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95174B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95174B
CN102195174B CN201110044613.1A CN201110044613A CN102195174B CN 102195174 B CN102195174 B CN 102195174B CN 201110044613 A CN201110044613 A CN 201110044613A CN 102195174 B CN102195174 B CN 10219517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electric connector
groove
shell
p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4461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95174A (zh
Inventor
槙山弘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ST Mf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ST Mf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ST Mf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ST Mf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1951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951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951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951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具有散热效果。插座(10)以使连结电线(2w)的插头(20)能够与印刷基板(1p)大致平行地插入的方式安装于印刷基板(1p)。插座(10)具备外壳(1)和一对U字形的触头(3a、3b)。外壳(1)在第一侧面(1a)设置有与外壳(2)配合的开口(11),且具有在第一侧面(1a)开口的触头收纳室(12)。一对触头的与配对侧触头连接的刀状的连接片(31、31)在触头收纳室(12)的内部对置配置。外壳(1)在与第一侧面(1a)相邻的第二侧面(1b)和第三侧面(1c)具有一对切口部(13、14)。触头(3a、3b)具有与连接片31对置的带板状的散热片(32)。一对散热片(32、32)的外表面露出于一对切口部(13、14)。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连接器。特别地,涉及与被提供电源用电流的配对侧触头连接的触头具有散热效果的电连接器的结构。
背景技术
在近年来的小型化的便携式电子设备、例如DSC(Digital Still Camera:静态式数字照相机)、移动电话机、CD播放器、或者MD播放器等中内置有电池。为了将该电池电源提供给上述电子设备所具备的电路基板(印刷基板),使用极小型、即所谓的芯片尺寸封装(chip size package)型的电线对基板连接用连接器(Wire to BoardConnector:线对板连接器)。
上述的电线对基板连接用连接器例如由插座连接器(socket connector)和基座连接器(base connector)构成。例如,根据日本公开特许公报特开2006-128034号公报(以下称为专利文献1),公开了如下的电连接器:插座连接器具有对从电池延伸的导线的端部进行压接的插座触头,安装于印刷基板的基座连接器具有与插座触头连接的刀形触头(blade contact)。
专利文献1所涉及的电连接器公开了以下内容:相对于利用对置的一对第一侧壁、以及与一对第一侧壁正交的第二侧壁来形成凹部的基座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构成为从第二侧壁朝向凹部插入配合于该基座连接器,并且用于与插座触头连接的触头连接部抵接于凹部的底面,因此,无需像以往那样将刀形触头从基座的底面压入来保持刀形触头的姿态,能够利用凹部的底面和第二侧壁来保持刀形触头的姿态。因此,具有能够减薄基座的壁厚、能够实现基座连接器的进一步的低矮化的优点。
但是,由于专利文献1所涉及的刀形触头的大部分都被由绝热材料形成的外壳覆盖,因此存在当从插座连接器供给的额定电流值变大时刀形触头升温的问题。
如果能够将电连接器构成为使与被提供电源用电流的配对侧触头连接的触头具有散热效果,则能够增大额定电流值。而且,还能够抑制内置有该电连接器的电子设备的内部发热。并且,以上的内容可以说是本发明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这种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被提供电源用电流的配对侧触头连接的触头具有散热效果的电连接器。
本发明人发现,通过将电连接器构成为使与被提供电源用电流的配对侧触头连接的触头的大部分外表面从外壳露出而进行散热,能够解决该课题,并基于此发明了如下的新型的电连接器。
(1)一种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安装于印刷基板,并且连结电线的配对侧连接器插入于该电连接器,其中,所述电连接器具备:长方体形状的外壳,该外壳具有与配对侧外壳配合的开口、以及与该开口连续设置的空虚的触头收纳室;以及一个以上的触头,所述触头与配对侧触头和所述印刷基板电连接,所述触头具有:连接部,该连接部与配对侧触头连接;引脚部,该引脚部与所述印刷基板连接;以及散热片,该散热片从所述引脚部延伸设置。
安装于印刷基板的电连接器可以是基座连接器或者插座,配对侧连接器可以是插头连接器或者电源插头。电连接器可以是供配对侧连接器与印刷基板的安装面大致平行地插入的水平安装型连接器,也可以是供配对侧连接器与印刷基板的安装面大致垂直地插入的垂直安装型连接器。
外壳具有绝缘性。所谓绝缘性的外壳,可以是由非导电性的材料形成的外壳,能够通过对合成树脂进行成型而得到期望的形状的绝缘性的外壳。
外壳也可以是方形,所谓方形的外壳,意味着本发明所涉及的电连接器和配对侧连接器是相互具有矩形的结合面的方形连接器。本发明所涉及的电连接器具有开口。另一方面,配对侧连接器具有头部。并且,开口和头部能够相互配合。
触头具有导电性,能够通过对导电性的金属板进行冲裁加工或者折弯加工而得到期望的形状的导电性触头。如果考虑加工的容易性、弹性特性、导电性等,则触头例如优选使用铜合金,但并不限于铜合金。
电连接器例如能够使一方的触头为正极,使另一方的触头为负极。在该情况下,可以在基于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的开口中设置键槽,并在配对侧连接器的头部设置由键槽引导的键,以便能够与配对侧触头的极性正确的一对触头连接。
