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97676A - 无线电传送/接收装置和方法、终端装置、基站装置以及无线通信系统 - Google Patents
无线电传送/接收装置和方法、终端装置、基站装置以及无线通信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197676A CN102197676A CN2009801428536A CN200980142853A CN102197676A CN 102197676 A CN102197676 A CN 102197676A CN 2009801428536 A CN2009801428536 A CN 2009801428536A CN 200980142853 A CN200980142853 A CN 200980142853A CN 102197676 A CN102197676 A CN 10219767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emto cell
- base station
- district
- measurement report
- terminal install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3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8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7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7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3146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3
- 208000000649 small cell carcinoma Disease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284 extra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40000007594 Oryza sativ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7164 Oryza sativ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676 im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764 inhibitory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37 period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9566 ric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83—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s used for hand-off, e.g. gener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04W36/0085—Hand-off measur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4—Reselecting a cell layer in multi-layered cel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58—Transmission of hand-off measurement information, e.g. measurement repor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83—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s used for hand-off, e.g. gener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04W36/0085—Hand-off measurements
- H04W36/0094—Definition of hand-off measurement paramet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04W48/10—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using broadcasted inform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83—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s used for hand-off, e.g. gener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42—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 H04W84/045—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using private Base Stations, e.g. femto Base Stations, home Node B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作为无线电传送/接收装置的终端装置(1)从毫微微小区基站(归属eNB)接收在测量接收质量中使用的导频信道信号和在建立同步中使用的同步信道信号。已经存储指示可访问毫微微小区的白名单的终端装置(1)基于所述白名单和从同步信道获取的CSG小区的PCI,确定移交目的地的CSG小区是否可以被访问。终端装置(1)随后将PCI和CGI添加至接收质量测量报告,并且将测量报告传送至宏eNB(基站装置(2))。这样,即使当在宏小区中存在使用相同PCI的多个CSG小区时,也可以抑制不需要的信令,同时可以防止不必要的资源被分配。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在构成无线通信系统的终端装置和基站装置中使用的无线电传送/接收装置和方法,并且具体涉及用于执行从宏小区(macro cell)到CSG小区的移交的技术。
背景技术
传统上,长期演进(LTE)系统已知作为用于基站与终端装置之间的无线通信的网络系统。LTE系统是从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演进的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并且意在提供更改进的移动通信服务。
在LTE中,除了主要位于室外且支持较大的小区直径的宏小区无线通信基站装置(演进的NodeB(Evolved NodeB,eNB))之外,还考虑在诸如住宅、办公室、餐厅和购物中心的室内机构中提供支持几十米量级的小区直径的毫微微小区(femto cell)无线通信基站装置。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中所考虑的一些毫微微小区无线通信基站装置允许有限的成员组访问基站装置。这样的小区称为封闭用户组小区(Closed Subscriber Group cell,CSG小区)。形成CSG小区的无线通信基站装置称为归属演进NodeB(Home Evolved NodeB,HeNB)。例如,宏eNB可以管理两个或更多个不同频带(f1、f2、...、fn),并且归属eNB可以位于频率f1上。
从网络控制被允许进行访问的无线通信终端装置(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以便连接至归属eNB。具体地,一旦在CSG小区的区域中,则即使终端装置可以从eNB接收无线电信号,也控制终端装置以优选地连接至归属eNB。允许终端访问的CSG小区的列表称为白名单(whitelist)。每个终端装置具有其自己的白名单。
现在将对传统LTE中执行从宏eNB到归属eNB的移交的控制方法进行描述(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和非专利文献1)。
激活的(active)UE通常通过专用控制信道(Dedicated Control Channel,DCCH)从该UE所连接到的eNB接收测量控制消息。测量控制消息提供用于对当前小区和相邻小区进行接收质量测量的设定。测量控制消息包括参数,诸如要测量的频率和系统、触发向基站传送测量报告的事件信息、测量中使用的信号、以及用于执行测量的持续时间(间隙)。UE根据来自测量控制消息的设定,通过导频信道(公共导频信道(Common Pilot Channel,CPICH))测量相邻小区的接收质量,并且以周期性的方式或通过设置的事件触发而在报告(测量报告)中将接收质量测量结果传送至eNB。
这里假设UE移动至CSG小区的边界附近。UE测量CSG小区的接收质量,在此期间,UE通过接收同步信道(Synchronization Channel,SCH)来获取CSG小区的物理小区ID(物理小区标识(Physical Cell Identity,PCI))。具体地,通过主同步信道(P-SCH)的信号模式和从辅同步信道(S-SCH)确定的(S1,S2)或(S2,S1)对的模式的组合,在510个PCI之中确定一个PCI。UE随后向宏eNB通知经历测量的CSG小区的PCI和测量结果。
宏eNB保持包含在宏小区中的CSG小区的列表,并且CSG小区的列表包括每个归属eNB的PCI和小区全球标识(Cell Global Identity,CGI)。已经接收到被UE通知的CSG小区的测量结果的宏eNB从包含在宏小区中的CSG小区的列表中确定具有对应的PCI的归属eNB,并且将关于是否可允许UE经由移动性管理实体(MME)/网关(GW)执行移交的询问(HO请求)传送至归属eNB。如果允许UE的移交,则已经接收到HO请求的归属eNB预先预留适于提供给UE的服务的无线资源,执行接受控制,并且将允许UE经由MME/GW进行移交的响应(对HO请求的ACK)传送至宏eNB。
当从归属eNB接收到对HO请求的ACK时,宏eNB将导致向CSG小区进行转移(transfer)的指令(HO命令)传送至UE,并且UE传送随机访问前置码(RACH前置码),以便建立与指定的归属eNB的同步。此后,当UE从归属eNB接收到响应(随机访问响应(random access response,RACH响应))时,UE建立与归属eNB的同步,并且从归属eNB将上行链路传送机会分配给UE。一旦建立了同步,UE就将指示移交完成的信号(HO确认)传送给归属eNB。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国内公表公报特表No.2007-266732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3GPP TS36.331v8.3.0“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E-UTRA)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
然而,在传统的移交控制方法中,UE仅参考CSG小区的PCI将报告传递给eNB。因此,例如,如果在宏小区中存在使用相同PCI的两个或更多个CSG小区,则宏eNB可能响应于从UE发送的测量报告,将HO请求传送至多于一个归属eNB。在这种情况下,可能存在去往与UE实际对其测量接收质量的归属eNB不同的归属eNB的浪费的信令。此外,与UE实际对其测量接收质量的归属eNB不同的归属eNB可能为UE预留不必要的资源。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已经在这种情形下做出了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下述无线电传送/接收装置,即使当在宏小区中存在使用相同PCI的两个或更多个CSG小区时,所述无线电传送/接收装置也能够抑制浪费的信令并防止不必要的资源被预留。
