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34880B - 缝纫机 - Google Patents

缝纫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34880B
CN102234880B CN 201110118739 CN201110118739A CN102234880B CN 102234880 B CN102234880 B CN 102234880B CN 201110118739 CN201110118739 CN 201110118739 CN 201110118739 A CN201110118739 A CN 201110118739A CN 102234880 B CN102234880 B CN 10223488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cam
moving knife
bar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110118739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34880A (zh
Inventor
山田泰史
中野元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2348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348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348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3488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缝纫机,包括切线机构。切线机构具有切线凸轮板和滚子构件。滚子构件与切线凸轮板卡合。切线凸轮板固定于缝纫机主轴。滚子构件设于驱动杆。驱动杆在卡合位置与避让位置之间移动,在上述卡合位置,滚子构件与切线凸轮板卡合,在上述避让位置,滚子构件背离切线凸轮板。驱动杆在摆动力产生机构的作用下在卡合位置与避让位置之间移动。驱动杆通过滚子构件的移动而在卡合位置上摆动。驱动杆的摆动通过切线连杆机构传递到可动刀。可动刀往复旋转,接近固定刀而停止。摆动力产生机构和驱动压布件的压布件上下驱动机构由驱动脉冲马达驱动。驱动脉冲马达、压布件上下驱动机构、摆动力产生机构配置于缝纫机立柱部内。缝纫机主轴由缝纫机马达驱动。

Description

缝纫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压布机构和切线机构、可实现小型化的缝纫机。
背景技术
形成套结线迹的缝纫机包括压布机构、切线机构。压布件在压布机构的作用下上下移动,按压加工布。切线机构包括缝纫机主轴、切线凸轮、杆、螺线管致动器。切线凸轮固定于缝纫机主轴。杆具有卡合部。螺线管致动器驱动时,杆移动。卡合部通过杆的移动而与切线凸轮卡合。切线机构在缝制结束时将面线和底线切断。
日本公开特许公报2009年第61020号所记载的缝纫机的切线装置包括切线凸轮板(切线凸轮)、驱动杆、切线用螺线管(螺线管致动器)、支撑构件。切线凸轮板固定于缝纫机主轴的后端部。切线凸轮板具有槽凸轮(凸轮槽)。槽凸轮引发切线动作。驱动杆以面向切线凸轮板前侧的方式配置。驱动杆朝向左右方向。驱动杆固定于引导轴。引导轴朝向前后方向。引导轴在前后方向上往复移动。支撑构件将引导轴可移动地支撑。
在驱动杆的右端部设有滚子构件(卡合部)。滚子构件与槽凸轮卡合。驱动杆与引导轴一起在卡合位置与非卡合位置之间移动。卡合位置是滚子构件与槽凸轮卡合的位置。非卡合位置是卡合位置前方的位置。滚子构件在非卡合位置从槽凸轮脱开。在引导轴的周围设有压缩螺旋弹簧。驱动杆因弹簧的力而位于非卡合位置。在驱动杆左端部的前侧配置有旋转板。旋转板在水平方向上旋转。
切线用螺线管通电时,切线用螺线管使旋转板旋转。引导轴和驱动杆克服弹簧的力而朝卡合位置移动。滚子构件与槽凸轮卡合。滚子构件通过缝纫机主轴的旋转而沿槽凸轮移动。
驱动杆通过连杆机构而与可动刀连接。可动刀水平地配置于针板的下侧。滚子构件沿槽凸轮移动时,驱动杆以引导轴作为中心进行摆动。可动刀在水平方向上往复移动。可动刀切断面线和底线。
日本公开特许公报2005年第278856号所记载的缝纫机包括压布机构、拨线机构、按压件扫线器驱动马达、压布凸轮、拨线凸轮、第一压杆、第一拨线杆。压布机构通过压布凸轮而上下驱动压布件。拨线机构通过拨线凸轮来驱动扫线器。扫线器在针板的上侧拨线。按压件扫线器驱动马达驱动压布机构、拨线机构。按压件扫线器驱动马达、压布凸轮、拨线凸轮、第一压杆、第一拨线杆配置于立柱部的后侧。盖构件将这些构件覆盖。第一压杆与压布凸轮联动连接。第一拨线杆与拨线凸轮联动连接。
在按压件扫线器驱动马达的驱动轴上固定有驱动齿轮。从动齿轮与驱动齿轮啮合。从动齿轮、压布凸轮、拨线凸轮固定于凸轮支撑轴。压布凸轮的相位与拨线凸轮的相位不同。压布凸轮的压布工作区域与拨线凸轮的拨线工作区域不重叠。压布件在压布工作区域内上升、下降。扫线器在拨线工作区域内移动。压布凸轮和拨线凸轮在按压件扫线器驱动马达的驱动下一体旋转。压布件通过第一压杆而上下移动。扫线器通过第一拨线杆来拨线。
日本公开特许公报2005年第278856号所记载的缝纫机将压布凸轮、第一压杆、按压件扫线器驱动马达配置于立柱部的外侧,因此缝纫机大型化。这些构件配置于立柱部内是较为理想的。在这种情况下,缝纫机不会大型化。
将日本公开特许公报2009年第61020号所记载的切线装置和日本公开特许公报2005年第278856号所记载的压布机构设于缝纫机时,螺线管致动器会与按压件扫线器驱动马达发生干扰。其原因在于,按压件扫线器驱动马达是大型构件,没有空间将其与螺线管致动器一起配置于立柱部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对于包括压布机构和切线机构的缝纫机,使其变得小型。
