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91269A - 以花生半片成熟种子为受体的非组织培养基因转化方法 - Google Patents

以花生半片成熟种子为受体的非组织培养基因转化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91269A
CN102191269A CN 201110074925 CN201110074925A CN102191269A CN 102191269 A CN102191269 A CN 102191269A CN 201110074925 CN201110074925 CN 201110074925 CN 201110074925 A CN201110074925 A CN 201110074925A CN 102191269 A CN102191269 A CN 1021912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plant
peanut
tissue culture
seed
accep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11007492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91269B (zh
Inventor
温世杰
刘海燕
梁炫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OP Research Institute of Guang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CROP Research Institute of Guang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OP Research Institute of Guang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CROP Research Institute of Guang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11100749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91269B/zh
Publication of CN1021912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912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912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9126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eeding Of Plants And Reproduction By Means Of Cultu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花生半片成熟种子为受体的非组织培养基因转化方法,该方法包括:(1)将花生种子去壳,用蒸馏水冲洗和浸泡;然后消毒,去种皮,切开种子,取含胚的半粒种子,沿胚的子叶节点切去胚芽,得到外植体;(2)将农杆菌接种至YEP液体培养液中,培养过夜;离心收集农杆菌菌体,并重悬于包含乙酰丁香酮的液体MS培养基中,得到侵染液;(3)将待外植体浸浮于侵染液中;取出外植体平铺于共培养培养基中,黑暗培养2-3天;再在光照下培养7-10天,得到共培养后的外植体;(4)将共培养后的外植体移至灭菌砂土中,培养驯化后,移入温室中繁殖。本发明方法实验周期短,转化效率和存活率高,在不同基因型花生品种间的转化效果稳定;避免了传统共培养法所要求的严格的组织培养技术。

Description

以花生半片成熟种子为受体的非组织培养基因转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转基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因转化方法,特别涉及一种以花生半片成熟种子为受体的农杆菌介导的非组织培养基因转化方法。
背景技术
花生(Arachis hypogaea L.)是重要的油料兼食用作物,是我国主要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之一。花生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在我国,花生产量约占油料作物总产量的1/2。
花生属于双子叶植物,是农杆菌的天然宿主,但表现出与多数豆科作物相同的弱点——外源基因导入难度大,这使得花生的转基因育种工作受到一定的限制,进展缓慢。
国外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开始花生组织培养研究,我国则从七十年代开始研究,目前已经建立了多种花生离体培养的再生体系。
自1983年第一例转基因植物问世以来,虽然只有二十几年的时间,但植物基因转化的发展却日新月异,硕果累累。自1994年Eapen和George首次报道获得花生转基因植株以来,花生的基因转化方法得到很多改进。
