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19242B - 制备介孔氧化铝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制备介孔氧化铝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19242B
CN102219242B CN2010101468684A CN201010146868A CN102219242B CN 102219242 B CN102219242 B CN 102219242B CN 2010101468684 A CN2010101468684 A CN 2010101468684A CN 201010146868 A CN201010146868 A CN 201010146868A CN 102219242 B CN102219242 B CN 10221924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organic
porous alumina
meso
take
prep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4686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19242A (zh
Inventor
吴省
吴文海
樊志贵
缪长喜
陈庆龄
杨为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Shanghai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Shanghai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Shanghai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to CN20101014686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219242B/zh
Publication of CN1022192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192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192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192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mpounds Of Alkaline-Earth Elements, Aluminum Or Rare-Earth Metals (AREA)
  • Solid-Sorbent Or Filter-Aiding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介孔氧化铝的制备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介孔氧化铝制备成本高,制备操作复杂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以无机铝盐为原料,以P123为模板剂,以无机氨或无机铵盐为沉淀剂,在pH值为1~14,反应温度为1~100℃条件下反应得到介孔氧化铝,其中无机铝盐与P123的摩尔比为1~200∶1,沉淀剂用量以无机铝盐摩尔比计为无机铝盐摩尔比的1~50∶1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该问题,可用于介孔氧化铝的工业制备中。

Description

制备介孔氧化铝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介孔氧化铝的方法。
背景技术
活性氧化铝是一种多孔性固体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大、孔分布可调控、成型后机械强度高,热稳定性好以及来源丰富、价格廉价等优点,在催化领域中广泛用作催化剂载体。其结构参数如比表面积、孔容、孔径分布等与催化剂的选择性、活性和寿命密切相关,这些物性参数的改进能提高活性组分分散度,有效促进反应中传质过程。而介孔氧化铝孔径分布较窄,比表面积较大,表面不同的电势使不同的金属离子更容易负载。同时,介孔氧化铝在分子识别方面,如择形催化剂、分子筛和选择性吸附或生化技术领域也有极好的应用潜力。
