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77558B - 电线设置条 - Google Patents

电线设置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77558B
CN102177558B CN200980140195.7A CN200980140195A CN102177558B CN 102177558 B CN102177558 B CN 102177558B CN 200980140195 A CN200980140195 A CN 200980140195A CN 102177558 B CN102177558 B CN 10217755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electric wire
bar
clamping pieces
elastic clam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4019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77558A (zh
Inventor
谷川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1775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775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775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7755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2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assembling or disassembling contact members with insulating base, case or sleev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 H01B13/012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for manufacturing wire harnesses
    • H01B13/01209Detai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Installation Of Indoor Wiring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电线设置条,所述电线设置条易于操作,从而能够利用适当的夹持力夹持具有各种直径的电线。电线保持部(90)用于能够将电线保持在平行状态下的电线设置条,所述电线保持部(90)包括:一对弹性夹持件(96),每个夹持件具有远端部(98)和近端部(97),在远端部(98)形成邻接弯曲部(98b);夹持件固定基部(92),用于固定并且保持该对近端部(97),使得在成对邻接弯曲部(98b)彼此邻接的状态下,使该对弹性夹持件(96)的突出尺寸能够得到调节;和侧壁部(93),侧壁部(93)用于通过在与该对邻接弯曲部(98b)的邻接部相比更加靠近近端侧的位置邻接电线,而调节电线朝近端侧的移动。

Description

电线设置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项用于生产线束的技术,所述线束用于机动车辆和各种类型的装备。
背景技术
作为在生产线束时夹持电线端部的技术,存在一项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链式电线夹具,其中能够夹持电线的多个电线夹具被布置成链状。电线夹具被构造成使一对夹持爪设置在基部的上部中,并且被构造成在该对夹持爪之间夹持电线端部。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08-31247(1996)
发明内容
在此情形中,在线束中使用了具有各种直径的电线。例如,比较粗的电线被用于供应电力,比较细的电线被用于传输信号。
然而,在于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电线夹具中,因为使在该对夹持爪之间的距离尺寸恒定,所以难以利用适当的力夹持具有各种直径的电线。例如,如果在该对夹持爪之间的距离尺寸被设定成与比较细的电线相一致,则存在夹持力相对于比较粗的电线变得太大且电线可能受到损坏的风险。此外,例如,如果在该对夹持爪之间的距离尺寸被设定成与比较粗的电线相一致,则存在夹持力相对于比较细的电线变得太小且电线可能容易脱离的风险。
相应地,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通过利用适当的夹持力夹持具有各种直径的电线,易于进行处理。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第一方面是一种电线设置条,所述电线设置条能够将电线保持在平行状态下,包括:多个电线保持部,所述多个电线保持部能够保持电线;和条主体部,所述条主体部将所述多个电线保持部保持在线性布置的状态下,其中所述电线保持部包括:一对弹性夹持件,所述一对弹性夹持件包括前端部和基端部,在所述一对弹性夹持件中形成邻接弯曲部;夹持件固定基部,使所述夹持件固定基部固定保持到所述条主体部,并且所述夹持件固定基部固定保持所述一对弹性夹持件的基端部使得:能够在所述一对弹性夹持件的邻接弯曲部彼此邻接的状态下,调节所述一对弹性夹持件的突出尺寸;和电线接触件,所述电线接触件在与所述一对弹性夹持件的邻接弯曲部的邻接部相比更加靠近基端的位置与所述电线形成接触,以控制所述电线朝所述基端侧移动。
相应地,将电线保持在该对邻接弯曲部的邻接部和电线接触件之间和该对弹性夹持件的前端部之间。此外,可以通过可选调节该对弹性夹持件的突出尺寸而相对于电线调节夹持力。因此,可以通过利用适当的夹持力夹持具有各种直径的电线,易于进行处理。
第二方面是根据第一方面的电线设置条,其中在所述一对弹性夹持件的基端部中的每个基端部中沿着宽度方向形成多个销插入孔,所述夹持件固定基部包括夹持件固定基部主体,在所述夹持件固定基部主体中形成固定凹部,所述一对弹性夹持件的基端部能够插入所述固定凹部,并且在所述夹持件固定基部主体中,通过沿着所述一对弹性夹持件的突出方向改变位置而形成分别与所述多个销插入孔相应的多个固定保持孔,并且将固定销插入所述多个固定保持孔中的一个固定保持孔和与所述一个固定保持孔相应的所述多个销插入孔中的一个销插入孔,并且将所述一对弹性夹持件固定和保持在固定的突出尺寸。
相应地,通过选择多个固定保持孔中的一个并且将固定销插入选定的固定保持孔和相应的销插入孔,可以可选地选择该对弹性夹持件的突出尺寸从而维持恒定。此时,因为在该对弹性夹持件的基端部中的每个端部中沿着宽度方向形成多个销插入孔,并且与该多个销插入孔中的每个销插入孔相应的多个固定保持孔在夹持件固定基部中被形成为沿着该对弹性夹持件的突出方向改变位置,所以可以使得该对弹性夹持件的突出尺寸具有小的调节宽度。
