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51251A -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接入信道安排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接入信道安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51251A
CN1451251A CN00819368A CN00819368A CN1451251A CN 1451251 A CN1451251 A CN 1451251A CN 00819368 A CN00819368 A CN 00819368A CN 00819368 A CN00819368 A CN 00819368A CN 1451251 A CN1451251 A CN 14512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unit
access
channel
subchannel
upp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08193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05834C (zh
Inventor
罗塞拉·德本尼迪蒂斯
费比奥·D·皮亚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KIA, SIEMENS communications, Italian company
Original Assignee
Siemens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Networks Sp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emens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Networks SpA filed Critical Siemens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Networks SpA
Publication of CN14512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512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0583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05834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 H04W74/00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in the downlink, i.e. towards the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AREA)

Abstract

用于对由UTMS移动通信系统的多个移动单元共享的无线信道的接入信道安排的处理。所述处理允许移动单元接入基站(BTSC)并且发送专用信道的分配请求信号,或者在异步区间切换的情形中直接接入新信道。该处理在于利用能够单独控制的周期性和相位在复帧内标记基本TDMA-CDMA帧。所标记具有相等相位的帧的集合形成由移动单元共享的子信道,以执行与该子信道相关的特定接入类型。所述接入经由通过移动单元在与在该小区中使用的载波相关的多个不同序列之间随机选择的签名序列的传输发生。为了标记子信道的帧,使用了下列类型的表达式:SFN module[P1]=P2,其中SFN是系统帧数,以及P1和P2是由网络在公共控制信道中首先信令发送的由BTS广播扩散的系统信息消息中两个参数,或者逐次地包括在下列消息中:寻呼请求、立即分配、切换命令、上行链路任意。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接入信道安排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无线电话分区(mobile radio telepone sector),特别涉及用于在第三代移动系统中共享无线信道的接入的管理的处理。
技术背景
在过去十年中,移动无线电话系统经历了涉及逐渐放弃以模拟调制传输载波为特征的第一代系统、而采用相反以数字调制同时通过基带信号的大量数字处理(DSP)转变为数字为特征的第二代系统的持续的技术演变。现在是甚至更先进概念的移动系统、所谓的第三代系统进入服务的成熟期,它不同于先前的那些系统的主要是服务用户对物理信道的不同接入方法。这些系统的设计利用了在军用环境中获得的应用软件以及在适于保护所传输信息的机密性、并且确保对引起破坏目的(堵塞)的噪声的给定抗干扰性的传输可行性上的随后研究。多亏与基带频谱相比发射载波的调制频谱的人工展宽,这些目标已经达到。由此将该调制技术称为扩频技术(扩展频谱),并且要点是以较高的码片率用伪噪声类型的编码序列乘以要传输信号的每个低符号率符号,其目标是去扩展在宽频谱上传输的信息,实际上使它仅可访问适时地被授权去接收的信息。为了这个目的,扩频接收器解调所接收的信号,并且执行在所解调信号与在该调制器中使用的编码序列的本地拷贝之间的时间相关来重构原始数据。从在所解调信号的符号与校正的编码序列之间的数学相关中,在接收器的输出端在其最大程度上获得由此区别于噪声和干扰的原始信号。在民用环境中,并且更具体地在移动无线电话通信领域中,预见了调制的扩频使用完全不同于先前的军用目标。该特殊使用使得在由不同的扩展代码标识的更多用户之间能够同时共享相同的物理信道。公知的首字母缩写CDMA(码分多址)的相关技术使用相互正交扩展代码序列,即其自相关能够被假定为零。由于在以其自己代码序列为特征的信道上其它信道的信号,它刚好使得不同用户之间的区别能够在传输带中加和,作为该相关的结果,将作为噪声出现。从在高衰落中相关的光谱部分仅是由有用信号完全占据的频谱的极小部分的事实中获得:与窄带传统系统比较,扩频技术提供了对这些最终由沿所传输信号在空气中的路径多次反射引起的瑞利(Rayleigh)选择性衰落的较高不敏感度的附加好处。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或者UMTS(通用移动通信系统)的即将引入给全世界提出了与现存PLMN(公众陆地移动通信网)系统兼容的许多问题,其中最普及的一个无疑是泛欧洲系统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900兆赫兹以及它的直接派生物DCS(数字蜂窝系统)1800兆赫兹。GSM遵从根据具有使不同系统的操作统一以使它们之间兼容并且由此能够通信的目的的适宜的跨国组织(CEPT(欧洲邮政和远程通信会议)/CCITT(国际电话与电报顾问委员会),在ETSI(欧洲电信标准学会)/ITU-T(国际电信同盟-通信)环境中)的推荐发布的规范。根据3GPP组织(第三代伙伴项目)和中国组织CWTS(中国无线通信标准)正在追求开发它们自己的基于CDMA技术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近期的目标是在可能的地方保留GSM的功能特征,然而涉及随时的新的CDMA技术的影响,必需要求特别的解决方案。因而,在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之前,有必要描述GSM的一些操作特性以便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必须解决的技术问题。
图1示出GSM或DCS类型的移动系统的功能结构的简略却清楚的方框图;同样的图还能够用于完美地描述将在其中描述本发明的CDMA系统(TD_SCDMA(时分同步码分多址接入技术))。在图1中,用符号MS(移动台)指示也是车载电话的便携式电话机,MS在下文也称之为移动单元,它是与属于在区域上分布的相应基站收发信台BTS(基站收发信台)的相应TRX收发信机(在图中不可见)无线连接的。每个TRX连接在其结构确保均衡的无线覆盖由BTS服务的小区的一组天线上。一起使所有载波可得到移动无线服务的一组N个邻近小区被叫作集群(cluster);在邻近的集群中能够重复使用相同的载波。更多BTS类型的基站经由物理载波连接到称作BSC(基站控制器)的公用基站控制器。由一BSC管理的更多BTS一起形成被定义为BSS(基站系统)的功能子系统。更多BSS(BSC)直接地或者经由使能在64千比特/秒连接线上的16或8千比特/秒信道的子多路复用(submultiplexing)优化相应使用的TRAU(码形转换和速率适配单元)块连接到移动交换中心MSC(移动交换中心)。该TRAU进行从64千比特/秒的话音到13千比特/秒的GSM全速率(或者到6.5千比特/秒的GSM全速率)的转码(Transcoding),使得能够以16或8千比特/秒流寻址它们。
MSC块依其次序连接到陆地网络PSTN(公共交换电话网)和/或ISDN(综合业务数据网)的交换中心。两个称作HLR(归属位置寄存器)和VLR(访问位置寄存器)的数据库(在该图中不可见)一般地位于MSC处;所述第一数据库包含每个移动MS的固定数据,所述第二数据库包含可变数据;两个库合作使得系统能够跟踪在已扩展到不同欧洲国家的领域上宽广移动的用户。BSC基站控制器还连接到能够进行人/机对话的个人计算机LMT(本地维护终端)上;连接到执行监控、管理报警、业务测量估值等称作O&M功能的功能的操作和维护中心(OMC)上;并且最终连接到在用于分组交换数据服务的GSM04.64中规定的SGSN(GPRS(通用无线分组服务)服务节点)块上。
能够在图中看到标记在主功能块之间的接口之间的界限的垂直破折线,即:在MS和BTS之间的无线接口用Um指示;在BTS和BSC之间用Abis指示;在BSC和TRAU之间用Asub指示;在TRAU和MSC之间或者直接地在该最后与BSC之间用A指示;在BSC与LMT之间的接口RS232用T表示;用O表示在BSC与OMC之间的接口;以及最后用Gb表示在BSC与SGSN之间的接口。在下面的GSM描述中上述接口推荐为:04.01(Um)、08.51(A-bis)、08.01(A)、12.20以及12.21(O)、04.60(Gb)。
图2示出即将来临的和与图1比较更先进的方案。在图2中指示由GSM系统的BTS服务的至少一个小区相邻于由包括本申请的发明对象的称作3G(第三代)的新系统的基站BTSC服务的小区。在不同块之间的连接线上,指示了相应接口的描述。在该图中,我们能够注意到基站控制器块BSCC连接到BTS和BTSC站两者上;该BSCC块表示相对GSM适当修改的基站控制器,仅BSC能够支持新BTSC站(破折线部分指示修改的存在)。在BSCC和新BTSC之间的连接利用类似A-bis的接口。在BTSC与移动单元之间的空中接口称作Uu,以区分GSM的在BTSC与移动单元之间的空中接口Um。为了相同的目的,将移动单元称作UE(用户设备)以表明在不同的名字下应该与不同设计组合相容的空中接口和移动单元的不同描述。能够从图2的方案中讨论的是由支持正常系统内切换的BSCC块支持的在两个GSM与3G系统之间的切换(handover)(系统间切换)可能性,从中推导出移动用户设备UE的双工模式和多频带操作。
在移动系统的设计中,主要影响设计方法的方面是选择一种意图实现在物理信道上跨越不同用户共享可得到的频带的接入类型。多个公知的接入技术是:执行频分多址的FDMA(频分多址)技术;执行时分多址的TDMA(时分多址)技术;执行码分多址的CDMA技术;执行空分多址的SDMA(空分多址)技术。
利用FDMA技术每个用户能够利用它自己拥有的频道,不与任何其它用户共享该服务请求的全部时间,称作SCPC(单路单载波)是典型的第一代模拟系统。利用TDMA技术,在称为时隙的不同时间将整个射频频谱分配给多个用户,在一个时隙中仅一个用户能够发送和/或接收。利用CDMA技术,在同一时间将整个射频频谱分配给多个用户,该技术在前面已作解释。利用SDMA技术,类似于对CDMA技术所述在同一时间将整个射频频谱分配给多个用户,经由确认无线信号的不同到来方向产生在不同用户之间的区分。
在同一移动系统中能够单独使用上述接入技术或者利用可能的协作组合。GSM系统使用了混合技术FDMA-TDMA,与纯粹的FDMA相比避免了载波的过度使用,同时相对于纯粹的TDMA,它避免了帧结构太长而不能被建议。新3G系统使用了结合GSM和CDMA技术优点的FDMA-TDMA-SCDMA接入技术。GSM系统和新3G系统两者都能够从智能天线的使用中获益,所述智能天线添加在现存也复用SDMA的系统上,这是在3G系统中当然使用的。
在PLMN系统中,用户能够对基站发送信息,同时它从基站接收信息。该通信模式称为全双工,并且能够利用在频域和时域两者中的技术来驱动。在GSM中采用的FDD(频分双工)技术使用了上行链路路径(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路径(下行链路)的不同频带。这两个频带是通过未使用的间隙(gap)频带相隔的,使得能够进行适当的射频滤波。TDD(时分双工)技术使用了与在两个传输方向上复用的所有信道相关的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的不同服务时间。如果在两服务时间之间的时分小,则发送和接收是同时对用户出现的。本发明涉及的新3G系统使用了TDD技术。
意图给用户提供能够与固定电话网相比的优质标准服务的任何公共移动系统(PLMN)将必需适应复杂信令。就我们能够注意的,在GSM系统中,使用FDMA-TDMA的特殊解决方案已经解决所述问题。这些解决方案不能够直接迁移到根据至少与作为具有主要影响的无线接口相关的CDMA技术的电话系统中。我们能够说第三代移动系统开始出现曙光,由此在恰当信令方法的定义上的几个信息仅在参与定义他们自己系统的公司的限定委员会内流传,而还不能被认为是公共领域。接着给予的GSM系统(或DCS)一一般观点是有用的,即基于国际共享的观点,GSM系统(或DCS)就所提供的服务的种类和质量而言是最先进的。由图3至10支持的下一考虑是针对GSM系统(或对DCS无差别),从中本发明试图突出,对于信令信道的组织和使用,除了不同CDMA技术的信道复用(可认为其本身考虑的特征是公知的)以外,尤其与通过移动和切换访问无线信道相关。
在GSM 900系统中,将可用频带细分如下:·在上行链路方向的子频带(MS→BTS)880-915MHz(兆赫兹);·在下行链路方向的子频带(BTS→MS)925-960MHz;·隙带10MHz 915-925MHz;信道间隔200kHz(千赫兹);每个子频带载波数是173;每个载波8时隙;全速率信道数1384;半速率信道数2768。
在GSM 900系统中,将可用频带细分如下:·在上行链路方向的子频带(MS→BTS)1710-1785MHz;·在下行链路方向的子频带(BTS→MS)1805-1880MHz;·隙带20MHz 1785-1805MHz;信道间隔200kHz;每个子频带载波数是374;每个载波8时隙;全速率信道数2992;半速率信道数5984。
图3示出8个时隙TS0、...、TS7、或者在不确定重复用于在小区中使用的载波中的普通载波的基本帧内的时隙的顺序组织。载波和时隙的集合形成被指定支持从逻辑的观点标记信道的信息的Um接口的物理信道。图3的基本帧包括全部来自单一传输方向的时隙,在GSM系统中所驱动的FDD对称全双工。
在该图中,我们能够注意到对应于任何时隙的可能内容的四个不同的突发脉冲(burst)类型学。该顺序帧是在由在GSM系统中使用的所有载波遵守的多个等级水平内组织的。由BTS传输的所有载波相互地携载同步帧,由此使得作为被分配到物理信道的载波的可互换性的跳频成为可能,增加了系统的灵活性,并且简化了相邻小区的同步。这就是说,在该图中从下开始到上,具有对应于156,25比特×3.69微秒时长的0,577毫秒时长的每个时隙,携载了包含142个有用比特、3个头比特TB及3个尾比特TB、以及8,25比特长的不带有信息的保护时间GP的信息突发脉冲。根据所述范围(参见GSM05.02,段落5.2)所述突发脉冲能够成为不同类型。·普通突发脉冲。包括含有冗余的2×58有用比特、以及在用于训练序列(midamble)位置中估计无线信道的脉冲响应的26比特训练序列,有益于对根据GMSK(高斯最小平移键控)方案调制的无线信号的正确解调制。不同的训练序列是可预见的,尤其是与SDMA技术的使用相关的。普通突发脉冲用于业务信道和与其相关的信令信道中。在话音的情形中,2×58有用比特是由每20毫秒以13千比特/秒的话音编码器产生的260比特的每个块复用的最终结果。在GSM05.03中以很大部分描述的操作包括下列步骤:块编码以及导入将从260增加至456的冗余的卷积编码;重新排序和分区以及对角交织8个时隙深度,以跨越多个突发脉冲扩展突发脉冲误差,加入遗失窃用标志(stealing flag)并且获得2×58比特子块对;加密,即,对数字流逐一比特求和;以及利用添加训练序列和比特TB获得接入突发脉冲的突发脉冲构建。跨越与后续块和在前块交织的多个突发脉冲的编码块的比特散布减少了每个块的比特丢失,在突发脉冲受损的情形中提高了卷积解码重建原始信息的可能性。·频率校正突发脉冲。该突发脉冲包括在逻辑水平“1”上的142个有用比特,以便允许当接收到该突发脉冲时校正移动单元的时钟频率。·同步突发脉冲。它包括在训练序列位置中的64比特“同步序列”和2×39加密比特。该突发脉冲是以延迟于在前突发脉冲8个时隙通过移动单元接收的,由此已经校正了自己时钟的频率的该移动单元能够在接收的突发脉冲中辨别“同步序列”的正确位置,并且接着辨别该时隙的开始瞬间。所述加密比特包含重建完成同步程序的帧号FN(帧号)所需的信息。·接入突发脉冲。它包括在开始位置的41比特同步序列,接着是36个加密比特。保护时间GP有58,25个比特时长;而且有7个头比特TB和3个尾比特TB。简短型的该突发脉冲典型地由移动单元使用,以发送第一信令到网络,例如去执行在原生呼叫或者在切换中的接入,由此它具有比完全型的在前突发脉冲较低的时长,并且未使用的时隙部分也导致较高。该特性实际上使得移动单元能够以典型地因为由因在无线电台和移动单元之间的可变距离引起的传播延迟改变的非理想校准的时序发送其消息到网络,而不会使带有扰乱通信进程的相邻时隙的位子无效。
