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94859A - 气控式电机防爆通风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气控式电机防爆通风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94859A
CN102094859A CN2010105962866A CN201010596286A CN102094859A CN 102094859 A CN102094859 A CN 102094859A CN 2010105962866 A CN2010105962866 A CN 2010105962866A CN 201010596286 A CN201010596286 A CN 201010596286A CN 102094859 A CN102094859 A CN 1020948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y valve
gas control
control
pressure
link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9628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94859B (zh
Inventor
方清华
王春丽
张连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PNEUMATIC TECHNICAL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PNEUMATIC TECHNICAL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PNEUMATIC TECHNICAL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PNEUMATIC TECHNICAL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59628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094859B/zh
Publication of CN1020948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948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948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948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12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specially adapted for operating in liquid or gas
    • H02K5/136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specially adapted for operating in liquid or gas explosion-pro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Fluid-Pressure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气控式电机防爆通风控制系统。气动控制回路模块与气源相连,气动控制回路模块具有大流量吹扫模式、泄漏补偿模式和小流量吹扫模式,气动控制回路模块与电机外壳的进气口连通;卸压阀模块与气动控制回路模块相连,卸压阀模块具有打开或关闭电机外壳通风排气口的功能;防爆接线盒内设置有用于报警和联锁电路使用的接线端子,通过防爆电缆与气动控制回路模块中的防爆型警报/增压开关和电机互锁开关相连。本发明全部采用气动元件,克服了传统电机通风控制系统存在的不足,在满足易燃、易爆危险环境下电机的通风和泄漏补偿的基础上,降低了系统的设计制造成本。

Description

