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89857A - 印刷方法、发光层形成方法、有机发光器件形成方法及有机发光器件 - Google Patents

印刷方法、发光层形成方法、有机发光器件形成方法及有机发光器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89857A
CN102189857A CN2011100332732A CN201110033273A CN102189857A CN 102189857 A CN102189857 A CN 102189857A CN 2011100332732 A CN2011100332732 A CN 2011100332732A CN 201110033273 A CN201110033273 A CN 201110033273A CN 102189857 A CN102189857 A CN 1021898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ink
plate cylinder
printing
base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3327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森户秀
道家弘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1898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8985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3/00Cylinder presses, i.e. presse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cylinder co-operating with at least one flat type-bed
    • B41F3/18Cylinder presses, i.e. presse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cylinder co-operating with at least one flat type-bed of special construction or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 B41F3/20Cylinder presses, i.e. presse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cylinder co-operating with at least one flat type-bed of special construction or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with fixed type-beds and travelling impression cylind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3/00Cylinder presses, i.e. presse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cylinder co-operating with at least one flat type-bed
    • B41F3/46Details
    • B41F3/51Type-beds; Support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3/00Cylinder presses, i.e. presse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cylinder co-operating with at least one flat type-bed
    • B41F3/46Details
    • B41F3/58Driving, synchronising, or control gea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3/00Cylinder presses, i.e. presse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cylinder co-operating with at least one flat type-bed
    • B41F3/46Details
    • B41F3/81Inking uni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1/00Inking and printing with a printer's forme
    • B41M1/02Letterpress printing, e.g. book printing
    • B41M1/04Flexographic printing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71/10Deposition of organic active material
    • H10K71/16Deposition of organic active material using physical vapour deposition [PVD], e.g. vacuum deposition or sputtering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71/40Thermal treatment, e.g. annealing in the presence of a solvent vapour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71/10Deposition of organic active material
    • H10K71/12Deposition of organic active material using liquid deposition, e.g. spin coating
    • H10K71/13Deposition of organic active material using liquid deposition, e.g. spin coating using printing techniques, e.g. ink-jet printing or screen prin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rinting Method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Rotary Presses (AREA)
  • Inks, Pencil-Leads, Or Cray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以均匀的厚度在基材上印刷油墨的印刷方法。印刷机(10)具备:框架(5);被固定在框架(5)上而且其上表面具有多个网穴(2)的平板状网纹版(1);向网纹版(1)的上表面供给油墨(30)的油墨供给部(7);被固定在框架(5)上且承载平板状基材(52)的基材平面版(6);以及在框架(5)上设置能够在框架(5)上移动的印版滚筒(24)。印版滚筒(24)具有由弹性材料构成的柔性版(23),该柔性版(23)与网纹版(1)的上表面抵接并接受油墨(30),然后使该油墨(30)转移到基材(52)上。在此,油墨(30)的剪切速度100/秒时的粘度(油墨温度23℃)在51~200cP的范围内。另外,印版滚筒(24)受控制部(9)控制,从而使印版滚筒(24)对于框架(5)而言的旋转速度成为20rpm以上。

Description

印刷方法、发光层形成方法、有机发光器件形成方法及有机发光器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张叶式(枚様式)印刷机进行柔性版(Fleox)印刷的印刷方法。另外,本发明还涉及使用该印刷方法而形成有机发光器件的发光元件层中的发光层的方法。此外,本发明还涉及包含使用所述印刷方法形成发光层的工序的有机发光器件的形成方法及有机发光器件。
背景技术
作为高精度且张叶式印刷0.01~1μm左右的薄层的方法,使用具有由弹性材料构成的凸版(柔性版)的印版滚筒(版胴)的柔性版印刷,已经广为人知。在柔性版印刷中,使用由橡胶或树脂等弹性材料构成的柔软的柔性版,此外,用比凹版印刷及凹版胶(gravure offset)印刷等低的印压进行印刷。因此,柔性版印刷适用于在对于压力而言的耐性较低的层上,高精度地印刷新的细微层。
例如在引用文献1中提出的有机EL面板制造用印刷机,具备:承载基材的基材平面版(定盤);配置在基材平面版上且具有柔性版的旋转式印版滚筒;以及与印版滚筒对置地配置的网纹传墨辊(Anilox Roll)。在引用文献1中,利用上述有机EL面板制造用印刷机,在对于压力而言的耐性较低的像素电极上,印刷有机发光层用油墨,从而形成有机发光层。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59496号公报
如上所述,柔性版由橡胶或树脂等柔软的弹性材料形成。因此,为了将油墨转移到基材上而将柔性版按压到基材之际,使柔性版朝着里边弹性变形。这时,朝着里边弹性变形的柔性版,产生朝外方向(基材的方向)的弹性的反作用力。在这种情况下,要考虑因弹性的反作用力而产生的柔性版对于基材而言的弹跳。这时,起因于弹跳时的振动,在基材上印刷的油墨的厚度就会产生偏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情况研制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以均匀的厚度在基材上印刷油墨的印刷方法。
本发明的印刷方法,使用张叶式印刷机进行柔性版印刷,其特征在于,包括:将基材承载到被固定在框架上的基材平面版上的工序;向被固定在所述框架上而且其上表面具有多个网穴(cell)的平板状的网纹版供给油墨的工序;使印版滚筒在所述网纹版上移动,从而使印版滚筒的柔性版从网纹版的网穴接受油墨的工序;以及使所述印版滚筒在所述基材平面版上的基材上移动,从而使油墨从印版滚筒的柔性版转移到基材上的工序,所述油墨的剪切速度100/秒时的粘度(油墨温度23℃)在51~200cP的范围内,所述印版滚筒的柔性版由弹性材料构成,在使所述印版滚筒在所述基材上移动之际,所述印版滚筒的旋转速度为20rpm以上。
在本发明的印刷方法中,优选的是,所述油墨由溶剂和在溶剂中溶解的固态物质构成;所述溶剂,其表面张力为37dyne/cm以下,而且其沸点在165~265℃的范围内。
在本发明的印刷方法中,优选的是,所述油墨中的固态物质的含量,在1.5~4.0重量%的范围内。
在本发明的印刷方法中,所述网纹版,具有多个被配置在网纹版的上表面而且被来自油墨供给部的油墨填充的网穴,这些多个网穴被格子状地配置也可。这时,优选的是,在网纹版中,网穴的线数在100~300线/inch的范围内,而且网穴的总面积在网纹版的成膜部位中所占的比例在55~95%的范围内,各网穴的深度在15~100μm的范围内。
在本发明的印刷方法中,所述网纹版,具有多个被配置在网纹版的上表面而且被来自油墨供给部的油墨填充的网穴,这些多个网穴被条纹状地配置也可。这时,优选的是,在网纹版中,网穴的线数在100~300线/inch的范围内,而且网穴的总面积在网纹版的成膜部位中所占的比例在55~95%的范围内;各网穴的深度在15~100μm的范围内;在各网穴中,印刷方向的最大宽度b和与印刷方向正交的方向的最大宽度a之比b/a为0.6以上。
在本发明的印刷方法中,所述印版滚筒的柔性版也可以由能够进行水显影的树脂材料构成。
在本发明的印刷方法中,所述印版滚筒的柔性版也可以由能够进行激光雕刻的树脂材料构成。
在本发明的印刷方法中,所述印版滚筒也可以包括金属辊和被粘接材料固定在金属辊的外周上的柔性版。
在本发明的印刷方法中,所述印版滚筒也可以包括金属辊、包围金属辊的圆筒状的塑料套筒和设置在塑料套筒的外周上的柔性版。这时,所述塑料套筒也可以利用在所述金属辊内配置的所述气压夹持机构固定在金属辊上。或者,所述塑料套筒也可以利用在所述金属辊内配置的吸附机构固定在金属辊上。
本发明的发光层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上述印刷方法形成具备对置的电极和在该电极之间配置且至少具有发光层的发光元件层的有机发光器件的该发光层,其特征在于,包括:使至少含有有机发光材料的油墨填充到所述网纹版的网穴的工序;使所述印版滚筒的柔性版从该网穴接受所述油墨的工序;以及使所述印版滚筒上的所述油墨转移到基材上的工序,所述油墨的剪切速度100/秒时的粘度(油墨温度23℃)在51~200cP的范围内,在使所述印版滚筒在所述基材上移动之际,所述印版滚筒的旋转速度为20rpm以上。
本发明的有机发光器件的形成方法,形成包含对置的电极和在该电极之间配置且至少具有发光层的发光元件层的有机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准备基材的工序;在所述基材上形成具有所需的图案的第1电极层的工序;在所述基材上形成且具有使所述第1电极层的所需的部位在上方露出的多个开口部的绝缘层的工序;在所述开口部内及所述绝缘层上形成空穴注入层的工序;在所述开口部内的所述空穴注入层上形成发光层的工序;以及与所述发光层中的位于所需的开口部内的发光层连接地形成第2电极层的工序,所述空穴注入层,采用凹版印刷法或凹版胶印刷法完全覆盖所述多个开口部地形成,所述发光层采用上述发光层形成方法形成。
本发明的有机发光器件形成方法也可以进而包括在所述空穴注入层和所述发光层之间形成空穴输送层的工序。这时所述空穴输送层,采用凹版印刷法或凹版胶印刷法以完全覆盖所述多个开口部的方式形成。
本发明的有机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具备:基材;以所需的图案在该基材上形成的第1电极层;在所述基材上形成且具有使所述第1电极层的所需的部位在上方露出的多个开口部的绝缘层;以覆盖各开口部内的第1电极层的方式在各开口部内形成并且至少具有发光层和空穴注入层的发光元件层;以及以与所述发光元件层中的位于所需的开口部内的发光元件层连接的方式形成的第2电极层,采用上述记载的发光层形成方法,形成所述发光元件层的发光层。
在本发明的有机发光器件中,所述基材由透明基材构成,所述第1电极层由透明电极层构成也可。
在本发明的有机发光器件中,优选的是,构成所述发光元件层的所述发光层的厚度为70nm以上。
在本发明的有机发光器件中,所述发光元件层也可以具有在所述绝缘部的开口部内形成的空穴注入层、发光层及电子注入层。这时,空穴注入层、发光层及电子注入层按照空穴注入层/发光层/电子注入层的顺序层叠。
在本发明的有机发光器件中,所述发光元件层也可以具有在所述绝缘部的开口部内形成的空穴注入层、空穴输送层、发光层及电子注入层。这时,空穴注入层、空穴输送层、发光层及电子注入层按照空穴注入层/空穴输送层/发光层/电子注入层的顺序层叠。
本发明的有机发光器件也可以是无源矩阵型的有机发光器件。
本发明的有机发光器件也可以是有源矩阵型的有机发光器件。
本发明的有机发光器件也可以是在所述绝缘层上具备最大开口宽度为10mm以上的所述开口部的有机发光广告画。
本发明的有机发光器件也可以具备彩色滤光层。另外,本发明的有机发光器件也可以在该彩色滤光层和所述第1电极层之间具备颜色变换荧光体层。
