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54832A - 陶瓷基板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陶瓷基板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54832A
CN102254832A CN2010101811937A CN201010181193A CN102254832A CN 102254832 A CN102254832 A CN 102254832A CN 2010101811937 A CN2010101811937 A CN 2010101811937A CN 201010181193 A CN201010181193 A CN 201010181193A CN 102254832 A CN102254832 A CN 1022548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ramic substrate
layer
copper
metal layer
manufacture meth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8119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文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ly Stone Enterpris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ly Stone Enterpris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ly Stone Enterpris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ly Stone Enterpris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18119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254832A/zh
Publication of CN1022548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5483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ufacturing Of Printed Circuit Boards (AREA)

Abstract

一种陶瓷基板制造方法,其步骤是在陶瓷基板上先贴附干膜层,并对干膜层进行曝光显影而形成预设线路布局的路径,再于陶瓷基板与干膜层上涂布第一金属层,则第一金属层上为镀设铜层,且对陶瓷基板上的干膜层、第一金属层及铜层进行研磨、切割并整平,即可将干膜层由陶瓷基板上移除,而在陶瓷基板上形成适当高度的铜层后,由陶瓷基板的铜层表面进行电镀第二金属层,即完成陶瓷基板的制造,不需经由蚀刻工艺作业,即不会产生废弃蚀刻液,避免造成对人体伤害及环境污染,依此制造的陶瓷基板线路,不管金属层多厚,所生产出来的线路皆无梯度,且形成的线路上底及下底尺寸接近一样,可制作业界高精密度的陶瓷基板。

Description

陶瓷基板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为有关一种陶瓷基板制造方法,尤其指可通过电镀、切割等加工工艺进行制造陶瓷基板的方法,利用电镀加工与切割、研磨作业,不必通过蚀刻液的蚀刻工艺,避免对人体或环境形成伤害,依此制造的陶瓷基板线路,不管金属层多厚,所生产出来的线路皆无梯度,且形成的线路上底及下底尺寸接近一样,可制作业界高精密度的陶瓷基板。
背景技术
按,随着科技发展的突飞猛进及人类对更高生活质量的追求,所以对于许多产品的应用特性趋向极为严格的要求,造成新开发材料的使用成为必要的手段,而现今的集成电路封装工艺,受追求传输效率更佳以及体积小型化的影响(如行动电话、迷你笔记型计算机的电子组件),因此业界对这方面投入了相当可观的研究经费,而经过多年的研究后,发明一种以使用陶瓷材质所制成的陶瓷基板,而陶瓷基板具有优良的绝缘性、化学安定性、电磁特性、高硬度、高热导、耐磨耗及耐高温,所以陶瓷基板所可达成的功效远比传统基板更好,因此,陶瓷基板于目前在被使用的频率上也就越来越高。
然而,一般陶瓷基板上利用热压合方式附着有金属层、导电层后,需利用干膜层贴附于导电层上,并进行曝光显影及蚀刻作业,让所需的金属层及导电层留下形成线路,由于金属层通常具有较难蚀刻的特性,导致蚀刻过程中蚀刻液对导电层产生较多的移除,因为曝光显影时已将预定线路的图案显示于干膜层上,在陶瓷基板的加工工艺中,使用过的蚀刻液(大都为氯化铁或氯化铜等化学液剂),不仅造成对人体的伤害,使用后的废弃处理则容易形成对环境的污染。
如何解决公知陶瓷基板在工艺上因使用蚀刻液所产生伤害人体、污染环境的问题与缺失,即为从事此行业的相关厂商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陶瓷基板的制造方法,可改变陶瓷基板制造方式,不利用蚀刻作业制造的陶瓷基板制造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陶瓷基板制造方法,指可通过电镀、切割等加工工艺进行制造陶瓷基板的方法,其步骤为:
(a)陶瓷基板上贴附干膜层;
(b)对干膜层进行曝光显影,而于干膜层上形成预设路径;
(c)再于陶瓷基板与干膜层上涂布第一金属层;
(e)第一金属层上镀铜层;
(f)对陶瓷基板上的干膜层、第一金属层及铜层进行切割、研磨,并将干膜层由陶瓷基板上移除;
(g)陶瓷基板上形成适当高度的铜层;
(h)陶瓷基板的铜层表面予以电镀第二金属层,即完成陶瓷基板的制造。