介孔氧化铝材料的合成,目前有模板法、活性铝粉水解法、硫酸铝铵法、溶胶-凝胶法等,其中以表面活性剂为模板制备氧化铝材料研究较多,其中的表面活性剂主要有离子表面活性剂(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如P123-一种表面活性剂,全称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聚氧乙烯,分子式为:PEO-PPO-PEO,平均分子量为3500~8000)等。以表面活性剂等有机物作模板剂合成氧化铝材料时,目前文献报道中铝源多以醇盐为原料,制备得到具有较大比表面积和不同孔径的氧化铝材料,但其原料昂贵,反应复杂。有文献报道以无机铝盐为原料与蔗糖进行共溶,再高温焙烧获得氧化铝的方法中,蔗糖与铝盐的摩尔比高达250倍,均存在自身的不足。
经过对现有技术的文献检索发现,目前有大量的合成Al2O3材料的文献报道。张波在《大连铁道学院学报》2006,27(1),71-75上发表的“P123模板氧化铝介孔材料制备及性能”,该文中提及以异丙醇铝为铝源,先滴加适量硝酸形成溶胶,然后水浴搅拌,称取P123使其溶解到上述溶胶中,继续搅拌1小时后移入高压釜内进行水热反应24小时,得到介孔氧化铝。该文献中采用有机铝盐为铝源,存在制备成本高,另外操作复杂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存在制备成本高、操作复杂的问题,提供一种新的介孔氧化铝制备方法。该方法具有制备成本低,操作简单的优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制备介孔氧化铝的方法,以无机铝盐为原料,以P123为模板剂,以无机氨或无机铵盐为沉淀剂,配成混合溶液,在pH值为1~14,反应温度为1~100℃条件下反应,反应产物经过过滤、干燥和300~700℃焙烧得到介孔氧化铝,其中无机铝盐与P123的摩尔比为1~200∶1,沉淀剂用量以无机铝盐摩尔比计为无机铝盐摩尔比的1~50∶1。
上述技术方案中,无机铝盐优选方案选自硝酸铝、氯化铝或硫酸铝中的至少一种,无机铝盐与P123的摩尔比优选范围为25~100∶1,沉淀剂与无机铝盐,以无机铝盐摩尔比计优选范围为5~20∶1,反应中溶液pH优选范围为5~12,反应温度优选范围为20~50℃;沉淀剂选自氨水溶液、碳酸铵或碳酸氢铵溶液。
本发明在制备介孔氧化铝过程中,由于采用价格低廉、易得的无机铝盐为原料,大大降低了制备成本,另外由于采用沉淀法工艺制备介孔氧化铝,使反应时间短、操作简单。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得到的介孔氧化铝比表面积为180~400米2/克,孔容为0.15~0.5厘米3/克,孔径分布为3.5~7.6纳米,取得了较好的技术效果。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按无机铝盐与P123摩尔比25∶1,其中P123的平均分子量为5800,称取7.5026克九水硝酸铝,将称量后的原料装入烧杯,加入50毫升去离子水,20℃下搅拌30分钟进行溶解;然后慢慢滴入P123溶液48毫升,上述溶液混合30分钟后,再滴加2.5%氨水溶液,调节溶液pH=9,继续搅拌1小时后,水洗,抽滤。
抽干后,取出样品放入鼓风干燥箱中,在烘箱温度100℃条件下,保温6小时,干燥后取出样品。将干燥后样品置入带温控的马弗炉中,500℃焙烧4小时,冷却取出得到制备的氧化铝材料。通过N2吸附实验和孔径分布曲线可知,所得氧化铝材料的比表面积为242米2/克,孔容为0.32厘米3/克,平均孔径为6.8纳米。
【实施例2】
按无机铝盐与P123摩尔比50∶1,其中P123的平均分子量为5800,称取7.5026克九水硝酸铝,将称量后的原料装入烧杯,加入50毫升去离子水,20℃下搅拌30分钟进行溶解;然后慢慢滴入P123溶液24毫升,上述溶液混合30分钟后,再滴加2.5%氨水溶液,调节溶液pH=9,继续搅拌1小时后,水洗,抽滤。
抽干后,取出样品放入鼓风干燥箱中,在烘箱温度100℃条件下,保温6小时,干燥后取出样品。将干燥后样品置入带温控的马弗炉中,500℃焙烧4小时,冷却取出得到制备的氧化铝材料。通过N2吸附实验和孔径分布曲线可知,所得氧化铝材料的比表面积为266米2/克,孔容为0.39厘米3/克,平均孔径为5.9纳米。
【实施例3】
按无机铝盐与P123摩尔比100∶1,其中P123的平均分子量为5800,称取7.5026克九水硝酸铝,将称量后的原料装入烧杯,加入50毫升去离子水,20℃下搅拌30分钟进行溶解;然后慢慢滴入P123溶液12毫升,上述溶液混合30分钟后,再滴加2.5%氨水溶液,调节溶液pH=9,继续搅拌1小时后,水洗,抽滤。
抽干后,取出样品放入鼓风干燥箱中,在烘箱温度100℃条件下,保温6小时,干燥后取出样品。将干燥后样品置入带温控的马弗炉中,500℃焙烧4小时,冷却取出得到制备的氧化铝材料。通过N2吸附实验和孔径分布曲线可知,所得氧化铝材料的比表面积为284米2/克,孔容为0.44厘米3/克,平均孔径为4.8纳米。
【实施例4】
按无机铝盐与P123摩尔比50∶1,其中P123的平均分子量为3500,称取7.5026克九水硝酸铝,将称量后的原料装入烧杯,加入50毫升去离子水,20℃下搅拌30分钟进行溶解;然后慢慢滴入P123溶液24毫升,上述溶液混合30分钟后,再滴加2.5%氨水溶液,调节溶液pH=5,继续搅拌1小时后,水洗,抽滤。
