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98464A - 电视广播接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控制程序以及记录介质 - Google Patents

电视广播接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控制程序以及记录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98464A
CN102098464A CN2010105737497A CN201010573749A CN102098464A CN 102098464 A CN102098464 A CN 102098464A CN 2010105737497 A CN2010105737497 A CN 2010105737497A CN 201010573749 A CN201010573749 A CN 201010573749A CN 102098464 A CN102098464 A CN 1020984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quency
demodulation
filter
signal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7374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98464B (zh
Inventor
升田成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0984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984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984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9846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44Receiver circuitry for the reception of television signals according to analogue transmission standards
    • H04N5/455Demodulation-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GCONTROL OF AMPLIFICATION
    • H03G3/00Gain control in amplifiers or frequency changers
    • H03G3/20Automatic control
    • H03G3/30Automatic control in amplifiers hav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 H03G3/3052Automatic control in amplifiers hav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in bandpass amplifiers (H.F. or I.F.) or in frequency-changers used in a (super)heterodyne receiver
    • H03G3/3068Circuits generating control signals for both R.F. and I.F. stage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7/00Multiple-port networks comprising only passive electrical elements as network components
    • H03H7/01Frequency selective two-port networks
    • H03H7/0115Frequency selective two-port networks comprising only inductors and capacitor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7/00Multiple-port networks comprising only passive electrical elements as network components
    • H03H7/01Frequency selective two-port networks
    • H03H7/12Bandpass or bandstop filters with adjustable bandwidth and fixed centre frequency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7/00Multiple-port networks comprising only passive electrical elements as network components
    • H03H7/01Frequency selective two-port networks
    • H03H7/17Structural details of sub-circuits of frequency selective networks
    • H03H7/1741Comprising typical LC combinations, irrespective of presence and location of additional resistors
    • H03H7/1775Parallel LC in shunt or branch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8Interfacing the downstream path of the transmission network originating from a server, e.g. retrieving encoded video stream packets from an IP network
    • H04N21/4382Demodulation or channel decoding, e.g. QPSK demod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04Synchronising
    • H04N5/12Devices in which the synchronising signals are only operative if a phase difference occurs between synchronising and synchronised scanning devices, e.g. flywheel synchronising
    • H04N5/123Devices in which the synchronising signals are only operative if a phase difference occurs between synchronising and synchronised scanning devices, e.g. flywheel synchronising whereby the synchronisation signal directly commands a frequency generat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44Receiver circuitry for the reception of television signals according to analogue transmission standards
    • H04N5/4446IF amplifier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W TV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44Receiver circuitry for the reception of television signals according to analogue transmission standards
    • H04N5/52Automatic gain control
    • H04N5/53Keyed automatic gain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26Internal components of the client ; Characteristics thereof
    • H04N21/42607Internal components of the client ; Characteristics thereof for processing the incoming bitstream
    • H04N21/4263Internal components of the client ; Characteristics thereof for processing the incoming bitstream involving specific tuning arrangements, e.g. two tuners
