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00853B - 触摸屏面板 - Google Patents

触摸屏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00853B
CN102200853B CN201010502187.7A CN201010502187A CN102200853B CN 102200853 B CN102200853 B CN 102200853B CN 201010502187 A CN201010502187 A CN 201010502187A CN 102200853 B CN102200853 B CN 1022008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ttern
detecting unit
auxiliary patterns
insulation course
conduction auxilia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0218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00853A (zh
Inventor
丁焕熹
姜盛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Disp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Displa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2008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008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008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0085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3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single layer of sensing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11Cross over in capacitive digitiser, i.e. details of structures for connecting electrodes of the sensing pattern where the connections cross each other, e.g. bridge structures comprising an insulating layer, or vias through substra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一种触摸屏面板,包括:透明基板;位于所述透明基板上的多个第一连接图案,所述多个第一连接图案彼此分离;沿第一方向电连接至所述第一连接图案的多个第一检测单元;布置在所述第一检测单元之间并与所述第一检测单元绝缘的多个第二检测单元,所述第二检测单元沿第二方向由与所述第一连接图案交叉的第二连接图案连接;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图案与所述第二连接图案之间的绝缘层,所述绝缘层的边缘由所述第二连接图案或所述第二检测单元叠盖;以及位于所述绝缘层的边缘处的导电辅助图案,所述导电辅助图案电连接至所述第二连接图案,并且被置于所述第二连接图案或所述第二检测单元之下。

Description

触摸屏面板
技术领域
示例实施例涉及一种触摸屏面板,更具体地涉及能够防止静电引起的驱动故障的触摸屏面板。
背景技术
触摸屏面板是允许使用用户的手或物体通过选择例如图像显示设备的屏幕上所显示的指令内容来输入用户指令的输入设备。由于这种触摸屏面板可以代替诸如键盘或鼠标之类的连接至图像显示设备的分离的输入设备,因此其应用领域已得到逐渐扩展。
触摸屏面板可以形成在图像显示设备的前面,以将用户的手或物体的接触位置转换为电信号。这里,用户的手或物体可以在接触位置处与触摸屏面板直接接触。因此,在接触位置处选择的指令内容作为输入信号被输入图像显示设备。
触摸屏面板可以被划分为电阻涂层触摸屏面板、光敏触摸屏面板、电容触摸屏面板等。例如,在用户的手或物体与触摸屏面板相接触时,电容触摸屏面板通过检测导电检测单元与相邻检测单元、地电极等之间形成的电容的变化,将接触位置转换为电信号。为了清楚地探测接触表面处的接触位置,传统的电容触摸屏面板可以包括沿第一方向连接的第一检测单元和沿第二方向连接的第二检测单元。
发明内容
因此,实施例致力于一种触摸屏面板,基本上克服由于相关技术的限制和缺点而导致的一个或多个问题。
因此,实施例的特征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静电导致的驱动故障的触摸屏面板。
