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06903B - 缝纫机 - Google Patents

缝纫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06903B
CN102206903B CN 201110081312 CN201110081312A CN102206903B CN 102206903 B CN102206903 B CN 102206903B CN 201110081312 CN201110081312 CN 201110081312 CN 201110081312 A CN201110081312 A CN 201110081312A CN 102206903 B CN102206903 B CN 10220690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ing arm
cloth
tangent line
upper thread
drive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11008131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06903A (zh
Inventor
西村和人
柴田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2069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069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069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0690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缝纫机包括驱动传递机构和送布方向驱动杆。驱动传递机构将由布的布厚变化引起的压布构件的上升、下降转换为支承臂的前后方向的移动。切线构件的切线位置不根据布的布厚变化而变化。切线构件能可靠地切断面线。当缝制开始时,送布方向驱动杆驱动支承臂。切线构件移动到比切线位置靠后方的待机位置。面线朝着机针形成的线迹笔直地延伸。缝纫机能将切线构件保持的面线端部可靠地缝入到线迹内侧。操作员无需处理从线迹突出的面线端部。

Description

缝纫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面线切断机构的缝纫机,具体而言,是包括当缝制结束之后,在针板上切断面线的面线切断机构的缝纫机。
背景技术
缝纫机包括面线切断装置。当缝制结束之后,面线切断装置在针板上切断从布连接到机针的面线。面线切断装置包括能开闭的可动刀和固定刀。可动刀和固定刀在机针附近关闭而切断面线。可动刀和固定刀在切断面线之后也持续保持关闭状态,以保持切断后的面线端部。在可动刀和固定刀保持面线端部的状态下,缝纫机开始缝制。可动刀和固定刀对缝制开始时的面线赋予张力。随着布的送布移动,面线从可动刀与固定刀之间脱出。脱出后的面线被缝入在布上形成的线迹内侧。
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平成6年312074号公报所记载的锁眼缝纫机的面线切断装置具有第一连接构件和第二连接构件。固定刀和可动刀设置于第一连接构件的前端部。第一连接构件通过支承销支承于第二连接构件。第二连接构件通过销安装于托架。压布构件根据布厚度的变化而上升、下降。第一连接构件以支承销为中心摆动,从而与压布构件一起上升、下降。第二连接构件通过第一连接构件的摆动而以所述销为中心摆动。第一连接构件通过第二连接构件的摆动而在前后方向上移动。固定刀和可动刀在上下方向上进行近似直线运动。当布的厚度变化时,面线切断装置也能可靠地切断面线。
在以往的面线切断装置中,固定刀和可动刀通过第一连接构件和第二连接构件的互动而在上下方向、前后方向上移动。固定刀和可动刀不是在机针的正后方切断面线,而是在与机针左右方向离开的位置上切断面线。固定刀和可动刀在切断位置上保持面线端部。面线从面线端部的保持位置向机针形成的线迹倾斜地延伸。因此,缝纫机无法在下一个缝制时在布上形成的线迹的内侧缝入面线。由于面线端部突出于线迹的外侧,因此当缝制结束之后,操作员将从线迹突出的面线端部切断即进行后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管布的厚度如何,能在恒定的位置上切断面线,且将切断后的面线端部可靠地缝入到线迹内侧的缝纫机。