第三方面是根据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的电线设置条,进一步包括永久磁体,所述永久磁体附接到所述条主体部的两个端部。
相应地,在多个电线设置条被布置成线性连接的情形中,可以实现由永久磁体的吸引力使相邻电线设置条彼此吸引的状态。因此,该多个电线设置条的处理方便性是优良的。
根据以下详细说明和附图,本发明的目的、特征、方面和优点将是更加明显的。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电线设置条的局部剖面侧视图;
图2是示出上述电线设置条的平面视图;
图3是示出上述电线设置条的前视图;
图4是示出电线设置部的透视图;
图5是示出电线设置部的截面视图;
图6是示出弹性夹持件的前视图;
图7是示出弹性夹持件的侧视图;
图8是示出夹持件固定基部和框架部件的前视图;
图9是示出夹持件固定基部的侧视图;
图10是示出夹持件固定基部的平面视图;
图11是示出夹持件固定基部的底视图;
图12是示出保持粗电线的状态的说明视图;
图13是示出保持细电线的状态的说明视图;
图14是示出根据电线设置条的使用示例的电线连接组件生产辅助设备的侧视图;
图15是示出上述电线连接组件生产辅助设备的前视图;
图16是上述电线连接组件生产辅助设备的基本部分的概略透视图;
图17是示出条进给部件的侧视图;
图18是沿着图17中的线XVIII-XVIII的截面视图;
图19是示出条进给部件的下游侧部的透视图;
图20是示出条进给部件的下游侧部的透视图;
图21是示出条进给部件的上游侧部的透视图;
图22是示出条进给部件的中间连接部的侧视图;
图23是示出多个条进给部件的前视图;
图24是示出电线连接组件的生产方法的生产步骤的说明视图;
图25是示出电线连接组件的生产方法的生产步骤的说明视图;
图26是示出电线连接组件的生产方法的生产步骤的说明视图;
图27是示出电线连接组件的生产方法的生产步骤的说明视图;
图28是示出初步连接的一个示例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电线设置条>
下面将给出对于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电线设置条的说明。图1是示出电线设置条80的局部剖面侧视图,图2是示出电线设置条80的平面视图,并且图3是示出电线设置条80的前视图。
电线设置条80被构造成将电线W保持在平行状态下,并且设有多个电线保持部90和条主体部82。
电线设置条80被构造成能够保持电线W,并且条主体部82被构造成能够将电线保持部90保持在线性布置的状态下。此外,电线保持部90中的每个电线保持部被构造成保持电线W的预定位置,由此将电线W保持在平行状态下。电线W的由电线保持部90保持的位置可以是电线W的端部,或者可以是电线W的沿着纵向方向的中间部。下文将述及本电线设置条80的一个使用示例。
更加具体地,条主体部82设有框架部件84和两个端部框架部件86。
框架部件84被形成为杆形,更加具体地,被形成为近似矩形杆形状。支撑引导凹槽85(参考图1和8)在框架部件84的一个侧表面(在此情形中,构造近似矩形杆形状的外周的四个侧表面中的一个侧表面)中沿其纵向方向形成。支撑引导凹槽85被形成为向框架部件84的该一个侧表面和两个端部开口的凹槽形状(在此情形中,近似U形截面凹槽形状)。此外,沿着支撑引导凹槽85的纵向方向延伸的脱离防止突出条部85a在支撑引导凹槽85中的该一个侧表面侧的开口的两个侧边缘部中形成。相应地,支撑引导凹槽85的该一个侧表面侧的开口宽度被形成为以脱离防止突出条部85a的突出尺寸而变得比在其后侧中的开口宽度更窄。如下文所述,多个电线保持部90由支撑引导凹槽85支撑在线性布置的状态下,从而能够沿着纵向方向移动。
此外,在此情形中,支撑引导凹槽85还在框架部件84的另外三个侧表面中形成。这三个支撑引导凹槽85并不总是有必要的。实际上,在沿本电线设置条80的纵向方向以可移动方式支撑本电线设置条80时,在形成在框架部件84的该一个侧表面中的支撑引导凹槽85的相反侧中设置的支撑引导凹槽85(在下文中可以被称作在底部中的支撑引导凹槽85)被设置成引导件。这点将在下文的一个使用示例中描述。
此外,插入孔84a在框架部件84的中央部中沿着轴向方向形成。
两个端部框架部件86分别附接到框架部件84的端部,并且被构造成对于电线保持部90从框架部件84的端部退出进行调节。
更加具体地,端部框架部件86被形成为具有与框架部件84的沿着宽度方向的尺寸大致相同的厚度的扁平状部件,并且能够布置框架部件84的端部的大致L形的凹部86a在其角部中形成。此外,螺钉插入孔86h1在端部框架部件86中的与框架部件84的端部相对的部分中形成,并且螺钉插入孔86h2在与框架部件84的端部的一个侧表面相对的部分中形成。此外,在框架部件84的端部中布置端部框架部件86,使得将框架部件84的端部布置在凹部86a内,将螺钉S1插入螺钉插入孔86h1中从而利用螺纹连接到框架部件84的插入孔84a的端部来紧固,并且将螺钉S2插入螺钉插入孔86h2中从而利用螺纹连接到被布置在支撑引导凹槽85内的螺母N来紧固,由此将端部框架部件86附接并且固定到框架部件84的端部。此外,在如上所述的将端部框架部件86附接并且固定到框架部件84的端部的状态中,在端部框架部件86中的与框架部件84的端部的一个侧表面相对的部分的向内侧表面86f与由支撑引导凹槽85支撑的电线保持部90形成接触,并且对于电线保持部90从框架部件84的端部的退出进行调整。换言之,由支撑引导凹槽85以可移动方式支撑的多个电线保持部90被支撑成被夹在附接到框架部件84的两端的端部框架部件86之间。相应地,在两个端部框架部件86的向内侧表面86f之间的距离尺寸被设为其中多个电线保持部90能够得以布置的尺寸。能够通过调节框架部件84的长度尺寸而适当设定在向内侧表面86f之间的距离尺寸。换言之,可以通过适当调节框架部件84的长度尺寸而调节所保持的电线保持部90的数目。
此外,使得在底部中的支撑引导凹槽85的端部开口的开口凹槽87g在端部框架部件86中形成。相应地,即使当整体上观察电线设置条80时,在底部中的支撑引导凹槽85也被形成为向电线设置条80的两个端部和底侧外部方向开口的凹槽形状。
此外,永久磁体88附接到一对端部框架部件86的外端部,即,条主体部82的两个端部。利用该永久磁体88,在多个电线设置条80以相同姿态和方向对准的线性布置状态,相邻的电线设置条通过磁力吸引。
注意,在本实施例中,给出了对于通过将端部框架部件86螺纹连接并且固定到框架部件84的端部而实现电线保持部90的位置调整的结构的说明,然而,如上所述的构造并不总是有必要的。端部框架部件可以被构造成由使用利用粘结剂的凹凸固定结构的锁定结构等固定到框架部件的端部。此外,该结构可被形成为使螺钉与框架部件的端部接合,并且通过螺钉本身实现电线保持部的位置调整。此外,该结构可被形成为在框架部件的一个端部中一体形成凸部,通过凸部本身实现电线保持部的位置调整,并且通过将另一部件附接到框架部件的另一端部而实现电线保持部的定位。简言之,该结构被形成为通过框架部件的端部实现电线保持部的位置调整。
图4是示出电线保持部90的透视图,图5是示出电线保持部90的截面视图。
