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17935A - 使用有机胶固定极片的动力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使用有机胶固定极片的动力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17935A
CN102117935A CN2009102144177A CN200910214417A CN102117935A CN 102117935 A CN102117935 A CN 102117935A CN 2009102144177 A CN2009102144177 A CN 2009102144177A CN 200910214417 A CN200910214417 A CN 200910214417A CN 102117935 A CN102117935 A CN 1021179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rganic gel
barrier film
pole
pole piece
electroly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21441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延铭
李俊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Coslight Batt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Coslight Batt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Coslight Batt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Coslight Batt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21441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17935A/zh
Publication of CN1021179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1793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使用有机胶固定极片的动力电池及其制造方法。极片的固定方法,正极片、隔膜和负极片之间通过涂覆有机胶进行粘结和固定,涂覆厚度0.1μm~10μm,有机胶是PVDF的NMP溶液,浓度0.1%~10%。使用有机胶固定极片的动力电池,采用上述方法得到卷芯,化成后通过加热引发电解液和有机胶聚合反应,加热温度60~100℃,时间4~6小时。本发明具备以下特性:1、良好的高温循环性能:正极是磷酸铁锂,常温循环3000次容量保持80%以上;2、高可靠性:电池的正负极片、隔膜使用有机胶粘结在一起,电池即使经过严重震动、颠簸或冲击,极片和隔膜之间的相对位置不会发生变化,不存在析锂或内部短路的问题。