例如,基于(1)的发明的电连接器也可以构成为,该电连接器安装于印刷基板,并且连结电线的配对侧连接器能够与该印刷基板的安装面大致平行地插入该电连接器,其中,该电连接器具备:长方体形状的外壳,该外壳在第一侧面设置有与配对侧外壳配合的开口,并且该外壳具有在该第一侧面开口的空虚的触头收纳室;以及一对U字形的触头,这一对U字形的触头的与配对侧触头连接的刀状的连接片在所述触头收纳室的内部对置配置,所述外壳在与所述第一侧面的两翼相邻的第二侧面和第三侧面具有朝向相反方向的一对切口部,所述触头具有带板状的散热片,该散热片以从所述连接片的基端部反转的方式延伸并与该连接片对置,该散热片的外表面露出于所述切口部。
并且,基于(1)的发明的电连接器也可以构成为,该电连接器安装于印刷基板,并且连结电线的配对侧连接器能够与该印刷基板的安装面大致垂直地插入该电连接器,其中,该电连接器具备:长方体形状的外壳,该外壳在第一侧面设置有与配对侧外壳配合的开口,并且该外壳具有在该第一侧面开口的空虚的触头收纳室;以及一对U字形的触头,这一对U字形的触头的与配对侧触头连接的刀状的连接片在所述触头收纳室的内部对置配置,所述外壳在与所述第一侧面的两翼相邻的第二侧面和第三侧面具有朝向相反方向的一对切口部,所述触头具有带板状的散热片,该散热片以从所述连接片的基端部反转的方式延伸并与该连接片对置,该散热片的外表面露出于所述切口部。
对于(1)的发明所涉及的电连接器,由于触头具有从引脚部延伸设置的散热片,且带板状的散热片的外表面露出于切口部,因此能够增大提供给印刷基板的额定电流值。并且,还能够抑制内置有该电连接器的电子设备的内部发热。
(2)根据(1)所记载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散热片具有能够与所述印刷基板钎焊接合的加强引板。
基于(2)的发明的电连接器优选构成为,散热片的一部分弯曲并从切口部突出,从而散热面积扩大,能够提高散热效果。并且,由于(2)的发明所涉及的电连接器具有能够钎焊接合于印刷基板的加强引板,因此相对于印刷基板的支承强度被加强。
(3)根据(1)或者(2)所记载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配对侧连接器与所述印刷基板的安装面大致平行地插入所述电连接器。
相比于供配对侧连接器与印刷基板的安装面大致垂直地插入的垂直安装型连接器,水平安装型连接器具有能够降低印刷基板的安装高度的优点。
(4)根据(1)或者(2)所记载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配对侧连接器与所述印刷基板的安装面大致垂直地插入所述电连接器。
相比于供配对侧连接器与印刷基板的安装面大致水平地插入的水平安装型连接器,垂直安装型连接器具有对印刷基板的安装场所没有制约的优点。
(5)根据(1)或者(2)所记载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触头为U字形,在U字形的一端侧形成有所述连接部,在U字形的另一端侧形成有所述散热片,所述外壳在侧面具有切口部,当所述触头被组装于所述触头收纳室时,所述散热片的外表面露出于切口部。
(6)根据(5)所记载的电连接器,其中,在所述外壳中,构成用于组装一对所述触头的一对U字形的槽,并且,一对所述切口部以朝相反方向敞开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外壳的第二侧面和第三侧面,所述外壳的第二侧面和第三侧面与所述外壳的第一侧面的两翼相邻,所述一对触头以使所述连接部分别在所述触头收纳室的内部对置配置的方式进行组装。
根据(6)的发明所涉及的电连接器,通过将U字形的触头形成为一对,连接片能够在外壳的触头收纳室的内部对置配置,并且,散热片的外表面能够露出于一对切口部,所述一对切口部设置于外壳中的朝向相反方向的第二侧面和第三侧面。由此,能够实现小型且充实的安装。
对于本发明所涉及的电连接器,由于触头具有从引脚部延伸设置的散热片,因此能够增大向印刷基板提供的额定电流值。并且,还能够抑制内置有该电连接器的电子设备的内部发热。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连接器的结构的立体图,并且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连接器与配对侧连接器对置配置的状态图。
图2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连接器的结构的立体分解组装图,并且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外壳与配对侧外壳对置配置的状态图。
图3A~图3C分别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连接器的结构的外观图,图3A是电连接器的俯视图,图3B是电连接器的主视图,图3C是沿着图3A中的X-X线的从箭头方向观察的剖视图。
图4A、4B分别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连接器的结构的外观图,图4A是电连接器的右侧视图,图4B是沿着图3B中的Y-Y线的从箭头方向观察的剖视图。
图5A~图5F分别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电连接器所具备的外壳的结构的外观图,图5A是外壳的俯视图,图5B是外壳的主视图,图5C是外壳的仰视图,图5D是外壳的右侧视图,图5E是沿着图5A中的X1-X1线的从箭头方向观察的剖视图,图5F是沿着图5A中的X2-X2线的从箭头方向观察的剖视图。
图6A~图6D分别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电连接器所具备的一个触头的结构的外观图,图6A是触头的主视图,图6B是触头的仰视图,图6C是触头的左侧视图,图6D是触头的右侧视图。
图7A~图7D分别是示出用于插入到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连接器中的配对侧触头的结构的外观图,图7A是配对侧触头的俯视图,图7B是配对侧触头的左侧视图,图7C是配对侧触头的主视图,图7D是沿着图7A中的X-X线的从箭头方向观察的剖视图。
图8是配对侧连接器连接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连接器的状态下的横剖视图。
图9是配对侧连接器连接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连接器的状态下的纵剖视图。
图10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连接器的结构的立体图,并且图10是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连接器与配对侧连接器对置配置的状态图。
