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42877A - 发送控制方法以及发送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发送控制方法以及发送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42877A
CN102142877A CN2011101156615A CN201110115661A CN102142877A CN 102142877 A CN102142877 A CN 102142877A CN 2011101156615 A CN2011101156615 A CN 2011101156615A CN 201110115661 A CN201110115661 A CN 201110115661A CN 102142877 A CN102142877 A CN 1021428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lay
signal
time
frequency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1566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42877B (zh
Inventor
今村公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napTrack Inc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1428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428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428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428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6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delay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71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delay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different delays between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86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89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using different transmission schemes, at least one of them being a diversity transmission sche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2Multi-user 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for beam form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12Frequency diversity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送控制方法以及发送控制装置。按照沿着频率方向和时间方向分割的每个组块进行空隙分配的传送系统中的发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每当向多个发送天线发送输出信号时,使所述多个发送天线的各个输出信号产生延迟,当将所述组块的频带宽度设为Fc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延迟,以便根据对发送信号是采用频率分集进行发送还是采用多用户分集进行发送来使所述多个发送天线之间的最大延迟时间成为比1/Fc小的规定的第1值或者比1/Fc大的规定的第2值中的任一个。

Description

发送控制方法以及发送控制装置
本发明是申请人夏普株式会社于2006年9月1日提出的申请号为200680031601.2的、发明名称为“无线发送机及无线发送方法”发明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发送机及无线发送方法,尤其是涉及使用多根发送天线向无线接收机发送信号的无线发送机及无线发送方法。
本申请主张2005年9月1日在日本申请的特愿2005-253194号及2005年12月21日在日本申请的特愿2005-367860号的优先权,在此引用其内容。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主要在多载波传送系统中提出有下述方法:分成沿频率轴和时间轴的多个分块(block),以该分块为基础进行从无线发送机向每个用户发送的信号的调度。在此,将用户进行通信时确保的由频率轴和时间轴规定的区域称为分配空隙(slot),将确定该分配空隙时成为基础的分块称为组块(chunk)。
其中也提出有下述方法:在发送广播信号、多播信号、控制信号时,通过在频率轴方向上分配宽的分块得到频率分集效果,从而在接收功率低时也能减少错误。另外,提出了下述方法:在发送作为无线发送机与无线接收机之间的一对一通信的单播信号时,通过在频率轴方向上分配窄的分块得到多用户分集效果,从而提高无线接收机的接收功率。
图16A及图16B是表示从无线发送机向无线接收机发送的信号的时间(横轴)与频率(纵轴)的关系的图。在图16A中,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频率。在时间轴上设定传送时间t1~t3。其中,传送时间t1~t3的时间宽度相同。在频率轴上设定传送频率f1~f5。其中,传送频率f1~f5的频率宽度均相同为Fc。这样,如图16A所示,通过传送时间t1~t3和传送频率f1~f5设定15个组块K1~K15
并且,如图16B所示,将五个组块K1~K5结合,且在时间轴方向上进行六等分,设定时间宽度为t1/6、频率宽度为5f1的通信空隙s1~s6。将通信空隙s1、s4分配给第一用户,将通信空隙s2、s5分配给第二用户,将通信空隙s3、s6分配给第三用户。由此,第一用户~第三用户可得到频率分集效果。
接着,将组块K10作为通信空隙s11分配给第四用户。将组块K7、K8、K9统合而形成时间宽度为t2、频率宽度为3f1的通信空隙s8~s10,将该通信空隙s8~s10分配给第五用户。并且,将组块K6作为通信空隙s7分配给第六用户。由此,第四用户~第六用户均可得到多用户分集效果,且第五用户可得到频率分集效果。
并且,将组块K11作为通信空隙s12分配给第七用户。由此,该第七用户可得到多用户分集效果。接着,将组块K13、K15作为通信空隙s19、s26分配给第八用户。由此,该第八用户可得到多用户分集效果。
另外,将两个组块K12、K14在时间轴方向上进行六等分,如图所示,形成通信空隙s13~s18、s20~s25。将通信空隙s13、s16、s20、s23分配给第九用户,将通信空隙s14、s17、s21、s24分配给第十用户,将通信空隙s15、s18、s22、s25分配给第十一用户。由此,第九用户~第十一用户均可得到频率分集效果。
非专利文献1:3GPP寄書,R1-050249,“Downlink Multiple Access Scheme for Evolved UTRA”,[2005年8月17日検索]、インタ一ネツト(URL:ftp://ftp.3gpp.org/TSG_RAN/WG1_RL1/TSGR1_40bis/Docs/R1-050249.zip)
非专利文献2:3GPP寄書,R1-050590,“Physical Channels and Multiplexing in Evolved UTRA Downlink”,[2005年8月17日検索]、インタ一ネツト(URL:ftp://ftp.3gpp.org/TSG_RAN/WG1_RL1/R1_Ad_Hocs/LTE_AH_JUNE-05/Docs/R1-050590.zip)
在上述现有的方式中,为了得到频率分集效果,需要与传播路径的传递函数的频率变动对应地增大扩频因子(拡散率)或降低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
图17A、图17B、图18A及图18B是表示通过延迟时间不同的多个传播路径到达无线接收机的信号的延迟特征(delay profile)和传递函数的图。
图17A及图18示出了以时间(横轴)和功率(纵轴)来表示发送信号通过延迟时间不同的多个传播路径到达无线接收机的情况的延迟特征。图17B及图18B中,以频率(横轴)和功率(纵轴)来表示对延迟特征进行频率转换后得到的传递函数。
图17A表示存在六波延迟波w11~w16的情况,图18A表示存在三波延迟波w21~w23的情况,两者的最大延迟时间t1、t2不同。
如图17A及图17B所示,在最大延迟时间t1较大、即传递函数的频率变动比较早(频率方向的功率变动快)时,即使在扩频因子小或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高时也能得到充分的频率分集效果。但是,如图18A及图18B所示,在最大延迟时间t2较小、即传递函数的频率变动比较缓慢时,若扩频因子小或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高则不能得到充分的频率分集效果。需要加大扩频因子或降低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
图17B及图18B中的D1及D2表示信号即数据。即,在图17B中,数据D1、D2各自的扩频技术的扩频比(拡散比)为4,向数据D1分配四个子载波a11~a14。同样地,向数据D2也分配四个子载波a15~a18。此时,由于传递函数的频率变动早,因此,对于数据D1仅使子载波a13的接收功率显著下降,对于数据D2仅使子载波a16的接收功率显著下降。因此,数据D1、D2的接收都没有问题。
在图18B中,扩频比为8,向数据D1分配八个子载波a21~a28。此时,由于传递函数的频率变动晚,因此,子载波a24的接收功率显著下降,子载波a23、a25的接收功率也下降一些,但由于与图17B的情况相比加大了数据扩频比,因此,数据D1的接收没有问题。上述扩频比的数值仅是用于方便说明,并不限定于上述数值。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无线发送机侧不对扩频因子和纠错码的编码率进行控制也能得到充分的频率分集效果的无线发送机及无线发送方法。
本发明第一特征的无线发送机,包括:n根发送天线,其中n为2以上的整数;以及延迟附加部,其根据延迟时间T,使提供给所述n根发送天线的发送信号延迟最大延迟时间(n-1)T以下,其中所述延迟时间T与通知将发送信号利用频率分集发送还是利用多用户分集发送的通知信号对应。
