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12153B - 含马来酸二酯的烯烃聚合催化剂固体组分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含马来酸二酯的烯烃聚合催化剂固体组分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12153B
CN102212153B CN201110097898.5A CN201110097898A CN102212153B CN 102212153 B CN102212153 B CN 102212153B CN 201110097898 A CN201110097898 A CN 201110097898A CN 102212153 B CN102212153 B CN 1022121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und
titanium
magnesium halide
propyl
buty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9789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12153A (zh
Inventor
李化毅
胡友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Chemistry CA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Chemistry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Chemistry CA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Chemistry CAS
Priority to CN20111009789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212153B/zh
Publication of CN1022121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121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121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121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ansition And Organic Metals Composition Catalysts For Addition Polymeriza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含马来酸二酯的烯烃聚合用固体催化剂组分,其包含(1)卤化镁,(2)钛活性组分和(3)如下式所示的马来酸二酯化合物。其中式1的R1到R4可以相同或不同,选自1-8个碳原子的烷基,环烷基;优选1-6个碳原子的烷基。将卤化镁醇和物和钛化合物接触反应,并加入马来酸二酯化合物,经过过滤洗涤后可以制备出固体催化剂组分。该固体催化剂组分和烷基铝、硅烷化合物组成催化剂可用于烯烃聚合。

Description

含马来酸二酯的烯烃聚合催化剂固体组分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烯烃聚合催化剂固体组分及其制备方法,具体地,涉及一种含马来酸二酯的催化剂固体组分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自从Ziegler-Natta催化剂问世以来,用于烯烃聚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相关技术已经取得很大的进展,一些烯烃聚合催化剂成功的实现了工业化生产,并成功地应用在各种聚合工艺上。常规的聚合用的Ziegler-Natta催化剂组份大都将镁化合物、钛化合物、卤化物及给电子体接触以形成烯烃聚合催化剂。通常,在催化剂制备过程中加入的给电子体是二酯化合物,如中国专利CN85100997A和CN 1172966C。在对产品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也需要加入外给电子体化合物。
二酯化合物化合物是催化剂组分必不可少的成分之一,并且随着二酯化合物的发展导致了聚烯烃,尤其是聚丙烯催化剂的不断更新换代。目前,已大量公开了多种给电子化合物,例如多元羧酸、一元羧酸酯或多元羧酸酯或多元羧酸酯、酸酐、酮、单醚或多醚、醇、胺等及其衍生物,其中较为常用的是二元的芳香羧酸酯类,例如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或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等,可参见中国专利CN85100997A。
