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33676A - 可增加热熔固定结构强度的治具 - Google Patents

可增加热熔固定结构强度的治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33676A
CN102233676A CN201010153012XA CN201010153012A CN102233676A CN 102233676 A CN102233676 A CN 102233676A CN 201010153012X A CN201010153012X A CN 201010153012XA CN 201010153012 A CN201010153012 A CN 201010153012A CN 102233676 A CN102233676 A CN 1022336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t melt
fixing structure
die cavity
melt fixing
to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5301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宜威
陈国海
林家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vent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Invent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ventec Corp filed Critical Inventec Corp
Priority to CN20101015301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233676A/zh
Publication of CN1022336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3367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可增加热熔固定结构强度的治具,其具有一本体,本体具有一模穴,而模穴的形状是供形成热熔固定结构的形状,且模穴是呈中央部分深度较深而周围部分深度较浅的形态,并在模穴深度较浅的部分具有至少一个凹部,凹部具有较深的深度,使热熔固定结构在对应凹部的位置形成凸肋形态的结构。据此,固定结构上所形成的凸肋具有足够的厚度,可以提高固定结构的强度。

Description

可增加热熔固定结构强度的治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熔固定结构的治具,特别是指一种具有凹部使热熔固定结构形成凸肋来增加强度的治具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的笔记本电脑机壳常由塑胶壳体和铁件、铝件或铝镁件等金属件所组成,这些金属件通常是与塑胶壳体结合,用来增加塑胶壳体的机械强度。
而金属件与塑胶壳体结合固定的方式,在过去大都是使用螺丝锁固的方式,但为了顺应电子产品轻薄短小的发展趋势,目前已逐渐采用热熔的方式来固定。
请参阅图1,其是以热熔治具热熔固定金属件与塑胶壳体的示意图。为了进行热熔固定,会在所述的塑胶壳体80上设置热熔柱81,而所述的金属件90则对应设置一固定孔91,再将所述的塑胶壳体80的热熔柱81穿过所述的金属件90的固定孔91,而后由高温的热熔治具70的模穴71部分压抵所述的热熔柱81,使所述的热熔柱81被热熔而形成对应于所述的模穴71形状的固定结构82,如图2所示,如此一来,所述的固定结构82便会压抵住所述的金属件90,而可达到固定金属件90的作用。
不过受限于热熔固定的方式以及周边空间的问题,热熔形成的固定结构82的厚度以及大小都有一定的限制,一般来说固定结构82的形状与大小大约仅与一个螺钉的头部差不多,但因为固定结构82是塑胶材料,且其对应于金属件90的固定孔91外缘的部分厚度明显变薄,当金属件90承受外力时容易造成金属件90脱落的问题,金属件90脱落的问题轻则造成相关结构件结合不良或外观的问题,严重时金属件90可能会掉落至电路板中,而造成烧机的问题。
因此,现有的热熔治具的结构实有再加以改进的必要,以期能提升其所形成的固定结构的强度。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模穴中具有凹部可使所形成的固定结构具有补强的凸肋的热熔治具。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治具具有一本体,所述的本体具有一模穴,所述的模穴的形状是供形成热熔固定结构的形状,且所述的模穴是呈中央部分深度较深,而周围部分深度较浅的形态,且在所述的模穴深度较浅的部分具有至少一凹部,所述的凹部是一内凹的形态,使所述的凹部具有较深的深度,从而使热熔固定结构在对应该治具的凹部的位置形成凸肋形态的结构。
如此,所述的固定结构上所形成的凸肋具有足够的厚度,可以提高固定结构的强度。
在其中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凹部的横断面是呈长条状。
在其中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凹部的纵断面是略呈三角形。
在其中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凹部的纵断面是略呈圆弧形。
在其中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凹部是由所述的模穴中央向外延伸。
在其中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本体相对于所述的模穴的一侧延伸有一柄部。
在其中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模穴等间隔设有两个凹部。
在其中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模穴等间隔设有三个凹部。
在其中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模穴等间隔设有四个凹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由于使用本发明的热熔治具所形成的固定结构具有凸肋,而所述的凸肋是横跨所述的金属件的固定孔的边缘部分,也即所述的凸肋在所述的固定孔的边缘部分具有足够的厚度,因此可以有效地提高固定结构的强度,进而能有效地固定金属件,避免发生金属件脱落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以热熔治具热熔固定金属件与塑胶壳体的示意图;
图2是以热熔治具热熔产生的热熔固定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5是使用本发明所产生的固定结构的立体外观图;
图6是本发明的变化实施例之一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变化实施例之二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变化实施例之三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变化实施例之四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热熔治具1;本体10;模穴11;凹部12;柄部13;塑胶壳体20;热熔柱21;固定结构22;凸肋23;金属件30;固定孔31;本体10A、10B、10C;模穴11A、11B、11C;凹部12A、12B、12C、12D;热熔治具7;模穴71;塑胶壳体80;热熔柱81;固定结构82;金属件90;固定孔91。
具体实施方式
现配合图式将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考图3至图5,图3为本发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5是使用本发明所产生的固定结构的立体外观图。
本发明的热熔治具1具有一本体10,所述的本体10的底面具有一模穴11,所述的模穴11的形状是供形成热熔固定结构的形状,且所述的模穴11是呈中央部分深度较深,而周围部分深度较浅的半球状,并且在所述的模穴11深度较浅的部分具有一凹部12,所述的凹部12的横断面是呈长条状,且所述的凹部12的纵断面是略呈三角形,并且所述的凹部12是由所述的模穴11中央向外延伸,另外所述的本体10相对于所述的模穴11的一侧则延伸有一柄部13。
本发明的热熔治具1的模穴11具有凹部12,因此以本发明的热熔治具1对塑胶壳体20的热熔柱21进行热熔压合时,其所形成的固定结构22对应于凹部12的部分会形成一凸肋23,如此一来,所述的固定结构22与凸肋23会共同压抵并固定所述的金属件30。
由于使用本发明的热熔治具1所形成的固定结构22具有凸肋23,如图4与图5所示,而所述的凸肋23是横跨所述的金属件30的固定孔31的边缘部分,也即所述的凸肋23在所述的固定孔31的边缘部分具有足够的厚度,因此可以有效地提高固定结构22的强度,进而能有效地固定金属件30,避免发生金属件30脱落的问题。
再请参阅图6至图9,其是本发明的多个变化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6所示,所述的本体10A的模穴11A中等间隔设有两个凹部12A;如图7所示,所述的本体10B的模穴11B中等间隔设有三个凹部12B;如图8所示,所述的本体10C的模穴11C中等间隔设有四个凹部12C,这些凹部数量变化的实施例,都同样可以达到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相同的功效。
如图9所示,所述的凹部12D的纵断面是略呈圆弧形,如此也可达到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相同的功效。
以上说明对本发明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可增加热熔固定结构强度的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本体,其具有一模穴,所述的模穴的形状是供形成热熔固定结构的形状,且所述的模穴是呈中央部分深度较深,而周围部分深度较浅的形态;以及
至少一凹部,所述的凹部是位于所述的模穴深度较浅的部分,且所述的凹部是一内凹的形态,使所述的凹部具有较深的深度;
如此,使热熔固定结构在对应该凹部的位置形成凸肋形态的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增加热熔固定结构强度的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部的横断面呈长条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增加热熔固定结构强度的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部的纵断面略呈三角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增加热熔固定结构强度的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部的纵断面略呈圆弧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增加热熔固定结构强度的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部由所述的模穴中央向外延伸。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增加热熔固定结构强度的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相对于所述的模穴的一侧延伸有一柄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增加热熔固定结构强度的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穴等间隔设有两个凹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增加热熔固定结构强度的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穴等间隔设有三个凹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增加热熔固定结构强度的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穴等间隔设有四个凹部。
CN201010153012XA 2010-04-20 2010-04-20 可增加热熔固定结构强度的治具 Pending CN10223367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53012XA CN102233676A (zh) 2010-04-20 2010-04-20 可增加热熔固定结构强度的治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53012XA CN102233676A (zh) 2010-04-20 2010-04-20 可增加热熔固定结构强度的治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33676A true CN102233676A (zh) 2011-11-09