技术方案1的缝纫机包括:压布构件,该压布构件按压沿前后方向进行送布移动的布;升降机构,该升降机构使所述压布构件上升、下降;切线构件,该切线构件在缝制结束后将从所述布连接到机针的面线切断,且保持切断后的面线端部;以及支承臂,该支承臂将所述切线构件支承成能与所述压布构件一起上升、下降,其特征是,所述缝纫机包括:送布方向驱动杆,该送布方向驱动杆在切线时驱动所述支承臂,并使所述切线构件向切线位置移动;以及驱动传递机构,该驱动传递机构将所述送布方向驱动杆与所述支承臂连接,并将所述压布构件的上升、下降转换为前后方向的移动而传递给所述支承臂,当缝制开始时,所述送布方向驱动杆通过所述支承臂使所述切线构件向比所述切线位置靠后方的待机位置移动,所述驱动传递机构将由所述布的布厚变化引起的所述压布构件的上升、下降转换为前后方向的移动而传递给所述支承臂,并使所述切线构件停止在所述切线位置,所述驱动传递机构是通过转动轴部能转动地与所述送布方向驱动杆连接,并通过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与所述支承臂连接的连接构件,当所述支承臂在上下方向上移动时,所述连接构件受到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作用而以所述转动轴部为中心转动,并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部使所述支承臂转换为前后方向的移动。
驱动传递机构将由布的布厚变化引起的压布构件的上升、下降转换为支承臂的前后方向的移动。切线构件维持切线位置,能可靠地切断面线。当缝制开始时,送布方向驱动杆驱动支承臂。切线构件向比切线位置靠后方的待机位置移动。在待机位置保持的面线端部朝着机针形成的线迹笔直地延伸。缝纫机能在下一个缝制时形成的线迹内侧中可靠地缝入切线构件保持的面线端部。
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通过连接构件的转动将支承臂的上下方向的移动转换为前后方向的移动。支承臂和切线构件能容易地在前后方向上移动。
在技术方案2的缝纫机中,所述第二连接部配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上方。
由于第二连接部配置于上方,因此支承臂下方的空间变宽。操作员能在支承臂下方容易地配置布。
在技术方案3的缝纫机中,所述支承臂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长孔以及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二长孔,所述第一连接部卡合于所述第一长孔,所述第二连接部卡合于所述第二长孔。
支承臂具有卡合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第一长孔和第二长孔。缝纫机能以简单的结构实现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缝纫机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缝纫机的侧视图。
图3是面线切断机构和压布构件升降机构的侧视图。
图4是表示缝纫机的内部结构的主视图。
图5是面线切断机构和压布构件升降机构的立体图。
图6是驱动传递连接构件的立体图。
图7是联动机构的立体图。
图8是处于切线位置的面线切断机构和压布构件升降机构的侧视图。
图9是处于待机位置的面线切断机构和压布构件升降机构的侧视图。
图10是处于切线位置的面线切断机构和压布构件升降机构的侧视图(布的厚度较厚的情形)。
图11是处于待机位置的面线切断机构和压布构件升降机构的侧视图。(布的厚度较厚的情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说明。下面说明中所使用的方向(前后、左右)在各图中用箭头表示。
如图1所示,缝纫机M包括缝纫机主体1、台板8、缝纫机马达9、操作踏板3、操作面板4、控制装置7。
台板8是其左右方向较长的长方形的板。台板8包括左右的脚81、82。脚81、82分别在其下端部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支承部83、84。支承部83、84通过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蹬架85相连接。台板8通过支承部83、84设置于地板上。操作踏板3设置于蹬架85的大致中央部分。操作员通过踩下操作踏板3而操作缝纫机M。
缝纫机主体1设置于台板8上的左右方向中央部分。操作面板4设置于缝纫机主体1的右侧。操作员通过操作操作面板4而输入缝制参数。缝制参数包括线迹的形状、尺寸等。
缝纫机马达9设置于台板8的下面。控制装置7设置于台板8下面的缝纫机马达9的右侧。控制装置7驱动并控制缝纫机马达9等。
缝纫机主体1包括底座2、立柱5、机臂6。底座2在台板8上沿前后方向延伸。立柱5从底座2的后部向上方延伸。机臂6从立柱5的上部向前方延伸。
如图2所示,缝纫机主体1包括针杆10、机针11、梭机构14、切刀16、送布机构20、压布构件23。针杆10支承于机臂6的前端部。针杆10的下端部朝着底座2的前端部突出于机臂6的下方。机针11安装于针杆10的下端部。针杆10和机针11通过缝纫机马达9的驱动而上升、下降。缝纫机马达9通过机臂6内部的主轴(未图示)和针杆驱动机构(未图示)驱动针杆10。切刀16配置于针杆10附近。切刀16通过机臂6内部的切刀驱动机构(未图示)的驱动而下降,在底座2上的布上形成纽孔。
如图3至图5所示,送布机构20包括送布板13。送布板13在底座2上沿前后方向延伸。送布板13通过送布马达(未图示)的驱动而在前后方向上移动。送布板13通过其后端部的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支承轴22对送布臂21支承。如图2所示,送布臂21朝着上方竖立,在其上端部弯曲而向前方延伸。压布构件23是安装于送布臂21前端部的长方形的框子。压布构件23与送布板13和送布臂21一起在前后方向上移动,通过升降机构30的动作而上升、下降。下降后的压布构件23按压送布板13上的布。布根据压布构件23与送布板13的互动而在前后方向上移动。