以上和其它特征和优点中的至少一个可以通过提供一种触摸屏面板来实现,所述触摸屏面板包括:透明基板;位于所述透明基板上的多个第一连接图案,所述多个第一连接图案彼此分离;沿第一方向电连接至所述第一连接图案的多个第一检测单元;被布置在所述第一检测单元之间并与所述第一检测单元绝缘的多个第二检测单元,所述第二检测单元沿第二方向由与所述第一连接图案交叉的第二连接图案连接;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图案与所述第二连接图案之间的绝缘层,所述绝缘层的边缘由所述第二连接图案或所述第二检测单元叠盖;以及位于所述绝缘层的边缘处的导电辅助图案,所述导电辅助图案电连接至所述第二连接图案,并且被置于所述第二连接图案或所述第二检测单元之下。
所述导电辅助图案可以与所述第二连接图案或所述第二检测单元直接接触。
所述导电辅助图案可以位于所述透明基板与所述第二连接图案和所述第二检测单元中之一之间。所述导电辅助图案可以位于所述绝缘层与所述第二检测单元之间。所述绝缘层的一部分可以位于所述导电辅助图案与第一连接图案之间,所述绝缘层的底面、所述导电辅助电极的底面和所述第一连接图案的底面共面。
所述导电辅助图案可以位于所述透明基板与所述绝缘层的一部分之间。所述绝缘层可以叠盖所述导电辅助图案的至少两个表面,所述导电辅助图案的所述两个表面在不同的平面上。
所述第二连接图案的一部分或所述第二检测单元的一部分可以位于所述绝缘层与相邻的导电辅助图案之间,所述绝缘层的底面与所述导电辅助图案的底面共面。
所述导电辅助图案中每一个的一侧可以与所述绝缘层的一侧相接触。所述导电辅助图案可以与所述绝缘层直接接触,且与所述第二连接图案和所述第二检测单元中至少之一直接接触。
所述导电辅助图案可以由与所述第一连接图案相同的材料形成,并且与所述第一连接图案位于同一层中。
所述第二连接图案可以与所述第二检测单元的每条行线或每条列线整体形成。
所述第二连接图案可以横越所述绝缘层,使得所述第二检测单元沿所述第二方向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图案连接。
所述导电辅助图案可以在所述第二连接图案中的每一个横越所述绝缘层的段的相应起点与终点处,被布置在所述绝缘层之下。
所述第一连接图案和所述导电辅助图案可以由透明电极材料形成。
所述第一检测单元可以被置于与所述第二检测单元相同的层中,并且可以沿所述第一方向由所述第一连接图案连接。
附图说明
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以上及其它特征和优点将通过结合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的详细描述而变得更加明显,附图中:
图1示出根据一实施例的触摸屏面板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2示出图1中的检测单元和连接图案的放大图。
图3示出沿图2的线I-I’截取的截面图。
图4是沿图2的线II-II’截取的截面图。
图5示出根据另一实施例的检测单元和连接图案的截面图。
图6示出根据再一实施例的检测单元和连接图案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引用将2010年3月23日递交至韩国知识产权局、名称为“TouchScreen Panel(触摸屏面板)”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10-0025661整体合并于此。
以下结合附图更充分地描述示例实施例,然而,这些实施例可以不同的形式体现,并且不应当被理解为限于这里给出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公开彻底和完整,并将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地传达本发明的范围。
在附图中,层和区域的尺寸可能为了图示清晰而被放大。还可以理解,当一层(或元件)被称作位于另一层或基板“上”或“下”时,该层(或元件)可以直接位于另一层或基板上或下,也可以存在中间层。另外,也可以理解,当一层被称作为位于两层“之间”时,该层可以是这两个元件之间仅有的层,也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中间层。并且,当一层被称作“连接至”另一元件时,该层可以直接连接至另一元件,也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中间层。相同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的元件。
图1示出根据一实施例的触摸屏面板的示意性平面图。参见图1,根据一实施例的触摸屏面板可以包括透明基板10、形成在透明基板10上的多个第一检测单元12a和多个第二检测单元12b,以及用于通过焊盘部分20将第一检测单元12a和第二检测单元12b连接至外部驱动电路的位置探测线15。
第一检测单元12a可以使用例如氧化铟锡(ITO)之类的透明电极材料被形成为在例如行线方向的第一方向上连接。因此,第一检测单元12a的行线可以分别连接至位置探测线15中的某些位置探测线。
与第一检测单元12a相似,第二检测单元12b可以使用透明电极材料形成。第二检测单元12b可以与第一检测单元12a布置在同一层中,并且可以沿不同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例如列线方向彼此连接。第二检测单元12b可以布置在第一检测单元12a之间,并且可以与第一检测单元12a绝缘。因此,第二检测单元12b的列线可以分别连接至位置探测线15中的某些位置探测线。如果第一检测单元12a和第二检测单元12b被置于相同的层中,则触摸屏面板可以具有完全均匀的反射能力。
