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77100B - 净水滤筒及净水器 - Google Patents

净水滤筒及净水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77100B
CN102177100B CN200980140545XA CN200980140545A CN102177100B CN 102177100 B CN102177100 B CN 102177100B CN 200980140545X A CN200980140545X A CN 200980140545XA CN 200980140545 A CN200980140545 A CN 200980140545A CN 102177100 B CN102177100 B CN 10217710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guide mouth
water guide
additive
filter cartri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4054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77100A (zh
Inventor
平井利明
小玉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filed Critical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Publication of CN1021771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771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771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7710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001Processes for the treatment of water whereby the filtration technique is of importance
    • C02F1/003Processes for the treatment of water whereby the filtration technique is of importance using household-type filters for producing potable water, e.g. pitchers, bottles, faucet mounted devic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68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addition of specified substances, e.g. trace elements, for ameliorating potable wat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63/00Apparatus in general for separation processes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 B01D63/02Hollow fibre modules
    • B01D63/024Hollow fibre modules with a single potted end
    • B01D63/0241Hollow fibre modules with a single potted end being U-shap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63/00Apparatus in general for separation processes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 B01D63/02Hollow fibre modu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63/00Apparatus in general for separation processes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 B01D63/02Hollow fibre modules
    • B01D63/024Hollow fibre modules with a single potted en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28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sorp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68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addition of specified substances, e.g. trace elements, for ameliorating potable water
    • C02F1/685Devices for dosing the additives
    • C02F1/688Devices in which the water progressively dissolves a solid compoun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313/00Details relating to membrane modules or apparatus
    • B01D2313/32Intermediate chamb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313/00Details relating to membrane modules or apparatus
    • B01D2313/40Adsorbents within the flow pat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313/00Details relating to membrane modules or apparatus
    • B01D2313/44Cartridge typ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315/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membrane module operation
    • B01D2315/02Rotation or turn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28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sorption
    • C02F1/283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sorption using coal, charred products, or inorganic mixtures containing the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 C02F1/44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by ultrafiltration or microfiltr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1/00Apparatus for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2201/002Construction details of the apparatu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301/00General aspects of water treatment
    • C02F2301/02Fluid flow condi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307/00Location of water treatment or water treatment device
    • C02F2307/04Location of water treatment or water treatment device as part of a pitcher or jug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Water Treatment By Sorption (AREA)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净水滤筒及净水器。在净水滤筒(6)的壳体(7)内形成对水进行净化的净化室(S2)和对向水中添加的添加剂(16)进行收容的添加剂收容室(S1),在该壳体(7)上形成将水向添加剂收容室(S1)导入的第一导水口(7a)、绕开添加剂收容室(S1)而将水向净化室(S2)导入的第二导水口(7b)、以及使从第一导水口(7a)导入的水和从第二导水口(7b)导入的水混合的混合部(S3),并且在壳体(7)上安装有可动部件(23),该可动部件(23)根据相对于壳体(7)的位置,对从第一导水口(7a)导入的水与从第二导水口(7b)导入的水的流量比率进行可变设定。

Description

