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68030A - 一种醉马草内生菌荧光假单胞菌及其在生防中的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醉马草内生菌荧光假单胞菌及其在生防中的应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168030A CN102168030A CN2010102977910A CN201010297791A CN102168030A CN 102168030 A CN102168030 A CN 102168030A CN 2010102977910 A CN2010102977910 A CN 2010102977910A CN 201010297791 A CN201010297791 A CN 201010297791A CN 102168030 A CN102168030 A CN 10216803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seudomonas fluorescens
- bacterial strain
- endophyte
- plant
- cgmcc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杀虫活性物质的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CGMCC No.3026及其在生物防治的应用。通过在醉马草根中分离、筛选和培养,获得荧光假单胞菌的最适杀虫pH为7-8,在pH 7.2-7.4范围内可保持较高的杀虫活性,在20-37℃范围内均有杀虫活性。本发明菌株广泛应用在防治蚜虫害的生物防治领域。
Description
本发明申请是申请人于2009年6月4日申请的发明创造名称为“具有杀虫活性物质的内生菌及其在生防中的应用”的分案申请,原申请的申请日为2009年6月4日,申请号为200910113352.7,发明创造名称为“具有杀虫活性物质的内生菌及其在生防中的应用”。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防治领域,具体的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对棉铃虫、红蜘蛛和蝗虫等虫害具有杀虫效果的内生菌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100多年前人们就已发现在健康植物组织的内部也有微生物存在,这类微生物后来在文献中被称为植物内生菌(Endophyte)。目前,较常用的宽泛的内生菌概念是由Stone JK等提出的,是指那些在其生活史的一定阶段或全部阶段生活于健康植物的各种组织和器官内部的真菌或细菌,被感染的宿主植物(至少暂时)不表现出外在病症,可通过组织学方法或从严格表面消毒的植物组织中分离或从植物组织内直接扩增出微生物DNA的方法来注明其内生[1]。即植物内生菌就是生活在健康植物组织内的正常菌群,它包括两部分,即互惠共利的内共生微生物和潜伏在宿主植物体内的病原菌。植物内生菌存在于许多植物中,分布广,种类多,能够产生多种的次生代谢产物,这些代谢产物可以应用在农业和医药业中。植物内生菌与植物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在长期共同进化过程中相互作用,它们成为了一种互惠互利的关系,植物内生菌与宿主植物是相互选择的结果。有的植物内生菌代谢一些与宿主植物细胞相同的活性物质,因此可以用内生菌生产植物中的一些活性成分。
自1993年,Stierle等人首次从短叶红豆杉的树皮中分离出能产紫杉醇的内生真菌[2],使植物内生菌向工业化发展迈进了崭新的步伐。Brady等从植物Selaginella pallescens茎中内生镰刀菌(Fusarium sp.CR377)的培养物中分离到一种新型的酮内酯化合物,该物质对白色念珠菌有较强的抑制活性[3]。裴炎等从棉花维管束中分离出来的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S-I的发酵液中得到一种对棉花枯萎病、棉花黄萎病、小麦白粉病等有良好防效的物质[4]。禾本科植物内生菌产生的有机胺类、吡咯里西啶类、双吡咯烷类、吲哚双萜类等4大类多达数十种的生物碱,对线虫和大多数食草昆虫具有较强的毒性[5]。清华大学的Ju等从内生菌感染的一种草中分离到数个对蚊子幼虫有毒性的黄酮类化合物。Daisy BH等发现Muscodor vitigenus内生菌产生的萘类物质具有杀虫作用[6]。有研究表明,一些植物内生菌对宿主周围环境污染物可以降解,以维护宿主正常生长的能力,这些内生菌含有降解不相关环境污染物的基因。一些还能产生表面活性剂和产生身体机能免疫抑制作用物质,如雷公藤的内生真菌fusarium subglutinans产生的2种二萜化合物Subglutionol A和B,具有无细胞毒性的免疫抑制作用[7]。
