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46556B - 一种5-氟尿嘧啶载药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5-氟尿嘧啶载药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46556B
CN102846556B CN201210192422.4A CN201210192422A CN102846556B CN 102846556 B CN102846556 B CN 102846556B CN 201210192422 A CN201210192422 A CN 201210192422A CN 102846556 B CN102846556 B CN 10284655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uorouracil
cyanoacrylate
glass container
flat circular
circular gla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9242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46556A (zh
Inventor
柏自奎
陈立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n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Industrial Park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柏自奎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柏自奎 filed Critical 柏自奎
Priority to CN20121019242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846556B/zh
Publication of CN1028465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465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465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465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5-氟尿嘧啶载药微球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可生物降解性高分子材料包覆5-氟尿嘧啶载药微球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5-氟尿嘧啶载药微球制备方法以α-氰基丙烯酸酯为载体,利用α-氰基丙烯酸酯单体聚合过程中包埋5-氟尿嘧啶,形成5-氟尿嘧啶与α-氰基丙烯酸酯的质量比为1/100-50/100,平均粒径为200nm-5μm的载药微球。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5-氟尿嘧啶载药微球及其制备技术中的不足,提出一种可适用于手术创面及表皮给药的缓释制剂,配合人体腔内及体表手术缝合的生物胶,具有降解速度的一致性,操作简单,不需要其他多种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及赋型剂等添加剂的载药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Description

一种5-氟尿嘧啶载药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5-氟尿嘧啶载药微球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可生物降解性高分子材料包覆5-氟尿嘧啶载药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简称5-Fu)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抗肿瘤药物之一,其抗癌谱较广,已广泛用于各种实体瘤的治疗,其局部浓度维持时间与疗效呈正相关,但其血浆半衰期极短,血浆半衰期t1/2约10-20分钟。需频繁给药,且毒副作用较大,不易为患者所接受。为了减少5-氟尿嘧啶的毒副作用并提高药物利用率,可以使之与可生物降解性高分子材料混合,制成具有缓释作用的载药微球,经注射使药物富集于实体瘤周围,从而提高组织中药物的局部浓度,可减少给药次数,降低全身药物浓度降低毒副作用,提高疗效。目前关于可降解性高分子材料包覆氟尿嘧啶微球的研究较多,都是采用O/O型和O/W型乳化挥发法及喷雾干燥法制备氟尿嘧啶聚乳酸微球,或以壳聚糖为载体的微球,其不足之处在于,用O/O型和O/W型乳化挥发法制备得到的微球载药量低,而喷雾干燥法对制备条件要求较高,并且制备过程中使用了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及成型剂等,都将有部分残留在药物制剂中,对机体不利。中国专利公开号CN1565427,公开日2005年1月19日,发明创造的名称为用于胃癌治疗的5-氟尿嘧啶胃内漂浮滞留双层缓释片,该申请案公开了口服5-氟尿嘧啶双层缓释片制剂的制备方法;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87263,公开日1994年6月1日,发明创造的名称为增效氟尿嘧啶及其衍生物喃氟啶栓剂和制备方法,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混合脂肪酸类和甘油明胶为基质制成增效氟尿嘧啶与喃氟啶直肠及阴道栓剂的制备方法;中国专利公开号CN1208611,公开日1999年2月24日,发明创造的名称为氟尿嘧啶缓释体内植入药物及其制备方法,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由氟尿嘧啶和聚合物,阻滞剂,致孔剂组成的氟尿嘧啶缓释体内植入药物的制备方法。