Description

使用有机胶固定极片的动力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力电池及其制造方法,尤其是一种采用有机胶固定极片的方法以及采用该方法得到的长高温循环寿命、高可靠性的动力电池。
背景技术
随着电驱动技术的广泛应用,电力驱动即将成为人类使用的主要动力之一。而蒸汽机、内燃机等都是以燃烧方式作功,它们的应用虽然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但也对人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造成污染。伴随着世界性石油储量的逐渐减少,石油价格不断上升,环境污染更加严重,发展以蓄电池为主要动力源的交通工具已成为迫切需求,这对于全球性减少碳排放、推广应用清洁能源以及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中国已经成为石油进口大国,今后对进口石油的依赖还会进一步增加,中国的环境与能源问题对全球的影响也在不断增加。电动车的普及会使城市大气环境以及噪音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和改善;电动车会明显节能并减少对石油的依赖。试验数据证明,利用夜间电力充电可以使电动公交车的运行成本减小为燃油公交车的1/4。国外权威研究资料表明,城市夜间电力基本可以满足与现有汽车数量相同的电动车的充电需求,如果用电动车取代现有的燃油汽车,不仅可以明显缓和能源紧张,而且会使全球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少10%左右。
电动自行车作为轻便、经济的交通工具已经被人们广泛应用。去年我国的电动自行车产量达到40万辆,有400多家生产厂商。目前,研制生产电驱动自行车的关键部件集中到锂离子动力电池,其原因在于其它二次电池往往不能满足自行车轻巧、灵便的需要。
动力电池多在比较颠簸的环境中使用,例如汽车、电动自行车等,长期使用后电池的极片、隔膜之间容易产生位置移动的问题,导致电池产生析锂的问题或者引起正负极短路的危险,这也是目前行业内重点关注的一个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有机胶固定电池极片的方法以及采用该方法得到的长高温循环寿命、高可靠性的动力电池。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动力电池极片的固定方法,所述电池的正极片、隔膜和负极片之间通过有机胶进行粘结和固定。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正极片、隔膜和负极片上分别涂覆一层有机胶,涂覆厚度控制在0.1μm~10μm之间。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有机胶的涂覆方法包括含浸法、流延法和喷涂法。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有机胶是聚偏氟乙烯(PVDF)的N-甲基吡咯烷酮(NMP)溶液或者丙酮溶液,其浓度是0.1%~10%;
或者是聚氧化乙烯(PEO)的N-甲基吡咯烷酮溶液或者丙酮溶液,其浓度是0.1%~10%。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有机胶的溶液中添加有无机亚微米级金属氧化物,其重量比例是0~50%;
所述无机亚微米级金属氧化物包括铝氧化物、锆氧化物、硅氧化物、钛氧化物。
动力电池的制造方法,包括壳体、正极、负极、隔膜和电解液,包括以下主要步骤:
(1)将所述正极、隔膜和负极通过采用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粘结形成卷芯;
(2)将卷芯装入电池壳体内,然后封口、化成;
(3)化成后通过加热的方式引发电解液和有机胶涂层产生聚合反应,加热的温度范围控制在60~100℃之间,加热时间是4~6小时。
使用有机胶固定极片的动力电池,包括壳体、正极、负极、隔膜和电解液,所述正极是镍锰钴三元材料或者锰酸锂,或者是二种材料任意比例混合所得的材料;或者,正极是磷酸铁锂和镍锰钴三元材料任意比例混合所得的材料;
所述负极是人造石墨或者天然石墨;
所述隔膜是聚乙烯微孔隔膜或者聚丙烯微孔隔膜;或者是由聚乙烯微孔隔膜和聚丙烯微孔隔膜共同组成的多层隔膜;
将所述正极、负极、隔膜采用上述方法得到粘接为一体的卷芯,所述卷芯与壳体之间是电解液和有机胶聚合反应后形成的多孔聚合物。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卷芯采用叠片式结构或卷绕式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解液的溶剂是碳酸酯,电解质是锂盐。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壳是铝壳、钢壳或者聚合物包装膜。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电池具备以下特性:
1、良好的高温循环性能:对于正极材料是磷酸铁锂的电池,常温循环3000次容量保持80%以上,60℃高温循环2000次容量保持80%以上;对于正极无磷酸铁锂的电池,常温循环1000次容量保持80%以上,60℃高温循环1000次容量保持60%以上。
2、高可靠性:由于电池的正负极片、隔膜使用有机胶粘结在一起,电池即使经过非常严重的震动、颠簸、冲击等,极片和隔膜之间的相对位置不会发生变化,不存在析锂或内部短路的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动力电池极片的固定方法,电池的正极片、隔膜和负极片之间通过有机胶进行粘结和固定;所述正极片、隔膜和负极片上分别涂覆一层有机胶,涂覆厚度控制在0.1μm~10μm之间;有机胶的涂覆方法包括含浸法、流延法和喷涂法。有机胶是聚偏氟乙烯的N-甲基吡咯烷酮溶液或者丙酮溶液,其浓度是0.1%~10%;或者是聚氧化乙烯的N-甲基吡咯烷酮溶液或者丙酮溶液,其浓度是0.1%~10%。有机胶的溶液中添加有无机亚微米级金属氧化物,其重量比例是0~50%;无机亚微米级金属氧化物包括铝氧化物、锆氧化物、硅氧化物、钛氧化物。
动力电池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主要步骤:
(1)将所述正极、隔膜和负极通过采用上述任一项所述方法粘结形成卷芯;
(2)将卷芯装入电池壳体内,然后封口、化成;
(3)化成后通过加热的方式引发电解液和有机胶涂层产生聚合反应,加热的温度范围控制在60~100℃之间,加热时间是4~6小时。
使用有机胶固定极片的动力电池,包括壳体、正极、负极、隔膜和电解液,所述正极是镍锰钴三元材料或者锰酸锂,或者是二种材料任意比例混合所得的材料;或者,正极是磷酸铁锂和镍锰钴三元材料任意比例混合所得的材料。所述负极是人造石墨或者天然石墨。所述隔膜是聚乙烯微孔隔膜或者聚丙烯微孔隔膜;或者是由聚乙烯微孔隔膜和聚丙烯微孔隔膜共同组成的多层隔膜;将所述正极、负极、隔膜采用上述方法得到粘接为一体的卷芯,卷芯与壳体之间是电解液和有机胶聚合反应后形成的多孔聚合物。
本发明卷芯采用叠片式结构或卷绕式结构;电解液的溶剂是碳酸酯,电解质是锂盐;外壳是铝壳、钢壳或者聚合物包装膜。
本发明电池的制作流程如下:
正负极配料——正负极涂布——正负极片涂覆有机胶——正负极烘烤——正负极压光——正负极分切——正负极制片——隔膜涂覆有机胶——正负极卷绕(叠片)——封装——烘烤——注液——化成——高温聚合——真空密封——容量分选——成品。
实施例
本实施例制作的电池为叠片式6085120,容量为5Ah。
实施例1:正极使用镍锰钴酸锂,负极使用人造石墨,隔膜使用20μm单层聚乙烯隔膜,有机胶成分为PVDF5%,Al2O310%,溶液使用NMP溶液,有机胶涂层厚度为极片3μm,隔膜3μm,聚合温度70℃,聚合时间4h。
实施例2:正极使用磷酸铁锂,负极使用人造石墨,隔膜使用20μm单层聚乙烯隔膜,有机胶成分为PVDF5%,SiO210%,溶液使用NMP溶液,有机胶涂层厚度为极片3μm,隔膜3μm,聚合温度80℃,聚合时间4h。
对比例:正极使用镍锰钴酸锂,负极使用人造石墨,隔膜使用20μm单层聚乙烯隔膜,常规制作电池。
实施例与对比例测试结果见下表:
Figure G2009102144177D00051

Claims (10)

