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15578A - 一种超韧合金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超韧合金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15578A
CN102115578A CN2009102476524A CN200910247652A CN102115578A CN 102115578 A CN102115578 A CN 102115578A CN 2009102476524 A CN2009102476524 A CN 2009102476524A CN 200910247652 A CN200910247652 A CN 200910247652A CN 102115578 A CN102115578 A CN 1021155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paration
super tough
nanometer
tetramethyl
photostabiliz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24765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15578B (zh
Inventor
陈珍明
杨桂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Genius Advanced Material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Genius Advanced Material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Genius Advanced Material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Genius Advanced Material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910247652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15578B/zh
Publication of CN1021155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155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155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155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olyesters Or Polycarbonat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韧合金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为原位熔融缩聚,包括纳米端羧基丁腈橡胶分散、酯交换、预聚合及聚合四个步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只需很少量的纳米端羧基丁腈橡胶就能大幅度提高复合材料的断裂伸长率和冲击强度,尤其是低温时提高幅度更大,从而使得复合材料的具有更广泛的应用领域。

Description

一种超韧合金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合金的制备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超韧合金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酯是工程塑料中最为重要的成员之一。因其具有优良的性价比和良好的生物降解性而备受关注。半结晶芳香族聚酯的发展历程及应用尤其引人注意,20世纪50年代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70年代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相继工业化并得到很大应用,十几年前,介于PET和PBT之间的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因1,3-丙二醇来源上的巨大突破而使之成功工业化,如今,这三大聚酯在工程塑料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有关他们的研究也成为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和将来一段时间的重点。目前主要集中在合成方法自身的研究、结晶动力学方面的研究、共混和共聚的研究。