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07472A - 轮胎用模具 - Google Patents

轮胎用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07472A
CN102107472A CN2010105337352A CN201010533735A CN102107472A CN 102107472 A CN102107472 A CN 102107472A CN 2010105337352 A CN2010105337352 A CN 2010105337352A CN 201010533735 A CN201010533735 A CN 201010533735A CN 102107472 A CN102107472 A CN 1021074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mould
groove
tire
c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3373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07472B (zh
Inventor
小寺崇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1074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074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074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074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5/00Heating, cooling or curing, e.g. crosslinking or vulcanising;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35/02Heating or curing, e.g. crosslinking or vulcanizing during moulding, e.g. in a moul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3/00Moulds or cores;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9C33/10Moulds or cores;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incorporated vent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30/00Producing pneumatic or solid tyres or parts thereof
    • B29D30/06Pneumatic tyres or parts thereof (e.g. produced by casting, moulding, compression moulding, injection moulding, centrifugal casting)
    • B29D30/08Building ty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Heating, Cooling, Or Cur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轮胎用模具,使用该模具则难以产生剥落。该模具(18)具备:基部(28)、内表面形成型腔面(36)的芯部(30)、以及能够使空气流通的槽(32)。上述芯部(30)被固定于上述基部(28)。在上述芯部(30)与上述基部(28)之间形成有空隙(52)。上述芯部(30)具备并排排列的多个片(42)。在相邻的两个片(42)之间形成有缝隙(44)。该缝隙(44)从上述型腔面(36)朝向背面(50b)延伸。上述槽(32)将上述空隙(52)与外气连通。优选地,该轮胎用模具(18)还具备沟状的排气线(34)。该排气线(34)与上述槽(32)连结。

Description

轮胎用模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轮胎的硫化工序中所使用的模具。
背景技术