    • H04N21/42638Internal components of the client ; Characteristics thereof for processing the incoming bitstream involving specific tuning arrangements, e.g. two tuners involving a hybrid front-end, e.g. analog and digital tun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Superheterodyne Receivers (AREA)
  • Circuits Of Receivers In General (AREA)
  • Noise Elimin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视广播接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控制程序以及记录介质。电视广播接收装置可在接收频道中变更本机振荡信号的振荡频率或者中频信号的调谐频率,改变接收特性以设定为最佳的接收特性。由此,电视广播接收装置可有效地降低主要因相邻频道干扰等接收频带外的干扰而导致的SN比的恶化。

Description

电视广播接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控制程序以及记录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视广播接收装置,特别涉及减轻在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接收中的、因对收视频道的干扰信号而引起的SN(Signal to Noise:信噪)比恶化。
背景技术
在日本,已决定地面波电视广播在2011年7月结束模拟广播,完全转移至数字广播。目前,作为过渡措施,使用同时进行模拟广播和数字广播的同时联播(Simulcast;Simultaneous Broadcasting)。因此,接收广播的接收装置处于广播方式的切换过渡期,对于在接收数字广播频道时来自模拟广播频道的干扰、相反在接收模拟广播频道时来自数字广播频道的干扰、在接收数字广播频道时来自其他数字广播频道的干扰等干扰,要求有高抗干扰性。此外,即使模拟广播结束而仅有数字广播,但数字广播的情况下也容许以6MHz的频道间隔无间隙地排列广播波。因此,随着广播台的增加,对频道相互间的抗干扰性即使在将来也不会放宽。
图19是表示现有的数字广播接收装置90的方框图。下面,说明现有的数字广播接收装置的整体动作。
来自广播台的广播信号输入到输入端子1,通过对所希望的频道的频率进行调谐的带通滤波器2,由可变增益放大器3放大至适当值。之后,信号再次通过对所希望的频道的频率进行调谐的带通滤波器4,输入到混频器5。混频器5与本机振荡器20一起形成频率转换部21。输入到混频器5的输入信号与本机振荡器20的输出信号相混频,在频域内输出混频所产生的和差信号。中频滤波器6仅让混频器5的输出信号中的相差分量通过。该输出信号称为中频信号。中频信号一旦利用放大器7进行放大后,输入到SAW(Surface Acoustic Wave:表面声波)滤波器8,并且由AGC(Auto Gain Control:自动增益控制)检波器18进行检波,通过该检波输出信号来控制可变增益放大器3的放大倍数。关于可变增益放大器3的放大倍数控制,更详细而言,若输入端子1的接收输入电平增加,放大器7的输出电平超过规定值,则降低可变增益放大器3的增益,若放大器7的输出电平低于规定值,则提高可变增益放大器3的增益,通过这样,进行将放大器7的输出电平保持一定的增益控制动作。由此,可兼顾接收输入电平较高时的抗干扰性、和接收输入电平较低时的SN比。
接下来,由SAW滤波器8限制频带后的中频信号通过可变增益放大器9适当放大,通过带通滤波器10,由A/D(Analog to Digital:模拟数字)转换器11转换成解调部12的输入信号。可变增益放大器9利用电平检波器16对A/D转换器11的输出信号进行检波。由AGC控制信号产生部17根据检波输出信号产生控制信号,可变增益放大器9根据该控制信号来调节其放大倍数,使得解调部12的输入电平一定。解调部12包含SN比检测部13。SN比检测部13的检测值传送到运算部14,有时用于接收设备(未图示)的屏幕显示(on-screen display)功能等。存储部15有时用于上述显示功能等的暂时存储。运算部14将提供给控制本机振荡器20的振荡频率的PLL(Phase Locked Loop:锁相环)部19的振荡频率设定数据经由总线22来传送。
然而,所述可变增益放大器3开始增益控制动作时的放大器7的输出电平一般称为转折点(takeover point)。图20是说明转折点的图,示出了在可变增益放大器9达到规定的增益衰减量之后、可变增益放大器3开始增益衰减动作的情况。该转折点的设定值在考虑到干扰特性和SN比后确定为折衷的设定值,该设定值大多不会改变。但是,实际的接收环境有接收地域、接收设备的设置条件等多种环境,有时设定值不一定是最佳的。这种情况下,有时干扰特性的水平比预先假定的水平要差,因该干扰特性变差会导致SN比也变差。
为了减轻这些症状,提出了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1-102947号公报(平成13年4月13日公开))以及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6-50585号公报(2006年2月16日公开))的技术。关于专利文献1的技术,是根据接收品质,使中频放大电路中的增益控制动作与高频放大电路中的增益控制动作之间的切换电平值变化,从而始终设定最佳的转折点。在专利文献2的技术中,对每一频道检测接收状态,并对每一频道设定使检测出的输入高频信号的接收状态成为最佳的转折点,而且,在不影响收视的定时更新和设定使接收状态成为最佳的转折点。
这样,关于确保利用增益控制的接收性能,现有技术中大致分为使用如下任一种方法:将转折点固定设定在达到实际使用中的容许界限的水平,或者根据接收频道、接收品质来进行最佳设定。但是,接收性能除上述接收环境条件之外,受接收装置本身的特性偏差的影响也较大。特别是,对于图19的接收装置90所包含的带通滤波器2、4,为了在与本机振荡器20之间生成中频信号,对每一接收频道进行调谐。由于该调谐在接收频道之间产生偏差,因此,若假定极端的情况,则相邻的频道的频率响应也有时会变得大于接收频道。例如,对于日本的情况,在输入中心频率为509.142857MHz的广播信号、并要获得57MHz的中频信号时,本机振荡器20的振荡频率是上述频率之和、即566.142857MHz,频率转换以该振荡频率进行频率转换。然而,虽然带通滤波器2、4的调谐频率本来要调谐至广播信号的中心频率即509.142857MHz,但在例如调谐频率变成515.142857MHz的情况下,中频信号输出特性的峰值点偏离至54MHz(以下称为跟踪误差(tracking error)),增强了相邻频道的频率响应。这种情况下,在现有技术中仅设定转折点,不用说使接收特性难以优化,连实际使用中的容许界限也可能难以确保。
图21图示了这种情况的一个示例,示出在数字广播的所希望的接收信号附近存在模拟广播的干扰信号的情况。图21的曲线图的横轴表示频率,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均将其中心频率作为基准(0Hz)来表示。曲线图的纵轴表示信号的振幅,作为将输入信号电平作为基准(0dB)时的相对电平来表示。
在图21(a)中,所希望的信号即数字广播与干扰信号即模拟广播之间的振幅电平差为15dB,输入到图19中的电视广播接收装置90的输入端子1。在图21(b)中,对于所希望的接收频道的频率,带通滤波器2、4的调谐频率与本机振荡器20的振荡频率之间没有跟踪误差。由此,像图21(c)那样,带通滤波器6、10中的输出信号频谱相对于中频信号的中心频率未产生偏离,将中心频率的振幅电平作为基准时,所希望的信号没有衰减,干扰信号得到抑制。但是,若像图21(d)那样,在接收所希望的接收频道时,带通滤波器2、4的调谐频率与本机振荡器20的振荡频率之间存在跟踪误差,则带通滤波器6、10中的输出频率特性相对于中频信号的中心频率产生偏离。带通滤波器6、10中的输出信号频谱像图21(e)那样,将中心频率的振幅电平作为基准时,所希望的信号衰减,干扰信号未被抑制,而振幅电平差增大,其结果是SN比变差。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力图提高对于仅靠设定转折点无法彻底避免的、接收频道的频带外的干扰波所导致的干扰的抗干扰性,并提高SN比。
本发明所涉及的电视广播接收装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包括:对接收频道中的本机振荡信号的频率进行控制的PLL部;利用所述本机振荡信号生成中频信号的频率转换部;在所述中频信号的频带内进行调谐的滤波器部;对通过所述滤波器部后的中频信号进行解调的解调部;测定所述解调部的解调信号的SN比的SN比测定部;以及控制所述PLL部的运算部。所述运算部判断在相当于所述接收频道的占有频带宽度的范围内所述SN比良好的所述本机振荡信号的频率,并基于所述判断结果,变更从所述PLL部输出的所述本机振荡信号的频率控制信号。
本发明所涉及的电视广播接收装置包括:对接收频道中的本机振荡信号的频率进行控制的PLL部;利用所述本机振荡信号生成中频信号的频率转换部;在所述中频信号的频带内进行调谐的滤波器部;对通过所述滤波器部后的中频信号进行解调的解调部;测定所述解调部的解调信号的SN比的SN比测定部;以及控制所述PLL部的运算部。电视广播接收装置包括对所述滤波器部的调谐频率进行控制的滤波器控制部。所述运算部判断在相当于所述接收频道的占有频带宽度的范围内所述SN比良好的所述滤波器部的所述调谐频率,并基于所述判断结果,变更从所述滤波器控制部输出的所述滤波器部的调谐频率控制信号。