继续关于图3所上半部分,能够注意到,4.615毫秒时长的TDMA基本帧包括8个时隙(TS0...TS7)。在相同信息流的帧中,可以预见两类不同序列的复帧,其中120毫秒时长的业务复帧包括26TDMA基本帧,并且253,38毫秒时长的控制复帧包括51TDMA基本帧。两类复帧共同形成有1326TDMA基本帧组成的6,12秒时长的唯一超帧;并且最终2048顺序超帧形成3小时28分63秒760毫秒时长2.715.648 TDMA基本帧的超高帧。将在小区内射频散布的帧数FN称为在该超高帧中的帧位置。
图4示出由图3的TDMA帧结构支持的逻辑信道的组织。参见图4,我们注意到一组可预见的逻辑信道包括一类业务信道TCH和一类控制信道。取决于单个逻辑信道或两个交替链接是分配在相应时隙的事实、或者根据使用的信道编码,TCH信道有全速率的TCH/F或半速率的TCH/H类型。
控制信道分类包括下列主信道:广播信道BCCH(广播控制信道)、公共控制信道CCCH(公共控制信道)以及一些专门控制信道DCCH(专门控制信道)。BCCH信道包括三种子信道:狭义BCCH子信道、同步子信道SCH(同步信道)、以及频率校正信道FCCH(频率校正信道)。CCCH信道包括三种子信道:共享接入子信道RACH(随机接入信道)、准许子信道AGCH(接入准许信道)、以及寻呼信道PCH(寻呼信道)。专门控制信道DCCH能够分为两类:“独立”信道SDCCH(独立专门控制信道)的一类、以及业务辅助信道ACCH(随路控制信道)的一类。该后一类包括两种信道类型,分别是:低相关SACCH(慢速ACCH)和快速FACCH(快速ACCH)类型。在一般地列示信道之后,值得从它们的形成和应用观点去考察它们。·TCH/F业务信道是分配到在已发生或者结束的呼叫中已经完成到网络的接入程序的移动单元的双向信道;是须经切换和跳频的。它们使用普通突发脉冲去传送由13千比特/秒编码话音或数据、净比特率高达9.6千比特/秒的电路或分组交换组成的有效载荷。·业务信道TCH/H携载以6.5千比特/秒编码的话音或数据、净比特率高达4.8千比特/秒的电路或分组交换。与前者比较,它们具有较低的质量。·控制信道BCCH是利用即所述载波BCCH的载波f0的时隙0的、点对多点的、下行链路单向信道。该信道在小区中是唯一的,并且不须经切换或跳频。狭义BCCH信道用于扩散一般用途系统信息,诸如例如:在小区内的信道结构、在执行水平测量的相邻小区的BCCH载波的列表、本地区域和小区选择和重选活性的一些参数的确认、完成小区确认、在空闲模式中的移动单元的操作参数、以及最终用于在RACH信道上安排移动单元的接入企图的所谓RACH控制参数。移动单元顺序地利用分别由频率校正突发脉冲和同步突发脉冲携载的FCCH和SCH信道去同步它们自有载波的频率、本地生成帧的开始(时隙0的开始)、以及在超高帧中的所述帧的位置。在TDMA系统中,基本上所述突发脉冲恰好落入分配的时隙中,在相邻时隙中易发生干扰,在移动单元的运动期间也将检查该要求。为此目的,BTS经由在传输提前量范围上指令移动单元,使得尽管因MS离开BTS的距离的变化造成往返延迟的变化,它还是以相对移动单元的发射固定不变的三时隙的延迟接收在上行链路上的时隙,来驱动称为自适应帧准直(描述于GSM04.03推荐标准中)的程序。SCH信道包括带有小区标识符的BSIC字段(基站确认码)、有助于移动单元从相邻小区的BCCH载波中确认服务小区的BCCH载波。控制信道CCCH是服务整个小区的双向信道,它不须经切换或跳频,并且使用载波f0的时隙0。RACH共享接入信道存在于单独的上行链路方向上,以发送在时间上随机分布的移动单元的接入请求到网络上;它由接入突发脉冲携载。多路接入在信道占用上能够产生例如经由如GSM 04.08所示的“slottedALOHA”程序应该解决的冲突。·AGCH和PCH两信道的点对多点类型仅存在于下行链路方向,并且分别携载网络对在RACH信道上的移动单元所作的接入请求的应答,以及由该网络在结束呼叫程序时向该移动单元发送的所谓寻呼消息。·专用控制信道DCCH是点对点类型的双向信道,须经切换和跳频。它们能够携载比特率范围从333,3至8000比特/秒的信令。·“独立”信道SDCCH传送用于诸如加入(affiliation)等的网络功能、以及用于控制呼叫上至TCH信道分配的信令。在移动单元接入到网络之后立即分配一SDCCH信道。·信道ACCH、SACCH、以及FACCH分别地包括在辅助业务信道的同一复帧中。更具体地:
·SACCH信道在上行链路方向携载由移动单元在由服务BTS和由相邻小区接收的信号上进行的传输测量;在下行链路方向它携载移动单元的系统信息和不同命令,诸如与相应TCH和(第一)SDCCH信道相关的时序提前量、功率控制等,以及相邻小区信息。
·FACCH信道是经由自有信道TCH(比特丢失)的比特交织获得的,并且能够由此用于带有比SACCH信道高的速度要求的信令。
图5示出在即装备少数收发器的中/小BTS的情形中以及在中/大BTS的情形中在复帧内的逻辑信道的两种可能结构。该结构包括进行对描述目的的自我解释的图例。26业务帧与辅助信令复帧1)和1′)在两者情形中当然是等同的,其不同在于51控制帧复帧。在复帧1)和1′)的帧空闲(-)期间,移动单元在相邻小区的BCCH载波上执行功率测量,并且还获取相应的FCCH和SCH信道用于由于可能的切换的预同步(频率、时隙、帧数、BSIC)。由于两复帧的长度26和51是以由在它们之间的最初数(prime number)表示的,使得确保该信道对在获取窗口中切换的相邻小区的监视,所以这些测量是可能的。还能够注意到,在时隙0上下行链路发送的信道FCCH和SCH总是占用以45.6毫秒间隔互相跟随的两个相邻帧;该时间是合理的短的,与正在首次接入网络的移动单元的同步要求一致,或者保持在空闲状态。关于接入信道RACH(CCCH),我们看见它们占据整个上行链路复帧3),或者上行链路5)的大部分。这是可能的,因为它们在上行链路方向是TS0组的唯一信道。在下行链路中的剩余时隙0信道,即:狭义BCCH和CCCH(AGCH、PCH)呈现于带有CCCH组优先权的四个连续基本帧的组中。与小BTS比较,中/大BTS要求控制信道分布在两个相继复帧上。
如例如图5所示组织的空中接口Um的控制逻辑信道当消息在移动单元和网络之间交换时在两个传播方向上发送信息。该信息跨越Um接口的帧传递,并且多少与在图1和2中可见的网络的剩余部分有关。为了激活复杂移动系统GSM的正规操作,必需经由恰当的协议在形状和流上都调整该消息。
图6示出由GSM系统使用去管理呈现在不同接口的电话信令的具有几个等级水平的协议的图。对于大部分,该协议已经从当前在移动模拟系统TACS和在PSTN电话系统中使用的协议中获得,调整它到空中接口Um的新要求以及从用户的移动中导出的要求。已经用破折线标记了一些块(PHL、MAC、RRM)以指示3G系统使用的合适版本的特定协议。层级结构使得能够在控制平面(C平面)上以层叠块的组来划分信令协议功能,并且逐一地作为独立级去描述它们。每个层级利用由较低等级提供的通信服务并且提供本身的服务到较高等级。上述协议的层级1严格地绑定在用于连接不同接口的两侧的物理载波类型;它描述了在无线连接中转发比特流到接口Um和在陆地连接中到A-bis和A接口所需的功能。陆地连接的层级1在推荐规范CCITTG..703和G.711中有描述。层级2在连接点之间实现无误差的虚载波的目标中开发控制消息的正确顺序流(传送功能)。层级3(称作网络层)以及更高层开发用于控制主应用处理的消息处理功能。附露应用1包括带有在图6中使用的术语解释的图例和描述在图6中的块的功能的分别涉及层级1(表A)和层级2(表B)的两张表。
这里,已经介绍了有助于GSM系统操作的主要要素,接着值得简单地考查由MS移动单元组的活动开始的一些典型功能,接着将这些功能的执行方法与涉及本发明内容的类似功能比较。
在移动通信系统GSM中,移动设备MS也在没有对其分配专用信道时的“空闲模式”中执行给定活动。事实上,移动单元有此需要,在第一步能够经由网络通信,以继续在其移动期间选择相关的小区。上述活动落在“小区选择”功能下,描述于推荐规范GSM03.22和05.08。附加要求是去监视寻呼消息以应答可能的结束呼叫。
在“小区选择”的情形中,移动单元选择相关的小区,从在集群中更接近其位置的给定数量的小区中对它能够接收的BCCH载波进行扫描。对于每个BCCH载波,移动单元测量所接收的功率和质量,以便更新至少六个更适用小区的列表。在该列表中的单元小区是最可靠的小区并且与该移动单元相关。MS接入网络发生在下列情形中:1.在初始呼叫中用户的自我启动时;2.在结束呼叫中MS在网络的信令上自我启动时;3.经由传输切换命令MS在网络的信令上启动时,该切换将得到简短的描述;4.在诸如例如:加入、验证等将不在下文中处理的特定功能的情形中,没有
用户或者网络的动作MS自我启动时。
图7示出与由移动单元产生的呼叫以及成功结果的情形相关的消息序列图表。使得:·想接入网络的移动单元在控制信道RACH上发送组成于接入突发脉冲中的信道请求。为最小化冲突可能性,该突发脉冲使用到进8比特分组的接入,它们的一些是随机分配的。这些后面的作为用于接着区分反向消息(在分配到专用信道的相同部分之后,MS将发送完成确认)的地址标记该请求。关于在该移动单元中起作用的协议,子层3CM(图6)接收建立请求并且初始化连接MM。子层MM将交换标识符并且将请求RR连接的起动。·为了应答所述信道请求,网络在AGCH信道上发送IMMEDIATEASSIGNMENT消息,其内容包括:信道描述、根据其移动单元不得不发送相继时隙的时间提前量、最大传输功率、其中已经接收接入突发脉冲的帧数FN(frame number)、激活在AGCH信道上等待类似消息所有移动单元以知道它们是否得到选择的标准。·移动单元接收“立即分配”消息并且相应地作为,其后它在将使用直到TCH信道的分配的SDCCH信道上发送服务请求消息‘CM服务请求’。注意:如果激活‘直接TCH分配’模式,在SDCCH信道上的整个信令也能够在TCH信道上进行。·网络建立握手阶段以验证移动单元的标识,检查正确的IMSI(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网络建立握手阶段以定义在RR连接上的加密。该加密方法使用了描述于GSM 03.20的密码算法A5(加密方法)。根据该方法,在DCCH或TCH上传输的层级1数据流是使用叫作“加密密钥”由子条款4.3指定所确定的密钥、利用由算法A5产生的加密比特流、逐一比特地加和用户的数据流而获得的。为了准确同步,算法A5需要知道TDMA帧数。解密方法(解密方法)在接收信号上使用与加密方法相同的阶段但是以相反的次序。·移动台MS在发送‘建立’消息到网络之前起动呼叫,网络接受该呼叫起动回答以‘呼叫处理’消息。·网络发送‘分配命令’到MS,用于利用辅助的SACCH和FACCH取代SDCCH信道分配TCH信道。该移动单元在分配时作出回答。·网络发送‘报警’消息到移动单元,以告知已经在本地呼叫时起动用户的报警程序。·网络发送‘连接’消息到移动单元,以告知已经在远端接受该呼叫并且已经在网络中建立该连接。·移动单元回答以‘连接确认’消息,并且该呼叫进入会话状态。
图8示出与结束和成功对移动单元的呼叫的情形相关的消息序列图表。该程序相当类似于前一个,其中不同之处如下:·PAGING REQUEST消息是通过网络在寻呼信道PCH上发送的。·移动单元在控制信道RACH上回答以存在于接入突发脉冲中的CHANNELREQUEST。·为了应答该CHANNEL REQUEST,网络在AGCH信道上发送包括PHYSICAL INFORMATION的IMMEDIATE ASSIGNMENT消息。·移动单元请求在SDCCH信道上发送‘寻呼结果’消息的服务,它将用于TCH的分配。·如已经提到的那样的验证和加密/解密阶段。·呼叫起动的握手阶段是通过网络以‘建立’消息起动的,对此MS回答以‘呼叫确认’消息。·呼叫确认的‘报警’消息是由MS发送的。·呼叫接收的握手阶段现在是由MS起动的。
在每个瞬间移动单元和网络都能够要求发送‘断开连接’消息释放呼叫。例如,如果MS已经产生该完成,则网络将回答以‘释放’消息,并且请求结束该事务处理。移动单元将以‘释放完成’消息确认该呼叫的释放。当完成CM子层(图6)的所有连接时,网络释放相关业务和所分配的信号信道。
最后,基于由移动单元和/或BTS执行特定传输测量来描述GSM的称为“自适应帧调整”、“功率控制”和“切换”功能的三种重要功能。在GSM 05.08推荐规范中给出了这方面的信息。根据移动单元和可能地BTS仅当它导致被调制时、例如如果任何活动是运行在TCH信道上时才被使能到载波传输上,当激活称为“不连续传输”的特定功能时也进行所述三种功能。该最后功能的目的是减少在网络内的平均干扰水平,并且共同地增加移动单元的操作自主性。在进行和平均“不连续传输”测量的情形中,SACCH信道的104帧当然总是仅呈现12帧。
由MS在上行链路方向进行的传输测量涉及使用中的TCH和SDCCH信道的水平和质量、最大时间提前量(timing advance)参数的值、以及在空闲时隙上的干扰。也是在此情形中,对于每个测量涉及的MS,所测量的值会平均到SACCH复帧上,通过BTS计算的平均值与由BS计算的平均值有关,并且两个平均值会经由接口Abis一起发送到BSC,用于功率控制和切换功能、并且被限制到最大时间提前量、到帧调整功能。
功率控制功能在于通过预先设置宽度的步骤使发射器的功率的逐渐变化。功率控制是由BSC管理的,并且在移动单元上强制进行、以及可选地在BTS的TRX上进行。它发生在分别与每个单个信道和每个单个MS的业务TCH和控制SDCCH信道相关的所有时隙上;携载控制信道的BCCH载波的时隙被排除,总是以最大功率传输。考虑在移动单元是进行的功率控制,有两种可能情形,其中:在第一情形中,通过已预设宽度逐步减少发射器功率达到适于在服务小区内传输条件的最小水平;在第二情形中,利用同样的方法增加功率达到发射器所允许的最大输出水平。在该第一情形中,目的是减少在每个信道上的干扰水平,使得非常小的小区实际上也可行;其次它增加了移动单元的操作自主性。在第二情形中,目的是当能够实际上避免它们时避免因射频原因引起的切换。由BTS在每个射频载波的每个时隙上发射的功率能够具有一取决于BTS离开MS的距离的水平(发射水平),所述距离能够基于经由简单的计算的时间最大提前量参数来估计,使得能够获得移动单元半径距离和由此的路径损失。用于控制移动单元发射器的命令以大约每秒两个命令的速率运行在SACCH信道上,并且使能每60毫秒2分贝的发射功率最大变化,从中能够注意到,深度(大于12分贝)和充分延展的衰落不能够用单独的命令来补偿。
自适应帧调整程序是由BTS执行的,以在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之间维持三个固定提前量的时隙。所述三个时隙使得能够避免在收发信机的天线处的双重滤波,并且简化设备的制造。当建立了专门连接时,BTS连续地测量在其突发脉冲和从MS接收的突发脉冲之间的时间差值,这些测量的平均值对应于在SACCH信道中输入的时间提前量参数,并且下行链路大约每秒发射2次。移动单元MS使用为校正时间提前量接收的值以发送它自己的突发脉冲。最大允许校正是235微秒,足以提供给小区25公里的半径而不对移动单元的速度设置过多限制。
最后来考察切换程序,它的执行使得网络能够给一命令到操作在“专用模式”中的移动单元,以迫使它到小区的另一信道。切换是任何移动电话系统的基本功能,是使得移动单元能够经由在通信期间进行大区域移动来通信的功能。事实上它防止了通信信道的传输质量的劣化,否则所述劣化将因为移动单元逐渐移动离开它自己初始服务小区的天线复合体而不可避免地发生。无需用户能觉察在通信通路上的噪声也能够完成该防止动作。
表征切换的第一标准是在基础结构中“切换点”的本地化,其中对于切换点,它是在链接切换前后的功能实体的等级结构中的一实体。在下文中,前缀“旧”将指示在通信路径上在切换之前的所有功能实体,并且前缀“新”将指示在切换之后的那些。在GSM系统中,如果原因是在使用的信道是的差的传输质量则切换由BSC起动;如果原因是因为在小区内太繁忙的业务则由MSC请求和管理;并且最终也能够由操作和维护中心请求去执行一些O&M功能。就切换的类型来说,如果它们在同一小区的信道之间进行,则将它们称为“区内”,如果相反它们它们在不同小区的信道之间进行,则将它们称为“区间”。区内切换涉及一MS和一BTS,并且一般地由控制该BTS的BSC管理。区间切换涉及一MS和两BTS,并且取决于这两BTS属于单一或者属于两不同BSC能够分为内部或外部类型。在第一情形中,切换是由同一BSC管理的,在第二情形中,它必需由MSC管理。
表征切换的第二标准是在新小区中使用的时间提前量的确定方法。基于上述方法我们能够区分两类切换:如果同步以超高帧水平在小区之间进行,则是同步切换,以及在相反的例子中的异步切换。在同步情形中,移动单元能够自我计算在新小区使用的时间提前量,同时在异步情形中,它必需在专用信道上发送恰当的接入突发脉冲,使得新BTS能够计算准确的时间提前量。所述切换执行时间当然将低于第一情形、不高于100毫秒,并且同步情形是异步情形大约两倍。
图9示出与成功的异步BSC间切换的情形相关的消息序列图表,为简化,已经忽略了所有涉及一般称为“网络”的协议实体的协议阶段。在本图中能够读到其中由MS删除物理信息的接收阶段的同步切换。参见图9,该程序展开如下:·一旦完成大部分取决于由切换和切换点产生的原因的协议阶段,所述网络准备寻址到包含所有必需信息的新BSC的消息到新BSC,使得它提供用于切换的新信道。当该新BSC如上所述操作时,它发送给旧BSC一带有所分配信道的指示和所有首先放置在该新信道上的移动单元所要求的指示的切换命令,甚至以非完美的方式。为此目的,该命令是由该移动单元还连接的旧BSC利用辅助FACCH信道发送到该移动单元的。HANDOVER COMMAND的内容包括:新小区的BSIC、切换类型(系统内或系统间,同步或异步)、切换参考值、使用时隙的频率和数目、以及传输功率,当然不能包括仅在同步之后知道的时间提前量和帧数。·所述移动单元临时地放弃旧信道并且切换到新小区的新信道TCH,其中它发送HANDOVER ACCESS突发脉冲进行接入。所述突发脉冲是8比特长,像由已经与该小区相关的移动单元发送到RACH信道的突发脉冲一样,但是相反对于其,它现在包括切换参考值。·如果该切换是同步的,则HANDOVER ACCESS命令由移动单元反复进行4次,直到接收了PHYSICAL INFORMATION消息,或者如果该切换是同步的,则在超出定时器T3124的计数的时间。·所述移动单元接收由新BTS独立地在FACCH信道上发射的PHYSICALINFORMATION,并且结束HANDOVER ACCESS的传输。该PHYSICALINFORMATION包含在接收使得它能够计算最大时间提前量的HANDOVERACCESS消息之后移动单元必须使用并且由BTS重复发射的最大时间提前量。该BTS当其解码第二层帧或者TCH块时停止发射PHYSICALINFORMATION,明显地它已经被接收。这里,该移动单元能够完美地同步自己到新复帧,并且调整传输最大时间提前量和功率水平。·该移动单元在FACCH信道上对新BTS发送HANDOVER COMPLETE消息,接着MSC与旧BSC通信,它能够释放该旧业务信道以及相关信令。
