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13207A - 往复式压缩机 - Google Patents
往复式压缩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213207A CN102213207A CN2011100697892A CN201110069789A CN102213207A CN 102213207 A CN102213207 A CN 102213207A CN 2011100697892 A CN2011100697892 A CN 2011100697892A CN 201110069789 A CN201110069789 A CN 201110069789A CN 102213207 A CN102213207 A CN 10221320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ston
- piston ring
- ring
- reciprocal compressor
- cylind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press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摆动型的往复式压缩机,即使在高压缩时也能够维持长期耐用性,防止热量向大端部传播。具有摆动式的活塞机构的往复式压缩机,为了将活塞和汽缸之间密封,设置有安装在活塞环槽的活塞环。此外,在活塞的外周侧,在该活塞环槽的曲轴侧设置有与活塞环槽不同的环槽,在该环槽设置有径向上的移动受到限制的、形成为向曲轴侧张开的裙形状的引导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往复式压缩机,特别是活塞在汽缸内摆动的摆动型往复式压缩机,其容易组装,在高压压缩时也能够维持长期耐用性。
背景技术
在压缩气体的压缩机之中,往复式压缩机结构简单且能够进行高压缩,所以广泛用于各种领域。
往复式压缩机中,存在专利文献1的图7所示的用轴承机构将活塞和连杆可自由旋转地连结的类型(活塞式),和专利文献2所示的将活塞杆和活塞上部的与压缩相关的部分形成为一体的摆动型的往复式压缩机。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9792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15296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往复式压缩机的特征在于,虽为小型简易的机构但却能够进行高压缩,因此用户对于高性能、高压缩的需求也较高。
专利文献2所示的摆动型的往复式压缩机,采用在相当于活塞上部的部分安装活塞环的结构,因此具有易于组装且能够抑制制造成本的优点,但是在伴随活塞的旋转而导致摆动角增大时,与汽缸的芯间产生偏差(专利文献2的图6的情况)。
虽然活塞环具有吸收这样的偏差的结构,但是在高压缩的情况下,活塞和汽缸的内壁摩擦,活塞环卡在汽缸中的问题增大。
此外,这样的摆动型的往复式压缩机,与具有专利文献1的图7所示的活塞结构的往复式压缩机相比,活塞的与压缩相关的部分的结构简易,金属部分较少,存在热量容易传导到大端部(旋转轴一侧)的问题。
此外,摆动型的往复式压缩机与活塞式不同,不具有支承环(rider ring),因此存在压缩时活塞环受到的侧压与活塞型相比较大,环容易破损、变形的问题。
此外,摆动型的往复式压缩机,存在当压缩时活塞环的合口旋转而到达摆动方向时,合口部的密封变差,性能降低的问题。
上述问题在多级压缩的高压压缩侧尤其大。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实施,目的在于提供摆动型的往复式压缩机,其在进行高压缩时也能够维持高性能和长期耐用性,防止热量向大端部传播。
本发明提供具有摆动式的活塞机构的往复式压缩机,为了将活塞和汽缸之间密封,设置有安装在活塞环槽的活塞环。此外,在活塞的外周侧,在该活塞环槽的曲轴侧设置有与活塞环槽不同的环槽,在该环槽设置有径向上的移动受到限制的引导环。
引导环优选形成为向曲轴侧张开的裙形状。
此外,活塞环采用环内周侧的合口间隙与环外周侧的合口间隙不连通的防泄漏(leak cut)活塞环。
此外,在活塞环的环承受部的端部施加R加工,以不在边棱(edge)部受到侧压。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摆动型的往复式压缩机,其在进行高压缩时也能够维持高性能和长期耐用性,防止热量向大端部传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往复式压缩机的截面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往复式压缩机的I-I截面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往复式压缩机的活塞的上部附近的放大图。
图4是说明活塞环44的形状的图。
图5是说明引导环43的形状的图。
图6是将活塞上部附近的部件分解表示的侧面图。
图7是将活塞杆部47及其上部的部件分解表示的立体图。
图8A是表示活塞的上止点的状态的图。
图8B是表示活塞的下止点的状态的图。
图8C是表示活塞相对于汽缸的摆动角达到最大时的状态的图。
图9是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的引导环的形状的图。