在本发明的有机发光器件中,所述发光元件层也可以是发出包含白色的所需的颜色的光或者是发出以规定图案组合所需的多种颜色的光的层。
在本发明的有机发光器件中,所述发光元件层是发出蓝色的光;所述颜色变换荧光体层,具备将蓝色光变换成绿色荧光后发光的绿色变换层和将蓝色光变换成红色荧光后发光的红色变换层也可。
在本发明的有机发光器件中,通过形成所述空穴注入层用的涂膜,然后在1分钟以内形成所述发光层用的涂膜,并在100~200℃的范围内同时一起干燥这两层来形成所述空穴注入层及所述发光层也可。
依据本发明,使用张叶式印刷机进行柔性版印刷的印刷方法,其中包括:将基材承载到被固定在框架上的基材平面版上的工序;向被固定在框架上而且其上表面具有多个网穴的平板状的网纹版供给油墨的工序;使印版滚筒在网纹版上移动,从而使印版滚筒的柔性版从网纹版的网穴接受油墨的工序;以及使印版滚筒在基材平面版上的基材上移动,从而使油墨从印版滚筒的柔性版转移到基材上的工序。此外,油墨的剪切速度100/秒时的粘度(油墨温度23℃)在51~200cP的范围内,此外,印版滚筒的柔性版由弹性材料构成。在这种印刷方法中,在使印版滚筒在基材上移动之际,印版滚筒每分钟的旋转速度成为20rpm以上。这样,通过使印版滚筒的旋转速度在20rpm以上,即使一部分柔性版产生朝外的弹性反作用力时,也能够在该一部分柔性版产生对于基材而言的弹跳之前,使该一部分柔性版疏远基材。由此,能够防止起因于柔性版的弹跳而使在基材上被印刷的油墨的厚度产生偏差。
依据本发明,使用上述印刷方法形成有机发光器件的发光层的方法,其中包括:使至少含有有机发光材料的发光层用的油墨填充到网纹版的网穴的工序;使印版滚筒的柔性版从该网穴接受发光层用的油墨的工序;以及使印版滚筒上的发光层用的油墨转移到基材上的工序。另外,发光层用的油墨的剪切速度100/秒时的粘度(油墨温度23℃)在51~200cP的范围内。此外,在使印版滚筒在基材上移动之际,印版滚筒的每分钟的旋转速度成为20rpm以上。这样,通过使印版滚筒的旋转速度在20rpm以上,即使一部分柔性版产生朝外的弹性反作用力时,也能够在该一部分柔性版产生对于基材而言的弹跳之前,使该一部分柔性版疏远基材。由此,能够防止起因于柔性版的弹跳而使在基材上被印刷的发光层用油墨的厚度产生偏差。
依据本发明,形成有机发光器件的方法,其中包括:准备基材的工序;在基材上形成具有所需的图案的第1电极层的工序;在基材上形成且具有使第1电极层的所需的部位在上方露出的多个开口部的绝缘层的工序;在开口部内及绝缘层上形成空穴注入层的工序;在开口部内的空穴注入层上形成发光层的工序;以与发光层中位于所需的开口部内的发光层连接的方式形成第2电极层的工序。其中,空穴注入层采用凹版印刷法或凹版胶印刷法以完全覆盖多个开口部的方式形成。另一方面,发光层则采用上述发光层形成方法形成。因此,能提供具有厚度均匀的发光层的有机发光器件基材。
依据本发明,有机发光器件具备:基材;以所需的图案在该基材上形成的第1电极层;在基材上形成且具有使第1电极层的所需的部位在上方露出的多个开口部的绝缘层;以覆盖各开口部内的第1电极层的方式在各开口部内形成、并且至少具有发光层和空穴注入层的发光元件层;以与所述发光元件层中的位于所需的开口部内的发光元件层连接的方式形成的第2电极层。其中,发光层采用上述发光层形成方法形成。因此,能提供具有厚度均匀的发光层的有机发光器件基材。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印刷机的侧面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网纹版的平面图。
图3(a)(b)(c)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网纹版的网穴的印刷方向上的宽度b和与它正交的方向上的宽度a之比b/a的平面图。
图4(a)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印版滚筒的侧面图,图4(b)是表示从箭头IVb方向观察图4(a)的印版滚筒时的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有机发光器件的局部剖面斜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有机发光器件的形成方法的图。
图7(a)是表示第1比较例中的印刷机的侧面图,图7(b)是表示第2比较例中的印刷机的侧面图。
图8是表示在第1或第2比较例中利用印版滚筒将油墨印刷到基材上的情况的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网纹版的其它实施方式的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网纹版的其它实施方式的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网纹版的其它实施方式的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印版滚筒的其它实施方式的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有机发光器件的其它实施方式的平面图。
图14是表示在图13所示的有机发光器件中发光层和绝缘层的开口部的关系的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有机发光器件的其它实施方式的斜视图。
图16是表示图15所示的有机发光器件的A-A线上的剖面图。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有机发光器件的其它实施方式的局部剖面图。
图18是表示本发明的有机发光器件的其它实施方式的局部剖面图。
图19(a)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印刷物的线宽的测定部位的图,图19(b)用于讲述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印刷物的膜厚变动率的计算方法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图5,讲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首先,参照图1,讲述印刷机10的整体。
(印刷机)
如图1所示,印刷机10具备框架5、被固定在框架5上而且其上表面具有多个网穴2的平板状的网纹版1、被固定在框架5上且承载平板状的基材52的基材平面版6、以及在框架5上设置的印版滚筒24。印版滚筒24能够沿着用箭头P所示的印刷方向在框架5上移动。另外,如图1所示,在印版滚筒24的移动方向侧(图1的右侧),有对网纹版1的上表面供给油墨30的油墨供给部7、和使油墨供给部7供给的油墨30填充到网纹版1的网穴2内的刮墨刀(doctor)系统8。刮墨刀系统8具有将网纹版1上的油墨30朝着图1中的右方向搂的第1刮墨刀8a和将油墨30朝着图1中的左方向搂的第2刮墨刀8b。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印刷机10是对基材52逐张实施印刷的印刷机即所谓张叶式的印刷机10。
如图1所示,印版滚筒24包括朝着用箭头R所示的方向旋转的金属辊25和被粘接材料固定在金属辊25的外周上的柔性版23。该柔性版23,如后文所述由弹性材料构成。当该柔性版23的凸部23a(参照图1)抵接到网纹版1的上表面时,网穴2内的油墨30被柔性版23接受。被柔性版23接受的油墨30,随后转移到承载在基材平面版6上的基材52上。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印刷机10中,实施使用柔性版23的柔性版印刷。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印刷机10中,如后文所述,使用剪切速度100/秒时的粘度(油墨温度23℃)在51~200cP的范围内的油墨30。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印刷机10中,能够使用粘度比一般的油墨低的油墨30。如后文所述,采用柔性版印刷法,为了使低粘度的油墨30以均匀的厚度转移到基材52上,提高印版滚筒24的旋转速度至关重要。
在进行柔性版印刷的印刷机中,通常构成为:不仅使印版滚筒旋转,而且使网纹版(或网纹传墨辊)及基材平面版(或加压辊)也移动或旋转。这时,印版滚筒以与网纹版(或网纹传墨辊)及基材平面版(或加压辊)的移动或旋转同步的方式被旋转驱动。因此,如果提高印版滚筒的旋转驱动,或者使印版滚筒的旋转驱动急剧变化,就能想到不会与网纹版(或网纹传墨辊)及基材平面版(或加压辊)同步。因此,在印版滚筒旋转并且网纹版(或网纹传墨辊)及基材平面版(或加压辊)也移动或旋转的印刷机中,就很难提高印版滚筒的旋转速度,或者使印版滚筒的旋转驱动急剧变化。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的印刷机10中,如上所述,平板状的网纹版1和承载基材52的平板状的基材平面版6都被固定在框架5上。此外,印版滚筒24以能在框架5上移动地设置在框架5上。这样,在印刷机10中,使印版滚筒24相对于静止的平板状的网纹版1及平板状的基材平面版6移动,从而实施柔性版印刷。因此,能够不产生印版滚筒24的错位或振动偏差而提高印版滚筒24的旋转速度,或者使印版滚筒24的旋转速度急剧变化。
在本实施方式的印刷机10中,使印版滚筒24在基材平面版6上的基材52上移动之际,印版滚筒24的旋转速度被控制部9控制成为20rpm以上(每分钟20转以上)。因此,如后文所述,能够抑制转移到基材52上的油墨30形成的层的厚度的偏差。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印刷机10中,如图1所示,网纹版1的花样部(网穴2中向印版滚筒24的柔性版部23供给油墨30的部分)在印刷方向P上的中心点和基材52的花样部(基材52中被印刷机10印刷油墨30的部分)的印刷方向P的中心点之间的距离成为D1。在印刷机10中,该距离D1被设定成为印版滚筒24的周长D2的n倍(n为1以上的整数)。另外,网纹版1的花样部在印刷方向上的长度被设定为比印版滚筒24的周长D2的0.9倍(0.9×D2)短。因此,使印版滚筒24从网纹版1上朝着基材52上移动之际,印版滚筒24沿着印刷方向P,至少在0.1×D2以上的长度上空转。
(网纹版)
接着,参照图2及图3,详细讲述网纹版1。图2是用于讲述本发明的网纹版1的一实施方式的平面图。如图2所示,网纹版1具有多个配置在网纹版1的上表面、被来自油墨供给部7的油墨30填充的网穴2。另外,各网穴2具有条纹状的形状,在各网穴2之间,存在非网穴部3。这些网穴2及非网穴部3的结构如下:网穴2的总面积对于成膜部位的总面积(网穴2及非网穴部3全体的面积)而言的比率为55~95%,最好为70~95%以上。通过如上述那样设定网穴2的总面积对于成膜部位的总面积而言的比率,能够使柔性版23接受足够量的油墨30。这样由此,能够使转移到基材52上的油墨30的高度成为所需的高度。从而能够使油墨30在基材52上形成的层的高度成为所需的高度。网穴2的宽度(网穴部长L)例如成为10~500μm的范围内,最好成为30~300μm的范围内。另外,非网穴部3的宽度(非网穴部长S)例如成为2~500μm的范围内,最好成为5~200μm的范围内。
另外,如图3(a)(b)(c)所示,各网穴2中的印刷方向(图中箭头P所示的方向)的宽度b和与印刷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宽度a之比b/a为0.6以上,最好成为1以上。对于b/a的上限没有特别的限制。此外,在实施例中,如后文所述,比b/a小于0.6时,就难以使油墨30在基材52上形成的层的厚度成为70nm以上。
另外,各网穴2的深度(版深)最好在15~100μm的范围内,更希望在15~80μm的范围内。此外各网穴2的线数最好在100~300线/inch的范围内,更希望在120~200线/inch的范围内。此外,在实施例中,如后文所述,网穴2的深度小于15μm时,就难以用油墨30较厚地形成在基材52上形成的层。另一方面,使网穴2的深度为100μm以上后,在基材52上形成的层的厚度的偏差就变大。
(印版滚筒)
接着,参照图4(a)(b),详细讲述印版滚筒24。如图4(a)所示,印版滚筒24包括成为轴心的金属辊25和使用粘接材料被固定在金属辊25的外周上的柔性版23。该柔性版23,如上所述地由弹性材料构成。另外,如图4(a)(b)所示,具有条纹状配置的多个凸部23a和在各凸部23a之间形成的凹部23b。各凸部23a分别沿着旋转方向R延伸。各凸部23a的高度c,例如在1~1000μm的范围内。此外印版滚筒24的直径例如成为110mm。
由弹性材料构成的柔性版23的制造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可以对能够进行水显影的树脂材料实施曝光、水显影、硬膜处理等,并经过烘烤而制作。作为能够进行水显影的树脂材料,例如可以使用聚乙烯醇。
另外,还可以利用粘接材料在金属辊25的外周上设置树脂材料,用激光雕刻该树脂材料,从而制作柔性版23。作为能够采用激光雕刻的树脂材料,例如能够使用含有无机多孔质微粒的感光性树脂。作为感光性树脂的例子,例如能够列举弹性体树脂。
(油墨)
接着,详细讲述在本实施方式的印刷机10中使用的油墨30。油墨30由溶剂和在溶剂中溶解的固态物质构成。作为油墨30,可以使用剪切速度100/秒时的粘度(油墨温度23℃)在51~200cP的范围内的油墨30。这样,本实施方式的印刷机10中使用的油墨30的粘度就比普通的油墨低。因此,与使用普通的油墨时相比,油墨形成的层的高度就容易产生偏差。为了解决这个课题,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后文所述,调整印版滚筒24的旋转速度。这样,能够抑制在基材52上形成的层的高度偏差。
此外,如果油墨30的剪切速度100/秒时的粘度(油墨温度23℃)低于5cP,就会产生油墨滴挂,或者难以形成所需的厚度。另一方面,超过200cP后,网纹版1的网穴眼导致的凹凸就会变大,因此难以形成厚度均匀的层。此外,上述粘度测量,使用Physica公司制造的粘弹性测量装置MCR301型,在测量温度23℃中,采用均匀流测量模式进行。另外,关于油墨30,剪切速度100/秒时的粘度(油墨温度23℃)V1和剪切速度1000/秒时的粘度(油墨温度23℃)V2之比(V1/V2),最好成为0.9~1.5左右。通过使比(V1/V2)落在上述范围内,使油墨30能呈现牛顿流动。
另外,关于印刷机10使用的油墨30,使用的溶剂的表面张力为37dyne/cm以下,最好在30~35dyne/cm的范围内,而且沸点在165~265℃的范围内,最好在180~210℃的范围内。
此外,油墨30使用的溶剂的表面张力超过37dyne/cm后,认为油墨30从网纹版1去往印版滚筒24的受理性会下降。这是不希望的。进而,油墨30的溶剂的沸点低于165℃时,从印版滚筒24转移到基材52上的油墨30就会马上干燥,因此认为油墨30形成的层就容易产生线条(スジ)。另外,油墨30的溶剂的沸点超过265℃时,油墨30就难以干燥,由此认为在干燥区段进行干燥时会对基材52等产生影响,出现溶剂的残留等。这也是不希望的。此外,测定溶剂的表面张力,使用协和界面科学(株)制造的表面张力计CBVP-Z型,在液温20℃下进行。
(油墨的固态物质)
按照印刷机10在基材52上形成的层,适当选择在油墨30中使用的溶剂及固态物质。例如如后文所述,使用印刷机10形成有机发光器件51的发光元件层56的发光层58时,作为发光层58用的油墨30的固态物质,能够使用下述色素类、金属络合物类、高分子类的材料。
(1)色素类发光材料
可以使用环戊二烯衍生物、四苯基丁二烯衍生物、三苯(基)胺衍生物、
Figure BSA00000430478800131