在轮胎的硫化工序中通常使用模具。片模和两半模具被用于该硫化工序。在硫化工序中,预成形的生胎被放入模具中。该生胎在被模具和气袋所包围的型腔中被加压并且加热。通过加压和加热使生胎的橡胶组成物在型腔内流动。通过加热橡胶产生交联反应而得到轮胎。在加压时,一旦在模具的型腔面与生胎之间残留有空气,则在轮胎的表面形成剥落。剥落使轮胎的质量降低。一般的模具具有排气孔。经过该排气孔来排出空气。
片模具有圆弧状的胎面组合模。通过排列多个组合模而形成环状的型腔面。组合模借助使用铸模的重力铸造或低压铸造而获得。有时也借助使用金属制铸模的精密铸造(所谓的压铸)来获得组合模。
组合模的与相邻的组合模相对置的面被称为“分割面”。在分割面和与该分割面相邻的另一分割面之间产生微小的间隙。经过该缝隙排出空气。借助该排出来防止剥落。
图7是表示以往的组合模2的剖视图。该图7中X方向是径向,Y方向是轴向。周向与X方向和Y方向垂直。该组合模2具备型腔面4。该型腔面4具备凸部6和凹部8。该凸部6对应于轮胎胎面的沟。借助该凸部6和凹部8在轮胎上形成胎面花纹。
组合模2具备基部10和芯部12。芯部12被固定于基部10。芯部12包括沿轴向并排排列的多个片14。在该模具中通过将上述片14组合而在芯部12的内表面形成型腔面4。
虽未图示,但在相邻的两个片14之间夹着垫片。垫片能够在上述片14之间形成缝隙16。缝隙16沿周向延伸。缝隙16能够有助于空气的排出。这样的模具在日本特开2009-23231公报中被公开。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3231号公报
在具有排气孔的模具中,橡胶组成物流入该排气孔中而产生挤出胶。挤出胶损害轮胎的外观。虽然通过切削能够除去挤出胶,然而该切削需要花费工夫。发生了交联反应的橡胶组成物有时会残存于排气孔中。由于残存而阻碍空气的排出,从而产生剥落。出于抑制剥落的目的而进行排气孔的清洗。该清洗需要花费工夫。
在经过分割面彼此的间隙来排出空气的模具中,分割面附近的空气被充分地排出。然而,在距离分割面较远的位置由于空气的残留而易产生剥落。
在图7表示的组合模2中,离分割面(未图示)较远的位置存在的空气通过缝隙16而移动。空气到达分割面后被排出。组合模2的与外气连通的部分只限于该分割面。在该模具中提高空气的排出性能受到限制。
如上所述,在该模具中是通过垫片在相邻的两个片14之间形成有缝隙16。通过该垫片控制缝隙16的宽度。由于缝隙16的宽度很微小,因此该控制是极其困难的。有时相邻的两个片14在其局部产生接触。该接触会影响空气的排出。在该模具中有时因空气的残留而发生剥落。
上述芯部12有时是用材质不同的多个片14构成的。在该模具中是利用各个片14热膨胀的差异,来控制缝隙16的宽度。然而由于缝隙16的宽度很微小,因此该控制是极其困难的。有时相邻的两个片14在其局部产生接触。该接触会影响空气的排出。在该模具中有时因空气的残留而发生剥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难以产生剥落的轮胎用模具。
本发明涉及的轮胎用模具具备:基部、内表面形成型腔面的芯部、以及能够使空气流通的槽。上述芯部被固定于上述基部。在上述芯部与上述基部之间形成有空隙。上述芯部具备并排排列的多个片。在相邻的两个片之间形成有缝隙。该缝隙从上述型腔面朝向背面延伸。上述槽将上述空隙与外气连通。
优选地,该轮胎用模具还具备沟状的排气线。该排气线与上述槽连结。
优选地,在该轮胎用模具中,上述槽是非贯通的孔。上述槽也可以做成贯通上述多个片的孔。
优选地,在该轮胎用模具中,上述排气线从上述槽朝向径向外侧延伸。
本发明涉及的轮胎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工序:
(1)通过预成形而获得生胎的工序;
(2)在轮胎用模具中放入上述生胎的工序,其中,轮胎用模具具备:基部、内面形成型腔面的芯部、以及能够使空气流通的槽,上述芯部被固定于上述基部,在上述芯部与上述基部之间形成有空隙,上述芯部具备并排排列的多个片,在相邻的两个片之间形成有缝隙,该缝隙从上述型腔面朝向背面延伸,上述槽将上述空隙与外气连通;
(3)上述生胎在模具内被加压和加热的工序。
在本发明涉及的轮胎用模具中,槽将芯部与基部之间形成的空隙与外气连通。该槽能够有助于空气的排出。在该模具中不易使轮胎产生剥落。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轮胎用模具的局部的剖视图。
图2是表示图1的模具的组合模的俯视图。
图3是沿着图2的Ⅲ-Ⅲ线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图3的局部的放大剖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轮胎用模具的组合模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图5的局部的放大剖视图。
