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00751A - 处理盒 - Google Patents

处理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00751A
CN102200751A CN2011100771903A CN201110077190A CN102200751A CN 102200751 A CN102200751 A CN 102200751A CN 2011100771903 A CN2011100771903 A CN 2011100771903A CN 201110077190 A CN201110077190 A CN 201110077190A CN 102200751 A CN102200751 A CN 1022007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levoping cartridge
lifting piece
box
swing
handle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7719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00751B (zh
Inventor
高木猛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2007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007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007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007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03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process cartridge or parts thereof
    • G03G21/1817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process cartridge or parts thereof having a submodular arrangement
    • G03G21/1821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process cartridge or parts thereof having a submodular arrangement means for connecting the different parts of the process cartridge, e.g. attachment, positioning of parts with each other, pressure/distance regul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处理盒包括:鼓盒;显影盒,该显影盒在其第一端部处保持显影辊,并且该显影盒以可拆卸方式安装到鼓盒;锁定部件,该锁定部件设置于鼓盒,并且该锁定部件能够在锁定位置和锁定解除位置之间移位;操作部件,该操作部件将锁定部件移位到锁定解除位置;提升部件,当锁定部件移位到锁定解除位置时,该提升部件从鼓盒提升显影盒的第二端部;显影侧保持部,该显影侧保持部在与第二端部从鼓盒提升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延伸;和鼓侧保持部,当安装显影盒时,该鼓侧保持部在沿提升方向与显影侧保持部相对的同时与显影侧保持部平行地延伸。

Description

处理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可拆卸方式安装到成像设备的处理盒。
背景技术
在成像设备例如激光打印机中,已知的是,保持显影辊的显影盒安装到保持感光鼓的鼓盒,并且这些盒体然后作为处理盒一体地安装到设备的主体。
在处理盒的一个实例中,鼓盒具有显影盒收纳部。感光鼓布置在显影盒收纳部的一侧处并且面对显影盒收纳部。同时,显影辊设置于显影盒的一个端部从而其周向表面的一个部分暴露于外部。
当将显影盒安装到鼓盒时,显影盒布置于显影盒收纳部上方从而显影辊接触感光鼓。当与显影盒的设置显影辊的一侧相反的另一个端部向下地(朝向显影盒收纳部)挤压时,显影盒收纳在显影盒收纳部中,从而完成显影盒到鼓盒的安装。当从鼓盒拆卸显影盒时,显影盒的该另一个端部被提起,从而显影盒被从显影盒收纳部拉出。
为了防止显影盒被意外地从鼓盒拆卸,具有接触件的锁定杆可摆动地设置于显影盒收纳部。当显影盒收纳在显影盒收纳部中时,锁定杆的接触件从上侧与显影盒的预定部分相对。相应地,当显影盒的该另一个端部被提起时,显影盒的该预定部分接触锁定杆的接触件,从而进一步的提起受到约束。因此,在这种状态下,从显影盒收纳部拉出显影盒是不可能的。当锁定杆摆动以从显影盒的预定部分的上侧解除锁定杆的接触件时,提起显影盒的另一个端部不受约束。因此,能够从显影盒收纳部拉出显影盒并且因此从鼓盒拆卸显影盒。
发明内容
在上述现有技术的处理盒中,为了从显影盒收纳部拉出显影盒以从鼓盒拆卸显影盒,使用者应该在操作锁定杆的同时提起显影盒的另一个端部。因此,当从鼓盒拆卸显影盒时的可操作性可能是不良的。
因此,本发明的示意性方面提供一种能够改进当从鼓盒拆卸显影盒时的可操作性的处理盒。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处理盒,包括:鼓盒,该鼓盒保持感光鼓;显影盒,该显影盒在其第一端部处保持显影辊,并且以可拆卸方式安装到鼓盒;锁定部件,该锁定部件设置于鼓盒,并且能够在锁定位置和锁定解除位置之间移位,在所述锁定位置处,防止了显影盒被从鼓盒拆卸,在所述锁定解除位置处,允许从鼓盒拆卸显影盒;操作部件,该操作部件被操作以将锁定部件从锁定位置移位到锁定解除位置;和提升部件,当锁定部件从锁定位置移位到锁定解除位置时,该提升部件从鼓盒提升显影盒的与第一端部相反的第二端部,并且其中该显影盒包括显影侧保持部,显影侧保持部设置于显影盒的第二端部,并且在与显影盒的第二端部从鼓盒的提升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延伸,并且其中该鼓盒包括鼓侧保持部,当显影盒安装到鼓盒时,该鼓侧保持部在沿提升方向与显影侧保持部相对的同时与显影侧保持部平行地延伸。
