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93246A - 图像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93246A
CN102193246A CN2011100622311A CN201110062231A CN102193246A CN 102193246 A CN102193246 A CN 102193246A CN 2011100622311 A CN2011100622311 A CN 2011100622311A CN 201110062231 A CN201110062231 A CN 201110062231A CN 102193246 A CN102193246 A CN 1021932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shaped member
liquid crystal
displacement
crystal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6223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93246B (zh
Inventor
上山浩
冈田知彦
伊藤哲嗣
西田孝
田中健二
家村浩俊
楠田政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005384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119287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017307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087660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1932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932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932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9324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8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particular frames or supporting mea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在图像显示装置(10)中,突出部(17)在板状部件(16)的背面侧固定设置于底座(13),向板状部件(16)突出。另外,突出部(17)具有一个或多个第一突出部件(18)和一个或多个第二突出部件(19),在板状部件(16)规定小容许量区域(21)和大容许量区域(22)。小容许量区域(21)的板状部件(16)向底座(13)的位移量被一个或多个第一突出部件(18)限制,使得该位移量最大为预先规定的第一值。大容许量区域(22)的板状部件(16)向底座(13)的位移量被一个或多个第二突出部件(19)限制,使得该位移量最大为大于上述预先规定的第一值的规定的第二值。

Description

图像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形成显示图像的显示画面的图像显示装置。另外,本发明涉及在液晶面板和对液晶面板进行照明的照明用光源之间配置有板状的光学部件的图像显示装置,特别是涉及能够有效地抑制光学部件的热变形的图像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包含在日本特开平10-326517号公报的图像显示装置中的背面照光装置,包括:片状的光学部件;灯罩(lamphouse);和多个隔离销(spacer pin)。多个隔离销配置在光源的内底部,防止光学部件的中央部向灯罩的内底部一侧挠曲。随着温度的上升,光学部件由于热膨胀在面方向产生伸长。该光学部件的线膨胀系数大于其他部件。
形成有覆盖光学部件的边框(bezel),作为灯罩的一部分形成或与灯罩连接设置,在光学部件的面方向外侧设置为足够大的情况下,能够将在光学部件产生热膨胀时的光学部件的伸长量收容在边框的内部空间。
近年,正在寻求显示画面大且薄型的图像显示装置。这种图像显示装置中,期望设置在显示画面的面方向外侧的边框小,正在寻求窄边框化。
日本特开2004-233828号公报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包括:灯罩;光扩散板;表面片;液晶面板;和多根支柱。多根支柱形成在:设置于支柱的上部的光扩散板的中央部;和对其周边部进行支撑的位置。在多根支柱中,支撑中央部的支柱的高度,高于在支撑周边部的位置形成的支柱的高度。
在日本特开平10-326517号公报所公开的技术中,在实现窄边框化技术中,具有不能容许由于光学部件的热膨胀等导致的伸长的问题。
在日本特开2004-233828号公报所公开的技术中,虽然能够容许挠曲,并限制挠曲朝向,但是具有光扩散板的中央部接触到液晶面板的问题。
另外,关于在图像显示装置中进行的温度控制的现有技术,例如公开在日本特开2000-171773号公报、日本特开2001-227494号公报和日本特开2005-17555号公报中。
在日本特开2000-171773号公报中公开有以下液晶显示装置,该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液晶面板;包含作为照明用光源的荧光管的照明装置;对荧光管的周围温度进行检测的温度传感器;对液晶面板的表面的亮度进行检测的光传感器;使照明装置冷却的冷却装置;和根据来自光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对冷却装置进行控制的控制电路,该液晶显示装置通过对荧光管的周围温度进行控制,能够维持最大亮度。
在日本特开2001-227494号公报公开有以下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用于冷却显示装置的壳体内的散热风扇;对显示装置的外部气体的温度进行检测的外部气体温度检测部;对与检测出的外部气体温度相应的散热风扇的转数进行判别的判别部;和在规定时间内使散热风扇的转数从零转数开始逐渐上升至判别部所判别的转数的风扇控制部,该显示装置采用降低由风扇旋转的声音导致的不舒服感的PDP(Plasma Display Panel: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在日本特开2005-17555号公报中公开有以下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大致箱状的主体;配置在主体的前面一侧的液晶面板和背光源;配置在主体的后面一侧的控制部;和检测控制部的温度的第一温度传感器,当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出第一设定值以上的温度时,通过控制部降低向背光源输入的电力,能够使控制部的温度降低至第一设定值以下。
近年,液晶显示装置不仅仅正在进行大型化和高亮度化,而且正在进行窄边框化。在这种液晶显示装置中具有以下问题:配置在液晶面板和对液晶面板进行照明的照明用光源之间的板状的光学部件,随着照明用光源的发热,产生热变形至不能容许的程度,使在液晶面板显示的图像的画质劣化。
日本特开2000-171773号公报、日本特开2001-227494号公报和日本特开2005-17555号公报,均不是以着眼于光学部件的热变形进行温度控制的方式构成的。因此,不能有效地抑制由于光学部件的热变形导致的画质的恶化,所以,具有不能减低由冷却装置导致的噪音的问题。
另外,日本特开2000-171773号公报、日本特开2001-227494号公报和日本特开2005-17555号公报中,由于构成为仅仅控制冷却装置和照明用光源的任一方,所以具有不能进行有效且高精度的控制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即使在显示画面的面方向的边框的尺寸具有限制的情况下,也能够容许由扩散板或加强板构成的板状部件的伸长的图像显示装置。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像显示装置,该图像显示装置能够有效地抑制配设在液晶面板与对液晶面板进行照明的照明用光源之间的板状的光学部件的热变形。
本发明是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液晶面板,其具有液晶元件,用于通过所述液晶元件在一面侧显示图像;
配置所述液晶面板的另一面侧的底座;
在所述液晶面板和所述底座之间,由与所述液晶面板大致平行配置的扩散板或加强板构成的板状部件;和
突出部,其固定设置于所述底座,向所述板状部件突出,
所述突出部包括:
第一突出部件,其为与所述液晶面板隔开第一距离设置的一个或多个第一突出部件,在所述板状部件规定小容许量区域,在该小容许量区域中,所述板状部件向底座一侧的位移量被限制,使得该位移量最大为规定的第一值;和
第二突出部件,其为与所述液晶面板隔开大于上述第一距离的第二距离设置的一个或多个第二突出部件,在所述板状部件规定大容许量区域,在该大容许量区域中,所述板状部件向底座一侧的位移量被限制,使得该位移量最大为大于上述预先规定的第一值的规定的第二值。
根据本发明,突出部,固定设置于底座,向板状部件突出。另外,突出部具有一个或多个第一突出部件和一个或多个第二突出部件,在板状部件形规定小容许量区域和大容许量区域。小容许量区域的板状部件向底座一侧的位移量被第一突出部件限制,使得该位移量最大为预先规定的第一值。大容许量区域的板状部件向底座一侧的位移量被第二突出部件限制,使得该位移量最大为大于上述预先规定的第一值的规定的第二值。
由此,例如当由于温度上升等而板状部件发生了膨胀时,在大容许量区域,能够容许板状部件向厚度方向的位移。因此,能够抑制板状部件向面方向外侧扩展的扩展量。另外,通过一个或多个第二突出部件和第一突出部件,能够在与面方向不同的位置对板状部件向厚度方向的位移量进行控制。因此,即使在板状部件向面方向外侧的扩展量被限制得小的情况下,也能够对由板状部件的挠曲导致的向厚度方向的位移量进行限制。
另外,在本发明中,优选:所述突出部的至少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突出部件在常温下与所述板状部件隔离设置,
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突出部件和第二突出部件,对当所述板状部件的温度成为高于常温的温度时的所述板状部件向底座一侧的位移量进行限制。
根据本发明,突出部的至少一个或多个第二突出部件设置为在常温下与所述板状部隔离设置,一个或多个第一突出部件和第二突出部件,对当板状部件的温度成为高于常温的温度时的板状部件向另一方面侧的位移量进行限制。由此,在能够一边容许板状部件向底座一侧的位移,一边限制位移的最大量。因此,能够防止板状部件的功能因温度上升导致的挠曲而被损坏。
另外,本发明中,优选:所述大容许量区域被规定在关于板状部件的中心在相反侧分离的不同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大容许量区域被规定在关于板状部件的中心在相反侧分离的不同的位置。由此,能够在板状部件规定在面方向上分离的多个大容许量区域。因此,在板状部件的多个位置,能够容许板状部件向厚度方向的位移量。由此,与在单个位置规定大容许量区域的情况相比,能够控制板状部件向面方向外侧扩展的扩展量并且能够大幅地容许板状部件的膨胀。另外,针对板状部件的一定量的膨胀,与大容许量区域被规定在单个位置的情况相比,能够使由板状部件的挠曲导致的向厚度方向的位移量变小。
另外,在本发明中,优选:所述大容许量区域和所述小容许量区域,在沿所述液晶面板的面方向中预先规定的第一方向和沿所述液晶面板的面方向中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分别规定有多个。
根据本发明,大容许量区域和小容许量区域,在沿液晶面板的面方向中预先规定的第一方向和沿液晶面板的面方向中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分别规定有多个。由此,在沿液晶面板的面方向的任一方向,均能够对板状部件向面方向外侧的扩展量进行抑制。
另外,在本发明中,优选所述大容许量区域被规定为关于板状部件的中心呈环状。
根据本发明,大容许量区域被规定为关于板状部件的中心呈环状。由此,与通过板状部件的中心的面方向平行的任一直线上均能够规定多个大容许量区域。因此,与在面方向中至少一个方向规定有单个大容许量区域的情况相比,能够在面方向的所有方向上对板状部件向面方向的扩展量进行抑制。
另外,在本发明中,优选:在所述板状部件的外缘部中的所述小容许量区域的一部分或与所述小容许量区域接近的位置的一部分形成有缺口。
根据本发明,在板状部件的外缘部中小容许量区域的一部分或与小容许量区域接近的位置的一部分形成有缺口。由此,能够降低缺口附近的板状部件的抗挠刚度。因此,能够容许板状部件在通过缺口的直线上发生挠曲。由此,由于能够容许除了缺口附近之外的其他的区域中向厚度方向的位移,所以,与小容许量区域相比,能够使大容许量区域中向厚度方向的位移变得容易。
另外,在本发明中,优选:在所述板状部件的外缘部中的所述小容许量区域的一部分或与所述小容许量区域接近的位置的一部分,形成有向所述板状部件的面方向外侧突出的凸部,上述图像显示装置还包括配置在所述凸部与所述液晶面板之间的间隔物。
根据本发明,在板状部件的外缘部中的小容许量区域的一部分或与小容许量区域接近的位置的一部分,形成有向板状部件的面方向外侧突出的凸部。图像显示装置还包括配置在所述凸部和所述液晶面板之间的间隔物。由此,能够阻止板状部件的凸部附近的部分在厚度方向上位移。因此,能够对容许板状部件中向厚度方向位移的部分和限制板状部件中向厚度方向位移的部分进行定位。
