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13577A - 高仿手工茶叶杀青机 - Google Patents

高仿手工茶叶杀青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13577A
CN102113577A CN 201110065048 CN201110065048A CN102113577A CN 102113577 A CN102113577 A CN 102113577A CN 201110065048 CN201110065048 CN 201110065048 CN 201110065048 A CN201110065048 A CN 201110065048A CN 102113577 A CN102113577 A CN 1021135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rotating shaft
stir
pot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11006504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13577B (zh
Inventor
汪兴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1110065048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13577B/zh
Publication of CN1021135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135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135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135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茶叶杀青机或称炒茶机,特点是以类似手工杀青的原理进行茶叶杀青,提高杀青加工的质量;设备包括圆锅和加热圆锅的加热装置,圆锅中间位置设置转轴,转轴由驱动装置驱动,转轴的轴长方向大致平行于圆锅的口面,转轴上设置翻动部件,翻动部件一端与转轴连接、另一端的端面形状呈弧形并与圆锅内壁贴合;翻动部件翻炒茶叶时,由于圆锅的任何部位都有向下的弧度,所以被翻动部件翻起的茶叶更容易重新掉落到锅底,然后重复被翻起和掉落的过程。这样锅内所有茶叶受热和被翻起的几率大致相同,杀青加工的均匀性提高。

Description

高仿手工茶叶杀青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茶叶加工设备,具体就是茶叶杀青机或称炒茶机。
背景技术
绿茶加工的第一个环节是杀青,杀青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商品茶的品质。传统的杀青方法是投放一定量的鲜叶到圆锅内,在加热条件下通过人工手动翻炒,这样的加工方法加工的茶叶质量均匀,色泽、香气等各方面指标都很好;但是废功废时,劳动强度很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出现了很多机械杀青设备。其主要是分为滚筒式和槽形锅两类。滚筒式杀青机如申请号为200910306532.7的中国发明专利所介绍的:设置滚筒以及用于加热滚筒的装置,大量茶叶位于滚筒内,滚筒内壁具有导叶板,这样滚筒在受热状态下滚动实现对茶叶的翻炒和输送;其优点是加工能力大,但因为存料量大,并且只有滚筒两端能散发湿热气体,所以滚筒内湿热气散发不畅,茶叶闷黄、红叶、红梗经常发生。其所加工的茶叶品质较手工杀青大为降低。
槽形锅结构的杀青机如专利号为ZL2005201157 51.4的中国专利所示,固定的凹槽形锅体,其下设置加热装置,因为锅体本身是固定的,所以对茶叶的翻炒主要依靠转轴和转轴上固定的翻动板和/或杆实现,也就是转轴沿槽长方向布置,其上设置多个板和/或杆构成的翻动部件,在转轴转动时,翻动部件就随动而翻炒茶叶。这样的杀青机倒是利于散发茶叶的湿热气,但因为锅体本身固定,而翻动部件的运动轨迹也是固定的,所以翻动部件之间或者翻动部件与锅壁之间会长期停留茶叶,导致茶叶受热、翻炒很不均匀,时有焦叶的产生,产品品质自然较低,这也是最近几年该类杀青机使用量减少的原因。