国内外研究表明,植物内生菌的种类、分布会因植物种类不同而异。研究的关于微生态的植物已达上百种,涉及藻类、针叶树、灌木和草本等多个类群。其中研究较多的植物有牧草、棉花、小麦、高粱、水稻、玉米、马铃薯、甘蔗、甜菜等。从现有的研究来看,植物内生细菌有革兰氏阴性杆菌和革兰氏阳性菌约50个属。大多数植物内生真菌属于子囊菌类,包括核菌纲、盘菌纲和腔菌纲的许多种类以及它们的一些衍生菌,现已在80多个属的几百种禾本科植物中发现有与之共生的内生真菌。内生菌系统地分布于植物体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器官、组织的细胞或细胞间隙。近年来,已从黄瓜、甜菜根、甘蓝、花生、果仁、百慕大草的茎、马铃薯的块茎、种子和胚珠、棉花的胚根、棉铃和水稻叶子及其它植物储藏器官内分离到大量内生细菌。在植物体内,不同的内生菌相互作用,并建立一种生态平衡,其中一些是分离频率高、数量大的优势种群,而另一些属于稀有种。植物内生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资源库,已显示出潜在的应用价值。开发植物内生菌有着很广阔的前景。
醉马草[Achna therum inebrians(Hance)Keng.]别名为醉马芨芨、毒草等,为芨草属(Achna therum Beauv.),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一般在早春萌芽,七月下旬成熟。须根柔韧,茎秆直立,丛生,株高15~100厘米,通常具3~4节,叶片狭长。圆锥花序常紧缩成穗状,小穗为灰绿色,成熟后为褐色或带有紫色。醉马草是我国北方天然草原主要的烈性毒草之一。它是一种排斥其它牧草生长的植物,在醉马草成片生长的地方,不会有其植物存活,家畜在饥不择食的情况下进食该草,会发生中毒。醉马草原产于欧亚两洲,在我国主要分布在甘肃、新疆、内蒙古、青海、西藏、宁夏、四川、陕西等省地,河北、山东、浙江也有少量分布。醉马草一般生长于东经87°21′31″,北纬43°36′49″,海拔1074-1752m。醉马草多生于高山及亚高山草原、山坡草地、田边、路旁、河滩,由于其具有抗高寒、耐干旱等优势,因而分布广、适应性强。醉马草的有毒主要成分集中在植物体内物质的亲水部分,其主要含有生物碱、黄酮、氨基酸和糖类等物质[8]。
目前有关醉马草内生菌的系统研究还未见报道,由于微生物有易培养、易控制、生产成本低、生长快等优点,通过诱变育种等手段,为实现大规模工业化开发有关醉马草内生菌成为可能,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发明内容
针对国内外未见有关醉马草内生菌的系统研究的现状。本发明通过系统研究醉马草内生菌,提供了具有杀虫活性物质的内生菌及其在防治棉铃虫、红蜘蛛和蝗虫等虫害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的一株具有杀虫活性物质的内生菌株,通过在乌鲁木齐南山的醉马草根中分离、筛选和培养,获得一批具有杀虫活性物质的微生物菌株,从中筛选出一株编号为PF-2的菌株,具有稳定而显著的杀虫效果,经微生物学分类与鉴定,属于麦角菌(Claviceps purpurea)。
本发明提供的一株具有杀虫活性物质的内生菌株,通过在乌鲁木齐南山的醉马草根中分离、筛选和培养,获得一批具有杀虫活性物质的微生物菌株,从中筛选出一株编号为GA的菌株,具有稳定而显著的杀虫效果,经微生物学分类与鉴定,属于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
