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96291A - 发光装置以及投影仪 - Google Patents

发光装置以及投影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96291A
CN102096291A CN2010105732116A CN201010573211A CN102096291A CN 102096291 A CN102096291 A CN 102096291A CN 2010105732116 A CN2010105732116 A CN 2010105732116A CN 201010573211 A CN201010573211 A CN 201010573211A CN 102096291 A CN102096291 A CN 1020962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reflecting surface
emergent light
emitting component
emerg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7321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96291B (zh
Inventor
加濑谷浩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0962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962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962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9629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5/00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 H01L25/03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all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the same subgroup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assemblies of rectifier diodes
    • H01L25/04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all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the same subgroup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assemblies of rectifier diodes the devices not having separate containers
    • H01L25/075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all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the same subgroup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assemblies of rectifier diodes the devices not having separate containers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group H01L33/00
    • H01L25/0756Stacked arrangements of devic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9/00Condensers, e.g. light collectors or similar non-imaging optics
    • G02B19/0033Condensers, e.g. light collectors or similar non-imaging opt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 G02B19/0047Condensers, e.g. light collectors or similar non-imaging opt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for use with a light source
    • G02B19/0052Condensers, e.g. light collectors or similar non-imaging opt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for use with a light source the light source comprising a laser diode
    • G02B19/0057Condensers, e.g. light collectors or similar non-imaging opt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for use with a light source the light source comprising a laser diode in the form of a laser diode array, e.g. laser diode ba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20Lamp housing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20Lamp housings
    • G03B21/2006Lamp hous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 G03B21/2033LED or laser light sourc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20Lamp housings
    • G03B21/2066Reflectors in illumination beam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28Reflectors in projection bea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15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 H01L27/153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in a repetitive configuration, e.g. LED ba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0004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peration
    • H01L33/0045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peration the devices being superluminescent di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48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y packages
    • H01L33/58Optical field-shaping elements
    • H01L33/60Reflective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41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04N9/315Modulator illumination systems
