量或公共导频分布数量不相同,并将数据映射在通过第一和第二组副载波构成的各帧中,并将该数据重复地发送给相应的移动终端。
为了在OFDMA(正交频分复用接入)中执行频分复用,存在如图22和23所示的两种分配方法。在图22中,将连续的副载波分配给各用户(移动终端),在图23中针对各副载波设置用户并将用户复用在各副载波中。在图23中,附有同一用户编号的副载波是分配给该用户的副载波,并且只被该用户使用。将图22所示的复用方法称为局部化OFDMA,而将图23所示的复用方法称为分布式OFDMA。以下对使用局部化OFDMA的第六实施例进行说明,然而,也可以将分布式OFDMA应用于本实施例。
如图24所示,在第六实施例中,将副载波分成用于高速终端的组GH和用于低速终端的组GL,并且在通过高速终端组GH中的副载波构成的帧FH中与在通过低速终端组GL中的副载波构成的帧FL中的公共导频数量或公共导频分布数量互不相同。换句话说,在该第六实施例中,在通过高速终端副载波构成的帧FH中存在大数量个公共导频或大数量个公共导频分布,而在通过低速终端副载波构成的帧FL中存在小数量个公共导频或小数量个的公共导频分布。
图24示出了针对4个用户执行频分复用的情况,其中,2个用户低速运动并且其余2个用户高速运动,并将在OFDM中使用的副载波分成2个组GH、GL,其中将高速终端组GH中的副载波分配给第一和第二高速用户,将低速终端组GL中的副载波分配给第一和第二低速用户。在此情况下,高速组GH的频率是低频,而低速组GL的频率是高频,然而,也可以相反。此外,在图24中,将导频布置在所有副载波中,换句话说,它们在频率方向上连续地布置,然而,也可以按设定或非设定间隔来设置导频。
图25示出了低速运动的终端数量与高速运动的终端数量之比是3∶1的情况的频分和帧结构的示例。
图26示出了针对一个低速运动终端和一个高速运动终端的数据执行频分复用然后发送该数据的情况的频分和帧结构的示例。
图27示出了对低速副载波和高速副载波进行了划分并将副载波交替分配给高速用户和低速用户的情况的频分和帧结构的示例。
图28是示出在该第六实施例中的基站BTS的结构的图,其中对于与图5所示的第一实施例中的基站的部分相同的部分使用相同的标号。不同点在于:1)存在组/副载波设置单元80来代替帧选择/设置单元30;2)帧模式生成单元21向映射单元23输入通过高速终端副载波构成的帧的帧模式FHPN和通过低速终端副载波构成的帧的帧模式FLPN;以及3)映射单元23将移动终端的数据映射在分配给移动终端的副载波中,然后执行频分复用并发送该数据。
如图24到图26所示,帧模式生成单元21重复地生成帧FH的帧模式FHPN和帧FL的帧模式FLPN(其中将导频码元插入合适的位置),并将它们输入给映射单元23。
传输数据处理单元22对控制数据、用户数据和其他数据(运动速度请求数据、副载波分配数据)执行复用,然后对该数据进行编码和调制并将其输入到映射单元23。映射单元23从组/副载波设置单元80获得分配给用户数据的目的地移动站的副载波,并将该用户数据映射在该副载波中。OFDM传输单元24对M(=n×N)数量个副载波样本执行IFFT处理,然后将它们组合起来并在组合之后将保护间隔插入时间信号中,然后无线传输单元25执行上变频转换,以将基带信号的频率转换成无线频率,然后对该信号进行放大并从天线26发送该信号。
无线接收单元27执行下变频转换,以将从移动站接收的无线信号的频率转换成基带频率,然后解调单元28对该基频信号进行解调。接收数据处理单元29对解调结果执行误差校正解码处理,然后对来自用户的上行传输数据、控制数据以及运动速度数据进行分离和输出。
组/副载波设置单元80包括副载波设置单元80a、运动速度判断单元80b以及副载波保持单元80c。副载波设置单元80a定期地从各移动站请求运动速度,运动速度判断单元80b根据运动速度VUEi(i=1,2,...)和阈值Vth的大小确定移动站正在高速还是低速运动,并将判断结果输入副载波设置单元80a。副载波设置单元80a基于移动站各自的运动速度将移动站分成低速终端组和高速终端组,然后确定待由移动站使用的副载波并将它们设置在副载波保持单元80c中。映射单元23基于副载波保持单元80c的内容来识别分配给用户数据的目的地移动站的副载波,并将该用户数据映射在该副载波中。
当副载波设置单元80a请求运动速度时,传输信息创建单元31创建运动速度请求数据并经由传输数据处理单元22将该数据发送给移动站。此外,当副载波设置单元80a给出了向移动站通知已设置副载波的指令时,传输信息创建单元31创建用于将这些副载波通知给移动站的副载波设置数据,并经由传输数据处理单元22将该数据发送给移动站。
通过该第六实施例,将多个副载波分成2个组,其中在通过第一组副载波构成的帧中与在通过第二组副载波构成的帧中的公共导频数量或公共导频分布数量不相同,并将数据映射在通过第一组和第二组副载波构成的相应帧中,并将其重复地发送给移动站,因此可以使用固定帧模式来控制导频码元的数量。
上述说明是针对其中将多个副载波分成2个组的情况的,然而,也可以执行类似的控制,从而将副载波分成3个或更多个组。换句话说,可以是如下结构:将多个副载波分成多个组,其中在通过上述多个组中的每一个的副载波构成的帧中的公共导频数量或公共导频分布数量不相同,并将数据映射在各帧中,并将其重复地发送给移动站。
总的来说,根据本发明,获得了以下效果:
-可以提高针对高速运动状态和低速运动状态两者测量所接收的电场强度的精度。
-可以提高针对高速运动状态和低速运动状态两者估计信道的精度。
-可以提高传输速率和吞吐量。
-可以提高基站的总传输速率和吞吐量。
在上述多个实施例中,对基于运动速度确定待使用的帧的情况进行了说明,然而,这并不限于运动速度,可以是如下结构:基于接收状态(如传播环境、接收质量、接收功率等)确定待使用的帧。
此外,图19的(a)和(b)只示出了两种类型的帧模式FRPT,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两种类型,一般地,可以采用如下帧模式,即该帧模式包括其中在各帧中的公共导频数量或公共导频分布数量不相同的至少两种类型的帧的一个或更多个组合。
此外,在上述多个实施例中,对其中使用副载波执行传输的通信情况进行了说明,然而,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不使用副载波的通信的情况。
由于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得到本发明的许多明显很不相同的实施例,因此应当理解,本发明并不限于如在所附权利要求中限定的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

Claims (2)

1.一种移动通信系统,其在基站与移动终端之间进行数据通信,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具有:
发送部,其组合公共导频的数量各不相同或公共导频的分布数量各不相同的第一帧、第二帧来形成第三帧,将数据映射在构成该第三帧的第一帧、第二帧中,通过第三帧发送该数据;以及
通知部,其向所述移动终端通知被映射了发往该移动终端的数据的第一帧或第二帧,
所述移动终端具有接收部,该接收部从所通知的第一帧或第二帧中提取从所述基站发送的发往该移动终端的数据来进行接收。
2.一种基站,其向移动终端发送数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具有:
发送部,其组合公共导频的数量各不相同或公共导频的分布数量各不相同的第一帧、第二帧来形成第三帧,将数据映射在构成该第三帧的第一帧、第二帧中,通过第三帧发送该数据;以及
通知部,其向所述移动终端通知被映射了发往该移动终端的数据的第一帧或第二帧。