图11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连接器的结构的立体分解组装图,并且图11是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外壳与配对侧外壳对置配置的状态图。
图12A~图12C分别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连接器的结构的外观图,图12A是电连接器的俯视图,图12B是电连接器的主视图,图12C是沿着图12A中的X-X线的从箭头方向观察的剖视图。
图13A、13B分别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连接器的结构的外观图,图13A是电连接器的右侧视图,图13B是沿着图12B中的Y-Y线的从箭头方向观察的剖视图。
图14A~图14D分别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电连接器所具备的一个触头的结构的外观图,图14A是触头的主视图,图14B是触头的仰视图,图14C是触头的左侧视图,图14D是触头的右侧视图。
图15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连接器的结构的立体图,并且图15是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连接器与配对侧连接器对置配置的状态图。
图16是示出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连接器的结构的立体分解组装图,并且图16是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外壳与配对侧外壳对置配置的状态图。
图17A~图17C分别是示出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连接器的结构的外观图,图17A是电连接器的俯视图,图17B是电连接器的主视图,图17C是沿着图17A中的X-X线的从箭头方向观察的剖视图。
图18A、18B分别是示出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连接器的结构的外观图,图18A是电连接器的右侧视图,图18B是沿着图17B中的Y-Y线的从箭头方向观察的剖视图。
图19A~图19F分别是示出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电连接器所具备的外壳的结构的外观图,图19A是外壳的俯视图,图19B是外壳的主视图,图19C是外壳的仰视图,图19D是外壳的右侧视图,图19E是沿着图19A中的X1-X1线的从箭头方向观察的剖视图,图19F是沿着图19A中的X2-X2线的从箭头方向观察的剖视图。
图20是配对侧连接器连接于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连接器的状态下的纵剖视图。
标号说明
1:外壳;1p:印刷基板;2:外壳(配对侧外壳);2w:电线;3a、3b:一对触头;4a、4b:触头(配对侧触头);10:插座(电连接器);11:开口;11p:安装面(印刷基板的安装面);12:触头收纳室;20:插头(配对侧连接器);31:连接片(连接部);31a、31b:引脚部;32:散热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以下,以基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作为插座(jack)、以配对侧连接器作为插头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电连接器的结构)
首先,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连接器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连接器的结构的立体图,并且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连接器与配对侧连接器对置配置的状态图。图2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连接器的结构的立体分解组装图,并且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外壳与配对侧外壳对置配置的状态图。
参照图1或者图2,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插座10安装于印刷基板1p。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插头20与一组电线2w、2w连结。插头20能够与印刷基板1p的安装面11p大致平行地插入插座10。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插座10构成水平安装型连接器,插头20与印刷基板1p的安装面11p大致平行地插入该水平安装型连接器。
参照图1或者图2,插座10具备长方体形状的外壳1和一对U字形的触头3a、3b。插头20具备长方体形状的外壳(配对侧外壳)2和一对触头(配对侧触头)4a、4b。外壳2由头部21和框架部22构成。一对触头4a、4b与一组电线2w、2w的末端连结。
参照图1或者图2,外壳1在第一侧面1a设置有开口11,头部21与该开口11配合。并且,外壳1在第一侧面1a具有与开口11连续设置的空虚的触头收纳室12。
参照图1或者图2,触头3a具有刀状的连接片31,该刀状的连接片31成为与触头4a连接的连接部。触头3b具有刀状的连接片31,该刀状的连接片31成为与触头4b连接的连接部。这些连接片31、31在触头收纳室12的内部对置配置。
参照图1或者图2,外壳1的第二侧面1b和第三侧面1c与第一侧面1a的两翼相邻。第二侧面1b具有切口部13。第三侧面1c具有切口部14。并且,一对切口部13、14以朝相反的方向敞开的方式设置。
参照图1或者图2,触头3a具有以从连接片31的基端部反转的方式延伸(延伸设置)的带板状的散热片32。而且,散热片32与连接片31对置。并且,触头3b具有以从连接片31的基端部反转的方式延伸(延伸设置)的带板状的散热片32。而且,散热片32与连接片31对置。
参照图1或者图2,触头3a的散热片32的外表面露出于切口部13。另一方面,触头3b的散热片32的外表面露出于切口部14。
接着,对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插座10的结构进行说明。图3A~3C分别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连接器的结构的外观图,图3A是电连接器的俯视图,图3B是电连接器的主视图,图3C是沿着图3A中的X-X线的从箭头方向观察的剖视图。