由此可见,现有技术中始终没有一种能够模仿手工杀青或称炒茶工艺,达到手工杀青工艺水平的杀青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高仿手工茶叶杀青机,该设备以类似手工杀青的原理进行茶叶杀青,提高杀青加工的质量。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仿手工茶叶杀青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圆锅和加热圆锅的加热装置,圆锅中间位置设置转轴,转轴由驱动装置驱动,转轴的轴长方向大致平行于圆锅的口面,转轴上设置翻动部件,翻动部件一端与转轴连接、另一端的端面形状呈弧形并与圆锅内壁贴合。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翻动部件翻炒茶叶时,由于圆锅的任何部位都有向下的弧度,所以被翻动部件翻起的茶叶更容易重新掉落到锅底,然后重复被翻起和掉落的过程,这样锅内所有茶叶受热和被翻起的几率大致相同,杀青加工的均匀性提高,避免了现有槽形锅体内一端的茶叶与另一端的茶叶始终无法混合均匀的弊端。也就避免了茶叶被烧焦的可能,同时利用了槽形锅杀青时利于散发湿热气的优点,其加工的过程同时吸取了手工杀青和机械杀青的优点,杀青加工的质量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右视图;
图3是图1中的转轴和翻动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的A向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到3所示的一种高仿手工茶叶杀青机,包括一个圆锅10和加热圆锅10的加热装置11,圆锅10中间位置设置转轴20,转轴20由驱动装置21驱动,转轴20的轴长方向大致平行于圆锅10的口面,转轴20上设置翻动部件,翻动部件一端与转轴20连接、另一端的端面形状呈弧形并与圆锅10内壁贴合。也就是说转轴20由任意的现有技术固定并驱动,然后转轴20转动即可带动翻动部件动作,至于翻动部件可以是现有技术中的翻动板或者翻动杆或者二者的结合,只要是能够随转轴20运动而对茶叶起到翻炒作用的结构即可。
茶叶被翻炒时,由于圆锅10的任何部位都有向下的弧度,所以被翻动部件翻起的茶叶更容易重新掉落到锅底,而且都是向锅底下落,然后重复被翻起和掉落的过程,这样锅内所有茶叶受热和被翻起的几率大致相同,杀青加工的均匀性提高,避免了现有槽形锅体内一端的茶叶与另一端的茶叶始终无法混合均匀的问题,也就避免了茶叶焦边、焦头、起泡点的问题,同时翻炒动作起到散发湿热臭气的作用。
通常为了避免茶叶散落到锅外,所以圆锅10的尺寸会比翻动部件翻动的范围的尺寸大些,或者圆锅10口部连接口径吻合的筒体40,筒体40的部分板体41活动连接在筒体40上,板体41打开构成出料口、关闭构成筒体40的筒内壁,所构成的出料口位于翻动部件转动方向的前方;所述筒体40的筒壁上沿在翻动部件转动方向的前后两侧高、左右两侧低。
上述技术方案也即是将板体41设置在翻动部件向上翻炒茶叶的前方,最利于迅速出料。结合图1、2就是如图2中对应着转轴20逆时针旋转,出料口位于图2所示的右侧。文中都以此方向为前方。
如图1、2中所示,这样筒体40内壁更陡,更利于茶叶回落到锅底。如图2中所示的筒体40上设置承插板体41的插口,这样板体41插入该插口内时就构成筒体40的部分内壁,向上抽起板体41,则翻动部件翻起的茶叶就会从板体41下方掉出设备之外,这样杀青结束后出料分方便。由此可见所述的活动连接还可以是很多种现有的方式,例如板体41是扣锁在筒体40上的,或者板体41一侧铰接在筒体40上,相对一侧扣锁在筒体40上,或者如图示的插接在筒体40上等等。
筒体40上沿的位置高低,也就是筒体40上端沿口不是位于同一水平面的,而是如图2所示的呈船形,翻动部件翻炒茶叶的前后两侧筒壁40较高,也就是转轴20转动的切线方向筒体40筒壁的高度尺寸大,防止茶叶被翻出筒体40;沿转轴20两端位置的筒壁高度尺寸小,便于加料,这样使用方便,即使设备尺寸和产能增加的情况下也仍然保证加料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的翻动部件包括交替布置的翻动杆31和翻动板32,所述的翻动板32由天然弹性材料制成。也就是说转轴20上同时设置有翻动杆31和翻动板32,并且两者之间具有夹角。这样两者就在转轴20旋转的轨迹上先后行进的,而不是并排行进的,对茶叶起到功能不同而效果叠加的翻炒作用。翻动杆31作用在于将大约60-70%的鲜叶翻动,使鲜叶抛起,因为杆件之间有间隙,所以利于茶叶更好散发湿热气体。而翻动板32因为端部几乎贴近锅内壁的,所以能够将茶叶全部抄起,避免茶叶长时间接触锅壁而焦边、焦叶、起泡等。而本发明利用天然弹性材料制成翻动板32又是一大创新,这样就避免了刚性部件挂扫锅底时将茶叶刮碎或揉烂,保护茶叶外形,提高了茶叶的品质。