后两者的研究主要目的是增韧,其中,共聚增韧已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如聚酯-醚弹性体的工业化。但共混由于第二或第三组员本身韧性的好坏以及与聚酯相容性的好坏,当然还包括加工方法的选取都直接影响最终的效果,这方面的研究虽很多但突破性的东西还鲜有报道。本发明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从加工方面和第二组员的选择上进行了深入探索,原位制备了一种超韧聚酯合金。简单的说就是在聚酯合成的酯交换与缩聚之间加入一种新型超韧聚合物纳米端羧基丁腈橡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加工性能优良、冲击强度高、低温韧性好的超韧合金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超韧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为原位熔融缩聚,包括以下步骤:
(1)纳米端羧基丁腈橡胶分散:将0.1-15重量份纳米端羧基丁腈橡胶与溶剂按重量比为1∶(50-200)混合进行超声分散20-25h,得到纳米端羧基丁腈橡胶悬浮液;
(2)酯交换:将对苯二甲酸二甲酯100重量份与二醇混合后加入第一催化剂0.1-1重量份,然后将混合溶液置于带搅拌装置的反应釜中,控制反应温度为140-205℃进行酯交换反应;
(3)预聚合:待酯交换反应中蒸出的甲醇量达理论值92%后,向溶液中补加第二催化剂0.1-1重量份、热稳定剂及光稳定剂,然后加入步骤(1)中制得的纳米端羧基丁腈橡胶悬浮液,将温度升至230-240℃,调节真空度至100Pa以下进行预缩聚反应0.5-3h;
(4)聚合:将反应釜温度升至245-270℃,调节真空度至20Pa以下进行缩聚反应3-6h,得到缩聚产物,于70-90℃真空干燥40-50h即得到超韧合金。
所述的纳米端羧基丁腈橡胶为粒径20-80nm,羧基含量为0.1-0.5wt‰的丁腈橡胶。
所述的二醇选自1,2-乙二醇、1,3-丙二醇或1,4-丁二醇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溶剂选自1,2-乙二醇、1,3-丙二醇、1,4-丁二醇、去离子水、乙醇、N,N-二甲基甲酰胺、甲苯、二甲亚砜、丙酮或环己烷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步骤(3)中蒸出甲醇的理论值为对苯二甲酸二甲酯摩尔量的两倍。
所述的第一催化剂与第二催化剂的具体物质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均选自醋酸类化合物、锑类化合物、钛类化合物或锗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醋酸类化合物选自醋酸锌,所述的锑类化合物选自三氧化二锑,所述的钛类化合物选自二氧化钛或钛酸四正丁酯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的锗类化合物选自二氧化锗。
所述步骤(3)中热稳定剂的加入量为酯交换后共混体系总重量的2‰-10‰,光稳定剂的加入量为酯交换后共混体系总重量的2‰-10‰。
所述的热稳定剂选自亚磷酸三苯酯、四(2,4-二-叔丁基苯)4,4’亚联苯基-二亚磷酸酯、抗氧剂168(亚磷酸三(2,4-二叔丁基苯基)酯),抗氧剂264(2,6-二叔丁基对甲苯酚),抗氧剂Topanol-A(2,4-二甲基-6-叔丁基苯酚)或抗氧剂IRGANOX 1330(3,3,3,5,5,5-六叔丁基-a,a,a-(1,3,5-三甲基苯-2,4,6-三基)三-p-甲酚)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光稳定剂选自光稳定剂944(聚-{[6-[(1,1,3,3,-四甲基丁基)-胺基]1,3,5,-三嗪-2,4-二基][(2,2,6,6-四甲基哌啶基)-亚胺基]-1,6-己烷二基-[(2,2,6,6-四甲基哌啶基)-亚胺基]}),光稳定剂622(聚[1-(2′-羟乙基)-2,2,6,6-四甲基-4-羟基哌啶丁二酸脂]),光稳定剂770(癸二酸双2,2,6,6-四甲基哌啶醇酯)或光稳定剂783(聚{[6-[(1,1,3,3-四甲基丁基)氨基]]-1,3,5-三嗪-2,4-双[(2,2,6,6,-四甲基-哌啶基)亚氨基]-1,6-己二撑[(2,2,6,6-四甲基-4-哌啶基)亚氨基]}与聚丁二酸(4-羟基-2,2,6,6-四甲基-1-哌啶乙醇)酯的复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步骤(2)中的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及二醇的摩尔比≤0.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制备的聚酯合金,由于纳米端羧基丁腈橡胶在基体中分散均匀,只需很少量的纳米端羧基丁腈橡胶就能大幅度提高复合材料的断裂伸长率和冲击强度,从而使得复合材料的具有更广泛的应用领域。采取上述方案制备的聚酯合金其断裂伸长率较同等条件下合成的纯聚酯提高了近3倍,冲击韧性提高了近10倍。尤其是低温时提高幅度更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超韧聚酯合金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为原位熔融缩聚,包括以下步骤:
(1)纳米端羧基丁腈橡胶分散:称取1,3-丙二醇50g,纳米端羧基丁腈橡胶1g,加入150ml单口烧瓶中超声分散24h,得到纳米端羧基丁腈橡胶悬浮液;
(2)酯交换:将对苯二甲酸二甲酯0.4mol及1,3-丙二醇0.8mol混合得到混合物,再加入对苯二甲酸二甲酯重量1‰的催化剂三氧化二锑,将上述原料加入至250ml带有搅拌装置的三颈烧瓶中,控制反应温度为205℃进行酯交换反应,待蒸出甲醇达理论值的92%以后即可进行下一步反应;
(3)聚合:酯交换蒸出甲醇达理论值92%后,向溶液中加入占对苯二甲酸二甲酯重量1‰的三氧化二锑及对苯二甲酸二甲酯重量2‰的二氧化钛作为催化剂,酯交换后共混体系总重量2‰的抗氧剂168及酯交换后共混体系总重量2‰的光稳定剂770,然后加入步骤(1)中制得的纳米端羧基丁腈橡胶悬浮液,缓慢升高温度到235℃,调节真空度到100Pa以下进行预缩聚反应1h,后升高温度到245℃,调节真空度至20Pa以下进行缩聚反应3h即得缩聚产物,将该产物于80℃真空干燥48h,即得超韧聚酯合金。
实施例2
一种超韧聚酯合金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为原位熔融缩聚,包括以下步骤:
(1)纳米端羧基丁腈橡胶分散:称取1,3-丙二醇100g,纳米端羧基丁腈橡胶2g,加入150ml单口烧瓶中超声分散24h,得到纳米端羧基丁腈橡胶悬浮液;
(2)酯交换:将对苯二甲酸二甲酯0.4mol及1,3-丙二醇0.8mol混合得到混合物,再加入对苯二甲酸二甲酯重量10‰的催化剂钛酸四正丁酯,将上述原料加入250ml带有搅拌装置的三颈烧瓶中,控制反应温度为140℃进行酯交换反应,待蒸出甲醇达理论值的92%以后即可进行下一步反应;
(3)聚合:酯交换蒸出甲醇达理论值92%后,向溶液中加入占对苯二甲酸二甲酯重量6‰的醋酸锌、4‰的醋酸镁作为催化剂,加入酯交换后共混体系总重量10‰的抗氧剂264及酯交换后共混体系总重量5‰的光稳定剂622,然后加入步骤(1)中制得的纳米端羧基丁腈橡胶悬浮液,缓慢升高温度到235℃,调节真空度到100Pa以下进行预缩聚反应1h,后升高温度到245℃,调节真空度至20Pa以下进行缩聚反应6h,得到缩聚产物,将该产物于80℃真空干燥48h,即得超韧聚酯合金。
实施例3
一种超韧聚酯合金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为原位熔融缩聚,包括以下步骤:
(1)纳米端羧基丁腈橡胶分散:称取1,3-丙二醇250g,纳米端羧基丁腈橡胶5g,加入500ml单口烧瓶中超声分散24h,得到纳米端羧基丁腈橡胶悬浮液;
(2)酯交换:将对苯二甲酸二甲酯0.4mol及1,3-丙二醇0.8mol混合得到混合物,再加入对苯二甲酸二甲酯重量3‰的催化剂二氧化锗,将上述原料加入500ml带有搅拌装置的三颈烧瓶中,控制反应温度为175℃进行酯交换反应,待蒸出甲醇达理论值的92%以后即可进行下一步反应;
(3)聚合:酯交换蒸出甲醇达理论值92%后,向溶液中加入占对苯二甲酸二甲酯重量3‰二氧化锗,4‰的三氧化二锑作为催化剂,体系总重量2‰的抗氧剂Topanol-A、8‰的四(2,4-二-叔丁基苯)4,4’亚联苯基-二亚磷酸酯作为热稳定剂,及体系总重量4‰光稳定剂622,然后加入步骤(1)中制得的纳米端羧基丁腈橡胶悬浮液,缓慢升高温度到235℃,调节真空度到100Pa以下进行预缩聚反应1h,后升高温度到270℃,调节真空度至20Pa以下进行缩聚反应5h得到缩聚产物,将该产物于80℃真空干燥48h,即得超韧聚酯合金。
实施例4
一种超韧聚酯合金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为原位熔融缩聚,包括以下步骤:
(1)纳米端羧基丁腈橡胶分散:称取1,4-丁二醇50g,纳米端羧基丁腈橡胶1g,加入100ml单口烧瓶中超声分散24h,得到纳米端羧基丁腈橡胶悬浮液;
(2)酯交换:将对苯二甲酸二甲酯0.4mol和1,4-丁二醇0.8mol混合得到混合物,再加入对苯二甲酸二甲酯重量5‰的二氧化钛作为催化剂,将上述原料加入250ml带有搅拌装置的三颈烧瓶中,控制温度为190℃进行酯交换反应,待蒸出甲醇达理论值的92%以后即可进行下一步反应;
(3)聚合:酯交换蒸出甲醇达理论值92%后,向溶液中加入占对苯二甲酸二甲酯重量5‰的催化剂钛酸四正丁酯,酯交换后共混体系总重量3‰的光稳定剂770及酯交换后共混体系总重量2‰的亚磷酸三苯酯,然后加入步骤(1)中制得的纳米端羧基丁腈橡胶悬浮液,缓慢升高温度到235℃,调节真空度到100Pa以下进行预缩聚反应1h,后升高温度到260℃,调节真空度至20Pa以下进行缩聚反应4.5h得到缩聚产物,将该产物于80℃真空干燥48h,即得超韧聚酯合金。
实施例5
一种超韧聚酯合金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为原位熔融缩聚,包括以下步骤:
(1)纳米端羧基丁腈橡胶分散:称取1,4-丁二醇100g,纳米端羧基丁腈橡胶2g,加入250ml单口烧瓶中超声分散24h,得到纳米端羧基丁腈橡胶悬浮液;