气控式电机防爆通风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机通风控制系统,具体地说是一种系统组成元器件全部采用气动元件的气控式电机防爆通风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根据IEC标准或相关国家标准,要使得电气设备能够在易燃、易爆等危险环境下正常使用,电气设备可采用以下不同型式:隔爆型、增安型、本质安全型、正压型、充油型、充砂型、浇封型,等等。在可燃气体、水蒸气或粉尘等易燃、易爆的危险环境下工作的电机,可采用正压的型式来保障电机的安全运行。所谓“正压”是指将压缩空气或惰性气体等保护气体通入电机外壳内,使电机外壳内压力高于环境大气压力,阻止外部危险气体进入电机外壳,防止电机外壳内形成爆炸性气体环境,从而达到保障电机在危险环境下正常运行的目的。
电机通风控制系统的功能就是将保护气体供给源内的保护气体,通过一定的控制手段引导入电机外壳内,将其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气体吹扫清除,吹扫完成后继续通入保护气体并保持电机外壳内部“正压”,以阻止外部危险气体进入电动机外壳。传统的电机通风控制系统通常是由电气元器件组装而成,由于电气元器件在工作时极易产生电火花,容易对设备产生不利影响。另外,电气器元件若采用防爆设计,无疑会大大增加系统的设计和制造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气控式电机防爆通风控制系统,该系统的组成元器件全部采用气动元件,以克服传统电机通风控制系统存在的不足,在满足易燃、易爆危险环境下电机的通风和泄漏补偿的基础上,降低系统的设计和制造成本。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气控式电机防爆通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系统包括气源、气动控制回路模块、卸压阀模块和防爆接线盒;所述气源用于提供保护气体;所述气动控制回路模块与气源相连,气动控制回路模块具有大流量吹扫模式、泄漏补偿模式和小流量吹扫模式三种工作模式,气动控制回路模块与电机外壳的进气口连通;所述卸压阀模块与气动控制回路模块相连,卸压阀模块具有打开或关闭电机外壳通风排气口的功能;所述防爆接线盒内设置有用于报警和联锁电路使用的接线端子,通过防爆电缆与气动控制回路模块中的防爆型警报/增压开关和电机互锁开关相连。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气动控制回路模块包括手动二位二通换向阀、过滤减压模块、第一流量调节阀、第二流量调节阀、第一气控二位三通阀、第二气控二位三通阀、第三流量调节阀、微压气控比例压力阀、气控反比例流量阀、第三气控二位三通阀、二次减压模块、微压气控二位三通阀、第四气控二位三通阀、微压差气控二位三通阀、第一过滤器、第一单向节流阀、第一延时气容、第一气控二位二通阀、第二气控二位二通阀、第五气控二位三通阀、第六气控二位三通阀、第七气控二位三通阀、第八气控二位三通阀、气控二位五通阀、第九气控二位三通阀、第二过滤器、第二单向节流阀、第十气控二位三通阀、第二延时气容、第十一气控二位三通阀、第十二气控二位三通阀、第三过滤器、第三单向节流阀、第十三气控二位三通阀、第三延时气容、第一微型气缸、第二微型气缸、电机互锁开关和警报/增压开关;所述卸压阀模块包括泄压阀壳体及装在泄压阀壳体内的快排阀、第三气控二位二通阀和火花捕捉器;
所述手动二位二通换向阀的输入口与气源相连,手动二位二通换向阀用于切断或导通气源与气动控制回路模块的连接;
所述过滤减压模块的输入口与手动二位二通换向阀的输出口相连,过滤减压模块用于对进入气动控制回路模块中的保护气体进行过滤减压;
所述第一流量节流阀的输入口与过滤减压模块的输出口相连;第一流量节流阀用于调节大流量吹扫模式的通风流量;
所述第二流量节流阀的输入口与过滤减压模块的输出口相连,第二流量调节阀用于调节小流量吹扫模式的通风流量;
所述气控反比例流量阀的输入口与过滤减压模块的输出口相连,气控反比例流量阀的输出口与第二气控二位三通阀气控状态下的输入口相连,气控反比例流量阀的控制口与微压气控比例压力阀的输出口相连;
所述第一气控二位三通阀常态下的输入口与第一流量节流阀的输出口相连,第一气控二位三通阀气控状态下的输入口与第二流量节流阀的输出口相连;第一气控二位三通阀用于大流量吹扫模式和小流量吹扫模式的相互切换;
