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54176B - 一种大菱鲆致病菌株及腹水病灭活疫苗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大菱鲆致病菌株及腹水病灭活疫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54176B
CN102154176B CN2011100266571A CN201110026657A CN102154176B CN 102154176 B CN102154176 B CN 102154176B CN 2011100266571 A CN2011100266571 A CN 2011100266571A CN 201110026657 A CN201110026657 A CN 201110026657A CN 102154176 B CN102154176 B CN 10215417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rbot
inactivated vaccine
inactivated
acinetobacter lwoffii
ascit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2665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54176A (zh
Inventor
郑风荣
刘洪展
殷树淼
孙修勤
张进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rst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 SOA
Original Assignee
First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 SO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rst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 SOA filed Critical First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 SOA
Priority to CN20111002665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54176B/zh
Publication of CN1021541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541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541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5417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Antibodies Or Antigens For Use As Internal Diagnostic Agents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筛选出了一种大菱鲆的致病菌株,为鲁氏不动杆菌,保藏编号为CCTCC M 2010372。将筛选出的鲁氏不动杆菌去制备灭活疫苗。另外,鲁氏不动杆菌和河豚毒素假交替单胞菌、假单胞菌来制备二联或三联灭活疫苗,用来对大菱鲆腹水病进行免疫。本发明制备的大菱鲆腹水病灭活疫苗的制备工艺简单、产量稳定,成本低,可大量获得具有较高免疫效果的灭活疫苗。使用该方法制备的灭活疫苗的免疫保护率达70%,该疫苗为纯生物制剂,且具有安全、环保的特点,不会产生药物残留和环境造成污染,并且该方法可从根本上遏制大菱鲆腹水病的发生和流行,为大规模制备大菱鲆新型腹水病灭活疫苗提供了技术支持。

Description

一种大菱鲆致病菌株及腹水病灭活疫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疫苗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菱鲆致病菌株及腹水病灭活疫苗。
背景技术
大菱鲆(Scophthalmas maximus)是欧洲名贵海水鱼种,原产于英国,隶属于鲆科,为底栖鱼类,具有适应低水温生活,生长速度快,肉质好等优点,相继成为欧洲各国开发的优良海水养殖鱼类之一。我国自1992年由黄海水产研究所引进进行人工繁殖,现已达到一定的规模,逐渐成为我国北方优秀的水产养殖品种和工厂化养殖的主要对象,产生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然而伴随着养殖范围的扩大和养殖密度的增加,以及品种的退化,大菱鲆的病害问题也日渐突出。腹水病为大菱鲆养殖过程中流行范围广、危害严重、被不同病原感染流行于不同地区的一种综合性疾病。各地爆发的养殖鲆鱼腹水病调查和病原学研究结果表明,多种病菌均能导致腹水病的发生和流行,不同地区养殖鲆鱼腹水病的致病病原不完全一致,主要有河豚毒素假交替单胞菌、鳗弧菌等。大菱鲆腹水病的主要病症为,患病鱼体肝脏、肾脏肿大,腹部膨胀,解剖后见微黄泛红粘稠的液体,伴随有不同程度的肠积液,体色变黑;大菱鲆摄食不良,游动不稳。2008年,山东大菱鲆养殖区出现新的腹水病症状,该病不同于以往的腹水病,主要表现在发病鱼眼睛发红、肠道充血,沿腹脊充血严重,肛门处充血最为严重,腹部膨大,内有微黄泛红粘稠的液体,该病主要发生于大菱鲆苗期,一旦发病,完全治愈非常困难,传染性极强,死亡率极高,造成养殖大菱鲆的大量死亡。