    • H04N9/3161Modulator illumination systems using laser light sour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41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04N9/315Modulator illumination systems
    • H04N9/3164Modulator illumination systems using multiple light sour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924/0001Technical content checked by a classifier
    • H01L2924/0002Not covered by any one of groups H01L24/00, H01L24/00 and H01L2224/00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924/095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s covered by H01L24/00 with a principal constituent of the material being a combination of two or more materials provided in the groups H01L2924/013 - H01L2924/0715
    • H01L2924/097Glass-ceramics, e.g. devitrified glass
    • H01L2924/09701Low temperature co-fired ceramic [LTCC]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实现高输出和小型的发光装置及投影仪。在本发明涉及发光装置(1000),第一反射面(212)及第三反射面(232)配置在第一射出面(162a)至第一反射面的第一出射光(L1)的光路长(D1)与第三射出面(162b)至第三反射面的第三出射光(L3)的光路长(D3)相等的位置上,第二反射面(222)及第四反射面(242)配置在第二射出面(164a)至第二反射面的第二出射光(L2)的光路长(D2)与第四射出面(164b)至第四反射面的第四出射光(L4)的光路长(D4)相等的位置上,由第一反射面反射的第一出射光的前进方向、由第二反射面反射的第二出射光的前进方向、由第三反射面反射的第三出射光的前进方向及由第四反射面反射的第四出射光的前进方向为相同方向。

Description

发光装置以及投影仪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光装置以及投影仪。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作为投影仪或者显示器等显示装置的光源用的发光装置,人们一直期待着具有高亮度且色再现性卓越的激光元件的发光装置。在这样的光源用的发光装置中,为了显示明亮的图像,人们一直希望高输出化。作为谋求高输出化的方法,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已经提出了将由半导体激光器阵列组成的发光元件层压为堆栈状(lamination)的发光装置。在专利文献1的发光装置中,利用形成为各光反射面成阶梯状错开的状态的反射部件来反射从被层压为堆栈状的发光元件射出的出射光,并使其入射聚光透镜。
(在先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1-215443号公报
然而,在专利文献1的结构中,由于相对于出射光的前进方向以阶梯状错开的状态配置各光反射面,因而存在导致装置沿出射光的前进方向变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高输出以及小型的发光装置。另外,本发明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发光装置的投影仪。
本发明涉及的发光装置包括:第一发光元件,具有射出第一出射光的第一射出面以及射出第二出射光的第二射出面,其中,所述第二出射光朝着与所述第一出射光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前进;第二发光元件,具有射出第三出射光的第三射出面以及射出第四出射光的第四射出面,其中,所述第三出射光朝着与所述第一出射光的方向相同的方向前进,所述第四出射光朝着与所述第三出射光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前进;第一反射面,使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所述第一出射光反射;第二反射面,使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所述第二出射光反射;第三反射面,使所述第二发光元件的所述第三出射光反射;以及第四反射面,使所述第二发光元件的所述第四出射光反射,其中,所述第一发光元件与所述第二发光元件沿第一方向层压,所述第一射出面与所述第三射出面在第一平面内,所述第二射出面与所述第四射出面在第二平面内,所述第一射出面与所述第三射出面在所述第一平面上以不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的方式而配置,所述第二射出面与所述第四射出面在所述第二平面上以不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的方式而配置,所述第一反射面与所述第三反射面配置在从所述第一射出面至所述第一反射面的所述第一出射光的光路长度与从所述第三射出面至所述第三反射面的所述第三出射光的光路长度相等的位置上,所述第二反射面与所述第四反射面配置在从所述第二射出面至所述第二反射面的所述第二出射光的光路长度与从所述第四射出面至所述第四反射面的所述第四出射光的光路长度相等的位置上,由所述第一反射面所反射的所述第一出射光的前进方向、由所述第二反射面所反射的所述第二出射光的前进方向、由所述第三反射面所反射的所述第三出射光的前进方向以及由所述第四反射面所反射的所述第四出射光的前进方向相同。
根据这样的发光装置,能够将所述第一反射面与所述第三反射面配置在从所述第一射出面至所述第一反射面的所述第一出射光的光路长度与从所述第三射出面至所述第三反射面的所述第三出射光的光路长度相等的位置上,并且,能够将所述第二反射面与所述第四反射面配置在从所述第二射出面至所述第二反射面的所述第二出射光的光路长度与从所述第四射出面至所述第四反射面的所述第四出射光的光路长度相等的位置上。因此,能够抑制发光装置在所述第一至第四出射光的前进方向上的尺寸变大,同时实现高输出。所以,能够实现高输出以及小型化。
在本发明涉及的发光装置中,可包括:第一准直透镜,设置在所述第一射出面与所述第一反射面之间的所述第一出射光的光路上,并将所述第一出射光转换为平行光;第二准直透镜,设置在所述第二射出面与所述第二反射面之间的所述第二出射光的光路上,并将所述第二出射光转换为平行光;第三准直透镜,设置在所述第三射出面与所述第三反射面之间的所述第三出射光的光路上,并将所述第三出射光转换为平行光;以及第四准直透镜,设置在所述第四射出面与所述第四反射面之间的所述第四出射光的光路上,并将所述第四出射光转换为平行光。
根据这样的发光装置,利用所述第一至第四准直透镜,通过将所述第一至第四出射光转换为平行光,并使其入射所述第一至第四反射面。由此能够提高光的利用效率。
在根据本发明的发光装置中,所述第一反射面、所述第二反射面、所述第三反射面以及所述第四反射面为抛物面镜。
根据这样的发光装置,通过所述第一至第四反射面,能够将所述第一至第四出射光转换为平行光。由此能够提高光的利用效率。
在本发明涉及的发光装置中,等间隔地配置有多个所述第一射出面,等间隔地配置有多个所述第二射出面,等间隔地配置有多个所述第三射出面,等间隔地配置有多个所述第四射出面。
根据这样的发光装置,能够防止由于发光而产生的热量集中于发光元件的一部分上。
在本发明涉及的发光装置中,所述第一发光元件以及所述第二发光元件为超辐射发光二极管(super luminescent diode)。
根据这样的发光装置,通过抑制由于端面反射而引起的谐振器形成,从而能够防止激光振荡,因而能够减少光谱噪声。
本发明涉及的投影仪包括:本发明涉及的发光装置;光调制装置,根据图像信息调制从所述发光装置射出的光;以及投影装置,投射由所述光调制装置所形成的图像。
根据这样的投影仪,由于能够将本发明涉及的发光装置用作光源,因而能够实现高输出以及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发光装置的俯视图。
图2是示意性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发光装置的截面图。
图3是示意性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发光装置的截面图。
