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96891B - 热塑性材料的预型件的热调节用的改进型炉具 - Google Patents

热塑性材料的预型件的热调节用的改进型炉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96891B
CN102196891B CN200980141696.7A CN200980141696A CN102196891B CN 102196891 B CN102196891 B CN 102196891B CN 200980141696 A CN200980141696 A CN 200980141696A CN 102196891 B CN102196891 B CN 10219689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ove
accessory
air
preform
reg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4169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96891A (zh
Inventor
F·凯泰尔
J·德马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del SA
Original Assignee
Sidel S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del SA filed Critical Sidel SA
Publication of CN1021968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968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968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968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BPREPARATION OR PRETREATMENT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MAKING GRANULES OR PREFORMS; RECOVERY OF PLASTICS OR OTHER CONSTITUENTS OF WASTE MATERIAL CONTAINING PLASTICS
    • B29B13/00Conditioning or physical treatment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 B29B13/02Conditioning or physical treatment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by heating
    • B29B13/023Half-products, e.g. films, plates
    • B29B13/024Hollow bodies, e.g. tubes or profiles
    • B29B13/025Tube en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42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9/46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using particular environment or blow fluids other than ai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42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9/64Heating or cooling preforms, parisons or blown articles
    • B29C49/68Ove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eating preforms or paris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5/00Heating, cooling or curing, e.g. crosslinking or vulcanising;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35/02Heating or curing, e.g. crosslinking or vulcanizing during moulding, e.g. in a mould
    • B29C35/08Heating or curing, e.g. crosslinking or vulcanizing during moulding, e.g. in a mould by wave energy or particle radiation
    • B29C35/0805Heating or curing, e.g. crosslinking or vulcanizing during moulding, e.g. in a mould by wave energy or particle radiation using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 B29C2035/0822Heating or curing, e.g. crosslinking or vulcanizing during moulding, e.g. in a mould by wave energy or particle radiation using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using IR radi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5/00Heating, cooling or curing, e.g. crosslinking or vulcanising;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35/16Cooling