对于大菱鲆腹水病的治疗目前主要依赖于抗生素,虽然有一定效果,但是并不能从根本上控制该病,而且鱼体极易产生耐药性,造成体内、河水环境的药物残留,破坏生态平衡,威胁人体的健康和安全。此外鱼群在患病期间容易产生厌食的症状,所以投喂药饵的方法也不甚理想。因此寻找治疗该病的安全有效的途径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菱鲆致病菌株及腹水病灭活疫苗,即提供一种对于大菱鲆腹水病,以及2008年以来各大菱鲆养殖场所发现的新型腹水病具有突出治疗效果的三联灭活疫苗及其制备方法,用以解决以往使用抗生素治疗大菱鲆腹水病时所产生的药物残留和耐药性问题,以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利用从患有新型大菱鲆腹水病的组织中分离得到致病菌鲁氏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lwoffii),并于2010年12月30日保藏在武汉市武昌珞珈山武汉大学的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M 2010372。
本发明筛选到的鲁氏不动杆菌CCTCC M 2010372用于制备灭活疫苗。
上述的灭活疫苗还可以包括河豚毒素假交替单胞菌或假单胞菌的灭活菌株中的任一种或两种。
为了获得最好的防治效果,上述的灭活疫苗中包括有鲁氏不动杆菌CCTCCM 2010372、河豚毒素假交替单胞菌和假单胞菌的灭活菌体;其中灭活菌体的浓度分别为107-1010CFU/ml。
其中河豚毒素假交替单胞菌来自中国海洋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MCCC)菌株保藏编号1B00001,假单胞菌中国海洋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MCCC),菌株保藏编号1G00144。中国海洋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MCCC)位于厦门市大学路178号的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内。
上述灭活疫苗的制备方法如下:
首先,将鲁氏不动杆菌接种于含有3%NaCl的LB液体培养基中,再将河豚毒素假交替单胞菌或假单胞菌中的一种或两种分别接种于含有3%NaCl的LB液体培养基中,28℃震荡培养12-16小时,待菌液浓度达109CFU/ml或分光光度计检测OD600达到0.6以上时终止培养,获得菌株的扩大培养液;
然后按体积比0.5%加入甲醛溶液,对菌株的扩大培养液,河豚毒素假交替单胞菌和/或假单胞菌的扩大培养液于室温灭活12-16小时,期间震荡3-5次;得到菌株的灭活菌液;
最后,将菌株的灭活菌液于8000g、4℃离心15分钟,弃上清液,将沉淀用无菌生理盐水洗涤2次,收集菌体,用无菌生理盐水重悬菌液,再将菌液混合即制得灭活疫苗。
本发明制备的大菱鲆腹水病灭活疫苗的制备工艺简单、产量稳定,成本低,可大量获得具有较高免疫效果的灭活疫苗。使用该方法制备的灭活疫苗的免疫保护率达70%,该疫苗为纯生物制剂,且具有安全、环保的特点,不会产生药物残留和环境造成污染,并且该方法可从根本上遏制大菱鲆腹水病的发生和流行,为大规模制备大菱鲆新型腹水病灭活疫苗提供了技术支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
一、本发明筛选的鲁氏不动杆菌CCTCC M 2010372的信息
1、鲁氏不动杆菌的筛选
发病大菱鲆取自山东省龙口某养殖场,取患有腹部充水,眼睛、肠道、腹脊充血,肛门处充血最为严重的大菱鲆样品,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2遍,用无菌剪刀打开腹腔,无菌操作取病鱼腹水、肝、肾、肠等组织小块于无菌离心管中,无菌盐水冲洗组织块,用无菌剪刀将组织剪碎并蘸取少量接种于海水营养琼脂培养基,28℃恒温培养24h后,挑取形态特征一致的优势菌落进行分离纯化,将纯化4次后的菌株进行常规生理生化和6S rDNA基因序列测定,确定优势菌株为鲁氏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lwoffii)。
2、鲁氏不动杆菌的培养条件
将该菌涂布于高盐营养琼脂培养基(蛋白胨10g/L,肉浸粉10g/L,NaCL30g/L,琼脂20g/L,PH为7.4)平板上,28℃培养16-18小时即可长出单菌落。
3、形态特征
菌株在3%NaCL营养琼脂培养基上28℃培养24h后,菌落圆形,边缘整齐,表面隆起光滑,呈淡黄色;革兰氏染色阴性,短杆状,有鞭毛可运动。
4、生理生化特征
菌株的生理生化特性如下:果糖阴性、1%的葡萄糖阴性、淀粉阴性、蔗糖阴性、麦芽糖阴性、β-半乳糖苷酶阴性、氧化酶阴性、接触酶阳性。
5、筛选的菌株的致病性检测