本发明在获得的麦角菌(Claviceps purpurea)和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的基础上,提供了一种在防治棉铃虫、红蜘蛛和蝗虫等虫害中的生物防治应用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具有杀虫活性物质的内生菌株,命名为PF-2。该菌株已于申请日前保藏于布达佩斯条约微生物国际保藏单位: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邮编:100101。保藏日期是2009年5月20日,保藏号是CGMCC.No3073。经微生物学鉴定为麦角菌(Claviceps purpurea)。该菌株最适生长温度是35℃-40℃;优先生长于马铃薯琼脂培养基PDA(去皮马铃薯∶水=1∶5煮沸半小时,用纱布过滤,滤液加水稀释至原来的体积,再加1%蔗糖和1.5%琼脂粉,自然pH)。28℃下培养7d的菌落直径为30~40mm,菌落呈圆形,菌丝白色绒毛状,中间有褶皱,显微观测呈分节状,孢子圆形。在9%NaC l中不能生长。其最适生长条件为35℃~40℃、pH 7~8。依照《真菌鉴定手册》对PF-2菌株进行形态学测定,生理生化检测确定PF-2菌株为麦角菌(Clavice pspurpurea)中的成员。通过BLAST同源比对,菌株PF-2的ITS序列与Claviceps purpurea的ITS序列的相似性最高,因而将PF-2菌株确定为麦角菌(Claviceps purpurea)。
通常,可选择以下的条件进行PF-2培养。即,培养温度为20℃-45℃,最适生长温度为35℃-40℃,培养时间为7d,在培养基的pH为自然的时候更适于本发明的杀虫物质的产生。经如上所述的培养,主要在菌体外(培养液中)产生目的产物的杀虫物质。
本发明PF-2菌株的最适杀虫pH为7-8,在pH 7.2~7.4范围内可保持较高的杀虫活性;在20~37℃范围内均有杀虫活性,其最适作用温度在25~30℃。
本发明还提供的另一种具有杀虫活性物质的内生菌株,命名为GA。该菌株已于申请日前保藏于布达佩斯条约微生物国际保藏单位: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邮编:100101。保藏日期是2009年4月16日,保藏号是CGMCC.No3026。经微生物学鉴定为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该菌株最适生长温度是35℃-45℃;优先生长于高氏一号培养基。37℃下培养3d的菌落直径为10~20mm,菌落呈圆形,菌丝白色。显微观测呈长杆状,中生芽孢。在10%NaCl中不能生长。其最适生长条件为35℃~45℃、pH4~6。依照第九版《伯杰氏系统细菌学鉴定手册》(《Bergey,s Manual of Systematic Bacterio-logy》)和《常用细菌系统鉴定手册》对GA菌株进行形态学测定,生理生化检测确定GA菌株为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中的成员。通过BLAST同源比对,菌株GA的16SrDNA序列与Pseudomonas fluorescens的16SrDNA序列的相似性最高,因而将GA菌株确定为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 fluorescenss)。
通常,可选择以下的条件进行GA培养。即,培养温度为25℃-50℃,最适培养温度为35℃-45℃,培养时间为3d,培养基的pH为4-6,通常pH为7-8的时候更适于本发明的杀虫物质的产生。经如上所述的培养,主要在菌体外(培养液中)产生目的产物的杀虫物质。
本发明GA菌株的最适杀虫pH为7-8,在pH 7.2~7.4范围内可保持较高的杀虫活性;在20~37℃范围内均有杀虫活性,其最适作用温度在25~30℃。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菌种的保存条件,待其长出菌后,挑取真菌尖端菌丝转到新的培养基中纯化,放线菌菌落进行稀释纯化培养,PDA(真菌)和高氏一号(放线菌)斜面加85%的甘油4℃保存。上述微生物菌种为原始菌株,具有较好的遗传稳定性,通过自然变异或人工诱导变异的菌株也可用作本发明在防治棉铃虫、红蜘蛛和蝗虫等虫害中的生物防治。
作为培养基的营养源,可广泛使用通常用于培养的营养源。只要是可作为碳源同化的碳化合物或者是含有该碳化合物的,微生物菌种可利用的、适合于发酵培养的碳源即可,例如,可使用葡萄糖、麦芽糖、蔗糖、甘露醇、玉米粉、甘油、乙酸钠、可溶性淀粉等。其用量依据培养基的成分选择及培养条件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本发明中优选蔗糖、玉米粉、葡萄糖为最优碳源。