如在图1到5中所示,电线保持部90具有夹持件固定基部92和一对弹性夹持件96。此外,该对弹性夹持件96由夹持件固定基部92固定保持在能够夹持电线W的位置和姿态。
将给出对于弹性夹持件96和夹持件固定基部92的更加详细的说明。
将给出更加具体的说明。图6是示出弹性夹持件96的前视图,图7是示出弹性夹持件96的侧视图。
弹性夹持件96是通过冲压和弯曲扁平状金属部件而形成的部件,并且具有基端部97和前端部98。
基端部97被形成为近似矩形平板形状,并且被形成为能够被插入在下文述及的固定凹部93h。此外,多个(在此情形中两个)销插入孔96h在基端部97中沿着其宽度方向形成。销插入孔96h中的每个销插入孔以能够插入在下文述及的固定销99的孔的形状形成。
此外,前端部98是以从上述基端部97的一个端部向外(向上)延伸的方式形成的扁平状部件,并且在此情形中,具有:基端侧弯曲部98a,使基端侧弯曲部98a弯曲成从基端部97的一个端部向一个方向侧(在该对弹性夹持件96邻接的状态中的外侧)突出的突出形状;和邻接弯曲部98b,使邻接弯曲部98b从基端侧弯曲部98a的一个端部向另一方向侧(在该对弹性夹持件96邻接的状态中的内侧)弯曲,并且整体上被形成为平缓的S形弯曲形式。
在此情形中,该对弹性夹持件96在基端部侧中连接,并且可以被构造成一体部件。此外,替代扁平状金属部件,该对弹性夹持件96可以由树脂等形成。
图8是示出夹持件固定基部92和框架部件84的前视图,图9是示出夹持件固定基部92的侧视图,图10是示出夹持件固定基部92的平面视图,图11是示出夹持件固定基部92的底视图。
如在图4、5和8到11中所示,夹持件固定基部92是由树脂等形成的部件,被构造成能够被固定保持到条主体部82,并且被构造成能够固定保持该对弹性夹持件96。
更加具体地,夹持件固定基部92具有固定基部主体93、一对侧壁部94和引导突出条部95。
固定基部主体93被形成为近似长方体形状,并且固定凹部93h从其一个主表面朝向内部形成。固定凹部93h被形成为凹形形状以能够使两个基端部97在交迭状态中插入并能够保持固定的姿态。在此情形中,固定凹部93h的宽度尺寸被形成为与基端部97的宽度尺寸大致相同。此外,沿着基端部97的插入方向延伸的突出条93ha在固定凹部93h的相对内表面中形成,并且在相对的突出条93ha之间的距离尺寸被形成为两个基端部97的厚度尺寸。相应地,该结构被形成为使在交迭状态中插入的两个基端部97在固定凹部93h内保持在固定的姿态。
此外,多个(在此情形中两个)固定保持孔93P1和93P2被形成为通过固定凹部93h而穿过固定基部主体93。两个固定保持孔93P1和93P2形成在与被插入固定凹部93h中的基端部97的两个销插入孔96h相应的位置处,更加具体地,形成在沿着基端部97的插入方向(在此情形中与弹性夹持件96的突出方向相同)相对于两个销插入孔96h相同的线性位置处。此外,通过沿着该对弹性夹持件96的突出方向(在此情形中与基端部97的插入方向相同)改变位置而形成两个固定保持孔93P1和93P2。在此情形中,通过以小于固定保持孔93P1和93P2的直径尺寸R的尺寸H改变位置而形成该两个固定保持孔93P1和93P2(参考图8)。
此外,该对弹性夹持件96被构造成以下述方式而被固定保持到固定基部主体93。换言之,在一对邻接弯曲部98b的具有弯曲形状的外周部邻接的状态中,该对弹性夹持件96的基端部97交迭并且被布置成被插入固定凹部93h中。此时,基端部97的插入深度(该对弹性夹持件96的突出尺寸)被调整成使得两个固定保持孔93P1和93P2中的任何一个与相应的两个销插入孔96h中的一个销插入孔对准。在这种状态中,在杆形销主体部99a的一个端部中形成端头部99b的固定销99被插入两个固定保持孔93P1和93P2中的任何一个与相应的两个销插入孔96h中的一个销插入孔。相应地,将该对弹性夹持件96以固定的突出尺寸固定保持。例如,在将固定销99插入在两个固定保持孔93P1和93P2中的上侧(开口侧)的固定保持孔93P1与销插入孔96h中的一个销插入孔的情形中,该对弹性夹持件96的突出尺寸变得比较大(参考图12)。此外,例如,在将固定销99插入在两个固定保持孔93P1和93P2中的下侧(后侧)的固定保持孔93P2与销插入孔96h中的一个销插入孔的情形中,该对弹性夹持件96的突出尺寸变得比较小(参考图13)。相应地,该结构被形成为使得:固定保持该对弹性夹持件96的基端部,以能够调节该对弹性夹持件96的突出尺寸。在此情形中,固定销99可以具有能够被插入以穿过固定保持孔93P1和93P2和销插入孔96h的形状,而不局限于上述形状。在此情形中,调节突出尺寸指在组装本电线保持部90时的调节,并且并不总是有必要能够在组装之后调节。
此外,定位凸部93a和定位凹部93b在固定基部主体93的两个端表面(在线性布置多个电线保持部90的状态中彼此形成接触的表面)中形成。此外,在线性布置多个电线保持部90的状态中,将定位凸部93a装配到定位凹部93b中,并且将该多个电线保持部90的线性布置形态维持在更加固定的状态中。
此外,该对侧壁部94是用作电线接触件的部件,并且被形成为从该对弹性夹持件96从固定基部主体93中突出的表面(在各图中的上表面)的两个侧部突出。该对侧壁部94的前端部与该对弹性夹持件96的邻接弯曲部98b的邻接部相比更加靠近基端侧定位,并且与邻接部相比从基端侧与电线W形成接触,从而调节电线W向基端侧移动。此外,电线W被构造成被支撑在该对弹性夹持件96的邻接弯曲部98b的邻接部和侧壁部94的前端部之间。更加具体地,在电线保持部90的侧视图中,形成由该对弹性夹持件96的与邻接弯曲部98b的邻接部相比更加靠近基端侧的部分和该对侧壁部94的更加靠近前端侧的部分所围绕的近似三角形空间(参考图5),并且利用该空间实现了电线W的保持(参考图12和13)。这个侧壁部94可以与固定基部主体93分开形成。简言之,如果存在作为电线接触件的部件,所述部件与该对弹性夹持件96的邻接弯曲部98b的邻接部相比在基端侧中与电线W形成接触从而调节电线向基端侧移动,则是足够的。
此外,在固定基部主体93的与该对弹性夹持件96突出的表面相反的表面(在各图中的下侧中的底表面)中,引导突出条部95以突出方式形成。引导突出条部95被形成为突出条形状,以在固定基部主体93的底表面的宽度方向的近似中央部中沿着固定销99的轴向方向延伸。此外,在引导突出条部95的前端边缘部的两侧中形成加宽突出条部95a,加宽突出条部95a沿着引导突出条部95的纵向方向延伸并且朝向引导突出条部95的外侧向外突出。此外,通过将引导突出条部95插入支撑引导凹槽85中,以在支撑引导凹槽85内的脱离防止突出条部85a的后侧处布置本加宽突出条部95a,电线保持部90被构造成由框架部件84的支撑引导凹槽85沿纵向方向以可移动方式支撑。
在此情形中,将电线保持部支撑到框架部件的结构不限于上述示例。该结构可以被形成为使得各个电线保持部90通过螺纹连接、装配结构等而被固定到长框架部件。
在该电线保持部90中,在保持比较粗的电线W的情形中,将固定销99插入在两个固定保持孔93P1和93P2中的上侧(开口侧)的固定保持孔93P1与销插入孔96h中的一个销插入孔,并且该对弹性夹持件96被固定成使得该对弹性夹持件96的突出尺寸变得比较大,如在图12中所示。相应地,可以放大由该对弹性夹持件96的与该对邻接弯曲部98b的邻接部相比更加靠近基端侧的部分和该对侧壁部94的前端部所围绕的近似三角形空间。此外,通过将电线W从该对弹性夹持件96的前端侧挤压到该对弹性夹持件96的前端部98之间,使前端部98弹性变形以在该对邻接弯曲部98b之间形成能够插入电线W的间隙。此外,如果电线W通过该对邻接弯曲部98b的邻接部,则该对弹性夹持件96弹性恢复。相应地,在使前端部98之间稍微打开的弹性变形状态中,将电线W保持在由该对弹性夹持件96的与该对邻接弯曲部98b的邻接部相比更加靠近基端侧的部分和该对侧壁部94的前端部所围绕的空间内。