图10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的活塞的上部附近的放大图。
图1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3的活塞的上部附近的放大图。
图1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4的活塞的上部附近的放大图。
图13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往复式压缩机的截面图。
图14是图13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往复式压缩机的II-II截面图。
图15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往复式压缩机的活塞的上部附近的放大图。
图16是将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压缩部分解表示的立体图。
图17是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往复式压缩机的压缩部详细图。
图18是表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止转部件(止转器)的立体图。
图19是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高刚性活塞环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往复式压缩机
11……曲轴箱
15……电动机
26……输出轴
28……曲轴
40……承受部
42……环保持部件
43……引导环
44……活塞环
45……汽缸
47……活塞杆部
56……环保持部件
82……环保持部件
86……唇形环
70……绝热空气层
71……裙部
73……活塞
76……汽缸
79……活塞杆部
80……承受部
87……配管
95……加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于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使用图1至图19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以下,对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使用图1至图12进行说明。
首先,使用图1至图7说明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往复式压缩机的结构。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往复式压缩机的截面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往复式压缩机的I-I截面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往复式压缩机的活塞的上部附近的放大图。
图4是说明活塞环44的形状的图。
图5是说明引导环43的形状的图。
图6是将活塞上部附近的部件分解表示的侧面图。
图7是将活塞杆部47及其上部的部件分解表示的立体图。
往复式压缩机10吸引气体(流体)并将其压缩后喷出。如图1和图2所示,往复式压缩机10具有曲轴箱11,曲轴箱11内部为曲轴室12。在该曲轴箱11,如图1所示安装有电动机15。电动机15由定子16和转子17构成,定子16安装在定子支架18上。转子17被固定在与安装在键槽(key way)19的键(key)20嵌合的转子紧固件(ロ一タオサエ)21上,转子紧固件21被固定在由曲轴箱11的轴承保持部22保持的轴承23、和被由轴承保持部24保持的轴承25支承的输出轴26。
电动机15的输出轴26的一端侧向曲轴室12内突出,在该部分,与电动机15的输出轴26一起构成曲轴28的曲轴部件29以偏心状态固定。在输出轴26形成有键槽31,在曲轴部件29形成有相对于外周部使输出轴26偏心地嵌合的嵌合孔32,并且,在该嵌合孔32形成键槽33,通过将键34嵌合到上述键槽31、33,使曲轴部件29与输出轴26一体化。由此,曲轴箱11通过轴承23、25支承曲轴28。
此外,在电动机15的输出轴26,通过与输出轴26螺合的螺母38固定有在输出轴26的中间位置与曲轴部件29抵接的平衡块37,在输出轴26的前端位置固定有冷却风扇39。
在曲轴箱11上,在基端侧安装有圆筒状的汽缸45。该汽缸45的内周面46的基端侧向曲轴室12内开口。此外,汽缸45的前端侧搭载有由阀座板48和汽缸头主体49组成的汽缸头50。
在汽缸头主体49,如图2所示,划分成与外部连通的吸入室51和与外部连通的喷出室52。
阀座板48安装在汽缸45和汽缸头主体49之间,在该阀座板48,形成有使吸入室51与汽缸45侧的压缩室61连通的吸入孔57,和使喷出室52与压缩室61连通的喷出孔58。此外,在阀座板48安装有作为簧片阀的吸入阀59和喷出阀60,该吸入阀59和喷出阀60的基端侧为通过螺栓等固定于阀座板48的固定端,前端侧为自由端,分别将吸入孔57、喷出孔58开闭。