在上述第一特征的无线发送机中,所述延迟附加部在通过所述通知信号通知了多用户分集时,可仅向所述n根发送天线中的j根发送天线供给发送信号,其中j为整数,且满足1≤j<n。
而且,在上述第一特征的无线发送机中,当将用户进行通信时确保的构成由频率轴和时间轴规定的区域的基本区域即组块的频带宽度设为Fc的情况下,在通过所述通知信号通知了频率分集时,所述延迟附加部可按照使发送天线间的最大延迟时间(n-1)T成为(n-1)T>1/Fc的方式设定延迟时间T,在通过所述通知信号通知了多用户分集时,所述延迟附加部可按照使发送天线间的最大延迟时间(n-1)T成为(n-1)T<1/Fc的方式设定延迟时间T。
而且,在上述第一特征的无线发送机中,当将用户进行通信时确保的构成由频率轴和时间轴规定的区域的基本区域即组块的频带宽度设为Fc、分配给用户的通信空隙的带宽设为BW的情况下,在通过所述通知信号通知了频率分集时,所述延迟附加部可按照使发送天线间的最大延迟时间(n-1)T成为(n-1)T>1/BW的方式设定延迟时间T,在通过所述通知信号通知了多用户分集时,所述延迟附加部可按照使发送天线间的最大延迟时间(n-1)T成为(n-1)T<1/Fc的方式设定延迟时间T。
而且,在上述第一特征的无线发送机中,所述延迟附加部,可根据所述通知信号的通知结果,进行改变所述n根天线各自的延迟时间T的处理,还可包括:按每个用户的信号处理部,其以按每个用户的发送信号为单位进行调制处理,且各自具有n个所述延迟附加部;以及按每根天线的信号处理部,其将从所述按每个用户的信号处理部输出的信号以所述n根发送天线为单位合成。
而且,在上述第一特征的无线发送机中,所述延迟附加部可根据所述通知信号的通知结果,进行改变所述n根天线各自的循环延迟时间的处理,还可包括:按每个用户的信号处理部,其以按每个用户的发送信号为单位进行调制处理,且各自具有n个所述延迟附加部;以及按每根天线的信号处理部,其将从所述按每个用户的信号处理部输出的信号以所述n根发送天线为单位合成,且附加保护间隔。
而且,在上述第一特征的无线发送机中,所述无线发送机还可包括:按每个用户的信号处理部,其以按每个用户的发送信号为单位进行调制处理;子载波分配部,其根据子载波分配信号,向从所述按每个用户的信号处理部输出的信号分配子载波;以及按每根天线的信号处理部,其将从所述子载波分配部输出的信号以所述n根发送天线为单位进行信号处理,所述延迟附加部可包括:相位旋转部,其针对从所述子载波分配部输出的信号,根据所述通知信号的通知结果,按每个子载波进行规定量的相位旋转;以及IFFT部,其进行频率时间转换。
本发明第二特征的无线发送机,包括:n根发送天线,其中n为2以上的整数;以及延迟附加兼定向控制部,其在通过通知将发送信号利用频率分集发送还是利用多用户分集发送的通知信号,通知了频率分集时,使提供给所述n根发送天线的发送信号延迟最大延迟时间(n-1)T以下,在通过所述通知信号通知了多用户分集时,将用于进行定向控制的权重相乘。
在本发明第二特征的无线发送机中,所述无线发送机还可包括:按每个用户的信号处理部,其以按每个用户的发送信号为单位进行调制处理;子载波分配部,其根据子载波分配信号,向从所述按每个用户的信号处理部输出的信号分配子载波;以及权重运算部,其运算用于进行定向控制的权重,所述延迟附加兼定向控制部可包括:权重乘法部,其针对从所述子载波分配部输出的信号,在通过所述通知信号通知了频率分集时,按每个子载波进行规定量的相位旋转,在通过所述通知信号通知了多用户分集时,将从所述权重运算部输出的权重相乘;以及IFFT部,其对从所述权重乘法部输出的信号进行频率时间转换。
而且,在本发明第二特征的无线发送机中,当将用户进行通信时确保的构成由频率轴和时间轴规定的区域的基本区域即组块的频带宽度设为Fc的情况下,在通过所述通知信号通知了频率分集时,所述延迟附加兼定向控制部可按照使发送天线间的最大延迟时间(n-1)T成为(n-1)T>1/Fc的方式设定延迟时间T,在通过所述通知信号通知了多用户分集时,所述延迟附加兼定向控制部可按照使发送天线间的最大延迟时间(n-1)T成为(n-1)T<1/Fc的方式设定延迟时间T。
而且,在本发明第二特征的无线发送机中,当将用户进行通信时确保的构成由频率轴和时间轴规定的区域的基本区域即组块的频带宽度设为Fc、分配给用户的通信空隙的带宽设为BW的情况下,在通过所述通知信号通知了频率分集时,所述延迟附加兼定向控制部可按照使发送天线间的最大延迟时间(n-1)T成为(n-1)T>1/BW的方式设定延迟时间T,在通过所述通知信号通知了多用户分集时,所述延迟附加兼定向控制部可按照使发送天线间的最大延迟时间(n-1)T成为(n-1)T<1/Fc的方式设定延迟时间T。
另外,本发明第三特征的无线发送机,包括:n根发送天线,其中n为2以上的整数;以及延迟附加兼定向控制部,其将用于进行定向控制的权重相乘或者使提供给所述n根发送天线的发送信号延迟最大延迟时间(n-1)T以下。
在本发明第三特征的无线发送机中,在通过通知将发送信号利用频率分集发送还是利用多用户分集发送的通知信号,通知了频率分集时,所述延迟附加兼定向控制部可使提供给所述n根发送天线的发送信号延迟最大延迟时间(n-1)T以下,在通过所述通知信号通知了多用户分集时,所述延迟附加兼定向控制部可将用于进行定向控制的权重相乘或者使提供给所述n根发送天线的发送信号延迟最大延迟时间(n-1)T以下。
在本发明第三特征的无线发送机中,所述无线发送机还可包括:按每个用户的信号处理部,其以按每个用户的发送信号为单位进行调制处理;子载波分配部,其根据子载波分配信号,向从所述按每个用户的信号处理部输出的信号分配子载波;以及权重运算部,其运算用于进行定向控制的权重,所述延迟附加兼定向控制部包括:权重乘法部,其针对从所述子载波分配部输出的信号,在通过所述通知信号通知了频率分集时,按每个子载波进行规定量的相位旋转,在通过所述通知信号通知了多用户分集时,将从所述权重运算部输出的权重相乘或者按每个子载波进行规定量的相位旋转;以及IFFT部,其对从所述权重乘法部输出的信号进行频率时间转换。
而且,在本发明第三特征的无线发送机中,当将用户进行通信时确保的构成由频率轴和时间轴规定的区域的基本区域即组块的频带宽度设为Fc的情况下,在通过所述通知信号通知了频率分集时,所述延迟附加兼定向控制部可按照使发送天线间的最大延迟时间(n-1)T成为(n-1)T>1/Fc的方式设定延迟时间T,在通过所述通知信号通知了多用户分集、且按每个子载波进行规定量的相位旋转时,所述延迟附加兼定向控制部可按照使发送天线间的最大延迟时间(n-1)T成为(n-1)T<1/Fc的方式设定延迟时间T。
而且,在本发明第三特征的无线发送机中,当将用户进行通信时确保的构成由频率轴和时间轴规定的区域的基本区域即组块的频带宽度设为Fc、分配给用户的通信空隙的带宽设为BW的情况下,在通过所述通知信号通知了频率分集时,所述延迟附加兼定向控制部可按照使发送天线间的最大延迟时间(n-1)T成为(n-1)T>1/BW的方式设定延迟时间T,在通过所述通知信号通知了多用户分集、且按每个子载波进行规定量的相位旋转时,所述延迟附加兼定向控制部可按照使发送天线间的最大延迟时间(n-1)T成为(n-1)T<1/Fc的方式设定延迟时间T。
本发明第四特征的无线发送机,包括:n根发送天线,其中n为2以上的整数;以及延迟附加部,其使提供给所述n根发送天线的发送信号延迟最大延迟时间(n-1)T以下,在从所述发送天线发送公共导频信号时,所述延迟附加部按照使最大延迟时间(n-1)T成为(n-1)T<1/Fc的方式设定延迟时间T,或者,在通过通知将包含公共导频信号的组块利用频率分集发送还是利用多用户分集发送的通知信号,通知了频率分集时,所述延迟附加部按照使最大延迟时间(n-1)T成为(n-1)T>1/Fc的方式设定延迟时间T,在通过所述通知信号通知了多用户分集时,所述延迟附加部按照使最大延迟时间(n-1)T成为(n-1)T<1/Fc的方式设定延迟时间T。
本发明第五特征的无线发送机,包括:
n根发送天线,其中n为2以上的整数;以及
延迟附加部,其使提供给所述n根发送天线的发送信号延迟最大延迟时间(n-1)T以下,
当从所述发送天线发送专用导频信道的情况下,在通过通知将包含专用导频信道的组块利用频率分集发送还是利用多用户分集发送的通知信号,通知了频率分集时,所述延迟附加部按照使最大延迟时间(n-1)T成为(n-1)T>1/Fc的方式设定延迟时间T,在通过所述通知信号通知了多用户分集时,所述延迟附加部按照使最大延迟时间(n-1)T成为(n-1)T<1/Fc的方式设定延迟时间T。
本发明第六特征的无线发送机,包括:n根发送天线,其中n为2以上的整数;以及延迟附加部,其使提供给所述n根发送天线的发送信号延迟最大延迟时间(n-1)T以下,当从所述发送天线发送专用导频信道的情况下,在通过通知将包含专用导频信道的组块利用频率分集发送还是利用多用户分集发送的通知信号,通知了频率分集时,所述延迟附加部按照使最大延迟时间(n-1)T成为(n-1)T>1/Fc的方式设定延迟时间T,在通过所述通知信号通知了多用户分集时,所述延迟附加部使用从所述权重运算部输出的权重进行定向控制。
本发明第七特征的无线发送机,包括:n根发送天线,其中n为2以上的整数;以及延迟附加部,其使提供给所述n根发送天线的发送信号延迟最大延迟时间(n-1)T以下,当从所述发送天线发送专用导频信道的情况下,在通过通知将包含专用导频信道的组块利用频率分集发送还是利用多用户分集发送的通知信号,通知了频率分集时,所述延迟附加部按照使最大延迟时间(n-1)T成为(n-1)T>1/Fc的方式设定延迟时间T,在通过所述通知信号通知了多用户分集时,所述延迟附加部使用从所述权重运算部输出的权重进行定向控制,或者按照使最大延迟时间(n-1)T成为(n-1)T<1/Fc的方式设定延迟时间T。
本发明第八特征的无线发送机,包括:n根发送天线,其中n为2以上的整数;以及延迟附加部,其使提供给所述n根发送天线的发送信号延迟最大延迟时间(n-1)T以下,在从所述发送天线发送同步信号时,所述延迟附加部按照使最大延迟时间(n-1)T成为(n-1)T>1/Fc的方式设定延迟时间T。
本发明第九特征的无线发送机,包括:n根发送天线,其中n为2以上的整数;以及延迟附加部,其使提供给所述n根发送天线的发送信号延迟最大延迟时间(n-1)T以下,在从所述发送天线发送公共控制信号或专用控制信号时,所述延迟附加部设定与公共导频信号相同的最大延迟时间。
本发明第十特征的无线发送机,包括:n根发送天线,其中n为2以上的整数;以及延迟附加部,其使提供给所述n根发送天线的发送信号延迟最大延迟时间(n-1)T以下,在从所述发送天线发送多播信号或广播信号时,所述延迟附加部将最大延迟时间(n-1)T设定为(n-1)T>1/Fc
在上述本发明第一特征到第十特征的无线发送机中,所述n根发送天线可属于多个不同的扇区。
在上述本发明第一特征到第十特征的无线发送机中,所述n根发送天线可属于多个不同的基站装置。
本发明第十一特征的多载波无线发送机,包括:n根发送天线,其中n为2以上的整数;以及延迟附加部,其向所述n根发送天线按照依次延迟的方式供给发送信号,所述延迟附加部可改变用于赋予最佳的发送分集效果的所述发送信号的延迟量。
本发明第十二特征的多载波无线发送机,包括:n根发送天线,其中n为2以上的整数;以及延迟附加兼定向控制部,其向所述n根发送天线按照依次延迟的方式或者按照乘以规定的权重进行定向控制的方式,供给发送信号,所述延迟附加兼定向控制部进行用于赋予最佳的发送分集效果的所述发送信号的延迟量或所述权重的乘法运算。
本发明第十三特征的多载波无线发送机,包括:n根发送天线,其中n为2以上的整数;以及延迟附加部,其向所述n根发送天线按照依次延迟的方式供给发送信号,所述延迟附加部将从所述发送天线发送且包含公共导频信道的组块上所附加的延迟时间也适用在所述公共导频信道上。
