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06034B - 用于保持汽车附件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保持汽车附件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06034B
CN102106034B CN2009801290723A CN200980129072A CN102106034B CN 102106034 B CN102106034 B CN 102106034B CN 2009801290723 A CN2009801290723 A CN 2009801290723A CN 200980129072 A CN200980129072 A CN 200980129072A CN 102106034 B CN102106034 B CN 10210603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supporting
keeping
angle position
body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2907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06034A (zh
Inventor
H·莱尔希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ntinental Advanced Antenna GmbH
Original Assignee
Blaupunkt Antenna Systems GmbH and Co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laupunkt Antenna Systems GmbH and Co KG filed Critical Blaupunkt Antenna Systems GmbH and Co KG
Publication of CN1021060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060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060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060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1207Supports; Mounting means for fastening a rigid aerial element
    • H01Q1/121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for fastening a rigid aerial element through a wal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27Adaptation for use in or on movable bodies
    • H01Q1/32Adaptation for use in or on road or rail vehicles
    • H01Q1/325Adaptation for use in or on road or rail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ation of the antenna on the vehicle
    • H01Q1/3275Adaptation for use in or on road or rail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ation of the antenna on the vehicle mounted on a horizontal surface of the vehicle, e.g. on roof, hood, trun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 Clamps And Clips (AREA)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汽车附件(1)的用于装配在汽车的设有接纳开口(31)的车身部件(32)上的支座(2),该支座具有能配设给车身部件(32)的相反的两侧(33、34)的两个支承元件(11、12),这两个支承元件借助夹紧器(17)能彼此相向夹紧。在此规定:其中一个支承元件(11、12)具有多个支承臂(14),这些支承臂(14)关于旋转轴线(18)能彼此相对旋转地支承。本发明还包括用于保持汽车车身部件(1)的装置。

Description

用于保持汽车附件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汽车附件的用于装配在汽车的设有接纳开口的车身部件上的支座,该支座具有两个支承元件,这两个支承元件可配设给车身部件的相反的两侧,这两个支承元件借助夹紧器可彼此相向夹紧。此外,本发明还包括一种用于保持汽车附件的装置。