摆动式的活塞63可滑动地插嵌在汽缸45内。该活塞63包括:摆动部件41,具有在其一端侧通过轴承53与位于曲轴室12内偏心旋转的曲轴部件29可转动地连结的圆环状的连结部54、以从该连结部54沿其半径方向延伸的方式一体形成并向汽缸45内伸长的棒状的活塞杆部47和在活塞杆部47的与连结部54相反的一侧对齐中心一体成形的圆板状的承受部40;在该摆动部件41的承受部40通过螺栓固定实现同轴安装的圆板上的环保持部件42;和与该环保持部件42嵌合的圆板状的环保持部件56。此处,通过在位于活塞63的另一端侧的摆动部件46使承受部40、环保持部件42和环保持部件56相互连结,并在汽缸45内边摆动边往复运动,由此在与汽缸头50之间划出压缩室61。其中,环保持部件42、56也可以一体成型。
通过将环保持部件42和环保持部件56螺栓固定在圆板状的承受部40,在外周一侧形成向半径方向内侧凹陷的圆环状的活塞环槽64。由此,为了在环保持部件42和环保持部件56之间形成活塞环槽64,在与活塞杆部47相反的一侧(压缩室61侧)形成有凸缘部66,在活塞杆部47侧形成有凸缘部67。在两个凸缘部66、67之间的活塞环槽64,安装有将活塞63和汽缸45密封的活塞环44。
活塞环44由抗磨性和自润滑性优良的树脂材料大致圆环状地形成。活塞环44的截面为大致矩形,径向宽度在大致整周上是固定的。此外,在活塞环44,在其周方向形成有合口部,通过合口部能够在维持密封性的同时实现直径的扩大缩小。此外,在活塞63位于上止点位置或者下止点位置时,活塞环44的在与汽缸45的内周面46接触的状态下的内径,比活塞环槽64的最小直径大。由此,活塞环44能够相对于活塞63在径向上移动。此外,由于活塞环44不构成限制旋转的结构,所以也能够相对活塞63旋转。
此处,使用图4详细说明活塞环44的结构。图4(a)为上表面图,图4(b)为侧面图,图4(c)为图4(a)的A-A截面图。
形状为图4所示的活塞环44,由抗磨性和自润滑性优良的具有弹性的树脂材料大致圆环状地一体成型。活塞环44具有大致圆弧状的主环部88,位于主环部88的周方向的一端、以偏向主环部88的轴方向一端的方式形成得比主环部88更薄的圆弧状的基部89,和位于主环部88的周方向的另一端、以偏向主环部88的轴方向另一端的方式形成得比主环部88更薄的圆弧状的基部90。两侧的基部89、90,通过相互在活塞环44的轴方向位置错开在周方向重合而形成接触的接触面89a、90a。将上述基部89、90合起来的轴方向长度,与主环部88的轴方向长度相等。
上述基部89、90构成合口部91。即,通过使构成该合口部91的两侧的基部89、90在周方向错开,使活塞环44能够扩大缩小。活塞环44在自然状态下,在位于主环部88的周方向的一端侧的基部89和主环部88的另一端部之间形成周方向的合口间隙92,在位于主环部88的另一端侧的基部90和主环部88的一端部之间也形成同样的合口间隙93。在活塞环44扩大缩小时,上述合口间隙92、93扩大缩小。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环保持部件42螺栓固定于圆板状的承受部40,在外周侧形成向半径方向内侧凹陷的圆环状的引导环槽65。在引导环槽65,安装有使环保持部件42与汽缸45的中心固定于同轴上的大致圆板形的引导环43。图5表示引导环43的形状。此处,图5(a)是从活塞杆部47的方向观看引导环43的图,图5(b)是图5(a)的A-A截面图。在引导环43,形成有用于增加引导环43与汽缸45的内壁面46的接触面的裙部71。
将该活塞环44和安装有引导环43的活塞头附近的部件分解,如图6和图7所示。其中,图7所示的张力环44t嵌入活塞环43内部,环的扩张力使活塞环44向外侧扩展,从而使之与汽缸45的内周面46密合。
由于连结部54在曲轴部件29的旋转的作用下偏心旋转,并且由环保持部件42支承的活塞环44和引导环43在汽缸45的内周面46被滑动引导,所以活塞63的环保持部件42、56边在曲轴正交方向上摆动边在汽缸45内往复运动。
以上是本实施方式的往复式压缩机10的结构,接着对于其动作,在上述图之外,使用图8A至图8C进行说明。
图8A是表示活塞的上止点的状态的图。
图8B是表示活塞的下止点的状态的图。
图8C是表示活塞相对于汽缸的摆动角达到最大时的状态的图。
当电动机15被旋转驱动时,固定于其输出轴26的曲轴部件29进行偏心旋转运动。此时,与该曲轴部件29通过轴承53可转动地连结的活塞63,使其环保持部件42、56以及活塞环44、引导环43在汽缸45内往复运动。在吸入冲程,通过环保持部件56和活塞环44的向与汽缸头50相反的方向的移动使压缩室61扩大,在喷出阀60保持关闭的状态下打开吸入阀59,将气体导入压缩室61。在接下来的压缩冲程,通过环保持部件56和活塞环44的向汽缸头50的方向的移动使压缩室61缩小,在吸入阀59保持关闭的状态下打开喷出阀60,将压缩气体从压缩室61喷出至汽缸头50内的喷出室52。
以上的动作中,环保持部件56和活塞环44在汽缸45内边摆动边进行往复运动。
即,在压缩室61最大地扩大的下止点,活塞63与汽缸45变得同轴(图8B)。然后,当要进行压缩步骤(压缩冲程)的曲轴部件29从该状态起逆时针旋转,使环保持部件42、56以及活塞环44、引导环43向使压缩室61缩小的方向移动时,连结部54边向上侧移动边偏心旋转至上止点和下止点的中间,在上止点和下止点的中间,连结部54最靠近汽缸45侧(图8C)。此时,环保持部件42、56相对于汽缸45的中心轴线倾斜最大。
而后,在前往上止点的途中,在环保持部件42、56,因自重产生的力和摆动产生的离心力而产生向下的最大力F。但是,因为引导环43限制环保持部件42、56的下方移动,将活塞环槽64维持在中心与汽缸45的中心大致一致的状态,将活塞环44维持在中心与环保持部件42大致一致的状态。之后,在将压缩室61最小地压缩的上止点,活塞63和汽缸45变得同轴,结束压缩步骤(图8A)。
