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50124A - 一种头孢拉宗的合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头孢拉宗的合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50124A
CN102250124A CN2011101326423A CN201110132642A CN102250124A CN 102250124 A CN102250124 A CN 102250124A CN 2011101326423 A CN2011101326423 A CN 2011101326423A CN 201110132642 A CN201110132642 A CN 201110132642A CN 102250124 A CN102250124 A CN 1022501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fbuperazone
add
mac
reaction
side ch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3264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50124B (zh
Inventor
朱正兵
郭子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FUAN PHARMACEUTICAL (GROUP) Co Ltd
HAINAN HERUI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FUAN PHARMACEUTICAL (GROUP) Co Ltd
HAINAN HERUI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FUAN PHARMACEUTICAL (GROUP) Co Ltd, HAINAN HERUI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FUAN PHARMACEUTIC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13264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250124B/zh
Publication of CN1022501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501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501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5012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50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 Y02P20/55Design of synthesis routes, e.g. reducing the use of auxiliary or protecting groups

Landscapes

  • Cephalosporin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头孢拉宗的合成方法,该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7-MAC经氨基保护剂保护,得7-MAC硅烷化物;(2)头孢拉宗侧链与卤化物反应,得头孢拉宗侧链酰卤化物;(3)7-MAC硅烷化物与头孢拉宗侧链酰卤化物反应,得到中间体头孢拉宗二苯甲酯;(4)头孢拉宗二苯甲酯脱去保护基,得到头孢拉宗。其中,所述的氨基保护剂为六甲基二硅胺烷、三甲基氯硅烷、N,O-双(三甲基硅烷基)乙酰胺、或N,N-双(三甲基硅烷基)-2,2,2-三氟乙酰胺。该方法合成路线设计简单合理、易于实现,反应条件均温和,反应过程简单安全可控,中间产物易于分离、提纯,头孢拉宗的收率高。

Description

一种头孢拉宗的合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头孢拉宗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头孢拉宗(cefbuperazone),化学名为(6R,7S)-7-[[(2R,3S)-2-[(4-乙基-2,3-二氧代哌嗪-1-甲酰)氨基]-3-羟基丁酰]氨基]-7-甲氧基-3-[(1-甲基四唑-5-基)硫甲基]-8-氧代-5-硫杂-1-氮杂双环[4.2.0]辛-2-烯-2-甲酸,分子式:C22H29N9O9S2,分子量:627.65,化学结构式:
Figure BDA0000062631480000011
头孢拉宗由日本富山化学工业制药株式会社于上世纪70年代开发,并于1985年上市的第三代头孢类抗生素.头孢拉宗系广谱抗菌药,对G+、G-细菌和厌氧菌均有作用,其中对厌氧菌作用优于一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拉宗由于在7位引入甲氧基增加了耐酶性,对β2内酰胺酶的稳定性优于同类品种,具有穿透力强,体内分布广,在诸多部位均可达到治疗浓度。
有关头孢拉宗制备方法的主要文献见于专利JP55141491(同族专利:GB2048241)。该专利主要公开了头孢拉宗的两种制备方法:
方法1:先进行7位对接,再引入甲氧基,然后经过脱去4位保护基等步骤得到头孢拉宗。
Figure BDA0000062631480000021
本方法中甲氧基的引入是通过将反应物与甲醇锂在-78℃条件下反应得到,其工艺条件苛刻,且在7-位对接后再引入甲氧基不符合最佳“合成汇聚原则”。
方法2:先引入甲氧基再与侧链对接,然后经脱去保护基等步骤得到头孢拉宗。
Figure BDA0000062631480000022
本方法中将侧链与引入甲氧基的“母环”中间体(即7-MAC)对接形成酰胺基,然后脱除保护基,得到头孢拉宗。该方法较方法1路线简单,易实现工业化。但制备7位对接产物时,需要采用柱层析精制方法(以苯-乙酸乙酯为洗脱液)。本产品是使用剂量较大的药物,对制备规模要求高,而采用柱层析的方法精制该中间体,必然会加大规模化生产的难度,极大地增加生产成本,且苯是一类溶剂,其大量使用必然会家加重对环境的危害。因此,如要实现本产品的规模化生产,必须采用更经济环保的方法。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头孢拉宗的合成方法,该方法合成路线设计简单合理、易于实现,反应条件均温和,反应过程简单安全可控,中间产物易于分离、提纯,头孢拉宗的收率高。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头孢拉宗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7-MAC经氨基保护剂保护,得7-MAC硅烷化物:
Figure BDA0000062631480000031
7-MAC                7-MAC硅烷化物
所述的氨基保护剂为六甲基二硅胺烷、三甲基氯硅烷、N,O-双(三甲基硅烷基)乙酰胺、或N,N-双(三甲基硅烷基)-2,2,2-三氟乙酰胺;优选为三甲基氯硅烷或六甲基二硅胺烷;最优选为三甲基氯硅烷;
(2)头孢拉宗侧链与卤化物反应,得头孢拉宗侧链酰卤化物
Figure BDA0000062631480000032
头孢拉宗侧链            头孢拉宗侧链酰卤化物
X为-F、-Cl或-Br;
(3)制备中间体头孢拉宗二苯甲酯:
Figure BDA0000062631480000033
头孢拉宗侧链酰卤化物    7-MAC衍生物硅烷化物    头孢拉宗二苯甲酯;
(4)由中间体头孢拉宗二苯甲酯制备头孢拉宗
Figure BDA0000062631480000041
头孢拉宗二苯甲酯        头孢拉宗。
本发明中,所述7-MAC为:7β-氨基-7α-甲氧基-3-(1-甲基-1H-四唑-5-硫甲基)-8-氧代-5-硫-1-杂氮双环[4.2.0]辛-2-烯-2-甲酸二苯基甲酯;所述头孢拉宗侧链为:D-α-(4-乙基-2,3-二氧-哌嗪甲酰胺基)-β-(S)羟基丁酸);所述头孢拉宗二苯甲酯为(6R,7S)-7-[[(2Z)-2-(氨基-4-噻唑基)-2-甲氧亚氨基-乙酰]氨基]-8-氧代-3-(噻二唑-5-基硫甲基)-硫杂-1-氮杂双环[4.2.0]辛-2-烯-2-羧酸二苯甲酯。
上述合成方法中,所述卤化物优选为氯化物;更优选地为三氯化磷、五氯化磷或三氯氧磷;最优选为三氯氧磷;X优选为Cl。
上述合成方法中,所述步骤(1)中7-MAC与氨基保护剂的投料摩尔比为1∶1~1.5,优选1∶1;在二氯甲烷、乙腈、氯仿或N,N-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反应,优选的溶剂为二氯甲烷;反应温度为15~30℃,优选20~25℃,反应时间为35~45分钟,优选40分钟。
上述合成方法中,所述步骤(2)中,向反应罐中加入头孢拉宗侧链、DMF及二氯甲烷,搅拌溶解后,降温至-30~-25℃,于30min内缓慢加入卤化物,加入卤化物的过程中控温不超过-20℃,再搅拌反应30min。
上述合成方法中,所述步骤(2)中,头孢拉宗侧链与卤化物的投料摩尔比为1∶1~1.6,优选1∶1~1.2;
上述合成方法中,所述步骤(3)中,将步骤(1)制备的7-MAC硅烷化物滴加到步骤(2)制备的头孢拉宗侧链酰卤化物中,滴加温度不超过-20℃,滴加完后,在-20~-25℃搅拌反应2.5~3.5h,优选3h,之后向反应液中分批加入碳酸氢钠并搅拌,再滴加冰水,萃取,过滤,于10~15℃条件下进行浓缩。
发明人在头孢拉宗二苯甲酯的制备中,主要考察了酰化反应温度、反应后浓缩温度对反应的影响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控制在-25~-20℃时,酰化反应反应转化率最高,原料反应最完全;而浓缩温度在10~15℃时,所得头孢拉宗二苯甲酯的质量最优。
本发明中,以7-MAC和头孢拉宗侧链为起始原料,7-MAC经硅烷化反应后得到7-MAC硅烷化物,头孢拉宗侧链经酰卤化反应后得头孢拉宗侧链酰卤化物,再将7-MAC硅烷化物与头孢拉宗侧链酰卤化物缩合得到头孢拉宗二苯甲酯,合成路线设计简单合理,反应条件温和、易于操作和控制,易于实现规模化生产,对环境污染小,头孢拉宗二苯甲酯收率为88.1%~92.9%,收率非常高。
上述合成方法中,所述步骤(4)中在氮气保护下向反应器中加入间甲酚,通入氯化氢气体,在33~35℃搅拌反应5.5h,之后萃取、过滤、结晶。
上述合成方法中,所述萃取为:于20~25℃条件下加入乙酸乙酯,后滴加饱和碳酸氢钠溶液调节水层pH至7.0~8.0,继续搅拌15min,静置分取水层,并调pH至4.8~5.0,加入硫代硫酸钠,搅拌15min。
上述合成方法中,所述结晶为:向滤液中加入乙腈,控温25~30℃,调pH至3.2±0.1,加入晶种,再调pH至1.5~1.8,于25~30℃下搅拌析晶3~3.5h。
在头孢拉宗二苯甲酯脱保护基制备头孢拉宗的过程中,发明人主要考察了析晶温度对头孢拉宗收率和质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析晶温度控制在25~30℃时,头孢拉宗收率和质量最优,收率可高达87.3~91.6%,纯度高于99.6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头孢拉宗的合成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合成路线设计简单合理、易于实现;
(2)本发明仅涉及硅烷化反应、酰卤化反应、酰化反应以及水解反应,所涉及的反应简单、易于操作,反应条件均温和,反应过程简单安全可控;
(3)中间产物易于分离、提纯;
(4)头孢拉宗的收率高,纯度高,适于工业化生产,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并不因此而限制本发明,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思想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化和改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1)制备7-MAC硅烷化物
Figure BDA0000062631480000061
7-MAC            7-MAC硅烷化物
向反应罐中加入1.05kg的7-MAC、6.4kg的二氯甲烷及0.22kg的三甲基氯硅烷,控温20-25℃搅拌40min后降温至-5℃以下待用。
(2)制备头孢拉宗侧链酰氯化物
Figure BDA0000062631480000062
头孢拉宗侧链头孢拉宗侧链酰氯化物
向反应罐中加入0.61kg的头孢拉宗侧链、0.19kg的四氢呋喃及5.3kg的二氯甲烷,搅拌溶解后,降温至-30~-25℃缓慢滴加0.33kg三氯氧磷,滴加过程中控温不超过-20℃,于30min内滴毕,再搅拌反应30min。
(3)头孢拉宗二苯甲酯的制备
Figure BDA0000062631480000063