通过实施本发明具体的发明内容,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本发明的阐述,并得到实施例进一步的验证,通过试验表明,本发明的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 fluorescenss)CGMCC.No3026菌株及在菌学上来说与其同等的菌株及其变异菌株,可有效地用于棉铃虫、红蜘蛛和蝗虫等虫害中的生物防治,其优点在于,使用所述菌株进行病害的防治安全可靠,不危害人类健康,不污染环境。
通过本发明的阐述,并得到实施例进一步的验证,通过试验表明,本发明的麦角菌(Claviceps purpurea)CGMCC.No3073菌株及在菌学上来说与其同等的菌株及其变异菌株,可有效地用于棉铃虫、红蜘蛛和蝗虫等虫害中的生物防治,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使用所述菌株进行病害的防治安全可靠,不危害人类健康,不污染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麦角菌(Claviceps purpurea)CGMCC.No3073的菌落形态图。
图2所示为麦角菌(Claviceps purpurea)CGMCC.No3073的进化树图。
图3所示为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 fluorescenss)CGMCC.No3026菌落形态图。
图4所示为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 fluorescenss)CGMCC.No3026的进化树图。
图5所示为醉马草内生菌分离鉴定及多样性流程图。
下面,举实施例说明本发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醉马草内生菌麦角菌(Claviceps purpurea)CGMCC.No3073的分离、筛选及鉴定
通过乌鲁木齐南山醉马草的采样,经样品分根,叶,种子部分。取样在每间隔10米的距离采用5点取样法(东、南、西、北、中),每点选取供试草1株,每株草取根,叶,种子(成熟期),每种器官取样2个。将所采样本分种类器官分别装入食品保鲜袋内带回实验室进行分离。
将样品先用无菌水润洗一遍,再用75%的酒精浸泡30s,无菌水冲洗,再使用0.1%的升汞浸泡1min,无菌水冲洗三次,加入无菌水研磨,吸取研磨液分别涂布于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高氏1号培养基,PDA培养基上,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和高氏一号培养基置于37℃培养箱中,PDA置于27℃培养箱中培养。把最后一次冲洗的无菌水接入三种培养基上以此做对照。
待菌落长出后,根据菌落大小、颜色等特征进行统计,把不同的菌落分别划线于相应的培养基上,直到长出单菌落为止,镜检,看是否纯化彻底。
获得的PF-2菌落呈圆形,菌丝白色绒毛状,中间有褶皱,显微观测呈分节状,孢子圆形。根据《真菌鉴定手册》对菌株PF-2的形状、大小、生理生化反应进行检测,本发明的PF-2菌株生物学特性如表1所示。
表1:杀虫活性菌株PF-2的生理生化特性
菌株 | 脂肪水解 | 石蕊牛奶 | 尿素 | 淀粉水解 | 明胶液化 |
PF-2 | - | - | + | - | + |
菌株 | 硫化氢 | 吲哚 | 甲基红 | 伏-普 | 柠檬酸盐 |
PF-2 | - | + | - | + | - |
PF-2 | 产酸 | 产气 | 生长情况 | ||
葡萄糖 | + | - | + | ||
乳糖 | - | - | + | ||
蔗糖 | - | - | + |
PF-2利用真菌ITS的引物:
ITS1:(5’TCCGTAGGTGAACCTGCGG3’)
ITS4:(5’TCCTCCGCTTATTGATATGC3’)
以PF-2菌株的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PCR反应条件为94℃5min,94℃1min,54℃1min,72℃1.5min,35个循环,72℃10min。测序。应用BLAST程序将所得的ITS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中的序列进行相似性比较分析。结果发现菌株PF-2与Pseudomonas fluorescens的ITS序列相似性最高,为99%,表明二者的亲缘关系最近。