对问题的解决方案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是一种无线电传送/接收装置,并且该无线电传送/接收装置包括:接收单元,用于从宏小区基站接收用于移交至包含在宏小区中的毫微微小区的指令,并且从毫微微小区基站接收用于在毫微微小区进行接收质量测量的导频信道信号和用于同步的同步信道信号;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指示在宏小区中包含的毫微微小区之中的可访问毫微微小区的列表;确定单元,用于基于从所接收的同步信道获取的毫微微小区的物理小区ID和所述列表,确定移交目的地的毫微微小区是否可访问;测量报告创建单元,用于将物理小区ID和唯一的小区ID添加至指示利用导频信道信号进行的测量的结果的测量报告,所述物理小区ID从同步信道获取并指示正从其接收信号的毫微微小区,并且所述唯一的小区ID用于唯一地识别包含在宏小区中的毫微微小区并指示被确定为可访问的移交目的地的毫微微小区;以及传送单元,用于将测量报告传送至宏小区。
如下所述,本发明具有其他方面。因此,本发明的公开意在提供本发明的一些方面,而非意在将本发明的范围限制为这里所描述和主张的。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终端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2是用于图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小区布置的图。
图3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基站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4是用于图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操作的序列图。
图5是用于图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终端装置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6是用于图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基站装置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7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终端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8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基站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9是用于图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操作的序列图。
图10是用于图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操作的序列图。
图11是用于图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终端装置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12是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终端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13是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基站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14是用于图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操作的序列图。
图15是用于图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终端装置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16是示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终端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17是示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基站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18是用于图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操作的序列图。
图19是用于图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终端装置的操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详细描述本发明。然而,下面的详细描述和附图并非意在限制本发明。相反,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
根据本发明的无线电传送/接收装置包括:接收单元,用于从宏小区基站接收用于移交至包含在宏小区中的毫微微小区的指令,并且从毫微微小区基站接收用于在毫微微小区进行测量的导频信道信号和用于同步的同步信道信号;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指示在宏小区中包含的毫微微小区之中的可访问毫微微小区的列表;确定单元,用于基于从所接收的同步信道获取的毫微微小区的物理小区ID和所述列表,确定移交目的地的毫微微小区是否可访问;测量报告创建单元,用于将物理小区ID和唯一的小区ID添加至指示利用导频信道信号进行的测量的结果的测量报告,所述物理小区ID从同步信道获取并指示正从其接收信号的毫微微小区,并且所述唯一的小区ID用于唯一地识别包含在宏小区中的毫微微小区并指示被确定为可访问的移交目的地的毫微微小区;以及传送单元,用于将测量报告传送至宏小区。
通过此结构,不仅将正从其接收信号的毫微微小区(诸如CSG小区)的物理小区ID(诸如PCI)添加至无线电质量的测量报告,而且还将移交目的地的毫微微小区的唯一的小区ID(诸如CGI)添加至无线电质量的测量报告。因此,例如,即使当在宏小区中存在使用相同PCI的两个或更多个CSG小区时,也可基于CGI识别可访问CSG小区(移交目的地的CSG小区)。这样,可以抑制到不可访问的CSG小区的归属eNB的浪费的信令并且防止不必要的资源被预留。
本发明不仅将正从其接收信号的毫微微小区的物理小区ID添加至测量报告,而且还将移交目的地的毫微微小区的唯一的小区ID添加至测量报告,由此可以抑制浪费的信令并防止不必要的资源被预留。
现在将在下面参考附图而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根据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包括具有无线电传送/接收功能的终端装置(诸如移动电话和PDA设备)以及具有无线电传送/接收功能的基站装置。终端装置和基站装置也被认为是无线电传送/接收装置。
(第一实施例)
现在将在下面参考图1至6而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图1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终端装置1的结构的框图;图2是用于图示根据本实施例的小区布置的图;以及图3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基站装置2的结构的框图。
首先,将参考图2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小区布置。在图2中所示的示例中,宏eNB管理具有两个不同频带(f1,f2)的宏小区,并且由两个归属eNB(HeNB 1和HeNB 2)管理的两个CSG小区均位于频率f1的宏小区上。两个CSG小区的PCI均为“PCI#2”,并且两个PCI相同。换言之,在此情况下,在一个宏小区中存在使用相同PCI的两个CSG小区。同时,两个CSG小区的CGI对于一个CSG小区为“CGI#3”,而对于另一个CSG小区为“CGI#6”,并且两个CGI不同。这里,宏eNB对应于本发明的宏小区基站。CSG小区对应于本发明的毫微微小区,并且归属eNB对应于本发明的毫微微小区基站。此外,PCI对应于本发明的物理小区ID,而CGI对应于本发明的唯一的小区ID。
接下来,将参考图1中的框图来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终端装置1的结构。如图1中所示,终端装置1(UE)包括接收单元10、PCI获取单元11、白名单存储单元12、确定单元13、测量单元14、测量报告创建单元15和传送单元16。
接收单元10从归属eNB接收用于在CSG小区进行接收质量测量的导频信道以及用于PCI获取的同步信道,并且从宏eNB接收移交命令(HO命令)。
PCI获取单元11从自接收单元10输入的同步信道信息获取PCI,并且将所获取的PCI输出至确定单元13和测量报告创建单元15。白名单存储单元12存储允许终端装置1访问的CSG小区的PCI和CGI的列表。白名单的信息输出至确定单元13。
确定单元13基于从PCI获取单元11输入的PCI和从白名单存储单元12输入的信息,确定对于终端装置1可访问的CSG小区的CGI,并且将CGI输出至测量报告创建单元15。测量单元14基于从接收单元10输入的导频信道测量接收质量,并且将结果输出至测量报告创建单元15。
测量报告创建单元15基于从PCI获取单元11输入的PCI、从确定单元13输入的CSG小区的CGI(终端装置1期望进入的CSG小区的CGI)和从测量单元14输入的接收质量,创建测量报告。所创建的测量报告输出至传送单元16。传送单元16通过天线将从测量报告创建单元15输入的测量报告传送至宏eNB。
接下来,将参考图3中的框图来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基站装置2的结构。如图3中所示,基站装置2(宏eNB)包括传送单元20、接收单元21、CSG小区列表存储单元22、确定单元23和HO请求创建单元24。
传送单元20将从HO请求创建单元24输入的HO请求传送至终端装置1。接收单元21从终端装置1接收测量报告。接收单元21还从MME/GW接收包含在宏小区中的CSG小区的列表。CSG小区列表存储单元22存储已经从MME/GW发送的、从接收单元21输入的CSG小区列表。CSG小区列表信息输入至确定单元23。
确定单元23将已经从终端装置1发送的从接收单元21输出的测量报告、与从CSG小区列表存储单元22输出的CSG小区列表进行比较,以提取与包括在来自终端装置1的测量报告中的PCI对应的CSG小区,并且将用来创建针对对应的CSG小区的HO请求的指令输出至HO请求创建单元24。HO请求创建单元24响应于来自确定单元23的指令而创建HO请求,并且将HO请求输出至传送单元20。
将参考图4至图6来描述如此设置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操作。
首先,作为本发明的典型操作,将描述在如图2中所示的小区布置的情况下、当安置在宏小区上的终端装置1要移交至具有相同PCI的两个CSG小区之一(即,HeNB 1的CSG小区IPCI#2,CGI#3])时的整个系统的操作(即,信令)。
图4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操作的序列图。如图4中所示,终端装置1对归属eNB 1进行接收质量测量(S1),并且获取PCI(这里是PCI#2)。终端装置1将经历测量的归属eNB 1的PCI和与该PCI对应的可访问CSG小区(终端装置1期望进入的CSG小区)的CGI(这里是CGI#3)添加至测量结果,并且向基站装置2(宏eNB)通知作为结果的测量报告MR(PCI#2,如果CGI#3)(S2)。
基站装置2(宏eNB)确定具有从终端装置1通知的“PCI”和“如果CGI”的归属eNB(这里是归属eNB 1),并且通过移动性管理实体(MME)/网关(GW)将HO请求传送至归属eNB 1(S3)。如果要允许终端装置1的移交,则已经接收到HO请求的归属eNB1预先预留适于提供给终端装置1的服务的无线资源,执行接受控制,并且经由MME/GW将对HO请求的ACK传送至基站装置2(宏eNB)(S4)。
