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28424A - 用于治疗肿瘤的药物缓释系统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治疗肿瘤的药物缓释系统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28424A
CN102228424A CN2011101794885A CN201110179488A CN102228424A CN 102228424 A CN102228424 A CN 102228424A CN 2011101794885 A CN2011101794885 A CN 2011101794885A CN 201110179488 A CN201110179488 A CN 201110179488A CN 102228424 A CN102228424 A CN 1022284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ug
dichloroacetate
acid
release system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7948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28424B (zh
Inventor
黄宇彬
刘大兴
景遐斌
陈学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chun Institute of Applied Chemistry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Changchun Institute of Applied Chemistry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chun Institute of Applied Chemistry of CAS filed Critical Changchun Institute of Applied Chemistry of CAS
Priority to CN 201110179488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228424B/zh
Publication of CN1022284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284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284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284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肿瘤的药物缓释系统,包括:药物载体,所述药物载体为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纤维;包载在所述药物载体上的药物,所述药物为二氯乙酸盐;包载在所述药物载体上的表面活性剂;其中,所述药物占所述药物缓释系统的质量百分比为15%~70%,所述表面活性剂占所述药物缓释系统的质量百分比为0%~15%。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肿瘤的药物缓释系统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药物缓释系统可实现局部药物缓慢释放,使肿瘤周围局部药物浓度在疗效窗口范围内,而肿瘤以外的部位和体液中的药物浓度在健康范围内,从而既提高了药物的利用率,保证了疗效,又减少了药物的使用量,降低了药物剂量大带来的毒副作用。

Description

用于治疗肿瘤的药物缓释系统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控制释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肿瘤的药物缓释系统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癌症是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但是长期以来人类对癌症的致病机理、治疗癌症的有效方法等问题并没有充分认识。1930年,Warburg(Warburg,O.(1930).Ueber den stoffwechsel der tumoren (London:Constable))提出瓦伯格效应,即由于线粒体功能紊乱导致癌细胞的呼吸作用由有氧呼吸变成了有氧糖酵解的方式占主导而大量分泌乳酸的现象。Warburg提出的这种有氧糖酵解的新陈代谢模式为癌症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靶向点和诱导凋亡的策略,即可以将线粒体作为癌症治疗的靶点。
二氯乙酸盐(DCA)是一种丙酮酸脱氢酶激酶(PDK)的抑制剂,其作为治疗罕见的小儿先天性线粒体缺陷和乳酸中毒的药物已经具有30多年的临床使用历史,也有报道公开其可以作为治疗糖尿病、Huntington病的药物。研究发现,二氯乙酸盐可以使癌细胞线粒体的膜电位(ΔΨm)恢复正常,从而使癌细胞的有氧糖酵解的代谢模式扭转为正常的有氧呼吸过程,随后线粒体内的H2O2浓度增加,细胞膜的Kv离子通道打开,并释放前促凋亡因子(如细胞色素C、AIF等)使细胞启动正常的调亡程序进行协同编程性凋亡。基于其上述作用机理,二氯乙酸盐可作为抗癌药物使用(Sébastien Bonnet,Stephen L.Archer,Evangelos D.Michelakis et al.(2007)Cancer Cell.11,37-51),Michelakis等人也发现二氯乙酸钠结合辐射治疗和替莫唑胺化疗的方法对恶性脑胶质瘤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Michelakis,E.D.,Sutendra,G.,Dromparis,P.et al.(2010).SciTransl Med.2,31-34)。
采用二氯乙酸盐进行抗癌时具有投药简便、便宜、有效、只对癌细胞起作用而不损伤正常细胞的优点,但是二氯乙酸盐一般采用口服或静脉注射的给药方式,给药剂量较大,现有疗效范围一般为25mg/kg/天,大剂量口服或静脉注射二氯乙酸盐导致患者全身浸润二氯乙酸盐,不仅造成药物的浪费,而且长期施用大剂量二氯乙酸盐有可能引发肝癌(Bull,R.J.,Sanchez,I.M.,Nelson,M.A.,Larson,J.L.,and Lansing,A.J.(1990).Toxicology 63,341-359),而短期施用大剂量二氯乙酸盐也会产生镇静、神经震颤等副作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肿瘤的药物缓释系统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药物缓释系统用于治疗肿瘤时可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减少药物的用量,减少药物浪费的同时减轻药物剂量大带来的毒副作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肿瘤的药物缓释系统,包括:
药物载体,所述药物载体为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纤维;
包载在所述药物载体上的药物,所述药物为二氯乙酸盐;
包载在所述药物载体上的表面活性剂;
其中,所述药物占所述药物缓释系统的质量百分比为15%~70%,所述表面活性剂占所述药物缓释系统的质量百分比为0%~15%。
优选的,所述药物载体为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纤维形成的无纺布或纤维毡,所述无纺布或纤维毡的厚度为0.05mm~5mm。
优选的,所述聚合物纤维的直径为100nm~3000nm。