本发明第十四特征的多载波无线发送机,包括:n根发送天线,其中n为2以上的整数;以及延迟附加部,其向所述n根发送天线按照依次延迟的方式供给发送信号,所述延迟附加部将从所述发送天线发送且包含专用导频信道的组块上所附加的延迟时间也适用在所述专用导频信道上。
本发明第十五特征的多载波无线发送机,包括:n根发送天线,其中n为2以上的整数;以及延迟附加兼定向控制部,其向所述n根发送天线按照依次延迟的方式或者按照乘以规定的权重进行定向控制的方式,供给发送信号,所述延迟附加兼定向控制部将从所述发送天线发送且包含专用导频信道的组块上所附加的延迟时间也适用在所述专用导频信道上,或者将用于进行定向控制的适当的权重适用在所述专用导频信道上。
本发明第十六特征的多载波无线发送机,包括:n根发送天线,其中n为2以上的整数;以及延迟附加部,其向所述n根发送天线按照依次延迟的方式供给发送信号,在从所述发送天线发送同步信号时,所述延迟附加部对同步信号附加延迟。
本发明第十七特征的多载波无线发送机,包括:n根发送天线,其中n为2以上的整数;以及延迟附加部,其向所述n根发送天线按照依次延迟的方式供给发送信号,所述延迟附加部将从所述发送天线发送且公共导频信道上所附加的延迟时间也适用在公共控制信号及专用控制信号中的一方或双方上。
本发明第十八特征的多载波无线发送机,包括:n根发送天线,其中n为2以上的整数;以及延迟附加部,其向所述n根发送天线按照依次延迟的方式供给发送信号,所述延迟附加部对从所述发送天线发送的多播信号或广播信号附加延迟。
本发明的无线发送方法,根据延迟时间T使提供给n根发送天线的发送信号延迟最大延迟时间(n-1)T以下,其中所述延迟时间T与通知将发送信号利用频率分集发送还是利用多用户分集发送的通知信号对应,其中n为2以上的整数。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中,根据延迟时间T使提供给n根发送天线的发送信号分别延迟最大延迟时间(n-1)T以下,且该延迟时间T与通知利用频率分集发送还是利用多用户分集发送的通知信号对应。
由此,根据将发送信号利用频率分集发送还是利用多用户分集发送,适当地设定延迟时间T,从而可在不受传播路径的状态影响的情况下得到频率分集效果和多用户分集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无线发送机发送的信号通过多个传播路径到达无线接收机的情况的概略图。
图2A是表示通过延迟时间不同的多个传播路径到达无线接收机的信号的延迟特征的图。
图2B是表示将图2A所示的延迟特征进行频率转换而得到的传递函数的图。
图3A是表示通过延迟时间不同的多个传播路径到达无线接收机的信号的另一延迟特征的图。
图3B是表示将图3A所示的延迟特征进行频率转换而得到的无线接收机的传递函数的图。
图3C是表示将图3A所示的延迟特征进行频率转换而得到的位置不同的另一无线接收机的传递函数的图。
图4A是表示延迟特征中的最大延迟时间(n-1)T的图。
图4B是表示图4A所示的最大延迟时间(n-1)T与频率变动的关系的图。
图5A是表示延迟特征中的另一最大延迟时间(n-1)T的图。
图5B是表示图5A所示的最大延迟时间(n-1)T与频率变动的关系的图。
图6A是表示在无线收发系统中从无线发送机的多根天线对同一信号不赋予延迟时间并发送的情况的图。
图6B是表示图6A所示的系统中的接收信号的一例的图。
图6C是表示图6A所示的系统中的接收信号的另一例的图。
图7A是表示在无线收发系统中从无线发送机的多根发送天线对同一信号赋予不同的延迟时间并发送的情况的图。
图7B是表示图7A所示的系统中的接收信号的一例的图。
图7C是表示图7A所示的系统中的接收信号的另一例的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无线发送机的物理层部的构成的方框图。
图9A是表示对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发送信号附加了循环延迟的信号的一例的图。
图9B是表示对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发送信号附加了循环延迟的信号的另一例的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无线发送机的物理层部的构成的方框图。
图11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循环延迟附加部119-1的动作的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无线发送机的物理层部的构成的方框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无线发送机的物理层部的构成的方框图。
图14是表示各物理信道中的发送天线间的最大延迟时间(n-1)T与组块的频带宽度Fc的关系的表。
图15是表示各物理信道中的发送天线间的最大延迟时间(n-1)T与组块的频带宽度Fc的另一关系的表。
图16A是表示从无线发送机向无线接收机发送的信号的时间(横轴)与频率(纵轴)的关系的图。
图16B是表示在图16A所示的时间-频率空间中分配的通信空隙的图。
图17A是表示通过延迟时间不同的多个传播路径到达无线接收机的信号的延迟特征的图。
图17B是表示将图17A所示的延迟特征进行频率转换而得到的传递函数的图。
图18A是表示通过延迟时间不同的多个传播路径到达无线接收机的信号的延迟特征的图。
图18B是表示将图18A所示的延迟特征进行频率转换而得到的传递函数的图。
符号说明:
1无线发送机
2~4发送天线
5、6延迟器
7、8、9、10无线接收机
11a、11b、111a、111b、211a、211b按每个用户的信号处理部
12-1、12-2、12-3、112-1~112-3、212-1~212-3、312-1~312-3按每根天线的信号处理部
13纠错编码部
14调制部
15、215子载波分配部
16IFFT部
17并行串行转换部
18GI附加部
19-1~19-3延迟附加部
119-1~119-3循环延迟附加部
20合成部
21滤波器部
22D/A转换部
110存储器
219相位旋转部
220延迟附加部
310权重运算部
319权重乘法部
320延迟附加兼定向控制部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无线发送机1发送的信号通过多个传播路径到达无线接收机7的情况的概略图。无线发送机1具有多根发送天线2~4,分别按每根发送天线2~4赋予不同的延迟时间0、T、2T,从各发送天线2~4发送信号。无线接收机7接收从无线发送机1发送的信号。在图1中,作为一例对无线发送机1具有三根发送天线2~4的情况进行说明。
在此说明的多根发送天线若假定是指装设在移动电话等的基站设备即无线发送机中的发送天线,则可假定同一扇区内、同一基站装置内的不同扇区间、不同基站装置间的三种发送天线。在此,作为一例对设置在同一扇区内的情况进行说明,但也可采用其他构成。即,n根发送天线也可属于多个不同的扇区,n根发送天线也可属于多个不同的基站装置。
另外,图中的延迟器5、6用于赋予延迟时间T,由此,如上所述,发送天线3被赋予延迟时间T,发送天线4被赋予延迟时间2T。
图2A及图2B是表示通过延迟时间不同的多个(三个)传播路径到达无线接收机的信号的延迟特征和传递函数的图。图2A示出了以时间(横轴)和功率(纵轴)来表示发送信号通过延迟时间不同的多个传播路径到达无线接收机的情况而得到的的延迟特征。如图2A所示,瞬间的延迟特征具有最大延迟波2T+dmax,与从各发送天线发送同一信号的情况相比,最大延迟波非常大。此外,dmax表示电波从发送天线到达接收天线时最快到达的传播路径和最晚到达的传播路径的到达时间差。
图2B中,以频率(横轴)和功率(纵轴)来表示将图2A的延迟特征进行频率转换而得到的传递函数。这样,延迟特征中最大延迟时间2T+dmax变大就意味着传递函数的频率变动变快。因此,如图2B所示(与图17B相同),将数据D1、D2分别以扩频比4进行扩频,并分配子载波。在无线发送机1侧,最好与该传递函数的频率变动对应地控制扩频因子或纠错码的编码率,但在上述方法中,在无线发送机1侧,由于延迟时间2T已知,所以可与传播路径的频率变动无关地确定扩频因子或纠错码的编码率。
另一方面,在想得到多用户分集效果时,最好使瞬间的延迟特征中的最大延迟时间2T+dmax不太变大。使用图3A~图3B对多用户分集效果进行说明。
图3A~图3C是表示通过延迟时间不同的多个传播路径到达无线接收机的信号的延迟特征和传递函数的图。图3A示出了以时间(横轴)和功率(纵轴)来表示发送信号通过多个(三个)延迟时间不同的传播路径到达无线接收机的情况而得到的延迟特征。
图3B表示用户u1使用的无线接收机的传递函数。图3C表示用户u2使用的无线接收机的传递函数。由于用户u1和用户u2的无线接收机的位置不同,所以瞬间的传递函数不同。
即,若图3B及图3C的左侧区域为频率信道b1、右侧区域为频率信道b2,则对于用户u1来说,频率信道b2的品质优良,对于用户u2来说,频率信道b1的品质优良。因此,用户u1,以频率信道b2向发送数据D1~D4。数据D1~D4被扩频。用户u2,以频率信道b1向发送数据D1~D4。此时数据D1~D4也被扩频。
这样,利用某一瞬间按每个频率信道的品质差,按每个频率信道而不同的用户进行通信,从而可得到提高传送效率的多分集效果。
但是,若最大延迟时间2T+dmax过大,则传递函数的频率变动变早,上述频率信道b1与频率信道b2间的品质差变小。
因此,为了得到充分的多用户分集效果,如图3A所示,重要的是减小最大延迟时间2T+dmax
图4A、图4B、图5A及图5B是表示最大延迟时间(n-1)T与频率变动的关系的图。如图4A所示,在两个入射波w31、w32的到达时间差为(n-1)T时,该传播路径的传递函数为如图4B所示。即,功率(纵轴)的振幅的投影的频率间隔为F=1/(n-1)T。
另外,如图5A所示,在存在多个延迟波w41~w43时,在最初到达的入射波w41与最晚到达的延迟波w43的到达时间差为(n-1)T的情况,也仍然如图5B所示,功率(纵轴)的振幅的下降的频率间隔为F=1/(n-1)T。
但是,在想得到频率分集效果时和想得到多用户分集效果时,如前所述,由于适当的传递函数的频率变动不同,所以在想得到频率分集效果时,当用户进行通信时确保的由频率轴和时间轴规定的基本区域即组块的频带宽度设为Fc时,通过将发送天线间的最大延迟时间(n-1)T设定为(n-1)T>1/Fc,可得到易于得到频率分集效果的环境。
与此相对,在想得到多用户分集效果时,当将组块的频带宽度设为Fc时,通过将发送天线间的最大延迟时间(n-1)T设定为(n-1)T<1/Fc,可得到易于得到多用户分集效果的环境。在后面的说明中,假设(n-1)T<1/Fc的情况也包含(n-1)T=0的情况。另外,在后面的说明中,将附加在各发送天线上的延迟时间以T的(n-1)倍表示,T虽然视为固定值,但即使按每根发送天线的T变化也没有关系。另外,在想得到多用户分集效果时,也可不设定为(n-1)T<1/Fc,而是减小信号发送所使用的发送天线数量,从而降低最大延迟时间。
如上所述,通过将发送信号利用频率分集发送还是利用多用户分集发送(通过使(n-1)T>1/Fc还是使(n-1)T<1/Fc),能在不受传播路径的状态影响的情况下得到频率分集效果和多用户分集效果。
其中,如果是像图16B所示的通信空隙s1那样将多个连续的组块在频率方向上结合进行通信的第一用户、或是被分配了通信空隙s13、s16、s20、s23的第九用户那样分配了分散的组块的用户,由于瞬间分配给某个用户的通信空隙的带宽BW(若为第一用户则BW=5Fc,若为第九用户则BW=3Fc)成为得到频率分集效果的基准,所以通过设定为最大延迟时间(n-1)T>1/BW,也可得到频率分集效果。