CN201110199330.4A 2005-11-30 2006-04-28 移动通信系统以及无线基站 Active CN10225584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345325A JP4841235B2 (ja) 2005-11-30 2005-11-30 無線基地局、無線通信方法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JP2005-345325 2005-11-30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0792947A Division CN1976489B (zh) 2005-11-30 2006-04-28 无线基站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55846A true CN102255846A (zh) 2011-11-23
CN102255846B CN102255846B (zh) 2014-11-12

Family

ID=3780812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079294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76489B (zh) 2005-11-30 2006-04-28 无线基站
CN201110199330.4A Active CN102255846B (zh) 2005-11-30 2006-04-28 移动通信系统以及无线基站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079294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76489B (zh) 2005-11-30 2006-04-28 无线基站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710910B2 (zh)
EP (1) EP1793521A1 (zh)
JP (1) JP4841235B2 (zh)
KR (1) KR100736650B1 (zh)
CN (2) CN197648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99989A (zh) * 2018-01-16 2018-06-22 南方科技大学 调度方法及装置、大规模多天线系统和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016129B1 (ko) * 2006-02-24 2011-02-17 미쓰비시덴키 가부시키가이샤 통신 장치
US20080095050A1 (en) * 2006-03-07 2008-04-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assignment of resourc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738019B2 (en) * 2006-03-07 2014-05-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assignment of resourc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A2796382C (en) * 2006-04-24 2016-10-18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of generating pilot pattern for adaptive channel estimation in ofdma systems, method of transmitting/receiving using the pilot pattern and apparatus thereof
US7623487B2 (en) * 2006-05-24 2009-11-24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OFDM system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a wide range of mobility speeds
CN101473579B (zh) * 2006-06-19 2012-09-26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基站以及通信方法
US8199706B2 (en) * 2006-10-27 2012-06-12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Random access design for high doppler in wireless networks
US8243613B2 (en) * 2006-11-28 2012-08-1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imating velocity of mobile station using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JP4957212B2 (ja) * 2006-11-29 2012-06-20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フレーム可変制御による最適な無線通信方法及び,これを適用する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KR20090087907A (ko) * 2006-12-06 2009-08-18 톰슨 라이센싱 다중-입력 다중-출력(mimo) 시스템에서의 오버헤드의 감소
WO2008111224A1 (ja) 2007-03-15 2008-09-18 Fujitsu Limited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で使用される基地局及び方法
JP5134079B2 (ja) * 2007-04-11 2013-01-30 テレフオンアクチーボラゲット エル エム エリクソン(パブル) 可変ガードインターバルにより伝送リソースをスケジュール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配置
EP1988731B1 (en) * 2007-05-02 2011-10-12 Alcatel Lucent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a parameteriz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hannel
US8203955B2 (en) * 2007-06-21 2012-06-19 Alcatel Luc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cheduling packets in an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OFDMA) system
GB2450363B (en) * 2007-06-21 2009-07-08 Motorola Inc Communication unit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s for modulation and demodulation
WO2009011064A1 (ja) * 2007-07-19 2009-01-22 Panasonic Corporation 無線通信エリア状況測定システム、無線通信エリア状況測定方法、及び基地局