但是上述常用的二元芳香酯类给电子体中,由于芳香环的存在,存在安全及卫生隐患。研究表明,在生活中有很多食物在加工、加热、包装、盛装的过程里可能会造成邻苯二甲酸二酯的溶出且渗入食物中。邻苯二甲酸二酯在人体和动物体内发挥着类似雌性激素的作用,可干扰内分泌,使男子精液量和精子数量减少,精子运动能力低下,精子形态异常,严重的会导致睾丸癌。
为开发不含芳香环的给电子组分,JP4-80044B和JP8-157521A公开了一种丙二酸酯化合物;JP2-61483B公开了一种1,2-环己烷二羧酸酯化合物,然而使用这些催化剂进行丙烯聚合时,聚丙烯的等规度不高。日本专利文献(JP2001-114811A)公开了一种烯烃聚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其全文引入本文作为参考。其中的给电子化合物是1,2-环己烷二甲酸二酯化合物,该催化剂组分的制备方法是将烷氧基镁分散于烷烃溶剂,和1,2-环己烷二甲酸二酯化合物在溶剂中于一定温度下反应,得到催化剂固体组分。日本专利文献(JP2003-040918A)公开了一种烯烃聚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其全文引入本文作为参考。其中的给电子化合物是1-环己烯-1,2-二甲酸二酯化合物,该催化剂组分的制备方法是将烷氧基镁在苯类溶剂,如甲苯中分散,然后与钛化合物1-环己烯-1,2-二甲酸二酯化合物反应,得到催化剂固体组分。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采用马来酸二酯为二酯化合物,提供一种对人体无害、且催化活性高的催化剂固体组分。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如下方式实现:
一种烯烃聚合用固体催化剂组分,其包含(1)卤化镁,(2)钛活性组分和(3)如式1所示的马来酸二酯化合物。
Figure BSA00000476670200021
其中式1的R1到R4可以相同或不同,选自1-8个碳原子的烷基,环烷基;优选1-6个碳原子的烷基,例如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正戊基,异戊基,正己基和环己基。更优选3-6个碳原子的烷基和环烷基,如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正戊基,异戊基,正己基和环己基。催化剂固体组分所含式1所示的二酯化合物可以使上述单一化合物,也可以是它们的组合。
式1的优选化合物选自2,3-二正丙基马来酸二正丙酯,2,3-二正丙基马来酸二异丙酯,2,3-二正丙基马来酸二正丁酯,2,3-二正丙基马来酸二异丁酯,2,3-二异丙基马来酸二正丙酯,2,3-二异丙基马来酸二异丙酯,2,3-二异丙基马来酸二正丁酯,2,3-二异丙基马来酸二异丁酯,2,3-二异丁基马来酸二正丙酯,2,3-二异丁基马来酸二异丙酯,2,3-二异丁基马来酸二正丁酯,2,3-二异丁基马来酸二异丁酯,2,3-二正丁基马来酸二正丙酯,2,3-二正丁基马来酸二异丙酯,2,3-二正丁基马来酸二正丁酯,2,3-二正丁基马来酸二异丁酯,2-正丙基-3-异丙基-马来酸二正丙酯,2-正丙基-3-异丙基-马来酸二异丙酯,2-正丙基-3-异丙基-马来酸二正丁酯,2-正丙基-3-异丙基-马来酸二异丁酯,2-正丁基-3-异丙基-马来酸二正丙酯,2-正丁基-3-异丙基-马来酸二异丙酯,2-正丁基-3-异丙基-马来酸二正丁酯,2-正丁基-3-异丙基-马来酸二异丁酯,2-正丁基-3-正丙基-马来酸二正丙酯,2-正丁基-3-正丙基-马来酸二异丙酯,2-正丁基-3-正丙基-马来酸二正丁酯,2-正丁基-3-正丙基-马来酸二异丁酯,2-正丁基-3-正丙基-马来酸二正丙酯,2-正丁基-3-正丙基-马来酸二异丙酯,2-正丁基-3-正丙基-马来酸二正丁酯,2-正丁基-3-正丙基-马来酸二异丁酯,2,3-二正丙基马来酸正丙异丙酯,2,3-二正丙基马来酸正丙异丁酯,2,3-二正丙基马来酸异丙异丁酯,2,3-二正丙基马来酸异丙正丁酯,2,3-二异丙基马来酸正丙异丙酯,2,3-二异丙基马来酸正丙异丁酯,2,3-二异丙基马来酸异丙异丁酯,2,3-二异丙基马来酸异丙正丁酯,2,3-二异丁基马来酸正丙异丙酯,2,3-二异丁基马来酸正丙异丁酯,2,3-二异丁基马来酸异丙异丁酯,2,3-二异丁基马来酸异丙正丁酯,2,3-二正丁基马来酸正丙异丙酯,2,3-二正丁基马来酸正丙异丁酯,2,3-二正丁基马来酸异丙异丁酯,2,3-二正丁基马来酸异丙正丁酯,2-正丙基-3-异丙基-马来酸正丙异丙酯,2-正丙基-3-异丙基-马来酸正丙异丁酯,2-正丙基-3-异丙基-马来酸异丙异丁酯,2-正丙基-3-异丙基-马来酸异丙正丁酯,2-正丁基-3-异丙基-马来酸正丙异丙酯,2-正丁基-3-异丙基-马来酸正丙异丁酯,2-正丁基-3-异丙基-马来酸异丙异丁酯,2-正丁基-3-异丙基-马来酸异丙正丁酯,2-正丁基-3-正丙基-马来酸正丙异丙酯,2-正丁基-3-正丙基-马来酸正丙异丁酯,2-正丁基-3-正丙基-马来酸异丙异丁酯,2-正丁基-3-正丙基-马来酸异丙正丁酯,2-正丁基-3-正丙基-马来酸正丙异丙酯,2-正丁基-3-正丙基-马来酸正丙异丁酯,2-正丁基-3-正丙基-马来酸异丙异丁酯,2-正丁基-3-正丙基-马来酸异丙正丁酯。
其中卤化镁为氯化镁,溴化镁和碘化镁,优选氯化镁。
其中的钛活性组分为钛化合物,具有如下通式(II)
TiX1 p(OR1)4-p...(II)