图7是表示以往的组合模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2、20、56…组合模;4、36、66…型腔面;10、28、58…基部;12、30、60…芯部;14、42、72…片;16、44、74…缝隙;18、54…模具;22…侧板;24…胎唇环;32、62、62a、62b…槽;34、34a、34b、64、64a、64b…排气线;52、82、82a、82b…空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适合的附图基于优选实施方式详细地说明本发明。
图1表示的轮胎用模具18具备:胎面组合模20、上下一对侧板22和上下一对胎唇环24。用符号R表示的是生胎(未交联轮胎)。组合模20与生胎R抵接能够形成轮胎的胎面。侧板22实质上是环状。侧板22与生胎R抵接能够形成轮胎的胎侧部。胎唇环24实质上是环状。胎唇环24与生胎R抵接能够形成轮胎的胎圈。该模具18是所谓的“片模”。在图1中X方向是径向、Y方向是轴向。周向与X方向和Y方向垂直。
图2表示构成图1的模具18的组合模20的俯视图。在该图2中,相对于纸面垂直的方向是轴向。用双箭头A表示的方向是周向。
组合模20的平面形状实质上为圆弧状。在该模具18中多个组合模20被配置成环状。组合模20的数量通常为3以上且20以下。在该组合模20被装入模具18时,该组合模20的侧面26与其相邻配置的另一组合模20相对置。该侧面26被称为分割面。
图3表示沿着图2的Ⅲ-Ⅲ线的组合模20的剖视图。图4是表示该图3的组合模20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在该图3和图4中,X方向是径向、Y方向是轴向。周向与X方向和Y方向垂直。
组合模20具备:基部28、芯部30、槽32以及排气线34。基部28围绕在芯部30的周围。基部28由金属材料构成。代表性的金属材料是铝合金。
芯部30被固定于基部28。在芯部30的内表面形成有型腔面36。型腔面36具备凸部38和凹部40。凸部38与轮胎胎面的沟对应。借助该凸部38和凹部40在轮胎上形成胎面花纹。凸部38和凹部40的形状是根据胎面花纹而适宜地决定。另外,图1中省略了凸部38和凹部40的图示。
芯部30具备多个片42。上述片42沿轴向并排排列。各片42是板状。片42由金属材料构成。代表性的金属材料是铝合金。如图所示,在该模具18中,芯部30由23枚片42构成。该片42的数量可适宜地决定。
在该模具18中,相邻的两个片42之间形成有缝隙44。缝隙44是微小的间隙。缝隙44一直到达型腔面36。由于芯部30由23枚片42构成,因此在该芯部30上形成有22条缝隙44。虽未图示,然而该芯部30还具备被相邻的两个片42夹持的垫片。由该垫片形成缝隙44。另外,也可以不在该芯部30中设置垫片而形成缝隙44。
槽32沿轴向延伸。在组合模20的上表面46a和下表面46b分别设置有槽32的口部48。槽32将组合模20贯通。槽32是贯通孔。槽32的截面形状是圆形。在该模具18中可以将该截面形状做成三角形,也可以做成四边形。该截面形状可适宜地决定。槽32能够使空气流通。
排气线34是沟状。排气线34的截面形状是半圆形。该截面形状可适宜地决定。排气线34能够使空气流通。排气线34与槽32的口部48的局部连结。
位于上侧的排气线34a(上部排气线)沿着组合模20的上表面46a。如图2所示,上部排气线34a从槽32朝向径向外侧延伸。位于下侧的排气线34b(下部排气线)沿着组合模20的下表面46b。虽未图示,但下部排气线34b是从槽32朝向径向外侧延伸。
如图2所示,在该模具18中,在一个组合模20上设置有四个槽32。设置在一个组合模20上的槽32的数量可适宜地决定。上述槽32沿周向隔开间隔地配置。这些槽32位于同一圆周上。上述上部排气线34a和下部排气线34b分别与该槽32连结,因此在该组合模20上设置有四个上部排气线34a和四个下部排气线34b。另外,在该模具18中,设置于组合模20的多个槽32可以以同心圆状配置成两列。上述槽32还可以以同心圆状配置三列以上。上述槽32可以任意配置。
在使用该模具18的轮胎制造方法中,通过预成形能够获得生胎R(未硫化轮胎)。该生胎R在打开模具18且气袋收缩的状态下被放入模具2。关闭模具2并使气袋膨胀。生胎R被气袋按压于模具18的型腔面36而被加压。图1表示该状态的生胎R。同时生胎R被加热。通过加压和加热使橡胶组成物流动。通过加热使橡胶产生交联反应而获得轮胎。生胎R加压加热的工序被称为硫化工序。也可以代替气袋而使用型芯。
该模具18中,在芯部30的上表面50a与基部28之间存在有微小的间隙。在芯部30的背面50b与基部28之间存在有微小的间隙。芯部30的下表面50c与基部28之间存在有微小的间隙。在本说明书中,将该微小的间隙称为空隙52。换而言之,该组合模20在芯部30与基部28之间具备空隙52。该空隙52的构成包括:沿着上表面50a延伸的空隙52a、沿着背面50b延伸的空隙52b、沿着下表面50c延伸的空隙52c。
在该模具18中,形成于芯部30的缝隙44从型腔面36朝向芯部30的背面50b延伸。在硫化工序中,生胎R与型腔面36之间的空气通过缝隙44而移动,并被导入空隙52。空气通过该空隙52而移动。空气到达分割面26后被排出。