优选的,所述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为聚乳酸、聚ε-己内酯、聚乙交酯、由丙交酯、乙交酯、ε-己内酯和乙二醇形成的无规共聚物和由丙交酯、乙交酯、ε-己内酯和乙二醇形成的嵌段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所述二氯乙酸盐为二氯乙酸钠、二氯乙酸二异丙胺、二氯乙酸钾、二氯乙酸锌、二氯乙酸钙、二氯乙酸铵类化合物和二氯乙酸胺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脂肪酸山梨坦、甘油单硬脂酸酯、甘油双硬脂酸酯、单硬脂酸丙二醇酯、山梨糖醇倍半油酸酯、乙二醇单硬脂酸酯、一缩二乙二醇十二烷基酯、烷基酚聚氧乙醚、卵磷脂、双甘油二油酸酯和甘油单油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肿瘤的药物缓释系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二氯乙酸盐和表面活性剂溶于溶剂中,得到药物溶液或药物乳液,其中,所述二氯乙酸盐占所述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二氯乙酸盐和表面活性剂总质量的质量百分比为15%~70%,所述表面活性剂占所述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二氯乙酸盐和表面活性剂总质量的质量百分比为0%~15%;
b)将所述步骤a)得到的药物溶液或药物乳液进行静电纺丝,得到用于治疗肿瘤的药物缓释系统。
优选的,所述步骤a)具体包括:
a11)将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溶于有机溶剂中,得到聚合物溶液;
a12)向所述步骤a11)得到的聚合物溶液中加入二氯乙酸盐和可溶解所述二氯乙酸盐的有机溶剂,得到药物溶液。
优选的,所述步骤a)具体包括:
a21)将二氯乙酸盐溶于水中,得到二氯乙酸盐水溶液;
a22)将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溶于有机溶剂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后得到聚合物溶液;
a23)向所述步骤a21)得到的二氯乙酸盐水溶液中加入所述步骤a22)得到的聚合物溶液,混合、乳化后得到药物乳液。
优选的,所述有机溶剂为醇、酮、乙腈、二氧六环、四氢呋喃、二甲基亚砜、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2,5-二甲基呋喃、氯仿、二氯甲烷、甲苯和二甲苯中的一种或多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治疗肿瘤的药物缓释系统包括:药物载体,所述药物载体为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纤维;包载在所述药物载体上的药物,所述药物为二氯乙酸盐;包载在所述药物载体上的表面活性剂;其中,所述药物占所述药物缓释系统的质量百分比为15%~70%,所述表面活性剂占所述药物缓释系统的质量百分比为0%~15%。本发明以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纤维作为药物载体,所述聚合物纤维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载药量较高,能够实现药物的长期缓慢释放;当所述聚合物纤维降解时,释放的药物能够补偿因总药量降低造成的药物释放速度衰减,从而使药物释放更加平稳,药效更为稳定、持久;所述聚合物纤维降解完毕后,不会对身体造成危害。
本发明提供的药物缓释系统可实现局部药物缓慢释放,使肿瘤周围局部药物浓度在疗效窗口范围内,而肿瘤以外的部位和体液中的药物浓度在健康范围内,从而既提高了药物的利用率,保证了疗效,又减少了药物的使用量,降低了药物剂量大带来的毒副作用。实验表明,本发明提供的药物缓释系统对线粒体未关闭的实体瘤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和较低的毒副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比较例1得到的聚乳酸纤维的电镜扫描照片;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得到的聚乳酸纤维表面放大5000倍的扫描电镜照片;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得到的聚乳酸纤维端口的电镜扫描照片和EDS图谱;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得到的聚乳酸纤维表面的电镜扫描照片和EDS图谱;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含有药物的聚乳酸纤维的药物释放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肿瘤的药物缓释系统,包括:
药物载体,所述药物载体为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纤维;
包载在所述药物载体上的药物,所述药物为二氯乙酸盐;
包载在所述药物载体上的表面活性剂;
其中,所述药物占所述药物缓释系统的质量百分比为15%~70%,所述表面活性剂占所述药物缓释系统的质量百分比为0%~15%。
本发明提供的药物缓释系统包括作为药物载体的、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纤维和包载在所述聚合物纤维上的二氯乙酸盐药物和表面活性剂,本发明提供的药物缓释系统可用于治疗肿瘤,能够进行局部缓慢释放,从而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减少药物的用量,减轻药物剂量大带来的毒副作用
在本发明提供的药物缓释系统中,所述药物载体为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纤维,所述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纤维不仅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能够提高载药量,而且能够在降解过程中释放药物,补偿因总药量降低造成的药物释放速度随时间衰减,从而使药物释放更加平稳。
在本发明中,所述聚合物纤维的直径优选为100nm~3000nm,更优选为200nm~2800nm,最优选为300nm~2500nm。
所述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包括但不限于聚乳酸、聚ε-己内酯、聚乙交酯、由丙交酯、乙交酯、ε-己内酯和乙二醇形成的无规共聚物和由丙交酯、乙交酯、ε-己内酯和乙二醇形成的嵌段共聚物,优选为聚乳酸、聚ε-己内酯或聚乙交酯。
在本发明中,所述药物载体优选为由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纤维形成的无纺布或纤维毡,所述无纺布或纤维毡的厚度优选为0.05mm~5mm,更优选为0.1mm~4.5mm,最优选为1mm~4mm。
本发明提供的药物缓释系统还包括负载于所述药物载体上的药物,所述药物为二氯乙酸盐,优选为二氯乙酸钠、二氯乙酸二异丙胺、二氯乙酸钾、二氯乙酸锌、二氯乙酸钙、二氯乙酸铵类化合物和二氯乙酸胺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为二氯乙酸钠和二氯乙酸二异丙胺中的一种或两种。二氯乙酸盐对肿瘤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尤其是线粒体未关闭的实体瘤。
在本发明中,所述药物负载于所述聚合物纤维上,宏观上说,所述药物分散于所述聚合物纤维表面以及内部;微观上讲,所述药物分散于所述聚合物分子之间。
在所述药物缓释系统中,所述药物占所述药物缓释系统的质量百分比为15%~70%,优选为20%~67%,更优选为25%~60%。
在本发明提供的药物缓释系统中,还包括负载于所述药物载体上的表面活性剂,所述表面活性剂能够增加药物与药物载体的相容性,从而使得药物缓释系统具有更好的作用。所述表面活性剂优选为十二烷基硫酸钠、脂肪酸山梨坦、甘油单硬脂酸酯、甘油双硬脂酸酯、单硬脂酸丙二醇酯、山梨糖醇倍半油酸酯、乙二醇单硬脂酸酯、一缩二乙二醇十二烷基酯、烷基酚聚氧乙醚、卵磷脂、双甘油二油酸酯和甘油单油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所述药物缓释系统中,所述表面活性剂占所述药物缓释系统的质量百分比为0%~15%,优选为0.5%~10%。