所述的陶瓷基板制造方法,其中,该陶瓷基板为利用软生胚所烧结制成,并进行打孔后形成具一个或一个以上贯穿孔的陶瓷基板。
所述的陶瓷基板制造方法,其中,该软生胚为利用氮化铝(AlN)或氧化铝(Al2O3)材质制成。
所述的陶瓷基板制造方法,其中,该第一金属层为镍、铬、硅(Ni/Cr/Si)、镍铬硅合金(Ni/Cr/Si)或镍铬硅与铜的合金(Ni/Cr/Si+Cu)、铁钴合金(Fe/Co)、铁钴镍合金(Fe/Co/Ni)材质所制成,且介质层的厚度可为0.15μm~0.5μm。
所述的陶瓷基板制造方法,其中,该铜层通过电镀、蒸镀、溅镀的加工方式成型于第一金属层上,且铜层的厚度可为50μm~75μm。
所述的陶瓷基板制造方法,其中,该铜层表面通过电镀、蒸镀或溅镀的加工方式所镀的第二金属层,为镍/金/银(Ni/Au/Ag)的材质的第二金属层。
本发明不需经由蚀刻工艺作业,即不会产生废弃蚀刻液,避免造对成人体伤害及环境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制造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工艺的立体外观图。
图3为本发明的陶瓷基板成型前的侧视剖面图。
图4为本发明的侧视剖面图。
附图中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陶瓷基板,11贯穿孔,2干膜层,3第一金属层,4铜层,5第二金属层。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其步骤是在陶瓷基板上先贴附干膜层(Dryfilm),并进行曝光显影而形成预设线路布局的路径,再于陶瓷基板与干膜层上涂布第一金属层,且对陶瓷基板上的干膜层、第一金属层及铜层进行切割并整平,则将干膜层由陶瓷基板上移除,而在陶瓷基板上形成适当高度的铜层后,由陶瓷基板的铜层表面进行电镀第二金属层,即完成陶瓷基板的制造,不需经由蚀刻工艺作业,即不会产生废弃蚀刻液,避免造对成人体伤害及环境污染。
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先对陶瓷基板进行打孔,则利用陶瓷基板的一侧表面或二侧表面,进行镀铜层及镀合金层(可为镀镍/金/银〔Ni/Au/Ag〕等)的加工作业,成型为陶瓷基板上的金属电极层。
为能够更加了解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构造,以下结合附图并列举较佳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2、3、4所示,为本发明的流程图、工艺的立体外观图、陶瓷基板成型前的侧视剖面图、侧视剖面图,由图中可以清楚看出,陶瓷基板1的加工制造方法,其制造步骤为:
(100)在陶瓷基板1上预先打孔,再进行贴附干膜层2。
(101)对干膜层2进行曝光显影的加工,而于干膜层2上形成预设电路布局的路径。
(102)再于陶瓷基板1与干膜层2上,涂布有极薄厚度的第一金属层3。
(103)且于第一金属层3上,为电镀有铜层4。
(104)对陶瓷基板1上的干膜层2、第一金属层3及铜层4进行适当高度的切割或研磨,并将干膜层2由陶瓷基板1上移除。
(105)则在陶瓷基板1上形成有适当高度的铜层4。
(106)并于陶瓷基板1的铜层4表面予以电镀第二金属层5,即完成陶瓷基板1的制造。
而上述关于本发明的陶瓷基板1的制造步骤,是利用氮化铝(AlN)或氧化铝(Al2O3)材质,则陶瓷基板1是利用软生胚所烧结制成,并进行打孔后形成具一个或一个以上贯穿孔11的陶瓷基板1,即可于陶瓷基板1表面以镀膜方式(coating)镀上第一金属层3,则第一金属层3可为镍、铬、硅或镍铬硅合金、镍铬硅与铜的合金(Ni/Cr/Si+Cu)、铁钴合金(Fe/Co)、铁钴镍合金(Fe/Co/Ni)等材质所制成,并为极薄的厚度,且第一金属层3的厚度可为0.15μm~0.5μm。
且陶瓷基板1于表面所贴附的干膜层2,是针对干膜层2(Dryfilm)进行光学微影技术的曝光显影处理,则供预设线路处的干膜层2去除,再于预设线路处未受干膜层2遮挡的位置,利用镀膜方式镀上第一金属层3后,再于第一金属层3上通过电镀、蒸镀、溅镀等加工作业,镀设以铜材质所制成的铜层4,即完成于陶瓷基板1上电镀迭层加工(Lapping)的作业,且铜层4的厚度可为50μm~75μm,则当陶瓷基板1上的铜层4成型后,又于铜层4的外表面利用电镀、蒸镀、溅镀等加工作业,电镀第二金属层5,该第二金属层5并可为镍/金/银(Ni/Au/Ag)等材质的金属,并不会对任何的电镀材质产生氧化、腐蚀等伤害,确保陶瓷基板1上各电镀层的完整性、实用性;则可将加工完成的陶瓷基板1应用于功高功率发光二极管(LED)、燃料电池、太阳能板、太阳能电池等各种电路、电极的用途。
再者上述陶瓷基板1表面镀上第一金属层3的方法,可为溅镀钛金属或利用纳米接口活性剂,对陶瓷基板1进行表面改质,再镀上镍、铬、金、银等金属,然而有关镀上第一金属层3的方法为公知技术,且细部工艺非本发明的技术特征、要点,不再赘述。
而本发明的陶瓷基板1的加工工艺,不需通过蚀刻液的加工,则在工艺中不会对工作人员的身体造成伤害,亦或有废弃的蚀刻液导致环境污染的问题发生,且陶瓷基板1的加工过程中,不必在加工工艺中清理陶瓷基板1上残留蚀刻液的作业、不使用蚀刻液也可减少因蚀刻易所造成的工安意外事故发生,加速生产工艺的进行。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局限本发明的权利范围,本发明的陶瓷基板1进行加工制造的方法,是在陶瓷基板1上先行打设贯穿孔11后,则于陶瓷基板1的一侧或二侧表面,予以贴附干膜层2并经曝光显影工艺后,即依序成型第一金属层3、铜层4,且通过切割作业将干膜层2、第一金属层3、铜层4予以进行适当厚度的切割、研磨、整平,再于铜层4外电镀第二金属层5以完成陶瓷基板1的加工,可达到不需通过蚀刻液的加工步骤,以快速进行陶瓷基板1加工的目的,并避免蚀刻液造成对人体的伤害、不致造成对环境的污染等优点,更降低陶瓷基板1加工过程中的意外发生的实用功效,故举凡可达成前述效果的工艺、加工方法等及构造、装置,皆应受本发明所涵盖,此种简易修饰及等效结构变化,均应同理包含于本发明的权利范围内。
