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41787A - 一种葡甘露聚糖乙酸酯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葡甘露聚糖乙酸酯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41787A
CN102241787A CN2010101667156A CN201010166715A CN102241787A CN 102241787 A CN102241787 A CN 102241787A CN 2010101667156 A CN2010101667156 A CN 2010101667156A CN 201010166715 A CN201010166715 A CN 201010166715A CN 102241787 A CN102241787 A CN 1022417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lucomannan
reaction
preparation
acetic ester
polysacchar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6671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薛百忠
刘江云
殷殷
蔡培烈
杨世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AONING NUOKANG BIO-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AONING NUOKANG BIO-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AONING NUOKANG BIO-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AONING NUOKANG BIO-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16671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241787A/zh
Publication of CN1022417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4178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Jellies, Jams, And Syrups (AREA)
  • Polysaccharides And Polysaccharide Derivatives (AREA)

Abstract

一种葡甘露聚糖乙酸酯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采用均一性的葡甘露聚糖,以酰胺类溶剂为介质,以乙酸酐为乙酰基供体,在适宜温度范围(80-120度)进行反应,可在一定反应时间(0.5-24小时)后获得特定乙酰化度的葡甘露聚糖酸乙酸酯;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通过一步反应可直接获得乙酰化度可控、均一性好的葡甘露聚糖乙酸酯,反应中无降解等明显副反应,具有操作简便、容易控制、适于工业化生产等优点,适用于天然来源葡甘露聚糖(如白及多糖,魔芋多糖等)乙酸酯的制备。

Description

一种葡甘露聚糖乙酸酯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葡甘露聚糖乙酸酯的制备方法,特别提供了一种采用酰胺类溶剂为反应介质,通过一步反应即可获得目标产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葡甘露聚糖是一种常见的天然黏性多糖,其主链为D-甘露糖和D-葡萄糖组成,一般通过β1-4位糖苷键连接,并常有部分支链结构和乙酰基修饰。该类多糖分布较为广泛,主要在植物中发现,如魔芋多糖(konjac gel)、白及多糖(来自白及Bletilla striata的块茎)等,在微生物中也有发现。该类多糖常作为优良的天然食品增稠剂、化妆品成份使用,同时在医药原料、药用载体和生物医学材料中的应用也有报道。
对葡甘露聚糖的化学改性研究,主要集中在魔芋多糖上。文献“高取代度水溶性高分子魔芋葡甘聚糖醋酸酯制备工艺的研究”(食品研究与开发,2006,(5):49-51)中曾报道了以魔芋胶为原料,乙酸酐为分散剂和酰化剂,无水乙酸钠为催化剂,在中性无水条件下制备水溶性高分子魔芋葡甘聚糖乙酸酯的方法。文献“Effect of Degree of Acetylation on Gelation ofKonjac Glucomannan”(Gao SJ等,Biomacromolecules,2004,(1):176-177)中曾报道了以魔芋多糖为原料,乙酸酐为溶剂及酰化剂,吡啶为催化剂制备乙酰取代度为0.16-0.42的魔芋葡甘露聚糖乙酸酯的方法。未见采用酰胺类溶剂为反应介质的乙酰化改性研究。文献《多糖酯化反应》(海因策.T,利贝尔特.T,科舍拉.A著.尹学琼,林强译.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中曾报道DMF是多糖硫酸酯化反应的典型反应介质。也有采用DMF为溶剂对多糖中间体进行均相酰基化改性,如以羧酰氯对多糖中间体进行均相酰基化改性,所得产物具有特殊的取代方式,羧酰氯与纤维素三氟乙酸酯(DS1.5)在40℃反应4h,水中沉淀,得到可溶的纯纤维素酯(不含三氟乙酰基),该方法制备出的产物的DS值较低,溶解于二甲亚砜中。未见有报道其直接作为多糖酯化的反应介质。