在花生转基因研究中,花生基因转化方法对遗传转化是至关重要的,它决定了如何高效地将外源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并再生出转基因植株。花生的转化方法可以分为基于组织培养的基因转化和非组织培养的基因转化。
基于组织培养的基因转化是以外植体,如成熟的胚或胚轴、子叶、幼叶,未成熟胚及其胚轴、子叶等为受体接受外源DNA,通过在添加有不同的外源激素的培养基上诱导不定芽或体细胞胚的发生,实现基因转化,其主要有农杆菌介导和基因枪介导两种方法。转化后的受体都要经过组织培养筛选抗性的转化系和再生抗性的转化植株等过程。此过程需要无菌环境、人工光照和控制温度、湿度等培养条件,转化效率一般受到受体基因型、外植体类型、培养筛选方法和再生植株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高效组培植株再生技术是基于组织培养的基因转化的必要的前提条件之一。
近十几年来,花生的遗传转化随着再生和转化技术的进步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目前形成两种主要的花生基因转化技术体系。一种为农杆菌介导基因转化,其以花生幼叶、子叶为外植体诱导不定芽或丛生芽,通过卡那霉素筛选、器官发生再生转化植株;另一种为基因枪介导转化,以未成熟胚或子叶和成熟胚、胚小叶为外植体诱导胚性愈伤组织,通过潮霉素筛选获得抗性转化体细胞胚,再生转化植株。但转化及再生率过低,而且同样的遗传转化体系在不同基因型的花生中转化效果差异明显,不能满足现代基因工程进行遗传育种的需要。
基于非组织培养的基因转化方法是不通过组培,其方法有花粉管导入法、子房注射法等,但这些方法的基因转化机制仍存在异议,而且基因的转化受到诸如花期等因素的限制,基因转化时间有一定的局限性。
已有不通过组培,直接转化成熟种胚生长点获得转化植株的报道。美国Mckently等报道将保留一片子叶的种胚划伤接种EHA101菌株。直接播种于消毒土内,由种胚接种后直接长出转化株,获得转基因花生植株,但种胚存活率只有15%,在800粒种胚中,只有10株获得种子,3株为阳性植株。Brar等报道成熟种胚顶端分生组织,经过基因枪用包被含GUS、Bar和番茄斑萎病毒外源基因的金粉轰击,获得8和3个转基因系。不通过组培,通过农杆菌和基因枪转化成熟种胚,由生长点直接获得转化植株获得成功,该项技术不需要组培设备,技术简单,并可缩短选育时间的优点,但仍需要解决存活率低,筛选效率低的问题。
综上所述,不管是基于组培或现有的非组织培养的基因转化法,都存在缺陷如再生周期长、存活率低、筛选难度大、在不同基因型花生品种间不稳定和设备昂贵等问题。目前还没有一种高通量、高效率、简便易操作、成本低的花生转基因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花生半片成熟种子为受体的农杆菌介导的非组织培养基因转化方法,以解决现有的花生基因转化方法中再生周期长、转化及再生率低、转化效果不稳定等问题,本发明方法通量高、转化效果好、不存在基因型依赖,而且操作简便,成本低。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以花生半片成熟种子为受体的非组织培养基因转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转化的受体:将花生种子去壳,用蒸馏水冲洗,再在蒸馏水中浸泡30-60分钟;然后消毒,去种皮,沿子叶间缝隙切开种子,取含胚的半粒种子,再沿胚的子叶节点切去胚芽(图1c、图2),得到待转化的外植体;
(2)侵染液制备:将含有待转化质粒的农杆菌接种至YEP液体培养液中,28℃振荡培养过夜;将YEP液体培养液离心收集农杆菌菌体,并将农杆菌菌体重悬于含有乙酰丁香酮的液体MS培养基中,得到侵染液;
(3)转化:将待转化的外植体浸浮于侵染液中10-20分钟,然后将外植体和侵染液在真空条件下静置10-20分钟;取出外植体,滤干菌液后平铺于共培养培养基中,黑暗培养2-3天;再在光照16h/d的条件下培养7-10天,得到共培养后的外植体;
(4)移植:将外植体移至灭菌砂土中,培养驯化后,移入温室中繁殖。
步骤(1)所述消毒是指将去壳后的花生种子在无菌环境下置于75%(V/V)乙醇中浸泡消毒20-30秒,然后用无菌水冲洗1-2次,再置于0.1%(W/V)HgCl2溶液中浸泡消毒8-10min,无菌水冲洗4-5次,滤干;
步骤(2)所述农杆菌为菌株EHA105;
步骤(2)所述待转化质粒为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3301或pCAMBIA1301-GmFAD3C;
步骤(2)所述液体MS培养基含有100m mol/L的乙酰丁香酮;
步骤(2)所述侵染液的浓度为OD600=0.6~1.0;
步骤(3)所述真空条件是指真空度为25-40Kpa;
步骤(3)所述共培养培养基的组成为MS+100uM Acetosyringone(乙酰丁香酮);
步骤(3)所述黑暗培养,其环境温度为24~28℃;
步骤(4)所述灭菌砂土的湿度为70~85%;
步骤(4)所述温室,其温度24-30℃、湿度40-60%。
