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99485B - 一种提取裂壶藻油脂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提取裂壶藻油脂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99485B
CN102199485B CN 201110111271 CN201110111271A CN102199485B CN 102199485 B CN102199485 B CN 102199485B CN 201110111271 CN201110111271 CN 201110111271 CN 201110111271 A CN201110111271 A CN 201110111271A CN 102199485 B CN102199485 B CN 10219948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kettle algae
enzymolysis
temperature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11011127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99485A (zh
Inventor
林祥志
荣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hird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 SOA
Original Assignee
Third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 SO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hird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 SOA filed Critical Third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 SOA
Priority to CN 201110111271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99485B/zh
Publication of CN1021994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994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994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9948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By Using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取裂壶藻油脂的方法。该方法是以裂壶藻泥为原料,经均质、碱提、酶解、离心、有机溶剂萃取得到裂壶藻油。本发明对所用原料先经柠檬酸钠缓冲液稀释并均质后进行高温处理,再经碱提并依次采用中性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进行酶解,离心后分离清油并采用有机溶剂萃取乳油大大提高了提油率,高达90%以上。本发明的工艺简单,操作安全,污染少,适合大规模生产;利用均质处理使细胞破碎完全;高温处理防止细胞内各种酶对油脂的降解;增加了对乳油的处理,通过有机溶剂萃取、静置分层等方式增加了提油率。

Description

一种提取裂壶藻油脂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取裂壶藻油脂的方法。
背景技术
微藻具有生长周期短,繁殖速度快,可塑性强,对营养要素要求简单等特点,而且部分可以通过生物工程方法和培养条件的控制达到高密度发酵培养。目前已发现多种微藻中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如裂壶藻、隐甲藻等。微藻是海洋食物链中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最初生产者,有些藻细胞中多饱和脂肪酸DHA、EPA含量较高,其相对含量高达细胞干重的5%~6%,而且所含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种类比较单纯,进行单一成分的分离提纯相对容易一些,因而利用海洋微藻生产多不饱和脂肪酸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商业领域。微藻油因多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已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化妆品、饲料等领域。由于微藻油脂通常与其他大分子(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结合存在,构成脂蛋白、脂多糖等复合体,只有将微藻的细胞结构及油脂复合体破坏,才能取出其中的油脂,进一步提取多不饱和脂肪酸。