二唑衍生物、吡唑并喹啉衍生物、联苯乙烯苯衍生物、联苯乙烯基丙炔(ジスチリルアリ一レン)衍生物、甲硅烷基化合物(シロ一ル)衍生物、噻吩环化合物、吡啶环化合物、周酮(ペリノン)衍生物、苝衍生物、低聚噻吩(オリゴチオフエン)衍生物、三富马尼路(トリフマニルアミン)衍生物、二唑二聚物、吡唑啉二聚物等。
(2)金属络合物类发光材料
可以使用铝羟基喹啉络合物、苯并羟基喹啉铍络合物、苯并
Figure BSA00000430478800133
唑锌络合物、苯并噻唑锌络合物、偶氮甲基锌(アゾメチル亜
Figure BSA00000430478800134
)络合物、卟啉锌络合物、铕络合物等、作为中心金属具有Al、Zn、Be等或Tb、Eu、Dy等稀土类金属、在配位基中有
Figure BSA00000430478800135
二唑、噻二唑、苯基吡啶、苯基苯并咪唑、喹啉结构等的金属络合物。
(3)高分子类发光材料
可以使用聚对苯乙烯撑衍生物、聚噻吩衍生物、聚对苯衍生物、聚硅烷衍生物、聚乙炔衍生物、聚乙烯咔唑衍生物、聚芴衍生物等。
发光层用油墨30中的上述固态物质的含量,最好在1.5~4.0重量%的范围内设定,
(油墨的溶剂)
另外,利用印刷机10形成有机发光器件51的发光元件层56的发光层58时,作为油墨30的溶剂,使用表面张力满足上述范围(37dyne/cm以下)而且沸点满足上述范围(165~265℃)的材料。例如单独使用异丙苯、苯甲醚、正丙基苯、均三甲苯、1,2,4-三甲基苯、柠檬烯、对甲基异丙基苯、邻二氯苯、丁基苯、二乙基苯、2,3-二氢化苯并呋喃、苯甲酸甲酯、1,2,3,4-四甲基苯、戊基苯、四氢化萘、苯甲酸乙酯、苯基己烷、环己基苯、苯甲酸丁酯等。另外,使用混合溶剂时,则使用按照与混合比对应的比例计算的表面张力和沸点满足上述范围的材料。例如以3∶7的重量比混合了表面张力为Adyne/cm、沸点为B℃的溶剂1和表面张力为Cdyne/cm、沸点为D℃的溶剂2的混合溶剂时,求出按照与混合比对应的比例计算的表面张力[(A×3/10)+(C×7/10)]满足上述范围(37dyne/cm以下)而且按照与混合比对应的比例计算的沸点[(B×3/10)+(D×7/10)]满足上述范围(165~265℃)。这时,构成混合溶剂的各个溶剂,可以是表面张力和沸点超出上述范围的材料。
(有机发光器件)
接着,参照图5讲述包含利用本实施方式的印刷机10形成的发光层58的有机发光器件51。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有机发光器件的一实施方式的局部剖面斜视图。在图5中,有机发光器件51具备透明基材52、带状图案的多个透明电极层(第1电极层)53、具有条纹形状的开口部55的绝缘层54、发光元件层56和带状图案的多个电极层60(第2电极层)。在透明基材52上,朝着箭头a的方向延伸地设置多个透明电极层53。覆盖开口部55内的透明电极层53地配置发光元件层56。在发光元件层56上,朝着箭头b的方向延伸地设置多个电极层60。因此,多个电极层60与透明电极层53正交。
上述绝缘层54的开口部55,是沿箭头a的方向的条纹形状的开口部。开口部55以使各透明电极层53的所需部位在上方露出的方式位于各透明电极层53上。
发光元件层56包括:以覆盖各开口部55内的透明电极层53的方式被配置的空穴注入层57、空穴输送层57a、发光层58、和电子注入层59。在图5所示的例子中,空穴注入层57及空穴输送层57a没有间隙地形成,以完全覆盖绝缘层54及绝缘层54的开口部55。另外,关于发光层58,其带状图案的红色发光层58R、绿色发光层58G、蓝色发光层58B,被按照该顺序,沿着箭头b方向反复排列。此外,发光层58及电子注入层59也可以形成为搭乘在开口部55周边的绝缘层54上。以在开口部55周边的绝缘层54上搭乘的方式形成发光元件层56时,能够更加切实地防止存在于夹住发光元件层56的位置的透明电极层53和电极层60短路。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可靠性。
这种有机发光器件51,是带状图案的透明电极层53和电极层60交叉的部位成为发光区域的无源矩阵型。另外,发光层58(红色发光层58R、绿色发光层58G、蓝色发光层58B),是利用本发明的印刷机10形成的。因此,能够使发光层58的厚度为70nm以上。由此,发光元件层56发光时的亮度及效率得到提高。因此,能够进行高品质的显示。此外,使用本实施方式中的印刷机10,将红色发光层用油墨30R(未图示)、绿色发光层用油墨30G(未图示)、蓝色发光层用油墨30B(未图示)依次转移到基材52上,从而形成红色发光层58R、绿色发光层58G、蓝色发光层58B。
接着,详细讲述有机发光器件51的各构成部件。
(透明基材)
首先,详述透明基材52。采用底部发射方式时,透明基材52设置在观察者一侧的表面,而且由具有透明性的材料构成。例如透明基材52由观察者能够容易看清来自发光层58的光的程度的材料构成。此外,将获得来自发光层58的光的方向作为相反方向时(顶部发射方式时),可以取代透明衬底52而使用不透明的衬底。
透明衬底52(包含取代它的不透明的衬底),可以使用玻璃材料、树脂材料或由这些复合材料构成的材料。例如透明衬底52可以使用在玻璃板上设置保护塑料薄膜或保护塑料层的材料等。
作为构成透明衬底52的树脂材料、保护塑料材料,例如可以使用氟类树脂、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氟乙烯、聚苯乙烯、ABC树脂、聚酰胺、聚缩醛、聚酯、聚碳酸酯、改性聚苯醚、聚砜、聚芳酯、聚醚亚胺、聚酰胺亚胺、聚亚胺、聚苯硫醚、液晶性聚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甲醛、聚醚砜(ポリエ一テルサルホン)、聚醚醚酮、聚丙烯酸酯、丙烯腈一苯乙烯树脂、苯酚树脂、脲树脂、三聚氰胺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环氧树脂、聚氨酯、硅树脂、非晶质聚烯烃等。即使是其它的树脂材料,只要是能够作为有机发光器件使用的高分子材料,就可以使用。
透明衬底52的厚度,通常是50μm~1.1mm左右。
作为这种透明衬底52的材料,虽然也与其用途息息相关,但是水蒸气或氧等阻气性良好的材料更加优选。另外,也可以在透明衬底52上形成水蒸气或氧等的阻气层。作为这种阻气层,例如可以采用溅射法或真空蒸镀法等物理蒸镀法,形成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钛等无机氧化物。
(透明电极层)
接着,详述透明电极层53。在图5所示的例子中,透明电极层53是阳极,为了向发光层58注入正电荷(空穴)而与空穴注入层57邻接地配置。此外,透明电极层53也可以是阴极。这时,将构成发光元件层56的空穴输送层57和电子注入层59交换位置地配置。
透明电极层53只要是被普通的有机发光器件使用的材料就行,没有特别的限定。可以使用金属、合金、它们的混合物等。例如可以使用氧化铟锡(ITO)、氧化铟、氧化铟锌(IZO)、氧化锌、氧化锡或金等薄膜电极材料。其中,为了易于注入空穴,优选功率函数较大的(4eV以上)透明或半透明材料的ITO、IZO、氧化铟、金。
透明电极层53的表面电阻最好为数百Ω/□以下。虽然也因材质而异,但是透明电极层53的厚度例如可以为0.005~1μm左右。
从周边的端子部起到中央的像素区域为止,以所需的图案形状配置该透明电极层53。这种图案形状的透明电极层53,能够采用使用金属掩模的溅射法及真空蒸镀法等形成。或者,透明电极层53能够在使透明电极用的材料全面成膜后,再将感光性抗蚀剂作为掩模进行蚀刻而形成。
绝缘层54具有位于各透明电极层53上的条纹形状的开口部55。该绝缘层54例如首先覆盖透明电极层53地全面涂布感光性树脂材料,接着进行图案曝光、显影而形成。或者使用热固化性树脂材料形成绝缘层54。
形成绝缘层54的部分,成为非发光部。按照构成绝缘层54的树脂固有的绝缘电阻,适宜设定绝缘层54的厚度。例如设定成为0.05~5.0μm左右。另外,还可以将碳黑或钛氮化物、钛氧化物、钛氧氮化物等钛类黑色颜料的一种或二种以上的遮光性微粒混合到上述树脂材料中,形成黑矩阵,从而形成绝缘层54。
此外,这种绝缘层54的形状并不局限于上述形状。
(发光元件层)
接着,详细讲述发光元件层56。在图5所示的例子中,发光元件层56成为从透明电极层53一侧起层叠空穴注入层57、空穴输送层57a、发光层58及电子注入层59的结构。但是,并不局限于这种结构。还可以采用由空穴注入层57、发光层58和电子注入层59构成的结构、由空穴注入层57和发光层58构成的结构、由发光层58和电子注入层59构成的结构,进而还可以采用使电子输送层介于发光层58和电子注入层59之间的结构等。
另外,为了调整发光波长或者提高发光效率等,还可以向上述各层掺杂适当的材料。
下面,详细讲述发光元件层56的各层。
发光层
在图5所示的例子中,发光元件层56的发光层58由红色发光层58R、绿色发光层58G、蓝色发光层58B构成。但是,并不局限于这种结构。还可以按照有机发光器件的使用目的等,单独设置所需的发光颜色(例如黄色、淡青色、橘黄色)的发光层。或者设置红色发光、绿色发光、蓝色发光以外的其它多种发光颜色的所需的组合等也可。
作为发光层58所使用的有机发光材料,可以使用在上述油墨30的固态物质的讲述中列举的材料。
空穴注入层
如上所述,没有间隙地形成发光元件层56的空穴注入层57,以完全覆盖绝缘层54及绝缘层54的开口部55。在这里,正如后文所述的那样,例如采用凹版印刷法或凹版胶印刷法形成空穴注入层57。作为在凹版印刷法或凹版胶印刷法中使用的空穴注入层57用油墨,例如有以下的油墨。
作为空穴注入层57用油墨的固态物质(空穴注入材料),例如可以使用苯胺类、星形爆破型胺类、酞菁类、氧化钒、氧化钼、氧化钌、氧化铝等氧化物、无定形碳、聚苯胺、聚噻吩衍生物、三唑衍生物、
Figure BSA00000430478800181
二唑衍生物、咪唑衍生物、聚芳基链烷衍生物、吡唑啉衍生物、吡唑啉-5-酮衍生物、对苯二胺衍生物、芳基胺衍生物、氨基取代的苯丙烯酰苯衍生物、
Figure BSA00000430478800182
唑衍生物、苯乙烯基蒽衍生物、芴酮衍生物、腙衍生物、茋衍生物、硅氨烷衍生物、聚硅烷类、苯胺类共聚物、噻吩低聚物等电解质性高分子低聚物。
进而,作为空穴注入材料,可以使用卟啉(ポリフイリン)化合物、芳族叔胺化合物、苯乙烯基胺化合物。作为上述聚连翘苷化合物,可以使用卟吩(ポリフイン)、1,10,15,20-四苯基-21H、23H-卟吩铜(II)、铝酞菁氯化物、铜八甲基酞菁等。另外,作为芳族叔胺化合物及苯乙烯基胺化合物,可以使用N,N,N’,N’-四苯基-4、4’-二氨基苯基、N,N’-二苯基-N、N’-双(3-甲基苯基)-[1,1’-联苯]-4、4’-二胺、4-(二-对甲苯基氨基)-4’-[4(二-对甲苯基氨基)苯乙烯基]茋、3-甲氧基-4’-N、N-二苯基氨基茋、4、4’-双[N-(1-萘基)-N-苯基氨基]联苯、4,4’,4”-三[N-(3-甲基苯基)-N-苯基氨基]三苯基胺等。
空穴注入层57用油墨中的上述空穴注入材料的含量,例如在0.3~10.0重量%的范围内设定。
另外,作为空穴注入层57用油墨的混合溶剂中使用的醇类溶剂,是沸点满足60~250℃的溶剂,有甲醇、乙醇、异丙醇、叔丁醇、正丙醇、仲丁醇、丙二醇一甲醚、乙二醇一甲醚、丙二醇一乙醚、乙二醇一乙醚、2-(甲氧基甲氧基)乙醇、乙二醇一丁基醚、乙二醇一乙酸酯、丙二醇、一缩二丙二醇一甲醚、一缩二乙二醇一甲醚、己二醇、一缩二丙二醇一乙醚、乙二醇、一缩二乙二醇一乙醚、1,3-丁二醇、1-丁氧基乙氧基-2-丙醇、一缩二乙二醇一丁基醚、一缩二丙二醇、1,5-戊二醇、三缩三丙二醇一甲醚、一缩二乙二醇、三甘醇一甲醚、一缩二乙二醇一乙酸酯等。可以单独使用它们。另外,使用两种以上的醇类溶剂时,使用按照与混合比对应的比例计算的沸点满足上述范围的材料。例如以3∶7的重量比混合了沸点为A℃的溶剂1和沸点为B℃的溶剂2时,按照与混合比对应的比例计算的沸点[(A×3/10)+(B×7/10)]必须满足上述范围(250℃以下,例如60~250℃)。所以,构成混合溶剂的各个醇类溶剂,可以是沸点超出上述范围的材料。
空穴输送层
发光元件层56的空穴输送层57a,和空穴注入层57同样,没有间隙地形成,以完全覆盖绝缘层54及绝缘层54的开口部55。另外,输送层57a和空穴注入层57同样,例如采用凹版印刷法或凹版胶印刷法形成。作为在这种凹版印刷法或凹版胶印刷法中使用的空穴输送层57a用油墨的固态物质(空穴输送材料),例如有
Figure BSA00000430478800191
二唑类、
Figure BSA00000430478800192
唑类、三唑类、噻唑类、三苯基甲烷类、苯乙烯类、吡唑啉类、腙类、芳族胺类、咔唑类、聚乙烯咔唑类、茋类、烯胺类、吖嗪类、三苯胺类、丁二烯类、多环芳族化合物类、茋二聚物等材料。
另外,作为π共轭类高分子,可以使用聚乙炔、聚联乙炔、聚(P-苯撑)、聚(P-苯撑硫化物)、聚(P-苯撑氧化物)、聚(1,6-庚二烯)、聚(P-苯撑乙烯撑)、聚(2,5-亚噻嗯)(ポリ(2,5-チエニレン))、聚(2,5-吡咯)、聚(间苯撑硫化物)、聚(4,4-联苯撑)等。
另外,作为电荷移动高分子络合物,可以使用聚苯乙烯·AgC104、聚乙烯萘·TCNE、聚乙烯萘·P-CA、聚乙烯萘·DDQ、聚乙烯均三甲苯·TCNE、聚萘乙炔·TCNE、聚乙烯蒽·Br2、聚乙烯蒽·I2、聚乙烯蒽·TNB、聚二甲氨基苯乙烯·CA、聚乙烯咪唑·CQ、聚-P-苯撑·I2、聚-1-乙烯基吡啶·I2、聚-4-乙烯基吡啶·I2、聚-P-1-苯撑·I2、聚乙烯吡啶
Figure BSA00000430478800201
·TCNQ等;进而,作为电荷移动低分子络合物,可以使用TCNQ-TTF等;作为高分子金属络合物,可以使用聚铜酞菁等。
作为空穴输送材料,优选离子化电位较小的材料,特别优选丁二烯类、烯胺类、腙类、三苯胺类。
电子注入层
作为形成发光元件层56的电子注入层59的材料,例如可以使用钙、钡、铝锂、氟化锂、锶、氧化镁、氟化镁、氟化锶、氟化钙、氟化钡、氧化铝、氧化锶、氧化钙、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苯乙烯磺酸钠、硝基置换芴衍生物、蒽喹基二甲烷衍生物、二苯基苯醌衍生物、噻喃二氧化物衍生物、萘苝(ナフタレンペリレン)等杂环四羧酸酐、碳化二亚胺、亚芴基(フレオレニリデンメタン)衍生物、蒽醌二甲烷及蒽酮衍生物、
Figure BSA00000430478800202
二唑衍生物、将上述
Figure BSA00000430478800203
二唑环的氧原子置换成为硫原子的噻唑衍生物、具有作为电子吸引基而广为人知的喹喔啉环的喹喔啉衍生物、三(8-羟基喹啉)铝等8-羟基喹啉衍生物的金属络合物、酞菁、金属酞菁、联苯乙烯吡嗪衍生物等。通过具备相当于图像显示区域的开口部的掩模(用于防止向周边部的由透明电极层53构成的电子端子成膜的掩模),实施例如使用真空蒸镀法等的成膜,形成由这种材料构成的电子注入层59。另外,还可以采用网版印刷法等印刷方法,形成电子注入层59。
在上述发光元件层56的各层中,对其厚度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可以定为10~1000nm左右。另外,作为向发光元件层56的各层中掺杂的材料,例如有苝衍生物、香豆素衍生物、红荧烯衍生物、喹吖酮衍生物、方酸内(スクアリウム)衍生物、卟啉(ポリフイリン)衍生物、苯乙烯基类色素、四氮烯衍生物、吡唑啉衍生物、十环烯、吩
Figure BSA00000430478800211
嗪酮等材料。
另外,还可以在形成空穴注入层用的涂膜后的一分钟内,形成发光层用的涂膜,在100~200℃的范围内,将这两层同时成批干燥,从而形成上述空穴注入层57和发光层58。
(电极层)
接着,详述电极层60。在图5所示的例子中,电极层60是阴极,为了向发光层58注入负电荷(电子)而与电子注入层59邻接地配置电极层60。此外,电极层60也可以是阳极。这时,将构成发光元件层56的空穴注入层57和电子注入层59交换位置地配置。