当从归属eNB 1接收到对HO请求的ACK时,基站装置2(宏eNB)传送用于指示终端装置1转移至CSG小区1的HO命令(S5),并且终端装置1将随机访问前置码传送至指定的归属eNB(S6)。在归属eNB传送随机访问响应(S7)以及建立同步之后,终端装置1将HO确认传送至归属eNB 1(S8)。
接下来,将描述无线通信系统的组件(终端装置1和基站装置2)的操作。
图5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终端装置1的操作的流程图。如图5中所示,终端装置1从归属eNB接收导频信道和同步信道(S10),并且对归属eNB的导频信道进行接收质量测量(S11)。终端装置1随后基于从同步信道获取的PCI和白名单,确定移交目的地的CSG小区是否可访问(即,其是否是终端装置1期望进入的CSG小区)。例如,在具有包括在白名单中的归属eNB的PCI的CSG小区是具有最佳接收质量的最佳小区的情况下(S12),通过从白名单提取与该PCI对应的CSG小区的CGI而进行此确定(S13)。终端装置1随后创建被添加可访问CSG小区的CGI(如果CGI)的测量报告(S14),并且将测量报告传送至基站装置2(宏eNB)(S15)。此后,一旦终端装置1从基站装置2(宏eNB)接收到HO命令(S16),就执行到归属eNB的移交(S17)。
图6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基站装置2的操作的流程图。如图6中所示,当从终端装置1接收到在归属eNB进行的接收质量测量的测量报告时(S20),基站装置2(宏eNB)基于添加至测量报告的“PCI”和“如果CGI”创建针对移交目的地的归属eNB的HO请求(S21),并且经由MME/GW将HO请求传送至归属eNB(S22)。当经由MME/GW从归属eNB接收到对HO请求的响应(HO请求ACK)时(S23),基站装置2(宏eNB)基于HO请求ACK,将用于导致转移到归属eNB的HO命令传送至终端装置1(S24)。
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因为基站装置2(宏eNB)从列表中检索终端装置1期望其CGI(如果CGI)的归属eNB以传送HO请求,所以可以减少去往具有相同PCI的两个或更多个归属eNB的浪费的信令,并且减少归属eNB中预留的不必要的资源。
换言之,为了处理现有技术中的基站装置2(宏eNB)甚至向具有相同PCI的其他归属eNB冗余地传送HO请求的问题,在本实施例中,终端装置1将终端装置1期望移交至的归属eNB的CGI添加至测量报告,并且将该报告传送至基站装置2(宏eNB),使得HO请求仅被发送至适当的归属eNB。
(第二实施例)
现在将在下面参考图7至图10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在此单元中,将主要对与第一实施例的差别进行描述。因此,除非另外表明,第二实施例的结构和操作类似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和操作。
在此实施例中,假设基站装置2(宏eNB)的网络策略不支持可靠的移交,并且是不管存在或不存在访问允许都执行移交的主动式(aggressive)网络策略。换言之,本实施例意在用于所谓的版本8(Release 8)的主动式基站装置2(宏eNB)。基站装置2(宏eNB)的网络策略包括在基站装置2(宏eNB)的系统信息中,并且通过广播控制信道(Broadcast Control Channel,BCCH)传输至整个宏小区。可替代地,基站装置2(宏eNB)的网络策略包括在测量控制消息中,并且通过专用控制信道分别传输至终端装置1。
图7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终端装置1的结构的框图。在根据本实施例的终端装置1中,将网络策略识别单元17和位置信息存储单元18添加至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
与第一实施例类似地,接收单元10从归属eNB接收导频信道以及同步信道,并且从基站装置2(宏eNB)接收HO命令。接收单元10还从基站装置2(宏eNB)接收包括网络策略的系统信息。接收单元10具有使得接收单元10能够接收终端的当前位置信息的GPS功能。
网络策略识别单元17从自接收单元10输入的系统信息识别(版本8的主动式的)网络策略,并且将结果输出至确定单元13。与第一实施例类似地,PCI获取单元11从同步信道信息获取PCI,并且将所获取的PCI输出至确定单元13、测量报告创建单元15和位置信息存储单元18。
位置信息存储单元18存储彼此关联的从接收单元10输入的终端的位置信息(例如,纬度和经度信息)、从PCI获取单元11输入的PCI等,作为终端装置1先前已经访问的CSG小区的指纹(fingerprint)信息。该信息(指纹信息)输出至确定单元13。
如果基于从网络策略识别单元17输出的信息而确定基站装置2(宏eNB)是版本8的主动式宏eNB,则确定单元13基于从PCI获取单元11输入的PCI和从位置信息存储单元18输入的指纹信息,确定所测量的归属eNB是否是可访问CSG小区(即,终端可以访问的CSG小区)的归属eNB。
例如,确定单元13基于所测量的归属eNB的PCI、终端装置1的当前位置信息和指纹信息(终端装置1先前已经访问的CSG小区的PCI和位置信息),计算从终端装置1到归属eNB的距离,并且如果该距离是或小于预定参考距离(例如,几十到几百米),则确定该CSG小区可能是对于终端装置1可访问的CSG小区。另一方面,如果该距离大于预定参考距离,则确定该CSG小区可能不是对于终端装置1可访问的CSG小区。
作为确定的结果,如果所测量的归属eNB可能是可访问CSG小区(即,终端装置1期望进入的CSG小区),则确定单元13确定对于终端装置1可访问的CSG小区的CGI,并且将该CGI输出至测量报告创建单元15。另一方面,如果作为确定的结果、所测量的归属eNB可能不是可访问CSG小区(即,该CSG小区不是终端装置1期望进入的CSG小区),则确定单元13将用以创建测量报告的指令输出至测量报告创建单元15,对所述测量报告添加指示该CSG小区是终端装置1不期望进入的CSG小区的标志(非CSG标志)。可替代地,确定单元13将用以测量宏小区的另一频率(例如,f2)(频率间测量)的指令输出至测量单元14。
与第一实施例类似地,测量单元14基于从接收单元10输入的导频信道测量接收质量,并且将结果输出至测量报告创建单元15。测量单元14开始基于从确定单元13输入的频率间测量指令,测量宏小区的另一频率(例如,f2)。
图8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基站装置2的结构的框图。在根据本实施例的基站装置2中,将网络策略存储单元25、系统信息创建单元26和测量控制信息创建单元27添加至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
网络策略存储单元25存储基站装置2(宏eNB)的(版本8的主动式的)网络策略信息。网络策略信息输入至系统信息创建单元26。系统信息创建单元26创建包括从网络策略存储单元25输出的信息的系统信息。所创建的系统信息输入至传送单元20。
与第一实施例类似地,确定单元23比较来自终端装置1的测量报告与CSG小区列表,以提取与来自终端装置1的测量报告中包括的PCI对应的CSG小区,并且将用以创建针对对应的CSG小区的HO请求的指令输出至HO请求创建单元24。如果“非CSG标志”包括在来自终端装置1的测量报告中,则确定单元23也向测量控制信息创建单元27输入用以创建测量控制消息的指令,其中所述测量控制消息包括用以测量宏小区的另一频率(例如,f2)(频率间测量)的指令。
测量控制信息创建单元27响应于来自确定单元23的指令,创建包括用以测量宏小区的另一频率(例如,f2)的指令的测量控制消息。所创建的测量控制消息输入至传送单元20。传送单元20将从系统信息创建单元26输入的系统信息、从HO请求创建单元24输入的HO请求、从测量控制信息创建单元27输入的测量控制消息等传送至终端装置1。
将参考图9至11来描述如此设置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操作。
图9和图10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整个无线通信系统的操作的序列图。首先,参考图9,将对在依据由终端装置1获取的PCI和指纹信息、确定所测量的归属eNB可能是对于终端装置1可访问的归属eNB的情况下的操作进行描述。
如图9中所示,终端装置1从基站装置2(宏eNB)接收系统信息(BCCH),并且识别基站装置2(宏eNB)的网络策略(S30)。在此情况下,基站装置2(宏eNB)的网络策略被识别为版本8的主动式eNB。
终端装置1对归属eNB(归属eNB 1)进行接收质量测量(S31),并且获取PCI(这里是PCI#2)。终端装置1保持PCI和终端装置1先前已经安置在其上的CSG小区的位置信息(指纹信息),并且在此情况下,依据由终端装置1获取的PCI和指纹信息,确定所测量的归属eNB(归属eNB 1)可能是对于终端装置1可访问的归属eNB。
终端装置1随后将经历接收质量测量的归属eNB(归属eNB 1)的PCI和与该PCI对应的可访问CSG小区(终端装置1期望进入的CSG小区)的CGI(这里是CGI#3)添加至接收质量测量结果,并且向基站装置2(宏eNB)通知作为结果的测量报告MR(PCI#2,如果CGI#3)(S32)。
基站装置2(宏eNB)确定具有从终端装置1通知的“PCI”和“如果CGI”的归属eNB(这里是归属eNB 1),并且通过MME/GW将HO请求传送至归属eNB 1(S33)。如果要允许终端装置1的移交,则已经接收到HO请求的归属eNB 1预先预留适于提供给终端装置1的服务的无线资源,执行接受控制,并且经由MME/GW将对HO请求的ACK传送至基站装置2(宏eNB)(S34)。
当从归属eNB 1接收到对HO请求的ACK时,基站装置2(宏eNB)传送用于指示终端装置1转移至CSG小区1的HO命令(S35),并且终端装置1将随机访问前置码传送至指定的归属eNB(S36)。在归属eNB传送随机访问响应(S37)以及建立同步之后,终端装置1将HO确认传送至归属eNB 1(S38)。
接下来,参考图10,将对在依据由终端装置1获取的PCI和指纹信息、确定所测量的归属eNB可能不是对于终端装置1可访问的归属eNB的情况下的操作进行描述。
如图10中所示,终端装置1从基站装置2(宏eNB)接收系统信息(BCCH),并且识别基站装置2(宏eNB)的网络策略(S40)。在此情况下,基站装置2(宏eNB)也被识别为版本8的主动式eNB。
终端装置1对归属eNB(归属eNB 1)进行接收质量测量(S41),并且获取PCI(这里是PCI#2)。终端装置1保持PCI和终端装置1先前已经安置在其上的CSG小区的位置信息(指纹信息),并且在此情况下,依据由终端装置1获取的PCI和指纹信息,确定所测量的归属eNB(归属eNB 2)可能不是对于终端装置1可访问的归属eNB。
例如,如果终端装置1不具有高级的自判决功能(例如,终端装置1是版本8终端),则终端装置1将经历接收质量测量的归属eNB(归属eNB 2)的PCI和标志“非CSG标志”添加至接收质量测量结果,其中,所述标志“非CSG标志”用于通知与该PCI对应的CSG小区不是可访问CSG小区(即,该CSG小区不是终端装置1期望进入的CSG小区),并且终端装置1向基站装置2(宏eNB)通知作为结果的测量报告MR(PCI#2,非CSG标志)(S42)。
当接收到被添加了“非CSG标志”的测量报告时,基站装置2(宏eNB)传送用于指示终端装置1测量宏小区的另一频率(例如,f2)(频率间测量)的测量控制消息(S43)。当从基站装置2(宏eNB)接收到测量控制消息时,终端装置1开始测量宏小区的另一频率(例如,f2)(S44),并且将测量报告传送至基站装置2(宏eNB)(S45)。
如果终端装置1具有高级的自判决功能(终端装置1是版本9终端),则在终端装置1估计所测量的CSG小区不是可访问CSG小区时,终端装置1自动开始测量宏小区的另一频率(例如,f2)(频率间测量)(S44),并且将测量报告传送至基站装置2(宏eNB)(S45)。
图11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终端装置1的操作的流程图。如图11所示,终端装置1首先从基站装置2(宏eNB)接收包括在系统信息中的网络策略(S50)。接下来,终端装置1对归属eNB的导频信道进行接收质量测量(S51),并且如果具有包含在白名单中的归属eNB的PCI的CSG小区是最佳接收质量的最佳小区(S52),则对网络策略进行确定。