图10示出以握手形式的简单程序以示出失败的同步或异步切换情形。实际上,如果在接收了HANDOVER COMMAND之后移动单元不能在预见的时间内从新BTS接收PHYSICAL INFORMATION,则它切换到旧小区的旧信道上,并且发送HANDOVER FAILURE消息以起动呼叫重建程序。
为了与本发明比较而更侧重GSM系统的技术特征的描述到此结束。现在,从现在看相对CDMA技术总体上是缺点的一些方面受到限制;突出的其它方面等价于将导致不同于本实施例的描述的特征的简单观察。我们这里想突出的如下:·具有200千赫兹隔离信道的GSM的FDMA-TDMA技术,除非依靠从标准结构中导出的多时隙结构并且要求特定的计划,将限制单个用户以对数据9.6千比特/秒和对话音13千比特/秒配置比特率,其值不适于未来对用户提供宽带服务的要求。·在GSM中,特定共享接入技术和比较低的比特频率没有在同步性上设置严格的限制。因此,分别在空闲模式和专用模式中的同步性的研究和保持可以预见是相当慢的机制。该同步事实上是由BTS经由在下行链路复帧中以245.6毫秒间隔发射FCCH和SCH信号的拷贝提升的。在专用模式中移动单元的同步性保持预见是由BTS在SACCH信道上以大约每秒两次的间隔发射‘最大时间提前量’校正参数来进行。这些同步机制在其特征是高比特率和对因为太不精确的同步产生的干扰的非常严格的限制的TDD类型[例如,TD-SCDMA或TDD UTRAN(UMTS陆地无线接入网络)]的3G系统中将经历危机。这是因为该接入技术预见了更多的协同定位(co-located)用户,使得它们之间的不同步能够产生相互干扰。·在GSM中对网络的随机接入机制是与同步机制(在该阶段之前和期间基本上是下行链路)分离的,因而不要求上行链路同步与该接入同时发生。现在所述缺乏3G的描述可能显得不是这样清楚,但重要的是提出了主题,因为它暗示本申请的发明对象的目的。所提出的主题是从两种移动系统之间等级1的不同设置导出的,不仅是从优点或者缺点。物理信道的不同设置在3G系统中与GSM比较在随机接入到网络期间制造了附加的冲突问题,异步切换也发生问题,在GSM中不发生事情。·在GSM中实现的FDD类型的全双工接入中,上行链路复帧等同于下行链路复帧,使得在业务信道的数目的对称关系和在两个传输方向中的相关控制强制存在。该设置不是对付诸如例如在与因特网连接中更多的使用路径无疑是下行链路路径的业务高度不平衡的情形的最佳设置。·与GSM信道相关的物理资源是固定的并且不能够被修改,由此不可能动态地变化信道的容量去面对已改变的业务或消息要求。·在GSM突发脉冲中未预见具体等级1字段去使得功率控制或传输提前。执行这些功能以大约每秒两次保持SACCH信道繁忙,这太慢而不能消除瑞利衰落,并且仅适于消除对数常态分布(log-normal)衰减。在GSM中,使用功率控制减少整个干扰水平的“平均值”,因为如果已经制定了小区的良好计划,则用户将不会与其它潜在同频干扰共享该突发脉冲。不同地,在3G系统中在CDMA技术的时隙和频带的共享使用实际上制造了同频型干扰。由此要求更快和更精确的功率控制,因为所容忍的干扰度是较低的。在本文中相互干扰度将被最小化“突发脉冲对”等于从单个同频用户接收的功率,并且使得CDMA技术可靠。
CDMA技术在第三代系统中是优选的仅是因为它能够避免前述GSM的缺点,尤其是那些由于低比特率、由于需要具有频率的精确计划、由于不能有效地管理非对称业务引起的缺点。如在序言中已描述的那样,不同公司的部门正在培养第三代系统,最近的未来目标是对生产大量唯一规格的很详细的UMTS的互惠协议,就如在过去为在单一欧洲环境中GSM所作的那样。目前为CDMA系统实施的IS-95标准预见了也叫作Walsh功能的64编码正交序列的使用。除了这些序列,还预见了伪噪声(Pseudo-Noise)(PN)序列,诸如例如用于用户识别的“长码”,以及由基站为自我识别发射的导频序列PN。Walsh 0功能是为导频信道使用的。剩余的63个Walsh编码用于同步信道(同步信道)、呼叫(寻呼信道)以及会话(业务信道)。在用Walsh码加密数据形式的信息内容及接着的宽频调制之前,内容的分区是经由信道编码、交织器和长代码(long code)进行的。在编码器处输入数据的速度范围能够从1200至9600比特/秒。基站CDMA的所有信道形成所谓的“前向链接”,它实际上是向移动单元发射的信号。在相反方向上,因为不同的信道编码和使用的调制类型(Offset-QPSK),由移动单元发射的信号不同于该基站发射的信号。在移动单元的接收器中的导频序列PN同步于基站的导频信号,并且再次用于扩频调制该调制数据。另一典型区分移动单元信号的是该后一部分不发射任何导频信号。在基站与所有激活移动单元之间传输水平的闭环控制是可以预见的,以补偿因为离开天线的不同距离和信道衰落引起的衰减的变化。通过该控制,所有移动单元的传输功率能够以这样的方式得到调整,使得在基站的接收器的输入端的信号强度具有大约相同的水平。
根据这些规范,在纯粹CDMA技术中所有信道共享整个频带,即,不需要具有到其它多址技术的附加资源。这也适用于全双工,它预见与由基站传输的信号相比较,为由移动单元传输的信号使用不同调制类型和不同信道编码,当然保持了系统的Walsh功能。相当明显,在IS-95中指定的系统还不能被分类为第三代系统UMTS。事实上,所请求的主要要求正迷失在分配单个信道的高比特率、在两个路径上非对称业务的可能性、以及动态改变扩频因子的可能性的这些特定方面。而且,所采用的未落入规范的FDMA和TDMA方案的全双工方法能够在不同信道之间引起串音干扰(串扰)。关于移动单元的同步,导频信号PN的传输校正了该移动单元的振荡器频率和所发射比特的相位,假定使用公知的PLL机制,由于是等级帧丢失,不需要调整突发脉冲和帧。而且,以申请人的观点,本规范不足以定义与UMTS系统的结构、信令、以及实际实现相关的所有复杂问题,其中所述UMTS系统是真正可与作为比较一直是里程碑的当前GSM竞争的系统。最后,在规范IS-95的系统中,它能够得到合理地陈述,虽然在CDMA技术中,该指定系统未提供任何比由GSM系统本身提供的那些更多的具有资格的教义去进化到第三代系统。情况不总是制造商需要达到新的部门标准。
下面将强调在设计第三代系统中引发的其答案能够限制设计选择的一些主题。·第一点是怎样改变所述装置,使得与在新内容上不适应的GSM的那些相对移动单元能够以射频帧同步。·第二点是怎样在协议步骤中使用新同步装置,在切换情形中预见移动单元的接入到服务小区或者相邻小区的射频帧。
考虑所处理主题的复杂性,这里的描述不可能以更精确的方式预知本发明意图以初始方式解决的技术问题。随着本实施例描述的进展,所述技术问题将得到充分地和清晰地强调,使得由本发明实现的解决方案装置完全地合理化。
发明主题
由此本发明的范围是指示用于调整到共享无线信道的接入的处理,所述共享无线信道与由系统在新系统UMTS的无线接口处的选择施加到物理信道的时间和功率同步模式一致,避免了当在预见这些的程序中执行对网络的接入时在由移动单元共享的信道上的危险阻塞。发明简述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用于调整到由属于UMTS型移动通信网络的基站管理的无线信道的接入的处理,如权利要求1所述。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描述于所附权利要求中的所述处理的两个附加实施例。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执行权利要求1及其两个所述实施例的接入调整程序的一种移动系统。本发明的优点
由于专用于不同接入类型的子信道的导入,权利要求1的处理赋与了CDMA系统调整移动单元在共享信道上的接入的能力,并且尤其是赋与了本发明的TDMA-CDMA系统。由此削弱了在网络的连接请求高峰上行链路路径的阻塞,所述连接请求与由本系统预见的所有模式相关,诸如例如:在原发呼叫中、在结束呼叫中、在异步区间切换中等。到不同接入类型的子信道调整方法可能多于一种。稍后将描述它们中的三种,其中:第一模式还对应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同时剩余的两种对应于两个其它实施例。所述第一调整方法基于以固定间隔标记TDMA复帧的帧的公式的使用,并且在标记相位内将帧安排到不同子信道的不同位置,每个子信道与特定接入类型有关。相反,第二子信道调整方法根据发送到在一小区内的移动单元的确认序列的接入类型进行共享,以执行对网络的接入。该实施例在下面的移动单元到网络的接入步骤中可能是有益的,然而也与未来的开发有关。第三子信道调整方法结合了上述两种方法以产生协同效应。
附图简述
结合附图参考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以下详细描述,可以理解本发明的进一步目的及其优点,其中:-图1示出了GSM或DCS型移动系统的方框图;-图2示出了包括GSM系统和根据本发明的3G系统的方案的方框图;-图3示出了发送到图1和2的移动系统GSM的无线接口Um的信号的序列帧的等级结构;-图4示出了由图3的顺序帧的等级结构支持的逻辑信道结构;-图5示出了在图3的顺序帧的等级结构内的图4的逻辑信道的两种可能组织;-图6示出了具有多个管理图2的两种移动无线系统的操作的等级水平的协议的方框图;-图7示出了与被限于在图1的移动系统GSM的无线接口Um处交换消息的原发呼叫协议相关的消息序列图表;-图8示出了与被限于在图1的移动系统GSM的无线接口Um处交换消息的结束呼叫协议相关的消息序列图表;-图9示出了与被限于在图1的移动系统GSM的无线接口Um处交换消息的区间切换协议相关的消息序列图表;-图10示出了与关于图9的切换失败的情形的握手阶段(handshake phase)相关的消息序列图表;-图11示出了被发射到包括本发明的移动系统的无线接口Uu的信号的顺序帧的等级结构;-图12a、12b、12c示出了属于图11的等级结构的一些可能的基本帧;-图12d示出了包括在图12a的基本帧中的DwPTS突发脉冲的结构;-图12e示出了包括在图12a的基本帧中的UpPTS突发脉冲的结构;-图12f示出了包括在图12a的基本帧中的突发脉冲Ts0、...、Ts6的一般结构;-图12g示出了包括在图12a的基本帧中的突发脉冲Ts0、...、Ts6的实际结构;-图13示出了在移动系统3G中使用的、在图12d可获得的不同小区不同DwPTS突发脉冲之间共享的标准以及能够被称为图12f、g的突发脉冲的扰频码(scrambling code)组和训练序列组的图。-图14示出了利用共享可获得的图12e的UpPTS突发脉冲完成图13的标准的表;-图15示出了由图11的顺序帧等级结构支持的逻辑信道结构;-图16示出了在图3和11中的顺序帧的部分表示及其比较;-图17示出了与图12a的基本帧相关的物理和逻辑信道的表示;-图18示出了与被限于在应用本发明的3G移动系统的无线接口Uu处交换消息的原发呼叫协议相关的消息序列图表;-图19示出了与被限于在应用本发明的3G移动系统的无线接口Uu处交换消息的结束呼叫协议相关的消息序列图表;-图20示出了与被限于在应用本发明的3G移动系统的无线接口Uu处系统内区间切换的部分协议相关的消息序列图表;-图21和22类似地示出了产生本发明以及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的处理范围功能标准;-附录APP1示出了包括在图2的GSM和3G系统中使用的第二层协议的很一般的功能描述的表A,以及类似的与第三层协议相关的表B;-附录APP2示出了详细说明应用本发明的3G移动系统的无线接口Uu的一些物理和功能特征的一些表1至9;-附录APP3示出了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程序的应用例子的一些表1至5,更详细地,表1至4涉及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同时表5涉及第一优选实施例。
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
图11(再先的图已经得到注释)示出了7个时间段或时隙的顺序构成,还有将稍后在不确定地为在一小区中使用的载波(因为使用了宽带,所以在数目上少于在GSM中使用的载波)之间的一般载波的使用重复的3G基本帧中描述的其它三个特定时隙的顺序组织。图11的基本帧包括来自移动单元MS的m个时隙UL#0、...、UL#m(上行链路)和来自BTSC(图2)的n个时隙DL#n、...、DL#0(下行链路),即在3G系统中实现的TDD类型的全双工。载波组成的组、载波的利用的时隙以及扩频码形成了预定支持从逻辑的观点看表征信道的信息的Uu接口的物理信道。所述顺序帧是在由3G系统中使用的所有载波遵守的多个等级层中组织的。由BTS发射的载波相互地传送已同步的帧,由此简化了相邻小区间的同步。没有设置限制本发明,便于在以如TD-SCDMA(时分同步码分多址)系统的3G系统的特色的不同集群的所有小区之间进行一般的帧同步。即,在本图中从下开始至上,我们看见3G基本帧包括n+m=7个有用时隙,每个具有0,675毫秒时长,还有其它三个特别时隙,依次是:75微秒时长的DwPTS(下行链路导频时隙)时隙、75微秒保护时间GP、以及125微秒时长的UpPTS(上行链路导频时隙)时隙。该基本帧的总时长是5毫秒。24个3G基本帧构成120毫秒业务复帧。48个3G基本帧构成240毫秒3G控制复帧。24×48=1152个3G基本帧构成5,76秒时长的3G超帧。该1152个帧可能来自48业务帧或24控制帧。2048个3G超帧构成由总时长3小时16分36秒的2,359,296个3G帧组成的3G超高帧。图3和11之间的比较示出GSM和3G系统采用值相当接近于不同次序的时分。所示的等级结构未绑定,例如信令有可能有机会考虑图11的两个相继基本帧作为具有加倍时长的属于具有总时长720毫秒的72新帧的复帧的新帧的两个子帧。
在3G基本帧中,保护时段GP表示切换点DL/UL。它用于避免在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传输之间的干扰,同时当第一基站在UpPTS信道上发送第一信号时吸收在移动台和基站之间的传播延迟;事实上在该阶段传播延迟还是未知的。在保护时段GP之前瞬间存在特别的DwPTS时隙,并且在保护时段GP之后瞬间存在特别的UpPTS时隙,两时隙都包含未经历扩频编码的同步突发脉冲,其功能将稍后更好地详述。剩余的时隙包含具有经历扩频编码的相同结构的突发脉冲,并且被指定到业务或信令上。图12a、12b以及12c示出3G基本帧的不同构成,前面两图是关于具有相对于剩余的图更高的对称性的结构。图12a示出在复帧内不同时间位置的图11的基本帧,并且尤其是以UpPTS为开始点、之后是依次指示为Ts0、Ts1以及Ts2三个上行链路时隙、接着是四个下行链路时隙Ts3、Ts4、Ts5以及Ts6,以及最终是DwPTS和保护时间GP。在时隙Ts2和Ts3之间存在切换点UL/DL(不同于前述的UL/DL)。图12b示出在两个方向上三个有用时隙的完全对称情形,并且下行链路Td6时隙可用于信令,同时图12c示出了具有更适于因特网连接的两个上行链路时隙和四个下行链路时隙的非对称情形。在图12a中,不同有用时隙的时长是经由称作码片(chip)的测量单位表达的,0,78125微秒的时长等于对应于用于有用时隙的根据CDMA技术执行扩频的一组N个序列代码的共有频率的1.28兆码片/秒的码片率的倒数。图12d示出下行链路导频时隙DwPTS包括:32码片保护时段GP,之后是64码片SYNC(同步)序列。图12e示出上行链路导频时隙UpPTS包括:128码片SYNC1序列,之后是32码片保护时段GP。并且最后图12g、12f示出有用时隙Ts0、...、Ts6的共有结构包括:分别在144码片训练序列之前和之后具有等长352码片的两个数据字段,以16码片保护时段GP结束,总共864码片。在图12f中给出的两个字段的每一个是由预定数目的序列码调制的,以在的扩频频带中产生相等数目的个别占用整个频带的无线信道,并且表示同一数目的被放置分配服务和信令的所谓资源单元RU(资源单元);在它一端上的训练序列包括由BTSC台和移动单元使用的训练序列,以为稍后所述目的估计所产生无线信道的数目的脉冲响应。
参考图12f的主突发脉冲应用了下列关系:Ts k=Qk×Tc,其中Qk是从对应于代码序列的所述数目N的1、2、4、8、以及16中任意选择的扩频因子SF(扩频因子);Ts是所发射符号的时长,并且Tc是该码片所固定时长。从该关系中能够注意到,增加扩频因子,所发射符号的时长也增加,即,于主突发脉冲相关的物理信道增加,而在该信道上所允许的传输速度却减小了。
在附录APP2中给出了总结所描述概念的两张表。表1示出了能够从CDMA调制序列的不同扩频因子SF的图12f的主突发脉冲的每个数据字段中获得的符号的数目。表2示出了不同RUSF1...16的近似数据传输速度。从提供的信息中我们注意到,在图12a的帧中使用等于16的统一化扩频因子,7个有用时隙的每个时隙将携载54个符号,10个符号属于UpPTS、6个符号属于DwPTS,6个等价符号属于GP时段进行求和,总计400个符号。
在描述物理信道的使用之前,从无线的观点看从射频频谱开始值得完成以它们为特色的信息。能够将3G系统可获得的频带分配在大约2吉赫兹(GHZ),并且具有根据频谱可用性变化的宽度。更具体地,可用的区包括于当前以宽度范围在15至60兆赫兹的非相邻带的1785至2220兆赫兹之间,由此有可能使得3G服务与由其它系统提供的服务共存。附录APP2的表3示出图12f中的突发脉冲的主调制参数。调制数据(符号)的扩频序列是公知为Walsh功能的序列。对于所分配的扩频因子SF,有可能选择不同的Walsh功能SF、它们之间的所有正交、以及在同一时隙中任意分配到移动单元可能性。在图12f的突发脉冲中,最大可能16个共享时隙的用户能够在不服从扩频码的训练序列水平得到识别。为了该目的,它被证明有助于以若干最小切换宽度循环相位切换基本周期序列的代码来获得(利用公知的方法)同一训练序列的16个不同版本。留下来考虑的最后明显操作是扰频(scrambling),即,将从扩频处理获得的每个序列的元素乘以小区独有的扰频序列(混合)。所述扰频赋予伪噪声特征到它要施加的序列上。能够将扩频→扰频操作与小区的扩频码特征的应用相比较。分配到RU的扩频和扰频的特定组合知识使得能够发射信号到无线接口Uu,并且对所接收信号进行逆扰频和逆扩频的相反操作来重建初始信号。