进一步的,所述的翻动部件包括至少两组翻动杆31,两组翻动杆31在转轴20上顺序布置,两组翻动部件间的夹角大致在180度;每组翻动杆31运动方向的后方设置翻动板32,翻动板32的板面与翻动杆31垂直。如图1、3,以设置两组翻动杆31为例,可以看出,两组翻动杆31位于同一平面、两个翻动板32也位于同一平面,翻动杆31和翻动板32,整体垂直交叉;同时两组翻动杆31在转轴20的轴向顺序布置、翻动板32也在转轴20轴向顺序布置。如图1所示,这样锅内左侧茶叶被翻起后,部分茶叶会落到另右侧,然后再被右侧翻动部件翻动落回左侧,如此往复,锅内茶叶就被翻炒地十分均匀了。
因翻动杆31的作用本身只需将大部分茶叶抄起,所以其端部形状没有特殊要求,而翻动板32自由端则呈与锅底弧面吻合的形状。本发明还特别强调:翻动板32位于翻动杆31运动方向的后方。也就是说翻动部件对茶叶的翻炒是先用翻动杆31疏松,然后利用翻动板32全部抛起,这与现有技术中通常先用板体抛起茶叶,待茶叶下落时掉落到杆体上实现茶叶分散、抖松的设备有着显著不同和技术进步。也就是现有技术中翻动杆位于翻动板运动方向的后方,这样虽然能满足分散和抖松茶叶的目的,但是由于茶叶受热后会变软且湿气很重,所以较为板结,当翻动板直接翻炒茶叶时,很容易将茶叶刮破或揉碎。影响茶叶的外观和整体品质。而本发明并未增加任何物理结构就解决了这个技术问题,并且效果显著。
或者所述的翻动部件包括四个翻动板32,两两翻动板32位于同一平面,两平面相互垂直,位于同一平面内的两翻动板32沿转轴20轴向顺序布置。
也就是前述的翻动杆31与翻动板32结合的方案中,相应的设置翻动杆31的两个位置也设置为翻动板32,也就是四个翻动板32而没有翻动杆31的结构。四个翻动板的位置如图1、2、3所示。这样也能起到将锅内左右两侧茶叶往复翻动,将茶叶翻炒均匀的作用,同时特别适合制作透气要求略低,但对茶叶的长直度要求较高的茶叶,也就是所制作的茶叶叶片顺直,很少卷曲。
如图1、3所示,翻动板32的优选结构是:所述的翻动板32板面由天然弹性材料制成。这样一是保证翻动板整体结构牢固,同时又节约天然弹性材料的用量。
最好是所述的翻动板32包括与转轴20固接的连杆33,连杆33自由端固接连接板34,所述的天然弹性材料为连接板34运动时迎着茶叶的板面上固定的棕榈叶或棕榈皮35藤条,当然现有技术中适用于炒茶的天然弹性材料还可以是竹片、木片等等多种方式之一及其结合。所述棕榈叶或棕榈皮35的构成的板面尺寸大于连接板34的板面尺寸。这样翻动板32的结构牢固,整体重量也降低,便于节能,同时不与茶叶接触的连杆33也便于湿热气的散发。棕榈叶或棕榈皮35的板面大于连接板34就保证了翻动板32与茶叶接触的部分仍然具有良好的弹性,避免刮伤茶叶。本发明的又一显著改进就在于选择棕榈叶或棕榈皮35作为天然弹性材料。首先是棕榈叶或棕榈皮取自自然生长的棕树,成本低廉。并且中国很多地区自古就有利用棕榈叶或棕榈皮制作蒸笼蒸制食品的经验,这就是利用棕榈叶或棕榈皮能保证在受热条件下不分解有害物质的性能。因此棕榈叶或棕榈皮既便宜,又安全环保。
至于翻动杆31,其具体的优选结构可以是:所述的每组翻动杆31包括位于前端的数个发散布置的杆体36,杆体36后端固接在门架37前端,门架37后端与转轴20固接。这样整个翻动杆36类似一个手掌的形状,这样杆体36长度适当,门架37又起到稳定地支撑,确保了翻动杆31的整体刚度和牢固性。避免较长的杆体36直接与转轴20焊接而容易被折断的问题。并且门架37也减小了翻动茶叶时的阻力,同时又确保对茶叶的有效疏松和翻炒。模拟了手动翻炒茶叶的过程。
进一步的,所述的杀青机包括机架50,圆锅10固定在机架50上部,中间部位设置加热装置11,驱动装置21包括电机22,电机22输出端与转轴20通过减速机构连接;电机22固定在电机安装板24上,电机安装板24一端与机架50下部铰接、另一端固接一螺母25,与螺母25配合的螺杆26上端穿连在机架50上的通孔中,螺杆26上设置限制螺杆26沿长度方向移动的限位部27和旋转螺杆26的手柄28。加热装置可以是电热丝或者利用管道蒸汽加热的装置,也可以是如图1所示的燃煤或柴火的装热结构,筒体40向下延伸,这样避免热量浪费,烟气通过烟囱12排放,生产环境清洁卫生。电机安装板24一端铰接一端设置螺母25和螺杆26就是为了转动手柄38,从而升降电机安装板24的高度,这样可以降低设备的加工精度,便于电机22和减速机构的相对位置调整。更好的是,电机安装板24端部焊接两耳部241,然后两耳部241之间设置可转动的杆件242,螺母25焊接在杆件242上,这样螺杆26旋转时,电机安装板24上下移动的余地可以更大。
所述的减速机构包括至少一组传动带连接的皮带轮,其中主动轮的直径小、从动轮直径大。本发明例举了设置两组皮带轮的结构,如图1、2所示,第一组皮带轮21``中,主动轮216与电机22输出端连接,并与较大的从动轮215由传动带214连接。从动轮215与第二组皮带轮21`的主动轮213同轴转动,主动轮213与较大的从动轮212由传动带211连接。这样的减速机构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至于设置几组皮带轮组通常根据传动比和设备体积等因素合理选择即可。并且设置这样的减速机构还可以利用螺杆26调整第一组皮带轮21``中的主动轮216的位置,从而便于传动带214的连接或拆卸。