从养殖场挑取日龄30-60、平均体长(2.0±1.1)cm的健康大菱鲆,饲养于10L海水的整理箱中,每组20尾,实验期间连续充气,水温14℃,每天换水,不投饵。将分离纯化的鲁氏不动杆菌于3%NaCLLB培养基,28℃培养24-48h后,离心,用无菌海水重悬得菌悬液,设定细菌浓度梯度,进行浸浴感染,水体中菌液终浓度分别为3.5×108CFU/ml、3.5×107CFU/ml,每天换水补充菌液。对照组不做处理,定时观察记录各组发病和死亡情况,并取发病大菱鲆腹水及肠道组织进行细菌再分离。结果表明,菌株浓度为3.5×108CFU/ml浸浴感染大菱鲆后第4天实验组大菱鲆开始出现死亡,第9天是死亡率为100%,菌株浓度为3.5×107CFU/ml浸浴感染大菱鲆后第6天实验组大菱鲆开始出现死亡,第9天时得死亡率为85%。而对照组大菱鲆无一例死亡。人工感染后发病的大菱鲆主要表现为腹部膨胀,充血,活力大大减弱,与自然发病症状相同。取人工感染后发病濒死大菱鲆腹水及肠道组织涂布于高盐营养琼脂培养基平板上,均可分别分离到大量菌落形态高度一致的细菌,其菌落形态、大小以及生理生化特征均分别鲁氏不动杆菌相同。
考虑到鲁氏不动杆菌的致病性,发明人将筛选到的菌株制备灭活疫苗。
二、制备灭活疫苗
实施例1:鲁氏不动杆菌CCTCC M 2010372的灭活疫苗
1、鲁氏不动杆菌CCTCC M 2010372的灭活疫苗的制备
首先将本发明筛选到的鲁氏不动杆菌接种于500ml高盐普通LB液体培养基(胰蛋白胨10g/L,酵母浸出汁5g/L,氯化钠30g/L)中,在28℃震荡培养12小时,血球计数板检测菌液浓度达109CFU/ml,或OD600值达到0.6以上时终止培养,获得鲁氏不动杆菌的扩大培养液;
后按体积比0.5%加入25ml甲醛溶液,对菌株的扩大培养液于室温灭活12小时,期间震荡3次;得到菌株鲁氏不动杆菌的灭活菌液;
最后,将菌株的灭活菌液于8000g、4℃离心15分钟,弃上清液,将沉淀用无菌生理盐水洗涤2次,收集菌体,用无菌生理盐水重悬菌液,使菌液中的灭活菌体的浓度为107-1010CFU/ml,即制得灭活疫苗。
2、鲁氏不动杆菌CCTCC M 2010372的灭活疫苗的效果检测
随机选取30-50日龄的健康大菱鲆,于8%的NaCl溶液中浸泡2分钟,然后立即转移到实施例1中制备的灭活疫苗中,3分钟后,取出大菱鲆,正常饲喂饵料,并以未经疫苗浸泡处理的健康大菱鲆为对照。28天后将灭活疫苗浸泡及未经过浸泡处理的大菱鲆,以3.5×107CFU/ml浓度的鲁氏不动杆菌活菌进行攻毒试验,每天换水补充菌液,定时观察记录各组大菱鲆发病和死亡情况,结果表明对照组大菱鲆在感染后第4天出现死亡,第10天时全部死亡,免疫保护率为0%,而灭活疫苗浸泡组在感染后第8天才开始出现死亡,免疫保护力为50.5%。结果表明本发明制备的灭活疫苗能有效的对大菱鲆进行抗菌性免疫。
实施例2:鲁氏不动杆菌与河豚毒素假交替单胞菌和/或假单胞菌制成混合菌株的灭活疫苗
1、灭活疫苗的制备
首先将本发明筛选到的鲁氏不动杆菌接种于500ml高盐普通LB液体培养基(胰蛋白胨10g/L,酵母浸出汁5g/L,氯化钠30g/L)中,在28℃震荡培养12小时,血球计数板检测菌液浓度达109CFU/ml,或OD600值达到0.6以上时终止培养,获得鲁氏不动杆菌的扩大培养液;
再将河豚毒素假交替单胞菌或假单胞菌中的一种或两种分别接种于含有500ml高盐普通LB液体培养基(胰蛋白胨10g/L,酵母浸出汁5g/L,氯化钠30g/L)中,在28℃震荡培养16小时,血球计数板检测菌液浓度达109CFU/ml,或OD600值达到0.6以上时终止培养,然后按体积比0.5%加入25ml甲醛溶液,对河豚毒素假交替单胞菌和/或假单胞菌的扩大培养液于室温灭活16小时,期间震荡5次;得到菌株的灭活菌液;
最后,将菌株的灭活菌液于8000g、4℃离心15分钟,弃上清液,将沉淀用无菌生理盐水洗涤2次,收集菌体,用无菌生理盐水重悬菌液,得到菌株不同的灭活菌液;再将灭活的菌液按等比例混合即制得灭活疫苗。如制成氏不动杆菌和河豚毒素假交替单胞菌的二联疫苗,就是将两种菌的灭活菌液按约1∶1的比例混合制成,其中灭活菌体的浓度分别为为107-1010CFU/ml。
本发明将鲁氏不动杆菌、河豚毒素假交替单胞菌和假单胞菌的灭活菌液混合,制成三联灭活疫苗,其中菌体浓度约为109cfu/mL。
对该灭活疫苗进行无菌检测:取上述三联灭活疫苗50μl涂布于含有30%的NaCl的高盐度的普通LB固体培养基,涂布均匀后,28℃培养48小时后未见菌落长出,合格者即为鲁氏不动杆菌、河豚毒素假交替单胞菌和假单胞菌三联灭活疫苗;
对该灭活疫苗的安全性进行检测:取灭活疫苗以0.2ml/尾腹腔注射大菱鲆,对照组注射同等剂量的无菌生理盐水。然后正常饲养观察14天,观察注射疫苗的大菱鲆全部存活,且进食及活动正常,内脏剖检未见任何异常,可认为制备的灭活疫苗安全可靠。
对灭活疫苗进行无菌检测后,合格者即为鲁氏不动杆菌、河豚毒素假交替单胞菌和假单胞菌的三联灭活疫苗,放置在4℃条件下保存备用。
三、灭活疫苗的效果检测
实施例1:三联灭活疫苗的免疫保护试验1
采用浸泡免疫的方法对制备的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进行检测:选取30-60日龄的健康大菱鲆,置于8%的NaCl溶液中浸泡2分钟,然后立即转移到经过10倍稀释的灭活菌液(2×108CFU/ml)中浸泡3min。7天后用同等方法加强免疫一次,其他饲养条件均与未免疫大菱鲆一致。在免疫后第30天,进行攻毒。