另外,在本发明中,优选:所述小容许量区域的所述板状部件的厚度尺寸的最小值,被设定为小于所述大容许量区域的所述板状部件的厚度尺寸。
根据本发明,小容许量区域的板状部件的厚度尺寸的最小值,被设定为小于大容许量区域的板状部件的厚度尺寸。由此,能够降低小容许量区域的板状部件的抗挠刚度。因此,由于能够容许除了小容许量区域之外的其他的区域中向厚度方向的位移,所以,与小容许量区域相比,能够使大容许量区域中向厚度方向的位移变得容易。
另外,在本发明中,优选:所述液晶面板形成为长方形,
所述大容许量区域在所述液晶面板的短边方向并列规定有多个。
根据本发明,液晶面板形成为长方形,大容许量区域在液晶面板的短边方向并列规定有多个。由此,即使板状部件发生膨胀,也能够减少长边方向的板状部件向面方向外侧的扩展量。在板状部件的线膨胀率相同的情况下,长边方向的伸长量大于短边方向的伸长量。因此,通过减少长边方向的板状部件向面方向外侧的扩展量,能够减少板状部件向面方向外侧的扩展量的最大值。
本发明是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能够显示图像的液晶面板;
照明装置,其配置在所述液晶面板的背面侧,具有对该液晶面板进行照明的照明用光源;
配置在所述液晶面板和所述照明用光源之间,由扩散板或加强板构成的板状部件;
支撑部,其以所述板状部件成为与所述液晶面板平行或大致平行的姿势的方式支撑所述板状部件的周边部;
对所述照明装置进行冷却的冷却装置;
变形量检测元件,其对所述板状部件向面方向的伸长量或所述板状部件向背面侧的挠曲量进行检测;和
控制部,其根据从所述变形量检测元件输出的检测结果,对所述照明用光源和/或所述冷却装置的驱动进行控制,使得所述伸长量或挠曲量减少。
根据本发明,由于通过检测板状部件的变形量,对冷却装置进行控制驱动,所以能够有效防止图像显示装置在温度上升时的劣化,能够尽可能地降低伴随冷却装置的驱动的噪音,进行静音化。另外,由于从板状部件的变形量比较小的初始阶段开始有效地对板状部件的变形量进行检测,所以在随着图像显示装置内的温度上升不发生/进行画质恶化的安全方面,能够控制冷却装置的驱动和/或照明用光源的点亮。
另外,在本发明中,优选:所述变形量检测元件包括:位移部件,其在所述板状部件的背面侧,被支撑在预先规定的初始位置,且设置为在与所述板状部件接近/分离的方向上能够位移;和对所述位移部件的自初始位置起的位移量进行检测的位移量检测部,
所述控制部,根据从所述位移量检测部输出的检测结果,对所述照明装置和/或所述冷却装置的驱动进行控制,使得所述位移部件回归到初始位置。
另外,在本发明中,优选:所述位移量检测部包括在光学方面对所述位移部件的自初始位置起的位移量进行检测的光检测部。
另外,在本发明中,优选:所述变形量检测部还包括根据所述位移部件的自初始位置起的位移量发生变形的变形部件,
所述位移量检测部包括对所述变形部件的形变量进行检测的形变检测部。
另外,在本发明中,优选:所述变形量检测部包括:在所述板状部件的背面侧,固定设置在与该板状部件分离的位置,以不接触的方式对到该板状部件的距离进行检测的距离测定部,
所述控制部,根据从所述距离测定部输出的检测结果,对所述照明装置和/或所述冷却装置的驱动进行控制,使得到所述板状部件的距离大于预先规定的距离。
另外,在本发明中,优选:所述变形量检测元件包括:位移部件,该位移部件在所述板状部件的背面侧,设置为在与该板状部件接近/分离的方向上能够位移;和
随着所述位移部件的位移,能够对导通状态和切断状态进行切换的开关元件,
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开关元件的状态,对所述照明装置和/或所述冷却装置的驱动进行控制,使得所述位移部件回归到初始位置。
另外,在本发明中,优选:所述变形量检测元件包括:
开关元件,其设置在所述板状部件的面方向的外侧,随着该板状部件向面方向的伸长,能够对导通状态和切断状态进行切换,
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开关元件的状态,对所述照明装置和/或所述冷却装置的驱动进行控制,使得所述板状部件向面方向的伸长减少。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目的、特色和优点,通过下述的详细说明和附图即可明确。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显示装置的截面图。
图2A~图2C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外形和结构的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板状部件和与其对应的第一突出部件和第二突出部件的位置的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板状部件和与其对应的第一突出部件和第二突出部件的位置的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板状部件和与其对应的第一突出部件和第二突出部件的位置的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板状部件和与其对应的第一突出部件和第二突出部件的位置的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板状部件和与其对应的第一突出部件和第二突出部件的位置的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板状部件和与其对应的第一突出部件和第二突出部件的位置的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的板状部件和与其对应的第一突出部件和第二突出部件的位置的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八实施方式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概略的结构的截面图。
图11是本发明的第八实施方式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使用状态的正视图。
图12是表示底板的内表面上的第一突出部件和第二突出部件的配置的一个例子。
图13是表示底板的内表面上的第一突出部件和第二突出部件的配置的另一个例子。
图14是表示液晶显示装置的工作状态的截面图。
图15是表示按照每个变形量检测元件使光斩波器的Z2方向的配置位置不同时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截面图。
图16是表示液晶显示装置的电子结构的框图。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八实施方式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控制的流程图。
图1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九实施方式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概略的结构的截面图。
图1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九实施方式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控制的流程图。
图2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十实施方式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概略的结构的截面图。
图2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十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概略的结构的截面图。
图2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十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控制的流程图。
图2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十二实施方式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概略的结构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以下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适合的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针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多个方式进行说明。在第二实施方式以后的说明中,对与先前的实施方式中已经说明的事项对应的部分,有时省略重复的说明。在仅说明结构的一部分的情况下,结构的其他部分与先前说明的方式相同。不仅能够将各实施方式中具体说明的部分组合,如果特别地在组合中不产生故障,则也能够将实施方式彼此部分地组合。另外,各个实施方式是用于将本发明涉及的技术具体化而例示的方式,并不限定本发明的技术范围。本发明涉及的技术内容,在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范围内,能够添加各种变更。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显示装置10的截面图。图2A~图2C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显示装置10的外形和结构的图。图2A是图像显示装置10的正视图,图2B是图像显示装置10的俯视图,图2C是对图像显示装置10进行分解表示的立体图。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显示装置10形成有显示图像的显示画面11,在显示画面11显示图像。在图像显示装置10中,从面方向外侧围绕液晶面板12的周围的框状的边框24被窄边框化。
图像显示装置10是构成为包括液晶面板12、底座13、板状部件16和突出部17的液晶显示装置。液晶面板12是具有液晶元件,并用于通过液晶元件在一面侧显示图像的面板。该一面是显示画面,一面侧是前面侧。底座13配置在液晶面板12的另一面侧即背面侧Z2。板状部件16与液晶面板12大致平行地配置在液晶面板12和底座13之间。突出部17,在板状部件16的背面侧Z2固定设置于底座13,向板状部件16突出。在图2C中,以省略突出部17和光源30的方式图示图像显示装置10。在液晶面板12和底座13之间与液晶面板12大致平行地配置的片状的部件16是由扩散板或加强板构成的板状部件。第一实施方式中,板状部件16是由一个或多个部件形成为片状且形成为一体的片状部件。
另外,突出部17具有一个或多个第一突出部件18和一个或多个第二突出部件19,在板状部件16规定小容许量区域21和大容许量区域22。一个或多个第一突出部件18与液晶面板12隔开第一距离设置。一个或多个第二突出部件19与液晶面板12隔开比第一距离大的第二距离设置。小容许量区域21中板状部件16向背面侧Z2(底座13侧)的位移量,被一个或多个第一突出部件18限制,使得该位移量最大为预先规定的第一值。大容许量区域22中板状部件16向背面侧Z2(底座13侧)的位移量,被一个或多个第二突出部件19限制,使得该位移量最大为比预先规定的第一值大的规定的第二值。
突出部17中的至少一个或多个第二突出部件19在常温时与板状部件16隔开设置,一个或多个第一突出部件和第二突出部件18、19对当板状部件16的温度成为高于常温的温度时板状部件16向背面侧Z2(底座13侧)的位移量进行限制。大容许量区域22被规定在关于板状部件16的中心在相反侧(相反的两侧)分离的不同的位置。大容许量区域22和小容许量区域21,在沿液晶面板12的面方向中预先规定的第一方向X和沿液晶面板12的面方向中与第一方向X交叉的第二方向Y,分别规定有多个。图2A~图2C中,以面方向中的纵方向为第一方向X,以面方向中的横方向为第二方向Y进行图示。
第一实施方式中,图像显示装置10是在电视机和个人计算机等中,通过输出图像信息来在显示画面11显示图像的装置。显示画面11是由具有液晶元件的液晶面板12形成的,液晶面板12形成为平板状的形状。液晶面板12中,设厚度方向Z的两个朝向为前面侧Z1和背面侧Z2。图像显示装置10以从前面侧Z1观察能够目视确认的方式显示图像。在图像显示装置10中,针对与液晶面板12平行地配置的平板状的部件,作为意味着与以液晶面板12为基准时相同的朝向的用语,使用“前面侧Z1”和“背面侧Z2”的用语。
图像显示装置10包括边框24。边框24形成收容板状部件16、底座13和突出部17的壳体的一部分。壳体也可以以包含边框24的方式整体形成为一体,但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壳体包括:边框24;和与边框24一起形成壳体的背面侧部件26。从前面侧Z1观察,边框24在液晶面板12的面方向外侧延伸配置,单独以边框24规定内部空间或者边框24与背面侧部件26一起规定内部空间。图1中以省略背面侧部件26的方式图示图像显示装置10。当从前面侧Z1观看图像显示装置10时,边框24和液晶面板12形成为长方形。该长方形,在图像显示装置10显示图像时的通常的姿势中,虽然既可以配置为纵向长也可以配置为横向长,但是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被载置为横向长。
液晶面板12的外缘部,以遍及长方形的外缘部整体的方式被收容在边框24的内部空间。边框24具有形成长方形的长边的一对长边部分和形成短边的一对短边部分。边框24形成的长方形的长边方向和短边方向,与液晶面板12平行,且相互垂直。长边部分和短边部分的形状、材质和大小,分别在长边方向和短边方向形成为相同。长边部分的短边方向的尺寸即长边部分的宽度尺寸,和短边部分的长边方向的尺寸即短边部分的宽度尺寸,虽然可以形成为相互不同的尺寸,但是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形成为相同的尺寸。