当曲轴部件29为了进行吸入步骤(吸入冲程)而从环保持部件42位于上止点的状态开始旋转时,活塞63使环保持部件42、56以及活塞环44、引导环43向使压缩室61扩大的方向移动,连结部54边向下侧移动边偏心旋转至上止点和下止点的中间,在上止点和下止点中间,连结部54位于最靠汽缸一侧。此时,环保持部件42相对于汽缸45的中心轴线倾斜最大。
而后,随着前往下止点,连结部54返回中央,在最大地扩大压缩室61的下止点,活塞63和汽缸45变得同轴,结束吸入步骤。
根据以上所述的本实施方式,引导环限制了因压缩步骤时产生的向下的最大力F而导致的环保持部件42、56的下方移动,活塞环槽64被维持在中心与汽缸45的中心大致一致的状态。由此,活塞环44的中心总是位于环保持部件42的中心,所以能够防止由于活塞环44和环保持部件42的中心位置错开而导致活塞环44在压缩空气的压力的作用下从环保持部件42脱落。
此外,由于引导环43安装在引导环槽65并被螺栓固定,所以引导环43的中心与环保持部件42的中心一致。此外,将汽缸45安装到曲轴箱11时,引导环43接触汽缸内壁面46,决定汽缸45的安装位置。因此,汽缸45的中心和环保持部件42的中心一致。由此能够进行环保持部件42上安装的活塞环44与汽缸45的定心(centering)。
此外,利用引导环43能够防止活塞环44磨损时环保持部件42、56与汽缸45接触,能够改善产品的损坏状态。
此外,通过将引导环43夹在环保持部件42和承受部40之间,能够防止压缩室61产生的压缩热从环保持部件42传导至活塞杆部47,能够降低大端部的温度。由此能够延长轴承53的寿命。
接着,使用图9至图11说明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各种变形例。
图9是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的引导环的形状的图。
图10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的活塞的上部附近的放大图。
图1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3的活塞的上部附近的放大图。
图1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4的活塞的上部附近的放大图。
变形例1涉及引导环43的形状。本实施方式的引导环43如图5所示具有裙部71,而在该变形例1中,如图9所示从引导环43除去裙部71,使形状变为矩形。
变形例2涉及环保持部件4和承受部40的形状。在该变形例2中,如图10所示,承受部40具有阶梯,通过使环保持部件42与承受部40嵌合,能够使活塞杆部47和环保持部件42的中心一致。
变形例3对于变形例2,进而在环保持部件42和承受部40之间设置绝热空气层70。通过该绝热空气层70,能够防止压缩室61内压缩的压缩空气产生的热量传导至活塞杆部47的大端部,能够延长轴承53的寿命。
变形例4如图12所示,设置了支承活塞环44的加强板95。通过该加强板95,能够支承活塞环44,防止晃动,并且能够将引导环43牢固地固定。
(实施方式2)
以下,使用图13~15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中,压缩步骤为1级压缩,而本实施方式中压缩步骤为2级压缩。
图13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往复式压缩机的截面图。
图14是图1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往复式压缩机的I-I截面图。
图15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往复式压缩机的活塞的上部附近的放大图。
在本实施方式的往复式压缩机的输出轴26,如图13所示,除了活塞环槽64中安装有活塞环44、引导环槽65中安装有引导环43的活塞63之外,具有唇形环86的活塞73,通过将键34与形成于曲轴部件75的键槽74、形成于输出轴26的键槽31嵌合,在输出轴26上与曲轴部件75一体形成。
摆动式的活塞73可滑动地插嵌在汽缸76内。该活塞73包括:摆动部件81,具有在其一端侧通过轴承77与位于曲轴室12内偏心旋转的曲轴部件73可转动地连结的圆环状的连结部78、以从该连结部78沿其半径方向延伸的方式一体形成并向汽缸76内伸长的棒状的活塞杆部79和在活塞杆部79的与连结部78相反的一侧对齐中心一体成形的圆板状的承受部80;和在该摆动部件81的承受部80通过螺栓固定实现同轴安装的圆板上的环保持部件82。此处,通过在位于活塞73的另一端侧的摆动部件81使承受部80和环保持部件82相互连结,并在汽缸76内边摆动边往复运动,由此在与汽缸头83之间划出压缩室84。此外,在形成于环保持部件82和承受部80之间的唇形环槽85安装有唇形环86。其中,压缩步骤的动作与第一实施方式说明的相同。
本实施方式中,由具有唇形环86的活塞73进行一次压缩,并将压缩后的空气通过配管87送至汽缸45内,用具有活塞环44和引导环43的活塞63进行二次压缩。具有唇形环86的活塞73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如图15所示。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将具有成本方面的优点的摆动式活塞用于1级压缩侧、2级压缩侧双方进行两级压缩,能够进行效率良好的空气压缩。
接着,以下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在2级的压缩机中,可以采用在1级压缩部分使用活塞环44的结构。