    • B29C2035/1658Cooling using gas
    • B29C2035/1666Cooling using gas dried air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热塑性材料的预型件的热调节炉具(10),其包括通过空气流的流通进行冷却的至少一个冷却回路(16),空气流从上游到下游相继地经过至少冷却空气的进气区域(16a)、加热区域(16b)--在其中布置预型件的加热部件(22)和冷却空气流被通风部件喷射、和排气区域(16c)--至少一个排气管道(42)通向所述排气区域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具包括封围腔体,所述封围腔体从排气管道延伸到至少所述加热区域,所述封围腔体能够相对于炉具外部隔离至少加热区域,以避免炉具内部被空气载有污染微粒污染。

Description

热塑性材料的预型件的热调节用的改进型炉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塑性材料的预型件的热调节炉具。
本发明更为特别地涉及的热塑性材料的预型件的热调节炉具包括:通过主级冷却空气流的流通进行冷却的至少一个冷却回路,主级冷却空气流从上游到下游、相继地经过炉具内部的至少:
-冷却空气的进气区域,其包括至少一个进气管道,所述主级冷却空气流经过所述进气管道能够从所述炉具外向所述炉具内流动,
-加热区域,其通过所述进气管道供给空气并且包括预型件的加热部件,和
-排气区域,至少一个排气管道通向所述排气区域中。
背景技术
热塑性材料,例如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容器,例如药瓶、饮品瓶的制作通常从通过喷注获得的预型件实施。
这类预型件预先在炉具中进行热调节以允许其尤其是通过吹制操作或拉伸-吹制操作转变成主体空心的容器。
预型件通常具有试件的形状,其主要包括或长或短的主体,和已具有最终形状的颈部。实际上,预型件的颈部形成容器的细颈并且包括例如用于接纳螺旋塞的螺纹。
在实施吹制操作前,需要将预型件主体加热到大于其玻璃化转变温度的一温度,然而不能损坏或“烧坏”预型件主体的外表面或表层。
为此,已知用于预型件的热调节的加热炉类型,例如在文献EP-A1-1.699.613中描述的,其包括一冷却回路,冷却回路配有适于获得通过空气流的流通进行冷却的通风部件。
这类炉具的冷却回路主要包括第一区域,用于冷却空气的进入,第二中间加热区域,配备有预型件的加热部件,例如红外线(IR)辐射灯,和第三区域,用于在第二区域中通过时在加热后排送空气。
这些区域例如集成在炉内并且被布置以使得在第三区域中的排送通常在炉具的高部分或上部分执行,加热区域插置在所述第一和第三区域之间。
如在文献EP-A1-1.699.613中所述,进气从侧面进行。不过其它的布置是可能的,例如进气在底部分进行。
这类炉具的通过空气流通进行冷却的冷却回路具有缓和经过容纳在炉内的空气容量的热传导的作用,和最大程度地使用加热部件的红外线辐射的作用,以最好地加热预型件主体的厚度边侧,而不烧坏称之为“表层”的外表面。这允许避免预型件的所述表层的各种损坏,同时还保持加热区域的环境低于能够影响位于其中的机械机件的温度,例如红外线辐射灯的灯头。
通风部件例如包括至少一个离心风机,其从炉外经过进气区域抽吸空气,并且将抽吸的空气向预型件吹送以将热空气混入炉具的加热区域中,尤其是在预型件附近。
借助于冷却空气流的流动,红外线辐射最好地得到利用,这允许在主体的壁体的厚度边侧均匀地将预型件主体带至期望的温度,而不损坏预型件主体的外表面或甚至使得预型件颈部变软。
通常,炉具还包括能够对红外线辐射保护预型件颈部的保护部件,以及专用于颈部的冷却部件,冷却部件例如由所述冷却空气流的一部分和/或附加冷却部件尤其是水流的流动构成。
补充性地,炉具的排送区域包括与排送管道相连的排送部件,例如突出在加热区域之上并且用于经过排送管道向外排送来自炉具的加热区域的空气,尤其是为了排出炉具的热量的排气罩。
这类排送部件还允许当预型件内部的去污操作与热调节同时地被实施时,回收和排出灭菌剂的有毒的残余蒸汽。
该去污操作有利地通过灭菌剂——例如过氧化氢——冷凝的沉积获得,用于通过加热部件在炉内在热上被激活,继而在蒸汽状态通过排气部件排出。
排送区域和加热区域一个在另一之上垂直地布置并且在两区域之间通过一真空空间相隔开,该真空空间完全地打开并且经过该真空空间来自加热区域的空气流动直到被引受继而通过排送管道排出。
实际上,对于本领域专业人员而言,不变的是,无论设计如何,预型件的热调节炉具必定在其上部分中包括该开口以允许在穿过加热区域结束时被加热的冷却空气通过突出的排送部件排出,甚至在缺少该部件的情况下,自然地通过与炉外的对流排出。
本领域专业人员的忧虑之一在于实际上获得的最终容器的质量直接地取决于对预型件的热调节的控制和冷却的效率,如同加热一样也紧密地与该控制相关联。
这些忧虑的另一个通常涉及容器的卫生和洁净度,因而涉及用于在加热后通过吹制(或拉伸-吹制)转变成容器的预型件的卫生和洁净度,这些容器继而优选地在制作后在消毒区域直接地进行填充。
如先前所述,已知地通过试剂,例如过氧化氢对预型件内部进行消毒,当经历炉具的加热部件时,该试剂蒸发继而被排气罩抽出。
补充性地,已知地通过紫外射线的照射对预型件外部,尤其是颈部进行去污。
最后,已知地给炉具的进气区域配备空气过滤部件,以使得通风部件在预型件上吹送具有确定的洁净度的过滤空气。
然而,通过过滤对通风的空气的质量的控制受到过滤器效率的限制,特别地对于大小大约为1μm的微粒的消除,如微生物。
文献US-A-5.714.109提出旨在将炉具与空气流和周围环境粉尘相隔离的炉具。为此,炉具包括一管道,在其中预型件被布置以被加热和经历冷却流。管道尤其包括允许将冷却空气排到预型件的下游的端部。该管道包括一风机,其布置在预型件的上游用于空气在管道内的流通。