所述第二气控二位三通阀常态下的输入口与第一气控二位三通阀的输出口相连,第二气控二位三通阀气控状态下的输入口与气控反比例流量阀的输出口相连;第二气控二位三通阀的输出口与电机外壳的进气口连通;第二气控二位三通阀用于吹扫模式和泄漏补偿模式的相互切换;
所述二次减压模块的输入口与过滤减压模块的输出口相连,二次减压模块用于进一步降低保护气体的压力;
所述第三流量调节阀的输入口与二次减压模块的输出口相连,第三流量调节阀的输出口与微压气控比例压力阀的输入口相连,第三流量调节阀用于调节微压气控比例压力阀的输入流量;
所述微压气控比例压力阀的输入口与第三流量调节阀的输出口相连,微压气控比例压力阀的输出口与气控反比例流量阀的控制口相连,微压气控比例压力阀用于调节气控反比例流量阀的输出流量;
所述第三气控二位三通阀为常闭式,第三气控二位三通阀的输入口与过滤减压模块的输出口相连,第三气控二位三通阀的输出口与第二气控二位三通阀的控制口相连;
所述微压气控二位三通阀为常闭式,微压气控二位三通阀的输入口与二次减压模块的输出口相连;微压气控二位三通阀的输出口分为四个支路:第一支路与微压差气控二位三通阀的输入口相连,第二支路与第四气控二位三通阀的控制口相连,第三支路与第六气控二位三通阀的输入口相连,第四支路与第二微型气缸的进气口相连;微压气控二位三通阀的控制口与电机外壳的进气口相通;
所述第四气控二位三通阀为常闭式,第四气控二位三通阀的输入口与过滤减压模块的输出口相连,第四气控二位三通阀的输出口与第七气控二位三通阀的输入口相连,第四气控二位三通阀的控制口与微压气控二位三通阀的输出口相连;
所述微压差气控二位三通阀为常闭式,微压差气控二位三通阀的输入口与微压气控二位三通阀的输出口相连;微压差气控二位三通阀的输出口依次经过第一过滤器、第一单向节流阀与第一延时气容相连;
所述第一气控二位二通阀为常开式,第一气控二位二通阀的输入口与卸压阀模块中的泄压阀壳体内腔相通;第一气控二位二通阀的输出口与微压差气控二位三通阀的第一控制口相连;
所述第二气控二位二通阀为常开式,第二气控二位二通阀的输入口与火花捕捉器的内腔室相通;第二气控二位二通阀的输出口与微压差气控二位三通阀的第二控制口相连;
所述第五气控二位三通阀为常开式,第五气控二位三通阀的输入口与第一单向节流阀的输出口相连;第五气控二位三通阀的输出口与第六气控二位三通阀的控制口相连;第五气控二位三通阀的控制口与微压气控二位三通阀的输出口相连;
所述第六气控二位三通阀为常开式,第六气控二位三通阀的输入口与微压气控二位三通阀的输出口相连,所述第六气控二位三通阀的输出口分为六个支路:第一支路与第五气控二位三通阀的控制口相连;第二支路与第五气控二位三通阀的另一个输入口相连,通过第五气控二位三通阀作用于第六气控二位三通阀的控制口;第三支路与第八气控二位三通阀的控制口相连;第四支路与第一微型气缸的进气口相连;第五支路与第十气控二位三通阀的输入口相连;第六支路与第九气控二位三通阀的输入口相连;
所述第七气控二位三通阀为常开式,第七气控二位三通阀的输入口与第四气控二位三通阀的输出口相连,第七气控二位三通阀的输出口与快排阀的输入口相连;
所述第八气控二位三通阀为常闭式,第八气控二位三通阀的输入口与二次减压模块的输出口相连;第八气控二位三通阀的输出口与气控二位五通阀的输入口相连,第八气控二位三通阀的控制口与第六气控二位三通阀的输出口相连;
所述气控二位五通阀的输入口与第八气控二位三通阀的输出口相连;气控二位五通阀常态下的输出口分为三个支路:第一支路与第一气控二位三通阀的控制口相连,第二支路与第十三气控二位三通阀的输入口相连,第三支路与第十二气控二位三通阀的输入口相连;气控二位五通阀气控状态下的输出口分为两个支路:第一支路与第七气控二位三通阀的控制口相连,第二支路与第三气控二位三通阀的控制口相连;
所述第九气控二位三通阀为常开式,第九气控二位三通阀的输入口与第六气控二位三通阀的输出口相连,第九气控二位三通阀的输出口依次经过第二过滤器、第二单向节流阀与第二延时气容相连;
所述第十气控二位三通阀为常开式,第十气控二位三通阀的输入口与第六气控二位三通阀的输出口相连,第十气控二位三通阀的输出口与第十一气控二位三通阀的输入口相连,第十气控二位三通阀的控制口与第二单向节流阀的输出口相连;
所述第十一气控二位三通阀为常开式,第十一气控二位三通阀的输入口与第十气控二位三通阀的输出口相连;第十一气控二位三通阀的输出口分为两个支路:第一支路与气控二位五通阀的控制口相连,第二支路与第十二气控二位三通阀的控制口相连;第十一气控二位三通阀的控制口与第十三气控二位三通阀的输出口相连;
所述第十二气控二位三通阀为常开式,第十二气控二位三通阀的输入口与气控二位五通阀常态下的输出口相连,第十二气控二位三通阀的输出口依次经过第三过滤器、第三单向节流阀与第三延时气容相连;第十二气控二位三通阀的控制口与第十一气控二位三通阀的输出口相连;