本发明原理是:子叶节点的细胞层具有高度分化能力,且分裂速度快,此时正是导入外源基因的最佳时期(称之为植细细胞的感受态)。利用植物本身的内源激素使其分化成苗,可以避免外源激素对植物细胞的影响,减少变异,这样具有获得再生植株周期短、不经过脱分化,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小、能较好保持受体细胞的遗传稳定性以及转化的外源基因能实现稳定遗传等优点。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
(1)本发明方法只需常规的菌株培养,无须基因枪等贵重仪器,不需要金粉等昂贵的实验耗材,操作简便易行,实验周期短,转化效率和存活率高,在不同基因型花生品种间的转化效果稳定。
(2)本发明采用花生半片成熟种子作为农杆菌介导外源基因转化的受体系统,避免了传统农杆菌共培养法所要求的严格的组织培养技术,而且种子具有自然的形态建成能力和遗传传递能力,不存在再生植物的困难。
附图说明
图1是花生半片成熟种子外植体的制备示意图;其中,1a-消毒后的完整花生种子;1b-花生两片子叶;1c-含胚的子叶,沿子叶节点的位置切开;1d-用作外植体的半片成熟种子。
图2是花生成熟种子胚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子叶,2-胚,3-未成熟小叶,4-顶端分生组织,5-叶腋分生组织,6-子叶节点,7-胚轴,8-胚根,9-胚根尖。
图3是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3301的质粒图。
图4是实施例1中转抗除草剂(bar)基因的粤油7号T1代植株PCR鉴定电泳图。
图5是实施例1中转抗除草剂(bar)基因的珍珠红一号T1代植株PCR鉴定电泳图。
图6是重组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1-GmFAD3C的质粒图。
图7是实施例2中转GmFAD3C基因的粤油7号T2代植株PCR鉴定电泳图。
图8是实施例2中转GmFAD3C基因的粤油13号T2代植株PCR鉴定电泳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以花生半片成熟种子为外植体的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方法用于抗除草剂(bar)基因的转化
(1)选取成熟饱满的花生(粤油7号、珍珠红一号)种子,将花生种子去壳后用蒸馏水冲洗三次,再在蒸馏水中浸泡30分钟。在超净工作台上用75%(V/V)乙醇浸泡消毒30秒,无菌水冲洗1-2次,置于0.1%(W/V)HgCl2溶液中浸泡消毒10min,无菌水冲洗4-5次,用无菌滤纸吸干表面的水分,去种皮,沿子叶间缝隙切开种子,取含胚的半粒种子,再沿胚的子叶节点切去胚芽(如图1c、图2所示),得到待转化的外植体。
(2)以抗除草剂(bar)基因为待转基因,该基因的序列包含在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3301(如图3)中。将该载体采作电转化法导入农杆菌EHA105菌株中,然后将EHA105菌株按照1∶100的体积比接种至200ml YEB液体培养液中(含50mg/L卡那霉素)中,28℃振荡培养过夜。将培养物于3000转/分钟,离心10分钟收集菌体,将农杆菌菌体重悬于4℃预冷的液体MS培养基(含有100mmol/L乙酰丁香酮),使MS培养基的OD600=0.6,得到侵染液。
(3)将外植体浸浮在上述的侵染液中,使农杆菌与外植体充分接触,浸浮20分钟,再在真空条件下静置(真空度为25-40Kpa)10分钟,取出外植体,滤干菌液后平铺于共培养培养基(MS+100uM乙酰丁香酮)中,于24℃黑暗培养3天,再在光照16h/d的培养条件下,继续培养一周,得到共培养后的外植体;
(4)将步骤(3)中共培养好外植体移至湿度为70~85%的灭菌砂土中,培养驯化后;便可将其移入温室(温度24℃、湿度60%)生长、开花、结实。
从外植体制备至T1代种子的收获总用时与现有的通过组培方法得到的转基因种子提前了3个月至半年时间,与现有的非组培的转基因方法提前1-3个月。
按上述转化方法,对供试材料进行遗传转化处理,共处理了不同花生种子300粒,存活率为56%,所有生存下来的种胚都能结果,并筛选出T1代PCR阳性植株19株。筛选结果见表1。
对本实例转抗除草剂(bar)基因的粤油7号T1代转基因植株进行PCR鉴定,结果如图4所示。其中,M:DL2000;1-22:不同转化植株的PCR鉴定结果,可见其中1、3、5、6、10、13、16、17、19、22呈阳性。“-”:以非转化植株为模板的阴性对照;“+”:以pCAMBIA3301质粒为模板的阳性对照;PCR引物为筛选标记基因bar基因的特异性引物。
对转抗除草剂(bar)基因的珍珠红一号T1代转基因植株进行PCR鉴定,结果如图5所示。其中,M:DL2000;1-21:不同转化植株的PCR鉴定结果,可见其中2、3、8、11、12、17呈阳性;“+”:以pCAMBIA3301质粒为模板的阳性对照;“-”以非转化植株为模板的阴性对照。PCR引物为筛选标记基因bar基因的特异性引物。
引物序列为:
BarFwd:CAATCCTCGAGTCTACCATGAGCCCAGAAC
BarRev:GAATCCTCGAGTCAAATCTCGGTGACGGGCA
表1
Figure BDA0000052351100000061
实施例2:以花生半片成熟种子为外植体的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方法用于大豆GmFAD3C基因的转化