作为这种电极层60的材料,只要是被普通的有机发光器件使用的材料就行,没有特别的限定。作为电极层60的材料,和上述透明电极层53同样,可以使用氧化铟锡(ITO)、氧化铟、氧化铟锌(IZO)、氧化锌、氧化锡或金等薄膜电极材料。而且还可以使用镁合金(例如MgAg等)、铝或其合金(AlLi、AlCa、AlMg等)、银等。其中,为了易于注入电子,优选功率函数较小的(4eV以下)镁合金、铝、银等。这种电极层60的表面电阻最好为数百Ω/□以下。这时,可以使电极层60的厚度成为例如0.005~0.5μm左右。
采用使用隔着掩模的溅射法或真空蒸镀法等方法,使上述电极材料成为图案形状的膜,从而形成上述电极层60。
接着,讲述由这种结构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作用。在这里,参照图1及图6讲述含有发光层58的有机发光器件51的形成方法。
首先,如图1所示,将透明基材52承载到在框架5上固定的基材平面版6上。接着,如图6(a)所示,在透明基材52上形成具有所需的图案的透明电极层53。对于形成透明电极层53的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可以采用使用金属掩模的溅射法或真空蒸镀法等形成具有所需的图案的透明电极层53的方法。另外,还可以采用使透明电极层用的材料在透明基材52上全面地成膜后,再将感光性抗蚀剂作为掩模进行蚀刻,从而形成具有所需的图案的透明电极层53的方法。
接着,如图6(b)所示,在透明基材52上形成具有多个开口部55的绝缘层54。在多个开口部55中,透明电极层53的所需的部位在上方露出。这时,首先覆盖透明电极层53地在全面涂布感光性树脂材料。然后,对涂布的感光性树脂材料进行图案曝光、显影。从而形成具有多个开口部55的绝缘层54。
然后,如图6(c)所示,在开口部55内及绝缘层54上,形成空穴注入层57及空穴输送层57a。在这里,采用凹版印刷法或凹版胶印刷法,没有间隙地形成空穴注入层57及空穴输送层57a。就是说,作为整层形成。一般地说,凹版印刷法或凹版胶印刷法中的印压大于柔性版印刷法中的印压。因此,与采用柔性版印刷法形成由整层(ベタ
Figure BSA00000430478800221
)构成的空穴注入层57及空穴输送层57a时相比,能够减小空穴注入层57及空穴输送层57a的厚度的偏差。
作为凹版印刷法或凹版胶印刷法,例如可以使用采用了日本特开2007-18948中所述的凹版的凹版印刷法或凹版胶印刷法。
接着,如图6(d)所示,在开口部55内的空穴输送层57a上形成发光层58。使用上述印刷机10形成发光层58。
下面,详述使用印刷机10形成发光层58的方法。首先,使用刮墨刀8将含有成为发光层58的材料的有机发光材料的油墨30填充到网纹版1的网穴2中。接着,使印版滚筒24在网纹版1上移动,从而使印版滚筒24的柔性版23从网纹版1的网穴2接受油墨30。这时的印版滚筒24的旋转速度例如成为20rpm。然后,使印版滚筒24朝着基材平面版6移动。
使印版滚筒24从网纹版1上朝着基材52移动之际,如上所述,沿着印刷方向P,至少遍及0.1×D2以上的长度(D2:印版滚筒24的周长)印版滚筒24空转。控制部9在印版滚筒24空转的期间,使印版滚筒24的旋转速度增加到20rpm以上。
接着,使印版滚筒24在基材平面版6上的透明基材52上,以20rpm以上的旋转速度移动。由此,透明基材52上的空穴输送层57a就被柔性版23的凸部23a以规定的印压按压。这时,凸部23a上的油墨30转移到开口部55内的空穴输送层57a上。然后,适当地使转移的油墨30干燥,从而在开口部55内的空穴输送层57a上形成发光层58。
然后,如图6(e)所示,在开口部55内的发光层58上形成电子注入层59。形成电子注入层59的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可以通过隔着具备相当于图像显示区域的开口部的掩模(用于防止向周边部的由透明电极层53构成的电极端子成膜的掩模),实施使用真空蒸镀法等成膜而形成。这样就形成具有空穴注入层57、空穴输送层57a、发光层58和电子注入层59的发光元件层56。
最后,用规定的图案形状形成电极层60。电极层60形成为与发光元件层56中位于所需的开口部55内的发光元件层56连接。这样,就形成图5所示的有机发光器件51。
在这期间,如果采用本实施方式,使用印刷机10形成发光层58时,油墨30的剪切速度100/秒时的粘度(油墨温度23℃)就在51~200cP的范围内。另外,如上所述,控制部9控制印版滚筒24,使其旋转速度达到20rpm以上。因此,使柔性版23的凸部23a上的油墨30转移到透明基材52上的空穴输送层57a上之际,即使被弹性压缩的凸部23a产生朝外(透明基材52的一方)的弹性反作用力时,也能够在该凸部23a产生对于基材而言的弹跳之前,使该凸部23a的油墨30转移到透明基材52上。由此,就能够防止起因于柔性版23的凸部23a的弹跳而使转移到透明基材52上的油墨30的厚度产生偏差。
这样,使用印压低于凹版印刷法或凹版胶印刷法的柔性版印刷法后,能够高精度地形成具有均匀的厚度的发光层58。
(比较例)
接着,参照图7(a)(b)及图8,和比较例加以比较后讲述本发明的效果。图7(a)是表示第1比较例中的印刷机100的图,图7(b)是表示第2比较例中的印刷机105的图。图8是表示在第1比较例的印刷机100或第2比较例的印刷机105中的印版滚筒103上的油墨30转移到透明基材52上的情况的图。
在图7(a)(b)及图8所示的第1或第2比较例中,对于和图1~图6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印刷机10相同的部分,赋予相同的符号,并且不再赘述。
首先参照图7(a),讲述第1比较例中的印刷机100。如图7(a)所示,在印刷机100中,来自油墨供给部7的油墨30,经由网纹传墨辊102,供给印版滚筒103。这时,如图7(a)所示,网纹传墨辊102及印版滚筒103在规定的位置中,朝着R’及R方向旋转地设置。在这里,与图1~图6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印版滚筒24不同,比较例中的印版滚筒103不能够在基材平面版104上移动。这时,为了使印版滚筒103的油墨30转移到基材52上,必须使基材平面版104向图7(a)所示的方向P’移动。网纹传墨辊102的旋转、基材平面版104的移动及印版滚筒103的旋转被控制部101控制,以使网纹传墨辊102的旋转、基材平面版104的移动及印版滚筒103的旋转同步。
在图7(a)所示比较例的印刷机100中,如上所述,在控制部101的控制下,使印版滚筒103的旋转速度与网纹传墨辊102的旋转及基材平面版104的移动同步。因此,第1比较例的印刷机100中的印版滚筒103的旋转速度的控制,就比本发明的印刷方法使用的印刷机10中的印版滚筒24的旋转速度的控制复杂。因为它在控制中需要考虑与网纹传墨辊102的旋转及基材平面版104的移动同步的问题。因此,在第1比较例的印刷机100中,与本发明的印刷方法中使用的印刷机10的情况相比,不产生异步或错位而提高印版滚筒103的旋转速度或者使印版滚筒103的旋转速度急剧变化。其结果,在第1比较例的印刷机100中,印版滚筒103的旋转速度在控制部101的控制下,始终小于20rpm。
接着参照图7(b),讲述第2比较例中的印刷机105。图7(b)所示的印刷机105,只在来自平板状的网纹版106的油墨30被印版滚筒103接受的一点上不同,其它的结构与图7(a)所示的第1比较例中的印刷机100大致相同。
在图7(b)所示第2比较例的印刷机105中,也和图7(a)所示的第1比较例的印刷机100同样,印版滚筒103不能够在网纹版106上或基材平面版104上移动。因此,为了使网纹版106的油墨30转移到基材52上,需要使网纹版106及基材平面版104沿着图7(b)所示的方向P’移动。网纹版106的移动、基材平面版104的移动及印版滚筒103的旋转被控制部101控制,以使网纹版106的移动、基材平面版104的移动及印版滚筒103的旋转同步。
在图7(b)所示比较例的印刷机105中,如上所述,在控制部101的控制下,使印版滚筒103的旋转速度与网纹版106的移动及基材平面版104的移动同步。这样,第2比较例的印刷机105中的印版滚筒103的旋转速度的控制,就比本发明的印刷方法中使用的印刷机10中的印版滚筒24的旋转速度的控制复杂。因为它在控制中需要考虑与网纹版106的移动及基材平面版104的移动同步的问题。因此,在第2比较例的印刷机105中,与本发明的印刷方法使用的印刷机10的情况相比,不会产生异步或错位而难以提高印版滚筒103的旋转速度或者使印版滚筒103的旋转速度急剧变化。其结果,在第2比较例的印刷机105中,印版滚筒103的旋转速度也在控制部101的控制下,始终小于20rpm。
图8是表示在第1比较例的印刷机100或第2比较例的印刷机105中的印版滚筒103上的油墨30转移到基材52上的情况的图。如图8所示,印版滚筒103的柔性版23的凸部23a中与基材52抵接的凸部23a,被使油墨30转移之际的印压而弹性压缩。这时,该凸部23a产生朝外(基材52的那一方)的弹性反作用力。
如上所述,在第1或第2比较例中,印版滚筒103的旋转速度在控制部101的控制下,小于20rpm。因此,在该凸部23a疏远基材52之前,起因于该凸部23a产生的弹性反作用力,该凸部23a产生对于基材而言的弹跳。产生这种弹跳后,在弹跳之际的振动的作用下,从柔性版23转移到基材52上的油墨30的厚度出现偏差。由此,认为由转移到基材52上的油墨30形成的层的厚度就出现偏差。
与之相对地,依据本发明的印刷方法,在印刷方法中使用的印刷机10具备框架5、被固定在框架5上而且其上表面具有多个网穴2的平板状的网纹版1、向网纹版1的上表面供给油墨30的油墨供给部7、被固定在框架5上且承载平板状的透明基材52的基材平面版6、以及设置在框架5上且能够在框架5上移动的印版滚筒24。印版滚筒24具有与网纹版1的上表面抵接而接受油墨30,然后使油墨30转移到透明基材52上的柔性版23。柔性版23由弹性材料构成。依据本发明,平板状的网纹版1及基材平面版6被固定在框架5上。然后,对于被固定在框架5上的网纹版1及基材平面版6移动印版滚筒24。因此,依据本发明,在使印版滚筒24移动之际,不必考虑与网纹版1及基材平面版6的移动的同步。因此,依据本发明,在使印版滚筒24在基材平面版6上的透明基材52上移动之际,不产生错位而能使印版滚筒24的旋转速度为20rpm以上。因此在印刷之际,即使柔性版23的凸部23a产生朝外的弹性反作用力的情况下,也能在柔性版23的该凸部23a产生对于透明基材52而言的弹跳之前,完成油墨30从柔性版23的该凸部23a向透明基材52上的转移。因此,能够防止转移到透明基材52上的油墨30的厚度起因于柔性版23的弹跳而出现的偏差。
(网纹版的变形例)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讲述了网纹版由具有多个配置在网纹版的上表面且被来自油墨供给部7的油墨30填充的网穴2,而且各网穴2具有条纹状的形状的网纹版1构成的例子。可是并不局限于此,网纹版还可以由具有多个以格子状配置在网纹版的上表面且被来自油墨供给部7的油墨30填充的网穴12的网纹版11构成。
图9是为了讲述本发明的网纹版的其它实施方式的网纹版11的图。图9所示的网纹版11,具有网穴12被划分成多个的形状(在图9所示的例子中各网穴12为正方形)。在各网穴12之间,存在非网穴部13。另外,图10是用于讲述网纹版11的其它实施方式的图。图10所示的网纹版11,具有网穴12被划分成多个的形状。各网穴12为菱形,在各网穴12之间,存在非网穴部13。进而,图11是用于讲述网纹版11的其它实施方式的图。图11所示的网纹版11,具有网穴12被划分成多个的形状。各网穴12为椭圆形,在各网穴12之间,存在非网穴部13。
在图9~图11所示的网纹版11中,各网穴12(带阴影线的部位)中的印刷方向(图中箭头P所示的方向)的最大宽度b和与印刷方向正交的方向的最大宽度a之比b/a为0.6以上,最好成为1以上。对于b/a的上限没有特别的限制。另外,网穴的总面积在成膜部位中所占的比例为55~95%,最好在70~95%的范围内。非网穴部13的宽度(非网穴部长S 1、S2)为2~500μm,最好在10~200μm的范围内。网穴12的深度(版深)为15~100μm,最好在15~80μm的范围内。
上述比b/a如果小于0.6,就难以形成厚膜。因此,难以形成厚度为70nm以上的发光层58,不理想。另外,网穴的总面积在成膜部位中所占的比例如果小于55%,就难以形成膜厚,不理想。而网穴的总面积在成膜部位中所占的比例如果超过95%,膜厚的偏差就会增大,不理想。此外,非网穴部13的宽度(非网穴部长S1、S2)如果小于2μm,就难以形成网纹版11的网穴12,不理想。而非网穴部13的宽度如果超过500μm,膜厚的偏差就会增大,而且难以形成厚膜,不理想。另外,网穴12的深度(版深)如果小于20μm,就难以形成厚膜。另一方面,即使采用使网穴12的深度超过200μm的版深,形成的涂膜的厚度也不会增加。
此外,上述网纹版11的网穴12的形状只是一个例子,并不局限于上述形态。
(印版滚筒的变形例)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讲述了印版滚筒24包括成为轴心的金属辊25和被粘接材料固定在金属辊25的外周上的柔性版23的例子。但是并不局限于此,如图12所示,印版滚筒也可以包括:金属辊25、包围金属辊25的圆筒状的塑料套筒26和在塑料套筒26的外周上设置的柔性版23。这时,对于将塑料套筒26固定在金属辊25上的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可以利用在金属辊25内配置的气压夹持机构(未图示)将塑料套筒26固定在金属辊25上。或者利用在金属辊25内配置的吸附机构(未图示)将塑料套筒26固定在金属辊25上也可。
(发光元件层的变形例)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讲述了发光元件层56的空穴注入层57及空穴输送层57a以完全覆盖绝缘层54及绝缘层54的开口部55的方式没有间隙地形成的例子。但是并不局限于此,将空穴注入层57及空穴输送层57a收纳在开口部55内地形成也可。
(有机发光器件的变形例)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讲述了有机发光器件是带状图案的透明电极层53和电极层60交叉的部位成为发光区域的无源矩阵型的有机发光器件51例子。但是并不局限于此,有机发光器件也可以是有源矩阵型。
图13及图14是用于讲述有源矩阵型的本发明的有机发光器件的一个例子的图。图13是表示电极布线图案的图,在透明基材(未图示)上形成的电极布线图案73包括信号线73A、扫描线73B、TFT(薄膜晶体管)73C、透明电极(像素电极)层73D。另外,覆盖这些电极布线图案73地形成绝缘层74(在图13中带阴影线的部位)。绝缘层74具备位于各透明电极层73D之上的开口部75。此外在绝缘层74中,覆盖各开口部75内的透明电极层73D地形成发光元件层(未图示)。在发光元件层上,配置电极(公共电极)层(未图示)。
上述发光元件层,也可以包括:以覆盖绝缘层74和各开口部75内的透明电极层73D的方式被配置的空穴注入层、以覆盖开口部75内的透明电极层73D(空穴注入层)的方式被配置在各开口部75内的多个发光层、以及以覆盖它们的方式被配置的电子注入层。图14是表示绝缘层74的开口部75和发光层的关系的图。在图14中,发光层由比开口部75大的所需的图案形状的红色发光层78R、绿色发光层78G、蓝色发光层78B构成。
在这种有源矩阵型的本发明的有机发光器件中,发光层(红色发光层78R、绿色发光层78G、蓝色发光层78B)也采用本发明的发光层形成方法形成。因此,发光层(红色发光层78R、绿色发光层78G、蓝色发光层78B)的厚度成为70nm以上。由此,能实现发光元件层发光时的亮度、效率均高的高品质显示。此外,以在开口部75周边的绝缘层74上搭乘的方式形成发光元件层时,存在于夹住发光元件层的位置的透明电极层73D和电极层(未图示)不会短路。因此,成为可靠性更高的元件。