头孢拉宗侧链酰氯化物    7-MAC硅烷化物    头孢拉宗二苯甲酯
将步骤(1)的反应液在15-20min内滴加到步骤(2)的反应液中,并以0.27kg二氯甲烷洗涤步骤(1)的反应罐,将洗液滴加到步骤(2)的反应液中,滴加过程中反应液温度不超过-20℃,后控温-20~-25℃搅拌反应3h,取样送检(7-MAC≤1.0%,若未反应完全则延长反应时间直到反应完全)。反应完全后。向反应液中分批加入碳酸氢钠,总共加入碳酸氢钠0.25kg,加入过程中控温不超过-20℃,加毕保温搅拌30min。滴加冰水(6kg),控温不超过10℃,后停止降温并继续搅拌水解30min,水溶液显现强酸性。反应液静置分层,分别收集有机层和水层。向有机层中加入5%的氯化钠溶液5.2kg,搅拌30min后静置分出有机层和水层。再向有机层中加入5%的氯化钠溶液3.1kg,搅拌15min后分取有机层和水层。合并水层,加入二氯甲烷2.65kg,搅拌15min,取有机层。合并有机层,控温25℃,加入三氧化二铝0.4kg,搅拌20min后过滤,用2.12kg二氯甲烷洗涤滤饼,合并有机层,加入活性炭,搅拌30min后过滤,用2.12kg二氯甲烷洗涤滤饼。15℃条件下减压浓缩滤液,至无液体流出,加入7.9kg甲醇浓缩至无液体流出,再加入2.85kg甲醇,室温下搅拌2h,降温至0~5℃搅拌8h,过滤,抽干后用冷的1.58kg甲醇(0~5℃)分两次洗涤滤饼,于40~45℃下真空干燥5小时,得头孢拉宗二苯甲酯。收率:92.9%
(4)头孢拉宗的合成
头孢拉宗
氮气保护下向反应罐中加入2.62kg间甲酚,1.0kg头孢拉宗二苯甲酯,搅拌溶清后再降温至8℃。通氯化氢气体使反应液达到饱和,控温33~35℃搅拌反应5.5h。再降温至20~25℃,加入乙酸乙酯2.27kg,后滴加饱和碳酸氢钠溶液调水层pH至8.0,继续搅拌15min,静置分取有机层。向有机层中加入纯化水0.76kg,搅拌15min后静置分取水层,合并水层并用盐酸调pH至4.8,加入硫代硫酸钠0.0143kg,搅拌15min,再加入三氧化二铝0.24kg,控温20~25℃搅拌30min,过滤,用0.48kg纯化水洗涤滤饼。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0.1kg,控温25℃,搅拌30min后过滤,用0.48kg纯化水洗涤滤饼。向滤液中加入0.6kg乙腈,控温25~30℃用盐酸调pH至3.2,加入头孢拉宗晶种,再调pH至1.5并控温25~30℃搅拌析晶3h。后降温至0℃,搅拌析晶8h。过滤,抽干,用20%乙腈水溶液3.65kg洗涤滤饼,抽干,再以1.14kg纯化水洗涤滤饼,抽干。取出滤饼,于38~40℃下真空干燥7小时,得到白色固体,即头孢拉宗。收率:91.6%。
实施例2
(1)制备7-MAC硅烷化物
Figure BDA0000062631480000081
7-MAC            7-MAC硅烷化物
向反应罐中加入1.05kg的7-MAC、6.4kg的乙腈及0.48kg的六甲基二硅胺烷(HMDS),控温15-20℃搅拌45min后降温至-5℃以下待用。
(2)制备头孢拉宗侧链酰氯化物
Figure BDA0000062631480000082
头孢拉宗侧链        头孢拉宗侧链酰氯化物
向反应罐中加入0.57kg的头孢拉宗侧链、0.19kg的四氢呋喃及5.3kg的二氯甲烷,搅拌溶解后,降温至-30~-25℃,缓慢滴加0.466kg三氯化磷,滴加过程中控温不超过-20℃,于30min内滴毕,再搅拌反应30min。
(3)头孢拉宗二苯甲酯的制备
Figure BDA0000062631480000083
头孢拉宗侧链酰氯化物    7-MAC硅烷化物    头孢拉宗二苯甲酯
将步骤(1)的反应液在15-20min内滴加到步骤(2)的反应液中,并以0.27kg二氯甲烷洗涤步骤(1)的反应罐,将洗液滴加到步骤(2)的反应液中,滴加过程中反应液温度不超过-20℃,后控温-20~-25℃搅拌反应2.5h,取样送检(7-MAC≤1.0%,若未反应完全则延长反应时间直到反应完全)。反应完全后。向反应液中分批加入碳酸氢钠,总共加入碳酸氢钠0.25kg,加入过程中控温不超过-20℃,加毕保温搅拌30min。滴加冰水(6kg),控温不超过10℃,后停止降温并继续搅拌水解30min,水溶液显现强酸性。反应液静置分层,分别收集有机层和水层。向有机层中加入5%的氯化钠溶液5.2kg,搅拌30min后静置分出有机层和水层。再向有机层中加入5%的氯化钠溶液3.1kg,搅拌15min后分取有机层和水层。合并水层,加入二氯甲烷2.65kg,搅拌15min,取有机层。合并有机层,控温25℃,加入三氧化二铝0.4kg,搅拌20min后过滤,用2.12kg二氯甲烷洗涤滤饼,合并有机层,加入活性炭,搅拌30min后过滤,用2.12kg二氯甲烷洗涤滤饼。10℃条件下减压浓缩滤液,至无液体流出,加入7.9kg甲醇浓缩至无液体流出,再加入2.85kg甲醇,室温下搅拌2h,降温至0~5℃搅拌8h,过滤,抽干后用冷的1.58kg甲醇(0~5℃)分两次洗涤滤饼,于40~45℃下真空干燥5小时,得头孢拉宗二苯甲酯。收率:88.1%。
(4)头孢拉宗的合成
Figure BDA0000062631480000091
头孢拉宗
氮气保护下向反应罐中加入2.62kg间甲酚,1.0kg头孢拉宗二苯甲酯,搅拌溶清后再降温至8℃。通氯化氢气体使反应液达到饱和,控温33~35℃搅拌反应5.5h。再降温至20~25℃,加入乙酸乙酯2.27kg,后滴加饱和碳酸氢钠溶液调水层pH至7.0,继续搅拌15min,静置分取有机层。向有机层中加入纯化水0.76kg,搅拌15min后静置分取水层,合并水层并用盐酸调pH至5.0,加入硫代硫酸钠0.0143kg,搅拌15min,再加入三氧化二铝0.24kg,控温20~25℃搅拌30min,过滤,用0.48kg纯化水洗涤滤饼。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0.1kg,控温25℃,搅拌30min后过滤,用0.48kg纯化水洗涤滤饼。向滤液中加入0.6kg乙腈,控温25~30℃用盐酸调pH至3.3,加入头孢拉宗晶种,再调pH至1.8并控温25~30℃搅拌析晶3.5h。后降温至0℃,搅拌析晶8h。过滤,抽干,用20%乙腈水溶液3.65kg洗涤滤饼,抽干,再以1.14kg纯化水洗涤滤饼,抽干。取出滤饼,于38~40℃下真空干燥7小时,得到白色固体,即头孢拉宗。收率:87.3%。
实施例3
(1)制备7-MAC硅烷化物
Figure BDA0000062631480000101
7-MAC            7-MAC硅烷化物
向反应罐中加入1.05kg的7-MAC、6.4kg的N,N-二甲基甲酰胺及0.22kg的三甲基氯硅烷,控温25-30℃搅拌35min后降温至-5℃以下待用。
(2)制备头孢拉宗侧链酰氯化物
Figure BDA0000062631480000102
头孢拉宗侧链        头孢拉宗侧链酰氯化物