(2)酯交换:将对苯二甲酸二甲酯0.4mol和1,4-丁二醇0.8mol混合得到混合物,再加入对苯二甲酸二甲酯重量6‰的催化剂醋酸锌,将上述原料加入250ml带有搅拌装置的三颈烧瓶中,控制温度为140℃进行酯交换反应,待蒸出甲醇达理论值的92%以后即可进行下一步反应;
(3)聚合:酯交换蒸出甲醇达理论值92%后,向溶液中加入占对苯二甲酸二甲酯重量1‰的催化剂醋酸锌,酯交换后共混体系总重量2‰的抗氧剂IRGANOX 1330及酯交换后共混体系总重量5‰的光稳定剂770,然后加入步骤(1)中制得的纳米端羧基丁腈橡胶悬浮液,缓慢升高温度到235℃,调节真空度到100Pa以下进行预缩聚反应1h,后升高温度到270℃,调节真空度至20Pa以下进行缩聚反应3.5h得到缩聚产物,将该产物于80℃真空干燥48h,即得超韧聚酯合金。
实施例6
一种超韧聚酯合金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为原位熔融缩聚,包括以下步骤:
(1)纳米端羧基丁腈橡胶分散:称取1,4-丁二醇250g,纳米端羧基丁腈橡胶5g,加入500ml单口烧瓶中超声分散24h,得到纳米端羧基丁腈橡胶悬浮液;
(2)酯交换:将0.4mol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和0.8mol 1,4-丁二醇混合得到混合物,再加入对苯二甲酸二甲酯重量5‰的催化剂二氧化锗,将上述原料加入500ml带有搅拌装置的三颈烧瓶中,控制温度为205℃进行酯交换反应,待蒸出甲醇达理论值的92%以后即可进行下一步反应;
(3)聚合:酯交换蒸出甲醇达理论值92%后,向溶液中加入占对苯二甲酸二甲酯重量5‰的催化剂二氧化锗,酯交换后共混体系总重量4‰的亚磷酸三苯酯及酯交换后共混体系总重量2‰的光稳定剂622,然后加入步骤(1)中制得的纳米端羧基丁腈橡胶悬浮液,缓慢升高温度到235℃,调节真空度到100Pa以下进行预缩聚反应1h,后升高温度到260℃,调节真空度至20Pa以下进行缩聚反应3h得缩聚产物,将该产物于80℃真空干燥48h,即得超韧聚酯合金。
通过本实施方法1-6得到的聚酯合金经SEM、DSC、流变和力学性能分析表征可知,纳米端羧基丁腈橡胶在聚酯基体中均匀分散,其断裂伸长率和冲击强度显著提高,表1为实施例1-6聚酯合金室温(25℃)和低温(0℃)的断裂伸长率和冲击强度。
表1
  实例   断裂伸长率(%)(0℃)   缺口冲击强度(J/m)(0℃)   断裂伸长率(%)(25℃)   缺口冲击强度(J/m)(25℃)
  实施例1   92   18   95   20
 实施例2   115   50   150   30
 实施例3   190   90   200   85
 实施例4   100   75   107   87
 实施例5   157   240   185   110
 实施例6   196   345   205   302
对比例1
一种纯PTT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酯交换:将对苯二甲酸二甲酯0.4mol及1,3-丙二醇0.8mol混合得到混合物,再加入对苯二甲酸二甲酯重量1‰的催化剂三氧化二锑,将上述原料加入至250ml带有搅拌装置的三颈烧瓶中,控制反应温度为205℃进行酯交换反应,待蒸出甲醇达理论值的92%以后即可进行下一步反应;
(2)聚合:酯交换蒸出甲醇达理论值92%后,向溶液中加入占对苯二甲酸二甲酯重量1‰的三氧化二锑及2‰的二氧化钛作为催化剂,共混体系总重量2‰的抗氧剂168及共混体系总重量2‰的光稳定剂770,缓慢升高温度到235℃,调节真空度到100Pa以下进行预缩聚反应1h,后升高温度到245℃,调节真空度至20Pa以下进行缩聚反应3h得到缩聚产物,将该产物于80℃真空干燥48h,即得纯PTT材料。
对比例2
一种纯PBT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酯交换:将0.4mol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和0.8mol 1,4-丁二醇混合得到混合物,再加入对苯二甲酸二甲酯重量5‰的催化剂二氧化锗,将上述原料加入500ml带有搅拌装置的三颈烧瓶中,控制温度为205℃进行酯交换反应,待蒸出甲醇达理论值的92%以后即可进行下一步反应;
(2)聚合:酯交换蒸出甲醇达理论值92%后,向溶液中加入占对苯二甲酸二甲酯重量5‰的催化剂二氧化锗,体系总重量4‰的抗氧剂264及体系总重量2‰的光稳定剂944,缓慢升高温度到235℃,调节真空度到100Pa以下进行预缩聚反应1h,后升高温度到260℃,调节真空度至20Pa以下进行缩聚反应3h,得到缩聚产物,将该产物于80℃真空干燥48h,即得超韧聚酯合金。
表2为对比例1及对比例2测定的数据。
表2
  实例   断裂伸长率(%)(0℃)   缺口冲击强度(J/m)(0℃)   断裂伸长率(%)(25℃)   缺口冲击强度(J/m)(25℃)
  对比例1   57   9.5   75   12
  对比例2   65   40   88   45
实施例7
一种超韧聚酯合金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为原位熔融缩聚,包括以下步骤:
(1)纳米端羧基丁腈橡胶分散:将0.1g纳米端羧基丁腈橡胶与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按重量比为1∶50混合进行超声分散20h,得到纳米端羧基丁腈橡胶悬浮液;
(2)酯交换:将对苯二甲酸二甲酯100g与1,2-乙二醇混合后加入第一催化剂醋酸锌0.1g,然后将混合溶液置于带搅拌装置的反应釜中,控制反应温度为140℃进行酯交换反应;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及1,2-乙二醇的摩尔比为0.5;
(3)预聚合:待酯交换反应中蒸出的甲醇量达理论值92%后,向溶液中补加第二催化剂醋酸锌0.1g、酯交换后共混体系总重量2‰的抗氧剂264及酯交换后共混体系总重量2‰的光稳定剂944,然后加入步骤(1)中制得的纳米端羧基丁腈橡胶悬浮液,将温度升至230℃,调节真空度至100Pa以下进行预缩聚反应0.5h;
(4)聚合:将反应釜温度升至245℃,调节真空度至20Pa以下进行缩聚反应3h,得到缩聚产物,于70℃真空干燥40h即得到超韧合金。
实施例8
一种超韧聚酯合金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为原位熔融缩聚,包括以下步骤:
(1)纳米端羧基丁腈橡胶分散:将15g纳米端羧基丁腈橡胶与溶剂去离子水按重量比为1∶200混合进行超声分散25h,得到纳米端羧基丁腈橡胶悬浮液;
(2)酯交换:将对苯二甲酸二甲酯100g与1,4-丁二醇混合后加入第一催化剂钛酸四正丁酯1g,然后将混合溶液置于带搅拌装置的反应釜中,控制反应温度为205℃进行酯交换反应;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及1,4-丁二醇的摩尔比为0.1;
(3)预聚合:待酯交换反应中蒸出的甲醇量达理论值92%后,向溶液中补加第二催化剂二氧化钛1g、酯交换后共混体系总重量10‰的热稳定剂亚磷酸三苯酯及酯交换后共混体系总重量109‰的光稳定剂783,然后加入步骤(1)中制得的纳米端羧基丁腈橡胶悬浮液,将温度升至240℃,调节真空度至100Pa以下进行预缩聚反应3h;
(4)聚合:将反应釜温度升至270℃,调节真空度至20Pa以下进行缩聚反应6h,得到缩聚产物,于90℃真空干燥50h即得到超韧合金。

Claims (10)

1.一种超韧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为原位熔融缩聚,包括以下步骤:
(1)纳米端羧基丁腈橡胶分散:将0.1-15重量份纳米端羧基丁腈橡胶与溶剂按重量比为1∶(50-200)混合进行超声分散20-25h,得到纳米端羧基丁腈橡胶悬浮液;
(2)酯交换:将对苯二甲酸二甲酯100重量份与二醇混合后加入第一催化剂0.1-1重量份,然后将混合溶液置于带搅拌装置的反应釜中,控制反应温度为140-205℃进行酯交换反应;
(3)预聚合:待酯交换反应中蒸出的甲醇量达理论值92%后,向溶液中补加第二催化剂0.1-1重量份、热稳定剂及光稳定剂,然后加入步骤(1)中制得的纳米端羧基丁腈橡胶悬浮液,将温度升至230-240℃,调节真空度至100Pa以下进行预缩聚反应0.5-3h;
(4)聚合:将反应釜温度升至245-270℃,调节真空度至20Pa以下进行缩聚反应3-6h,得到缩聚产物,于70-90℃真空干燥40-50h即得到超韧合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韧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端羧基丁腈橡胶为粒径20-80nm,羧基含量为0.1-0.5wt‰的丁腈橡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韧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醇选自1,2-乙二醇、1,3-丙二醇或1,4-丁二醇中的一种或几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韧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溶剂选自1,2-乙二醇、1,3-丙二醇、1,4-丁二醇、去离子水、乙醇、N,N-二甲基甲酰胺、甲苯、二甲亚砜、丙酮或环己烷中的一种或几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韧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蒸出甲醇的理论值为对苯二甲酸二甲酯摩尔量的两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韧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催化剂与第二催化剂的具体物质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均选自醋酸类化合物、锑类化合物、钛类化合物或锗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醋酸类化合物选自醋酸锌,所述的锑类化合物选自三氧化二锑,所述的钛类化合物选自二氧化钛或钛酸四正丁酯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的锗类化合物选自二氧化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韧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热稳定剂的加入量为酯交换后共混体系总重量的2‰-1 