本发明提供的药物缓释系统可实现局部药物缓慢释放,使肿瘤周围局部药物浓度在疗效窗口范围内,而肿瘤以外的部位和体液中的药物浓度在健康范围内,从而既提高了药物的利用率,保证了疗效,又减少了药物的使用量,降低了药物的毒副作用。另外,药物载体降解的同时将药物释放,能够补偿因总药量降低造成的药物释放速度随时间衰减,使药物释放更加平稳,药效更为稳定、持久。
本发明提供的药物缓释系统可用于治疗肿瘤,对线粒体未关闭的实体瘤,如脑胶质瘤、肺癌、乳腺癌、结肠癌、前列腺癌、宫颈癌、子宫内膜癌、黑素瘤、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胰腺癌、肝癌、甲状腺癌、甲状旁腺癌、卵巢癌、膀胱癌、直肠癌、食道癌、下咽癌、喉癌、胃癌、小肠癌、胆囊癌、胃肠道间质瘤等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药物缓释系统可以直接覆盖在未经处理的肿瘤上抑制和凋亡癌细胞,也可以覆盖在手术切除肿瘤后的切口处抑制癌细胞的转移和复发。本发明提供的药物缓释系统可以根据肿瘤的具体部位和状况,采用贴覆、粘覆、生物支架支持粘覆、捆绑或缝合等方式使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肿瘤的药物缓释系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二氯乙酸盐和表面活性剂溶于溶剂中,得到药物溶液或药物乳液,其中,所述二氯乙酸盐占所述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二氯乙酸盐和表面活性剂总质量的质量百分比为15%~70%,所述表面活性剂占所述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二氯乙酸盐和表面活性剂总质量的质量百分比为0%~15%;
b)将所述步骤a)得到的药物溶液或药物乳液进行静电纺丝,得到用于治疗肿瘤的药物缓释系统。
本发明将可降解的聚合物、二氯乙酸盐和表面活性剂溶于溶剂中,得到药物溶液或药物乳液,具体的,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混合时得到药物溶液:
a11)将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溶于有机溶剂中,得到聚合物溶液;
a12)向所述步骤a11)得到的聚合物溶液中加入二氯乙酸盐和可溶解所述二氯乙酸盐的有机溶剂,得到药物溶液。
首先将可降解的聚合物溶于有机溶剂中,得到聚合物溶液,所述有机溶剂优选为氯仿、丙酮、二氯甲烷、四氢呋喃、甲苯和二甲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聚合物溶液中,所述聚合物溶液的质量浓度优选为1%~20%,更优选为5%~15%。
然后向所述聚合物溶液中加入二氯乙酸盐和可溶解所述二氯乙酸盐的有机溶剂,室温搅拌下得到药物溶液。所述可溶解所述二氯乙酸盐的有机溶剂优选为醇、酮、乙腈、二氧六环、四氢呋喃、二甲基亚砜、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2,5-二甲基呋喃、氯仿或二氯甲烷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二氯乙酸盐在所述药物溶液中的浓度优选为二氯乙酸盐在相应溶剂中的饱和浓度的50%~100%,更优选为80%~90%。
得到的药物溶液的黏度通过旋转粘度计测量优选为2.5cP~5.0cP,更优选为3cP~4.5cP。
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混合时得到药物乳液:
a21)将二氯乙酸盐溶于水中,得到二氯乙酸盐水溶液;
a22)将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溶于有机溶剂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后得到聚合物溶液;
a23)向所述步骤a21)得到的二氯乙酸盐水溶液中加入所述步骤a22)得到的聚合物溶液,混合、乳化后得到药物乳液。
首先将二氯乙酸盐溶于水中,得到二氯乙酸盐水溶液。所述二氯乙酸盐水溶液的浓度优选为二氯乙酸盐在水中的饱和浓度的50%~100%,更优选为80%~90%。
将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溶于有机溶剂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后得到聚合物溶液。首先将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溶于有机溶液中,所述有机溶剂优选为氯仿、丙酮、二氯甲烷、四氢呋喃、甲苯和二甲苯中的一种或多种;再向得到的溶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搅拌后得到聚合物溶液。所述聚合物溶液中,所述聚合物溶液的质量浓度优选为1%~20%,更优选为5%~15%。
然后向所述二氯乙酸盐水溶液中加入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溶液,混合、乳化后得到药物乳液。本发明优选采用高速剪切混合乳化剂或超声振荡乳化剂进行乳化。
在所述药物溶液或药物乳液中,包括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二氯乙酸盐和表面活性剂,其中,所述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包括但不限于聚乳酸、聚ε-己内酯、聚乙交酯、由丙交酯、乙交酯、ε-己内酯和乙二醇形成的无规共聚物和由丙交酯、乙交酯、ε-己内酯和乙二醇形成的嵌段共聚物,优选为聚乳酸、聚ε-己内酯或聚乙交酯;所述二氯乙酸盐优选为二氯乙酸钠、二氯乙酸二异丙胺、二氯乙酸钾、二氯乙酸锌、二氯乙酸钙、二氯乙酸铵和二氯乙酸胺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为二氯乙酸钠和二氯乙酸二异丙胺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表面活性剂优选为十二烷基硫酸钠、脂肪酸山梨坦、甘油单硬脂酸酯、甘油双硬脂酸酯、单硬脂酸丙二醇酯、山梨糖醇倍半油酸酯、乙二醇单硬脂酸酯、一缩二乙二醇十二烷基酯、烷基酚聚氧乙醚、卵磷脂、双甘油二油酸酯和甘油单油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所述药物溶液或药物乳液中,所述二氯乙酸盐占所述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二氯乙酸盐和表面活性剂总质量的质量百分比为15%~70%,优选为20%~67%,更优选为25%~60%;所述表面活性剂占所述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二氯乙酸盐和表面活性剂总质量的质量百分比为0%~15%,优选为0.5%~10%。
得到药物溶液或药物乳液后,对所述药物溶液或药物乳液进行静电纺丝。本发明对所述静电纺丝的方法及设备没有特殊限制,用于聚合物溶液或乳液静电纺丝的设备即可。在本发明中,所述静电纺丝设备包括纺丝液容器、输送泵、喷嘴、高压电源和纤维接收屏,其中,喷嘴与接收屏的相对位置可以为上喷下接、左喷右接、右喷左接或下喷上接。进行静电纺丝时,喷嘴与接收屏之间的距离优选为5cm~35cm;喷嘴与接收屏之间的电压优选为1kV~120kV;高压电源的工作电压优选为1kV~120kV,工作电流优选为0.01mA~0.5mA;喷嘴的喷丝口的直径优选为0.1mm~0.8mm;纺丝液从喷嘴中流出的速度为0.01mL/min~0.5mL/min;进行静电纺丝时的温度优选为-10℃~60℃。
将所述药物溶液或药物乳液进行静电纺丝后,得到负载有药物的聚合物纤维或者直接得到负载有药物的聚合物纤维毡或者无纺布,即直接得到本发明所述的药物缓释系统。
对所述药物缓释系统进行电镜扫描和能量弥散X射线谱分析,结果表明,本发明制备的药物缓释系统中,作为药物载体的聚合物纤维的直径为100nm~3000nm,药物缓释系统中药物的含量可达15%~70%,且药物均匀分布在聚合物纤维的表面和内部。
对所述药物缓释系统进行药物释放试验,结果表明,其释放速度平稳,且初期突释不明显。