图4是示意性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发光装置的截面图。
图5是示意性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发光装置的制造步骤的截面图。
图6是示意性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发光装置的制造步骤的截面图。
图7是示意性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第一变形例的发光装置的截面图。
图8是示意性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第二变形例的发光装置的截面图。
图9是示意性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投影仪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1.发光装置
首先,参照附图说明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发光装置1000。图1是示意性表示发光装置1000的俯视图。图2是沿图1的II-II线示意性表示发光装置1000的截面图。图3是沿图1的III-III线示意性表示发光装置1000的截面图。图4是沿图1的IV-IV线示意性表示发光装置1000的截面图。此外,为了便于说明,在图2以及图3中,简化图示了发光元件100。
如图1~图4所示,发光装置1000包括:第一发光元件100a、第二发光元件100b、具有第一反射面212的第一反射部210、具有第二反射面222的第二反射部220、具有第三反射面232的第三反射部230以及具有第四反射面242的第四反射部240。发光装置1000还可包括:第一准直透镜200、第二准直透镜202、第三准直透镜204、第四准直透镜206、基部250、第一辅助支架(sub-mount)260a、第二辅助支架260b以及第三辅助支架260c。此外,这里对发光元件100a、100b为InGaAlP类(红色)的超辐射发光二极管(Super Luminescent Diode,以下也称为“SLD”)的情况进行说明。SLD与半导体激光器不同,能够通过抑制由于端面反射而引起的谐振器的形成来防止激光振荡。因此,能够使斑点噪声减少。
如图2~图4所示,在Z方向(第一方向)上层压第一发光元件100a和第二发光元件100b。在图示的例子中,在基部250的上方,按照第一辅助支架260a、第一发光元件100a、第二辅助支架260b、第二发光元件100b、第三辅助支架260c的顺序依次层压。在基部250上,通过辅助支架260a、260b、260c安装第一发光元件100a和第二发光元件100b。例如,通过向基部250与导线270施加不同的电位,从而能够通过辅助支架260a、260b、260c对发光元件100a、100b施加电压。虽然未图示,例如,也可以通过在辅助支架260a、260b、260c上设置贯通电极,使基部250与发光元件100a、100b电连接。在图示的例子中,发光装置1000虽然具有两个发光元件(第一发光元件100a和第二发光元件100b),但其数量并没有限制。发光装置1000由于具有多个(两个)100a、100b,从而能够实现高输出。发光装置1000例如除了具有第一发光元件100a和第二发光元件100b之外,还可以具有一个或者多个其他发光元件。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发光装置的输出。如图4所示,第一发光元件100a和第二发光元件100b具有第一金属包层(clad layer)104、活性层106以及第二金属包层108。第一发光元件100a和第二发光元件100b还能够具有例如基板102、接触层110、第一电极112、第二电极114、绝缘部116。
作为基板102,例如,能够使用第一导电型(例如n型)的GaAs基板等。
第一金属包层104形成在基板102上。作为第一金属包层104,例如,能够使用n型AlGaInP层等。此外,虽未图示,但在基板102与第一金属包层104之间也可以形成有缓冲层。作为缓冲层,例如,能够使用n型GaAs层、InGaP层等。
活性层106形成在第一金属包层104上。活性层106被夹在第一金属包层104与第二金属包层108之间。活性层106例如具有重叠有三层量子阱结构的多重量子阱(MQW)结构,该量子阱由InGaP阱层与InGaAlP阻挡层构成。
活性层106的形状例如为长方体(包括立方体的情况)等。如图1所示,活性层106具有第一侧面105以及第二侧面107。第一侧面105与第二侧面107互相对置,例如为平行的。由第一金属包层104与第二金属包层108所夹的活性层106例如构成层压结构体。第一侧面105与第二侧面107是活性层106的面中与第一金属包层104或者第二金属包层108不相接触的面,在层压结构体中,也可以称为露出的面。层压结构体还可以具有基板102、接触层110等。
活性层106的一部分区域构成成为活性层106的电流路径的增益区域160。在增益区域160上能够产生光,该光能够在增益区域160内接受增益。增益区域160的平面形状例如为平行四边形。如图1所示,从活性层106的层压方向俯视时(从Z方向观察),增益区域160从第一侧面105至第二侧面107朝着相对于第一侧面105的垂线P倾斜的方向被设置。由此,能够防止或者抑制在增益区域160上所产生的光的激光振荡。此外,增益区域160朝着某一方向设置的情况是指:俯视时,该方向与连接增益区域160的第一侧面105侧的第一端面162的中心与第二侧面107侧的第二端面164的中心的方向一致。虽然在图示的例子中,第一发光元件100a和第二发光元件100b分别具有三个增益区域160,但是其数量并没有限制。发光元件100a、100b由于具有多个增益区域160,从而能够实现高输出。
此外,虽然未图示,但增益区域160也可以从第一侧面105侧的第一端面162至第二侧面107侧的第二端面164直线状地朝着与第一侧面105的垂线P平行的方向设置。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构成谐振器,并发射激光。即,第一发光元件100a以及第二发光元件100b例如可以为半导体激光器。
如图4所示,第二金属包层108形成在活性层106上。作为第二金属包层108,例如,能够使用第二导电型(例如p型)的AlGaInP层等。
例如,由p型第二金属包层108、尚未掺杂的活性层106以及n型第一金属包层104构成pin二极管。第一金属包层104以及第二金属包层108分别为禁带宽度大于活性层106的禁带宽度、折射率小于活性层106的折射率的层。活性层106具有将光放大的功能。第一金属包层104以及第二金属包层108通过夹持活性层106而具有封闭注入载体(电子与空穴)以及光的功能。
接触层110形成在第二金属包层108上。作为接触层110,能够使用与第二电极114进行欧姆接触的层。接触层110例如由第二导电型的半导体构成。作为接触层110,例如,能够使用p型GaAs层等。
绝缘部116形成在增益区域160的上方以外的接触层110上。即,绝缘部116在增益区域160的上方具有开口,接触层110的表面通过该开口露出。作为绝缘部116,例如,能够使用SiN层、SiO2层、聚酰亚胺层等。
第一电极112形成在基板102下面的整个面上。第一电极112能够和与该第一电极112进行欧姆接触的层(在图示的例子中为基板102)接触。第一电极112通过基板102与第一金属包层104进行电连接。第一电极112是用于驱动发光元件100a、100b的一侧电极。作为第一电极112,例如,能够使用从基板102侧按照Cr层、AuGe层、Ni层、Au层的顺序层压而形成的材料等。此外,在第一金属包层104与基板102之间,也能够设置第二接触层(未图示),通过干蚀刻等使该第二接触层的第一金属包层104侧露出,并将第一电极112设置在第二接触层上。由此,能够得到单面电极结构。作为第二接触层,例如,能够使用n型GaAs层等。
第二电极114形成在露出的接触层110以及绝缘部116上。第二电极114经由接触层110与第二金属包层108进行电连接。第二电极114是用于驱动发光元件100a、100b的一侧电极。作为第二电极114,例如,能够使用从接触层110侧按照Cr层、AuZn层、Au层的顺序层压而形成的电极等。第二电极114与接触层110之间的接触面例如具有与增益区域160相同的平面形状。在图示的例子中,由第二电极114与接触层110的接触面的接触形状来决定电极112、114间的电流路径,其结果,能够决定增益区域160的平面形状。