2008年1月,在山东省龙口市某养殖场进行浸泡免疫效果试验。随机抽取30-60日龄的大菱鲆1000尾,随机分为3组,使用具体实施例1中制备的灭活疫苗进行浸泡免疫试验,方法如下:试验分为3组,第1组为对照组,第2组为加强免疫组,第3组为不加强免疫组,将第2组和第3组大菱鲆置于8%的NaCl溶液中浸泡2分钟,然后立即转移到经过10倍稀释的灭活菌液(2×108CFU/ml)中浸泡3min,第2组大菱鲆1周再按同样的方法加强免疫一次。35天后对3组大菱鲆进行攻毒试验,第1组大菱鲆全部死亡,第2组的免疫保护率达76%,第3组的免疫保护率为65%。
实施例2  疫苗的免疫保护试验2
2009年3月,在山东威海市昌源水产有限公司进行投饵免疫效果实验。随机抽取30-60日龄的大菱鲆2000尾,随机分2个养殖池,养殖池1使用具体实施例1中制备的灭活疫苗添加到饵料中进行投饵免疫试验,每天的灭活疫苗饲喂量为2×109CFU,连续饲喂15天后,饲喂正常饵料40天后进行攻毒试验,养殖池2大菱鲆死亡率达85%,而养殖池1大菱鲆死亡率仅为50%。
上述的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制备的三联灭活疫苗具有高效的免疫效果,能够有效的提高大菱鲆的抗病力,具有良好的市场推广前景。

Claims (2)

1.一种大菱鲆致病菌株,为鲁氏不动杆菌,保藏编号为CCTCC M 2010372。
2.一种大菱鲆灭活疫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疫苗为权利要求1的鲁氏不动杆菌CCTCC M 2010372的灭活菌体。
CN2011100266571A 2011-01-25 2011-01-25 一种大菱鲆致病菌株及腹水病灭活疫苗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541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266571A CN102154176B (zh) 2011-01-25 2011-01-25 一种大菱鲆致病菌株及腹水病灭活疫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266571A CN102154176B (zh) 2011-01-25 2011-01-25 一种大菱鲆致病菌株及腹水病灭活疫苗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54176A CN102154176A (zh) 2011-08-17
CN102154176B true CN102154176B (zh) 2012-07-04

Family

ID=444358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26657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54176B (zh) 2011-01-25 2011-01-25 一种大菱鲆致病菌株及腹水病灭活疫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54176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88363A (zh) * 2012-09-17 2013-01-23 贾平 一种鲁氏不动杆菌及用其制备纺织纤维的方法
CN102888362A (zh) * 2012-09-17 2013-01-23 贾平 一种鲁氏不动杆菌及用其制备添加剂用纤维素的方法
WO2014040395A1 (zh) * 2012-09-17 2014-03-20 北京天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菌群及其应用
WO2014040377A1 (zh) * 2012-09-17 2014-03-20 北京天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鲁氏不动杆菌及其应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52894B (zh) * 2011-12-01 2013-11-13 李进村 一种乌鳢腹水病疫苗的制备方法
CN104524561B (zh) * 2014-12-01 2016-08-17 浙江师范大学 防治棘胸蛙烂皮病的全灭活疫苗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60831B (zh) * 2015-01-16 2017-12-19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一种高效生产具有免疫活性的胞外多糖的南极海冰菌
CN110819549B (zh) * 2019-01-04 2022-03-11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一株线纹海马致病菌株及肠炎病灭活疫苗
CN111057658B (zh) * 2019-01-04 2022-03-11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一株线纹海马致病菌株及表皮溃疡综合征灭活疫苗