其中X1表示卤原子,优选氯或溴;更优选氯。R1为含有1-10个碳原子的烃基,可以为饱和或不饱和的烃基,可以为直链、支链、或环状的烃基,可以含有杂原子,例如S、N、O、Si等,优选为烷基、烯基、炔基、环烷基、芳基、芳烷基等,更优选直链或支链的烷基。当存在两个或更多个R1时,它们可以相同或不同。作为R1的实例有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仲丁基、正戊基、正己基、正庚基、正辛基、正癸基、烯丙基基、丁烯基、环戊基、环己基、环己烯基、苯基、苄基、甲苯基、苯乙基等。p表示为0-4的整数。
作为上述式(IV)化合物的实例可以是四烷氧基钛,如四甲氧基钛、四乙氧基钛、四正丙氧基钛、四异丙氧基钛、四正丁氧基钛、四异丁氧基钛、四环己氧基钛和四苯氧基钛;四卤化钛,如四氯化钛、四溴化钛、四碘化钛;烷氧基三卤化钛,如甲氧基三氯化钛,乙氧基三氯化钛、正丙氧基三氯化钛、正丁氧基三氯化钛、和乙氧三溴化钛;二烷氧基二卤化钛,如二甲氧基二氯化钛、二乙氧基二氯化钛、二异丙氧基二氯化钛、二丙氧基二氯化钛和二乙氧基二溴化钛;三烷氧基单卤化钛,如三甲氧基氯化钛、三乙氧基氯化钛、三异丙氧基氯化钛、三正丙氧基氯化钛和三正丁氧基氯化钛等。其中,优选高含卤素的钛化合物,尤其是四氯化钛。
所述烯烃聚合用固体催化剂组分中钛活性组分的重量含量为0.5-4.5%,优选为1.5-3.5%;二酯化合物的重量含量为6-15%,优选为6-12%,再优选为7-10%。
所述烯烃聚合用固体组分的制备方法有两种,第一种包含两个步骤,如下所述:
(1)卤化镁醇合物溶液的制备:
将无水卤化镁、醇类化合物、钛酸酯和如式1所示的二酯化合物在烷烃溶剂中充分反应,其中醇类化合物与卤化镁的的摩尔比为1-10∶1;二脂化合物和卤化镁的摩尔比为0.01-0.2∶1;钛酸酯用量和二酯化合物摩尔量相等;烷烃溶剂和无水卤化镁的比例为1-10mL/g,在40-200℃反应1-6小时,得到稳定均匀醇合物溶液;
其中式1的R1到R4可以相同或不同,选自1-8个碳原子的烷基,环烷基;优选1-6个碳原子的烷基,例如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正戊基,异戊基,正己基和环己基。更优选3-6个碳原子的烷基和环烷基,如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正戊基,异戊基,正己基和环己基。催化剂固体组分所含式1所示的二酯化合物可以使上述单一化合物,也可以是它们的组合。
(2)固体催化剂的制备:
将上述制备的醇合物均匀溶液加到经氮气充分置换,装有-25-40℃的钛化合物的芳烃溶剂的反应器中充分接触后,开始升温,当温度升至40-80℃时加入与卤化镁摩尔比为0.01-0.2∶1的二酯化合物,继续升温,当温度升至80-135℃时,继续加入与卤化镁摩尔比为0.01-0.2∶1的二酯化合物,并在该温度下反应1-4小时,反应结束后,滤出液体,再加入钛化合物的芳烃溶剂,在80-135℃温度下继续反应1-4小时,过滤出液体,用溶剂洗涤,干燥,制得固体钛催化剂组份,其中卤化钛和醇合物溶液的体积比为1-4∶1。三次加入的二酯化合物的总量与卤化镁摩尔比为0.05-0.25∶1。
所述烯烃聚合用催化剂固体组分的第二种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按照中国专利CN94103454.2预制出卤化镁醇和物的球形颗粒,将其加到经氮气充分置换,装有-25-40℃钛化合物的芳烃溶剂的反应器中充分接触后,开始升温,当温度升至40-80℃时加入与卤化镁摩尔比为0.01-0.2∶1的二酯化合物,继续升温,当温度升至80-135℃时,继续加入与卤化镁摩尔比为0.01-0.2∶1的二酯化合物,并在该温度下反应1-4小时,反应结束后,滤出液体,再加入钛化合物的芳烃溶剂,在80-135℃温度下继续反应1-4小时,过滤出液体,用溶剂洗涤,干燥,制得固体钛催化剂组份,其中卤化钛和醇合物质量比为10-30∶1。二次加入二酯化合物的总量与卤化镁摩尔比为0.05-0.25∶1。
当使用第一种方法制备催化剂固体组分时,其中步骤(1)中的无水卤化镁为氯化镁,溴化镁和碘化镁,优选无水氯化镁。
所述钛酸酯化合物为四钛酸酯化合物,通式为Ti(OR)4,其中R为1-8个碳的烷基和环烷基,优选钛酸四丁酯。
烷烃溶剂优选为C8-12的烷烃溶剂。
醇类化合物选自1-10个碳原子的一元醇,优选乙醇、丙醇、丁醇、2-乙基-己醇。
反应温度为40-200℃,优选60-180℃,更优选80-150℃。
步骤(1)中,所述醇类化合物与镁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10∶1,优选2-8∶1,更优选3-6∶1。烷烃溶剂和镁化合物的比例为0.5-20mL/g,优选1-15,更优选3-10mL/g,二酯化合物(式(I))和镁化合物的比例为0.01-0.2∶1,优选0.05-0.15∶1,更优选0.08-0.1∶1。
第一种方法的步骤(2)中和第二种方法中,钛化合物具有如式(II)所示通式,
TiX1 p(OR1)4-p...(II),各取代基定义如前所述。
第二种制备方法中芳烃溶剂为6-12个原子的单环取代芳烃,含有1-6个卤代原子的卤代芳烃,优选氯苯,多氯苯,更优选氯代苯和二氯苯。
第二种制备方法中卤化镁醇合物优选无水氯化镁/乙醇复合物形成的球形颗粒。钛化合物和醇合物溶液的体积比为1-6∶1,优选1-4∶1,芳烃溶剂和钛化合物的体积比为0~3∶1,优选0~1∶1。