液晶面板12和板状部件16配置为相互平行,当从厚度方向Z观看时形成为长方形,以使各自的长边方向与边框24的长边方向一致的方式配置。因此,液晶面板12和板状部件16以使各自的短边方向与边框24的短边方向一致的方式配置。当在厚度方向Z观看时,板状部件16以使其中心与当在厚度方向Z观看液晶面板12时的中心点一致的方式,配置在液晶面板12的背面侧Z2(底座13侧)。
在液晶面板12的面方向外缘部和板状部件16的面方向外缘部之间设置有间隔物27。通过间隔物27,液晶面板12和板状部件16,以在厚度方向Z上隔开预先规定的距离的状态相对地被定位。间隔物27被配置为与液晶面板12的面方向外缘部的整体接触。另外,虽然间隔物27可以被配置为与板状部件16的面方向外缘部的一部分接触,但是第一实施方式中,间隔物27被配置为与板状部件16的面方向外缘部的整体接触。关于图像形成装置的大小虽然未限定,但是第一实施方式中,图像形成装置10是液晶面板12的对角线为60英寸的纵横比为16∶9的液晶显示装置。该情况下,通过间隔物27,液晶面板12和板状部件16的间隔例如被设置为0.5mm以上10mm以下。
图像形成装置10还包括光源30,光源30配置在板状部件16的背面侧Z2。光源30配置有多个,从背面侧Z2经由板状部件16向液晶面板12发光。从光源30发出的光被板状部件16在面方向扩散,透过板状部件16的光照射至液晶面板12,由此向液晶面板12供给图像显示需要的照明。扩散板,也被称为导光板,也被称为光扩散板。通过配置板状部件16,从各光源30到液晶面板12的各部位的距离即使有差异,液晶面板12的各部位的亮度也不会因距光源30的距离而产生差异。因此,板状部件16能够防止在液晶面板12的亮度中产生不均。
板状部件16由至少在面方向均匀的材料形成。另外,板状部件16虽然整体可以由均匀的材料形成,但是第一实施方式中,板状部件16构成为,在厚度方向Z上包括由多种材料形成的多个层16a、16b、16c。形成板状部件16的这些多个层是任一层的线膨胀率均大致相同的材质,这些线膨胀率的差异相对于与边框24等其他部件的线膨胀率的差异而言,能够忽视。
多个光源30安装在底座13上,底座13被定位固定于液晶面板12。由此,多个光源30被固定配置于液晶面板12。底座13虽然可以与背面侧部件26形成为一体,但是第一实施方式中,安装在背面侧部件26,保持突出部17和多个光源30。底座13,至少将突出部17相对于液晶面板12、板状部件16、边框24和背面侧部件26定位保持,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也保持多个光源30。
这样,液晶面板12、板状部件16、边框24、背面侧部件26、间隔物27、底座13、突出部17和多个光源30形成为一体。以下,有时将这些部件称为“显示装置主体33”。液晶面板12在图像显示装置10显示图像时的通常的姿势下,使厚度方向Z大致水平。换而言之,显示装置主体33使液晶面板12的面方向大致垂直。大致水平包括水平,大致垂直包括垂直。另外,显示装置主体33可以形成为在预先规定的角度范围内能够使其姿势偏斜。
图像显示装置10还包括对显示装置主体33进行支撑的脚部34。脚部34是以载置在地面等水平的载置面上为前提而形成的。另外,脚部34,虽然可以形成为固定于显示装置主体33,但是第一实施方式中,脚部34形成为:在能够支撑显示装置主体33的范围内,能够相对于显示装置主体33进行角位移。该角位移既能够是绕铅垂方向的轴线的角位移,也可以是绕水平的轴线的角位移。
图像显示装置10,在室温中使用,在以图像显示装置10为前提的使用环境的温度范围中,预先规定利用者的生活环境中被推定为使用频度高的情况的温度范围。以下,将该温度范围称为“环境温度”。环境温度是以使用者生活的室内的室温为前提被决定的,图像显示装置10和包含在该图像显示装置中的各部件是以环境温度为前提被设计和制造的。
图像显示装置10,通过从外部被供给电力,以电力作为驱动力进行工作。另外,在图像显示装置10中,被输入显示图像信息的信号,显示基于所输入的图像信息的图像。可以构成为:对于所输入的图像信息,能够针对亮度、对比度、色调等进行细微调整。当图像显示装置10工作时,在液晶面板12的背面侧Z2,由边框24和背面侧部件26规定的内部空间的气体和各部件的温度上升。图像显示装置10是采用树脂、金属、木材等中的任一种以上的材料形成的。
显示装置主体33中,板状部件16的与温度上升对应的线膨胀率大于液晶面板12、间隔物27、底座13的线膨胀率。板状部件16由树脂形成,板状部件16的线膨胀率例如是70×10-6/℃。与此相对,对边框24使用金属的情况下,边框24的线膨胀率是11~12×10-6/℃。
另外,由于板状部件16的正下方设置有光源30,光源部产生的热量容易传播,所以与显示装置主体33内的其他部件相比,板状部件16的温度容易上升。因此,伴随图像显示装置10的工作,板状部件16的温度上升,在板状部件16产生伸长。板状部件16产生的伸长量大于工作中其他部位产生的伸长量。
例如,在60英寸的图像显示装置10的情况下,液晶面板12中的图像的显示区域,长边方向的尺寸为大约133cm,短边方向的尺寸为大约75cm。常温下,当在边框24的内部空间内,板状部件16与边框24或周边部件的间隙在长边方向和短边方向上均被设定为0mm时,在该60英寸的图像显示装置10的情况下,板状部件16的长边方向的尺寸在50℃的温度差下呈现4.7mm的伸长量。在50℃的温度差下,边框24或周边部件在长边方向产生0.8mm的伸长。因此,在板状部件16,相对于边框24或周边部件产生3.9mm的剩余的伸长量。如果由于该剩余的伸长量,板状部件16在厚度方向Z形成圆弧发生挠曲,则由挠曲产生的向厚度方向Z的位移量的最大值是45mm。
当图像显示装置10工作时,与板状部件16的前面侧Z1相比,板状部件16的背面侧Z2的气体和各部件的温度先上升。因此,在板状部件16中热膨胀先在背面侧Z2发生,板状部件16在背面侧Z2形成凸起而挠曲。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通过在板状部件16形成大容许量区域22和小容许量区域21,容许将板状部件16挠曲成波浪形,容许板状部件16的面方向的伸长。形成于板状部件16的各区域中,大容许量区域22和小容许量区域21的种类由突出部17规定。突出部17固定设置在底座13,并包括多个棒状部件。各棒状部件被设置为从底座13向厚度方向前面侧Z1突出,关于各自的长度即厚度方向Z的尺寸被分类为两类。长度不同的两种棒状部件中,将长的棒状部件称为“第一突出部件18”,将短的棒状部件称为“第二突出部件19”。
第一实施方式中,使光源30和板状部件16的距离是40mm,使第一突出部件18的长度为42mm,第二突出部件19的长度为37mm。第二突出部件19的长度和第一突出部件18的长度的差异,与板状部件16的挠曲在图像显示中不产生弊病的范围的、厚度方向Z的挠曲的最大值对应地被决定。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二突出部件19的长度是第一突出部件18的长度的88%。各突出部件,例如由被设定为高反射率的聚碳酸酯实现。第一实施方式中,设定直径为2~3mm,颜色为白色。第一突出部件18形成为在常温下与板状部件16接触的程度的长度。
当在厚度方向Z观看板状部件16时,将与第一突出部件18相比接近第二突出部件19的区域称为“大容许量区域22”,将与第二突出部件19相比接近第一突出部件18的区域称为“小容许量区域21”。小容许量区域21由于接近长度长的第一突出部件18,所以在板状部件16膨胀并发生挠曲时,小容许量区域21向厚度方向Z的位移量,由第一突出部件18限制。与此相对,大容许量区域22由于接近长度短的第二突出部件19,所以在板状部件16发生膨胀挠曲时,大容许量区域22向厚度方向Z的位移量,被第二突出部件19容许。
在常温下,板状部件16的背面侧Z2的表面和第一突出部件18的前面侧Z1端部的距离是作为小容许量区域21中板状部件16的位移量而预先规定的第一值,可以是0mm,也可以规定为0mm以上20mm以下的任一值。在常温下,板状部件16的背面侧Z2的表面和第二突出部件19的前面侧Z1端部的距离作为大容许量区域22中板状部件16的位移量设定规定的第二值。这是与小容许量区域21的预先规定的第一值相比大的规定的第二值。该规定的第二值例如可以是5mm,也可以规定为0.5mm以上25mm以下的任一值。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板状部件16和与其对应的第一突出部件和第二突出部件18、19的位置的图。图3是在厚度方向Z观看扩散方向的图,用三角形的符号表示第一突出部件18的位置,用圆圈符号表示第二突出部件19的位置。
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突出部件18和第二突出部件19,平行地配置在与面方向平行的第一方向X和与面方向平行且与第一方向X交叉的第二方向Y上。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方向X是短边方向,第二方向Y是长边方向。因此,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正交。形成突出部17的多个棒状部件,无论是在第一方向X还是在第二方向Y均作为多个列排列配置,在厚度方向Z观看,第一突出部件18和第二突出部件19配置在形成格点的位置。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X、Y形成列的第一突出部件和第二突出部件18、19,在第一方向X或第二方向Y的任一列均相互排列配置。
由此,大容许量区域22,相对于板状部件16,在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这两者中,被规定在夹着小容量区域21且在面方向上不同的多个位置。因此,与板状部件16在第一方向X或第二方向Y上整体挠曲为一个凸形状的情况相比,对于相同的伸长量,能够使向厚度方向Z的位移量减少。由此,即使在向面方向外侧的扩展量被抑制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由板状部件16的伸长导致的图像的画质的降低。换言之,能够使针对板状部件16能够容许的伸长量变大。
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突出部17,在板状部件16的背面侧Z2固定设置在底座13,朝向板状部件16突出。另外,突出部17具有:一个或多个第一突出部18;和一个或多个第二突出部19,在板状部件16形成小容许量区域21和大容许量区域22。小容许量区域21的板状部件16向背面侧Z2(底座13侧)的位移量,被一个或多个第一突出部件18限制,使得该位移量最大为预先规定的第一值。大容许量区域22的板状部件16向背面侧Z2(底座13侧)的位移量,被一个或多个第二突出部件19限制,使得该位移量最大为大于预先规定的第一值的规定的第二值。
由此,在由于例如温度上升等板状部件16发生了膨胀时,在大容许量区域22能够容许板状部件16向厚度方向Z的位移量。因此,能够抑制板状部件16向面方向外侧扩展的扩展量。另外,通过一个或多个第二部件19和第一部件18,能够在与面方向不同的位置对板状部件16向厚度方向Z的位移量进行控制。因此,即使板状部件16向面方向外侧的扩展量被限制得小的情况下,也能够对由板状部件16的挠曲引起的向厚度方向Z的位移量进行限制。
关于常温的板状部件16,将与板状部件16的面方向平行、且从在厚度方向Z观看板状部件16时的长方形的面内包含的位置开始,越过长方形的轮廓线朝向长方形的外侧的位置的方向,称为“面方向外侧”。
另外,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突出部17中的至少一个或多个第二突出部件19在常温下与板状部件16隔离设置,一个或多个第一突出部件和第二突出部件18、19对板状部件16的温度成为高于常温的温度时板状部件16向背面侧Z2(底座13侧)的位移量进行限制。由此,能够一边容许板状部件16向背面侧Z2(底座13侧)的位移,一边限制位移的最大量。因此,能够防止板状部件16的功能因由温度上升导致的挠曲而损坏。
另外,根据第一实施方式,大容许量区域22被规定在关于板状部件16的中心在相反侧分离的不同的位置。由此,在板状部件16,能够规定在面方向上分离的多个大容许量区域22。因此,在板状部件16的多个位置,能够容许板状部件16向厚度方向Z的位移量。由此,与大容许量区域22规定在单个位置的情况相比,能够对板状部件16向面方向外侧扩展的扩展量进行抑制、且能够大幅容许板状部件16的膨胀。另外,对于板状部件16的一定量的膨胀,与大容许量区域22被规定在单个位置的情况相比,能够使由板状部件16的挠曲导致的向厚度方向Z的位移量变小。
另外,根据第一实施方式,大容许量区域22和小容许量区域21,在沿液晶面板12的面方向中预先规定的第一方向X和沿液晶面板12的面方向中与第一方向X交叉的第二方向Y,分别规定有多个。由此,在沿液晶面板12的面方向中的任一方向,均能够对板状部件16向面方向外侧的扩展量进行抑制。
例如,使比较例涉及的60英寸的图像显示装置10为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被窄边框化的液晶显示装置,假如在板状部件16整体在厚度方向Z上形成凸起的情况下,当温度上升20℃时,由于板状部件16的热膨胀和伸长量的增大,对画质和亮度的均匀性产生影响。图像显示装置10中,图像的显示区域变得越大,由板状部件16的热膨胀导致的面方向的伸长对图像的画质的影响变得越大。
(第二实施方式)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板状部件16和与其对应的该板状部件16的第一突出部件和第二突出部件18、19的位置的图。图4中,与图3相同,用三角形的符号表示第一突出部件18的位置,用圆圈符号表示第二突出部件19的位置。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显示装置10与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显示装置10类似,以下,以第二实施方式相对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第二实施方式的大容许量区域22被规定为关于板状部件16的中心呈环状。具体而言,大容许量区域22和小容许量区域21这两者,被规定为:关于在厚度方向Z观看板状部件16时的中心,分别呈环状。在厚度方向Z观看形成突出部17的多个棒状部件时,将各个第一突出部件18或第二突出部件19的位置和距该位置最近的位置的同种的棒状部件的位置连接的线,描绘出椭圆36的轮廓。