如果作为对网络策略的确定的结果、确定基站装置2(宏eNB)是版本8的主动式宏eNB(S53),则终端装置1使用所获取的PCI和指纹信息以确定归属eNB是否对于终端装置1可访问(S54)。如果确定CSG小区可能是对于终端装置1可访问的CSG小区,则终端装置1创建包括可访问CSG小区的CGI(如果CGI)的测量报告,并且将测量报告传送至基站装置2(宏eNB)(S55)。
如果确定该CSG小区可能不是对于终端装置1可访问的CSG小区,并且如果终端装置1具有高级的自判决功能(例如,终端装置1是版本9终端)(S56),则终端装置1开始对基站装置2(宏eNB)的另一频率进行接收质量测量(频率间测量),而不传送测量报告(S57)。
另一方面,如果终端装置1不具有高级的自判决功能(例如,终端装置1是版本8终端),则终端装置1创建包括用于通知CSG小区不是可访问CSG小区的标志的测量报告,并且将测量报告传送至基站装置2(宏eNB)(S58)。
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可以实现与第一实施例类似的效果。
本实施例意在用于版本8的主动式基站装置2(宏eNB)。在此情况下,当终端利用测量报告发送可访问CSG小区的CGI(如果CGI)时,可设想不管该CSG小区是否实际上是对于终端装置1可访问的CSG小区都可提供移交指令。换言之,在版本8的主动式宏eNB的情况下,可设想终端装置1针对未列在白名单中的归属eNB开始HO过程,导致浪费的信令的问题。同样类似于第一实施例,在测量报告中仅发送PCI可导致HO请求被发送至多于一个归属eNB的问题。
因此,在此实施例中,考虑到当接收测量报告时、基站装置2(宏eNB)根据网络策略以不同的方式动作的事实,可以通过依赖于基站装置2(宏eNB)的网络策略而确定要在测量报告中发送的信息,抑制浪费的信令和测量报告的消息尺寸的增加。
具体地,根据本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如果基站装置2(宏eNB)是版本8的主动式宏eNB,则在终端装置1在测量报告中发送“如果CGI”之前,终端装置1通过指纹使用位置信息以确认置信度(confidence)。因此,可以减少诸如提供给未列在白名单中的CSG小区的移交指令的浪费的信令。这样,可以通过考虑在从终端装置1接收到接收质量测量结果时由基站装置2(宏eNB)采取的行动,并且依赖于基站装置2(宏eNB)的网络策略传送合适的接收质量测量结果,来减小信令开销。
(第三实施例)
现在将在下面参考图12至图15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在此单元中,将主要对与第二实施例的差别进行描述。因此,除非另外表明,第三实施例的结构和操作类似于第二实施例的结构和操作。
在此实施例中,假设基站装置2(宏eNB)的网络策略不支持可靠的移交,并且是不管存在或不存在访问许可都不执行移交的非主动式策略。换言之,本实施例意在用于所谓的版本8的非主动式宏eNB。
图12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终端装置1的结构的框图。根据本实施例的终端装置1不配备有位置信息存储单元18。此外,在此实施例中,如果基于从网络策略识别单元17输出的信息确定基站装置2(宏eNB)是版本8的非主动式宏eNB,则确定单元13向测量报告创建单元15输出用以创建未对其添加所测量的CSG小区的CGI的测量报告(即,包括所测量的CSG小区的PCI和接收质量测量结果的测量报告)的指令。顺便提及,在终端装置1不具有高级的自判决功能(例如,终端装置1是版本8终端)的情况下执行所述处理。如果终端装置1具有高级的自判决功能(例如,终端装置1是版本9终端),则确定单元13将用以测量宏小区的另一频率(例如,f2)(频率间测量)的指令输出至测量单元14。
图13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基站装置2的结构的框图。根据本实施例的基站装置2不配备有CSG小区列表存储单元22。此外,在此实施例中,网络策略存储单元25存储基站装置2(宏eNB)的(版本8的非主动式的)网络策略信息。当依据包括在来自终端装置1的测量报告中的PCI确定所测量的小区不是宏小区(其是CSG小区)时,确定单元23向测量控制信息创建单元27输入用以创建测量控制消息的指令,其中测量控制消息包括用以测量宏小区的另一频率(例如,f2)(频率间测量)的指令。
将参考图14和图15来描述如此设置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操作。
图14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整个无线通信系统的操作的序列图。如图14中所示,终端装置1从基站装置2(宏eNB)接收系统信息(BCCH),并且识别基站装置2(宏eNB)的网络策略(S60)。在此情况下,基站装置2(宏eNB)的网络策略被识别为版本8的非主动式eNB。
终端装置1对归属eNB(归属eNB 1)进行接收质量测量(S61),并且获取PCI(这里是PCI#2)。此时,可以依据所获取的PCI和由终端装置1保持的白名单,确定所测量的小区是CSG小区。还可以依据基站装置2(宏eNB)的网络策略,确定基站装置2(宏eNB)不保持CSG小区的列表。
例如,如果终端装置1不具有高级的自判决功能(例如,终端装置1是版本8终端),则终端装置1仅向基站装置2(宏eNB)通知被添加经历接收质量测量的归属eNB 1的PCI的接收质量测量结果(S62)。换言之,所测量的归属eNB 1的CGI不被通知给基站装置2(宏eNB)。当从终端装置1接收到测量报告时,基站装置2(宏eNB)传送用于指示终端装置1测量宏小区的另一频率(例如,f2)(频率间测量)的测量控制消息(S63)。当从基站装置2(宏eNB)接收到测量控制消息时,终端装置1开始测量宏小区的另一频率(例如,f2)(S64),并且将测量报告传送至基站装置2(宏eNB)(S65)。
如果终端装置1具有高级的自判决功能(例如,终端装置1是版本9终端),则终端装置1在确定所测量的小区是CSG小区并且基站装置2(宏eNB)是版本8的非主动式宏eNB时,自动开始测量宏小区的另一频率(例如,f2)(频率间测量)(S64),并且将测量报告传送至基站装置2(宏eNB)(S65)。
图15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终端装置1的操作的流程图。如图15中所示,终端装置1首先从基站装置2(宏eNB)接收包括在系统信息中的网络策略(S70)。接下来,终端装置1对归属eNB的导频信道进行接收质量测量(S71),并且如果具有包含在白名单中的归属eNB的PCI的CSG小区是最佳接收质量的最佳小区(S72),则进行对网络策略的确定。
如果作为对网络策略的检查的结果、确定基站装置2(宏eNB)是版本8的非主动式宏eNB(S73),并且如果终端装置1具有高级的自判决功能(例如,终端装置1是版本9终端)(S74),则终端装置1开始对基站装置2(宏eNB)的另一频率进行接收质量测量(频率间测量),而不传送测量报告(S75)。
另一方面,如果终端装置1不具有高级的自判决功能(例如,终端装置1是版本8终端),则终端装置1创建仅被添加CSG小区的PCI的测量报告(即,未被添加CSG小区的CGI的测量报告),并且将测量报告传送至基站装置2(宏eNB)(S76)。
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可以实现与第一实施例类似的效果。
本实施例意在用于版本8的非主动式宏eNB。在此情况下,基站装置2(宏eNB)不完全支持针对CSG小区的移交,并且可以设想基站装置2(宏eNB)不保持包含在宏小区中的归属eNB的列表。在此情况下,即使当终端装置1通过测量报告发送可访问CSG小区的CGI(如果CGI)时,由于缺乏CSG小区的列表,基站装置2(宏eNB)也不能采取行动,引起由于不必要的信息导致测量报告的消息尺寸增加的问题。
因此,在此实施例中,可以通过仅发送在测量期间获取的归属eNB的PCI来最小化消息尺寸。
具体地,根据本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如果基站装置2(宏eNB)是版本8的非主动式宏eNB,则终端装置1仅发送在测量期间获取的归属eNB的PCI,使得可以最小化消息尺寸。
顺便提及,基站装置2(宏eNB)可以保持从MME/GW接收的CSG小区列表。在此情况下,如果在CSG小区列表中存在具有相同PCI的两个或更多个CSG小区,则基站装置2(宏eNB)可以执行类似的操作。如果相同的PCI(特定PCI)仅被CSG小区列表中的一个CSG小区持有,则可以将HO请求传送至对应的归属eNB。
(第四实施例)
现在将在下面参考图16至图19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在此单元中,将主要对与第二实施例的差别进行描述。因此,除非另外表明,第四实施例的结构和操作类似于第二实施例的结构和操作。
在此实施例中,假设基站装置2(宏eNB)的网络策略支持可靠的移交。换言之,本实施例意在用于所谓的版本9宏eNB。
图16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终端装置1的结构的框图。根据本实施例的终端装置1不配备有位置信息存储单元18而添加了DRX控制单元19。不连续接收(DRX)是终端装置1在接收的数据不连续时、间歇地接收数据以便抑制接收功耗的控制方法。DRX包括长DRX和短DRX,它们的未接收数据的时间段彼此不同。长DRX用在长时段内未接收数据的情况下,因为未接收数据的时段越长,就抑制越多的终端装置1的功耗。当终端装置1建立与基站装置2的连接时,指示终端装置1实施DRX并且使用长DRX或短DRX中任一个。在没有来自基站装置2的指令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不实施DRX。此外,在此实施例中,如果基于从网络策略识别单元17输出的信息确定基站装置2(宏eNB)是版本9的宏eNB,则在终端实施长DRX的同时,确定单元13向测量单元14输入用以接收CSG小区的BCCH以获取CGI的指令。另一方面,如果终端不实施长DRX,则确定单元13向测量报告创建单元15输出用以创建包括所测量CSG小区的PCI和接收质量测量结果的测量报告的指令。基于从接收单元10输出的测量控制消息中的指令,确定单元13将用以实施长DRX的指令输入至DRX控制单元19,或者将用以测量宏小区的另一频率(例如,f2)(频率间测量)的指令输出至测量单元14。DRX控制单元19根据从确定单元13的输出,开始实施长DRX。
图17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基站装置2的结构的框图。DRX改变指令单元28被添加至根据本实施例的基站装置2。此外,在此实施例中,网络策略存储单元25存储基站装置2(宏eNB)的网络策略(版本9)信息。如果PCI和CGI被添加至已经从终端装置1发送的、从接收单元12输出的测量报告,则确定单元23将其与从CSG小区列表存储单元22输出的CSG小区列表比较,以提取与来自终端装置1的测量报告中包括的PCI和CGI的组合对应的CSG小区,并且将用以创建针对对应的CSG小区的HO请求的指令输出至HO请求创建单元24。如果CGI未被添加至来自终端装置1的测量报告,则确定单元23向DRX改变指令单元28输入用于终端装置1实施长DRX的指令,或者向测量控制信息创建单元27输入用以创建测量控制消息的指令,其中所述测量控制消息包括用以测量宏小区的另一频率(例如,f2)(频率间测量)的指令。
响应于来自确定单元23的指令,DRX改变指令单元28向测量控制信息创建单元27输入用以创建测量控制消息的指令,其中所述测量控制消息包括用以实施长DRX的指令。响应于来自确定单元23的指令,测量控制信息创建单元27创建包括用以测量宏小区的另一频率(例如,f2)的指令的测量控制消息,并且将其输入至传送单元20。响应于来自于确定单元23和DRX改变指令单元28两者的指令,测量控制信息创建单元27创建包括用以实施长DRX的指令的测量控制消息,并且将其输入至传送单元20。
将参考图18和图19来描述如此设置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操作。
图18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整个无线通信系统的操作的序列图。如图18中所示,终端装置1从基站装置2(宏eNB)接收系统信息(BCCH),并且识别基站装置2(宏eNB)的网络策略(S80)。在此情况下,基站装置2(宏eNB)的网络策略被识别为版本9的eNB。
终端装置1对归属eNB(归属eNB 1)进行接收质量测量(S81)并获取PCI(这里是PCI#2)。随后对于终端装置1是否实施长的不连续接收(DRX)进行确定(S82)。