在技术方案1的缝纫机中,包括:上下驱动压布件的压布件上下驱动机构、设于针板下侧的固定刀、沿针板往复摆动的可动刀、通过该可动刀和固定刀将面线和底线切断的切线机构,上述切线机构包括:切线凸轮,该切线凸轮固定于由缝纫机马达驱动的缝纫机主轴,进行上述可动刀的移动;杆,该杆具有与上述切线凸轮卡合的卡合部,在卡合位置与避让位置之间移动,在上述卡合位置,上述卡合部与上述切线凸轮卡合,在上述避让位置,上述卡合部与上述切线凸轮分离;移动机构,该移动机构进行上述杆的移动;支撑轴,该支撑轴将上述杆支撑成能摆动;以及传递机构,当上述卡合部在上述卡合位置移动、上述杆以上述支撑轴作为中心进行摆动时,该传递机构将上述杆的摆动朝上述可动刀传递,上述压布件上下驱动机构、移动机构以及驱动移动机构和压布件上下驱动机构的共用马达配置于缝纫机立柱部内。更换布时,马达驱动压布件上下驱动机构。缝制结束时,马达驱动移动机构。卡合部朝卡合位置移动,与切线凸轮卡合。马达与缝纫机马达不同。压布件上下驱动机构和移动机构由共用的马达驱动。不需要用于使卡合部朝卡合位置移动的螺线管致动器。缝纫机因削减大型的螺线管致动器而变得小型。
马达、压布件上下驱动机构,移动机构配置于立柱部内。由于压布件上下驱动机构的驱动源和切线机构的驱动源是共用的,因此缝纫机的制造费用降低。
在技术方案2的缝纫机中,上述切线凸轮使上述可动刀在捕捉了上述面线和底线之后,接近上述固定刀而停止,上述切线机构包括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与上述传递机构连接,将停止的上述可动刀驱动至切断上述面线和底线的位置。可动刀与缝纫机主轴联动,在捕捉了面线和底线之后,接近固定刀而停止。切线机构包括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与传递机构连接。由于驱动装置对停止的可动刀进行驱动,因此可动刀切断面线和底线。由于可动刀在缝纫机马达停止后可靠地切断面线和底线,因此面线端长度和底线端长度始终固定。
在技术方案3的缝纫机中,驱动装置由螺线管致动器构成。驱动装置的结构简单。
在技术方案4的缝纫机中,包括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根据表示将上述面线和底线切断的切线指令,来控制上述缝纫机马达、共用马达和螺线管致动器,在停止的上述可动刀移动至上述切断位置时,上述控制装置对上述螺线管致动器和共用马达进行控制,以使上述螺线管致动器的输出轴后退,并使上述压布件上升。控制装置根据切线指令来控制缝纫机马达、共用马达、螺线管致动器。停止的上述可动刀移动至上述切断位置时,螺线管致动器的输出轴后退。可动刀将线切断。切断后,马达驱动压布件上下驱动机构。压布件上升。线的切断与压布件的上升联动。控制装置缩短缝制的循环时间。
在技术方案5的缝纫机中,在可动刀捕捉到面线和底线而接近固定刀时,上述控制装置以至少三个阶段对缝纫机马达进行减速。可动刀捕捉面线和底线时,线的负担减轻,且切断面线和底线的时间变短。
在技术方案6的缝纫机中,包括机构部单元。机构部单元收容于缝纫机立柱部内。机构部单元包括压布件上下驱动机构、移动机构、共用马达。制造者将机构部单元收容于缝纫机立柱部内,将各零件组装到缝纫机上。制造者容易组装各零件。
在技术方案7的缝纫机中,切线凸轮包括与上述卡合部卡合的凸轮槽。凸轮槽具有槽部。螺线管致动器驱动时,槽部允许卡合部背离缝纫机主轴的轴心。将线切断时,线与可动刀之间的冲击通过卡合部传递到切线凸轮。槽部缓和冲击的传递,防止切线凸轮的破损。
在技术方案8的缝纫机中,切线凸轮的凸轮槽具有固定半径部。固定半径部维持卡合部与缝纫机主轴的轴心之间的距离。可动刀接近固定刀时,卡合部位于固定半径部。卡合部位于固定半径部的期间,缝纫机马达减速停止。由于卡合部位于固定半径部,因此可动刀在缝纫机主轴停止之前不移动,不会将线切断。
在技术方案9的缝纫机中,切线凸轮的凸轮槽具有待机部。卡合部与待机部卡合时,可动刀在待机部待机。待机部的宽度比卡合部的宽度大。卡合部顺利地与凸轮槽卡合。
在技术方案10的缝纫机中,切线凸轮的凸轮槽具有按压部。在将面线和底线切断之后重新开始缝制时,按压部朝着背离缝纫机主轴轴心的方向按压卡合部。卡合部背离缝纫机主轴的轴心。可动刀朝不干扰机针的位置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缝纫机的侧视图;
图2是切线机构、压布机构和拨线机构的立体图;
图3是切线机构、压布机构和拨线机构的侧视图;
图4是固定刀和可动刀的俯视图(切线前的待机位置);
图5是从缝纫机前方观察的表示摆梭、可动刀和固定刀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6是切线凸轮板的主视图;
图7是机构部单元的立体图;
图8是机构部单元的主视图;
图9是切线凸轮、拨线凸轮和压布凸轮的立体图;
图10是切线凸轮的主视图;
图11是拨线凸轮的主视图;
图12是压布凸轮的主视图;
图13是固定刀和可动刀的俯视图(最大旋转位置);
图14是固定刀和可动刀的俯视图(切断临近位置);
图15是缝纫机的控制系统的框图;
图16是表示缝纫机马达驱动控制的流程图;
图17是表示缝纫机马达驱动控制的流程图;
图18是表示各凸轮的相位与各凸轮所引起的偏移量的关系的图表;
图19是表示切线凸轮板的相位、驱动杆的移动距离、切线用螺线管的电流、缝纫机马达的转速的关系的时序图;
图20是表示切线凸轮板的相位与滚子构件的关系的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缝纫机1包括底座部2、立柱部5、机臂部6。底座部2在前后方向上较长。立柱部5从底座部2的后端部竖立。机臂部6从立柱部5的上端部以与底座部2相对的方式朝前方延伸。
如图1、图2所示,在立柱部5、机臂部6的内部沿前后方向配置着缝纫机主轴10。在缝纫机主轴10的后端部设有缝纫机马达27(仅图示了一部分)。缝纫机马达27驱动缝纫机主轴10。在缝纫机主轴10的前部设有主轴支承构件15。主轴支承构件15将缝纫机主轴10可旋转地支撑。在机臂部6前部内配置有针杆上下运动机构11。针杆上下运动机构11与缝纫机主轴10的前端部连接,在上下方向上驱动针杆12。在缝纫机机框上固定有针杆支承构件12a。针杆支承构件12a在上下方向上支撑针杆12。针杆12通过针杆支承构件12a而可上下移动。在针杆12的下端部安装有机针13。机针13可装拆。
在针杆12的中央附近固定有针杆夹14。在缝纫机主轴10的前端部固定有针杆曲柄16。针杆曲柄16具有连接销17。针杆曲柄杆18连接针杆12和连接销17。针杆曲柄杆18的上端部可旋转地与连接销17连接。针杆曲柄杆18的下端部与针杆夹14连接。