此外,在保持比较细的电线W的情形中,通过将固定销99插入在两个固定保持孔93P1和93P2中的下侧(底侧)的固定保持孔93P2和销插入孔96h中的一个销插入孔,将该对弹性夹持件96固定,使得该对弹性夹持件96的突出尺寸变得比较小,如在图13中所示。相应地,可以形成由该对弹性夹持件96的与该对邻接弯曲部98b的邻接部相比更加靠近基端侧的部分和该对侧壁部94的前端部所围绕的近似三角形空间。此外,以与上述方式相同的方式,在使前端部98之间稍微打开的弹性变形状态中,将电线W保持在由该对弹性夹持件96的与该对邻接弯曲部98b的邻接部相比更加靠近基端侧的部分和该对侧壁部94的前端部所围绕的空间中。
根据如上所述构造的电线设置条80,在电线保持部90中的每个电线保持部中,在该对弹性夹持件96的前端部98之间将电线W保持在该对邻接弯曲部98b的邻接部和侧壁部94的前端部之间。此外,可以通过可选调节该对弹性夹持件96的突出尺寸而调节相对于电线W的夹持力。相应地,可以通过能利用适当的夹持力夹持具有各种直径的电线W,易于进行处理。
特别地,在组装具有相同设计的电线保持部90时,可以通过选择性地将固定保持孔93P1和93P2与销插入孔96h对准,并且将一个固定销99插入固定保持孔93P1和93P2中,而根据将被保持的电线W的直径而适当调节该对弹性夹持件96的突出尺寸。相应地,可以通过能利用适当的夹持力夹持具有各种直径的电线W,易于进行处理。
此外,因为沿着该对弹性夹持件96的基端部97中的每个端基部的宽度方向形成多个销插入孔96h,并且分别相应于多个销插入孔96h的多个固定保持孔93P1和93P2在夹持件固定基部92中通过改变位置而形成,所以可以与销插入孔96h和固定保持孔93P1和93P2的直径无关地对应于其形成位置进行调节。相应地,可以使该对弹性夹持件的突出尺寸具有小的调节宽度。
此外,因为永久磁体88附接到条主体部82的两个端部,所以在多个电线设置条80被布置成线性连接的情形中,相邻的电线设置条80能够被设为通过永久磁体88的吸引力相互吸引的状态从而成整体。相应地,多个电线设置条80的处理方便性是优良的。关于该优点,将在以下使用示例中给出说明。
<电线设置条的使用示例>
电线设置条80用于在生产线束时保持电线端部。换言之,通过捆束带有端子的电线生产线束,其中根据预定的接线方面,将各种处理例如预定长度切割、压接到端部的端子压接等应用于多根电线。将如上所述所生产的线束组装在机动车辆等中,并且用作将安装到机动车辆等的各种机电部(例如,电子控制单元、各种传感器和各种致动器)相互电连接的接线。
在以上述方式生产线束时,存在一种通过以下步骤而生产带有端子的电线的方法:以预定长度切割电线并且将端子压接到端部,通过将多个带有端子的电线的端部插入和连接到连接器等而生产相应于线束的一个构造部的电线组件(还可以被称为初步连接),并且进一步组合和连接多个电线组件等。本电线设置条80能够用作用于将以上述方式生产的带有端子的电线运载和供应到用于生产电线组件的生产场地的工具。
将给出使用电线设置条80的电线连接组件生产辅助设备的一个示例和电线连接组件的生产方法的说明。
图14是示出电线连接组件生产辅助设备20的侧视图,图15是示出电线连接组件生产辅助设备20的前视图,图16是电线连接组件生产辅助设备20的基本部分的概略透视图。
电线连接组件生产辅助设备20是用于通过将带有端子的电线18插入连接器14(参考图16)而产生是电线连接组件的初步连接的设备,并且设有条进给部件30、连接器保持部60和将条进给部件30、连接器保持部60支撑在固定的位置关系和姿态的框架体21。
通过将杆状部件组装成立方框架形状而形成框架体21,多个进给部件支撑框架部22被大致沿着水平方向布置在上部中,并且连接器保持部支撑框架部24被布置在上部的一个端部中。此外,轮脚21a附接到在框架体21下面的四个角部,并且框架体21被构造成能够利用本轮脚21a而在地面上移动。
在此情形中,支撑条进给部件30和连接器保持部60的结构不限于例如框架体21的结构,而是可以被形成为使得条进给部件30和连接器保持部60由独立的支撑部件支撑,或者可以被形成为使得条进给部件30和连接器保持部60被从建筑物例如工厂等的天花板悬挂从而得以支撑。简言之,该结构能够将条进给部件30和连接器保持部60支撑在下文述及的位置关系和姿态。
图17是示出条进给部件30的侧视图,图18是沿着图17中的线XVIII-XVIII的截面视图,图19和图20是示出条进给部件30的下游侧部的透视图,图21是示出条进给部件30的上游侧部的透视图,图22是示出条进给部件30的中间部的侧视图,图23是示出多个条进给部件30的前视图。
条进给部件30被构造成沿着预定进给方向P进给电线设置条80的部件。
换言之,条进给部件30具有作为条引导部的条进给引导凹槽32,条进给引导凹槽32将电线设置条80沿着预定进给方向P以可移动方式支撑在沿着进给方向P对准的状态中,被构造成使得电线设置条80能够在进给方向P的上游侧中被布置在条进给引导凹槽32内,并且被构造成使得电线设置条80能够在进给方向P的下游侧中与条进给引导凹槽32分开。
更加具体地,条进给部件30被形成为长形,使得一对侧板部31b从细长板形底板部31a的两个侧边缘部相对于底板部31a以上升方式设置在近似竖直的姿态中,并且通过由底板部31a和该对侧板部31b所围绕的空间形成具有近似U形截面的条进给引导凹槽32(参考图17和图18)。条进给引导凹槽32被以一幅度和形状形成,使得电线设置条80的另一个侧部能够被布置成在沿着条进给引导凹槽32的纵向方向布置电线设置条80的纵向方向的状态中被插入,并且电线设置条80被布置成能够在条进给引导凹槽32内沿着纵向方向移动。此外,条进给引导凹槽32的长度尺寸具有被布置成能够插入多个(例如,二十五个)电线设置条80的长度尺寸,并且条进给引导凹槽32的长度尺寸被构造成能够利用条进给引导凹槽32支撑该多个电线设置条80。相应地,条进给部件30被构造成将该多个电线设置条80以可移动方式支撑在沿着进给方向P顺序排列的状态中。
此外,在条进给引导凹槽32的底部中形成引导凹槽装配突出条部33。引导凹槽装配突出条部33被形成为在底板部31a的沿着宽度方向的近似中央部中沿着条进给引导凹槽32的纵向方向延伸的突出条形状。此外,朝向外侧突出并且沿着引导凹槽装配突出条部33的纵向方向延伸的加宽突出条部33a在引导凹槽装配突出条部33的前端边缘部的两侧中形成。此外,通过在将电线设置条80插入条进给引导凹槽32中时,将引导凹槽装配突出条部33插入支撑引导凹槽85中并且在支撑引导凹槽85内的脱离防止突出条部85a的后侧处布置加宽突出条部33a,电线设置条80被构造成在防止向条进给引导凹槽32的另一开口脱离的状态中被以可移动方式支撑。
在此情形中,沿进给方向P以可移动方式支撑多个电线设置条的结构不限于上述示例。例如,该结构可以被形成为通过在电线设置条中沿其纵向方向形成通孔,并且将在杆状部件中形成的条进给部件插入该通孔,而以可移动方式支撑电线设置条。简言之,如果该结构能够以可移动方式支撑长的电线设置条,则是足够的。
