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19474B - 环保砖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环保砖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219474B CN102219474B CN201110067602.5A CN201110067602A CN102219474B CN 102219474 B CN102219474 B CN 102219474B CN 201110067602 A CN201110067602 A CN 201110067602A CN 102219474 B CN102219474 B CN 10221947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mperature
- weight part
- mixture
- drying
- roas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4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the processing of minerals
- Y02P40/60—Production of ceramic materials or ceramic elements, e.g. substitution of clay or shale by alternative raw materials, e.g. ashe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 Compositions Of Oxide Ceram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环保砖的制造方法,a)制备混合物料:将直径小于3毫米的20-35重量份的建筑垃圾、经干燥处理的30-50重量份的河泥、20-35重量份的炉渣粉煤灰和0.5-1重量份的增氧剂混合、细化均化制成混合物料后自然陈化,48-56小时,25-35℃;b)砖坯成型:将步骤a中制备的该混合物料采用常规方法制成砖坯;c)焙烧:采用富氧燃烧依次经下述步骤,200-400℃,6-8小时的干燥预热带;400-900℃,8-12小时的焙烧带;120-40℃,12小时的冷却带。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环保砖的制造方法,在混合物料中增加了污泥。本发明环保砖的制造方法具有节土利废、高效节能的环保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砖的制造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环保砖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基本建设的持续升温,建筑用砖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现有的制砖技术是利用粘土烧砖,而粘土烧砖会对基本农田造成大量的破坏。因此利用污泥和粉煤灰等可利用资源,生产节土节能利废的环保砖已成为当务之急。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保砖的制造方法,可以达到利废节土节能的目的。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环保砖的制造方法,通过如下步骤实现:a)制备混合物料:将直径小于3毫米的20-35重量份的建筑垃圾、经干燥处理的30-50重量份的河泥、20-35重量份的炉渣粉煤灰和0.5-1重量份的增氧剂进行混合,细化均化制成直径小于3毫米的混合物料;将该混合物料自然陈化,陈化时间为48-56小时,温度为25-35℃;b)砖坯成型:将步骤a制备的该混合物料采用常规方法制成砖坯;c)焙烧:采用富氧燃烧,将该砖坯依次经干燥预热带、焙烧带和冷却带进行烧制,该干燥预热带的温度为200-400℃,时间为6-8小时,该焙烧带的温度为400-900℃,时间为8-12小时,该冷却带的温度为120-40℃,时间为12小时。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环保砖的制造方法,通过如下步骤实现:a)制备混合物料:将直径小于3毫米的18-23重量份的建筑垃圾、经干燥处理的18-27重量份的河泥、经干燥处理的19-28重量份的污泥、15-20重量份的炉渣、20-28重量份的炉渣粉和0.5-1重量份的增氧剂进行混合,细化均化制成直径小于3毫米的混合物料;将该混合物料自然陈化,陈化时间为48-56小时,温度为25-35℃;b)砖坯成型:将步骤a制备的该混合物料采用常规方法制成砖坯;c)焙烧:采用富氧燃烧,将砖坯依次经干燥预热带、焙烧带和冷却带进行烧制,该干燥预热带的温度为200-400℃,时间为6-8小时,该焙烧带的温度为400-900℃,时间为8-12小时,该冷却带的温度为120-40℃,时间为12小时。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发明环保砖的制造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利用建筑垃圾、河泥、污泥、炉渣和炉渣粉等可利用资源来烧砖,具有节土节能利废的环保效果;焙烧时用富氧燃烧,显著提高热能使用效率,节能量为20%-50%,具有高效节能的效果;燃烧状况得到了极大改善,不仅缩短了升温时间、提高了产量,而且次品率降低成品率提高;焙烧时烟气中所携带的固体未燃尽物充分燃烧,降低了排烟黑度,燃烧分解和形成的可燃有害气体充分燃烧,减少了有害气体的产生,环保效果突出;所烧制的砖块重量较轻、保温性能好,能够满足现代建筑对墙体材料的轻质节能隔热保温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环保砖的制造方法的加工步骤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环保砖的制造方法采用以下步骤:制备混合物料、砖坯成型和焙烧。