该椭圆36的长轴方向与液晶面板12和板状部件16的长边方向一致,椭圆36的短轴方向与短边方向一致。关于椭圆36的长轴的长度和短轴的长度的比率,虽然可以与画面的显示区域的纵横的比率无关系地设定,但是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设定为与画面的显示区域的纵横的比率相同的比率。即,椭圆36的长轴的长度和短轴的长度被规定为16比9,如果以板状部件16的中心为基点假想地扩大,则各椭圆36均与形成板状部件16的外缘部的长方形内接。
关于突出部17的各棒状部件,将最近的相邻的同种棒状部件彼此连接的线中,从在厚度方向Z观看板状部件16时的中心的位置开始,伴随朝向面方向外侧,将第一突出部件18彼此连接的曲线和将第二突出部件19彼此连接的曲线交替配置。进而,优选:位于在面方向上与各个棒状部件最接近的棒状部件是与各个棒状部件相同的种类。
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由于大容许量区域22被规定为关于板状部件16的中心呈环状,所以,在与通过板状部件16的中心的面方向平行的任一直线上,都能够形成多个大容许量区域22。因此,与大容许量区域22在面方向的至少一个方向被规定有单个的情况相比,能够在面方向的所有的方向对板状部件16向面方向外侧的扩展量进行抑制。
(第三实施方式)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板状部件16和与其对应的第一突出部件和第二突出部件18、19的位置的图。图5中,与图3相同,用三角形的符号表示第一突出部件18的位置,用圆圈符号表示第二突出部件19的位置。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显示装置10与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显示装置10类似,以下,以第三实施方式相对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第三实施方式中,在板状部件16的外缘部中小容许量区域21的一部分或与小容许量区域21接近的位置的一部分形成有缺口38。被规定在板状部件16的小容许量区域21中,包含外缘部或被规定为与外缘部接近的小容许量区域21,和与其相邻的大容许量区域22相比,小容许量区域21是向背面侧Z2(底座13侧)的位移被抑制的区域。与此相对,由于与小容许量区域21相比,相邻的大容许量区域22向背面侧Z2(底座13侧)的位移被容许,所以与其他区域相比,小容许量区域21是弯曲的部位。“弯曲”意味着在不损坏板状部件16的功能并能够复原的范围内折弯,在该范围内,关于弯曲部位的曲率半径没有限定。
第三实施方式中,板状部件16大致形成长方形。由于形成有缺口38,所以虽然板状部件16的正确的形状不是长方形,但是以下将使板状部件16的形状大致近似长方形时的长方形称为“假想长方形”。缺口38形成在:将与板状部件16的外缘部接近设置的第一突出部件18和与其最接近的第一突出部件18连接而成的直线,与假想长方形的轮廓线交叉的位置。第一突出部件18在短边方向上排列形成列,由此,规定在短边方向延伸的小容许量区域21。
关于常温的板状部件16,将与板状部件16的面方向平行、且从在厚度方向Z观看板状部件16时的长方形或假想长方形的面内所包含的位置开始,越过长方形或假想长方形的轮廓线朝向长方形或假想长方形的外侧的位置的方向称为“面方向外侧”。关于缺口38的形状虽然并不是没有特别规定,但优选形成由圆滑的曲线规定的形状。第三实施方式中缺口38形成为朝向面方向外侧成为凹部的半圆形。假如,当缺口38的形状形成为两直线交叉的形状时,有可能产生应力集中。与此相对,通过将缺口38的形状形成为圆滑的曲线,能够防止产生应力集中。
在板状部件16中,各小容许量区域21被规定为遍及从短边方向一个(一侧的)外缘部到短边方向另一个(另一侧的)外缘部,在长边方向排列配置有多个。图5中,表示以下情况:各个小容许量区域21由在短边方向排列的三个第一突出部件18规定,在长边方向排列形成有两个小容许量区域21。在长边方向相互排列配置有大容许量区域22和小容许量区域21,多个小容许量区域21由配置在它们之间的大容许量区域22隔开。另外,在板状部件16的长边方向两端附近也规定有大容许量区域22。
在各小容许量区域21中在将多个第一突出部件18的位置连接的线与假想长方形交叉的位置,在板状部件16的外缘部形成有缺口38,由此将多个第一突出部件18的位置连接的线作为棱线,能够容易地使板状部件16发生弯曲。因此,能够容易地使以夹着小容许量域21的方式被规定在其两侧的大容量区域22在背面侧Z2(底座13侧)形成凸起,发生位移。
第三实施方式的板状部件16由于整体由均匀的材质形成,所以板状部件16的杨氏模数是相同的。通过在板状部件16的外缘部中小容许量区域21的一部分或与小容许量区域21接近的位置的一部分形成有缺口38,能够使赋予以通过该缺口38且与面方向平行的线为棱线的挠矩时的、板状部件16的断面惯性矩(geometrical moment of inertia)减少。由此,能够使以通过缺口38且与面方向平行的线为棱线的抗挠刚度(flexural rigidity)减小,能够使板状部件16在该部分容易弯曲。由此,能够容许除了缺口38的附近之外的区域中向厚度方向Z的位移,所以与小容许量区域21相比,能够使大容许量区域22中向厚度方向Z的位移变得容易。
(第四实施方式)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板状部件16和与其对应的第一突出部件和第二突出部件18、19的位置的图。图6中,与图3相同,用三角形的符号表示第一突出部件18的位置,用圆圈符号表示第二突出部件19的位置。第四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显示装置10与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显示装置10类似,以下,以第四实施方式相对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第四实施方式中,在板状部件16的外缘部中小容许量区域21的一部分或与小容许量区域21接近的位置的一部分,形成有向面方向外侧突出的凸部39。图像显示装置10包括间隔物27,间隔物27配置在部39和液晶面板12之间。板状部件16大致形成长方形。通过形成有凸部39,虽然板状部件16的正确的形状不是长方形,但是将使板状部件16大致近似于长方形时的长方形,与第三实施方式同样地称为“假想长方形”。
凸部39被夹持在间隔物27与形成边框24的部件之间。虽然可以通过将该夹持板状部件16固定于边框24,但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在凸部39在厚度方向Z上贯通形成有固定用的贯通孔42。该贯通孔42在每个凸部39形成一个,与它们对应在形成边框24的部件上,形成有卡合凸部。形成在边框24的卡合凸部向厚度方向前面侧Z1突出,插入板状部件16的凸部39的贯通孔42,与间隔物27接触配置。由此,通过凸部39与边框24的卡合凸部卡合,板状部件16固定于边框24和间隔物27。
在板状部件16的凸部39与卡合凸部卡合的情况下或与卡合凸部未卡合而被夹持在形成边框24的部件和间隔物27之间的情况下,板状部件16的凸部39向厚度方向Z的位移均被阻止。即,与通过第一突出部件18限制小容许量区域21的位移相同,在凸部39及其附近,板状部件16向厚度方向Z的位移被阻止。在第四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与图5所示第三实施方式相同地配置突出部17的多个棒状部件,并且在该情况下,能够达到与第三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在第四实施方式中,突出部17的多个棒状部件与图3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同样配置。该情况下,在形成假想长方形的长边的板状部件16的外缘部,在长边方向排列多个、具体而言两个小容许量区域21,在各自的附近形成有板状部件16的凸部39。另外,在短边方向形成有一个小容许量区域21,在其附近形成有凸部39。其他的实施方式中,在短边方向也可以形成有多个小容许量区域21和凸部39。
由此,能够阻止板状部件16中的凸部39附近的部分在厚度方向Z发生位移。因此,能够对板状部件16中的容许向厚度方向Z的部分和限制向厚度方向Z的位移的部分进行定位。
(第五实施方式)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板状部件16和与其对应的第一突出部件和第二突出部件18、19的位置的图。图7中,与图3相同,用三角形的符号表示第一突出部件18的位置,用圆圈符号表示第二突出部件19的位置。第五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显示装置10与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显示装置10类似,以下,以第五实施方式相对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第五实施方式中,小容许量区域21的板状部件16的厚度尺寸的最小值被设定为小于大容许量区域22的板状部件16的厚度尺寸。具体而言,板状部件16根据小容许量区域21的位置和形状,从背面侧Z2(底座13侧)形成凹部46。在第五实施方式中的突出部17的多个棒状部件与图5所示第三实施方式同样配置。各小容许量区域21由于沿短边方向延伸,所以凹部46也沿短边方向形成为槽47。
由与厚度方向Z平行的假想平面切断形成有槽47的部分的截面形状,虽然可以是矩形的一部分、菱形的一部分、圆形的一部分,但是在第五实施方式中,形成为圆形的一部分。假如,在形成有槽47的部分,与槽47的长边方向垂直的截面的轮廓形状,当形成为两条直线交叉时,有可能产生应力集中。与此相对,通过使形成有槽47的部分的与槽47的长边方向垂直的截面的轮廓形状,形成为圆形的一部分,能够防止产生应力集中。
通过将小容许量区域21的厚度尺寸的最小值设定为小于大容许量区域22的板状部件16的厚度尺寸,能够使小容许量区域21中板状部件16的惯性矩减小。因此,能够降低小容许量区域21的板状部件16的抗挠刚度。因此,由于能够容许除了小容许量区域21之外的区域中向厚度方向Z的位移,所以能够使得与小容许量区域21相比,大容许量区域22中向厚度方向的位移变得容易。
(第六实施方式)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板状部件16和与其对应的第一突出部件和第二突出部件18、19的位置的图。图8中,与图3相同,用三角形的符号表示第一突出部件18的位置,用圆圈符号表示第二突出部件19的位置。第六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显示装置10与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显示装置10类似,以下,以第六实施方式相对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第六实施方式中,液晶面板12形成为长方形,在液晶面板12的短边方向排列地规定有多个大容许量区域22。板状部件16中,位于短边方向两端附近的外缘部49在长边方向延伸形成,位于长边方向两端附近的外缘部在短边方向延伸形成。这些外缘部中,在长边方向延伸形成的短边方向两端附近的外缘部49,被夹持在形成边框24的部件和间隔物27之间。图8中标注斜线表示短边方向两端附近的外缘部49。
通过将在长边方向延伸形成的短边方向两端附近的外缘部49夹持在形成边框24的部件和间隔物27之间,能够防止该部分向厚度方向Z的位移。板状部件16中,例如在中心部等部分产生伸长的情况下,由于该伸长产生挠曲的部分,特别是在短边方向容易扩大至短边方向两端附近的外缘部49。这种情况下,由于容许板状部件16的伸长的区域,与长边方向相比,在短边方向成为狭窄的区域,所以通过在短边方向形成多个大容许量区域22,能够有效地容许在短边方向的伸长。
(第七实施方式)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的板状部件16和与其对应的第一突出部件和第二突出部件18、19的位置的图。图9中,与图3相同,用三角形的符号表示第一突出部件18的位置,用圆圈符号表示第二突出部件19的位置。第七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显示装置10与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显示装置10类似,以下,以第七实施方式相对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第七实施方式中,液晶面板12形成为长方形,在液晶面板12的长边方向排列规定有多个大容许量区域22。板状部件16的外缘部中,在短边方向延伸形成的长边方向两端附近的外缘部50,被夹持在形成形成24的部件和间隔物27之间。图9中标注斜线表示长边方向两端附近的外缘部50。
通过在长边方向排列地规定大容许量区域22,即使板状部件16发生膨胀,在长边方向也能够减少板状部件16向面方向外侧的扩展量。在板状部件16的线膨胀率相同的情况下,在长边方向的伸长量大于短边方向的伸长量。因此,通过使长边方向中板状部件16向面方向外侧的扩展量减少,能够使板状部件16向面方向外侧的扩展量的最大值减少。