此外,本发明所涉及的电视广播接收装置还包括检测所述解调部的锁定状态或者未锁定状态的解调锁定检测部。所述运算部的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解调锁定检测部的检测结果,判定从锁定状态到未锁定状态的转移概率,并从所述转移概率在预定范围内的、所述本机振荡信号的频率或者所述滤波器部的调谐频率中选择SN比的最佳设定。
此外,本发明所涉及的电视广播接收装置还包括存储部,该存储部暂时存储所述SN比、以及所述SN比成为最佳时的所述本机振荡信号的频率设定数据或者所述SN比成为最佳时的所述滤波器部的调谐频率设定数据。
此外,所述滤波器部包含一个以上的可变电容二极管。所述滤波器控制部是将来自所述运算部的、所述SN比成为最佳时的所述滤波器部的调谐频率设定数据转换成对所述可变电容二极管的直流施加电压的D/A(Digital to Analog:数字模拟)转换部。
此外,所述滤波器部包括多个电容器、以及将所述电容器与所述滤波器部连接或者不连接的多个开关。所述滤波器控制部是将来自所述运算部的所述滤波器部的调谐频率设定数据转换成对所述多个开关的开关控制信号的开关控制部。
此外,本发明所涉及的电视广播接收装置还包括对所述SN比良好时的所述本机振荡信号的频率设定数据与所述SN比良好时的所述滤波器部的调谐频率设定数据的合成数据进行传送的总线、以及将所述合成数据分离成各自的设定数据的分离部。
本发明的电视广播接收方法包括:使接收频道中的本机振荡信号的频率进行偏移的步骤;在进行了频率转换和解调之后、测定所述解调产生的解调信号的SN比的步骤;判断在相当于所述接收频道的占有频带宽度的范围内已执行本机振荡频率偏移的步骤;以及基于所述判断结果、变更由所述偏移的步骤输出的所述本机振荡信号的频率控制设定的步骤。
本发明的电视广播接收方法包括:使接收频道中的中频滤波器的调谐频率进行偏移的步骤;在进行了频率转换和解调之后、测定所述解调产生的解调信号的SN比的步骤;判断在相当于所述接收频道的占有频带宽度的范围内已执行中频滤波器的调谐频率偏移的步骤;以及基于所述判断结果、变更由所述偏移的步骤输出的所述中频滤波器的调谐频率控制设定的步骤。
此外,本发明的电视广播接收方法还包括检测所述解调的锁定状态或者未锁定状态的步骤。所述变更的步骤根据所述检测的步骤中的检测结果,判定从锁定状态到未锁定状态的转移概率,并从所述转移概率在预定范围内的所述控制设定中选择SN比的最佳设定。
本发明的电视广播接收装置的控制程序包括:使接收频道中的本机振荡信号的频率进行偏移的步骤;在进行了频率转换和解调之后、测定所述解调产生的解调信号的SN比的步骤;判断在相当于所述接收频道的占有频带宽度的范围内已执行本机振荡频率偏移的步骤;以及基于所述判断结果、变更由所述偏移的步骤输出的所述本机振荡信号的频率控制设定的步骤。
本发明的电视广播接收装置的控制程序包括:使接收频道中的中频滤波器的调谐频率进行偏移的步骤;在进行了频率转换和解调之后、测定所述解调产生的解调信号的SN比的步骤;判断在相当于所述接收频道的占有频带宽度的范围内已执行中频滤波器的调谐频率偏移的步骤;以及基于所述判断结果、变更由所述偏移的步骤输出的所述中频滤波器的调谐频率控制设定的步骤。
此外,本发明的电视广播接收装置的控制程序还包括检测所述解调的锁定状态或者未锁定状态的步骤。所述变更的步骤根据所述检测的步骤的检测结果,判定从锁定状态到未锁定状态的转移概率,并从所述转移概率在预定范围内的所述控制设定中选择SN比的最佳设定。
此外,本发明的电视广播接收装置的控制程序还能是用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
根据本发明,与接收的电视广播信号相对应的本机振荡信号的振荡频率通过PLL部进行偏移。PLL部由来自运算部的设定数据进行控制,使得在对中频信号进行解调后利用SN比测定部测定得到的解调信号的SN比成为最佳。由此,在所接收的电视广播信号(接收频道)附近存在其他广播信号、接收频道中的SN比变差的情况下,能将相对于所述滤波器部的调谐频率的中频信号的中心频率设定为接收频道的SN比变好的频率。特别是在频率转换的前一级产生跟踪误差,在频率转换后的中频信号阶段,相对于接收频道,相邻的其他广播信号的频率响应增强,本发明对于这种情况的接收频道的SN比优化是有效的。
此外,根据本发明,利用来自运算部的设定数据控制对中频信号限制频带的滤波器部,使得滤波器部的调谐频率进行偏移,从而,使得解调后的利用SN比测定部测定得到的SN比成为最佳。由此,在所接收的电视广播信号(接收频道)附近存在其他广播信号、接收频道中的SN比变差的情况下,使相对于中频信号的滤波器部的调谐频率进行偏移,从而,能将滤波器部设定为接收频道的SN比良好的频率特性。特别是在频率转换的前一级产生跟踪误差,在频率转换后的中频信号阶段,相对于接收频道,相邻的其他广播信号的频率响应增强,本发明对于这种情况的接收频道的SN比优化是有效的。
此外,由于运算部根据解调锁定检测部中的本机振荡信号的振荡频率偏移、或者滤波器部的调谐频率偏移所产生的解调锁定检测结果,判断从解调锁定状态到未锁定状态的转移概率,因此,能确保正常的解调锁定,并且进行接收频道的SN比最佳设定。
此外,由于本发明的电视广播接收装置包括存储部,该存储部暂时存储测定得到的SN比、以及SN比成为最佳时的本机振荡信号的频率设定数据或者SN比成为最佳时的中频滤波器部的调谐频率设定数据,因此,可以根据接收环境变更或维持本机振荡信号的振荡频率偏移、或者滤波器部的调谐频率偏移所产生的SN比最佳设定值。
此外,由于通过在滤波器部中使用可变电容二极管,能使调谐频率在较宽范围内细微且连续地进行变化,因此,能精密地进行接收频道的SN比最佳设定。
此外,由于在滤波器部设置有多个固定电容器、以及对其进行切换的开关,因此,在能预先倾向性地预测SN比成为最佳的调谐频率的偏移设定值的情况下,可以用较低的成本进行接收频道的SN比最佳设定。
此外,在本发明的电视广播接收装置中,由于设置有总线和分离部,该总线将SN比良好时的所述本机振荡信号的频率设定数据与SN比良好时的滤波器部的调谐频率设定数据作为合成数据,并对该合成数据进行传送,该分离部将通过该总线传送来的合成数据分离成各自的设定数据,因此,总线的走线变少,能使得经由总线向PLL部、滤波器控制部侵入的周边噪声的影响处于最低限度,从而,可以提高各自的控制部的控制精度。此外,由于能同时执行本机振荡频率控制和滤波器特性切换控制,因此,可以构建高效的控制系统。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的电视广播接收装置的方框图。
图2是表示实施例1中的SN比最佳设定例的说明图。
图3是说明减轻实施方式1中的干扰相邻信号的影响的过程的图。
图4是表示实施例2中的电视广播接收装置的方框图。
图5是表示实施例2中的SN比最佳设定例的说明图。
图6是说明减轻实施方式2中的干扰相邻信号的影响的过程的图。
图7是表示实施例3中的电视广播接收装置的方框图。
图8是表示实施例3中的电视广播接收装置的其他方框图。
图9是实施例3中的解调锁定转移概率判定的说明图。
图10是表示实施例4中的滤波器部的电路图。
图11是表示实施例5中的滤波器部的电路图。
图12是实施例6中的电视广播接收装置的方框图。
图13是表示实施例6中的设定数据例的图。
图14是实施例7中的电视广播接收装置的方框图。
图15是表示实施例8中的SN比最佳设定例的流程图。
图16是表示实施例9中的SN比最佳设定例的流程图。
图17是表示实施例10中的SN比最佳设定例的流程图。
图18是表示实施例11中的SN比最佳设定例的流程图。
图19是表示现有的电视广播接收装置的方框图。
图20是现有的一般转折点的说明图。
图21是现有的电视广播接收装置中的干扰相邻信号的影响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对于图中相同或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标号,不再重复其说明。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的电视广播接收装置100的方框图。另外,所谓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的电视广播接收装置处理的电视广播信号,对于日本的情况,是指在90MHz到770MHz的频率范围内传送的信号。
在图1的电视广播接收装置100中,来自广播台的广播信号输入到输入端子101,通过让所希望的频道的频率通过的带通滤波器102,由可变增益放大器103放大至适当值。之后,信号再次通过让所希望的频道的频率通过的带通滤波器104,输入到混频器105。混频器105与本机振荡器120一起形成频率转换部121。混频由PLL部119基于从运算部114通过总线122发送来的振荡频率设定数据对本机振荡器120进行控制,输入到混频器105的输入信号与本机振荡器120的输出信号相混频,在频域内输出混频所产生的和差信号。中频滤波器106仅让混频器105的输出信号中的相差分量通过。输出信号即中频信号一旦利用放大器107进行放大后,输入到SAW滤波器108,并且由AGC检波器118进行检波。通过该检波输出信号来控制可变增益放大器103的放大倍数。由SAW滤波器108限制频带后的信号通过可变增益放大器109适当放大,通过带通滤波器110,由A/D转换器111转换成解调部112的输入信号。利用电平检波器116对A/D转换器111的输出信号进行检波。由AGC控制信号产生部117根据检波输出信号产生控制信号,可变增益放大器109根据该控制信号来调节其放大倍数,使得解调部112的输入电平一定。
经过上述动作,解调部112对接收频道的广播信号进行解调,SN比测定部113输出SN比测定值到运算部114。运算部114将输入的SN比测定值、以及获得该SN比测定值时的振荡频率设定数据暂时存储在存储部115中。存储部115可以设置在运算部114的外部,也可以利用设置在运算部114内部的寄存器。
接下来,参照图2,说明本机振荡频率的偏移和与之对应测定的SN比的关系、以及根据测定结果设定接收频道中的最佳SN比的动作。