目前,国内外提取微藻油的方法主要为压榨法、溶剂浸出法及CO2超临界萃取等。压榨法收率低、劳动强度大、成本高、动力消耗大。而有机溶剂萃取设备多、投资大、毛油成分复杂,需要严格精炼处理,有机溶剂的使用增加了工艺的烦琐性、降低了生产的安全性、造成环境污染。CO2超临界萃取成本较高,不利于大规模生产。水酶法提油以其能耗低、污染少、油品质高等特点,日益引起科研界和工业界的重视。水酶法主要原理是在机械破碎的基础上,采用对油料细胞中脂多糖、脂蛋白等复合体具有降解作用的酶(如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果胶酶、淀粉酶、葡聚糖酶、蛋白酶等)处理油料。酶对细胞壁的破坏,以及对脂多糖、脂蛋白的分解作用,可增加油料组织中油的流动性,从而提高出油率。因此,采用水酶法不仅有较高的游离油得率,并且可得到高品质的油。
国内外的许多学者已在实验室范围内把此工艺广泛应用于多种油料种籽的提油,但对于水酶法提取裂壶藻油脂,还未见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取裂壶藻油脂的方法。该方法在确定水酶法提油工艺路线的基础上,对工艺进行优化,以获得较高的提油率。
本发明所提供的提取裂壶藻油脂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对裂壶藻泥依次进行碱提、中性蛋白酶酶解、碱性蛋白酶酶解处理,得到酶解液;
2)对酶解液进行离心,得到游离油和乳状液,所述游离油即为裂壶藻油脂。
其中,所述碱提的条件为:pH值9.5-10,温度58-62℃,提取0.5-2h。
所述中性蛋白酶酶解的条件为:加酶量为0.01-0.1g/g裂壶藻泥干重,pH值6.9-7.1,温度54-56℃,酶解时间1.5-4h。所用的中性蛋白酶具体可为:杰能科细菌中性蛋白酶Protex 7L,酶活力为1600AU/g。
所述碱性蛋白酶酶解的条件为:加酶量为0.01-0.1g/g裂壶藻泥干重,pH值9.4-9.6,温度59-61℃,酶解时间1.5-6h。所用的碱性蛋白酶具体可为:杰能科细菌碱性蛋白酶Protex 6L,酶活力为580000DU/g。
对酶解液进行离心的转速可为1500-18000g。
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步骤1)前对裂壶藻泥进行下述处理的步骤:将裂壶藻泥经柠檬酸钠缓冲液稀释后进行均质处理,再对得到的均质液进行高温灭菌。
所述柠檬酸钠缓冲液的浓度可为0.05-0.1mol/L、pH值为4.6-5.0;稀释时,裂壶藻泥与柠檬酸钠缓冲液的料液比可为1g∶(1.5-3)ml;所述高温灭菌的条件为:115-125℃处理10-20min。
为了提高裂壶藻油脂的提油率,所述方法还包括对步骤2)得到的乳状液进行下述处理的步骤:将乳状液用有机溶剂进行萃取,收集有机层并除去有机溶剂,得到游离油,并与步骤2)中所述游离油合并。
萃取所用的有机溶剂具体可为石油醚;其用量可为乳状液体积的1/4-1/3。
本发明中所用的原料裂壶藻泥按照下述方法制备得到的:将裂壶藻进行发酵培养,对得到发酵液进行离心,收集沉淀即为所述裂壶藻泥。
所述裂壶藻是裂壶藻Schizochytrium sp.TIO1101,已于2011年02月23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邮编100101),保藏号为CGMCCNo.4603。
所述发酵培养中所用的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如下:将葡萄糖100-130g、酵母浸膏15-30g、蛋白胨10-20g、磷酸二氢钾2-4g、硫酸镁1-3g、微量元素复合液8-11ml和维生素复合液4-8ml用0.5×海水定容至1L;所述0.5×海水是将1体积份海水与1体积份水混合得到的;
其中,所述微量元素复合液的制备方法如下:Na2·EDTA 6.0g,FeCl3·6H2O 0.29g,H3BO36.84g,MnCl2·4H2O 0.86g,ZnCl20.06g,CoCl2·6H2O 0.026g,NiSO4·6H2O 0.052g,CuSO4·5H2O 0.002g,NaMoO4·2H2O 0.005g,用水定容至1L。
所述维生素复合液的制备方法如下:维生素B1 100mg,维生素H 0.5mg,维生素B12 0.5mg,用水定容至1L。
