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29622B - 一种含三嗪环的有机次膦酸金属盐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含三嗪环的有机次膦酸金属盐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29622B
CN102229622B CN 201110098681 CN201110098681A CN102229622B CN 102229622 B CN102229622 B CN 102229622B CN 201110098681 CN201110098681 CN 201110098681 CN 201110098681 A CN201110098681 A CN 201110098681A CN 102229622 B CN102229622 B CN 10222962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id
triazine ring
metal salt
reaction
phosphin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11009868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29622A (zh
Inventor
王彦林
纪孝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Kadide Plastic Products Co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Su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 201110098681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229622B/zh
Publication of CN1022296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296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296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296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reproofing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三嗪环的有机次膦酸金属盐及其制备方法。该化合物的结构如下式所示:

Description

一种含三嗪环的有机次膦酸金属盐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三嗪环的有机次膦酸金属盐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异氰脲酸三烯丙基酯、乙烯与次磷酸反应产物的金属盐及其制备方法,该化合物可作为尼龙、聚酯、聚氨酯、环氧树脂、玻璃钢树脂、涂料等材料的阻燃剂之用。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无卤化的要求,有机膦阻燃剂已成为研究的热点,特别是有机次膦酸金属盐阻燃剂更受青睐,其阻燃效率高,添加量较小且无毒环保,机械性能良好,相对漏电指数(CTI)高。较有代表性的化合物是二烷基次膦酸盐,特别是二乙基次膦酸盐国内外报道了较多的制备方法,典型的方法如下:
早期的格氏试剂法、金属络合物催化加成法皆存在反应时间长,产率较低,工艺流程复杂等缺点,无法实现工业应用。
US 6011172和CN 1280581描述了一种由黄磷和卤代烷制备亚膦酸和二烷基次膦酸的方法,反应在碱性水溶液或有机溶剂体系中进行,得到含有单烷基亚膦酸、二烷基次膦酸、次磷酸等的混合物。该方法存在分离纯化困难,产率低(仅为16%)等缺点,且使用剧毒、易燃的黄磷作为原料,安全性低,对工艺要求高。
US 6300516、US 6329544和CN 1280583描述了在自由基引发剂存在下,次磷酸盐与烯烃反应制备二烷基次膦酸盐的方法。虽然该方法制备二烷基次膦酸盐的纯度和产率都较高,但是该方法制得的二烷基次膦酸盐分子量小,分子极性大,作为阻燃剂应用于高分子材料时与基材的相容性差,材料的机械性能下降严重,并且仅有磷作为阻燃元素,无法产生协同效应,影响了阻燃效能。
鉴于以上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分子量大含三嗪环的有机次膦酸金属盐及其制备方法,该化合物磷氮协同,阻燃效能高,其制备方法产率高,工艺简单,易于工业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出一种新型含三嗪环的有机次膦酸金属盐化合物,为高分子材料加工业增添一种优良的阻燃剂品种。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含三嗪环的有机次膦酸金属盐化合物,其特征在于,该化合物的结构如下式所示:
Figure BSA00000477090800021
其中M为Mg,Ca,Al,Sb,Sn,Ge,Ti,Zn,Ce,Sn,Fe,Mn,Li,Na或K的金属离子,n为M的化合价。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新型含三嗪环的有机次膦酸金属盐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工艺简单,便于控制,易于规模化生产,且原料廉价易得,设备简单,其技术方案如下:
如上所述含三嗪环的有机次膦酸金属盐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为:在自由基引发剂存在下,将次磷酸先与异氰脲酸三烯丙基酯反应,再与乙烯进行反应,生成有机次膦酸。将所得的有机次膦酸不经分离再与Mg,Ca,Al,Sb,Sn,Ge,Ti,Zn,Ce,Sn,Fe或Mn的金属化合物反应,经纯化得所述有机次膦酸金属盐。
如上所述含三嗪环的有机次膦酸金属盐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可为:在自由基引发剂存在下,将次磷酸先与乙烯反应,再与异氰脲酸三烯丙基酯进行反应,生成有机次膦酸。将所得的有机次膦酸不经分离再与Mg,Ca,Al,Sb,Sn,Ge,Ti,Zn,Ce,Sn,Fe或Mn的金属化合物反应,经纯化得所述有机次膦酸金属盐。
如上所述含三嗪环的有机次膦酸金属盐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可为:在自由基引发剂存在下,将次磷酸碱金属盐先与异氰脲酸三烯丙基酯反应,再与乙烯进行反应,生成有机次膦酸碱金属盐。将所得的有机次膦酸碱金属盐不经分离再与Mg,Ca,Al,Sb,Sn,Ge,Ti,Zn,Ce,Sn,Fe或Mn的金属化合物反应,经纯化得所述有机次膦酸金属盐。
如上所述含三嗪环的有机次膦酸金属盐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可为:在自由基引发剂存在下,将次磷酸碱金属盐先与乙烯反应,再与异氰脲酸三烯丙基酯进行反应,生成有机次膦酸碱金属盐。将所得的有机次膦酸碱金属盐不经分离再与Mg,Ca,Al,Sb,Sn,Ge,Ti,Zn,Ce,Sn,Fe或Mn的金属化合物反应,经纯化得所述有机次膦酸金属盐。
所述的自由基引发剂为过氧化二苯甲酰,2,2′-偶氮二(2-脒基丙烷)二盐酸化物,苯甲酸过氧化叔丁酯,偶氮二异丁腈或偶氮二异庚腈。
所述的金属化合物为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金属碱式氧化物,金属硫酸盐,金属乙酸盐,金属硝酸盐或金属氯化物。
所述次磷酸或次磷酸碱金属盐先与异氰脲酸三烯丙基酯的反应摩尔比应为3∶1-3∶1.2。
所述次磷酸或次磷酸碱金属盐先与乙烯的反应摩尔比应为1∶1。
所述次磷酸或次磷酸碱金属盐先与乙烯反应,再与异氰脲酸三烯丙基酯的反应摩尔比应为3∶3∶1-3∶3∶1.2。
所述次磷酸或次磷酸碱金属盐先与异氰脲酸三烯丙基酯的反应温度优选在80-120℃。
所述次磷酸或次磷酸碱金属盐先与乙烯的反应温度优选在80-120℃。
所述次磷酸或次磷酸碱金属盐先与乙烯反应,再与异氰脲酸三烯丙基酯的反应温度优选在80-120℃。
所述有机次膦酸或有机次膦酸碱金属盐与金属化合物的反应温度优选在60-130℃。
所述含三嗪环的有机次膦酸金属盐化合物的纯化处理为过滤,水洗,干燥。
本发明的含三嗪环的有机次膦酸金属盐化合物为白色固体,分解温度为>280℃,产率为70%-93%。
该化合物可作为尼龙、聚酯、聚氨酯、环氧树脂、玻璃钢树脂、涂料等材料的阻燃剂之用。
该含三嗪环的有机次膦酸金属盐化合物的合成工艺原理如下式所示:
或者
Figure BSA0000047709080004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①产品分子量大,引入了具有稳定芳性的三嗪环,与高分子材料共混分散性好,不降低材料的力学性能。
②在分子中引入了具阻燃性能的氮元素,可以与阻燃元素磷形成协同阻燃效应,提高阻燃效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发明。
实施例1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回流冷凝管的10L三口烧瓶中加入1188g50%的次磷酸水溶液,3L乙酸,搅拌加热至90℃,在10h内均匀注入溶解了748g(3mol)异氰脲酸三烯丙基酯和40g苯甲酸过氧化叔丁酯的乙酸溶液,控制反应温度不超过95℃,溶液注入完毕后保温搅拌1h。将烧瓶中的液体转移到20L高压反应釜中,密封,排尽反应釜内的空气,加热到90℃,通入乙烯,通过乙烯钢瓶上的减压阀设定压力为0.6MPa,以恒定的速度泵入5%苯甲酸过氧化叔丁酯的乙酸溶液,以冷却水控制反应釜内的温度不超过95℃直至乙烯的消耗量不再增加,停止泵入引发剂溶液,保温1h,冷却至80℃,泄压。加入234g(3.0mol)氢氧化铝,搅拌4h,再升温至130℃搅拌4h,冷却,过滤,以水洗涤500ml×3次,120℃真空干燥,得含三嗪环的有机次膦酸铝盐阻燃剂,产率86.1%。