本发明的又一改进在于,所述的杀青机包括使圆锅10与转轴20绕圆锅10的轴芯相对相对旋转的旋转机构。也就是说圆锅10绕其中垂线旋转;或者圆锅10固定,转轴20及其相连接的驱动装置21、翻动部件绕圆锅10的中垂线转动。最好旋转机构与驱动装置21的电机22传动连接。这样茶叶在圆锅10内受到各个方向的翻炒,杀青的均匀性较手工杀青都更高。至于旋转结构的具体形式则没有个要求,例如可以是将转轴20和减速机构、驱动机构21整体旋转的机构。或者是电机22驱动的齿轮,筒体40外壁沿轴向也设置齿轮,然后电机22驱动筒体40和圆锅10同步转动。
本发明利用机械结构模仿手工工艺,显著提高了茶叶杀青加工的工艺水平。

Claims (10)

1.一种高仿手工茶叶杀青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圆锅(10)和加热圆锅(10)的加热装置(11),圆锅(10)中间位置设置转轴(20),转轴(20)由驱动装置(21)驱动,转轴(20)的轴长方向大致平行于圆锅(10)的口面,转轴(20)上设置翻动部件,翻动部件一端与转轴(20)连接、另一端的端面形状呈弧形并与圆锅(10)内壁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仿手工茶叶杀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翻动部件包括交替布置的翻动杆(31)和翻动板(32),所述的翻动板(32)由天然弹性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仿手工茶叶杀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翻动部件包括至少两组翻动杆(31),两组翻动杆(31)在转轴(20)上顺序布置,两组翻动部件间的夹角大致在180度;每组翻动杆(31)运动方向的后方设置翻动板(32),翻动板(32)的板面与翻动杆(31)垂直;
或者所述的翻动部件包括四个翻动板(32),两两翻动板(32)位于同一平面,两平面相互垂直,位于同一平面内的两翻动板(32)沿转轴(20)轴向顺序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仿手工茶叶杀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翻动板(32)的板面由天然弹性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仿手工茶叶杀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翻动板(32)包括与转轴(20)固接的连杆(33),连杆(33)自由端固接连接板(34),所述的天然弹性材料为连接板(34)运动时迎着茶叶的板面上固定的棕榈叶或棕榈皮(35)或藤条,所述棕榈叶或棕榈皮(35)的构成的板面尺寸大于连接板(34)的板面尺寸。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仿手工茶叶杀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组翻动杆(31)包括位于前端的数个发散布置的杆体(36),杆体(36)后端固接在门架(37)前端,门架(37)后端与转轴(20)固接。
7.根据权利要求1到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高仿手工茶叶杀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锅(10)口部连接口径吻合的筒体(40),筒体(40)的部分板体(41)活动连接在筒体(40)上,板体(41)打开构成出料口、关闭构成筒体(40)的筒内壁,所构成的出料口位于翻动部件转动方向的前方;所述筒体(40)的筒壁上沿在翻动部件转动方向的前后两侧高、左右两侧低。