接着图13示出在3G系统的不同小区之间的下列实体的共享标准:突发脉冲DwPTS的SYNC序列、扰频码、训练序列、以及突发脉冲UpPTS的SYNC1序列(也被称为签名)。参考图13能够注意到被分为32条水平线的表格,所述水平线被分配了称为DwPTS1、...、DwPTS32的SYNC码的相同号码。假定每个小区单个载波的情形中,32个SYNC码也指示32个小区,在相反的例子中,它将指示较低数字的小区;最终的标准可能是去预见既是DwPTS导频也是3G系统的载波,或者当需求上升时是其集群的载波之一。以如图所示的顺序数字次序分配的由4个扰频码组成的扰频码组、总共32组和128个代码是与每个DwPTSn相关的。4个训练序列的相应组是与32个扰频码组的每一个相关的,因为总共32组和128个训练序列被分配符合同一数字次序的扰频码。仅从4个训练序列中选择一个训练序列,当需求上升时,如上所述,将提供从SF时间切换获得的其SF(最大16)版本。
图14指示在签名序列SYNC1的3G系统的不同小区之间的共享标准,每个序列对应于上行链路导频时隙UpPTS的内容。如能够从图中的表注意到的,存在与在先的图13一致的对应,事实上也是在该情形中,每条线表示由其自己总共32个DwPTS导频识别的载波。8个不同序列SYNC1的组是与根据该图的数字顺序分配的总共256个的每个下行链路导频DwPTS有关。如我们将看见的,移动单元随机选择与导频信号DwPTS有关的8个序列SYNC1之一,以经由由该特定导频信号识别的小区接入网络。图中的图例给出了两张表的不同元素的长度。
图12a的基本帧的不同时隙是以较低或较高的质量经受当然是在单个BTSC中驻留的智能天线的波束成形。经受波束成形的时隙是与在由BTSC在传输和接收时隙上执行的空间或时空滤波中使用的一组复杂波束成形常数相关的。
现在介绍实体,即:被分配到系统的频带、载波频率以及它们在不同小区之间的分布、基本帧的结构及其帧等级、导频时隙DwPTS、UpPTS以及有用时隙的结构、扰频码、训练序列以及相应时间切换、数目和扩频码、波束成形常数、同时将简短描述关于物理和逻辑信道等的形成的其它信息,3G系统是基于这些根据设计者设想形成帧结构的。这些信息一般地表征第一层协议并且作为整体或部分的被分配到变位在整个区域的不同BSCC和BTSC组位(post)的半永久数据输入。执行漫游或者即在空闲状态的移动单元总是经受将它关联到“本地区域”并且特别是其中它必须知道半永久数据(频率、DwPTS、基本训练序列、扰频码、UpPTS组)的小区的加入程序。完成该目的的恰当的系统消息,接着将与相继的“调整”消息组合,以分配更恰当地构造以临时模式分配的信道的剩余元素(训练序列切换码、扩频因子和扩频码、波束成形常数、传输功率和时间提前量)到涉及无线接口Uu的连接。
DwPTS、UpPTS以及训练序列元素,考虑它们在3G系统中的重要性,会在下文得到较好的详述。导频DwPTS是由无波束成形或者有部分波束成形的一般BTSC站发射的,并且使得移动单元在它从断切换到通时能够执行小区选择程序。为此目的,移动单元,在其非易失存储器SIM(用户识别模块)已存储了在3G系统中使用的所有频率以及对应的导频DwPTS,以便它能够起动同步下行链路扫描,以确定所接收的带有最高功率的DwPTS导频,使得它自己加入到相应的小区,并且进入被广播扩散的系统信息的读取。移动单元由此将知道在小区中使用的基本训练序列和相应的扰频码。DwPTS导频的区分要求使用其系数被编程耦合到逐次检查的SYNC序列的数字滤波器。在同步期间,能够激活使能去消除离开接收信号的频率偏移的频率的跟踪算法。为简短理由仅简要概述的分派任务到下行链路导频DwPTS的其它功能是相邻基站的空中同步、以及到从中获得广播扩散的系统信息的公共控制物理信道(CCPCH)的起始位置和交织时段的移动单元的指示。利用在本领域的这些技术人员公知的不同技术能够获得该后一功能。
相反,上行链路导频UpPTS是由在加入程序(本地更新)、之后是小区选择阶段、并且接着在小区重新选择程序和在异步切换中的第一和附加随机接入到网络期间中的移动单元初始起动的。移动单元随机地选择上行链路发送的8个序列SYNC1之一并且开始发送它。一组8个序列之间全部都是正交的,使得它们能够由相同数目的移动单元同时发射,并且无干扰地由基站BTSC区分。以上所述施加到所有256个SYNC1序列。确认SYNC1序列的BTSC基站使用恰当的物理信道P-FACH(如下所述)测量相应的延迟和所接收的功率水平,并且发射接入定时调整消息(定时调整)到在单个突发脉冲上的移动单元,以限制在单个帧中的延迟。所述调整值将由移动单元使用以发送下一消息。起动功率控制和同步减少在由网络响应于SYNC1序列分配的信道上的总干扰。移动单元在从网络接收到对SYNC1序列的传输的协同响应时停止导频UpPTS的传输。在专用信道的分配中,同步和准确传输功率的保持是利用训练序列确保的。
唯一基本训练序列能够在一小区中产生多达16种不同的训练序列,归因于最大扩频值SF,所述训练序列是由在该时隙中能够临时共存的不同版本的突发脉冲一样多的编码切换时间值指定的。训练序列经受了相同的波束成形并且经受了相同的在住留它们的突发脉冲中呈现的数据的传输功率。指定训练序列的代码是用于估计相关无线信道的脉冲响应的训练序列的代码。连接到训练序列的功能是:-无线信道的估计。它是由移动单元和BTSC两者在接收信号上进行的:由于BTSC站接收在时隙中的相同训练序列的相位切换版本,所以它能够有利地使用在技术上已公知的联合估计方法,经由其利用与由不同移动单元占用的无线信道相关的特定脉冲响应是在相关器的输出处在单个校正循环中的的序列中获得的。-功率控制的测量。信号/干扰功率比的测量是在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两者中进行的以渐变传输功率。使用一种基于内部控制循环的机制,它是非常快的,因为它是由由较慢的基于质量测量的外部循环完成的脉冲响应的第一采样操作的。在主突发脉冲中预见第一层字段,用于分配命令到允许快速内部循环的发射器上。-上行链路同步的保持。BTSC站计算与其自己时基相比的训练序列瞬间的区别,它比较该瞬间与在先校正值,所述差值是要发送到移动单元用于下一突发脉冲的初始传输瞬间的校正的新时间提前量。在上行链路传输中的精度是1/8码片时长。在主突发脉冲中预见第一层字段,用于分配命令到使能快速控制的发射器上。-频率偏移的校正。它是仅由移动单元在下行链路方向进行同时确认训练序列的程序。
图12g示出了图12f的主突发脉冲的可能结构,其中能够看见被直接地放置在训练序列的两侧的两个L1第一层字段。该两个字段的每一个还相邻于连带地指定到将稍后描述的SACCH信道的一附加字段。附录APP2的表4示出了在图12g中L1字段的含义、在突发脉冲中的位置以及尺寸。第三列的指示意指扩频因子16。该表包括称作PC、SS以及SFL的三个2位字段。字段PC和SS包括寻址到发射器的命令,以执行功率控制(PC)和同步切换(SS)功能。字段SFL是以如在GSM中那样的同一方式使用的窃用标志(stealingflag):SFL的第一位符号控制图12g的突发脉冲的位对(pair bits),同时第二位符号控制奇位(odd bits)。如果将控制位的值设置在“1”,该突发脉冲的对应对或者奇位将传送较高层的信令(FACCH),否则该突发脉冲的对应对或者奇位将传送数据,如例如话音。该SFL值在整个交织时段沿取决于服务的N个帧是固定的。总共6位的字段PC、SS、以及SFL等价于96码片(6个符号)。用于数据字段的剩余的304码片用尽了该突发脉冲的容量,由此用于SACCH信道的四个符号必须包括在该数据中。接着表5和6示出了多位PC和SS字段在相应命令中的对应关系,记住,最小不足够PSTEP是±1分贝,并且1/k Tc是该码片时间Tc的1/8。
参考附录APP2的表7,现在将考察对应于刚才描述的第一层元素的物理信道。同样的表还示出在物理信道中的逻辑信道的对应关系。它也值得与GSM的对应信道相比较,以突出在第一层的差异。在表7中突出的物理信道是:DPCH(专用物理信道)、P-CCPCH(第一-公共控制物理信道)、S-CCPCH(第二-公共控制物理信道)、P-RACH(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FACH(物理前向接入信道)、PDPCH(分组数据物理信道)。能够对应于到上述物理信道的逻辑信道在表中是以下列名称指示的:TCH(业务信道)、SACCH(慢速辅助控制信道)、FACCH(快速辅助控制信道)、BCCH(广播控制信道)、PCH(寻呼信道)、AGCH(接入准许信道)、optCH(可选信道)、COCH(公共全方向信道)、RACH(随机接入信道)、FACH(前向接入信道1突发脉冲)、PD TCH(分组数据业务信道)、PACCH(分组辅助控制信道)。
3G系统的两个特殊物理信道无疑是两个导频时隙DwPTS和UpPTS。其中,在新内容中,下行链路导频时隙DwPTS执行类似于支持GSM的SCH和FCCH信道的突发脉冲的功能,例外是因为未携载应该由此被广播扩散的系统信息发送的帧数TDMA的事实。相反,上行链路导频时隙UpPTS不匹配于GSM,因为它更适于TDD帧。如我们所见,移动单元迫使利用由UpPTS携载的签名SYNC1,以使得将在下一消息中发射的信号的时间和功率同步,所述下一消息典型地是在随机信道RACH上请求分配专用信道。时间和功率同步要求发生到网络的第一接入,其后,当该网络已经分配专用信道到移动单元(UE)时,提供了训练序列;由此直到SYNC1序列是必要时。所述接入和同步机制由此是不同于GSM的,仅是因为3G系统的不同物理设置。在该GSM中,未预见在分配专用信道之前的上行链路时间和功率同步,因为关于所接受干扰度的要求是必须严格遵守的,而且也因为不存在SYNC1序列的等价上行链路。在涉及图18、19和20的应用例子中将可以看见正确的动态特性。这里需要突出的是:在当第一次接入时接入RACH信道、或在切换期间接入专用信道之前,移动单元继续发射SYNC1信号直到经由信道P-FACH从网络获得确认;以及在专用信道上切换之前立即能够发送该序列多次(除了切换)。对于以前所述,由于SYNC1的反复并且因为它在信道形成程序的第一和第二部分开始作用,能够讨论接入机制怎样经由签名SYNC1,还导致在物理信道UpPTS上大的冲突危险;该危险仅部分地由系统为所述信道提供8个不同它们之间正交的SYNC1的事实而消弱。然而,该测量可能在像3G的宽带系统中是不充分的,相反地对于像GSM的窄带系统,相对低数量的载波(甚至仅一个)对于每个小区是必需的;这意指在常规通信业务服务期间在3G系统的载波上将比在GSM的载波上接收相对高数量的接入请求。由此,在UpPTS信道上的冲突可能性保留了,并且它必需被中性化使得不给用户带来不便于经受在呼叫建立中或多或少的长延迟的麻烦。本发明的方法刚好瞄准调整经由SYNC1序列的传输进行的到网络的接入,以便以剧烈的方式减少从在像3G的UTMS系统中的上述序列引起的冲突可能性。还必需指出,在GSM中预见的抗冲突方法继续在RACH信道上共存,就好像在所述推荐规范上预见它们一样,并且是类似地可应用到SYNC1序列的传输,还经受由本发明强加在限制;通过这些方法本发明不受在GSM中预见的上述方法的影响。
继续表7的物理信道的描述,例如,第一信道P-CCPCH是分配到在紧接导频DwPTS之前的下行链路时隙6上的(见图12a)。该信道P-CCPCH使用具有扩频因子16的两个资源单元。该信道具有可能是全方向或者经受有限波束成形的固定辐射型式以给该小区一给定形状。训练序列的最低切换值总是与该信道相关。第一信道P-CCPCH传送较高层的23个消息字节,并且在其它公共控制信道上提供信息。
第二信道S-CCPCH能够任意地分配在所有下行链路时隙中。该S-CCPCH信道使用具有扩频因子16的两个资源单元,并且能够经受全方向的或者自适应可变波束成形。
P-RACH随机接入信道能够分配在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时隙中。其数目取决于预见的业务,并且该信道用于传送带有分配服务信道的请求的移动单元的消息。该扩频因子总是16,并且能够经受全方向的或者自适应可变波束成形。它部分地包含第一层信息。
P-FACH直接信道能够任意地构建于所有下行链路时隙中。该扩频因子总是16,并且能够经受全方向的或者自适应可变波束成形。它部分地包含第一层信息。该信道P-FACH携载网络的回答到被正确显示的每个序列SYNC1上。该回答消息是提供在单个突发脉冲上的,以限制到一单个5毫秒基本帧的延迟。所述网络经由连接到P-FACH信道上的所述回答,给已经发送序列SYNC1的移动台以所确认的序列的标识符以及关于准确提前量的指示和在传输下一消息中使用的功率水平,所述下一消息将非常可能是在P-FACH信道上的服务消息。经由SYNC1序列到网络的接入涉及平行的事实,以确定给移动单元分配在紧接下一个阶段进入的信道P-RACH、P-FACH、以及P/S-CCPCH(在当前情形AGCH)的方法。在该模式的定义中我们不得不面对以某种方法对付冲突的一个方面。事实上,由于能够为每个小区构建多于一个上述信道,所以每个移动单元具有从这些信道中之一定义它必须等待到在先序列SYNC1(或者相应地到信道请求)的网络回答的问题。在同一申请人名下申请的最近发明申请中给出了恰好示出的对该问题的答案,该答案具有避免由系统信息的系统读取引起的信令延迟的优点。所示解决方案基本地在于建立下列类型的链接:
    SYNC1→P-FACH→P-RACH→AGCH等价于该链接:
    SYNC1→P-FACH→P-RACH→P/S-CCPCH所提供的下列限制:-所述对应关系必须与到信道P-FACH的8个SYNC1序列的之一的每个有关。每个P-FACH一定是至少一个SYNC1的目的地。-从P-FACH到P-RACH的对应关系必须建立与已经被构建的P-RACH的联系。每个已构建的P-RACH一定是至少一个P-FACH的目的地。-从P-FACH到AGCH的对应关系必须建立与已经被构建的P/S-CCPCH的联系。每个已构建的AGCH将表示至少一P-RACH的对应关系的目的地。
定义预见的不同链接的信息包括在广播扩散的系统信息之间,并且由此甚至在建立连接之前,一链接是由移动单元和网络已知的。附录APP2的表8给出序列SYNC1和信道P-FACH的组的如此联系的例子。如从该表中能够注意到的,增加由信道P-FACH使用的时隙的数目,SYNC1组相应地增加,并且在单个组中的元素的数目平均地减少了。已经建立像寻找的链接的事实使得移动单元能够使来自网络的使能恰当地进行合适的校正的回答。
物理专用控制信道DPCH对应于在图12g中放置在misamble的两端的两个字段L1,并且在相邻字段预留了SACCH信道。这些是经受了波束成形的双向信道。图12g的突发脉冲结构不适于在接入其特征是寻址到不同移动单元的PC和SS命令的密集使用的网络期间使用,该任务是由使用整个突发脉冲的物理信道P-FACH执行的。
信道PDPCH具有DPCH专用信道的相同结构,第一层字段的含义明显地改变了。
我们现在将描述在表7的物理信道中对应的逻辑信道,它们也被称作传送信道,因为它们将由上层协议层提供的块发送到无线接口的物理层。从功能的观点看,表7的逻辑信道是如图14所示分组的:TRAFFIC CHANNELS、CONTROL CHANNELS、以及PACKET DATA CHANNELS。CONTROLCHANNELS的组包括下列信道类型:BROADCAST CHANNEL、COMMONCHANNEL、以及DEDICATED CONTROL CHANNELS。能够从该表中读出其中TCH/F是全速率TCH、TCH/H是半速率TCH的分类细目,并且可选信道是以NCH(通知信道)和CBCH(小区广播信道)指示的。如能够注意到的,涉及广播信道的所有信道也是被全方向(COCH)分类的。存在与GSM信道的一些类似性,然而对应性是不正确的,并且其中在功能层中存在差异,并且一般地它在物理和映射层是不同的。下列描述包括功能方面该对应方法,并且从专用信道开始:·TCH(业务信道)。这是携载由用户在电路切换模式中生成的编码话音或数据的双向信道。可获得两种类型:全速率TCH/F和半速率TCH/H。整个有效载荷是在不用于第一层信令和SACCH信道的部分中的物理信道DPCH中映射的。有可能映射RUSF8或者1、或者2、RUSF16。对于高数据率,能够合并TCH信道。它们经受波束成形。·FACCH(快速辅助控制信道)。如已经所述,它与在比特丢失模式中的业务信道相关。它是在一个或多个交织帧中映射分配的23个字节。它是由网络和移动单元使用的,以传递像切换信息的一些紧急和重要信息。该信道也被称作主DCCH(专用控制信道),因为它形成所谓的主信令链接的骨架,所述主信令链接即专用于RR(无线资源)连接然而能够为切换临时地甚至加倍的、由携载FACCH信道的至少一上行链路RU和一下行链路RU组成的双向无线链接。SACCH是主信令链接的部分,并且TCH信道也能够形成部分。·SACCH(慢速辅助控制信道)。它与业务信道TCH相关,并且由网络和移动单元使用以传递诸如测量数据的一些非紧急和非关键信息。它是在24号5毫秒帧中映射分配的23个字节,并且在每个TCH突发脉冲中存在SACCH的四个符号。图16比较120毫秒GSM的26帧业务复帧与120毫秒的24帧3G业务复帧。在上部线中,两种系统共有的在话音编码器的输出端的6个260比特块进行对应。如能够注意到的,在GSM中存在能够放置由SACCH处理的两个未使用的TCH帧。特别地,第26帧用于无话音或数据损失地执行在关闭BTS站上的测量。在3G系统中不呈现这种帧,由此信道SACCH一定映射在每个TCH信道内。·BCCH(广播控制信道)。以广播模式在小区内下行链路扩散系统信息。信道BCCH是映射在物理信道P-CCPCH的两个RUSF16中的。该信道BCCH与PCH信道或者其它公共控制信道共享所述物理信道的间隔帧。导频DwPTS的序列调制指示包含BCH信道(广播信道)的信道P-CCPCH的交织时段的起动。物理信道P-CCPCH的布局是在系统信息中信令发送的。附录APP2的图9给出在48控制帧的复帧中的公共控制信道BCCH和PCH的复用的例子。为此目的,该复帧被划分为间隔的块,四个基本帧长。唯一的‘系统信息’消息会在相对系统帧数SFN的预置位置处可构造的BCCH信道上发射。·PCH(寻呼信道)。它下行链路发射寻呼消息到移动单元。它能够具有或者全方向的或者经受波束成形的辐射型式。它在P-CCPCH或S-CCPCH中的映射是在由BCCH携载的系统信息中指示的。·AGCH(接入准许信道)。它是由网络下行链路使用的以在P-RACH信道上发送对由移动单元发送的在先CHANNEL REQUEST消息的回答到移动单元,而无论何时该消息已经得到正确的显示和接受。注意与携载该回答到SYNC1的P-FACH的差异。·CBCH(小区广播信道)。它是用于SMSCB(短消息服务小区广播)服务的信道。·NCH(通知信道)。它是用于通知移动单元会议类型的呼叫的信道。·RACH(随机接入信道)。它是由移动单元使用去发射服务信道的请求消息。它在P-CCPCH的映射是在由BCCH携载的系统信息中指示的。·FACH(前向接入信道)。它是由网络发射功率控制(PC)和同步切换(SS)命令到移动单元作为对SYNC1的传输的立即反应。·PDTCH(分组数据业务信道)。它们携载分组切换数据。·PACCH(分组辅助控制信道)。它们携载与分组切换数据相关的信令。