背景技术
开头所述类型的汽车附件的支座是已知的。它们用于将汽车附件固定在汽车车身部件上。通常在此使用多件式的支座装置。对多件式支座而言,首先需要将支座装置的第一部分装入车身部件的接纳开口中并且固定在那里。在另一步骤中,紧接着将用于最终固定第一部分的第二部分设置在车身部件的第二侧上并且将其固定在支座装置的第一部分上。这可以通过任意的固定装置如螺纹连接件进行。通常为了保持汽车附件也使用具有弹动元件或者弹性元件的夹紧器,弹动元件或者弹性元件随着时间可失去其夹紧力,或者说在拆卸期间引起问题。通常夹紧器的力传导并不直接进行,而是例如通过扩张弹性元件。支座装置的这两个部分在支座的这种实施变型方案中不能任意程度地彼此相向移动并且在它们之间夹紧车身部件。更多地是仅通过在车身部件的开口中扩宽弹性元件来进行固定,由此仅较小的靠置面、即车身部件中的开口的表面用于夹紧附件。这使得支座必须适配相应的车身部件,因此支座不能普遍地被使用,例如不能在不同的汽车系列产品之间通用。具有夹紧器的构型有可能需要选择多件式构型,在其中,夹紧器如螺钉只有在将支座装入车身部件的接纳开口之后才被装配。当夹紧器应由塑料制成时,通常必须使用特殊塑料。夹紧器承受巨大的力,普通的塑料可能无法承受住并非不显著的力。此外,在使用可撑开的夹紧器的情况下,设计师还要考虑关于支座的大小和形状方面的附加限制。显而易见例如通过螺钉撑开的夹紧器在其直径方面不能任意大地构造。即使是夹紧器的形状通常也必须适配于固定构件——通常是螺钉——的形状并且因此至少是接近圆环形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保持汽车附件的装置,其确保汽车附件持久和可靠的固定。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保持汽车附件的装置,该装置包括用于装配在汽车的设有接纳开口的车身部件上的支座,该车身部件具有第一侧和与第一侧相反的第二侧,该支座具有两个支承元件,第一支承元件配设给车身部件的第一侧,第二支承元件配设给车身部件的与第一侧相反的第二侧,这两个支承元件借助夹紧器能彼此相向夹紧,其中一个支承元件具有多个支承臂,这些支承臂关于旋转轴线能彼此相对旋转地支承,并且这些支承臂具有支承面,所述支承面在支承臂的纵向方向上看彼此侧向错开地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部件具有基本上矩形的接纳开口并且支座具有能彼此相对旋转地支承的支承臂,这些支承臂在第一角度位置中能穿过接纳开口并且在不同于第一角度位置的第二角度位置中支承在接纳开口的边缘区域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用于汽车附件的支座的优点在于:该支座可以简单并且迅速地被装配或拆卸并且确保汽车附件持久和可靠的固定。实现这点的方式是:其中一个支承元件具有多个支承臂,这些支承臂关于旋转轴线可彼此相对旋转地支承。支座被装入车身部件的接纳开口中并且所述两个支承元件借助夹紧器彼此相向移动。在此,支承元件在彼此之间接纳车身部件的区域。支承元件在此可以如此地被彼此相向夹紧,直到车身部件足够牢固的、尤其是通过压配合的落座。其中一个支承元件具有多个支承臂,这些支承臂可围绕旋转轴线相对转动。因此支承臂在装配前处于一个角度位置中并且在装配后处于另一个角度位置中。在此规定:在所述一个角度位置中支承臂可以穿过接纳开口被装到车身部件的为支承臂所配设的一侧上。在所述另一个角度位置中这样地定位支承臂,使得它们不能再次通过接纳开口。
当支承元件被彼此相向夹紧时,此时在支承臂处于所述另一个角度位置期间,一个支承元件的各支承臂与车身部件的、可配设给这一个支承元件的一侧接触。另一个支承元件在此靠置在车身部件的相反的一侧上。当现在使用夹紧器进一步将支承元件彼此相向夹紧时,可以实现用于汽车附件的支座的更加可靠的落座。两个支承元件优选基本上刚性地构造,因此仅具有小弹性。
本发明的一种进一步构型规定:各支承臂分别具有两个、尤其是对置的支承面。通过支承面,支承臂与车身部件接触。在每个支承臂上设置至少两个支承面。支承面例如可以由支承臂的末端表面构成,支承臂具有朝车身部件的方向上的弯曲部。但是也可以将具有支承面的支承元件设置在支承臂上。有利的是将支承面彼此对置地设置,尤其是关于旋转轴线对置地设置。支承面无须平行于车身部件的相应的一侧延伸。反而可以规定,支承面具有至少一个斜面并且由此例如构成棱边,该棱边用于防止支承面相对于车身部件滑动。
本发明的一种进一步构型规定:支承面在支承臂的纵向方向上看彼此侧向错开、尤其是关于旋转轴线与支承臂的交点为点对称。这允许在装配前节省空间地布置支承臂并且通过在夹紧器夹紧时均匀分布作用到支承元件上的力来实现稳定的固定。
本发明的一种进一步构型规定:一个支承元件构成第一支承元件并且另一个支承元件构成第二支承元件,第二支承元件具有至少一个靠置面。第一支承元件因此可配设给车身部件的一侧并且第二支承元件可配设给相反的一侧。第二支承元件具有一个靠置面,通过该靠置面,第二支承元件与车身部件的可配设给该第二支承元件的一侧接触。在此,有利的是面接触,以便有利地分布通过夹紧器的夹紧而产生的力并且同时防止支承元件或者说支座弯曲。也可以在该支承元件上设置多个靠置面。有利的是这样地设置这些靠置面,使得存在已经提过的优点。通过靠置面还可以使该支承元件和车身部件隔开一定距离。特别有利的是,第二支承元件的靠置面设与第一支承元件的支承面对置地设置或者说设置在车身部件对置的一侧上。当在第二支承元件和车身部件之间设有距离时,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防止车身部件通过夹紧器的力作用产生变形。因此也优选存在与支承面一样多的靠置面。