所述发酵培养的参数为:温度25-30℃,pH值5.5-7.5,培养时间72-96小时;所述发酵培养的参数优选为温度25℃,pH值6.0,培养时间96h,溶氧10%。所述发酵中可采用200-400rpm的转速,优选采用300rpm的转速。所述裂壶藻TIO1101在所述发酵培养基中的接种浓度可为1.0×106个/mL。所述发酵的过程中,可进行分批补料。对于每6L发酵培养基,所述分批补料具体可为:从发酵12h的时刻开始流加葡萄糖溶液(由葡萄糖和水组成,葡萄糖的浓度为50g/L)和酵母膏溶液(由酵母膏和水组成,酵母膏的浓度为10g/L)直至发酵50h的时刻,葡萄糖溶液的流速为50mL/h、酵母膏溶液的流速为20mL/h。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水酶法提油工艺与传统工艺相比优势主要体现在经济、环保和安全卫生等方面。具有优点如下:
1)工艺简单,操作安全,污染少,适合大规模生产;
2)利用均质处理使细胞破碎完全;
3)高温处理防止细胞内各种酶对油脂的降解;
4)增加了对乳油的处理,通过有机溶剂萃取、静置分层等方式增加提油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方法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
下述实施例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
所用的中性蛋白酶为:杰能科细菌中性蛋白酶Protex 7L,酶活力为1600AU/g。
所用的碱性蛋白酶为:杰能科细菌碱性蛋白酶Protex 6L,酶活力为580000DU/g。
脂肪的测定:采用索氏抽提法(GB5009.6-85);
提油率:提油率=(总游离油质量/总脂肪质量)×100%
实施例中所用的裂壶藻泥是裂壶藻Schizochytrium sp.TIO1101经发酵培养,将得到的发酵液离心,收集沉淀,即得。具体制备方法如下:在10L发酵罐中加入6L发酵培养基,然后加入0.6L裂壶藻TIO1101菌液,使裂壶藻TIO1101在培养基中的浓度约为1.0×106个/mL;发酵培养条件为:温度25℃,pH值6.0,转速300rpm(200-400rpm均可),溶氧10%,培养96h;进行10L发酵罐分批补料培养:从发酵12h的时刻开始流加葡萄糖溶液(由葡萄糖和水组成,葡萄糖的浓度为50g/L)和酵母膏溶液(由酵母膏和水组成,酵母膏的浓度为10g/L)直至发酵50h的时刻,葡萄糖溶液的流速为50mL/h、酵母膏溶液的流速为20mL/h;发酵液经11000-18000g条件下离心,收集裂壶藻泥。
发酵培养基的制备方法:葡萄糖120g、酵母浸膏20g、蛋白胨15g、磷酸二氢钾3g、硫酸镁2g、微量元素复合液10ml、维生素复合液5ml,用0.5×海水(用淡水稀释1倍的海水)定容至1L。海水:取自厦门海域。
微量元素复合液的制备方法:Na2·EDTA 6.0g,FeCl3·6H2O 0.29g,H3BO36.84g,MnCl2·4H2O 0.86g,ZnCl20.06g,CoCl2·6H2O 0.026g,NiSO4·6H2O 0.052g,CuSO4·5H2O0.002g,NaMoO4·2H2O 0.005g,蒸馏水补足1L。
维生素复合液的制备方法:维生素B1(thiamin)100mg,维生素H(biotin)0.5mg,维生素B12(cyanocobalamin)0.5mg,蒸馏水补足1L。
实施例1、提取裂壶藻油脂
称量湿重为100g(含水率为33%,含油脂约18g)的裂壶藻泥,加入0.05mol/L的pH值为4.8的柠檬酸钠缓冲液150ml,均质,高温(121℃)灭菌处理15min。用NaOH溶液调节均质液pH值为9.5,温度60℃,匀速搅拌碱提2h。碱提结束后,调节体系pH值7.0,温度55℃,加入裂壶藻泥干重2.5%的中性蛋白酶,匀速酶解2h;再调节pH值9.5,温度60℃,加入裂壶藻泥干重7.5%碱性蛋白酶,匀速酶解6h,冷却后,17696g离心20mim,离心得到游离油、乳状液、水解液和渣,乳状液用1/3体积的石油醚进行萃取,静置分层,取有机层旋转蒸干得游离油,合并所得的游离油16.8g,最终提油率为93.4%。
实施例2、提取裂壶藻油脂
称量湿重为100g(含水率为33%,含油脂约18g)的裂壶藻泥,加入0.05mol/L的pH为4.8的柠檬酸钠缓冲液150ml,均质,高温(121℃)灭菌处理15min。用NaOH溶液调节均质液pH值9.5,温度60℃,匀速搅拌碱提1h。碱提结束后,调节体系pH值7.0,温度55℃,加入裂壶藻泥干重2.5%的中性蛋白酶,匀速酶解2h;再调节pH值9.5,温度60℃,加入裂壶藻泥干重5%的碱性蛋白酶,匀速酶解6h,冷却后,17696g离心20mim,离心得到游离油、乳状液、水解液和渣,乳状液用1/3体积的石油醚进行萃取,静置分层,取有机层旋转蒸干得游离油,合并所得的游离油16.46g,最终提油率为91.44%。
实施例3、提取裂壶藻油脂
称量湿重为100g(或含水率为33%,含油脂约18g)的裂壶藻泥,加入0.05mol/l的pH为4.8的柠檬酸钠缓冲液150ml,均质,高温(121℃)灭菌处理15min。用NaOH溶液调节均质液pH值10,温度60℃,匀速搅拌碱提0.5h。碱提结束后,调节体系pH值7.0,温度55℃,加入裂壶藻泥干重2.5%的中性蛋白酶,匀速酶解2h;再调节pH值9.5,温度60℃,加入样品裂壶藻泥干重1%碱性蛋白酶,匀速酶解6h,冷却后,17696g离心20mim,离心得到游离油、乳状液、水解液和渣,乳状液用1/3体积的石油醚进行萃取,静置分层,取有机层旋转蒸干得游离油,合并所得的游离油13.88g,最终提油率为77.1%。