然而可以观察到,会在预型件的上游出现空气的逸出,因而这些空气将粉尘传输到炉具的加热区域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尤其旨在改善预型件和因而容器的洁净度,而无损于在炉内操作的预型件的热调节。
为此,本发明提出相对于炉外环境封闭排气区域以隔离炉具内部,完全特别地至少是预型件在其中行进的加热区域。
当然,上部开口的该封闭将完全与本领域专业人员的技术成见相反,其一方面已知和单独地或组合地实施不同的灭菌或去污解决方案,和另一方面由于该封闭会引起对热调节的控制的许多问题而完全地改变方向,并且从未以此设计过。
在这些问题中,列举推测的令人满意地通过加热和冷却的组合应用控制热调节的不可能性,特别地该封闭会引起不利于预型件的良好热调节且还会损坏如灯头的机械机件的温度上升。
在文献US-A-5.714.109中也是已知的,其描述和展示用于热塑性材料的预型件的热调节炉具,其尤其旨在例如当炉具所处的工厂的门打开时将炉具与外界空气流隔离。
为此,炉具包括一管道,在其中预型件被布置以被加热和经历冷却空气流。
管道包括第一端部,其与空气调节单元相连接,和第二端部,其允许将冷却空气排到预型件的下游。
此外,管道包括一风机,其被布置在预型件的上游用于空气在管道中的流通。
本发明更为特别地提出前述类型的炉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具包括封围腔体,所述封围腔体从所述排气管道延伸到至少所述加热区域,所述封围腔体能够相对于所述炉具的外部隔离至少所述加热区域,以避免所述炉具的内部被空气载有的污染微粒污染。
借助于根据本发明的封围腔体,可以避免污染微粒进入炉内,特别地当炉具在运行时,进入预型件经过的加热区域。
实际上,申请者令人惊讶地观察到,自某些污染微粒经过在先前的炉具中隔开排气区域和加热区域的开口或真空空间能够进入直到加热区域起,且这即便存在在运行时通过排气罩抽吸的上升空气流,所述在先前的炉具中隔开排气区域和加热区域的开口或真空空间是炉具内部潜在的污染区域
既然如此,这些污染微粒具有沉积在预型件上或机械机件上,并且因此直接地或在今后污染预型件的风险。
根据本发明的其它特征:
-所述进气区域包括过滤部件,所述过滤部件用于过滤引进入所述进气区域中的冷却空气;
-所述冷却空气的进气区域包括所述过滤部件的积垢的探测部件;
-所述封围腔体包括至少一个称之为次级进气口的进气口,所述次级进气口布置在所述加热区域的下游,以使得次级空气流(B)从所述炉具外部,直接地经过所述次级进气口,流动到所述排气管道;
-所述封围腔体包括至少一个称之为上部分的第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具有呈喇叭口的形状,所述喇叭口朝所述加热区域的方向扩大,以汇集所述主级空气流;
-所述封围腔体包括至少一个称之为下部分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相连接,并且围绕所述炉具延伸,以将外界与至少所述加热区域相隔离;
-所述加热区域包括通风部件,所述通风部件能够抽吸来自所述进气管道的空气,并将由此抽吸的空气向所述预型件吹送,在所述预型件附近产生过压,以使得仅仅通过所述通风部件抽吸的空气与所述预型件相接触;
-炉具包括至少:
--排气部件,其与所述排气管道相连,并且能够在所述排气管道上游在所述排送区域中产生抽吸的负压,
--在所述排气区域内的负压的测量部件,
--控制部件,其根据参数控制所述排气部件,所述参数至少包括:
---通过所述测量部件在所述排气区域内测量得到的负压值,和
---负压设定值,其被预先确定,以便在所述排气区域内产生负压,从而使得经过所述排气管道排出的空气流量大于通过在所述加热区域中的通风部件向所述预型件吹送的空气流量;
-所述炉具根据至少一称之为生产模式的第一模式运行,在所述第一模式中所述加热部件被激活,或根据称之为非生产模式的第二模式运行,在所述第二模式中所述加热部件被停止;并且,无论所述炉具是根据哪种模式运行,所述炉具持续地被所述主级空气流经过,以避免污染微粒在所述炉具内部的沉积;
-所述预定的负压设定值选择性地根据所述炉具的模式改变,以便根据所述炉具处于的第一或第二模式的空气流量调整所述主级空气流量。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以及设计和实施的细节将通过阅读接下来的参照附录图示用于理解的详细描述中得到展示,附图中:
-图1是示出炉具的透视图,并且其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用于隔离外界与相继地包括进气区域、预型件的加热区域和排气区域的炉具的冷却回路的封围腔体的布置;
-图2是示意性横截面视图,其说明主级冷却空气流从上游到下游经过所述炉具区域的流动和次级空气流的流动。
具体实施方式
在描述和权利要求中,按照惯例和非限定性地参照纵向方向采用术语“前”或“后”,参照垂直方向和根据地球重力采用术语“上”和“下”,和参照在视图上指示的三面体(L,V,T)采用纵向、垂直和横向方向。
参照冷却空气流在炉内的流动方向,即从炉具的称之为上游的进气区域向称之为下游的排送区域的方向使用表述“上游”和“下游”。
在图1上示出用于热塑性材料,例如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预型件(未显示)的热调节炉具10。
炉具10这里例如包括呈“U”形的预型件的加热路线,其包括平行加热的两纵向加热段,一去,另一回,这些加热段在之间与称之为稳定段的曲形横向段相连接。
炉具10整体上具有风洞的形状,其纵向地从后向前,从第一后边侧12延伸到相对的封闭的第二前边侧14。
后边侧12是打开的用以允许预型件的通过。然而,如将在之后描述的,其在一承压区域中是打开的,以使得污染微粒不能通过该后边侧12进入炉内。
如在图2上可以看到,炉具10具有相对于垂直中平面(未显示)的设计的总体对称,该垂直中平面纵向地延伸,经过炉具10中部,并且相同的元件通过加下标“a”或“b”的相同的数字标识表示。
炉具10只是从预型件制作容器,例如饮品瓶的设备的位点之一。
该制作设备例如包括预型件的供给装置(未显示),其通过炉具10的后边侧12给炉具10供给预型件。
预型件通过位于后边侧12的位置的传送部件被引送入炉具10内部,在该位置预型件由炉具10的运送部件负载,该操作还称之为“装载”。