位置探测线15可以通过焊盘部分20将第一检测单元12a和第二检测单元12b连接至外部驱动电路(未示出),例如位置探测电路。位置探测线15可以布置在触摸屏面板的轮廓线外部,同时避开显示图像的触摸有效区域。位置探测线15可以具有大范围的选择材料,因此除用于形成第一检测单元12a和第二检测单元12b的透明电极材料之外,位置探测线15还可以由低电阻材料,例如钼(Mo)、银(Ag)、钛(Ti)、铜(Cu)、铝(Al)或钼/铝/钼(Mo/Al/Mo)形成。
上述触摸屏面板是电容触摸屏面板。如果接触物体,例如用户的手或触笔,接触触摸屏面板,则基于接触位置的电容变化从第一检测单元12a和第二检测单元12b通过位置探测线15和焊盘部分20被传送至外部驱动电路。然后,电容变化由Y和Y输入处理单元(未示出)等转换为电信号,从而使接触位置被探测到。
图2示出图1中所示检测单元和连接图案的放大图。图3示出沿图2的线I-I’截取的截面图,并且图4示出沿图2的线II-II’截取的截面图。
为方便图示,图2至图4中仅示出一对第一和第二连接图案。然而,相同的结构可以应用于其它第一和第二连接图案,因此,多个第一和第二连接图案将以包含的方式被描述。所以,第一连接图案和第二连接图案将指代多个第一连接图案和多个第二连接图案。
参见图2,第一检测单元12a可以与第二检测单元12b置于同一层中,并且具有彼此分离的图案,例如第一检测单元12a可以与相邻的第二检测单元12b隔开。第一检测单元12a可以沿第一方向由第一连接图案12a1彼此连接。
与第一检测单元12a相似,第一连接图案12a1可以被图案化为具有彼此分离的图案。如图1所示,多个第一连接图案12a1可以沿第一方向的线,即每条行线布置。
第二检测单元12b可以布置在第一检测单元12a之间,以与第一检测单元12a绝缘。第二检测单元12b可以沿第二方向由第二连接图案12b1彼此连接。第二连接图案12b1可以与第一连接图案12a1交叉,且绝缘层13介于二者之间。
第二连接图案12b1可以例如在同一图案化处理中被图案化以与第二检测单元12b整体形成。因此,第二检测单元12b可以沿第二方向由第二连接图案12b1连接。作为示例,第二连接图案12b1可以与第二检测单元12b的每条列线整体形成。然而,需注意示例实施例不限于此。作为另一示例,第二连接图案12b1可以与第二检测单元12b的各条行线整体形成。在这种情况下,每条列线上的第一连接图案12a1可以彼此连接。
参考图3至图4详细描述第一连接图案12a1和第二连接图案12b1以及第一检测单元12a和第二检测单元12b。如图3所示,第一连接图案12a1可以形成在透明基板10上,并具有彼此分离的图案。绝缘层13可以被置于第一连接图案12a1上,以部分地暴露第一连接图案12a1的区域,例如暴露第一连接图案12a1的边缘。第一连接图案12a1的暴露区域可以限定第一连接图案12a1与第一检测单元12a的接触区域。
第一检测单元12a可以通过第一连接图案12a1的暴露区域电连接至第一连接图案12a1,例如第一检测单元12a可以经由第一连接图案12a1的暴露区域直接接触第一连接图案12a1。因此,第一检测单元12a可以沿第一方向连接。
第二检测单元12b可以在与第一检测单元12a相同的层中被布置在第一检测单元12a之间。如图4所示,第二检测单元12b可以沿第二方向由第二连接图案12b1连接,第二检测图案12b1经由绝缘层13的顶部彼此连接。第二检测单元12b可以与第二连接图案12b1整体形成。在这种情况下,第二检测单元12b和第二连接图案12b1可以由图案化处理而被图案化。然而,需注意,示例性实施例不限于此,例如第二检测单元12b和第二连接图案12b1可以彼此分离地形成在不同的层中,以通过接触孔等彼此电连接。
然而,随着第二检测单元12b的宽度变窄,第二连接图案12b1可能在第二检测单元12b和第二连接图案12b1(或整体形成的第二检测单元12b和第二连接图案12b1)叠盖绝缘层13的区域的边缘处实现。由于第二检测单元12b和第二连接图案12b1之间的、横越绝缘层13,例如叠盖绝缘层13的边界部分处的电阻可能局部增大,因此第二检测单元12b和第二连接图案12b1之间的边界部分易于被静电损坏。
因此,为了防止静电导致的损坏,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触摸屏面板可以包括导电辅助图案14,如图2和图4中所示。导电辅助图案14可以电连接至第二检测单元12b和第二连接图案12b1,并且可以形成在绝缘层13与第二检测单元12b和/或第二连接图案12b1重叠的区域的边缘处。
具体来说,如图4所示,导电辅助图案14可以与第一检测单元12a和第二检测单元12b形成在同一层中,例如导电辅助图案14和第二检测单元12b可以直接位于透明基板10上。换句话说,导电辅助图案14可以与第一连接图案12a1在同一层中,并且可以沿第二方向与第一连接图案12a1隔开,例如绝缘层13的部分可以在第一连接图案12a1与各个相应的导电辅助图案14之间被置于透明基板10上。例如,导电辅助图案14可以放置得与绝缘层13的边缘13a相邻,使得第二检测单元12b或第二连接图案12b1可以叠盖导电辅助图案14以及绝缘层13的边缘13a。
例如,绝缘层13可以完全叠盖第一连接图案12a1和导电辅助图案14的部分,例如绝缘层13可以叠盖各个导电辅助图案14的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因此,由于绝缘层13的边缘13a可以被置于第二连接图案12b1与导电辅助图案14的上表面之间,因此导电辅助图案14可以与绝缘层13的边缘13a重叠,即与各个第二连接图案12b1横越绝缘层13的顶部的段的相应起点和终点重叠。导电辅助图案14可以形成为电连接至第二检测单元12b或第二连接图案12b1,并且可以与第二检测单元12b或第二连接图案12b1直接接触。例如,导电辅助图案14可以被放置为与第二检测单元12b和第二连接图案12b1之间的连接区域12b2重叠,从而接触第二检测单元12b、第二连接图案12b1和绝缘层13。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可以在绝缘层13与第二检测单元12b或第二连接图案12b1重叠的区域的边缘处包括导电辅助图案14。导电辅助图案14可以在第二检测单元12b或第二连接图案12b1之下电连接至第二检测单元12b或第二连接图案12b1。