根据本发明的方面,显影盒以可拆卸方式安装到保持感光鼓的鼓盒。显影辊保持在显影盒的第一端部处。鼓盒具有锁定部件。当操作部件被操作时,锁定部件被从防止显影盒从鼓盒拆卸的锁定位置移位到允许拆卸的锁定解除位置。处理盒具有提升部件,并且当锁定部件从锁定位置移位到锁定解除位置时,显影盒的与第一端部相反的第二端部被提升部件从鼓盒提升。
换言之,当操作部件被操作时,防止显影盒从鼓盒拆卸的状态转变成允许拆卸的状态,并且显影盒的第二端部被从鼓盒提升。相应地,当显影盒从鼓盒拆卸时,使用者在操作操作部件的同时提起显影盒的第二端部不是必要的。因此,改进了当从鼓盒拆卸显影盒时的可操作性。
显影盒的第二端部形成有显影侧保持部。鼓盒形成有鼓侧保持部。当显影盒安装到鼓盒时,显影侧保持部在与鼓侧保持部平行时沿提升方向与鼓侧保持部相对。当处理盒制得更薄时,在显影侧保持部和鼓侧保持部之间的间隔变得更小。
当显影盒的第二端部提升时,在显影侧保持部和鼓侧保持部之间的间隔更大。因此,使用者能够容易地将手指置于保持部之间。因此,因为使用者可以能够方便地保持显影侧保持部,所以能够实现当从鼓盒拆卸显影盒7时更加良好的可操作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安装根据本发明示意性实施例的处理盒的激光打印机的截面视图;
图2A是当从左侧、后侧和上侧看时图1所示处理盒的透视图,示出了显影盒安装到鼓盒的状态,并且图2B是当从左部、后部和上部看时图1所示处理盒的透视图,示出了显影盒的前端部被从鼓盒提升的状态;
图3A是图2A所示处理盒的左侧视图(其中鼓盒的前端部被剖开),并且图3B是图2B所示处理盒的左侧视图(其中鼓盒的前端部被剖开);
图4是图3A和3B所示摆动部件的透视图;并且
图5是图2A和2B所示显影盒的左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具体地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
(打印机)
如在图1中所示,激光打印机1(成像设备的一个实例)具有本体外壳2(主体的一个实例)。本体外壳2的一个侧壁形成有盒体附接和拆卸端口3并且设有打开和关闭盒体附接和拆卸端口3的前盖4。
在以下说明中,设置前盖4的一侧被称作前侧。激光打印机1的上、下、左和右是当从激光打印机1的前侧看时设定的。另外,关于显影盒7(将在以后描述),前和后是基于其中显影盒安装到本体外壳2的状态设定的。此外,显影盒7的上、下、左和右是当从显影盒7的前侧看时设定的。
处理盒5在本体外壳2中安装在比中心稍微更加向前的位置处。当前盖4打开时,处理盒5通过盒体附接和拆卸端口3安装到本体外壳2中和从本体外壳拆卸。
处理盒5包括鼓盒6和显影盒7。显影盒7以可拆卸方式安装到鼓盒6。
鼓盒6具有鼓框架8。感光鼓9以可旋转方式保持在鼓框架8的后端部处。另外,鼓框架8保持充电器10和转印辊11。充电器10和转印辊11分别布置在感光鼓9的前侧和下侧处。
鼓框架8的比感光鼓9更加向前地定位的一个部分是显影盒安装部12。显影盒7安装到显影盒安装部12。
显影盒7具有容纳调色剂的壳体13。在壳体13中,相互连通的调色剂容纳室14和显影室15形成为沿前后方向相邻。
调色剂容纳室14在其中设置有搅拌器16从而搅拌器16能够绕搅拌器旋转轴17旋转。搅拌器旋转轴17向左和向右延伸。当搅拌器16旋转时,在调色剂容纳室14中容纳的调色剂在被搅拌的同时被从调色剂容纳室14供应到显影室15。
显影辊18和供应辊19设置于显影室15从而辊能够分别绕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显影旋转轴线20和供应旋转轴线21旋转。显影辊15布置在壳体13的后端部(第一端部的一个实例)处并且布置成使得显影辊的周向表面的一个部分暴露于壳体13的外部。显影盒7安装到鼓盒6从而显影辊18的周向表面接触感光鼓9的周向表面。供应辊19布置成使得其周向表面从前下侧接触显影辊18的周向表面。在显影室15中的调色剂被供应辊19供应到显影辊18的周向表面,从而调色剂在显影辊19的周向表面上作为薄层被运送。
在本体外壳2中,发射激光等的曝光装置22布置于处理盒5上方。
当形成图像时,感光鼓9沿图1的顺时针方向以恒定速度旋转。当感光鼓9旋转时,感光鼓9的周向表面通过来自充电器10的放电而被均匀地充电。同时,基于从连接到打印机1的个人计算机(未示出)接收的图像数据,从曝光装置22发射激光束。激光束在充电器10和显影盒7之间经过并且照射感光鼓9的被充正电的周向表面,由此选择性地曝光感光鼓9的周向表面。因此,电荷被选择性地从感光鼓9的曝光部分移除,从而静电潜像在感光鼓9的周向表面上形成。当静电潜像随着感光鼓9旋转而面对显影辊18时,调色剂从显影辊18供应到静电潜像。由此,调色剂图像在感光鼓9的周向表面上形成。
在其中堆叠片材P的片材进给托盘23布置于本体外壳2的底部上。用于从片材进给托盘23发送片材的拾取辊24设置在片材进给托盘23上方。
另外,当从侧表面看时具有S形状的输送路径25形成在本体外壳2中。输送路径25从片材进给托盘23经由在感光鼓9和转印辊11之间的空间到达形成在本体外壳2的上表面处的片材排放托盘26。布置成彼此相对的分离辊27和分离垫片28、一对进给器辊29、一对对准辊30和一对片材排放辊31设置在输送路径25上。
从片材进给托盘23发送的片材P在经过分离辊27和分离垫片28之间时被一次一张地分离。然后,片材P被进给器辊29朝向对准辊30输送。然后,片材P被对准辊30对准并且然后被对准辊30在感光鼓9和转印辊11之间输送。
当调色剂图像通过感光鼓9的旋转而面对在感光鼓9和转印辊11之间经过的片材P时,在感光鼓9的周向表面上的调色剂图像被转印辊11电吸引并且被转印在片材P上。