在发光元件100a、100b中,当在第一电极112与第二电极114之间施加pin二极管的正偏压时,在活性层106的增益区域160上就会发生电子与空穴的再耦合。由于该再耦合而产生发光。以所产生的该光作为起点,能够连锁地发生受激发射,该光在增益区域160内前进,而在前进期间,光强度被放大,并能够作为出射光L1、L3从第一端面162射出,作为出射光L2、L4从第二端面164射出。即,第一发光元件100a能够从第一端面162(第一射出面162a)射出第一出射光L1,从第二端面164(第二射出面164a)射出第二出射光L2。另外,第二发光元件100b能够从第一端面162(第三射出面162b)射出第三出射光L3,从第二端面164(第四射出面164b)射出第四出射光L4。利用光的折射,出射光L1、L2、L3、L4例如能够沿比增益区域160相对于第一侧面150的垂线的倾斜度更倾斜的方向射出。第一出射光L1以及第二出射光L2例如能够沿与活性层106的上面平行的方向前进。第一出射光L1的前进方向与第二出射光L2的前进方向是互相相反的方向。同样,第三出射光L3以及第四出射光L4例如能够沿与活性层106的上面平行的方向前进。第三出射光L3的前进方向与第四出射光L4的前进方向是互相相反的方向。此外,第一出射光L1的前进方向与第三出射光L3的前进方向例如是相同的方向。另外,第二出射光L2的前进方向与第四出射光L4的前进方向例如是相同的方向。
如图1~图3所示,第一发光元件100a的第一射出面162a和第二发光元件100b的第三射出面162b位于同一平面(第一平面,在图示的例子中是X-Z平面)内。同样,第一发光元件100a的第二射出面164a和第二发光元件100b的第四射出面164b位于同一平面(第二平面,在图示的例子中是X-Z平面)内。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例如为相互对置的面,在图示的例子中,是平行的。如图3所示,在第一平面上,以不在发光元件100a、100b层压的方向(Z方向)上排列的方式配置第一射出面162a和第三射出面162b。即,第一射出面162a的中心和第三射出面162b的中心不在沿发光元件100a、100b层压的方向延伸的同一直线上。在这里,所谓第一射出面162a的中心例如可以指在第一射出面162a上光强度最强的地方。此外,对于其他的射出面也是同样的。也可以通过从发光元件100a、100b层压的方向来看不重叠的方式配置第一射出面162a和第三射出面162b。同样,在第二平面上,以不在沿发光元件100a、100b层压的方向(Z方向)上排列的方式配置第二射出面164a和第四射出面164b。即,第二射出面164a的中心和第四射出面164b的中心不在沿发光元件100a、100b层压的方向延伸的同一直线上。从发光元件100a、100b层压的方向来看,也可以通过不重叠的方式配置第二射出面164a和第四射出面164b。
能够在第一发光元件100a的活性层106的第一侧面105上等间隔地配置多个第一射出面162a。能够在第一发光元件100a的活性层106的第二侧面107上等间隔地配置多个第二射出面164a。即,能够在活性层106上等间隔地配置增益区域160。由此,能够防止由于发光而产生的热量集中于第一发光元件100a的一部分。能够在第二发光元件100b的活性层106的第一侧面105上等间隔地配置多个第三射出面162b。能够在第二发光元件100b的活性层106的第二侧面107上等间隔地配置多个第四射出面164b。即,能够在活性层106上等间隔地配置增益区域160。由此,能够防止由于发光而产生的热量集中于第二发光元件100b的一部分。
如图1以及图2所示,第一准直透镜200设置在第一射出面162a与第一反射面212之间的第一出射光L1的光路上。第一准直透镜200例如被透镜支撑部208支撑。第一准直透镜200是将第一出射光L1转换为平行光的光学元件。即,利用第一准直透镜200,能够将第一出射光L1转换为平行光,并使其入射到第一反射面212。由此,能够提高光的利用效率。
第二准直透镜202设置在第二射出面164a与第二反射面222之间的第二出射光L2的光路上。第二准直透镜202例如被透镜支撑部208支撑。第二准直透镜202是将第二出射光L2转换为平行光的光学元件。即,利用第二准直透镜202,能够将第二出射光L2转换为平行光,并使其入射到第二反射面222。由此,能够提高光的利用效率。
第三准直透镜204设置在第三射出面162b与第三反射面232之间的第三出射光L3的光路上。第三准直透镜204例如被透镜支撑部208支撑。第三准直透镜204是将第三出射光L3转换为平行光的光学元件。即,利用第三准直透镜204,能够将第三出射光L3转换为平行光,并使其入射到第三反射面232。由此,能够提高光的利用效率。
第四准直透镜206设置在第四射出面164b与第四反射面242之间的第四出射光L4的光路上。第四准直透镜204例如被透镜支撑部208支撑。第四准直透镜206是将第四出射光L4转换为平行光的光学元件。即,利用第四准直透镜206,能够将第四出射光L4转换为平行光,并使其入射到第四反射面242。由此,能够提高光的利用效率。
透镜支撑部208是用于支撑准直透镜200、202、204、206的部件。在图示的例子中,设置有两个透镜支撑部208。一个透镜支撑部208支撑第一准直透镜200以及第三准直透镜204,而另一个透镜支撑部208支撑第二准直透镜204以及第四准直透镜206。对于透镜支撑部208的形状,只要能够支撑准直透镜200、202、204、206,就没有特别的限制。作为透镜支撑部208的材料,可以列举有玻璃、陶瓷等。
第一反射部210能够通过第一反射面212反射第二出射光L2。第一出射光L1在由第一准直透镜200转换为平行光之后,被第一反射面212反射。第一反射面212也可以称为第一反射部210中的第一出射光L1射入的面。第一反射面212能够使第一出射光L1朝着发光元件100a、100b的上侧反射。第一出射光L1被第一反射面212反射,并作为第一反射光L1R例如能够相对于活性层106的上面垂直向上(Z方向)地前进。第一反射面212例如相对于基部250的上面(X-Y平面)倾斜,在图示的例子中,倾斜了45度。据此,第一出射光L1的前进方向与第一反射光L1R的前进方向能够形成直角。第一反射面212对第一出射光L1的反射率优选为大于50%小于等于100%。作为第一反射部210的材料,例如,可以列举有Al、Ag、Au等。例如,可以通过只将第一反射部210的表面材料确定为上述材料(例如Al、Ag、Au),而将第一反射部210的表面作为第一反射面212。第一反射部210例如可以由反射部支撑基板244支撑。
第二反射部220能够通过第二反射面222反射第二出射光L2。第二出射光L2在由第二准直透镜202转换为平行光之后,被第二反射面222反射。第二反射面222也可以称为第二反射部220中的第二出射光L2射入的面。第二反射面222能够使第二出射光L2朝着发光元件100a、100b的上侧反射。第二出射光L2被第二反射面222反射,并作为第二反射光L2R例如能够相对于活性层106的上面垂直向上(Z方向)地前进。第二反射面222例如相对于基部250的表面(X-Y平面)倾斜,在图示的例子中,倾斜了45度。据此,第二出射光L2的前进方向与第二反射光L2R的前进方向能够形成直角。第二反射面222对第二出射光L2的反射率优选为大于50%小于等于100%。作为第二反射部220的材料,例如,可以列举有Al、Ag、Au等。例如,可以通过仅将第二反射部220的表面材料确定为上述材料(例如Al、Ag、Au),而将第二反射部220的表面作为第二反射面222。第二反射部220例如可以由反射部支撑基板244来支撑。
第三反射部230能够通过第三反射面232反射第三出射光L3。第三出射光L3在由第三准直透镜204转换为平行光之后,被第三反射面232反射。第三反射面232也可以称为第三反射部230中的第三出射光L3射入的面。第三反射面232能够使第三出射光L3朝着发光元件100a、100b的上侧反射。第三出射光L3被第三反射面232反射,并作为第三反射光L 3R例如能够相对于活性层106的上表面垂直向上(Z方向)地前进。第三反射面232例如相对于基部250的上表面(X-Y平面)倾斜,在图示的例子中,倾斜了45度。据此,第三出射光L3的前进方向与第三反射光L3R的前进方向能够形成直角。第三反射面232对第三出射光L3的反射率优选为大于50%小于等于100%。作为第三反射部230的材料,例如,可以列举有Al、Ag、Au等。例如,可以通过仅将第三反射部230的表面材料确定为上述材料(例如Al、Ag、Au),而将第三反射部230的表面作为第三反射面232。第三反射部230例如可以由反射部支撑基板244支撑。
第四反射部240能够通过第四反射面242反射第四出射光L4。第四出射光L4在由第四准直透镜206转换为平行光之后,被第四反射面242反射。第四反射面242也可以称为第四反射部240中的第四出射光L4射入的面。第四反射面242能够使第四出射光L4朝着发光元件100a、100b的上侧反射。第四出射光L4被第四反射面242反射,并作为第四反射光L4R例如能够相对于活性层106的上表面垂直向上(Z方向)地前进。第四反射面242例如相对于基部250的上表面(X-Y平面)倾斜,在图示的例子中,倾斜了45度。据此,第四出射光L4的前进方向与第四反射光L4R的前进方向能够形成直角。第四反射面242对第四出射光L4的反射率优选为大于50%小于等于100%。作为第四反射部240的材料,例如,可以列举有Al、Ag、Au等。例如,可以通过仅将第四反射部240的表面材料确定为上述材料(例如Al、Ag、Au),而将第四反射部240的表面作为第四反射面242。第四反射部240例如可以由反射部支撑基板244支撑。