此外,条进给引导凹槽32在沿着进给方向P的下游侧端部中开口,并且电线设置条80被构造成能够通过该开口而被分开(参考图19和图20)。在此情形中,在底板部31a中的沿着进给方向P的下游侧的端部朝向其端部侧向外扩大。
此外,条控制部件34设置在条进给部件30的沿着进给方向P的下游侧端部中。条控制部件34具有条接触部35和弹簧部36,并且被构造成在沿着进给方向P的下游侧中控制在条进给引导凹槽32内移动的电线设置条80向下游侧移动。换言之,弹簧部36(在此情形中为板簧)设置在一个侧壁部31b的外表面中。弹簧部36的一个端部附接并且固定到该一个侧壁部31b的外表面,并且条接触部35设置在弹簧部36的另一个端部中。弹簧部36沿着在下文述及的向前移动方向偏压条接触部35。条接触部35被形成为具有大于该一个侧壁部31b的厚度尺寸的长度尺寸的柱状形状(在此情形中圆柱形状),并且被布置成能够在由弹簧部36弹性支撑的状态下,向前移动到在该一个侧壁部31b中的进给方向P的下游侧中形成的通孔31bh中。此外,在条接触部35由弹簧部36的偏压力向前移动的状态中,条接触部35的前端部突出到条进给引导凹槽32中,与在条进给引导凹槽32内移动的电线设置条80的下游侧端部形成接触,并且控制电线设置条80的移动。此外,在克服弹簧部36的偏压力的以缩回方式移动条接触部35的状态中,条接触部35缩回通孔31bh内,能够使电线设置条80从条进给引导凹槽32的下游侧开口分开。相应地,可以利用比较简单的结构在条进给引导凹槽32的下游侧中执行电线设置条80的脱离控制和脱离控制取消。
此外,突出条部31bg在该一个侧壁部31b的下游侧端部中形成,以围绕弹簧部36。在此情形中,突出条部31bg在该一个侧壁部31b的下游侧周边缘部中形成,以围绕弹簧部36的周边的三个方向。在弹簧部36将条接触部35偏压在向前移动状态中的状态中,突出条部31bg的突出尺寸大于弹簧部36的突出尺寸。相应地,即便带有端子的电线18与本条进给部件30的下游侧部形成接触,带有端子的电线18也变得难以与弹簧部36形成接触,并且防止了在带有端子的电线18和弹簧部36之间卡住。
在此情形中,弹簧部36和条接触部35可以设置在另一个侧壁部31b或者底板部31a中。此外,突出条部31bg可以被形成为从的两个方向或者四个方向进行围绕,使弹簧部36在其之间。
此外,条进给引导凹槽32在进给方向P的上游侧端部中开口,并且电线设置条80被构造成能够通过开口而被布置在条进给引导凹槽32内(参考图21)。在此情形中,在底板部31a中的为沿着进给方向P的上游侧的端部朝向其端部侧向外扩大。在此情形中,通孔31bh等以与下游侧部相同的方式在电线设置条80的上游侧部中形成。在此情形中,除了存在或者不存在条接触部35和弹簧部36,条进给部件30的下游侧部和上游侧部具有镜像对称性质。将在以后述及这个优点。
此外,在此情形中,条进给部件30由多个(在此情形中五个)分割部件30a、30b和30c(参考图17)构造。在条进给部件30的两端中的分割部件30a和30b是分别具有上游侧开口和下游侧开口的部件,除了分割部件30a和30b之外,在中间部中的多个分割部件30b是分别被形成为相同形状的部件。例如,如下所述实现所述分割部件30a、30b和30c的相互结合。
换言之,如在图22中所示,一对结合件30P在分割部件30a、30b和30c的一个端部中形成,并且一对结合凹部30Q在分割部件30a、30b和30c的另一个端部中形成。该对结合件30P的前端部被形成为比其近侧部更宽,并且该对结合凹部30Q的后部与其对应被形成为更宽。此外,在将该对结合件30P装配到该对结合凹部30Q的状态中,近似U形的外侧装配部件30R被向外装配,以围绕分割部件30a、30b和30c的外周的三个侧表面。相应地,分割部件30a、30b和30c被维持在结合状态中。因此,可以通过适当调节中间分割部件30b的数目,而调节条进给部件30的长度尺寸,即,以可移动方式支撑的电线设置条80的数目。
实际上,将分割部件30a、30b和30c维持在结合状态中的结构不限于上述示例。分割部件30a、30b和30c的端部可以通过螺钉固定等而被结合,并且可以通过包括众所周知的结构的各种结构而被结合。此外,条进给部件30可以被构造成单个部件。
将给出对于上述条进给部件30的附接结构的说明。
条进给部件30被悬挂支撑部件40支撑在悬挂状态中。换言之,悬挂支撑部件40在沿其纵向方向间隔开的多个位置处附接到条进给部件30。在此情形中,悬挂支撑部件40附接到构造条进给部件30的分割部件30a、30b和30c中的每个分割部件。
悬挂支撑部件40具有支撑固定部42和拖尾杆状部44。支撑固定部42是被固定到框架体21的进给部件支撑框架部22的部件。在此情形中,支撑固定部42具有进给部件支撑框架部22能够被插入的支撑固定孔42h,并且在进给部件支撑框架部22被插入支撑固定孔42h中的状态中,支撑固定部42通过螺钉紧固和固定等而附接并且固定到进给部件支撑框架部22的固定位置。换言之,支撑固定部的结构能够相应于待被附接的位置的结构、形状等而被大致改变成附接结构。拖尾杆状部44是长杆状部件,其基端部被固定到支撑固定部42,并且其前端部通过螺钉紧固等而被附接并且被固定到条进给部件30,更加具体地,被附接并且被固定到另一个侧壁部31b的外表面。
条进给部件30由悬挂支撑部件40支撑的支撑姿态如下所述。
条进给部件30被设为朝向沿着进给方向P的下游侧向下倾斜的姿态(参考图14)。在此情形中,通过使多个进给部件支撑框架部22的上位置和下位置不同而改变悬挂支撑部件40的支撑固定部42的支撑位置而实现了在倾斜状态中的支撑。相应地,可以使用通用部件作为悬挂支撑部件40。实际上,可以通过使悬挂支撑部件40的拖尾杆状部44的长度不同,而实现在倾斜状态中的支撑。条进给部件30如上所述的那样倾斜,以允许由条进给部件30以可移动方式支撑的电线设置条80通过其自重而移动到向下侧。实际上,条进给部件30并不是必须在上述倾斜姿态中得以附接,而是可以在近似水平姿态中得以附接。
此外,条进给部件30被设为以下姿态:当从沿其纵向方向的方向看时,被倾斜成使得由其以可移动方式支撑的电线设置条80的电线保持部90指向倾斜向上的方向(参考图23)。在此情形中,拖尾杆状部44被弯曲成类似弧形,并且条进给部件30在被布置在从支撑固定部42的正下方向一侧移位的位置处的同时,被支撑在倾斜姿态中。设定倾斜姿态的原因在于:通过使得电线保持部90指向倾斜向上方向,而使得工人能够易于取出被保持到电线保持部90的带有端子的电线18的端部。此外,条进给部件30被布置在从支撑固定部42的正下方向一侧移位的位置处,用于防止被电线保持部90保持的带有端子的电线18的端部干涉拖尾杆状部44。能够通过对于取出带有端子的电线18的可操作性、被电线保持部90保持的带有端子的电线18的端部是否干涉条进给部件30或者悬挂支撑部件40等加以考虑,而根据试验和经验确定优选的倾斜角度。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了多个条进给部件30。在此情形中,多个(在此情形中十六个)条进给部件30以近似平行的位置关系布置(参考图15、16和23)。此外,多个条进给部件30被设为这样的姿态使得:被分别支撑的电线设置条80能够被朝向条进给部件30的沿着布置方向的中央布置。更加具体地,在多个条进给部件30的沿着布置方向的一侧(当从连接器保持部60侧看时的左半部侧)中的侧开口指向为条进给部件30的布置方向的中央的右侧,并且在多个条进给部件30的沿着布置方向的另一侧(当从连接器保持部60侧看时的右半部侧)中的侧开口朝向为条进给部件30的沿着布置方向的中央的左侧。相应地,在从由每个条进给部件30支撑的电线设置条80分开带有端子的电线18时,工人仅仅需要朝向电线设置条80的沿着布置方向的中间部抽出带有端子的电线18的端部,并且可以顺利执行带有端子的电线18的分开操作。