例如,在通过通知信号通知了频率分集时,按照使发送天线间的最大延迟时间(n-1)T成为(n-1)T>1/BW的方式设定延迟时间T,在通过通知信号通知了多用户分集时,按照使发送天线间的最大延迟时间(n-1)T成为(n-1)T<1/Fc的方式设定延迟时间T。
另外,虽未图示,但在多个组块中,将各组块所包含的一部分子载波分配给某个用户时,分配给该用户的通信空隙的带宽BW表示在瞬间分配的子载波中在频率方向上最远离的子载波间的间隔。
另外,利用频率分集进行发送还是利用多用户分集进行发送,是可根据进行发送的信号的种类(导频信号、控制信号、广播/多播信号等)和无线接收机的移动速度(移动速度快时为频率分集而移动速度慢时为多用户分集)等进行切换。
图6A~图6C是从无线发送机8的多根天线对同一信号不赋予延迟时间并发送时的说明图。如图6A所示,在考虑设置具有多个(三个)并排的、在水平方向上无定向性的发送天线的无线发送机8的情况时,因为产生图6A所示的椭圆的波瓣e11、e12,所以既有如无线接收机9那样接收信号在整个频带上均以高的接收电平被接收的方向(参照图6B),也会产生像无线接收机10那样接收信号在整个频带上均以低的接收电平被接收的方向(参照图6C)。
图7A~图7C是表示从无线发送机8的多根发送天线将同一信号赋予不同的延迟时间并发送时的说明图。如图7A所示,若考虑设置具有多个(三个)并排的无定向性的发送天线的无线发送机8的情况,则在以窄带考虑的情况下会产生波瓣e21~e26,因此,虽然在接收信号中会产生接收电平高的频带和接收电平低的频带,但平均的接收信号电平与方向无关而能基本上恒定,因此,无线接收机9中的信号的接收电平(参照图7B)和无线接收机10中的信号的接收电平(参照图7C)双方可得到基本上相同的品质。因此,按无线发送机8的每根发送天线赋予不同的延迟时间并发送信号的方法也可补偿图6A~图6C中说明的从多根发送天线发送同一信号时的缺点。
(第二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对无线发送机的构成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无线发送机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无线发送机1(图1)相同具有多根发送天线。
此外,在此说明的无线发送机是按每根发送天线赋予不同的延迟时间并发送信号的无线发送机,且将该延迟时间的附加在时域上进行。
另外,本实施方式说明的所谓按每根发送天线赋予不同的延迟时间的信号实际是假定下述发送信号的情况:相对于来自第一个发送天线的发送信号,从第二个发送天线发送延迟了时间T的信号,同样地,使第n个发送天线的发送信号延迟了时间(n-1)T。
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无线发送机的物理层部的构成的方框图。在此,所谓物理层部是指在无线发送机的构成中,尤其是接收发送信号、并进行信号处理而形成可进行无线传送的形态、且与进行向射频的频率转换的射频转换部交接信号的部分。
如图8所示,物理层部包括:按每个用户的信号处理部11a、11b;以及按每根天线的信号处理部12-1、12-2、12-3。按每个用户的信号处理部11a(按每个用户的信号处理部11b也同样)针对向各用户所使用的无线接收机发送的信号进行信号处理。另外,按每根天线的信号处理部12-1(按每根天线的信号处理部12-2、12-3也同样)进行按每根发送天线的信号处理。
按每个用户的信号处理部11a包括:纠错编码部13、调制部14、子载波分配部15、IFFT(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快速傅里叶反变换)部16、并行串行转换部17、GI(Guard Interval:保护间隔)附加部18、延迟附加部19-1、19-2、19-3。
纠错编码部13进行发送信号的纠错编码。调制部14对纠错编码部13的输出进行QPSK(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正交相位调制)、16QAM(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正交振幅调制)等调制处理。
子载波分配部15基于从上位层通知的子载波分配信息,将调制部14的输出分配给适当的子载波。IFFT部16对子载波分配部15的输出进行频率时间转换。
并行串行转换部17将IFFT部16的输出进行并行串行转换。GI附加部18对并行串行转换部17的输出进行保护间隔的附加。延迟附加部19-1对GI附加部18的输出附加按每根发送天线而不同的延迟。
此外,来自延迟附加部19-1~19-3的输出分别向按每根天线的信号处理部12-1、12-2、12-3输出。并且,延迟附加部19-1~19-3分别赋予不同的延迟(例如0、S、2S)。在此,S=T/抽样时间。在此说明的抽样时间是指GI附加部18、延迟附加部19-1~19-3、合成部20所处理的数字信号的最小时间间隔。
因此,在延迟附加部19-1~19-3附加S抽样的延迟相当于在D/A转换部22的输出端赋予时间T的延迟。另外,按每个用户的信号处理部11a由于被某个组块使用、即被频率分集区域或多用户分集区域中的某一方使用,所以从控制物理层的上位层接收用于通知在频率分集区域或多用户分集区域使用的情况的通知信号(频率div/多用户div通知信号)。按每个用户的信号处理部11a具有基于该通知信号对使用频率分集区域还是使用多用户分集区域进行选择,改变延迟时间T的功能。
按每个用户的信号处理部11b具有与按每个用户的信号处理部11a相同的构成,仅作为对象的用户不同。
按每根天线的信号处理部12-1具有合成部20、滤波器部21、D/A(Digital/Analog:数字/模拟)转换部22。
合成部20通过使从按每个用户的信号处理部11a、11b向按每根天线的信号处理部12-1输出的信号互补来进行合成。滤波器部21用于在合成部20的输出中仅取出期望频带的信号。D/A转换部22用于对滤波器部21的输出进行数字/模拟转换。
按每根天线的信号处理部12-2、12-3都具有与按每根天线的信号处理部12-1相同的构成。按每根天线的信号处理部12-1的输出分别通过进行向射频的频率转换的射频转换部(未图示)向多个(三个)发送天线输出,并作为无线信号发送。
(第三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中,对无线发送机的另一构成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无线发送机是按每根发送天线赋予不同的延迟时间并发送信号的无线发送机,但该延迟时间的附加在时域进行。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无线发送机假定对每个发送信号的符号(symbol)(有效符号区间)附加了保护间隔的信号。按每根发送天线赋予了不同的延迟时间的信号实际假定为下述情况:着眼于来自第一发送天线的发送信号中的除去保护间隔的部分(有效符号区间),将仅该有效符号区间延迟了时间T的信号从第二发送天线发送,同样地将仅该有效符号区间在第n发送天线发送延迟了(n-1)T的信号。
因此,在从各发送天线发送时,附加了与各有效符号区间对应的保护间隔,与第二实施方式的情况不同,发送天线端的符号定时不会产生时间偏差。下面将该方法中的延迟时间的附加方法称为循环延迟的附加。通过进行附加该循环延迟的处理,与第二实施方式所述的那种将延迟时间按每根发送天线附加的情况相比,具有能保持对延迟波的耐性的优点。
图9A及图9B是表示对本实施方式的发送信号附加了循环延迟的信号的一例的图。图9A表示从第一天线发送的信号,图9B表示从第二天线发送的信号。在图9A及图9B中,表示有效符号区间为四个抽样、保护间隔区间为一个抽样的情况,在着眼于有效符号区间内时,第二天线与第一天线相比产生一个抽样的延迟。另一方面,由于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以符号单位来看都没有符号定时的偏差,所以即使在附加了循环延迟时,也能维持与相邻符号的干扰变好这样的保护间隔的效果。
图10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无线发送机的物理层部的构成的方框图。如图所示,物理层部包括:按每个用户的信号处理部111a、111b;以及按每根天线的信号处理部112-1、112-2、112-3。
按每个用户的信号处理部111a(按每个用户的信号处理部111b也同样)对向各用户所使用的无线接收机发送的信号进行信号处理。按每根天线的信号处理部112-1(按每根天线的信号处理部112-2、112-3也同样)进行按每根发送天线的信号处理。
按每个用户的信号处理部111a的构成与第二实施方式说明的按每个用户的信号处理部11a的构成(图8)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没有GI附加部18,且代替延迟附加部19-1~19-3而设置有循环延迟附加部119-1~119-3。
按每个用户的信号处理部111a的纠错编码部13、调制部14、子载波分配部15、IFFT部16、并行串行转换部17的功能与第二实施方式(参照图8)相同,因此标记同一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循环延迟附加部119-1用于对并行串行转换部17的输出附加按每根发送天线不同的循环延迟。来自循环延迟附加部119-1~119-3的输出分别向按每根天线的信号处理部112-1、112-2、112-3输出。并且,循环延迟附加部119-1~119-3分别赋予不同的循环延迟(例如0、S、2S)。在此,S=T/抽样时间。
另外,按每个用户的信号处理部111a由于被某个组块使用、即被频率分集区域或多用户分集区域中的某一方使用,所以从控制物理层的上位层接收用于通知在频率分集区域或多用户分集区域使用的情况的通知信号。按每个用户的信号处理部111a具有基于该通知信号,对使用频率分集区域还是使用多用户分集区域进行选择,改变延迟时间T的功能。
此外,按每个用户的信号处理部111b具有与按每个用户的信号处理部111a相同的构成,仅作为对象的用户不同。
图11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循环延迟附加部119-1的一例的图。循环延迟附加部119-1具有存储器110。在此,在想附加k抽样的循环延迟时,通过从存储器110的地址k+1到地址n依次输入数据D11后(输入了1、2、3、…、(n-k)后),从存储器110的地址1输入数据D11的后续数据(输入(n-k+1)、(n-k+2)、(n-k+3、…、n)),从而输入n抽样的数据D11。接着,通过从存储器110的地址1依次输出,可输出对n抽样的数据D11附加了k抽样的循环延迟的数据D12((n-k+1)、(n-k+2)、(n-k+3)、…、n、1、2、…、(n-k))。
此外,对4抽样的数据附加了0抽样的循环延迟的例子是图9A所示的信号,对4抽样的数据附加了1抽样的循环延迟的例子是图9B所示的信号。
按每根天线的信号处理部112-1(图10)的构成与第二实施方式说明的按每根天线的信号处理部12-1的构成(图8)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设置有GI附加部18。