在底座部2内沿前后方向设有下轴23。缝纫机主轴10的驱动力通过扇形齿轮21传递到下轴23。在缝纫机主轴10的下方配置有扇形齿轮21。曲柄臂20与扇形齿轮21连接。在缝纫机主轴10的中央附近设有偏心部19a。曲柄杆19连接偏心部19a和曲柄臂20。曲柄杆19的上端部与偏心部19a连接。曲柄杆19下端部与曲柄臂20连接。在偏心部19a的后侧,在缝纫机主轴10上固定有切线凸轮板(切线凸轮)41。在切线凸轮板41的左下侧配置有后述的机构部单元50。
在机臂部6的前端部下方设有扫线器101。扫线器101将用切线机构30切断的面线25(参照图5)的端部拨起。扫线器101正视作顺时针摆动和逆时针摆动。扫线器101在后述拨线机构97的作用下动作。
如图1所示,送布机构(未图示)、摆梭22、下轴23设于底座部2。送布机构在前后方向(Y方向)和左右方向(X方向)上驱动后述的压布机构80、送料台79。压布机构80在后述压布件上下驱动机构68的作用下动作。
摆梭22与下轴23的前端部连接。摆梭22与机针13的上下运动同步而形成套结线迹。如图4、图5所示,在针板9的下侧设有固定刀33和可动刀35。可动刀35沿着针板9在水平方向上往复移动。切线机构30在缝制结束时用固定刀33和可动刀35切断面线25和底线26。
切线机构30包括:固定刀33、可动刀35、切线驱动机构32、缝纫机马达27。
如图4所示,可动刀35具有线梳理部35a、刃部35b、线引导部35c、线卡合部35d、固定刀引导部35e。刃部35b在图4中与固定刀接触的部分附近具有贯穿孔。刃部35b形成于该贯穿孔的周缘。线梳理部35a进入从加工布延伸出的面线环25a。
固定刀33呈L字形状(俯视),通过螺钉34固定于针板9的下侧。固定刀33从左方的基端部朝右方水平状配置。固定刀33的右端部朝下方弯曲,形成刃部33a。可动刀35配置于固定刀33下侧。可动刀35通过阶梯螺栓36而与针板9平行地安装于针板9的下表面。可动刀35以阶梯螺栓36作为中心进行摆动。
可动刀35的一端部通过销37而与后述第三连杆72的前端部连接。可动刀35在第三连杆72的驱动下沿着针板在待机位置(参照图4)与最大摆动位置(参照图13)之间水平摆动。
可动刀35摆动返回至待机位置时,刃部35b和刃部33a在待机位置附近的切断位置将底线26和面线25(面线环25a的加工布侧)同时切断。面线环25a表示面线25在针板9下方形成环形的部分。
如图2、图3所示,切线驱动机构32具有切线凸轮板41、驱动杆42、摆动力产生机构38(移动机构)、切线连杆机构39(传递机构)、切线用螺线管40(驱动装置)。
切线凸轮板41垂直地设于前后方向较长的缝纫机主轴10。如图6所示,切线凸轮板41的前表面具有产生切线动作的凸轮槽41a。凸轮槽41a设定可动刀35的旋转速度和动作时刻。凸轮槽41a连续地包括待机部A、面线梳理部B、可动刀停止区间C、底线捕捉部D、固定半径部E、线切断部F、转移部G。
待机部A是可动刀35不旋转的凸轮部。待机部A的槽宽比滚子构件43的直径大。
面线梳理部B是可动刀35从待机位置前进、线梳理部35a进入面线环25a内的凸轮部。面线梳理部B的凸轮形状为从待机部A靠向上轴10轴心的凸轮形状。
可动刀停止区间C是可动刀35的前进临时停止的凸轮部。
底线捕捉部D是可动刀35后退来捕捉底线26的凸轮部。底线捕捉部D的凸轮形状为背离可动刀停止区间C的凸轮形状。底线捕捉部D使可动刀35后退至临近可动刀35和固定刀实施切断的切断位置的位置。可动刀停止区间C与面线梳理部B及底线捕捉部D相邻。
固定半径部E是防止经过了底线捕捉部D的滚子构件43朝进一步背离缝纫机主轴10轴心的方向移动的凸轮部。
可动刀35捕捉面线25和底线26,后退至切断临近位置。驱动杆42的旋转运动导致转动惯量朝着使滚子构件43背离轴心的方向作用。固定半径部E防止在缝纫机马达27停止之前上述转动惯量使驱动杆42移动而导致可动刀35将面线25和底线26切断。
线切断部F是缝纫机马达27停止时滚子构件43所处的凸轮部。可动刀35在后述切线用螺线管40的作用下从切断临近位置朝固定刀侧后退。线切断部F具有退避槽部(槽部)41b,在切线用螺线管40的作用下可动刀35后退时,上述退避槽部41b允许滚子构件43沿铅垂方向(背离缝纫机主轴10轴心的方向)移动。切线用螺线管40驱动时,滚子构件43可沿铅垂方向移动。缝纫机马达27停止后,可动刀35在切线用螺线管40的作用下从切断临近位置移动至切断位置。
转移部G是可动刀35移动到不干扰机针的位置的凸轮部。转移部G包括按压部G1。滚子构件43在避让槽部41b内不沿铅垂方向移动时,滚子构件43在按压部G1的作用下沿铅垂方向移动。可动刀35朝不干扰机针13的位置移动。
可动刀35通过缝纫机马达27的旋转将面线25和底线26捕捉并移动至切断临近位置之后,在切线用螺线管40的作用下移动至越过切断位置的待机位置。即使滚子构件43在线切断部F上移动,可动刀35也不会旋转至切断位置。
如图2、图3所示,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驱动杆42以面向切线凸轮板41前方的方式配置。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引导轴47(支撑轴)的前部贯穿驱动杆42的上端部。驱动杆42可沿引导轴47移动。在引导轴47的后端部设有弹簧座部47a。设于未图示框架的支撑构件支撑引导轴47。在引导轴47的外周安装有压缩螺旋弹簧48,该压缩螺旋弹簧48配置于驱动杆42与弹簧座部47a之间。
驱动杆42能以引导轴47作为中心进行摆动。滚子构件43(卡合部)设于驱动杆42左右方向大致中央部的后表面。滚子构件43可从水平方向与切线凸轮板41的凸轮槽41a卡合。驱动杆42可在滚子构件43同切线凸轮板41卡合的卡合位置与从卡合位置向前规定距离的避让位置之间移动。避让位置是滚子构件43与切线凸轮板41分离的位置。通常,驱动杆42在压缩螺旋弹簧48的弹簧力的作用下而位于避让位置。
如图2、图3所示,摆动力产生机构38具有切线凸轮57(参照图9)和带有杆的轴构件44。控制装置113对驱动脉冲马达46进行驱动,驱动切线凸轮57。驱动杆42通过切线凸轮57而在卡合位置与避让位置之间移动。带有杆的轴构件44、切线凸轮57、驱动脉冲马达46构成收容于立柱部5内的机构部单元50。机构部单元50包括后述的压布凸轮59(参照图9)和拨线凸轮58(参照图9)。
如图7、图8所示,机构部单元50包括底座构件51和驱动脉冲马达46。底座构件51由大型的第一壳体52和小型的第二壳体53形成。各壳体52、53是上方和前方敞开的箱。底座构件51收容:切线凸轮57(参照图9);拨线凸轮58(参照图9);压布凸轮59(参照图9);三个分别与三个凸轮57~59连接的带有杆的轴构件44、62、64;两个拉伸螺旋弹簧66、67;减速齿轮机构56。减速齿轮机构56由驱动齿轮(未图示)和从动齿轮55形成。