图4A、4B分别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连接器的结构的外观图,图4A是电连接器的右侧视图,图4B是沿着图3B中的Y-Y线的从箭头方向观察的剖视图。图5A~5F分别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电连接器所具备的外壳的结构的外观图,图5A是外壳的俯视图,图5B是外壳的主视图,图5C是外壳的仰视图,图5D是外壳的右侧视图,图5E是沿着图5A中的X1-X1线的从箭头方向观察的剖视图,图5F是沿着图5A中的X2-X2线的从箭头方向观察的剖视图。
参照图1和图2、或者图3A~3C,触头3a的散热片32的一部分突出,从而触头3a的散热片32具有能够与印刷基板1p钎焊接合的底面32a。触头3b的散热片32的一部分突出,从而触头3b的散热片32具有能够与印刷基板1p钎焊接合的底面32b。
参照图2或者图5A~5F,外壳1具有:一对狭缝状的第一槽15a、15b;一对狭缝状的第二槽16a、16b;以及一对狭缝状的第三槽17a、17b。一对连接片31、31的板厚面分别从外壳1的与底面1d对置的第四侧面1e插入到一对第一槽15a、15b中。并且,一对第一槽15a、15b与触头收纳室12连通。
参照图2以及图3A~3C到图5A~5F,一对散热片32、32的板厚面分别从第四侧面1e插入到一对第二槽16a、16b中。并且,第二槽16a、16b分别与一对切口部13、14连通。
参照图2以及图3A~3C到图5A~5F,第三槽17a连通第一槽15a和第二槽16a。另一方面,第三槽17b连通第一槽15b和第二槽16b。触头3a具有压入片18a,该压入片18a被压入到第三槽17a的底面中。触头3b具有压入片18b,该压入片18b被压入到第三槽17b的底面中。
对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插座10,能够朝向由第一槽15a、第二槽16a以及第三槽17a形成的U字形的槽容易地组装触头3a。并且,对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插座10,能够朝向由第一槽15b、第二槽16b以及第三槽17b形成的U字形的槽容易地组装触头3b。
参照图1到图5A~5F,在外壳1的开口11设置有一对键槽11a、11b。另一方面,在外壳2的头部21设置有一对键21a、21b,这一对键21a、21b与一对键槽11a、11b配合而被引导。因此,能够防止由于触头的极性差异导致的误连接。
参照图1到图5A~5F,插座10在外壳1的第四侧面1e设置有弹键(latch)11c。另一方面,插头20在框架部22设置有锁定杆22c。当将插头20插入插座10时,能够将锁定杆22c卡定于弹键11c。当按压锁定杆22c的杆时,卡合被解除,从而能够将插头20从插座10拔出。
接下来,对一对触头3a、3b的结构进行说明。另外,触头3a和触头3b构成为相对于外壳1线对称,因此,有时以一个触头3a为代表进行说明。
图6A~6D分别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电连接器所具备的一个触头的结构的外观图,图6A是触头的主视图,图6B是触头的仰视图,图6C是触头的左侧视图,图6D是触头的右侧视图。
参照图6A~6D,触头3a的连接片31在其基端部侧具有引脚部31a。触头3a的散热片32从引脚部31a延伸设置。触头3b的连接片31在其基端部侧具有引脚部31b(参照图3A~3C)。触头3b的散热片32从引脚部31b延伸设置。
参照图1或者图3A~3C,一对引脚部31a、31b从外壳1的底面1d稍稍突出。于是,能够将这些引脚部31a、31b的底面钎焊接合于印刷基板1p。即,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插座10构成表面安装型的连接器。也可以在一对引脚部31a、31b设置触针(contact pin),从而将插座10构成为通孔安装型的连接器。
接下来,对配备于插头20的一对触头4a、4b的结构进行说明。触头4a和触头4b是相同的部件,为了说明的方便而改变标号进行区分。并且,有时以触头4a为代表进行说明。
图7A~7D分别是示出用于插入到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连接器中的配对侧触头的结构的外观图,图7A是配对侧触头的俯视图,图7B是配对侧触头的左侧视图,图7C是配对侧触头的主视图,图7D是沿着图7A中的X-X线的从箭头方向观察的剖视图。
图8是配对侧连接器连接于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连接器的状态下的横剖视图。图9是配对侧连接器连接于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连接器的状态下的纵剖视图。
参照图7A~7D,触头4a和触头4b由展开的导电性金属板成型而成。触头4a具备长条状的压接部41和触头连接部42。电线2w与压接部41连接。触头连接部42设置在压接部41的基端侧,用于与连接片31连接。
参照图7A~7D,压接部41具备开口成U字形的绝缘夹41a和导电夹41b。参照图9,绝缘夹41a压接电线2w的包覆部。导电夹41b压接电线2w的芯线。并且,压接有电线2w的末端的一对触头4a、4b插入于外壳2的内部。
参照图7A~7D,触头连接部42在末端部侧具有一对接触片42a、42b。并且,触头连接部42在基端部侧具有一对引导片42c、42d。一对接触片42a、42b能够以夹持连接片31的方式与连接片31连接。一对引导片42c、42d成型为箱状,并且被保持于外壳2内部的收纳室(参照图8或者图9)。
(电连接器的作用)
接下来,对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插座10的作用和效果进行说明。参照图1至图6A~6D,对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插座10,由于一对带板状的散热片32、32的外表面分别露出于切口部13、14,因此,能够增大对印刷基板1p供给的额定电流值。并且,还能够抑制内置有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插座10的电子设备的内部发热。
而且,对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插座10,能够分别朝向由第一槽、第二槽以及第三槽形成的U字形的一对槽容易地组装一对触头3a、3b。通过将U字形的触头3a、3b形成为一对,连接片31、31能够在外壳1的触头收纳室12的内部对置配置,并且,能够使散热片32、32的外表面露出于一对切口部13、14,所述一对切口部13、14设置于外壳1的朝向相反方向的第二侧面1b和第三侧面1c。由此,能够实现小型且充实的安装。
[第二实施方式]