抽干后,取出样品放入鼓风干燥箱中,在烘箱温度100℃条件下,保温6小时,干燥后取出样品。将干燥后样品置入带温控的马弗炉中,500℃焙烧4小时,冷却取出得到制备的氧化铝材料。通过N2吸附实验和孔径分布曲线可知,所得氧化铝材料的比表面积为189米2/克,孔容为0.31厘米3/克,平均孔径为3.9纳米。
【实施例5】
按无机铝盐与P123摩尔比50∶1,其中P123的平均分子量为8000,称取7.5026克九水硝酸铝,将称量后的原料装入烧杯,加入50毫升去离子水,20℃下搅拌30分钟进行溶解;然后慢慢滴入P123溶液24毫升,上述溶液混合30分钟后,再滴加2.5%氨水溶液,调节溶液pH=12,继续搅拌1小时后,水洗,抽滤。
抽干后,取出样品放入鼓风干燥箱中,在烘箱温度100℃条件下,保温6小时,干燥后取出样品。将干燥后样品置入带温控的马弗炉中,500℃焙烧4小时,冷却取出得到制备的氧化铝材料。通过N2吸附实验和孔径分布曲线可知,所得氧化铝材料的比表面积为271米2/克,孔容为0.44厘米3/克,平均孔径为6.5纳米。
【实施例6】
按无机铝盐与P123摩尔比50∶1,其中P123的平均分子量为5800,称取7.5026克九水硝酸铝,将称量后的原料装入烧杯,加入50毫升去离子水,20℃下搅拌30分钟进行溶解;然后慢慢滴入P123溶液24毫升,上述溶液混合30分钟后,再滴加2.5%氨水溶液,调节溶液pH=9,继续搅拌1小时后,水洗,抽滤。
抽干后,取出样品放入鼓风干燥箱中,在烘箱温度100℃条件下,保温6小时,干燥后取出样品。将干燥后样品置入带温控的马弗炉中,300℃焙烧4小时,冷却取出得到制备的氧化铝材料。通过N2吸附实验和孔径分布曲线可知,所得氧化铝材料的比表面积为251米2/克,孔容为0.32厘米3/克,平均孔径为4.5纳米。
【实施例7】
按无机铝盐与P123摩尔比50∶1,其中P123的平均分子量为5800,称取7.5026克九水硝酸铝,将称量后的原料装入烧杯,加入50毫升去离子水,20℃下搅拌30分钟进行溶解;然后慢慢滴入P123溶液24毫升,上述溶液混合30分钟后,再滴加2.5%氨水溶液,调节溶液pH=9,继续搅拌1小时后,水洗,抽滤。
抽干后,取出样品放入鼓风干燥箱中,在烘箱温度100℃条件下,保温6小时,干燥后取出样品。将干燥后样品置入带温控的马弗炉中,700℃焙烧4小时,冷却取出得到制备的氧化铝材料。通过N2吸附实验和孔径分布曲线可知,所得氧化铝材料的比表面积为187米2/克,孔容为0.36厘米3/克,平均孔径为7.6纳米。
【实施例8】
按无机铝盐与P123摩尔比50∶1,其中P123的平均分子量为4800,称取7.5026克九水硝酸铝,将称量后的原料装入烧杯,加入50毫升去离子水,50℃下搅拌30分钟进行溶解;然后慢慢滴入P123溶液24毫升,上述溶液混合30分钟后,再滴加2.5%氨水溶液,调节溶液pH=9,继续搅拌1小时后,水洗,抽滤。
抽干后,取出样品放入鼓风干燥箱中,在烘箱温度100℃条件下,保温6小时,干燥后取出样品。将干燥后样品置入带温控的马弗炉中,500℃焙烧4小时,冷却取出得到制备的氧化铝材料。通过N2吸附实验和孔径分布曲线可知,所得氧化铝材料的比表面积为263米2/克,孔容为0.38厘米3/克,平均孔径为5.7纳米。
【实施例9】
按无机铝盐与P123摩尔比50∶1,其中P123的平均分子量为5800,称取7.5026克九水硝酸铝,将称量后的原料装入烧杯,加入50毫升去离子水,20℃下搅拌30分钟进行溶解;然后慢慢滴入P123溶液24毫升,上述溶液混合30分钟后,再滴加2.5%碳酸氢铵溶液,调节溶液pH=9,继续搅拌1小时后,水洗,抽滤。
抽干后,取出样品放入鼓风干燥箱中,在烘箱温度100℃条件下,保温6小时,干燥后取出样品。将干燥后样品置入带温控的马弗炉中,500℃焙烧4小时,冷却取出得到制备的氧化铝材料。通过N2吸附实验和孔径分布曲线可知,所得氧化铝材料的比表面积为252米2/克,孔容为0.46厘米3/克,平均孔径为6.3纳米。
【实施例10】
按无机铝盐与P123摩尔比50∶1,其中P123的平均分子量为6500,称取5.22克氯化铝,将称量后的原料装入烧杯,加入50毫升去离子水,20℃下搅拌30分钟进行溶解;然后慢慢滴入P123溶液24毫升,上述溶液混合30分钟后,再滴加2.5%氨水溶液,调节溶液pH=9,继续搅拌1小时后,水洗,抽滤。
抽干后,取出样品放入鼓风干燥箱中,在烘箱温度100℃条件下,保温6小时,干燥后取出样品。将干燥后样品置入带温控的马弗炉中,500℃焙烧4小时,冷却取出得到制备的氧化铝材料。通过N2吸附实验和孔径分布曲线可知,所得氧化铝材料的比表面积为277米2/克,孔容为0.43厘米3/克,平均孔径为6.9纳米。
【实施例11】
按无机铝盐与P123摩尔比50∶1,其中P123的平均分子量为5800,称取6.0克硫酸铝,将称量后的原料装入烧杯,加入50毫升去离子水,20℃下搅拌30分钟进行溶解;然后慢慢滴入P123溶液24毫升,上述溶液混合30分钟后,再滴加2.5%氨水溶液,调节溶液pH=9,继续搅拌1小时后,水洗,抽滤。