因此,可以通过导电辅助图案14防止或充分地最小化第二连接图案12b1的部分处的电阻快速增加。进一步地,可以减小第二检测单元12b由第二连接图案12b1连接的列线的电阻。相应地,可以防止或充分地最小化触摸屏面板的驱动故障,例如由静电导致的驱动故障,并且可以增强触摸屏面板的驱动特性。
导电辅助图案14可以在形成第一连接图案12a1的处理中,使用与第一连接图案12a1相同的材料,与第一连接图案12a1形成在同一层中。在这种情况下,导电辅助图案14可以在不执行附加处理的情况下容易地形成。
第一连接图案12a1和导电辅助图案14可以使用透明电极材料,例如ITO形成。因此,可以防止或充分地最小化第一连接图案12a1和导电辅助图案14的可见度,并且可以增强第一连接图案12a1和导电辅助图案14到位于二者之上的绝缘层13的附着力。
相应地,绝缘层13可以形成为具有缓坡,使得在绝缘层13上生长用于形成第二连接图案12b1和第二检测单元12b的透明电极材料时,透明电极材料的堆叠覆盖令人满意,从而防止电阻局部增大。
尽管导电辅助图案14在图4中被示出为布置在绝缘层13的一部分之下,但导电辅助图案14相对于绝缘层13的其它配置也在示例性实施例的范围之内。也就是说,可以对导电辅助图案14进行各种修改,从而增强将被形成在导电辅助图案14上的第二连接图案12b1和第二检测单元12b的膜生长特性,并防止在形成第二连接图案12b1的部分处电阻快速增大。例如,可以对导电辅助图案14的位置、材料等进行修改。
图5示出导电辅助图案14’的另一示例实施例的截面图,并且图6示出导电辅助图案14”的再一示例的截面图。图5和图6示出沿图2的线II-II’的方向截取的截面图。图5和图6中与图4的部分类似或相同的部分由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并且不再重复其详细描述。
参见图5,导电辅助图案14’可以被置于绝缘层13与第二检测单元12b或第二连接图案12b1重叠的区域的边缘处。导电辅助图案14’可以被布置得与绝缘层13相邻,例如第二连接图案12b1的一部分可以被布置在绝缘层13与各个相应的导电辅助图案14’之间。例如,第二连接图案12b1可以沿第二方向与绝缘层13的整个长度重叠,以与透明基板10相接触,使得导电辅助图案14’可以由接触透明基板10的第二连接图案12b1、第二检测单元12b和透明基板10包围。
参见图6,导电辅助图案14”可以被置于绝缘层13与第二检测单元12b或第二连接图案12b1重叠的区域的边缘处。导电辅助图案14”可以被布置得与绝缘层13相邻,并且与绝缘层13相接触。也就是说,导电辅助图案14”可以被形成为使得每个导电辅助图案14”的一侧可以与绝缘层13的一侧相接触。
在图5和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当在导电辅助图案14’和14”以及绝缘层13上生长用于形成第二连接图案12b1和第二检测单元12b的透明电极材料时,可以由导电辅助图案14’和14”来补偿台阶差。因此,透明电极材料可以生长为具有缓坡。导电辅助图案14’和14”可以电连接至第二连接图案12b1和第二检测单元12b,使其可以防止或充分地最小化形成第二连接图案12b1的部分处电阻的快速增大,并可以减小第二检测单元12b由第二连接图案12b1连接的列线的电阻。相应地,可以防止由静电导致的触摸屏面板的驱动故障,并且可以增强触摸屏面板的驱动特性。
导电辅助图案14’和14”可以出于提高处理效率的目的,而由与第一连接图案12a1相同的材料,与第一连接图案12a1形成在同一层中。然而,示例实施例不限于此。例如,导电辅助图案14’和14”可以由不同于第一连接图案12a1的材料形成,也可以被形成为与第一连接图案12a1具有不同的高度。可替换地,导电辅助图案14’和14”可以被形成为具有两个或更多不同的层被堆叠在一起的堆叠结构。
如上所述,根据示例性实施例,触摸屏面板可以在绝缘层与第二连接图案或第二检测单元重叠的区域的边缘处包括导电辅助图案。导电辅助图案可以电连接至第二连接图案或第二检测单元,并且可以被置于第二连接图案或第二检测单元之下。因此,可以防止形成第二连接图案的部分处的电阻快速增大,从而防止由静电导致的触摸屏面板的驱动故障。
比较而言,在连接相应的第一和第二检测单元的传统第一和第二连接图案具有比相应检测单元窄的宽度时,第一连接图案和第二连接图案的电阻可能被相对地增加。因此,当从触摸屏面板的外部引入静电时,焦耳热会集中在第一连接图案与第二连接图案的交叉部分处,从而触发热损耗等。因此,由热损耗等引起触摸屏面板的驱动故障。
这里已经公开了示例性实施例,并且尽管采用了特定术语,但这些特定术语仅以广义和描述的意义上使用并解释,而并不用于限定的目的。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会理解,可以在不超出所附权利要求给出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进行各种形式上和细节上的改变。

Claims (16)

1.一种触摸屏面板,包括:
透明基板;