此外,上述发光元件层和上述实施方式同样,也可以包括由空穴注入层和发光层构成的结构、由发光层和电子注入层构成的结构、进而使空穴输送层介于空穴注入层和发光层之间的结构、使电子输送层介于发光层和电子注入层之间的结构等。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有机发光器件的其它实施方式的局部斜视图,图16是在图15所示的有机发光器件的A-A线上的剖面图。在图15及图16中,有机发光器件81具备透明基材82、在透明基材82上以长方形地形成的透明电极层83、具有菱形开口部85a和长方形开口部85b的绝缘层84、以覆盖各开口部85a、85b内的透明电极层83的方式被配置的发光元件层86、以及以覆盖该发光元件层86的方式形成的电极层90。
上述发光元件层86包括被层叠配置的空穴注入层87、发光层88、电子注入层89。此外,也可以搭乘在各开口部85a、85b的周边的绝缘层84上的方式形成发光元件层86。
这种有机发光器件81是存在各开口部85a、85b的部位成为显示区域的区段彩色显示。这时,将各开口部85a、85b的最大开口宽度设定为10mm以上后,从而能将有机发光器件81用作为有机发光广告画。构成有机发光器件81的发光层88,是采用本发明的发光层形成方法形成的。因此,发光层88的厚度成为70nm以上。因此,发光元件层86发光时的亮度、效率得到提高。因此,能进行高品质的显示。另外,以在各开口部85a、85b的周边的绝缘层84上搭乘的方式形成发光元件层86时,存在于夹住发光元件层86的位置的透明电极层83和电极层90不会短路。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可靠性。
此外,也可以是位于各开口部85a、85b的各发光层的发光颜色不同的部件,而且也可以将在各开口部85a、85b上配置的电极层90作为电性独立的部件,能够使各发光层发光。
另外,上述发光元件层86和上述实施方式同样,也可以包括由空穴注入层和发光层构成的结构、由发光层和电子注入层构成的结构、进而使空穴输送层介于空穴注入层和发光层之间的结构、使电子输送层介于发光层和电子注入层之间的结构。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有机发光器件的其它实施方式的局部剖面图。图17所示的有机发光器件91具备:透明基材92;在透明基材92上设置的由带状图案的红色着色层93R、绿色着色层93G、蓝色着色层93B构成的彩色滤光层93;透明平滑化层95;具有带状图案的多个透明电极层53;绝缘层54;发光元件层56;以及具有带状图案的多个电极层60。透明平滑化层95被配置成覆盖彩色滤光层93。多个透明电极层53,在透明平滑化层95上,和上述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器件51同样地形成。以使条纹形状的开口部55位于各透明电极层53上的方式配置绝缘层54。以覆盖各开口部55内的透明电极层53的方式配置发光元件层56。多个电极层60,在发光元件层56上设置为沿着与透明电极层53正交的方向延伸。
上述带状图案的多个透明电极层53,位于带状图案的红色着色层93R、绿色着色层93G、蓝色着色层93B之上。另外,发光元件层56包括:以覆盖各开口部55内的透明电极层53的方式被配置的空穴注入层57;以覆盖开口部55内的透明电极层53(空穴注入层57)的方式被配置在各开口部55的多个发光层58;以及以覆盖它们的方式被配置的电子注入层59。在图示的例子中,发光层58是带状图案的白色发光层。此外,还可以在开口部55的周边的绝缘层54上搭乘的方式形成发光元件层56。
这种有机发光器件91,除了具备彩色滤光层93和透明平滑化层95且发光层58是白色发光层之外,都和上述有机发光器件51同样。所以,对于同样的部件,赋予相同的部件符号,不再赘述。此外,上述发光元件层56和上述实施方式同样,可以包括由空穴注入层和发光层构成的结构、由发光层和电子注入层构成的结构、进而使空穴输送层介于空穴注入层和发光层之间的结构、使电子输送层介于发光层和电子注入层之间的结构。
上述彩色滤光层93,是对来自发光元件层56的光进行颜色补偿,或者提高颜色纯度的元件。构成彩色滤光层93的红色着色层93R、绿色着色层93G、蓝色着色层93B,可以按照发光元件层56的发光特性选择适当的材料,例如可以用含有颜料、颜料分散剂、粘合剂树脂、反应性化合物及溶剂的颜料分散组成物形成。这种彩色滤光层93的厚度,可以按照各着色层的材料、发光元件层56的发光特性等适当设定,例如可以在1~3μm左右的范围内进行设定。
另外,彩色滤光层93由于以下的结构而存在阶差(表面凹凸)时,透明平滑化层95消除该阶差,实现平坦化,发挥防止发光元件层56厚度不匀的平坦化作用。这种透明平滑化层95,可以由透明(可见光透过率50%以上)树脂形成。具体地说,可以使用丙烯酸酯类、甲基丙烯酸酯类具有反应性乙烯基的光固化型树脂、热固化型树脂。另外,作为透明树脂,可以使用聚甲基丙烯酸酯、聚丙烯酸酯、聚碳酸酯、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羟乙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聚氯乙烯树脂、三聚氰胺树脂、苯酚树脂、醇酸树脂、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聚酯树脂、马来酸树脂、聚酰胺树脂等。
这种透明平滑化层95的厚度,考虑使用的材料,在能发挥平坦化作用的范围内进行设定。例如可以在1~5μm左右的范围内适当设定。
另外,图18是表示本发明的有机发光器件的其它实施方式的局部剖面图。图18所示的有机发光器件101具备:透明基材102;在该透明基材102上设置的由带状图案的红色着色层103R、绿色着色层103G、蓝色着色层103B构成的彩色滤光层103;以及由带状图案的红色变换荧光体层104R(将蓝色光变换成红色荧光的层)、绿色变换荧光体层104G(将蓝色光变换成绿色荧光的层)、蓝色变换临时层104B(使蓝色光原封不动地透射的层)构成的颜色变换荧光体层104。颜色变换荧光体层104被设置成覆盖彩色滤光层103的红色着色层103R、绿色着色层103G、蓝色着色层103B。再者,图18所示的有机发光器件101具备:以覆盖彩色滤光层103及颜色变换荧光体层104的方式被配置的透明平滑化层105;形成在该透明平滑化层95上的具有带状图案的多个透明电极层53;绝缘层54;发光元件层56;以及具有带状图案的多个电极层60。多个透明电极层53,和上述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器件51同样地形成。以使条纹形状的开口部55位于各透明电极层53上的方式配置绝缘层54。以覆盖各开口部55内的透明电极层53的方式配置发光元件层56。多个电极层60,在发光元件层56上被设置成沿着与透明电极层53正交的方向延伸。
上述带状图案的多个透明电极层53,位于带状图案的红色变换荧光体层104R、绿色变换荧光体层104G、蓝色变换临时层104B之上。另外,发光元件层56包括以覆盖各开口部55内的透明电极层53的方式被配置的空穴注入层57、发光层58、电子注入层59。发光层58是带状图案的蓝色发光层。此外,还可以在开口部55的周边的绝缘层54上搭乘的方式形成发光元件层56。
这种有机发光器件101,除了具备彩色滤光层103、颜色变换荧光体层104和透明平滑化层95,且发光层58是蓝色发光层之外,都和上述有机发光器件51同样。所以,对于同样的部件,赋予相同的部件符号,在这里不再赘述。另外,彩色滤光层103、透明平滑化层105,和上述彩色滤光层93、透明平滑化层105同样,在这里不再赘述。此外,上述发光元件层56和上述实施方式同样,可以包括由空穴注入层和发光层构成的结构、由发光层和电子注入层构成的结构、进而使空穴输送层介于空穴注入层和发光层之间的结构、使空电子送层介于发光层和电子注入层之间的结构。
上述红色变换荧光体层104R及绿色变换荧光体层104G,是由荧光色素单体构成的层或在树脂中含有荧光色素的层。作为将蓝色发光变换成红色荧光的红色变换荧光体层104R使用的荧光色素,使用4-二氰基亚甲基-2-甲基-6(对二甲氨基苯乙烯基)-4H-吡喃等喹啉蓝类色素、1-乙基-2-[4-(对二甲氨基苯基)-1,3-丁二烯基]-高氯酸吡啶
Figure BSA00000430478800331
等吡啶色素、若丹明B、若丹明6G等若丹明类色素、
Figure BSA00000430478800332
嗪类色素等。另外,作为将蓝色发光变换成绿色荧光的绿色变换荧光体层104G使用的荧光色素,使用2,3,5,6-1H,4H-四氢化-8-三氟甲基喹嗪并(9,9a,1-gh)香豆素、3-(2’-苯并噻唑基)-7-二乙基氨基香豆素、3-(2’-苯并咪唑基)-7-N、N-二乙氨基香豆素等香豆素色素、碱性黄-51等香豆素色素类染料、溶剂黄-11、溶剂黄-116等萘二甲酰亚胺类色素等。进而,还能够使用具有荧光性的直接染料、酸性染料、碱性染料、分散染料等各种染料。上述荧光色素,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两种以上后使用。红色变换荧光体层104R及绿色变换荧光体层104G在树脂中含有荧光色素时,可以根据使用的荧光色素、颜色变换荧光体层的厚度等,适当设定荧光色素的含量。例如相对于使用的树脂100重量份而言,荧光色素为0.1~1重量份左右。
另外,蓝色变换临时层104B,是使发光元件层56发出的蓝色光原封不动地透射后发送给彩色滤光层103的元件。蓝色变换临时层104B可以是和红色变换荧光体层104R、绿色变换荧光体层104G的厚度大致相同的透明树脂层。
红色变换荧光体层104R及绿色变换荧光体层104G在树脂中含有荧光色素时,作为树脂,可以使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丙烯酸酯、聚碳酸酯、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羟乙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聚氯乙烯树脂、三聚氰胺树脂、苯酚树脂、醇酸树脂、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聚酯树脂、马来酸树脂、聚酰胺树脂等透明(可见光透射率为50%以上)树脂。另外,采用光刻法形成颜色变换荧光体层104的图案时,例如可以使用丙烯酸类、甲基丙烯酸类、聚肉桂酸乙烯酯类、环橡胶类等具有反应性乙烯基的光固化型抗蚀剂树脂。进而,还可以在上述蓝色变换临时层104B中使用这些树脂。
用荧光色素单体形成构成颜色变换荧光体层104的红色变换荧光体层104R和绿色变换荧光体层104G时,例如通过所需的图案掩模,实施真空蒸镀、溅镀,从而带状地形成。另外,作为在树脂中含有荧光色素的层,形成红色变换荧光体层104R或绿色变换荧光体层104G时,例如可以采用将使荧光色素和树脂分散或者能溶化后的涂布液成膜,然后用光刻法进行构图的方法。通过采用旋涂法、辊涂法、铸涂法等方法涂布,从而进行成膜。或者采用用网版印刷法等图案印刷上述涂布液,从而形成红色变换荧光体层104R或绿色变换荧光体层104G。另外,将所需的感光性树脂涂料成膜,然后用光刻法进行构图的方法,形成蓝色变换临时层104B。通过采用旋涂法、辊涂法、铸涂法等方法涂布,从而进行成膜。或者采用用网版印刷法等图案印刷所需的树脂涂布液的方法,形成蓝色变换临时层104B。
以使红色变换荧光体层104R及绿色变换荧光体层104G能够充分吸收发光元件层56发出的蓝色光,然后产生荧光的方式设定这种颜色变换荧光体层104的厚度。颜色变换荧光体层104的厚度可以根据所使用的荧光色素、荧光色素浓度等适当设定,例如设定为10~20μm左右。红色变换荧光体层104R和绿色变换荧光体层104G的厚度可以不同。
作为发出绿色光的有机发光材料,例如可以使用苯并噻唑类、苯并咪唑类、苯并
Figure BSA00000430478800351
唑类等荧光增白剂、金属螯合化8-羟基喹啉酮(金属キレ一ト化オキシノイド)化合物、苯乙烯基苯类化合物、二苯乙烯吡嗪衍生物、芳族二亚甲基(ヅメチリデイン)类化合物等。
具体地说,可以使用2-2’-(对苯二亚乙烯基)-联二苯并噻唑等苯并噻唑类;2-[2-[4-(2-苯并咪唑基)苯基]乙烯基]苯并咪唑、2-[2-[4-(2-羧基苯基)乙烯基]苯并咪唑等苯并咪唑类;2,5-双(5,7-二-叔戊基-2-苯并
Figure BSA00000430478800352
唑基)-1,3,4-噻二唑、4-4’-双(5,7-叔戊基-2-苯并
Figure BSA00000430478800353
唑基)茋、2-[2-(4-氯苯基)乙烯基]萘并[1,2-d]
Figure BSA00000430478800354
唑等苯并唑类的荧光增白剂。
另外,作为上述金属螯合化8-羟基喹啉酮化合物,可以使用三(8-羟基喹啉)铝、双(8-羟基喹啉)镁、双(苯并[f]-8-羟基喹啉)锌等8-羟基喹啉类金属络合物或二锂表吲哚二酮(dilithiumepindolidione)等。
另外,作为上述苯乙烯基苯类化合物,可以使用1,4-双(2-甲基苯乙烯基)苯、1,4-双(3-甲基苯乙烯基)苯、1,4-双(4-甲基苯乙烯基)苯、联苯乙烯苯、1,4-双(2-乙基苯乙烯基)苯、1,4-双(3-乙基苯乙烯基)苯、1,4-双(2-甲基苯乙烯基)-2-甲苯、1,4-双(2-甲基苯乙烯基)-2-乙苯等。
另外,作为上述联苯乙烯吡嗪化合物,可以使用2,5-双(4-甲基苯乙烯基)吡嗪、2,5-双(4-乙基苯乙烯基)吡嗪、2,5-双[2-(1-萘基)乙烯基]吡嗪、2,5-双(4-甲氧基苯乙烯基)吡嗪、2,5-双[2-(4-联苯基)乙烯基]吡嗪、2,5-双[2-(1-芘基)乙烯基]吡嗪等。
另外,作为上述芳族二亚甲基类化合物,可以使用1,4-苯二亚甲基(フエニレンジメチリデイン)、4,4-苯二亚甲基(フエニレンヅメチリデイン)、2,5-二甲苯二亚甲基(キシレンジメチリデイン)、2,6-萘二亚甲基(ナフチレンジメチリデイン)、1,4-联苯二亚甲基(ビフエニレンジメチリデイン)、1,4-对苯二亚甲基(p-テレフエニレンヅメチリデイン)、9,10-蒽二基二亚甲基(アントラセンヅイルヅルメチリデイン)、4,4’-双(2,2-二-叔丁基苯基乙烯基)联苯、4,4’-双(2,2-二苯基乙烯基)联苯等及其衍生物。
进而,作为发光层的材料,可以使用由通式(Rs-Q)2-AL-O-L表示的化合物(上述式中,AL是包含苯环的6~24个碳原子的碳氢化合物,O-L是苯醚(フエニラ一ト)配位基,Q是取代8-喹啉醇化物(8-キノリノラ一ト)配位基,Rs表示为了立体性地妨碍取代8-喹啉醇化物配位基结合2个以上铝原子而选择的8-喹啉醇化物取代基)。具体地说,可以使用双(2-甲基-8-喹啉醇化物)(对苯基苯酚)铝(III)、双(2-甲基-8-喹啉醇化物)(1-萘二甲酸)铝(III)等。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只是一个示例,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它们。列入可以在没有形成彩色滤光层93、103的部位,设置黑矩阵。
[实施例]
接着,根据实施例更具体地讲述本发明。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的叙述,只要不超过其宗旨即可。
[实施例1]
在10~100rpm的范围内变更印刷机10的印版滚筒24的旋转速度后,在基材52上印刷了油墨30。
作为油墨30,使用了剪切速度100/秒时的粘度(油墨温度23℃)为80cP、沸点为186℃的油墨。使油墨30的固态物质的重量%为2.5重量%,油墨30的溶剂的表面张力为32dyne/cm。
作为网纹版1,使用了网穴2的线数为140线/inch、网穴2的深度为40μm、网穴2的总面积在成膜部位总面积中所占的比例为75%的网纹版。
作为印版滚筒24的柔性版23,使用了由能够进行水显影的树脂材料构成的柔性版。柔性版23的分辨率为250ppi(pixels per inch)。
(评价项目)
使用具备上述网纹版1及印版滚筒24的印刷机10,使油墨30转移到基材52上。由此,就在基材52上形成印刷物30a。这时,如图19(a)所示,以使印刷物30a在印刷方向P上的长度t2成为400μm的方式设定印版滚筒24的柔性版23的凸部23a。此外,使与印刷物30a的线宽度t1对应的柔性版23的凸部23a为100μm。对于形成的印刷物30a,进行了以下两个项目的评价。