实施例一
a)制备混合物料
物料:建筑垃圾20-35重量份、河泥30-50重量份、炉渣粉煤灰20-35重量份和增氧剂0.5-1重量份;
其中,河泥在混合前经自动干燥或人工干燥处理,以除去其中的水份,炉渣粉煤灰的直径小于3毫米;增氧剂为氢氧化钙,以增加在焙烧步骤中的氧气,有利于形成富氧燃烧的环境;
碎化建筑垃圾:用颚式破碎机将细碎建筑垃圾进行初步处理,通过计量给料机进行给料,依次用粗碎对辊机、中碎对辊机和细碎对辊机进行碎化处理,细化后的直径小于3毫米,使建筑垃圾的颗粒达到设定范围;
混合陈化:河泥、炉渣粉煤灰和增氧剂也分别通过计量给料机进行给料,将碎化建筑垃圾、河泥和炉渣粉煤灰混合,细化均化制成混合物料,直径小于3毫米;将混合物料自然陈化,陈化时间为48-56小时,温度为25-35℃。
b)砖坯成型
将步骤a中制备的混合物料通过计量给料机进行给料,用双轴搅拌机进行搅拌后,供至真空挤出机以硬挤压成型,自动切坯机对其切坯后制成一块块的砖坯,自动码坯机对砖坯进行自动码坯,以备下道步骤之用;
c)焙烧
预热:砖坯在干燥室内预热,干燥预热带的温度为200-400℃,时间为6-8小时;
焙烧:砖坯在隧道窑内焙烧,焙烧带温度为400-1200℃,时间为8-12小时;隧道窑尺寸为长1200m×宽3.6m×高1.5m;
冷却:冷却带温度为120-40℃,时间为12小时,冷却带的热空气再输送至干燥预热带进行回收利用;
焙烧时采用富氧燃烧,砖坯依次经过上述干燥预热带、上述焙烧带和上述冷却带即烧制而成成品砖。
实施例二
其他步骤与上述步骤相同,其中上述焙烧带的温度为900-1200℃,砖坯经焙烧后自然冷却即得环保砖。
实施例三
其他步骤与上述步骤相同,其中干燥预热带温度为200-400℃,时间为6-8小时;焙烧带的温度为400-1200℃,时间为8-10小时。
实施例四
本发明还可以采用下述混合物料来制备砖坯,混合物料的组份为:建筑垃圾18-23重量份、河泥18-27重量份、污泥19-28重量份、炉渣15-20重量份、炉渣粉20-28重量份和增氧剂0.5-1重量份;粉碎、混合和陈化的制备步骤与上述步骤相同;其中,河泥和污泥作为物料在混合前经自动干燥或人工干燥处理,以除去其中的水份,炉渣的直径小于3毫米。
实施例五
其他步骤与上述步骤相同,其中制备混合物料时,可以采用生活垃圾、污泥和非粘土类,例如页岩、煤矸石等混合物。
本发明利用建筑垃圾、河泥、污泥、炉渣和炉渣粉等可利用资源来烧砖,具有节土节能利废的环保效果。
本发明环保砖的制造方法,焙烧时用富氧燃烧,采用比通常空气含氧浓度高的富氧空气进行燃烧,显著提高热能使用效率,节能量为20%-50%,具有高效节能的效果;燃烧环境的优化使得隧道窑内的温度分布更加合理,有效地延长了隧道窑的使用寿命;燃烧状况的改善不仅缩短了升温时间、提高了产量,而且次品率降低成品率提高;焙烧时烟气中所携带的固体未燃尽物充分燃烧,降低了排烟黑度,燃烧分解和形成的可燃有害气体充分燃烧,减少了有害气体的产生,环保效果突出。
本发明环保砖的制造方法所烧制的砖块重量较轻、保温性能好,能够满足现代建筑对墙体材料的轻质节能隔热保温的要求。改变了以往采用矿山污泥、城市上水、城市下水污泥和等富含有机质的材料制成砖后,制品孔管多、表面不平、收缩率大,强度低,抗腐蚀低等的缺点。
上述实施例和附图并非限定本发明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发明的专利范畴。
Claims (2)
1.一种环保砖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如下步骤实现:
a)制备混合物料:将直径小于3毫米的20-35重量份的建筑垃圾、经干燥处理的30-50重量份的河泥、20-35重量份的炉渣粉煤灰和0.5-1重量份的增氧剂进行混合,细化均化制成直径小于3毫米的混合物料;将该混合物料自然陈化,陈化时间为48-56小时,温度为25-35℃;
b)砖坯成型:将步骤a制备的该混合物料采用常规方法制成砖坯;
c)焙烧:采用富氧燃烧,将该砖坯依次经干燥预热带、焙烧带和冷却带进行烧制,该干燥预热带的温度为200-400℃,时间为6-8小时,该焙烧带的温度为400-900℃,时间为8-12小时,该冷却带的温度为120-40℃,时间为12小时;冷却带的热空气再输送至干燥预热带进行回收利用。
2.一种环保砖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如下步骤实现:
a)制备混合物料:将直径小于3毫米的18-23重量份的建筑垃圾、经干燥处理的18-27重量份的河泥、经干燥处理的19-28重量份的污泥、15-20重量份的炉渣、20-28重量份的炉渣粉和0.5-1重量份的增氧剂进行混合,细化均化制成直径小于3毫米的混合物料;将该混合物料自然陈化,陈化时间为48-56小时,温度为25-35℃;
b)砖坯成型:将步骤a制备的该混合物料采用常规方法制成砖坯;
c)焙烧:采用富氧燃烧,将该砖坯依次经干燥预热带、焙烧带和冷却带进行烧制,该干燥预热带的温度为200-400℃,时间为6-8小时,该焙烧带的温度为400-900℃,时间为8-12小时,该冷却带的温度为120-40℃,时间为12小时;冷却带的热空气再输送至干燥预热带进行回收利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067602.5A CN102219474B (zh) | 2011-03-21 | 2011-03-21 | 环保砖的制造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067602.5A CN102219474B (zh) | 2011-03-21 | 2011-03-21 | 环保砖的制造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219474A CN102219474A (zh) | 2011-10-19 |