图2示出在使得本机振荡频率相对于获得中频信号的中心频率(例如对于日本为57MHz)时的本机振荡频率进行偏移时、SN比测定值是如何变化的,表示以相对于中频信号的中心频率的偏移量为0Hz的情况为中心、使得本机振荡频率分别沿+方向、-方向偏移1MHz、2MHz、2.8MHz时的SN比测定值例。另外,在本例中,偏移量的最大值与接收频道的占有频带宽度相匹配,相对于中频信号的中心频率设为+/-2.8MHz。偏移量的间隔也可不限于上述情况而进行设定。另外,所谓占有频带宽度,在日本的地面数字广播中,表示一个频带的传输所占有的频带宽度,对于6MHz的频道宽度(或者频道间隔),具有5.6MHz的宽度。
若用与图1的关系来说明,则运算部114发送本机振荡频率设定数据到PLL部119,使得在接收频道内本机振荡频率以任意间隔进行偏移。这里所谓任意间隔,是指上面示出的沿+方向、-方向的偏移量。然后,PLL部119根据来自运算部114的本机振荡频率设定数据,进行控制,使得本机振荡器120的振荡频率以上述任意间隔进行偏移。由此,接收装置100利用偏移后的本机振荡频率进行频率转换和解调,SN比成为中频信号以上述任意间隔进行偏移时的值。运算部114在本机振荡频率偏移后的SN比测定值、比存储部115所存储的SN比测定值更好的情况下,将存储值更新为本机振荡频率偏移后的SN比测定值、以及与此对应的本机振荡频率设定数据。在相当于接收频道的占有频带宽度的、本机振荡频率的偏移范围内(上述+/-2.8MHz),重复进行上述本机振荡频率偏移和SN比测定值的暂时存储,之后,运算部114将SN比测定值成为最佳的本机振荡频率设定数据作为接收频道中成为最佳SN比的本机振荡频率设定数据再次传送到PLL部119。即,在图2的示例中,获得38dB的SN比测定值时的成为本机振荡频率偏移+2.8MHz的本机振荡频率设定数据从运算部114传送到PLL部119。
接下来,利用图3,说明成为SN比恶化的主要原因的干扰相邻信号所产生的影响因上述SN比最佳设定而如何变化。另外,图3的曲线图的横轴表示频率,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均将其中心频率作为基准(0Hz)来表示。曲线图的纵轴表示信号的振幅,以将输入信号电平作为基准(0dB)时的相对电平来表示。
图3(a)表示在数字广播的所希望的接收信号的附近存在模拟广播的干扰相邻信号的情况下的输入信号频谱,该广播信号输入到图1中的输入端子101。图3(b)表示图1中的滤波器102或104、或者双方从获得中频信号的中心频率时的调谐频率偏离3MHz的情形。图3(c)表示中频滤波器106、110为图3(b)的滤波器特性时的输出信号频谱。
在该示例的情况下,输出信号频谱在将中心频率的振幅电平作为基准时,所希望的接收信号被抑制,相反地,干扰相邻信号未被抑制,其结果是,SN比恶化,在图2中,SN比成为33dB。图1的运算部114将SN比“33dB”、以及那时中频信号的中心频率偏移量成为“0Hz”的本机振荡频率设定数据暂时存储在存储部115中。
之后,运算部114使本机振荡频率设定数据阶段性地变化,并在存储部115中依次更新和存储像图2那样的、根据每一阶段性变化的本机振荡频率设定数据而得到的SN比测定值。运算部114将在存储部115中依次更新和存储的最佳SN比测定值即图2中的“38dB”、以及那时获得振荡频率“+2.8MHz”的振荡频率设定数据设定作为接收频道的最佳设定。其结果是,在图3(d)中,根据SN比最佳设定,中频滤波器106的输出频率特性峰值点的频率、与偏移后的本机振荡信号的频率之差成为中频信号的中心频率,像图3(e)那样,以在中心频率的振幅电平作为基准,所希望的接收信号不会被抑制,而干扰相邻信号被抑制。
如上所述,为了使得处于干扰相邻信号的影响下的接收频道的SN比成为最佳值,通过使本机振荡频率进行偏移,来改变接收频道的中频信号的中心频率,从而减轻干扰相邻信号的影响。
[实施例2]
接下来,参照图4、图5、图6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2。在实施例1中,为了使得处于干扰相邻信号的影响下的接收频道的SN比成为最佳值,通过使本机振荡频率偏移,来改变接收频道的中频信号的中心频率,从而减轻干扰相邻信号的影响。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使中频用带通滤波器的调谐频率进行偏移,来减轻干扰相邻信号的影响,设定接收频道的最佳SN比。
图4所示的电视广播接收装置200是在实施例1的电视广播接收装置100的结构上,还增加了滤波器控制部401、402。在图4的电视广播接收装置200中,与实施例1同样,来自广播台的广播信号输入到输入端子101,通过让所希望的频道的频率通过的带通滤波器102,由可变增益放大器103放大至适当值。之后,信号再次通过仅让所希望的频道的频率通过的带通滤波器104,输入到混频器105。混频器105与本机振荡器120一起形成频率转换部121。混频由PLL部119基于从运算部114通过总线122发送来的振荡频率设定数据对本机振荡器120进行控制,输入到混频器105的输入信号与本机振荡器120的输出信号相混频,在频域内输出混频所产生的和差信号。中频滤波器106基于来自运算部114的通过总线403发送来的调谐频率设定数据,利用滤波器控制部401控制调谐频率,仅让混频器105的输出信号中的相差分量通过。输出信号即中频信号一旦利用放大器107进行放大后,输入到SAW滤波器108,并且由AGC检波器118进行检波。通过该检波输出信号来控制可变增益放大器103的放大倍数。由SAW滤波器108限制频带后的信号通过可变增益放大器109适当放大,通过利用滤波器控制部402基于来自运算部114的调谐频率设定数据、来控制调谐频率的带通滤波器110,由A/D转换器111转换成解调部112的输入信号。利用电平检波器116对A/D转换器111的输出信号进行检波。由AGC控制信号产生部117根据检波输出信号产生控制信号,可变增益放大器109根据该控制信号来调节其放大倍数,使得解调部112的输入电平一定。
经过上述动作,解调部112对接收频道的广播信号进行解调,SN比测定部113输出SN比测定值到运算部114。运算部114将输入的SN比测定值、以及获得该SN比测定值时的对滤波器控制部401、402的调谐频率设定数据暂时存储在存储部115中。除图4的结构之外,存储部115也可以利用设置在运算部114内部的寄存器。
接下来,利用图5说明中频滤波器106、110的调谐频率偏移和与之对应测定的SN比的关系、以及根据测定结果设定接收频道中的最佳SN比的动作。
图5示出在使得滤波器部的调谐频率相对于中频信号的中心频率例如57MHz进行偏移时、SN比测定值是如何变化的,表示以相对于中频信号的中心频率的滤波器部的调谐频率偏移量为0Hz的情况为中心、使得滤波器部的调谐频率分别沿+方向、-方向偏移1MHz、2MHz、2.8MHz时的SN比测定值例。偏移量的最大值与接收频道的占有频带宽度相匹配,设为+/-2.8MHz,此外,偏移量的间隔也可不限于上述情况而进行设定。另外,占有频带宽度与实施例1中定义的一样。
若用与图4的关系来说明,则运算部114发送调谐频率设定数据到滤波器控制部401、402,使得在接收频道内中频滤波器106、110的调谐频率以任意间隔进行偏移。这里所谓任意间隔,是指上面示出的沿+方向、-方向的偏移量。然后,滤波器控制部401、402根据来自运算部114的调谐频率设定数据,进行控制,使得中频滤波器106、110的调谐频率以上述任意间隔进行偏移。
由此,接收装置200利用上述偏移后的调谐频率进行频率转换和解调,SN比成为中频信号以上述任意间隔进行偏移时的值。运算部114在调谐频率偏移后的SN比测定值比存储部115所存储的SN比测定值更好的情况下,将存储值更新为调谐频率偏移后的SN比测定值、以及与此对应的滤波器部调谐频率设定数据。然后,在相当于接收频道的占有频带宽度的、滤波器部调谐频率偏移的范围内(上述+/-2.8MHz),重复进行上述滤波器部调谐频率偏移和SN比测定值的暂时存储,之后,运算部114将SN比测定值成为最佳的滤波器部调谐频率设定数据作为接收频道中成为最佳SN比的滤波器部调谐频率设定数据再次传送到滤波器控制部401、402。
即,在图5的示例中,获得38dB的SN比测定值时的成为滤波器部调谐频率偏移-2.8MHz的滤波器部调谐频率设定数据从运算部114传送到滤波器控制部401、402。
接下来,参照图6,说明成为SN比恶化的主要原因的干扰相邻信号所产生的影响因上述SN比最佳设定而如何变化。
另外,图6的曲线图的横轴表示频率,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均作为将其中心频率作为基准(0Hz)时的上下频率来表示。曲线图的纵轴表示信号的振幅,作为将输入信号电平作为基准(0dB)时的相对电平来表示。
图6(a)表示在数字广播的所希望的接收信号的附近存在模拟广播的干扰相邻信号的情况下的输入信号频谱,该广播信号输入到图4中的输入端子101。图6(b)表示图4中的滤波器102或104、或者双方从获得中频信号的中心频率时的调谐频率偏离3MHz的情形。图6(c)表示中频滤波器106、110为图6(b)的滤波器特性时的输出信号频谱。在该示例的情况下,输出信号频谱在将中心频率的振幅电平作为基准时,所希望的接收信号被抑制,相反地,干扰相邻信号未被抑制,其结果是,SN比恶化,在图5中,SN比成为33dB。图4的运算部114将SN比“33dB”、以及那时调谐频率偏移量成为“0Hz”的调谐频率设定数据暂时存储在存储部115中。
之后,运算部114使滤波器部调谐频率设定数据阶段性地变化,并在存储部115中依次更新和存储像图5那样的、根据每一阶段性变化的滤波器部调谐频率设定数据而得到的SN比测定值。运算部114将在存储部115中依次更新和存储的最佳SN比测定值即图5中的“38dB”、以及那时获得滤波器部调谐频率“-2.8MHz”的滤波器部调谐频率设定数据设定作为接收频道的最佳设定。其结果是,在图6(d)中,根据SN比最佳设定,中频滤波器106、110的输出频率特性峰值点、与中频信号的中心频率大体相等,像图6(e)那样,以在中心频率的振幅电平作为基准,所希望的接收信号不会被抑制,而干扰相邻信号被抑制。