(电连接器的结构)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连接器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0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连接器的结构的立体图,并且图10是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连接器与配对侧连接器对置配置的状态图。图11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连接器的结构的立体分解组装图,并且图11是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外壳与配对侧外壳对置配置的状态图。
参照图10或者图11,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插座50安装于印刷基板1p。插头20能够与印刷基板1p的安装面11p大致平行地插入插座50。另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插头20和外壳1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公开了的部件相同,因此,在下文中有时放弃说明。
参照图10或者图11,插座50具备长方体形状的外壳1和一对U字形的触头5a、5b。触头5a具有刀状的连接片51,该刀状的连接片51成为与触头4a连接的连接部。触头5b具有刀状的连接片51,该刀状的连接片51成为与触头4b连接的连接部。这些连接片51、51在触头收纳室12的内部对置配置。
参照图10或者图11,触头5a具有以从连接片51的基端部反转的方式延伸(延伸设置)的带板状的散热片52。而且,散热片52与连接片51对置。并且,触头5b具有以从连接片51的基端部反转的方式延伸(延伸设置)的带板状的散热片52。而且,散热片52与连接片51对置。
参照图10或者图11,触头5a的散热片52的外表面露出于切口部13。另一方面,触头5b的散热片52的外表面露出于切口部14。
接着,对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插座50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2A~12C分别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连接器的结构的外观图,图12A是电连接器的俯视图,图12B是电连接器的主视图,图12C是沿着图12A中的X-X线的从箭头方向观察的剖视图。
图13A、13B分别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连接器的结构的外观图,图13A是电连接器的右侧视图,图13B是沿着图12B中的Y-Y线的从箭头方向观察的剖视图。
参照图10至图13A、13B,触头5a的散热片52的一部分弯曲,从而触头5a的散热片52具有从切口部13突出的加强引板52a。触头5b的散热片52的一部分弯曲,从而触头5a的散热片52具有从切口部14突出的加强引板52b。并且,一对加强引板52a、52b能够钎焊接合于印刷基板1p。
参照图10至图13A、13B,一对散热片52、52的板厚面分别从第四侧面1e插入到一对第二槽16a、16b中。并且,第二槽16a、16b分别与一对切口部13、14连通。
参照图5以及图10至图13A、13B,第三槽17a连通第一槽15a和第二槽16a。另一方面,第三槽17b连通第一槽15b和第二槽16b。触头5a具有压入片18a,该压入片18a被压入到第三槽17a的底面中。触头5b具有压入片18b,该压入片18b被压入到第三槽17b的底面中。
对于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插座50,能够朝向由第一槽15a、第二槽16a以及第三槽17a形成的U字形的槽容易地组装触头5a。并且,对于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插座50,能够朝向由第一槽15b、第二槽16b以及第三槽17b形成的U字形的槽容易地组装触头5b。
接下来,对一对触头5a、5b的结构进行说明。另外,由于触头5a和触头5b构成为相对于外壳1线对称,因此有时以一个触头5a为代表进行说明。
图14A~14D分别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连接器所具备的一个触头的结构的外观图,图14A是触头的主视图,图14B是触头的仰视图,图14C是触头的左侧视图,图14D是触头的右侧视图。
参照图14A~14D,触头5a的散热片52具有加强引板52a,该加强引板52a通过使触头5a的散热片52的一部分弯曲而形成。触头5a的连接片51在其基端部侧具有引脚部51a。触头5a的散热片52从引脚部51a延伸设置。触头5b的连接片51在其基端部侧具有引脚部51b(参照图12A~12C)。触头5b的散热片52从引脚部51b延伸设置。
参照图10或者图12A~12C,一对引脚部51a、51b从外壳1的底面1d稍稍突出。于是,能够将这些引脚部51a、51b的底面钎焊接合于印刷基板1p。即,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插座50构成表面安装型的连接器。也可以在一对引脚部51a、51b设置触针,从而将插座50构成为通孔安装型的连接器。
(电连接器的作用)
接下来,对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插座50的作用和效果进行说明。参照图10至图13A、13B,对于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插座50,由于一对散热片52、52的一部分弯曲并分别向切口部13、14突出,因此散热面积扩大,能够提高散热效果。并且,还能够抑制内置有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插座50的电子设备的内部发热。
而且,对于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插座50,与基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作用和效果同样,能够分别朝向由第一槽、第二槽以及第三槽形成的U字形的一对槽容易地组装一对触头5a、5b。通过将U字形的触头5a、5b形成为一对,连接片51、51能够在外壳1的触头收纳室12的内部对置配置,并且,能够使散热片52、52的外表面露出于一对切口部13、14,所述一对切口部13、14设置于外壳1的朝向相反方向的第二侧面1b和第三侧面1c。由此,能够实现小型且充实的安装。并且,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插座50具有能够钎焊接合于印刷基板1p的一对加强引板52a、52b,因此相对于印刷基板1p的支承强度被加强。
[第三实施方式]