上述各申请案中都是针对一个特定应用领域而开发的氟尿嘧啶缓释体,尚无可适用于手术创面及表皮给药的缓释制剂,配合人体腔内及体表手术缝合的生物胶α-氰基丙烯酸酯,具有缓释制剂与生物胶α-氰基丙烯酸酯一致的降解速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5-氟尿嘧啶载药微球及其制备技术中的不足,提出一种可适用于手术创面及表皮给药的缓释制剂,配合人体腔内及体表手术缝合的生物胶,具有降解速度的一致性,操作简单,不需要其他多种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及赋型剂等添加剂的载药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5-氟尿嘧啶载药微球,所述载药微球是以α-氰基丙烯酸酯为载体,利用α-氰基丙烯酸酯单体聚合过程中包埋5-氟尿嘧啶,形成5-氟尿嘧啶与α-氰基丙烯酸酯的质量比为1/100-50/100,平均粒径为200nm-5μm的载药微球。
所述的α-氰基丙烯酸酯是α-氰基丙烯酸甲酯或α-氰基丙烯酸乙酯或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或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或α-氰基丙烯酸异戊酯中的一种,或其中两种的组合,或其中三种的组合。
5-氟尿嘧啶载药微球的制备,制备按以下步骤:
a复合溶液的配制
将5-氟尿嘧啶溶入酒精溶剂中,在密封的条件下磁搅拌1小时-2小时,获得5-氟尿嘧啶质量百分比为0.05wt%-1wt%的溶液,再在溶液中,按5-氟尿嘧啶与α-氰基丙烯酸酯的质量比为1/100-50/100的量加入α-氰基丙烯酸酯,在密封的条件下搅拌2小时-3小时,获得5-氟尿嘧啶与α-氰基丙烯酸酯的复合溶液;
b静电喷雾成球
将经步骤a获得的复合溶液吸入静电纺用的纺丝液管中,将平底圆形玻璃容器置于磁搅拌器平台上,在平底圆形玻璃容器内置入导电圆环电极,平底圆形玻璃容器底面直径与导电圆环电极的直径比为5/4,导电圆环电极接地,将蒸馏水倒入平底圆形玻璃容器中,使导电圆环电极完全浸没在蒸馏水内,并在磁力搅拌器的作用下,使平底圆形玻璃容器内液面产生连续的波纹,磁力搅拌器的转速为60转/分钟-360转/分钟,将纺丝液管的喷嘴垂直置于平底圆形玻璃容器中心上方5cm-30cm,并在纺丝液管的纺丝头上接入5kV-30kV的电压,复合溶液在纺丝液管中的推出速度为0.1ml/小时-5ml/小时,复合溶液中的溶剂酒精挥发,5-氟尿嘧啶/α-氰基丙烯酸酯复合微滴落入平底圆形玻璃容器中的蒸馏水中,α-氰基丙烯酸酯在蒸馏水中快速聚合形成5-氟尿嘧啶/α-氰基丙烯酸酯复合微球;
c经步骤b得到的5-氟尿嘧啶/α-氰基丙烯酸酯复合微球和蒸馏水的混合物经冷冻干燥36小时-48小时,得到质量比为1/100-50/100、平均粒径为200nm-5μm的5-氟尿嘧啶/α-氰基丙烯酸酯载药微球。
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发明5-氟尿嘧啶载药微球是同通过5-氟尿嘧啶与α-氰基丙烯酸酯在酒精中形成复合溶液,在静电喷中乙醇挥发,5-氟尿嘧啶与α-氰基丙烯酸酯的复合微滴落入平底圆形玻璃容器中的蒸馏水中,α-氰基丙烯酸酯在蒸馏水中快速聚合实现对5-氟尿嘧啶的包埋,而非5-氟尿嘧啶为核,α-氰基丙烯酸酯为壳的包覆结构。5-氟尿嘧啶载药微球的载体α-氰基丙烯酸酯是α-氰基丙烯酸甲酯或α-氰基丙烯酸乙酯或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或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或α-氰基丙烯酸异戊酯中的一种,或其中两种的组合,或其中三种的组合。
本发明5-氟尿嘧啶载药微球具有较高的载药量,具有方便的调节方式,直接调节复合溶液中5-氟尿嘧啶与α-氰基丙烯酸酯的质量比。
本发明5-氟尿嘧啶载药微球可以依据应用领域、需要的降解速度而方便的选择载体,如要应用于手术创面及表皮给药的缓释载药微球,可以选择与应用于手术创面及表皮的可降解生物胶相同的α-氰基丙烯酸酯为载体,可降解生物胶α-氰基丙烯酸酯是α-氰基丙烯酸甲酯或α-氰基丙烯酸乙酯或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或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或α-氰基丙烯酸异戊酯中的一种,或其中两种的组合,或其中三种的组合,所获得的5-氟尿嘧啶载药微球在相应α-氰基丙烯酸酯生物胶中具有良好的相容性与分散性,5-氟尿嘧啶载药微球与α-氰基丙烯酸酯生物胶具有一致的降解速度及在体内分解、排泄等特点,不会有新的降解产物而产生新的问题。
本发明静电喷的方法制备5-氟尿嘧啶载药微球,具有方便的微球大小控制特性,通过调节静电喷工艺中复合溶液的推出速度、静电喷电压、静电喷头与收集水面之间的距离都可以实现微球大小的控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5-氟尿嘧啶载药微球,所述载药微球是以α-氰基丙烯酸酯为载体,利用α-氰基丙烯酸酯单体聚合过程中包埋5-氟尿嘧啶,形成5-氟尿嘧啶与α-氰基丙烯酸酯的质量比为1/100-50/100,平均粒径为200nm-5μm的载药微球。