实施例2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回流冷凝管的10L三口烧瓶中加入954g(9mol)一水合次磷酸钠,3L乙酸,搅拌加热至115℃,在10h内均匀注入溶解了785g(3.15mol)异氰脲酸三烯丙基酯和50g过氧化苯甲酰的乙酸溶液,控制反应温度不超过120℃,溶液注入完毕后保温搅拌1h。将烧瓶中的液体转移到20L高压反应釜中,密封,排尽反应釜内的空气,加热到115℃,通入乙烯,通过乙烯钢瓶上的减压阀设定压力为0.6MPa,以恒定的速度泵入5%过氧化苯甲酰的乙酸溶液,以冷却水控制反应釜内的温度不超过120℃直至乙烯的消耗量不再增加,停止泵入引发剂溶液,恒温1h,冷却至80℃,泄压。加入1000g(1.5mol)十八水合硫酸铝,搅拌4h,再升温至100℃搅拌4h,冷却,过滤,以水洗涤500ml×3次,120℃真空干燥,得含三嗪环的有机次膦酸铝盐阻燃剂,产率89.6%。
实施例3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回流冷凝管的10L三口烧瓶中加入954g(9mol)一水合次磷酸钠,3L乙酸,搅拌加热至100℃,在10h内均匀注入溶解了823g(3.3mol)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和30g偶氮二异庚腈的乙酸溶液,控制反应温度不超过105℃,溶液注入完毕后保温1h。将烧瓶中的液体转移到20L高压反应釜中,密封,排尽反应釜内的空气,加热到100℃,通入乙烯,通过乙烯钢瓶上的减压阀设定压力为0.6MPa,以恒定的速度泵入5%偶氮二异庚腈的乙酸溶液,以冷却水控制反应釜内的温度不超过105℃直至乙烯的消耗量不再增加,停止泵入引发剂溶液,恒温1h,冷却至60℃,泄压。加入1294g(4.5mol)七水合硫酸锌搅拌4h,再升温至100℃,搅拌4h,冷却,过滤,以水洗涤500ml×3次,120℃真空干燥,得含三嗪环的有机次膦酸锌盐阻燃剂,产率93.4%
实施例4在20L高压反应釜中加入1188g50%的次磷酸水溶液,5L乙酸,密封,排尽反应釜内的空气,搅拌加热至90℃,通入乙烯,通过乙烯钢瓶上的减压阀设定压力为0.6MPa,以恒定的速度泵入5%偶氮二异丁腈的乙酸溶液,以冷却水控制反应釜内的温度不超过95℃,直至乙烯的消耗量达到252g,关闭乙烯阀门,在10h内均匀注入溶解了748g(3mol)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和30g偶氮二异丁腈的乙酸1L溶液,控制反应温度不超过95℃,溶液注入完毕后保温1h,冷却至80℃,泄压。加入234g(3.0mol)氢氧化铝,搅拌4h,再升温至130℃,搅拌4h,冷却,过滤,以水洗涤500ml×3次,120℃真空干燥,得含三嗪环的有机次膦酸铝盐阻燃剂,产率70.7%。
实施例5在20L高压反应釜中加入954g(9mol)一水合次磷酸钠,5L乙酸,密封,排尽反应釜内的空气,搅拌加热至115℃,通入乙烯,通过乙烯钢瓶上的减压阀设定压力为0.6MPa,以恒定的速度泵入5%过氧化苯甲酰的乙酸溶液,以冷却水控制反应釜内的温度不超过120℃,直至乙烯的消耗量达到252g,关闭乙烯阀门,在10h内均匀注入溶解了785g(3.15mol)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和50g过氧化苯甲酰的乙酸溶液1L,控制反应温度不超过120℃,溶液注入完毕后保温1h,冷却至80℃,泄压。加入1000g(1.5mol)十八水合硫酸铝,搅拌4h,再升温至100℃,搅拌4h,冷却,过滤,以水洗涤500ml×3次,120℃真空干燥,得含三嗪环的有机次膦酸铝盐阻燃剂,产率73.8%。
实施例6在20L高压反应釜中加入1188g50%的次磷酸水溶液,5L乙酸,密封,排尽反应釜内的空气,搅拌加热至85℃,通入乙烯,通过乙烯钢瓶上的减压阀设定压力为0.6MPa,以恒定的速度泵入5%2,2′-偶氮二(2-脒基丙烷)二盐酸化物的乙酸溶液,以冷却水控制反应釜内的温度不超过90℃,直至乙烯的消耗量达到252g,关闭乙烯阀门,在10h内均匀注入溶解了823g(3.3mol)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和30g2,2′-偶氮二(2-脒基丙烷)二盐酸化物的乙酸溶液1L,控制反应温度不超过90℃,溶液注入完毕后保温1h,冷却至80℃,泄压。加入366g(4.5mol)氧化锌,搅拌4h,再升温至100℃搅拌4h,冷却,过滤,以水洗涤500ml×3次,120℃真空干燥,得含三嗪环的有机次膦酸锌盐阻燃剂,产率76.3%。