8.根据权利要求1到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高仿手工茶叶杀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杀青机包括机架(50),圆锅(10)固定在机架(50)上部,中间部位设置加热装置(11),驱动装置(21)包括电机(22),电机(22)输出端与转轴(20)通过减速机构连接;电机(22)固定在电机安装板(24)上,电机安装板(24)一端与机架(50)下部铰接、另一端固接一螺母(25),与螺母(25)配合的螺杆(26)上端穿连在机架(50)上的通孔中,螺杆(26)上设置限制螺杆(26)沿长度方向移动的限位部(27)和旋转螺杆(26)的手柄(28)。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高仿手工茶叶杀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速机构包括至少一组传动带连接的皮带轮,其中主动轮的直径小、从动轮直径大。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高仿手工茶叶杀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杀青机包括使圆锅(10)与转轴(20)绕圆锅(10)的轴芯相对旋转的旋转机构。
CN 201110065048 2011-03-17 2011-03-17 高仿手工茶叶杀青机 Active CN1021135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065048 CN102113577B (zh) 2011-03-17 2011-03-17 高仿手工茶叶杀青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065048 CN102113577B (zh) 2011-03-17 2011-03-17 高仿手工茶叶杀青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13577A true CN102113577A (zh) 2011-07-06
CN102113577B CN102113577B (zh) 2013-08-28

Family

ID=442125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110065048 Active CN102113577B (zh) 2011-03-17 2011-03-17 高仿手工茶叶杀青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13577B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16500A (zh) * 2013-08-09 2013-12-04 苏州市西山宏运材料用品厂 一种变色示温的杀青机
CN104738227A (zh) * 2015-03-31 2015-07-01 安徽国康农业有限公司 一种滚筒式茶叶炒干机
CN106857905A (zh) * 2017-03-23 2017-06-20 贵州省凤冈县永田露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茶叶加工方法
CN108253743A (zh) * 2018-01-17 2018-07-06 和县德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蔬菜种子的晾晒装置
CN108548589A (zh) * 2018-07-06 2018-09-18 安徽香妃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茶叶称重装置
CN108719509A (zh) * 2018-04-28 2018-11-02 凤冈县海山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茶叶炒制装置
CN109198066A (zh) * 2018-10-27 2019-01-15 王志忠 一种模拟手工加工的内部供热式茶热炒青设备
CN109221483A (zh) * 2018-10-26 2019-01-18 安徽宣城华阳茶叶机械有限公司 茶叶杀青锅
CN110326677A (zh) * 2019-07-11 2019-10-15 安徽农业大学 一种六安瓜片杀青、揉捻和理条一体机
CN112956548A (zh) * 2021-03-03 2021-06-15 张雪珠 一种纵向卷曲捋平式杀青造型茶叶处理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0259U (zh) * 1989-06-28 1990-01-03 毛伟光 一种名茶炒制机
CN2412394Y (zh) * 1999-12-14 2001-01-03 蒋华军 特种茶炒锅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0259U (zh) * 1989-06-28 1990-01-03 毛伟光 一种名茶炒制机