净水滤筒及净水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净水滤筒及具备该净水滤筒的净水器。
背景技术
作为以往的净水器,已知有如下构成的净水器:具备对矿物质等功能性有效成分进行收容的过滤滤筒和不对功能性有效成分进行收容的绕开路,使通过了过滤滤筒的水和通过了绕开路的水混合而得到含有规定的浓度的功能性有效成分的水(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035214号公报
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净水器中,存在为了变更水中含有的功能性有效成分的浓度而必须进行变更过滤滤筒等的大规模变更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得到能够容易地对添加剂浓度进行可变设定的净水滤筒及具备该净水滤筒的净水器。
本发明的一形态涉及一种净水滤筒,其中,在壳体内形成对水进行净化的净化室和对向水中添加的添加剂进行收容的添加剂收容室,在所述壳体上形成将水向所述添加剂收容室导入的第一导水口、绕开所述添加剂收容室而将水向所述净化室导入的第二导水口、以及使从所述第一导水口导入的水和从所述第二导水口导入的水混合的混合部,并且,在所述壳体上安装有可动部件,该可动部件根据相对于所述壳体的位置,对从所述第一导水口导入的水与从所述第二导水口导入的水的流量比率进行可变设定。
本发明的另一形态涉及一种净水滤筒,具备:净化室,其对水进行净化;添加剂收容室,其配置在比该净化室靠上方的位置,并对向导入的水中添加的添加剂进行收容;流出口,其从所述添加剂收容室内导出水;混合导水口,其配置在比所述流出口靠下方的位置而能够从上方接受水,将从所述流出口导出的水和绕开所述添加剂收容室的水向所述净化室导入;连结部,其将所述添加剂收容室以能够移动的方式与所述净化室连结,而对所述流出口与所述混合导水口的重合面积进行可变设定,并对从所述流出口向所述混合导水口流入的水与绕开所述添加剂收容室而向所述混合导水口流入的水的流量比率进行可变设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净水器的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净水滤筒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净水滤筒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净水滤筒的立体图,(a)是表示通过可动部件打开第一导水口的状态的图,(b)是表示将第一导水口遮挡一半程度的状态的图。
图5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净水滤筒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图5的VI-VI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净水滤筒的立体图,(a)是表示通过可动部件打开第一导水口的状态的图,(b)是表示将第一导水口遮挡一半程度的状态的图。
图8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净水滤筒的分解立体图。
图9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净水滤筒的立体图,(a)是表示通过可动部件闭塞第一导水口的状态的图,(b)是表示将第一导水口遮挡一半程度的状态的图,(c)是表示将第一导水口打开的状态的图。
图10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净水滤筒的剖视图,(a)是表示通过可动部件闭塞第一导水口的状态的图,(b)是表示将第一导水口遮挡一半程度的状态的图,(c)是表示将第一导水口打开的状态的图。
图11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净水滤筒的剖视图。
图12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净水滤筒的剖视图,是表示将可动部件配置在最下方的状态的图。
图13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净水滤筒的剖视图,是表示将可动部件配置在最上方的状态的图。
图14是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净水滤筒的立体图。
图15是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净水滤筒的剖视图。
图16是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净水滤筒的剖视图。
图17是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净水滤筒的俯视图,(a)是表示流出口整体与第二导水口重合的状态的图,(b)是表示流出口整体从第二导水口偏离的状态的图。
图1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净水滤筒的添加部的剖视图。
图1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净水滤筒的添加部的仰视图。
图20是图19的XX-XX线剖视图。
图2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净水滤筒的净化部的剖视图。
图2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净水滤筒的净化部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多个实施方式中包含同样的结构要素。因此,以下对所述同样的结构要素附加共通的符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图1~图4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图1是净水器的剖视图,图2是净水滤筒的剖视图,图3是净水滤筒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净水滤筒的立体图,(a)是表示通过可动部件打开第一导水口的状态的图,(b)是表示将第一导水口遮挡一半程度的状态的图。
首先,参照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净水器1的简要结构。该净水器1构成为筒型净水器。在大致有底筒状的筒壳体2的筒内收容有大致有底筒状的隔壁体3,通过该隔壁体3将筒壳体2的筒内划分成上侧的大致一半的原水室4和下侧的大致一半的净水室5。
在隔壁体3的底壁3a上形成有朝向下方凹陷设置的大致圆筒状的凹部3b。大致圆筒状的净水滤筒6从上方插入到该凹部3b的里处而与该凹部3b嵌合。在凹部3b的里壁3c上形成有开口3d。
在净水滤筒6嵌合于凹部3b的状态下,净水滤筒6的上部6a向原水室4内露出,在该上部6a形成在壳体7上的第一导水口7a及第二导水口7b面向原水室4。第二导水口7b设置在底壁3a的附近。而且,在该状态下,净水滤筒6的下端部6b从开口3d向净水室5内露出,在该下端部6b形成在壳体7上的流出口7c面向净水室5。原水室4内的原水从第一导水口7a及第二导水口7b向净水滤筒6内导入,至少在净化后,从流出口7c向净水室5内排出。
在原水室4的上方配置形成有供水口8a的顶壁8。供水口8a被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安装于顶壁8的上开式的盖9闭塞,该盖9能够开闭。原水在向上方打开盖9的状态下经由供水口8a向原水室4内供给。
另外,在隔壁体3的侧壁3e与筒壳体2之间形成有从净水室5朝向上方延伸的通路10,在筒壳体2或顶壁8上的成为通路10上端部的位置上形成有注水口10a。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筒壳体2以注水口10a成为下方的方式倾倒(在图1中使筒壳体2沿顺时针方向倾倒),而将积存在净水室5内的净水经由通路10从注水口10a排出。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注水口10a被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承在筒壳体2或顶壁8上的上开式的盖11闭塞,该盖11能够开闭。这种情况下,使筒壳体2倾斜时,盖11由于自重或水的动压等而进行转动,从而能够将注水口10a打开。
接下来,参照图2~图4,对净水滤筒6的结构进行说明。净水滤筒6形成为大致圆筒形状,以该圆筒形状的中心轴Ax(参照图1、图2)沿上下方向的姿态使用。壳体7具有在使用状态下成为上部的上壳体12和成为下部的下壳体13,通过使上壳体12的下缘与下壳体13的上缘相互结合而呈现大致圆筒状的外形。需要说明的是,以下,以使用状态下的净水滤筒6的圆筒形状为基准,来规定上下方向、轴向、周向及径向。
壳体7内被隔壁14和相对于该隔壁14隔开间隔配置在下方的板15沿上下方向(轴向)分为3个空间,其中,最上部构成收容添加剂16的添加剂收容室S1,最下部构成对水进行净化的净化室S2,中间部构成作为混合部的中间室S3。
添加剂收容室S1由上壳体12和隔壁14包围形成。上壳体12具有:成为壳体7的周壁上部的周壁12a(第一圆筒状侧壁);成为壳体7的顶壁的顶壁12b;从顶壁12b的中央部大致沿净水滤筒6的中心轴Ax向下方延伸的内筒12c。并且,在该上壳体12上安装有隔壁14,以闭塞其筒内的下部。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上壳体12的筒内形成有添加剂收容室S1作为由周壁12a、顶壁12b、内筒12c及隔壁14围成的截面大致圆环状的空间。在该添加剂收容室S1中收容有例如直径几毫米程度的粒状钙等添加剂16。