KR100900669B1 (ko) * 2007-07-20 2009-06-01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무선 사설망 지그비 수신기 및 그 수신 방법
US8693559B2 (en) * 2007-07-28 2014-04-08 Ittiam Systems (P)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mmunication
KR101482262B1 (ko) 2007-10-18 2015-01-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피드백 메시지 전송 방법
KR101452489B1 (ko) * 2007-10-18 2014-10-2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수신 방법
US7920494B2 (en) * 2008-01-04 2011-04-05 Motorola Mobility,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mobility measurements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JP5211384B2 (ja) * 2008-02-05 2013-06-1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装置、基地局装置、無線制御方法、及び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US8059676B2 (en) * 2008-02-17 2011-11-1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communication using frame
US20090257342A1 (en) * 2008-04-10 2009-10-15 Media Tek Inc. Resource block based pilot pattern design for 1/2 - stream mimo ofdma systems
US8724717B2 (en) * 2008-04-10 2014-05-13 Mediatek Inc. Pilot pattern design for high-rank MIMO OFDMA systems
JP5169423B2 (ja) 2008-04-16 2013-03-27 富士通株式会社 移動局装置及び伝送路推定方法
JP5075019B2 (ja) * 2008-06-04 2012-11-14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通信端末装置及び送信電力設定方法
US8274885B2 (en) 2008-10-03 2012-09-25 Wi-Lan,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ata distribution in VHF/UHF bands
US8107391B2 (en) 2008-11-19 2012-01-31 Wi-Lan, Inc. Systems and etiquette for home gateways using white space
JP5077249B2 (ja) * 2009-01-15 2012-11-21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基地局、無線リソース割り当て方法、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US8335204B2 (en) * 2009-01-30 2012-12-18 Wi-Lan, Inc.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using TV white space spectrum and long term evolution system architecture
US8913563B2 (en) * 2009-02-06 2014-12-16 Empir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Llc Velocity based random access scheme
JP5346639B2 (ja) * 2009-03-25 2013-11-20 京セラ株式会社 基地局装置、及び、下りバースト領域の割り当て方法
JP5285769B2 (ja) * 2009-05-26 2013-09-11 京セラ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端末、基地局、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AU2010274573B2 (en) * 2009-07-24 2014-05-15 Apple Inc.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JP2011049829A (ja) 2009-08-27 2011-03-10 Kyocera Corp 無線基地局、無線端末、無線中継局、無線基地局システム、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US8582516B2 (en) * 2009-11-09 2013-11-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ference signaling for a high-mobility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KR20110057989A (ko) * 2009-11-25 2011-06-0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그래핀과 나노구조체의 복합 구조체 및 그 제조방법
EP2525608B1 (en) * 2010-01-12 2017-05-24 Fujitsu Limited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mobile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US8861448B2 (en) * 2010-12-20 2014-10-14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obility-based radio resource assignment methods, systems and devices
JP5620873B2 (ja) * 2011-04-19 2014-11-05 京セラ株式会社 基地局、周辺基地局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US20130315323A1 (en) * 2011-04-24 2013-11-28 Broadcom Corporation Traveling pilots within single user, multiple user, multiple access, and/or MIMO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N103609045A (zh) * 2011-06-22 2014-02-26 诺基亚西门子网络公司 获取信息的方法、接入节点和通信设备