所述的α-氰基丙烯酸酯是α-氰基丙烯酸甲酯或α-氰基丙烯酸乙酯或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或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或α-氰基丙烯酸异戊酯中的一种,或其中两种的组合,或其中三种的组合。当α-氰基丙烯酸酯为两种组合时,可采用α-氰基丙烯酸甲酯/α-氰基丙烯酸异戊酯;α-氰基丙烯酸乙酯/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它们的质量比可以是7/3或6/4或5/5等。当α-氰基丙烯酸酯为两种组合时,可采用α-氰基丙烯酸甲酯/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α-氰基丙烯酸异戊酯或α-氰基丙烯酸乙酯/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或α-氰基丙烯酸甲酯/α-氰基丙烯酸乙酯/α-氰基丙烯酸异戊酯,它们的质量比可以是5/3/2或4/3/3或2/5/3等。
5-氟尿嘧啶载药微球的制备,制备按以下步骤:
a复合溶液的配制
将5-氟尿嘧啶溶入酒精溶剂中,在密封的条件下磁搅拌1小时-2小时,获得5-氟尿嘧啶质量百分比为0.05wt%-1wt%的溶液,再在溶液中,按5-氟尿嘧啶与α-氰基丙烯酸酯的质量比为1/100-50/100的量加入α-氰基丙烯酸酯,密封的条件下搅拌2小时-3小时,获得5-氟尿嘧啶与α-氰基丙烯酸酯的复合溶液。
b静电喷雾成球
将经步骤a获得的复合溶液吸入静电纺用的纺丝液管中,将平底圆形玻璃容器置于磁搅拌器平台上,在平底圆形玻璃容器内置入导电圆环电极,平底圆形玻璃容器底面直径与导电圆环电极的直径比为5/4,导电圆环电极接地,将蒸馏水倒入平底圆形玻璃容器中,使导电圆环电极完全浸没在蒸馏水内,并在磁力搅拌器的作用下,使平底圆形玻璃容器内液面产生连续的波纹,磁力搅拌器的转速为60转/分钟-360转/分钟,将纺丝液管的喷嘴垂直置于平底圆形玻璃容器中心上方5cm-30cm,并在纺丝液管的纺丝头上接入5kV-30kV的电压,复合溶液在纺丝液管中的推出速度为0.1ml/小时-5ml/小时,复合溶液中的溶剂酒精挥发,5-氟尿嘧啶/α-氰基丙烯酸酯复合微滴落入平底圆形玻璃容器中的蒸馏水中,α-氰基丙烯酸酯在蒸馏水中快速聚合形成5-氟尿嘧啶/α-氰基丙烯酸酯复合微球。通过调节静电喷工艺中复合溶液的推出速度、静电喷电压、静电喷头与收集水面之间的距离都可以实现微球大小的控制。当复合溶液的推出速度快,静电喷电压低,静电喷头与收集水面之间的距离大可获得较大直径的5-氟尿嘧啶/α-氰基丙烯酸酯复合微球。当复合溶液的推出速度慢,静电喷电压高,静电喷头与收集水面之间的距离大可获得较小直径的5-氟尿嘧啶/α-氰基丙烯酸酯复合微球。通过静电喷工艺的调控与组合可以方便的控制5-氟尿嘧啶/α-氰基丙烯酸酯复合微球的大小。
c经步骤b得到的5-氟尿嘧啶/α-氰基丙烯酸酯复合微球和蒸馏水的混合物经冷冻干燥36小时-48小时,得到质量比为1/100-50/100、平均粒径为200nm-5μm的5-氟尿嘧啶/α-氰基丙烯酸酯载药微球。
以上技术方案(a)复合溶液的配制中,5-氟尿嘧啶混合于酒精在密封的条件下磁搅拌,在于抑制溶剂酒精的挥发,获得均匀稳定的复合溶液;技术方案(b)静电喷雾成球过程是在一个开放系统中进行,促进溶剂酒精挥发,获得5-氟尿嘧啶/α-氰基丙烯酸酯复合微滴。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阐述
实施例一:
a复合溶液的配制
将5-氟尿嘧啶溶入酒精溶剂中,在密封的条件下磁搅拌1小时,获得5-氟尿嘧啶质量百分比为0.05wt%的溶液,再在溶液中,按5-氟尿嘧啶与α-氰基丙烯酸甲酯的质量比为1/100的量加入α-氰基丙烯酸甲酯,密封的条件下搅拌2小时,获得5-氟尿嘧啶与α-氰基丙烯酸甲酯的复合溶液;
b静电喷雾成球
将经步骤a获得的复合溶液吸入静电纺用的纺丝液管中,将平底圆形玻璃容器置于磁搅拌器平台上,在平底圆形玻璃容器内置入导电圆环电极,平底圆形玻璃容器底面直径与导电圆环电极的直径比为5/4,导电圆环电极接地,将蒸馏水倒入平底圆形玻璃容器中,使导电圆环电极完全浸没在蒸馏水内,并在磁力搅拌器的作用下,使平底圆形玻璃容器内液面产生连续的波纹,磁力搅拌器的转速为60转/分钟,将纺丝液管的喷嘴垂直置于平底圆形玻璃容器中心上方5cm,并在纺丝液管的纺丝头上接入5kV的电压,复合溶液在纺丝液管中的推出速度为0.1ml/小时,复合溶液中的溶剂酒精挥发,5-氟尿嘧啶/α-氰基丙烯酸甲酯复合微滴落入平底圆形玻璃容器中的蒸馏水中,α-氰基丙烯酸甲酯在蒸馏水中快速聚合形成5-氟尿嘧啶/α-氰基丙烯酸甲酯复合微球;
c经步骤b得到的5-氟尿嘧啶/α-氰基丙烯酸甲酯复合微球和蒸馏水的混合物经冷冻干燥36小时,得到质量比为1/100、平均粒径为200nm的5-氟尿嘧啶/α-氰基丙烯酸甲酯载药微球。这种载药微球应用于α-氰基丙烯酸甲酯生物胶中,具有与生物胶一致的降解速度及分解产物,随α-氰基丙烯酸甲酯的降解连续释放出5-氟尿嘧啶。
实施例二:
a复合溶液的配制
将5-氟尿嘧啶溶入酒精溶剂中,密封的条件下磁搅拌1小时,获得5-氟尿嘧啶质量百分比为0.1wt%的溶液,再在溶液中,按5-氟尿嘧啶与α-氰基丙烯酸乙酯的质量比为10/100的量加入α-氰基丙烯酸乙酯,密封的条件下搅拌2小时,获得5-氟尿嘧啶与α-氰基丙烯酸乙酯的复合溶液;
b静电喷雾成球
将经步骤a获得的复合溶液吸入静电纺用的纺丝液管中,将平底圆形玻璃容器置于磁搅拌器平台上,在平底圆形玻璃容器内置入导电圆环电极,平底圆形玻璃容器底面直径与导电圆环电极的直径比为5/4,导电圆环电极接地,将蒸馏水倒入平底圆形玻璃容器中,使导电圆环电极完全浸没在蒸馏水内,并在磁力搅拌器的作用下,使平底圆形玻璃容器内液面产生连续的波纹,磁力搅拌器的转速为120转/分钟,将纺丝液管的喷嘴垂直置于平底圆形玻璃容器中心上方10cm,并在纺丝液管的纺丝头上接入10kV的电压,复合溶液在纺丝液管中的推出速度为0.8ml/小时,复合溶液中的溶剂酒精挥发,5-氟尿嘧啶/α-氰基丙烯酸乙酯复合微滴落入平底圆形玻璃容器中的蒸馏水中,α-氰基丙烯酸乙酯在蒸馏水中快速聚合形成5-氟尿嘧啶/α-氰基丙烯酸乙酯复合微球;