向反应罐中加入0.61kg的头孢拉宗侧链、0.19kg的四氢呋喃及5.3kg的二氯甲烷,搅拌溶解后,降温至-30~-25℃缓慢滴加0.39kg三氯氧磷,滴加过程中控温不超过-20℃,于30min内滴毕,再搅拌反应30min。
(3)头孢拉宗二苯甲酯的制备
Figure BDA0000062631480000103
头孢拉宗侧链酰氯化物    7-MAC硅烷化物    头孢拉宗二苯甲酯
将步骤(1)的反应液在15-20min内滴加到步骤(2)的反应液中,并以0.27kg二氯甲烷洗涤步骤(1)的反应罐,将洗液滴加到步骤(2)的反应液中,滴加过程中反应液温度不超过-20℃,后控温-20~-25℃搅拌反应3h,取样送检(7-MAC≤1.0%,若未反应完全则延长反应时间直到反应完全)。反应完全后。向反应液中分批加入碳酸氢钠,总共加入碳酸氢钠0.25kg,加入过程中控温不超过-20℃,加毕保温搅拌30min。滴加冰水(6kg),控温不超过10℃,后停止降温并继续搅拌水解30min,水溶液显现强酸性。反应液静置分层,分别收集有机层和水层。向有机层中加入5%的氯化钠溶液5.2kg,搅拌30min后静置分出有机层和水层。再向有机层中加入5%的氯化钠溶液3.1kg,搅拌15min后分取有机层和水层。合并水层,加入二氯甲烷2.65kg,搅拌15min,取有机层。合并有机层,控温25℃,加入三氧化二铝0.4kg,搅拌20min后过滤,用2.12kg二氯甲烷洗涤滤饼,合并有机层,加入活性炭,搅拌30min后过滤,用2.12kg二氯甲烷洗涤滤饼。15℃条件下减压浓缩滤液,至无液体流出,加入7.9kg甲醇浓缩至无液体流出,再加入2.85kg甲醇,室温下搅拌2h,降温至0~5℃搅拌8h,过滤,抽干后用冷的1.58kg甲醇(0~5℃)分两次洗涤滤饼,于40~45℃下真空干燥5小时,得头孢拉宗二苯甲酯。收率:91.4%
(4)头孢拉宗的合成
Figure BDA0000062631480000111
头孢拉宗
氮气保护下向反应罐中加入2.62kg间甲酚,1.0kg头孢拉宗二苯甲酯,搅拌溶清后再降温至8℃。通氯化氢气体使反应液达到饱和,控温33~35℃搅拌反应5.5h。再降温至20~25℃,加入乙酸乙酯2.27kg,后滴加饱和碳酸氢钠溶液调水层pH至7.5,继续搅拌15min,静置分取有机层。向有机层中加入纯化水0.76kg,搅拌15min后静置分取水层,合并水层并用盐酸调pH至4.9,加入硫代硫酸钠0.0143kg,搅拌15min,再加入三氧化二铝0.24kg,控温20~25℃搅拌30min,过滤,用0.48kg纯化水洗涤滤饼。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0.1kg,控温25℃,搅拌30min后过滤,用0.48kg纯化水洗涤滤饼。向滤液中加入0.6kg乙腈,控温25~30℃用盐酸调pH至3.1,加入头孢拉宗晶种,再调pH至1.6并控温25~30℃搅拌析晶3.5h。后降温至0℃,搅拌析晶8h。过滤,抽干,用20%乙腈水溶液3.65kg洗涤滤饼,抽干,再以1.14kg纯化水洗涤滤饼,抽干。取出滤饼,于38~40℃下真空干燥7小时,得到白色固体,即头孢拉宗。收率:91.2%。
实验例1
头孢拉宗纯度检测
色谱条件:
检测器:紫外检测器(VWD)
检测波长:254nm
流速:1.0mL/min
进样量:20μL
色谱柱:C184.6×150mm 5μm流动相的配制:以0.2%四丙基溴化铵溶液[取四丙基溴化铵2.0g溶于1000ml混合溶液(水∶乙腈∶pH5.0醋酸-醋酸钠缓冲液=83∶13∶4)]为流动相。
测定方法:取实施例1制备的头孢拉宗适量,用流动相溶解配制成每1ml约含1m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按面积归一化法计算产品纯度。
测定结果:实施例1制备的头孢拉宗纯度为99.6353%。
采用上述方法测得实施例2制备的头孢拉宗纯度为99.6428%。
采用上述方法测得实施例3制备的头孢拉宗纯度为99.6337%。
实验例2
理化性质
取实施例1制备的头孢拉宗,按中国药典2005附录有关项下所规定的方法测其理化常数。结果如下:
1.性状:本品为白色结晶性粉末,略有引湿性。
本品在水中微溶,甲醇中极微溶解,乙醇、乙腈中几乎不溶,二甲基亚砜中易溶。
2.比旋度:取本品,精密称定,加1%碳酸氢钠溶液溶解并定量稀释成每1ml中含头孢拉宗10mg的溶液,依法测定(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VI E),比旋度为+50°。
3.酸度:取本品50mg,加水制成每1ml中约含头孢拉宗1mg的溶液。依法检查(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VI H),pH值为3.0。
4.水分:取本品0.1g,依法检查(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VIII M第一法A)测定,水分4.5%。
采用上述方法测定实施例2、3制备的头孢拉宗的理化性质,与上述结果一致。
实验例3
头孢拉宗化学结构确证
供试品:实施例1制备的头孢拉宗
1.紫外吸收光谱
(1)仪器型号
TU-1901型紫外分光光度计。
(2)仪器的校正和检定
按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紫外分光光度法有关具体要求对仪器进行校正和检定,符合药典要求。
(3)溶液的制备
将供试品配制成水溶液、0.1mol/L盐酸溶液和0.1mol/L氢氧化钠溶液,分别在190nm~400nm波长范围内扫描。
(4)供试品紫外吸收结果见表1。
表1供试品紫外光谱吸收峰及解析
Figure BDA0000062631480000131
(5)图谱的解析:
头孢拉宗结构中包括一个芳环体系和一个α,β-不饱酸体系。供试品的紫外光谱明确显示出芳环的E2带和B带特征,表明结构中存在芳环结构,在E2带和B带之间有明显的α,β-不饱酸K带吸收与头孢拉宗结构特征相符。在酸溶液中芳环E2带发生了红移导致掩盖了大部分的α,β-不饱酸K带吸收。
以上的紫外吸收光谱表明供试品中存在芳环体系和α,β-不饱酸体系,与头孢拉宗结构相符。
2.红外吸收光谱
(1)仪器型号及测试条件
仪器型号:IRAFFINITY-1红外光谱仪
样品制备:KBr压片。
(2)仪器的校正和检定
按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23页中红外分光光度法的具体要求对仪器进行校正和检定,符合药典规定。
(3)红外吸收光谱测定数据见表2。
表2供试品红外光谱测试数据及解析
Figure BDA0000062631480000141
(4)红外吸收光谱测定数据解析
从供试品红外光谱图中可见如下特征结构的吸收:
①饱和碳氢2975.33~2832.59cm-1为饱和碳氢的C-H伸缩振动,1399.42cm-1和1369.52cm-1分别是C-H不对称和对称弯曲振动特征吸收,表明结构中含有饱和碳氢结构。
②酰胺:共可见三组酰胺羰基吸收,其中:1772.66cm-1为β-内酰胺羰基伸缩振动吸收、1714.79cm-1为哌嗪环上两个相邻的酰胺羰基伸缩振动吸收、1676.21cm-1为两个开链的酰胺伸缩振动吸收,另外3319.63~3044.77cm-1系列吸收峰中包含酰胺基的H-N伸缩振动吸收,在1507.43cm-1处还可见酰胺N-H的弯曲振动;
③羧酸:1659.82cm-1为羧酸的羰基伸缩振动吸收,其O-H伸缩振动吸收从2500-3200cm-1呈宽的吸收带,与该区段其他吸收峰相重合;
④羟基:3319.63~3044.77cm-1系列吸收峰中包含羟基的H-O伸缩振动吸收,1231.60cm-1为与羟基相连的C-O伸缩振动吸收。
⑤醚键:1191.09cm-1为甲氧基的C-O伸缩振动吸收。
(5)结论:
供试品红外光谱表明,其分子结构中含有内酰胺、仲酰胺和叔酰胺结构,羧酸盐结构,醚键结构和饱和碳氢等结构片段,与头孢拉宗的结构相符。
3.核磁共振
(1)核磁共振氢谱
a.仪器型号及测试条件
仪器型号:Bruke Avance500型核磁共振波谱仪。
测试条件:DMSO-d6(溶剂);TMS(内标)
b.氢谱数据及解析结果
i标有原子位置的化学结构式:
Figure BDA0000062631480000151
ii测试数据及解析结果见表3。
表3核磁共振氢谱数据及归属
Figure BDA0000062631480000152
iii解析:
头孢拉宗分子式为分子式:C22H29N9O9S2,结构中共有29个氢。供试品采用DMSO-d6做溶剂。根据化学位移值、积分比例、偶合裂分情况、1H-1H COSY谱对结构进行了确认,现将各组质子峰解析归属如下:
δ1.080~1.109ppm为三重峰,相当于三个氢,为35位甲基氢信号,被34位亚甲基氢裂分成三重峰,1H-1HCOSY谱显示与34位氢信号有相互偶合关系。
δ1.147~1.160ppm为二重峰,相当于三个氢,为24位甲基氢信号,被23为次甲基氢裂分成二重峰,1H-1HCOSY谱显示与23位氢信号有相互偶合关系。
δ3.400ppm为单峰,相当于三个氢,为19位甲基氢信号。
δ3.386~3.429ppm为四重峰,相当于两个氢,为34位亚甲基氢信号,被35位甲基氢裂分成四重峰,1H-1HCOSY谱显示与34位氢信号有相互偶合关系。
δ3.455~3.491ppm为二重峰,相当于一个氢,为2位亚甲基氢中的一个,为便于区分,命名为2a-H,受2位另外一个2b-H的偶合裂分成二重峰,1H-1HCOSY谱显示与2b氢信号有相互偶合关系。
δ3.564~3.586ppm为宽的三重峰,相当于两个氢,为32位亚甲基氢信号,1H-1HCOSY谱显示与33位氢信号有相互偶合关系。
δ3.714~3.751ppm为二重峰,相当于一个氢,为2位亚甲基氢中的一个,为便于区分,命名为2b-H,受2位另外一个2a-H的偶合裂分成二重峰,1H-1HCOSY谱显示与2a氢信号有相互偶合关系。
δ3.920~3.937ppm为双峰,相当于五个氢,为33位亚甲基和16位甲基氢信号重叠而成,1H-1HCOSY谱显示与32位氢信号有相互偶合关系。
δ4.036~4.046ppm为多重峰,相当于一个氢,为23位次甲基氢信号,受22,24等氢的偶合裂分成多重峰,1H-1HCOSY谱显示与22位氢信号有相互偶合关系。
δ4.178~4.205ppm为二重峰,相当于一个氢,为9位亚甲基氢中的一个,为便于区分,命名为9a-H,受9位另外一个9b-H的偶合裂分成二重峰,1H-1HCOSY谱显示与9b氢信号有相互偶合关系。
δ4.308~4.330ppm为双二重峰,相当于一个氢,为22位次甲基氢信号,受23和26位氢偶合裂分成双二重峰,1H-1HCOSY谱显示与26位氢信号有相互偶合关系。
δ4.349~4.376ppm为二重峰,相当于一个氢,为9位亚甲基氢中的一个,为便于区分,命名为9b-H,受9位另外一个9a-H的偶合裂分成二重峰,1H-1HCOSY谱显示与9a氢信号有相互偶合关系。
δ5.087ppm为单峰,相当于一个氢,为8位氢信号。
δ9.277~9.291ppm为二重峰,相当于一个氢,为26位氢信号,受22位次甲基氢偶合裂分成二重峰,1H-1HCOSY谱显示该氢与22位氢信号有相互偶合关系。
δ9.309ppm为单峰,相当于一个氢,为20位氢信号。
图谱中因受溶剂中存在水的影响,发生了活泼氢的交换,羧基和羟基氢未显示出相应的吸收峰。
结论:供试品氢谱结构类型、偶合关系及数目与头孢拉宗结构相符,表明供试品结构与头孢拉宗结构一致。
(2)核磁共振碳谱
a.仪器型号及测试条件
仪器型号:Bruke Avance500型核磁共振波谱仪。
测试条件:DMSO-d6(溶剂);TMS(内标)
b.碳谱和DEPT谱数据及解析结果
i标有位置的化学结构式:
ii测试数据解析结果见表4。
表4碳谱和DEPT谱数据及归属
Figure BDA0000062631480000172
Figure BDA0000062631480000181
iii解析
头孢拉宗分子式为C22H29N9O9S2,结构中共有22个碳,。供试品采用DMSO-d6做溶剂。结合化学位移值、DEPT谱和HSQC以及HMBC谱,对其解析归属如下:
δ11.958ppm DEPT 135°谱提示为伯碳,为35位甲基碳信号;
δ20.663ppm DEPT 135°谱提示为伯碳,为24位甲基碳信号;
δ27.262ppm DEPT 135°谱提示为仲碳,为2位亚甲基碳信号;
δ33.802ppm DEPT 135°谱提示为伯碳,为16位甲基碳信号;
δ35.279ppm DEPT 135°谱提示为仲碳,为9位亚甲基碳信号;
δ40.399ppm DEPT 135°谱提示为仲碳,为33位亚甲基碳信号;
δ41.666ppm DEPT 135°谱提示为仲碳,为34位亚甲基碳信号;
δ42.922ppm DEPT 135°谱提示为仲碳,为32位亚甲基碳信号;
δ52.647ppm DEPT 135°谱提示为伯碳,为19位甲基碳信号;
δ59.545ppm DEPT 135°谱提示为叔碳,为22位次甲基碳信号;
δ63.186ppm DEPT 135°谱提示为叔碳,为8位次甲基碳信号;
δ66.459ppm DEPT 135°谱提示为叔碳,为23位次甲基碳信号;
δ95.022ppm DEPT 135°谱提示为季碳,为7位碳信号;
δ126.050ppm DEPT 135°谱提示为季碳,为4位碳信号;
δ126.296ppm DEPT 135°谱提示为季碳,为3位碳信号;
δ152.875ppm DEPT 135°谱提示为季碳,为27位碳信号;
δ152.987ppm DEPT 135°谱提示为季碳,为11位碳信号;
δ155.536ppm DEPT 135°谱提示为季碳,为30位碳信号;
δ159.239ppm DEPT 135°谱提示为季碳,为29位碳信号;