预型件继而在炉具10中被运送部件(未显示)带动,这里例如根据呈U形的加热路线。
最后,在经过炉具10的热调节后,预型件经过后边侧12离开炉具10,由其它传送部件(未显示)负载用于直接地引向模制装置(未显示),以用于其通过吹制或拉伸-吹制转变为空心的容器。
有利地,预型件的运送部件能够根据加热路线运送预型件和包括有时被称之为“转盘”的支撑元件(未显示),其每个与每个预型件的细颈的内壁相互配合。
优选地,运送部件的支撑元件能够本身在转动方面带动每个预型件以利于在每个预型件的主体中热量均匀一致的分布。
根据图2,炉具10被预型件的主级冷却空气流A经过,其从上游到下游,经过炉具10,更为确切地说这里从低向高垂直地流动。
如在图1和2上可以看到,炉具10主要地包括一冷却回路16,其相继地根据主级空气流A的流动方向包括还被称之为上游区域的进气区域16a、预型件的加热区域16b和还被称之为下游区域的排气区域16c。
三个区域16a、16b和16c这里垂直地叠置并且主级空气流A的流动相继地经过每个区域从低向高,即也根据从最冷的区域向最热的区域的热梯度进行。
有利地,冷却回路区域的该布置允许得到具有良好紧密性的炉具和利用对流的原理。
进气区域16a包括连接部件,如至少一个进气管道18,主级空气流A经过该管道从炉具10外向炉具10内流动。
进气管道18配有垂直地通向炉具10底部的空气进口20。
空气进口20配有抽吸的空气的过滤部件21、23,以使得仅仅过滤的空气以确定的洁净度被抽吸和输入进炉具10的进气区域16a中。
更为确切地说,过滤部件分别地包括至少第一上游过滤器21和第二下游过滤器23。
有利地,上游过滤器21的通道截面大于下游过滤器23的通道截面。
如在视图上可以看见,加热区域16b横向地被一周沿壳32界定。
周沿壳32包括至少称之为下部分的一部分,其包括第一垂直侧壁32a和第二垂直侧壁32b,这些壁体横向地相面对地布置且其中每个纵向地延伸以在壁体之间在炉具10内部横向地界定加热区域16b。
此外,加热区域16b纵向地向前被封闭的前边侧14界定和向后被打开的后边侧12界定。
周沿壳32的每个侧壁32a、32b优选地包括多个门体34,这里数目为五个,其允许进入炉具10内部,例如用于执行在炉具10内部的检查或维护操作。
每个门体34包括通风栅36,用于允许主级空气流A从炉具10外到进气管道18的流动。
周沿壳32的每个侧壁32a、32b分别地包括炉具10的下罩板38a、38b,其垂直地基本从门体34的底部延伸到地面。
根据图2,加热区域16b垂直地被隔板40向底部界定,垂直的进气管道18经过该隔板延伸。
最后,周沿壳32在下游界定一上部开口50,其垂直地通向上部,用于允许主级空气流A向上部流动。
上部开口50在炉具10的整个周沿上,纵向地从后边侧12到前边侧14和横向地在周沿壳32的侧壁之间延伸。
加热区域16b包括预型件的侧加热部件22,例如红外线(IR)辐射灯,当被激活时,红外线辐射灯照射预型件的主体以对其进行加热和使其提高到能够允许之后转变为容器的一温度。
红外线辐射灯例如在形成加热模块的一机架中被叠置,加热模块并肩地、一个接一个地根据预型件在炉内10的行进方向,这里沿着加热路线的来回段纵向地布置,除了与封闭的前边侧14和用于预型件的进入和出离的打开的后边侧12相邻的稳定段。
此外,加热区域16b包括一系列通风部件,如离心风机24(其中之一在图2上示出),这些通风部件布置在炉具10中间,与红外线辐射灯相面对,以使得预型件在灯和离心风机24之间行进。
每个离心风机24与主级空气流A的分配器26相连,分配器26横向地插置在加热部件22之间。
根据图2,离心风机24通过一传动部件在转动方面带动,这里是第一马达27,借助于此每个离心风机24经过分配器26的上游进气口28抽吸空气,和整体上根据横向方向,经过其每个面对加热部件22布置的相对的两侧出口30a、30b,在预型件和加热部件22上吹送或喷射以此抽出的空气。
抽出的过滤空气优选地被离心风机24经过穿孔的反射器吹送,该反射器例如包括形成所述侧出口30a、30b的垂直定向缝隙口。
反射器与加热部件22相面对地横向地布置,并且用于反射红外线辐射以提高加热效率,同时允许冷却空气的通过。
因此,离心风机24混入位于加热部件22和预型件附近的空气,以尤其避免烧坏预型件主体的外表面和使预型件主体的加热均匀。
此外,离心风机24在加热区域16b中,在预型件附近产生过压。
第一马达27与第一控制部件29相互配合,以改变离心风机24的转速,和因此改变在预型件上吹送的空气流量。
有利地,加热区域16b包括预型件颈部的热保护部件(未显示),用于避免其被加热变形。
最后,排气区域16c包括至少一个排气管道42,经过该管道主级空气流A从炉具10内向炉具10外流动。
排送管道42的下游端部例如连接到排送管道上,排送管道将从炉具10排出的空气导向至所在场所的加热管道中或排到炉具10所位于的场所外。
排气管道42包括相连的排气部件44,例如风机44,其能够在风机44的上游在排送管道42内产生负压,以根据在图2上所示的箭头方向向炉具10外排出空气。
术语负压这里表示小于在炉具10外占据的大气压力的一压力。
根据另一方面,排气区域16c与炉具10外通过一封围腔体46相隔离。
封围腔体46有利地组成周沿壳32的称之为上部分的第一部分。
如图1和2所示,封围腔体46从加热区域16b的下游开口50延伸到排送管道42,以相对于炉具10外隔离至少加热区域16b,以避免炉具10内部被空气载有污染微粒污染。
通过与现有技术的炉具相比较,封围腔体46完全地封闭以前在加热区域16b和排送管道42之间存在的上部开口50,如果在加热区域16b的上方存在真空空间,其今后被封围腔体46封闭,封围腔体46以一罩盖的方式将其与炉具10外隔离。
封围腔体46包括至少一个排气罩52,排气罩具有向加热区域16b呈喇叭口的形状和向上部递减的截面。
封围腔体46垂直地从矩形形状的下部底座53向上部延伸。
封围腔体46的排气罩52的下部底座53包括相对的两纵向边部,其整体上是直线形的,分别地在炉具10的侧壁32a、32b的上边部上相连接。
补充性地,根据图1,封围腔体46还包括水平的第一上部板体48a和第二上部板体48b,其分别地与排气罩52的底座53的第一横向边部和第二横向边部相连结,以垂直地界定炉具10的加热区域16b。
第一板体48a和第二板体48b这里每个配有一观察孔(未显示),用于从炉具10上部进入炉具10内部,例如用于执行维护的任务。