在第一壳体52的右壁部52a的外表面,驱动脉冲马达46通过四根螺钉46a固定。驱动脉冲马达46是驱动切线凸轮57、拨线凸轮58、压布凸轮59的脉冲马达。减速齿轮机构56的驱动齿轮固定于驱动脉冲马达46的输出轴(未图示)。减速齿轮机构56固定于凸轮支撑轴54(参照图8)。第一壳体52的右壁部52a和左壁部52b将凸轮支撑轴54可旋转地支撑。
图9中,切线凸轮57、拨线凸轮58、压布凸轮59从左侧起依次固定于凸轮支撑轴54。图7中,减速齿轮机构56的从动齿轮55在压布凸轮59的右侧固定于凸轮支撑轴54。从动齿轮55与驱动齿轮啮合。三个凸轮57~59在驱动脉冲马达46的驱动下通过驱动齿轮和从动齿轮55一体旋转。
如图2、图3、图7、图8所示,右壁部52a和左壁部52b的上端部通过轴60将带有杆的轴构件44可旋转地支撑。带有杆的轴构件44的左端部具有朝下方延伸的驱动侧杆部44a,右端部具有朝上方延伸的从动侧杆部44b(参照图7)。驱动侧杆部44a下端部具有接触切线凸轮57的凸轮面的滚子构件44c(参照图10)。从动侧杆部44b上端部具有从前方接触驱动杆42的滚子构件45。
第二壳体53具有右壁部53a和左壁部53b。右壁部53a和左壁部53b的上端部通过轴61将两个带有杆的轴构件62、64可旋转地支撑。如图7所示,带有杆的轴构件62具有驱动侧杆部62a、从动侧杆部62b、支承部62d。支承部62d与轴61嵌合。驱动侧杆部62a从支承部62d朝第一壳体52侧延伸。驱动侧杆部62a的端部具有可与拨线凸轮58的凸轮面抵接的滚子构件62c(参照图11)。从动侧杆部62b从支承部62d朝上方延伸,其上端部通过连接销63而与拨线连接杆98的后端部连接。
带有杆的轴构件64具有驱动侧杆部64a、从动侧杆部64b、支承部64d。支承部64d与轴61嵌合。驱动侧杆部64a从支承部64d朝第一壳体52侧延伸。驱动侧杆部64a的端部具有可与压布凸轮59的凸轮面抵接的滚子构件64c(参照图12)。从动侧杆部64b从支承部64d朝上方延伸。从动侧杆部64b上端部与按压连接杆91的后端部连接。
第一壳体52具有后壁部52c。在后壁部52c的上端部固定有安装构件65。两个拉伸弹簧66、67的一端部分别与安装构件65连接。两个拉伸弹簧66、67的另一端部分别与带有杆的轴构件62、64的驱动侧杆部62a、64a连接。拉伸弹簧66对滚子构件62c施力,以使滚子构件62c与拨线凸轮58的凸轮面始终抵接。拉伸弹簧67对滚子构件64c施力,以使滚子构件64c与压布凸轮59的凸轮面始终抵接。
接通电源时或缝制过程中的滚子构件44c位于图10所示的位置。切线凸轮57形成有工作部57a、两个非工作部57b、57b、突起部57c。工作部57a的半径从图10所示的滚子构件44c的位置起朝顺时针方向逐渐变大。两个非工作部57b、57b分别与工作部57a的两侧连续。两个非工作部57b、57b的半径互不相同。各非工作部57b的半径是固定的。突起部57c形成于非工作部57b、57b彼此连接的部分。切线凸轮57旋转、工作部57a对带有杆的轴构件44作用时,滚子构件43与凸轮槽41a卡合。滚子构件43与凸轮槽41a卡合的状态(卡合状态)或不卡合的状态(非卡合状态)由非工作部57b维持。
缝制过程中(不执行切线指令时),驱动杆42因压缩螺旋弹簧48的弹簧力而位于避让位置。由于驱动杆42位于避让位置,因此滚子构件43不与切线凸轮板41的凸轮槽41a卡合。因此,可动刀35不随缝纫机主轴10的旋转而旋转。
执行切线指令时,控制装置113对驱动脉冲马达46进行驱动而使其正转。驱动脉冲马达46驱动而正转时,凸轮支撑轴54朝箭头A的方向(参照图9)旋转。驱动侧杆部44a因工作部57a而朝第二壳体53侧移动。由于驱动侧杆部44a移动,因此从动侧杆部44b朝切线凸轮板41侧移动。滚子构件45对抗压缩螺旋弹簧48的弹簧力而从前方按压驱动杆42。因此,驱动杆42的滚子构件43与切线凸轮板41的凸轮槽41a卡合。
如图2、图3所示,切线连杆机构39具有第一连杆70~第三连杆72、双叉状摆动杆73、第一杆76、第二杆78。第一连杆70沿纵向配置于立柱部5内。第一连杆70的上端部与驱动杆42的右端部连接。第一连杆70的下端部与后述的第一杆76连接。驱动杆42位于卡合位置时,切线连杆机构39将驱动杆42的摆动传递到可动刀35,驱动可动刀35。
第一杆76、第二杆78设于立柱部5的下端部。在立柱部5的下端部,在缝纫机机框上固定有横向的支撑轴76d。支撑轴76d将第一杆76、第二杆78旋转自如地支撑。第一杆76呈大致U字形状。第一杆76的一端与后述的连杆构件77连接,另一端与第一连杆70连接。第二杆78呈大致L字形状。第二杆78的上端与第二连杆71连接,下端与支撑轴76d连接。第一杆76和第二杆78通过螺钉177固定。图3中,第二杆78相对于第一杆76位于纸面表面侧。
双叉状摆动杆73在底座部2的前部配置于针板9的后侧。双叉状摆动杆73包括第一摆动臂73a和第二摆动臂73b。第二连杆71沿前后方向配置于底座部2内。第二连杆71的前端部与第二摆动臂73b连接。第二连杆71的后端部与第二杆78的上端部连接。
前后方向较长的第三连杆72配置于底座部2的前部。第三连杆72位于第二连杆71的上侧。第三连杆72的后端部通过销75而与第一摆动臂73a连接。如图4所示,第三连杆72的前端部通过销37而与可动刀35的一端部连接。在针板9的后侧,在缝纫机机框上固定有铅垂方向的支撑轴74。支撑轴74将双叉状摆动杆73支撑成旋转自如。
如图2~图6所示,驱动杆42移动到卡合位置时,滚子构件43与凸轮槽41a卡合。滚子构件43在缝纫机马达27的驱动下从面线梳理部B按顺序移动到底线捕捉部D时,驱动杆42的右端部以引导轴47作为中心而与第一连杆70一起上下摆动。
滚子构件43在待机部A上移动时,控制装置113将缝纫机马达27的转速减为例如700rpm。滚子构件43在面线梳理部B上移动时,可动刀35前进,线梳理部35a(可动刀35)进入面线环25a内。滚子构件43在可动刀停止区间C内移动的期间,可动刀35的旋转动作临时停止(参照图20中表示可动刀停止区间C的部分)。由于可动刀35临时停止,因此可动刀35可靠地捕捉面线25。
滚子构件43经过面线梳理部B而到达规定位置时,控制装置113将缝纫机马达27的转速减为例如400rpm。滚子构件43在底线捕捉部D上移动时,可动刀35后退。可动刀35后退时,从机针13的针眼延伸的面线环25a与线卡合部35d卡合。从加工布延伸的面线环25a沿着线引导部35c到达线捕捉部35e。