沿着输送路径25,定影装置32设置在相对于转印辊11而言的在片材P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处。在其上转印了调色剂图像的片材P被输送通过输送路径25并且通过定影装置32。在定影装置32中,调色剂图像通过加热和挤压而变成然后在片材P上定影的图像。
作为运行模式,打印机1具有在片材P的一侧上形成图像(调色剂图像)的单面模式和在片材P的一侧上形成图像并且然后在片材P的另一侧上形成图像的双面模式。
在单面模式中,具有在其一侧上形成的图像的片材P被片材排放辊31排放到片材排放托盘26。
作为用于实现双面模式的构造,本体外壳2包括反向输送路径33。反向输送路径33从片材排放辊31的附近在输送路径25和片材进给托盘23之间延伸并且被连接到沿着输送路径25在进给器辊29和对准辊30之间的部分。一对第一反向输送辊34和一对第二反向输送辊25沿着反向输送路径33设置。
在双面模式中,具有在其一侧上形成的图像的片材P被发送到反向输送路径33而不是被排放到片材排放托盘26。然后,片材P被第一反向输送辊34和第二反向输送辊35输送通过反向输送路径33并且片材的两侧被反转,从而在其上没有形成图像的另一侧在面向感光鼓9的周向表面的同时被沿着输送路径25发送。然后,图像在片材P的该另一侧上形成,从而图像在片材P的两侧上形成。
(处理盒)
(1)鼓盒
(1-1)鼓框架
如在图2A和图2B中所示,鼓盒6的鼓框架8具有左侧壁41和右侧壁42。左侧壁41和右侧壁42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细长板形状并且沿左右方向以一定间隔面对彼此。后侧壁43在左侧壁41和右侧壁42的相应的后端部之间桥接。前侧壁44在左侧壁41和右侧壁42的相应的前端部之间桥接。如在图3A和图3B中所示,底壁45在左侧壁41和右侧壁42的相应的下端部之间桥接从而阻挡其下部。由此,鼓框架8具有当从平面视图看时具有闭合底部的四边形框架形状。
如在图2A和图2B中所示,上侧壁46在左侧壁41和右侧壁42的相应的后端部之间桥接从而从上方覆盖上侧壁。感光鼓9和转印辊11在上侧壁46和底壁43之间被左侧壁41和右侧壁42以可旋转方式支撑。另外,充电器10(参考图1)设置在左侧壁41和右侧壁42的相应的后端部之间以在上侧壁46的后部处阻挡在后侧壁43和上侧壁46之间的空间。
在夹在左侧壁41和右侧壁42之间的空间中,不与上侧壁46相对并且具有打开的上部的部分成为显影盒安装部12。当显影盒7安装到显影盒安装部12时,左侧壁41和右侧壁42的面对显影盒安装部12的部分(在下文中,被称作“显影盒面对部”)47分别布置成以稍微的间隔分别面对显影盒7。另外,上侧壁46的上面大致与显影盒7的上面齐平。
每一个显影盒面对部47的后侧上端部形成有辊轴接收部48。辊轴接收部48具有大致C形形状,该C形形状具有打开的前侧。
(1-2)摆动部件
摆动部件51支撑到支撑部50。摆动部件51是由树脂制成的。如在图3A、图3B和图4中所示,摆动部件51一体地包括主体部52、摆动轴53、操作杆54(操作部件的一个实例)、提升凸起55(提升部件的一个实例)、板形部56、锁定部件57和柔性件58。摆动轴53从主体部52向左延伸。操作杆54从主体部52向前延伸。提升凸起55从主体部52向后突出并且具有向左和向右延伸的三角棱柱形状。板形部56从主体部52的左端部向下地延伸并且具有当从侧表面看时矩形的形状。锁定部件57从板形部56的右侧表面向右延伸并且具有大致L形的截面。柔性件58从板形部56的前端部沿前下方向延伸并且具有杆形状。
提升凸起55的前端部不具有角部并且其表面在接触到弯曲部84时形成朝向将在以后描述的弯曲部84凸的弯曲表面。
如在图3A中所示,锁定部件57具有大致L形截面,该大致L形截面具有沿前下方向延伸的部分57A和从部分57A的下端部向后延伸的部分57B。
如在图2A和图2B中所示,支撑部50在它的上部处形成有沿左右方向贯穿上部的通孔59。摆动部件51的摆动轴53从右侧插入通孔59中,并且摆动部件51绕用作支撑点的摆动轴53可摆动地设置。摆动轴53的左端部形成有以180°的距离隔开的两个凸形部分60(参考图4)。凸形部分60绕通孔59从左侧面对支撑部50。由此,防止了摆动轴53从通孔59脱出。
操作杆54的前端部还形成有推动部61。推动部61从端部向左和向右突出并且当作为平面观察时具有矩形形状。
另外,鼓框架8的底壁45的前端部,更加具体地,比支撑部50在更加向前的位置处定位的部分形成有向左和向右延伸并且向上突出的肋条62。柔性件58从上前侧接触肋条62。柔性件58的前端部沿向前方向屈曲成钩子形状。
(1-3)鼓侧保持部
如在图2A和图2B中所示,鼓框架8的前壁44的就左右方向而言的中央部一体地形成有鼓侧保持部63,当作为平面观察时,鼓侧保持部63具有沿左右方向细长的矩形形状。
(2)显影盒
(2-1)壳体
如在图2A和图2B中所示,显影盒7的壳体13具有盒形状。如在图5中所示,壳体13形成有向后打开的开口72。显影辊18布置成使得其周向表面的一个部分通过开口72而暴露于外部,如在图5中所示。
(2-2)显影辊
显影辊18具有柱形辊主体73和显影辊轴74,所述柱形辊主体73具有作为中心的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轴线,所述显影辊轴74沿其中心轴线插入辊主体73中。显影辊轴74的左端部和右端部这两者分别从辊主体73的左表面和右表面这两者突出。显影辊轴74的左端部和右端部分别以可旋转方式插入左侧壁41和右侧壁42中。
(2-3)第一齿轮盖
第一齿轮盖76(盖部件的一个实例)设置在壳体13的左侧壁75的外侧处。包括输入齿轮77的齿轮系布置在左侧壁75和第一齿轮盖76之间。
输入齿轮77布置在相对于显影辊18而言的前上侧处。输入齿轮77的左表面形成有连接凹部部分79。当显影盒7(处理盒5)安装在本体外壳2中时(参考图1),设置在本体外壳2中的驱动输出部件(未示出)插入在连接凹部部分79中。用于旋转显影辊18等的驱动力从驱动输出部件输入到输入齿轮77。第一齿轮盖76的左侧表面在面向输入齿轮77的位置处形成有圆形开口80。输入齿轮77通过开口80而暴露于外部。