进而,还可以为采用1级压缩、2级压缩均由具有活塞环44和引导环43这两者的活塞63进行的结构,使用活塞环44的结构虽然耗费制造成本,但是与唇形环86相比活塞环44能够压缩高压的空气,通过使用活塞环44,能够在1级压缩进行更高压的空气压缩,提高压缩机效率,作为压缩机整体能够进一步高压化。
(实施方式3)
以下,使用图16至图19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
第三实施方式详细记载了第二实施方式所示的多级压缩机的高压侧压缩部。
图16是将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压缩部分解表示的立体图。
图17是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往复式压缩机的压缩部详细图。
图18是表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止转部件的立体图。
图19是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高刚性活塞环的图。
在本实施方式的多级压缩机的高压侧压缩部,如图16所示将轴承101热压配合到连杆100,并将曲轴部件102压入该轴承101。此外,将引导环103、活塞环保持部件104、活塞环105、活塞环保持部件106依次安装到连杆100,用螺栓107固定各部件。
活塞环105使用图19所示的防泄漏(leak cut)活塞环。防泄漏活塞环是基部在环的轴方向上和径向上重合的活塞环。即,在环扩张的情况下,合口间隙在环内周侧和环外周侧形成,但因为两者在错开的位置形成,所以为两个合口间隙不连通的结构。
从而,防泄漏活塞环为环内周侧的合口间隙与环外周侧的合口间隙不连通的结构,因此活塞环105受到的背压不会从环内周侧泄漏。所以不需要第一实施方式说明的张力环44t。
此外,如图17所示对活塞环保持部件104的环承受部端部108实施不会产生边棱的R加工。
此外,如图18所示在环保持部件106设置突起109,成为将突起109嵌入活塞环105的环切口部(合口间隙)110的结构。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防泄漏活塞环具有环内周侧的合口部与环外周侧的合口间隙不连通的结构,因此活塞环105受到的背压不会从环内周侧泄漏,从而不再需要第一实施方式说明的张力环44t。因此能够期待成本降低、组装性提高。
此外,通过对环保持部件104的环承受部端部108施加R加工,能够在上述压缩步骤中防止活塞环105因压缩空气的压力和滑动运动中的侧压而变形、破损。这是因为,如果环承受部端部108为边棱,则活塞环105以环承受部端部108为起点受到上述力,应力集中,而通过对端部施加R加工,能够防止应力集中在环承受部端部108。
此外,通过在环保持部件106设置凸起109,并使其与活塞环105的合口间隙110嵌合,则固定于连杆100的环保持部件106起到活塞环105的止转部件的作用。由于活塞环105不转动,能够防止活塞环105的合口部111去往摆动方向,活塞环105的合口部111的密封性不会降低,因此能够防止性能降低。
Claims (19)
1.一种往复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汽缸;
一端侧为可转动地与曲轴连结的连结部,另一端侧在所述汽缸内边摆动边往复运动的活塞;
位于该活塞的外周侧的活塞环槽;和
将所述活塞和所述汽缸之间密封的安装在所述活塞环槽的活塞环,其中
在所述活塞的外周侧,在所述活塞环槽的所述曲轴侧设置有与所述活塞环槽不同的环槽,在该环槽设置有径向上的移动受到限制的引导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往复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塞环具有合口部,直径能够扩大缩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往复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环具有向所述曲轴侧张开的裙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往复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活塞环和所述引导环之间固定有加强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往复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塞环和所述引导环,由设置在所述活塞的前端的环保持部件保持,并具有搭载该环保持部件的承受部;
在所述环保持部件和所述承受部,分别设置有台阶差,利用所述台阶差使所述环保持部件和所述承受部嵌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往复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环保持部件和所述承受部之间设置有绝热层。
7.一种往复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汽缸;
一端侧为可转动地与曲轴连结的连结部,另一端侧在所述汽缸内边摆动边往复运动的活塞;