所述第十三气控二位三通阀为常开式,第十三气控二位三通阀的输入口与气控二位五通阀常态下的输出口相连,第十三气控二位三通阀的输出口分为两个支路:第一支路与第十一气控二位三通阀的控制口相连,第二支路与第九气控二位三通阀的控制口相连;第十三气控二位三通阀的控制口与第三单向节流阀的输出口相连;
所述第一微型气缸为单作用气缸;所述电机互锁开关为双刀单掷防爆型开关;所述第一微型气缸的活塞杆头部与电机互锁开关的操作头相抵;当第一微型气缸进入压缩空气后,活塞杆伸出压下电机互锁开关的操作头,使得电机互锁开关闭合,进而使得电机电源接通,电机开始运行;当第一微型气缸内的压缩空气排出后,活塞杆缩进缸筒,从而释放电机互锁开关的操作头,使得电机互锁开关断开,进而使得电机电源断开,电机停止运行;
所述第二微型气缸为单作用气缸;所述警报/增压开关为单刀双掷防爆型开关;所述第二微型气缸的活塞杆头部与警报/增压开关的操作头相抵;当第二微型气缸进入压缩空气后,活塞杆伸出压下警报/增压开关的操作头,使得增压开关闭合,进而使得远程“增压”状态指示器接通;当第二微型气缸内的压缩空气排出后,活塞杆缩进缸筒,从而释放警报/增压开关的操作头,使得警报开关闭合,进而使得远程“压力故障警报器”接通,便于操作者根据警报采取适当措施确保装置的安全(比如:恢复至电机外壳的压力、关闭电源,等等)。
所述快排阀的输入口与第七气控二位三通阀的输出口相连,快排阀的输出口与第三气控二位二通阀的控制口相连;
所述第三气控二位二通阀为常闭式,在控制口压力未达到开启压力时,其处于常闭状态;第三气控二位二通阀的输入口与电机外壳的通风排气口相连,第三气控二位二通阀的输出口与火花捕捉器相通;
所述火花捕捉器是一个特殊设计的网板式火花捕捉器,其具有一个方形或圆筒型壳体,壳体左端面固定有金属孔板,壳体右端面固定有多层金属滤网;金属孔板中央具有一个矩形方孔,矩形方孔对吹扫空气具有一定的节流作用,使得火花捕捉器内外具有一定的压差,矩形方孔的通流面积越大,火花捕捉器的内外压差越小,反之,矩形方孔的通流面积越小,火花捕捉器的内外压差越大;火花捕捉器的内腔室通过第二气控二位二通阀与微压差气控二位三通阀的第二控制口相连;所述金属滤网用于捕捉火花,电机外壳内产生的火花会随着吹扫空气的流动撞击到金属滤网上而沉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泄压阀模块还包括具有限制电机外壳内最高气压功能的微压气控二位二通阀,微压气控二位二通阀为常闭式,在控制口压力未达到开启压力时,其处于常闭状态;微压气控二位二通阀的输入口与电机外壳的应急通风排气口相连,微压气控二位二通阀的输出口与外界相通,微压气控二位二通阀的控制口与电机外壳内部相通,微压气控二位二通阀设定的开启压力与电机外壳内要求的最高压力相当。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微压气控二位三通阀的输出口装有最小压力指示器,微压气控二位三通阀气控换向后,最小压力指示器显示绿色,表明电机外壳内压力足够大,符合正压保护要求;若微压气控二位三通阀不能气控换向,则最小压力指示器显示红色,表明电机外壳内压力较小,没有达到正压保护要求。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微压差气控二位三通阀的输出口装有第一气动指示器,微压差气控二位三通阀气控换向后,第一气动指示器显示黄色,第一延时气容开始充气延时,表明大流量吹扫模式开启;当微压差气控二位三通阀恢复到常态后,第一气动指示器显示黑色,表明大流量吹扫模式完成。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九气控二位三通阀的输出口装有第二气动指示器,第九气控二位三通阀处于常态时,第二气动指示器显示黄色,第二延时气容开始充气延时,表明泄漏补偿模式开启;当第九气控二位三通阀气控换向后,第二气动指示器显示黑色,表明泄漏补偿模式完成。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十二气控二位三通阀的输出口装有第三气动指示器,当第十二气控二位三通阀处于常态时,第三气动指示器显示黄色,第三延时气容开始充气延时,表明小流量吹扫模式开启;当第十二气控二位三通阀气控换向后,第三气动指示器显示黑色,表明小流量吹扫模式完成。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在于:
(1)本发明中的组成元器件全部采用气动元件,克服了传统电机通风控制系统存在的不足,在满足易燃、易爆危险环境下电机的通风和泄漏补偿的基础上,降低系统的设计和制造成本;
(2)、本发明除了可以应用于电机的通风保护之外,也可以应用于其它正压外壳型电气设备的通风保护,只需将电机更换为其它正压外壳型电气设备即可,这些正压外壳型电气设备包括无内部释放和有限内释放的电气设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元器件连接情况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A-气动控制回路模块、B-卸压阀模块、C-防爆接线盒、1-气源、2-手动二位二通换向阀、3-过滤减压模块、4-第二流量调节阀、5-第一流量调节阀、6-第一气控二位三通阀、7-第二气控二位三通阀、8-第三流量节流阀、9-微压气控比例压力阀、10-气控反比例流量阀、11-第三气控二位三通阀、12-二次减压模块、13-微压气控二位三通阀、14-最小压力指示器、15-第四气控二位三通阀、16-微压差气控二位三通阀、17-第一气动指示器、18-第一过滤器、19-第一单向节流阀、20-第一延时气容、21-第一气控二位二通阀、22-第二气控二位二通阀、23-第五气控二位三通阀、24-第六气控二位三通阀、25-第七气控二位三通阀、26-第八气控二位三通阀、27-气控二位五通阀、28-第九气控二位三通阀、29-第二气动指示器、30-第二过滤器、31-第二单向节流阀、32-第十气控二位三通阀、33-第二延时气容、34-第十一气控二位三通阀、35-第十二气控二位三通阀、36-第三气动指示器、37-第三过滤器、38-第三单向节流阀、39-第十三气控二位三通阀、40-第三延时气容、41-第一微型气缸、42-第二微型气缸、43-电机互锁开关、44-警报/增压开关、45-快排阀、46-第三气控二位二通阀、47-火花捕捉器、47a-金属孔板、47b-金属滤网、48-微压气控二位二通阀、49-电机外壳、50-泄压阀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的气控式电机防爆通风控制系统主要由气源1、气动控制回路模块A、卸压阀模块B和防爆接线盒C组成。其中,气源1用于提供惰性气体、压缩空气等保护气体。所述气动控制回路模块A与气源1相连,气动控制回路模块A具有大流量吹扫模式、泄漏补偿模式和小流量吹扫模式三种工作模式。所述卸压阀模块B与气动控制回路模块A相连,卸压阀模块B具有打开或关闭电机外壳49通风排气口的功能。所述防爆接线盒C内设置有用于报警和联锁电路使用的接线端子,通过防爆电缆与气动控制回路模A块中的防爆型警报/增压开关44和电机互锁开关43相连。
如图1所示,所述气动控制回路模块A主要由手动二位二通换向阀2、过滤减压模块3、第一流量调节阀5、第二流量调节阀4、第一气控二位三通阀6、第二气控二位三通阀7、第三流量调节阀8、微压气控比例压力阀9、气控反比例流量阀10、第三气控二位三通阀11、二次减压模块12、微压气控二位三通阀13、第四气控二位三通阀15、微压差气控二位三通阀16、第一过滤器18、第一单向节流阀19、第一延时气容20、第一气控二位二通阀21、第二气控二位二通阀22、第五气控二位三通阀23、第六气控二位三通阀24、第七气控二位三通阀25、第八气控二位三通阀26、气控二位五通阀27、第九气控二位三通阀28、第二过滤器30、第二单向节流阀31、第十气控二位三通阀32、第二延时气容33、第十一气控二位三通阀34、第十二气控二位三通阀35、第三过滤器37、第三单向节流阀38、第十三气控二位三通阀39、第三延时气容40、第一微型气缸41、第二微型气缸42、电机互锁开关43和警报/增压开关44组成;所述卸压阀模块B主要由泄压阀壳体50及装在泄压阀壳体50内的快排阀45、气控二位二通阀46和火花捕捉器47组成。
本发明中各元器件的连接情况如图1所示(本发明中,各阀的常态均是指控制口换向压力为零时的状态;常开式是指常态下打开,气控状态下关闭;常闭式是指常态下关闭,气控状态下打开):
所述手动二位二通换向阀2的输入口与气源1相连,手动二位二通换向阀2用于切断或导通气源1与气动控制回路模块A的连接;
所述过滤减压模块3的输入口与手动二位二通换向阀2的输出口相连,过滤减压模块3用于对进入气动控制回路模块A中的保护气体进行过滤减压;
所述第一流量节流阀5的输入口与过滤减压模块3的输出口相连;第一流量节流阀A用于调节大流量吹扫模式的通风流量;
所述第二流量节流阀4的输入口与过滤减压模块3的输出口相连,第二流量调节阀4用于调节小流量吹扫模式的通风流量;