优选地,封围腔体46的排气罩52纵向地在加热路线的来回段上方延伸,加热部件22沿着加热路线的来回段布置,而第一板体48a和第二板体48b分别地布置在第一后边侧12和第二前边侧14的上部。
如在图1上所示,第一板体48a和第二板体48b组成一顶板体,其作为排气罩52的补充,允许完全地封闭炉具10内部,板体48a、48b的每个与通过垂直壁32a、32b形成的周沿壳32的内部部分相互配合。
因此,封围腔体46能够收集从加热区域16b流动的主级空气流A,用于通过排送管道42向外排出主级空气流A。
从炉具10并不是完美地气密的和排气风机44在炉具10内产生负压的推测出发,少许的多余空气有进入炉具10内的风险,尤其是围绕门体34。
然而,这类没有被过滤的少许的多余空气组成污染微粒的潜在载体,其具有因而存在在预型件附近的空气中和因此尤其是污染所述预型件的风险。
为了避免这类质量不受控制的少许空气进入炉具10内部,封围腔体46界定次级或辅助进气口54,这些进气口布置在加热区域16b的下游,以使得称之为逸出流的次级空气流B在由排气风机44产生的负压的作用下经过进气口54流动。
因此,次级空气流B的空气从炉具10外直接地流动到排气管道42,而不经过敏感的加热区域16b。
更为确切地说,每个次级进气口54包括多个孔口56,其纵向地在排气罩52两侧对齐,位于排气罩52的底座53在侧壁32a、32b上的接合处附近。
该设计利于空气经过进气口54的进入,而非经过不受控制的多余空气的进气口,没有污染预型件或炉具10的内部机件的风险。
有利地,通过排送管道42排出的排气流量大于通过离心风机24抽吸和通风的过滤的空气流量,以排出全部通风的冷却空气和保证由于在排送管道42的下游存在的负压多余地进入炉具10内部的空气唯独通过所述次级进气口54进入。
因此,通过进气口54的孔口56进入的次级空气流B从不在加热区域16b中流动,加热区域持久地被保持处于过压状态,以避免污染微粒的任意进入。
根据另一方面,排气风机44通过第二马达58在转动方面被带动,根据其运行工况,第二马达改变风机44的转速和因此改变在风机44下游的负压和通过风机44经过排送管道42排出的空气流量。
为此,炉具10包括排气风机44的第二控制部件60,其与第二马达58相互配合以改变运行工况。
此外,炉具10包括位于排气风机44上游的,在排气区域16c中的负压的第一测量部件62。
如可在图2上可以看到,负压的测量部件62这里是差别压力测量部件,或差别压力的传感器,例如压阻压力传感器。
负压的测量部件62测量在炉具10外和位于封围腔体46内的一点之间的压力差,在排气风机44的上游和相连的次级进气口54的下游。
第二控制部件60根据通过测量部件62测量的差别压力值和负压设定值控制排气风机44,以根据相关联的设定值调节通过排气风机44排出的空气流量。
因此,控制部件60允许根据负压设定值获得稳定的空气流量,而不受进气管道18的进气口20的状态,尤其是过滤部件21、23的积垢状态的影响。
负压的设定值被预定以在封围腔体46内产生负压,借助于此经过排送管道42排出的空气流量大于在预型件上通过离心风机24吹送的空气流量,而不受在预型件上通过离心风机24吹送的空气流量的影响。
因此,控制部件60组成离心风机24和排气风机44的伺服部件。
负压的设定值例如在0到100帕斯卡之间。
炉具10根据称之为生产模式的一模式运行,在其中加热部件22被激活,或根据称之为非生产模式的一模式运行,在其中加热部件22被停止。
生产模式对应预型件的正常加热运行,而非生产模式对应炉具10的各种其它运行状态,例如炉具10的值班模式或维护模式。
无论炉具10运行所根据的模式如何,离心风机24和排气风机44持续地在转动方面被带动转动,借助于此炉具10持续地被主级空气流A经过。
因此,仅仅过滤的空气经过加热区域16b流动,因而避免污染微粒在预型件或炉具10的内部机件上的沉积。
此外,离心风机24通过相关联的控制部件29被控制,以使得通过离心风机24吹送的空气流量在炉具10的非生产模式时小于生产模式。
相同地,负压的设定值根据炉具运行所根据的模式改变,当炉具10在非生产模式运行时,负压的设定值较小。
更为确切地说,当炉具10根据其非生产模式运行时,负压的设定值被确定以使得通过排气风机44排出的空气流流量足够用于排出在炉具10中的多余热量。
相同地,当炉具10根据其非生产模式运行时,第一负压设定值被确定以使得通过排气风机44排出的空气流流量足够用于避免可能的污染微粒沉积在预型件上或炉具10的内部机件上,尤其是经过次级进气口54被抽吸的污染微粒。
根据另一方面,进气区域16a包括过滤部件21、23积垢的探测部件70、72。
积垢的探测部件包括负压的第二测量部件70,其与如前所述的第一探测部件62相似。
在图2上示出的第二测量部件70测量在炉具10外和位于在进气口20的第一上游过滤器21和第二下游过滤器23间的一空间之间的压力差。
因此,第二测量部件70能够通过比较测量的负压和预定的参考值测量上游过滤器21的积垢或堵塞状态。
相同地,积垢的探测部件包括第三测量部件72,其测量位于第一上游过滤器21和第二下游过滤器23间的一空间和直接地位于进气口20的第二下游过滤器23下游的一空间之间的压力差。
因此,第三测量部件72能够通过比较测量的负压和预定的参考值测量第二下游过滤器23的积垢或堵塞状态。
根据未显示的一实施变型,炉具10包括第一空气流量测量部件,其布置在排送管道42中,和次级空气流量测量部件,其布置在进气管道18中。
根据该变型,第一和次级空气流量测量部件每个与排气风机44的第二控制部件60相互配合,以使得经过排送管道42排出的空气流量大于通过离心风机24吹送的抽吸的空气流量。
最后,出于保证预型件的高卫生度和洁净度的目的,炉具10包括灭菌或消毒部件(未显示),其能够发射紫外射线,以照射可能与预型件相接触的炉具的内部机件,例如与预型件颈部的内壁相互配合的转盘。
有利地,预型件通过灭菌剂被灭菌,例如通过在预型件内部冷凝沉积的过氧化氢,当经历炉具10的加热部件时,该灭菌剂蒸发继而通过排气罩52排出。
非限定性地,本发明还涉及不包括排气风机44,和/或不包括用于在预型件上吹送空气的离心风机24的炉具10,该炉具10因而从上游到下游被通过对流垂直地向排送管道42流动的主级空气流经过。
相同地,本发明绝不局限于如上所述的整体上呈平行六面体形状的炉具。
本发明还适用于呈弧形的、或圆形的、或环形的、或各种形状的炉具。

Claims (9)

1.热塑性材料的预型件的热调节炉具(10),其包括通过主级冷却空气流(A)的流通进行冷却的至少一个冷却回路(16),所述主级冷却空气流在所述炉具(10)内部相继地经过至少:
-冷却空气的进气区域(16a),其包括至少一个进气管道(18),所述主级冷却空气流(A)经过所述进气管道能够从所述炉具(10)外向所述炉具(10)内流动,
-加热区域(16b),其通过所述进气管道(18)供给空气并且包括预型件的加热部件(22),和
-排气区域(16c),至少一个排气管道(42)通向所述排气区域中,
所述炉具(10)包括封围腔体(46),所述封围腔体(46)从所述排气管道(42)延伸到至少所述加热区域(16b),所述封围腔体(46)能够相对于所述炉具(10)的外部隔离至少所述加热区域(16b),以避免所述炉具(10)的内部被空气载有的污染微粒污染,
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围腔体(46)包括至少一个称之为次级进气口的进气口(54),所述次级进气口布置在所述加热区域(16b)的下游,以使得次级空气流(B)从所述炉具(10)外部,直接地经过所述次级进气口(54),流动到所述排气管道(4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具(10),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区域(16a)包括过滤部件(21,23),所述过滤部件用于过滤引进入所述进气区域(16a)中的冷却空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炉具(10),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空气的进气区域(16a)包括所述过滤部件(21,23)的积垢的探测部件(70,7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具(10),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围腔体(46)包括至少一个称之为上部分的第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具有呈喇叭口的形状,所述喇叭口朝所述加热区域(16b)的方向扩大,以汇集所述主级冷却空气流(A)。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炉具(10),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围腔体(46)包括至少一个称之为下部分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相连接,并且围绕所述炉具(10)延伸,以将外界与至少所述加热区域(16b)相隔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具(10),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区域(16b)包括通风部件(24),所述通风部件能够抽吸来自所述进气管道(18)的空气,并将由此抽吸的空气向所述预型件吹送,在所述预型件附近产生过压,以使得仅仅通过所述通风部件(24)抽吸的空气与所述预型件相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炉具(10),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具(10)具有至少:
-排气部件(44),其与所述排气管道(42)相连,并且能够在所述排气管道(42)上游在所述排气区域(16c)中产生抽吸的负压,
-在所述排气区域(16c)内的负压的测量部件(62),
-控制部件(60),其根据参数控制所述排气部件(44),所述参数至少包括:
--通过所述测量部件(62)在所述排气区域(16c)内测量得到的负压值,和
--负压设定值,其被预先确定,以便在所述排气区域(16c)内产生负压,从而使得经过所述排气管道(42)排出的空气流量大于通过在所述加热区域(16b)中的通风部件(24)向所述预型件吹送的空气流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炉具(10),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具(10)根据至少一称之为生产模式的第一模式运行,在所述第一模式中所述加热部件(22)被激活,或根据称之为非生产模式的第二模式运行,在所述第二模式中所述加热部件(22)被停止;并且,无论所述炉具(10)是根据哪种模式运行,所述炉具(10)持续地被所述主级冷却空气流(A)经过,以避免污染微粒在所述炉具(10)内部的沉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炉具(10),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的负压设定值选择性地根据所述炉具(10)的模式改变,以便根据所述炉具(10)处于的第一或第二模式的空气流量调整所述主级冷却空气流(A)的流量。
CN200980141696.7A 2008-10-22 2009-10-13 热塑性材料的预型件的热调节用的改进型炉具 Active CN10219689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R0857164 2008-10-22
FR0857164A FR2937271B1 (fr) 2008-10-22 2008-10-22 Four perfectionne pour le conditionnement thermique de preformes en matiere thermoplastique
PCT/EP2009/063308 WO2010046270A1 (fr) 2008-10-22 2009-10-13 Four perfectionné pour le conditionnement thermique de préformes en matière thermoplastiqu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96891A CN102196891A (zh) 2011-09-21