以本发明制备的药物缓释系统对进行肿瘤的治疗试验,结果表明,所述药物释放系统中的聚合物纤维基本能够全部降解,不会产生毒性;本发明提供的药物缓释系统对脑胶质瘤、肺癌、乳腺癌、结肠癌、前列腺癌、宫颈癌、子宫内膜癌、黑素瘤、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胰腺癌、肝癌、甲状腺癌、甲状旁腺癌、卵巢癌、膀胱癌、直肠癌、食道癌、下咽癌、喉癌、胃癌、小肠癌、胆囊癌、胃肠道间质瘤等线粒体未关闭的实体瘤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表现出比口服相关药物更好的疗效。
本发明提供的药物缓释系统可实现局部药物缓慢释放,使肿瘤周围局部药物浓度在疗效窗口范围内,而肿瘤以外的部位和体液中的药物浓度在健康范围内,从而既提高了药物的利用率,保证了疗效,又减少了药物的使用量,降低了药物的毒副作用。另外,药物载体降解的同时将药物释放,能够补偿因总药量降低造成的药物释放速度随时间衰减,使药物释放更加平稳,药效更为稳定、持久。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治疗肿瘤的药物缓释系统及其制备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比较例1
将1.607g粘均分子量为12.3万的聚乳酸溶于混合溶剂,得到聚合物溶液,所述混合溶剂包括8mL氯仿和4mL丙酮,所述聚合物溶液的黏度为4.8cPa;将所述聚合物溶液加入到10mL的注射器中进行静电纺丝,进行所述静电纺丝时参数如下:电压为40kV;电流为0.2mA;两极间的距离为15cm;所述聚合物溶液在喷丝口处的流速为0.08mL/min;纺丝完成后得到聚乳酸纤维。
对所述聚乳酸纤维进行电镜扫描,结果参见图1,图1为本发明比较例1得到的聚乳酸纤维的电镜扫描照片,由图1可知,所述聚乳酸纤维的直径为300nm~3000nm。
比较例2
将1.533g粘均分子量为12.3万的聚乳酸溶于混合溶剂,得到聚合物溶液,所述混合溶剂包括12mL氯仿和5mL丙酮,所述聚合物溶液的黏度为3.0cPa;将所述聚合物溶液加入到10mL的注射器中进行静电纺丝,进行所述静电纺丝时参数如下:电压为40kV;电流为0.2mA;两极间的距离为25cm;所述聚合物溶液在喷丝口处的流速为0.10mL/min;纺丝完成后得到聚乳酸纤维。
对所述聚乳酸纤维进行电镜扫描,结果表明,所述聚乳酸纤维的直径为100nm~2500nm。
比较例3
将1.757g粘均分子量为12.3万的聚乳酸溶于混合溶剂,得到聚合物溶液,所述混合溶剂包括8mL氯仿和2mL丙酮,所述聚合物溶液的黏度为5.5cPa;将所述聚合物溶液加入到10mL的注射器中进行静电纺丝,进行所述静电纺丝时参数如下:电压为40kV;电流为0.2mA;两极间的距离为20cm;所述聚合物溶液在喷丝口处的流速为0.08mL/min;纺丝完成后得到聚乳酸纤维。
对所述聚乳酸纤维进行电镜扫描,结果表明,所述聚乳酸纤维的直径为200nm~2800nm。
实施例1
将2.035g粘均分子量为12.3万的聚乳酸(其中含2%的D-构型聚乳酸)溶于混合溶剂,得到聚合物溶液,所述混合溶剂包括12mL氯仿和3mL丙酮;向所述聚合物溶液中加入0.359g二氯乙酸钠和1mL甲醇,搅拌溶解,得到药物溶液,所述药物溶液的黏度为4.6cPa;将所述药物溶液加入到10mL的注射器中进行静电纺丝,进行所述静电纺丝时参数如下:电压为40kV;电流为0.2mA;两极间的距离为15cm;所述聚合物溶液在喷丝口处的流速为0.08mL/min;纺丝完成后得到含有药物的聚乳酸纤维,其中,二氯乙酸钠的质量百分数为15%。
对所述含有药物的聚乳酸纤维进行电镜扫描和能量弥散X射线谱(EDS)分析,结果参见图2、图3、图4和表1,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得到的聚乳酸纤维表面放大5000倍的扫描电镜照片,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得到的聚乳酸纤维端口的电镜扫描照片和EDS图谱,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得到的聚乳酸纤维表面的电镜扫描照片和EDS图谱,表1为本发明实施例1得到的聚乳酸纤维端口和表面的二氯乙酸钠含量。
表1本发明实施例1得到的聚乳酸纤维端口和表面的二氯乙酸钠含量
由图2可知,所述聚乳酸纤维的直径为300nm~3000nm;由图3、图4和表1可知,所述聚乳酸纤维表面和内部均含有二氯乙酸钠,且含量均一。
将所述含有药物的聚乳酸纤维进行药物释放实验,结果参见图5,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含有药物的聚乳酸纤维的药物释放曲线,其中,曲线51是在pH值7.4时的释放曲线,曲线52是在pH值5.0时的释放曲线。由图5可知,本发明提供的含有药物的聚乳酸纤维的释放速度平稳,且其初期突释不明显。
将所述聚乳酸纤维置于小鼠体内,观察所述聚乳酸纤维的降解情况,结果表明,20天后所述聚乳酸纤维基本完全降解。
实施例2
将70只雌雄各半的KM小鼠,每只于右腹部皮下接种0.1mL含1000000个以上活细胞的肉瘤S180细胞,于接种后第12日随机选取54只肿瘤粒径为7.5mm、肿瘤体积约为200mm3的小鼠,随机分为A、B和C3组,每组18只。
将比较例1制备的聚乳酸纤维和实施例1制备的含有药物的聚乳酸纤维分别制成纤维毡,采用贴覆的方式分别覆盖在小鼠肿瘤上,即:A组为自由生长对照组,B组为比较例1制备的纤维毡对照组,C组为实施例1制备的纤维毡治疗组。
分别于用药第7天、第14天和第20天各组各处死6只小鼠,进行肿瘤残留的观察,结果参见表2,表2为本发明提供的纤维毡对皮下肉瘤的治疗效果。
表2本发明提供的纤维毡对皮下肉瘤的治疗效果
Figure BDA0000072234630000111
由表2可知,与自由生长对照组和空白纤维毡对照组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含有药物的聚乳酸能够明显抑制皮下肉瘤的生长,20天后有67%的肿瘤消失,且纤维毡完全降解,不会对生物体产生毒性。
实施例3
将1.986g粘均分子量为12.3万的聚乳酸(其中含2%的D-构型聚乳酸)溶于混合溶剂,得到聚合物溶液,所述混合溶剂包括15mL氯仿和3mL丙酮;向所述聚合物溶液中加入1.324g二氯乙酸钠和3mL甲醇,搅拌溶解,得到药物溶液,所述药物溶液的黏度为3.0cPa;将所述药物溶液加入到20mL的注射器中进行静电纺丝,进行所述静电纺丝时参数如下:电压为40kV;电流为0.2mA;两极间的距离为20cm;所述聚合物溶液在喷丝口处的流速为0.10mL/min;纺丝完成后得到含有药物的聚乳酸纤维,其中,二氯乙酸钠的质量百分数为40%。
对所述含有药物的聚乳酸纤维进行电镜扫描和能量弥散X射线谱(EDS)分析,结果表明,所述聚乳酸纤维的直径为200nm~2800nm;所述二氯乙酸钠的质量百分数为40%,且在纤维内部和外部含量均一。
将所述含有药物的聚乳酸纤维进行药物释放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含有药物的聚乳酸纤维的释放速度平稳,且其初期突释不明显。
实施例4
将100只雌雄各半的KM小鼠,每只于右腹部皮下接种0.1mL含1000000个以上活细胞的宫颈癌U14细胞,于接种后第11日随机选取72只肿瘤粒径为8mm、肿瘤体积约为250mm3的小鼠,随机分为A、B、C和D4组,每组18只。
将比较例3制备的聚乳酸纤维和实施例3制备的含有药物的聚乳酸纤维分别制成纤维毡,采用贴覆的方式分别覆盖在小鼠肿瘤上,即:A组为自由生长对照组,B组为比较例3制备的纤维毡对照组,C组为口服二氯乙酸钠对照组,D组为实施例3制备的纤维毡治疗组。
分别于用药第5天、第10天和第15天各组各处死6只小鼠,进行肿瘤残留的观察,结果参见表3,表3为本发明提供的纤维毡对皮下宫颈癌肿瘤的治疗效果。
表3本发明提供的纤维毡对皮下宫颈癌肿瘤的治疗效果
由表3可知,与自由生长对照组、空白纤维毡对照组和口服药物组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含有药物的聚乳酸能够明显抑制皮下宫颈癌肿瘤的生长,15天后有75%的肿瘤消失,且纤维毡完全降解,不会对生物体产生毒性。
实施例5
将30只雌雄各半的BALB/C裸鼠,每只于右腹部皮下接种0.1mL含1000000个以上活细胞的胰腺癌Panc-02细胞,于接种后第7日随机选取24只肿瘤粒径为6mm、肿瘤体积约为100mm3的小鼠,随机分为A、B、C和D4组,每组6只。