所述气控反比例流量阀10的输入口与过滤减压模块3的输出口相连,气控反比例流量阀10的输出口与第二气控二位三通阀7气控状态下的输入口相连,气控反比例流量阀10的控制口与微压气控比例压力阀9的输出口相连;
所述第一气控二位三通阀6常态下的输入口与第一流量节流阀5的输出口相连,第一气控二位三通阀6气控状态下的输入口与第二流量节流阀4的输出口相连;第一气控二位三通阀6用于大流量吹扫模式和小流量吹扫模式的相互切换;
所述第二气控二位三通阀7常态下的输入口与第一气控二位三通阀6的输出口相连,第二气控二位三通阀7气控状态下的输入口与气控反比例流量阀10的输出口相连;第二气控二位三通阀7的输出口与电机外壳49的进气口连通;第二气控二位三通阀7用于吹扫模式和泄漏补偿模式的相互切换;
所述二次减压模块12的输入口与过滤减压模块3的输出口相连,二次减压模块12用于进一步降低保护气体的压力;
所述第三流量调节阀8的输入口与二次减压模块12的输出口相连,第三流量调节阀8的输出口与微压气控比例压力阀9的输入口相连,第三流量调节阀8用于调节微压气控比例压力阀9的输入流量;
所述微压气控比例压力阀9的输入口与第三流量调节阀8的输出口相连,微压气控比例压力阀9的输出口与气控反比例流量阀10的控制口相连,微压气控比例压力阀9用于调节气控反比例流量阀10的输出流量;
所述第三气控二位三通阀11为常闭式,第三气控二位三通阀11的输入口与过滤减压模块3的输出口相连,第三气控二位三通阀11的输出口与第二气控二位三通阀7的控制口相连;
所述微压气控二位三通阀13为常闭式,微压气控二位三通阀13的输入口与二次减压模块12的输出口相连;微压气控二位三通阀13的输出口分为四个支路:第一支路与微压差气控二位三通阀16的输入口相连,第二支路与第四气控二位三通阀15的控制口相连,第三支路与第六气控二位三通阀24的输入口相连,第四支路与第二微型气缸42的进气口相连;微压气控二位三通阀13的控制口与电机外壳49的进气口相通;
所述第四气控二位三通阀15为常闭式,第四气控二位三通阀15的输入口与过滤减压模块3的输出口相连,第四气控二位三通阀15的输出口与第七气控二位三通阀25的输入口相连,第四气控二位三通阀15的控制口与微压气控二位三通阀13的输出口相连;
所述微压差气控二位三通阀16为常闭式,微压差气控二位三通阀16的输入口与微压气控二位三通阀13的输出口相连;微压差气控二位三通阀16的输出口依次经过第一过滤器18、第一单向节流阀19与第一延时气容20相连;
所述第一气控二位二通阀21为常开式,第一气控二位二通阀21的输入口与卸压阀模块B中的泄压阀壳体50内腔相通;第一气控二位二通阀21的输出口与微压差气控二位三通阀16的第一控制口相连;
所述第二气控二位二通阀22为常开式,第二气控二位二通阀22的输入口与火花捕捉器47的内腔室相通;第二气控二位二通阀22的输出口与微压差气控二位三通阀16的第二控制口相连;
所述第五气控二位三通阀23为常开式,第五气控二位三通阀23的输入口与第一单向节流阀19的排气口相连;第五气控二位三通阀23的输出口与第六气控二位三通阀24的控制口相连;第五气控二位三通阀23的控制口与微压气控二位三通阀13的输出口相连;
所述第六气控二位三通阀24为常开式,第六气控二位三通阀24的输入口与微压气控二位三通阀13的输出口相连,所述第六气控二位三通阀24的输出口分为六个支路:第一支路与第五气控二位三通阀23的控制口相连;第二支路与第五气控二位三通阀23的另一个输入口相连,通过第五气控二位三通阀23作用于第六气控二位三通阀24的控制口;第三支路与第八气控二位三通阀26的控制口相连;第四支路与第一微型气缸41的进气口相连;第五支路与第十气控二位三通阀32的输入口相连;第六支路与第九气控二位三通阀28的输入口相连;
所述第七气控二位三通阀25为常开式,第七气控二位三通阀25的输入口与第四气控二位三通阀15的输出口相连,第七气控二位三通阀25的输出口与快排阀45的输入口相连;
所述第八气控二位三通阀26为常闭式,第八气控二位三通阀26的输入口与二次减压模块12的输出口相连;第八气控二位三通阀26的输出口与气控二位五通阀27的输入口相连,第八气控二位三通阀26的控制口与第六气控二位三通阀24的输出口相连;
所述气控二位五通阀27的输入口与第八气控二位三通阀26的输出口相连;气控二位五通阀27常态下的输出口分为三个支路:第一支路与第一气控二位三通阀6的控制口相连,第二支路与第十三气控二位三通阀39的输入口相连,第三支路与第十二气控二位三通阀35的输入口相连;气控二位五通阀27气控状态下的输出口分为两个支路:第一支路与第七气控二位三通阀25的控制口相连,第二支路与第三气控二位三通阀11的控制口相连;