位于所述透明基板上的多个第一连接图案,所述多个第一连接图案彼此分离;
沿第一方向电连接至所述第一连接图案的多个第一检测单元;
与所述多个第一检测单元绝缘的多个第二检测单元,所述多个第二检测单元沿第二方向由与所述第一连接图案交叉的第二连接图案连接;
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图案与所述第二连接图案之间的绝缘层,所述绝缘层的边缘由所述第二连接图案或所述第二检测单元叠盖;以及
位于所述绝缘层的边缘处的导电辅助图案,所述导电辅助图案电连接至所述第二连接图案,并且被置于所述第二连接图案或所述第二检测单元之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屏面板,其中所述导电辅助图案与所述第二连接图案或所述第二检测单元直接接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屏面板,其中所述导电辅助图案位于所述透明基板与所述第二连接图案和所述第二检测单元中之一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摸屏面板,其中所述导电辅助图案位于所述绝缘层与所述第二检测单元之间。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摸屏面板,其中所述绝缘层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导电辅助图案与所述第一连接图案之间,所述绝缘层的底面、所述导电辅助图案的底面和所述第一连接图案的底面共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屏面板,其中所述导电辅助图案位于所述透明基板与所述绝缘层的一部分之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摸屏面板,其中所述绝缘层叠盖所述导电辅助图案的至少两个表面,所述导电辅助图案的所述两个表面在不同的平面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屏面板,其中所述第二连接图案的一部分或所述第二检测单元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绝缘层与相邻的导电辅助图案之间,所述绝缘层的底面与所述导电辅助图案的底面共面。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屏面板,其中所述导电辅助图案中每一个的一侧与所述绝缘层的一侧相接触。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摸屏面板,其中所述导电辅助图案与所述绝缘层直接接触,且与所述第二连接图案和所述第二检测单元中至少之一直接接触。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屏面板,其中所述导电辅助图案包括与所述第一连接图案相同的材料,并且与所述第一连接图案位于同一层中。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屏面板,其中所述第二连接图案与所述第二检测单元的每条行线或每条列线整体形成。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屏面板,其中所述第二连接图案横越所述绝缘层,所述第二检测单元沿所述第二方向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图案连接。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触摸屏面板,其中所述导电辅助图案在所述第二连接图案中的每一个横越所述绝缘层的段的相应起点与终点处,被布置在所述绝缘层之下。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屏面板,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图案和所述导电辅助图案包括透明电极材料。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屏面板,其中所述第一检测单元被置于与所述第二检测单元相同的层中,并且沿所述第一方向由所述第一连接图案连接。
CN201010502187.7A 2010-03-23 2010-09-29 触摸屏面板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0085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00025661A KR101040851B1 (ko) 2010-03-23 2010-03-23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KR10-2010-0025661 2010-03-2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00853A CN102200853A (zh) 2011-09-28
CN102200853B true CN102200853B (zh) 2015-09-23

Family