将比较例3制备的聚乳酸纤维和实施例3制备的含有药物的聚乳酸纤维分别制成纤维毡,采用贴覆的方式分别覆盖在小鼠肿瘤上,即:A组为自由生长对照组,B组为比较例3制备的纤维毡对照组,C组为口服二氯乙酸钠对照组,D组为实施例3制备的纤维毡治疗组。
分别于用药第5天、第10天和第15天各组各处死2只小鼠,进行肿瘤残留的观察,结果参见表4,表4为本发明提供的纤维毡对皮下胰腺癌肿瘤的治疗效果。
表4本发明提供的纤维毡对皮下胰腺癌肿瘤的治疗效果
Figure BDA0000072234630000131
由表4可知,与自由生长对照组、空白纤维毡对照组和口服药物组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含有药物的聚乳酸能够明显抑制皮下胰腺癌肿瘤的生长,且纤维毡完全降解,不会对生物体产生毒性。
实施例6
将100只雌雄各半的BALB/C小鼠,每只于右腹部皮下接种0.1mL含1000000个以上活细胞的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于接种后第7日随机选取72只肿瘤粒径为6mm、肿瘤体积约为100mm3的小鼠,随机分为A、B、C和D4组,每组18只。
将比较例3制备的聚乳酸纤维和实施例3制备的含有药物的聚乳酸纤维分别制成纤维毡,采用贴覆的方式分别覆盖在小鼠肿瘤上,即:A组为自由生长对照组,B组为比较例3制备的纤维毡对照组,C组为口服二氯乙酸钠对照组,D组为实施例3制备的纤维毡治疗组。
分别于用药第7天、第14天和第20天各组各处死4只小鼠,进行肿瘤残留的观察,结果参见表5,表5为本发明提供的纤维毡对皮下子宫内膜癌肿瘤的治疗效果。
表5本发明提供的纤维毡对皮下子宫内膜癌肿瘤的治疗效果
Figure BDA0000072234630000141
由表5可知,与自由生长对照组、空白纤维毡对照组和口服药物组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含有药物的聚乳酸能够明显抑制皮下子宫内膜癌肿瘤的生长,20天后肿瘤完全消失,且纤维毡完全降解,不会对生物体产生毒性。
实施例7
将4.324g二氯乙酸钠、4mL水和0.516g十二烷基磺酸钠加入到50mL小烧杯中,得到药物溶液;将1.614g聚乳酸PLA(其中含2.0%的D-构型)溶于混合溶剂中,所述混合溶剂包括8mL氯仿与3mL丙酮,得到聚合物溶液;在乳化机6000r/min转速搅拌的条件下将所述聚乳酸溶液缓慢加入到药物溶液中,得到黏度为5.5cP的药物乳液;将所述药物乳液加入30mL的注射器中进行静电纺丝,进行所述静电纺丝时参数如下:电压为40kV;电流为0.2mA;两极间的距离为25cm;乳液在喷丝口处的流速为0.05mL/min;纺丝完成后得到含有药物的聚乳酸纤维,其中,二氯乙酸钠的质量百分数为67%。。
对所述含有药物的聚乳酸纤维进行电镜扫描和能量弥散X射线谱(EDS)分析,结果表明,所述聚乳酸纤维的直径为200nm~2800nm;所述二氯乙酸钠在纤维内部和外部含量均一。
将所述含有药物的聚乳酸纤维进行药物释放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含有药物的聚乳酸纤维的释放速度平稳,且其初期突释不明显。
实施例8
将100只雌雄各半的BALB/C小鼠,每只于右腹部皮下接种0.1mL含1000000个以上活细胞的黑素瘤B16细胞,于接种后第10日随机选取48只肿瘤粒径为7.5mm、肿瘤体积约为200mm3的小鼠,随机分为A、B、C和D4组,每组18只。
将比较例2制备的聚乳酸纤维和实施例7制备的含有药物的聚乳酸纤维分别制成纤维毡,采用贴覆的方式分别覆盖在小鼠肿瘤上,即:A组为自由生长对照组,B组为比较例2制备的纤维毡对照组,C组为口服二氯乙酸钠对照组,D组为实施例7制备的纤维毡治疗组。
分别于用药第5天、第10天和第15天各组各处死6只小鼠,进行肿瘤残留的观察,结果参见表6,表6为本发明提供的纤维毡对皮下黑素瘤的治疗效果。
表6本发明提供的纤维毡对皮下黑素瘤的治疗效果
Figure BDA0000072234630000151
由表6可知,与自由生长对照组、空白纤维毡对照组和口服药物组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含有药物的聚乳酸能够明显抑制皮下黑素瘤的生长,15天后有67%的肿瘤消失,且纤维毡完全降解,不会对生物体产生毒性。
实施例9
将2.410g粘均分子量为12.3万的聚乳酸(其中含2%的D-构型聚乳酸)溶于混合溶剂,得到聚合物溶液,所述混合溶剂包括20mL氯仿和2mL丙酮;向所述聚合物溶液中加入4.893g二氯乙酸二异丙胺,搅拌溶解,得到药物溶液,所述药物溶液的黏度为4.1cPa;将所述药物溶液加入到30mL的注射器中进行静电纺丝,进行所述静电纺丝时参数如下:电压为40kV;电流为0.2mA;两极间的距离为25cm;所述聚合物溶液在喷丝口处的流速为0.08mL/min;纺丝完成后得到含有药物的聚乳酸纤维,其中,二氯乙酸二异丙胺的质量百分数为67%。
对所述含有药物的聚乳酸纤维进行电镜扫描和能量弥散X射线谱(EDS)分析,结果表明,所述聚乳酸纤维的直径为100nm~2500nm;所述二氯乙酸钠在纤维内部和外部含量均一。
将所述含有药物的聚乳酸纤维进行药物释放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含有药物的聚乳酸纤维的释放速度平稳,且其初期突释不明显。
实施例10
将100只雌雄各半的BALB/C小鼠,每只于右腿肌肉接种0.1mL含1000000个以上活细胞的结肠癌CT26细胞,于接种后第12日随机选取72只肿瘤粒径为8mm、肿瘤体积约为250mm3的小鼠,随机分为A、B、C和D4组,每组18只。
将比较例2制备的聚乳酸纤维和实施例9制备的含有药物的聚乳酸纤维分别制成纤维毡,采用贴覆的方式分别覆盖在小鼠肿瘤上,即:A组为自由生长对照组,B组为比较例2制备的纤维毡对照组,C组为口服二氯乙酸二异丙胺对照组,D组为实施例9制备的纤维毡治疗组。
分别于用药第5天、第10天和第15天各组各处死6只小鼠,进行肿瘤残留的观察,结果参见表7,表7为本发明提供的纤维毡对结肠癌肿瘤的治疗效果。
表7本发明提供的纤维毡对结肠癌肿瘤的治疗效果
Figure BDA0000072234630000161
由表7可知,与自由生长对照组、空白纤维毡对照组和口服药物组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含有药物的聚乳酸能够明显抑制结肠癌肿瘤的生长,15天后肿瘤全部消失,且纤维毡完全降解,不会对生物体产生毒性。
实施例11
将2.106g粘均分子量为12.3万的聚乳酸(其中含2%的D-构型聚乳酸)溶于混合溶剂,得到聚合物溶液,所述混合溶剂包括12mL氯仿和2mL丙酮;向所述聚合物溶液中加入1.592g二氯乙酸二异丙胺,搅拌溶解,得到药物溶液,所述药物溶液的黏度为5.5cPa;将所述药物溶液加入到10mL的注射器中进行静电纺丝,进行所述静电纺丝时参数如下:电压为40kV;电流为0.2mA;两极间的距离为20cm;所述聚合物溶液在喷丝口处的流速为0.05mL/min;纺丝完成后得到含有药物的聚乳酸纤维,其中,二氯乙酸二异丙胺的质量百分数为43.05%。
对所述含有药物的聚乳酸纤维进行电镜扫描和能量弥散X射线谱(EDS)分析,结果表明,所述聚乳酸纤维的直径为100nm~2500nm;所述二氯乙酸钠在纤维内部和外部含量均一。
将所述含有药物的聚乳酸纤维进行药物释放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含有药物的聚乳酸纤维的释放速度平稳,且其初期突释不明显。
实施例12
将100只雌雄各半的BALB/C小鼠,每只于右腿皮下接种0.1mL含1000000个以上活细胞的脑胶质瘤G422细胞,于接种后第7日随机选取72只肿瘤粒径为6mm、肿瘤体积约为100mm3的小鼠,随机分为A、B、C和D4组,每组18只。
将比较例3制备的聚乳酸纤维和实施例11制备的含有药物的聚乳酸纤维分别制成纤维毡,采用贴覆的方式分别覆盖在小鼠肿瘤上,即:A组为自由生长对照组,B组为比较例3制备的纤维毡对照组,C组为口服二氯乙酸二异丙胺对照组,D组为实施例11制备的纤维毡治疗组。
分别于用药第7天、第14天和第20天各组各处死6只小鼠,进行肿瘤残留的观察,结果参见表8,表8为本发明提供的纤维毡对脑胶质瘤的治疗效果。
表8本发明提供的纤维毡对脑胶质瘤的治疗效果
Figure BDA0000072234630000171
由表8可知,与自由生长对照组、空白纤维毡对照组和口服药物组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含有药物的聚乳酸能够明显抑制脑胶质瘤的生长,20天后67%的肿瘤消失,且纤维毡完全降解,不会对生物体产生毒性。
实施例13