通过对菌株PF-2的同源ITS序列进行进化分析发现与Pseudomonas fluorescens(ergot furgus)EU55其在同一分支,其进化拓扑结构参见附图2所示。结合PF-2的形态结构特征及生理生化特性,确定其为麦角菌(Claviceps purpurea),参见附图1、5。
实施例二:醉马草内生菌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 fluorescenss)CGMCC.No3026的分离、筛选及鉴定
通过乌鲁木齐南山醉马草的采样、筛选、分离,其具体方法可采用实施例一所述。参见附图3、5
获得的GA菌落呈圆形,菌丝白色。显微观测呈长杆状,中生芽孢。依照第九版《伯杰氏系统细菌学鉴定手册》(《Bergey,s Manual of Systematic Bacterio-logy》)和《常用细菌系统鉴定手册》对菌株GA的形状、大小、生理生化反应进行检测,本发明的GA菌株生物学特性如表2所示。
表2:杀虫活性菌株GA的生理生化特性
GA利用细菌的通用引物27F和1492R:
27F:(5’AGAGTTTTATCNTGGCTCAG3’)
1492R:(5’GGYTACCTTGTTACGACTT3’)
以GA菌株的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PCR反应条件为94℃5min,94℃40s,52℃40s,72℃1.5min,30个循环,72℃7min。测序。应用BLAST程序将所得的16SrDNA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中的序列进行相似性比较分析。结果发现菌株GA与Pseudomona fluorescenss的16SrDNA序列相似性最高,为99%,表明二者的亲缘关系最近。
通过对菌株GA的同源16SrDNA序列进行进化分析发现与Pseudomonas fluorescens EU364534其在同一分支,其进化拓扑结构参见附图4所示。结合GA的形态结构特征及生理生化特性,确定其为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 fluorescenss)。
实施例三:麦角菌(Claviceps purpurea)CGMCC.No 3073的生长因子
把菌株PF-2接到含不同盐(NaCl)浓度、抗生素(氨苄青霉素)浓度、pH的PDA培养基上,置入28℃培养箱培养7d。再把菌株PF-2接到PDA培养基上,分别置入4℃、10℃、15℃、20℃、25℃、30℃、35℃、40℃、45℃、50℃、55℃、60℃的培养箱中培养。结果见表3。
表3:温度、pH、盐、抗生素对菌株PF-2生长的影响
温度(℃) | 4 | 10 | 15 | 20 | 25 | 30 |
生长情况 | - | - | - | + | + | + |
温度(℃) | 35 | 40 | 45 | 50 | 55 | 60 |
生长情况 | +++ | +++ | ++ | - | - | - |
pH | 1 | 2 | 3 | 4 | 5 | 6 |
生长情况 | - | - | - | - | - | - |
pH | 7 | 8 | 9 | 10 | ||
生长情况 | ++ | + | - | - | - | |
NaCl浓度 | 0.5% | 1% | 2% | 3% | 4% | 5% |
生长情况 | + | ++ | ++ | + | ++ | ++ |
NaCl浓度 | 6% | 7% | 8% | 9% | 10% | |
生长情况 | +++ | +++ | ++ | - | - | |
氨苄青霉素μg/ml | 50 | 100 | 150 | 200 | 250 | 400 |
生长情况 | ++ | ++ | + | + | + | + |
由表3得出,菌株PF-2分别在温度20℃-45℃,pH7-8,NaCl浓度0.5%-8%,氨苄青霉素浓度50μg/ml-400μg/ml的环境中均可生长,尤其分别在温度35℃-40℃,pH7,NaCl浓度7%-8%,氨苄青霉素浓度50μg/ml-100μg/ml时最适合生长。
实施例四: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 fluorescenss)CGMCC.No 3026的生长因子