近几年多糖酯化反应常用的各种反应体系,各反应体系大致分为非均相和均相体系,由于多糖溶液黏度很高、溶剂成本高以及多相反应中后处理工艺简单等因素,目前多糖酯的工业化生产均采用非均相反应,但是该反应体系得到的产物通常不可溶,且没有选择性;与非均相体系不同,在均相体系中可制备易溶的部分取代的衍生物,均相体系能确保对产物的DS值进行准确控制。但均相体系未能在工业上得到应用。仅有极少数溶剂在多糖均相控制酰基化反应中存在潜力,主要受以下原因影响:强毒性;溶剂的高反应活性导致不期望的副反应发生;反应过程中溶解能力下降,生成难以混合的凝胶、糊,甚至从反应介质中沉淀出低反应活性的非溶胀性颗粒。
多糖是迄今世界上含量最为丰富的可再生天然高分子资源,它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和多功能性,也是生命最基本单元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发挥多糖的优势,设计化学改性是一种有力的辅助手段,在由可再生的多糖开发新产品的过程中,多糖酯化反应将继续扮演重要角色。采用“正确”的多糖和酸进行酯化反应,即可实现产物结构和性能的设计。但要制备具有商业应用前景的高纯度、生物可相容性的多糖材料,还需继续探寻更合适多糖的酯化方法,即保证多糖骨架无任何副反应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葡甘露聚糖乙酸酯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述葡甘露聚糖酸水解产物的制备方法,采用下述步骤:
(1)选取均一性的葡甘露聚糖,进行干燥预处理;
(2)由步骤(1)所得预处理好的葡甘露聚糖,加入酰胺类溶剂,80-120℃溶胀2-5h,得到葡甘露聚糖反应液;所述酰胺类溶剂选自N,N-二甲基甲酰胺或N,N-二甲基乙酰胺;所述葡甘露聚糖与酰胺类溶剂的质量体积比为1∶40-70;
(3)由步骤(2)所得葡甘露聚糖反应液,加入乙酸酐,使单糖基与乙酸酐的摩尔比为1∶0.25-5,80-120℃反应0.5-24小时,加入反应液体积1-3倍的95%乙醇或无水乙醇使沉淀,过滤,洗涤,所得沉淀干燥,即得葡甘露聚糖乙酸酯产物。
本发明反应方程式如下:
Figure GSA00000093535100031
本发明所述葡甘露聚糖乙酸酯的制备方法特征在于,制备方法步骤1)中选用的葡甘露聚糖原料为天然来源的均一多糖,其分子量不小于20kDa;优选为天然来源的魔芋多糖或白及多糖。
本发明所述葡甘露聚糖乙酸酯的制备方法特征在于,制备方法步骤(2)所述适宜酰胺类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或N,N-二甲基乙酰胺,更优选N,N-二甲基甲酰胺;所述适宜量按质量——体积比为原料的40-70倍,更优选55-65倍。
本发明所述葡甘露聚糖乙酸酯的制备方法特征在于,步骤3)中单糖基与乙酸酐的摩尔比为1∶1-3。
本发明所述葡甘露聚糖乙酸酯的制备方法特征在于,步骤3)中适宜温度范围为80-120度,更优选范围为90-110度;所述适宜时间范围为0.5-24小时,更优选范围为1-8小时。
本发明所述葡甘露聚糖乙酸酯的制备方法特征在于,步骤4)中乙醇优选95%乙醇或无水乙醇,所述适宜量按体积比为聚糖乙酸酯溶液的1-3倍;所述真空干燥温度应小于70度,优选45-60度。
本发明的突出特点在于该制备工艺和质量监控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容易控制、适于工业化生产等优点,可获得乙酰化度可控、均一性好、纯度高的葡甘露聚糖乙酸酯,适用于天然来源葡甘露聚糖(如魔芋多糖,白及多糖等)乙酸酯的制备。
本发明要求保护的重点内容,是在对葡甘露聚糖酸乙酸酯的制备工艺研究和参数优化、质量监控方法研究等大量研究工作基础上完成的。本发明的主要技术特征为:
(1)、葡甘露聚糖原料的选择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特定分子量的葡甘露聚糖乙酸酯,原则上该多糖可来源于任一生物资源。所述葡甘露聚糖原料可按公开文献报道方法,从相关生物中获得,也可从商业途径获得,并可进行适当化学降解和改性。优选地,所述葡甘露聚糖原料可从白及中提取,或直接购买魔芋多糖。
为获得均一性好、纯度高的优质产品,可进一步选取均一性较好的葡甘露聚糖作为原料,该原料的纯度和分子量可采用已知的现有技术进行测定,如HPGPC法。
(2)、反应体系的建立