位于该活塞的外周侧的活塞环槽;和
将所述活塞和所述汽缸之间密封的安装在所述活塞环槽的活塞环,
在所述活塞的外周侧,在所述活塞环槽的所述曲轴侧设置有与所述活塞环槽不同的环槽,在该环槽设置有引导环,
抑制所述活塞的径向上的移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往复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塞环具有合口部且直径能够扩大缩小。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往复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环具有向所述曲轴侧张开的裙部。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往复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活塞环和所述引导环之间固定有加强板。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往复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塞环和所述引导环,由设置在所述活塞的前端的环保持部件保持,并具有搭载该环保持部件的承受部;
在所述环保持部件和所述承受部,分别设置有台阶差,利用所述台阶差使所述环保持部件和所述承受部嵌合。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往复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塞环是环内周侧的合口间隙与环外周侧的合口间隙不连通的防泄漏活塞环。
13.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往复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塞环和所述引导环由环保持部件保持,所述环保持部件具有与所述活塞环的合口间隙嵌合的突起。
14.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往复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塞环和所述引导环由环保持部件保持,所述环保持部件采用对端部实施R加工等的不具有边棱的结构。
15.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往复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环保持部件和所述承受部之间设置有绝热层。
16.一种往复式压缩机,具有至少两个以上的活塞和汽缸的组合,将由一级压缩侧的活塞和汽缸的机构压缩过的气体进一步用二级压缩侧的活塞和汽缸的机构进行高压压缩,该往复式压缩机的特征在于,
所述二级压缩侧的活塞包括:
位于该活塞的外周侧的活塞环槽;和
为了将所述活塞和所述汽缸之间密封而安装在所述活塞环槽的活塞环,
在所述活塞的外周侧,在所述活塞环槽的所述曲轴侧设置有与所述活塞环槽不同的环槽,在该环槽设置有径向上的移动受到限制的引导环。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往复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级压缩侧的活塞安装有唇形环。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往复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级压缩侧的活塞安装有活塞环。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往复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级压缩侧的活塞安装有引导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0-088605 | 2010-04-07 | ||
JP2010088605A JP5563872B2 (ja) | 2009-05-27 | 2010-04-07 | 往復動圧縮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213207A true CN102213207A (zh) | 2011-10-12 |
CN102213207B CN102213207B (zh) | 2015-09-09 |
Family
ID=447593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069789.2A Active CN102213207B (zh) | 2010-04-07 | 2011-03-18 | 往复式压缩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213207B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246491A (zh) * | 2016-10-11 | 2016-12-21 | 肖福俊 | 新型高性能柱塞泵 |