如图3、图4等所示,在周壁12a上形成有大致矩形的第一导水口7a。在该第一导水口7a上通过镶嵌成形等张设透水性的网状物17,来抑制添加剂16从第一导水口7a溢出的情况。而且,在内筒12c上形成有从其下端朝上方延伸的狭缝状的切口12d。切口12d的宽度设定为小于添加剂16的粒径,由此,能抑制添加剂16从切口12d溢出的情况。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使切口12d的上缘12e的轴向的位置和第一导水口7a的上缘12f的轴向的位置大致相同。
另外,在隔壁14的底壁部14a的中央部形成有朝上方突出成大致圆锥状的突出部14b,在该突出部14b的中央部形成有朝上方突出而供内筒12c插通的筒部14c。并且,在底壁部14a上形成有从净水滤筒6的中心轴Ax呈放射状延伸的多个狭缝14d作为从添加剂收容室S1的流出口。该狭缝14d的宽度也设定为小于添加剂16的粒径,由此抑制添加剂16从狭缝14d溢出的情况。
在具备以上结构的添加剂收容室S1中,添加剂16溶解到从原水室4经由第一导水口7a导入到添加剂收容室S1内的原水中,添加有添加剂的水从添加剂收容室S1经由隔壁14的狭缝14d向中间室S3流出。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添加剂收容室S1的上部形成将空气封闭在内的空气积存部Aa,由此,存在于空气积存部Aa内、即添加剂收容室S1的上部的添加剂16不浸渍在水中。即,由周壁12a、顶壁12b及内筒12c构成的凹部18仅朝下方打开,没有朝上方的空气的排出通道,因此即使在水从第一导水口7a浸入到添加剂收容室S1内、且净水滤筒6的上部6a全部浸在贮存于原水室4内的水中的状态(即没在水中的状态)下,也能够在该凹部18中积存空气,从而防止位于空气积存部Aa内的添加剂16的遭水。在本实施方式中,通常切口12d及第一导水口7a的上缘12e、12f的位置成为浸水区域Aw的上限L,位于比该上限L靠下方的添加剂16浸水,而位于比上限L靠上方的添加剂16未浸水。
在所述结构中,位于下方的添加剂16浸水而溶解时,位于上方的添加剂16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方落下而自动地向浸水区域Aw补给。由此,由于能够从下侧依次使用收容在添加剂收容室S1中的添加剂16,因此与收容在净水滤筒内的添加剂整体浸水或遭水的结构相比,能够更容易延长添加剂16的可使用期间,而且容易在净水滤筒6的使用初期和使用后期将添加剂的浓度差抑制得更小。而且,根据本实施方式,根据浸水区域Aw的高度而设定添加剂16的浸渍高度,由此能够设定添加剂浓度的最大值。即,能够防止添加剂16必要以上地溶解到水中的情况。
如图3、图4所示,在成为中间室S3周壁的上壳体12的周壁12a的下部沿周向隔开大致一定间隔形成有多个第二导水口7b。由此,原水被从原水室4经由该第二导水口7b向中间室S3导入,并且添加了添加剂的水被从添加剂收容室S1经由狭缝14d也向中间室S3导入,上述水被向配置在中间室S3的下方的净化室S2(的吸附处理室S21)导入。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从第二导水口7b导入到中间室S3中的原水绕开添加剂收容室S1。如此,通过分流为在添加剂收容室S1内流动的水和绕开添加剂收容室S1的水,而能够独立设定在添加剂收容室S1内流动的水的流量和绕开添加剂收容室S1的水的流量,由此,能够容易提高添加剂浓度的调整精度。如此,水从第二导水口7b向中间室S3导入,并且如上所述,水从第一导水口7a经由添加剂收容室S1而向中间室S3导入。因此,中间室S3将从第一导水口7a导入的水和从第二导水口7b导入的水混合。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二导水口7b配置在比第一导水口7a靠下方的位置。因此,在第一导水口7a与第二导水口7b的高度差产生的水位差、以及在向原水室4供水的最初到达处于接近隔壁体3的底壁3a的位置上的第二导水口7b的水的动压的作用下,与第一导水口7a相比,水更容易从第二导水口7b进入。因此,尤其在向原水室4供水的最初,能够使第一导水口7a处的水的流量比较少,容易将添加剂收容室S1内的水的流量调整得较少。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将添加剂收容室S1配置在比第二导水口7b靠上方的位置,因此原水室4的水位变得比添加剂收容室S1的下端低后,水仅从第二导水口7b流入到净水滤筒6内,能够利用不通过添加剂收容室S1内而不含有添加剂16的水在比中间室S3靠下游侧(中间室S3或净化室S2内等)促进添加剂16的排出,从而抑制添加剂16残留的情况。由此,在下一次使用时,抑制因残留的添加剂16而导致添加剂浓度高于设定值的情况,从而容易得到所希望的添加剂浓度。
配置在中间室S3的下方的净化室S2被配置在沿着净水滤筒6的中心轴Ax的位置上的大致圆筒状的筒体19沿径向分隔,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筒体19的外周侧作为收容有吸附剂(例如粒状或粉状的活性炭等)20的吸附处理室S21,并将筒体19的筒内作为收容有过滤材料(例如弯曲成倒U字状的中空纤维膜等)21的过滤处理室S22。在所述结构中,从中间室S3导入的水以吸附处理室S21及过滤处理室S22的顺序经由它们,从下端部6b的流出口7c排出。筒体19嵌入到凹部13b中,由此,沿着净水滤筒6的中心轴Ax在上下方向竖立设置,该凹部13b形成在成为壳体7的底壁的下壳体13的底壁13a的中央部并向下方凹陷。
吸附处理室S21由成为壳体7的周壁下部的下壳体13的周壁13c、筒体19、底壁13a及板15包围,形成为具有大致圆环状的截面的筒状。板15可以由例如无纺布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板15形成为环状而包围筒体19,其外缘部15a夹入到上壳体12与下壳体13之间而固定在壳体7上。另一方面,内缘部15b为自由端,水从中间室S3经过该内缘部15b与筒体19之间的间隙而被向吸附处理室S21内导入。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通过透水性原料构成板15,而使水透过。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筒体19的上端安装盖22,由于从该盖22向径向外侧伸出的凸缘部22a,而板15的内缘部15b不会比凸缘部22a向上方弯曲。通过上述结构,即使在从净水器1取下净水滤筒6的状态下使净水滤筒6倾斜或上下翻转,由于板15卡止于凸缘部22a而堵住间隙,因此也能够抑制吸附剂20从吸附处理室S21向中间室S3侧漏出的情况。
在筒体19的下部形成有连通口19a,通过该连通口19a将吸附处理室S21和过滤处理室S22连通。在吸附处理室S21内由吸附剂20吸附而除去杂质后的水经由连通口19a被向过滤处理室S22内导入。
作为过滤材料21的细麦秆状的中空纤维膜以多个捆扎而弯曲成大致倒U字状的状态收容在过滤处理室S22中。从过滤处理室S22内通过中空纤维膜的膜壁而透过到膜内的水通过膜内向过滤处理室S22的下端部流出,从流出口7c向净水室5流出。水通过中空纤维膜的膜壁时,水中含有的杂质被过滤。作为过滤材料21的中空纤维膜在比连通口19a靠下方的位置由粘接剂(未图示)填埋间隙并固定在筒体19上,通过该粘接剂能够防止从过滤处理室S22内不通过中空纤维膜而直接流出的情况。
发明人们对上述结构的净水滤筒6进行反复仔细研究的结果是,明确了水的添加剂浓度根据在添加剂收容室S1内流动的水的流量而变化的情况。明确了如下情况:作为一例,在使用粒状钙剂作为添加剂16的情况下,在添加剂收容室S1内流动的水的流量越增大,水流产生的搅拌效果越增大而在添加剂收容室S1内混入到水中的添加剂的量越增大,通过了添加剂收容室S1后的水和从第二导水口7b导入到净水滤筒6内的水合流后的水的添加剂浓度、进而从净水滤筒6排出的水的添加剂浓度越增大。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壳体7上安装可动部件23,该可动部件23根据相对于壳体7的位置而对从第一导水口7a导入的水与从第二导水口7b导入的水的流量比率进行可变设定,通过该可动部件23的位置调整,而能够对通过了净水滤筒6的水(净水)中的添加剂浓度进行可变设定。具体来说,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可动部件23对第一导水口7a的开口面积进行可变设定,而使在添加剂收容室S1内流动的水的流量变化,由此对从第一导水口7a导入的水与从第二导水口7b导入的水的流量比率进行可变设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图4所示,将从上方覆盖上壳体12外周的大致有底圆筒状的可动部件23安装成能够沿上壳体12的周向转动。可动部件23的周壁23a(第二圆筒状侧壁)以微小的间隙覆盖上壳体12的周壁12a,并沿周壁12a移动。在该周壁23a上设置从下侧的端缘23b朝向上方的大致矩形形状的切口23c作为开口部。
将沿着周向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三个)凸条12g在上下隔开一定间隔而大致平行地设置在上壳体12的周壁12a的外表面,另一方面,在可动部件23的周壁23a的内表面设置突起23d,在将可动部件23组装于上壳体12的状态下,使突起23d与凸条12g在轴向上卡合,并通过凸条12g沿周向引导突起23d。而且,在凸条12g上设置容许突起23d的轴向的相对移动的切口12h。因此,如图3所示,在使突起23d和切口12h对位的状态下使上壳体12和可动部件23沿轴向接近到相互碰触为止,然后通过使它们沿周向相对转动,而将突起23d收纳在凸条12g之间,能够将可动部件23组装于上壳体12(壳体7),从而可动部件23能够沿上壳体12的周向转动。需要说明的是,更优选在凸条12g之间的槽内以规定间隔设置多个突起,在可动部件23相对于第一导水口7a的周向的规定位置越过该突起而产生喀哒感,从而使第一导水口7a的开口面积成为设定的目标面积。
在上述结构中,如图4所示,使可动部件23的周向的位置变化时,与周壁23a的移动量对应,切口23c与第一导水口7a重合的面积发生变化,由周壁23a覆盖的第一导水口7a的范围发生增减,因此能够可变地设定第一导水口7a的开口宽度w及开口面积(面向原水室4的区域的宽度及面积)。即,可动部件23作为遮挡第一导水口7a的遮挡部件而发挥作用。
图4的(a)是第一导水口7a的整个区域打开的状态。在该状态下,从第一导水口7a向添加剂收容室S1内流入的水的流量比较多,因此从添加剂收容室S1流出的水的添加剂浓度升高。