实施例7在20L高压反应釜中加入954g(9mol)一水合次磷酸钠,5L乙酸,密封,排尽反应釜内的空气,搅拌加热至100℃,通入乙烯,通过乙烯钢瓶上的减压阀设定压力为0.6MPa,以恒定的速度泵入5%偶氮二异庚腈的乙酸溶液,以冷却水控制反应釜内的温度不超过105℃,直至乙烯的消耗量达到252g,关闭乙烯阀门,在10h内均匀注入溶解了860g(3.45mol)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和36g偶氮二异庚腈的乙酸溶液1L,控制反应温度不超过105℃,溶液注入完毕后保温1h,冷却至60℃,泄压。加入1294g(4.5mol)七水合硫酸锌,搅拌4h,再升温至130℃,搅拌4h,冷却,过滤,以水洗涤500ml×3次,120℃真空干燥,得含三嗪环的有机次膦酸锌盐阻燃剂,产率83.2%。
实施例8在20L高压反应釜中加入954g(9mol)一水合次磷酸钠,5L乙酸,密封,排尽反应釜内的空气,搅拌加热至90℃,通入乙烯,通过乙烯钢瓶上的减压阀设定压力为0.6MPa,以恒定的速度泵入5%偶氮二异丁腈的乙酸溶液,以冷却水控制反应釜内的温度不超过95℃,直至乙烯的消耗量达到252g,关闭乙烯阀门,在10h内均匀注入溶解了898g(3.6mol)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和30g偶氮二异丁腈的乙酸溶液1L,控制反应温度不超过105℃,溶液注入完毕后保温1h,冷却至80℃,泄压。加入612g(4.5mol)氯化锌,搅拌4h,再升温至80℃搅拌4h,冷却,过滤,以水洗涤500ml×3次,120℃真空干燥,得含三嗪环的有机次膦酸锌盐阻燃剂,产率86.9%。

Claims (10)

1.一种含三嗪环的有机次膦酸金属盐,其特征在于,该化合物的结构如下式所示:
Figure FSB00001011762600011
其中M为Mg、Ca、Al、Sb、Sn、Ge、Ti、Zn、Ce、Fe或Mn的金属离子,n为M的化合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含三嗪环的有机次膦酸金属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为:在自由基引发剂存在下,将次磷酸或次磷酸的Li、Na或K碱金属盐与异氰脲酸三烯丙基酯、乙烯在一定温度下于溶剂中进行反应,生成有机次膦酸或其Li、Na或K碱金属盐,不经分离再与Mg、Ca、Al、Sb、Sn、Ge、Ti、Zn、Ce、Fe或Mn的金属化合物反应,经纯化处理得到所述有机次膦酸金属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含三嗪环的有机次膦酸金属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所使用的溶剂为乙酸或水和乙酸的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含三嗪环的有机次膦酸金属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由基引发剂为过氧化二苯甲酰,2,2’-偶氮二(2-脒基丙烷)二盐酸化物,苯甲酸过氧化叔丁酯,偶氮二异丁腈或偶氮二异庚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含三嗪环的有机次膦酸金属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次磷酸或次磷酸碱金属盐与异氰脲酸三烯丙基酯、乙烯的反应顺序为次磷酸或次磷酸碱金属盐与异氰脲酸三烯丙基酯反应,再与乙烯反应,或者次磷酸或次磷酸碱金属盐与乙烯反应,再与异氰脲酸三烯丙基酯反应。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含三嗪环的有机次膦酸金属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次磷酸或次磷酸碱金属盐与异氰脲酸三烯丙基酯、乙烯的反应摩尔比应为3∶1∶3-3∶1.2∶3。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含三嗪环的有机次膦酸金属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次磷酸或次磷酸碱金属盐与异氰脲酸三烯丙基酯、乙烯的反应温度为80-120℃。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含三嗪环的有机次膦酸金属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次膦酸或其碱金属盐与金属化合物的反应温度为60-130℃。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含三嗪环的有机次膦酸金属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化合物为Mg、Ca、Al、Sb、Sn、Ge、Ti、Zn、Ce、Fe或Mn的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金属碱式氧化物、金属硫酸盐、金属乙酸盐、金属硝酸盐或金属氯化物。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含三嗪环的有机次膦酸金属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纯化处理为过滤,水洗,干燥。