升降机构30包括能在上下方向上移动地支承的压杆31、固定于压杆31上端部的压杆抱箍32。压布构件23安装于压杆31的下端部。压布构件23与压杆31一起上升、下降。如图7所示,压杆抱箍32连接于联动机构60的L形连接构件65的前端部。联动机构60的结构、动作将在后面说明。
梭机构14配置于底座2内部。梭机构14在缝纫机马达9的驱动下旋转。缝纫机马达9通过底座2内部的下轴(未图示)驱动梭机构14旋转。梭机构14与机针11的上升、下降互动,在底座2上移动的布上形成线迹。
缝纫机主体1在底座2与机臂6之间包括面线切断装置40。面线切断装置40包括切线构件41和支承臂42。如图3、图5所示,支承臂42是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板。支承臂42将其后端部支承于支承轴43,并在送布臂21的左侧向前方延伸。支承轴43以朝着下方延伸的形态设置于机臂6的后部。支承轴43能转动。支承臂42与支承轴43一起转动。支承臂42的前端部沿左右方向移动。
支承臂42在其后端部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长孔44a、44b。长孔44a、44b分别与固定于支承轴43下端部的支承销45a、45b卡合。如图7所示,支承臂42在其前端部具有向右方突出的引导销42a。引导销42a与后述的引导槽31a卡合。如图5所示,引导槽31a是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槽,并设置于送布臂21的前端部。
支承销45a、45b在长孔44a、44b内滑动,且引导销42a在引导槽31a内滑动,使得支承臂42在前后方向上移动。在与引导槽31a卡合的引导销42a的作用下,支承臂42的前端部与压布构件23一起上升、下降。支承臂42以其后端部的支承销45b为中心转动,从而允许其前端部的上升、下降。
如图7所示,切线构件41设置于支承臂42的前端部。切线构件41具有固定刀41a和可动刀41b。固定刀41a以向右方突出的形态固定于支承臂42的前端部。可动刀41b配置于固定刀41a的下面,并以上下方向的轴为中心转动。可动刀41b通过转动相对于固定刀41a进行开闭。通过支承臂42的前端部向右方移动,可动刀41b与送布臂21接触而关闭。通过关闭可动刀41b,切线构件41将可动刀41b与固定刀41a之间的面线切断。可动刀41b在切断面线后保持关闭状态,从而在可动刀41b与固定刀41a之间保持切断后的面线端部。
如图5至图7所示,支承臂42具有第一长孔46和第二长孔47。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长孔46配置成与支承臂42后端部的长孔44a排列在一条直线上。第二长孔47以在第一长孔46的后方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形态设置。第一长孔46和第二长孔47通过驱动传递连接构件51与前后驱动杆52(相当于送布方向驱动杆)的下端部连接。
如图5所示,通过左右方向的支承轴53b,前后驱动杆52支承于机臂6内部。如图3所示,前后驱动杆52的下端部向机臂6的下方延伸。前后驱动杆52以支承轴53b为中心摆动。前后驱动杆52的下端部在前后方向上移动。支承轴53b包括连接构件53。如图7所示,连接构件53与联动机构60的联动板66连接。联动机构60的结构、动作将在后面说明。
驱动传递连接构件51相当于驱动传递机构。如图6所示,驱动传递连接构件51呈第一构件51a与第二构件51b直角连接的L字形状。第一构件51a在其前端部包括连接销47a(相当于第二连接部)。第二构件51b在其前端部包括连接销46a(相当于第一连接部)。连接销47a与连接销46a相平行,向相同方向延伸。驱动传递连接构件51还包括转动销54(相当于转动轴部)。转动销54设置于第一构件51a与第二构件51b的连接部分。转动销54平行于连接销46a、47a,且向相反一侧延伸。
如图5所示,驱动传递连接构件51在第一构件51a朝向上方、第二构件51b朝向前方的状态下,配置于支承臂42与前后驱动杆52之间。连接销46a卡合于第一长孔46,连接销47a卡合于第二长孔47。转动销54嵌合于前后驱动杆52的下端部。
支承臂42与压布构件23一起上升、下降。卡合于第一长孔46的连接销46a与支承臂42一起上升、下降,驱动传递连接构件51以转动销54为中心转动。连接销47a在前后方向上移动。支承臂42沿长孔44a、44b在前后方向上移动。驱动传递连接构件51将支承臂42的上升、下降转换为前后方向的移动。当压布构件23上升时,支承臂42前端部的切线构件41上升,并向后方移动。当压布构件23下降时,切线构件41下降,并向前方移动。
参照图7,对联动机构60进行说明。
联动机构60设置于机臂6内。联动机构60是将面线切断装置40和底线切断装置(未图示)的动作与压布构件23的升降联动的机构。联动机构60包括马达61、升降板62、上下运动杆63、两个L形连接构件64、65、联动板66。