TWI565877B (zh) * | 2013-12-26 | 2017-01-11 | Hitachi Industrial Equipment Systems Co Ltd | A piston ring and a compressor using it |
CN107076132A (zh) * | 2014-10-29 | 2017-08-18 | 艾默生环境优化技术有限公司 | 往复式压缩机系统 |
CN111720288A (zh) * | 2019-03-20 | 2020-09-29 | Tjm产品有限公司 | 空气压缩机 |
CN112475599A (zh) * | 2020-11-17 | 2021-03-12 | 莫祖龙 | 一种激光加工辅助气体喷射装置 |
Citation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759148A (en) * | 1967-02-17 | 1973-09-18 | Sealfire | Piston and piston rings unit for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
US4396363A (en) * | 1980-09-16 | 1983-08-02 | Nippon Piston Ring Co., Ltd. | Small reciprocating pump |
US5064359A (en) * | 1990-07-16 | 1991-11-12 | Ingersoll-Rand Company | Annular support for a seal for a tilt piston |
JPH0565877A (ja) * | 1991-09-05 | 1993-03-19 | Brother Ind Ltd | 往復動圧縮機 |
US5378123A (en) * | 1990-02-02 | 1995-01-03 | Carmelo J. Scuderi | Apparatus for recovering refrigerant with offset cam |
CN1185529A (zh) * | 1996-12-19 | 1998-06-24 | 诺瓦达里股份公司 | 往复式压缩机 |
US6183211B1 (en) * | 1999-02-09 | 2001-02-06 | Devilbiss Air Power Company | Two stage oil free air compressor |
JP2004125159A (ja) * | 2002-08-05 | 2004-04-22 | Sakushiyon Gas Kikan Seisakusho:Kk | ピストンリング |
JP2007032532A (ja) * | 2005-07-29 | 2007-02-08 | Hitachi Ltd | 揺動型圧縮機 |
CN2893215Y (zh) * | 2006-01-13 | 2007-04-25 | 汪潜 | 全无油润滑中压活塞往复式空气压缩机 |
US20070280833A1 (en) * | 2006-05-31 | 2007-12-06 | Shingo Miyake | Oscillating type compressor |
CN201193698Y (zh) * | 2008-03-25 | 2009-02-11 | 陈郁传 | 一种横竖拦截活塞环 |
CN101900098A (zh) * | 2009-05-27 | 2010-12-01 | 株式会社日立产机系统 | 往复运动压缩机 |
-
2011
- 2011-03-18 CN CN201110069789.2A patent/CN10221320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759148A (en) * | 1967-02-17 | 1973-09-18 | Sealfire | Piston and piston rings unit for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
US4396363A (en) * | 1980-09-16 | 1983-08-02 | Nippon Piston Ring Co., Ltd. | Small reciprocating pump |
US5378123A (en) * | 1990-02-02 | 1995-01-03 | Carmelo J. Scuderi | Apparatus for recovering refrigerant with offset cam |
US5064359A (en) * | 1990-07-16 | 1991-11-12 | Ingersoll-Rand Company | Annular support for a seal for a tilt piston |
JPH0565877A (ja) * | 1991-09-05 | 1993-03-19 | Brother Ind Ltd | 往復動圧縮機 |
CN1185529A (zh) * | 1996-12-19 | 1998-06-24 | 诺瓦达里股份公司 | 往复式压缩机 |
US6183211B1 (en) * | 1999-02-09 | 2001-02-06 | Devilbiss Air Power Company | Two stage oil free air compressor |