把菌株GA含不同盐(NaCl)浓度、抗生素(氨苄青霉素)浓度、pH的高氏一号培养基上37℃箱培养3d。再把菌株GA接到高氏一号培养基上,分别置入4℃、10℃、15℃、20℃、25℃、30℃、35℃、40℃、45℃、50℃、55℃、60℃的培养箱中培养。结果见表4。
表4:温度、pH、盐、抗生素对菌株GA的影响
温度(℃) | 4 | 10 | 15 | 20 | 25 | 30 |
生长情况 | - | - | - | - | + | ++ |
温度(℃) | 35 | 40 | 45 | 50 | 55 | 60 |
生长情况 | +++ | +++ | +++ | + | - | - |
pH | 1 | 2 | 3 | 4 | 5 | 6 |
生长情况 | - | - | - | - | + | + |
pH | 7 | 8 | 9 | 10 | ||
生长情况 | ++ | +++ | +++ | +++ | ||
NaCl浓度 | 0.5% | 1% | 2% | 3% | 4% | 5% |
生长情况 | + | + | + | ++ | +++ | +++ |
NaCl浓度 | 6% | 7% | 8% | 9% | 10% | |
生长情况 | +++ | + | + | + | - | |
氨苄青霉素μg/ml | 50 | 100 | 150 | 200 | 250 | 400 |
生长情况 | +++ | ++ | +++ | ++ | ++ | + |
由表4得出,菌株GA分别在温度25℃-50℃,pH5-10,NaCl浓度0.5%-9%,氨苄青霉素浓度50μg/ml-400μg/ml的环境中均可生长,尤其分别在温度35℃-45℃,pH8-10,NaCl浓度4%-6%,氨苄青霉素浓度50μg/ml,150μg/ml时最适合生长。
实施例五:麦角菌(Claviceps purpurea)CGMCC.No 3073的生物防治
PF-2的种子培养基配法:
葡萄糖:1% 玉米粉:1% 黄豆粉:2%
磷酸二氢钾:0.1% pH:自然
PF-2的发酵培养基配法:
可溶性淀粉:20g 黄豆粉:15g 酵母粉:15g
蛋白胨:2g CaCO3:4g NaCl:4g
pH:7.2-7.4
种子培养基,121℃灭菌30min。把长出的菌(约0.5cm2)接入种子培养基中(20mL/250mL三角瓶),摇床培养条件:220r/min,28℃,48h。发酵培养基,121℃灭菌30min(50mL/500mL三角瓶)。把种子液按10%的接种量接入发酵培养基中,220r/min,28℃培养120h。PF-2发酵后4000r/min离心20min,取上清过滤,加入等体积乙酸乙酯萃取,菌丝用丙酮浸泡,浸泡液减压浓缩至无丙酮味时加入等体积乙酸乙酯萃取,合并乙酸乙酯萃取液,浓缩。4℃冰箱保存。
选择室内饲养、生理状态一致的蚜虫。将双面胶剪成2cm长,贴于载玻片的一端,然后选取健康蚜虫,将其背部贴于双面胶上(注意不要粘着足、头),每片约30头,放入垫有湿的滤纸的容器中,置于(25±1)℃条件下。在2h后镜检,剔除死亡和受伤个体,补足头数。将玻片浸于药液中轻轻振荡5s后取出,用吸水纸吸去多余药液,置于垫有湿的滤纸的容器中。每处理3次重复,并设不含药剂(含水和培养基)的处理作空白对照。将盛有处理试虫的容器置于(25±1)℃条件下饲养和观察。在分别处理5、24、30h检查试虫死亡情况,分别记录总虫数和死虫数。结果见表5。
表5:玻片浸渍法杀虫结果
实施例六: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 fluorescenss)CGMCC.No 3026的生物防治
GA的种子培养基配法:
5g葡萄糖、24g可溶性淀粉、5g酵母膏、5g蛋白胨、3g牛肉膏、4g玉米面、0.002g COl2、3g CaCo3、1000ml H2O、pH 7.2-7.4
GA的发酵培养基配法:
30g玉米面、10g淀粉、20g葡萄糖、20g大豆粉、1g酵母粉、2g NaCl、0.3g MgSO4、2g(NH4)2SO4、3g CaCO3、0.2g KH2PO4、1000ml H2O、pH7.2-7.4
种子培养基,121℃灭菌30min。把长出的菌(约0.5cm2)接入种子培养基中(20mL/250mL三角瓶),摇床培养条件:220r/min,30
℃,24h。发酵培养基,121℃灭菌30min(50mL/500mL三角瓶)。把种子液按10%的接种量接入发酵培养基中,220r/min,30℃培养48