滚子构件43到达固定半径部E时,控制装置113将缝纫机马达27的转速减为例如200rpm。滚子构件43在固定半径部E上移动时,可动刀35停止于切断临近位置(参照图14)。挑线杆将面线25上提后,在滚子构件43到达线切断部F时,控制装置113停止缝纫机马达27。
如图2、图3所示,切线用螺线管40配置于底座部2内。可动刀35旋转至切断临近位置之后,切线用螺线管40在控制装置113的控制下将可动刀35驱动至越过切断位置的待机位置。切线用螺线管40的输出轴40a通过连杆构件77而与第一杆76的上端部连接。控制装置113使切线用螺线管40通电时,输出轴40a后退。
缝制过程中,控制装置113使切线用螺线管40通以微弱的电流。对第一杆76作用朝向后方的微弱的力。微弱的力朝着使可动刀35向待机位置旋转的方向作用。缝制过程中,微弱的力抑制切线机构30的振动。将线切断时,控制装置113停止朝切线用螺线管40的通电。切线用螺线管40不控制可动刀35。缝纫机主轴10驱动可动刀35。
可动刀35旋转至切断临近位置之后,输出轴40a在控制装置113的控制下后退。可动刀35通过第一杆76、第二杆78、第一连杆70、第二连杆71、双叉状摆动杆73而后退至图4所示的待机位置。可动刀35和固定刀33在可动刀35后退旋转的中途的切断位置将从加工布延伸的面线环25a和底线26同时切断。
压布机构80设于送料台79之上,与送料台79一起在前后方向、左右方向上移动。
如图1所示,在送料台79的上侧悬臂状支撑着从侧面观察呈弯曲状的压柄81。压柄81的基端部(后端部)固定于送料台79的上表面。压柄81的前端部(前端部)具有按压件安装部81a。按压件安装部81a将左右一对压布件84可上下运动地支撑。在压柄81的前后方向中央部固定有左右方向的轴82。在压柄81的左右两侧分别配置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压柄杆83。轴82将各压柄杆83的前后方向中央部可旋转地支撑。
左右一对压布件84分别具有卡合孔。压柄杆83的前端部从后方分别插通于压布件84的卡合孔内。在送料台79的后部配置有上下方向较长的弹簧导向轴85。压柄杆83的后端部可旋转地与弹簧导向轴85的上端部连接。在压柄81的基端部设有弹簧座构件86。弹簧座构件86将弹簧导向轴85的下端部支撑成可沿上下方向滑动。在弹簧导向轴85的弹簧座部与弹簧座构件86的弹簧座部之间,在弹簧导向轴85的外周安装有压缩螺旋弹簧87。
压缩螺旋弹簧87朝上方对一对压柄杆83的后端部施力。左右一对压布件84在压缩螺旋弹簧87的作用下始终按压针板9的上表面。在轴82的后侧,在压柄杆83的左右两侧通过螺栓89分别固定有按压工作板88。
压布件驱动机构90具有上下运动构件94、压杆92、按压连接杆91、压布凸轮59(参照图9、图12)、带有杆的轴构件64、驱动脉冲马达46。压布凸轮59和带有杆的轴构件64构成压布件上下驱动机构68。固定于机臂部6的机框的轴93将L字形的压杆92可旋转地支撑。压杆92具有从轴93朝下方延伸的驱动侧杆部92a和从轴93朝前方延伸的从动侧杆部92b。压杆92位于带有杆的轴构件64的前方。按压连接杆91在前后方向上较长,其后端部与带有杆的轴构件64连接。按压连接杆91的前端部与驱动侧杆部92a连接。从动侧杆部92b与可上下移动地支撑于机臂部6的机框的上下运动构件94连接。在上下运动构件94的下端部配置有将按压工作板88压下的水平板部95。
通过上下运动构件94下降,水平板部95将按压工作板88朝下方按压。在按压工作板88的按压下,左右一对压柄杆83克服压缩螺旋弹簧87的弹簧力而以轴82作为旋转支点顺时针(图1中)旋转。通过左右一对压柄杆83顺时针旋转,压布件84朝针板9上侧的上升位置上升。
压布凸轮59具有工作部59a和非工作部59b。图12所示的滚子构件64c的位置是在压布件84按压加工布的状态下的位置。非工作部59b的半径是固定的。工作部59a的半径以非工作部59b的半径作为最小值而朝逆时针方向(图12中)逐渐变大。滚子构件64c位于非工作部59b时,带有杆的轴构件64不摆动。
如图1~图3所示,凸轮支撑轴54通过驱动脉冲马达46的反转驱动而朝箭头B(参照图9)的方向旋转。凸轮支撑轴54旋转时,滚子构件64c在压布凸轮59的工作部59a上移动。滚子构件64c在工作部59a上移动时,带有杆的轴构件64逆时针(图3中)旋转。压杆92通过带有杆的轴构件64和按压连接杆91而顺时针(图3中)旋转。上下运动构件94下降,将按压工作板88压下。压柄杆83顺时针(图1中)旋转,压布件84朝上升位置移动。
如图2、图3所示,拨线机构97具有扫线器101、拨线连杆100、拨线杆99、拨线连接杆98、带有杆的轴构件62、拨线凸轮58、驱动脉冲马达46。
拨线连接杆98沿前后方向配置于机臂部6内。拨线连接杆98的后端部与从动侧杆部62b的上端部连接。拨线连接杆98的前端部与后述的驱动侧杆部99a连接。拨线杆99呈大致L字形的形状。在机臂部6的机框上固定有横向的轴103。拨线杆99能以轴103作为支点进行旋转。拨线杆99具有从轴103朝后方延伸的驱动侧杆99a和从轴103朝前方延伸的从动侧杆99b。
拨线连杆100沿上下方向延伸。拨线连杆100的上端部与从动侧杆部99b连接。拨线连杆100的下端部与扫线器101连接。在机臂部6的前端部固定有正视呈L字形的支撑构件102。扫线器101通过前后方向的螺栓104可旋转地与支撑构件102的右端部连接。支撑构件102在拨线连杆100下端部的右侧与扫线器101连接。
拨线凸轮58具有两个工作部58a和两个非工作部58b。图11所示的滚子构件62c的位置是接通电源时或缝制过程中的位置。在接通电源时或缝制过程中,从前方观察,扫线器101的下端部位于机针13的左侧的位置(图2中)。两个非工作部58b的半径不同,但均是固定的。两个工作部58a的半径随着从小直径的非工作部58b离开而逐渐变大。滚子构件62c位于非工作部58b时,带有杆的轴构件62不摆动。
凸轮支撑轴54在驱动脉冲马达46的反转驱动下朝箭头B(参照图9)的方向旋转。凸轮支撑轴54旋转时,滚子构件62c在工作部58a上移动。图2中,从左方观察,带有杆的轴构件62逆时针旋转。从左方观察,拨线杆99通过拨线连接杆98而逆时针旋转。拨线连杆100朝上方移动。扫线器101旋转至图2所示的位置。扫线器101将针板9下方的面线25朝上方拉出。