本发明的一种进一步构型规定:为第二支承元件配设用于保持在接纳开口上的预卡扣装置。通过预卡扣装置,在装配过程期间,在将第二支承元件装入接纳开口中之后,但是在夹紧器的夹紧过程之前,确保将支座固定在接纳开口中。因此,首先将支座装入接纳开口中,直到预卡扣装置在第二支承元件和接纳开口或者说包围接纳开口的车身部件之间形成卡扣连接。接下来可以将一个支承元件的支承臂彼此相对旋转并且借助夹紧器将这些支承元件彼此相向夹紧。
本发明的一种进一步构型规定:所述预卡扣装置具有至少一个卡扣弹簧凸鼻。该卡扣弹簧凸鼻优选具有突起,该突起从后面接合(hintergreifen)车身部件并且因此在车身部件和第二支承元件之间形成卡扣连接或者说预卡扣。优选卡扣弹簧凸鼻具有斜面和/或弹簧作用。在将支座装入接纳开口期间斜面与接纳开口的边缘接触,由此卡扣弹簧凸鼻被弹动地偏移。因此确保简单的装入。当继续将第二支承元件装入接纳开口以至接纳开口的边缘位于突起的后面时,卡扣弹簧凸鼻通过其弹簧作用在此被压向边缘的方向,由此卡扣弹簧凸鼻或者说卡扣弹簧凸鼻的突起从后面接合接纳开口的边缘并且因此将支座固定在接纳开口中。
本发明的一种进一步构型规定:第二支承元件具有用于将支座在接纳开口中对中的对中装置。为了确保支座或者说汽车附件相对于车身部件的可再现的位置而设置对中装置。该对中装置将第二支承元件或者说支座在接纳开口中、也就是说相对于车身部件对中。优选通过对中装置也可以确保将支座简单地装入接纳开口中。其实现方式例如可以是:对中装置具有斜面或倒圆部,它们使得支座在装配期间进入正确的位置。
本发明的一种进一步构型规定:夹紧器是螺纹连接件。例如两个支承元件可以直接用螺钉连接在一起。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确保将力直接导入到支座中并且由此确保牢固且持久的连接。螺纹连接件可以在支座的交付状态中就已经存在,从而在装配前无须附加的步骤。
本发明的一种进一步构型规定:在装配过程之前支承臂处于第一角度位置并且在装配过程之后处于与第一角度位置不同的第二角度位置。在第一角度位置中这样地设置支承臂,使得一个支承元件可以穿过车身部件的接纳开口并且由此到达车身部件的为这一个支承元件配设的一侧上。在支座移入装配位置之后,支承臂从第一角度位置旋转进入第二角度位置中。该旋转围绕旋转轴线进行。在该角度位置中支承臂搭接接纳开口的侧棱边,位于接纳开口的边缘区域上并且不能再穿过接纳开口回到车身部件的另一侧。还可以规定:在拆卸过程期间支承臂可以从第二角度位置回到第一角度位置中。在这种情况下支座和车身部件之间的连接又可以被松开,其方式是:松开夹紧器并且使支承元件彼此隔开距离。接下来支承臂可以回到第一角度位置并且所述一个支承元件因此可以再次穿过接纳开口。
本发明的一种进一步构型规定:第一支承元件在第二角度位置中构成支承爪,该支承爪具有多个由支承臂构成的爪臂。例如可以这样地构造支承爪,使得爪臂首先水平地在径向方向向外延伸,以便紧接着垂直地朝第二支承元件的方向上弯曲。弯曲角度可以任意选择,但却取决于支承元件所期望的柔性。在90°弯曲的情况下柔性仅很小,而柔性或者说弹簧作用在小于90°角时较大。支承爪的爪臂例如可以均匀地围绕旋转轴线设置。由此均匀分布由夹紧器施加的力。
本发明的一种进一步构型规定:支承臂通过夹紧器可旋转进入第二角度位置。夹紧器因此既用于使各支承元件彼此相向夹紧又用于使一个支承元件的各支承臂旋转进入第二角度位置。例如可以规定:支承臂旋转进入第二角度位置是基于将各支承元件彼此相向夹紧进行的。但夹紧器的旋转——例如当其被设计为螺纹连接件时——也可以引起支承臂的旋转。
本发明的一种进一步构型设定朝第一角度方向上向支承臂施加力的弹簧元件。在不存在使支承臂朝第二角度位置的方向上旋转的、比由弹簧元件向第一角度位置的方向上施加的力较大的逆向力时,支承臂移入第一角度位置或者被保持在那里。通过这种方式防止了支承臂朝第二角度位置的方向上的意外转动,例如在运输或装配期间。因此保证了支承臂只有在装配期间或者说装配之后才处于第二角度位置。当支承臂通过夹紧器可旋转进入第二角度位置时,夹紧器必须比弹簧元件施加更大的力,以便使支承臂从第一角度位置移入第二角度位置。
本发明的一种进一步构型设定尤其是用于插接结构的接头元件,这些接头元件在第一角度位置中被支承臂所遮盖并且在第二角度位置中可与连接元件连接。接头元件可以用于在汽车附件和汽车其它组件之间产生连接、尤其是电连接。为了避免接头元件的损坏,有利的是,在装配之后才露出接头元件。这表示,应保护接头元件基本上不受机械影响和/或防止污物进入。这点通过在第一角度位置中由支承臂遮盖接头元件来实现。在装配期间,支承臂移入第二角度位置并且在此露出接头元件。现在接头元件可以与连接元件连接。特别有利的是,接头元件被设计用于插接装置。通过这种方式既能借助支座将汽车附件快速装配在车身部件上又能在接头装置和连接元件之间产生连接。