如果确定终端装置1不实施长DRX,则终端装置1仅将所测量的CSG小区的PCI添加至接收质量测量结果,并且将测量报告(PCI#2)传送至基站装置2(宏eNB)。当从终端装置1接收到测量报告时,基站装置2(宏eNB)传送用于指示终端装置1实施长DRX并获取CSG小区的CGI(即,接收BCCH)的测量控制消息(S84)。替代地,基站装置2(宏eNB)可以传送具有用以测量宏小区的另一频率(例如,f2)(频率间测量)的指令的测量控制消息。
如果确定终端装置1实施长DRX,并且当依据所获取的PCI和白名单确定所测量的小区是CSG小区时,则终端装置1自动接收CSG小区的BCCH以获取CGI(S85)。终端装置1随后创建被添加PCI和CGI的测量报告MR(PCI#2,CGI#3),并且将其传送至基站装置2(宏eNB)(S86)。
当从终端装置1接收到测量报告时,基站装置2(宏eNB)依据添加至测量报告的PCI和CGI以及由基站装置2保持的CSG小区的列表,确定对应的CSG小区,并且将HO请求传送至对应的CSG小区的归属eNB(归属eNB 1)(S87)。如果要允许终端装置1的移交,则已经接收到HO请求的归属eNB 1预先预留适于提供给终端装置1的服务的无线资源,执行接受控制,并且经由MME/GW将对HO请求的ACK传送至基站装置2(宏eNB)(S88)。
当从归属eNB 1接收到对HO请求的ACK时,基站装置2(宏eNB)传送用于指示终端装置1转移至CSG小区1的HO命令(S89),并且终端装置1将随机访问前置码传送至指定的归属eNB(S810)。在归属eNB传送随机访问响应(S811)并且建立同步之后,终端装置1将HO确认传送至归属eNB1(S812)。
图19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终端装置1的操作的流程图。如图19中所示,终端装置1首先从基站装置2(宏eNB)接收包括在系统信息中的网络策略(S90)。接下来,终端装置1对归属eNB的导频信道进行接收质量测量(S91),并且如果具有包含在白名单中的归属eNB的PCI的CSG小区是最佳接收质量的最佳小区(S92),则对网络策略进行检查。
如果作为对网络策略检查的结果,确定基站装置2(宏eNB)是版本9的宏eNB(S93),则对于终端装置1是否实施长DRX进行确定(S94)。如果终端装置1实施长DRX,则终端装置1接收CSG的BCCH以获取CGI(S95)。终端装置1随后创建包括所获取的PCI和CGI以及接收质量测量结果的测量报告,并且将测量报告传送至基站装置2(宏eNB)(S96)。另一方面,如果终端装置1不实施长DRX,则终端装置1创建包括PCI和接收质量测量结果的测量报告,并且将其传送至基站装置2(宏eNB)(S97)。
根据第四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可以实现与第一实施例类似的效果。
本实施例意在用于版本9的宏eNB。在此情况下,因为基站装置2(宏eNB)支持向CSG小区的可靠移交,所以可以设想基站装置2(宏eNB)在基站装置2确认CSG小区对于终端装置1可访问之后提供移交指令。因此,当从终端装置1接收到归属eNB的测量报告时,可以设想基站装置2立即指示终端装置1读取归属eNB的CGI。在此情况下,由终端在第一测量报告中发送的可访问CSG小区的CGI(如果CGI)是冗余的,并且可能导致测量报告的消息尺寸增加的问题。
因此,在此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在第一测量报告中仅发送在测量期间获取的归属eNB的PCI来最小化测量报告的消息尺寸。
具体的,根据本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考虑在基站装置2(宏eNB)是版本9的宏eNB的情况下、基站装置2当从终端装置1接收到归属eNB的测量报告时立即指示终端装置1读取归属eNB的CGI的事实,终端装置1在第一测量报告中仅发送在测量期间获取的归属eNB的PCI。因此,可以最小化测量报告的消息尺寸。
已经通过说明而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然而,本发明的范围不限于此,并且在不违背由所附权利要求定义的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改变和修改。
例如,上面已经对基站装置2(宏eNB)利用系统信息遍及系统而传送网络策略的情况进行了描述。然而,本发明的范围不限于此,并且基站装置2(宏eNB)可以利用测量控制消息将网络策略分别传送至终端装置1。
虽然上面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当前可能的优选实施例,但是应当理解可以对实施例进行各种修改,并且意在所有落入本发明的真正精神和范围内的这样的修改被所附权利要求覆盖。
工业适用性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无线电传送/接收装置可以有效地抑制浪费的信令并防止不必要的资源被预留,并且对于用于执行从宏小区到CSG小区的移交的技术等是有用的。
参考符号列表
1终端装置(UE)
2基站装置(宏eNB)
10接收单元
11PCI获取单元
12白名单存储单元
13确定单元
14测量单元
15测量报告创建单元
16传送单元
17网络策略识别单元
18位置信息存储单元
19DRX控制单元
20传送单元
21接收单元
22CSG小区列表存储单元
23确定单元
24HO请求创建单元
25网络策略存储单元
26系统信息创建单元
27测量控制信息创建单元
28DRX改变指令单元
Claims (18)
1.一种无线电传送/接收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其从宏小区基站接收用于移交至包含在宏小区中的毫微微小区的指令,并且其从毫微微小区基站接收用于在所述毫微微小区进行接收质量测量的导频信道信号和用于同步的同步信道信号;
存储单元,其存储指示在所述宏小区中包含的毫微微小区之中的可访问毫微微小区的列表;
确定单元,其基于所述列表和从所接收的同步信道获取的毫微微小区的物理小区ID,确定移交目的地的毫微微小区是否可访问;
测量报告创建单元,其将物理小区ID和唯一的小区ID添加至测量报告,所述测量报告指示利用所述导频信道信号进行的接收质量测量的结果,所述物理小区ID从所述同步信道获取并指示正从其接收信号的毫微微小区,并且所述唯一的小区ID用于唯一地识别包含在所述宏小区中的毫微微小区并指示被确定为可访问的移交目的地的毫微微小区;以及
传送单元,其将所述测量报告传送至所述宏小区基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电传送/接收装置,
所述接收单元能够从所述宏小区基站接收包括与从宏小区到毫微微小区的移交有关的网络策略的系统信息、或包括所述网络策略的测量控制消息,
所述确定单元具有用于检查所述宏小区基站的网络策略的功能,并且
所述测量报告创建单元依赖于所述宏小区基站的网络策略创建所述测量报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电传送/接收装置,
所述存储单元存储先前访问的毫微微小区基站的物理小区ID和位置信息,
如果确定所述宏小区基站的网络策略不支持可靠移交、并且是不管存在或不存在访问允许都执行移交的主动式网络策略,则所述确定单元基于从当前同步信道获取的毫微微小区的物理小区ID和当前位置信息、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的物理小区ID和位置信息,确定移交目的地的毫微微小区是否可访问,以及
如果确定所述移交目的地的毫微微小区是可访问的,则所述测量报告创建单元向所述测量报告添加被确定为可访问的毫微微小区的物理小区ID和唯一的小区ID。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电传送/接收装置,
如果确定所述移交目的地的毫微微小区是不可访问的,则所述测量报告创建单元向所述测量报告添加被确定为不可访问的毫微微小区的物理小区ID和指示所述毫微微小区不可访问的通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电传送/接收装置,包括:
测量单元,如果确定所述移交目的地的毫微微小区是不可访问的,则所述测量单元对由所述宏小区基站管理的另一频带进行接收质量测量。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电传送/接收装置,
如果确定所述宏小区基站的网络策略不支持可靠移交、并且是不管存在或不存在访问允许都不执行移交的非主动式网络策略,则所述测量报告创建单元不向所述测量报告添加被确定为可访问的移交目的地的毫微微小区的唯一的小区ID。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电传送/接收装置,包括:
测量单元,如果确定所述宏小区基站的网络策略不支持可靠移交、并且是不管存在或不存在访问允许都不执行移交的非主动式网络策略,则所述测量单元对由所述宏小区基站管理的另一频带进行接收质量测量。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电传送/接收装置,
如果确定所述宏小区基站的网络策略支持可靠移交,则所述确定单元确定是否实施长的不连续接收,其中,利用所述长的不连续接收预留获取所述唯一的小区ID所需的时间,以及
如果确定不实施所述长的不连续接收,则所述测量报告创建单元不向所述测量报告添加被确定为可访问的移交目的地的毫微微小区的唯一的小区ID。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电传送/接收装置,
如果确定实施所述长的不连续接收,则所述测量报告创建单元向所述测量报告添加被确定为可访问的毫微微小区的物理小区ID和唯一的小区ID。
10.一种无线电传送/接收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其从终端装置接收指示在宏小区中包含的毫微微小区进行的接收质量测量的结果的测量报告;
移交请求创建单元,其基于添加至所述测量报告的移交目的地的毫微微小区的物理小区ID和唯一的小区ID,创建对所述移交目的地的毫微微小区的移交请求;以及
传送单元,其基于来自所述移交目的地的毫微微小区的对所述移交请求的响应,向所述终端装置传送用于向所述毫微微小区移交的指令。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线电传送/接收装置,包括:
存储单元,其存储与从宏小区到毫微微小区的移交有关的网络策略;以及
系统信息创建单元,其创建包括所述网络策略的系统信息;
所述传送单元将所述系统信息传送至所述终端装置。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线电传送/接收装置,
如果所述网络策略不支持可靠移交,则当所述唯一的小区ID未被添加至所述测量报告时,所述传送单元向所述终端装置传送用以在另一频带中对毫微微小区进行接收质量测量的指令。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线电传送/接收装置,
如果所述网络策略支持可靠移交,则当所述终端装置不实施长的不连接接收时,所述传送单元向所述终端装置传送用以实施所述长的不连续接收的指令。
14.一种包括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电传送/接收装置的终端装置。
15.一种包括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线电传送/接收装置的基站装置。
16.一种包括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终端装置和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基站装置的无线通信系统。
17.一种无线电传送/接收方法,包括:
从毫微微小区基站接收用于在宏小区中包含的毫微微小区进行接收质量测量的导频信道信号和用于同步的同步信道信号;
基于从所接收的同步信道获取的毫微微小区的物理小区ID、和指示在所述宏小区中包含的毫微微小区之中的可访问毫微微小区的列表,确定移交目的地的毫微微小区是否可访问;
将物理小区ID和唯一的小区ID添加至测量报告,所述测量报告指示利用所述导频信道信号进行的接收质量测量的结果,所述物理小区ID从所述同步信道获取并指示正从其接收信号的毫微微小区,并且所述唯一的小区ID用于唯一地识别包含在所述宏小区中的毫微微小区并指示被确定为可访问的移交目的地的毫微微小区;
将所述测量报告传送至宏小区基站;以及
从所述宏小区基站接收用于移交至包含在所述宏小区中的毫微微小区的指令。
18.一种无线电传送/接收方法,包括:
从终端装置接收指示在宏小区中包含的毫微微小区进行的接收质量测量的结果的测量报告;
基于添加至所述测量报告的移交目的地的毫微微小区的物理小区ID和唯一的小区ID,创建对所述移交目的地的毫微微小区的移交请求;以及
基于来自所述移交目的地的毫微微小区的对所述移交请求的响应,向所述终端装置传送用于向所述毫微微小区移交的指令。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8279389A JP5155819B2 (ja) | 2008-10-30 | 2008-10-30 | 無線送受信装置および方法、ならびに、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
JP279389/08 | 2008-10-30 | ||
PCT/JP2009/005447 WO2010050140A1 (ja) | 2008-10-30 | 2009-10-19 | 無線送受信装置および方法、ならびに、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126415.4A Division CN102685822B (zh) | 2008-10-30 | 2009-10-19 | 无线传送/接收装置和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197676A true CN102197676A (zh) | 2011-09-21 |
CN102197676B CN102197676B (zh) | 2014-12-10 |
Family
ID=4212851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126415.4A Active CN102685822B (zh) | 2008-10-30 | 2009-10-19 | 无线传送/接收装置和方法 |
CN200980142853.6A Active CN102197676B (zh) | 2008-10-30 | 2009-10-19 | 无线电传送/接收装置和方法、及终端、基站以及系统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126415.4A Active CN102685822B (zh) | 2008-10-30 | 2009-10-19 | 无线传送/接收装置和方法 |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 Link |
---|---|
US (4) | US8625535B2 (zh) |
EP (2) | EP3651496B1 (zh) |
JP (1) | JP5155819B2 (zh) |
KR (1) | KR101578965B1 (zh) |
CN (2) | CN102685822B (zh) |
AU (1) | AU2009309154B2 (zh) |
BR (1) | BRPI0921800B1 (zh) |
RU (2) | RU2503146C2 (zh) |
SG (1) | SG195605A1 (zh) |
WO (1) | WO2010050140A1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3152637A1 (zh) * | 2012-04-10 | 2013-10-1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微小区和宏小区之间消息处理方法、基站网关和系统 |
CN105940704A (zh) * | 2014-01-30 | 2016-09-14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基站、机器对机器(m2m)终端、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
CN108901013A (zh) * | 2018-06-12 | 2018-11-27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无线通信传输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155819B2 (ja) | 2008-10-30 | 2013-03-06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無線送受信装置および方法、ならびに、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
DE202010017878U1 (de) * | 2009-03-20 | 2012-11-27 | Htc Corporation | System und Vorrichtung zur Messberichtserstattung und damit in Beziehung stehende Kommunikationsvorrichtung |
KR101374404B1 (ko) | 2009-06-19 | 2014-03-17 | 인터디지탈 패튼 홀딩스, 인크 | 홈 노드 b를 탐지하고 측정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
JP5586601B2 (ja) * | 2009-06-22 | 2014-09-10 |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 | 端末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
WO2011043044A1 (ja) * | 2009-10-05 | 2011-04-14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
US8630642B2 (en) * | 2009-10-30 | 2014-01-14 | Htc Corporation | Method of handling proximity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
US8391871B2 (en) * | 2009-10-30 | 2013-03-05 | Htc Corporation | Method of handling proximity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
JP4695213B1 (ja) * | 2009-11-02 | 2011-06-08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移動通信方法及び移動局 |
US9249082B2 (en) | 2010-02-09 | 2016-02-02 | King Abdulaziz City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ACST) | Synthesis of dimethyl carbonate from carbon dioxide and methanol |
US8493996B2 (en) * | 2010-03-31 | 2013-07-23 |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 Automatic connection re-establishment using escape carrier |
RU2540809C2 (ru) * | 2010-05-11 | 2015-02-10 | Нокиа Корпорейшн |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идентификации сот замкнутой абонентской группы |
KR101433541B1 (ko) * | 2010-08-17 | 2014-08-22 | 닛본 덴끼 가부시끼가이샤 | HeNB 인바운드 모빌리티에 대한 액세스 제어 실패 핸들링 |
KR101705909B1 (ko) * | 2010-08-25 | 2017-02-23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측정 보고 메시지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
CN102006642A (zh) * | 2010-09-03 | 2011-04-06 | 北京邮电大学 | 一种家庭基站与中继站间的切换方法 |
EP3663789A1 (en) * | 2011-02-15 | 2020-06-10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Configuration of reference signal transmission bandwidth |
US9344944B2 (en) * | 2011-04-04 | 2016-05-17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performing mobility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the same |
DE112012002853T5 (de) * | 2011-07-07 | 2014-04-24 | Renesas Mobile Corporation | Verbesserungen für drahtlose Kommunikationssysteme und -verfahren |
US8612593B2 (en) | 2011-07-07 | 2013-12-17 | Renesas Mobile Corporation | Extended proximity indication for private cells |
CN102917392B (zh) * | 2011-08-05 | 2016-03-0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小区测量和测量控制的方法及设备 |
CN102958079B (zh) * | 2011-08-19 | 2017-04-2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小区测量方法、信息处理方法、终端、基站和网络系统 |
WO2013036060A1 (ko) * | 2011-09-09 | 2013-03-14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다중 노드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의 위치 검출 방법 및 장치 |
WO2013046488A1 (ja) | 2011-09-27 | 2013-04-04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ゲートウェイ及び制御装置、並びにこれらの通信制御方法 |
WO2013081293A1 (en) * | 2011-12-02 | 2013-06-06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indicating control channel in wireless access system, and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for the same |
GB2500609A (en) * | 2012-03-26 | 2013-10-02 | Ubiquisys Ltd | Handover of user equipment from a large cell to a small cell operating with the same physical cell identity as other small cells |
US9414288B2 (en) * | 2012-08-21 | 2016-08-09 | Kyocera Corporation | Handover management based on speeds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s |