如图15所示,控制装置113(控制结构)具有微型计算机113a、输入接口114、输出接口118、驱动回路119~122。微型计算机113a包括CPU115、ROM116、RAM117。输入接口114通过数据总线等而与微型计算机113a连接。输入接口114与第一开关(第一SW)111、第二开关(第二SW)112、主轴编码器10a连接。踏脚板110包括第一SW111和第二SW112。输出接口118通过驱动回路119~122而与缝纫机马达27、驱动脉冲马达46、XY送料用脉冲马达28、切线用螺线管40分别连接。
操作者将踏脚板110踩下至第一级压布位置时,第一SW111接通。控制装置113使压布件84从上升位置朝针板9上表面的下降位置(按压位置)下降。操作者将踏脚板110踩下至第二级缝制位置时,第二SW112接通。控制装置113开始缝制控制。主轴编码器10a检测缝纫机主轴10的旋转角度、针的上停止位置、针的下停止位置。ROM116将缝制控制的控制程序、缝纫机马达驱动控制的控制程序、缝制数据等予以预先存储。缝制控制的控制程序包括各种驱动机构的驱动控制程序和各种显示控制程序。缝纫机马达驱动控制的控制程序是各种套结线迹用的程序(参照图16、图17)。
下面根据图16、图17的流程图,对控制装置113所执行的缝纫机马达驱动控制进行说明。图中Si(i=1、2……)是表示CPU115的动作步骤的步数。操作者接通缝纫机1的电源时,控制装置113开始缝纫机马达驱动控制。
CPU115执行初始化处理(S1)。初始化处理中,CPU115对驱动脉冲马达46进行驱动而使其反转。滚子构件64c在压布凸轮59的工作部59a上移动,压布件84上升。滚子构件62c在拨线凸轮58的工作部58a上移动,扫线器101旋转至图2所示的位置(参照图9、图18的箭头B方向)。CPU115使切线用螺线管40通以微弱的电流(参照图19)。
与此同时,滚子构件44c朝切线凸轮57的非工作部57b移动。因此,带有杆的轴构件44成为可移动状态。驱动杆42因压缩螺旋弹簧48的弹簧力而朝避让位置移动。图3中,带有杆的轴构件44顺时针旋转,滚子构件43离开凸轮槽41a。可动刀35位于待机位置。
CPU115对第一SW111是否接通进行判定(S2)。第一SW111接通时(S2:是),CPU115以规定脉冲驱动驱动脉冲马达46正转(S3)。滚子构件44c、62c、64c到达图10~图12所示的位置(参照图18的原点)。
CPU115对第二SW112是否接通进行判定(S4)。第二SW112接通时(S4:是),CPU115驱动缝纫机马达27并执行缝制处理(S5)。CPU115根据执行中的缝制程序,对缝制是否结束进行判定(S6)。
缝制结束时(S6:是),CPU115使缝纫机马达27减速至700rpm(S7)。CPU115执行切线指令,以规定脉冲驱动驱动脉冲马达46正转(参照S8、图9、图18的箭头A方向)。缝制好缝制处理的最终线迹时,CPU115执行切线指令。因此,驱动侧杆部44a的滚子构件44c在切线凸轮57的工作部57a上移动。图3中,带有杆的轴构件44逆时针旋转。通过带有杆的轴构件44旋转,驱动杆42朝卡合位置移动。通过驱动杆42移动到卡合位置,滚子构件43与切线凸轮板41的凸轮槽41a卡合(参照图18所示的滚子构件43的卡合完成位置)。上述情况下,由于缝纫机马达27减速至700rpm,因此即使滚子构件43与凸轮槽41a卡合,也可减轻滚子构件43的负载。
CPU115停止朝切线用螺线管40的通电(S9),中止切线用螺线管40对可动刀35的控制(参照图19、图20中表示待机部A的部分)。可动刀35在缝纫机马达27的旋转驱动下往复旋转(摆动)。CPU115对滚子构件43是否经过面线梳理部B而到达规定位置进行判定(S10)。主轴编码器10a检测出到达上述规定位置时(S10:是),CPU115使缝纫机马达27减速至400rpm(参照S11、图19)。滚子构件43在底线捕捉部D上移动时,可动刀35与底线接触。由于缝纫机马达27为400rpm,因此即使可动刀35与底线接触,收纳底线的梭心也不会空转。
CPU115对滚子构件43是否到达固定半径部E进行判定(S12)。主轴编码器10a检测出到达固定半径部E时(S12:是),CPU115使缝纫机马达27减速至200rpm(参照S13、图19)。CPU115对滚子构件43是否到达线切断部F进行判定(S14)。检测出到达线切断部F时(S14:是),CPU115使缝纫机马达27在减速至50rpm之后停止(参照S15、图19)。此时,可动刀35停止于切线临近位置。
CPU115以规定脉冲驱动驱动脉冲马达46反转(S16),使切线用螺线管40通电(参照S17、图19)。即,切线用螺线管40的输出轴40a后退,驱动脉冲马达46以规定脉冲反转驱动。
滚子构件44c、62c、64c在驱动脉冲马达46的反转驱动下经过图10~图12所示的位置(参照图9、图18的箭头B方向)。通过输出轴40a的后退,可动刀35从切断临近位置开始后退。可动刀35在切断位置将面线环25a的加工布侧和底线26同时切断之后,CPU115结束处理。滚子构件43在避让槽部41b内不沿铅垂方向移动时,滚子构件43在按压部G1的作用下沿铅垂方向作机械移动(参照图20中表示转移部G的部分)。
切线用的摆动力产生机构38和压布件上下驱动机构68由与缝纫机马达27不同的共用的驱动脉冲马达46驱动。驱动脉冲马达46、压布件上下驱动机构68、摆动力产生机构38配置于缝纫机立柱部5内。因此,制造者可削减用于使滚子构件43与切线凸轮板41卡合的螺线管致动器。缝纫机1通过压布机构80和切线机构30共用驱动源而变得小型,可降低制作成本。
切线凸轮板41设定可动刀35的旋转速度和动作时刻。可动刀35按切线凸轮板41的设定来捕捉面线25和底线26,移动至切断临近位置。切线机构30与切线连杆机构39连接。切线机构30包括切线用螺线管40,该切线用螺线管40将按切线凸轮板41的设定旋转至切断临近位置的可动刀35从切断临近位置驱动至切断位置。可动刀35与缝纫机主轴10的动作联动而可靠地捕捉面线25和底线26。在缝纫机马达27停止后,切线机构30在切线用螺线管40的作用下驱动可动刀35,将面线25和底线26切断,因此,切断后的面线端、底线端的长度固定。切线用螺线管40由简单的结构形成。
控制装置113根据切线指令,对缝纫机马达27、驱动脉冲马达46、切线用螺线管40进行控制。可动刀35从切断临近位置移动至切断位置时,切线用螺线管40的输出轴40a在控制装置113的控制下后退。同时,控制装置113控制切线用螺线管40和驱动脉冲马达46,驱动压布件上下驱动机构68。压布件84在压布件上下驱动机构68的驱动下上升。由于压布件84在切线的同时上升,因此缝制循环时间缩短。