CN102196891B true CN102196891B (zh) 2014-03-12

Family

ID=407631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41696.7A Active CN102196891B (zh) 2008-10-22 2009-10-13 热塑性材料的预型件的热调节用的改进型炉具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662872B2 (zh)
EP (1) EP2342065B1 (zh)
JP (1) JP5313357B2 (zh)
CN (1) CN102196891B (zh)
FR (1) FR2937271B1 (zh)
WO (1) WO201004627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939074B1 (fr) * 2008-12-01 2011-01-21 Sidel Participations Four pour le conditionnement thermique de preformes comportant un plenum de ventilation
FR2984751B1 (fr) * 2011-12-21 2014-08-29 Sidel Participations Dispositif de decontamination par irradiation de l'interieur d'un objet
ITMI20121855A1 (it) * 2012-10-31 2014-05-01 Smi Spa Sistema di riscaldamento per forno per preforme
DE102013010693B4 (de) * 2013-06-27 2015-11-19 Khs Corpoplast Gmbh Vorrichtung zum Erwärmen von Vorformlingen aus thermoplastischem Kunststoff
DE102013013592A1 (de) * 2013-08-19 2015-02-19 Khs Corpoplast Gmbh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steriler Behälter
DE102015012939A1 (de) 2015-10-01 2017-04-06 Kocher-Plastik Maschinenbau Gmbh Verfahren zur Reduzierung der mikrobiologischen Belastung von Behältererzeugnissen
US11084202B2 (en) * 2016-09-28 2021-08-10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Heating apparatus and heating method for preforms, aseptic blow molding machine and aseptic blow molding method
DE102019008631A1 (de) * 2019-12-13 2021-06-17 Khs Corpoplast Gmbh Verfahren und Anlage zur Herstellung und Behandlung steriler Kunststoffbehälter
CN115320950B (zh) * 2022-04-29 2023-05-26 宁波中物光电杀菌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作用于瓶坯的杀菌线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14109A (en) * 1996-04-12 1998-02-03 Graham Packaging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lying conditioned air to a blow-molding oven
FR2766121A1 (fr) * 1997-07-18 1999-01-22 Sidel Sa Procede pour la fabrication de recipients steriles, et installation pour la mise en oeuvre
CN1399860A (zh) * 1999-12-23 2003-02-26 塞帕公司 塑料预型件的温度调节用改进型红外加热炉
CN2565610Y (zh) * 2002-09-16 2003-08-13 南京飞利宁深冷工程有限公司 制取粉料的空气循环冷冻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01263A (en) * 1972-07-14 1974-04-02 Beloit Cor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eating parisons
JPS5129540B2 (zh) * 1972-08-10 1976-08-26
FR2561986B1 (fr) * 1984-03-28 1986-09-26 Pont A Mousson Dispositif de chauffage d'ebauches en materiau thermoplastique en vue de former, par soufflage, des corps creux
FR2689442B1 (fr) * 1992-04-03 1995-06-23 Sidel Sa Procede de conditionnement thermique de preformes en matieres thermoplastiques et dispositif pour la mise en óoeuvre de ce procede.