按每根天线的信号处理部112-1的合成部20、GI附加部18、滤波器部21、D/A转换部22的功能与第二实施方式(图8)相同,因此标记同一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按每根天线的信号处理部112-2、112-3都具有与按每根天线的信号处理部112-1相同的构成。按每根天线的信号处理部112-1、112-2、112-3的输出分别通过进行向射频的频率转换的射频转换部(未图示)向多个(三个)发送天线输出,并作为无线信号发送。
(第四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中,对无线发送机的另一构成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无线发送机是按每根发送天线赋予不同的延迟时间并发送信号的无线发送机,该延迟时间的附加在频域进行。
在本实施方式中,假定对每个发送信号的符号(有效符号区间)附加了保护间隔的信号,假定与第三实施方式的无线发送机(图10)相同地附加循环延迟。
图1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无线发送机的物理层部的构成的方框图。如图所示,物理层部包括:按每个用户的信号处理部211a、211b;子载波分配部215;以及按每根天线的信号处理部212-1、212-2、212-3。
按每个用户的信号处理部211a(按每个用户的信号处理部211b也同样)对向各用户所使用的无线接收机发送的信号进行信号处理。子载波分配部215将来自按每个用户的信号处理部211a的输出分配给各子载波。按每根天线的信号处理部212-1(按每根天线的信号处理部212-2、212-3也同样)进行每根发送天线的信号处理。
按每个用户的信号处理部211a、211b具有纠错编码部13、调制部14。纠错编码部13、调制部14的功能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图8)相同,因此标记同一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基于上位层通知的子载波分配信息,将按每个用户的信号处理部211a、211b的输出分配给适当的子载波的子载波分配部215中,将该按每个用户的信号处理部211a、211b的输出分配给适当的子载波后,向按每根天线的信号处理部212-1、212-2、212-3输出。
按每根天线的信号处理部212-1具有相位旋转部219、IFFT部16、并行串行转换部17、GI附加部18、滤波器部21、D/A转换部22。IFFT部16、并行串行转换部17、GI附加部18、滤波器部21、D/A转换部22的功能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图8)相同,因此标记同一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相位旋转部219用于将子载波分配部215的输出按每个子载波旋转θm相位后向IFFT部16输出。按每根天线的信号处理部212-2、212-3都具有与按每根天线的信号处理部212-1相同的构成。
按每根天线的信号处理部212-1、212-2、212-3的输出分别通过进行向射频的频率转换的射频转换部(未图示)向多根发送天线输出,并作为无线信号发送。
在本实施方式中,相位旋转部219进行的相位θm的旋转设定为θm=2πfm·(n-1)T。在此,fm是第零子载波与第m子载波的频率间隔,可表示为fm=m/Ts,(n-1)T表示相对于第一天线的第n天线的循环延迟时间的大小。此外,Ts表示OFDM符号的有效符号时间。
此外,由相位旋转部219和IFFT部16构成延迟附加部220。由此,相位旋转部219附加的相位旋转通过在IFFT部16进行频率时间转换而在IFFT部16的输出中可视为时间延迟。
另外,按每个用户的信号处理部211a由于被某个组块使用、即被频率分集区域或多用户分集区域中的某一方使用,所以从控制物理层的上位层接收用于通知在频率分集区域或多用户分集区域使用的情况的通知信号。按每个用户的信号处理部211a具有基于该通知信号对使用频率分集区域还是使用多用户分集区域进行选择,改变延迟时间T的功能。
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第四实施方式的无线发送机中,设置有延迟附加部,根据对应于用于通知将发送信号利用频率分集发送还是利用多用户分集发送的通知信号的延迟时间T,该延迟附加部使向n根(n为2以上的整数)的发送天线供给的发送信号延迟最大延迟时间(n-1)T以下。
由此,通过根据将发送信号利用频率分集发送还是利用多用户分集发送来适当地设定延迟时间T,可在不受传播路径的状态影响的情况下得到频率分集效果和多用户分集效果。
(第五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中,对无线发送机的另一构成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无线发送机是在频率分集区域按每根发送天线赋予不同的延迟时间并发送信号、而在多用户分集区域通过按每根发送天线附加适当的权重来进行定向控制的无线发送机,该延迟时间及定向控制在频域进行。
在本实施方式中,假定对每个发送信号的符号(有效符号区间)附加了保护间隔的信号,假定与第三实施方式及第四实施方式相同地附加循环延迟。
图1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无线发送机的物理层部的构成的方框图。如图所示,物理层部包括:按每个用户的信号处理部211a、211b;子载波分配部215;权重运算部310;以及按每根天线的信号处理部312-1、312-2、312-3。按每个用户的信号处理部211a、子载波分配部215的构成与第四实施方式(图12)相同,因此标记同一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按每根天线的信号处理部312-1(按每根天线的信号处理部312-2、312-3也同样)进行每根发送天线的信号处理。
按每根天线的信号处理部312-1具有权重乘法部319、IFFT部16、并行串行转换部17、GI附加部18、滤波器部21、D/A转换部22。IFFT部16、并行串行转换部17、GI附加部18、滤波器部21、D/A转换部22的功能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标记同一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权重乘法部319用于将子载波分配部215的输出对应于每个子载波进行权重的乘法后向IFFT部16输出。按每根天线的信号处理部312-2、312-3都具有与按每根天线的信号处理部312-1相同的构成。
按每根天线的信号处理部312-1、312-2、312-3的输出分别通过进行向射频的频率转换的射频转换部(未图示)向发送天线输出,并作为无线信号发送。
特定的子载波被某个组块使用。即,被频率分集区域或多用户分集区域中的某一方使用。由此,权重乘法部319被从控制物理层的上位层通知在频率分集区域或多用户分集区域中使用的情况,基于此,由于在频率分集区域中按每根发送天线赋予不同的延迟时间,所以附加相位旋转θm,由于在多用户分集区域进行定向控制,所以将权重wm相乘。
由权重乘法部319和IFFT部16构成延迟附加兼定向控制部320。由此,在权重乘法部319附加了相位旋转时,通过在IFFT部16进行频率时间转换,可在IFFT部16的输出中视为时间延迟。另一方面,在权重乘法部319将权重wm相乘时,在IFFT部16进行频率时间转换,在IFFT部16的输出从发送天线输出时进行定向控制。
在上述权重乘法部319使相位旋转θm时,与第四实施方式相同,设定为θm=2πfm·(n-1)T。在此,fm是第零子载波与第m子载波的频率间隔,可表示为fm=m/Ts,(n-1)T表示相对于第一天线的第n天线的循环延迟时间的大小。Ts表示OFDM符号的有效符号时间。
在将权重wm相乘时,通过如下所述地设定权重,可进行定向控制。在假定元件间隔是载波频率的半波长的n天线的线性阵列时,作为权重wm可使用下式(1)。
【数学式1】
W m = 1 n { θ jkπ sin θ ( 0 - n - 1 2 ) , θ jkπ sin θ ( 1 - n - 1 2 ) , . . . , θ jkπ sin θ ( ( n - 1 ) - n - 1 2 ) }
…(1)
权重wm是权重乘法部319使用的权重的矢量表示,从式(1)的前头开始分别为第一天线~第n天线所使用的权重。
在式(1)的权重wm中,n为天线数量,在本实施方式中n=3,θ表示朝向主束的方向,k表示进行信号发送的频率与进行θ测定的频率之比。
在此,朝向主束的方向θ在通过无线接收机或通信对象的终端将测定的值通知给权重运算部310后导出权重wm时使用。其中,上述式(1)的权重wm只是一例,也可使用其他的方法。导出上述θ及wm的方法在“信学技報RCS2004-229”(社団法人電子情報通信学会2004年11月発行)等中有记载。
上述延迟附加兼定向控制部320在通过通知信号通知了频率分集时,附加发送天线间的最大延迟时间(n-1)T以下的延迟,在通知了多用户分集时,将用于进行定向控制的权重wm相乘。
另外,如第一实施方式所述,延迟附加兼定向控制部320也可在通过通知信号通知了频率分集时,按照使发送天线间的最大延迟时间(n-1)T成为(n-1)T>1/Fc的方式设定延迟时间T。
另外,如第一实施方式所述,延迟附加兼定向控制部320也可在通过通知信号通知了频率分集时,按照使发送天线间的最大延迟时间(n-1)T成为(n-1)T>1/BW的方式设定延迟时间T。
如上所述,构成延迟附加兼定向控制部320的权重乘法部319被从控制物理层的上位层通知使用频率分集区域或多用户分集区域的情况,基于此,由于在频率分集区域中按每根发送天线赋予不同的延迟时间,所以附加相位旋转θm,由于在多用户分集区域进行定向控制,所以将权重wm相乘。但是,也可采用下述在多用户分集区域并用相位旋转θm和权重wm的方法:如第四实施方式所述,在朝向主束的方向θ导出之前,在频率分集区域/多用户分集区域双方附加相位旋转θm,且在朝向主束的方向θ导出之后,在多用户分集区域使用权重wm进行定向控制等。与第四实施方式相同,θm根据频率分集区域/多用户分集区域而改变延迟时间T。由此,即使在朝向主束的方向θ没有导出的阶段,也可与第四实施方式相同得到多用户分集效果,另一方面,在朝向主束的方向θ导出之后,通过使用权重wm进行严密的定向控制,能得到更高的多用户分集效果。而且,通过使用图13所示的无线发送机的物理层部的构成,通过比第四实施方式稍微增加电路构成,还可改善定向控制的特性。
上述的延迟附加兼定向控制部320在通过通知信号通知了频率分集时,附加发送天线间的最大延迟时间(n-1)T以下的延迟,在通知了多用户分集时,附加发送天线间的最大延迟时间(n-1)T以下的延迟或将用于进行定向控制的权重wm相乘。
进行这种处理的无线发送机,具有图13所示的构成,延迟附加兼定向控制部在通过通知信号通知了多用户分集时,附加发送天线间的最大延迟时间(n-1)T以下的延迟或将用于进行定向控制的权重wm相乘。
如第一实施方式所述,延迟附加兼定向控制部也可在通过通知信号通知了频率分集时,按照使发送天线间的最大延迟时间(n-1)T成为(n-1)T>1/Fc的方式设定延迟时间T,在通知了多用户分集而对发送天线间附加延迟时,按照使最大延迟时间(n-1)T<1/Fc的方式设定延迟时间T。
此外,如第一实施方式所述,延迟附加兼定向控制部也可在通过通知信号通知了频率分集时,按照使发送天线间的最大延迟时间(n-1)T成为(n-1)T>1/BW的方式设定延迟时间T。