可动刀35移动至切断临近位置时,控制装置113以至少三个阶段对缝纫机马达27进行减速。可动刀35捕捉面线25和底线26时,控制装置113减轻线的负担。切线用螺线管40驱动时,可动刀35稳定地将线切断。
机构部单元50包括压布件上下驱动机构68、摆动力产生机构32、驱动脉冲马达46。机构部单元50收容于缝纫机立柱部5内。制造者可将零件高效地组装到缝纫机1上。滚子构件43从水平方向与切线凸轮板41的凸轮槽41a卡合。避让槽部41b设于凸轮槽41a。切线用螺线管40驱动时,滚子构件43可朝背离缝纫机主轴10轴心的方向移动。将线切断时的冲击传递到可动刀35,并通过滚子构件43传递到切线凸轮板41。避让槽部41b缓和传递到切线凸轮板41的冲击,防止切线凸轮板41的破损。
待机部A设于凸轮槽41a。待机部A的宽度比滚子构件43的直径大。滚子构件43顺利地与待机部A卡合。
固定半径部E设于凸轮槽41a。可动刀35旋转至切断临近位置时,固定半径部E防止滚子构件43朝背离缝纫机主轴10轴心的方向移动。由于驱动杆42旋转运动,因此转动惯量朝着背离缝纫机主轴10轴心的方向对滚子构件43进行作用。在固定半径部E中,滚子构件43不会因转动惯量而朝着背离缝纫机主轴10轴心的方向移动。可动刀35在缝纫机主轴10停止之前不后退,不会将线切断。
按压部G1设于转移部G。滚子构件43在避让槽部41b内不沿铅垂方向移动时,滚子构件43在按压部G1的作用下沿铅垂方向作机械移动。可动刀35可靠地移动到不干扰机针13的位置。
下面对局部变更了上面说明的实施例的变形例进行说明。
1)在变形例中,削减了拨线机构97。操作者通过驱动脉冲马达46只驱动压布机构80和切线机构30。
2)在变形例中,应用脉冲马达或气缸等来代替切线用螺线管40。
3)可动刀35旋转至切断临近位置时,变形例的控制装置113以四个阶段等三个以上的阶段对缝纫机马达27进行减速。

Claims (10)

1.一种缝纫机,包括:上下驱动压布件的压布件上下驱动机构、设于针板下侧的固定刀、沿针板往复摆动的可动刀、通过该可动刀和固定刀将面线和底线切断的切线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线机构包括:
切线凸轮,该切线凸轮固定于由缝纫机马达驱动的缝纫机主轴,进行所述可动刀的移动;
杆,该杆具有与所述切线凸轮卡合的卡合部,在卡合位置与避让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卡合位置,所述卡合部与所述切线凸轮卡合,在所述避让位置,所述卡合部与所述切线凸轮分离;
移动机构,该移动机构进行所述杆的移动;
支撑轴,该支撑轴将所述杆支撑成能摆动;以及
传递机构,当所述卡合部在所述卡合位置移动、所述杆以所述支撑轴作为中心进行摆动时,该传递机构将所述杆的摆动朝所述可动刀传递,
所述压布件上下驱动机构、移动机构以及驱动移动机构和压布件上下驱动机构的共用马达配置于缝纫机立柱部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线凸轮使所述可动刀在捕捉了所述面线和底线之后,接近所述固定刀而停止,
所述切线机构包括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与所述传递机构连接,将停止的所述可动刀驱动至切断所述面线和底线的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由螺线管致动器构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根据表示将所述面线和底线切断的切线指令,来控制所述缝纫机马达、共用马达和螺线管致动器,
在停止的所述可动刀移动至所述切断位置时,所述控制装置对所述螺线管致动器和共用马达进行控制,以使所述螺线管致动器的输出轴后退,且在切断之后使所述压布件上升。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动刀接近所述固定刀时,所述控制装置以至少三个阶段对所述缝纫机马达进行减速。
6.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布件上下驱动机构、移动机构、共用马达构成收容于所述缝纫机立柱部内的机构部单元。
7.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线凸轮具有与所述卡合部卡合的凸轮槽,
所述凸轮槽具有槽部,所述螺线管致动器驱动时,所述槽部允许所述卡合部背离所述缝纫机主轴的轴心。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槽具有固定半径部,所述可动刀接近所述固定刀时,所述固定半径部维持所述卡合部与所述缝纫机主轴的轴心之间的距离。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槽具有待机部,所述卡合部卡合时,所述可动刀在所述待机部待机,所述待机部的宽度比所述卡合部的宽度大。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槽具有按压部,在将所述面线和底线切断之后重新开始缝制时,所述按压部朝着背离所述缝纫机主轴的轴心的方向按压所述卡合部。
CN 201110118739 2010-04-28 2011-04-27 缝纫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3488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04181A JP2011229751A (ja) 2010-04-28 2010-04-28 ミシン
JP2010-104181 2010-04-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34880A CN102234880A (zh) 2011-11-09
CN102234880B true CN102234880B (zh) 2013-02-13

Family

ID=448859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110118739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34880B (zh) 2010-04-28 2011-04-27 缝纫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11229751A (zh)