马达61和升降板62设置于立柱5内。升降板62支承于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两个引导杆62a。升降板62能沿引导杆62a移动。马达61配置于升降板62的前方。马达61包括安装于输出轴的小齿轮61a。小齿轮61a与设置于升降板62的齿部62b啮合。马达61的旋转通过小齿轮61a、齿部62b传递到升降板62。升降板62通过马达61的驱动而上升、下降。
升降板62在其上部具有向前方突出的双叉部62c。双叉部62c卡合于上下运动杆63上部的卡合销63a。上下运动杆63通过马达61的驱动而与升降板62一起上升、下降。上下运动杆63的下端部在底座2内与底线切断装置(未图示)连接。底线切断装置通过上下运动杆63的下降而在底座2内动作,切断底线。
L形连接构件64、65配置于机臂6内。L形连接构件64以在上下运动杆63附近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支承轴64a为中心摆动。L形连接构件64具有向后方延伸的臂部。该臂部的端部连接于上下运动杆63的上端部。L形连接构件65以在机臂6前部的升降机构30附近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支承轴65a为中心摆动。L形连接构件65具有向前方延伸的臂部。该臂部的端部连接于压杆31上端部的压杆抱箍32。
联动板66在机臂6内沿前后方向延伸。联动板66将在L形连接构件64、65的上方延伸的机臂6的上端部连接。通过升降板62和上下运动杆63的上升,联动板66向前方移动,压杆31(压布构件23)下降。通过上下运动杆63的下降,联动板66向后方移动,压杆31(压布构件23)上升。
联动板66具有引导孔66a、66b。引导孔66a形成于联动板66的后部。引导孔66a是沿前后方向延伸,且其前端部朝向上方弯曲形状的长孔。引导孔66a卡合于所述连接构件53前端的卡合销53a。卡合销53a沿引导孔66a移动。连接构件53和前后驱动杆52以支承轴53b为中心摆动。前后驱动杆52的下端部在前后方向上移动。支承臂42前端部的切线构件41通过前后驱动杆52的摆动在前后方向上移动。
引导孔66b配置于引导孔66a的前方。引导孔66b是沿前后方向延伸,且前高后低的倾斜状的长孔。引导孔66b卡合于连接构件55a前端的卡合销55a。如图7所示,连接构件55a设置于切线驱动杆55的上端。切线驱动杆55支承于机臂6内,并配置于前后驱动杆52的前方。卡合销55b沿引导孔66b移动。连接构件55a和切线驱动杆55以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支承轴为中心摆动。切线驱动杆55的下端部在前后方向上移动。
如图7所示,切线驱动杆55在其下端部包括滚轮56。滚轮56与设置于支承臂42上部的凸轮42b抵接。滚轮56能以上下方向的轴为中心转动。凸轮42b通过设置于支承臂42的复位弹簧(未图示)按压于滚轮56。滚轮56通过切线驱动杆55的摆动而沿凸轮42b滚动。支承臂42以支承轴43为中心摆动。支承臂42前端部的切线构件41受到滚轮56的作用而向右方移动,受到复位弹簧的弹力而向左方移动。
如上所述,压布构件23通过联动板66向后方移动而上升。当压布构件23上升时,切线驱动杆55的下端部向前方移动。滚轮56通过凸轮42b将支承臂42向右方按压。支承臂42前端的切线构件41向右方移动。当压布构件23上升时,前后驱动杆52的下端部向前方移动。支承臂42前端的切线构件41向前方移动。切线构件41向右方和前方移动,从而到达机针11后侧的切线位置。如上所述,切线构件41的可动刀41b经过向右方的移动,与送布臂21的一部分接触而关闭。切线构件41在切线位置上切断面线,并保持切断后的面线端部。
当开始缝制时,操作员将布配置于送布板13上。操作员对操作踏板3操作。缝纫机M的控制装置7驱动马达61正转。联动机构60的联动板66通过马达61的驱动而向前方移动。压布构件23下降而按压送布板13上的布。前后驱动杆52和切线驱动杆55成为图7所示的位置。
前后驱动杆52的摆动通过驱动传递连接构件51传递到支承臂42。如图9所示,支承臂42前端部的切线构件41移动到离开机针11后方的待机位置。
操作员再对操作踏板3操作。控制装置7对缝纫机马达9、送布马达、切刀驱动机构进行驱动。缝纫机马达9驱动机针11上升、下降,并驱动梭机构14旋转。送布板13上的布通过送布马达的驱动在前后方向、左右方向上移动。缝纫机M通过机针11、梭机构14、送布机构20的互动在布上形成线迹。切线构件41的可动刀41b处于相对于固定刀41a打开的状态。切线构件41在待机位置松开面线端部。线迹可靠地缝入所松开的面线端部。切线驱动杆55的下端部向后方移动。滚轮56从凸轮42b离开。处于待机位置的切线构件41向左方移动。切刀16通过切刀驱动机构的驱动而下降,在布上形成纽孔。切线构件41不与下降的机针11、切刀16相撞。
当结束缝制时,操作员对操作踏板3操作。控制装置7停止缝纫机马达9、送布马达、切刀驱动机构的驱动。操作员再对操作踏板3操作。缝纫机M的控制装置7驱动马达61反转。上下运动杆63下降,从而底线切断装置在底座2内切断底线。联动机构60的联动板66通过马达61的驱动而向后方移动。压布构件23上升而离开布。前后驱动杆52和切线驱动杆55顺时针方向(在图7中)摆动。