CN 201110098681 2011-04-20 2011-04-20 一种含三嗪环的有机次膦酸金属盐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22296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098681 CN102229622B (zh) 2011-04-20 2011-04-20 一种含三嗪环的有机次膦酸金属盐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098681 CN102229622B (zh) 2011-04-20 2011-04-20 一种含三嗪环的有机次膦酸金属盐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29622A CN102229622A (zh) 2011-11-02
CN102229622B true CN102229622B (zh) 2013-07-03

Family

ID=448422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110098681 Active CN102229622B (zh) 2011-04-20 2011-04-20 一种含三嗪环的有机次膦酸金属盐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22962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77144B (zh) * 2012-12-25 2017-05-31 湖南美莱珀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含三嗪环结构的有机次膦酸盐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30836B (zh) * 2012-12-25 2016-06-08 湖南美莱珀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无卤阻燃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54149B (zh) * 2013-11-08 2015-11-25 苏州科技学院相城研究院 三[2-三(1,3-二溴异丙氧基)硅酰氧基乙基]异氰尿酸酯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54148B (zh) * 2013-11-08 2015-11-25 苏州科技学院相城研究院 阻燃剂赛克三硅酸溴乙酯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54147B (zh) * 2013-11-08 2015-11-25 苏州科技学院相城研究院 阻燃剂赛克三硅酸溴丙酯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54150B (zh) * 2013-11-08 2015-10-21 苏州科技学院相城研究院 阻燃剂赛克三硅酸二溴丙酯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46581B (zh) * 2016-02-18 2018-01-16 厦门大学 一种无卤素含酮式氰尿酸结构的膨胀型阻燃剂及合成方法
CN106947223B (zh) * 2017-04-20 2019-02-05 江汉大学 热塑性聚酯弹性体阻燃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67116B (zh) * 2017-04-20 2019-04-19 江汉大学 单分子膨胀型烷基次膦酸盐阻燃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83098B (zh) * 2017-07-12 2019-08-09 安徽理工大学 一种含镍协效元素的膨胀阻燃成炭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205322B (zh) * 2020-01-11 2022-07-26 山东理工大学 2,4,6-三氧代-1,3,5-三嗪-三磷酸锂及其复配物用于阻燃电解质的制备方法
CN111171257B (zh) * 2020-02-07 2021-11-05 山东理工大学 异氰尿酸基三磷酸及其衍生物复配的阻燃剂的制备方法