图4的(b)是第一导水口7a的大约一半被可动部件23的周壁23a闭塞且大约一半开口的状态。在该状态下,与图4(a)的情况相比,添加剂收容室S1内的水的流量减少,在从第一导水口7a导入的水与从第二导水口7b导入的水的流量比率中,与图4(a)的情况相比,从第一导水口7a导入的水的流量比率降低,因此,从添加剂收容室S1流出的水的添加剂浓度降低。
如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净水滤筒6,通过使可动部件23相对于壳体7的绕中心轴Ax的相对转动位置(横向位置)变化,而能够使水的添加剂浓度变化。
另外,当空气非本意地积存在净水滤筒6内的各部尤其是中间室S3及板15与吸附剂20之间时,作用于水的重力与空气的浮力相平衡而水的流路被空气闭塞,因此无法得到所希望的流量,得到净水花费时间,从而有可能无法得到所希望的添加剂浓度。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大致沿净水滤筒6的中心轴Ax形成排气通路。
具体来说,在可动部件23的顶壁23e的中央部形成朝下方延伸而进入到内筒12c的筒内的大致圆筒状的中央筒部23f,在该中央筒部23f的里侧(上侧)形成有贯通顶壁23e的贯通孔23g。该贯通孔23g成为净水滤筒6的排气孔。
嵌合于筒体19上端的盖22具有随着朝向上方而变细的圆锥部22b和从圆锥部22b的顶上向上方延伸的圆筒部22c,且圆筒部22c的前端延伸设置到中央筒部23f的下端附近。因此,过滤处理室S22内的空气经由圆锥部22b、圆筒部22c,及中央筒部23f的筒内而从贯通孔23g排出。
吸附处理室S21及中间室S3内的空气沿着隔壁14的突出部14b上升并同时向净水滤筒6的中心轴Ax侧移动,经由切口12d进入内筒12c的筒内,然后从中央筒部23f的下端的开口进入到该中央筒部23f的筒内,从贯通孔23g排出。
添加剂收容室S1内的空气中,积存在空气积存部Aa内的空气除外的空气从切口12d经由内筒12c的筒内、及中央筒部23f的筒内,从贯通孔23g排出。
以上,如说明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壳体7上形成有将水向添加剂收容室S1导入的第一导水口7a、绕开添加剂收容室S1而将水向净化室S2导入的第二导水口7b、将从第一导水口7a导入的水和从第二导水口7b导入的水混合的混合部即中间室S3,并且在壳体7上安装有可动部件23,该可动部件23根据相对于壳体7的位置而对从第一导水口7a导入的水与从第二导水口7b导入的水的流量比率进行可变设定。因此,不用更换净水滤筒6就能够通过可动部件23容易地对添加剂浓度进行可变设定。需要说明的是,使用钙等作为添加剂时,能够对水的硬度进行可变设定。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一导水口7a形成在作为壳体7的外壁的上壳体12的周壁12a上,并通过覆盖周壁12a外侧的可动部件23的周壁23a闭塞第一导水口7a。由此,通过可动部件23对第一导水口7a的开口面积进行可变设定,从而能够对添加剂浓度进行可变设定,并且可动部件23以覆盖壳体7的外侧的方式配置,因此使用者容易操作可动部件23。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壳体7的至少上部形成为大致圆筒状而在其周壁12a上形成第一导水口7a,将可动部件23形成为从上方覆盖该壳体7的有底圆筒状,并在壳体7的周围转动,由此通过可动部件23的周壁23a闭塞第一导水口7a。从而,能够以比较简单的结构得到可动部件23,还能够将该可动部件23更稳定地支承在壳体7上。而且,通过使可动部件23相对于壳体7相对转动(横向移动)这一比较简单的操作,能够使第一导水口7a的开口面积变化并使添加剂浓度变化。进而,如本实施方式那样,从上方将净水滤筒6插入而安装在净水器1的筒壳体2内的情况下,能够在安装于筒壳体2内的状态下从上方操作可动部件23,比较便利。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壳体7上形成有绕开添加剂收容室S1而将水向净化室S2导入的第二导水口7b。由此,通过分流为通过添加剂收容室S1的水和绕开添加剂收容室S1的水,而能够独立设定在添加剂收容室S1内流动的水的流量和绕开添加剂收容室S1的水的流量,由此,能够容易提高添加剂浓度的调整精度。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一导水口7a配置在比第二导水口7b靠上方的位置。因此,在第一导水口7a与第二导水口7b的高度差产生的水位差、以及在向原水室4供水的最初到达处于接近隔壁体3的底壁3a的位置上的第二导水口7b的水的动压的作用下,与第一导水口7a相比,水更容易进入第二导水口7b。因此,尤其在向原水室4供水的最初,能够使第一导水口7a处的水的流量比较少,容易将添加剂收容室S1内的水的流量调整得较少。由此,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容易将添加剂浓度调整得更低。而且,根据上述结构,容易将使第一导水口7a的开口面积变化的可动部件23配置在净水滤筒6的上部。由此,如本实施方式那样,从上方将净水滤筒6插入而安装在净水器1的筒壳体2内的情况下,容易在安装于筒壳体2内的状态下从上方操作可动部件23,比较便利。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添加剂收容室S1内的上部形成空气积存部Aa,将添加剂16在比该空气积存部Aa靠下方的浸水区域Aw浸到经由第一导水口7a导入的水中,在添加剂收容室S1中,从成为浸水区域Aw的部分至成为空气积存部Aa的部分收容添加剂16。在上述结构中,能够将处于空气积存部Aa内的添加剂16维持成未浸水或未遭水的状态。并且,处于浸水区域Aw内的添加剂16浸水而溶解时,位于其上方的添加剂16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方落下而自动地向浸水区域Aw补给。由此,由于能够从下侧依次使用收容在添加剂收容室S1中的添加剂16,因此与收容在净水滤筒内的添加剂整体浸水或遭水的结构相比,能够更容易延长添加剂16的可使用期间,而且容易在净水滤筒6的使用初期和使用后期将添加剂的浓度的变动抑制得更小。
(第二实施方式)图5~图7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图5是本实施方式的净水滤筒的分解立体图,图6是图5的VI-VI剖视图,图7是净水滤筒的立体图,(a)是表示通过可动部件打开第一导水口的状态的图,(b)是表示将第一导水口遮挡一半程度的状态的图。
本实施方式的净水滤筒6A能够取代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净水滤筒6而安装在净水器1上使用。
该净水滤筒6A也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净水滤筒6同样,通过可动部件23A使形成在壳体7A上的第一导水口7aA的开口面积变化而使添加剂收容室S1中的水的流量变化,从而使从第一导水口7a导入的水与从第二导水口7b导入的水的流量比率变化,由此,使添加剂浓度变化。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将大致有底圆筒状的可动部件23A以从上方覆盖壳体7A的方式安装成能够转动,通过使可动部件23A相对于壳体7A的相对角度变化,而使第一导水口7aA的面积变化。
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一导水口7aA分成多个导水口70a,从而能够对由可动部件23A遮挡(打开)的导水口70a的数目进行可变设定。具体来说,在上壳体12A的周壁12a上,沿其周向将细长的狭缝状的导水口70a在上下以一定间距平行地排列形成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四个),随着从上向下而导水口70a的长度变长。由此,如图7所示,根据可动部件23A的转动位置,被遮挡的导水口70a的数目发生变化。例如,在图7的(a)的状态下,四个导水口70a全部打开,在图7的(b)的状态下,上侧的两个导水口70a被遮挡而下侧的导水口70a(局部地)打开。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得到如下效果:使用者将第一导水口7aA的开口面积作为向外露出的导水口70a的数目而在视觉上容易识别,进而,容易识别添加剂浓度的设定。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切换导水口70a的遮挡数的位置设置使可动部件23A与壳体7A卡止的卡止机构24。具体来说,在上壳体12A的周壁12a的外表面上延伸设置沿着周向的槽24a,另一方面,在可动部件23A的周壁23a的内表面设置突起24b,槽24a沿周向引导突起24b。并且,在槽24a内设置将突起24b保持在规定位置的突起24c,通过适当配置该突起24c,而将可动部件23A固定在切换导水口70a的遮挡数的多个部位(在本实施方式中沿周向的四部位)。突起24b在槽24a的两端部维持在夹于槽24a的端壁与突起24c之间的位置,在槽24a的中间位置维持在夹于一对突起24c、24c之间的位置。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得到如下效果:突起24b越过突起24c时,能够对操作可动部件23A的使用者赋予喀哒感,从而容易将可动部件23A设定在规定的位置上。
(第三实施方式)图8~图10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图8是本实施方式的净水滤筒的分解立体图,图9是净水滤筒的立体图,(a)是表示通过可动部件闭塞第一导水口的状态的图,(b)是表示将第一导水口遮挡一半程度的状态的图,(c)是表示打开第一导水口的状态的图,图10是净水滤筒的剖视图,(a)是表示通过可动部件闭塞第一导水口的状态的图,(b)是表示将第一导水口遮挡一半程度的状态的图,(c)是表示打开第一导水口的状态的图。
本实施方式的净水滤筒6B能够取代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净水滤筒6而安装在净水器1上使用。