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保持汽车附件的装置,其具有尤其是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的支座和汽车的车身部件,车身部件具有基本上矩形的接纳开口并且支座具有可彼此相对旋转地支承的支承臂,各支承臂可以在第一角度位置中通过接纳开口并且在第二角度位置中支承在接纳开口的边缘区域上。在此,接纳开口具有这样的横截面,使得支承臂可以在第一角度位置中穿过接纳开口从车身部件的第一侧到达车身部件的第二侧,而这在第二角度位置中是不可能的。这表示,支承臂首先处于第一角度位置中,穿过接纳开口并且紧接着进入第二角度位置,使得支承臂不能再穿过接纳开口向回移动。在第二角度位置中支承臂支承在接纳开口的边缘区域上。在例如各支承元件被彼此相向夹紧之后,其中至少一个支承元件具有支承臂,借助夹紧器将所述用于保持的装置与汽车车身部件固定连接。在此如所描述的,支承臂碰到车身部件的一侧,而支承元件之一在对置的一侧上与接纳开口的边缘区域接触,优选是压紧接触。
附图说明
下面借助附图中所示的实施例进一步解释本发明,但并不限制本发明。附图如下:
图1汽车附件和用于装配在汽车的车身部件上的支座,该车身部件设有接纳开口;
图2汽车附件和支座的分解图;
图3装入接纳开口中的支座,其中,支座的支承臂处于第一角度位置中;
图4图3的支座,其中,支承臂设置在第二角度位置中。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汽车附件1和在其上设置的支座2。汽车附件1在所示的实施例中为天线3,天线具有基板4,基板上例如设有未示出的、具有接收导线和接收系统的印刷电路板。基板4例如借助螺纹连接件5固定在壳体6上,实际的天线3设置在壳体中。在基板4和壳体6之间设置未示出的密封件,该密封件防止水分和污物进入。在基板4的外周边上设置另一密封件7,该密封件在将汽车附件1装到汽车车身部件上时防止水分和污物进入汽车附件1和车身部件之间。同样在基板4上——但直接包围支座2地——设置另一密封件8。与天线3的电连接可以通过接头元件9产生,接头元件在此构造为插接结构10。可以借助例如未示出的连接元件与所述接头元件产生电连接。支座2具有第一支承元件11、第二支承元件12和螺纹连接件13。借助螺纹连接件13可以将第一支承元件11和第二支承元件12彼此相向移动或者说彼此相向夹紧。在此,配设给第一支承元件11的支承臂14移动到第二支承元件12上。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设置两个支承臂14。这两个支承臂分别具有两个支承面15,这两个支承面由支承臂14的末端侧构成。支承面15在支承臂14的纵向方向上看彼此侧向错开并且分别关于旋转轴线16与支承臂14的交点为点对称。支承臂14可彼此相对旋转地支承(关于旋转轴线16)并且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处于第一角度位置。第一支承元件11和第二支承元件12借助螺纹连接件13可彼此相向移动,也就是说可彼此相向夹紧,因此螺纹连接件13构成夹紧器17。在第一部分元件11的支承臂14上设置弹簧元件18,该弹簧元件朝第一角度位置的方向上施加力到支承臂14上。这表示,支承臂只有在大于由弹簧元件18所施加的力的影响下才能从第一角度位置移出,尤其是移入第二角度位置中。第二支承元件12具有预卡扣装置19,借助该预卡扣装置,汽车附件1可以被保持在接纳开口中,直到通过第一部分元件11和第二部分元件12在汽车附件和汽车车身部件之间形成可靠的连接。预卡扣装置19具有至少一个卡扣弹簧凸鼻20。卡扣弹簧凸鼻构造成弹动的,使得其在汽车附件被压入车身部件的接纳开口时弹动地缩回,并且在卡扣弹簧凸鼻20通过接纳开口之后可以重新进入初始位置。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支座2或者说汽车附件1和汽车车身部件之间形成卡扣连接。第二支承元件12还具有对中装置21,对中装置具有至少一个对中元件22。对中元件22在此优选具有斜面和/或倒圆部。借助对中装置21应使支座2便于被装入车身部件的接纳开口中。尤其是应实现汽车附件1的准确且可再现的位置。此外,支座2具有导向元件23,在导向元件上设有导向面24。当第一支承元件11借助螺纹连接件13朝第二支承元件移动时,第一支承元件11的支承臂14与导向面24接触。由于导向面设置成倾斜的,所以一旦螺纹连接件13向第一支承元件11施加力,支承臂14就沿着支承面24移动并且因此进入第二角度位置。在基板4上设置着落面25,支承面15在支承臂14的第二角度位置中定位在着落面上。因此支座2或者说汽车附件1以这样的方式固定在车身部件的接纳开口中,即车身部件在一侧至少与着落面25并且在相反一侧至少与第一支承元件11的支承面15接触。通过拧紧螺纹连接件13在此可以在较宽范围内任意调整保持力。由此确保在直接导入力的情况下将汽车附件1可靠地固定在汽车的车身部件上。
图2示出了汽车附件1的分解图,显示了带有天线3的壳体6、插拔装置10、支座2的基本元件26、弹簧元件18、两个配设给第一部分元件的支承臂14(各支承臂分别设有两个支承面15)以及构造成螺纹连接件13的夹紧器17。清楚的是,基本元件26通过卡扣元件27可卡入壳体6中,通过螺纹连接件13进行最终固定,对此在壳体6中设置未示出的对应螺纹。壳体6中的对应螺纹例如可被浇注入壳体6的材料中。插接装置10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构造为独立构件。如图1所示,插拔装置在支座2的基本元件26旁设置在壳体6上。可以看出,螺纹连接件13首先穿过支承臂14的孔28、穿过弹簧元件18以及穿过基本元件26的孔29,最终,螺纹连接件13的螺纹30嵌入壳体6的对应螺纹中。