0‰,光稳定剂的加入量为酯交换后共混体系总重量的2‰-1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韧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稳定剂选自亚磷酸三苯酯、四(2,4-二-叔丁基苯)4,4’亚联苯基-二亚磷酸酯、抗氧剂1 68(亚磷酸三(2,4-二叔丁基苯基)酯),抗氧剂264(2,6-二叔丁基对甲苯酚),抗氧剂Topanol-A(2,4-二甲基-6-叔丁基苯酚)或抗氧剂IRGANOX 1330(3,3,3,5,5,5-六叔丁基-a,a,a-(1,3,5-三甲基苯-2,4,6-三基)三-p-甲酚)中的一种或几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韧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稳定剂选自光稳定剂944(聚-{[6-[(1,1,3,3,-四甲基丁基)-胺基]1,3,5,-三嗪-2,4-二基][(2,2,6,6-四甲基哌啶基)-亚胺基]-1,6-己烷二基-[(2,2,6,6-四甲基哌啶基)-亚胺基]}),光稳定剂622(聚[1-(2′-羟乙基)-2,2,6,6-四甲基-4-羟基哌啶丁二酸脂]),光稳定剂770(癸二酸双2,2,6,6-四甲基哌啶醇酯)或光稳定剂783(聚{[6-[(1,1,3,3-四甲基丁基)氨基]]-1,3,5-三嗪-2,4-双[(2,2,6,6,-四甲基-哌啶基)亚氨基]-1,6-己二撑[(2,2,6,6-四甲基-4-哌啶基)亚氨基]}与聚丁二酸(4-羟基-2,2,6,6-四甲基-1-哌啶乙醇)酯的复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韧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及二醇的摩尔比≤0.5。
CN 200910247652 2009-12-30 2009-12-30 一种超韧合金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021155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910247652 CN102115578B (zh) 2009-12-30 2009-12-30 一种超韧合金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910247652 CN102115578B (zh) 2009-12-30 2009-12-30 一种超韧合金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15578A true CN102115578A (zh) 2011-07-06
CN102115578B CN102115578B (zh) 2013-06-12

Family

ID=442145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910247652 Active CN102115578B (zh) 2009-12-30 2009-12-30 一种超韧合金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15578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19971A (en) * 1985-03-29 1986-10-28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Linear polyester resin blends with high impact resistance
CN1281484A (zh) * 1997-12-10 2001-01-24 高级弹性体系统两合公司 羧化丁腈橡胶和聚酯热塑性聚合物的热塑性硫化体
JP2002294054A (ja) * 2001-03-30 2002-10-09 Polyplastics Co 光学系ハウジング部材用ポリブチレンテレフタレート系樹脂組成物及び成形品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19971A (en) * 1985-03-29 1986-10-28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Linear polyester resin blends with high impact resistance