在发光装置1000中,如图3所示,在第一平面上,以不在层压发光元件100a、100b的方向(Z方向)上排列的方式配置第一出射面162a与第三出射面162b。因此,如图1所示,能够以从第一射出面162a至第一反射面212的第一出射光L1的光路长D1与从第三射出面162b至第三反射面232的第三出射光L3的光路长D3相等的方式配置第一反射面212以及第三反射面232。同样,在第二平面上,以不在层压发光元件100a、100b的方向(Z方向)排列的方式配置第二出射面164a与第四出射面164b。因此,能够以从第二射出面164a至第二反射面222的第二出射光L2的光路长D2与从第四射出面164b至第四反射面242的第四出射光L4的光路长D4相等的方式配置第二反射面222以及第四反射面242。在图示的例子中,第一出射光L1的光路长D1、第二出射光L2的光路长D2、第三出射光L3的光路长D3、第四出射光L4的光路长D4相等。
第一出射光L1的前进方向相对于平行于活性层106的上表面的面(X-Y平面)和第一反射面212的相交线形成直角。第二出射光L2的前进方向相对于平行于活性层106的上表面的面与第二反射面222的相交线形成直角。同样,第三出射光L3的前进方向相对于平行于活性层106的上表面的面(X-Y平面)与第三反射面232的相交线形成直角。第四出射光L4的前进方向相对于平行于活性层106的上表面的面与第四反射面242的相交线形成成直角。由此能够使由第一反射面212所反射的第一反射光L1R的前进方向、由第二反射面222所反射的第二反射光L2R的前进方向、由第三反射面232所反射的第三反射光L3R的前进方向以及由第四反射面242所反射的第四反射光L4R的前进方向相同。
反射部支撑基板244是用于支撑反射部210、220、230、240的部件。在图示的例子中,设置有两个反射部支撑基板244。一个反射部支撑基板244用于支撑第一反射部210以及第三反射部230,另一个反射部支撑基板244用于支撑第二反射部220以及第四反射部240。关于反射部支撑基板244的形状,只要能够支撑反射部210、220、230、240,就没有特别的限制。作为反射部支撑基板244的材料,可以列举有玻璃、陶瓷等。
基部250能够通过第一辅助支架260a以及第二辅助支架260b间接地支撑发光元件100a、100b。作为基部250,例如,能够使用板状(长方体形状)的部件。在基部250上,例如,形成有柱部252。柱部252例如与辅助支架260a、260b、260c接触,从而能够使辅助支架260a、260b、260c的热量散出。基部250能够由例如Cu、Al、Mo、W、Si、C、Be、Au或者它们的化合物(例如AlN、BeO等)、合金(例如CuMo等)等形成。另外,也能够由组合上述举例的、诸如铜(Cu)层与钼(Mo)层的多层结构等构成基部250。
第一辅助支架260a能够支撑第一发光元件100a。第二辅助支架260b能够支撑第二发光元件100b。第三辅助支架260c可以形成在第二发光元件100b上,并支撑导线270。辅助支架260a、260b、260c例如能够由AIN、CuW、Sic、BeO、CuMo、铜(Cu)层与钼(Mo)层的多层结构(CMC)等构成。
基部250的热传导率大于辅助支架260a、260b、260c的热传导率,而辅助支架260a、260b、260c的热传导率大于发光元件100a、100b的热传导率。基部250以及辅助支架260a、260b、260c的热传导率例如分别大于等于140W/mK。辅助支架260a、260b、260c的热膨胀率优选接近于发光元件100a、100b的热膨胀率。虽未图示,但例如如果不使用辅助支架260a、260b、260c,而将发光元件100a、100b直接安装到基部250上,则就会存在由于基部250与发光元件100a、100b的热膨胀率的差异,安装时的过热或者驱动时的发热导致产生弯曲,并对发光元件100a、100b增加应力,使可靠性下降。对于这样的问题,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用辅助支架260a、260b、260c,就能够缓和由于基部250与发光元件100a、100b的热膨胀率的差异而产生的应力,从而提高可靠性。另外,通过使柱部252与各个辅助支架260a、260b、260c接触,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散热性。即,柱部252能够作为使各辅助支架260a、260b、260c散热的散热部而起作用。在这样的情况下,例如,通过至少将与辅助支架260a、260b、260c接触的柱部252的表面确定为绝缘性的材料,从而能够避免电路短路。
导线270形成在第三辅助支架260c上。导线270电连接端子272与第三辅助支架260c。在发光装置1000中,例如,基部250能够作为阳极端子而起作用,端子272能够作为阴极端子而起作用。如图3所示,端子272由形成在基部252上的端子支撑部274支撑。
作为发光装置1000的一个例子,虽然说明了发光元件100a、100b为InGaAlP类的情况,但是发光元件100a、100b能够使用可以形成发光增益区域的所有材料类。如果是半导体材料,则能够使用AlGaN类、InGaN类、GaAs类、InGaAs类、GaInNAs类、ZnCdSe类等半导体材料。
发光装置1000例如具有如下几个方面。
根据发光装置1000,能够以从第一射出面162a至第一反射面212的第一出射光L1的光路长D1与从第三射出面162b至第三反射面232的第三出射光L3的光路长D3相等的方式配置第一反射面212以及第三反射面232。同样,能够以从第二射出面164a至第二反射面222的第二出射光L2的光路长D2与从第四射出面164b至第四反射面242的第四出射光L4的光路长D4相等的方式配置第二反射面222以及第四反射面242。因此,能够抑制发光装置1000在出射光L1、L2、L3、L4的前进方向上的尺寸变大,同时实现高输出。例如,在沿层压有发光元件的方向排列配置射出面的发光装置中,由于必须以相对于出射光的前进方向呈阶梯状错开的状态配置各反射面,因而装置沿出射光的前进方向就将会变大。在本实施例中,能够避免这样的问题。所以,能够实现高输出以及小型化。
根据发光装置1000,能够使出射光L1、L2、L3、L4朝着相同的方向反射。即,能够使由第一反射面212确定的第一反射光L1R的前进方向、由第二反射面222确定的第二反射光L2R的前进方向、由第三反射面232确定的第三反射光L3R的前进方向以及由第四反射面242确定的第四反射光L4R的前进方向变为相同。由此,例如在将发光装置用作投影仪的光源时,能够简化投影仪的光学系统的构成,从而在投影仪中能够使光轴调整容易化。
根据发光装置1000,能够具有准直透镜200、202、204、206。由此,能够通过使出射光L1、L2、L3、L4转换为平行光而使其入射到反射面212、222、232、242上。据此,能够提高光的利用效率。
根据发光装置1000,发光元件100a、100b能够是SLD。因此,能够防止或者抑制在增益区域160上所产生的光的激光振荡。所以,能够减少斑点噪声。
2.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
接下来,参照附图说明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发光装置1000的制造方法。图5以及图6是示意性表示发光装置1000的制造步骤的截面图。
如图5所示,在基板102上,按照第一金属包层104、活性层106、第二金属包层108以及接触层110的顺序使这些层外延生长。作为外延生长的方法,例如,能够采用MOCVD(Metal Organic Chemical Vap orDeposition,,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沉积)法、MBE(Molecular Beam Epitaxy,分子束外延)法等。
如图6所示,在接触层110上,形成具有开口部的绝缘部116。绝缘部116可以通过例如CVD(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化学气相沉积)法等来形成。例如以通过光刻技术以及蚀刻技术对绝缘部制作形成图案,并使接触层110露出的方式而形成开口部。
接下来,在露出的接触层110以及绝缘部116上形成第二电极114。然后,在基板102的下表面下方形成第一电极112。第一电极112以及第二电极114例如可以通过真空蒸镀法来形成。此外,对于第一电极112以及第二电极114的形成顺序并没有特别地限制。通过以上步骤,就能够得到第一发光元件100a。
如图2所示,首先,按照第一辅助支架260a、第一发光元件100a、第二辅助支架260b、第二发光元件100b、第三辅助支架260c的顺序将它们安装到基部250上。
如图1以及图3所示,形成端子272。端子272形成在端子支撑部274上,而端子支撑部274形成在基部250上。然后,利用导线270连接端子272与第三辅助支架260c。
接下来,将准直透镜200、202、204、206以及反射部210、220、230、240配置到基板250上。对出射光L1、L2、L3、L4进行光轴调整的同时,配置准直透镜200、202、204、206以及反射部210、220、230、240。
通过上述步骤就能够制造发光装置1000。
3.发光装置的变形例