将30只雌雄各半的BALB/C裸鼠,每只于右腹皮下接种0.1mL含1000000个以上活细胞的甲状腺癌TA-K细胞,于接种后第10日随机选取24只肿瘤粒径为8mm、肿瘤体积约为250mm3的小鼠,随机分为A、B、C和D4组,每组6只。
将比较例3制备的聚乳酸纤维和实施例11制备的含有药物的聚乳酸纤维分别制成纤维毡,采用贴覆的方式分别覆盖在小鼠肿瘤上,即:A组为自由生长对照组,B组为比较例3制备的纤维毡对照组,C组为口服二氯乙酸二异丙胺对照组,D组为实施例11制备的纤维毡治疗组。
分别于用药第5天、第10天和第15天各组各处死2只裸鼠,进行肿瘤残留的观察,结果参见表9,表9为本发明提供的纤维毡对甲状腺癌肿瘤的治疗效果。
表9本发明提供的纤维毡对甲状腺癌肿瘤的治疗效果
Figure BDA0000072234630000181
由表9可知,与自由生长对照组、空白纤维毡对照组和口服药物组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含有药物的聚乳酸能够明显抑制甲状腺癌肿瘤的生长,且纤维毡完全降解,不会对生物体产生毒性。
实施例14
将1.118g粘均分子量为12.3万的聚乳酸(其中含2%的D-构型聚乳酸)溶于混合溶剂,得到聚合物溶液,所述混合溶剂包括12mL氯仿和3mL丙酮;向所述聚合物溶液中加入0.197g二氯乙酸二异丙胺,搅拌溶解,得到药物溶液,所述药物溶液的黏度为3.0cPa;将所述药物溶液加入到10mL的注射器中进行静电纺丝,进行所述静电纺丝时参数如下:电压为40kV;电流为0.2mA;两极间的距离为15cm;所述聚合物溶液在喷丝口处的流速为0.10mL/min;纺丝完成后得到含有药物的聚乳酸纤维,其中,二氯乙酸二异丙胺的质量百分数为15%。
对所述含有药物的聚乳酸纤维进行电镜扫描和能量弥散X射线谱(EDS)分析,结果表明,所述聚乳酸纤维的直径为100nm~2500nm;所述二氯乙酸钠在纤维内部和外部含量均一。
将所述含有药物的聚乳酸纤维进行药物释放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含有药物的聚乳酸纤维的释放速度平稳,且其初期突释不明显。
实施例15
将100只雌雄各半的KM小鼠,每只于右腹皮下接种0.1mL含1000000个以上活细胞的Lewis肺癌细胞,于接种后第7日随机选取72只肿瘤粒径为6mm、肿瘤体积约为100mm3的小鼠,随机分为A、B、C和D4组,每组18只。
将比较例1制备的聚乳酸纤维和实施例14制备的含有药物的聚乳酸纤维分别制成纤维毡,采用贴覆的方式分别覆盖在小鼠肿瘤上,即:A组为自由生长对照组,B组为比较例1制备的纤维毡对照组,C组为口服二氯乙酸二异丙胺对照组,D组为实施例14制备的纤维毡治疗组。
分别于用药第5天、第10天和第15天各组各处死6只小鼠,进行肿瘤残留的观察,结果参见表10,表10为本发明提供的纤维毡对肺癌肿瘤的治疗效果。
表10本发明提供的纤维毡对肺癌肿瘤的治疗效果
Figure BDA0000072234630000191
由表10可知,与自由生长对照组、空白纤维毡对照组和口服药物组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含有药物的聚乳酸能够明显抑制肺癌肿瘤的生长,且纤维毡完全降解,不会对生物体产生毒性。
实施例16
将30只雌性BALB/C裸鼠,每只于右腹皮下接种0.1mL含1000000个以上活细胞的卵巢癌SW626细胞,于接种后第7日随机选取24只肿瘤粒径为6mm、肿瘤体积约为100mm3的小鼠,随机分为A、B、C和D4组,每组6只。
将比较例1制备的聚乳酸纤维和实施例14制备的含有药物的聚乳酸纤维分别制成纤维毡,采用贴覆的方式分别覆盖在小鼠肿瘤上,即:A组为自由生长对照组,B组为比较例1制备的纤维毡对照组,C组为口服二氯乙酸二异丙胺对照组,D组为实施例14制备的纤维毡治疗组。
分别于用药第5天、第10天和第15天各组各处死2只裸鼠,进行肿瘤残留的观察,结果参见表11,表11为本发明提供的纤维毡对卵巢癌肿瘤的治疗效果。
表11本发明提供的纤维毡对卵巢癌肿瘤的治疗效果
Figure BDA0000072234630000201
由表11可知,与自由生长对照组、空白纤维毡对照组和口服药物组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含有药物的聚乳酸能够明显抑制卵巢癌肿瘤的生长,且纤维毡完全降解,不会对生物体产生毒性。
实施例17
将1.308g粘均分子量为12.3万的聚乳酸(其中含2%的D-构型聚乳酸)溶于混合溶剂,得到聚合物溶液,所述混合溶剂包括15mL氯仿和2mL丙酮;向所述聚合物溶液中加入1.328g二氯乙酸二异丙胺、1.328g二氯乙酸钠和3mL甲醇,搅拌溶解,得到药物溶液,所述药物溶液的黏度为3.0cPa;将所述药物溶液加入到10mL的注射器中进行静电纺丝,进行所述静电纺丝时参数如下:电压为40kV;电流为0.2mA;两极间的距离为15cm;所述聚合物溶液在喷丝口处的流速为0.10mL/min;纺丝完成后得到含有药物的聚乳酸纤维,其中,二氯乙酸二异丙胺和二氯乙酸钠总的质量百分数为67%。
对所述含有药物的聚乳酸纤维进行电镜扫描和能量弥散X射线谱(EDS)分析,结果表明,所述聚乳酸纤维的直径为300nm~3000nm;所述二氯乙酸钠和二氯乙酸二异丙胺在纤维内部和外部含量均一。
将所述含有药物的聚乳酸纤维进行药物释放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含有药物的聚乳酸纤维的释放速度平稳,且其初期突释不明显。
实施例18
将100只雌雄各半的KM小鼠,每只于右腹皮下接种0.1mL含1000000个以上活细胞的肝癌H22细胞,于接种后第10日随机选取72只肿瘤粒径为8mm、肿瘤体积约为250mm3的小鼠,随机分为A、B、C和D4组,每组18只。
将实施例17制备的含有药物的聚乳酸纤维分别制成纤维毡,采用贴覆的方式分别覆盖在小鼠肿瘤上,即:A组为自由生长对照组,B组为口服二氯乙酸钠对照组,C组为口服二氯乙酸二异丙胺对照组,D组为实施例17制备的纤维毡治疗组。
分别于用药第5天、第10天和第15天各组各处死6只小鼠,进行肿瘤残留的观察,结果参见表12,表12为本发明提供的纤维毡对肝癌肿瘤的治疗效果。
表12本发明提供的纤维毡对肝癌肿瘤的治疗效果
Figure BDA0000072234630000211
由表12可知,与自由生长对照组、口服二氯乙酸钠对照组和口服二氯乙酸二异丙胺对照组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含有药物的聚乳酸能够明显抑制肝癌肿瘤的生长,15天后有50%的肿瘤消失,且纤维毡完全降解,不会对生物体产生毒性。
实施例19
将1.518g粘均分子量为12.3万的聚乳酸(其中含2%的D-构型聚乳酸)溶于混合溶剂,得到聚合物溶液,所述混合溶剂包括6mL氯仿和2mL丙酮;向所述聚合物溶液中加入0.134g二氯乙酸二异丙胺、0.134g二氯乙酸钠和1mL甲醇,搅拌溶解,得到药物溶液,所述药物溶液的黏度为5.5cPa;将所述药物溶液加入到10mL的注射器中进行静电纺丝,进行所述静电纺丝时参数如下:电压为40kV;电流为0.2mA;两极间的距离为25cm;所述聚合物溶液在喷丝口处的流速为0.05mL/min;纺丝完成后得到含有药物的聚乳酸纤维,其中,二氯乙酸二异丙胺和二氯乙酸钠总的质量百分数为15%。
对所述含有药物的聚乳酸纤维进行电镜扫描和能量弥散X射线谱(EDS)分析,结果表明,所述聚乳酸纤维的直径为100nm~2500nm;所述二氯乙酸钠和二氯乙酸二异丙胺在纤维内部和外部含量均一。
将所述含有药物的聚乳酸纤维进行药物释放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含有药物的聚乳酸纤维的释放速度平稳,且其初期突释不明显。
实施例20
将100只雄性BALB/C小鼠,每只于右腹皮下接种0.1mL含1000000个以上活细胞的前列腺癌RM-1细胞,于接种后第7日随机选取72只肿瘤粒径为6mm、肿瘤体积约为100mm3的小鼠,随机分为A、B、C和D4组,每组18只。
将实施例19制备的含有药物的聚乳酸纤维分别制成纤维毡,采用贴覆的方式分别覆盖在小鼠肿瘤上,即:A组为自由生长对照组,B组为口服二氯乙酸钠对照组,C组为口服二氯乙酸二异丙胺对照组,D组为实施例19制备的纤维毡治疗组。
分别于用药第5天、第10天和第15天各组各处死6只小鼠,进行肿瘤残留的观察,结果参见表13,表13为本发明提供的纤维毡对前列腺癌肿瘤的治疗效果。
表13本发明提供的纤维毡对前列腺癌肿瘤的治疗效果
Figure BDA0000072234630000231