CN115595033A (zh) * 2022-11-04 2023-01-13 宁波谱多琟克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Cn) 一种有机膦酸金属盐阻燃组合物涂层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15751A (zh) * 2007-08-01 2010-08-25 连锁添加剂有限两合公司 用作阻燃剂的含磷三嗪化合物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15751A (zh) * 2007-08-01 2010-08-25 连锁添加剂有限两合公司 用作阻燃剂的含磷三嗪化合物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三聚氰胺氰尿酸盐对聚酰胺6热降解行为的影响;黄年华等;《胶体与聚合物》;20050930;第23卷(第3期);第13-18页 *
黄年华等.三聚氰胺氰尿酸盐对聚酰胺6热降解行为的影响.《胶体与聚合物》.2005,第23卷(第3期),第13-18页.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29622A (zh) 2011-1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29622B (zh) 一种含三嗪环的有机次膦酸金属盐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72669B (zh) 一种单烷基/二烷基次膦酸盐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72670B (zh) 一种单烷基/二烷基次膦酸盐及其制备方法
CN1284787C (zh) 制备二烷基次膦酸的盐的方法
CN103172668A (zh) 一种单烷基/二烷基次膦酸盐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91762A (zh) 二乙基次膦酸盐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2617638B (zh) 二烷基次膦酸盐的常压两相相转移催化合成工艺
CN103073574B (zh) 一种二烷基次膦酸及其盐的制备方法
CN103073575A (zh) 一种二烷基次膦酸盐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19525B (zh) 一种二烷基次膦酸盐的制备方法
CN106543228A (zh) 一种含磷杂菲基团的烷基次膦酸盐衍生物阻燃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24508B (zh) 一种二烷基次膦酸盐的制备方法
CN104693237A (zh) 一种二烷基次膦酸盐的制备方法
CN103087098A (zh) 一种二烷基次膦酸盐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25999B (zh) 一种含氮有机次膦酸金属盐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73576B (zh) 一种二烷基次膦酸及其盐的制备方法
CN103073577B (zh) 一种二烷基次膦酸盐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35643A (zh) 一种单羟基二烷基次膦酸金属盐阻燃剂的制备方法
CN103087097A (zh) 一种二烷基次膦酸盐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30832B (zh) 阻燃剂n-羟甲基二烷基膦酸(甲基)丙酰胺的改进制备方法
CN101935327B (zh) 一种二硅氧烷的制备方法
CN101792463A (zh) 含氮芳基次磷酸金属盐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82059A (zh) 一种n-乙烯基咪唑的制备方法
CN102775637A (zh) 含羧基的甲基丙酸次膦酸盐阻燃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39624B (zh) 二乙基次膦酸铝的合成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810

Address after: Nanyuan city Kunshan road 215345 Jiangsu Dianshan Lake Town No. 108 room 3

Patentee after: Kunshan Kadide plastic products Co.

Address before: 215011 Jiangsu high tech Zone Suzhou City Binhe Road, No. 1701

Patentee before: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Suzh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