由于多糖溶解性差、溶液黏度高,目前多糖酯的工业化生产均采用非均相反应,并使用一些酸性、弱碱性催化剂进行;近年来有实验研究采用离子液体均相体系进行酯化反应,但尚未进入生产应用阶段。本发明曾以白及多糖和乙酸酯作为原料,尝试采用无水乙酸钠进行酯化反应,该反应体系反应速度快、乙酰基取代度高,但反应速率难以控制,反应的均匀性不佳。采用吡啶进行催化酯化反应,该反应体系反应速度快、乙酰基取代度高,反应的均匀性较好,但反应速率依然难以控制。为获得更理想的乙酰化度可控酯化反应体系,本发明经反复大量实验研究,最终首次发现采用酰胺类溶剂为介质,不需加入其它催化剂,即可获得反应速度适中、均匀性好、乙酰基取代度可控的反应产物,从而建立了本发明所述反应体系。
本发明中所述酰胺类溶剂可选用N,N-二甲基甲酰胺或N,N-二甲基乙酰胺,更优选N,N-二甲基甲酰胺。所需溶剂用量以多糖分散性好以依据,按质量——体积比计为原料的40-70倍,更优选55-65倍。
(3)、反应条件考察
本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反应温度和投料比。本发明通过大量研究,发现反应温度在80-120℃反应均可进行,但反应速度有明显差距,其中反应温度在90-110℃时反应速度较适宜。从反应速率和可控性方面考虑,本发明操作中优选温度在90-110℃。
本发明研究中发现,不同分子量的葡甘露聚糖原料,均可进行乙酰化反应,但在反应程度、反应速率常数方面具有较大差别。对于不同分子量的原料,在制备其乙酸酯时应考察选择具体反应条件。
本反应中乙酸酐或乙酰氯均可作为乙酰基供体,优选乙酸酐。葡甘露聚糖原料与乙酰基的摩尔比对反应的进行程度有很大影响。摩尔比在1∶0.25-1∶5范围内反应均可进行,但反应进行程度、反应速率均有明显差别。从反应速率和可控性方面考虑,本发明操作中优选投料比比范围在1∶1-1∶3。
为方便控制反应产物的乙酰化度,本发明优选反应时间范围为0.5-24小时,更优选范围为1-8小时。
乙酰化度的测定∶乙酰基取代度是表征葡甘露聚糖乙酸酯的主要特征参数。测定多糖乙酰基取代度的常用方法是皂化法和羟胺比色法,二者均可选用。本发明中参考相关文献,采用羟胺比色法测定葡甘露聚糖乙酰基取代度。
代表性的制备方法,以白及多糖(分子量70kD)为例介绍如下∶
取干燥好的白及多糖0.80g于50mL三口烧瓶中,加入25ml DMF,于100℃加热搅拌2h,使得白及多糖粉末在DMF中分散均匀。在设定温度下按照原料与乙酸酐摩尔比为1∶3加入乙酸酐,按预定反应时间反应,反应液加入50ml无水乙醇析出沉淀,抽滤,用无水乙醇洗涤3-4次至无溶剂味,得白色粉末,置60℃烘箱中干燥6h,即得反应产物。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所述的葡甘露聚糖乙酸酯制备方法,以白及多糖为例是按如下实施例所表示的方法制造或发现的,所涉及到的方法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掌握和运用的技术手段。但以下实施例不得理解为任何意义上的对本发明权利要求的限制。
实施例1
取干燥好的白及多糖(BT70,分子量7万)0.80g于50mL三口烧瓶中,加入25mL DMF100℃加热搅拌2h,使得白及多糖粉末在DMF中分散均匀。在设定温度下按照原料与乙酸酐摩尔比为1∶0.25加入乙酸酐,定时取样。反应液加入2倍量的无水乙醇析出沉淀,抽滤,用无水乙醇洗涤3-4次至无溶剂味,得白色粉末,转移至平皿中,置60℃烘箱中烘干,称量,得反应产物。分别考察了80、90、100、110和120℃五个反应温度下的反应,测定的不同产物相对乙酰化度(RDS)数据见表1~5。
表1BT70的乙酰化反应测定数据(120℃)
Figure GSA00000093535100071
表2BT70的乙酰化反应测定数据(110℃)
表3BT70的乙酰化反应测定数据(100℃)
Figure GSA00000093535100082
表4BT70的乙酰化反应测定数据(90℃)
Figure GSA00000093535100091
表5BT70的乙酰化反应测定数据(80℃)
Figure GSA00000093535100092
实施例2
取干燥好的白及多糖(BT70)0.80g于50mL三口烧瓶中,加入25mL DMF100℃加热搅拌2h,使得白及多糖粉末在DMF中分散均匀。在设定摩尔比下反应,定时取样。反应液加入2倍量的无水乙醇析出沉淀,抽滤,用无水乙醇洗涤3-4次至无溶剂味,得白色粉末,转移至平皿中,置60℃烘箱中烘干,称量,得反应产物。分别考察了BT70与乙酸酐的摩尔投料比为:1∶1、1∶2、1∶2.5、1∶3、1∶5下的反应,测定的不同产物相对乙酰化度数据见表6~10。
表6BT70的乙酰化反应测定数据(BT70和乙酸酐摩尔比为1∶5)
Figure GSA00000093535100101
表7BT70的乙酰化反应测定数据(BT70和乙酸酐摩尔比为1∶3)
Figure GSA00000093535100102
表8BT70的乙酰化反应测定数据(BT70和乙酸酐摩尔比为1∶2.5)
Figure GSA00000093535100103
表9BT70的乙酰化反应测定数据(BT70和乙酸酐摩尔比为1∶2)
Figure GSA00000093535100111
表10BT70的乙酰化反应测定数据(BT70和乙酸酐摩尔比为1∶1)
Figure GSA00000093535100112
实施例3
取干燥好的白及多糖0.80g于50mL三口烧瓶中,加入25mLDMF100℃加热搅拌2h,使得白及多糖粉末在DMF中分散均匀。原料与乙酸酐的摩尔投料比为:1∶3,反应温度100℃,定时取样。反应液加入2倍量的无水乙醇析出沉淀,抽滤,用无水乙醇洗涤3-4次至无溶剂味,得白色粉末,转移至平皿中,置60℃烘箱中烘干,称量,得反应产物。分别考察了BT180、BT100、BT70、BT40和BT20(分子量依次为180、100、40、20kDa)不同样品的反应,测定的不同产物相对乙酰化度数据见表11~15。