缝隙44沿周向延伸。虽未图示,但缝隙44一直到达分割面26。在缝隙44中移动的空气的一部分未被导入空隙52而是到达分割面26而被排出。
在该模具18中,槽32将芯部30贯通。换而言之,使该槽32整体干涉芯部30。该槽32将空隙52与外气连通。在空隙52中移动的空气的一部分被导入槽32。空气通过槽32而移动。空气到达槽32的口部48后被排出。槽32能够有助于空气的排出。该模具18的空气排出性能优越。借助该模具18能够有效地防止剥落。另外,也可以以使该槽32的局部干涉芯部30的方式设置于该组合模20。
在该模具18中是将槽32配置在不干涉型腔面36的位置。优选地,从型腔面36到位于槽32径向内侧的边缘的长度(图4中用双箭头LA表示的长度)为1mm以上。从促进空气排出的观点出发,槽32优选配置在型腔面36与空隙52b之间。根据该观点,优选为,以使上述长度LA小于或等于从型腔面36到空隙52b的长度(图4中用双箭头LB表示的长度)的方式配置槽32。
该模具18中,槽32将构成芯部30的多个片42贯通。槽32将缝隙44与外气连通。在缝隙44中移动的空气的一部分被导入槽32。空气通过槽32而移动。空气到达槽32的口部48而被排出。槽32能够有助于空气的排出。该模具18的空气排出性能优越。借助该模具18能够有效地防止剥落。
在该模具18中,除分割面26以外空气也能从槽32排出。通过分割面26和槽32的协同作用,该模具18能够将空气充分地排出。该模具18的空气排出性能优越。借助该模具18能够有效地防止剥落。
如上所述,排气线34与槽32的口部48的局部连结。该排气线34向径向外侧延伸。该排气线34能够有助于将到达槽32的口部48的空气的排出。该模具18能够进一步提高空气的排出性能。借助该模具18能够进一步有效地防止剥落。
在该模具18中,上部排气线34a是沟状,因此即使组合模20的上表面46a被构成扇形体(未图示)的部件覆盖也能够排出空气。下部排气线34b是沟状,因此组合模20的下表面46b被构成扇形体的部件覆盖也能够排出空气。该模具18的空气排出性能优越。借助该模具18能够有效地防止剥落。
图4中双箭头S表示槽32的大小。如上所述,槽32的截面形状是圆形。该大小S表示槽32的直径。双箭头D表示排气线34的深度。该深度D用从排气线4的边缘E至底部B的距离表示。
从促进空气排出的观点出发,在该模具18中,槽32的大小S优选为0.1mm以上,更优选为5mm以上。从能够适宜地保持组合模20的强度的观点出发,该槽32的直径S优选为100mm以下,更优选为50mm以下。
从促进空气排出的观点出发,在该模具18中,排气线34的深度D优选为0.1mm以上,更优选为5mm以上。从能够适宜地保持组合模20的强度的观点出发,该排气线34的深度D优选为100mm以下,更优选为50mm以下。
从促进空气排出的观点出发,在该模具18中,该槽32的截面积优选为7.9×10-3mm2以上,更优选为20mm2以上。从能够适宜地保持组合模20的强度的观点出发,该槽32的截面积优选为7900mm2以下,更优选为2000mm2以下。
从促进空气排出的观点出发,在该模具18中,设置在一个组合模20上的槽32的数量优选为1以上,更优选为2以上。从能够适宜地保持组合模20的强度的观点出发,该槽32的数量优选为100以下,更优选为50以下。从排出空气的观点出发,优选该槽32上连结有排气线34。
如上所述,在该模具18中,设置于组合模20的四个槽32沿周向隔开间隔地配置。在该模具18中,在组合模20的内部移动的空气的流动状态是稳定的。上述槽32的配置能够促进空气的排出。该模具18的空气排出性能优越。利用该模具18则难以产生剥落。
图2中双箭头L表示相邻的两个槽32的间隔。用点P表示的是槽32的中心。该间隔L通过测量两个槽32的中心P之间的距离而获得。具有适宜的间隔L的组合模20除了具有适度的强度外,还能够有助于空气有效地排出。根据该观点,该间隔L优选为1mm以上,更优选为5mm以上。该间隔L优选为1000mm以下,更优选为100mm以下。
图5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轮胎用模具54的组合模56的剖视图。图6是表示该图5的组合模56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在该图5和图6中,X方向是径向,Y方向是轴向。周向与X方向和Y方向垂直。虽未图示,然而该模具54除了该组合模56以外,还具备上下一对侧板、和上下一对胎唇环。该模具54除了组合模56以外,其余构成与图1表示的模具18的构成相同。
组合模56的平面形状实质上是圆弧状。组合模56具备基部58、芯部60、槽62以及排气线64。基部58围绕在芯部60的周围。基部58由金属材料构成。代表性的金属材料是铝合金。
芯部60被固定于基部58。在芯部60的内表面形成有型腔面66。型腔面66具备凸部68和凹部70。凸部68与轮胎胎面的沟对应。借助该凸部68和凹部70,在轮胎上形成胎面花纹。