另外,该净水滤筒6B也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净水滤筒6同样,通过可动部件23B使形成在壳体7B上的第一导水口7a的开口面积变化而使添加剂收容室S1中的水的流量变化,从而使从第一导水口7a导入的水与从第二导水口7b导入的水的流量比率变化,由此,使添加剂浓度变化。
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可动部件23B以能够对其上下方向的位置进行可变设定的方式安装在壳体7B上,通过对可动部件23B的上下方向的位置进行可变设定,而使第一导水口7a的开口高度h(参照图9)变化。具体来说,如图8所示,通过设置在上壳体12B(壳体7B)的周壁12a上的槽25a和设置在可动部件23B的内表面上的突起25b构成高度调整机构25。槽25a具有从周壁12a的上端朝下方延伸的纵槽25c和从纵槽25c朝周向的一侧(图8中的左侧)延伸的多个横槽25d。横槽25d以一定的间距(等间隔)配置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5个)。因此,使突起25b沿着纵槽25c而使可动部件23B下降,使可动部件23B沿周向转动而将突起25b插入到任一个横槽25d中,从而能够将可动部件23B的高度可变设定成多阶段(在本实施方式中为5阶段)。需要说明的是,优选在横槽25d的里侧形成突起25e,从而容易将突起25b维持在横槽25d的最里部,并越过突起25b而产生喀哒感。
根据上述结构,如图9(a)~(c)所示,通过对第一导水口7a的开口高度h进行可变设定,由此使添加剂收容室S1内的水的流量变化,使从第一导水口7a导入的水与从第二导水口7b导入的水的流量比率变化,从而能够使添加剂浓度变化。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可动部件23B能够使添加剂收容室S1内的浸水区域Aw的上限L的高度变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可动部件23B的中央筒部23f的下端23h与周壁23a的下侧的端缘23b处于相同高度。因此,可动部件23B的周壁23a与中央筒部23f之间的环状的凹部23i整体成为空气积存部,下端23h及端缘23b的位置成为浸水区域Aw的上限L,因此如图10的(a)~(c)所示,通过对可动部件23B的高度进行可变设定,而使添加剂16浸渍在水中的量发生变化,由于该浸渍量的变化,也能够使添加剂浓度变化。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实际的添加剂浓度由该上限L的高度和第一导水口7a的开口面积(开口高度h)确定。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结构中,如图9及图10的(a)所示,通过可动部件23B闭塞第一导水口7a,并将浸水区域Aw的上限设定在比添加剂收容室S1的下端(隔壁14的上表面)低的位置,从而能够不使添加剂16浸渍在水中,得到添加剂浓度大致为0的状态。
以上,如说明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可动部件23B以能够对其上下方向的位置进行可变设定的方式安装在壳体7B上,通过对可动部件23B的上下方向的位置进行可变设定,而使第一导水口7a的开口高度变化。根据上述结构,能够对第一导水口7a的开口面积进行可变设定,由此对添加剂收容室S1内的水的流量进行可变设定。由此,使从第一导水口7a导入的水与从第二导水口7b导入的水的流量比率变化,从而能够对添加剂浓度进行可变设定。而且,由于可动部件23B从壳体7B的突出量发生变化,因此具有使用者容易视觉辨认开口面积的变化的优点。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伴随可动部件23B的高度位置变化而使浸水区域Aw的上限L变化,因此也能够利用该点对添加剂浓度进行可变设定。
(第三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图11是第三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净水滤筒的剖视图。
在本变形例的净水滤筒6C上设置将添加剂16朝浸水区域Aw向下方按压的按压机构26。按压机构26具备载置在粒状的添加剂16上的顶板26a和收容在上壳体12B的凹部18内而对该顶板26a向下方施力的作为施力机构的螺旋弹簧26b,通过螺旋弹簧26b的压缩反作用力,经由顶板26a将添加剂16向下方按压。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能够对应于浸水区域Aw的添加剂16的溶解而通过按压机构26使处于上方的添加剂16更可靠地向下方移动,因此与通过重力进行填充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浸水区域Aw中的添加剂16的填充密度。而且,能够减小净水滤筒6的使用期间中浸水区域Aw内的添加剂16的密度的变化而抑制添加剂浓度的变动。
(第四实施方式)图12及图13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图12是净水滤筒的剖视图,是表示将可动部件配置在最下方的状态的图,图13是净水滤筒的剖视图,是表示将可动部件配置在最上方的状态的图。
本实施方式的净水滤筒6D也能够取代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净水滤筒6而安装在净水器1上使用。
本实施方式的净水滤筒6B具备可动部件27。并且,净水滤筒6B通过可动部件27使添加剂收容室S1的下壁27a的上下方向的位置变化,而对第一导水口7a与添加剂收容室S1的连通面积进行可变设定,从而对从第一导水口7a导入的水与从第二导水口7b导入的水的流量比率进行可变设定。
具体来说,可动部件27具备:与隔壁14同样地闭塞添加剂收容室S1的下方且具有成为流出口的狭缝27c的下壁27a;从下壁27a向上方延伸而从形成在上壳体12B(壳体7B)的台阶部上的狭缝12j向该上壳体12B外露出的脚部27b。脚部27b沿上壳体12B的周壁12a的外表面延伸设置,在脚部27b的内表面与上壳体12B的周壁12a的外表面之间设置与图8所示的机构相同的高度调整机构25。需要说明的是,脚部27b及供该脚部27b插通的狭缝12j沿周向以一定间隔设置多个(例如每隔120°设置,总共设置三个)。
第一导水口7a设置在比周壁12a的台阶部靠下方(比上限L靠下方)的位置。在脚部27b上形成有与第一导水口7a重合的狭缝27d。由此,第一导水口7a能够经由狭缝27d与添加剂收容室S1连通。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将第一导水口7a设置在没有脚部27b的位置。
在上述结构中,通过使可动部件27上下移动,而变更其上下位置,从而能够变更第一导水口7a与添加剂收容室S1的连通面积。在图12所示的状态下,可动部件27在下方并将第一导水口7a的整个区域与添加剂收容室S1连通。在图13所示的状态下,可动部件27在上方且添加剂16整体位于上方,因此与图12的情况相比,第一导水口7a中的与添加剂收容室S1连通的区域减少。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图13的状态下第一导水口7a与狭缝27d的连通面积成为0,添加剂浓度也成为0。
另外,在上述结构中,上壳体12B的凹部18成为空气积存部Aa,比浸水区域Aw的上限L靠上方(即空气积存部Aa内)的添加剂16不会浸水或遭水,而仅是比上限L靠下方的添加剂16浸水。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的上限L成为形成在内筒12c上的切口12d的上缘12e的位置。并且,即使通过上述的高度调整机构25使可动部件27相对于上壳体12B的上下方向的位置变化,该浸水区域Aw的上限L即成为空气积存部Aa的下限的位置也不变。然而,通过对下壁27a的上下方向的位置进行可变设定,添加剂16(的收容区域)在添加剂收容室S1内上下移动,从而能够在添加剂收容室S1内对浸水的添加剂16的高度即浸渍高度D进行可变设定。
如以上说明所示,在实施方式中,通过可动部件27使添加剂收容室S1的下壁27a的上下方向的位置变化,而对第一导水口7a与添加剂收容室S1的连通面积进行可变设定,从而对从第一导水口7a导入的水与从第二导水口7b导入的水的流量比率进行可变设定。因此,通过可动部件27,能够对从第一导水口7a导入的水与从第二导水口7b导入的水的流量比率进行可变设定,因此能够容易对添加剂浓度进行可变设定。
(第五实施方式)图14及图15表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图14是净水滤筒的立体图,图15是净水滤筒的剖视图。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5以后,省略了添加剂、吸附剂及过滤材料。
本实施方式的净水滤筒6E也能够取代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净水滤筒6而安装在净水器1上使用。
该净水滤筒6E也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净水滤筒6同样,通过可动部件23E对从第一导水口7a导入的水与从第二导水口7b导入的水的流量比率进行可变设定,由此,使添加剂浓度变化。但是,本实施方式的可动部件23不对第一导水口7a而对第二导水口7b的开口面积进行可变设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导水口7b沿周向细长地形成在上壳体12的周壁12a的下部。在该第二导水口7b通过镶嵌成形等张设透水性的网状物17。
可动部件23E形成为圆筒状,安装在上壳体12的周壁12a的下部。该可动部件23E以能够沿上壳体12的周向转动的方式与上壳体12嵌合。可动部件23E的周壁23aE(第二圆筒状侧壁)以微小的间隙覆盖上壳体12的周壁12a,在该周壁23aE上设置从下侧的端缘23bE朝向上方的大致矩形形状的切口23cE作为开口部。