CN (1) CN10223488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4223720B3 (de) * 2014-11-20 2016-02-25 Dürkopp Adler AG Antriebsbaugruppe für eine Nähmaschine sowie Nähmaschine mit einer derartigen Antriebsbaugruppe
JP2017080315A (ja) * 2015-10-30 2017-05-1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糸切機構とミシン
CN108118466B (zh) * 2016-11-29 2023-07-25 拓卡奔马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上剪线驱动机构及锁眼机
CN108118467B (zh) * 2016-11-29 2023-07-14 拓卡奔马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下剪线驱动机构及锁眼机
CN107099941B (zh) * 2017-05-25 2020-04-17 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缝纫机
CN108425190A (zh) * 2018-04-04 2018-08-21 林小玲 一种曲折缝纫机的剪线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37660A (zh) * 1998-05-28 1999-12-08 东海工业缝纫机株式会社 缝纫机中的切线装置
EP1050614A2 (en) * 1999-05-06 2000-11-08 Pegasus Sewing Machine Mfg. Co., Ltd. Apparatus for preventing stitching from raveling
CN1676719A (zh) * 2004-03-29 2005-10-05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缝纫机
CN101144230A (zh) * 2006-09-15 2008-03-19 Juki株式会社 缝纫机
CN101381932A (zh) * 2007-09-05 2009-03-11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缝纫机的切线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61391B2 (ja) * 1988-07-15 1995-07-05 ジューキ株式会社 ポスト型ミシンの糸切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37660A (zh) * 1998-05-28 1999-12-08 东海工业缝纫机株式会社 缝纫机中的切线装置
EP1050614A2 (en) * 1999-05-06 2000-11-08 Pegasus Sewing Machine Mfg. Co., Ltd. Apparatus for preventing stitching from raveling
CN1676719A (zh) * 2004-03-29 2005-10-05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缝纫机
CN101144230A (zh) * 2006-09-15 2008-03-19 Juki株式会社 缝纫机
CN101381932A (zh) * 2007-09-05 2009-03-11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缝纫机的切线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平2-26595A 1990.01.29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34880A (zh) 2011-11-09
JP2011229751A (ja) 2011-1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34880B (zh) 缝纫机
CN101144230B (zh) 缝纫机
CN101713130B (zh) 缝纫机
CN101713127B (zh) 缝纫机的布料压脚装置
CN203307598U (zh) 缝纫机
CN1676724B (zh) 缝纫机的上线夹持机构
CN101713128A (zh) 缝纫机的布料压脚装置
JP2009195464A (ja) ミシンの糸切り装置
CN101144229A (zh) 缝纫机
KR950012455B1 (ko) 기둥형 재봉기의 실 절단장치
CN100396839C (zh) 缝纫机
CN103696150B (zh) 缝纫机
CN101892563B (zh) 缝纫机
CN101173425A (zh) 纽扣锁眼缝纫机
CN102234881B (zh) 缝纫机
CN101063255B (zh) 缝纫机
CN101220546A (zh) 双针缝纫机
CN100591825C (zh) 缝纫机的上线夹持机构
CN101104984A (zh) 嵌条缝制缝纫机
JP2013070915A (ja) ミシン
CN101445999A (zh) 圆头锁眼缝纫机
CN1676719B (zh) 缝纫机
CN104420083A (zh) 缝纫机
CN102080308A (zh) 嵌条缝制缝纫机
CN101845724B (zh) 缝纫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213

Termination date: 202104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