如上所述,为了使得处于干扰相邻信号的影响下的接收频道的SN比成为最佳值,通过使中频滤波器调谐频率进行偏移,来改变接收频道的中频信号输出特性,从而减轻干扰相邻信号的影响。
[实施例3]
在上述为止的实施例中,说明了进行本机振荡信号的振荡频率偏移和中频滤波器部的调谐频率偏移、设定最佳SN比的示例,但是,随着频率的偏移量增大,出现变得无法维持正常解调的情况。其理由是,在输入到解调部的信号的特性极差的情况下,变得无法进行解调处理。将这种解调的正常、异常分别称为解调锁定状态、解调未锁定状态。
在此,所谓解调锁定状态,是指在构成解调部的载波恢复(carrier recovery)部、或者定时恢复部(未图示)中正常进行信号处理的状态。
更详细而言,在载波恢复部中主要进行基带信号的载波再生处理,而在定时恢复部中主要进行数字调制的表征时钟(symbol clock)再生处理。由于一般这些处理过程采用循环结构,因此,将正常的解调状态称为处于解调锁定状态,将输入特性恶化的信号等无法正常解调的状态称为未锁定状态。
这里,虽然在成为解调未锁定状态的设定下无法使用接收装置,但是,SN比成为最佳的设定有时也可能与无法维持解调锁定的设定相近。更详细而言,也可以考虑如下情况:即使是SN比成为最佳的设定,但在进行最佳设定之后,因接收设备(未图示)周围的温度变化等而导致本机振荡器、滤波器部产生频率漂移、振幅漂移等,从而解调部转移至无法维持解调锁定的状态、或者完全解调未锁定状态。
所以,在本实施例中,在解调部与SN比测定部之间设置解调锁定检测部,运算部根据解调锁定检测部的检测结果,对于通过本机振荡信号的频率偏移或者中频滤波器的调谐频率偏移来进行的SN比最佳设定,分别判定从解调锁定到解调未锁定的转移概率。对于转移概率高的设定,即使SN比为较佳的设定,也不使用该设定,而在转移到解调未锁定的转移概率低的设定的范围内求出SN比成为最佳的设定。将该设定作为最佳设定。
参照图7、8、9说明上述最佳设定的具体示例。图7、图8表示对于实施例1(图1)、实施例2(图4)各自的结构在解调部112与SN比测定部113之间设置锁定检测部501的结构。图9是将横轴设为本机振荡信号的频率偏移量、将纵轴设为中频滤波器的调谐频率偏移量、并绘制了以中频信号的中心频率(图中的原点)为基准将各自的偏移量沿+或者-方向偏移四步时解调锁定或者未锁定的状态的图。此外,图9的○记号表示解调锁定状态,×记号表示解调未锁定状态。
在图9中,在对于与某一偏移量设定相对应的位置、在相邻的上下左右的位置存在用×记号表示的解调未锁定状态的设定的情况下,设从解调锁定状态到解调未锁定状态的转移概率为1,在对于与上述偏移量设定相对应的位置、在斜角位置存在用×记号表示的解调未锁定状态的情况下,设转移概率为0.5。获取对于上下左右、斜角位置的所有转移概率的和,来评价在某一设定下的转移概率。关于图9的从A点到D点的转移概率评价,对于A点和B点,由于周围不存在解调未锁定状态,因此,它们的上述转移概率均为0。对于C点,由于在斜左上存在解调未锁定状态,因此,转移概率为0.5。对于D点,由于在左、上、斜左上、以及斜右上存在解调未锁定状态,因此,转移概率为3.5。对于E点,由于处于解调未锁定状态,因此,不可进行设定。
这样,对于处于解调锁定状态的本机振荡频率设定、中频滤波器调谐频率设定,分别进行上述示例那样的转移概率的判定,从转移概率在判定基准值以内(例如小于1)的设定中选择SN比成为最佳的设定。
另外,虽然在本实施例中,设上述转移概率的判定值在上下左右为同一个值1,在斜角方向都同样为0.5,但也可将各方向的转移概率设为其他值。此外,除了将在与某一偏移量设定相对应的位置的相邻周围不存在解调未锁定状态的点的转移概率设为0以外,例如,还可进行如下判定:以所有解调未锁定的点为基准来比较偏移量的相对值,从而B点的转移概率大于A点的转移概率。
此外,虽然在本实施例中,示出了将本机振荡信号的频率和中频滤波器的调谐频率这两者都进行偏移的示例,但是,无论是将哪一个偏移的情况,都能同样地判定转移概率。此外,偏移量也可不限于四步而自由进行设定。
这样,在判定从解调锁定到未锁定的转移概率之后,从转移概率低的设定中判断成为最佳SN比的设定值,由此,可以利用安全且性能良好的设定值来进行接收。
[实施例4]
接下来,将本发明的中频滤波器的具体结构作为实施例4,参照图10进行说明。图10表示在实施例2(图4)、实施例3(图8)的结构中的中频滤波器106、110的结构的一个示例。参照图10,说明在图4、图8中的从混频器105的输出端到放大器107的输入端的结构、动作。
利用电感器601、可变电容二极管608、609来形成滤波器电路的主要部分。电容器602、603、604、605用于阻止直流,电阻器606、607用于使可变电容二极管608、609的阳极成为接地电位。电阻器610用于对可变电容二极管608、609施加直流电压。此外,D/A转换部611(与图4、图8中的滤波器控制部401、402相对应)将来自运算部114的调谐频率设定数据即二值信号转换成所述直流电压。另外,带通滤波器的结构是将电感器和可变电容二极管组合后的结构,只要是可得到一定特性的结构,也可以是图10所示的结构以外的结构。此外,中频滤波器106、110可以采用相同电路结构的滤波器,也可以采用不同电路结构的滤波器。
根据上述结构,混频器105的输出信号即中频信号由上述滤波器电路对通过频带进行限制,并传送到下一级的放大器107。可变电容二极管608、609各自的阴极相互连接,并通过电阻器610对它们彼此的连接点施加直流电压,端子间电容发生变化,由此使调谐频率发生变化。由于可变电容二极管的端子间电容相对于施加的直流电压大体呈线性变化,因此,在本实施例中,能使调谐频率在较宽范围内细微且连续地进行变化,从而能精密地进行接收频道的最佳SN比设定。
[实施例5]
接下来,将本发明的中频滤波器的具体结构作为实施例5,参照图11进行说明。图11表示在实施例2(图4)、实施例3(图8)中的中频滤波器106、110的其他结构。参照图11,说明在图4、图8中的从混频器105的输出端到放大器107的输入端的结构、动作。
利用电感器107与电容器702~704的组合来形成调谐电路的主要部分。电容器702~704的一端与电感器701的一端相连接,另一端与开关705~707的一端相连接。开关705~707的另一端与电感器701的另一端相连接。开关控制部708配置成对开关705~707进行开关控制,基于来自运算部114的调谐频率设定数据即二值信号,对开关705~707进行开关控制。另外,虽然在图11的示例中,电容器、开关的数量分别是三个,但是,也可以根据调谐频率的偏移间隔、偏移量来设定。
根据上述结构,混频器105的输出信号即中频信号由上述调谐电路对频带进行限制,并传送到下一级的放大器107。调谐频率根据将电容器702~704与电感器701连接或者切断的组合而进行变化。这时,电容器702~704的电容值可以全部相同,也可以全部是不同的电容值。例如,在能预先倾向性地预测调谐频率的偏移设定值的情况下,通过使电容器702与电容器703的电容值之差较小,并将电容器704的电容值设定成大于或者小于电容器702、703的电容值,可根据预先预测的偏移间隔或者偏移量来设定调谐频率。
[实施例6]
接下来,参照图11、图12、图13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6。图12是表示本实施例的方框图。图12与实施例2(图4)的不同点在于:使得从运算部114到PLL部119、滤波器控制部401、402的总线成为单一的总线802,以及在总线802与PLL部119、滤波器控制部401、402之间配置有解码器801。
作为从运算部114传送来的数据,输出像图13的数据示例所示那样的频率设定数据与开关切换数据的合成数据。该数据通过单一系统的总线802输入到解码器801。该合成数据由解码器801分离成频率设定数据D0~Dn和开关切换数据SW0~SW2。在图13的示例中,频率设定数据D0比特~Dn比特的数据传送到PLL部119,并基于该数据进行频率设定。此外,开关切换数据SW0~SW2作为与图11的滤波器的开关705、706、707相对应的开关切换数据SW2、SW1、SW0传送到滤波器控制部401、402(图11中的开关控制部708),并对图11中的开关705、706、707进行开关控制。
这样,由于从运算部114通过单一系统的总线来传送频率设定数据和开关切换数据,由此能减少控制总线的数量,从而,可以选择I/O端口较少的运算部。此外,由于从运算部到PLL部、滤波器控制部的总线的走线减少,能使得经由总线向PLL部、滤波器控制部侵入的周边噪声的影响处于最低限度,因此,可以提高各自的控制部的控制精度。此外,由于能同时执行本机振荡频率控制和滤波器特性切换控制,因此,可以构建高效的控制系统。
[实施例7]
接下来,参照图11、图12、图13、图14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7。图14与实施例6(图12)的不同点在于:通过PLL部119来控制滤波器控制部401、402。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将频率设定数据和开关切换数据合成后的数据通过总线802传送到PLL部119,合成数据在PLL部119内部分离成频率设定数据和滤波器特性切换数据。另外,合成数据可以是与实施例6中使用的图13的数据格式相同的数据。之后,分离后的数据从PLL部119的输出端口通过总线403传送到滤波器控制部401、402。
这样,从运算部114通过单一系统的总线来传送频率设定数据和开关切换数据,由此能减少控制总线的数量,也可以选择I/O端口较少的运算部。此外,由于能使从运算部到PLL部、滤波器控制部的总线的走线最少,因此,能使得经由总线向控制部侵入的周边噪声的影响处于最低限度,从而,可以提高各自的控制部的控制精度。此外,在本示例中,由于通过PLL部119来控制滤波器控制部401、402,因此,无需增加结构元器件,能廉价地执行滤波器控制部的开关切换。
[实施例8]