在此情形中,如上所述,除了存在或者不存在条接触部35和弹簧部36之外,条进给部件30的上游侧部和下游侧部具有镜像对称性质。相应地,如上所述,在多行条进给部件30被设为左右相对的姿态的情形中,可以利用左条进给部件30的上游侧部作为右条进给部件30的下游侧部,并且利用右条进给部件30的上游侧部作为左条进给部件30的下游侧部。相应地,可以减少用于构造条进给部件30的部分的成型金属模具的类型。
在此情形中,片状部件38例如透明树脂片等被附接并且支撑在如上所述被以平行形状布置的条进给部件30的底板部31a的一个侧边缘部中。片状部件38介于条进给部件30之间,并且具有在所述的行之间防止从电线设置条80垂下的带有端子的电线18相互缠结的作用。
连接器保持部60是具有连接器设定部64的部件,并且相对于该多个条进给部件30被设置在沿着进给方向P的下游侧中(参考图14到17)。更加具体地,连接器保持部60具有连接器保持主体部62和多个连接器设定部64。连接器保持主体部62被形成为近似矩形板形状,并且其沿着纵向方向的尺寸被形成为大致与框架体21的宽度尺寸相同。连接器设定部64被构造成能够将用于产生初步连接的连接器14保持在预定位置处和预定姿态。在此情形中,连接器设定部64是由树脂等形成的部件,并且具有相应于连接器14的外形的凹部。通过装配、螺钉紧固结构等,连接器设定部64在固定位置处附接并且固定到连接器保持主体部62。此外,该多个连接器设定部64被附接并且被固定到连接器保持主体部62以被以预定的布置形态布置。该多个连接器设定部64的位置关系可以是被布置在单个水平行中的形态,或者可以是被竖直和水平布置的形态。优选地,能够对应于产生初步连接所需要的连接器14以可分开方式更换连接器设定部64。此外,通过将该多个连接器14装配到相应的连接器设定部64的凹部,将多个连接器14保持在预定的布置关系。
在此情形中,连接器14是被设置用于连接到被安装到机动车辆等的各种机电部的部件,并且具有多个空腔,能够将在带有端子的电线18的端部中的端子插入和保持在多个空腔中。
在条进给部件30的沿着进给方向P的下游侧部的上方位置处,利用框架体21的连接器保持部支撑框架部24,将连接器保持部60支撑和固定于沿着向前方向(沿着进给方向的下游侧方向)倾斜向上的姿态中。相应地,连接器设定部64中的每个连接器设定部被布置在条进给引导凹槽32的下游侧部的上方位置处,并且条进给引导凹槽32的下游侧部被布置成向连接器设定部64的前侧突出。在此情形中,连接器保持部60被设为如上所述的向前倾斜向上的姿态,以允许工人易于将带有端子的电线18的端子插入连接器14。
实际上,连接器保持部60和连接器设定部64可以存在于条进给引导凹槽32的沿着进给方向P的下游侧相对位置等处,而不被限制于上述位置。换言之,连接器保持部60和连接器设定部64仅仅需要存在于条进给引导凹槽32的沿着进给方向P的下游侧的附近的位置处,和从电线设置条80取出的带有端子的电线18的端部能够被以减小的移动距离设于连接器14的位置处。此外,连接器保持部60和连接器设定部64的姿态不限于以上姿态,而是可以指向向上方向或者横向方向。此外,连接器保持部60可以被构造成能够将连接器14保持在固定位置处,并且不限于上述结构。
此外,本电线连接组件生产辅助设备20具有电线引导线性部件28,电线引导线性部件28在不与由在条进给部件30的最下游侧中的电线设置条80保持的带有端子的电线18形成接触的情况下,引导从设定到连接器设定部64的连接器14延伸出的带有端子的电线18(参考图16)。在此情形中,电线引导线性部件28是绳索状部件,并且在连接器保持部60的前侧(沿着进给方向P的下游侧方向)和在每个条进给部件30的下游侧端部的上方位置处,连接和固定到连接器保持部支撑框架部24,以沿着连接器保持部60的纵向方向延伸(换言之,条进给部件30的布置方向)。此外,从设定到连接器设定部64的连接器14延伸出的带有端子的电线18的沿着纵向方向的中间部被卡在电线引导线性部件28上,由此在条进给部件30的下游侧部中垂下,防止在带有端子的电线18和条进给部件30之间的接触,并且进一步防止在从连接器14延伸出的带有端子的电线18和被电线设置条80保持的带有端子的电线18之间的缠结。
<电线连接组件的生产方法>
将参考图24到图27,给出对于通过使用如上所述构造的电线连接组件生产辅助设备20的电线连接组件的生产方法的说明。在此情形中,为了便于说明,每个构成部件在图24到图27中以简化方式示出。
首先,通过利用电线切割和压接机器等向电线应用预定长度切割和端子压接处理,而生产带有端子的电线18。根据电线类型、电线长度、端子类型等的组合而生产多种类型的带有端子的电线18。此外,多种类型的带有端子的电线18的端部根据类型而由电线设置条80保持。此时,在电线保持部90中的每个电线保持部中,该对弹性夹持件96的突出尺寸根据将被保持的带有端子的电线18的直径设定。通过在由电线设置条80保持带有端子的电线18的状态中运载电线设置条80,将带有端子的电线18运载到在安设电线连接组件生产辅助设备20的生产场地。
接着,如在图24中所示,根据带有端子的电线18的类型将多个电线设置条80从进给方向P的上游侧插入多行条进给部件30中的每行。换言之,将保持相同类型的带有端子的电线18的多个电线设置条80插入在特定行中的条进给部件30,并且对于其它行,以相同的方式执行。
相应地,能够实现以下步骤:在该多行中的每行中,将多个电线设置条80以可移动方式支撑在沿着进给方向P线性布置的状态中,并且多种类型的带有端子的电线18根据该多行中的每行的类型而由电线设置条80保持。
接着,如在图25中所示,在连接器设定部64的前侧中,工人使生产初步连接需要的带有端子的电线18与在进给方向P的最下游侧中的电线设置条80分开,并且将带有端子的电线18的端部插入连接器14。
此外,如在图26中所示,对于构造将被产生的初步连接的带有端子的各种电线18,以相同的方式反复执行。此外,通过将从该多行供应的多种类型的带有端子的电线18插入连接器14,将多种类型的带有端子的电线18的端部插入多个连接器14,如在图28中所示,由此相应于多个带有端子的电线18得以组合和连接的电线连接组件的初步连接19得以产生。
此外,在生产初步连接19的过程或者生产初步连接19的结束阶段中,假设位于在特定行的进给方向P的最下游侧中的电线设置条80中的所有的带有端子的电线18均被分开。换言之,假设使特定类型的带有端子的电线18全部与在最下游侧(参考图26中的最左行)的电线设置条80分开。在此情形中,如在图27中所示,从条进给引导凹槽32的下游侧将空置的电线设置条80分开(参考箭头Z)。相应地,通过倾斜条进给部件30,在下一顺序中的电线设置条80在该行中移动到进给方向P的下游侧,并且被布置在条进给部件30的最下游侧中。因此,工人能够连续执行带有端子的电线18的分开和连接到连接器14的连接操作。
在该情形中,因为永久磁体88设置在电线设置条80的两个端部中,所以被支撑到条进给部件30的电线设置条80在由磁力线性连接的状态中一体移动到下游侧,从而在下一顺序和在下一顺序之后的顺序中的电线设置条80顺利移动到下游侧。