CN113350493B (zh) * 2021-07-06 2022-08-02 青岛农业大学 一种杀鲑气单胞菌和大菱鲆弧菌的二联疫苗及应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10533A (zh) * 2002-11-14 2003-04-16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大菱鲆弹状病毒毒株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380469A (zh) * 2008-10-15 2009-03-11 中国海洋大学 大菱鲆红体病虹彩病毒灭活疫苗的生产工艺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10533A (zh) * 2002-11-14 2003-04-16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大菱鲆弹状病毒毒株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380469A (zh) * 2008-10-15 2009-03-11 中国海洋大学 大菱鲆红体病虹彩病毒灭活疫苗的生产工艺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郑风荣等.中国海洋微生物学2009 年研究进展.《广西科学院学报》.2011,341-347.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88363A (zh) * 2012-09-17 2013-01-23 贾平 一种鲁氏不动杆菌及用其制备纺织纤维的方法
CN102888362A (zh) * 2012-09-17 2013-01-23 贾平 一种鲁氏不动杆菌及用其制备添加剂用纤维素的方法
WO2014040395A1 (zh) * 2012-09-17 2014-03-20 北京天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菌群及其应用
WO2014040377A1 (zh) * 2012-09-17 2014-03-20 北京天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鲁氏不动杆菌及其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54176A (zh) 2011-08-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54176B (zh) 一种大菱鲆致病菌株及腹水病灭活疫苗
CN106318880B (zh) 一株解淀粉芽孢杆菌、由其制备的抑菌剂及用途
CN109749966A (zh) 一株假交替单胞菌及其作为益生菌在水产上的应用
CN103320365B (zh) 一株鱼源嗜水气单胞菌拮抗菌株及其应用
CN107338198A (zh) 一种植物乳杆菌及其应用
CN109735471A (zh) 一株微小杆菌及其作为益生菌在水产上的应用
CN108531408A (zh) 一株胶红酵母新菌株及微生态制剂
CN104774781B (zh) 一株枯草芽孢杆菌dcu及其用途
CN103966122B (zh) 一株普罗威登斯菌及其在制备抗菌药物中的应用
CN111304130A (zh) 无致病力的美人鱼发光杆菌美人鱼亚种菌株及应用
CN103361293B (zh) 一种大菱鲆致病菌株及其应用
CN109880766A (zh) 一种银鲳美人鱼发光杆菌菌株及灭活疫苗
CN102936285A (zh) 预防及治疗鱼类鮰爱德华氏菌病的抗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Marwiyah et al. Total plate count and identification of vibrio in pacific white shrimp (Litophenaeus vannamei) from ponds and in those exposed to immunogenic protein membrane Zoothamnium penaei
CN102017913A (zh) 一种节能型九孔鲍育苗方法
CN103966121B (zh) 一株铜绿假单胞菌及其在制备抗菌药物中的应用
CN111304131B (zh) 致病性美人鱼发光杆菌美人鱼亚种菌株及应用
CN102027883B (zh) 一种节能型海参养殖方法
CN112876546A (zh) 一种防止水产养殖动物致病的免疫因子的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
CN103966120B (zh) 一株芽孢杆菌及其在制备抗菌药物中的应用
CN103966123B (zh) 一株霍氏肠杆菌及其在制备抗菌药物中的应用
CN102017906B (zh) 一种节能减排的九孔鲍育苗方法
CN110408573A (zh) 一种鼠李糖乳杆菌yfi-6及其在抗大鲵虹彩病毒中的应用
CN110468110A (zh) 一种副溶血弧菌噬菌体及其在刺参疾病预防中的应用
CN107827968A (zh) 一种从六线鱼中分离的多肽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704

Termination date: 2013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