Family

ID=448850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53012XA Pending CN102233676A (zh) 2010-04-20 2010-04-20 可增加热熔固定结构强度的治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23367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86965A (zh) * 2012-07-11 2013-09-11 北京豪特耐管道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封堵用热熔焊接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344485A (ja) * 1993-06-07 1994-12-20 Inoac Corp スポンジ製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572476A (zh) * 2003-06-12 2005-02-02 宗形株式会社 用于热塑性树脂模制件的热焊接设备
JP2008168437A (ja) * 2007-01-09 2008-07-24 Aisin Seiki Co Ltd 熱溶着装置
JP4268567B2 (ja) * 2004-06-04 2009-05-27 ムネカタ株式会社 溶着チップ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熱溶着装置
TW201004785A (en) * 2008-07-18 2010-02-01 Lu Xiao Ting A pressure welding forming method for the joint connector of large plastic pip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344485A (ja) * 1993-06-07 1994-12-20 Inoac Corp スポンジ製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572476A (zh) * 2003-06-12 2005-02-02 宗形株式会社 用于热塑性树脂模制件的热焊接设备
JP4268567B2 (ja) * 2004-06-04 2009-05-27 ムネカタ株式会社 溶着チップ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熱溶着装置
JP2008168437A (ja) * 2007-01-09 2008-07-24 Aisin Seiki Co Ltd 熱溶着装置
TW201004785A (en) * 2008-07-18 2010-02-01 Lu Xiao Ting A pressure welding forming method for the joint connector of large plastic pipe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86965A (zh) * 2012-07-11 2013-09-11 北京豪特耐管道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封堵用热熔焊接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48169B2 (en) Housing component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CN108055376B (zh) 一种手机金属底壳的加工方法和相关产品
KR101571289B1 (ko) 휴대단말기용 메탈케이스의 제조방법 및 휴대단말기용 메탈케이스
US8675862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a certain cell phone case with a universal decorative pattern layer
WO2018133731A1 (zh) 壳体制作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304713B (zh) 壳体、使用该壳体的电子装置及该壳体的制造方法
JP5845531B2 (ja) 炭素繊維部材の製造方法
CN104853549A (zh) 一种移动电子产品金属中框及其加工工艺
CN103846382A (zh) 锻造模具及电子装置金属外壳
CN102573347A (zh) 电子装置及其壳体的制造方法
CN202883581U (zh) 一种车辆的护板安装卡扣
CN110933880B (zh) 盖板的制作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2404959A (zh) 电子装置及该电子装置的金属壳体的制造方法
CN101175380A (zh) 便携式电子装置外壳及其制造方法
CN101364490B (zh) 双色成型按键及其制造方法
CN102233676A (zh) 可增加热熔固定结构强度的治具
BRPI0618115B8 (pt) máquina para invólucro de tampa de moldagem por compressão
CN203859861U (zh) 终端
CN107329527B (zh) 移动终端保护膜及制备方法、移动终端
CN203737912U (zh) 锻造模具及电子装置金属外壳
CN207720225U (zh) 一种带散热功能的手机保护壳
CN206196046U (zh) 扬声器模组
CN207170609U (zh) 一种具有报错装置的手机后盖冲压设备
CN101450522A (zh) 机壳的凸台成型方法
CN201356160Y (zh) 网纹凸点弹性面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