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第五实施方式中,对用户数量为2、天线数量为3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用户数量和天线数量并不限定于这些数值。
另外,在上述第四实施方式和第五实施方式中,也可将按每个天线、扇区、基站确定的特定的扰码相乘的信号向每根发送天线发送。
(第六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使每个物理信道的最大延迟时间(n-1)T的大小变化的情况进行说明。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第五实施方式中,是以下述情况为前提条件进行说明的:假定在某个瞬间在一个组块进行一对一通信的状况,在想得到频率分集效果时,设定(n-1)T>1/Fc,在想得到多用户分集效果时,设定(n-1)T<1/Fc
通常,在进行通信时,除进行一对一通信外,为了进行传播路径推定,还将称为导频信道的已知信号对无线发送机发送、或在进行数据通信之前为了通知各种参数而利用控制信道。在本实施方式中,对这些物理信道的最大延迟时间(n-1)T的设定方法进行说明。
在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研究的Evolved UTRA&UTRAN中,作为主要的物理信道提出有:公共导频信道DCPCH(Downlink Common Pilot Channel)、专用导频信道DDPCH(Downlink Dedicated Pilot Channel)、下行同步信道DSCH(DownlinkSynchronization Channel)、公共控制信道DCCCH(Downlink CommonControl Channel)、下行链路公共控制信令信道DSCSCH(Downlink SharedControl Channel)、多播/广播信道(Multicast/Broadcast Channel)。
公共导频信道DCPCH相当于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方式的导频信道CPICH,用于AMCS(Adaptive Modulationand Coding Scheme)方式的下行链路传播路径状况的推定、以及小区搜索、上行发送功率控制的传播路径损失测定。
专用导频信道DDPCH其使用目的在于,也可用于在从自适应阵列天线等具有与小区公共天线不同的传播路径(定向性)的发送天线向专用移动台发送信号时、或者是对接收品质低的移动台,加强下行链路公共导频信道DCPCH。
下行同步信道DSCH相当于W-CDMA方式的同步信道SCH,在移动台的小区搜索、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信号的无线帧、时隙、发送定时间隔TTI(Transmission TimingInterval)、OFDM符号定时同步中使用。
公共控制信道DCCCH中包含:相当于W-CDMA方式的第一公共控制物理信道P-CCPCH、第二公共控制物理信道S-CCPCH及寻呼指示信道PICH的告知信息(相当于告知信道BCH),指示有无分组呼叫的分组寻呼指示PI信息(相当于寻呼指示信道PICH)、与分组呼叫对应的分组寻呼信息(相当于寻呼信道PCH)、下行接入信息(相当于下行接入信道FACH)等的公共控制信息。
下行链路公共控制信号信道DSCSCH相当于HSDPA(High SpeedDownlink Packet Access: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方式的高速物理下行公共信道HS-PDSCH中包含的HS-DSCH关联公共控制信道HS-SCCH、下行专用控制信道DPCCH、获得指示器AICH,在多个移动台公共、各移动台解调高速下行公共信道HS-DSCH所需的信息(调制方式、扩频码等)、纠错码处理和HARQ处理所需的信息及无线资源(频率、时间)的调度信息等的发送中使用。
下行链路公共数据信道DSDCH相当于HSDPA方式的高速物理下行公共信道HS-PDSCH中包含的高速下行公共信道HS-DSCH、下行专用数据信道DPDCH,在从上位层向移动台发送分组数据时使用。
多播/广播信道用于信息信号的告知等。
对于上述W-CDMA及HSDPA的物理信道,在立川敬二的“W-CDMA移动通信方式”(ISBN4-621-04894-5)等中有记载。
图14及图15是表示各物理信道的发送天线间的最大延迟时间(n-1)T与组块的频带宽度Fc的关系的汇总表。如图所示,与是频率分集区域还是多用户分集区域无关,将公共导频信道、公共控制信道、专用控制信道最好设定为(n-1)T<1/Fc。另外,与是频率分集区域还是多用户分集区域无关,将下行同步信道最好设定为(n-1)T>1/Fc
对于专用导频信道,在频率分集区域最好设定为(n-1)T>1/Fc,在多用户分集区域最好设定为(n-1)T<1/Fc。另外,利用使提供给n根发送天线的发送信号延迟最大延迟时间(n-1)T以下的延迟附加部,当从发送天线发送专用导频信道时,也可根据用于通知包含专用导频信道的组块是通过频率分集发送还是通过多用户分集发送的通知信号,在通知了频率分集时,按照使最大延迟时间(n-1)T成为(n-1)T>1/Fc的方式设定延迟时间T,在通过通知信号通知了多用户分集时,使用从权重运算部输出的权重进行定向控制,或者按照使最大延迟时间(n-1)T成为(n-1)T<1/Fc的方式设定延迟时间T。
多播/广播信道仅在频率分集区域使用,最好设定为(n-1)T>1/Fc
如此设定的理由是:由于公共导频信道用于通知终端观测到的信号强度等,所以不希望延迟时间按每个组块变化,另一方面,为了进行多用户分集,在无线发送机中需要知道(n-1)T<1/Fc时每个组块的信号强度,因此,最好设定为(n-1)T<1/Fc,以使最大延迟时间不按每个组块变化。
另外,专用导频信道用于求得在数据信号的解调等中使用的传播路径推定值。因此,最好在频率分集区域设定为(n-1)T>1/Fc、而在多用户分集区域设定为(n-1)T<1/Fc并进行通信。
另外,下行同步信道在帧同步时使用,由于最好在不需传播路径推定、接收功率低时也能正确地接收,所以为了得到频率分集效果,最好设定为(n-1)T>1/Fc
尤其是在下行同步信道中,可能从一个基站所包含的多个扇区、多根天线分别使用同一时间、同一频率发送同一信号。因此,在下行同步信道中,通过从一个基站所包含的多个扇区、多根天线分别向每个天线附加不同延迟地发送,能够得到比其他物理信道高的频率分集效果。
另外,公共控制信道及专用控制信道用于假定使用公共导频信道求得的传播路径推定值的情况,因此,最好设定为与公共导频信道相同的最大延迟时间并进行发送。
但是,由于希望公共控制信道及专用控制信道在接收功率低时也能正确地接收信号,所以最好能得到频率分集效果,在优先考虑提高控制信道的接收性能时,在公共导频信道在同一组块中包含公共控制信道、专用控制信道及多播/广播信道的情况,最好通过设定为(n-1)T>1/Fc并进行发送,在控制信道中得到频率分集效果。
另一方面,在同一组块作为多用户分集使用时,由于需要通知实际进行适合多用户分集的通信(使(n-1)T<1/Fc进行通信)时的信号强度等,因此,最好设定为(n-1)T<1/Fc并进行发送。
因此,各物理信道的发送天线间的最大延迟时间(n-1)T与组块的频带宽度Fc的关系也可与图15所示的关系相同。
另外,多播/广播信道为了得到频率分集效果,最好设定为(n-1)T>1/Fc地进行通信。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在多用户分集区域将最大延迟时间设定为(n-1)T<1/Fc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在第五实施方式所述的无线发送机中,可在多用户分集区域使用权重运算部310通知的权重wm
另外,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第五实施方式中,对从具有n根发送天线的无线发送机按n根发送天线的每一个分别赋予规定的延迟时间并发送信号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这种构成。例如在无线发送机具有n根发送天线的情况,在无线发送机选择使用多用户分集时,也可对n根发送天线中的j根(j为整数,1≤j<n)发送天线分别赋予规定的延迟时间T′并发送信号。
采用这种构成的话,与使用全部的n根发送天线来发送信号的情况相比,从j根发送天线发送的信号的最大延迟时间(j-1)T′变小,可使传播路径的变动变得更小,因此,能得到良好的多用户分集效果。尤其是在j=1时,可减小延迟部的电路规模。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得到频率分集效果,前提条件是使最大延迟时间(n-1)T>1/Fc,但如第一实施方式所述,在物理信道被分配给跨过多个频率方向上的组块地进行通信时,物理信道的被分配的带宽BW成为得到频率分集效果的基准,因此,通过设定为最大延迟时间(n-1)T>1/BW,也可得到频率分集效果。
如果使用上述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无线发送机,在从n根发送天线发送信号时,选择使用频率分集还是使用多用户分集,基于该选择结果使从n根发送天线发送的信号的延迟时间变化,因此,可在不受传播路径的状态影响的情况下得到频率分集效果和多用户分集效果。
在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中,也可将用于实现图8、图10、图12、图13所示的纠错编码部13、调制部14、子载波分配部15、215、IFFT部16、并行串行转换部17、GI附加部18、延迟附加部19-1~19-3、循环延迟附加部119-1~119-3、合成部20、滤波器部21、D/A转换部22、相位旋转部219、权重运算部310、权重乘法部319的功能的程序记录在计算机可读的记录介质中后,将该记录在记录介质中的程序读入计算机系统中,通过执行该程序来进行无线发送机的控制。在此所说的计算机系统包含OS(操作系统)和外围设备等硬件。
所谓计算机可读的记录介质是指软盘、光磁盘、ROM、CD-ROM等移动式介质、以及内置于计算机系统中的硬盘等存储装置。另外,所谓计算机可读的记录介质还包括:像通过因特网等网路或电话线等通信线路发送程序时的通信线这样的在短时间内动态地保持程序的介质、以及像此时成为服务器或客户机的计算机系统内部的非易失性存储器这样的在固定时刻保持程序的介质。另外,上述程序可以是用于实现前面所述功能的一部分的程序,也可以是能通过与计算机系统中已经记录的程序组合来实现前面所述功能的程序。
以上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具体的构成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方式,也包含不脱离本发明主旨范围内的设计等。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可在使用多根发送天线向无线接收机发送信号的无线发送机及无线发送方法中应用,通过根据将发送信号利用频率分集发送还是利用多用户分集发送的情况来适当地设定延迟时间,可在不受传播路径的状态影响的情况下得到频率分集效果和多用户分集效果。