第一齿轮盖76通过分别插入前上端部和后上端部中的螺钉82、83固定到壳体13的左侧壁75。在插入前上端部中的螺钉82的下面,具有沿着螺钉82的头部被弯曲成圆弧形状的板形状的弯曲部84(输入部的一个实例)从第一齿轮盖76的左侧表面突出。绕提升显影盒7的前端部(将在下面描述)的方向,即,绕显影辊13的旋转轴线20(参考图1),弯曲部84的前端部沿延伸到提升凸起55和弯曲部84的接触位置的圆周方向弯曲。
(2-4)第二齿轮盖
在左侧壁75的外侧处,第二齿轮盖85设置在第一齿轮盖76的后侧处。第二齿轮盖85具有当从侧表面看时沿上下方向长的矩形形状。第二齿轮盖85的纵向中央部形成有向左突出的柱形轴插入贯穿凸部86。显影辊轴74的从左侧壁41向外侧突出的部分以可旋转方式插入轴插入贯穿凸部86中。
顺便提及的是,虽然未示出,但是显影辊轴74的从右侧壁42向外侧突出的部分插入柱形电极部件中。
另外,左侧壁75在第一齿轮盖76的前位置处形成有向左突出的接合部87。接合部87一体地包括平坦板部分88和圆弧部分89。当从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平面看时,平坦板部分88具有矩形形状。圆弧部分89从平坦板部分88的后端向下地延伸。
壳体13的前端部的就左右方向而言的中央部形成有显影侧保持部90,显影侧保持部90向上突出并且具有当从前侧看时具有打开的下侧的大致C形形状。
(3)显影盒向鼓盒的附接和显影盒从鼓盒的拆卸
当显影盒7安装到鼓盒6时,显影盒7布置于鼓盒6上方。轴插入贯穿凸部86和电极部件(未示出)在左侧壁41和右侧壁42的辊轴接收部48的前方处分别接触到左侧壁41和右侧壁42的上端边缘。然后,在显影盒7向后挤压并且轴插入贯穿凸部86和电极部件在左侧壁41和右侧壁42的上端边缘上滑动时,显影盒7向后移动。当轴插入贯穿凸部86和电极部件接收在辊轴接收部48中时,显影盒7的前端部(第二端部的一个实例)朝向鼓框架8的底壁45压下。
在显影盒7的前端部向下移动时,接合部87的圆弧部分89从上侧接触到锁定部件57(57A)。当显影盒7的前端部被进一步挤压时,挤压力从接合部87施加到锁定部件57。通过挤压力,摆动部件51沿着锁定部件57向后移动的方向绕用作支撑点的摆动轴53旋转。伴随所述旋转地,柔性件58弯曲成使得在板形部56和接触肋条62的部分之间的部分沿后下方向突出,如在图3B中所示。
当显影盒7的前端部被进一步挤压并且因此接合部87移动到锁定部件57下面并且接合部87变得远离锁定部件57时,通过弯曲的柔性件58的恢复力,摆动部件51沿着锁定部件57向前移动的方向旋转。结果,如在图3A中所示,锁定部件57(57B)布置在从上侧与接合部87相对的锁定位置处。由此,显影盒7到鼓盒6的安装完成。当显影盒7安装到鼓盒6时,锁定部件57从上侧与接合部87相对。相应地,即使当显影盒7的前端部被提起时,接合部87也接触锁定部件57,从而提起受到约束。结果,阻碍了从鼓盒6拆卸显影盒7。
当显影盒7安装到鼓盒6时,操作杆54大致与鼓框架8的底壁45平行地向前和向后延伸。另外,显影侧保持部90在与鼓侧保持部平行时从上侧以稍微的间隔与鼓侧保持部63相对。
当从鼓盒6拆卸显影盒7时,操作杆54的推动部61被推下。由此,摆动部件51沿着锁定部件57向后移动的方向绕用作支撑点的摆动轴53旋转。伴随所述旋转地,柔性件58弯曲成使得在板形部56和接触肋条62的部分之间的部分沿后下方向突出,如在图3B中所示。
当推动部61进一步推下时,锁定部件57从锁定位置移动到从锁定位置向后偏离的锁定解除位置。另外,提升凸起55从下侧接触到第一齿轮盖76的弯曲部84。当推动部61进一步推下时,随着摆动部件51旋转,向上的力从提升凸起55施加到弯曲部84。通过该力,显影盒7的前端部绕显影辊18的显影旋转轴线20被提起,从而显影盒7被从鼓盒6拆卸。
如上所述,显影盒7以可拆卸方式安装到保持感光鼓9的鼓盒6。显影辊18保持在显影盒7的后端部处。鼓盒6具有锁定部件57。当操作杆54被操作时,锁定部件57从禁止从鼓盒6拆卸显影盒7的锁定位置移位到允许拆卸的锁定解除位置。处理盒5具有提升凸起55,并且当锁定部件57从锁定位置移位到锁定解除位置时,显影盒7的前端部被提升凸起55从鼓盒6提升。
换言之,当操作杆54被操作时,禁止从鼓盒6拆卸显影盒7的状态转变为允许拆卸的状态,并且显影盒7的前端部被提升。相应地,当显影盒7从鼓盒6拆卸时,使用者在操作操作杆54的同时提起显影盒7的前端部是不必要的。因此,当从鼓盒6拆卸显影盒7时的可操作性得以改进。
显影盒7的前端部形成有显影侧保持部90。鼓盒7具有鼓侧保持部63。当显影盒7安装到鼓盒6时,显影侧保持部90在与鼓侧保持部63平行时从上侧以稍微的间隔与鼓侧保持部63相对。在处理盒5制得更薄时,在显影侧保持部90和鼓侧保持部63之间的间隔变得更小。
当显影盒7的前端部被提升时,在显影侧保持部90和鼓侧保持部63之间的间隔更大。因此,使用者能够容易地将手指置于保持部之间。因此,因为使用者能够方便地保持显影侧保持部90,所以能够实现当从鼓盒6拆卸显影盒7时更加良好的可操作性。
另外,锁定部件57、操作杆54和提升凸起55被集成为摆动部件51。由此,能够通过一个部件实现显影盒7的拆卸禁止的解除和提升显影盒的前端部这两个功能。相应地,利用简单的构造,实现当从鼓盒6拆卸显影盒7时良好的可操作性是可能的。
此外,摆动部件51以可摆动方式设置于摆动轴53。当锁定部件57位于锁定位置处时,显影盒7的接合部87从下侧与锁定部件57相对。由此,能够可靠地禁止显影盒7从鼓盒6拆卸。另外,显影盒7形成有接触提升凸起55的弯曲部84。当摆动部件51旋转时,锁定部件57从锁定部件与接合部87相对的位置解除,并且提升方向的力被从提升凸起55施加到弯曲部84,从而显影盒7的前端部被提升。
另外,关于当操作杆54被操作时摆动部件51的旋转方向,操作杆54、锁定部件57和提升凸起55以相应的次序布置。相应地,当操作杆54被操作并且摆动部件51因此旋转时,锁定部件57从锁定部件与接合部87相对的位置解除,并且然后提升方向的力被从提升凸起55施加到弯曲部84。因此,能够以相应的次序顺利地实现显影盒7的拆卸禁止的解除和显影盒7的前端部的提升。
在摆动部件51的摆动轴53的中心轴线101和锁定部件57与接合部87的接触位置之间的直线距离D1(参考图3A)大于在摆动轴53的中心轴线101和提升凸起55与弯曲部84的接触位置之间的直线距离D2(参考图3B)。相应地,能够以相应的次序可靠地实现显影盒7的拆卸禁止的解除和显影盒的前端部的提升。结果,能够防止接合部87和/或锁定部件57由于从接合部87施加到锁定部件57的力而被损坏。