1.一种动力电池极片的固定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电池的正极片、隔膜和负极片之间通过有机胶进行粘结和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极片的固定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正极片、隔膜和负极片上分别涂覆一层有机胶,涂覆厚度控制在0.1μm~10μm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电池极片的固定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有机胶的涂覆方法包括含浸法、流延法和喷涂法。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极片的固定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有机胶是聚偏氟乙烯的N-甲基吡咯烷酮溶液或者丙酮溶液,其浓度是0.1%~10%;
或者是聚氧化乙烯的N-甲基吡咯烷酮溶液或者丙酮溶液,其浓度是0.1%~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力电池极片的固定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有机胶的溶液中添加有无机亚微米级金属氧化物,其重量比例是0~50%;
所述无机亚微米级金属氧化物包括铝氧化物、锆氧化物、硅氧化物、钛氧化物。
6.一种动力电池的制造方法,包括壳体、正极、负极、隔膜和电解液,其特征是包括以下主要步骤:
(1)将所述正极、隔膜和负极通过采用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粘结形成卷芯;
(2)将卷芯装入电池壳体内,然后封口、化成;
(3)化成后通过加热的方式引发电解液和有机胶涂层产生聚合反应,加热的温度范围控制在60~100℃之间,加热时间是4~6小时。
7.一种使用有机胶固定极片的动力电池,包括壳体、正极、负极、隔膜和电解液,其特征是:所述正极是镍锰钴三元材料或者锰酸锂,或者是二种材料任意比例混合所得的材料;或者,正极是磷酸铁锂和镍锰钴三元材料任意比例混合所得的材料;
所述负极是人造石墨或者天然石墨;
所述隔膜是聚乙烯微孔隔膜或者聚丙烯微孔隔膜;或者是由聚乙烯微孔隔膜和聚丙烯微孔隔膜共同组成的多层隔膜;
将所述正极、负极、隔膜采用权利要求6所述方法得到粘接为一体的卷芯,所述卷芯与壳体之间是电解液和有机胶聚合反应后形成的多孔聚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使用有机胶固定极片的动力电池,其特征是:所述卷芯采用叠片式结构或卷绕式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使用有机胶固定极片的动力电池,其特征是:所述电解液的溶剂是碳酸酯,电解质是锂盐。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使用有机胶固定极片的动力电池,其特征是:所述外壳是铝壳、钢壳或者聚合物包装膜。
CN2009102144177A 2009-12-31 2009-12-31 使用有机胶固定极片的动力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Pending CN10211793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144177A CN102117935A (zh) 2009-12-31 2009-12-31 使用有机胶固定极片的动力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144177A CN102117935A (zh) 2009-12-31 2009-12-31 使用有机胶固定极片的动力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17935A true CN102117935A (zh) 2011-07-06

Family

ID=442165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144177A Pending CN102117935A (zh) 2009-12-31 2009-12-31 使用有机胶固定极片的动力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17935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28727A (zh) * 2015-12-24 2016-03-23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隔膜上涂胶固定极片的卷绕式叠片电池制作方法
WO2022105323A1 (zh) * 2020-11-23 2022-05-27 重庆大学 一种毛细管或异型管内表面导电电极防短路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38960A (zh) * 2006-03-17 2007-09-19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非水电解质电池
CN101420052A (zh) * 2008-11-18 2009-04-29 深圳华粤宝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凝胶聚合物电池及其制作方法
CN101562262A (zh) * 2009-05-19 2009-10-21 深圳市普天通数码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38960A (zh) * 2006-03-17 2007-09-19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非水电解质电池
CN101420052A (zh) * 2008-11-18 2009-04-29 深圳华粤宝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凝胶聚合物电池及其制作方法
CN101562262A (zh) * 2009-05-19 2009-10-21 深圳市普天通数码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28727A (zh) * 2015-12-24 2016-03-23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隔膜上涂胶固定极片的卷绕式叠片电池制作方法
CN105428727B (zh) * 2015-12-24 2017-11-10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隔膜上涂胶固定极片的卷绕式叠片电池制作方法
WO2022105323A1 (zh) * 2020-11-23 2022-05-27 重庆大学 一种毛细管或异型管内表面导电电极防短路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319043B1 (ko) 전착 동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극 및 리튬 이온 이차 전지
CN103811727B (zh) 一种安全型锂离子电池正极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36504B (zh) 一种混合电容电池
CN106848259A (zh) 一种连续导电原位C/Ag,Zr/ZrF4复合氟化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JP5515267B2 (ja)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JP2008258055A (ja) 二次電池、及び車両
JP2014523068A (ja) 新規なポリマー電解質及びそれを含むリチウム二次電池
JP2008021614A (ja) 電池用電極
WO2021128002A1 (zh) 二次电池及含有该二次电池的装置
CN102881951A (zh) 具有高安全性的电容电池
CN101110477B (zh) 一种电化学储能与能量转换装置
CN109314203A (zh)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JP5776722B2 (ja)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WO2021127997A1 (zh) 二次电池及含有该二次电池的装置
CN103000385A (zh) 一种超级混合电容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CN102117935A (zh) 使用有机胶固定极片的动力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CN202917600U (zh) 一种铝塑包装锂离子高功率电池
WO2014087895A1 (ja) 蓄電装置、ハイブリッド車及び電動車両
CN113270571A (zh) 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和负极材料
CN111313081B (zh) 一种软包磷酸铁锂电池及其制作方法
JP7309263B2 (ja) 二次電池及び該二次電池を備える装置
CN103579665A (zh) 一种高低温兼顾的凝胶锂离子电池及其制作方法
CN107482186A (zh) 一种低温高倍率动力锂离子电池
KR20130026056A (ko) 복합식 동력전지 모듈
Kumar FY 2002 status report on the US department of energy electric and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ies researc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