CN1281484A (zh) * 1997-12-10 2001-01-24 高级弹性体系统两合公司 羧化丁腈橡胶和聚酯热塑性聚合物的热塑性硫化体
JP2002294054A (ja) * 2001-03-30 2002-10-09 Polyplastics Co 光学系ハウジング部材用ポリブチレンテレフタレート系樹脂組成物及び成形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15578B (zh) 2013-06-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08739B (zh) 低端羧基含量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制备方法
CN104448841B (zh) 一种聚乳酸乙醇酸与聚丙烯酸改进聚肽膜亲水性与柔顺性的方法
CN105440262A (zh) 一种超支化生物基环氧树脂的制备方法
CN107442177A (zh) 5‑羟甲基糠醛选择性加氢合成2,5‑呋喃二甲醇的方法
US20210213431A1 (en) Mixed-acid modified zinc-cobalt double metal cyanide catalyst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CN104479158A (zh) 一种聚对二氧环己酮与聚乙二醇改进聚肽膜亲水性与柔顺性的方法
CN103788600B (zh) 一种聚乳酸-聚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408012B (zh) 1,2-聚丁二烯橡胶增韧改性聚乳酸的制备方法
CN106243331B (zh) 一种聚呋喃二甲酸乙二醇酯的制备方法
US20120329924A1 (en) Biodegradable Composite, The Preparation Process Thereof, And A Disposable Article Made Therefrom
CN107936240A (zh) 一种聚羧酸减水剂用聚醚大单体的制备方法
CN106700046B (zh) 一种具有优良降解性的生物基共聚酯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64067B (zh) 一种具有抗紫外线功能的聚酯的制备方法
CN102115577B (zh) 一种聚酯-醚弹性体/蒙脱土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Li et al. Scalable Synthesis of Poly (ester-co-ether) Elastomers via Direct Catalytic Esterification of Terephthalic Acid with Highly Active Zr–Mg Catalyst
CN102226004B (zh) 一种改性聚乳酸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25411A (zh) 聚乳酸产品的生产方法
CN111378105A (zh) 生物质复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的制备方法
CN102115578B (zh) 一种超韧合金的制备方法
CN112980174A (zh) 高分子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56845A (zh) 一种高分子量脂肪族聚碳酸酯的制备方法
CN108409949B (zh) 一种2,5-呋喃二甲酸基共聚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704713A (zh) 一种用于聚酯合成的钛系催化剂及制备方法
CN114524922A (zh) 一种抗静电改性聚乳酸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59218A (zh) 一种聚对二氧环己酮与羧甲基壳聚糖改进聚肽膜亲水性与柔顺性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Preparation method of super tough alloy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202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612

Pledgee: Chu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Pledgor: Shanghai Jieshijie New Materials (Group) Co., 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1998000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