(1)选取成熟饱满的花生(粤油7号、粤油13号)种子,将花生种子去壳后用蒸馏水冲洗三次,再在蒸馏水中浸泡60分钟。在超净工作台上用75%(V/V)乙醇浸泡消毒20秒,无菌水冲洗1-2次,置于0.1%(W/V)HgCl2溶液中浸泡消毒8min,无菌水冲洗4-5次,用无菌滤纸吸干表面的水分,去种皮,沿子叶间缝隙切开种子,取含胚的半粒种子,再沿胚的子叶节点切去胚芽(如图1c、图2所示),得到待转化的外植体。
(2)在大豆GmFAD3C基因两端分别连上NcoI和SpeI酶切位点,用NcoI和SpeI双酶切后连入用NcoI和SpeI双酶切的pCAMBIA1301载体,构建包含大豆GmFAD3C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1-GmFAD3C(如图6所示)。将该载体通过电转化的方法导入农杆菌EHA105菌株,将经鉴定为阳性的EHA105菌株按照1∶100的体积比接种至200ml YEB液体培养液中(含有50ug/ml利福平,50ug/ml卡那霉素)中,28℃振荡培养过夜。将培养物于3000转/分钟,离心10分钟收集菌体,将农杆菌菌体重悬于液体MS+100mmol/L乙酰丁香酮培养基中,使OD600=1.0,得到侵染液;
(3)将外植体浸浮在上述的菌液中,使农杆菌与外植体充分接触,浸浮10分钟,再在真空条件(真空度为25-40Kpa)下静置20分钟,取出外植体,滤干菌液后平铺于共培养培养基(MS+100uM乙酰丁香酮)中,于28℃黑暗培养2天,再在光照16h/d的培养条件下,继续培养10天,得到共培养后的外植体;
(4)将共培养好外植体移至湿度为70~85%的灭菌砂土中,培养驯化后;便可将其移入温室(温度30℃、湿度40%)生长、开花、结实。
从外植体制备至T1代种子的收获总用时与现有的通过组培方法得到的转基因种子提前了3个月至半年时间,与现有的非组培的转基因方法提前1-3个月。
按上述转化方法,对供试材料进行遗传转化处理,共处理了不同花生种子1000粒,存活率为60%,所有生存下来的种胚都能结果,并筛选出T1代PCR阳性植株60株(表2)。
对本实施例中转大豆GmFAD3C基因的粤油7号T2转基因植株进行PCR鉴定,结果如图7所示。其中,M:DL2000;1-6:不同转化植株的PCR鉴定结果,可见其中1、2、3、4、5呈阳性。“-”:以非转化植株为模板的阴性对照;“+”:以大豆GmFAD3C基因质粒为模板的阳性对照;PCR引物为筛选标记基因hpt基因的特异性引物。
对转大豆GmFAD3C基因的粤油13号T2转基因植株进行PCR鉴定,结果如图8所示。其中,M:DL2000;1-6:不同转化植株的PCR鉴定结果,可见其中1、2、3、4、5、6呈阳性。“-”:以非转化植株为模板的阴性对照;“+”:以大豆GmFAD3C基因质粒为模板的阳性对照;PCR引物为筛选标记基因hpt基因的特异性引物。
引物序列为:
Hyg F:GCTCCATACAAGCCAACCAC
Hyg R:CGAAAAGTTCGACAGCGTCTC
表2
Figure BDA0000052351100000071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以花生半片成熟种子为受体的非组织培养基因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花生种子去壳,用蒸馏水冲洗,再在蒸馏水中浸泡30-60分钟;然后消毒,去种皮,沿子叶间缝隙切开种子,取含胚的半粒种子,再沿胚的子叶节点切去胚芽,得到待转化的外植体;
(2)将含有待转化质粒的农杆菌接种至YEP液体培养液中,28℃振荡培养过夜;将YEP液体培养液离心收集农杆菌菌体,并将农杆菌菌体重悬于含有乙酰丁香酮的液体MS培养基中,得到侵染液;
(3)将待转化的外植体浸浮于侵染液中10-20分钟,然后将外植体和侵染液在真空条件下静置10-20分钟;取出外植体,滤干菌液后平铺于共培养培养基中,黑暗培养2-3天;再在光照16h/d的条件下培养7-10天,得到共培养后的外植体;
(4)将共培养后的外植体移至灭菌砂土中,培养驯化后,移入温室中繁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以花生半片成熟种子为受体的非组织培养基因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消毒是指将去壳后的花生种子在无菌环境下置于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中浸泡消毒20-30秒,然后用无菌水冲洗1-2次,再置于质量体积分数为0.1%的HgCl2溶液中浸泡消毒8-10min,然后用无菌水冲洗4-5次,滤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以花生半片成熟种子为受体的非组织培养基因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农杆菌为菌株EHA10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以花生半片成熟种子为受体的非组织培养基因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待转化质粒为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3301或pCAMBIA1301-GmFAD3C。