根据本发明,其包括一种催化剂体系,包括本发明的催化剂固体组分。该催化剂体系可用于烯烃聚合。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其催化剂体系包括如下组分:
(1)本发明的催化剂固体组分;
(2)一种烷基铝化合物;
(3)一种硅烷化合物。
用于本发明的烷基铝化合物,尽管没有特别限制,但优选含有烷基、卤素、烷氧基及其混合物。具体的是,三烷基铝,如三甲基铝、三乙基铝、三异丙基铝、三异丁基铝和三辛基铝;二烷基单氯化铝,如二乙基单氯化铝、二异丙基单氯化铝、二异丁基单氯化铝和二辛基单氯化铝;二烷基倍半铝,如乙基倍半氯化铝,;链状铝氧烷,如甲基铝氧烷等。在这些有机铝化合物中,特别优选具有1-5个碳原子的低级烷基的三烷基铝,特别优选三甲基铝、三乙基铝、三丙基铝和三异丁基铝,最优选三乙基铝、三异丁基铝或者两者的混合物。这些有机铝化合物可单独使用,也可以两种或多种结合使用。
所述的硅烷化合物具有如下通式:
R1 nSi(OR2)4-n
其中R1和R2可以为饱和或不饱和基团,可以为直链、支链或环状基团,或可含有杂原子,例如卤素、S、N、O烷基;当存在两个或更多个R1时,它们可以相同或不同。当存在两个或更多个R2时,它们可以相同或不同。优选R1为1-10个碳原子的烷基、烯基、环烷基、芳基、芳烷基等,优选烷基或芳基。作为R2的实例有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等。n为0-4,优选1或2。
上述硅烷化合物的实例有: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双环戊基二甲氧基硅烷,环己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双异丙基二甲氧基硅烷,双异丁基二甲氧基硅烷,正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四乙氧基二硅烷,正丙基三乙氧基硅烷。这些硅化合物可单独使用,也可以两种或多种混合。
根据本发明,其包括一种烯烃聚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本发明的催化剂体系。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烯烃可以选自乙烯、丙烯、丁烯、1-己烯等α-烯烃。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聚合包括均聚和共聚。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例不能作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任何在本发明基础上作出的改进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聚丙烯等规度测试方法:使用沸腾庚烷抽提6h。
实施例1
(1)将5g无水氯化镁、23mL异辛醇、1mL 2,3-二异丁基马来酸二正丁酯、钛酸四丁酯和30mL干燥的癸烷化合物加入到反应瓶中,钛酸四丁酯和2,3-二异丁基马来酸二正丁酯的摩尔量相等,在氮气保护下于130℃反应4小时,使无水氯化镁充分溶解,得到稳定均匀的醇合物溶液,将反应体系缓慢降至室温。
(2)将上述制备的均匀溶液,在1小时内滴加到经氮气充分置换且装有-20℃200ml四氯化钛的反应器中,滴加完毕,经过3小时升温至60℃,加入2,3-二异丁基马来酸二正丁酯1ml,继续升温30min,温度到达110℃,加入2,3-二异丁基马来酸二正丁酯1.5ml,在此温度下反应2小时。反应结束后过滤出液体,重新加入200ml四氯化钛,在110℃反应2小时。反应结束后滤出反应液,用干燥过的己烷洗涤6次,干燥后得到固体催化剂。
催化剂组成分析结果:
钛含量:2.15%(wt)
镁含量:16.5%(wt)
酯含量:8.0%(wt)
(3)聚合反应。装有搅拌器的5升不锈钢反应釜经氮气充分置换后,加入1.2升精制丙烯及2.7ml三乙基铝(浓度为1moL/L)和0.08ml双环戊基二甲氧基硅烷二甲氧基硅烷,加入上述制备的催化剂固体组分15mg,加入5个氢气,然后升温至70℃,在此温度下聚合反应2小时。反应结束后排出未反应气体,得到白色聚丙烯。催化活性56,500gPP/gCat,聚合物表观密度0.46g/cm3,等规度为98.6%。
实施例2
将2,3-二异丁基马来酸二正丁酯换为2,3-二异丁基马来酸二异丁酯,其它同实施例1。催化剂组成分析结果:
钛含量:2.17%(wt)
镁含量:16.5%(wt)
酯含量:8.1%(wt)
聚合结果:催化活性56,600gPP/gCat,聚合物表观密度0.46g/cm3,等规度为98.5%。
实施例3
将2,3-二异丁基马来酸二正丁酯换为2,3-二异丙基马来酸二正丁酯,其它同实施例1。催化剂组成分析结果:
钛含量:2.16%(wt)
镁含量:16.5%(wt)
酯含量:8.3%(wt)
聚合结果:催化活性55,400gPP/gCat,聚合物表观密度0.46g/cm3,等规度为98.3%。
实施例4
将2,3-二异丁基马来酸二正丁酯换为2-正丙基3-异丙基马来酸二正丁酯,其它同实施例1。催化剂组成分析结果:
钛含量:2.16%(wt)
镁含量:16.4%(wt)
酯含量:8.2%(wt)
聚合结果:催化活性56,500gPP/gCat,聚合物表观密度0.46g/cm3,等规度为98.4%。