此外,操作杆54具有被推动从而操作操作杆54的推动部61。在摆动部件51的摆动轴53的中心轴线101和推动部61之间的直线距离D3(参考图3B)(具体地,在中心轴线101和操作杆54的前端部之间的直线距离)大于在摆动轴53的中心轴线101和提升凸起55与弯曲部84的接触位置之间的直线距离D2。因此,能够根据杠杆原理利用小的力提起显影盒7的前端部。因此,能够实现当从鼓盒6拆卸显影盒7时更加良好的可操作性。
另外,在显影辊18的显影旋转轴线(中心轴线)20和提升凸起55与弯曲部84的接触位置之间的直线距离D4大于在摆动部件51的摆动轴53的中心轴线101和推动部61之间的直线距离D3(参考图3B)。相应地,能够根据杠杆原理利用小的力提起显影盒7的前端部。因此,能够实现当从鼓盒6拆卸显影盒7时更加良好的可操作性。
弯曲部84是朝向提升凸起55即向下凸的弯曲表面。因此,能够使得提升凸起55顺利地接触弯曲部84。
弯曲部84沿着显影盒7的前端部被提升的方向(以显影辊18的显影旋转轴线20作为中心的圆周方向)弯曲。相应地,即使当显影盒7的前端部被提升时,也能够确保在提升凸起55和弯曲部84之间的接触。
另外,提升凸起55的与弯曲部84接触的接触部分的表面是朝向提升凸起55凸的弯曲表面。相应地,在提升凸起55和弯曲部84之间的接触是在弯曲表面之间的接触。因此,能够使得提升凸起55更加顺利地接触弯曲部84。
此外,显影盒7具有第一齿轮盖76。第一齿轮盖76通过螺钉82、83附接在显影盒7的侧表面上。弯曲部84在第一齿轮盖76处形成并且沿着螺钉82的头部弯曲。由此,能够以美学方式设计弯曲部84并且使得提升凸起55接触第一齿轮盖76的具有相对高的强度的部分,从而能够防止第一齿轮盖76由于从提升凸起55施加的力而损坏。另外,能够稳定地提起显影盒7的前端部。

Claims (12)

1.一种处理盒,包括:
鼓盒,所述鼓盒保持感光鼓;
显影盒,所述显影盒在其第一端部处保持显影辊,并且所述显影盒以可拆卸方式安装到所述鼓盒;
锁定部件,所述锁定部件设置于所述鼓盒,并且所述锁定部件能够在锁定位置和锁定解除位置之间移位:
在所述锁定位置处,防止从所述鼓盒拆卸所述显影盒;
在所述锁定解除位置处,允许从所述鼓盒拆卸所述显影盒;
操作部件,所述操作部件被操作以将所述锁定部件从所述锁定位置移位到所述锁定解除位置;和
提升部件,随着所述锁定部件从所述锁定位置移位到所述锁定解除位置,所述提升部件从所述鼓盒提升所述显影盒的与所述第一端部相反的第二端部,
其中所述显影盒包括显影侧保持部,所述显影侧保持部设置于所述显影盒的所述第二端部,并且所述显影侧保持部在与从所述鼓盒提升所述显影盒的所述第二端部的提升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延伸,并且
其中所述鼓盒包括鼓侧保持部,当所述显影盒安装到所述鼓盒时,所述鼓侧保持部在所述提升方向上与所述显影侧保持部相对的同时与所述显影侧保持部平行地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盒,
其中所述锁定部件、所述操作部件和所述提升部件是一体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盒,
其中所述锁定部件、所述操作部件和所述提升部件绕摆动轴以可摆动的方式设置,所述摆动轴在与从所述鼓盒提升所述显影盒的所述第二端部的提升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
其中所述锁定部件通过绕所述摆动轴的预定旋转而从所述锁定位置移位到所述锁定解除位置,并且
其中所述显影盒进一步包括:
接合部,所述接合部从所述提升方向的上游侧与位于所述锁定位置处的所述锁定部件相对;和
输入部,所述提升部件接触所述输入部,并且所述提升方向的力被从所述提升部件施加到所述输入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处理盒,
其中所述操作部件、所述锁定部件和所述提升部件在预定方向上以对应的次序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处理盒,
其中在所述摆动轴的中心轴线与在所述锁定部件和所述接合部之间的接触位置之间的直线距离大于在所述摆动轴的中心轴线与在所述提升部件和所述输入部之间的接触位置之间的直线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处理盒,
其中所述操作部件包括推动部,所述推动部被推动以操作所述操作部件,并且
其中在所述摆动轴的中心轴线和所述推动部之间的直线距离大于在所述摆动轴的所述中心轴线与在所述提升部件和所述输入部之间的接触位置之间的直线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处理盒,
其中在所述显影辊的中心轴线与在所述提升部件和所述输入部之间的接触位置之间的直线距离大于在所述摆动轴的中心轴线和所述推动部之间的直线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处理盒,
其中所述输入部是朝向所述提升部件凸的弯曲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处理盒,
其中所述输入部沿所述提升方向弯曲。
10.根据权利要求3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处理盒,
其中所述提升部件的与所述输入部接触的部分的表面是朝向所述提升部件凸的弯曲表面。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处理盒,
其中所述显影盒进一步包括盖部件,所述盖部件附接到所述显影盒的在所述显影辊的中心轴线上的一侧,并且
其中所述输入部形成在所述盖部件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处理盒,
其中所述盖部件通过螺钉附接到所述显影盒的所述一侧,并且
其中所述输入部沿着所述螺钉的头部弯曲。