(电连接器的结构)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连接器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5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连接器的结构的立体图,并且图15是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连接器与配对侧连接器对置配置的状态图。图16是示出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连接器的结构的立体分解组装图,并且图16是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外壳与配对侧外壳对置配置的状态图。
参照图15或者图16,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插座60安装于印刷基板1p。第三实施方式的插头80与一组电线2w、2w连结。插头80能够与印刷基板1p的安装面11p大致垂直地插入插座60。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插座60构成垂直安装型连接器,插头80与印刷基板1p的安装面11p大致垂直地插入该垂直安装型连接器。
参照图15或者图16,插座60具备长方体形状的外壳6和一对U字形的触头5a、5b。插头80具备长方体形状的外壳(配对侧外壳)8和一对触头(配对侧触头)4a、4b。外壳8由头部81和框架部82构成。一对触头4a、4b与一组电线2w、2w的末端连结。
参照图15或者图16,外壳6在第一侧面6a设置有开口61,头部81与该开口61配合。并且,外壳6在第一侧面6a具有与开口61连续设置的空虚的触头收纳室62。
参照图15或者图16,触头5a具有刀状的连接片51,该刀状的连接片51成为与触头4a连接的连接部。触头5b具有刀状的连接片51,该刀状的连接片51成为与触头4b连接的连接部。这些连接片51、51在触头收纳室62的内部对置配置。
参照图15或者图16,外壳6的第二侧面6b和第三侧面6c与第一侧面6a的两翼相邻。第二侧面6b具有切口部63。第三侧面6c具有切口部64。并且,一对切口部63、64以朝相反方向敞开的方式设置。
参照图15或者图16,触头5a具有以从连接片51的基端部反转的方式延伸(延伸设置)的带板状的散热片52。而且,散热片52与连接片51对置。并且,触头5b具有以从连接片51的基端部反转的方式延伸(延伸设置)的带板状的散热片52。而且,散热片52与连接片51对置。
参照图15或者图16,触头5a的散热片52的外表面露出于切口部63。另一方面,触头5b的散热片52的外表面露出于切口部64。
接着,对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插座60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7A~17C分别是示出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连接器的结构的外观图,图17A是电连接器的俯视图,图17B是电连接器的主视图,图17C是沿着图17A中的X-X线的从箭头方向观察的剖视图。
图18A、18B分别是示出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连接器的结构的外观图,图18A是电连接器的右侧视图,图18B是沿着图17B中的Y-Y线的从箭头方向观察的剖视图。图19A~19F分别是示出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电连接器所具备的外壳的结构的外观图,图19A是外壳的俯视图,图19B是外壳的主视图,图19C是外壳的仰视图,图19D是外壳的右侧视图,图19E是沿着图19A中的X1-X1线的从箭头方向观察的剖视图,图19F是沿着图19A中的X2-X2线的从箭头方向观察的剖视图。
参照图15至图17A~17C,触头5a的散热片52的一部分弯曲,从而触头5a的散热片52具有从切口部63突出的加强引板52a。触头5b的散热片52的一部分弯曲,从而触头5b的散热片52具有从切口部64突出的加强引板52b。并且,一对加强引板52a、52b能够钎焊接合于印刷基板1p。
参照图15至图19A~19F,外壳6具有:一对狭缝状的第一槽65a、65b;一对狭缝状的第二槽66a、66b;以及一对狭缝状的第三槽67a、67b。一对连接片51、51分别与触头收纳室62的底面大致平行地插入到一对第一槽65a、65b中。并且,一对第一槽65a、65b与触头收纳室62连通。
参照图15至图19A~19F,一对散热片52、52的板厚面分别从第一侧面6a插入到一对第二槽66a、66b中。并且,第二槽66a、66b分别与一对切口部63、64连通。
参照图15至图19A~19F,第三槽67a连通第一槽65a和第二槽66a。另一方面,第三槽67b连通第一槽65b和第二槽66b。触头5a具有压入片18a,该压入片18a被压入到第三槽67a的底面中。触头5b具有压入片18b,该压入片18b被压入到第三槽67b的底面中。
对于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插座60,能够分别朝向由第一槽65a、第二槽66a以及第三槽67a形成的U字形的槽容易地组装触头5a。并且,对于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插座60,能够分别朝向由第一槽65b、第二槽66b以及第三槽67b形成的U字形的槽容易地组装触头5b。
参照图15至图19A~19F,在外壳6的开口61设置有键槽61a。另一方面,在外壳8的头部81设置有键81a,该键81a与键槽61a配合而被引导。因此,能够防止由于触头的极性差异导致的误连接。
参照图15或者图16,插座60在外壳6的第四侧面6e设置有弹键61c。另一方面,插头80在框架部82设置有锁定杆82c。当将插头80插入插座60时,能够将锁定杆82c卡定于弹键61c。当按压锁定杆82c的杆时,卡合被解除,从而能够将插头80从插座60拔出。
参照图14A~14D,触头5a的散热片52具有加强引板52a,该加强引板52a通过使触头5a的散热片52的一部分弯曲而形成。触头5a的连接片51在其基端部侧具有引脚部51a。触头5a的散热片52从引脚部51a延伸设置。触头5b的连接片51在其基端部侧具有引脚部51b(例如参照图12C)。触头5b的散热片52从引脚部51b延伸设置。
参照图15至图17A~17C,一对引脚部51a、51b从外壳6的底面6d稍稍突出。于是,能够将这些引脚部51a、51b的底面钎焊接合于印刷基板1p。即,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插座60构成表面安装型的连接器。也可以在一对引脚部51a、51b设置触针,从而将插座60形成为通孔安装型的连接器。
接下来,对配备于插头80的一对触头4a、4b的结构进行说明。触头4a和触头4b是相同的部件,为了说明的方便而改变标号进行区分。并且,有时以触头4a为代表进行说明。图20是配对侧连接器与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连接器连接的状态下的纵剖视图。