图3示出了汽车附件1的支座2处于未示出的汽车车身部件32的接纳开口31中。车身部件32具有第一侧33和与第一侧相反的第二侧34。图3示出了装配期间的支座2,其中,支承臂14位于第一角度位置中。在第一角度位置中,支承臂14可穿过接纳孔31。图3示出了装配期间的这样一个时间点,即支座2已经被装入接纳孔31中,从而第二支承元件12或者说着落面25与车身部件32的第二侧34接触(不能看到)。基于对中装置21的对中元件22,支座21设置在接纳孔中的一个可再现的位置中并且在侧向方向上防滑动地固定。可以看出,预卡扣装置19的卡扣弹簧凸鼻20与车身部件32的第一侧33处于卡扣连接并且因此防止支座2从接纳开口31中意外滑出。弹簧元件18将支承臂14保持在第一角度位置中。螺纹连接件13还未拧紧。
图4是出了图3中公开的支座2,其中,支承臂14现在处于与第一角度位置不同的第二角度位置中。螺纹连接件13被拧紧,由此第一支承元件11被夹紧到第二支承元件12上。支承臂14这样地定位,使得支承面15与车身部件32的第一侧33结合。在该视图中还可以清楚地看出,支承面15具有两个斜面35,这两个斜面包围支承棱边36。当螺纹连接件13被旋拧得足够紧固时,支承棱边36可以使车身部件32发生轻度塑性变形并且因此确保支承臂14不滑动和/或转动。通过这种方式形成支座2和车身部件32之间极其稳定的连接。还可以看出,支承臂14在第二角度位置中露出插接装置10,从而在插接装置和连接元件之间可形成电连接。
支座2具有下述功能:在交付状态中支承臂14处于第一角度位置中,如图1所示。在装配期间支座2或者说第一支承元件11穿过车身部件32的接纳开口31,对中元件21通过为其配设的对中元件22用于精确并且可再现地将支座2定位于接纳开口31中。在将支座2装入接纳开口32期间,预卡扣装置19的卡扣弹簧凸鼻20与车身部件32接触并且被弹性地偏移。一旦支座2足够远地进入到接纳开口31中,以至卡扣弹簧凸鼻20不再与车身部件32接触,卡扣弹簧凸鼻20就会再次返回到其初始位置中。因此排除了支座2往回移动或者说从接纳开口31中意外移出的可能性。此外,着落面25或者说至少局部的第二支承元件12与车身部件32的第二侧34接触。所以支座2不能再继续进入接纳开口31中。因此形成图3所示状态。紧接着拧紧螺纹连接件13。这使得第一支承元件11和第二支承元件12被彼此相向夹紧。通过彼此相向夹紧或者说彼此相向移动,支承臂14被压向车身部件32第一侧33的方向。在此,支承臂在导向元件23的导向面24上移动,此时支承臂彼此相对旋转。这样地设计导向面24,使得支承臂14一直旋转到第二角度位置。再继续拧紧螺纹连接件13仅引起支承元件11和12的进一步彼此相向夹紧,支承臂14不再继续旋转。通过将支承臂14旋转到第二位置中露出迄今由支承臂14遮盖的插接装置10,使得这些插接装置可与连接元件(未示出)连接。在第二角度位置中,支承臂14或者说设置在其上的支承面15与着落面25相对地定位。这表示,车身部件32被夹入在支承面15和着落面25之间。由此装配简单而快速地进行,这确保了汽车附件1更加可靠且精确定位地落座于车身部件32上。图4示出了已装配的支座2,其中,支承臂14处于第二角度位置中并且螺纹连接件13被拧紧。

Claims (14)

1.用于保持汽车附件(1)的装置,该装置包括用于装配在汽车的设有接纳开口(31)的车身部件(32)上的支座(2),该车身部件具有第一侧和与第一侧相反的第二侧,该支座具有两个支承元件(11、12),第一支承元件(11)配设给车身部件(32)的第一侧,第二支承元件(12)配设给车身部件(32)的与第一侧相反的第二侧(34),这两个支承元件借助夹紧器(17)能彼此相向夹紧,其中一个支承元件(11)具有多个支承臂(14),这些支承臂(14)关于旋转轴线(16)能彼此相对旋转地支承,并且这些支承臂(14)具有支承面(15),所述支承面(15)在支承臂(14)的纵向方向上看彼此侧向错开地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部件(32)具有基本上矩形的接纳开口(31)并且支座(2)具有能彼此相对旋转地支承的支承臂(14),这些支承臂在第一角度位置中能穿过接纳开口(31)并且在不同于第一角度位置的第二角度位置中支承在接纳开口(31)的边缘区域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保持汽车附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线(16)基本上垂直于车身部件(32)地定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保持汽车附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面(15)关于旋转轴线(16)与支承臂(14)的交点点对称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用于保持汽车附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支承臂(14)分别具有至少两个支承面(15)。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用于保持汽车附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为第二支承元件(12)配设用于保持在接纳开口(31)上的预卡扣装置(1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保持汽车附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卡扣装置(19)具有至少一个卡扣弹簧凸鼻(20)。