CN201110077190.3A 2010-03-24 2011-03-24 处理盒 Active CN10220075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68575A JP5182313B2 (ja) 2010-03-24 2010-03-24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2010-068575 2010-03-2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00751A true CN102200751A (zh) 2011-09-28
CN102200751B CN102200751B (zh) 2014-07-30

Family

ID=446566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77190.3A Active CN102200751B (zh) 2010-03-24 2011-03-24 处理盒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644730B2 (zh)
JP (1) JP5182313B2 (zh)
CN (1) CN102200751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40702A (zh) * 2016-04-28 2017-11-10 佳能株式会社 盒与成像装置
CN107608191A (zh) * 2016-07-12 2018-01-19 佳能株式会社 成像设备
JP2018040834A (ja) * 2016-09-05 2018-03-15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N107885068A (zh) * 2016-09-30 2018-04-06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鼓盒
WO2018107957A1 (zh) * 2016-12-14 2018-06-21 珠海赛纳打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影盒、处理盒及使用该处理盒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8227447A (zh) * 2016-12-14 2018-06-29 珠海赛纳打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处理盒、图像形成装置及显影盒
CN110095967A (zh) * 2013-07-11 2019-08-06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13110009A (zh) * 2015-12-25 2021-07-13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显影盒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95400B2 (ja) 2011-08-30 2016-03-3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5932304B2 (ja) * 2011-11-15 2016-06-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984577B2 (ja) * 2012-08-21 2016-09-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
EP3214503B1 (en) 2013-01-24 2020-04-08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development cartridge
CN203365928U (zh) 2013-01-24 2013-12-2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设备及显影盒
US9104169B2 (en) 2013-01-24 2015-08-1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9182739B2 (en) 2013-01-24 2015-11-1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6098410B2 (ja) * 2013-07-19 2017-03-2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6079647B2 (ja) * 2014-01-06 2017-02-1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US9645545B2 (en) 2014-01-06 2017-05-09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Process cartridge and photosensitive member cartridge
JP6149780B2 (ja) * 2014-03-31 2017-06-2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感光体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707877B2 (ja) * 2016-02-02 2020-06-1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878863B2 (ja) * 2016-12-12 2021-06-0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の装置本体