参照图1和图15,说明通过接收频道中的本机振荡信号的频率偏移来将SN比设定为最佳值的方法。图15是在本实施例中的、将SN比设定为最佳的流程图。
设接收装置100通过自动搜索来搜索到可收视的频道后,在所有可收视的频道中测定SN比,并将测定值存储在存储部115中。这时,本机振荡器120以获得中频信号的中心频率时的振荡频率来执行上述自动搜索,此时的振荡频率设定也与SN比测定值一起存储在存储部115中。此外,中频滤波器106、110固定于预先设定的调谐频率。
即使在接收设备(未图示)的电源关断(S50)后,也保持对接收装置100的供电(S51)。接下来,执行用于解调、SN比测定等的各种设定(S52)。接下来,从可收视的所有频道中对任意频道N进行选台(S53)。接下来,在所选台的频道中,使本机振荡器120的振荡频率进行偏移,例如,以142.86kHz的间隔使振荡频率向上侧或者下侧偏移(S54)。接下来,测定以偏移后的本机振荡频率进行频率转换、解调时的SN比(S57)。对于在本机振荡频率偏移后测定的SN比、相对于存储部115所存储的SN比测定值是否更好进行判断(S58)。在本机振荡频率偏移后的SN比更好的情况下,将与该偏移量相对应的SN比测定值作为任意频道N的SN比最佳设定值进行更新、存储(S59)。之后,判断是否已在所有偏移范围内执行了本机振荡器120的振荡频率偏移(S61),在判断为没有执行的情况下,返回至S54的处理,执行本机振荡频率的偏移。在S61的处理中判断为已在所有偏移范围内执行了本机振荡频率的偏移的情况下,将S59的处理中的存储值作为SN比最佳设定值进行更新(S62)。判断是否对所有可收视的频道都执行了SN比最佳设定(S63),在判断为未执行的情况下,指定对任意频道N+1进行选台(S64),返回至S53的处理,执行频道选台。在判断为已对所有可收视的频道都执行了SN比最佳设定的情况下,停止对接收装置100的供电(S65)。在下一次收视时,对于任意频道N,设定在S62的处理中设定的SN比测定值为最佳时的本机振荡频率。
通过以上过程,在关断接收设备的电源时,对于任意接收频道,与来自相邻频道的影响的变化等接收环境相对应来调整本机振荡频率,从而在重新收视时可获得始终良好的接收特性。
[实施例9]
参照图4和图16,说明通过接收频道中的中频滤波器的调谐频率偏移来将SN比设定为最佳值的方法。图16是在本实施例中的、将SN比设定为最佳的流程图。
设接收装置200通过自动搜索来搜索到可收视的频道后,在所有可收视的频道中测定SN比,并将测定值存储在存储部115中。这时,本机振荡器120以获得中频信号的中心频率时的振荡频率来执行上述自动搜索。
即使在接收设备(未图示)的电源关断(S50)后,也保持对接收装置200的供电(S51)。接下来,执行用于解调、SN比测定等的各种设定(S52)。接下来,从可收视的所有频道中对任意频道N进行选台(S53)。接下来,在所选台的频道中,使中频滤波器106、110的调谐频率进行偏移,例如,以100kHz的间隔使调谐频率向上侧或者下侧偏移(S55)。接下来,测定以偏移后的调谐频率进行频率转换、解调时的SN比(S57)。对于在中频滤波器调谐频率偏移后测定的SN比、相对于存储部115所存储的SN比测定值是否更好进行判断(S58)。在中频滤波器调谐频率偏移后的SN比更好的情况下,将与该偏移量相对应的SN比测定值作为任意频道N的SN比最佳设定值进行更新、存储(S59)。之后,判断是否已在所有偏移范围内执行了中频滤波器106、110的调谐频率偏移(S60),在判断为没有执行的情况下,返回至S55的处理,执行调谐频率的偏移。在S60的处理中判断为已在所有偏移范围内执行了中频滤波器调谐频率的偏移的情况下,将S59的处理中存储到存储部中的SN比作为最佳设定值进行更新(S62)。判断是否对所有可收视的频道都执行了SN比最佳设定(S63),在判断为未执行的情况下,指定对任意频道N+1进行选台(S64),返回至S53的处理,执行频道选台。在判断为已对所有可收视的频道都执行了SN比最佳设定的情况下,停止对接收装置400的供电(S65)。在下一次收视时,对于任意频道N,设定在S62的处理中设定的SN比测定值为最佳时的中频滤波器106、110的调谐频率。
由此,在关断接收设备的电源时,对于任意接收频道,与来自相邻频道的影响的变化等接收环境相对应来调整中频滤波器的调谐频率,从而在重新收视时可获得始终良好的接收特性。
[实施例10]
参照图7、图17,对于考虑到接收频道中的本机振荡信号的频率偏移以及由该频率偏移所导致的从解调的锁定状态到未锁定状态的转移概率、来将SN比设定为最佳值的方法进行说明。图17是在本实施例中的、将SN比设定为最佳的流程图。另外,转移概率的判定基准利用实施例3中记载的判定基准。
即使在接收设备(未图示)的电源关断(S50)后,也保持对接收装置300的供电(S51)。接下来,执行用于解调、解调锁定检测、SN比测定等的各种设定(S52)。接下来,从可收视的所有频道中对任意频道N进行选台(S53)。接下来,在所选台的频道中,使本机振荡器120的振荡频率进行偏移,例如,以142.86kHz的间隔使振荡频率向上侧或者下侧偏移(S54)。本机振荡频率偏移后,检测解调锁定(S56)。存储解调锁定状态或者未锁定状态的检测结果(S91)。对本机振荡频率的每一偏移判断解调是否锁定(S92)。在判断为处于解调锁定状态的情况下,测定SN比(S57),存储SN比测定值和获得该测定值的本机振荡频率的偏移量(S93)。在判断出解调处于未锁定状态的情况下,跳过S57的处理、S93的处理,执行后面的S61的判断。判断是否已在所有偏移范围内执行了本机振荡器120的振荡频率偏移(S61),在判断为没有执行的情况下,返回至S54的处理,执行本机振荡频率的偏移。在S61的处理中判断为已在所有偏移范围内执行了本机振荡频率的偏移的情况下,对于在S93的处理中存储的偏移量,判定从解调锁定状态到未锁定状态的转移概率(S94)。将预先确定的转移概率判定基准范围、与S94中的转移概率判定结果进行对照,将在基准范围内获得最佳SN比的偏移量设定作为SN比最佳设定值(S95)。判断是否对所有可收视的频道都执行了SN比最佳设定(S63),在判断为未执行的情况下,指定对任意频道N+1进行选台(S64),返回至S53的处理,执行频道选台。在判断为已对所有可收视的频道都执行了SN比最佳设定的情况下,停止对接收装置300的供电(S65)。在下一次收视时,对于任意频道N,设定在S95的处理中设定的、在转移概率判定基准范围内SN比测定值为最佳时的本机振荡频率。
由此,在关断接收设备的电源时,对于任意接收频道,考虑到接收装置所固有的本机振荡频率漂移,并与来自相邻频道的影响的变化等接收环境相对应来调整本机振荡频率,从而在重新收视时可获得始终良好的接收特性。
[实施例11]
参照图8、图18,对于考虑到接收频道中的中频滤波器的调谐频率偏移以及由该调谐频率偏移所导致的从解调的锁定状态到未锁定状态的转移概率、来将SN比设定为最佳值的方法进行说明。
即使在接收设备(未图示)的电源关断(S50)后,也保持对接收装置400的供电(S51)。接下来,执行用于解调、解调锁定检测、SN比测定等的各种设定(S52)。接下来,从可收视的所有频道中对任意频道N进行选台(S53)。接下来,在所选台的频道中,使中频滤波器106、110的调谐频率进行偏移,例如,以100kHz的间隔使调谐频率向上侧或者下侧偏移(S55)。中频滤波器调谐频率偏移后,检测解调锁定(S56)。存储解调锁定状态或者未锁定状态的检测结果(S91)。对中频滤波器调谐频率的每一偏移判断解调是否锁定(S92)。在判断为处于解调锁定状态的情况下,测定SN比(S57),存储SN比测定值和获得该测定值的调谐频率的偏移量(S93)。在判断出解调处于未锁定状态的情况下,跳过S57的处理、S93的处理,执行后面的S60的判断。判断是否已在所有偏移范围内执行了中频滤波器106、110的调谐频率偏移(S60),在判断为没有执行的情况下,返回至S55的处理,执行调谐频率的偏移。在S60的处理中判断为已在所有偏移范围内执行了调谐频率的偏移的情况下,对于在S93的处理中存储的偏移量,判定从解调锁定状态到未锁定状态的转移概率(S94)。将预先确定的转移概率判定基准范围、与S94中的转移概率判定结果进行对照,将在转移概率判定基准范围内获得最佳SN比的偏移量设定作为SN比最佳设定值(S95)。判断是否对所有可收视的频道都执行了SN比最佳设定(S63),在判断为未执行的情况下,指定对任意频道N+1进行选台(S64),返回至S53的处理,执行频道选台。在判断为已对所有可收视的频道都执行了SN比最佳设定的情况下,停止对接收装置400的供电(S65)。在下一次收视时,对于任意频道N,设定在S95的处理中设定的、在转移概率判定基准范围内SN比测定值为最佳时的中频滤波器调谐频率。
由此,在关断接收设备的电源时,对于任意接收频道,考虑到接收装置所固有的中频滤波器部中的调谐频率漂移和振幅漂移,并与来自相邻频道的影响的变化等接收环境相对应来调整中频滤波器调谐频率,从而在重新收视时可获得始终良好的接收特性。
上述电视广播接收装置的SN比最佳设定方法能形成为计算机可执行的控制程序。此外,这些控制程序能存放在例如磁带或盒带、软盘(floppy)(注册商标)/硬盘等磁盘和CD-ROM/MO/MD/DVD/CD-R等光盘、IC卡、或者掩模ROM/EPROM/EEPROM/闪存ROM等半导体存储器等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中。此外,电视广播接收装置还可以包括能与通信网络连接的通信单元,并通过通信单元从通信网络下载控制程序。
根据本发明,在电视广播接收装置中,基于所希望的接收频道中的SN比测定值,调整中频信号的中心频率、或者相对于中频信号的中频滤波器的调谐频率,从而,可以抑制在所希望的接收频道的频带之外存在的干扰信号,并根据接收状况来将SN比设定为最佳值。本发明可以适用于在多频道接收中寻求高接收特性的电视广播接收装置。

Claims (19)

1.一种电视广播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PLL部,该PLL部输出频率控制信号,对接收频道中的本机振荡信号的频率进行控制;