δ160.148ppm DEPT 135°谱提示为季碳,为6位碳信号;
δ162.536ppm DEPT 135°谱提示为季碳,为17位碳信号;
δ170.988ppm DEPT 135°谱提示为季碳,为21位碳信号。
结论:供试品的核磁共振碳谱显示数目、类型与头孢拉宗结构相符,表明供试品结构与头孢拉宗结构一致。
(3)二维核磁共振谱
a.仪器型号:Bruke Avance500型核磁共振波谱仪。
测试条件:DMSO-d6(溶剂);TMS(内标)
b.2D-NMR谱数据见表5、表6。
表5二维核磁谱HSQC数据及归属
Figure BDA0000062631480000191
表6二维核磁谱HMBC数据及归属
Figure BDA0000062631480000192
Figure BDA0000062631480000201
c.解析
综合前述供试品氢谱、碳谱及相关谱解析如下:
①头孢拉宗分子式为C22H29N9O9S2,结构中共有29个氢。根据化学位移值、积分比例、偶合裂分情况结合1H-1H COSY谱(核磁共振氢谱)可以较方便地对结构进行确认。
②从氢谱信号出发,HSQC谱可找到碳谱中相应的相关碳信号,具体数据归属参见表9-6。
③结构中无C-H直接相关的十个季碳信号结合化学位移值以及HMBC谱进行如下确认:
95.022ppm处信号,HMBC谱显示与19-H,8-H,20-H远程相关,可合理归属为7位碳信号;126.050ppm处信号,HMBC谱显示与2a-H,2b-H,9a-H,9b-H远程相关,结合化学位移值判断,可合理归属为4位烯键碳信号;126.296ppm处信号,HMBC谱显示与2a-H,2b-H,9a-H,9b-H远程相关,结合化学位移值判断,可合理归属为3位烯键碳信号;152.875ppm处信号,HMBC谱显示与33-H,22-H,26-H远程相关,可合理归属为27位羰基碳信号;152.987ppm处信号,HMBC谱显示与16-H,9a-H,9b-H远程相关,可合理归属为11位芳环碳信号;155.536ppm处信号,HMBC谱显示与34-H,32-H远程相关,可合理归属为30位羰基碳信号;159.239ppm处信号,HMBC谱显示与33-H远程相关,可合理归属为29位羰基碳信号;160.148ppm处信号,HMBC谱显示与8-H,20-H远程相关,可合理归属为6位羰基碳信号;162.536ppm处信号,HMBC谱显示未与其他氢远程相关,可合理归属为17位羧基碳信号;170.988ppm处信号,HMBC谱显示与23-H,22-H,20-H远程相关,可合理归属为21位羰基碳信号。至此,全部碳谱信号都得到了合理归属,并得到DEPT谱对碳类型的确证。
综上所述:供试品碳、氢的归属同头孢拉宗的化学结构是一致的。
4.质谱
(1)低分辨质谱
a.仪器型号
Qstar Elite LC/MS/MS System AB Sciex,USA
b.测试条件
离子源:ESI+。
扫描范围:100-700amu。
c.测试数据列于表7。
表7供试品质谱测试主要数据及归属
Figure BDA0000062631480000211
d.解析:
头孢拉宗的分子式为C22H29N9O9S2,平均分子量为627.65,同位素精确分子量为627.15。供试品ESI+模式质谱中存在m/z=650.1峰,为M+Na准分子离子峰;m/z=628.1峰,为M+H准分子离子峰;m/z=512.1峰,为M-116碎片离子峰,碎片结构如下:
Figure BDA0000062631480000221
低分辨质谱数据表明,供试品与头孢拉宗的结构相符。
(2)高分辨质谱
a.仪器型号
Qstar Elite LC/MS/MS System AB Sciex,USA
b.测试条件
离子源:ESI+。
c.测试数据列于表8。
表8供试品高分辨质谱测试数据
Figure BDA0000062631480000222
d.解析:
头孢拉宗的分子式为C22H29N9O9S2,平均分子量为627.65,同位素精确分子量为647.15。供试品ESI+高分辨质谱中检得M+H准分子离子峰m/z=628.1613,由供试品高分辨质谱所得M+H准分子离子的化学式为C22H30N9O9S2,与头孢拉宗结构相吻合。
结论:供试品的高分辨质谱表明,其元素组成和分子式与头孢拉宗结构相符。
5.综合解析
(1)分子式推断
头孢拉宗的分子式为:C22H29N9O9S2,分子量:627.65。
供试品高分辨质谱证中得到的是ESI+模式下常见的M+H准分子离子,其式量为628.1613,给出的化学式为C22H30N9O9S2,与头孢拉宗分子M+H的理论质量数相符,表明供试品具有与头孢拉宗相同的元素组成,其分子式应为C22H29N9O9S2
(2)化学结构推断
a.供试品紫外吸收光谱表明含有芳环体系和α,β-不饱酸体系,与头孢拉宗结构相符。
b.供试品红外光谱表明,其分子结构中含有含有内酰胺、仲酰胺和叔酰胺结构,羧酸盐结构,醚键结构和饱和碳氢等结构片段,与头孢拉宗的结构相符。
c.经1H-NMR,13C-NMR和2D-NMR谱证实了本品的各氢和碳原子的位置与头孢拉宗结构相符。
d.供试品低分辨质谱确证了M+H的准分子离子的式量为628.1,与头孢拉宗结构相符。
(3)结论
综上所述,供试品结构的解析论证与头孢拉宗的化学结构相符,证实本化合物结构同已知化合物头孢拉宗结构一致。
采用上述方法测定实施例2、3制备的头孢拉宗,其结果与上述结果一致。

Claims (10)

1.一种头孢拉宗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7-MAC经氨基保护剂保护,得7-MAC硅烷化物:
Figure FDA0000062631470000011
7-MAC    7-MAC硅烷化物
所述的氨基保护剂为六甲基二硅胺烷、三甲基氯硅烷、N,O-双(三甲基硅烷基)乙酰胺、或N,N-双(三甲基硅烷基)-2,2,2-三氟乙酰胺;优选为三甲基氯硅烷或六甲基二硅胺烷;最优选为三甲基氯硅烷;
(2)头孢拉宗侧链与卤化物反应,得头孢拉宗侧链酰卤化物
Figure FDA0000062631470000012
头孢拉宗侧链        头孢拉宗侧链酰卤化物
X为-F、-Cl或-Br;
(3)制备中间体头孢拉宗二苯甲酯:
头孢拉宗侧链酰卤化物    7-MAC衍生物硅烷化物    头孢拉宗二苯甲酯;
(4)由中间体头孢拉宗二苯甲酯制备头孢拉宗