实施例4、提取裂壶藻油脂
称量湿重为100g(含水率为33%,含油脂约18g)的裂壶藻泥,加入0.05mol/l的pH为4.8的柠檬酸钠缓冲液250ml,均质,高温(121℃)灭菌处理15min。用NaOH溶液调节均质液pH值9.5,温度60℃,匀速搅拌碱提1h。碱提结束后,调节体系pH值7.0,温度55℃,加入裂壶藻泥干重2.5%的中性蛋白酶,匀速酶解2h;再调节pH值9.5,温度60℃,加入裂壶藻泥干重2.5%碱性蛋白酶,匀速酶解1.5h,冷却后,17696g离心20mim,离心得到游离油、乳状液、水解液和渣,乳状液用1/3体积的石油醚进行萃取,静置分层,取有机层旋转蒸干得游离油,合并所得的游离油11.77g,最终提油率为65.4%。
实施例5、提取裂壶藻油脂
称量湿重为100g(含水率为33%,含油脂约18g)的裂壶藻泥,加入0.05mol/l的pH值为4.8的柠檬酸钠缓冲液150ml,均质,高温(121℃)灭菌处理15min。用NaOH溶液调节均质液pH值9.5,温度60℃,匀速搅拌碱提2h。碱提结束后,调节体系pH值7.0,温度55℃,加入裂壶藻泥干重1%的中性蛋白酶,匀速酶解1.5h;再调节pH值9.5,温度60℃,加入裂壶藻泥干重10%碱性蛋白酶,匀速酶解6h,冷却后,17696g离心20mim,离心得到游离油、乳状液、水解液和渣,乳状液用1/3体积的石油醚进行萃取,静置分层,取有机层旋转蒸干得游离油,合并所得的游离油14.44g,最终提油率为80.2%。
实施例6、提取裂壶藻油脂
称量湿重为100g(含水率为33%,含油脂约18g)的裂壶藻泥,加入0.05mol/l的pH值为4.8的柠檬酸钠缓冲液150ml,均质,高温(121℃)灭菌处理15min。用NaOH溶液调节均质液pH值9.5,温度60℃,匀速搅拌碱提2h。碱提结束后,调节体系pH值7.0,温度55℃,加入裂壶藻泥干重7.5%的中性蛋白酶,匀速酶解4h;再调节pH值9.5,温度60℃,加入裂壶藻泥干重10%碱性蛋白酶,匀速酶解6h,冷却后,17696g离心20mim,离心得到游离油、乳状液、水解液和渣,乳状液用1/3体积的石油醚进行萃取,静置分层,取有机层旋转蒸干得游离油,合并所得的游离油15.35g,最终提油率为85.3%。

Claims (4)

1.一种提取裂壶藻油脂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对裂壶藻泥依次进行碱提、中性蛋白酶酶解、碱性蛋白酶酶解处理,得到酶解液;
2)对酶解液进行离心,得到游离油和乳状液,所述游离油即为裂壶藻油脂;
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步骤1)前对裂壶藻泥进行下述处理的步骤:裂壶藻泥经柠檬酸钠缓冲液稀释后进行均质处理,再对得到的均质液进行高温灭菌;
步骤1)中所述碱提的条件为:pH值9.5-10,温度58-62℃,提取0.5-2h;
步骤1)中所述中性蛋白酶酶解的条件为:加酶量为0.01-0.1g/g裂壶藻泥干重,pH值6.9-7.1,温度54-56℃,酶解1.5-4h;所述碱性蛋白酶酶解的条件为:加酶量为0.01-0.1g/g裂壶藻泥干重,pH值9.4-9.6,温度59-61℃,酶解1.5-6h;
所述柠檬酸钠缓冲液的浓度为0.05-0.1mol/L、pH值为4.6-5.0;稀释时,裂壶藻泥与柠檬酸钠缓冲液的料液比为1g:(1.5-3)ml;所述高温灭菌的条件为:115-125℃处理10-20min;
所述方法还包括对步骤2)得到的乳状液用有机溶剂进行萃取,收集有机层并除去有机溶剂,得到游离油,并与步骤2)中所述游离油合并的步骤;
所述有机溶剂为石油醚;所述萃取中石油醚用量为所述乳状液体积的1/4-1/3;
所述裂壶藻是裂壶藻Schizochytrium sp.TIO1101,它的保藏编号为CGMCCNo.46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裂壶藻泥是按照下述方法制备得到的:将裂壶藻进行发酵培养,对得到发酵液进行离心,收集沉淀即为所述裂壶藻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培养中所用的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如下:将葡萄糖100-130g、酵母浸膏15-30g、蛋白胨10-20g、磷酸二氢钾2-4g、硫酸镁1-3g、微量元素复合液8-11ml和维生素复合液4-8ml用0.5×海水定容至1L;所述0.5×海水是将1体积份海水与1体积份水混合得到的;
其中,所述微量元素复合液的制备方法如下:Na2·EDTA 6.0g,FeCl3·6H2O 0.29g,H3BO3 6.84g,MnCl2·4H2O 0.86g,ZnCl2 0.06g,CoCl2·6H2O 0.026g,NiSO4·6H2O 0.052g,CuSO4·5H2O 0.002g,NaMoO4·2H2O 0.005g,用水定容至1L;