在所述3G系统中,不可能沿袭由GSM系统使用的相同方法去进行逻辑信道的量度和分配。在GSM中每个下行链路时隙耦合于一上行链路时隙,由此提供了在所有共享一时隙复帧的信道合并的逻辑信道之间的自然连接。该事实是在GSM中使用的以关联PCH信道到RACH信道,并且关联RACH信道与AGCH信道。如果信道的合并是在小区内多于一个时隙上呈现的,则存在一种方法为共享负载的目的去在信道之间分布移动单元。在3G系统中不存在所突出类型的中性连接,因而在控制信道之间的类似连接将通过其定义来建造。所考虑的控制信道表示被称作CCHset(控制信道组)的分配组。在该3G系统中能够构造多于一个CCHset。图17示出了在一3G 5毫秒基本帧内的CCHset和P-FACH的可能布局。
图18、19和20是示出在该3G系统上直到现在所提供的所有符号的一些应用例子的消息序列图表。该图表涉及使用该装置和以本发明为特色的指导的相同数字的程序。所描述的程序是在接口Um处预见的程序之间更明显的程序。为了本发明的目的,根据在询问中由下列消息调用的标准,应用:BCCH、HANDOVER COMMAND、IMMEDIATE ASSIGNMENT、UPLINKFREE。最后的消息(直到现在未讨论)是由移动单元在涉及VGCS(话音组呼叫服务)信道的上行链路接入程序中发送的。经由该消息MS调整同步性和功率水平,以起动将简短描述的立即分配程序。消息UPLNK FREE是通过传输作为基站BTSC的立即反应使PHYSICAL INFORMATION消息下行链路传输的SYNC1突发脉冲进行的。
图18和19分别涉及来自移动MS的原发呼叫和到移动MS的结束呼叫的程序。在该图表中,不同于移动MS的所有实体(BTSC、BSCC;MSC)是以一般术语NETWORK指示的,维持了指定所涉及物理的或协议的实体的可能性。该两图的程序是类似的,并且都原发于其中它监视由网络在PCH信道上发送的寻呼消息的移动单元的空闲状态。在第一程序中的输入而不是在第二程序中的输入取决于移动单元决定自我起动请求信道而不是被网络命令去作的事实。在输入一个或者其它操作阶段之后的阶段属于其目的是建立在移动台和网络之间的RR(无线资源)连接的IMMEDIATE ASSIGNMENT程序。从这点上看,所述描述应用在两个图上,假定在IMMEDIATEASSIGNMENT程序之前,移动单元已经从包含于P/S-CCPCH信道中的所谓的系统信息获得下列信息:-在SYNC1签名和P-FACH信道之间的映射;在信道P-FACH和P-RACH信道之间的映射;在P-RACH信道和在P/S-CCPCH信道中构造的AGCH信道之间的映射;-在上行链路导频UpPTS上的上行链路干扰水平;-P-CCPCH信道的传输功率的水平;-系统帧数SFN;-随机接入的下列控制参数:
1.增加在SYNC1的每个再传输的功率水平的步骤PSTEP;
2.总体地指示为“接入参数”的一些参数的值,所述“接入参数”根据本发明的教导、以及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使得能够安排接入对其发送SYNC1突发脉冲的子信道UpPTSSUBCH
3.用于SYNC1突发脉冲的再传输的最大值“M”;
4.在两个SYNC1突发脉冲的再传输之间的“Tx-整数”帧的数目;
5.控制接入参数“CELL BAR ACCESS”的值;
6.准许接入分类“AC”和“EC”。
这就是说,IMMEDIATE ASSIGNMENT程序仅能够由移动单元的RR实体起动。该初始化是由子层MM的请求、或者由LLC(低层兼容性)层输入专用模式、或者由RR实体应答PAGING REQUEST消息所触发的。以这样的请求:如果允许接入网络,则移动单元的RR实体起动将受到定义的立即分配程序,否则它拒绝该请求。来自子层MM要建立RR连接的请求指定一“建立理由”。同样地,来自RR实体要响应于PAGING REQUEST 1、2或3消息建立RR连接的请求指定一建立“对寻呼的回答”的理由。所有插入SIM卡的移动单元台是编号为0至9的10个接入分类之一的成员。该接入分类存储在该SIM中。另外,移动单元台可能是也存储在SIM卡中的5个特定接入分类(11至15)之一的成员。在BCCH信道上的系统信息消息广播扩散特定分类中的已授权接入分类的列表,并且假设在小区中允许紧急呼叫到移动单元或者仅呼叫到授权特定接入分类的成员上。如果子层MM的请求的“建立理由”不是“紧急呼叫”,则仅当该移动单元是至少一个授权的接入分类或者授权的特定接入分类的成员时准许接入该网络。相反,在“建立理由”是紧急呼叫的情形中,当且仅当允许对该小区的所有移动单元的紧急呼叫时允许接入网络时、或者是该移动单元是至少一个特定授权接入分类的成员时,允许接入到网络。
与参数“M”和“Tx-整数”相关的在先点3至6与在接入分类上的所述一起表示实现在GSM中的机制,以限制在RACH信道上的冲突。它们基本地在于即时扩展由移动单元进行的随机接入企图的重复,在数目上限制随机接入使得不过载该信道。当该机制证明在像例如在高峰业务瞬间是不足够时,选择性地和临时地抑制用户组接入网络的接入分类的机制开始作用。如我们稍后将看见的,随机接入的这些调整机制是与由本发明实现的那些机制相当不同的,其结果是对本发明的补充。一旦符合该接入要求,则移动单元的RRM协议实体起动以恰当的方式安排的IMMEDIATE ASSIGNMENT程序在物理信道UpPTS上传输SYNC1突发脉冲,结果离开了空闲模式(尤其是忽略寻呼消息)。接着移动单元将在UpPTS信道上发送M+1突发脉冲SYNC1,使得:-将选择性地发送SYNC1突发脉冲匹配经由本发明预见的接入参数确定的接入子信道UpPTSSUBCH;-在立即分配程序的起动和第一突发脉冲SYNC1(包含该突发脉冲本身的帧除外)之间的帧数是利用在集合{0、1、...、Tx-整数8-1}中的均匀分布为立即分配程序的每个新起动随机示出的数字;-在SYNC1的两个相继传输之间的帧数将是与根据一优选实施例进行的安排兼容的最小允许值。
在发送完第一突发脉冲SYNC1之后,移动单元开始监视对应于的P-FACH信道以显示PHYSICAL INFORMATION消息。该消息将包含由MS使用的签名的参考号、控制帧CFN的数目、携载已确认的突发脉冲SYNC1(已确认)的帧相应帧数、在对应P-RACH信道上的干扰水平、与所确认突发脉冲SYNC1相关的时间提前量和功率水平。该PHYSICAL INFORMATION消息将等待离开SYNC1传输4帧。在无有效应答显示的情况下,则重复上述程序直到M次或者直到显示由网络等待的消息。
如果发送带有无来自网络的有效回答的M+1个SYNC1突发脉冲,则放弃立即分配程序;如果所述程序是由MM子层的请求触发的,则这些通知了随机接入的失败。只要一显示所等待的消息,移动单元就起动定时器T3126,并且在对应的P-RACH信道上发送带由同步和功率水平参数的校正值的CHANNEL REQUEST消息。该CHANNEL REQUEST消息将至少包含下列参数:-“建立理由”,对应于由子层MM给出的“建立理由”、或者对应于由RR实体响应于包括在信道上所需消息的PAGING REQUEST消息给出的“应答寻呼”理由;-随机参考,从任意新传输的均匀分布可能性中随机选择;-由用户设备(UE)接入网络使用的时间提前量和功率水平;-对于由网络在广播中信令发送的时隙的干扰水平。
在传输CHANNEL REQUEST消息之后,移动单元起动监视对应P/S-CCPCH去检测‘在AGCH构造信道上等待它的IMMEDIATE ASSIGNMENT消息。当定时器T3126的计数到期时,放弃该立即分配程序,并且通知子层MM该随机接入失败,在该情形中,MM对接入程序的激活负责。
所述网络以无确认模式在AGCH构造信道上发送给移动单元一IMMEDIATE ASSIGNMENT消息,能够分配专用于该移动单元的信道。接着定时器T3101在网络侧起动。所述IMMEDIATE ASSIGNMENT消息将包含:-所分配无线RU资源、信道代码、频率和时隙的描述;CHANNEL REQUEST消息的信息字段和其中已经接收上述消息的帧的帧数;MS将用于在专用信道是的下一传输的起动时间提前量和功率水平;根据本发明识别接入子信道UpPTSSUBCH,以及签名参考数SNYC1;可选地,由帧数指示的起动时间的指示。
移动单元在接收到对应于其CHANNEL REQUEST消息的IMMEDIATEASSIGNMENT消息时停止定时器T3126,并且在相对所安排帧的下一帧在物理信道UpPTS上发送由网络分配的一SNYC1突发脉冲。
所述网络发送使能移动单元侧的同步和功率水平的附加完成的PHYSICAL INFORMATION在紧接所述帧后应答突发脉冲SNYC1。同时该移动单元将在以接收模式中分配的信道上切换,为单个信令设置信道模式;在听见突发脉冲SNYC1之后的帧处将使能传输模式,甚至在已经由网络接收到无效的PHYSICAL INFORMATION消息的情形中。移动单元接着在带有包含一信息字段的SABM(设置异步平衡模式)的专用信道DPCH上建立主信令链接。万一移动单元接收仅包含在起动时间之后要使用的信道的描述的IMMEDIATE ASSIGNMENT消息,它将等待直到下接入该信道之前的起动时间。如果该起动时间已经过去,移动单元将作为对接收消息的立即反应而接入网络。在此情形中,推荐移动单元恰在切换所分配信道之前及时发送突发脉冲SYNC1,使得它的同步性和功率水平尽可能地得到更新。
如果无信道可用于分配,网络在对应P/S-CCCPCH信道上以未确认的模式发送移动单元IMMEDIATE ASSIGNMENT REJECT消息。该消息包含对请求和等待条件的参考。移动单元在接收到对应于其CHANNEL REQUEST消息的IMMEDIATE ASSIGNMENT REJECT消息时,将以IE(涉及其中已经接收它的小区的信息元素“等待指示″)的指示值起动定时器T3122,并且将在对应P/S-CCCPCH信道监视直到定时器T3126的计数过期。在此期间,另外的IMMEDIATE ASSIGNMENT REJECT消息被忽略,然而对应于其CHANNEL REQUEST消息的任何立即分配使得移动单元执行在下列步骤中描述的程序。如果未接收到IMMEDIATE ASSIGNMENT消息,移动单元返回空闲模式CCCH去监视其寻呼信道。作为可选,移动单元能够从网络一接收到对其CHANNEL REQUEST消息的回答就返回空闲模式CCCH。移动单元不被许可非紧急地在同一小区进行建立RR连接的新企图直到定时器T3122的计数过期。假定未接收到对于紧急RR连接企图的IMMEDIATEASSIGNMENT REJECT,移动单元能够在定时器T3122的计数过期之前试图进入用于紧急呼叫的专门模式。在“分组空闲模式”(限于支持GPRS的移动单元)中的移动单元在定时器T3122的计数过期之前能够在同一小区中起动分组接入。在T3122过期之后,将无CHANNEL REQUEST消息作为对寻呼的应答被发送,直到接收移动单元的PAGING REQUEST消息。
当建立了主信令链接时,IMMEDIATE ASSIGNMENT程序在网络端结束。移动单元发送UPLINK ACCESS消息,网络调整定时器T3101,并且通知网络端的子层MM:RR实体被输入专用模式。在准予识别接入子信道UpPTSSUBCH的接入参数的分配和使用方法之前,为突出关于本发明的方面的单独目的,值得简短描述系统内切换程序。
参见图20,网络起动对移动单元的系统内区间呼叫切换程序,在旧小区的主信令链接DCCH上给移动单元发送HANDOVER COMMAND消息,并且起动定时器T3103的计数。为此,假定已经完成切换的预备功能,包括存在于在服务SAPI=0(识别信令的服务接入点标识符)的新小区中数据连接的初始化中的LAPDm协议功能。
在接收到HANDOVER COMMAND消息之后,移动单元起动释放到协议的不同层的旧连接,断开物理信道,指导切换到在新小区中分配的信道,并且起动在较低层建立新连接(这包括信道的激活、信道的连接和数据连接的建立)。HANDOVER COMMAND消息包括(概括):-新信道的特征,包括将被用于多源结构的AGCH信道和FACCH及SACCH信道的校正指示,可选地,在新信道上的发射功率水平。-成功通信必需的新信道的特征,包括使得移动单元能够使用它从测量程序(例如,小区扰频码+信道PCCPCH/DwPTS的频率和功率水平)获取的关于同步的预先知识的数据。信道PCCPCH/DwPTS的功率水平将由移动单元用于在新信道上初始接通。-功率命令(可选)。在功率命令中定义的功率水平将由移动单元用于在新信道上初始接通,并且将不影响在旧信道上使用的功率。-用于激活新物理信道的程序的指示。-用于不同协议层的切换参考。-用于因切换接入专用信道的一些参数,其中:在新小区中使用的SYNC1序列组的标识符,识别在新小区中接入子信道UpPTSSUBCH的接入参数。-在新小区中使用的最大时间提前量值(可选:用于已同步小区)。-移动单元将使用去计算在新小区应用的最大时间提前量值的实时差异(可选:用于已同步小区)。-应用到新信道的加密模式(可选)。如果未呈现该信息,该加密模式予在先前信道上使用的加密模式是相同的。在两种情形中加密密钥将都不会改变。HANDOVER COMMAND消息将不包括指示“起动加密”的加密模式的IE,除非已经事先发射了‘加密模式命令’消息;在所示例子中,如果接收到类似的HANDOVER COMMAND消息,它将被认为是错误的,并且因为“未指明协议错误”将立即返回HANDOVER FAILURE消息,并且将不进行进一步的行动。
多达一个的其中移动单元在新小区中发送HANDOVER ACCESS消息的下列步骤是在未被同步的小区之间的区间切换的情形中进行的,但是也能够为同步小区进行以优化接入时间和功率参数。在HANDOVER COMMAND消息中网络发出必须激活两个程序之一的信号。
在接收到HANDOVER COMMAND消息之后,移动单元在所示小区的UpPTS信道上起动发送序列SYNC1,根据本发明的标准,在第一层中的帧是为此目的预留的。移动单元起动定时器T3124在其中已经首次对UpPTS发送突发脉冲SYNC1的时隙处设置计数的开始点。如果该HANDOVERCOMMAND消息指示允许多于一个序列SYNC1,则移动单元在所允许SYNC1序列中随机地选择。
所述网络从SYNC1突发脉冲中获得必需的特征RF,并且以“未确认”模式在相应P-FACH信道上发送PHYSICAL INFORMATION消息。在已经发送第一突发脉冲SYNC1之后,移动单元起动监视被指示显示PHYSICALINFORMATION消息的P-FACH信道。该消息将包括由移动单元使用的签名的参考数目、于其中已经接收的SYNC1已确认突发脉冲(已确认)相关的帧数、在对应P-RACH上的干扰水平、以及时间提前量。该PHYSICALINFORMATION消息等待离开SYNC1的传输4帧之内。万一未显示有效反应,将重复上述程序直到计数器T3124过期。
注意:上述相关帧数于在该小区中使用的绝对帧数没有关系(在该程序的该阶段仍然对移动单元未知)。但是相反,它是第一层消息,指示移动单元在PHYSICAL INFORMATION的接收帧与它涉及的SYNC1的发射帧之间的距离。该距离帮助移动单元理解是否网络的回答是寻址到它的。
当移动单元接收到PHYSICAL INFORMATION消息时,它停止发送SYNC1突发脉冲,并且以连续帧在主信令链接DCCH上开始循环地发送HANDOVER ACCESS消息。该消息是在单个突发脉冲上以非加密模式发送的。加密/解密不能够起动,因为移动单元还不知道在目的小区中新信道的帧数SFN。仅从PHYSICAL INFORMATION消息的接收来说,切换程序对本发明的目的不再明显,然而对于完成,值得在描述中继续突出由于与在新小区中专用信道有关的帧数SFN的缺失知识引起的技术问题。该问题是由于与GSM相比3G系统的下行链路同步机制的第一层的差异引起的。如已经所述,下行链路导频DwPTS不包括将初始地由P-CCPCH信道获得的帧数SFN。由此,在发送HANDOVER ACCESS消息之后,如果未另外指定,移动单元开始监视系统信息以获取帧数SFN。所述HANDOVER ACCESS消息包含下列参数:-在HANDOVER COMMAND消息中接收的切换参考;-由UE接入网络使用的时间提前量和功率水平。
当移动单元能够读取关于它停止定时器T3124的帧数的信息时,它停止发送HANDOVER ACCESS消息,它利用由该服务要求的编码/解码方案激活在传输和接收模式中的物理信道,并且如果需要,它连接该信道。当可应用时,加密/解密立即起动。
当已经成功地建立较低层的连接时,移动单元在DCCH链路上返回指定“正常事件”的理由的HANDOVER COMPLETE消息到网络。在移动单元端的该消息的传输和它在网络端的接收使得能够概述不同与RR管理层的层的的信令消息的传输。
当网络接收HANDOVER COMPLETE消息时,它停止定时器T3103并且释放旧信道以及可能指定到该切换程序的签名。不规则的情形尤其可能发生在同步切换中,其中移动单元发射带有例如“切换不可能、最大时间提前量超出范围”的特定理由的HANDOVER FAILURE消息到网络。
预见由移动单元使用序列SYNC1接入网络的主程序的描述在此结束。所描述的程序与小区选择(第一接入)、小区再选择、以及异步切换有关的程序。我们已经详尽地叙述了在UpPTS信道上的接入在本质上要经受冲突。本发明给出的防止冲突的解决方案将经由为由移动单元处理的签名SYNC1的传输安排不同的子信道UpPTSSUBCH来定义到网络的接入分类。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网络安排子信道UpPTSSUBCH N°定义帧数,其中由移动单元在可获得的组之间随机选择的签名的传输被允许。两个参数P1和P2为此目的被预见。当系统帧数SFN满足下列定律之一时,想接入网络的移动单元在信道UpPTS上发送签名序列SYNC1:
         SFN module[P1]=P2    (1)
         SFN module[P1]≠P2    (2)