所述第九气控二位三通阀28为常开式,第九气控二位三通阀28的输入口与第六气控二位三通阀24的输出口相连,第九气控二位三通阀28的输出口依次经过第二过滤器30、第二单向节流阀31与第二延时气容33相连;
所述第十气控二位三通阀32为常开式,第十气控二位三通阀32的输入口与第六气控二位三通阀24的输出口相连,第十气控二位三通阀32的输出口与第十一气控二位三通阀34的输入口相连,第十气控二位三通阀32的控制口与第二单向节流阀31的输出口相连;
所述第十一气控二位三通阀34为常开式,第十一气控二位三通阀34的输入口与第十气控二位三通阀32的输出口相连;第十一气控二位三通阀34的输出口分为两个支路:第一支路与气控二位五通阀27的控制口相连,第二支路与第十二气控二位三通阀35的控制口相连;第十一气控二位三通阀34的控制口与第十三气控二位三通阀39的输出口相连;
所述第十二气控二位三通阀35为常开式,第十二气控二位三通阀35的输入口与气控二位五通阀27常态下的输出口相连,第十二气控二位三通阀35的输出口依次经过第三过滤器37、第三单向节流阀38与第三延时气容40相连;第十二气控二位三通阀35的控制口与第十一气控二位三通阀34的输出口相连;
所述第十三气控二位三通阀39为常开式,第十三气控二位三通阀39的输入口与气控二位五通阀27常态下的输出口相连,第十三气控二位三通阀39的输出口分为两个支路:第一支路与第十一气控二位三通阀34的控制口相连,第二支路与第九气控二位三通阀28的控制口相连;第十三气控二位三通阀39的控制口与第三单向节流阀38的输出口相连;
所述第一微型气缸41为单作用气缸;所述电机互锁开关43为双刀单掷防爆型开关;所述第一微型气缸41的活塞杆头部与电机互锁开关43的操作头相抵;当第一微型气缸41进入压缩空气后,活塞杆伸出压下电机互锁开关43的操作头,使得电机互锁开关43闭合,进而使得电机电源接通,电机开始运行;当第一微型气缸41内的压缩空气排出后,活塞杆缩进缸筒,从而释放电机互锁开关41的操作头,使得电机互锁开关43断开,进而使得电机电源断开,电机停止运行;
所述第二微型气缸42为单作用气缸;所述警报/增压开关44为单刀双掷防爆型开关;所述第二微型气缸42的活塞杆头部与警报/增压开关44的操作头相抵;当第二微型气缸42进入压缩空气后,活塞杆伸出压下警报/增压开关44的操作头,使得增压开关闭合,进而使得远程“增压”状态指示器接通;当第二微型气缸42内的压缩空气排出后,活塞杆缩进缸筒,从而释放警报/增压开关44的操作头,使得警报开关闭合,进而使得远程“压力故障警报器”接通,便于操作者根据警报采取适当措施确保装置的安全(比如:恢复至电机外壳的压力、关闭电源,等等)。
所述快排阀45的输入口与第七气控二位三通阀25的输出口相连,快排阀45的输出口与第三气控二位二通阀46的控制口相连;
所述第三气控二位二通阀46为常闭式,在控制口压力未达到开启压力时,其处于常闭状态;第三气控二位二通阀46的输入口与电机外壳49的通风排气口相连,第三气控二位二通阀46的输出口与火花捕捉器47相通;
所述火花捕捉器47是一个特殊设计的网板式火花捕捉器,其具有一个方形或圆筒型壳体,壳体左端面固定有金属孔板47a,壳体右端面固定有多层金属滤网47b;所述金属孔板47a中央具有一个矩形方孔,矩形方孔对吹扫空气具有一定的节流作用,使得火花捕捉器47内外具有一定的压差,矩形方孔的通流面积越大,火花捕捉器47的内外压差越小,反之,矩形方孔的通流面积越小,火花捕捉器47的内外压差越大;火花捕捉器47的内腔室通过第二气控二位二通阀22与微压差气控二位三通阀16的第二控制口相连;所述金属滤网47b用于捕捉火花,电机外壳49内产生的火花会随着吹扫空气的流动撞击到金属滤网47b上而沉降。
如图1所示,所述泄压阀模块B还设有用于限制电机外壳49内最高气压的微压气控二位二通阀48,微压气控二位二通阀48为常闭式,在控制口压力未达到开启压力时,其处于常闭状态;微压气控二位二通阀48的输入口与电机外壳49的应急通风排气口相连,微压气控二位二通阀48的输出口与外界相通,微压气控二位二通阀48的控制口与电机外壳49内部相通,微压气控二位二通阀48设定的开启压力与电机外壳49内要求的最高压力相当。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首先打开气源1开关,向气动控制回路模块A通入保护气体,电机外壳49的通风排气口打开,流量较大的保护气体通入电机外壳49开始吹扫其内的危险气体,大流量吹扫模式启动并开始计时,达到设定的吹扫时间后,电机外壳49的通风排气口关闭;此时,泄漏补偿模式启动并开始计时,达到设定的泄漏补偿时间后,电机外壳49的通风排气口打开;流量较小的保护气体通入电机外壳49开始吹扫换气,小流量吹扫模式启动并开始计时,达到设定的吹扫时间后,电机外壳49的通风排气口关闭;小流量吹扫模式关闭后,泄漏补偿模式再次开启,当泄漏补偿模式关闭后,小流量吹扫模式再次开启,这样小流量吹扫模式和泄漏补偿模式周期性循环启动和关闭。