第一~第七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装置10虽然是利用在电视机或个人计算机的图像显示装置10,但是如果是具有由板状部件16的伸长导致向面方向外侧的扩展的可能性、且通过配置在板状部件16的周围的边框24或周边部件对板状部件16向面方向外侧的伸长进行限制的装置,也满足要求。例如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携带电话,携带信息终端(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ce,略称“PDA”)、平板型电子装置、进行数字显示的钟表等。
另外,第一~第七实施方式的光源30虽然可以是从板状部件16的背面侧Z2发光,但是也可以是例如携带电话等中从面向板状部件16的面方向外侧的侧面,使光射入板状部件16的结构。
另外,第一~第七实施方式中液晶面板12和板状部件16可以是平板状的形状,但是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可以形成为稍微弯曲。
(第八实施方式)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八实施方式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100的概略的结构的截面图。图11是本发明的第八实施方式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100的使用状态的正视图。图10对应从图11所示的截断面线I-I观看的截面图。
作为图像显示装置的液晶显示装置100,包括:作为能够显示图像的非发光型的显示面板的液晶面板12;配置在液晶面板12的背面侧,且具有用于对液晶面板12进行照明的光源122的背光源单元120;和配设在液晶面板12和光源122之间的光学部件130;支撑光学部件130的框架140;对光学部件130向背面侧的挠曲变形进行限制的突出部150;对背光源单元120进行冷却的冷却装置60;对光学部件130的变形量进行检测的变形量检测元件70;搭载有控制电路的控制电路基板80,该控制电路根据从变形量检测元件70输出的检测结果,对光源122和冷却装置60的驱动进行控制使得光学部件130的变形量减少;和将液晶面板12和背光源单元120保持为一体的框状的边框90。
如图11所示,液晶显示装置100,以液晶面板12的短边方向与铅垂方向一致的姿势被使用,例如被台座ST支撑。在此,图中箭头符号X所示的方向是与液晶面板12的短边方向平行的方向,箭头符号Y所示的方向是与液晶面板12的长边方向平行的方向,符号Z所示的方向是与液晶显示装置100的纵深方向平行的方向,短边方向X、长边方向Y、纵深方向Z是相互正交的方向。
此外,在实施方式的说明中,正面侧是指从纵深方向Z观看液晶显示装置100时配置有液晶面板12的一侧、即面向用箭头Z1表示的方向的一侧,背面侧是指从纵深方向Z观察液晶显示装置100时配置有背光源120的一侧、即面向用箭头Z2表示的方向的一侧。
以下,针对液晶显示装置100的各结构进行说明。
液晶面板12包括:形成为横向长的矩形状的一对透光性的玻璃制的基板;和通过在该一对基板之间封入作为光学特性伴随施加电场发生变化的物质的液晶分子而形成的液晶层,并通过在维持液晶层的厚度的间隙的状态下由密封剂贴合一对基板而构成。矩形状的液晶面板12,在液晶显示装置100的显示画面的大小是60英寸的情况下,短边的尺寸是750mm左右,长边的尺寸是1300mm左右。
一对基板中,一个基板是CF(Color Filter:彩色滤光片)基板,另一个基板是TFT(Thin Film Transistor:薄膜晶体管)基板。在TFT基板,在面向液晶层的内表面侧排列设置有多个作为开关元件的TFT和像素电极,并且在这些TFT和像素电极的周围,以环绕的方式配置有形成格子状的栅极配线和源极配线。像素电极由称为ITO(Indium Tin Oxide:铟锡氧化物)或ZnO(Zinc Oxide:氧化锌)的透明电极构成。
另一方面,在CF基板,在面向液晶层的内表面侧、在与各像素对应的位置排列设置有多个彩色滤光片。彩色滤光片中,R(red:红)、G(green:绿)、B(blue:蓝)三种颜色的子像素相互排列配置。在各彩色滤光片之间形成有用于防止混色的遮光层(黑矩阵)。在彩色滤光片和遮光层的表面设置有与TFT基板一侧的像素电极相对的对置电极。另外,在各基板的所述内表面侧分别形成有用于使包含在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取向的取向膜,在各基板的与内表面侧相反一侧的外表面侧分别贴有偏光板。
作为照明装置的背光源单元120,包括:形成为在一侧开口的大致箱型的背光源底座121;被收容于背光源底座121的光源122;和铺设在背光源底座121内的未图示的反射片。如图10所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背光源单元120构成为在液晶面板12的背面正下方配置有光源122的所谓的构成直下型的背光源。
背光源底座121是金属制,包括:形成为与液晶面板12同样的横向长的矩形状的底板121a;和从底板121a的周边部竖立的侧板121b。由此,背光源底座121形成为在一侧开口的大致箱型。以下,背光源底座121的内表面是指与面向由底板121a和侧板121b包围的收容空间S的一侧的表面,外表面是指与所述内表面相反的一侧、即面向外侧的一侧的表面。
作为照明用光源的光源122,设置在背光源底座121的底板121a的内表面,射出光而对液晶面板12进行照明。本实施方式中,光源122通过在底板121a的内表面上呈矩阵状配置有多个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灯构成。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光源122例如可以通过将多根冷阴极管在底板121a的内表面上相互隔开规定的间隔并列配置而构成。
反射片是呈现光的反射型优良的白色的合成树脂制,以覆盖背光源底座121的底板121a的内表面和安装在侧板121b的框架140的内表面的方式被铺设。通过该反射片,能够将从光源122射出的光的大部分导向背光源底座121的开口侧。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代替设置反射片,可以将要由反射片覆盖的部分通过光的反射性优良的树脂或金属构成。由此,能够省略反射片,能够削减部件数量。
光学部件130包括:形成为与液晶面板12同样的横向长的矩形状的板状部件131;和层叠在板状部件131的厚度方向一侧的表面上,由一个或多个片状部件形成的光学片132。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板状部件131使用具有使从光源122射出的光在面方向上扩散的功能的扩散板。
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作为板状部件131也可以不使用扩散板、而使用具有透光性的加强板。加强板是指,在例如光源122和液晶面板12充分分离,由此不需要扩散板时,用于抑制光学片132的挠曲的板状的部件。另外,加强板是指,在要将由于施加外力而产生的液晶面板12向背面侧的挠曲抑制在规定的挠曲量以内的情况下,与液晶面板12接近配置使用的板状的部件。另外,加强板是指,在为了降低成本使扩散板的厚度薄于通常的厚度的情况下,为了补强该扩散板,在该扩散板的厚度方向两侧配置使用的板状的部件。
板状部件131的材质,例如适合使用丙烯酸树脂、聚苯乙烯和聚碳酸酯。由这些材质形成的板状部件131的线膨胀率是70×10-6/℃左右。
另外,板状部件131的厚度根据液晶显示装置100的显示画面的大小被决定,例如当显示画面的大小是32英寸时,被决定为1.5mm左右的厚度。另外,当显示画面的大小是60英寸时,被决定为2.5mm左右的厚度,当显示画面的大小是100英寸时,被决定为4mm左右的厚度。在以下的说明中,将板状部件131记为扩散板131。光学片132形成为从扩散板131一侧开始依次层叠有例如扩散片、透镜片和偏光型亮度上升膜。
框架140是树脂制,大致是圆筒状,形成为覆盖背光源底座121的侧板121b的内表面的形状。框架140安装于该侧板121b,通过螺钉等连接件,固定于侧板121b。
框架140在安装在侧板121b的状态下,在与底板121a相邻的一侧的开口部相反一侧的开口部,具有用于对液晶面板12进行支撑的支撑部140a。进而,框架140在两开口部的中间部分具有:用于支撑光学部件130的支撑部140b;和与支撑部140b连接的侧壁部140c。
支撑部140a具有用于支撑液晶面板12的矩形环状的平坦的支撑面。该支撑面形成为:在侧板121b安装有框架140时,与背光源底座121的底板121a的内表面平行或大致平行。
液晶面板12以TFT基板与该支撑面面接触的方式设置于支撑部140a。由此,液晶面板12以与底板121a的内表面平行或大致平行的姿势,被支撑部140a支撑。此时,支撑部140a支撑液晶面板12的周边部。由支撑部140a支撑的液晶面板12,通过被支撑部140a和边框90从厚度方向两侧夹持而被固定。
支撑部140b具有用于支撑光学部件130的矩形环状的平坦的支撑面。该支撑面形成为,在侧板121b安装有框架140时,与背光源底座121的底板121a的内表面平行或大致平行。
光学部件130,以扩散板131与该支撑面面接触的方式,设置于支撑部140b。由此,光学部件130以与底板121a的内表面平行或大致平行的姿势,被支撑部140b支撑。此时,支撑部140b支撑扩散板131的周边部。
侧壁部140c具有支撑部140b中从支撑面的外周缘垂直地竖立的内壁面。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100中,为了实现大型且窄边框化,侧壁部140c中,在设置在支撑部140b的光学部件130的外缘部与所述内壁面之间形成的间隙,是虽然容许液晶显示装置100的工作时产生的光学部件130的热膨胀所导致的向面方向的伸长却不充分的尺寸,例如是1mm以下。
本实施方式中,在光学部件130,在其外缘部形成有向面方向突出的多个卡合突部,另外,在支撑部140b设置有光学部件130时,在侧壁部140c,在配置有所述卡合突部的部分,形成有用于嵌入该卡合突部的卡合用孔部。光学部件130通过在卡合用孔部嵌入卡合突部,安装于框架140,由此,支撑部140b向分离支撑面的方向的位移得到限制。
液晶显示装置100,通过从电源被供给电力,将电力作为驱动力进行工作。在工作状态,通过向光源122供给电力,从光源122射出光。从光源122射出的光中,透过设置在液晶面板12的背面侧的偏光板的直线偏光,通过液晶层,射入设置在液晶面板12的正面侧的偏光板。此时,通过向液晶层施加的电场,能够使透过液晶层的光的偏光状态发生变化。因此,向CF基板的像素电极和TFT基板的对置电极施加与向液晶显示装置100输入的图像信息对应的电压,通过向液晶层施加电场,能够改变透过液晶层的光的偏光状态,能够控制透过偏光板的光的光量。由此,能够在液晶面板12显示基于输入到液晶显示装置100的图像信息的光学图像。
液晶显示装置100中,在所述工作状态中,由于射出光的光源122的发热,设置在光源122的周围的各部件和光源122的周围的气体的温度上升。因此,在液晶显示装置100的工作状态中,在与光源122相对设置的光学部件130,产生伴随温度上升的热膨胀。例如,在搭载于显示画面的大小是60英寸的液晶显示装置100的光学部件130中,在从常温上升了50℃的温度时,在长边方向Y产生4.7mm左右的伸长。
然而,在液晶显示装置100中,如上述所示,形成在设置于支撑部140b的光学部件130的外缘部和侧壁部140c的内壁面之间的间隙,可以不被设计为容许由光学部件130的热膨胀导致的向面方向的伸长的尺寸。因此,在液晶显示装置100中,随着装置内部的温度上升,光学部件130产生由挠曲导致的变形。更详细而言,在光学部件130中,与面向液晶面板12的一侧相比,面向光源122的一侧温度变高,所以向面方向的伸长量也变大,在光学部件130,以向背面侧突出的方式,产生由挠曲导致的变形。而且,当向背面侧挠曲的挠曲量变大时,不能充分发挥作为光学部件130的作用,产生亮度不均等,显示图像的画质变得劣化。
因此,在液晶显示装置100设置有对光学部件130向背面侧的挠曲变形进行限制的突出部150。具体而言,突出部150包括:从背光源底座121的底板121a的内表面朝向光学部件130垂直地立起设置,相互距底板121a的内表面的高度不同的第一突出部件51和第二突出部件52。第一突出部件51和第二突出部件52的材质,例如是具有高反射率的聚碳酸酯。
第一突出部件51形成为距底板121a的内表面的高度是规定的高度h1。在此,规定的高度h1是被设定为第一突出部件51的前端与被支撑部140b支撑的常温时的光学部件130接触的高度,或者,与常温时的光学部件130稍微分离的高度。在此,常温时的光学部件130是指,随着液晶显示装置100的工作产生热变形之前的光学部件130。
另外,第二突出部件52形成为距底板121a的内表面的高度成为规定的高度h2。在此,规定的高度h2是被设定为比规定的高度h1低,且第二突出部件52的前端与被支撑部140b支撑的常温时的光学部件130隔开最大容许挠曲量的高度。在此,最大容许挠曲量是光学部件130向背面侧挠曲的挠曲量,是作为不使画质劣化而能够显示图像的挠曲量而预先设定的数值范围中的最大值。
突出部150,通过在底板121a的内表面上适当地分别设置多根这样的第一突出部件和第二突出部件51、52,能够对光学部件130向背面侧的挠曲变形进行限制。图12是表示底板121a的内表面上的第一突出部件和第二突出部件51、52的配置的一个例子的图,表示从正面侧观看时的图。图13是表示底板121a的内表面上的第一突出部件和第二突出部件51、52的配置的其他的一个例子的图,表示从正面侧观看时的图。另外,图12和图13中,用三角形的符号表示配置有第一突出部件51的位置,用圆形的符号表示配置有第二突出部件52的位置。
图12的配置例中,第一突出部件和第二突出部件51、52呈矩阵状地配置,第一突出部件和第二突出部件51、52在行方向和列方向交替配置。另外,在图13的配置例中,第一突出部件和第二突出部件51、52,以面方向的中心部为基点呈放射状配置,第一突出部件和第二突出部件51、52在放射方向交替配置。