CN102219474B true CN102219474B (zh) | 2014-01-15 |
Family
ID=447762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067602.5A Active CN102219474B (zh) | 2011-03-21 | 2011-03-21 | 环保砖的制造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219474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515697B (zh) * | 2011-11-10 | 2013-04-17 | 许庆华 | 凹凸棒河底淤泥陶粒砂 |
CN102503372B (zh) * | 2011-11-10 | 2013-04-17 | 许庆华 | 碎石形凹凸棒花卉陶粒 |
CN102515699A (zh) * | 2011-12-19 | 2012-06-27 | 绥棱现代黑陶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 一种香味黑陶的制备方法 |
CN104803656B (zh) * | 2015-02-14 | 2017-05-10 | 广州市正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改性污泥制造烧结砖的方法 |
CN113754407B (zh) * | 2021-08-03 | 2023-05-23 | 常州大学 | 一种高掺量印染污泥制备烧结砖的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34886A (zh) * | 2008-03-06 | 2008-08-06 | 刘远蓉 | 一步法综合利用垃圾烧结微孔生态砖的方法 |
CN101666129B (zh) * | 2009-08-04 | 2012-02-29 | 上海鑫晶山淤泥研发有限公司 | 建筑垃圾烧结砖及其生产方法 |
-
2011
- 2011-03-21 CN CN201110067602.5A patent/CN102219474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219474A (zh) | 2011-10-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830707B (zh) | 氧化铝赤泥生产烧结砖的方法 | |
US7594964B2 (en) | High strength magnesium slag brick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same | |
CN103467068A (zh) | 煤矸石页岩烧结砖生产方法 | |
CN105272159B (zh) | 一种污泥烧结砖的生产方法 | |
CN102219474B (zh) | 环保砖的制造方法 | |
CN104529394B (zh) | 一种使用秸秆制作地面砖的方法 | |
CN107602041A (zh) | 一种污淤泥环保型免烧砖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8558364A (zh) | 煤矸石砖混烧石灰石工艺 | |
CN102795877A (zh) | 节能保温矩形孔多孔砖 | |
CN102173734A (zh) | 生物红砖及其制作方法 | |
CN101445348A (zh) | 一种以油页岩废渣为主要原料的凝石胶凝材料的制备方法 | |
CN104803656B (zh) | 一种改性污泥制造烧结砖的方法 | |
CN104692767A (zh) | 一种煤矸石页岩粉煤灰保温空心砖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310944B (zh) | 一种煤矸石烧结空心砖 | |
CN108264308A (zh) | 一种隔热免烧砖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130492B (zh) | 一种利用造纸污泥制得的再生砖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7814553A (zh) | 一种生活污水厂污泥烧制环保烧结砖的生产方法 | |
CN102674796A (zh) | 利用污泥制造建筑砖的方法 | |
CN101255050B (zh) | 高掺量含氢氧化铝工业污泥粘土烧结砖的方法 | |
CN102924043A (zh) | 一种页岩黄沙空心砖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7556042A (zh) | 一种污泥页岩空心砖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7235708A (zh) | 一种用于园林的节能砖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0509691C (zh) | 一种利用造纸污泥制造建筑节能砖的方法 | |
CN105174756A (zh) | 一种利用锰铁渣制备水泥的方法 | |
CN104671744A (zh) | 一种配比合理的煤矸石页岩烧结空心砖及其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