芯部60具备多个片72。上述片72沿轴向并排排列。如图所示,在该模具54中,芯部60由23枚片72构成。各片72是板状。片72由金属材料构成。代表性的金属材料是铝合金。
在该模具54中,在相邻的两个片72之间形成缝隙74。缝隙74是微小的间隙。缝隙74一直到达型腔面66。缝隙74沿周向延伸。芯部60由23枚片72构成,因此在该芯部60上形成有22条缝隙74。
槽62沿轴向延伸。槽62不贯通组合模56。槽62具有底76。槽62是非贯通的孔。虽未图示,但该槽62的截面形状是圆形。该槽62能够使空气流通。在该模具54中设置有:从组合模56的上表面78a向轴向下方延伸的上部槽62a、从该组合模56的下表面78b向轴向上方延伸的下部槽62b。
排气线64是沟状。虽未图示,然而该排气线64的截面形状是半圆形。在该组合模56上设置有沿着上表面78a延伸的上部排气线64a、和沿着下表面78b延伸的下部排气线64b。上部排气线64a与上部槽62a的口部80的局部连结。上部排气线64a从上部槽62a向径向外侧延伸。下部排气线64b与下部槽62b的口部80的局部连结。下部排气线64b从下部槽62b向径向外侧延伸。
虽未图示,但在该模具54中,在一个组合模56上设置有四个上部槽62a。上述上部槽62a沿周向隔开间隔地配置。这些上部槽62a位于同一圆周上。上述上部排气线64a与上部槽62a连结,因此在该组合模56上设置有四个排气线64a。另外,该模具54中是在组合模56上设置多个上部槽62a,然而也可以以同心圆状配置成两列。上述上部槽62a还可以以同心圆状配置三列以上。上述上部槽62a可以任意配置。
虽未图示,但在该模具54中,在一个组合模56上设置有四个下部槽62b。上述下部槽62b沿周向隔开间隔地配置。这些下部槽62b位于同一圆周上。上述下部排气线64b与下部槽62b连结,因此在该组合模56上设置有四个下部排气线64b。另外,也可以在该模具54中,在组合模56上设置多个下部槽62b,并以同心圆状配置成两列。上述下部槽62b还可以以同心圆状配置三列以上。上述下部槽62b可以任意配置。
在使用该模具54的轮胎的制造方法中,与使用图1表示的模具18的轮胎的制造方法相同,进行轮胎制造。通过预成形获得的生胎R(未硫化轮胎)在打开模具54且气袋收缩的状态下被放入模具54。关闭模具54并使气袋膨胀。生胎R被气袋按压于模具54的型腔面66而被加压。同时生胎R被加热。通过加压和加热使橡胶组成物流动。通过加热使橡胶产生交联反应而获得轮胎。
在该模具54中,组合模56在芯部60与基部58之间具备作为微小的间隙的空隙82。形成于芯部60的缝隙74从型腔面66朝向芯部60的背面84延伸。在硫化工序中,生胎R与型腔面66之间的空气通过缝隙74而移动,并被导入到空隙82中。空气通过该空隙82而移动。空气到达分割面(未图示)后被排出。
缝隙74沿周向延伸。虽未图示但缝隙74一直到达分割面。在缝隙74中移动的空气的一部分未被导入空隙82而是到达分割面并被排出。
在该模具54中,槽62的局部干涉芯部60。该槽62将空隙82与外气连通。在空隙82中移动的空气的一部分被导入到槽62中。空气通过槽62而移动。空气到达槽62的口部80并被排出。槽62能够有助于空气的排出。该模具54的空气排出性能优越。借助该模具54能够有效地防止剥落。另外,还可以构成为通过调整该槽62的长度能够使该槽62将缝隙74与外气连通。
在该模具54中,空隙82的构成包括:位于芯部60的背面84与基部58之间的空隙82a、位于该芯部60的侧面与基部58之间的空隙82b。在该模具54中,从促进空气排出的观点出发,优选槽62干涉空隙82b。优选该槽62干涉多枚片72。
在该模具54中,空气从分割面和槽62排出。通过分割面与槽62的协同作用,该模具54能够将空气充分地排出。该模具54的空气排出性能优越。借助该模具54能够有效地防止剥落。
如上所述,上部排气线64a与上部槽62a的口部80的局部连结。下部排气线64b与下部槽62b的口部80的局部连结。各排气线64向径向外侧延伸。该排气线64能够有助于将到达槽62的口部80的空气排出。在该模具54中,能够进一步提高空气的排出性能。借助该模具54能够进一步有效地防止剥落。
在该模具54中,上部排气线64a是沟状,因此即使组合模56的上表面78a被构成扇形体(未图示)的部件覆盖也能够排出空气。下部排气线64b是沟状,因此即使组合模56的下表面78b被构成扇形体的部件覆盖也能够排出空气。该模具54的空气排出性能优越。借助该模具54能够有效地防止剥落。
图6中双箭头S表示槽62的大小。如上所述,槽62的截面形状是圆形。该大小S用槽62的直径表示。双箭头D表示排气线64的深度。该深度D用从排气线64的边缘E至底部B的距离表示。
从促进空气排出的观点出发,在该模具54中,上部槽62a的大小S优选为0.1mm以上,更优选为5mm以上。从能够适宜地保持组合模56的强度的观点出发,该上部槽62a的大小S优选为100mm以下,更优选为50mm以下。根据同样的观点,下部槽62b的大小S优选为0.1mm以上,更优选为5mm以上。该下部槽62b的大小S优选为100mm以下,更优选为50mm以下。