表11BT180的乙酰化反应测定数据
表12BT100的乙酰化反应测定数据
Figure GSA00000093535100122
表13BT40的乙酰化反应测定数据
Figure GSA00000093535100123
表14BT20的乙酰化反应测定数据
Figure GSA00000093535100132
实施例5:反应产物与溶解性考察
取干燥好的白及多糖(BT180、BT20)0.80g于50mL三口烧瓶中,加入25mL DMF100℃加热搅拌2h,使得白及多糖粉末在DMF中分散均匀。在100度下按照原料与乙酸酐摩尔比为1∶3加入乙酸酐,定时取样。反应液加入2倍量的无水乙醇析出沉淀,抽滤,用无水乙醇洗涤3-4次至无溶剂味,得白色粉末,转移至平皿中,置60℃烘箱中烘干,称量,得反应产物。
溶解性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反应程度加大;最终产物可溶于氯仿,其脂溶性很强,表明反应乙酰化度高(接近完全乙酰化)。
表15BT180不同时间点产物的反应测定数据及溶解性
Figure GSA00000093535100141
表16BT20不同时间点产物的反应测定数据及溶解性
Figure GSA00000093535100142

Claims (8)

1.一种葡甘露聚糖乙酸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葡甘露聚糖乙酸酯的制备方法分为以下步骤:
(1)选取均一性的葡甘露聚糖,进行干燥预处理;
(2)由步骤(1)所得预处理好的葡甘露聚糖,加入酰胺类溶剂,80-120℃溶胀2-5h,得到葡甘露聚糖反应液;所述酰胺类溶剂选自N,N-二甲基甲酰胺或N,N-二甲基乙酰胺;所述葡甘露聚糖与酰胺类溶剂的质量体积比为1∶40-70;
(3)由步骤(2)所得葡甘露聚糖反应液,加入乙酸酐或乙酰氯,使单糖基与乙酸酐的摩尔比为1∶0.25-5,80-120℃反应0.5-24小时,加入反应液体积1-3倍的95%乙醇或无水乙醇使沉淀,过滤,洗涤,所得沉淀干燥,即得葡甘露聚糖乙酸酯产物。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葡甘露聚糖乙酸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选葡甘露聚糖原料为天然来源的魔芋多糖或白及多糖。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葡甘露聚糖乙酸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酰胺类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
4.按照权利要求1或3所述葡甘露聚糖乙酸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葡甘露聚糖与酰胺类溶剂的质量体积比为1∶55-65。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葡甘露聚糖乙酸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葡甘露聚糖90-110℃在酰胺类溶剂中溶胀。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葡甘露聚糖乙酸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单糖基与乙酸酐的摩尔比为1∶1-3。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葡甘露聚糖乙酸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反应温度为90-110℃。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葡甘露聚糖乙酸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反应时间为1-8小时。 
CN2010101667156A 2010-05-10 2010-05-10 一种葡甘露聚糖乙酸酯的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224178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667156A CN102241787A (zh) 2010-05-10 2010-05-10 一种葡甘露聚糖乙酸酯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667156A CN102241787A (zh) 2010-05-10 2010-05-10 一种葡甘露聚糖乙酸酯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41787A true CN102241787A (zh) 2011-11-16

Family