前后驱动杆52的摆动通过驱动传递连接构件51传递到支承臂42。如图8所示,支承臂42前端部的切线构件41向前方移动。切线驱动杆55的下端部向前方移动。滚轮56按压凸轮42b,支承臂42前端部的切线构件41向右方移动。切线构件41到达机针11正后方的切线位置。切线构件41的可动刀41b相对于固定刀41a关闭,并切断面线。切线构件41通过关闭的固定刀41a和可动刀41b保持切断后的面线端部。操作员将送布板13上的布取下而结束缝制作业。
下面对布的厚度较厚时的面线切断装置40的动作进行说明。
如图10所示,当布的厚度(布厚W)较厚时,压布构件23上升。支承臂42受到卡合于引导槽31a的引导销42a的作用而摆动。支承臂42前端部的切线构件41与压布构件23一起上升。设置于联动板66的引导孔66a的宽度比卡合销53a宽。在压布构件23根据布厚W的变化上升、下降的区域中,卡合销53a通过在引导孔66a的宽度内上升、下降而吸收前后驱动杆52的摆动。
驱动传递连接构件51的连接销46a与支承臂42的第一长孔46一起上升。驱动传递连接构件51以转动销54为中心逆时针方向(在图10中)转动。驱动传递连接构件51的连接销47a向后方移动,并将第二长孔47向后方按压。支承臂42向后方移动。因此,支承臂42前端部的切线构件41在其前后方向的位置几乎没有变化的状态下上升。切线构件41的前后方向位置不受布厚度的影响。切线构件41能在切断位置可靠地切断面线。
如图11所示,在缝制结束后,切线构件41切断面线,从而前后驱动杆52顺时针方向摆动。切线构件41在保持面线端部的状态下向后方移动,并到达待机位置。在切线构件41移动到待机位置的状态下,缝纫机M开始下一个缝制。切线构件41在待机位置松开的面线端部能可靠地缝入在布上形成的线迹中。
在随着布的厚度变化,压布构件23上升时,切线构件41能维持其前后方向的位置。面线的切断位置不变化,切线构件41能可靠地切断面线,且切断后的面线端的长度大致一定。
驱动传递连接构件51通过连接销46a、47a连接于支承臂42。驱动传递连接构件51受到连接销46a、47a的作用,根据前后驱动杆52的移动而转动。支承臂42通过驱动传递连接构件51的转动而在前后方向上移动。驱动传递连接构件51有效地将支承臂42的上下方向的移动成分转换为前后方向的移动成分。支承臂42前端部的切线构件41能容易地在前后方向上移动。
下面对局部变更了上述实施方式的变形例进行说明。
1)驱动传递连接构件51的连接销46a、47a也可以是方块。当利用方块时,其与第一长孔46、第二长孔47接触的面积增大。因此,接触部分的耐久性会提高。
2)连接销46a、47a也可以设置于支承臂42,卡合于连接销46a、47a的第一长孔46、第二长孔47也可以设置于驱动传递连接构件51。
3)在实施方式中,缝纫机M是在布上形成纽孔,并在该纽孔的周围锁眼的锁眼缝纫机。但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锁眼缝纫机以外的缝纫机。

Claims (3)

1.一种缝纫机,包括:
压布构件,该压布构件按压沿前后方向进行送布移动的布;
升降机构,该升降机构使所述压布构件上升、下降;
切线构件,该切线构件在缝制结束后,将从所述布连接到机针的面线切断,且保持切断后的面线端部;以及
支承臂,该支承臂将所述切线构件支承成能与所述压布构件一起上升、下降,
其特征在于,包括:
送布方向驱动杆,该送布方向驱动杆在切线时驱动所述支承臂,并使所述切线构件向切线位置移动;以及
驱动传递机构,该驱动传递机构将所述送布方向驱动杆与所述支承臂连接,并将所述压布构件的上升、下降转换为前后方向的移动而传递给所述支承臂,
当缝制开始时,所述送布方向驱动杆通过所述支承臂使所述切线构件向比所述切线位置靠后方的待机位置移动,
所述驱动传递机构将由所述布的布厚变化引起的所述压布构件的上升、下降转换为前后方向的移动而传递给所述支承臂,并使所述切线构件停止在所述切线位置,
所述驱动传递机构是通过转动轴部能转动地与所述送布方向驱动杆连接,并通过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与所述支承臂连接的连接构件,
当所述支承臂在上下方向上移动时,所述连接构件受到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作用而以所述转动轴部为中心转动,并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部将所述支承臂转换为前后方向的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连接部配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上方。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臂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长孔以及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二长孔,所述第一连接部卡合于所述第一长孔,所述第二连接部卡合于所述第二长孔。
CN 201110081312 2010-03-31 2011-03-25 缝纫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0690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82084A JP2011212151A (ja) 2010-03-31 2010-03-31 ミシン