抽干后,取出样品放入鼓风干燥箱中,在烘箱温度100℃条件下,保温6小时,干燥后取出样品。将干燥后样品置入带温控的马弗炉中,500℃焙烧4小时,冷却取出得到制备的氧化铝材料。通过N2吸附实验和孔径分布曲线可知,所得氧化铝材料的比表面积为256米2/克,孔容为0.39厘米3/克,平均孔径为5.7纳米。

Claims (7)

1.一种制备介孔氧化铝的方法,以无机铝盐为原料,以P123为模板剂,以无机氨或无机铵盐为沉淀剂,配成混合溶液,在pH值为1~14,反应温度为1~100℃条件下反应,反应产物经过过滤、干燥和300~700℃焙烧得到介孔氧化铝,其中无机铝盐与P123的摩尔比为1~200∶1,沉淀剂用量以沉淀剂与无机铝盐摩尔比计为1~5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介孔氧化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无机铝盐选自硝酸铝、氯化铝或硫酸铝中的至少一种,无机铝盐与P123的摩尔比为25~100∶1;P123的平均分子量为3500~80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介孔氧化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沉淀剂的用量以沉淀剂与无机铝盐摩尔比计为5~2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介孔氧化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溶液pH值为5~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介孔氧化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温度为20~5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介孔氧化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沉淀剂选自氨水溶液、碳酸铵或碳酸氢铵。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介孔氧化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介孔氧化铝的比表面积为180~400米2/克,孔容为0.15~0.5厘米3/克,孔径分布为3.5~7.6纳米。
CN2010101468684A 2010-04-15 2010-04-15 制备介孔氧化铝的方法 Active CN1022192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468684A CN102219242B (zh) 2010-04-15 2010-04-15 制备介孔氧化铝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468684A CN102219242B (zh) 2010-04-15 2010-04-15 制备介孔氧化铝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19242A CN102219242A (zh) 2011-10-19
CN102219242B true CN102219242B (zh) 2013-01-09

Family

ID=447759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468684A Active CN102219242B (zh) 2010-04-15 2010-04-15 制备介孔氧化铝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21924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01247B (zh) * 2012-05-08 2014-01-01 山东大学 一种介孔球形三氧化二铝的制备方法
CN103896318A (zh) * 2014-04-02 2014-07-02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富含b酸介孔氧化铝的制备方法
CN106186014B (zh) * 2016-07-21 2019-07-09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性能优良的介孔γ-Al2O3合成方法
CN106219582B (zh) * 2016-07-21 2019-07-09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具有超大介孔孔容γ-Al2O3的制备方法