JP2018180380A (ja) * 2017-04-17 2018-11-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感光体ユニット、及び、現像ユニット
KR102007811B1 (ko) * 2018-01-05 2019-08-06 주식회사신도리코 화상형성장치용 카트리지 조립체
JP7224904B2 (ja) * 2018-12-26 2023-02-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で用いるカートリッジ
JP7306019B2 (ja) * 2019-03-28 2023-07-1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821427B2 (ja) * 1996-06-12 1998-11-05 埼玉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電池パック着脱構造
US20020028088A1 (en) * 1999-02-26 2002-03-07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Photosensitive member cartridge
US20060029419A1 (en) * 2004-08-06 2006-02-09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Attachable/detachable guiding member, developer cartridge including attachable/detachable guiding member and process cartridge including attachable/detachable guiding member
US20060110181A1 (en) * 2003-12-09 2006-05-2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93849U (zh) * 1990-12-28 1992-08-14
JP2001015936A (ja) * 1999-07-02 2001-01-19 Alpine Electronics Inc 電子機器の着脱装置
JP2002162797A (ja) 2000-11-28 2002-06-07 Funai Electric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084647A (ja) * 2001-09-13 2003-03-19 Brother Ind Ltd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現像ユニット
US6751428B2 (en) 2001-09-13 2004-06-15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device and detachably loaded process unit
JP2003164690A (ja) * 2001-11-30 2003-06-10 Toshiba Corp ドラム式洗濯機
AU153015S (en) 2002-03-25 2003-09-03 Brother Ind Ltd Toner cartridge
AU153016S (en) 2002-03-25 2003-09-03 Brother Ind Ltd Photosensitive drum unit
JP4089639B2 (ja) * 2004-02-27 2008-05-2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258693A (ja) * 2004-06-18 2004-09-16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4352335B2 (ja) 2004-12-27 2009-10-2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032755A (ja) * 2004-10-29 2008-02-14 Brother Ind Ltd 画像形成装置、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現像カートリッジ、及び感光体カートリッジ
JP2007058067A (ja) * 2005-08-26 2007-03-08 Brother Ind Ltd 画像形成装置、プロセスユニット、及び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JP4821884B2 (ja) * 2009-05-29 2011-11-2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の構成ユニットおよび現像ユニット
JP4513928B2 (ja) * 2009-10-14 2010-07-2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ユニット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821427B2 (ja) * 1996-06-12 1998-11-05 埼玉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電池パック着脱構造
US20020028088A1 (en) * 1999-02-26 2002-03-07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Photosensitive member cartridge