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用于保持汽车附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器(17)是螺纹连接件(1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保持汽车附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支承元件(12)具有用于将支座(2)在接纳开口(31)中对中的对中装置(21)。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用于保持汽车附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承元件(11)在第二角度位置中构成支承爪,该支承爪具有多个由支承臂(14)构成的爪臂。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用于保持汽车附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支承臂(14)通过夹紧器(17)能旋转进入第二角度位置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用于保持汽车附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朝第一角度位置的方向上向支承臂(14)施加力的弹簧元件(18)。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用于保持汽车附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接头元件(9),这些接头元件在第一角度位置中被支承臂(14)遮盖并且在第二角度位置中能与连接元件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用于保持汽车附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支承臂(14)分别具有至少两个对置的支承面(15)。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用于保持汽车附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元件(9)是用于插接装置(10)的接头元件。
CN2009801290723A 2008-08-08 2009-08-07 用于保持汽车附件的装置 Active CN10210603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08041125.6 2008-08-08
DE102008041125A DE102008041125A1 (de) 2008-08-08 2008-08-08 Halter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Anbauteil sowie Vorrichtung zum Halten eines Kraftfahrzeug-Anbauteils
PCT/EP2009/060270 WO2010015700A1 (de) 2008-08-08 2009-08-07 Halter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anbauteil sowie vorrichtung zum halten eines kraftfahrzeug-anbauteil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06034A CN102106034A (zh) 2011-06-22
CN102106034B true CN102106034B (zh) 2013-11-20

Family

ID=413955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290723A Active CN102106034B (zh) 2008-08-08 2009-08-07 用于保持汽车附件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622356B2 (zh)
EP (1) EP2311136B1 (zh)
CN (1) CN102106034B (zh)
DE (1) DE102008041125A1 (zh)
WO (1) WO201001570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8041125A1 (de) * 2008-08-08 2010-02-11 Robert Bosch Gmbh Halter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Anbauteil sowie Vorrichtung zum Halten eines Kraftfahrzeug-Anbauteils