根据电线连接组件生产辅助设备和电线连接组件的生产方法,可以将在从条进给引导凹槽32上游侧插入其中的多个电线设置条80支撑为线性对准。此外,可以通过在条进给引导凹槽32的下游侧中,分开设定到电线设置条80的带有端子的电线18,并且将带有端子的电线18的端部插入设定到连接器保持部60的连接器设定部64的连接器14,而生产为电线连接组件的初步连接19。此外,如果在特定行的最下游侧中的电线设置条80被空置,则可以从下游侧使空置的电线设置条80分开,将在下一顺序中的电线设置条80布置到最下游侧,并且连续执行带有端子的电线18到连接器14的供应和插入操作。相应地,可以利用由条进给引导凹槽32以对准方式支撑的多个电线设置条80,向工人连续供应大数目的带有端子的电线18。
此外,因为在由电线设置条80的电线保持部90保持的状态中供应带有端子的电线18,带有端子的电线18的相互接触和缠结受到抑制,所以可以有效防止带有端子的电线18受到损坏和断裂,并且可以顺利取出带有端子的电线18。
此外,因为条进给部件30被构造成可移动方式将多个电线设置条80支撑在沿着进给方向P对准的状态中,所以可以在近似垂直于进给方向P的方向使得条进给部件30具有小的宽度,并且能够将条进给部件30设置在很多的行中。因此,可以在每行中供应比较多的类型的带有端子的电极18。
此外,因为在沿着纵向方向的方向上进给电线设置条80,所以在带有端子的电线18之间几乎不发生缠结,并且即便发生缠结,缠结也发生在被保持在同一电线设置条80内的带有端子的电线18之间。相应地,能够较易于执行缠结解开操作。
此外,因为将条进给部件30支撑在悬挂状态中,所以能够防止带有端子的电线18与悬挂支撑部件40缠结。
此外,因为条进给部件30以可移动方式支撑电线设置条80,使得电线保持部90倾斜向上指向,所以工人能够易于取出由电线保持部90保持的带有端子的电线18。
此外,因为连接器设定部64布置在条进给引导凹槽32的下游侧部的上方位置中,所以可以将电线设置条80布置在从连接器设定部64突出的位置处。相应地,可以容易地使带有端子的电线18与电线设置条80分开,并且可以容易地执行用于将已被分开的带有端子的电线18的端部插入设置到连接器设定部64的连接器14的操作。
此外,根据电线连接组件的生产方法,将相同类型的带有端子的电线18保持到在每行中的电线设置条80。相应地,相同类型的带有端子的电线18可以被保持到在前准备的电线设置条80,并且能够比较容易地执行准备操作。
实际上,将保持相同类型的带有端子的电线18的电线设置条80布置在位于每行中的条进给部件30中并不总是有必要的,而是多种类型的带有端子的电线18可以对应于生产要求等而被混合。
<变型示例>
在此情形中,在上述电线保持部90中,使得以能够调节突出尺寸的方式支撑该对弹性夹持件96的结构不限于上述示例。例如,该结构可以被形成为:在该对弹性夹持件的基端部和夹持件固定基部的一个部件中沿着该对弹性夹持件的突出方向形成多个孔,在另一个部件中形成一个孔,并且能够通过将固定销插入在该一个部件中形成的多个孔中的一个孔和在该另一个部件中形成的一个孔而调整该对弹性夹持件的突出尺寸。
此外,该结构可以被形成为:该对弹性夹持件的基端部被分别插入不同的凹部,并且被分开固定和保持。在此情形中,可以利用公共的固定销固定或者利用不同的固定销固定。
此外,电线设置条80的使用示例仅仅是一个示例。无论电线的生产步骤或者处理情况如何,都可以保持电线。此外,具有多个直径的电线可以被混合并且被一个电线设置条80保持。在此情形中,在电线保持部90中的每个电线保持部中,该对弹性夹持件96的突出尺寸可以根据将被分别保持的电线直径而得到调整。
如上所述的那样详细描述了电线设置条,然而,上述说明在所有的方面都是示例性的,并且本发明不限于此。能够理解,在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的前提下,能够采取未被例示的无限数目的变型示例。

Claims (3)

1.一种电线设置条,所述电线设置条能够将电线保持在平行状态下,所述电线设置条包括:
多个电线保持部,所述多个电线保持部能够保持所述电线;和
条主体部,所述条主体部将所述多个电线保持部保持为直线状布置的状态,其中,
所述电线保持部包括:
成对弹性夹持件,所述成对弹性夹持件包括前端部和基端部,并且所述成对弹性夹持件中形成有邻接弯曲部;
夹持件固定基部,所述夹持件固定基部被固定地保持到所述条主体部,并且所述夹持件固定基部固定地保持所述成对弹性夹持件的基端部,使得能够在使得所述成对弹性夹持件的邻接弯曲部彼此邻接的状态下,调节所述成对弹性夹持件的突出尺寸;和
电线接触件,所述电线接触件以比所述成对弹性夹持件的邻接弯曲部的邻接部更加靠近所述基端的方式与所述电线相接触,以控制所述电线朝所述基端侧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电线设置条,其中,
在所述成对弹性夹持件的基端部中的每个基端部中、沿着宽度方向形成有多个销插入孔,
所述夹持件固定基部包括夹持件固定基部主体,所述夹持件固定基部主体中形成有固定凹部,所述成对弹性夹持件的基端部能够插入所述固定凹部;并且在所述夹持件固定基部主体中,通过沿着所述成对弹性夹持件的突出方向改变位置来形成多个固定保持孔,所述多个固定保持孔分别对应于所述多个销插入孔,并且
固定销插入到所述多个固定保持孔中的一个固定保持孔中和与所述一个固定保持孔相对应的所述多个销插入孔中的一个销插入孔中,并且所述成对弹性夹持件以固定的突出尺寸被固定和保持。
3.根据权利要求1的电线设置条,还包括永久磁体,所述永久磁体联接到所述条主体部的两个端部。
CN200980140195.7A 2008-10-10 2009-02-20 电线设置条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7755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263728A JP5304161B2 (ja) 2008-10-10 2008-10-10 電線保持バー
JP2008-263728 2008-10-10
PCT/JP2009/053027 WO2010041480A1 (ja) 2008-10-10 2009-02-20 電線保持バー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77558A CN102177558A (zh) 2011-09-07
CN102177558B true CN102177558B (zh) 2013-06-12

Family

ID=421004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40195.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77558B (zh) 2008-10-10 2009-02-20 电线设置条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5304161B2 (zh)
CN (1) CN102177558B (zh)
BR (1) BRPI0913749A2 (zh)