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以花生半片成熟种子为受体的非组织培养基因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液体MS培养基含有100mmol/L的乙酰丁香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以花生半片成熟种子为受体的非组织培养基因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侵染液的浓度为OD600=0.6~1.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以花生半片成熟种子为受体的非组织培养基因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真空条件是指真空度为25-40Kpa。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以花生半片成熟种子为受体的非组织培养基因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共培养培养基是含有100uM乙酰丁香酮的MS培养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以花生半片成熟种子为受体的非组织培养基因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黑暗培养,其环境温度为24~28℃。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以花生半片成熟种子为受体的非组织培养基因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灭菌砂土的湿度为70~85%;所述温室,其温度为24-30℃、湿度为40-60%。
CN201110074925A 2011-03-28 2011-03-28 以花生半片成熟种子为受体的非组织培养基因转化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912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74925A CN102191269B (zh) 2011-03-28 2011-03-28 以花生半片成熟种子为受体的非组织培养基因转化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74925A CN102191269B (zh) 2011-03-28 2011-03-28 以花生半片成熟种子为受体的非组织培养基因转化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91269A true CN102191269A (zh) 2011-09-21
CN102191269B CN102191269B (zh) 2012-09-19

Family

ID=446001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7492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91269B (zh) 2011-03-28 2011-03-28 以花生半片成熟种子为受体的非组织培养基因转化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91269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80086A (zh) * 2016-12-12 2017-03-08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利用横切花生种子快速获得转基因花生的方法及其应用
CN106755071A (zh) * 2016-12-12 2017-05-31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利用花生子叶快速获得转基因花生的方法及其应用
CN107217070A (zh) * 2017-05-22 2017-09-29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一种基于TALENs基因编辑花生育种方法
CN110699377A (zh) * 2019-11-11 2020-01-17 淮北师范大学 一种花生转基因的方法
CN112708634A (zh) * 2021-02-02 2021-04-27 河北农业大学 一种农杆菌介导的花生快速遗传转化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13458A (zh) * 2007-06-28 2008-01-30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一种农杆菌介导的洋葱表皮细胞转化方法