US8441401B2 (en) * 2010-04-29 2013-05-14 Laird Technologies, Inc. Vehicle antenna mounting apparatus, systems, and methods
DE102011010290B4 (de) * 2011-02-03 2016-12-29 Blaupunkt Antenna Systems Gmbh & Co. Kg Antennengehäuse, insbesondere mit Halterung
ES2689510T3 (es) * 2011-05-04 2018-11-14 Hirschmann Car Communication Gmbh Enclavamiento de una antena de techo de un vehículo por medio de un torniquete
ITVI20110198A1 (it) * 2011-07-22 2013-01-23 Calearo Antenne Spa Gruppo di supporto per antenna
DE102012006360B4 (de) * 2012-03-29 2022-06-23 Blaupunkt Antenna Systems Gmbh & Co. Kg Antennenmodul für Kraftfahrzeuge
US9493946B2 (en) * 2013-12-13 2016-11-15 Iconx, Llc Tie system for insulated concrete panels
US9103119B2 (en) * 2013-12-13 2015-08-11 Joel Foderberg Tie system for insulated concrete panels
CN105917520B (zh) * 2014-01-17 2020-04-21 赫希曼汽车通讯有限公司 车顶天线在车身顶棚上的固定结构
US9293803B1 (en) * 2014-10-17 2016-03-22 Neurio Technology Inc. Internally fittable and removable mount for external antenna
WO2019151233A1 (ja) * 2018-01-31 2019-08-08 株式会社 村上開明堂 回転取付式ウインドシールド取付型車載装置の取付構造および取付ベース
FR3088689B1 (fr) * 2018-11-19 2020-11-06 Plastic Omnium Cie Dispositif de véhicule avec système de fixation pour zones critiques
DE102019116652B3 (de) * 2019-06-19 2020-06-18 Hirschmann Car Communication Gmbh Befestigungsanordnung einer Antennenvorrichtung für ein Fahrzeug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726081A1 (de) * 1977-06-10 1978-12-21 Hirschmann Radiotechnik Schraubbefestigung fuer gehaeuse von fahrzeugantennen
US6236377B1 (en) * 2000-04-24 2001-05-22 Rally Manufacturing, Inc. Antenna with universal mounting assembly
DE102006009660A1 (de) * 2006-03-02 2007-09-06 Robert Bosch Gmbh Antennenhalteru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65638A (en) * 1995-12-21 1999-02-02 Alcoa Fujikura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US6491265B2 (en) * 1996-01-05 2002-12-10 David S. Tracy Self locking bi-directional lock/release fixture
US6419198B1 (en) * 1999-11-12 2002-07-16 Zag Industries Ltd. CPU supporting assembly
US6860454B1 (en) * 2003-01-17 2005-03-01 Yazaki North America, Inc. Size adjustable clip for flexible flat cables
US7710333B2 (en) * 2006-05-19 2010-05-04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Fastening and connection apparatus for a panel-mounted vehicle antenna module