JP2010-082084 2010-03-3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06903A CN102206903A (zh) 2011-10-05
CN102206903B true CN102206903B (zh) 2013-01-09

Family

ID=446959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110081312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06903B (zh) 2010-03-31 2011-03-25 缝纫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11212151A (zh)
CN (1) CN10220690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05605B (zh) * 2015-05-12 2018-07-10 浙江杜马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平缝机的剪线机构
CN112064223A (zh) * 2020-09-14 2020-12-11 刘良辉 一种平车缝纫机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278A (zh) * 1995-03-28 1996-10-02 重机公司 双针缝纫机的剪线装置
CN2652968Y (zh) * 2003-06-26 2004-11-03 精机机械厂股份有限公司 缝纫机切线器的刀具轨迹调整装置
CN101144230A (zh) * 2006-09-15 2008-03-19 Juki株式会社 缝纫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834642B2 (ja) * 1993-05-06 1998-12-09 ジューキ株式会社 ミシンの上糸切り装置
JPH06335585A (ja) * 1993-05-31 1994-12-06 Juki Corp ミシンの針糸切断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278A (zh) * 1995-03-28 1996-10-02 重机公司 双针缝纫机的剪线装置
CN2652968Y (zh) * 2003-06-26 2004-11-03 精机机械厂股份有限公司 缝纫机切线器的刀具轨迹调整装置
CN101144230A (zh) * 2006-09-15 2008-03-19 Juki株式会社 缝纫机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平6-312074A 1994.11.08
JP特开平6-335585A 1994.12.06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06903A (zh) 2011-10-05
JP2011212151A (ja) 2011-10-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0992633Y (zh) 缝纫机
CN101003928B (zh) 缝纫机
CN103485087B (zh) 包缝缝纫机
CN102206903B (zh) 缝纫机
JP2018027106A (ja) ミシン及び縫製システム
CN101831768B (zh) 缝纫机的切线装置
JP3744892B2 (ja) ミシン用ジャンプ縫い機構部
CN100396839C (zh) 缝纫机
CN1757811B (zh) 缝纫机的中压布装置
CN1800476B (zh) 嵌条缝纫机
CN214882232U (zh) 一种绣花机的上机头
JP4435379B2 (ja) 穴かがりミシンの布切り装置
CN101845725B (zh) 缝纫机
CN1904183B (zh) 锁眼缝纫机的切线装置
CN1904180B (zh) 缝纫机的送布装置
TW201215728A (en) Device for cutting an article being stitched by a sewing machine
CN1924138B (zh) 锁眼缝纫机
CN104420083A (zh) 缝纫机
JP4270008B2 (ja) ボタン付けミシン
CN1611649A (zh) 钉扣缝纫机及其压布器
CN105908397B (zh) 缝纫机剪线机构的驱动装置及缝纫机
CN101845724B (zh) 缝纫机
JPS6012521Y2 (ja) ミシンの上送り装置
JPH03289994A (ja) ミシン
CN114990794B (zh) 一种同一电机控制压脚压力、抬压脚和剪线的缝纫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109

Termination date: 2020032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