在上述结构中,使可动部件23E的周向的位置变化时,切口23c与第二导水口7b重合的面积发生变化,从而能够对第二导水口7b的开口宽度及开口面积(面向原水室4的区域的宽度及面积)进行可变设定。即,通过可动部件23E能够对从第一导水口7a导入的水与从第二导水口7b导入的水的流量比率进行可变设定。由此,能够对通过了净水滤筒6的水(净水)中的添加剂浓度进行可变设定。
如以上说明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可动部件23E对第二导水口7b的开口面积进行可变设定。由此,通过使可动部件23E的位置变化而对第二导水口7b的开口面积进行可变设定,能够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容易对添加剂浓度进行可变设定。
(第六实施方式)图16~图22表示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图16是净水滤筒的剖视图,图17是净水滤筒的俯视图,(a)是表示流出口整体与第二导水口重合的状态的图,(b)是表示流出口整体偏离第二导水口的状态的图,图18是表示净水滤筒的添加部的剖视图,图19是表示净水滤筒的添加部的仰视图,图20是图19的XX-XX线剖视图,图21是表示净水滤筒的净化部的剖视图,图22是表示净水滤筒的净化部的俯视图。
本实施方式的净水滤筒6F具备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净水滤筒6同样的结构,但如图16及图17所示,具有添加剂收容室S1的添加部30以能够转动(能够移动)的方式通过连结部32与具有净化室S2的净化部31连结。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未设置第一实施方式的可动部件23。
如图18及图19所示,添加部30具备上壳体12F、添加剂收容室S1、第一导水口7a、第二导水口7b、作为底壁起作用的隔壁14。
在隔壁14的底壁部14a上形成有一个将添加剂收容室S1的水向净化部31的后述的混合导水口33a导出的流出口14dF(图19)。该流出口14dF沿壳体7的周向延伸设置。在流出口14dF通过镶嵌成形等张设透水性的网状物17,从而抑制添加剂16从流出口14dF溢出的情况。而且,如图20所示,隔壁14的突出部14bF沿着添加部30相对于净化部31的转动方向形成为圆弧状。
如图21及图22所示,净化部31具备下壳体13F、净化室S2、对下壳体13F的上表面进行闭塞的顶壁33(平面壁)、筒体19、盖22、混合导水口33a。该净化部31形成为在俯视观察下比添加部30大。顶壁33作为净化室S2的顶壁发挥作用。
混合导水口33a形成在顶壁33上,沿上下方向贯通顶壁33。该混合导水口33a配置得比流出口14dF靠下方而能够从上方接受水,并将从流出口14dF导出的水和绕开添加剂收容室S1的水向净化室S2导入。在混合导水口33a通过镶嵌成形等张设透水性的网状物17,从而抑制吸附剂从混合导水口33a溢出的情况。
连结部32具备一体形成于下壳体13F的支承轴35和设置于上壳体12F并供支承轴35插入的插入孔36。支承轴35在下壳体13F的上端部朝向大致垂直的方向(上方)竖立设置在顶壁33上。该连结部32将添加剂收容室S1(添加部30)以能够以支承轴35为中心沿水平方向转动(移动)的方式与净化室S2(净化部31)连结,从而对流出口14dF与混合导水口33a的上下方向的重合面积进行可变设定。具体来说,连结部32将添加剂收容室S1与净化室S2连结成:使添加剂收容室S1绕支承轴35转动并在顶壁33上沿水平方向滑动移动,从而能够在图17(a)所示的流出口14dF整体在上下方向与混合导水口33a重合的状态、与图17(b)所示的流出口14dF整体在上下方向偏离第二导水口的状态之间移动。上述结构的连结部32通过对流出口14dF与混合导水口33a的上下方向的重合面积进行可变设定,而对从流出口14dF向混合导水口33a流入的水与绕开添加剂收容室S1而向混合导水口33a流入的水的流量比率进行可变设定。作为绕开添加剂收容室S1而向混合导水口33a流入的水,有经由第二导水口7b向混合导水口33a流入的水和不经由第二导水口7b而从原水室4直接向混合导水口33a流入的水。在此,隔壁14的突出部14bF沿着添加部30的转动方向形成为圆弧状,从而在添加剂收容室S1相对于净化室S2转动时,盖22的圆筒部22c能够在突出部14bF内移动。
在上述结构的净水滤筒6F中,通过连结部32,与流出口14dF与混合导水口33a的上下方向的重合面积对应,而确定从流出口14dF向混合导水口33a流入的水量,并确定从净水滤筒6F的流出口7c流出的水的添加剂浓度。在此,图17(a)所示的状态是流出口14dF整体在上下方向与混合导水口33a重合的状态,因此在该状态下,从流出口14dF向混合导水口33a流入的水量最大,且绕开添加剂收容室S1而向混合导水口33a流入的水量最小,从而从净水滤筒6F的流出口7c流出的水的添加剂浓度最大。另一方面,图17(b)所示的状态是流出口14dF整体在上下方向偏离第二导水口的状态,因此在该状态下,从流出口14dF向混合导水口33a流入的水量最小,且绕开添加剂收容室S1而向混合导水口33a流入的水量最大,从而从净水滤筒6F的流出口7c流出的水的添加剂浓度最小。需要说明的是,从流出口14dF流出而未向混合导水口33a流入的水返回筒壳体2的原水室4,因此能够防止与从净水滤筒6F的流出口7c流出的水混杂在一起的情况。
如以上说明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净水滤筒6F具备:对水进行净化的净化室S2;配置在比该净化室S2靠上方的位置、并对向导入的水中添加的添加剂进行收容的添加剂收容室S1;从添加剂收容室S1内导出水的流出口14dF;配置在比流出口14dF靠下方的位置而能够从上方接受水、并将从流出口14dF导出的水和绕开添加剂收容室S1的水向净化室S2导入的混合导水口33a;连结部32,其中,连结部32将添加剂收容室S1以能够移动的方式与净化室S2连结,而对流出口14dF与混合导水口33a的重合面积进行可变设定,即,通过对应于添加剂收容室S1的滑动移动量使该重合面积增减,而对从流出口14dF向混合导水口33a流入的水与绕开添加剂收容室S1而向混合导水口33a流入的水的流量比率进行可变设定。因此,能够通过连结部32对从流出口14dF向混合导水口33a流入的水与绕开添加剂收容室S1而向混合导水口33a流入的水的流量比率进行可变设定,因此不用更换净水滤筒6F就能够容易地对添加剂浓度进行可变设定。
以上,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而能够进行各种变形。例如,可以使净水滤筒为圆筒形以外的形状,也可以使可动部件为有底圆筒状以外的形状。而且,添加剂收容室或净化室、第一导水口、第二导水口、其它细部的规格(形状、尺寸、布局等)也能够适当变更。而且,也可以构成为使可动部件能够沿横向和上下方向这双方移动,还可以通过沿上下方向移动而使遮挡的第一导水口的导水口的数目发生变化。而且,也可以由多个导水口构成第二导水口,通过使可动部件沿上下方向或横向移动,而使第二导水口的导水口的数目发生变化。
本发明的第一形态涉及一种净水滤筒,在壳体内形成对水进行净化的净化室和对向水中添加的添加剂进行收容的添加剂收容室,在所述壳体上形成将水向所述添加剂收容室导入的第一导水口、绕开所述添加剂收容室而将水向所述净化室导入的第二导水口、以及使从所述第一导水口导入的水和从所述第二导水口导入的水混合的混合部,并且在所述壳体上安装有可动部件,该可动部件根据相对于所述壳体的位置,对从所述第一导水口导入的水与从所述第二导水口导入的水的流量比率进行可变设定。
本发明的第二形态以第一形态的净水滤筒为基础,所述第一导水口配置在比所述第二导水口靠上方的位置。
本发明的第三形态以第一或第二形态的净水滤筒为基础,所述可动部件对所述第一导水口的开口面积进行可变设定。
本发明的第四形态以第一或第二形态的净水滤筒为基础,所述可动部件对所述第二导水口的开口面积进行可变设定。
本发明的第五形态以第一~第四形态中任一形态的净水滤筒为基础,所述可动部件以覆盖所述壳体的外侧的方式设置。
本发明的第六形态以第一~第五形态中任一形态的净水滤筒为基础,所述壳体的至少上部形成为大致圆筒状,所述可动部件形成为大致有底圆筒状,并以从上方覆盖所述壳体的上部的方式安装。
本发明的第七形态以第一~第六形态中任一形态的净水滤筒为基础,所述可动部件以能够对横向的位置进行可变设定的方式安装在所述壳体上。
本发明的第八形态以第一~第六形态中任一形态的净水滤筒为基础,所述可动部件以能够对上下方向的位置进行可变设定的方式安装在所述壳体上。
本发明的第九形态以第一~第八形态中任一形态的净水滤筒为基础,所述第一导水口具有形成在所述壳体上的多个导水口,能够对由所述可动部件遮挡的所述导水口的数目进行可变设定。
本发明的第十形态以第一~第九形态中任一形态的净水滤筒为基础,在所述添加剂收容室内的上部形成空气积存部,在比该空气积存部靠下方的浸水区域中,使所述添加剂浸在经由所述第一导水口导入的水中,在所述添加剂收容室内,从成为所述浸水区域的部分至成为所述空气积存部的部分收容所述添加剂。
本发明的第十一形态以第一或第二形态的净水滤筒为基础,所述可动部件对所述第一导水口与所述添加剂收容室的连通面积进行可变设定。
本发明的第十二形态涉及一种净水滤筒,具备:净化室,其对水进行净化;添加剂收容室,其配置在比该净化室靠上方的位置,并对向导入的水中添加的添加剂进行收容;流出口,其从所述添加剂收容室内导出水;混合导水口,其配置在比所述流出口靠下方的位置而能够从上方接受水,将从所述流出口导出的水和绕开所述添加剂收容室的水向所述净化室导入;连结部,其将所述添加剂收容室以能够移动的方式与所述净化室连结,而对所述流出口与所述混合导水口的重合面积进行可变设定,并对从所述流出口向所述混合导水口流入的水与绕开所述添加剂收容室而向所述混合导水口流入的水的流量比率进行可变设定。
本发明的第十三形态涉及一种净水器,安装有得到至少对导入的原水进行了净化的净水的能够装卸的第一~第十二形态中任一形态的净水滤筒。
本发明的第十四形态以第一~第十一形态中任一形态的净水滤筒为基础,所述壳体具有形成有所述第一导水口及第二导水口的第一圆筒状侧壁,所述可动部件具有第二圆筒状侧壁,该第二圆筒状侧壁绕所述第一圆筒状侧壁的中心轴转动并沿所述第一圆筒状侧壁移动而在规定的范围覆盖所述第一导水口及第二导水口中的任一方,通过对应于所述第二圆筒状侧壁的移动量使所述规定的范围增减,而对所述流量比率进行可变设定。