必须选择的这两条定律之一以及参数P1和P2的值的指示是形成包括在下列相应消息中的部分上述接入参数的信息元素:BCCH、HANDOVERCOMMAND、IMMEDIATE ASSIGNMENT、UPLINE FREE。在子信道UpPTS上发射或者再发射的每个签名SYNC1是在由经移动单元同步的下行链路载波支持的签名值之间随机选择的,这涉及正在服务的小区或者在切换情形中的新小区。至于在小区再选择的状态(即,在显示IMMEDIATE ASSIGNMENT消息之前或者在进入传输组模式之前)中到UpPTS信道的第一接入,移动单元能够从BCCH信道读取信道UpPTS的安排和用于选择定律(1)或(2)的指示,同时对于在小区再选择状态中的相继接入,移动单元能够从剩余的HANDOVER COMMAND消息、IMMEDIATE ASSIGNMENT、UPLINE FREE中接收需要的信息。
只要完成相应程序:IMMEDIATE ASSIGNMENT、HANDOVER或者UPLINE REPLY,无论成功与否,网络(BSCC、NE)将废弃对特定移动单元的子信道UpPTS的分配。更具体地,必须指出,在接入程序的该阶段中的网络不是经由移动单元的标识符IMSI知道(或者不相知道)该移动单元的,而是间接地经由它在为此目的安排的子信道UpPTSSUBCH N°上发送的签名SYNC1知道该移动单元的。理论上,仍然可能存在在子信道上该冲突的可能性,并且接着冲突的移动单元可能不为网络所识别,但是这种可能性无疑地比丢失安排的情形低。缺乏像根据本发明的标准进行的安排的子信道,将存在在UpPTS信道上过度拥挤的签名,并且由此增加因信道争议的冲突可能性。在像这样的情形中,服务的损坏将仅由在GSM中预见的通常反冲突机制限制,然而它具有因为重复的接入企图而增加网络的过载、否则甚至临时地从业务中排除整个服务分类的缺点。接着明显地在3G系统中保持GSM的反冲突机制必须被认为是在极度负载情形中的补充。
包括在附录APP3中的表1至4将帮助理解在允许实际情形中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实现方面,其中,为简化的原因,仅考虑定律(1)。表1示出根据由于接入属于该信道分分配程序的第一或第二部分的事实引起的、以及在最后的划分的帧中由于该接入是由移动单元或网络控制的事实引起的接入类型共享的所有可能子信道UpPTSSUBCH的概述。表2、3、和4示出从对随在系统复帧内(超高帧)的单位增加同时均匀增加的独立可变的SFN应用模数[P1]功能而导出的定律(1)或(2)的循环特性。在子信道定义上的粗糙增加了相应的数目和由此从定律(1)或(2)的应用中导出的间隔时段。这涉及由通过减少在单个信道上的接入企图帮助减少冲突可能性而大大补偿的在接入中的可忽略延迟。定律(1)和(2)具有非常简单和易于使用的机制表达,然而应用能够利用分别控制重复周期和周期开始相位的可能性数学地刻印(标记)在等级复帧(超高帧)内的基本帧的其它表达能够达到类似的结果。应用定律(1)和(2),子信道UpPTSSUBCH由相等周期和相等相位标记帧组组成。参数P1和P2的含义如下:P1给出可能子信道的总数目,同时P2对应于子信道的标识符UpPTSSUBCH N°。
表2示出每隔4帧相等地重现的UpPTSSUBCH子信道的安排,P1=4,其中50%的子信道被指定到切换,而其它50%被指定到随机接入。在此情形中,它由表1中产生,25%的子信道UpPTSSUBCH被指定到由移动单元控制的签名SYNC1的传输,而75%的子信道UpPTSSUBCH被指定到由网络控制的签名SYNC1的传输。表3示出子信道UpPTSSUBCH的不同安排,其中保持了P1=4的先前值,同时25%的子信道用于切换,以及75%用于其它随机接入程序。在该第二情形中,尽管相对于表2的不同安排,然而从为签名SYNC1的传输命令负责的观点,在移动单元和网络之间的子信道共享结果是相同的。表4示出其中子信道UpPTSSUBCH的数目与前两张表相比是增加的安排,并且由此P1的值被选择等于8,以在例子移动单元的原发呼叫(m.o.c)中或者对移动单元的结束呼叫(m.t.c)的随机接入之间区分。在重复的8个子信道的组中,在切换和其它随机接入程序之间的UpPTSSUBCH子信道的百分比是近似50%。在该第三情形中,仅12.5%的子信道被指定到由网络单元控制的接入,同时剩余87.5%是由网络分配。表4的子信道具有下列标识符UpPTSSUBCH N°:切换0/2/4/6;RA1#(m.o.c)1;RA1#(m.t.c)5;RA2#(m.o.c+m.t.c)3,7。
前述的表示出有可能选择参数P1和P2的不同组合,以在Um无线接口处预见的不同程序中控制由移动单元在信道UpPTS上进行的随机接入。构造系统的操作员能够利用本发明用于正确地计划资源以预防不期望的业务。如上所述获得的子信道的有趣特色是不需要要求在超高帧中绝对系统帧数SFN的知识。事实上,足以知道缩减帧数SFN,其数目开始与在该复帧中周期的信令开始帧重合,并且以相同的周期性重复。由于所述信令的交织时段对应于信道P-CCPCH的需要。表9示出一例子,其中由48个控制帧组成的复帧被划分为12个每个4帧的块,每个块被分配到BCCH或者PCH信道用于传送系统和寻呼信息。在此情形中,信令块的开始时间具有4帧的交织时段。如已经所述,块的所述开始帧的需要是以使用在下行链路导频信号DwPTS的突发脉冲中被有目的地标记的信息的共知技术信令发送的。接着考虑与用于计算共享接入子信道的重复时段的初始帧重合的系统信令的交织时段的初始帧,因缺乏绝对帧数SFN的知识,有可能用在表达式(1)或(2)中的缩减数目SFN′取代该绝对帧数SFN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两个接入参数的值P1、P2的值是这样的以识别在该复帧内部的子信道或者与该信令的所述交织时段重合。在所述公式的情形中,该条件是由P1≤信令的交织时段给出的。与这样的条件兼容使得移动单元能够与由使用在控制复帧的块中的分区的这些信道携载的消息的需求的临时估计保持一致。刚才所述绝对缩减帧数SFN′与绝对帧数SFN的使用相比具有一般的值,其中,不同的系统和信令功能被绑在一起,然而在一些情形中,缩减数目的是明显的,诸如例如在异步类型的区间切换的情形中。在此情形中,事实上移动单元有在新小区发生的帧定时处同步自己的需求,并且为此目的它将开始发送SYNC1到为切换预见的子信道上。由于缺乏绝对帧数的知识,开始这些子信道不能够由移动单元计算。等待加码这样的信息可能显示的太长,由此移动单元能够作为替代询问下行链路导频DwPTS,并且在信令的交织时段的开始更快地得到更多的信息,所述信令等价于获取缩减帧数SFN′,利用所述SFN′经由公式(1)或(2)计算等待读取绝对帧数SFN的切换子信道。
现在描述本发明的程序的第一不同实施例,因为它的参考的描述能够被作为附录APP3表5。应用其它实施例、子信道现在是不是经由数学表达式的计算、而是经由作为整体相关到在该小区中使用的载波上的签名序列SYNC1的恰当共享而产生的。经由共享,由移动单元处理的SYNC1被划分为给定数目的可能单个元素的独立子集,每个子集与一接入类型有关。表5示出一种可能分区,其中8个可获得的SYNC1被分配50%到切换,而剩余50%被分配到在第一列所示的其它接入类型。在表5中8个子信道是经由已经在表4中使用指示相等接入类型的相同标识符UpPTSSUBCH N°指示的。在表5中的每个标识符UpPTSSUBCH N°指示由相应签名子集组成的子信道。子集的特定构成,即,在包括在该子集中的签名的标识符是由信息元素SYNC1-RIP指示的。在子系统的形成中,在由载波处理的8个签名的组之内确认一序列SYNC1的标识符SYNC1N是从还未分配的那些签名中任意选择的;该任意性是因为不存在特定选择一序列签名而不是另一个的特定原因的事实。这就是说,并且只要在与所选的子信道UpPTSSUBCH相关的签名子集中会预见多于一个签名,则使用那个子信道的移动单元随机从属于该子集的签名中选择一签名。在第一实施例的情形中,对应于上述接入参数的信息将包括信息元素SYNC1-RIP和UpPTSSUBCH N°;它将经由同一信道来传送并且利用已经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突出的同一消息。在第一不同实施例的情形中,子信道在复帧中没有更多标记它们的周期性和相位,因为调整机制的新特性不产生时间特性接入的限制,而是在签名序列的空间中。
该其它实施例的介绍比表达式(1)和(2)的计算更少效率,因为它没有平均地减少在UpPTS信道上冲突的可能性。该其它实施例实际上减少了在单个接入期间由移动单元处理的签名SYNC1的数量,事实是它本身将增加在信道上冲突的可能性,但是同时增加了接入信道,以相同的比率减少了每个单个接入所需的签名数目。这意味着一般地,利用或者不利用第一其它实施例的冲突可能性将一般地保持不变。然而,在特定移动无线环境中短期内和出现繁忙业务情形(例如城区宏小区)中能够发现一优点。在此情形中,签名子集的警告选择能够避免在服务中因过度的切换请求引起的麻烦的减弱。本申请人的观点是,所述其它实施例的第一个,包括立即导出的优点,教授了一种应用形成子信道的替换方法,并且如此它具有专利保护权。所述其它实施例的用途,以及无需等待未来开发,现在能够联系立即跟随SYNC1的传输的阶段以及即在分配专用信道之前与网络握手的阶段中来发现。我们已经看见,在只要建立了下列类型的链接所述握手就加速之前:
       SYNC1→P-FACH→P-RACH→P/S-CCPCH仅从不同的可获得SYNC1之间的区分开始。已经共享SYNC1的事实能够帮助形成这些链接,因为当移动单元选择一SYNC1时,它也选择与该SYNC1相关的信道。
选择描述使用表达式(1)或(2)作为用于产生子信道的第一方法的程序的本发明的第二其它实施例,然而在选择要发射的签名上,移动单元还应用第一不同实施例的标准。这暗示在由的SYNC1-RIP描述的子集的签名之间选择要发射的SYNC1对应于由标识符UpPTSSUBCH N°指示的子信道等于由参数P1和P2指示、尤其是由P2指示的子信道。即,与该子信道相关的接入类型在所述两种情形中是相同的,并且能够由此证明在两种在信道的确定标准之间的综合。在所述第二实施例的情形中,对应于上述接入参数的信息将包括参数P1和P2,以及信息元素SYNC1-RIP和UpPTSSUBCH N°;它将经由同一信道传送,并且使用已经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的同一消息。图21和22是两个从功能观点总结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和两个其它实施例的共享子信道范围的确定标准的等价图。
参见图21并且从左至右,所述标准以渐减的总次序进行。第一块宣布对一些接入参数的资源,以获得与该接入类型捆绑的子信道。第二块是到其它两个实施例的预备,其中它需要共享必定被导入作为对分配组的限制的SYNC1。第三块是其中不同选项、选项1、选项2、以及选项3可用于确定子信道已得到宣布的那些。接着的圆形块指示仅在已经确定子信道之后示出到移动单元的替换,并且尤其是根据此它将在之前确定的子信道上发射SYNC1的方法,即:在R=随机模式、或者C=根据事先从网络接收的命令(oncommand)。其它方法之一将导致等价于最终选项的结果。当然不是所有在终端块中指示的选项都能够被接收,因为存在重复和不连续的可能性。例如,指示为选项2-2的选项是不连续的,因为它显露出不逻辑,网络首先指向该签名的共享,并且接着给出必须要传送的特定签名的新命令,当然它将更合理地直接命令该签名发送。相反,称为选项3-2的选项是称为选项1-2的选项的重复。曾经突出的不连续和重复在用于确定子信道的接入参数分配阶段中将容易避免。
参见图22,能够注意到,签名SYNC1的传输方法的圆形选择块,即随机或者根据网络命令,推进块示出用于确定子信道的不同选项。这使得能够仅从根源消除不连续和重复的理由。
                                   附录APP1图例(图6)PHL                          物理层MAC                          媒体接入控制LAPD                         在D信道上的链路接入协议LAPDm                        在改进的D信道上的链路接入协议MTP                          消息转移部分RRM                          无线资源管理SCCP                         信令连接控制部分MM                           移动性管理CM                           连接管理DTAP                         直接转换应用部分BSS_MAP                      基站系统-移动应用部分
                               表A(水平2)(GSM-3G)
               接口                  描述
传送功能  Um(Uu) A-bis(A-bis类似) A
 LAPDm(GSM04.06) LAPD MTP     两协议使得能够以准确的序列传送关于应用层的信息。两协议是类似的;主要差异在于事实:在LAPD中关于不同用户的信令连接能够在同一物理支持中得到复用,而在LAPD中不同用户的连接还导致在物理层上的差异。使得能够在使用共享的CCITT SS7信令信道的连接上准确并且顺序地传送关于应用层的信息。它还使得能够利用信令电路的复原来管理失败情形。
                                      表B(第3层)(GSM-3G)
                   接口                  描述
传送功能网络功能无线资源的管理  Um(Uu)   A-bis(A-bis类似) A
CMMMRRM RRM  SCCPCMMMBSS-MAP 提供与MTP相比的附加服务使得例如能够在BSS和MSC之间建立传送与移动单元相关的信息的信令连接。控制在对BSS透明的MS和MSC之间的消息,它能分为3个子层:·CC(呼叫控制):执行典型呼叫控制功能。·SS(补充服务):执行用于接入到补充服务的特定功能。·SMS(短消息服务):它是使移动单元能够利用作为“存储和提供”的服务中心来交换信息的远程服务。DTAP(MM)管理在对于BSS透明的MS和MSC之间的消息(加入,验证)。控制BSS执行移动网络的典型功能。管理功率控制、跳频、关于无线帧加密、切换的信道结构功能。·激活在MS和BTS之间对话的部分。·激活在MS和BSC之间对话的部分。·激活在BSC和BTS之间对话的部分。
        附录APP2表1:在主突发脉冲中每数据字段的符号数量(图12f)
  扩频因子(Qk)   在主突发脉冲中每数据字段的符号数量
    1     352
    2     176
    4     88
    8     44
    16     22
        表2:在不同RU中的近似数据传输速度
扩频因子(SF)(Q) RU名称 在突发脉冲中每数据字段的符号数(N)   物理信道的近似数据率(比特/秒)
    1  RUSF1     352     281.600
    2  RUSF2     176     140.800
    4  RUSF4     88     70.00
    8  RUSF8     44     35.200
    16  RUSF16.基本RU     22     17.600
      表3:主调制参数
码片率     1.28Mcps
载波     1.6MHz
数据调制     QPSK
码片调制     根升余弦下降率α=0.22
扩频特征     正交(Qk *码片)/符号其中Qk=2p,0≤p≤4
          表4:在主突发脉冲中第1层字段
参数 比特长度 在突发脉冲中的符号
同步切换(SS) 2*16/SF 在训练序列之后的16/SF符号
功率控制(PC) 2*16/SF 在SS符号之后的16/SF符号
丢失旗标(SFL) 2*16/SF 在训练序列码之前的16/SF符号
表5:功率控制PC的比特映射
比特值 对应动作
    00 增加Tx功率Pstep分贝
    01 无动作
    10 无动作
    11 减少Tx功率Pstep分贝
 表6:同步切换SS的比特映射
比特值 对应动作
    00 增加最大时间量Ta 1/k Tc
    01 无动作
    10 无动作
    11 减少最大时间量Ta 1/k Tc
            表7:在物理信道中逻辑信道的映射
             物理信道             逻辑信道
DPCH 专用物理信道 TCH,SACCH,FACCH
P-CCPCH 第一公共控制物理信道 COCH(BCCH,PCH,AGCH,optCH)
S-CCPCH 第二公共控制物理信道 COCH(BCCH,PCH,AGCH,optCH)
P-RACH 物理随机接入信道 RACH
P-FACH 物理前向接入信道 FACH(1突发脉冲)
DwPTS 下行链路导频时隙 执行除携载帧数FN以外的SCH和FCCH任务。
UpPTS 上行链路导频时隙 SYNC1
PDPCH 分组数据物理信道 PDTCH,PACCH
            表8:在传送P-FACH信道的时隙中SYNC1序列组的复用
  P-FACH信道的时隙编号   SYNC1是第1时隙   5YNC1是第2时隙   SYNC1是第3时隙   SYNC1是第4时隙   SYNC1是第5时隙   SYNC1是第6时隙
    1     1-8
    2     1-4     5-8
    3     1-3     4-6     7-8
    4     1-2     3-4     5-6     7-8
    5     1-2     3-4     5-6     7     8
    6     1-2     3-4     5     6     7     8
表9:在物理信道P-CCPCH中公共控制信道的复用
传送信道 交织块和间隔
BCCH 1(4帧)
BCCH/PCH 2(4帧)
PCH 3(4帧)
PCH 4(4帧)
PCH 5(4帧)
PCH或者其它 6(4帧)
PCH或者其它 7(4帧)
PCH或者其它 8(4帧)
PCH或者其它 9(4帧)
PCH或者其它 10(4帧)
PCH或者其它 11(4帧)
PCH或者其它 12(4帧)
                       附录APP3
                         表1
接入程序类型   受控移动单元(m.o.c.)   受控网络(m.t.c.)