图14是表示液晶显示装置100的工作状态的截面图。如前文所述,由于将具有规定高度h1的第一突出部件51和具有规定高度h2的第二突出部件52交替设置,所以使光学部件130挠曲为波形状,通过第二突出部件52,对与光学部件130的第二突出部件52的前端相对的部分向第二突出部件52的前端的光源122侧发生位移进行限制。由此,能够防止光学部件130挠曲至最大容许挠曲量以上。
冷却装置60是用于冷却背光源单元120的装置,搭载在背光源底座121的背面侧。在本实施方式中,冷却装置60由冷却风扇构成。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冷却装置60记为冷却风扇60。
变形量检测元件70构成为对光学部件130的变形量进行检测,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对光学部件130向背面侧挠曲的挠曲量进行检测,设置在与立起设置有第二突出部件52的位置接近的位置。由此,采用变形量检测元件70,能够从扩散板131向背面侧的挠曲量比较小的初始阶段开始有效地检测扩散板131的挠曲量。另外,在设置多个变形量检测元件70的情况下,按照每个第二突出部件52设置。另外,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在设置有图12和图13所示的第二突出部件52的位置,也可以代替第二突出部件52设置变形量检测元件70。
具体而言,变形量检测元件70,在光学部件130的背面侧,具有:被支撑在与被支撑部140b支撑的常温时的光学部件130隔开规定的距离的初始位置、且设置为在与光学部件130接近/分离的方向即纵深方向Z能够位移的位移部件71;和对位移部件71从初始位置向Z2方向的位移量进行检测的位移量检测部72;和对位移部件71向与光学部件130接近的方向、即Z1方向施力的牵引螺旋弹簧73。
位移部件71大致形成为棒状,例如由与第一突出部件和第二突出部件51、52相同的材质形成。位移部件71插通形成在背光源底座121的底板121a的贯通孔,在配置于底板121a的背面侧的检测侧端部和底板121a之间,以对位移部件71向Z1方向施力的方式安装有牵引螺旋弹簧73。牵引螺旋弹簧73,以位移部件71维持初始位置的方式,支撑位移部件71。
作为初始位置被决定为以下位置:配置在位移部件71的底板121a的正面侧的接触侧端部的前端,配置在第二突出部件52的前端的正面侧。例如,被决定为以下位置:接触侧端部的前端配置在与第一突出部件51的前端相同高度的位置。
位移量检测部72构成为包括多个光斩波器P1~P3,该多个光斩波器P1~P3为对位移部件71的自初始位置起的位移量进行检测的光检测部。各光斩波器P1~P3设置在与位移部件71的检测侧端部的前端随着位移部件71的自初始位置向Z2方向的位移而通过的通过区域相对的位置,分别设置在Z2方向上不同的位置。
例如,各光斩波器P1~P3设置在,从初始位置的位移部件71的检测侧端部的前端开始,在Z2方向上分别离开α、β、γ(其中,α<β<γ)的位置。由此,位移量检测部72能够对位移部件71的自初始位置起的位移量达到α、β、γ的情况进行检测。即,位移量检测部72构成为阶段地对位移部件71的自初始位置起的位移量进行检测。位移量检测部72向控制电路基板80输出各光斩波器P1~P3的检测结果。
另外,在使用多个光斩波器P1~P3时,代替在一个变形量检测元件70配置全部的光斩波器P1~P3,也可以分散到多个变形量检测元件70配置光斩波器P1~P3,在每个变形量检测元件70中使光斩波器P1~P3的Z2方向的配置位置不同。图15是表示在每个变形量检测元件70中使光斩波器P1~P3的Z2方向的配置位置不同时的液晶显示装置100的截面图。在配置有第二突出部件52的位置,由于在任一位置均产生扩散板131的挠曲量,所以即使在扩散板131的挠曲量增加的情况下,通过不同位置的光斩波器,也能够阶段地对扩散板131的挠曲量进行检测。
控制电路基板80具备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搭载在背光源底座121的背面侧,用于对光源122的驱动和冷却风扇60的驱动进行控制。
图16是表示液晶显示装置100的电子结构的框图。液晶显示装置100具有:对扩散板131的变形量进行检测的变形量检测元件70;控制电路基板80所具有的,被输入变形量检测元件70的检测结果的控制电路80a;和按照检测结果被控制电路80a控制的光源122和冷却风扇60。
控制电路80a构成为包括: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81;存储部82;判别部83;冷却装置控制部84;DAC(Digital to Analog Converter:数字模拟转换器)85;光源控制部86;和DAC87。
CPU81按照存储在存储部82中的程序,对判别部83、冷却装置控制部84和光源控制部86进行控制。
存储部82存储与扩散板131的变形量对应地预先设定的、向冷却风扇60供给的电压的负载比(duty ratio)和向光源122供给的电压的负载比的数据。
判别部83,根据存储在存储部82中的数据,对与从变形量检测元件70输出的变形量的检测结果相应的向冷却风扇60和光源122供给的电压的负载比进行判别。
冷却装置控制部84,按照来自CPU81的指令,向DAC85输出:对用于对冷却风扇60具备的风扇进行旋转驱动的转速可变型冷却风扇电动机的起动和驱动停止进行控制的控制信号;和对驱动冷却风扇电机时向冷却风扇电机供给的电压的负载比进行控制的控制信号。
DAC85将从冷却装置控制部84输入的控制信号转换至模拟电压,将其向冷却风扇60输出。
光源控制部86按照来自CPU81的指令,向DAC87输出控制光源122的点亮和灭灯的控制信号,和对光源122点亮时向光源122供给的电压的负载比进行控制的控制信号。
DAC87将从光源控制部86输入的控制信号转换至模拟电压,将其向光源122输出。
图17是本发明的第八实施方式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100的驱动控制流程图。该控制流程图,以在平时工作状态下使用液晶显示装置100为前提。除去液晶显示装置100发生温度异常而停止控制的情况之外,使液晶显示装置100不被停止。
在步骤s1中,对电源导通(ON)的发生或来自待机状态(省电模式或屏幕保护)的恢复请求(信号输入)的发生进行监视。在步骤s2中,以预先设定的负载比将光源122通常点亮。在步骤s3中,执行规定时间的待机,例如10秒。
在步骤s4中,光斩波器P1对是否检测到位移部件71进行判定,在检测到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5,未检测到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2。在步骤s5中,以负载比50%驱动冷却风扇60。在步骤s6中,光斩波器P2对是否检测到位移部件71进行判定,在检测到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7,未检测到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4。
在步骤s7中,以负载比100%驱动冷却风扇60。在步骤s8中,光斩波器P3对是否检测到位移部件71进行判定,在检测到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9,未检测到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5。
在步骤s9中,将光源122的负载比再次设定为现状的80%。在步骤s10中,对再次设定的光源122的负载比相对于全负载(Full Duty)是否超过30%进行判定,超过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1,未超过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6。
在步骤s11中,执行规定时间的待机,例如5分钟。然后,进入步骤s8。在步骤s12中,停止驱动冷却风扇60。在步骤s13中,执行规定时间的待机,例如3分钟。然后,进入步骤s4。
在步骤14中,以预先设定的负载比将光源122通常点亮。然后,进入步骤s13。在步骤s15中,执行规定时间的待机,例如3分钟。然后,进入步骤s6。在步骤16中,视为在液晶显示装置100发生了温度异常,进行温度异常的通知/报知,停止液晶显示装置100的控制。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通过对扩散板131的位移量、即向背面侧挠曲的挠曲量进行检测,对冷却风扇60进行驱动控制,所以能够有效地防止液晶显示装置100的温度上升时画质的劣化,能够尽可能地降低伴随驱动冷却风扇60的噪音,进行静音化。
另外,由于通过第一突出部件和第二突出部件51、52和变形量检测部件70,能够从扩散板131向背面侧的挠曲量比较小的初始阶段开始有效地检测扩散板131的挠曲量,所以在伴随液晶显示装置100内的温度上升不发生/进行画质劣化的安全方面,能够对冷却风扇60的驱动和光源122的点亮进行控制。
(第九实施方式)
图1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九实施方式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200的概略的结构的截面图。本发明实施方式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200,由于除去变形量检测元件70的结构,其余的结构构成为与第八实施方式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100大致相同,所以对对应的部分分别标注相同的参照符号,省略重复的说明。
变形量检测元件70构成为对光学部件130的变形量进行检测,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对光学部件130向背面侧挠曲的挠曲量进行检测,设置在与竖立设置有第二突出部件52的位置接近的位置。由此,采用变形量检测元件70,能够从扩散板131向背面侧的挠曲量比较小的初始阶段开始有效地检测扩散板131的挠曲量。
变形量检测元件70,具体而言,在光学部件130的背面侧,具有:被支撑在与被支撑部140b支撑的常温时的光学部件130分离规定的距离的初始位置、且设置为在与光学部件130接近/分离的方向即纵深方向Z能够位移的位移部件171;根据位移部件171的自初始位置起的位移量而挠曲,由该挠曲导致产生变形的变形部件172;和对伴随由变形部件172的挠曲导致的变形的形变量进行检测的形变检测部173。
位移部件171大致形成为棒状,例如由与第一突出部件和第二突出部件51、52相同的材质形成。位移部件171插通形成在背光源底座121的底板121a的贯通孔,配置在底板121a的背面侧的检测侧端部,固定于在底板121a的背面侧被悬臂支撑的变形部件172的自由端部。
变形部件172是板状的部件,作为其长边方向的一侧的端部的基端部,使用螺钉等的连接件固定于底板121a的外表面,在作为长边方向的另一侧的端部的自由端部固定有位移部件171的检测侧端部,自由端部以能够相对于基端部在Z2方向发生位移的方式设置。变形部件172以位移部件171维持初始位置的方式支撑位移部件171。
初始位置被决定为以下位置:配置在位移部件171的底板121a的正面侧的接触侧端部的前端,配置在第二突出部件52的前端的正面侧。例如,接触侧端部的前端被决定为以下位置:配置在与第一突出部件51的前端相同高度的位置。
形变检测部173由能够检测随着由变形部件172的挠曲导致的变形的形变量的形变测量仪(gauge)构成。形变检测部173安装在变形部件172的所述基端部和自由端部之间。形变检测部173构成为连续地对位移部件171的自初始位置起的位移量进行检测。形变检测部173向控制电路基板80输出检测结果。
图19是本发明的第九实施方式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200的驱动控制流程图。该控制流程图,是以在平时工作状态下使用液晶显示装置200为前提。除去液晶显示装置200发生温度异常而停止控制的情况之外,使液晶显示装置200不停止。如上所述,虽然连续地检测位移部件171的位移量,但是输出电平的判别基准(用于控制液晶显示装置200的阀值设定)例如被设定为电平A~C的三个阶段。
在步骤a1中,对电源导通的发生或来自待机状态(省电模式或屏幕保护)的恢复请求(信号输入)的发生进行监视。在步骤a2中,以预先设定的负载比将光源122通常点亮。在步骤a3中,执行规定时间的待机,例如10秒。
在步骤a4中,对来自形变检测部173的输出电平是否小于电平A进行判定,小于的情况下进入步骤a5,不小于的情况下进入步骤a12。在步骤a5中,以负载比50%驱动冷却风扇60。在步骤a6中,对来自形变检测部173的输出电平是否小于电平B进行判定,小于的情况下进入步骤a7,不小于的情况下进入步骤a14。
在步骤a7中,以负载比100%驱动冷却风扇60。在步骤a8中,对来自形变检测部173的输出电平是否小于电平C进行判定,小于的情况下进入步骤a9,不小于的情况下进入步骤a15。
在步骤a9中,将光源122的负载比再次设定为现状的80%。在步骤a10中,对再次设定的光源122的负载比相对于全负载(Full Duty)是否超过30%进行判定,超过的情况下进入步骤a11,未超过的情况下进入步骤a16。
在步骤a11中,执行规定时间的待机,例如5分钟。然后,进入步骤a8。在步骤a12中,停止冷却风扇60的驱动。在步骤a13中,执行规定时间的待机,例如3分钟。然后,进入步骤a4。
在步骤a14中,以预先设定的负载比将光源122通常点亮。然后,进入步骤a13。在步骤a15中,执行规定时间的待机,例如3分钟。然后,进入步骤a6。在步骤a16中,视为在液晶显示装置200发生了温度异常,进行温度异常的通知/报知,停止液晶显示装置200的控制。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通过对扩散板131的位移量、即向背面侧的挠曲量进行检测,对冷却风扇60进行驱动控制,所以能够有效地防止液晶显示装置200的温度上升时的画质的劣化,能够尽可能地降低伴随驱动冷却风扇60的噪音,进行静音化。