JP2004125159A (ja) * | 2002-08-05 | 2004-04-22 | Sakushiyon Gas Kikan Seisakusho:Kk | ピストンリング |
JP2007032532A (ja) * | 2005-07-29 | 2007-02-08 | Hitachi Ltd | 揺動型圧縮機 |
CN2893215Y (zh) * | 2006-01-13 | 2007-04-25 | 汪潜 | 全无油润滑中压活塞往复式空气压缩机 |
US20070280833A1 (en) * | 2006-05-31 | 2007-12-06 | Shingo Miyake | Oscillating type compressor |
CN201193698Y (zh) * | 2008-03-25 | 2009-02-11 | 陈郁传 | 一种横竖拦截活塞环 |
CN101900098A (zh) * | 2009-05-27 | 2010-12-01 | 株式会社日立产机系统 | 往复运动压缩机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565877B (zh) * | 2013-12-26 | 2017-01-11 | Hitachi Industrial Equipment Systems Co Ltd | A piston ring and a compressor using it |
CN107076132A (zh) * | 2014-10-29 | 2017-08-18 | 艾默生环境优化技术有限公司 | 往复式压缩机系统 |
CN107076132B (zh) * | 2014-10-29 | 2019-05-07 | 艾默生环境优化技术有限公司 | 往复式压缩机系统 |
US10815979B2 (en) | 2014-10-29 | 2020-10-27 | Emerson Climate Technologies, Inc. | Reciprocating compressor having first and second cylinders in selective fluid communication with respective first and second suction plenums |
CN106246491A (zh) * | 2016-10-11 | 2016-12-21 | 肖福俊 | 新型高性能柱塞泵 |
CN111720288A (zh) * | 2019-03-20 | 2020-09-29 | Tjm产品有限公司 | 空气压缩机 |
CN111720288B (zh) * | 2019-03-20 | 2024-05-14 | Tjm产品有限公司 | 空气压缩机 |
CN112475599A (zh) * | 2020-11-17 | 2021-03-12 | 莫祖龙 | 一种激光加工辅助气体喷射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213207B (zh) | 2015-09-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900098B (zh) | 往复运动压缩机 | |
CN102213207B (zh) | 往复式压缩机 | |
US8272847B2 (en) | Reciprocating compressor | |
KR101745471B1 (ko) | 소형 왕복동식 압축기의 실린더 결합 구조 | |
CN100465447C (zh) | 旋转式压缩机 | |
US10781805B2 (en) | Small air compressor | |
US11015588B2 (en) | Compact air compressor | |
JP4616115B2 (ja) | 揺動型圧縮機 | |
CN108518332B (zh) | 一种线性压缩机 | |
US11067070B2 (en) | Cylinder assemble structure for compact air compressor | |
KR20040087855A (ko) | 회전 압축기 | |
CN103069165A (zh) | 具有改进的热特性的压缩机 | |
JP2008297924A (ja) | 往復動式ガス圧縮機 | |
JP2006152960A (ja) | 揺動型圧縮機 | |
US20070148018A1 (en) | Reciprocating compressor | |
JP5358253B2 (ja) | 往復動圧縮機 | |
KR20170104195A (ko) | 소형 왕복동식 압축기 | |
KR100590501B1 (ko) | 선회베인 압축기의 입력 저감구조 | |
KR20210028979A (ko) | 실린더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왕복동식 압축기 | |
JP2011149310A (ja) | 往復動圧縮機 | |
JP2011231744A (ja) | 容積型ガス圧縮機 | |
JP2003097445A (ja) | Co2冷媒用リニア圧縮機 | |
JP2010127101A (ja) | 吐出弁機構及び回転式圧縮機 | |
KR20100112480A (ko) | 리니어 압축기의 토출밸브 어셈블리 | |
KR102103437B1 (ko) | 사판식 압축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