c经步骤b得到的5-氟尿嘧啶/α-氰基丙烯酸酯复合微球和蒸馏水的混合物经冷冻干燥40小时,得到质量比为10/100、平均粒径为500nm的5-氟尿嘧啶/α-氰基丙烯酸乙酯载药微球。这种载药微球应用于α-氰基丙烯酸乙酯生物胶中,具有与生物胶一致的降解速度及分解产物,随α-氰基丙烯酸乙酯的降解连续释放出5-氟尿嘧啶。
实施例三:
a复合溶液的配制
将5-氟尿嘧啶溶入酒精溶剂中,密封的条件下磁搅拌2小时,获得5-氟尿嘧啶质量百分比为0.5wt%的溶液,再在溶液中,按5-氟尿嘧啶与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的质量比为20/100的量加入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密封的条件下搅拌3小时,获得5-氟尿嘧啶与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的复合溶液;
b静电喷雾成球
将经步骤a获得的复合溶液吸入静电纺用的纺丝液管中,将平底圆形玻璃容器置于磁搅拌器平台上,在平底圆形玻璃容器内置入导电圆环电极,平底圆形玻璃容器底面直径与导电圆环电极的直径比为5/4,导电圆环电极接地,将蒸馏水倒入平底圆形玻璃容器中,使导电圆环电极完全浸没在蒸馏水内,并在磁力搅拌器的作用下,使平底圆形玻璃容器内液面产生连续的波纹,磁力搅拌器的转速为200转/分钟,将纺丝液管的喷嘴垂直置于平底圆形玻璃容器中心上方15cm,并在纺丝液管的纺丝头上接入15kV的电压,复合溶液在纺丝液管中的推出速度为1.5ml/小时,复合溶液中的溶剂酒精挥发,5-氟尿嘧啶/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复合微滴落入平底圆形玻璃容器中的蒸馏水中,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在蒸馏水中快速聚合形成5-氟尿嘧啶/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复合微球;
c经步骤b得到的5-氟尿嘧啶/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复合微球和蒸馏水的混合物经冷冻干燥45小时,得到质量比为20/100、平均粒径为1μm的5-氟尿嘧啶/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载药微球。这种载药微球应用于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生物胶中,具有与生物胶一致的降解速度及分解产物,随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的降解连续释放出5-氟尿嘧啶。
实施例四:
a复合溶液的配制
将5-氟尿嘧啶溶入酒精溶剂中,密封的条件下磁搅拌2小时,获得5-氟尿嘧啶质量百分比为0.8wt%的溶液,再在溶液中,按5-氟尿嘧啶与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的质量比为30/100的量加入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密封的条件下搅拌3小时,获得5-氟尿嘧啶与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的复合溶液;
b静电喷雾成球
将经步骤a获得的复合溶液吸入静电纺用的纺丝液管中,将平底圆形玻璃容器置于磁搅拌器平台上,在平底圆形玻璃容器内置入导电圆环电极,平底圆形玻璃容器底面直径与导电圆环电极的直径比为5/4,导电圆环电极接地,将蒸馏水倒入平底圆形玻璃容器中,使导电圆环电极完全浸没在蒸馏水内,并在磁力搅拌器的作用下,使平底圆形玻璃容器内液面产生连续的波纹,磁力搅拌器的转速为300转/分钟,将纺丝液管的喷嘴垂直置于平底圆形玻璃容器中心上方20cm,并在纺丝液管的纺丝头上接入20kV的电压,复合溶液在纺丝液管中的推出速度为3ml/小时,复合溶液中的溶剂酒精挥发,5-氟尿嘧啶/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复合微滴落入平底圆形玻璃容器中的蒸馏水中,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在蒸馏水中快速聚合形成5-氟尿嘧啶/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复合微球;
c经步骤b得到的5-氟尿嘧啶/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复合微球和蒸馏水的混合物经冷冻干燥48小时,得到质量比为30/100、平均粒径为3μm的5-氟尿嘧啶/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载药微球。这种载药微球应用于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生物胶中,具有与生物胶一致的降解速度及分解产物,随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的降解连续释放出5-氟尿嘧啶。
实施例五:
a复合溶液的配制
将5-氟尿嘧啶溶入酒精溶剂中,密封的条件下磁搅拌2小时,获得5-氟尿嘧啶质量百分比为1wt%的溶液,再在溶液中,按5-氟尿嘧啶与α-氰基丙烯酸异戊酯的质量比为50/100的量加入α-氰基丙烯酸异戊酯,密封的条件下搅拌3小时,获得5-氟尿嘧啶与α-氰基丙烯酸异戊酯的复合溶液;
b静电喷雾成球