由表13可知,与自由生长对照组、口服二氯乙酸钠对照组和口服二氯乙酸二异丙胺对照组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含有药物的聚乳酸能够明显抑制前列腺癌肿瘤的生长,15天后有67%的肿瘤消失,且纤维毡完全降解,不会对生物体产生毒性。
实施例21
将1.448g粘均分子量为12.3万的聚乳酸(其中含2%的D-构型聚乳酸)溶于混合溶剂,得到聚合物溶液,所述混合溶剂包括10mL氯仿和2mL丙酮;向所述聚合物溶液中加入0.483g二氯乙酸二异丙胺、0.483g二氯乙酸钠和3mL甲醇,搅拌溶解,得到药物溶液,所述药物溶液的黏度为4.2cPa;将所述药物溶液加入到10mL的注射器中进行静电纺丝,进行所述静电纺丝时参数如下:电压为40kV;电流为0.2mA;两极间的距离为20cm;所述聚合物溶液在喷丝口处的流速为0.08mL/min;纺丝完成后得到含有药物的聚乳酸纤维,其中,二氯乙酸二异丙胺和二氯乙酸钠总的质量百分数为40%。
对所述含有药物的聚乳酸纤维进行电镜扫描和能量弥散X射线谱(EDS)分析,结果表明,所述聚乳酸纤维的直径为200nm~2800nm;所述二氯乙酸钠和二氯乙酸二异丙胺在纤维内部和外部含量均一。
将所述含有药物的聚乳酸纤维进行药物释放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含有药物的聚乳酸纤维的释放速度平稳,且其初期突释不明显。
实施例22
将100只雌性BALB/C小鼠,每只于右腹皮下接种0.1mL含1000000个以上活细胞的乳腺癌4T1细胞,于接种后第12日随机选取72只肿瘤粒径为8mm、肿瘤体积约为250mm3的小鼠,随机分为A、B、C和D4组,每组18只。
将实施例21制备的含有药物的聚乳酸纤维分别制成纤维毡,采用贴覆的方式分别覆盖在小鼠肿瘤上,即:A组为自由生长对照组,B组为口服二氯乙酸钠对照组,C组为口服二氯乙酸二异丙胺对照组,D组为实施例19制备的纤维毡治疗组。
分别于用药第5天、第10天和第15天各组各处死6只小鼠,进行肿瘤残留的观察,结果参见表14,表14为本发明提供的纤维毡对乳腺癌肿瘤的治疗效果。
表14本发明提供的纤维毡对乳腺癌肿瘤的治疗效果
由表14可知,与自由生长对照组、口服二氯乙酸钠对照组和口服二氯乙酸二异丙胺对照组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含有药物的聚乳酸能够明显抑制乳腺癌肿瘤的生长,15天后有50%的肿瘤消失,且纤维毡完全降解,不会对生物体产生毒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治疗肿瘤的药物缓释系统,包括:
药物载体,所述药物载体为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纤维;
包载在所述药物载体上的药物,所述药物为二氯乙酸盐;
包载在所述药物载体上的表面活性剂;
其中,所述药物占所述药物缓释系统的质量百分比为15%~70%,所述表面活性剂占所述药物缓释系统的质量百分比为0%~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释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载体为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纤维形成的无纺布或纤维毡,所述无纺布或纤维毡的厚度为0.05mm~5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药物缓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纤维的直径为100nm~3000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缓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为聚乳酸、聚ε-己内酯、聚乙交酯、由丙交酯、乙交酯、ε-己内酯和乙二醇形成的无规共聚物和由丙交酯、乙交酯、ε-己内酯和乙二醇形成的嵌段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缓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氯乙酸盐为二氯乙酸钠、二氯乙酸二异丙胺、二氯乙酸钾、二氯乙酸锌、二氯乙酸钙、二氯乙酸铵类化合物和二氯乙酸胺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缓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脂肪酸山梨坦、甘油单硬脂酸酯、甘油双硬脂酸酯、单硬脂酸丙二醇酯、山梨糖醇倍半油酸酯、乙二醇单硬脂酸酯、一缩二乙二醇十二烷基酯、烷基酚聚氧乙醚、卵磷脂、双甘油二油酸酯和甘油单油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7.一种用于治疗肿瘤的药物缓释系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二氯乙酸盐和表面活性剂溶于溶剂中,得到药物溶液或药物乳液,其中,所述二氯乙酸盐占所述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二氯乙酸盐和表面活性剂总质量的质量百分比为15%~70%,所述表面活性剂占所述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二氯乙酸盐和表面活性剂总质量的质量百分比为0%~15%;
b)将所述步骤a)得到的药物溶液或药物乳液进行静电纺丝,得到用于治疗肿瘤的药物缓释系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具体包括:
a11)将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溶于有机溶剂中,得到聚合物溶液;
a12)向所述步骤a11)得到的聚合物溶液中加入二氯乙酸盐和可溶解所述二氯乙酸盐的有机溶剂,得到药物溶液。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具体包括:
a21)将二氯乙酸盐溶于水中,得到二氯乙酸盐水溶液;
a22)将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溶于有机溶剂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后得到聚合物溶液;
a23)向所述步骤a21)得到的二氯乙酸盐水溶液中加入所述步骤a22)得到的聚合物溶液,混合、乳化后得到药物乳液。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为醇、酮、乙腈、二氧六环、四氢呋喃、二甲基亚砜、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2,5-二甲基呋喃、氯仿、二氯甲烷、甲苯和二甲苯中的一种或多种。
CN 201110179488 2011-06-29 2011-06-29 用于治疗肿瘤的药物缓释系统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22284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179488 CN102228424B (zh) 2011-06-29 2011-06-29 用于治疗肿瘤的药物缓释系统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179488 CN102228424B (zh) 2011-06-29 2011-06-29 用于治疗肿瘤的药物缓释系统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28424A true CN102228424A (zh) 2011-11-02
CN102228424B CN102228424B (zh) 2013-04-24

Family