(1)线宽变动率
首先测量了在基材52上形成的印刷物30a的线宽。如图19(a)所示,在印刷物30a的长度方向(印刷方向P)中的中点(测定部位2)和从中点向前后错开长度t3的点(测定部位1及测定部位3)等处,分别测量了线宽。这时,将长度t3定为130μm。接着计算出测量的线宽的平均值(平均线宽)、最大值(线宽max)、最小值(线宽min)。然后根据该平均值、最大值及最小值,计算出线宽变动率(%)。具体地说,使用以下的公式求出线宽变动率(%)。
线宽变动率(%)={(线宽max-线宽min)/平均线宽}×100
(2)膜厚变动率
首先在多个点上测量了在基材52上形成的印刷物30a的厚度(膜厚)。接着计算出测量的膜厚的平均值(平均膜厚)、最大值(膜厚max)、最小值(膜厚min)。然后根据该平均值、最大值及最小值,计算出膜厚变动率(%)。具体地说,使用以下的公式求出膜厚变动率(%)。
膜厚变动率(%)={(膜厚max-膜厚min)/平均膜厚}×100
在10~100rpm的范围内变更基材平面版6上的印版滚筒24的旋转速度后,评价了印刷物30a的线宽变动率。结果见表1。此外,在表1中,将线宽变动率成为5%以内的情况判定为“OK”,将线宽变动率大于5%的情况判定为“NG”。
【表1】
Figure BSA00000430478800381
如表1所示,控制部9控制印版滚筒24,使其旋转速度成为20rpm以上时,能够使在基材52上形成的印刷物30a的线宽变动率在5%以内。特别是在控制部9控制印版滚筒24,使印版滚筒24的旋转速度成为40rpm以上时,能够使在基材52上形成的印刷物30a的线宽变动率在4%以内,获得更理想的结果。另一方面,确认了当印版滚筒24的旋转速度小于20rpm时,如表1所示,随着沿着印刷方向P的前方前进,印刷物30a的线宽逐渐变小。因此,印版滚筒24的旋转速度小于20rpm时,印刷物30a的线宽变动率就大于5%。
接着,在10~100rpm的范围内变更印刷机10的印版滚筒24的旋转速度后,评价了印刷物30a的膜厚变动率。结果见表2。此外,在表2中,将膜厚变动率成为5%以内的情况判定为“OK”,将膜厚变动率大于5%的情况判定为“NG”。
【表2】
 印版滚筒的旋转速度(rpm)   10   15   20   35   40   60   100
 膜厚变动率(%)   11.50   6.90   4.80   4.50   3.90   3.7   3.50
 判定   NG   NG   OK   OK   OK   OK   OK
如表2所示,控制部9控制印版滚筒24,使其旋转速度成为20rpm以上时,能够使在基材52上形成的印刷物30a的膜厚变动率在5%以内。特别是在控制部9控制印版滚筒24,使印版滚筒24的旋转速度成为40rpm以上时,能够使在基材52上形成的印刷物30a的膜厚变动率在4%以内,获得更理想的结果。另一方面,当印版滚筒24的旋转速度小于40rpm时,印刷物30a的膜厚变动率就大于5%。
[实施例2]
在40~250ppi的范围内变更印版滚筒24的柔性版23的分辨率后,在基材52上印刷了油墨30。这时,使网纹版1上的印版滚筒24的旋转速度为20rpm,基材平面版6上的印版滚筒24的旋转速度为100rpm。其它条件都和实施例1相同,所以不再赘述。
在多个点上测量了由油墨30形成的印刷物30a的膜厚,计算出膜厚变动率。表3列出计算出的膜厚变动率。此外,在表3中,将膜厚变动率成为5%以内的情况判定为“OK”,将膜厚变动率大于5%的情况判定为“NG”。
【表3】
  分辨率(ppi)   膜厚变动率(%)   判定
  40   16   NG
  80   10.8   NG
  95   5.3   NG
  100   4.5   OK
  120   3.7   OK
  200   3.7   OK
  250   3.6   OK
如表3所示,柔性版23的分辨率为100ppi以上时,在基材52上形成的印刷物30a的膜厚变动率在5%以内。特别是柔性版23的分辨率为120ppi以上时,在基材52上形成的印刷物30a的膜厚变动率在4%以内,获得更理想的结果。另一方面,当柔性版23的分辨率低于100ppi时,在基材52上形成的印刷物30a的膜厚变动率就大于5%。可以说,柔性版23的分辨率越低即在基材52上形成的印刷物30a的每个的面积越大,印刷物30a的膜厚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就越大。
[实施例3]
使用各种特性的油墨,利用印刷机10在基材52上印刷了油墨。在本实施例中,在油墨的各种特性中,特别注重于油墨的粘度。另外,使网纹版1上的印版滚筒24的旋转速度为20rpm,基材平面版6上的印版滚筒24的旋转速度为100rpm。其它条件都和实施例1相同,所以不再赘述。
首先准备剪切速度100/秒时的粘度(油墨温度23℃)在8.97~320cP的范围内的各种油墨,接着利用印刷机10将这些油墨印刷到基材52上。然后,在多个点测量由油墨形成的印刷物30a的膜厚,计算出膜厚变动率。表4列出各油墨的特性及计算出的膜厚变动率。此外,在表4中,将膜厚变动率成为5%以内的情况判定为“OK”,将膜厚变动率大于5%的情况判定为“NG”。
【表4】
Figure BSA00000430478800401
如表4所示,油墨的粘度在52~192cP的范围内时,在基材52上形成的印刷物30a的膜厚变动率在5%以内。另一方面,当油墨的粘度在46.6cP以下时,在基材52上形成的印刷物30a的膜厚变动率就大于5%。这是因为油墨的粘度较小或者油墨的沸点较高时,产生印刷到基材52上的油墨不均匀的缘故。另外,油墨的粘度为245cP以上时,在基材52上形成的印刷物30a的膜厚变动率也大于5%。这起因于油墨的粘度较大所导致的均化(levelling)不良。
[实施例4]
使用各种特性的油墨,并且利用印刷机10在基材52上印刷了油墨。在本实施例中,在油墨的各种特性中,特别注重于油墨的溶剂的表面张力。另外,使网纹版1上的印版滚筒24的旋转速度为20rpm,基材平面版6上的印版滚筒24的旋转速度为100rpm。其它条件都和实施例1相同,所以不再赘述。
首先准备溶剂的表面张力在30.8~39dyne/cm的范围内的各种油墨,接着利用印刷机10将这些油墨印刷到基材52上。然后,在多个点测量由油墨形成的印刷物30a的膜厚,计算出膜厚变动率。表5列出各油墨的特性及计算出的膜厚变动率。此外,在表5中,将膜厚变动率成为5%以内的情况判定为“OK”,将膜厚变动率大于5%的情况判定为“NG”。
【表5】
Figure BSA00000430478800411
如表5所示,油墨的溶剂的表面张力在30.8~36.8dyne/cm的范围内时,在基材52上形成的印刷物30a的膜厚变动率在5%以内。特别是油墨的溶剂的表面张力在30.8~35.5dyne/cm的范围内时,在基材52上形成的印刷物30a的膜厚变动率在4%以内,获得更理想的结果。
另一方面,油墨的溶剂的表面张力为39dyne/cm时,在基材52上形成的印刷物30a的膜厚变动率大于5%。认为这起因于油墨的溶剂的表面张力较大而且油墨的沸点较高所导致的均化不良。
[实施例5]
使用各种特性的油墨,并且利用印刷机10在基材52上印刷了油墨。在本实施例中,在油墨的各种特性中,特别注重于油墨的溶剂的沸点。另外,使网纹版1上的印版滚筒24的旋转速度为20rpm,基材平面版6上的印版滚筒24的旋转速度为100rpm。其它条件都和实施例1相同,所以不再赘述。
首先准备溶剂的沸点在164~268℃的范围内的各种油墨,接着利用印刷机10将这些油墨印刷到基材52上。然后,在多个点测量由油墨形成的印刷物30a的膜厚,计算出膜厚变动率。表6列出各油墨的特性及计算出的膜厚变动率。此外,在表6中,将膜厚变动率成为5%以内的情况判定为“OK”,将膜厚变动率大于5%的情况判定为“NG”。
【表6】
Figure BSA00000430478800421
如表6所示,油墨的溶剂的沸点在185~245℃的范围内时,在基材52上形成的印刷物30a的膜厚变动率在5%以内。特别是油墨的溶剂的沸点在185~240℃的范围内时,在基材52上形成的印刷物30a的膜厚变动率在4%以内,获得更理想的结果。
另一方面,油墨的溶剂的沸点为164℃时,在基材52上形成的印刷物30a的膜厚变动率也大于5%。认为这是因为油墨的溶剂的沸点较低而且油墨的粘度较小时,产生印刷到基材52上的油墨不均匀的缘故。另外,油墨的溶剂的沸点为268℃时,在基材52上形成的印刷物30a的膜厚变动率也大于5%。这起因于油墨的溶剂的沸点较高而且表面张力较小所导致的均化不良。
[实施例6]
使用各种特性的油墨,并且利用印刷机10在基材52上印刷了油墨。在本实施例中,在油墨的各种特性中,特别注重于被油墨包含的固态物质的重量%。作为油墨,使用了红色发光层用油墨。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各油墨的溶剂的表面张力为31.8dyne/cm、各油墨的溶剂的沸点为185℃。另外,使网纹版1上的印版滚筒24的旋转速度为20rpm,基材平面版6上的印版滚筒24的旋转速度为100rpm。其它条件都和实施例1相同,所以不再赘述。
首先准备固态物质的重量%在1~4.5重量%的范围内的各种油墨,接着利用印刷机10将这些油墨印刷到基材52上。然后,测量由油墨形成的印刷物30a的膜厚。表7列出各油墨的特性及测量的膜厚。此外,在表7中,将膜厚成为70nm~120nm范围内的情况判定为“OK”,将膜厚成为70nm~120nm范围外的情况判定为“NG”。
【表7】
Figure BSA00000430478800431
如表7所示,油墨所含有的固态物质的重量%在1.5~4重量%的范围内时,在基材52上形成的印刷物30a的膜厚在70nm~120nm的范围内。另一方面,固态物质的重量%为4.5或5重量%时,印刷物30a的膜厚就大于120nm。认为这起因于固态物质出现未溶的成分,或者在使用的溶剂的作用下油墨的粘度过大等。另外,油墨所含有的固态物质的重量%为1重量%时,在基材52上形成的印刷物30a的膜厚就小于70nm。根据以上结果可以说,油墨所含有的固态物质的重量%在1.5~4重量%的范围内最理想。
[实施例7]
作为在印刷机10中使用的网纹版,使用具有被格子状配置的网穴的网纹版11,在材52上印刷了油墨30。这时,作为油墨30,使用了溶剂的沸点为185℃、溶剂的表面张力为31.8dyne/cm、固态物质的含量为2.5重量%、粘度为78cP的油墨。另外,使网纹版1上的印版滚筒24的旋转速度为20rpm,基材平面版6上的印版滚筒24的旋转速度为100rpm。其它条件都和实施例1相同,所以不再赘述。
(变更网穴的线数后进行评价)
首先,在95~340线/inch的范围内变更网纹版11的网穴12的线数后,向基材52上印刷了油墨30。在多个点测量了这样形成的印刷物30a的膜厚。另外,还根据多个点上的膜厚的测定结果,计算出了膜厚变动率。表8列出测量的膜厚的平均值(平均膜厚)及膜厚变动率。此外,在表8中,将平均膜厚在70nm~120nm的范围内而且膜厚变动率在5%以内的情况判定为“OK”,将平均膜厚超出70nm~120nm的范围或者膜厚变动率大于5%的情况判定为“NG”。另外,在表8中,所谓“面积率”是指网穴12的总面积对于网纹版11的成膜部位的总面积(网穴12及非网穴部13全体的面积)而言的比率。
【表8】
Figure BSA00000430478800451
如表8所示,在网纹版11的网穴12的线数为100~300线/inch的范围内时,在基材52上形成的印刷物30a的平均膜厚在70nm~120nm的范围内,而且膜厚变动率在5%以内。特别是在网纹版11的网穴12的线数为120~200线/inch的范围内时,在基材52上形成的印刷物30a的平均膜厚在80nm以上,而且膜厚变动率在4%以内。获得更理想的结果。
另一方面,在网纹版11的网穴12的线数为95线/inch时,在基材52上形成的印刷物30a的膜厚变动率大于5%。认为这是因为每个网穴12的面积增大后,印刷到基材52上的油墨30的不均匀变大的缘故。另外,在网纹版11的网穴12的线数大于300线/inch时,在基材52上形成的印刷物30a的膜厚小于70nm。
(变更网穴的面积率后进行的评价)
接着,在50~95%的范围内变更网纹版11的网穴12的面积率(网穴12的总面积对于网纹版11的成膜部位的总面积而言的比率)后,向基材52上印刷了油墨30。在多个点测量了这样形成的印刷物30a的膜厚。另外,还根据多个点上的膜厚的测定结果,计算出了膜厚变动率。表9列出测量的膜厚的平均值(平均膜厚)及膜厚变动率。此外,在表9中,将平均膜厚在70nm~120nm的范围内而且膜厚变动率在5%以内的情况判定为“OK”,将平均膜厚超出70nm~120nm的范围或者膜厚变动率大于5%的情况判定为“NG”。
【表9】
如表9所示,在网纹版11的网穴12的面积率为55~95%的范围内时,在基材52上形成的印刷物30a的平均膜厚在70nm~120nm的范围内,而且膜厚变动率在5%以内。特别是在网纹版11的网穴12的面积率为70~95%的范围内时,在基材52上形成的印刷物30a的平均膜厚大于80nm。获得更理想的结果。
另一方面,在网纹版11的网穴12的面积率为50%时,在基材52上形成的印刷物30a的平均膜厚小于70nm。
(变更网穴的版深度进行的评价)
接着,在12~110μm的范围内变更网纹版11的网穴12的深度(版深度)后,向基材52上印刷了油墨30。在多个点测量了这样形成的印刷物30a的膜厚。另外,还根据多个点上的膜厚的测定结果,计算出膜厚变动率。表10列出测量的膜厚的平均值(平均膜厚)及膜厚变动率。此外,在表10中,将平均膜厚在70nm~120nm的范围内而且膜厚变动率在5%以内的情况判定为“OK”,将平均膜厚超出70nm~120nm的范围或者膜厚变动率大于5%的情况判定为“NG”。
【表10】
Figure BSA00000430478800471
如表10所示,在网纹版11的网穴12的版深度为16~100μm的范围内时,在基材52上形成的印刷物30a的平均膜厚在70nm~120nm的范围内,而且膜厚变动率在5%以内。特别是在网纹版11的网穴12的版深度为16~80μm的范围内时,在基材52上形成的印刷物30a的膜厚变动率在4%以内。获得更理想的结果。
另一方面,在网纹版11的网穴12的版深度为12~14μm的范围内时,在基材52上形成的印刷物30a的平均膜厚小于70nm。另外,在网纹版11的网穴12的版深度为110μm时,在基材52上形成的印刷物30a的膜厚变动率大于5%。
[实施例8]
作为在印刷机10中使用的网纹版,使用具有条纹状配置的网穴的网纹版1,在基材52上印刷了油墨30。具体地说,在0.5~1000的范围内变更网纹版1的各网穴2中的印刷方向P的宽度b和与印刷方向P正交的方向的宽度a之比b/a后,在基材52上印刷了油墨30。此外,将各网穴2的延伸方向定为与印刷方向P平行的方向(参照图3(a))。另外,使各网穴2的线数为150线/inch、面积率为85%、版深度为40μm。其它条件都和实施例1相同,所以不再赘述。
在0.5~1000的范围内变更各网穴2的比b/a后,在基材52上印刷了油墨30。在多个点上测量了这样形成的印刷物30a的膜厚。还根据在多个点上的膜厚的测定结果,计算出膜厚变动率。表11列出计算出的膜厚变动率。此外,在表11中,将膜厚变动率成为5%以内的情况判定为“OK”,将膜厚变动率大于5%的情况判定为“NG”。
【表11】
Figure BSA00000430478800481
如表11所示,在网纹版1的网穴2的比b/a为0.65~1000的范围内时,在基材52上形成的印刷物30a的膜厚变动率在5%以内。特别是在网纹版1的网穴12的比b/a为1~1000的范围内时,在基材52上形成的印刷物30a的膜厚变动率在3%以内。获得更理想的结果。
另一方面,在网纹版1的网穴2的比b/a为0.55以下时,在基材52上形成的印刷物30a的膜厚变动率大于5%。
[实施例9]
对于本发明的有机发光器件,将1000cd/m2时的发光效率和恒流驱动时的发光亮度减少到一半为止的时间,定义为元件寿命。首先,讲述形成有机发光器件的工序。
(形成透明电极层)