将经步骤a获得的复合溶液吸入静电纺用的纺丝液管中,将平底圆形玻璃容器置于磁搅拌器平台上,在平底圆形玻璃容器内置入导电圆环电极,平底圆形玻璃容器底面直径与导电圆环电极的直径比为5/4,导电圆环电极接地,将蒸馏水倒入平底圆形玻璃容器中,使导电圆环电极完全浸没在蒸馏水内,并在磁力搅拌器的作用下,使平底圆形玻璃容器内液面产生连续的波纹,磁力搅拌器的转速为360转/分钟,将纺丝液管的喷嘴垂直置于平底圆形玻璃容器中心上方30cm,并在纺丝液管的纺丝头上接入30kV的电压,复合溶液在纺丝液管中的推出速度为5ml/小时,复合溶液中的溶剂酒精挥发,5-氟尿嘧啶/α-氰基丙烯酸异戊酯复合微滴落入平底圆形玻璃容器中的蒸馏水中,α-氰基丙烯酸异戊酯在蒸馏水中快速聚合形成5-氟尿嘧啶/α-氰基丙烯酸异戊酯复合微球;
c经步骤b得到的5-氟尿嘧啶/α-氰基丙烯酸异戊酯复合微球和蒸馏水的混合物经冷冻干燥48小时,得到质量比为50/100、平均粒径为5μm的5-氟尿嘧啶/α-氰基丙烯酸酯载药微球。这种载药微球应用于α-氰基丙烯酸异戊酯生物胶中,具有与生物胶一致的降解速度及分解产物,随α-氰基丙烯酸异戊酯的降解连续释放出5-氟尿嘧啶。
实施例六:
a复合溶液的配制
将5-氟尿嘧啶溶入酒精溶剂中,密封的条件下磁搅拌1小时,获得5-氟尿嘧啶质量百分比为0.5wt%的溶液,再在溶液中,按5-氟尿嘧啶与二元组合α-氰基丙烯酸酯(α-氰基丙烯酸甲酯/α-氰基丙烯酸异戊酯的质量比为7/3)的质量比为20/100的量加入二元组合α-氰基丙烯酸酯,密封的条件下搅拌2小时,获得5-氟尿嘧啶与二元组合α-氰基丙烯酸酯的复合溶液;
b静电喷雾成球
将经步骤a获得的复合溶液吸入静电纺用的纺丝液管中,将平底圆形玻璃容器置于磁搅拌器平台上,在平底圆形玻璃容器内置入导电圆环电极,平底圆形玻璃容器底面直径与导电圆环电极的直径比为5/4,导电圆环电极接地,将蒸馏水倒入平底圆形玻璃容器中,使导电圆环电极完全浸没在蒸馏水内,并在磁力搅拌器的作用下,使平底圆形玻璃容器内液面产生连续的波纹,磁力搅拌器的转速为100转/分钟,将纺丝液管的喷嘴垂直置于平底圆形玻璃容器中心上方10cm,并在纺丝液管的纺丝头上接入5kV的电压,复合溶液在纺丝液管中的推出速度为0.1ml/小时,复合溶液中的溶剂酒精挥发,5-氟尿嘧啶/二元组合α-氰基丙烯酸酯复合微滴落入平底圆形玻璃容器中的蒸馏水中,二元组合α-氰基丙烯酸酯在蒸馏水中快速聚合形成5-氟尿嘧啶/二元组合α-氰基丙烯酸酯复合微球;
c经步骤b得到的5-氟尿嘧啶/二元组合α-氰基丙烯酸酯复合微球和蒸馏水的混合物经冷冻干燥40时,得到质量比为20/100、平均粒径为800nm的5-氟尿嘧啶/二元组合α-氰基丙烯酸酯载药微球。这种载药微球应用于二元组合α-氰基丙烯酸酯(α-氰基丙烯酸甲酯/α-氰基丙烯酸异戊酯的质量比为7/3)生物胶中,具有与生物胶一致的降解速度及分解产物,随二元组合α-氰基丙烯酸酯(α-氰基丙烯酸甲酯/α-氰基丙烯酸异戊酯的质量比为7/3)的降解连续释放出5-氟尿嘧啶。
实施例七:
a复合溶液的配制
将5-氟尿嘧啶溶入酒精溶剂中,密封的条件下磁搅拌2小时,获得5-氟尿嘧啶质量百分比为0.8wt%的溶液,再在溶液中,按5-氟尿嘧啶与二元组合α-氰基丙烯酸酯(α-氰基丙烯酸乙酯/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的质量比为6/4)的质量比为40/100的量加入二元组合α-氰基丙烯酸酯,密封的条件下搅拌3小时,获得5-氟尿嘧啶与二元组合α-氰基丙烯酸酯的复合溶液;
b静电喷雾成球
将经步骤a获得的复合溶液吸入静电纺用的纺丝液管中,将平底圆形玻璃容器置于磁搅拌器平台上,在平底圆形玻璃容器内置入导电圆环电极,平底圆形玻璃容器底面直径与导电圆环电极的直径比为5/4,导电圆环电极接地,将蒸馏水倒入平底圆形玻璃容器中,使导电圆环电极完全浸没在蒸馏水内,并在磁力搅拌器的作用下,使平底圆形玻璃容器内液面产生连续的波纹,磁力搅拌器的转速为150转/分钟,将纺丝液管的喷嘴垂直置于平底圆形玻璃容器中心上方20cm,并在纺丝液管的纺丝头上接入20kV的电压,复合溶液在纺丝液管中的推出速度为3ml/小时,复合溶液中的溶剂酒精挥发,5-氟尿嘧啶/二元组合α-氰基丙烯酸酯复合微滴落入平底圆形玻璃容器中的蒸馏水中,二元组合α-氰基丙烯酸酯在蒸馏水中快速聚合形成5-氟尿嘧啶/二元组合α-氰基丙烯酸酯复合微球;
c经步骤b得到的5-氟尿嘧啶/二元组合α-氰基丙烯酸酯复合微球和蒸馏水的混合物经冷冻干燥45小时,得到质量比为40/100、平均粒径为2μm的5-氟尿嘧啶/二元组合α-氰基丙烯酸酯载药微球。这种载药微球应用于二元组合α-氰基丙烯酸酯(α-氰基丙烯酸乙酯/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的质量比为6/4)生物胶中,具有与生物胶一致的降解速度及分解产物,随二元组合α-氰基丙烯酸酯(α-氰基丙烯酸乙酯/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的质量比为6/4)的降解连续释放出5-氟尿嘧啶。
实施例八:
a复合溶液的配制
将5-氟尿嘧啶溶入酒精溶剂中,密封的条件下磁搅拌2小时,获得5-氟尿嘧啶质量百分比为1wt%的溶液,再在溶液中,按5-氟尿嘧啶与二元组合α-氰基丙烯酸酯(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的质量比为5/5)的质量比为50/100的量加入二元组合α-氰基丙烯酸酯,密封的条件下搅拌3小时,获得5-氟尿嘧啶与二元组合α-氰基丙烯酸酯的复合溶液;
b静电喷雾成球
将经步骤a获得的复合溶液吸入静电纺用的纺丝液管中,将平底圆形玻璃容器置于磁搅拌器平台上,在平底圆形玻璃容器内置入导电圆环电极,平底圆形玻璃容器底面直径与导电圆环电极的直径比为5/4,导电圆环电极接地,将蒸馏水倒入平底圆形玻璃容器中,使导电圆环电极完全浸没在蒸馏水内,并在磁力搅拌器的作用下,使平底圆形玻璃容器内液面产生连续的波纹,磁力搅拌器的转速为360转/分钟,将纺丝液管的喷嘴垂直置于平底圆形玻璃容器中心上方30cm,并在纺丝液管的纺丝头上接入30kV的电压,复合溶液在纺丝液管中的推出速度为5ml/小时,复合溶液中的溶剂酒精挥发,5-氟尿嘧啶/二元组合α-氰基丙烯酸酯复合微滴落入平底圆形玻璃容器中的蒸馏水中,二元组合α-氰基丙烯酸酯在蒸馏水中快速聚合形成5-氟尿嘧啶/二元组合α-氰基丙烯酸酯复合微球;