ID=436458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02187.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00853B (zh) 2010-03-23 2010-09-29 触摸屏面板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970511B2 (zh)
EP (1) EP2369455B1 (zh)
JP (1) JP5205421B2 (zh)
KR (1) KR101040851B1 (zh)
CN (1) CN102200853B (zh)
TW (1) TWI48077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323094B1 (ko) * 2010-08-25 2013-11-0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정전용량 방식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및 그 제조방법
WO2012061975A1 (en) * 2010-11-09 2012-05-18 Tpk Touch Solutions Inc. Touch panel device
CN103049144A (zh) * 2011-10-14 2013-04-17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触控装置图形及其制造方法
JP6005985B2 (ja) * 2012-05-08 2016-10-12 京セラディスプレイ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
TW201502892A (zh) * 2013-07-05 2015-01-16 Wintek Corp 觸控面板
WO2019044492A1 (ja) * 2017-08-29 2019-03-07 アルプスアルパイン株式会社 入力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071319A1 (en) * 2004-09-30 2006-04-0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
CN201078769Y (zh) * 2007-04-27 2008-06-25 宸鸿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容式触控板的触控图型结构
JP2008310550A (ja) * 2007-06-14 2008-12-25 Epson Imaging Devices Corp 静電容量型入力装置
US20100026661A1 (en) * 2008-07-31 2010-02-04 Hitachi Displays, Ltd. Display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78100B2 (ja) 2002-02-08 2006-05-24 ソニー株式会社 強磁性トンネル接合素子を用いた磁気記憶装置
US7656392B2 (en) * 2006-03-24 2010-02-02 Synaptics Incorporated Touch sensor effective area enhancement
TW200842681A (en) * 2007-04-27 2008-11-01 Tpk Touch Solutions Inc Touch pattern structure of a capacitive touch panel
JP2011513846A (ja) 2008-02-28 2011-04-28 スリーエム イノベイティブ プロパティズ カンパニー タッチスクリーンセンサ
TW200947289A (en) * 2008-05-12 2009-11-16 Tpk Touch Solutions Inc Layout method of touch circuit pattern
US8493337B2 (en) * 2008-09-22 2013-07-23 Ritfast Corporation Light transmission touch panel
TWI471789B (zh) * 2008-11-14 2015-02-01 Wintek Corp 觸控面板
JP5131182B2 (ja) * 2008-12-24 2013-01-3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蓄電モジュールの温度調節構造
KR101048930B1 (ko) 2009-01-16 2011-07-12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KR100944519B1 (ko) 2009-03-04 2010-03-03 남동식 터치패널센서
CN101859213B (zh) * 2009-04-13 2012-08-29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电容式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
TWI419036B (zh) * 2009-10-23 2013-12-11 Au Optronics Corp 觸控顯示面板及其觸控感測單元