首先,采用离子镀法,在透明基材52(厚度0.7mm)上形成膜厚为200nm的氧化铟锡(ITO)电极膜,在该ITO电极膜上涂布感光性抗蚀剂,进行掩模曝光、显影、ITO电极膜的蚀刻。以4mm间距形成10条宽度为2.2mm的条纹形状的透明电极层53。
(形成绝缘层)
接着对上述透明基材(厚度0.7mm)实施洗涤处理和紫外线等离子体洗涤,然后用旋涂法涂布负型感光性树脂,用光刻法工艺进行构图,在各透明电极层53上形成以4mm间距存在2mm×2mm的发光区域(开口部55)这样的绝缘层54(厚度1μm)。
(形成空穴注入层)
采用凹版胶印刷法,在开口部55内及绝缘层54上,作为整层形成空穴注入层57。空穴注入层57的厚度为75nm。
(形成发光层)
采用本发明的印刷方法,在空穴注入层57上形成发光层58(红色发光层58R)。
作为在印刷方法中使用的印刷机10的油墨30,使用了剪切速度100/秒时的粘度(油墨温度23℃)为80cP、沸点为186℃的油墨。另外,使油墨30的固态物质的重量%为2.5重量%,油墨30的溶剂的表面张力为32dyne/cm。
作为印刷机10的网纹版1,网穴2的线数为140线/inch、网穴2的深度为40μm、网穴2的总面积对于成膜部位的总面积而言的比率为75%。使用了网穴2的配置成为被格子状划分的网穴配置的网纹版。
作为印刷机10的印版滚筒24的柔性版23,使用由能够进行激光雕刻的树脂材料构成的柔性版。柔性版23的分辨率为250ppi。另外,基材平面版6上的印版滚筒24在的旋转速度,被控制部9控制成为100rpm。
使用这种印刷机10,在空穴注入层57上形成厚度为90nm的发光层58(红色发光层58R)。
(形成电子注入层)
在形成发光层58的面侧,以使开口部与上述条纹形状的透明电极层53正交而且位于上述绝缘层54的发光区间(开口部55)上的方式配置有以4mm间距具备2.2mm宽度的条纹形状的开口部的金属掩模。接着,通过该掩模,并采用真空蒸镀法蒸镀钙(蒸镀速度=0.1nm/秒),成膜后以4mm间距形成10条电子注入层59(厚度10nm)。
(形成电极层)
接着,原封不动地使用形成电子注入层59时使用的金属掩模,采用真空蒸镀法蒸镀铝(蒸镀速度=0.4nm/秒)后成膜。这样,就在电子注入层59上形成由铝构成的宽度2.2mm的条纹形状的电极层60(厚度300nm)。
最后,利用紫外线固化型粘接剂,将密封板粘贴到形成电极层的面侧,从而获得本发明的有机发光器件。
将1000cd/m2时的发光效率和恒流驱动时的发光亮度减少到一半为止的时间,定义为该有机发光器件的元件寿命进行评价的结果,其发光效率为0.83cd/A,元件寿命为11000小时。此外,还使初始的亮度成为100cd/mm2地设定电流值,用该电流连续驱动该有机发光器件,将减少到一半的50cd为止的时间,g来评价了元件寿命。
(比较例)
除了作为用于形成发光层的印刷方法使用了旋涂法之外,都和实施例9同样进行,获得了有机发光器件。在该有机发光器件中,空穴注入层的平均厚度为40nm、红色发光层的平均厚度为60nm。
将1000cd/m2时的发光效率和恒流驱动时的发光亮度减少到一半为止的时间,作为该有机发光器件的元件寿命进行评价的结果,其发光效率为0.8cd/A,元件寿命为6000小时。就是说,与实施例9的有机发光器件相比,发光效率、寿命均差。
附图标记说明
1、1’、11、11’...网纹版;2、2’、12、12’...网穴;3、13...非网穴部;5...框架;6...基材平面版;7...油墨供给部;8...刮墨刀系统;8a...第1刮墨刀;8b...第2刮墨刀;9...控制部;10...刷机;23...柔性版;23a...凸部;23b...凹部;24...印版滚筒;25...金属辊;26...塑料套筒;30...油墨;30a...印刷物;51、81、91、101...有机发光器件;52、82、92、102...透明基材;53...透明电极层;54、74...绝缘层;55、75...开口部;56...发光元件层;57...空穴注入层;57a...空穴输送层;58、58R、58G、58B、78R、78G、78B...发光层;59...电子注入层;60...电极层;73...电极布线图案;100...印刷机;101...控制部;102...网纹传墨辊;103...印版滚筒;104...基材平面版;105...印刷机;106...网纹版。

Claims (26)

1.一种印刷方法,使用张叶式印刷机进行柔性版印刷,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基材承载到被固定在框架上的基材平面版上的工序;
向被固定在所述框架上而且其上表面具有多个网穴的平板状的网纹版供给油墨的工序;
使印版滚筒在所述网纹版上移动,从而使印版滚筒的柔性版从网纹版的网穴接受油墨的工序;以及
使所述印版滚筒在所述基材平面版上的基材上移动,从而使油墨从印版滚筒的柔性版转移到基材上的工序,
所述油墨的剪切速度100/秒时的粘度(油墨温度23℃)在51~200cP的范围内,
所述印版滚筒的柔性版由弹性材料构成,
在使所述印版滚筒在所述基材上移动之际,所述印版滚筒的旋转速度为20rpm以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油墨由溶剂和在溶剂中溶解的固态物质构成;
所述溶剂,其表面张力为37dyne/cm以下,而且其沸点在165~265℃的范围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油墨中的固态物质的含量,在1.5~4.0重量%的范围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网纹版,具有多个被配置在网纹版的上表面而且被来自油墨供给部的油墨填充的网穴,多个网穴被格子状地配置;
在网纹版中,网穴的线数在100~300线/inch的范围内,而且网穴的总面积在网纹版的成膜部位中所占的比例在55~95%的范围内,
各网穴的深度在15~100μm的范围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网纹版,具有多个被配置在网纹版的上表面而且被来自油墨供给部的油墨填充的网穴,多个网穴被条纹状地配置;
在网纹版中,网穴的线数在100~300线/inch的范围内,而且网穴的总面积在网纹版的成膜部位中所占的比例在55~95%的范围内;
各网穴的深度在15~100μm的范围内;
在各网穴中,印刷方向的最大宽度b和与印刷方向正交的方向的最大宽度a之比b/a为0.6以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印版滚筒的柔性版,由能够进行水显影的树脂材料构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印版滚筒的柔性版,由能够进行激光雕刻的树脂材料构成。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印版滚筒包括金属辊和被粘接材料固定在金属辊的外周上的柔性版。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印版滚筒包括金属辊、包围金属辊的圆筒状的塑料套筒和设置在塑料套筒的外周上的柔性版;
所述塑料套筒被利用在所述金属辊内配置的气压夹持机构固定在金属辊上。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印版滚筒包括金属辊、包围金属辊的圆筒状的塑料套筒和设置在塑料套筒的外周上的柔性版;
所述塑料套筒被利用在所述金属辊内配置的吸附机构固定在金属辊上。
11.一种发光层的形成方法,使用柔性版印刷方法形成具备对置的电极和在该电极之间配置且至少具有发光层的发光元件层的有机发光器件的该发光层,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基材承载到被固定在框架上的基材平面版上的工序;
向被固定在所述框架上而且其上表面具有多个网穴的平板状的网纹版供给至少含有有机发光材料的油墨的工序;
使印版滚筒在所述网纹版上移动,从而使印版滚筒的柔性版从网纹版的网穴接受油墨的工序;以及
使所述印版滚筒在所述基材平面版上的基材上移动,从而使油墨从印版滚筒的柔性版转移到基材上的工序,
所述油墨的剪切速度100/秒时的粘度(油墨温度23℃)在51~200cP的范围内,
所述印版滚筒的柔性版由弹性材料构成,
在使所述印版滚筒在所述基材上移动之际,所述印版滚筒的旋转速度为20rpm以上。
12.一种有机发光器件的形成方法,形成包含对置的电极和在该电极之间配置且至少具有发光层的发光元件层的有机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准备基材的工序;
在所述基材上形成具有所需的图案的第1电极层的工序;
在所述基材上形成具有使所述第1电极层的所需的部位在上方露出的多个开口部的绝缘层的工序;
在所述开口部内及所述绝缘层上形成空穴注入层的工序;
使用柔性版印刷方法,在所述开口部内的所述空穴注入层上形成发光层的工序;以及
与所述发光层中的位于所需的开口部内的发光层连接地形成第2电极层的工序,
所述空穴注入层,采用凹版印刷法或凹版胶印刷法完全覆盖所述多个开口部地形成,
采用柔性版印刷方法形成所述发光层的工序具备:
将基材承载到被固定在框架上的基材平面版上的工序;
向被固定在所述框架上的而且其上表面具有多个网穴的平板状的网纹版供给至少含有有机发光材料的油墨的工序;
使印版滚筒在所述网纹版上移动,从而使印版滚筒的柔性版从网纹版的网穴接受油墨的工序;以及
使所述印版滚筒在所述基材平面版上的基材上移动,从而使油墨从印版滚筒的柔性版转移到基材上的工序,
所述油墨的剪切速度100/秒时的粘度(油墨温度23℃)在51~200cP的范围内,
所述印版滚筒的柔性版由弹性材料构成;
在使所述印版滚筒在所述基材上移动之际,所述印版滚筒的旋转速度为20rpm以上。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进而包括在所述空穴注入层和所述发光层之间形成空穴输送层的工序;
所述空穴输送层,采用凹版印刷法或凹版胶印刷法以完全覆盖所述多个开口部的方式形成。
14.一种有机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具备:
基材;
以所需的图案在该基材上形成的第1电极层;
在所述基材上形成且具有使所述第1电极层的所需的部位在上方露出的多个开口部的绝缘层;
以覆盖各开口部内的第1电极层的方式在各开口部内形成并且至少具有发光层和空穴注入层的发光元件层;以及
以与所述发光元件层中的位于所需的开口部内的发光元件层连接的方式形成的第2电极层,
所述发光元件层的发光层,采用柔性版印刷方法形成,
所述柔性版印刷方法包括:
将基材承载到被固定在框架上的基材平面版上的工序;
向被固定在所述框架上而且其上表面具有多个网穴的平板状的网纹版供给至少含有有机发光材料的油墨的工序;
使印版滚筒在所述网纹版上移动,从而使印版滚筒的柔性版从网纹版的网穴接受油墨的工序;以及
使所述印版滚筒在所述基材平面版上的基材上移动,从而使油墨从印版滚筒的柔性版转移到基材上的工序,
所述油墨的剪切速度100/秒时的粘度(油墨温度23℃)在51~200cP的范围内;
所述印版滚筒的柔性版,由弹性材料构成;
在使所述印版滚筒在所述基材上移动之际,所述印版滚筒的旋转速度为20rpm以上。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材由透明基材构成,
所述第1电极层由透明电极层构成。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
构成所述发光元件层的所述发光层的厚度为70nm以上。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光元件层具有在所述绝缘部的开口部内形成的空穴注入层、发光层及电子注入层;
空穴注入层、发光层及电子注入层按照空穴注入层/发光层/电子注入层的顺序层叠。
18.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光元件层具有在所述绝缘部的开口部内形成的空穴注入层、空穴输送层、发光层及电子注入层;
空穴注入层、空穴输送层、发光层及电子注入层按照空穴注入层/空穴输送层/发光层/电子注入层的顺序层叠。
19.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
是无源矩阵型。
20.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
是有源矩阵型。
21.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
是在所述绝缘层上具备最大开口宽度为10mm以上的所述开口部的有机发光广告画。
22.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
具备彩色滤光层。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彩色滤光层和所述第1电极层之间具备颜色变换荧光体层。
24.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光元件层,是发出包含白色的所需的颜色的光或者是发出以规定图案组合所需的多种颜色的光的层。
25.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光元件层发出蓝色的光;所述颜色变换荧光体层,具备将蓝色光变换成绿色荧光后发光的绿色变换层和将蓝色光变换成红色荧光后发光的红色变换层。
2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
通过形成所述空穴注入层用的涂膜,然后在1分钟以内形成所述发光层用的涂膜,并在100~200℃的范围内同时一起干燥这两层来形成所述空穴注入层及所述发光层。
CN2011100332732A 2010-01-22 2011-01-24 印刷方法、发光层形成方法、有机发光器件形成方法及有机发光器件 Pending CN10218985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12358 2010-01-22
JP2010012358A JP2011148231A (ja) 2010-01-22 2010-01-22 印刷方法、発光層形成方法、有機発光デバイス形成方法および有機発光デバイ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89857A true CN102189857A (zh) 2011-09-21

Family

ID=443083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332732A Pending CN102189857A (zh) 2010-01-22 2011-01-24 印刷方法、发光层形成方法、有机发光器件形成方法及有机发光器件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10180826A1 (zh)
JP (1) JP2011148231A (zh)
CN (1) CN102189857A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60862A (zh) * 2012-04-02 2013-10-2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功能层形成用油墨、发光元件的制造方法、发光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5206758A (zh) * 2014-06-04 2015-12-30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