频率转换部,该频率转换部接收来自所述PLL部的所述频率控制信号,并且,利用所述本机振荡信号生成中频信号;
滤波器部,该滤波器部在所述中频信号的频带内进行调谐;
解调部,该解调部对通过所述滤波器部后的中频信号进行解调,并输出解调信号;
SN比测定部,该SN比测定部测定所述解调信号的SN比;以及
运算部,该运算部控制所述PLL部,
所述运算部判断在相当于所述接收频道的占有频带宽度的范围内所述SN比良好的所述本机振荡信号的频率,并基于该判断结果,变更从所述PLL部输出的所述本机振荡信号的所述频率控制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视广播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检测所述解调部的锁定状态或者未锁定状态的解调锁定检测部,
所述运算部根据所述解调锁定检测部的检测结果,判定从锁定状态到未锁定状态的转移概率,并从所述转移概率在预定范围内的、所述本机振荡信号的频率中选择所述SN比的最佳设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视广播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存储部,该存储部暂时存储所述SN比、以及所述SN比成为最佳时的所述本机振荡信号的频率设定数据。
4.一种电视广播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PLL部,该PLL部对接收频道中的本机振荡信号的频率进行控制;
频率转换部,该频率转换部利用所述本机振荡信号生成中频信号;
滤波器部,该滤波器部在所述中频信号的频带内进行调谐;
解调部,该解调部对通过所述滤波器部后的中频信号进行解调,并输出解调信号;
SN比测定部,该SN比测定部测定所述解调信号的SN比;
运算部,该运算部控制所述PLL部;以及
滤波器控制部,该滤波器控制部输出调谐频率控制信号到所述滤波器部,对所述滤波器部的调谐频率进行控制,
所述运算部判断在相当于所述接收频道的占有频带宽度的范围内所述SN比良好的所述滤波器部的所述调谐频率,并基于所述判断结果,变更从所述滤波器控制部输出的所述调谐频率控制信号。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视广播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检测所述解调部的锁定状态或者未锁定状态的解调锁定检测部,
所述运算部根据所述解调锁定检测部的检测结果,判定从锁定状态到未锁定状态的转移概率,并从所述转移概率在预定范围内的、所述滤波器部的调谐频率中选择所述SN比的最佳设定。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视广播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存储部,该存储部暂时存储所述SN比、以及所述SN比成为最佳时的所述滤波器部的调谐频率设定数据。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视广播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滤波器部包含一个以上的可变电容二极管,
所述滤波器控制部是将来自所述运算部的、所述SN比成为最佳时的所述滤波器部的调谐频率设定数据转换成对所述可变电容二极管的直流施加电压的D/A转换部。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视广播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滤波器部包括:
多个电容器;以及
将所述电容器与所述滤波器部连接或者不连接的多个开关,
所述滤波器控制部是将来自所述运算部的所述滤波器部的调谐频率设定数据转换成对所述多个开关的开关控制信号的开关控制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视广播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总线,该总线对所述SN比良好时的所述本机振荡信号的频率设定数据与所述SN比良好时的所述滤波器部的调谐频率设定数据的合成数据进行传送;以及
分离部,该分离部将所述合成数据分离成各自的设定数据。
10.一种电视广播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使接收频道中的本机振荡信号的频率进行偏移的步骤;
在进行了频率转换和解调之后、测定所述解调产生的解调信号的SN比的步骤;
判断在相当于所述接收频道的占有频带宽度的范围内已执行本机振荡频率偏移的步骤;以及
基于所述判断结果、变更由所述偏移的步骤输出的所述本机振荡信号的频率控制设定的步骤。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视广播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检测所述解调的锁定状态或者未锁定状态的步骤,
所述变更的步骤根据所述检测的步骤中的检测结果,判定从锁定状态到未锁定状态的转移概率,并从所述转移概率在预定范围内的所述控制设定中选择SN比的最佳设定。
12.一种电视广播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使接收频道中的中频滤波器的调谐频率进行偏移的步骤;
在进行了频率转换和解调之后、测定所述解调产生的解调信号的SN比的步骤;
判断在相当于所述接收频道的占有频带宽度的范围内已执行中频滤波器的调谐频率偏移的步骤;以及
基于所述判断结果、变更由所述偏移的步骤输出的所述中频滤波器的调谐频率控制设定的步骤。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视广播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检测所述解调的锁定状态或者未锁定状态的步骤,
所述变更的步骤根据所述检测的步骤中的检测结果,判定从锁定状态到未锁定状态的转移概率,并从所述转移概率在预定范围内的所述控制设定中选择SN比的最佳设定。
14.一种电视广播接收装置的控制程序,其特征在于,包括:
使接收频道中的本机振荡信号的频率进行偏移的步骤;
在进行了频率转换和解调之后、测定所述解调产生的解调信号的SN比的步骤;
判断在相当于所述接收频道的占有频带宽度的范围内已执行本机振荡频率偏移的步骤;以及
基于所述判断结果、变更由所述偏移的步骤输出的所述本机振荡信号的频率控制设定的步骤。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视广播接收装置的控制程序,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检测所述解调的锁定状态或者未锁定状态的步骤,
所述变更的步骤根据所述检测的步骤中的检测结果,判定从锁定状态到未锁定状态的转移概率,并从所述转移概率在预定范围内的所述控制设定中选择SN比的最佳设定。
16.一种电视广播接收装置的控制程序,其特征在于,包括:
使接收频道中的中频滤波器的调谐频率进行偏移的步骤;
在进行了频率转换和解调之后、测定所述解调产生的解调信号的SN比的步骤;
判断在相当于所述接收频道的占有频带宽度的范围内已执行中频滤波器的调谐频率偏移的步骤;以及
基于所述判断结果、变更由所述偏移的步骤输出的所述中频滤波器的调谐频率控制设定的步骤。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视广播接收装置的控制程序,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检测所述解调的锁定状态或者未锁定状态的步骤,
所述变更的步骤根据所述检测的步骤中的检测结果,判定从锁定状态到未锁定状态的转移概率,并从所述转移概率在预定范围内的所述控制设定中选择SN比的最佳设定。
18.一种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
记录有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视广播接收装置的控制程序。
19.一种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
记录有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视广播接收装置的控制程序。
CN201010573749.7A 2009-11-25 2010-11-24 电视广播接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9846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66974 2009-11-25
JP2009266974A JP4927156B2 (ja) 2009-11-25 2009-11-25 テレビ放送受信装置、テレビ放送受信装置の制御方法、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これ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98464A true CN102098464A (zh) 2011-06-15
CN102098464B CN102098464B (zh) 2013-09-11

Family

ID=440618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73749.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98464B (zh) 2009-11-25 2010-11-24 电视广播接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483640B2 (zh)