US7492319B2 (en) * 2006-09-22 2009-02-17 Laird Technologies, Inc. Antenna assemblies including standard electrical connections and captured retainers and fasteners
DE102008041125A1 (de) * 2008-08-08 2010-02-11 Robert Bosch Gmbh Halter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Anbauteil sowie Vorrichtung zum Halten eines Kraftfahrzeug-Anbauteil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726081A1 (de) * 1977-06-10 1978-12-21 Hirschmann Radiotechnik Schraubbefestigung fuer gehaeuse von fahrzeugantennen
US6236377B1 (en) * 2000-04-24 2001-05-22 Rally Manufacturing, Inc. Antenna with universal mounting assembly
DE102006009660A1 (de) * 2006-03-02 2007-09-06 Robert Bosch Gmbh Antennenhalteru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08041125A1 (de) 2010-02-11
EP2311136A1 (de) 2011-04-20
US20110133047A1 (en) 2011-06-09
EP2311136B1 (de) 2016-11-23
US8622356B2 (en) 2014-01-07
WO2010015700A1 (de) 2010-02-11
CN102106034A (zh) 2011-06-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06034B (zh) 用于保持汽车附件的装置
US8441401B2 (en) Vehicle antenna mounting apparatus, systems, and methods
WO2016024601A1 (ja) ルーフマウントアンテナ取付構造
CN104044516B (zh) 用来固定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固定机构及其电子设备
US20110315830A1 (en) Cable fixing member and cable fixing structure
US8814127B2 (en) Fixing device and antenna device
US8059044B2 (en) Antenna moun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s including claw fasteners and/or bayonet locking structures
US7528794B2 (en) Installation assembly for a motor vehicle antenna
CN104798259A (zh) 具有对准件的电力连接器组件
CN103503230B (zh) 借助旋转十字件卡锁车辆的车顶天线
JP4039584B2 (ja) 衛星通信用パラボラアンテナに受信/送信ホーンを取り付けるための装置
KR20190032007A (ko) 차량용 안테나 장치
JP2022079222A (ja) アース端子
CN102753844B (zh) 具有高频特性的装置如阻抗转换器或放大器在汽车车身上的固定
CN103959562A (zh) 用于将直流电气部件接地的终端设备
US9431783B1 (en) Electronic system with power bus bar
CN102195124A (zh) 天线装置的固定结构
US9660363B2 (en) Battery terminal
JP6818620B2 (ja) アンテナ取付装置、アンテナ装置の取付方法
US20220285822A1 (en) Fastening system for a modular antenna
US11502386B2 (en) Attachment arrangement of an antenna device for a vehicle
US6155875A (en) Multi-angle electrical connector
JP4836393B2 (ja) 自動車用アンテナ及びそのコンポーネントセット
US20040065222A1 (en) Ignition device for a safety system
US20150333466A1 (en) Electric Connector With A Terminal Interfa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