Claims (6)

1.一种发送控制方法,是按照沿着频率方向和时间方向分割的每个组块进行空隙分配的传送系统中的发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每当向多个发送天线发送输出信号时,使所述多个发送天线的各个输出信号产生延迟,当将所述组块的频带宽度设为Fc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延迟,以便根据对发送信号是采用频率分集进行发送还是采用多用户分集进行发送来使所述多个发送天线之间的最大延迟时间成为比1/Fc小的规定的第1值或者比1/Fc大的规定的第2值中的任一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多用户分集的情况下,进行定向性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信号,根据发送目的地的装置的移动速度来切换是采用频率分集进行发送还是采用多用户分集进行发送。
4.一种发送控制装置,是按照沿着频率方向和时间方向分割的每个组块进行空隙分配的传送系统中的发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控制装置具有:
每当向多个发送天线发送输出信号时,使所述多个发送天线的各个输出信号产生延迟的单元;以及
当将所述组块的频带宽度设为Fc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延迟,以便根据对发送信号是采用频率分集进行发送还是采用多用户分集进行发送来使所述多个发送天线之间的最大延迟时间成为比1/Fc小的规定的第1值或者比1/Fc大的规定的第2值中的任一个的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多用户分集的情况下,进行定向性控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信号,根据发送目的地的装置的移动速度来切换是采用频率分集进行发送还是采用多用户分集进行发送。
CN2011101156615A 2005-09-01 2006-09-01 发送控制方法以及发送控制装置 Active CN10214287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253194 2005-09-01
JP2005-253194 2005-09-01
JP2005-367860 2005-12-21
JP2005367860 2005-12-21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6800316012A Division CN101253705A (zh) 2005-09-01 2006-09-01 无线发送机及无线发送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42877A true CN102142877A (zh) 2011-08-03
CN102142877B CN102142877B (zh) 2012-09-12