另外,由于通过第一突出部件和第二突出部件51、52和变行量检测部件70,能够从扩散板131向背面侧的挠曲量比较小的初始阶段开始有效地检测扩散板131的挠曲量,所以在伴随液晶显示装置200内的温度上升不发生/进行画质劣化的安全方面,能够控制驱动冷却风扇60和点亮光源122。
(第十实施方式)
图2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十实施方式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300的概略结构的截面图。本发明实施方式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300,由于除去变形量检测元件70的结构,其余的结构构成为与第八实施方式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100大致相同,所以对对应的部分分别标注相同的参照符号,省略重复的说明。
变形量检测元件70构成为对光学部件130的变形量进行检测,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以不接触的方式检测光学部件130向背面侧的挠曲量,被设置在与竖立设置有第二突出部件52的位置接近的位置。由此,使用变形量检测元件70,能够从扩散板131向背面侧的挠曲量比较小的初始阶段开始有效地检测扩散板131的挠曲量。
变形量检测元件70,具体而言,在光学部件130的背面侧,具有固定设置在与光学部件130分离的底板121a的距离测定部271。距离测定部271具有发光元件和受光元件,能够以不接触的方式检测至光学部件130位置的距离。距离测定部271通过测定至光学部件130的距离,能够连续地对光学部件130向背面侧挠曲的挠曲量进行检测。距离测定部271向控制电路基板80输出检测结果。本实施方式中,按照图19所示的控制流程图进行驱动控制。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通过检测扩散板131的位移量即向背面侧挠曲的挠曲量,能够对冷却风扇60进行驱动控制,所以,能够有效地防止液晶显示装置300的温度上升时的画质的劣化,能够尽可能地降低伴随驱动冷却风扇60的噪音,进行静音化。
另外,由于通过第一突出部件和第二突出部件51、52和变行量检测部件70,能够从扩散板131向背面侧挠曲的挠曲量比较小的初始阶段开始有效地检测扩散板131的挠曲量,所以在伴随液晶显示装置200内的温度上升不发生/进行画质劣化的安全方面,能够控制冷却风扇60的驱动和光源122的点亮。
另外,由于能够以不接触的方式检测扩散板131向背面侧挠曲的挠曲量,所以能够将装置结构简略化。
(第十一实施方式)
图2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十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400的概略的结构的截面图。本发明实施方式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400,由于除去变形量检测元件70的结构,其余的结构与第八实施方式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100大致相同,所以对对应的部分分别标注相同的参照符号,省略重复的说明。
变形量检测元件70构成为对光学部件130的变形量进行检测,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对光学部件130向背面侧挠曲的挠曲量进行检测,设置在与竖立设置有第二突出部件52的位置接近的位置。
变形量检测元件70,具体而言,在光学部件130的背面侧,具有:被支撑在与被支撑部140b支撑的常温时的光学部件130分离规定的距离的初始位置、且设置为在与光学部件130接近/分离的方向、即纵深方向Z能够位移的位移部件371;对位移部件371的自初始位置起向Z2方向的位移量进行检测的位移量检测部372;和对位移部件371向接近光学部件130的方向、即Z1方向施力的压缩螺旋弹簧373。
位移部件371大致形成为棒状,例如由与第一突出部件和第二突出部件51、52相同的材质形成。位移部件371,在作为其背面侧的端部的检查侧端部与背光源底座121的底板121a之间,以向Z1方向对位移部件371施力的方式安装有压缩螺旋弹簧373。压缩螺旋弹簧373,以位移部件371维持初始位置的方式,支撑位移部件371。
作为初始位置被决定为以下位置:作为位移部件371的正面侧的端部的前端、即接触侧端部的前端,配置在第二突出部件52的前端的正面侧的位置。例如,被决定为以下位置:接触侧端部的前端配置在与第一突出部件51的前端相同高度的位置。
位移量检测部372构成为包含开关元件,该开关元件能够伴随位移部件371的位移对导通状态和切断状态进行切换。开关元件由触觉开关实现。因此,当位移部件371向Z2方向位移规定的位移量时,位移量检测部372的设置在开关元件的操作部被按压,导通状态和切断状态被切换。位移量检测部372向控制电路基板80输出表示开关元件的状态的信号。
图22是本发明的第十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400的驱动控制流程图。该控制流程图,是以在平时工作状态下使用液晶显示装置400为前提。除去液晶显示装置400发生温度异常而停止控制的情况之外,使液晶显示装置400不停止。
在步骤b1中,对电源导通的发生或来自待机状态(省电模式或屏幕保护)的恢复请求(信号输入)的发生进行监视。在步骤b2中,以预先设定的负载比将光源122通常点亮。在步骤b3中,执行规定时间的待机,例如10秒。
在步骤b4中,对触觉开关是否是导通状态进行判定,触觉开关为导通状态的情况下进入步骤b5,不为导通状态的情况下进入步骤b6。在步骤b5中,驱动冷却风扇60,进入步骤b7。在步骤b6中,停止冷却风扇60的驱动。在步骤b7中,执行规定时间的待机,例如3分钟。然后,进入步骤b4。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通过检测扩散板131的位移量、即向背面侧挠曲的挠曲量,能够对冷却风扇60进行控制驱动,所以,能够有效地防止液晶显示装置400的温度上升时的画质的劣化,能够尽可能地降低伴随驱动冷却风扇60的噪音,进行静音化。
(第十二实施方式)
图2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十二实施方式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500的概略的结构的截面图。本发明实施方式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500,由于除去变形量检测元件70的结构,其余的结构与第八实施方式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100大致相同,所以对对应的部分分别标注相同的参照符号,省略重复的说明。
变形量检测元件70构成为对光学部件130的变形量进行检测,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对光学部件130向背面侧挠曲的挠曲量进行检测,设置在光学部件130的面方向外侧。详细而言,配置为检测光学部件130向长边方向伸长的伸长量。
变形量检测元件70,具体而言,具有对光学部件130向面方向伸长的伸长量进行检测的位移量检测部471。位移量检测部471构成为包括开关元件,该开关元件随着光学部件130向面方向的伸长,能够对导通状态和切断状态进行切换。开关元件由触觉开关实现。因此,当产生光学部件130向长边方向伸长规定的伸长量时,位移量检测部471的设置在开关元件的操作部被按压,导通状态和切断状态被切换。位移量检测部471向控制电路基板80输出表示开关元件的状态的信号。在本实施方式中,按照图22所示的控制流程图进行驱动控制。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通过检测扩散板131的位移量、即向背面侧的挠曲量,能够对冷却风扇60进行驱动控制,所以,能够有效地防止液晶显示装置500的温度上升时的画质的劣化,能够尽可能地降低伴随驱动冷却风扇60的噪音,进行静音化。
本发明在不脱离其主旨或主要特征,能够以其他的各种方式进行实施。因此,上述的实施方式在所有方面只不过是例示,本发明的范围是权利要求所示范围,不局限于说明书本文。另外,属于权利要求的范围的变形和变更全部是本发明的范围内的内容。

Claims (16)

1.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液晶面板,其具有液晶元件,用于通过所述液晶元件在一面侧显示图像;
配置在所述液晶面板的另一面侧的底座;
在所述液晶面板和所述底座之间,由与所述液晶面板大致平行配置的扩散板或加强板构成的板状部件;和
突出部,其固定设置于所述底座,向所述板状部件突出,
所述突出部包括:
第一突出部件,其为与所述液晶面板隔开第一距离设置的一个或多个第一突出部件,在所述板状部件规定小容许量区域,在该小容许量区域中,所述板状部件向底座一侧的位移量被限制,使得该位移量最大为预先规定的第一值;和
第二突出部件,其为与所述液晶面板隔开大于所述第一距离的第二距离设置的一个或多个第二突出部件,在所述板状部件规定大容许量区域,在该大容许量区域中,所述板状部件向底座一侧的位移量被限制,使得该位移量最大为大于所述预先规定的第一值的规定的第二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出部的至少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突出部件在常温下与所述板状部件隔离设置,
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突出部件和第二突出部件,对当所述板状部件的温度成为高于常温的温度时的所述板状部件向底座一侧的位移量进行限制。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大容许量区域被规定在关于板状部件的中心在相反侧分离的不同的位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大容许量区域和所述小容许量区域,在沿所述液晶面板的面方向中预先规定的第一方向和沿所述液晶面板的面方向中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分别规定有多个。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大容许量区域被规定为关于板状部件的中心呈环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板状部件的外缘部中的所述小容许量区域的一部分或与所述小容许量区域接近的位置的一部分形成有缺口。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板状部件的外缘部中的所述小容许量区域的一部分或与所述小容许量区域接近的位置的一部分,形成有向所述板状部件的面方向外侧突出的凸部,
所述图像显示装置还包括配置在所述凸部与所述液晶面板之间的间隔物。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小容许量区域的所述板状部件的厚度尺寸的最小值,被设定为小于所述大容许量区域的所述板状部件的厚度尺寸。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晶面板形成为长方形,
所述大容许量区域在所述液晶面板的短边方向排列规定有多个。
10.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能够显示图像的液晶面板;
照明装置,其配置在所述液晶面板的背面侧,具有对该液晶面板进行照明的照明用光源;
配置在所述液晶面板和所述照明用光源之间,由扩散板或加强板构成的板状部件;
支撑部,其以所述板状部件成为与所述液晶面板平行或大致平行的姿势的方式支撑所述板状部件的周边部;
对所述照明装置进行冷却的冷却装置;
变形量检测元件,其对所述板状部件向面方向伸长的伸长量或所述板状部件向背面侧挠曲的挠曲量进行检测;和
控制部,其根据从所述变形量检测元件输出的检测结果,对所述照明用光源和/或所述冷却装置的驱动进行控制,使得所述伸长量或挠曲量减少。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变形量检测元件包括:
位移部件,其在所述板状部件的背面侧,被支撑在预先规定的初始位置,且设置为在与所述板状部件接近/分离的方向上能够位移;和
对所述位移部件的自初始位置起的位移量进行检测的位移量检测部,
所述控制部,根据从所述位移量检测部输出的检测结果,对所述照明装置和/或所述冷却装置的驱动进行控制,使得所述位移部件回归到初始位置。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位移量检测部包括在光学方面对所述位移部件的自初始位置起的位移量进行检测的光检测部。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变形量检测元件还包括根据所述位移部件的自初始位置起的位移量发生变形的变形部件,
所述位移量检测部包括对所述变形部件的形变量进行检测的形变检测部。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变形量检测元件包括:在所述板状部件的背面侧,固定设置在与该板状部件分离的位置,以不接触的方式对到该板状部件的距离进行检测的距离测定部,
所述控制部,根据从所述距离测定部输出的检测结果,对所述照明装置和/或所述冷却装置的驱动进行控制,使得到所述板状部件的距离大于预先规定的距离。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变形量检测元件包括:
位移部件,其在所述板状部件的背面侧,设置为在与该板状部件接近/分离的方向上能够位移;和
随着所述位移部件的位移,能够对导通状态和切断状态进行切换的开关元件,
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开关元件的状态,对所述照明装置和/或所述冷却装置的驱动进行控制,使得所述位移部件回归到初始位置。