从促进空气排出的观点出发,在该模具54中,上部排气线64a的深度D优选为0.1mm以上,更优选为5mm以上。从能够适宜地保持组合模56的强度的观点出发,该上部排气线64a的深度D优选为100mm以下,更优选为50mm以下。根据同样的观点,下部排气线64b的深度优选为0.1mm以上,更优选为5mm以上。该下部排气线64b的深度D优选为100mm以下,更优选为50mm以下。
从促进空气排出的观点出发,在该模具54中,设置于一个组合模56的上部槽62a的数量优选为1以上,更优选为2以上。从能够适宜地保持组合模56的强度的观点出发,该上部槽62a的数量优选为100以下,更优选为50以下。从空气排出的观点出发,优选地,在该上部槽62a上连结有上部排气线64a。
从促进空气排出的观点出发,在该模具54中,设置于一个组合模56的下部槽62b的数量优选为1以上,更优选为2以上。从能够适宜地保持组合模56的强度的观点出发,该下部槽62b的数量优选为100以下,更优选为50以下。从空气排出的观点出发,优选地,在该下部槽62b上连结有下部排气线64b。
如上所述,在该模具54中,设置于组合模56的四个上部槽62a沿周向隔开间隔地配置。在该模具54中,在组合模56的内部移动的空气的流动状态是稳定的。上述上部槽62a的配置能够促进空气的排出。该模具54的空气排出性能优越。利用该模具54则难以产生剥落。根据该观点,相邻的两个上部槽62a的间隔优选为1mm以上,更优选为5mm以上。该间隔优选为1000mm以下,更优选为100mm以下。该间隔以与图1表示的模具18的间隔L同样的方式测量。
如上所述,在该模具54中,设置于组合模56的四个下部槽62b沿周向隔开间隔地配置。在该模具54中,在组合模56的内部移动的空气的流动状态是稳定的。上述下部槽62b的配置能够促进空气的排出。该模具54的空气排出性能优越。利用该模具54则难以产生剥落。根据该观点,相邻的两个下部槽62b的间隔优选为1mm以上,更优选为5mm以上。该间隔优选为1000mm以下,更优选为100mm以下。该间隔以与图1表示的模具18的间隔L同样的方式测量。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以上说明的模具适于各种轮胎的制造。

Claims (6)

1.一种轮胎用模具,具备:基部、内表面形成型腔面的芯部、以及能够使空气流通的槽,其中,
上述芯部被固定于上述基部,
在上述芯部与上述基部之间形成有空隙,
上述芯部具备并排排列的多个片,
在相邻的两个片之间形成有缝隙,
上述缝隙从上述型腔面朝向背面延伸,
上述槽将上述空隙与外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用模具,其中,
还具备沟状的排气线,
上述排气线与上述槽连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胎用模具,其中,
上述槽是非贯通的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胎用模具,其中,
上述槽是贯通上述多个片的孔。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轮胎用模具,其中,
上述排气线从上述槽朝向径向外侧延伸。
6.一种轮胎的制造方法,其中,包括以下工序:
通过预成形而获得生胎的工序;
在轮胎用模具中放入上述生胎的工序,其中,轮胎用模具具备:基部、内面形成型腔面的芯部、以及能够使空气流通的槽,上述芯部被固定于上述基部,在上述芯部与上述基部之间形成有空隙,上述芯部具备并排排列的多个片,在相邻的两个片之间形成有缝隙,该缝隙从上述型腔面朝向背面延伸,上述槽将上述空隙与外气连通;
上述生胎在模具内被加压和加热的工序。
CN201010533735.2A 2009-12-28 2010-10-29 轮胎用模具 Active CN10210747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96610A JP5254198B2 (ja) 2009-12-28 2009-12-28 タイヤ用モールド
JP2009-296610 2009-12-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07472A true CN102107472A (zh) 2011-06-29
CN102107472B CN102107472B (zh) 2016-02-24

Family

ID=441718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33735.2A Active CN102107472B (zh) 2009-12-28 2010-10-29 轮胎用模具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5254198B2 (zh)