接下来,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变形例的发光装置。以下,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变形例的发光装置中,对具有与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发光装置1000的构成部件同样功能的部件,标注了相同标号,并略去其详细说明。
(1)第一变形例涉及的发光装置
首先,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第一变形例的发光装置2000。图7是示意性表示发光装置2000的截面图,其对应于图2。此外,在图7中,为了便于说明,简化图示发光元件100a、100b。
如图2所示,在发光装置1000的例子中,反射面212、222、232、242是相对于基部250的表面倾斜45度的面。与此相对,如图7所示,在发光装置2000中,反射面212、222、232、242能够为抛物面镜。即,反射面212、222、232、242能够为抛物面形状(旋转抛物面形状)。
第一发光元件100a的第一射出面162a例如以位于第一反射面212的焦点的方式被配置,第一发光元件100a的第二射出面164a例如以位于第二反射面222的焦点的方式被配置。据此,能够使从第一发光元件100a沿水平方向射出的两条出射光L1、L2朝相同的方向反射,且能够转换为平行光。同样,第二发光元件100b的第三射出面162b例如以位于第三反射面232的焦点的方式被配置,第二发光元件100b的第四射出面164b例如以位于第四反射面242的焦点的方式被配置。据此,能够使从第二发光元件100b沿水平方向射出的两条出射光L3、L4朝着相同的方向反射,且能够转换为平行光。
如上所述,根据发光装置2000,不使用准直透镜200、202、204、206,而通过反射面212、222、232、242就能够将出射光L1、L2转换为平行光,因而能够减少部件件数。
(2)第二变形例涉及的发光装置
接下来,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第二变形例的发光装置3000。图8是示意性表示发光装置3000的截面图,其对应于图4。
在发光装置1000的例子中,说明了所谓的增益导波型。与此相对,发光装置3000能够为所谓的折射率导波型。
即,如图8所示,在发光装置3000中,接触层110与第二金属包层108的一部分能够构成柱状部111。柱状部111的平面形状与增益区域160相同。例如,由柱状部111的平面形状来决定电极112、114间的电流路径,其结果,可以决定增益区域160的平面形状。此外,虽然未图示,但柱状部111既可以由例如接触层110、第二金属包层108以及活性层106构成,还可以构成为包括第一金属包层104。另外,也能够使柱状部111的侧面倾斜。
在柱状部111的侧方设置有绝缘部116。绝缘部116能够与柱状部111的侧面接触。电极112、114间的电流能够避开绝缘部116,而流经被该绝缘部116夹持的柱状部111。绝缘部116能够具有比活性层106的折射率小的折射率。据此,在平面方向(与活性层106的上面平行的方向)上,能够高效地将光封闭在增益区域160内。
4.投影仪
接下来,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投影仪4000。图9是示意性表示投影仪4000的图。此外,在图9中,为了便于说明,省略了构成投影仪4000的壳体。
在投影仪4000中,射出红色光、绿色光、蓝色光的红色光源(发光装置)1000R、绿色光源(发光装置)1000G、蓝色光源(发光装置)1000B是本发明涉及的发光装置(例如发光装置1000)。
投影仪4000包括:透射型液晶光阀(光调制装置)404R、404G、404B,其根据图像信息分别调制从光源1000R、1000G、1000B射出的光;以及投射透镜(投射装置)408,其将由液晶光阀404R、404G、404B所形成的图像放大并投射到屏幕(显示面)410上。另外,投影仪4000能够具备将从液晶光阀404R、404G、404B射出的光进行合成并引向投影透镜408的正交二向色棱镜(cross dichroic prism)(色光合成单元)406。
而且,为了使从光源1000R、1000G、1000B射出的光的照度分布均匀化,投影仪4000在各光源1000R、1000G、1000B的光路下游侧上设置均匀化光学系统402R、402G、402B,从而通过由这些均匀化光学系统402R、402G、402B均匀化后的光来对液晶光阀404R、404G、404B进行照明。均匀化光学系统402R、402G、402B例如可以由全息图(hologram)402a以及场透镜402b构成。
由各液晶光阀404R、404G、404B调制的三色光将射入到正交二向色棱镜406。通过将四个直角棱镜粘贴在一起而形成该棱镜,并在其内面上呈十字状地配置有用于反射红色光的电介质多层膜与反射蓝色光的电介质多层膜。通过上述电介质多层膜合成三色光,从而形成表示彩色图像的光。然后,经过合成的光通过作为投影光学系统的投射透镜406而被投影到屏幕410上,从而显示被放大的图像。
如上所述,根据投影仪4000,能够将高输出并且小型化的发光装置1000用作光源。因此,投影仪4000能够实现高输出以及小型化。
此外,虽然在上述的例子中使用透射型液晶光阀作为光调制装置,但是,既可以使用液晶以外的光阀,也可以使用反射型光阀。作为这样的光阀,例如,可以列举有反射型液晶光阀或者数字微镜器件(DigitalMicromirror Device)。另外,可以根据所使用的光阀的种类来适当地改变投射光学系统的结构。
另外,也能够将发光装置1000应用到具有扫描单元这样的扫描型图像显示装置(投影仪)的光源装置中,其中,该扫描单元作为图像形成装置,其通过使从发光装置1000发出的光在屏幕上进行扫描,从而在显示面上显示所期望大小的图像。
此外,上述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只是一个例子,并不仅限于此。例如,也能够适当地组合各实施方式以及各变形例。
如上所述,虽然已经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在实质上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要点和效果的前提下,能够进行多种变形。这一点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应该能够容易理解。所以,这种变形例应当全部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符号说明
100a 第一发光元件     100b 第二发光元件
102  基板             104  第一金属包层
105  第一侧面         106  活性层
107  第二侧面         108  第二金属包层
110  接触层           111  柱状部
112  第一电极         114  第二电极
160  增益区域         162  第一端面
162a 第一射出面       162b 第三射出面
164  第二端面         164a 第二射出面
164b 第四射出面       200  第一准直透镜
202  第二准直透镜     204  第三准直透镜
206  第四准直透镜     208  透镜支撑部
210  第一反射部       212  第一反射面
220  第二反射部       222  第二反射面
230  第三反射部       232  第三反射面
240  第四反射部       242  第五反射面
244  反射部支撑基板   250  基部
252  柱部             260a 第一辅助支架
260b 第二辅助支架     260c 第三辅助支架
270  导线                   272  端子
274  端子支撑部             402  均匀化光学系统
402a 全息图                 402b 场透镜
404  液晶光阀               406  正交二向色棱镜
408  投影透镜               410  屏幕
1000、2000、3000 发光装置   4000 投影仪

Claims (7)

1.一种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发光元件,具有射出第一出射光的第一射出面以及射出第二出射光的第二射出面,其中,所述第二出射光朝着与所述第一出射光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前进;
第二发光元件,具有射出第三出射光的第三射出面以及射出第四出射光的第四射出面,其中,所述第三出射光朝着与所述第一出射光的方向相同的方向前进,所述第四出射光朝着与所述第三出射光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前进;
第一反射面,使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所述第一出射光反射;