头孢拉宗二苯甲酯    头孢拉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卤化物优选为氯化物;更优选地为三氯化磷、五氯化磷或三氯氧磷;最优选为三氯氧磷;X优选为C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7-MAC与氨基保护剂的投料摩尔比为1∶1~1.5,优选1∶1;在二氯甲烷、乙腈、氯仿或N,N-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反应,优选的溶剂为二氯甲烷。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反应温度为15~30℃,优选20~25℃,反应时间为35~45分钟,优选40分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向反应罐中加入头孢拉宗侧链、DMF及二氯甲烷,搅拌溶解后,降温至-30~-25℃,于30min内缓慢加入卤化物,加入卤化物的过程中控温不超过-20℃,再搅拌反应30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头孢拉宗侧链与卤化物的投料摩尔比为1∶1~1.6,优选1∶1~1.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将步骤(1)制备的7-MAC硅烷化物滴加到步骤(2)制备的头孢拉宗侧链酰卤化物中,滴加温度不超过-20℃,滴加完后,在-20~-25℃搅拌反应2.5~3.5h,优选3h,之后向反应液中分批加入碳酸氢钠并搅拌,再滴加冰水,萃取,过滤,于10~15℃下进行浓缩。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在氮气保护下向反应器中加入间甲酚,通入氯化氢气体,在33~35℃搅拌反应5.5h,之后萃取、过滤、结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萃取为:于20~25℃条件下加入乙酸乙酯,后滴加饱和碳酸氢钠溶液调节水层pH至7.0~8.0,继续搅拌15min,静置分取水层,并调pH至4.8~5.0,加入硫代硫酸钠,搅拌15min。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结晶为:向滤液中加入乙腈,控温25~30℃,调pH至3.2+0.1,加入晶种,再调pH至1.5~1.8,于25~30℃下搅拌析晶3~3.5h。
CN2011101326423A 2011-05-20 2011-05-20 一种头孢拉宗的合成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501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326423A CN102250124B (zh) 2011-05-20 2011-05-20 一种头孢拉宗的合成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326423A CN102250124B (zh) 2011-05-20 2011-05-20 一种头孢拉宗的合成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50124A true CN102250124A (zh) 2011-11-23
CN102250124B CN102250124B (zh) 2013-10-16

Family

ID=449777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32642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50124B (zh) 2011-05-20 2011-05-20 一种头孢拉宗的合成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250124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45737A (zh) * 2011-12-07 2013-06-12 珠海保税区丽珠合成制药有限公司 头孢拉宗的制备方法
CN111018889A (zh) * 2019-12-30 2020-04-17 山东罗欣药业集团恒欣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头孢硫脒的合成方法
CN111039957A (zh) * 2019-12-12 2020-04-21 江苏汉斯通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头孢拉宗的合成方法
WO2021085635A1 (ja) * 2019-10-30 2021-05-06 学校法人中部大学 アミド反応用反応剤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アミド化合物の製造方法
CN113069422A (zh) * 2021-04-20 2021-07-06 海南通用三洋药业有限公司 注射用头孢拉宗钠冻干粉针剂的制备方法
US11512108B2 (en) 2018-04-25 2022-11-29 Chubu University Educational Foundation Method for producing amide compound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63292A (en) * 1978-06-13 1981-04-21 Toyama Chemical Co., Ltd. 7α-methoxycephalosporins and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 comprising the same
CN101108856A (zh) * 2007-07-27 2008-01-23 苏州中联化学制药有限公司 抗菌素头孢孟多酯钠的合成方法
CN101723959A (zh) * 2009-11-21 2010-06-09 广东博洲药业有限公司 头孢拉宗的精制方法
CN101919863A (zh) * 2009-06-12 2010-12-22 北京新领先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头孢拉宗组合物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63292A (en) * 1978-06-13 1981-04-21 Toyama Chemical Co., Ltd. 7α-methoxycephalosporins and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 comprising the same
CN101108856A (zh) * 2007-07-27 2008-01-23 苏州中联化学制药有限公司 抗菌素头孢孟多酯钠的合成方法