参照图20,触头4a和触头4b由展开的导电性金属板成型而成。触头4a具备长条状的压接部41和触头连接部42。电线2w与压接部41连接。触头连接部42设置在压接部41的基端侧,用于与连接片51连接。
参照图20,压接部41具备开口成U字形的绝缘夹41a和导电夹41b。参照图20,绝缘夹41a压接电线2w的包覆部。导电夹41b压接电线2w的芯线。并且,压接有电线2w的末端的一对触头4a、4b插入于外壳2的内部。
参照图20,触头连接部42在末端部侧具有一对接触片42a、42b。并且,触头连接部42在基端部侧具有一对引导片42c、42d。一对接触片42a、42b能够以夹持连接片51的方式与连接片51连接。一对引导片42c、42d成型为箱状,并且被保持于外壳8的内部的收纳室。
(电连接器的作用)
接下来,对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插座60的作用和效果进行说明。参照图15至图20,对于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插座60,由于一对散热片52、52的一部分弯曲并分别从切口部63、64突出,因此散热面积扩大,能够提高散热效果。并且,还能够抑制内置有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插座60的电子设备的内部发热。
而且,对于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插座60,能够分别朝向由第一槽、第二槽以及第三槽形成的U字形的一对槽容易地组装一对触头5a、5b。通过将U字形的触头5a、5b形成为一对,连接片51、51能够在外壳6的触头收纳室62的内部对置配置,并且,能够使散热片52、52的外表面露出于一对切口部63、64,所述一对切口部63、64设置于外壳6的朝向相反方向的第二侧面6b和第三侧面6c。由此,能够实现小型且充实的安装。并且,由于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插座60具有能够钎焊接合于印刷基板1p的一对加强引板52a、52b,因此相对于印刷基板1p的支承强度被加强。
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插座60也可以不具有能够与印刷基板1p钎焊接合的一对加强引板52a、52b,而是像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插座10那样构成为将一对散热片钎焊接合于印刷基板1p。

Claims (5)

1.一种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安装于印刷基板,并且连结电线的配对侧连接器插入于该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的特征在于,
所述电连接器具备:
长方体形状的外壳,该外壳具有与配对侧外壳配合的开口、以及与该开口连续设置的空虚的触头收纳室;以及
一个以上的触头,所述触头与配对侧触头和所述印刷基板电连接,
所述触头具有:连接部,该连接部与配对侧触头连接,该触头为U字形,在U字形的一端侧形成有所述连接部;引脚部,该引脚部与所述印刷基板连接;以及散热片,该散热片从所述引脚部延伸设置,并形成在U字形的另一端侧,
所述外壳具有U字形的槽,该U字形的槽由第一槽、第二槽、第三槽形成,其中,所述第一槽与所述触头收纳室连通,所述触头的所述连接部的板厚面从该外壳的与底面对置的侧面插入到该第一槽,所述第二槽与切口部连通,所述触头的所述散热片的板厚面从所述外壳的与底面对置的侧面插入到该第二槽;所述第三槽连通所述第一槽和所述第二槽,
当所述触头经由所述U字形的槽被组装于所述触头收纳室时,所述散热片的外表面露出于所述外壳的侧面的所述切口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
所述散热片具有能够与所述印刷基板钎焊接合的加强引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
所述配对侧连接器与所述印刷基板的安装面大致平行地插入所述电连接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
所述配对侧连接器与所述印刷基板的安装面大致垂直地插入所述电连接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
在所述外壳中,构成用于组装一对所述触头的一对U字形的槽,并且,一对所述切口部以朝相反方向敞开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外壳的第二侧面和第三侧面,所述外壳的第二侧面和第三侧面与所述外壳的第一侧面的两翼相邻,
所述一对触头以使所述连接部分别在所述触头收纳室的内部对置配置的方式进行组装。
CN201110044613.1A 2010-02-22 2011-02-18 电连接器 Active CN10219517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36383 2010-02-22
JP2010036383A JP5568332B2 (ja) 2010-02-22 2010-02-22 電気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95174A CN102195174A (zh) 2011-09-21
CN102195174B true CN102195174B (zh) 2015-04-15

Family

ID=446027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44613.1A Active CN102195174B (zh) 2010-02-22 2011-02-18 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568332B2 (zh)
CN (1) CN10219517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90217B2 (ja) * 2012-03-28 2016-03-22 日本圧着端子製造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5995015B2 (ja) 2012-05-22 2016-09-21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複合モジュール
CN103427222A (zh) * 2012-05-25 2013-12-04 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KR101292746B1 (ko) * 2012-07-04 2013-08-02 한국몰렉스 주식회사 오프셋 타입 와이어 투 보드 커넥터
KR102383119B1 (ko) * 2014-12-02 2022-04-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원소켓, 파워코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기기