ID=448410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110179488 Active CN102228424B (zh) 2011-06-29 2011-06-29 用于治疗肿瘤的药物缓释系统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228424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90489A (zh) * 2013-12-30 2014-04-02 南京达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灯盏花素组合物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48455A (zh) * 2015-12-14 2016-07-13 南京市鼓楼医院 二氯醋酸二异丙胺治疗肿瘤的应用
CN111773204A (zh) * 2019-04-03 2020-10-16 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南医院 二氯乙酸钠在制备治疗血管性痴呆药物中的用途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39363A (zh) * 2003-03-30 2003-09-03 南昌弘益科技有限公司 二氯乙酸二异丙胺口服制剂及其制备工艺一治疗肝脏功能损害
CN1442133A (zh) * 2003-04-17 2003-09-17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超细纤维药物剂型及其制备方法
CN1869291A (zh) * 2005-05-23 2006-11-29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聚酯/碳纳米管纳米复合材料的纤维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21739A (zh) * 2008-10-10 2010-06-09 陈东 可缓控释治疗性药物的高分子复合纤维手术缝合线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39363A (zh) * 2003-03-30 2003-09-03 南昌弘益科技有限公司 二氯乙酸二异丙胺口服制剂及其制备工艺一治疗肝脏功能损害
CN1442133A (zh) * 2003-04-17 2003-09-17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超细纤维药物剂型及其制备方法
CN1869291A (zh) * 2005-05-23 2006-11-29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聚酯/碳纳米管纳米复合材料的纤维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21739A (zh) * 2008-10-10 2010-06-09 陈东 可缓控释治疗性药物的高分子复合纤维手术缝合线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材料工程2008年增刊1》 2008 张磊等 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纤维的研究 , *
《纺织学报》 200606 陈驰等 可生物降解功能纤维的研究进展 第27卷, 第7期 *
《纺织学报》 200802 鲍扬波等 聚合物静电纺及在组织工程支架中的应用 第29卷, 第2期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90489A (zh) * 2013-12-30 2014-04-02 南京达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灯盏花素组合物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48455A (zh) * 2015-12-14 2016-07-13 南京市鼓楼医院 二氯醋酸二异丙胺治疗肿瘤的应用
CN111773204A (zh) * 2019-04-03 2020-10-16 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南医院 二氯乙酸钠在制备治疗血管性痴呆药物中的用途
CN111773204B (zh) * 2019-04-03 2023-01-24 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南医院 二氯乙酸钠在制备治疗血管性痴呆药物中的用途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28424B (zh) 2013-04-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aplan et al. Prevention of lung cancer recurrence using cisplatin-loaded superhydrophobic nanofiber meshes
CN103282037B (zh) 抗肿瘤生物碱的联合治疗
CN103622903B (zh) 盐酸普萘洛尔脂质体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70518B (zh) 一种难溶性药物球形颗粒的制备方法
CN102228424B (zh) 用于治疗肿瘤的药物缓释系统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16111A (zh) 一种罗哌卡因纳米脂质载体温敏原位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43578B (zh) 一种载抗肿瘤光敏剂纳米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22794A (zh) 一种联合分子靶向药物和细胞毒药物的凝胶注射剂
CN101697963B (zh) 一种载多烯紫杉醇plga缓释微球的制备方法及其在超声介导下肿瘤间质化疗中的应用
Yan et al. In vivo biodistribution for tumor targeting of 5-fluorouracil (5-FU) loaded N-succinyl-chitosan (Suc-Chi) nanoparticles
CN101822641B (zh) 一种k237多肽修饰的隐形纳米粒及其应用
CN106729717A (zh) Glp‑1类似物和齐考诺肽组合物缓释微球制剂
Qian et al. Evaluation of cisplatin-hydrogel for improving localized antitumor efficacy in gastric cancer
JP2015155392A (ja) グルコースと炭酸アパタイトを使用した抗癌剤
CN101822642B (zh) 一种载有抗肿瘤血管生成药物的多肽修饰的隐形纳米粒及其应用
JPWO2015125934A1 (ja) 抗癌剤の抗腫瘍効果の増強剤
CN102145160A (zh) 一种lhrh拮抗剂注射用的缓释植入制剂
CN105997889A (zh) 一种皮下注射用氨磷汀缓释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CN100423719C (zh) 一种多烯紫杉醇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47642A (zh) 一种含福莫特罗或其富马酸盐的透皮贴剂
EP2809308B1 (en)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ndga derivatives and sorafenib and their use in treatment of cancer
CN102846556B (zh) 一种5-氟尿嘧啶载药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93663B (zh) 一种含抗肿瘤药物2-甲氧基雌二醇的缓释微球注射剂
CN102775596B (zh) 紫杉醇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2836437B (zh) 一种能够自组装成胶束的多西他赛聚氧乙烯-聚氧丙烯-聚氧乙烯化合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