第二反射面,使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所述第二出射光反射;
第三反射面,使所述第二发光元件的所述第三出射光反射;以及
第四反射面,使所述第二发光元件的所述第四出射光反射,
其中,所述第一发光元件与所述第二发光元件沿第一方向层压,
所述第一射出面与所述第三射出面在第一平面内,
所述第二射出面与所述第四射出面在第二平面内,
所述第一射出面与所述第三射出面在所述第一平面上以不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的方式而配置,
所述第二射出面与所述第四射出面在所述第二平面上以不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的方式而配置,
所述第一反射面与所述第三反射面配置在从所述第一射出面至所述第一反射面的所述第一出射光的光路长度与从所述第三射出面至所述第三反射面的所述第三出射光的光路长度相等的位置上,
所述第二反射面与所述第四反射面配置在从所述第二射出面至所述第二反射面的所述第二出射光的光路长度与从所述第四射出面至所述第四反射面的所述第四出射光的光路长度相等的位置上,
由所述第一反射面所反射的所述第一出射光的前进方向、由所述第二反射面所反射的所述第二出射光的前进方向、由所述第三反射面所反射的所述第三出射光的前进方向以及由所述第四反射面所反射的所述第四出射光的前进方向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准直透镜,设置在所述第一射出面与所述第一反射面之间的所述第一出射光的光路上,并将所述第一出射光转换为平行光;
第二准直透镜,设置在所述第二射出面与所述第二反射面之间的所述第二出射光的光路上,并将所述第二出射光转换为平行光;
第三准直透镜,设置在所述第三射出面与所述第三反射面之间的所述第三出射光的光路上,并将所述第三出射光转换为平行光;以及
第四准直透镜,设置在所述第四射出面与所述第四反射面之间的所述第四出射光的光路上,并将所述第四出射光转换为平行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面、所述第二反射面、所述第三反射面以及所述第四反射面为抛物面镜。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等间隔地配置有多个所述第一射出面,
等间隔地配置有多个所述第二射出面,
等间隔地配置有多个所述第三射出面,
等间隔地配置有多个所述第四射出面。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发光元件以及所述第二发光元件为超辐射发光二极管。
6.一种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发光元件,射出第一出射光;
第二发光元件,射出第二出射光;
第一反射面,使所述第一出射光反射;以及
第二反射面,使所述第二出射光反射,
其中,所述第一发光元件与所述第二发光元件配置成:所述第一发光元件与所述第二发光元件沿第一方向层压,且所述第一出射光的射出方向与所述第二出射光的射出方向平行,并且,从所述第一方向观察,所述第一发光元件与所述第二发光元件不重叠,
由所述第一反射面所反射的所述第一出射光的前进方向与由所述第二反射面所反射的所述第二出射光的前进方向平行。
7.一种投影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
光调制装置,根据图像信息调制从所述发光装置射出的光;以及
投影装置,投射由所述光调制装置所形成的图像。
CN2010105732116A 2009-12-09 2010-12-03 发光装置以及投影仪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9629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79197 2009-12-09
JP2009279197A JP5299251B2 (ja) 2009-12-09 2009-12-09 発光装置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ー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96291A true CN102096291A (zh) 2011-06-15
CN102096291B CN102096291B (zh) 2012-09-05

Family

ID=437332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73211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96291B (zh) 2009-12-09 2010-12-03 发光装置以及投影仪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632224B2 (zh)
EP (1) EP2333832A3 (zh)
JP (1) JP5299251B2 (zh)
CN (1) CN102096291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00074A (zh) * 2012-07-12 2012-11-28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轮廓波变换的sar图像变化检测差异图生成方法
CN105987323A (zh) * 2015-02-12 2016-10-05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一种光源模组及显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988460B2 (ja) * 2017-12-26 2022-01-0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発光装置、発光装置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ー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86634A (en) * 1988-08-26 1991-01-22 Fuji Photo Film Co., Ltd. Beam-combining laser beam source device
US5168401A (en) * 1991-05-07 1992-12-01 Spectra Diode Laboratories, Inc. Brightness conserving optical system for modifying beam symmetry
EP0735397A2 (de) * 1995-03-29 1996-10-02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Mikrooptische Vorrichtung zum Umformen von Strahlenbündeln einer Laserdiodenanordnung sowi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dieser Vorrichtung
JP2641060B2 (ja) * 1988-08-26 1997-08-13 富士写真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合波用レーザ光源装置
JPH1168197A (ja) * 1997-08-08 1999-03-09 Nec Corp 半導体レーザ励起固体レーザ装置
JP2002164581A (ja) * 2000-11-27 2002-06-07 Canon Inc 発光素子、発光素子アレー、発光装置および投射型ディスプレー
US20050274960A1 (en) * 2004-06-14 2005-12-15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Light-emitting device, electronic apparatus, projection-type display device, line head, and image forming device
JP3831082B2 (ja) * 1997-08-27 2006-10-11 浜松ホトニクス株式会社 集光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13187A (en) * 1989-10-11 1994-05-17 Bell Sports, Inc. Battery-powered flashing superluminescent light emitting diode safety warning light