JP6873424B2 (ja) * 2017-01-11 2021-05-19 日本圧着端子製造株式会社 基板対基板コネクタ
CN207925713U (zh) * 2017-08-07 2018-09-28 杭州青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共享自行车车锁电路板的插座结构
US11488796B2 (en) 2019-04-24 2022-11-01 Applied Materials, Inc. Thermal break for high-frequency antennae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592032B (en) * 2003-09-19 2004-06-11 Ind Tech Res Inst Connector having heat sink structure
CN1614823A (zh) * 2003-11-07 2005-05-11 日本压着端子制造株式会社 触头及使用它的插头连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71085U (ja) * 1983-10-21 1985-05-20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ダイオ−ド内蔵コネクタ
JPH0545027Y2 (zh) * 1990-07-24 1993-11-16
JPH0564339A (ja) * 1991-08-30 1993-03-12 Fujikura Ltd 電気接続箱
JPH0722476U (ja) * 1993-09-30 1995-04-21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ンタクトピン
JPH10308265A (ja) * 1997-05-09 1998-11-17 Omron Corp 基板実装用コネクタ及び電子スイッチ
JP3625656B2 (ja) * 1998-09-01 2005-03-02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フラットケーブルの端末部
JP4498890B2 (ja) * 2003-11-07 2010-07-07 日本圧着端子製造株式会社 一対のヘッダーコンタクト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ヘッダーコネクタ
WO2007079118A1 (en) * 2005-12-29 2007-07-12 Molex Incorporated Heating element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press-fit terminal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592032B (en) * 2003-09-19 2004-06-11 Ind Tech Res Inst Connector having heat sink structure
CN1614823A (zh) * 2003-11-07 2005-05-11 日本压着端子制造株式会社 触头及使用它的插头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95174A (zh) 2011-09-21
JP2011171252A (ja) 2011-09-01
JP5568332B2 (ja) 2014-08-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95174B (zh) 电连接器
US9627826B2 (en) Power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contacts conveniently soldered to cable wires
US7588443B2 (en) Board-to-boar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US6540529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EP2572405B1 (en) Contact spring for plug connector socket
US20070161300A1 (en) Female terminal with guiding piece
US8517770B1 (en) Card connector
US7556534B1 (en) Dual-card connector
US20180151985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shielding plate retained tightly thereto
US20130137308A1 (en) Board-to-board connector
JP2009259675A (ja) 基板間接続用コネクタ構造
JP2007193949A (ja) コネクタ
JP2010118257A (ja) 抜きバネ式コンタクト
US20120108110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01018082Y (zh) 电子卡连接器
JP2006216282A (ja) コネクタ
US7261597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low profile
JP2005294217A (ja) 圧接型コンタクト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電気コネクタ
US7909618B2 (en) Board to board connector with an offset mounting profile
JP4971957B2 (ja) コンタクト部材、コンタクト部材の保持構造及び電気コネクタ
JP2013168339A (ja) 同軸低背コネクタ
US8202101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pedestal for mounting a fusible element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US7785141B2 (en) Stacked card connector
JP2007128875A (ja) 電気コネクタ
CN108075272B (zh) 压接连接型触头和同轴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