本发明的第十五形态以第十二形态的净水滤筒为基础,所述净化室具有形成有所述混合导水口的平面壁,所述添加剂收容室以绕与所述平面壁大致垂直的轴转动并在所述平面壁上滑动移动的方式与所述净化室连结,通过对应于所述平面壁的滑动移动量使所述流出口与所述混合导水口的重合面积增减,而对所述流量比率进行可变设定。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形态,不用更换净水滤筒,通过可动部件就能够容易地对添加剂浓度进行可变设定。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形态,通过将第一导水口形成在高于第二导水口的位置,而能够抑制由于水位差或水的动压等而第一导水口处的水的流量即添加剂收容室内的水的流量增大到必要以上的情况。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形态,通过对第一导水口的开口面积进行可变设定,而能够对添加剂浓度进行可变设定。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形态,通过对第二导水口的开口面积进行可变设定,而能够对添加剂浓度进行可变设定。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形态,可动部件处于壳体的外侧,因此使用者容易操作可动部件。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形态,能够以比较简单的结构得到可动部件,而且能够将该可动部件更稳定地支承在壳体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形态,通过对可动部件的横向的位置进行可变设定,而能够对添加剂浓度进行可变设定。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形态,通过对可动部件的上下方向的位置进行可变设定,而能够对添加剂浓度进行可变设定。
根据本发明的第九形态,能够得到如下效果:使用者将第一导水口的开口面积作为开口部的数目而在视觉上容易识别,进而容易识别添加剂浓度的设定。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形态,能够将处于空气积存部的添加剂维持成未浸水或未遭水的状态。并且,处于浸水区域的添加剂向水中溶解时,比其靠上方的添加剂向下方落下而自动地向浸水区域补给。由此,能够从下侧依次使用收容在添加剂收容室中的添加剂,因此与收容在净水滤筒内的添加剂整体浸水或遭水的结构相比,容易延长添加剂的可使用期间。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一形态,通过对第一导水口与添加剂收容室的连通面积进行可变设定,而能够对添加剂浓度进行可变设定。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二形态,通过连结部对从流出口向第二导水口流入的水与绕开添加剂收容室而向第二导水口流入的水的流量比率进行变更设定,从而不用更换净水滤筒,能够容易地对添加剂浓度进行可变设定。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三形态,能够得到一种安装有起到上述作用效果的净水滤筒的净水器。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四形态,通过使可动部件的第二圆筒状侧壁绕第一圆筒状侧壁的中心轴转动并沿第一圆筒状侧壁移动,而能够对应于其移动量使覆盖第一导水口或第二导水口的范围增减,因此能够容易对添加剂浓度进行可变设定。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五形态,通过使添加剂收容室绕与净化室的平面壁大致垂直的轴转动并在平面壁上滑动移动,而能够对应于其滑动移动量使流出口与混合导水口的重合面积增减,因此能够容易对添加剂浓度进行可变设定。
本申请基于2008年11月14日提出申请的日本国专利申请第2008-291927号主张优先权,所述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参照而引入本说明书。
工业实用性
根据本发明,得到一种能够容易对添加剂浓度进行可变设定的净水滤筒及具备该净水滤筒的净水器。
符号说明:
1净水器
6、6A、6B、6C、6D、6E、6F净水滤筒
7、7A、7B壳体
7a、7aA第一导水口
7b第二导水口
16添加剂
23、23A、23B、23E可动部件
27可动部件
32连结部
33a混合导水口
70a导水口
Aa空气积存部
Aw浸水区域
S1添加剂收容室
S2净化室
S3中间室(混合部)

Claims (15)

1.一种净水滤筒,其特征在于,
在壳体内形成对水进行净化的净化室和对向水中添加的添加剂进行收容的添加剂收容室,
在所述壳体上形成将水向所述添加剂收容室导入的第一导水口、绕开所述添加剂收容室而将水向所述净化室导入的第二导水口、以及使从所述第一导水口导入的水和从所述第二导水口导入的水混合的混合部,并且,
在所述壳体上安装有可动部件,该可动部件根据相对于所述壳体的位置,对从所述第一导水口导入的水与从所述第二导水口导入的水的流量比率进行可变设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滤筒,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导水口配置在比所述第二导水口靠上方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滤筒,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动部件对所述第一导水口的开口面积进行可变设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滤筒,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动部件对所述第二导水口的开口面积进行可变设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滤筒,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动部件以覆盖所述壳体的外侧的方式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滤筒,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的至少上部形成为大致圆筒状,
所述可动部件形成为大致有底圆筒状,并以从上方覆盖所述壳体的上部的方式安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滤筒,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动部件以能够对横向的位置进行可变设定的方式安装在所述壳体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滤筒,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动部件以能够对上下方向的位置进行可变设定的方式安装在所述壳体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滤筒,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导水口具有形成在所述壳体上的多个导水口,
能够对由所述可动部件遮挡的所述导水口的数目进行可变设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滤筒,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添加剂收容室内的上部形成空气积存部,在比该空气积存部靠下方的浸水区域中,使所述添加剂浸在经由所述第一导水口导入的水中,
在所述添加剂收容室内,从成为所述浸水区域的部分至成为所述空气积存部的部分收容所述添加剂。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滤筒,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动部件对所述第一导水口与所述添加剂收容室的连通面积进行可变设定。
12.一种净水滤筒,具备:
净化室,其对水进行净化;
添加剂收容室,其配置在比该净化室靠上方的位置,并对向导入的水中添加的添加剂进行收容;
流出口,其从所述添加剂收容室内导出水;
混合导水口,其配置在比所述流出口靠下方的位置而能够从上方接受水,将从所述流出口导出的水和绕开所述添加剂收容室的水向所述净化室导入;
连结部,其将所述添加剂收容室以能够移动的方式与所述净化室连结,而对所述流出口与所述混合导水口的重合面积进行可变设定,并对从所述流出口向所述混合导水口流入的水与绕开所述添加剂收容室而向所述混合导水口流入的水的流量比率进行可变设定。
13.一种净水器,安装有能得到至少对导入的原水进行了净化的净水的能够装卸的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滤筒。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滤筒,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具有形成有所述第一导水口及第二导水口的第一圆筒状侧壁,
所述可动部件具有第二圆筒状侧壁,该第二圆筒状侧壁绕所述第一圆筒状侧壁的中心轴转动并沿所述第一圆筒状侧壁移动,而在规定的范围覆盖所述第一导水口及第二导水口中的任一方,
通过对应于所述第二圆筒状侧壁的移动量使所述规定的范围增减,而对所述流量比率进行可变设定。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净水滤筒,其特征在于,
所述净化室具有形成有所述混合导水口的平面壁,
所述添加剂收容室以绕与所述平面壁大致垂直的轴转动并在所述平面壁上滑动移动的方式与所述净化室连结,
通过对应于所述平面壁的滑动移动量使所述流出口与所述混合导水口的重合面积增减,而对所述流量比率进行可变设定。