ID=449600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667156A Pending CN102241787A (zh) 2010-05-10 2010-05-10 一种葡甘露聚糖乙酸酯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241787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17647A (zh) * 2015-04-30 2015-08-05 福建农林大学 魔芋葡甘聚糖隔热手套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07555A (zh) * 2017-06-06 2017-08-04 南京大学 酰基化葡甘聚糖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应用
CN111345428A (zh) * 2020-03-24 2020-06-30 河北喜之郎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魔芋胶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17647A (zh) * 2015-04-30 2015-08-05 福建农林大学 魔芋葡甘聚糖隔热手套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07555A (zh) * 2017-06-06 2017-08-04 南京大学 酰基化葡甘聚糖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应用
CN111345428A (zh) * 2020-03-24 2020-06-30 河北喜之郎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魔芋胶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40789B (zh) 生物活性衍生物蔗渣木聚糖丁香酸酯-g-AM的合成方法
CN107417857B (zh) 抗癌活性衍生物蔗渣木聚糖丁香酸酯-g-AM/MMA的合成方法
CN102050887B (zh) O-羟丙基-n-烷基化壳聚糖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
CN107663241B (zh) 一种高抗性淀粉含量的交联淀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10128593A (zh) 离子液体中合成蔗渣木聚糖香草酸酯-g-HEMA/MAA的方法
CN111019107A (zh) 一种多支链聚乙丙交酯的制备方法
CN102603820B (zh) 一种4,6-二苄基2,3-不饱和糖苷的制备方法
CN102241787A (zh) 一种葡甘露聚糖乙酸酯的制备方法
US9956536B2 (en) Triple-responsive starch-based microgel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CN102617660B (zh) 一种全苄基保护β-醇糖苷的制备方法
CN112625220A (zh) 利用romp聚合反应制备无保护基的同(异)类含糖聚合物的方法
CN110724232A (zh) 一种活性蔗渣木聚糖柠檬酸酯-g-GMA的合成方法
CN103626888A (zh) 一种葡甘露聚糖琥珀酸酯的制备方法
CN105237644A (zh) 一种具有较低聚合度的纤维素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19062B (zh) 一种高酯化度海藻酸乙酯的制备方法
CN100384883C (zh) 制备壳聚糖-接枝-聚己内酯的方法
CN102875692A (zh) 一种交联两性蔗渣木聚糖的制备方法
Engbert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specific structural motifs in biopolymers that effectively accelerate calcium alumina cement
CN102120823B (zh) 水溶性玉米朊的合成及在药物制剂中的运用
CN114349874A (zh) 一种疏水改性羧甲基淀粉钠的制备方法
CN106432521A (zh) 一种磷酸酯化白芨多糖的制备方法
CN111808206A (zh) 一种具有紫外吸收的改性生物质、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3073703B (zh) L-抗坏血酸-6-聚(ε-己内酯)及其合成方法和控制释放方法
CN102987183B (zh) 一种淀粉-果胶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0642961A (zh) 一种疏水改性黄原胶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