CN101919863A (zh) * 2009-06-12 2010-12-22 北京新领先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头孢拉宗组合物
CN101723959A (zh) * 2009-11-21 2010-06-09 广东博洲药业有限公司 头孢拉宗的精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慈志敏,等: "头孢拉宗的合成",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45737A (zh) * 2011-12-07 2013-06-12 珠海保税区丽珠合成制药有限公司 头孢拉宗的制备方法
CN103145737B (zh) * 2011-12-07 2015-04-29 珠海保税区丽珠合成制药有限公司 头孢拉宗的制备方法
US11512108B2 (en) 2018-04-25 2022-11-29 Chubu University Educational Foundation Method for producing amide compound
WO2021085635A1 (ja) * 2019-10-30 2021-05-06 学校法人中部大学 アミド反応用反応剤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アミド化合物の製造方法
CN111039957A (zh) * 2019-12-12 2020-04-21 江苏汉斯通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头孢拉宗的合成方法
CN111018889A (zh) * 2019-12-30 2020-04-17 山东罗欣药业集团恒欣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头孢硫脒的合成方法
CN111018889B (zh) * 2019-12-30 2022-06-17 山东罗欣药业集团恒欣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头孢硫脒的合成方法
CN113069422A (zh) * 2021-04-20 2021-07-06 海南通用三洋药业有限公司 注射用头孢拉宗钠冻干粉针剂的制备方法
CN113069422B (zh) * 2021-04-20 2022-07-12 海南通用三洋药业有限公司 注射用头孢拉宗钠冻干粉针剂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50124B (zh) 2013-10-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50124B (zh) 一种头孢拉宗的合成方法
JP6692941B2 (ja) スガマデックスの製造及び純化方法
CN108864024B (zh) 一类灯盏乙素苷元氮芥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0497338C (zh) 4-甲基-7-氧-1-氮杂双环[3.2.0]庚-2-烯-2-羧酸类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CN114014872B (zh) 青蒿琥酯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620908A (zh) 一种替诺福韦艾拉酚胺的非对映异构体、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107325082A (zh) 一种高纯度阿法替尼的制备方法
CN108484632B (zh) 青蒿素-苯胺基喹唑啉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110897B (zh) 一种氘代克里唑蒂尼及其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CN115043826B (zh) 一类青藤碱呋咱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Winkley The synthesis of the α-d-anomers of “homonucleosides”: derivatives of 2, 5-anhydro-d-altritol
CN113292629B (zh) 薯蓣皂苷元羟肟酸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872305B (zh) 一种氟化喜树碱药物衍生物及其制备与应用
CN105440082A (zh) 一种洛铂晶体、制备方法及药物应用
CN113321673A (zh) 一种新白叶藤碱硼酸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3880855A (zh) 一种9-氟喜树碱衍生物的制备及其在抗肿瘤方面的用途
CN108276420B (zh) 一种8,13-二氢苯并[5,6]色烯并[2,3-b]吲哚类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
CN108125962B (zh) 苯并[d]氮杂*基喹唑啉类化合物在制备治疗肺癌药物中的应用
Grynkiewicz et al. X-ray and 13C CP MAS investigations of structure of two genistein derivatives
CN111039844A (zh) 多取代芳基吡咯化合物
CN105440083A (zh) 一种洛铂晶体、制备方法及药物应用
CN105218587A (zh) 一种洛铂晶体、制备方法及药物应用
CN109096273A (zh) 美洛西林钠杂质c、d和f的分离制备方法
CN108129479B (zh) 一种5,6-二氢苯并[f]吲哚并[2,3-b]喹啉类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
Li et al. Synthesis and structure determination of the adducts of dibenzo [a, l] pyrene diol epoxides and deoxyadenosine or deoxyguanosin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016

Termination date: 2017052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