US9137522B2 (en) * 2011-07-11 2015-09-15 Realtek Semiconductor Corp. Device and method for 3-D display control
JP6060272B2 (ja) * 2012-12-04 2017-01-11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端末の移動速度による参照信号のパターン変更方法及びそのための装置
JP6003632B2 (ja) * 2012-12-27 2016-10-05 富士通株式会社 移動局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WO2014178642A1 (en) * 2013-04-30 2014-11-0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reference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beam forming scheme
US9294247B2 (en) * 2013-07-05 2016-03-22 Lg Electronics Inc.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broadcast signals,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broadcast signals,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broadcast signals and method for receiving broadcast signals
JP5737346B2 (ja) * 2013-08-05 2015-06-17 富士通株式会社 移動端末
EP3979509A1 (en) * 2015-09-21 2022-04-06 Hyphy USA, Inc. System for transporting sampled signals over imperfect electromagnetic pathways
WO2018068812A1 (en) * 2016-10-10 2018-04-19 Sony Mobile Communications Inc. Method for a cellular multiple-input and multiple-output system
WO2018170546A1 (en) 2017-03-20 2018-09-27 Rockoff Security Media interfaces incorporating adaptive compression
CN112840613B (zh) * 2018-10-26 2024-05-07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通信装置及通信方法
US11997415B2 (en) 2021-08-17 2024-05-28 Hyphy Usa Inc. Sampled analog storage system
US11769468B2 (en) 2022-01-19 2023-09-26 Hyphy Usa Inc. Spread-spectrum video transport integration with timing controller
US11842671B2 (en) 2022-03-07 2023-12-12 Hyphy Usa Inc. Spread-spectrum video transport source driver integration with display panel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84795A (zh) * 1999-08-14 2001-02-21 株式会社峔俬峨 在无线电信系统的导频信道上发送寻呼指示符的系统
CN1451251A (zh) * 2000-03-23 2003-10-22 西门子移动通讯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接入信道安排
EP1542488A1 (en) * 2003-12-12 2005-06-1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cating a pilot signal adapted to the channel characteristic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953976B2 (ja) 1995-02-14 1999-09-27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フェージングピッチ推定装置
JP3238120B2 (ja) 1997-01-31 2001-12-10 株式会社次世代デジタルテレビジョン放送システム研究所 直交周波数分割多重信号復調装置
JP2000151548A (ja) 1998-11-05 2000-05-3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Ofdm通信装置
JP3522619B2 (ja) * 2000-01-05 2004-04-26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マルチキャリアcdma伝送システムにおける送信機
FR2809554B1 (fr) 2000-05-23 2002-08-16 Mitsubishi Electric Telecom Eu Procede de synchronisation d'au moins une station mobile dans un reseau de telecommunication mobile ayant une structure de canal de synchronisation modifiee
EP1168654B1 (en) * 2000-06-28 2006-08-1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ilot channel power measurement means for a mobile station in asynchronous CDMA communication system
FR2820574B1 (fr) * 2001-02-08 2005-08-05 Wavecom Sa Procede d'extraction d'un motif de symboles de reference servant a estimer la fonction de transfert d'un canal de transmission, signal, dispositif et procedes correspondants
US7180913B2 (en) * 2001-07-25 2007-02-20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Transparent error count transfer method and apparatus
US7548506B2 (en) 2001-10-17 2009-06-16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System access and synchronization methods for MIMO OFDM communications systems and physical layer packet and preamble design