c经步骤b得到的5-氟尿嘧啶/二元组合α-氰基丙烯酸酯复合微球和蒸馏水的混合物经冷冻干燥48小时,得到质量比为50/100、平均粒径为5μm的5-氟尿嘧啶/二元组合α-氰基丙烯酸酯载药微球。这种载药微球应用于二元组合α-氰基丙烯酸酯(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的质量比为5/5)生物胶中,具有与生物胶一致的降解速度及分解产物,随二元组合α-氰基丙烯酸酯(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的质量比为5/5)的降解连续释放出5-氟尿嘧啶。
实施例九:
a复合溶液的配制
将5-氟尿嘧啶溶入酒精溶剂中,密封的条件下磁搅拌1小时,获得5-氟尿嘧啶质量百分比为0.05wt%%的溶液,再在溶液中,按5-氟尿嘧啶与三元组合α-氰基丙烯酸酯(α-氰基丙烯酸甲酯/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α-氰基丙烯酸异戊酯的质量比为5/3/2)的质量比为1/100的量加入三元组合α-氰基丙烯酸酯,密封的条件下搅拌2小时,获得5-氟尿嘧啶与三元组合α-氰基丙烯酸酯的复合溶液;
b静电喷雾成球
将经步骤a获得的复合溶液吸入静电纺用的纺丝液管中,将平底圆形玻璃容器置于磁搅拌器平台上,在平底圆形玻璃容器内置入导电圆环电极,平底圆形玻璃容器底面直径与导电圆环电极的直径比为5/4,导电圆环电极接地,将蒸馏水倒入平底圆形玻璃容器中,使导电圆环电极完全浸没在蒸馏水内,并在磁力搅拌器的作用下,使平底圆形玻璃容器内液面产生连续的波纹,磁力搅拌器的转速为60转/分钟,将纺丝液管的喷嘴垂直置于平底圆形玻璃容器中心上方5cm,并在纺丝液管的纺丝头上接入10kV的电压,复合溶液在纺丝液管中的推出速度为0.1ml/小时,复合溶液中的溶剂酒精挥发,5-氟尿嘧啶/三元组合α-氰基丙烯酸酯复合微滴落入平底圆形玻璃容器中的蒸馏水中,三元组合α-氰基丙烯酸酯在蒸馏水中快速聚合形成5-氟尿嘧啶/三元组合α-氰基丙烯酸酯复合微球;
c经步骤b得到的5-氟尿嘧啶/三元组合α-氰基丙烯酸酯复合微球和蒸馏水的混合物经冷冻干燥36小时,得到质量比为1/100、平均粒径为200nm的5-氟尿嘧啶/三元组合α-氰基丙烯酸酯载药微球。这种载药微球应用于三元组合α-氰基丙烯酸酯(α-氰基丙烯酸甲酯/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α-氰基丙烯酸异戊酯的质量比为5/3/2)生物胶中,具有与生物胶一致的降解速度及分解产物,随二元组合α-氰基丙烯酸酯(α-氰基丙烯酸甲酯/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α-氰基丙烯酸异戊酯的质量比为5/3/2)的降解连续释放出5-氟尿嘧啶。
实施例十:
a复合溶液的配制
将5-氟尿嘧啶溶入酒精溶剂中,密封的条件下磁搅拌2小时,获得5-氟尿嘧啶质量百分比为0.6wt%的溶液,再在溶液中,按5-氟尿嘧啶与三元组合α-氰基丙烯酸酯(α-氰基丙烯酸乙酯/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的质量比为4/3/3)的质量比为30/100的量加入三元组合α-氰基丙烯酸酯,密封的条件下搅拌3小时,获得5-氟尿嘧啶与三元组合α-氰基丙烯酸酯的复合溶液;
b静电喷雾成球
将经步骤a获得的复合溶液吸入静电纺用的纺丝液管中,将平底圆形玻璃容器置于磁搅拌器平台上,在平底圆形玻璃容器内置入导电圆环电极,平底圆形玻璃容器底面直径与导电圆环电极的直径比为5/4,导电圆环电极接地,将蒸馏水倒入平底圆形玻璃容器中,使导电圆环电极完全浸没在蒸馏水内,并在磁力搅拌器的作用下,使平底圆形玻璃容器内液面产生连续的波纹,磁力搅拌器的转速为260转/分钟,将纺丝液管的喷嘴垂直置于平底圆形玻璃容器中心上方20cm,并在纺丝液管的纺丝头上接入20kV的电压,复合溶液在纺丝液管中的推出速度为3ml/小时,复合溶液中的溶剂酒精挥发,5-氟尿嘧啶/三元组合α-氰基丙烯酸酯复合微滴落入平底圆形玻璃容器中的蒸馏水中,三元组合α-氰基丙烯酸酯在蒸馏水中快速聚合形成5-氟尿嘧啶/三元组合α-氰基丙烯酸酯复合微球;
c经步骤b得到的5-氟尿嘧啶/三元组合α-氰基丙烯酸酯复合微球和蒸馏水的混合物经冷冻干燥48小时,得到质量比为30/100、平均粒径为1μm的5-氟尿嘧啶/三元组合α-氰基丙烯酸酯载药微球。这种载药微球应用于三元组合α-氰基丙烯酸酯(α-氰基丙烯酸乙酯/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的质量比为4/3/3)生物胶中,具有与生物胶一致的降解速度及分解产物,随二元组合α-氰基丙烯酸酯(α-氰基丙烯酸乙酯/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的质量比为4/3/3)的降解连续释放出5-氟尿嘧啶。
实施例十一:
a复合溶液的配制
将5-氟尿嘧啶溶入酒精溶剂中,密封的条件下磁搅拌2小时,获得5-氟尿嘧啶质量百分比为1wt%的溶液,再在溶液中,按5-氟尿嘧啶与三元组合α-氰基丙烯酸酯(α-氰基丙烯酸甲酯/α-氰基丙烯酸乙酯/α-氰基丙烯酸异戊酯的质量比为2/5/3)的质量比为50/100的量加入三元组合α-氰基丙烯酸酯,密封的条件下搅拌3小时,获得5-氟尿嘧啶与三元组合α-氰基丙烯酸酯的复合溶液;
b静电喷雾成球
将经步骤a获得的复合溶液吸入静电纺用的纺丝液管中,将平底圆形玻璃容器置于磁搅拌器平台上,在平底圆形玻璃容器内置入导电圆环电极,平底圆形玻璃容器底面直径与导电圆环电极的直径比为5/4,导电圆环电极接地,将蒸馏水倒入平底圆形玻璃容器中,使导电圆环电极完全浸没在蒸馏水内,并在磁力搅拌器的作用下,使平底圆形玻璃容器内液面产生连续的波纹,磁力搅拌器的转速为360转/分钟,将纺丝液管的喷嘴垂直置于平底圆形玻璃容器中心上方30cm,并在纺丝液管的纺丝头上接入20kV的电压,复合溶液在纺丝液管中的推出速度为5ml/小时,复合溶液中的溶剂酒精挥发,5-氟尿嘧啶/三元组合α-氰基丙烯酸酯复合微滴落入平底圆形玻璃容器中的蒸馏水中,三元组合α-氰基丙烯酸酯在蒸馏水中快速聚合形成5-氟尿嘧啶/三元组合α-氰基丙烯酸酯复合微球;