JP (1) JP4927156B2 (zh)
KR (1) KR101211759B1 (zh)
CN (1) CN102098464B (zh)
BR (1) BRPI1004715A2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28546A (zh) * 2012-05-15 2013-12-0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0753255A (zh) * 2018-07-24 2020-02-04 扬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传输串流接收装置及其时钟频率设定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686031B2 (en) * 2014-08-06 2017-06-20 The Nielsen Company (Us), Llc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detect a state of media presentation devices
US9924224B2 (en) 2015-04-03 2018-03-20 The Nielsen Company (Us), Llc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determine a state of a media presentation device
US9461693B1 (en) * 2015-04-23 2016-10-04 The Directv Group,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frequency and bandwidth optimization with a single-wire multiswitch device
KR102468807B1 (ko) * 2016-03-21 2022-11-18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방송 수신 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93493A (zh) * 1999-09-29 2001-05-02 株式会社东芝 自动增益控制电路和具有该电路的接收机
JP2002009645A (ja) * 2000-06-22 2002-01-1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無線受信装置及び無線送信装置並びに無線送受信装置
CN101263651A (zh) * 2005-09-13 2008-09-10 新泻精密株式会社 振荡器、pll电路和接收机、发送机
JP2009200571A (ja) * 2008-02-19 2009-09-03 Sharp Corp 受信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170648A (ja) * 1988-12-22 1990-07-02 Nec Corp 同期検出回路
JP2006050585A (ja) 2004-07-07 2006-02-16 Sharp Corp デジタル放送受信装置及び自動利得制御回路
JP2006203530A (ja) * 2005-01-20 2006-08-0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デジタル放送受信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93493A (zh) * 1999-09-29 2001-05-02 株式会社东芝 自动增益控制电路和具有该电路的接收机
JP2002009645A (ja) * 2000-06-22 2002-01-1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無線受信装置及び無線送信装置並びに無線送受信装置
CN101263651A (zh) * 2005-09-13 2008-09-10 新泻精密株式会社 振荡器、pll电路和接收机、发送机
JP2009200571A (ja) * 2008-02-19 2009-09-03 Sharp Corp 受信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28546A (zh) * 2012-05-15 2013-12-0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3428546B (zh) * 2012-05-15 2017-04-1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0753255A (zh) * 2018-07-24 2020-02-04 扬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传输串流接收装置及其时钟频率设定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10122258A1 (en) 2011-05-26
US8483640B2 (en) 2013-07-09
KR101211759B1 (ko) 2012-12-13
BRPI1004715A2 (pt) 2013-03-12
JP2011114427A (ja) 2011-06-09
JP4927156B2 (ja) 2012-05-09
KR20110058733A (ko) 2011-06-01
CN102098464B (zh) 2013-09-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98464B (zh) 电视广播接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JP3906792B2 (ja) 高周波信号受信装置とその製造方法
US7634028B2 (en) Selecting clock frequencies for baseband devices
US757741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alibrating a filter of a receiver
CN1700593B (zh) 调谐器装置
KR20050032595A (ko) 채널 검출을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20080136971A1 (en) High-frequency signal receiver using diversity antenna, and high-frequency signal receiv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EP0469301B1 (en) Signal-strength-peak detecting circuit for automatic tuning circuit
US9059774B2 (en) Redu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KR20110044751A (ko) 수신 장치, 수신 방법 및 프로그램
CN100382588C (zh) 调谐器的调谐方法及利用该方法的接收机
JP2010252174A (ja) 受信装置およびチューナ
US7421262B2 (en) Tun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interference between adjacent channels
US8233864B2 (en) Signal receiving apparatus, signal receiving method, signal receiving program and signal receiving system
US8175560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tuning an antenna
KR100281360B1 (ko) 위상동기루프 에프엠/에이엠 튜너의 약전계 보상장치
JPH0254705B2 (zh)
CN101998028A (zh) 载波追踪系统与其方法
CN101322369A (zh) 用于确定接收器中频率偏移的方法和设备
JPH0342807B2 (zh)
KR101427749B1 (ko) 디지털 튜너의 채널 선국 장치 및 방법
US8248539B2 (en) Channel selecting device, channel selecting method, and program
JP4074711B2 (ja) デジタル放送受信機
JP2007006127A (ja) 選局装置およびその方法
JPS6174412A (ja) テレビジヨンチユ−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911

Termination date: 2015112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