US7248559B2 (en) 2001-10-17 2007-07-24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Scattered pilot pattern and channel estimation method for MIMO-OFDM systems
JP3977645B2 (ja) * 2002-01-11 2007-09-19 クラリオン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JP3788963B2 (ja) * 2002-09-10 2006-06-21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通信制御方法
DE602004009996T2 (de) * 2003-06-11 2008-09-18 Ntt Docomo Inc. OFDM-Signalrahmengenerator mit adaptiver Pilot- und Datenanordnung
KR100987244B1 (ko) * 2003-07-25 2010-10-12 에스케이 텔레콤주식회사 Ofdm 방식의 무선 랜 시스템에서의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KR100918730B1 (ko) * 2003-10-27 2009-09-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직교 주파수 분할 다중 방식을 사용하는 통신 시스템에서기지국 구분을 위한 파일럿 패턴 세트 송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KR100969780B1 (ko) * 2003-10-31 2010-07-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직교 주파수 분할 다중 방식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파일럿 신호 송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US8085875B2 (en) * 2004-07-16 2011-12-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cremental pilot insertion for channnel and interference estimation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84795A (zh) * 1999-08-14 2001-02-21 株式会社峔俬峨 在无线电信系统的导频信道上发送寻呼指示符的系统
CN1451251A (zh) * 2000-03-23 2003-10-22 西门子移动通讯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接入信道安排
EP1542488A1 (en) * 2003-12-12 2005-06-1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cating a pilot signal adapted to the channel characteristics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99989A (zh) * 2018-01-16 2018-06-22 南方科技大学 调度方法及装置、大规模多天线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08199989B (zh) * 2018-01-16 2020-04-14 南方科技大学 调度方法及装置、大规模多天线系统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55846B (zh) 2014-11-12
JP4841235B2 (ja) 2011-12-21
US20070121538A1 (en) 2007-05-31
EP1793521A1 (en) 2007-06-06
JP2007150971A (ja) 2007-06-14
US7710910B2 (en) 2010-05-04
CN1976489B (zh) 2011-10-26
KR100736650B1 (ko) 2007-07-09
KR20070056899A (ko) 2007-06-04
CN1976489A (zh) 2007-06-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76489B (zh) 无线基站
US8873499B2 (en) User apparatus, base st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01682880B (zh)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装置、基站装置和通信方法
US8724616B2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mobile s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CN101821982B (zh) 通信控制方法、移动台和基站
CN101578834B (zh) 用户终端装置以及基站装置
KR20090006852A (ko) 송신장치, 수신장치, 송신방법 및 수신방법
CN101682491A (zh)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使用的基站装置、用户装置和方法
US20110255584A1 (en) Device, channel quality estimation method, and transmission method
CN1953349B (zh) 一种上行资源分配方法
CN102006603A (zh) 发射功率获取方法、信道质量/干扰强度测量方法及系统
WO2008041112A1 (en)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providing user equipment self-terminating reporting technique
CN101841354B (zh) 一种下行测量导频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1375537A (zh) 调制参数选择方法、调制参数选择装置以及通信装置
CN102224749A (zh) 提供信道质量信息的方法
CN101848498B (zh) 高速下行分组接入中的资源分配方法及基站
JP5646245B2 (ja) 無線基地局、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AU2013200117B2 (en) User apparatus, base st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JP2013255266A (ja) 移動端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