Family

ID=37808966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156615A Active CN102142877B (zh) 2005-09-01 2006-09-01 发送控制方法以及发送控制装置
CN200910266387.4A Active CN101729118B (zh) 2005-09-01 2006-09-01 发送控制方法
CNA2006800316012A Pending CN101253705A (zh) 2005-09-01 2006-09-01 无线发送机及无线发送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66387.4A Active CN101729118B (zh) 2005-09-01 2006-09-01 发送控制方法
CNA2006800316012A Pending CN101253705A (zh) 2005-09-01 2006-09-01 无线发送机及无线发送方法

Country Status (12)

Country Link
US (4) US8098763B2 (zh)
EP (4) EP2164187B1 (zh)
JP (7) JP4477067B2 (zh)
CN (3) CN102142877B (zh)
AT (2) ATE549803T1 (zh)
DK (2) DK2280495T3 (zh)
EA (5) EA014593B1 (zh)
ES (2) ES2380451T3 (zh)
HK (1) HK1141153A1 (zh)
PL (2) PL2164187T3 (zh)
PT (2) PT2164187E (zh)
WO (1) WO2007026882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92938A (zh) * 2015-12-23 2018-07-17 英特尔Ip公司 在通信网络中发起和保护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传输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197482B2 (ja) * 2002-11-13 2008-12-17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基地局の送信方法、基地局の送信装置及び通信端末
PL2164187T3 (pl) * 2005-09-01 2012-07-31 Snaptrack Inc Sposób sterowania transmisją
PL2037592T3 (pl) * 2005-10-31 2012-07-31 Snaptrack Inc Odbiornik bezprzewodowy
CN101346919B (zh) * 2005-10-31 2013-01-30 夏普株式会社 无线发射机、无线通信系统及无线发送方法
DK2120365T3 (da) * 2005-12-20 2012-05-29 Sharp Kk Fremgangsmåde til transmissionsstyring, basisstation, mobil enhed og kommunikationssystem til forsinkelsesdiversitet
CN103354465A (zh) 2005-12-26 2013-10-16 夏普株式会社 无线发射机及无线发射方法
US8130858B1 (en) * 2007-05-30 2012-03-06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transmit diversity in OFDM systems
US8929325B2 (en) * 2008-02-01 2015-01-06 Apple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patial multiplexing-based multiple antenna broadcast/multicast transmission
US8428077B2 (en) * 2008-03-31 2013-04-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ynamic load balancing with E-AICH
EP2112775B1 (en) * 2008-04-25 2018-06-0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pensation for propagation delay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5066550B2 (ja) * 2008-09-25 2012-11-07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送信電力制御方法、基地局装置および移動局装置
WO2010101156A1 (ja) * 2009-03-05 2010-09-1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送信装置および受信装置
US8416072B2 (en) * 2009-11-23 2013-04-09 Versus Technology, Inc. Real-time method and system for locating a mobile object or person in a tracking environment while conserving electrical energy in a battery-operated tracking tag associated with the object or person
KR101559295B1 (ko) 2009-12-04 2015-10-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공간 분할 다중 사용자 다중 입력 다중 출력 방식을 이용하는 통신 시스템
CN102148658A (zh) 2010-02-10 2011-08-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分层映射的速率匹配权值校正方法和装置
JP2011211254A (ja) * 2010-03-26 2011-10-20 Kyocera Corp 携帯端末、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US8446872B2 (en) 2010-06-18 2013-05-21 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GmbH Communication terminal, communication device, method for data communication, and method for frequency allocation
CN102377466B (zh) * 2010-08-13 2014-04-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天线分集调度方法和装置
JP5625719B2 (ja) * 2010-10-08 2014-11-19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受信装置および無線受信方法
RU2474066C1 (ru) * 2011-09-06 2013-01-27 Владимир Константинович Гаврилов Способ телеграфной радиосвязи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его реализации
US9209950B2 (en) 2011-10-03 2015-12-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Antenna time offset in 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 and 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s
CN103731190B (zh) * 2012-10-16 2018-03-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信号传输方法、基站及系统
CN105530696B (zh) * 2015-12-11 2020-07-31 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用户干扰消除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5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140729A (en) * 1980-04-01 1981-11-04 Nec Corp Equalizer for transmission route length
EP0232626B1 (en) * 1985-12-26 1993-02-1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Method of digital signal transmission having a low error rate in the presence of multipath transmission
JP2746190B2 (ja) * 1995-04-27 1998-04-28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スペクトラム拡散通信装置
US6034987A (en) 1996-12-17 2000-03-07 Ericsson Inc. System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a received radio signal
US6160510A (en) 1997-07-03 2000-12-12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Delay line antenna array system and method thereof
US6131016A (en) * 1997-08-27 2000-10-10 At&T Cor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hancing communication reception at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rminal
SE513656C2 (sv) * 1997-11-21 2000-10-16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Förfarande och anordning för mottagning av radiosignaler med hjälp av antennlober
JP3718337B2 (ja) 1998-01-08 2005-11-24 株式会社東芝 適応可変指向性アンテナ
JP2000209017A (ja) 1999-01-20 2000-07-28 Fujitsu Ltd 無線基地局
KR100316777B1 (ko) * 1999-08-24 2001-12-12 윤종용 차세대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폐쇄 루프 전송 안테나 다이버시티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기지국 장치 및 이동국 장치
JP3732364B2 (ja) 1999-08-27 2006-01-05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通信端末装置及びチャネル推定方法
US6807145B1 (en) * 1999-12-06 2004-10-19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Diversity in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systems
JP2001168777A (ja) 1999-12-06 2001-06-2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通信端末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JP4495288B2 (ja) * 2000-01-18 2010-06-30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基地局装置、通信端末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JP4187377B2 (ja) * 2000-02-23 2008-11-26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送受信機及び電波放射方向制御方法
US7139324B1 (en) * 2000-06-02 2006-11-21 Nokia Networks Oy Closed loop feedback system for improved down link performance
WO2002007341A2 (en) 2000-07-14 2002-01-24 Ip.Access Ltd. Cellular radio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GB0017427D0 (en) * 2000-07-14 2000-08-30 Ip Access Ltd Cellular radio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US6731619B1 (en) 2000-08-02 2004-05-04 Ericsson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using one type of transmit diversity in a first time slot and a second type in an adjacent time slot
FR2813465B1 (fr) * 2000-08-29 2005-04-08 Mitsubishi Electric Inf Tech Methode d'estimation conjointe de canal et de direction d'arrivee
US7065156B1 (en) 2000-08-31 2006-06-20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Hopped delay diversity for multiple antenna transmission
US6842487B1 (en) * 2000-09-22 2005-01-1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yclic delay diversity for mitigat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in OFDM systems
JP3639521B2 (ja) * 2000-11-10 2005-04-20 株式会社ケンウッド ダイバーシティ受信機及び直交周波数分割多重信号受信方法
US7440509B2 (en) * 2001-06-21 2008-10-21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terference averag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164649B2 (en) 2001-11-02 2007-01-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Adaptive rate control for OFDM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149258B2 (en) * 2001-11-28 2006-12-12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imation of phase offset between communication channels
US7116944B2 (en) * 2002-02-07 2006-10-03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eedback error detec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s
EP1335552B1 (en) * 2002-02-07 2007-01-10 Mitsubishi Electr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entre Europe B.V. Estimation of channel response and of delay in multicarrier systems
US6862456B2 (en) 2002-03-01 2005-03-01 Cognio,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mproving range for multicast wireless communication
WO2004051882A1 (en) * 2002-12-04 2004-06-17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Delay diversity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0605860B1 (ko) * 2003-01-09 2006-07-3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4개의 송신 안테나를 사용하는 무선통신 시스템의 송신 장치 및 방법
US7406335B2 (en) * 2003-01-13 2008-07-29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Multiple antenna transmissions with deterministic phase differences
JP4247019B2 (ja) * 2003-03-24 2009-04-02 京セラ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機
JP2004320168A (ja) * 2003-04-11 2004-11-1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無線受信装置および無線受信方法
FI20030777A0 (fi) * 2003-05-22 2003-05-22 Nokia Corp Lähetysdiversiteetin kertaluvun ja lähetyshaarojen määritys
US20050048933A1 (en) * 2003-08-25 2005-03-03 Jingxian Wu Adaptive transmit diversity with quadrant phase constraining feedback
DE60307140T2 (de) 2003-09-30 2007-08-02 Ntt Docomo, Inc.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zyklischen verzögerungsdiversität
US8040986B2 (en) 2003-11-26 2011-10-18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Frequency-domain subchannel transmit antenna selection and power pouring for multi-antenna transmission
JP2005191997A (ja) 2003-12-26 2005-07-14 Sanyo Electric Co Ltd 受信方法および装置
FI20031912A0 (fi) * 2003-12-29 2003-12-29 Nokia Corp Menetelmä ja järjestelmä reaaliaikaisen tiedonsiirtopalvelun kontrolloimiseksi
US8194771B2 (en) * 2004-01-27 2012-06-05 Agere Systems Inc.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a multiple antenna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05081481A1 (en) * 2004-02-19 2005-09-01 Ntt Docomo, Inc. Channel estimator and method for estimating a channel transfer function an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pilot sequences
JP2005253194A (ja) 2004-03-04 2005-09-15 Yaskawa Electric Corp 固定子、可動テーブル、およびこれらを有するムービングマグネット型リニアモータ
US7447268B2 (en) * 2004-03-31 2008-11-04 Intel Corporation OFDM system with per subcarrier phase rotation
US8331377B2 (en) 2004-05-05 2012-12-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Distributed forward link schedulers for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8233555B2 (en) * 2004-05-17 2012-07-31 Qualcomm Incorporated Time varying delay diversity of OFDM
KR20050118031A (ko) * 2004-06-12 2005-12-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순환지연 다이버시티를 이용하여 방송 채널을 효율적으로전송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US7319868B2 (en) * 2004-09-27 2008-01-15 Telefon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Derivation of optimal antenna weights during soft handover
US7436903B2 (en) * 2004-09-29 2008-10-14 Intel Corporation Multicarrier transmitter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multiple data streams with cyclic delay diversity
US7953039B2 (en) * 2005-04-21 2011-05-31 Samsung Elecronic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channel estimation in a delay diversity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634290B2 (en) 2005-05-31 2009-12-15 Vixs Systems, Inc. Adjusting transmit power of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1248607B (zh) 2005-08-26 2013-08-28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一种在扩频通信系统中生成导频符号的方法及其基站
PL2164187T3 (pl) 2005-09-01 2012-07-31 Snaptrack Inc Sposób sterowania transmisją
US8139672B2 (en) 2005-09-23 2012-03-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ilot communication in a multi-antenn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PL2037592T3 (pl) * 2005-10-31 2012-07-31 Snaptrack Inc Odbiornik bezprzewodowy
US7672388B2 (en) * 2006-03-23 2010-03-02 Motorola, Inc. Method of providing signal diversity in an OFDM system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92938A (zh) * 2015-12-23 2018-07-17 英特尔Ip公司 在通信网络中发起和保护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传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00261441A1 (en) 2010-10-14
EP1921774A4 (en) 2011-02-23
DK2164187T3 (da) 2012-03-19
JP2010263644A (ja) 2010-11-18
JP2009260992A (ja) 2009-11-05
EA014591B1 (ru) 2010-12-30
JP2009022030A (ja) 2009-01-29
CN101729118B (zh) 2016-03-23
EA014593B1 (ru) 2010-12-30
US8625717B2 (en) 2014-01-07
EP2164187A3 (en) 2010-06-02
EA200802344A1 (ru) 2009-10-30
JP5107397B2 (ja) 2012-12-26
PL2280495T3 (pl) 2012-08-31
EP1921774B1 (en) 2016-07-20
CN102142877B (zh) 2012-09-12
EA200802342A1 (ru) 2009-10-30
EP2285012A1 (en) 2011-02-16
US20100157935A1 (en) 2010-06-24
JP4402151B2 (ja) 2010-01-20
JP5280169B2 (ja) 2013-09-04
US20100260287A1 (en) 2010-10-14
EP2164187A2 (en) 2010-03-17
CN101729118A (zh) 2010-06-09
PT2164187E (pt) 2012-05-07
EA014592B1 (ru) 2010-12-30
EP2164187B1 (en) 2012-02-08
EA200800453A1 (ru) 2008-08-29
EA014594B1 (ru) 2010-12-30
US8098763B2 (en) 2012-01-17
PT2280495E (pt) 2012-05-25
JP4842307B2 (ja) 2011-12-21
PL2164187T3 (pl) 2012-07-31
ATE549803T1 (de) 2012-03-15
EP1921774A1 (en) 2008-05-14
JP4481353B2 (ja) 2010-06-16
CN101253705A (zh) 2008-08-27
EA200802343A1 (ru) 2009-10-30
JP2009095044A (ja) 2009-04-30
US8170133B2 (en) 2012-05-01
US8116403B2 (en) 2012-02-14
JP4477080B2 (ja) 2010-06-09
DK2280495T3 (da) 2012-04-23
EP2280495A1 (en) 2011-02-02
JP4477067B2 (ja) 2010-06-09
JP2009022031A (ja) 2009-01-29
JP2008301530A (ja) 2008-12-11
HK1141153A1 (en) 2010-10-29
ES2380451T3 (es) 2012-05-11
ATE545214T1 (de) 2012-02-15
US20090135940A1 (en) 2009-05-28
WO2007026882A1 (ja) 2007-03-08
EP2280495B1 (en) 2012-03-14
ES2379569T3 (es) 2012-04-27
JPWO2007026882A1 (ja) 2009-03-26
EP2285012B1 (en) 2012-12-19
EA200802341A1 (ru) 2009-10-30
EA011429B1 (ru) 2009-0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42877B (zh) 发送控制方法以及发送控制装置
CN101346919B (zh) 无线发射机、无线通信系统及无线发送方法
KR101471009B1 (ko) 하향링크 mimo 전송 제어방법 및 기지국장치
JP4869778B2 (ja) 送信装置、受信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CN101394213A (zh) 一种时分双工方式频分复用系统的多天线通信方法
WO2013084693A1 (ja) 無線基地局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JP2009095044A5 (zh)
JP2016119649A (ja) 混合ビームフォーミング技術における共通信号伝送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009273186A (ja) 下りリンクmimo伝送制御方法および基地局装置
JP5085619B2 (ja) 送信装置、受信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Zhao et al. Multi-cell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scheme for next-generation cellular networks
Tissari et al. Distributed beamforming in OFDM-based systems over frequency-selective channel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HUAWEI TECHNOLOG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HARP CORPORATION

Effective date: 20130731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TO: 518129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0731

Address after: 518129 Bantian HUAWEI headquarters office building,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Shenzhen

Patentee after: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Address before: Japan Osaka

Patentee before: Sharp Corporation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803

Assignee: Apple Computer, Inc.

Assignor: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ontract record no.: 2015990000755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Transmission control method and transmission control devic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912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150827

LICC Enforcement, change and cancellation of record of contracts on the licence for exploitation of a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427

Address after: American California

Patentee after: Snaptrack, Inc.

Address before: 518129 Bantian HUAWEI headquarters office building,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Shenzhen

Patentee befor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