由移动单元发出的呼叫   随机接入的第一部分(RA3#1)       ×
  随机接入的第二部分(RA#2)     ×
对移动单元结束呼叫(对寻呼应答)   随机接入的第一部分(RA#1)     ×
  随机接入的第二部分(RA#2)     ×
  异步切换     ×
                表2
    FN     P1     P2   事件
    0     4     0   HO
    1     4     1   RA#1
    2     4     2   HO
    3     4     3   RA#2
    4     4     0   HO
    5     4     1   RA#1
    6     4     2   HO
    7     4     3   RA#2
  ....   ....   ....   ....
                表3
    FN     P1     P2     事件
    0     4     0     RA#1
    1     4     1     RA#2
    2     4     2     RA#2
    3     4     3     HO
    4     4     0     RA#1
    5     4     1     RA#2
    6     4     2     RA#2
    7     4     3     HO
   ....   ....   ....     ....
                表4
    FN     P1     P2     事件
    0     8     0     HO
    1     8     1     RA#1(m.o.c.)
    2     8     2     HO
    3     8     3     RA#2
    4     8     4     HO
    5     8     5     RA#1(m.t.c.)
    6     8     6     HO
    7     8     7     RA#2
    8     8     0     HO
    9     8     1     RA#1(m.o.c.)
    10     8     2     HO
    11     8     3     RA#2
    12     8     4     HO
    13     8     5     RA#1(m.t.c.)
    14     8     6     HO
    15     8     7     RA#2
   ....   ....   ....     ....
                                     表5
接入类型     SYNC1的数量     SYNC1的共享SYNC1-RIP  UpPTSSUBCH
 HO     4     SYNC11,......SYNC14     0/2/4/6
 RA#1(m.o.c.)     1     SYNC15     1
 RA#1(m.t.c.)     1     SYNC16     5
 RA#2(m.o.c.+m.T.c.)     2     SYNC17,SYNC18     3/7

Claims (27)

1.在包括多个移动单元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接入信道安排,并且其中用于接入到网络的所述无线信道是由所述移动单元共享的、经受冲突并且由经由至少一接收-发送携载所发射和接收的信号的载波与所述移动单元(UE)通信的蜂窝通信(3G)的基站收发信机(BTSC)控制,在基带中产生称作突发脉冲的比特序列,所述突发脉冲包括在属于系列帧的相邻时隙中、在等级复帧(超高帧)中不确定重复、每个比特序列具有用于在公共载波上码分复用的相关代码;所述所发射和接收信号至少包括在所述帧内由基站向移动单元发射的导频信号(DwPTS),以同步所述移动单元的接收,并且指示在包含由基站向移动单元广播扩散的系统信息的服务信道(BCCH)的等级复帧中的位置;所述所发射和接收信号包括由所述移动单元在所述共享接入信道(UpPTS)上向所述基站发射的标识序列(SYNC1),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下列操作步骤:
a)通过所述移动单元进行由网络在由上述服务信道(BCCH)携载的系统信息中或者在由所述网络在用于对请求至少一次接入移动单元到网络的移动单元分配专用信道(TCH、SACCH、FACCH)的程序的开始发射的消息中插入的恰当接入参数(P1、P2、P3)的读取;
b)通过所述移动单元经由使用所述接入参数(P1、P2、P3)将每个子信道关联到一接入类型,产生所述共享接入信道(UpPTS)的共享接入子信道(UpPTSSUBCH);
c)一所述标识序列(SYNC1)、或签名序列在一所述共享接入子信道(UpPTSSUBCH)上的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入信道安排,其特征在于所述签名序列(SYNC1)属于所述网络经由在由所述服务信道(BCCH)广播扩散的初始消息中插入所述组的标识符对所述移动单元信令发送所述关联方法来关联到所述接收-发射载波的一组签名序列(GROUP UpPTS N°)。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入信道安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c)中的移动单元发射在可获得的签名序列中随机选择的一签名序列。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入信道安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c)中的移动单元发射其标识符对应于在所述步骤a)中读取的一所述接入参数(P3)的一签名序列。
5.根据权利要求3或者4所述的接入信道安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b)中的移动单元使用指示两个第一接入参数(P1、P2)用于利用重复周期和由所述第一接入参数(P1、P2)的值控制的标记相位给出在所述复帧内标记的帧序列的数学表达式的计算,以获得是由相等周期该相位标记的帧组构成的所述一子信道的所述接入子信道(UpPTSSUBCH)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接入信道安排,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第一接入参数是所述移动单元在下列公式表达式中引入的两个参数P1和P2:
              SFN module[P1]=P2以标记利用作为一所述子信道(UpPTSSUBCH)的属性的所述系统帧数SFN编号的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接入信道安排,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第一接入参数是所述移动单元在下列公式表达式中引入的两个参数P1和P2:
              SFN module[P1]≠P2以标记利用作为一所述子信道(UpPTSSUBCH)的属性的所述系统帧数SFN编号的帧。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接入信道安排,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第一接入参数是所述移动单元在下列公式表达式中引入的两个参数P1和P2:
              SFN module[P1]=P2
              SFN module[P1]≠P2以标记利用作为一所述子信道(UpPTSSUBCH)的属性的所述系统帧数SFN编号的帧;所述接入参数还包括其中必须使用两个表达式之一的指示。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的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接入信道安排,其特征在于所述首两个接入参数(P1、P2)的值是这样的以确认放置在高于或者等于表征所述信道的所述重复周期(P1)的所述复帧的第二重复周期内的一子信道;所述第二重复周期或者交织周期对应于分配到携载所述系统信息的所述服务信道的帧的连续块的长度,所述第二交织周期的开始帧被以使用在由所述基站下行链路发射的所述导频信号(DwPTS)的突发脉冲中有意施加的信息的公知技术信令发送,由此使得基于缩减帧数SFN′的单个知识可能建立所述共享接入子信道,所述缩减帧数SFN′其数字开始与所述第二重复周期的开始重合并且以同一间隔重复,并且取代在提供所述共享接入子信道的所述数学表达式中的所述绝对帧数SFN。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入信道安排,其特征在于一移动单元,-在所述步骤a)中读取第二接入参数(SYNC1-RIP、UpPTSSUBCH N°),以及-在所述步骤b)中使用所述第二接入参数在所述签名序列的可能是单个元素的数目(N°)的独立子集中去共享由所述网络分配的所述组(GROUPUpPTS N°)的所述签名序列(SYNC1),每个子集(UpPTSSUBCH N°)关联于所述共享接入子信道(UpPTSSUBCH)。
11.根据权利要求5至10中的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接入信道安排,当它们取决于权利要求3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b)中的移动单元:-根据所述前面两个接入参数(P1、P2)计算所述数学表达式,以标记形成子信道的编号帧,以及-共享如由所述第二接入参数(SYNC1-RIP、UpPTSSUBCH N°)所示的所述签名序列(SYNC1),以获得关联于子信道(UpPTSSUBCH N°)的签名序列的所述子集;所述第二(SYNC1-RIP、UpPTSSUBCH N°)接入参数确定关联于如利用所述前面两个接入参数(P1、P2)所确定的子信道的同一接入类型的一共享接入子信道(UpPTSSUBCH)。
12.根据任一在先权利要求所述的接入信道安排,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相继于所述步骤c)的下列步骤:
d)由所述移动单元等待来自所述网络的应答消息(PHYSICALINFORMATION),并且所述消息至少包括下列信息元素:所发射的签名的相关性、所述接入参数(P1、P2、P3、SYNC1-RIP、UpPTSSUBCH N°),以及在包括在进程中的程序中的(CHANNEL REQUEST、HANDOVER ACCESS)之后立即到来的步骤中同步将由所述移动单元发射的信号的时间提前量和功率水平的命令;
e)由所述移动单元重复用于传输签名下列(SYNC1)的所述步骤c)、和所述等待步骤d),直到在放弃一所述专用信道(TCH、SACCH、FACCH)的分配程序之前在预定数目的企图内接收一所述应答消息(‘物理消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接入信道安排,其特征在于在一所述专用信道(TCH、SACCH、FACCH)的分配之前,所述移动单元重复用于在所述接入子信道(UpPTSSUBCH)上传输签名序列(SYNC1)的所述步骤c),其中所述接入子信道(UpPTSSUBCH)是经由包括在在所述步骤e)中接收的所述应答消息(PHYSICAL INFORMATION)中的所述接入参数(P1、P2、SYNC1-RIP、UpPTSSUBCH N°)确定的。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接入信道安排,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参数(P1、P2、SYNC1-RIP、UpPTSSUBCH N°)在专用信道(TCH、SACCH、FACCH)的同一分配程序内产生不同的接入子信道(UpPTSSUBCH)。
15.根据任一在先权利要求所述的接入信道安排,其特征在于所述共享接入子信道在完成分配给移动单元所述专用信道(TCH、SACCH、FACCH)时被释放。
16.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入信道安排的移动系统,包括:-放置在所述基站收发信机(BTSC)和在所述移动单元(UE)中的装置,用于在对应于所发射和接收信号的基带中产生比特序列,占用在关联于接收-发送射频载波的等级复帧内不确定重复的一系列帧的相邻时隙;-与用于在共享载波中的码分多址的所述位序列相关的一组代码;-放置在所述基站收发信机(BTSC)中的装置,用于在同步所述移动单元的接收的帧内被广播发射的导频信号(DwPTS)的产生,并且指示在包含扩散到所述移动单元的系统信息的服务信道(BCCH)的所述等级复帧中的位置;-放置在所述移动单元(UE)中的装置,以识别所述导频信号(DwPTS)并且执行所示操作;-包括在所述基站(BTSC)和所述移动单元(UE)两者中的装置,特别适合用于在用于交换具有不同信息内容的消息无线接口(Uu)处执行预见的协议;-放置在所述移动单元(UE)中的装置,在接入信道上产生发射到所述基站(BTSC)的标识符序列(SYNC1)到由所述移动单元共享的网络(UpPTS),并且经受冲突;
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放置在所述移动单元中的装置,用于在用于分配专用信道(TCH、SACCH、FACCH)到请求至少接入一移动单元到所述网络的所述移动单元的程序的开始处读取和存储来自所述服务信道(BCCH)的消息或者来自由所述网络发射的消息的信息内容;所述信息内容包括恰当的接入参数(P1、P2、P3、SYNC1-RIP、UpPTSSUBCH N°);-放置在所述移动单元中的装置,用于产生所述共享接入信道(UpPTS)的共享接入子信道(UpPTSSUBCH),所述装置关联每个子信道到一接入类型;-放置在所述移动单元中的装置,用于在一所述共享接入子信道(UpPTSSUBCH)上传输也称作签名序列的标识符序列(SYNC1)。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移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签名序列(SYNC1)属于所述网络经由在由所述服务信道(BCCH)广播扩散的初始消息中插入所述组的标识符对所述移动单元信令发送所述关联方法来关联到所述接收-发射载波的一组签名序列(GROUP UpPTS N)。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移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放置在所述移动单元中用于传输签名序列(SYNC1)的装置从可获得的签名序列中随机地选择所述序列。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移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放置在所述移动单元中用于传输签名序列(SYNC1)的装置发射其标识符对应于由放置在所述移动单元中用于读取和存储来自所述网络的消息的信息内容的所述装置存储的一所述接入参数(P3)的一签名序列。
20.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移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放置在所述移动单元中用于产生共享接入子信道(UpPTSSUBCH)的所述装置在利用由所述第一参数(P1、P2)的值控制的重复周期和标记相位在所述复帧内给出一序列标记帧的所述数学表达式的计算中使用至少两第一参数(P1、P2),以获得作为由具有相等周期和相位的标记帧组构成的一所述子信道的所述共享接入子信道(UpPTSSUBCH)。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移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放置在所述移动单元中用于产生共享接入子信道的所述装置在下列公式表达式中引入所述两第一参数P1和P2:
     SFN module[P1]=P2以标记利用作为一所述子信道(UpPTSSUBCH)的属性的所述系统帧数SFN编号的帧。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移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放置在所述移动单元中用于产生共享接入子信道的所述装置在下列公式表达式中引入所述前面两个参数P1和P2:
              SFN module[P1]≠P2以标记利用作为一所述子信道(UpPTSSUBCH)的属性的所述系统帧数SFN编号的帧。
23.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移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放置在所述移动单元中用于产生共享接入子信道的所述装置在下列公式表达式中引入所述前面两个参数P1和P2:
              SFN module[P1]=P2
              SFN module[P1]≠P2以标记利用作为一所述子信道(UpPTSSUBCH)的属性的所述系统帧数SFN编号的帧;所述第一接入参数(P1、P2、SYNC1-RIP、UpPTSSUBCH N°)还包括其中必须使用两个表达式之一的指示。
24.根据权利要求21至23的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移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面两个接入参数(P1、P2)的值是确认放置在高于或者等于表征所述信道的所述重复周期(P1)的所述复帧的第二重复周期内的一子信道;所述第二重复周期或者交织周期对应于分配到携载所述系统信息的所述服务信道的帧的连续块的长度,所述第二交织周期的开始帧被以使用在由所述基站下行链路发射的所述导频信号(DwPTS)的突发脉冲中有意施加的信息的公知技术信令发送,由此使得基于缩减帧数SFN′的单个知识可能建立所述共享接入子信道,所述缩减帧数SFN′其数字开始与所述第二重复周期的开始重合并且以同一间隔重复,并且取代在提供所述共享接入子信道的所述数学表达式中的所述绝对帧数SFN。
25.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移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放置在所述移动单元中用于产生共享接入子信道的所述装置利用第二接入参数(P3、SYNC1-RIP、UpPTSSUBCH N°),在被关联到所述子信道(UpPTSSUBCH)的所述签名序列的可能是单个元素的数目(N°)的独立子集中,共享所述组(GROUP UpPTS N°)的所述签名序列(SYNC1)。
26.根据权利要求20至2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移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放置在所述移动单元中用于产生共享接入子信道的所述装置使用:-所述两第一接入参数(P1、P2)去计算所述数学表达式,以标记形成子信道的编号帧,以及-所述第二接入参数(SYNC1-RIP、UpPTSSUBCH N°)在所述签名序列的数目(N°)的分离子集去共享所述签名序列(SYNC1);所述第二(SYNC1-RIP、UpPTSSUBCH N°)接入参数确定关联于利用所述前面两个接入参数(P1、P2)所确定的子信道的同一接入类型的一共享接入子信道(UpPTSSUBCH)。
27.根据权利要求16至26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移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共享子信道在完成分配给移动单元所述专用信道(TCH、SACCH、FACCH)时被释放。
CNB008193681A 2000-03-23 2000-03-23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接入信道安排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0583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IT2000/000101 WO2001072080A1 (en) 2000-03-23 2000-03-23 Access channel scheduling in a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51251A true CN1451251A (zh) 2003-10-22
CN1205834C CN1205834C (zh) 2005-06-08

Family

ID=111334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0819368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05834C (zh) 2000-03-23 2000-03-23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接入信道安排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1277365A1 (zh)
JP (1) JP4005365B2 (zh)
CN (1) CN1205834C (zh)
WO (1) WO2001072080A1 (zh)

Cited By (3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128236A1 (fr) * 2006-04-29 2007-11-1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océdé et système de distribution de ressources d'accès aléatoire de réseau sans fil
WO2008040176A1 (en) * 2006-09-29 2008-04-10 Zte Corporation The handoff access method and device based on the random access channel
CN100399726C (zh) * 2004-12-20 2008-07-02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搜索广播中同步位置的方法
CN100426935C (zh) * 2006-10-31 2008-10-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小区上行随机物理信道接入的方法和装置
CN100452745C (zh) * 2007-02-16 2009-01-1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带冲突分解的多址接入方法
CN101662828A (zh) * 2007-06-12 2010-03-03 夏普株式会社 基站装置及其处理方法、移动站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CN101162918B (zh) * 2006-10-09 2010-09-15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Scdma系统接入试探序列的第三个符号的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01009675B (zh) * 2006-01-27 2010-09-29 富士通株式会社 无线电通信系统、装置及连接设置方法
CN1855767B (zh) * 2005-04-18 2010-10-06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在时分同步码分多址通信系统中建立大半径小区的方法
CN101953213A (zh) * 2007-12-21 2011-01-19 捷讯研究有限公司 用于上行链路资源利用的系统和方法
CN101489307B (zh) * 2008-01-14 2011-05-04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用户标识映射的增强型fach接入方法与系统
CN101485224B (zh) * 2006-06-19 2011-07-13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基站、移动台和通信方法
CN102132518A (zh) * 2008-08-12 2011-07-20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使用正交子信道概念在geran中控制信道分配的方法和设备
CN1976489B (zh) * 2005-11-30 2011-10-26 富士通株式会社 无线基站
CN101395892B (zh) * 2004-06-10 2012-03-14 美商内数位科技公司 使用智能天线以建立回程网络的方法及系统
CN101399597B (zh) * 2007-09-27 2012-06-27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发送特殊突发帧的方法及装置
CN102577577A (zh) * 2009-08-21 2012-07-11 捷讯研究有限公司 针对vamos在非连续传输期间的冗余sacch时隙的通信
CN102638868A (zh) * 2007-10-31 2012-08-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信息传输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005308B (zh) * 2006-01-17 2012-08-29 上海原动力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宽带时分双工移动通信系统的物理层随机接入方法
CN101784100B (zh) * 2009-01-15 2012-10-24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中的快速获取控制信道的方法
CN101352066B (zh) * 2005-10-19 2012-12-12 诺基亚西门子通信有限责任两合公司 向无线电通信系统的用户终端设备输出报警消息的方法
CN101155404B (zh) * 2006-09-30 2013-01-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接入网络的区分处理方法
CN102893668A (zh) * 2010-06-07 2013-01-23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用于在拥塞网络中传送服务请求消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991868B (zh) * 2005-12-02 2013-02-06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半导体装置
CN101272175B (zh) * 2007-03-21 2013-02-1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时分双工ofdma系统上行控制信令传输方法与装置
CN101601324B (zh) * 2006-12-15 2013-07-10 诺基亚公司 无线非蜂窝网络
CN102047715B (zh) * 2008-05-27 2014-01-15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无线基站收纳方法以及网络装置
US8730887B2 (en) 2007-10-31 2014-05-2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US8780822B2 (en) 2007-10-31 2014-07-1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CN103987128A (zh) * 2014-04-21 2014-08-13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四研究院指挥自动化技术研发与应用中心 一种基于单载波tdma的随机接入方法和基站
CN105940648A (zh) * 2014-01-30 2016-09-14 索尼公司 用于操作无线网络中的基站的方法
CN106936493A (zh) * 2015-12-29 2017-07-07 联芯科技有限公司 自适应匹配网络时隙格式的方法和装置
US10039092B2 (en) 2008-08-08 2018-07-31 Sun Patent Trust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channel allocation method
CN109412773A (zh) * 2018-10-30 2019-03-01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非对称全双工通信的数据传输与接收方法及装置、终端