CN106669646B (zh) * 2016-11-28 2019-06-1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富含b酸的介孔氧化铝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46801A (zh) * 2001-09-26 2002-05-01 复旦大学 纳米尺寸的均匀介孔氧化铝球分离剂的合成方法
CN101492170A (zh) * 2009-02-26 2009-07-29 同济大学 一种介孔纳米氧化铝的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68117A1 (en) * 2007-11-30 2009-06-04 Nanologica Ab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nanoporous alumina based materials with controlled textural and particle size and nanoporous alumina obtained by said method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46801A (zh) * 2001-09-26 2002-05-01 复旦大学 纳米尺寸的均匀介孔氧化铝球分离剂的合成方法
CN101492170A (zh) * 2009-02-26 2009-07-29 同济大学 一种介孔纳米氧化铝的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波 等.P123模板氧化铝介孔材料制备及性能.《大连铁道学院学报》.2006,第27卷(第1期),71-75.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19242A (zh) 2011-10-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19242B (zh) 制备介孔氧化铝的方法
CN104016371B (zh) 含铜丝光沸石的原位合成方法
CN104030335B (zh) 一种采用均相水热法制备Sm(OH)3/ZnO纳米复合物的方法
Wei et al. Uniform Cu2Cl (OH) 3 hierarchical microspheres: a novel adsorbent for methylene blue adsorptive removal from aqueous solution
CN102180515B (zh) 具有高可见光催化活性的纳米二氧化钛及其水分散液的制备方法
CN102659151B (zh) 一种球状多孔氧化铝载体的制备方法
CN106582776B (zh) 一种Sn-Zr/SBA-15介孔分子筛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1503206A (zh) 一维纳米γ-AlOOH的制备方法
CN101898140A (zh) 磁性SO42-/ZrO2/Fe3O4/凹土固体酸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2079752B (zh) 具有汞离子荧光探针功能的稀土配位聚合物合成方法
CN102219243B (zh) 介孔氧化铝的制备方法
CN103508476B (zh) 介孔纳米氧化铝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408102B (zh) 一种纳米磷酸铁的制备方法
CN102553620B (zh) 可见光光催化剂Bi12O17Cl2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86014B (zh) 一种性能优良的介孔γ-Al2O3合成方法
CN101597077A (zh) 一种介孔氧化铝的合成方法
CN101759221A (zh) 一种纳米二氧化铈粉体的制备方法
CN104860341A (zh) 一种耐高温和高比表面氧化铝的制备方法
CN102211013A (zh) 一种水滑石负载金纳米晶的制备方法及其对血红蛋白吸附的应用
CN102020298B (zh) 具有双介孔分布的Al2O3及制备方法
CN102963922A (zh) 一种立方晶型氧化铟的水热合成方法
CN101717112A (zh) 以dna为模板组装氧化锌纳米链的方法
CN101817543B (zh) 基于交联反应的介孔氧化铝制备方法
CN108339373A (zh) 氧化铝-分子筛催化剂在催化二氧化碳解吸中的应用
CN104591264A (zh) 一种氧化铟纳米球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