CN200980140545XA 2008-11-14 2009-10-28 净水滤筒及净水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7710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291927A JP5108726B2 (ja) 2008-11-14 2008-11-14 浄水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浄水器
JP2008-291927 2008-11-14
PCT/JP2009/068498 WO2010055775A1 (ja) 2008-11-14 2009-10-28 浄水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浄水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77100A CN102177100A (zh) 2011-09-07
CN102177100B true CN102177100B (zh) 2013-01-23

Family

ID=421699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40545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77100B (zh) 2008-11-14 2009-10-28 净水滤筒及净水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5108726B2 (zh)
KR (1) KR101270337B1 (zh)
CN (1) CN102177100B (zh)
TW (1) TW201031457A (zh)
WO (1) WO201005577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15820B2 (ja) * 2008-11-14 2012-04-11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浄水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浄水器
US8541039B2 (en) 2010-06-02 2013-09-24 Protect Plus Llc Water purifying and flavor infusion device
JP5793926B2 (ja) * 2011-01-25 2015-10-14 東レ株式会社 浄水器用カートリッジ、浄水器および浄水器用カートリッジの製造方法
PT2733122T (pt) 2012-11-16 2017-01-06 Unilever Nv Dispositivo de dosagem de suplemento alimentar
RU2526377C1 (ru) * 2013-03-28 2014-08-20 Закрыт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Аквафор Продакшн" (Зао "Аквафор Продакшн") Устройство фильтрационное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54796U (ja) * 1998-03-24 1998-12-18 旭化成工業株式会社 曲率半径換算用器具
JP2002282872A (ja) * 2001-03-27 2002-10-02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水処理装置
JP2006035214A (ja) * 2004-07-23 2006-02-09 Picogram Co Ltd 浄水システム用フィルター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それを取り付けたフィルターハウジング組立体
CN101218007A (zh) * 2005-07-11 2008-07-09 安格斯公司 过滤模块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90992U (zh) * 1979-12-14 1981-07-20
JPS6122597U (ja) * 1984-07-12 1986-02-10 天昇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卓上式整水器
JPH0653277B2 (ja) * 1985-07-03 1994-07-20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浄水器
JPH0354796U (zh) * 1989-09-26 1991-05-27
JP2891310B2 (ja) * 1991-11-27 1999-05-17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浄水器
JP3268899B2 (ja) 1993-07-23 2002-03-25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飲用水処理装置
JP3752779B2 (ja) * 1997-05-12 2006-03-08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洗濯機
US20080217258A1 (en) 2005-09-07 2008-09-11 Ppa Water Industries (Pty) Limited Treatment of water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54796U (ja) * 1998-03-24 1998-12-18 旭化成工業株式会社 曲率半径換算用器具
JP2002282872A (ja) * 2001-03-27 2002-10-02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水処理装置
JP2006035214A (ja) * 2004-07-23 2006-02-09 Picogram Co Ltd 浄水システム用フィルター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それを取り付けたフィルターハウジング組立体
CN101218007A (zh) * 2005-07-11 2008-07-09 安格斯公司 过滤模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0055775A1 (ja) 2010-05-20
TW201031457A (en) 2010-09-01
CN102177100A (zh) 2011-09-07
JP5108726B2 (ja) 2012-12-26
KR20110084938A (ko) 2011-07-26
JP2010115614A (ja) 2010-05-27
KR101270337B1 (ko) 2013-05-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77100B (zh) 净水滤筒及净水器
CN101732899B (zh) 净水滤芯及净水器
US7387729B2 (en) Filter cartridge for a standalone point of use water purification device
EP2754642A1 (en) Water purification cartridge and water purification apparatus
WO2012002004A1 (ja) 浄水器
CN101732901A (zh) 净水滤芯及净水器
KR101079454B1 (ko) 정수 카트리지 및 그것을 구비한 정수기
JP2009125663A (ja) 浄水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これを備えた浄水器
JP2009154128A (ja) 浄水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これを備えた浄水器
KR101151517B1 (ko) 정수 카트리지 및 정수기
CN102177098B (zh) 净水滤筒及净水器
KR101063082B1 (ko) 정수 카트리지 및 그것을 구비한 정수기
CN102186779A (zh) 净水滤筒及净水器
JP5174438B2 (ja) 浄水器
JP4462335B2 (ja) 浄水器
JP2009125665A (ja) 浄水器
WO2019167552A1 (ja) 薬剤供給装置
KR101894544B1 (ko) 정수기용 필터 카트리지
RU2772774C1 (ru) Фильтрующий модуль
WO2023014243A1 (ru) Фильтрующий модуль
KR20220169164A (ko) 복합 필터가 구비된 정수기
CN117566877A (zh) 水体处理装置、处理方法、控制装置及存储介质
KR101521222B1 (ko) 정수기
CN103449557A (zh) 净水器用滤筒
CN111032178A (zh) 过滤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Effective date: 20120222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0222

Address after: Osaka Japan

Applicant after: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Address before: Japan Osaka

Applicant before: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123

Termination date: 2013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