CN117375790A (zh) * 2023-10-16 2024-01-09 北京慧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信道条件下的全双工通信实现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74581B2 (ja) 2001-11-29 2007-09-12 インターデイジタル テクノロジー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セルサーチ中に一次同期コードと二次同期コードを使用する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US7480270B2 (en) * 2002-05-10 2009-01-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reverse link supplemental channel scheduling
EP1379033A1 (en) * 2002-07-01 2004-01-07 Siemens Mobile Communications S.p.A. Method for releasing single downlink TBFs in a mobile radio system
US7925203B2 (en) * 2003-01-22 2011-04-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broadcast multimedia using plural wireless network connections
US7085574B2 (en) * 2003-04-15 2006-08-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Grant channel assignment
US7620029B2 (en) * 2003-10-09 2009-11-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Parallel cell ID acquisition in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systems
CN1642058B (zh) * 2004-01-18 2010-09-29 方正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时分双工码分多址移动通信系统的无线链路复用方法
FI20055591A0 (fi) * 2005-11-03 2005-11-03 Nokia Corp Radioresurssien hallinta
EP1952549B2 (en) 2006-01-18 2016-12-0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synchronization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060364B (zh) * 2006-04-20 2011-02-09 上海宣普实业有限公司 Td-scdma系统中的上行数据传输设备
EP2039211B1 (en) 2006-06-20 2014-04-02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Performing handover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0735664B1 (ko) * 2006-08-18 2007-07-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접근 등급 제한 리스트를 이용한서비스 상태 제공 장치 및 방법
KR100765182B1 (ko) * 2006-08-18 2007-10-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접근 등급 제한 리스트를 이용한 패킷서비스 상태 제공 장치 및 방법
EP2064829B1 (en) * 2006-09-18 2018-04-25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Establishment of ad-hoc networks between multiple devices
JP4440909B2 (ja) 2006-09-25 2010-03-24 京セラ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端末及び基地局並びに無線通信方法
CN100571444C (zh) * 2006-09-29 2009-12-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随机接入信道的切换接入方法和装置
CN101883440B (zh) * 2006-10-31 2014-05-28 夏普株式会社 通信处理方法、通信系统、基站以及移动站
WO2008072292A1 (ja) * 2006-12-08 2008-06-19 Fujitsu Limited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移動機及び無線制御装置
WO2008094670A2 (en) * 2007-01-30 2008-08-07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Cell access restriction and wtru access class optimization in lte system information
CN101431775A (zh) * 2007-11-06 2009-05-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辅佐载频切换信息的收发方法及装置
CN101500260B (zh) 2008-04-29 2011-09-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为用户分配应答信道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KR101563769B1 (ko) 2008-08-07 2015-10-27 샤프 가부시키가이샤 소형 기지국 장치, 기지국 장치, 이동국 장치 및 이동 통신 시스템
CN101686527B (zh) * 2008-09-22 2012-01-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广播控制信道的发送及接收方法
US9042331B2 (en) 2009-09-09 2015-05-2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control information in WLAN system
KR20110027533A (ko) * 2009-09-09 2011-03-1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 안테나 시스템에서 제어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US20120269165A1 (en) * 2009-11-05 2012-10-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One or More Handover Prioritizing Schemes
KR101331674B1 (ko) 2010-02-12 2013-11-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랜 시스템에서 제어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CN102196518B (zh) * 2010-03-15 2015-01-07 联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切换中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2487547B (zh) * 2010-12-01 2014-12-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道资源分配方法、装置及终端
US10171813B2 (en) 2011-02-24 2019-01-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Hierarchy of motion prediction video blocks
KR102222132B1 (ko) * 2014-03-19 2021-03-03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기계형태통신 단말이 망 선택 및 랜덤액세스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270815B (en) * 1992-09-18 1996-05-08 Roke Manor Research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cellular mobile radio systems

Cited By (6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95892B (zh) * 2004-06-10 2012-03-14 美商内数位科技公司 使用智能天线以建立回程网络的方法及系统
CN100399726C (zh) * 2004-12-20 2008-07-02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搜索广播中同步位置的方法
CN1855767B (zh) * 2005-04-18 2010-10-06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在时分同步码分多址通信系统中建立大半径小区的方法
CN101352066B (zh) * 2005-10-19 2012-12-12 诺基亚西门子通信有限责任两合公司 向无线电通信系统的用户终端设备输出报警消息的方法
CN102255846A (zh) * 2005-11-30 2011-11-23 富士通株式会社 移动通信系统以及无线基站
CN1976489B (zh) * 2005-11-30 2011-10-26 富士通株式会社 无线基站
CN102255846B (zh) * 2005-11-30 2014-11-12 富士通株式会社 移动通信系统以及无线基站
CN1991868B (zh) * 2005-12-02 2013-02-06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半导体装置
CN102724766B (zh) * 2006-01-17 2016-03-16 上海原动力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宽带时分双工移动通信系统的物理层随机接入方法
CN102724766A (zh) * 2006-01-17 2012-10-10 上海原动力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宽带时分双工移动通信系统的物理层随机接入方法
CN101005308B (zh) * 2006-01-17 2012-08-29 上海原动力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宽带时分双工移动通信系统的物理层随机接入方法
CN101895508B (zh) * 2006-01-27 2016-05-18 富士通株式会社 无线电通信系统
CN101009675B (zh) * 2006-01-27 2010-09-29 富士通株式会社 无线电通信系统、装置及连接设置方法
CN101895508A (zh) * 2006-01-27 2010-11-24 富士通株式会社 无线电通信系统
WO2007128236A1 (fr) * 2006-04-29 2007-11-1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océdé et système de distribution de ressources d'accès aléatoire de réseau sans fil
CN101485224B (zh) * 2006-06-19 2011-07-13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基站、移动台和通信方法
WO2008040176A1 (en) * 2006-09-29 2008-04-10 Zte Corporation The handoff access method and device based on the random access channel
CN101155415B (zh) * 2006-09-29 2011-02-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随机接入信道的切换接入方法和装置
CN101155404B (zh) * 2006-09-30 2013-01-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接入网络的区分处理方法
CN101162918B (zh) * 2006-10-09 2010-09-15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Scdma系统接入试探序列的第三个符号的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00426935C (zh) * 2006-10-31 2008-10-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小区上行随机物理信道接入的方法和装置
CN101601324B (zh) * 2006-12-15 2013-07-10 诺基亚公司 无线非蜂窝网络
CN100452745C (zh) * 2007-02-16 2009-01-1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带冲突分解的多址接入方法
CN101272175B (zh) * 2007-03-21 2013-02-1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时分双工ofdma系统上行控制信令传输方法与装置
CN101632321B (zh) * 2007-06-12 2012-11-28 夏普株式会社 基站装置、移动站装置、程序、上行链路同步请求方法以及同步偏差测量用信号发送方法
CN101662828B (zh) * 2007-06-12 2013-12-04 夏普株式会社 基站装置及其处理方法、移动站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CN101662828A (zh) * 2007-06-12 2010-03-03 夏普株式会社 基站装置及其处理方法、移动站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CN101399597B (zh) * 2007-09-27 2012-06-27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发送特殊突发帧的方法及装置
US9357542B2 (en) 2007-10-31 2016-05-3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radio network controller for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CN102638868B (zh) * 2007-10-31 2015-04-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信息传输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US9497783B2 (en) 2007-10-31 2016-11-1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CN102638868A (zh) * 2007-10-31 2012-08-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信息传输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US9521668B2 (en) 2007-10-31 2016-12-1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radio network controller for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US8730887B2 (en) 2007-10-31 2014-05-2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US8780822B2 (en) 2007-10-31 2014-07-1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US8797980B2 (en) 2007-10-31 2014-08-0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US9282545B2 (en) 2007-10-31 2016-03-0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CN101953213B (zh) * 2007-12-21 2013-08-21 捷讯研究有限公司 用于上行链路资源利用的系统和方法
CN101953213A (zh) * 2007-12-21 2011-01-19 捷讯研究有限公司 用于上行链路资源利用的系统和方法
CN101489307B (zh) * 2008-01-14 2011-05-04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用户标识映射的增强型fach接入方法与系统
CN102047715B (zh) * 2008-05-27 2014-01-15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无线基站收纳方法以及网络装置
US11160068B2 (en) 2008-08-08 2021-10-26 Sun Patent Trust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channel allocation method
US10667251B2 (en) 2008-08-08 2020-05-26 Sun Patent Trust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channel allocation method
US11470602B2 (en) 2008-08-08 2022-10-11 Sun Patent Trust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channel allocation method
US11924851B2 (en) 2008-08-08 2024-03-05 Sun Patent Trust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channel allocation method
US10039092B2 (en) 2008-08-08 2018-07-31 Sun Patent Trust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channel allocation method
CN102132518B (zh) * 2008-08-12 2014-05-14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使用正交子信道概念在geran中控制信道分配的方法和设备
CN102132518A (zh) * 2008-08-12 2011-07-20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使用正交子信道概念在geran中控制信道分配的方法和设备
CN101784100B (zh) * 2009-01-15 2012-10-24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中的快速获取控制信道的方法
CN102577577A (zh) * 2009-08-21 2012-07-11 捷讯研究有限公司 针对vamos在非连续传输期间的冗余sacch时隙的通信
CN102577577B (zh) * 2009-08-21 2016-04-06 黑莓有限公司 针对vamos在非连续传输期间的冗余sacch时隙的通信
CN106211114A (zh) * 2010-06-07 2016-12-07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Wtru、在mme中执行的方法及无线网络
CN102893668A (zh) * 2010-06-07 2013-01-23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用于在拥塞网络中传送服务请求消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2893668B (zh) * 2010-06-07 2016-08-10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用于在拥塞网络中传送服务请求消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5940648A (zh) * 2014-01-30 2016-09-14 索尼公司 用于操作无线网络中的基站的方法
CN103987128A (zh) * 2014-04-21 2014-08-13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四研究院指挥自动化技术研发与应用中心 一种基于单载波tdma的随机接入方法和基站
CN106936493A (zh) * 2015-12-29 2017-07-07 联芯科技有限公司 自适应匹配网络时隙格式的方法和装置
CN106936493B (zh) * 2015-12-29 2018-12-28 辰芯科技有限公司 自适应匹配网络时隙格式的方法和装置
CN109412773B (zh) * 2018-10-30 2021-08-06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非对称全双工通信的数据传输与接收方法及装置、终端
CN109412773A (zh) * 2018-10-30 2019-03-01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非对称全双工通信的数据传输与接收方法及装置、终端
CN117375790A (zh) * 2023-10-16 2024-01-09 北京慧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信道条件下的全双工通信实现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005365B2 (ja) 2007-11-07
EP1277365A1 (en) 2003-01-22
JP2003528506A (ja) 2003-09-24
WO2001072080A1 (en) 2001-09-27
CN1205834C (zh) 2005-06-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451251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接入信道安排
US11197325B2 (e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communicating on a radio channel based on jointly encoding a preamble format with random access configuration
CN1096202C (zh) 一种扩展的蜂窝单元工作区域
EP1281289A1 (en) Handover procedures in a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4853446B (zh) 用于通过无线电接口执行随机接入过程的技术
CN112118218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和装置
JP3252911B2 (ja) 時分割多元接続無線システム、セル内容量割当て方法、及びセル内ハンドオーバを実行する方法
CN101185364B (zh) 用于在异步通信网络中进行小区测量的有效间隙分配
CA2268269C (en) An adaptive method for channel assignment in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030076812A1 (en) Method for optimizing the 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in the cdma cellular networks
CN1486578A (zh) 蜂窝时分多址-码分多址网络中的无冲突访问调度方法
JP2010536284A (ja) 無線セルラ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端末ランダムアクセス方法及びグループid生成方法
CN1174559C (zh) 一种成帧方法及其同步的无线系统
US6396827B1 (en) Multi-mode mobile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alculating frame/time slot offsets, and allowing mobiles to synchronize with different mobile protocols/schemes
US6381460B1 (en) Method and radio communications system for assigning a frequency channel to a radio station and appropriate radio station
JP2002524964A (ja) 加入者局の同期のための方法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CN1242130A (zh) 一种用非连续控制信道传输安排对基站的监测的方法
CN101547440B (zh) 在e-dch上传输公共控制信道时寻址用户设备的方法
CN112740773A (zh) 通信装置和方法
WO2023070436A1 (en) 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 enhancements in new radio
CN100372434C (zh) 一种多载频专用信道配置方法
US20030174668A1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ccess in a radio communications system
KR101448980B1 (ko) 무선 자원을 동적으로 할당하는 이동통신 시스템 및 그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NOKIA SIEMENS NETWORKS ITALIA S.P.A.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IEMENS INF 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NETWORKS S.P.A.

Effective date: 20120905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0905

Address after: Milan Italy

Patentee after: NOKIA, SIEMENS communications, Italian company

Address before: Milan Italy

Patentee before: Siemens Inf 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Networks S. P. A.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608

Termination date: 2018032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