US20150365894A1 (en) * | 2012-11-22 | 2015-12-17 | Wei Bai |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
CN104885504B (zh) * | 2013-01-17 | 2019-05-31 | 英特尔Ip公司 | 快速小小区发现 |
US9813952B2 (en) * | 2013-04-05 | 2017-11-07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ownlink signal of user equipment having dual connectivity in heterogeneous cell environment |
US9549350B2 (en) * | 2013-04-15 | 2017-01-17 |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handover management |
WO2015011822A1 (ja) * | 2013-07-25 | 2015-01-29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移動局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
GB2521480B (en) * | 2013-12-23 | 2016-05-25 | Ip Access Ltd | Method and device for managing radio access points |
JP6027571B2 (ja) * | 2014-03-28 | 2016-11-16 | ソフトバンク株式会社 | ハンドオーバ制御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
US9596646B2 (en) * | 2014-05-08 | 2017-03-14 | Intel IP Corporation | Blacklisting techniques for detected set event evaluation |
CN106717061B (zh) * | 2014-09-25 | 2020-03-27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通信设备、无线通信系统和通信方法 |
US12022379B2 (en) * | 2014-12-17 | 2024-06-25 |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 Methods for dynamically adjusting range of a wireless signal |
US20170201973A1 (en) * | 2016-01-13 | 2017-07-1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asurement gap allocation |
KR102500592B1 (ko) * | 2016-10-20 | 2023-02-15 | 에스케이텔레콤 주식회사 | 이동통신 시스템 내 선택적 망 접속 방법 및 장치 |
US10397840B2 (en) * | 2016-11-15 | 2019-08-27 |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on device handover |
US10531352B2 (en) * | 2017-02-09 | 2020-01-07 | Acer Incorporated | Cell re-selection method used by user equipment and user equipment using the same |
US10085199B1 (en) | 2017-07-17 | 2018-09-25 |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recting wireless resources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
US10278108B2 (en) | 2017-07-17 | 2019-04-30 |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ordinating wireless resources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
US10834665B2 (en) * | 2017-07-28 | 2020-11-1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Techniques for extended cell discovery |
JP6963628B2 (ja) * | 2017-09-27 | 2021-11-10 | 達闥機器人有限公司Cloudminds (Shanghai) Robotics Co., Ltd. | 隣接セルを配置する方法、装置および記憶媒体 |
CN111345056B (zh) * | 2017-11-16 | 2023-12-01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小区全局标识符报告的方法和装置 |
GB2570150A (en) | 2018-01-12 | 2019-07-17 | Nec Corp |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9673022B (zh) * | 2018-12-14 | 2020-08-04 | 浙江三维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利用多个侦测基站的信令管控lte终端的方法及系统 |
CN112312429B (zh) * | 2019-08-02 | 2022-05-1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提升终端设备测量能力的方法、芯片以及终端设备 |
WO2021026839A1 (zh) * | 2019-08-14 | 2021-02-1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US11564139B1 (en) * | 2021-08-19 | 2023-01-24 | T-Mobile Innovations Llc | Limiting mobility between networks based on cellID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744915B2 (ja) | 2003-03-28 | 2006-02-15 |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 携帯電話機および待ち受け画像表示方法 |
JP2004304399A (ja) | 2003-03-31 | 2004-10-28 | Nec Corp | 通信端末、基地局、サーバ、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及びハンドオーバ方法 |
CA2543149A1 (en) * | 2003-10-24 | 2005-05-0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Handoff between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and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0442909C (zh) | 2005-01-05 | 2008-12-1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wcdma分层网中的层间切换方法 |
JP4651482B2 (ja) | 2005-08-12 | 2011-03-16 | 京セラ株式会社 | 端末装置、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及びデータ配信装置 |
ES2421921T3 (es) * | 2005-10-04 | 2013-09-06 |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 Control de acceso en una red de acceso por radio que tiene estaciones base de pico |
TW201238276A (en) | 2005-12-21 | 2012-09-16 | Interdigital Tech Corp | Synchronization channel for OFDMA based evolved UTRA downlink |
JP2007266732A (ja) | 2006-03-27 | 2007-10-11 | Nec Corp | 小型基地局への通信切替機能を備えた移動局及びプログラム |
BRPI0720872A2 (pt) | 2007-01-05 | 2014-03-04 | Ntt Docomo Inc | Equipamento de usuário e método usado em sistema de comunicação móvel. |
KR101321240B1 (ko) * | 2007-01-16 | 2013-12-19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홈셀 또는 개인네트워크로 셀 선택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
US8165590B2 (en) * | 2007-08-13 | 2012-04-24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Neighbor cell relation list initialization |
US8265033B2 (en) * | 2007-08-13 | 2012-09-11 | Telefonaka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Closed subscriber group cell handover |
DK2198647T3 (en) * | 2007-10-01 | 2019-02-18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MEASUREMENT REPORT FOR CLOSED subscriber groups |
WO2009045149A1 (en) * | 2007-10-03 | 2009-04-09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Access control during relocation of a user equipment into a femto base station |
US9363770B2 (en) * | 2007-10-05 | 2016-06-07 | Ipcomm | Automatic provisioning of handoff parameters for femtocell |
WO2009099362A1 (en) * | 2008-02-08 | 2009-08-13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
RU2491777C2 (ru) | 2008-03-25 | 2013-08-27 | Нтт Докомо, Инк. | Мобильная станция и базовая станция радиосвязи |
CN102084687B (zh) * | 2008-07-04 | 2014-03-05 | 爱立信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 移动电信网络中的切换命令大小的修改 |