实施例5
将2,3-二异丁基马来酸二正丁酯换为2-正丙基3-异丙基马来酸正丁异丁酯,其它同实施例1。催化剂组成分析结果:
钛含量:2.15%(wt)
镁含量:16.5%(wt)
酯含量:8.2%(wt)
聚合结果:催化活性56,600gPP/gCat,聚合物表观密度0.46g/cm3,等规度为98.7%。

Claims (1)

1.一种含马来酸二酯的烯烃聚合用催化剂固体组分的制备方法,所述的催化剂固体组分包括:(1)卤化镁,(2)钛活性组分和(3)如式1所示的马来酸二酯化合物,
Figure FSB0000118163950000011
其中R1至R4相同或不同,选自1-8个碳原子的烷基或环烷基;所述催化剂固体组分中所含式1所示的二酯化合物是上述单一化合物,或者是它们的组合;
所述烯烃聚合用固体催化剂组分中钛活性组分的重量含量为0.5-4.5%,式(1)所示的二酯化合物的重量含量为6-15%;
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卤化镁醇合物溶液的制备:
将无水卤化镁、醇类化合物、钛酸酯和如式1所示的马来酸二酯化合物在烷烃溶剂中充分反应,其中醇类化合物与卤化镁的摩尔比为1-10:1;马来酸二酯化合物和卤化镁的摩尔比为0.01-0.2:1;钛酸酯用量和马来酸二酯化合物摩尔量相等;烷烃溶剂和无水卤化镁的比例为1-10mL/g,在40-200℃反应1-6小时,得到稳定均匀醇合物溶液;
(2)固体催化剂的制备:
将上述制备的均匀醇合物溶液加到经氮气充分置换,装有-25-40℃的钛化合物的芳烃溶液的反应器中充分接触后,开始升温,当温度升至40-80℃时加入与卤化镁摩尔比为0.01-0.2:1的如式1所示的马来酸二酯化合物,继续升温,当温度升至80-135℃时,继续加入与卤化镁摩尔比为0.01-0.2:1的如式1所示的马来酸二酯化合物,并在该温度下反应1-4小时,反应结束后,滤出液体,再加入钛化合物的芳烃溶液,在80-135℃温度下继续反应1-4小时,过滤出液体,用溶剂洗涤,干燥,制得固体钛催化剂组份,其中卤化钛和醇合物溶液的体积比为1-4:1;三次加入的如式1所示的马来酸二酯化合物的总量与卤化镁摩尔比为0.05-0.25:1。
CN201110097898.5A 2011-04-19 2011-04-19 含马来酸二酯的烯烃聚合催化剂固体组分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22121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97898.5A CN102212153B (zh) 2011-04-19 2011-04-19 含马来酸二酯的烯烃聚合催化剂固体组分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97898.5A CN102212153B (zh) 2011-04-19 2011-04-19 含马来酸二酯的烯烃聚合催化剂固体组分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12153A CN102212153A (zh) 2011-10-12
CN102212153B true CN102212153B (zh) 2014-04-02

Family

ID=447437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97898.5A Active CN102212153B (zh) 2011-04-19 2011-04-19 含马来酸二酯的烯烃聚合催化剂固体组分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21215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65208B (zh) * 2012-09-10 2016-04-2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乙烯聚合反应的催化剂组分及其催化剂
CN104829757B (zh) * 2015-05-13 2018-04-27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一种烯烃聚合用含水杨酸酯类化合物的固体催化剂组分及其制法和应用
CN104829762B (zh) * 2015-05-25 2017-07-21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一种用于制备高球形度低粒度聚烯烃颗粒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110144022B (zh) 2019-05-28 2020-02-21 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Ziegler-Natta催化剂的工业制备方法
CN117126313B (zh) * 2022-05-18 2024-03-22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烯烃聚合用催化剂固体组分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14105A (zh) * 2001-09-13 2005-12-28 巴塞尔聚烯烃意大利有限公司 用于烯烃聚合反应的组分和催化剂