KR (1) KR101672551B1 (zh)
CN (1) CN102107472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38497A (zh) * 2017-03-14 2017-05-31 青岛金科模具有限公司 花纹块及轮胎模具
CN111196051A (zh) * 2018-11-16 2020-05-26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轮胎用的模具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75437B2 (ja) * 2009-12-28 2014-04-16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用モールド
JP5117541B2 (ja) * 2010-06-23 2013-01-16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用モールド
JP5417493B2 (ja) * 2012-07-09 2014-02-12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用モールド
US20210086461A1 (en) * 2016-01-21 2021-03-25 Bridgestone Americas Tire Operations, Llc Keyhole sipe blade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468154A2 (en) * 1990-07-27 1992-01-29 Uniroyal Goodrich Licensing Services, Inc. Improved tire mold, method and tire
JPH07314459A (ja) * 1994-03-31 1995-12-05 Ngk Insulators Ltd タイヤ成形用金型
JPH0872061A (ja) * 1994-09-01 1996-03-19 Niitsu:Kk タイヤ成形用金型
JP2007144997A (ja) * 2005-11-04 2007-06-14 Sumitomo Rubber Ind Ltd タイヤ用モールドの製造方法
CN201036904Y (zh) * 2007-04-05 2008-03-19 鸣庆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胎模用模片总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41619B2 (ja) * 1987-06-05 1995-05-10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タイヤ成形用金型とその製造法
JPH0217311U (zh) * 1988-07-22 1990-02-05
JP3256662B2 (ja) * 1996-08-28 2002-02-12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加硫用金型
KR20050120623A (ko) * 2002-12-07 2005-12-22 쿠퍼 테크놀로지 서비시즈, 엘엘씨. 타이어 트레드 주형의 환형 통기부
JP4274849B2 (ja) * 2003-05-14 2009-06-10 不二精工株式会社 タイヤトレッド面成形金型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236527B2 (ja) * 2003-08-06 2009-03-11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タイヤ成形用金型及びこのタイヤ成形用金型を用いて成形したタイヤ
JP2006248127A (ja) * 2005-03-14 2006-09-21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タイヤ成形用金型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847167B2 (ja) * 2006-03-13 2011-12-28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用モールドの製造方法