US20060110181A1 (en) * 2003-12-09 2006-05-2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060029419A1 (en) * 2004-08-06 2006-02-09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Attachable/detachable guiding member, developer cartridge including attachable/detachable guiding member and process cartridge including attachable/detachable guiding member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95967A (zh) * 2013-07-11 2019-08-06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13110009A (zh) * 2015-12-25 2021-07-13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显影盒
CN113110009B (zh) * 2015-12-25 2024-04-19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显影盒
US11988977B2 (en) 2015-12-25 2024-05-21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ing cartridge
CN107340702B (zh) * 2016-04-28 2021-07-06 佳能株式会社 盒与成像装置
CN107340702A (zh) * 2016-04-28 2017-11-10 佳能株式会社 盒与成像装置
CN107608191A (zh) * 2016-07-12 2018-01-19 佳能株式会社 成像设备
JP2018040834A (ja) * 2016-09-05 2018-03-15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N107885068A (zh) * 2016-09-30 2018-04-06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鼓盒
CN107885068B (zh) * 2016-09-30 2022-02-25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鼓盒
WO2018107957A1 (zh) * 2016-12-14 2018-06-21 珠海赛纳打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影盒、处理盒及使用该处理盒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8227447A (zh) * 2016-12-14 2018-06-29 珠海赛纳打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处理盒、图像形成装置及显影盒
CN108227447B (zh) * 2016-12-14 2020-07-07 珠海赛纳打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处理盒及图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644730B2 (en) 2014-02-04
JP5182313B2 (ja) 2013-04-17
US20110236060A1 (en) 2011-09-29
CN102200751B (zh) 2014-07-30
JP2011203365A (ja) 2011-10-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00751B (zh) 处理盒
US11733646B2 (en) Developing cartridge provided with cover
US7689139B2 (en) Electrical contact to process cartridge, developer cartridge 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1825856B (zh) 调色剂供给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2893756Y (zh) 成像设备
EP2735914B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toner case
CN102200724B (zh) 显影盒
CN103376707B (zh) 图像形成装置和调色剂容器
JP5168304B2 (ja) ローラカバーおよび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JP600380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4950646B (zh) 图像形成装置
EP3296818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KR101075230B1 (ko) 현상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화상형성장치
JP2013114176A (ja) ケーブル抜止め構造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254882A (ja) 給紙カセット
JP2008254881A (ja) 給紙カセットの用紙枚数計数装置
JP2002370847A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