所述维生素复合液的制备方法如下:维生素B1 100mg,维生素H 0.5mg,维生素B12 0.5mg,用水定容至1L;
所述发酵培养的参数为:温度25-30℃,pH值5.5-7.5,培养时间72-96小时;溶氧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酵培养的参数为:温度25℃,pH值6.0,培养时间96h。
CN 201110111271 2011-04-29 2011-04-29 一种提取裂壶藻油脂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994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111271 CN102199485B (zh) 2011-04-29 2011-04-29 一种提取裂壶藻油脂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111271 CN102199485B (zh) 2011-04-29 2011-04-29 一种提取裂壶藻油脂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99485A CN102199485A (zh) 2011-09-28
CN102199485B true CN102199485B (zh) 2013-01-16

Family

ID=446604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110111271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99485B (zh) 2011-04-29 2011-04-29 一种提取裂壶藻油脂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9948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46947B (zh) * 2012-07-18 2013-10-02 福建华尔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分离、纯化裂壶藻油中dha和饱和脂肪酸的方法
CN102827683A (zh) * 2012-09-13 2012-12-19 东北农业大学 固态发酵水酶法提取菜籽油和蛋白的方法
CN102942991B (zh) * 2012-12-04 2014-08-06 深圳国能环保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微藻油脂提取方法
CN103086873B (zh) * 2013-01-11 2015-09-16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高速逆流色谱分离制备高纯度dha方法
CN103070293A (zh) * 2013-01-22 2013-05-01 青岛琅琊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从裂壶藻藻渣中提取生物蛋白质的方法
CN105176671B (zh) * 2014-06-18 2018-11-3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油微藻的破壁及助剂辅助提取油脂的方法
CN105219515B (zh) * 2014-06-18 2019-01-08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油微藻的破壁及利用皂化反应辅助提取油脂的方法
CN107189848A (zh) * 2017-05-18 2017-09-22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一种高效安全环保的提取裂壶藻油脂的方法
CN107629865A (zh) * 2017-11-08 2018-01-26 山东好当家海洋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鱿鱼肝脏油脂的酶解溶剂提取方法
CN109181842B (zh) * 2018-08-20 2021-03-26 梁云 微生物油脂及其提取方法
CN109266432A (zh) * 2018-09-26 2019-01-25 江苏大学 一种同时提取水飞蓟油和水解蛋白的方法
CN110564714A (zh) * 2019-07-29 2019-12-13 广州市仟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动物油脂酶解组合物及其酶解方法与应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68501A (zh) * 2007-07-11 2008-04-30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从隐甲藻中提取并精制富含dha脂肪酸的工艺