US5276592A (en) * 1992-08-05 1994-01-04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Headlight for motor vehicles
US5394426A (en) * 1992-11-13 1995-02-28 Hughes Aircraft Company Diode laser bar assembly
JPH07209764A (ja) * 1994-01-18 1995-08-11 Nikon Corp 光源装置
JPH09289338A (ja) * 1996-04-20 1997-11-04 Ricoh Co Ltd Ledアレイヘッド
US6356577B1 (en) * 1999-07-15 2002-03-12 Silicon Light Machines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bining light output from multiple laser diode bars
JP2001215443A (ja) * 2000-02-04 2001-08-10 Hamamatsu Photonics Kk 光学装置
KR100444986B1 (ko) * 2001-09-29 2004-08-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조명계 및 이를 채용한 프로젝터
DE102004055838B4 (de) * 2004-11-19 2011-07-28 Dräger Medical GmbH, 23558 Operationsleuchte und Ansteuerungsvorrichtung
BRPI0715105A2 (pt) * 2006-07-28 2013-06-04 Tir Technology Lp fonte de luz para fornecer iluminaÇço, e, estrutura de emissço de luz par uso em uma fonte de luz de iluminaÇço
US7431486B2 (en) * 2006-08-22 2008-10-07 Philips Lumileds Lighting Company, Llc LED assembly for rear lamps in an automobile
US7600893B2 (en) * 2007-05-01 2009-10-13 Exalos Ag Display apparatus, method and light source
JP2009238845A (ja) * 2008-03-26 2009-10-15 Seiko Epson Corp 発光モジュー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387833B2 (ja) * 2009-07-31 2014-01-1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発光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86634A (en) * 1988-08-26 1991-01-22 Fuji Photo Film Co., Ltd. Beam-combining laser beam source device
JP2641060B2 (ja) * 1988-08-26 1997-08-13 富士写真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合波用レーザ光源装置
US5168401A (en) * 1991-05-07 1992-12-01 Spectra Diode Laboratories, Inc. Brightness conserving optical system for modifying beam symmetry
EP0735397A2 (de) * 1995-03-29 1996-10-02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Mikrooptische Vorrichtung zum Umformen von Strahlenbündeln einer Laserdiodenanordnung sowi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dieser Vorrichtung
JPH1168197A (ja) * 1997-08-08 1999-03-09 Nec Corp 半導体レーザ励起固体レーザ装置
JP3831082B2 (ja) * 1997-08-27 2006-10-11 浜松ホトニクス株式会社 集光装置
JP2002164581A (ja) * 2000-11-27 2002-06-07 Canon Inc 発光素子、発光素子アレー、発光装置および投射型ディスプレー
US20050274960A1 (en) * 2004-06-14 2005-12-15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Light-emitting device, electronic apparatus, projection-type display device, line head, and image forming device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00074A (zh) * 2012-07-12 2012-11-28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轮廓波变换的sar图像变化检测差异图生成方法
CN102800074B (zh) * 2012-07-12 2014-12-03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轮廓波变换的sar图像变化检测差异图生成方法
CN105987323A (zh) * 2015-02-12 2016-10-05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一种光源模组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632224B2 (en) 2014-01-21
US20110134396A1 (en) 2011-06-09
EP2333832A3 (en) 2015-04-01
CN102096291B (zh) 2012-09-05
JP2011124307A (ja) 2011-06-23
EP2333832A2 (en) 2011-06-15
JP5299251B2 (ja) 2013-09-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85552B (zh) 投影仪
US8662680B2 (en) Projector with super luminescent diode
CN103390702A (zh) 发光装置、超辐射发光二极管及投影仪
US8746899B2 (en) Light emitting apparatus, illuminator, and projector
CN102004384B (zh) 投影机
CN102096291B (zh) 发光装置以及投影仪
JP5387845B2 (ja) 発光装置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ー
CN102023469B (zh) 投影机
JP5429479B2 (ja) 発光装置、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ー
JP5359817B2 (ja) 発光装置、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ー
JP5304540B2 (ja) 発光装置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ー
JP5930003B2 (ja) 発光装置、照明装置、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ー
JP5344173B2 (ja) 発光装置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ー
JP2013055180A (ja) 発光装置、照明装置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905

Termination date: 2017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