JP5265148B2 (ja) * 2007-07-20 2013-08-14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用モールドの製造方法
JP4676509B2 (ja) * 2008-05-02 2011-04-27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用モールド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468154A2 (en) * 1990-07-27 1992-01-29 Uniroyal Goodrich Licensing Services, Inc. Improved tire mold, method and tire
JPH07314459A (ja) * 1994-03-31 1995-12-05 Ngk Insulators Ltd タイヤ成形用金型
JPH0872061A (ja) * 1994-09-01 1996-03-19 Niitsu:Kk タイヤ成形用金型
JP2007144997A (ja) * 2005-11-04 2007-06-14 Sumitomo Rubber Ind Ltd タイヤ用モールドの製造方法
CN201036904Y (zh) * 2007-04-05 2008-03-19 鸣庆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胎模用模片总成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38497A (zh) * 2017-03-14 2017-05-31 青岛金科模具有限公司 花纹块及轮胎模具
CN111196051A (zh) * 2018-11-16 2020-05-26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轮胎用的模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672551B1 (ko) 2016-11-03
KR20110076749A (ko) 2011-07-06
JP5254198B2 (ja) 2013-08-07
CN102107472B (zh) 2016-02-24
JP2011136445A (ja) 2011-07-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07472A (zh) 轮胎用模具
KR101611844B1 (ko) 타이어 가류 성형용 금형
CN101570042B (zh) 轮胎用模具
CN101360594A (zh) 轮胎成形用模具、轮胎成形用模具的通气孔所使用的塞子以及使用该轮胎成形用模具制造的轮胎
CN103448166A (zh) 轮胎硫化模具
JP2017094539A (ja) タイヤ加硫モールド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ATE278524T1 (de) Formwerkzeug zum formen einer reifenlauffläche
CN105960316A (zh) 轮胎硫化用模具、轮胎制造方法和轮胎
DE69813873D1 (de) Luftschlauch und reifen sowi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CN205631138U (zh) 轮胎硫化模具及轮胎硫化装置
CN100374273C (zh) 轮胎模具和制造轮胎模具的方法
CN201394899Y (zh) 子午线轮胎活络模具胎侧板
CN101683752A (zh) 轮胎用模具
JP2005193577A (ja) タイヤ成型用金型
CN104999602A (zh) 轮胎硫化模具、轮胎制造方法和轮胎硫化模具的制造方法
JP2010023324A (ja) タイヤ加硫用金型及び空気入りタイヤの製造方法
CN205272416U (zh) 一种真空辅助排气式活络模具
KR101385322B1 (ko) 타이어 성형용 몰드
CN101746000A (zh) 轮胎用模具
CN111186052A (zh) 一种用于生产无胶毛轮胎的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CN112423957A (zh) 生产具有排气槽的模制元件的方法
JP2024037279A (ja) タイヤ用モールド
CN212554639U (zh) 一种用于生产无胶毛轮胎的模具
CN203739069U (zh) 一种轮胎胎纹模具结构
JP2015093431A (ja) ビードリングおよび空気入りタイヤ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