CN101445805A (zh) * 2008-09-28 2009-06-03 天津彰科科技有限公司 基因捕获载体及建立全基因组突变胚胎干细胞库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13458A (zh) * 2007-06-28 2008-01-30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一种农杆菌介导的洋葱表皮细胞转化方法
CN101445805A (zh) * 2008-09-28 2009-06-03 天津彰科科技有限公司 基因捕获载体及建立全基因组突变胚胎干细胞库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100630 邱金梅等 根癌农杆菌介导花生高效遗传转化体系的优化 208-211 1-10 第32卷, 第2期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80086A (zh) * 2016-12-12 2017-03-08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利用横切花生种子快速获得转基因花生的方法及其应用
CN106755071A (zh) * 2016-12-12 2017-05-31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利用花生子叶快速获得转基因花生的方法及其应用
CN107217070A (zh) * 2017-05-22 2017-09-29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一种基于TALENs基因编辑花生育种方法
CN110699377A (zh) * 2019-11-11 2020-01-17 淮北师范大学 一种花生转基因的方法
CN112708634A (zh) * 2021-02-02 2021-04-27 河北农业大学 一种农杆菌介导的花生快速遗传转化方法
CN112708634B (zh) * 2021-02-02 2021-09-10 河北农业大学 一种农杆菌介导的花生快速遗传转化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91269B (zh) 2012-09-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45808B (zh) 以花生种子休眠芽胚轴为外植体的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方法
CN101948867B (zh) 一种农杆菌介导的小油桐基因转化方法
CN102220277B (zh) 一种水稻中花11高效再生及转化体系建立的方法
CN108456690B (zh) 一种甘蓝型油菜高效遗传转化及快速鉴定方法
CN111690678B (zh) 一种利用发根农杆菌转化获得整株转基因木本植株的方法
CN102296086B (zh) 农杆菌介导的大麦成熟胚愈伤组织转化方法
CN102191269B (zh) 以花生半片成熟种子为受体的非组织培养基因转化方法
CN111893133A (zh) 一种农杆菌介导的菜心遗传转化方法
CN101857875B (zh) 农杆菌介导对麻风树进行基因转化的方法
CA2505499C (en) Methods of plant regener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CN103993036A (zh) 一种用于紫萍愈伤诱导并且能实现转基因稳定遗传的转化体系
CN107475287B (zh) 一种茄子遗传转化方法
CN102499075A (zh) 一种制备大豆复合型外植体的方法及用该外植体制备快速转基因大豆植株的方法
CN110305894B (zh) 一种快速高效的楸遗传转化方法
CN101736028A (zh) 一种以大豆子叶节为受体不依赖组织培养的大豆遗传转化新方法
CN101016544A (zh) 一种利用茎尖为受体建立冬枣遗传转化体系的方法
CN1283784C (zh) 一种建立黑麦草转基因受体体系的方法及其应用
CN102002512A (zh) 一种大豆遗传转化方法
CN113755521B (zh) 一种由农杆菌介导的草莓‘甜查理’遗传转化体系的构建方法
CN105063086A (zh) 一种快速获得大量转基因佛甲草新品种的分子育种方法
CN104871972B (zh) 有效控制西瓜不定芽水渍化现象发生的高频再生体系建立方法
CN101717786B (zh) 一种快速获得大豆转基因愈伤组织的转化方法
JP2008259497A (ja) アグロバクテリウムを介したダイズ国内品種の形質転換体作出方法並びに形質転換体当代及び後代の種子を短期間で獲得する方法
CN101233824B (zh) 马铃薯微型薯的遗传转化方法
Petri et al. Highly efficient transformation protocol for plum (Prunus domestica 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919

Termination date: 2014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