h。把GA发酵液100mL加入等体积乙醇,振荡8h,3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用旋转蒸发仪蒸至50mL,以确保全部蒸去乙醇,再用无菌水定容至100mL,4℃冰箱保存。
选取生理状态一致的试虫不少于10头连同植物叶子一起放入容器中,进行喷雾,喷液量为1ml。每次处理3次重复,并设不含药剂(含水和培养基)的处理作空白对照。将盛有处理试虫的容器置于(25±1)℃条件下饲养和观察。分别处理5、24、30h检查试虫死亡情况,分别记录总虫数和死虫数。结果见表6。
表6:喷雾法杀虫结果
实施例七:麦角菌(Claviceps purpurea)CGMCC.No 3073的生物防治
按照实施例五所述的制备麦角菌(Claviceps purpurea)CGMCC.No3073,采用实施例六所述的喷雾法也可进一步证明麦角菌(Claviceps purpurea)CGMCC.No3073在防治棉铃虫、红蜘蛛和蝗虫等虫害中具有良好的生物防治效果。
实施例八: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 fluorescenss)CGMCC.No 3026的生物防治
按照实施例六所述的制备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 fluorescenss)CGMCC.No3026,采用实施例五所述的玻片浸渍法也可进一步证明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 fluorescenss)CGMCC.No3026在防治棉铃虫、红蜘蛛和蝗虫等虫害中具有良好的生物防治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麦角菌(Claviceps purpurea)CGMCC.No3073和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 fluorescenss)CGMCC.No3026在防治棉铃虫、红蜘蛛和蝗虫等虫害中的生物防治效果并不局限上述实施例,也可通过公开生物防治方法实施本发明提供的菌株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党晓鹏.醉马草有毒成分研究.畜牧兽医学报,1992,23(4):52-55
[2]Stierle A,Strobel,G A Stierle D.Taxol and taxane production by Taxomyces andreanae[J].Science,1993,260:214~216.
[3]Brady SF,Clardy J.CR377,a new pentaketide antifungal agent isolated from an endophytic fungus[J].Nat Prod,2000,63:1447-1447.
[4]裴炎,李先碧,彭红卫等.抗真菌多肤APS-1的分离纯化与特性[J].微生物学报,1999,39(4):344-349.
[5]Zou W X,Tan R X.Biological and chemical diversity of endophytes and t heir potential application[J].Andvances in Plant Sciences,1999(2):183-190.
[6]Daisy BH,St robel G A,Castillo U,et al.Naphthalene,an insect repellent,is produced by Muscodor vitigenus,a novel endophytic fungus[J].Microbiology,2002,148(Pt11):3737-3741.
[7]Lee J C,Lobkovsky E,Pliam N B,et al.Subglutinol A and B:immunosuppressive compounds from the endophytic funfus Fusarium subglutians[J].Org Chem,1995(60):7076-7077.
[8]Arachevaleta M,Bacon C M,Hoveland C S.Efect of the tall fescue endophyte on plant response to environmental stress.Agronomy Journal,1989,81:83-90.