CN2412394Y (zh) * 1999-12-14 2001-01-03 蒋华军 特种茶炒锅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茶叶》 19831231 吕引璋 圆锅式炒茶机抄手型式的调查分析 第56-60页 1-10 , 第1期 *
《茶叶加工与加工机械》 19890831 吕增耕 一、茶叶杀青机(一)84型双锅杀青机 科学普及出版社 第44-47页 2-10 , 第1版 *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16500A (zh) * 2013-08-09 2013-12-04 苏州市西山宏运材料用品厂 一种变色示温的杀青机
CN104738227A (zh) * 2015-03-31 2015-07-01 安徽国康农业有限公司 一种滚筒式茶叶炒干机
CN106857905A (zh) * 2017-03-23 2017-06-20 贵州省凤冈县永田露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茶叶加工方法
CN106857905B (zh) * 2017-03-23 2019-11-19 贵州省凤冈县永田露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茶叶加工方法
CN108253743A (zh) * 2018-01-17 2018-07-06 和县德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蔬菜种子的晾晒装置
CN108719509A (zh) * 2018-04-28 2018-11-02 凤冈县海山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茶叶炒制装置
CN108548589A (zh) * 2018-07-06 2018-09-18 安徽香妃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茶叶称重装置
CN109221483A (zh) * 2018-10-26 2019-01-18 安徽宣城华阳茶叶机械有限公司 茶叶杀青锅
CN109198066A (zh) * 2018-10-27 2019-01-15 王志忠 一种模拟手工加工的内部供热式茶热炒青设备
CN110326677A (zh) * 2019-07-11 2019-10-15 安徽农业大学 一种六安瓜片杀青、揉捻和理条一体机
CN112956548A (zh) * 2021-03-03 2021-06-15 张雪珠 一种纵向卷曲捋平式杀青造型茶叶处理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13577B (zh) 2013-08-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13577B (zh) 高仿手工茶叶杀青机
CN202014548U (zh) 仿手工茶叶杀青机
TW201328646A (zh) 自動炒食機
CN204970919U (zh) 无烟节能自动化旋转移行和旋转开闭式烧烤用成套设备
CN207716789U (zh) 一种茶叶生产用均匀快速烘干装置
KR20120002238A (ko) 커피 로스터 및 그 운용방법
CN107951366A (zh) 一种智能烹调机及其烹调方法、盛菜方法
CN204813354U (zh) 一种卧式炒菜机
CN101919655B (zh) 炒菜机
CN111035199B (zh) 一种保健枕用菊花填料的加工方法
CN206137137U (zh) 一种带筛选的瓜子炒制机
CN111121413B (zh) 用于保健枕菊花填料加工的加工系统
CN203072818U (zh) 新型炒茶机
KR100852583B1 (ko) 회전 숯불 구이판
TW200920259A (en) Efficient power-saving oven
CN107543393A (zh) 一种带搅拌机构的烘干设备
CN201188852Y (zh) 摆杆转摇槽形锅体杀青理条机
CN111238214A (zh) 一种芝麻烘干系统
CN206284925U (zh) 一种可减少油烟的烧烤架
CN207501615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茶叶烘干机
CN209018538U (zh) 一种食品加工用调味料输送装置
CN207969993U (zh) 一种翻转炒菜装置
CN201759346U (zh) 炒菜机
CN206792238U (zh) 弧底方口槽式摇铲炒菜锅
CN110140862A (zh) 一种玉米片加工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