c经步骤b得到的5-氟尿嘧啶/三元组合α-氰基丙烯酸酯复合微球和蒸馏水的混合物经冷冻干燥48小时,得到质量比为50/100、平均粒径为5μm的5-氟尿嘧啶/三元组合α-氰基丙烯酸酯载药微球。这种载药微球应用于三元组合α-氰基丙烯酸酯(α-氰基丙烯酸甲酯/α-氰基丙烯酸乙酯/α-氰基丙烯酸异戊酯的质量比为2/5/3)生物胶中,具有与生物胶一致的降解速度及分解产物,随二元组合α-氰基丙烯酸酯(α-氰基丙烯酸甲酯/α-氰基丙烯酸乙酯/α-氰基丙烯酸异戊酯的质量比为2/5/3)的降解连续释放出5-氟尿嘧啶。

Claims (1)

1.一种5-氟尿嘧啶载药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5-氟尿嘧啶载药微球的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
a复合溶液的配制
将5-氟尿嘧啶溶入酒精溶剂中,在密封的条件下磁搅拌1小时-2小时,获得5-氟尿嘧啶质量百分比为0.05wt%-1wt%的溶液,再在溶液中,按5-氟尿嘧啶与α-氰基丙烯酸酯的质量比为1/100-50/100的量加入α-氰基丙烯酸酯,在密封的条件下搅拌2小时-3小时,获得5-氟尿嘧啶与α-氰基丙烯酸酯的复合溶液;
b静电喷雾成球
将经步骤a获得的复合溶液吸入静电纺用的纺丝液管中,将平底圆形玻璃容器置于磁搅拌器平台上,在平底圆形玻璃容器内置入导电圆环电极,平底圆形玻璃容器底面直径与导电圆环电极的直径比为5/4,导电圆环电极接地,将蒸馏水倒入平底圆形玻璃容器中,使导电圆环电极完全浸没在蒸馏水内,并在磁力搅拌器的作用下,使平底圆形玻璃容器内液面产生连续的波纹,磁力搅拌器的转速为60转/分钟-360转/分钟,将纺丝液管的喷嘴垂直置于平底圆形玻璃容器中心上方5cm-30cm,并在纺丝液管的纺丝头上接入5kV-30kV的电压,复合溶液在纺丝液管中的推出速度为0.1ml/小时-5ml/小时,复合溶液中的溶剂酒精挥发,5-氟尿嘧啶/α-氰基丙烯酸酯复合微滴落入平底圆形玻璃容器中的蒸馏水中,α-氰基丙烯酸酯在蒸馏水中快速聚合形成5-氟尿嘧啶/α-氰基丙烯酸酯复合微球;
c经步骤b得到的5-氟尿嘧啶/α-氰基丙烯酸酯复合微球和蒸馏水的混合物经冷冻干燥36小时-48小时,得到质量比为1/100-50/100、平均粒径为200nm-5μm的5-氟尿嘧啶/α-氰基丙烯酸酯载药微球。
CN201210192422.4A 2012-06-12 2012-06-12 一种5-氟尿嘧啶载药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28465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92422.4A CN102846556B (zh) 2012-06-12 2012-06-12 一种5-氟尿嘧啶载药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92422.4A CN102846556B (zh) 2012-06-12 2012-06-12 一种5-氟尿嘧啶载药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46556A CN102846556A (zh) 2013-01-02
CN102846556B true CN102846556B (zh) 2014-03-26

Family

ID=473938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92422.4A Active CN102846556B (zh) 2012-06-12 2012-06-12 一种5-氟尿嘧啶载药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84655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8222807B4 (de) 2017-12-22 2022-10-13 Shandong Rientech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Abbaubare embolische Mikrokügelchen mit hoher Wirkstoffbeladungskapazität und Verfahren zu ihrer Herstellung
CN108114310B (zh) 2017-12-22 2022-11-25 张海军 一种可降解载药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98102A (zh) * 2011-05-30 2011-09-28 东华大学 一种载药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02389399A (zh) * 2011-10-17 2012-03-28 东南大学 利用紫外线增强紫杉醇抗癌药效的载药微球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61521A (ja) * 1983-09-16 1985-04-09 Kyowa Hakko Kogyo Co Ltd マイクロカプセル化製剤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98102A (zh) * 2011-05-30 2011-09-28 东华大学 一种载药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02389399A (zh) * 2011-10-17 2012-03-28 东南大学 利用紫外线增强紫杉醇抗癌药效的载药微球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伟,等.5-氟尿嘧啶毫微囊的制备.