Claims (2)
1.一种醉马草内生菌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CGMCC No.302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醉马草内生菌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CGMCC No.3026在防治蚜虫害中的应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010297791 CN102168030B (zh) | 2009-06-04 | 2009-06-04 | 一种醉马草内生菌荧光假单胞菌及其用于蚜虫病害生防中的应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010297791 CN102168030B (zh) | 2009-06-04 | 2009-06-04 | 一种醉马草内生菌荧光假单胞菌及其用于蚜虫病害生防中的应用 |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101133527A Division CN101619292B (zh) | 2009-06-04 | 2009-06-04 | 具有杀虫活性物质的内生菌及其在生防中的应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168030A true CN102168030A (zh) | 2011-08-31 |
CN102168030B CN102168030B (zh) | 2013-04-03 |
Family
ID=444893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010297791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68030B (zh) | 2009-06-04 | 2009-06-04 | 一种醉马草内生菌荧光假单胞菌及其用于蚜虫病害生防中的应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168030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011179A (zh) * | 2017-03-20 | 2017-08-04 | 陕西金冠牧业有限公司 | 一种醉马草毒素的提取分离方法 |
-
2009
- 2009-06-04 CN CN 201010297791 patent/CN102168030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011179A (zh) * | 2017-03-20 | 2017-08-04 | 陕西金冠牧业有限公司 | 一种醉马草毒素的提取分离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168030B (zh) | 2013-04-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045515B (zh) | 一种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的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1822272B (zh) | 灰黄链霉菌及其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 | |
CN102952768B (zh) | 一种芽孢杆菌及其菌剂和制备方法与应用 | |
CN101555458B (zh) | 一种吡咯伯克霍尔德氏菌及其在防治杨树溃疡病中的应用 | |
CN101864378B (zh) | 细黄链霉菌 | |
CN101851597B (zh) | 一株抗苜蓿病害灰黄链霉菌及其筛选方法 | |
CN105886428A (zh) | 一株微白黄链霉菌及其在微生物肥料中的应用 | |
CN106591185A (zh) | 一株解淀粉芽孢杆菌植物亚种及其菌剂的制备和应用 | |
CN106381276A (zh) | 一种利用生物碳培养的枯草芽孢杆菌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
CN105754891B (zh) | 一种农作物病原体拮抗放线菌及其筛选和应用 | |
CN102925387B (zh) | 一株具诱导大豆抗大豆胞囊线虫的简单芽孢杆菌及应用 | |
CN102604842B (zh) | 产芥子酶的深绿木霉菌株及其应用 | |
CN105695346B (zh) | 一株毒杀植物寄生线虫的菌核青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3146600B (zh) | 防治烟草青枯病拮抗菌及其应用 | |
CN104988098A (zh) | 一株防治甜菜根腐病并且促进甜菜生长的芽孢杆菌菌株 | |
CN111676143A (zh) | 一种交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在瓜列当生防中的应用 | |
CN110679611A (zh) | 一种层生镰刀菌在防控入侵植物刺苍耳中的应用 | |
CN104593266B (zh) | 一种番茄内生真菌交织枝顶孢及其在番茄根结线虫病生防中的应用 | |
CN101619292B (zh) | 具有杀虫活性物质的内生菌及其在生防中的应用 | |
CN102168030B (zh) | 一种醉马草内生菌荧光假单胞菌及其用于蚜虫病害生防中的应用 | |
CN101555456A (zh) | 一种空心苋生防镰刀菌 | |
CN101798564B (zh) | 氯嘧磺隆降解菌和基于该菌的土壤生物修复菌剂及应用 | |
CN101818124B (zh) | 一株具提高大豆对除草剂抗性的寡养单胞菌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5733984B (zh) | 枯草芽孢杆菌及其在防治玉米小斑病方面的应用 | |
CN104604503B (zh) | 一种生物防治抗红景天根腐病及促生的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403 Termination date: 20180604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