WO (1) WO201004148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53700B2 (ja) 2010-09-27 2015-01-14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セル電圧検出コネクタ
JP5644697B2 (ja) * 2011-06-24 2014-12-24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の製造方法、電線支持装置及び連結型電線保持バー
JP6507189B2 (ja) 2017-03-08 2019-04-24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線処理装置及び電線処理方法
JP6827017B2 (ja) 2018-06-28 2021-02-10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巻取装置および螺旋状電線製造方法
JP7250496B2 (ja) * 2018-12-05 2023-04-03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駆動装置及び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CN109788702B (zh) * 2019-02-28 2020-05-29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器、机柜及其线材管理装置
CN111986855A (zh) * 2020-07-01 2020-11-24 安徽新芜金磐装饰有限公司 一种电线电缆用绝缘涂覆机构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77640A (zh) * 2003-06-25 2005-02-09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线束的制造方法以及制造装置
CN101145415A (zh) * 2006-09-11 2008-03-19 三菱电线工业株式会社 布线组装用夹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80149B2 (ja) * 1998-10-28 2004-10-20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ワイヤハーネス用電線保持具
JP2000285753A (ja) * 1999-03-31 2000-10-13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ワイヤハーネス布線治具
JP2005332763A (ja) * 2004-05-21 2005-12-02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布線治具およびワイヤーハーネス布線治具用幅調整部品
JP2006134754A (ja) * 2004-11-08 2006-05-25 Yazaki Corp 布線治具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77640A (zh) * 2003-06-25 2005-02-09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线束的制造方法以及制造装置
CN101145415A (zh) * 2006-09-11 2008-03-19 三菱电线工业株式会社 布线组装用夹具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0-285753A 2000.10.13
JP特开平8-31247A 1996.02.02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0041480A1 (ja) 2010-04-15
CN102177558A (zh) 2011-09-07
JP2010092788A (ja) 2010-04-22
BRPI0913749A2 (pt) 2015-10-20
JP5304161B2 (ja) 2013-10-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77558B (zh) 电线设置条
US9466907B2 (en) Connector
CN1038286C (zh) 插孔式电气插接元件
CN101505014B (zh) 扁平式导体用电连接器
US8485833B2 (en) Connector and terminal arrangement member
CN104253326A (zh) 单一元件线对板连接器
JP2018014237A (ja) コネクタ
JP5050501B2 (ja)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組立用補助装置及びワイヤーハーネスの製造方法
CN101409186B (zh) 缓冲件、适配器以及安装有缓冲件或适配器的连接装置
CN111386174B (zh) 用于机床的刀具夹持器
JP2009112401A (ja) 遊技機
EP0708502A2 (en) Multi-row connector comprising flexible contact sheets with insulating resilient pieces
CN102171772B (zh) 电线连接组件的制造辅助装置和电线连接组件的制造方法
CN109524818A (zh) 连接器
JP2007209389A (ja) 被縫製物折曲げガイド
JP7222773B2 (ja) 端子圧着装置、ツイストケーブルの端末処理装置、圧着接続方法、及びツイストケーブルの端末処理方法
JP5039118B2 (ja) コネクタ
JP2022097841A (ja) 光アダプタ保持構造、光アダプタ、光コネクタの挿抜方法及び光ケーブルの曲げ半径の確認方法
EP0938160A1 (en) A connector driving apparatus for driving a plurality of connectors relatively to a plurality of mating connectors
US10388436B1 (en) Wire harness assembly holding device
TW200839371A (en) Holder structure
JP3123973U (ja) 電線保持具及び電線保持具用の弾性シート部材
CN2267554Y (zh) 长型连接器
JP5612038B2 (ja) 遊技機
WO2023248526A1 (ja) 光接続アセンブ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612

Termination date: 2020022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