上述本发明的陶瓷基板制造方法,于实际实施制造作业时,为可具有下列各项优点,如:
(1)陶瓷基板1的加工过程,不需使用蚀刻液,即不会产生废弃的蚀刻液,可以避免蚀刻液对人员身体造成伤害,亦可防止废弃蚀刻液对环境造成污染,并减少清理蚀刻液所需的时间,使陶瓷基板1的加工工艺更为安全、迅速,依此制造的陶瓷基板1线路,不管金属层多厚,所生产出来的线路皆无梯度,且形成的线路上底及下底尺寸接近一样,可制作业界高精密度的陶瓷基板1。
(2)陶瓷基板1上成型的干膜层2、第一金属层3及铜层4,是利用切割方式将适当高度予以切除,则在陶瓷基板1上成型适当的第一金属层3、铜层4,即可在外部表面电镀镍/金/银材质的第二金属层5,不会对任何材质产生氧化、腐蚀的伤害。
本发明为主要针对陶瓷基板的加工工艺的设计,为通过陶瓷基板一侧表面或二侧表面,分别贴附干膜层,再由电镀或蒸镀、溅镀等加工方式,依序成型第一金属层、铜层,并经过切割、研磨、整平加工后镀上第二金属层,以达到避免蚀刻液对人体伤害或环境产生污染,不需使用蚀刻液的加工作业为主要保护重点,且减少加工工艺中因蚀刻液所造成的诸多不便,而能加速陶瓷基板的制造步骤等实用的功能,惟,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即局限本发明的权利范围,故举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为的简易修饰、替换及等效原理变化,均应同理包含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陶瓷基板制造方法,指可通过电镀、切割等加工工艺进行制造陶瓷基板的方法,其步骤为:
(a)陶瓷基板上贴附干膜层;
(b)对干膜层进行曝光显影,而于干膜层上形成预设路径;
(c)再于陶瓷基板与干膜层上涂布第一金属层;
(e)第一金属层上镀铜层;
(f)对陶瓷基板上的干膜层、第一金属层及铜层进行切割、研磨,并将干膜层由陶瓷基板上移除;
(g)陶瓷基板上形成适当高度的铜层;
(h)陶瓷基板的铜层表面予以电镀第二金属层,即完成陶瓷基板的制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基板制造方法,其中,该陶瓷基板为利用软生胚所烧结制成,并进行打孔后形成具一个或一个以上贯穿孔的陶瓷基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陶瓷基板制造方法,其中,该软生胚为利用氮化铝或氧化铝材质制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基板制造方法,其中,该第一金属层为镍、铬、硅、镍铬硅合金或镍铬硅与铜的合金、铁钴合金、铁钴镍合金材质所制成,且介质层的厚度可为0.15μm~0.5μ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基板制造方法,其中,该铜层通过电镀、蒸镀、溅镀的加工方式成型于第一金属层上,且铜层的厚度可为50μm~75μ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基板制造方法,其中,该铜层表面通过电镀、蒸镀或溅镀的加工方式所镀的第二金属层,为镍/金/银的材质的第二金属层。
CN2010101811937A 2010-05-20 2010-05-20 陶瓷基板制造方法 Pending CN10225483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811937A CN102254832A (zh) 2010-05-20 2010-05-20 陶瓷基板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811937A CN102254832A (zh) 2010-05-20 2010-05-20 陶瓷基板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54832A true CN102254832A (zh) 2011-11-23

Family

ID=449820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811937A Pending CN102254832A (zh) 2010-05-20 2010-05-20 陶瓷基板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254832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76931A (zh) * 2015-11-09 2016-03-02 广东方大索正光电照明有限公司 一种在陶瓷上印刷电子线路的方法
CN112111706A (zh) * 2020-07-27 2020-12-22 合肥镭士客微电路有限公司 表面镀有金属的陶瓷件及其镀金属方法
CN112701436A (zh) * 2020-12-04 2021-04-23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带有盲孔和通孔的陶瓷介质滤波器的均匀电镀增厚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29401A (ja) * 2001-07-16 2003-01-29 Toray Eng Co Ltd 感光性高分子金属錯体ドライ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金属回路形成方法
US20040035693A1 (en) * 2002-08-26 2004-02-26 Shao-Pin Ru Method for removing voids in a ceramic substrate