US5445515A (en) * 1992-10-14 1995-08-29 Nissei Asb Machine Co., Ltd. Apparatus for forming a heat-resistant container
JP4091176B2 (ja) * 1998-08-21 2008-05-28 日精エー・エス・ビー機械株式会社 プリフォームの加熱装置
FR2863931B1 (fr) 2003-12-19 2006-03-10 Sidel Sa Module de chauffage d'une preforme equipe d'un deflecteur d'air profile de facon aerodynamique et four comportant au moins un tel module
FR2907684B1 (fr) * 2006-10-26 2009-12-04 Sidel Participations Procede de sterilisation d'une preforme, installation et four pour la fabrication de recipients steriles selon ce procede.
KR101350703B1 (ko) * 2007-02-26 2014-01-10 도요세이칸 그룹 홀딩스 가부시키가이샤 공조 장착 블로우 성형기
FR2939074B1 (fr) * 2008-12-01 2011-01-21 Sidel Participations Four pour le conditionnement thermique de preformes comportant un plenum de ventilation
FR2961125B1 (fr) * 2010-06-10 2012-07-13 Sidel Participations Procede de recyclage d'air comportant un agent sterilisant et installation de fabrication de recipients comportant un circuit de recyclage d'air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14109A (en) * 1996-04-12 1998-02-03 Graham Packaging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lying conditioned air to a blow-molding oven
FR2766121A1 (fr) * 1997-07-18 1999-01-22 Sidel Sa Procede pour la fabrication de recipients steriles, et installation pour la mise en oeuvre
CN1399860A (zh) * 1999-12-23 2003-02-26 塞帕公司 塑料预型件的温度调节用改进型红外加热炉
CN2565610Y (zh) * 2002-09-16 2003-08-13 南京飞利宁深冷工程有限公司 制取粉料的空气循环冷冻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0-62011A 2000.02.29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FR2937271A1 (fr) 2010-04-23
WO2010046270A1 (fr) 2010-04-29
US8662872B2 (en) 2014-03-04
US20110203579A1 (en) 2011-08-25
JP2012506330A (ja) 2012-03-15
EP2342065B1 (fr) 2012-09-19
EP2342065A1 (fr) 2011-07-13
CN102196891A (zh) 2011-09-21
FR2937271B1 (fr) 2013-01-11
JP5313357B2 (ja) 2013-10-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96891B (zh) 热塑性材料的预型件的热调节用的改进型炉具
US8257073B2 (en) Oven for the thermal conditioning of preforms, comprising a ventilation plenum
US7938639B2 (en) Installation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ontainers comprising a secure enclosure provided with a system for the insufflation of filtered air
US8167601B2 (en) Blow molding machine with air conditioning
US7708960B2 (en) Dry heat convection sterilization system
US7553156B2 (en) Furnace for heating a preform, provided with two cooling fans
CN103862857A (zh) 具有罩体的印刷机
JP2013528130A (ja) 滅菌剤を含む空気を再利用する方法、および空気再利用循環路を有する容器製造装置
US20240060871A1 (en) Integrated Biocontainment Cell Sorter
US20210189318A1 (en) Culture device
CN104787398B (zh) 热风隧道
JP6323859B1 (ja) 陰陽圧両用作業フード
CN105259093B (zh) 滤袋式除尘实验系统
JP7330611B2 (ja) 試料保管装置及び試料保管システム
CN107283804A (zh) 一种瓶胚加温通风装置
JP2003511646A (ja) 処理室における空気ガイド法及び装置
CN110421892A (zh) 工件冷却系统
TWI585345B (zh) 廢氣排出系統及廢氣排出方法
CN106225365A (zh) 一种远红外杀菌干燥机的冷却室
CN102116577A (zh) 用于隧道式灭菌干燥机的冷却箱及其干燥机
CN207024854U (zh) 空气净化柜
CN115722428A (zh) 自带冷却式uv固化设备及固化方法
CN116412659A (zh) 一种无尘洁净烘箱高风量进风系统
JP2020150876A (ja) 安全キャビネット
JPS5618211A (en) Air dispersing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