16.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变形量检测元件包括:
开关元件,其设置在所述板状部件的面方向外侧,随着所述板状部件向面方向的伸长,能够对导通状态和切断状态进行切换,
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开关元件的状态,对所述照明装置和/或所述冷却装置的驱动进行控制,使得所述板状部件向面方向的伸长减少。
CN201110062231.1A 2010-03-10 2011-03-10 图像显示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9324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53847 2010-03-10
JP2010053847A JP5119287B2 (ja) 2010-03-10 2010-03-10 画像表示装置
JP2010173072A JP5087660B2 (ja) 2010-07-30 2010-07-30 画像表示装置
JP2010-173072 2010-07-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93246A true CN102193246A (zh) 2011-09-21
CN102193246B CN102193246B (zh) 2015-04-22

Family

ID=445596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62231.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93246B (zh) 2010-03-10 2011-03-10 图像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8872998B2 (zh)
CN (1) CN102193246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42840A (zh) * 2014-01-27 2014-04-23 冠捷显示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背光模组中的支撑件的设计方法
CN108183085A (zh) * 2018-01-02 2018-06-1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载台及生产线制作设备
CN110678806A (zh) * 2017-05-30 2020-01-10 夏普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
CN110925671A (zh) * 2019-12-15 2020-03-27 宁波烨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led平板灯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839206B2 (en) 2011-06-22 2017-12-12 Ecotech Marine, Llc Lighting unit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US20140111067A1 (en) * 2012-10-18 2014-04-24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ront Case and LCD Device Using the Same
JP5519758B2 (ja) * 2012-11-09 2014-06-1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CN103672600B (zh) * 2013-12-02 2016-08-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JP7468165B2 (ja) * 2020-06-05 2024-04-16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発光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33962A (ja) * 2005-07-28 2007-02-08 Sharp Corp 液晶表示装置
US20070035942A1 (en) * 2005-08-12 2007-02-15 Innolux Display Corp. Backlight module having supporting posts and bumpy reflective plate
CN101382702A (zh) * 2007-09-07 2009-03-11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液晶显示装置
JP2009122368A (ja) * 2007-11-14 2009-06-04 Sharp Corp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支柱
CN101641637A (zh) * 2007-04-09 2010-02-03 夏普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显示装置和电视接收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326517A (ja) 1997-05-23 1998-12-08 Tama Electric Co Ltd 背面照光装置
KR100258839B1 (ko) 1998-01-24 2000-06-15 윤종용 엘씨디모듈
JP2000171773A (ja) 1998-12-02 2000-06-23 Sharp Corp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1227494A (ja) 2000-02-18 2001-08-24 Fujitsu General Ltd Pdpの放熱ファン装置
JP2004233828A (ja) 2003-01-31 2004-08-19 Sanyo Electric Co Ltd 液晶表示装置
JP4263030B2 (ja) 2003-06-25 2009-05-13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KR100577696B1 (ko) * 2003-12-15 2006-05-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균일한 셀갭을 가질 수 있는 화상액정표시장치
JP2007086649A (ja) 2005-09-26 2007-04-05 Sharp Corp 液晶表示装置
WO2009107459A1 (ja) 2008-02-27 2009-09-0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テレビ受信装置
JP2009238398A (ja) 2008-03-26 2009-10-15 Oji Paper Co Ltd 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33962A (ja) * 2005-07-28 2007-02-08 Sharp Corp 液晶表示装置
US20070035942A1 (en) * 2005-08-12 2007-02-15 Innolux Display Corp. Backlight module having supporting posts and bumpy reflective plate
CN101641637A (zh) * 2007-04-09 2010-02-03 夏普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显示装置和电视接收装置
CN101382702A (zh) * 2007-09-07 2009-03-11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液晶显示装置
JP2009122368A (ja) * 2007-11-14 2009-06-04 Sharp Corp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支柱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42840A (zh) * 2014-01-27 2014-04-23 冠捷显示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背光模组中的支撑件的设计方法
CN103742840B (zh) * 2014-01-27 2016-02-17 冠捷显示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背光模组中的支撑件的设计方法
CN110678806A (zh) * 2017-05-30 2020-01-10 夏普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
CN110678806B (zh) * 2017-05-30 2022-07-12 夏普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
CN108183085A (zh) * 2018-01-02 2018-06-1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载台及生产线制作设备
CN110925671A (zh) * 2019-12-15 2020-03-27 宁波烨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led平板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10221994A1 (en) 2011-09-15
US8872998B2 (en) 2014-10-28
CN102193246B (zh) 2015-04-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93246B (zh) 图像显示装置
CN107357063B (zh) 显示装置与包括该显示装置的拼接显示设备
US8979352B2 (en) Illumination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device
US8721150B2 (en) Backlight assembly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JP5636878B2 (ja) 表示装置、照明装置および筐体
US20130128128A1 (en) Lighting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device
US9693419B2 (en) Light source substrate, display apparatus, and light source substrate inspection method
KR20100109785A (ko) 액정표시장치
CN103226917A (zh) 平板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3052840B (zh)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US20150163928A1 (en) Display apparatus
US11782312B2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tiled display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US8233108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N101988998B (zh) 液晶显示装置
US20170192147A1 (en) Display apparatus
CN104100880A (zh) 背光单元及包括该背光单元的液晶显示装置
US9905169B2 (en) Display device
KR102468859B1 (ko) 터치패널을 구비한 표시장치
US9946103B2 (en) Display apparatus
CN103018952A (zh) 显示基板以及包括该显示基板的显示装置
US11327351B2 (en)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a light shielding layer covering a gap
US8817204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US20200096809A1 (en) Display device
KR102107419B1 (ko) 액정표시장치의 백라이트 유닛
KR20180022307A (ko) 디스플레이 디바이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422

Termination date: 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