CN101486776A (zh) * 2008-01-17 2009-07-2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组分及其催化剂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79642B (zh) * 2009-05-27 2011-01-1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卤化镁载体型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14105A (zh) * 2001-09-13 2005-12-28 巴塞尔聚烯烃意大利有限公司 用于烯烃聚合反应的组分和催化剂
CN101486776A (zh) * 2008-01-17 2009-07-2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组分及其催化剂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12153A (zh) 2011-10-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82181B (zh) 包括甲硅烷基酯内给体的前催化剂组合物和方法
CN102212154B (zh) 烯烃聚合催化剂固体组分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12153B (zh) 含马来酸二酯的烯烃聚合催化剂固体组分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40019B (zh) 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体系
CN102558404B (zh) 一种多元醇醚聚烯烃催化剂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1880342B (zh) 一种烯烃聚合催化剂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1560273B (zh) 烯烃聚合催化剂、制备方法及聚合方法
CN102746426A (zh) 一种烯烃聚合催化剂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2603932B (zh) 烯烃聚合用固体催化剂组分及催化剂
CN1968974A (zh) 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组分和催化剂
CN1038684C (zh) 催化剂体系和它在烯烃聚合中的应用
CN104829756A (zh) 一种烯烃聚合用固体催化剂组分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059175B (zh) 烯烃聚合固体催化剂组分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04110A (zh) 烯烃聚合用催化剂固体组分的制备方法
CN103788252A (zh) 催化剂固体组分及其催化剂以及其在烯烃聚合中的应用
CN101891849B (zh) 一种聚烯烃催化剂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1885791B (zh) 宽/多峰分布聚烯烃催化剂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2898558B (zh) 一种催化剂组分在烯烃聚合中的应用
CN1938345B (zh) 基于氯化镁的加合物和由此获得的催化剂组分
CN102432705B (zh) 烯烃聚合固体催化剂组分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40022B (zh) 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体系
CN102603931B (zh) 烯烃聚合用固体催化剂组分及催化剂
JP2007506816A (ja) 多孔性エチレンポリマー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れにより得られるポリマー
CN102898551B (zh) 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组分、其制备方法及其催化剂
CN103788247A (zh) 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组分及其应用和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及其应用以及烯烃聚合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