CN105633123A (zh) * 2012-10-31 2016-06-01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用于制造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的方法
TWI549330B (zh) * 2014-06-04 2016-09-11 群創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
CN106334649A (zh) * 2016-06-30 2017-01-18 杭州星华反光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花式反光面料大花纹图案的凹版上胶装置及上胶方法
CN107209419A (zh) * 2015-02-04 2017-09-26 默克专利股份有限公司 电光切换元件和显示器件
CN107735699A (zh) * 2015-07-10 2018-02-23 迪睿合株式会社 荧光体片、具备该荧光体片的白色光源装置、以及具备该白色光源装置的显示装置
CN108127967A (zh) * 2017-12-29 2018-06-08 重庆市琦缘包装有限公司 一种纸板印标切割装置
CN110611057A (zh) * 2019-10-17 2019-12-24 成都新柯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卷对卷转印oled柔性显示发光层的方法
CN115851032A (zh) * 2022-12-23 2023-03-28 北京印刷学院 一种电致发光柔版印刷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574934B2 (en) 2011-09-19 2013-11-05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OVJP patterning of electronic devices
TWI586552B (zh) * 2012-06-11 2017-06-11 柯達公司 用於柔版印刷之客製化柔性母版樣式之製造方法以及使用方法
JP6295509B2 (ja) * 2013-02-06 2018-03-20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凸版印刷装置
KR20150022560A (ko) * 2013-08-23 2015-03-04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인쇄회로기판 및 인쇄회로기판 제조 방법
JP2015156298A (ja) * 2014-02-20 2015-08-27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KR102528799B1 (ko) * 2015-02-06 2023-05-08 가부시키가이샤 유에이씨제이 포일 그라비어 인쇄 롤
US10309615B2 (en) * 2015-02-09 2019-06-04 Sun Chemical Corporation Light emissive display based on lightwave coupling in combination with visible light illuminated con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69650A (ja) * 1991-05-23 1993-03-23 Toppan Printing Co Ltd 印刷方法
JP2002268231A (ja) * 2001-03-13 2002-09-18 Asahi Kasei Corp 感光性フレキソ版の製造方法、装置
CN1441629A (zh) * 2002-02-27 2003-09-10 三星Sdi株式会社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1223826A (zh) * 2005-05-16 2008-07-16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发光层的形成方法和有机场致发光器件
JP2009059496A (ja) * 2007-08-30 2009-03-19 Toppan Printing Co Ltd 有機el用印刷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69650A (ja) * 1991-05-23 1993-03-23 Toppan Printing Co Ltd 印刷方法
JP2002268231A (ja) * 2001-03-13 2002-09-18 Asahi Kasei Corp 感光性フレキソ版の製造方法、装置
CN1441629A (zh) * 2002-02-27 2003-09-10 三星Sdi株式会社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1223826A (zh) * 2005-05-16 2008-07-16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发光层的形成方法和有机场致发光器件
JP2009059496A (ja) * 2007-08-30 2009-03-19 Toppan Printing Co Ltd 有機el用印刷機

Cited B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60862B (zh) * 2012-04-02 2016-12-2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功能层形成用油墨、发光元件的制造方法、发光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3360862A (zh) * 2012-04-02 2013-10-2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功能层形成用油墨、发光元件的制造方法、发光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5633123B (zh) * 2012-10-31 2018-08-24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用于制造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的方法
CN105633123A (zh) * 2012-10-31 2016-06-01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用于制造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的方法
CN105633124A (zh) * 2012-10-31 2016-06-01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用于制造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的方法
CN105633124B (zh) * 2012-10-31 2018-08-24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用于制造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的方法
CN105206758A (zh) * 2014-06-04 2015-12-30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
TWI549330B (zh) * 2014-06-04 2016-09-11 群創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
US9711759B2 (en) 2014-06-04 2017-07-18 Innolux Corporatio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CN107209419A (zh) * 2015-02-04 2017-09-26 默克专利股份有限公司 电光切换元件和显示器件
US10529899B2 (en) 2015-07-10 2020-01-07 Dexerials Corporation Phosphor sheet, white light source device including the phosphor sheet,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white light source device
CN107735699A (zh) * 2015-07-10 2018-02-23 迪睿合株式会社 荧光体片、具备该荧光体片的白色光源装置、以及具备该白色光源装置的显示装置
US11183617B2 (en) 2015-07-10 2021-11-23 Dexerials Corporation Phosphor sheet, white light source device including the phosphor sheet,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white light source device
CN115710496A (zh) * 2015-07-10 2023-02-24 迪睿合株式会社 荧光体片、具备该荧光体片的白色光源装置、以及具备该白色光源装置的显示装置
CN106334649A (zh) * 2016-06-30 2017-01-18 杭州星华反光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花式反光面料大花纹图案的凹版上胶装置及上胶方法
CN108127967A (zh) * 2017-12-29 2018-06-08 重庆市琦缘包装有限公司 一种纸板印标切割装置
CN108127967B (zh) * 2017-12-29 2019-04-09 重庆市琦缘包装有限公司 一种纸板印标切割装置
CN110611057A (zh) * 2019-10-17 2019-12-24 成都新柯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卷对卷转印oled柔性显示发光层的方法
CN110611057B (zh) * 2019-10-17 2020-12-25 山西穿越光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卷对卷转印oled柔性显示发光层的方法
CN115851032A (zh) * 2022-12-23 2023-03-28 北京印刷学院 一种电致发光柔版印刷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CN115851032B (zh) * 2022-12-23 2023-12-22 北京印刷学院 一种电致发光柔版印刷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10180826A1 (en) 2011-07-28
JP2011148231A (ja) 2011-08-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89857A (zh) 印刷方法、发光层形成方法、有机发光器件形成方法及有机发光器件
CN100586242C (zh) 有机场致发光器件中发光层的形成方法
JP4984446B2 (ja) 発光層、正孔注入層の形成方法およびそれらを用いた有機発光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
TWI458388B (zh) 有機電致發光顯示器及其製法
CN101911333B (zh) 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JP2016122606A (ja) 波長変換方式発光装置並びにこれを備えた表示装置、照明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CN100495760C (zh) 有机el显示器件
JP4803321B2 (ja)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ディスプレイ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0045051A (ja) 電気活性材料が内部に配置された重合性非晶質母材のパターン化方法および材料
US20060269657A1 (en) Organic luminescence ink and a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element
CN102150475A (zh) 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制造用的墨液、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制造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CN103891402A (zh)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JP2005500653A (ja) 電気活性材料が内部に配置された重合性非晶質母材のパターン化方法および材料
TWI539642B (zh) 印刷用凸版及使用其之有機el元件之製造方法
JP5266643B2 (ja) 印刷用凸版および印刷用凸版の製造方法
JP2008229947A (ja) 高精細パターン形成用凸版および板状感光性樹脂積層体ならびに電子回路パターンならびに有機el素子の形成方法ならびに有機el素子ならびに有機elディスプレイ
JP2007095627A (ja) スクリーン版とこれを用いた正孔注入層の形成方法および有機発光デバイス
JP2013073842A (ja) 有機elディスプレイ、有機elディスプレイの製造方法
JP5298489B2 (ja) 有機el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3201046A (ja) 凹型欠陥の修正方法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有機el素子の製造方法
JP5671784B2 (ja) 印刷用凸版及びその印刷用凸版を用いた電子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並びに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JP2011148233A (ja) 印刷機、発光層形成方法、有機発光デバイス形成方法および有機発光デバイス
JP2009147051A (ja) パターン形成用凸版及びそれを用いて製造した有機el素子
JP2008166016A (ja) 有機機能性素子の製造方法
JP2015069710A (ja)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