CN101448364A (zh) * 2007-11-26 2009-06-03 同欣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在陶瓷基板制作小孔径镀铜贯穿孔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29401A (ja) * 2001-07-16 2003-01-29 Toray Eng Co Ltd 感光性高分子金属錯体ドライ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金属回路形成方法
US20040035693A1 (en) * 2002-08-26 2004-02-26 Shao-Pin Ru Method for removing voids in a ceramic substrate
CN101448364A (zh) * 2007-11-26 2009-06-03 同欣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在陶瓷基板制作小孔径镀铜贯穿孔的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76931A (zh) * 2015-11-09 2016-03-02 广东方大索正光电照明有限公司 一种在陶瓷上印刷电子线路的方法
CN112111706A (zh) * 2020-07-27 2020-12-22 合肥镭士客微电路有限公司 表面镀有金属的陶瓷件及其镀金属方法
CN112701436A (zh) * 2020-12-04 2021-04-23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带有盲孔和通孔的陶瓷介质滤波器的均匀电镀增厚方法
CN112701436B (zh) * 2020-12-04 2021-10-22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带有盲孔和通孔的陶瓷介质滤波器的均匀电镀增厚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53735B (zh) 散热性材料
Kannojia et al. Fabr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hrough-glass vias by the ECDM process
KR100897509B1 (ko) 음각부, 양각부와 관통부를 갖는 금속박판체를 제조하기위한 미세금속몰드, 그 제조방법 및 위의 미세금속몰드로제조된 금속박판체
US9295162B2 (en) Non-deleterious technique for creating continuous conductive circuits upon the surfaces of a non-conductive substrate
JP2007243181A (ja) インプリンティングによる基板の製造方法
CN103533765A (zh) 改善陶瓷贯孔基板上金属表面粗糙度的方法及陶瓷基板
CN102254832A (zh) 陶瓷基板制造方法
US20110123930A1 (en) Ceramic substrate preparation process
Manzano et al. High aspect-ratio nanocrystalline CuNi T-structures and micro-gears: Synthesis, Numerical Model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JP2008126375A (ja) 3次元微細構造体の製造方法
CN202528605U (zh) 一种带有图形开口的印刷用三维立体掩模板
JP4887511B2 (ja) 微細構造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3688225B (zh) 用于将装饰件嵌入电铸沉积的钟表外部元件中的方法及由该方法制造的外部元件
JP4650113B2 (ja) 積層構造体、ドナー基板、および積層構造体の製造方法
CN209882251U (zh) 一种线路板树脂塞孔结构
CN102254831A (zh) 高精密度陶瓷基板工艺
EP2781626A1 (en) Production method for transfer mold, transfer mold produced using same, and component produced using said transfer mold
CN102645359A (zh) 芯片互连用铜-锡界面合金共化物微拉伸试样的制备方法
TW200606036A (en) Thin metal sheet having a pattern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CN102010233A (zh) 陶瓷基板的金属化制作方法
CN107123592A (zh) 一种基于6英寸GaN器件背孔掩膜的制作方法
CN105185906A (zh) 一种高密度电感的制造方法
CN107394558B (zh) 压印模板和在导电端子的镀层上形成微结构的方法
JP2009256164A (ja) メタルマスク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ガラス成形型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468392B2 (ja) 電着ワイヤー工具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