WO2010035069A1 (en) * | 2008-09-26 | 2010-04-01 |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providing closed subscriber group access control |
JP5155819B2 (ja) | 2008-10-30 | 2013-03-06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無線送受信装置および方法、ならびに、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
-
2008
- 2008-10-30 JP JP2008279389A patent/JP5155819B2/ja active Active
-
2009
- 2009-10-19 EP EP19208491.1A patent/EP3651496B1/en active Active
- 2009-10-19 CN CN201210126415.4A patent/CN102685822B/zh active Active
- 2009-10-19 WO PCT/JP2009/005447 patent/WO2010050140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9-10-19 AU AU2009309154A patent/AU2009309154B2/en active Active
- 2009-10-19 EP EP09823254.9A patent/EP2352332B1/en active Active
- 2009-10-19 SG SG2013079421A patent/SG195605A1/en unknown
- 2009-10-19 US US13/126,124 patent/US8625535B2/en active Active
- 2009-10-19 KR KR1020117012039A patent/KR101578965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9-10-19 CN CN200980142853.6A patent/CN102197676B/zh active Active
- 2009-10-19 BR BRPI0921800-9A patent/BRPI0921800B1/pt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9-10-19 RU RU2011121673/07A patent/RU2503146C2/ru active
-
2013
- 2013-09-25 RU RU2013143441/07A patent/RU2553465C2/ru active
- 2013-11-27 US US14/092,606 patent/US8989146B2/en active Active
-
2015
- 2015-02-10 US US14/618,968 patent/US9232450B2/en active Active
- 2015-12-01 US US14/956,091 patent/US9432893B2/en active Active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3152637A1 (zh) * | 2012-04-10 | 2013-10-1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微小区和宏小区之间消息处理方法、基站网关和系统 |
CN105940704A (zh) * | 2014-01-30 | 2016-09-14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基站、机器对机器(m2m)终端、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
US10412596B2 (en) | 2014-01-30 | 2019-09-10 | Nec Corporation | Base station, machine-to-machine (M2M) terminal, method,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
US10652757B2 (en) | 2014-01-30 | 2020-05-12 | Nec Corporation | Base station, machine-to-machine (M2M) terminal, method,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
CN105940704B (zh) * | 2014-01-30 | 2020-05-15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基站、机器对机器(m2m)终端、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
US11917423B2 (en) | 2014-01-30 | 2024-02-27 | Nec Corporation | Base station, machine-to-machine (M2M) terminal, method,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
CN108901013A (zh) * | 2018-06-12 | 2018-11-27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无线通信传输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685822B (zh) | 2015-06-17 |
KR101578965B1 (ko) | 2015-12-18 |
EP3651496B1 (en) | 2022-04-27 |
US20150156688A1 (en) | 2015-06-04 |
RU2013143441A (ru) | 2015-04-10 |
KR20110090961A (ko) | 2011-08-10 |
SG195605A1 (en) | 2013-12-30 |
AU2009309154B2 (en) | 2014-03-13 |
WO2010050140A1 (ja) | 2010-05-06 |
EP2352332A4 (en) | 2017-05-10 |
US9432893B2 (en) | 2016-08-30 |
JP2010109664A (ja) | 2010-05-13 |
BRPI0921800A2 (pt) | 2016-06-21 |
JP5155819B2 (ja) | 2013-03-06 |
US8625535B2 (en) | 2014-01-07 |
AU2009309154A1 (en) | 2010-05-06 |
US9232450B2 (en) | 2016-01-05 |
US20160165501A1 (en) | 2016-06-09 |
US8989146B2 (en) | 2015-03-24 |
EP3651496A1 (en) | 2020-05-13 |
CN102685822A (zh) | 2012-09-19 |
CN102197676B (zh) | 2014-12-10 |
EP2352332A1 (en) | 2011-08-03 |
RU2011121673A (ru) | 2012-12-10 |
US20110206011A1 (en) | 2011-08-25 |
US20140087733A1 (en) | 2014-03-27 |
EP2352332B1 (en) | 2020-01-01 |
RU2553465C2 (ru) | 2015-06-20 |
RU2503146C2 (ru) | 2013-12-27 |
BRPI0921800B1 (pt) | 2021-03-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197676B (zh) | 无线电传送/接收装置和方法、及终端、基站以及系统 | |
US9042918B2 (en) | Using fingerprints in proximity detection of wireless devices | |
JP5530519B2 (ja) | ランキングされた近隣セルリストの作成方法 | |
JP4648469B2 (ja) | 移動通信方法、移動局及び無線基地局 | |
JP5736345B2 (ja) | 無線基地局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 |
CN101904203B (zh) | 用于使移动终端能够由至少一个基站来检测的方法和装置 | |
US20140342737A1 (en) | Small base station apparatus, base station apparatus, mobile station apparatus,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
JP4637252B2 (ja) | 移動通信方法、移動局及び無線基地局 | |
JP2010056585A (ja) | 基地局制御装置、基地局、通信方法 | |
CN102196449B (zh) | 无线通信系统及其中的基站的物理层小区id分配方法 | |
US8526343B2 (en) | Operation frequency setting method, network device and radio base station | |
JP2012070074A (ja) | 隣接セル処理装置および隣接セル処理方法 | |
JP2012506659A (ja) | 無線セルラ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に移動端末がアクセスできるように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デバイス | |
JP2012506659A5 (zh) | ||
JP5410591B2 (ja) | 無線送受信装置および無線送受信方法 | |
AU2014201715B2 (en) | Radio Transmitting/Receiv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Terminal Apparatus, Base Station Apparatus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JP2012060432A (ja) | 隣接セル処理装置および隣接セル処理方法 | |
JP5722979B2 (ja) | 無線通信端末装置および無線送受信方法 | |
JP6055508B2 (ja) | 無線基地局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 |
JP5150700B2 (ja) | 移動通信方法、移動局及び無線基地局 | |
JP2011087320A (ja) | 移動通信方法、移動局及び無線基地局 | |
JP2012070075A (ja) | 隣接セル処理装置および隣接セル処理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ASS |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
Owner name: MATSUSHITA ELECTRIC (AMERICA) INTELLECTUAL PROPERT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40716 |
|
C4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0716 Address after: California, USA Applicant after: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Applicant befor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Ltd.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