KR101474897B1 (ko) 2009-12-28 2014-12-19 쿄세라 코포레이션 입력 장치 및 이것을 구비한 표시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071319A1 (en) * 2004-09-30 2006-04-0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
CN201078769Y (zh) * 2007-04-27 2008-06-25 宸鸿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容式触控板的触控图型结构
JP2008310550A (ja) * 2007-06-14 2008-12-25 Epson Imaging Devices Corp 静電容量型入力装置
US20100026661A1 (en) * 2008-07-31 2010-02-04 Hitachi Displays, Ltd. Display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33306A (en) 2011-10-01
KR101040851B1 (ko) 2011-06-14
TWI480773B (zh) 2015-04-11
CN102200853A (zh) 2011-09-28
EP2369455A1 (en) 2011-09-28
US20110234511A1 (en) 2011-09-29
JP2011198341A (ja) 2011-10-06
JP5205421B2 (ja) 2013-06-05
US8970511B2 (en) 2015-03-03
EP2369455B1 (en) 2013-02-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46024B (zh) 静电电容型触摸屏面板
JP6022755B2 (ja) タッチスクリーンパネル
US8587552B2 (en) Light transmission touch panel
CN102200853B (zh) 触摸屏面板
US9354756B2 (en) Touch screen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US8963848B2 (en) Touch screen panel
US9335881B2 (en) Touch screen panel
KR101975535B1 (ko) 플렉서블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KR101976089B1 (ko)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US8279195B2 (en) Touch screen panel
KR20140070103A (ko) 플렉서블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US8749514B2 (en) Touch screen panel
CN105830004B (zh) 触控屏幕面板及图像显示设备
KR101494073B1 (ko) 정전 용량식 입력 장치
TWI506490B (zh) 觸控面板及其製作方法
US20110242019A1 (en) Touch screen panel
KR102474211B1 (ko) 폴더블 표시 장치
CN104298386A (zh) 触控电极结构及其应用之触控面板
KR101056264B1 (ko)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KR20130021871A (ko) 정전용량 방식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및 그 제조방법
CN205353992U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
KR101746847B1 (ko) 정전용량 방식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및 그 제조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SAMSUNG DISPLA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AMSUNG MOBILE DISPLAY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20928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0928

Address after: Gyeonggi Do, South Korea

Applicant after: Samsung Display Co.,Ltd.

Address before: Gyeonggi Do, South Korea

Applicant before: Samsung Mobile Display Co., Ltd.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923

Termination date: 2020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