CN101307341A (zh) * 2008-05-29 2008-11-19 武汉友芝友保健乳品有限公司 生物酶法破壁用于二十二碳六烯酸油脂生产方法
CN101519676A (zh) * 2009-04-03 2009-09-02 湖北福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用裂殖壶菌发酵生产二十二碳六烯酸的方法
CN101638361A (zh) * 2009-05-06 2010-02-03 厦门金达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从裂殖壶菌提取并精制富含二十二碳六烯酸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68501A (zh) * 2007-07-11 2008-04-30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从隐甲藻中提取并精制富含dha脂肪酸的工艺
CN101307341A (zh) * 2008-05-29 2008-11-19 武汉友芝友保健乳品有限公司 生物酶法破壁用于二十二碳六烯酸油脂生产方法
CN101519676A (zh) * 2009-04-03 2009-09-02 湖北福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用裂殖壶菌发酵生产二十二碳六烯酸的方法
CN101638361A (zh) * 2009-05-06 2010-02-03 厦门金达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从裂殖壶菌提取并精制富含二十二碳六烯酸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99485A (zh) 2011-09-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99485B (zh) 一种提取裂壶藻油脂的方法
CN102815795B (zh) 一种淀粉废水的处理方法及其产物
CN102080119B (zh) 混合培养酵母和藻类生产油脂的方法
CN103232554A (zh) 一种生产褐藻酸钠联产乙醇和海藻有机肥的方法
CN105039437A (zh) 一种利用糖蜜酒精废醪液培养单针藻生产生物柴油的方法
CN102864188A (zh) 一种木质纤维素生产生物柴油的方法
CN102718325A (zh) 培养高密度油脂微藻处理酵母工业废水的方法
CN102443542A (zh) 一种自养产油微藻的高密度培养工艺
CN101343644A (zh) 一种以玉米秸秆为原料制备微生物油脂的方法
CN103555778A (zh) 一种产氢细菌与含油微藻梯级耦合产能的方法
CN101205524B (zh) 微生物处理工业废弃物的方法和发酵生产微生物油脂的方法及其专用菌株
CN103373901B (zh) 从赤藓糖醇母液中提取赤藓糖醇的方法及其专用酵母菌种
CN104341535A (zh) 一种浒苔高值化提取方法
CN102061262B (zh) 一种产油微生物培养的方法
CN103421850A (zh) 一种利用丰富栅藻生产生物乙醇的方法
CN105524952A (zh) 一种利用剩余污泥发酵产酸并合成微生物油脂的方法
CN106554976A (zh) 一种利用单针藻生产微藻油脂的方法
CN103045481B (zh) 一种促进小球藻生长并提高其叶绿素和菌体蛋白含量的方法
CN102511650B (zh) 一种利用菊芋糟渣发酵生产蛋白饲料的方法
CN1236048C (zh) 生产食用、药用真菌菌粉和真菌多糖的方法
CN104946375B (zh) 一种解淀粉芽孢杆菌z16-1水酶法提取樟树籽仁油的方法
CN105368885A (zh) 一种强化圆红冬孢酵母产α-亚麻酸的方法
JP2013039085A (ja) エタノールの製造方法
Mou et al. The growth and lipid accumulation of Scenedesmus quadricauda under nitrogen starvation stress during xylose mixotrophic/heterotrophic cultivation
Ylitervo Production of ethanol and biomass from orange peel waste by Mucor indic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116

Termination date: 2017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