《化学世界》.2004,(第1期),第35-38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46556A (zh) 2013-0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98102B (zh) 一种载药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02070895A (zh) 一种核壳结构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8309927B (zh) 一种盐酸阿霉素光控缓释液晶凝胶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05863B (zh) 一种细菌纤维素缓释敷料的制备方法
CN102397236A (zh) 一种壳层可脱落的聚合物胶束药物载体的制备方法
CN101822961A (zh) 一种原位制备羟基磷灰石/壳聚糖核壳结构纳米球的方法
CN101108168B (zh) 一种氟维司群缓释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08096225B (zh) 一种含降钙素脂质体的纳米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386155A (zh) 一种担载紫杉醇的串珠状纳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53776B (zh) 乳酸基聚合物非球形载药微粒与缓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46556B (zh) 一种5-氟尿嘧啶载药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CN1943558A (zh) 含有两亲性聚合物的脂质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84958A (zh) 纳米级阿苯达唑微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19975B (zh) 一种莽草酸核壳结构纳米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025598A (zh) 一种具有缓释功能的交联载药聚乙烯醇/海藻酸钠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制备
CN105596298A (zh) 一种包载丁丙诺啡的peg-plga缓释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20112A (zh) 小粒径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及纳米颗粒药物载体
Yang et al. Paliperidone ascending controlled-release pellets with osmotic core and driven by delayed osmotic pressure
CN109265658A (zh) 一种基于阿魏酸聚合物的载药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872002B (zh) 羟基红花黄色素a油溶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836434A (zh) 一种载药生物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12013A (zh) 一种用于药物缓释的载药复合纳米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39410A (zh) 荧光及热/pH敏感的有机-无机复合微球载体的制备方法
CN113209047A (zh) 一种甲磺酸奥希替尼微囊及其复凝聚法制备工艺
CN101040847A (zh) 一种采用氢化蓖麻油生产的纳米药物制剂及其制备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216

Address after: Room 207, main office building, No.118 Longxing Road, Hain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Haining City, Jia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ain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Industrial Park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Co., Ltd

Address before: 430073 Textile Research Institute,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 No. 1 Textile Road, Hongshan District, Hubei, Wuhan

Patentee before: Bai Zikui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