依据上述工作原理,本发明的详细工作过程如下:
系统启动时,首先按下手动二位二通换向阀2换向按钮,气源1内的保护气体进入气动控制回路模块A,经过滤减压模块3过滤和减压处理后,分别通入各分支气路。
1.大流量吹扫模式
保护气体经过过滤减压模块3处理后,经过第一流量节流阀5(输出大流量),然后分别通过第一气控二位三通阀6(处于常态,控制口换向压力为零)和第二气控二位三通阀7(处于常态,控制口换向压力为零),随后进入电机外壳49。
当电机外壳49内的压力达到微压气控二位三通阀13的换向压力(该换向压力一般不高于10mbar)后,微压气控二位三通阀13换向,微压气控二位三通阀13处于气控状态下的打开状态,经二次减压模块12再次减压后的保护气体通过微压气控二位三通阀13后分为四路:第一支路作为微压差气控二位三通阀16的输入气压;第二支路作为第四气控二位三通阀15的换向气压;第三支路作为第六气控二位三通阀24的输入气压;第四支路作为第二微型气缸42的进气压力,使第二微型气缸42的活塞杆伸出,压下警报/增压开关44的操作头,增压开关闭合,进而使得远程“增压”状态指示器接通。
当第四气控二位三通阀15气控换向后,第四气控二位三通阀15处于气控状态下的打开状态,经过滤减压模块3处理后的保护气体依次通过第四气控二位三通阀15、第六气控二位三通阀25(处于常态,控制口换向压力为零)通入快排阀45,作为快排阀45的输入气压,快排阀45的输出气压作为第三气控二位二通阀46的换向压力推动第三气控二位二通阀46换向,第三气控二位二通阀46处于气控状态下的打开状态,即电机外壳49的通风排气口打开,吹扫进入电机外壳49内的保护气体由第三气控二位二通阀46排出电机外壳49,并通过火花捕捉器47排入大气,大流量吹扫模式启动。
当火花捕捉器47内腔室与泄压阀壳体50之间的压差大于微压差气控二位三通阀16的换向压力(一般不高于10mbar)时,微压差气控二位三通阀16换向,微压差气控二位三通阀16处于气控状态下的打开状态,微压差气控二位三通阀16的输出气流经第一过滤器18过滤和第一单向节流阀19节流后进入第一延时气容20,当第一延时气容20内的压力达到第六气控二位三通阀24的最低换向压力后,第六气控二位三通阀24换向。微压差气控二位三通阀16开始换向到第六气控二位三通阀24开始换向的时间即为大流量吹扫模式的吹扫时间。
2.泄漏补偿模式
当第六气控二位三通阀24气控换向后,微压气控二位三通阀13的输出气压通过第六气控二位三通阀24后分为六路:第一支路作为第五气控二位三通阀23的换向压力使其换向;第二支路通过第五气控二位三通阀23作用于第六气控二位三通阀24的控制口,作为其换向压力;第三支路作为第八气控二位三通阀26的换向压力使其换向;第四支路作为第一微型气缸41的进气压力,使第一微型气缸41的活塞杆伸出,压下电机互锁开关43的操作头,电机互锁开关43闭合,进而使电机电源接通,电机开始运行;第五支路作为第十气控二位三通阀32的输入气压,通过第十气控二位三通阀32(处于常态,控制口换向压力为零)和第十一气控二位三通阀34(处于常态,控制口换向压力为零)后作用于气控二位五通阀27的控制口,作为气控二位五通阀27的换向压力;第六支路通入第九气控二位三通阀28,第九气控二位三通阀28的输出气流经过第二滤器30过滤和第二单向节流阀31节流后进入第二延时气容33。
第十气控二位三通阀32(处于常态,控制口换向压力为零)的输出气压通过第十一气控二位三通阀34(处于常态,控制口换向压力为零)后分为两路:第一支路作为气控二位五通阀27的换向气压使其换向;第二支路作为第十二气控二位三通阀35的换向压力使其换向,则第三延时气容40内压力泄掉,第十三气控二位三通阀39恢复到常态(控制口换向压力为零)。
当第八气控二位三通阀26和气控二位三通阀27气控换向后,第八气控二位三通阀26处于气控状态下的打开状态;经二次减压模块12减压后的保护气体通过第八气控二位三通阀26和气控二位三通阀27后分为两路:第一支路作为第七气控二位三通阀25的换向压力使其换向,第七气控二位三通阀25换向后处于关闭状态,快排阀45的输入气压泄掉,快排阀45迅速排气,第三气控二位二通阀46恢复到正常的关闭状态(控制口换向压力为零),从而使电机外壳49的通风排气口关闭;第二支路作为第三气控二位三通阀11的换向压力使其换向,第三气控二位三通阀11处于气控状态下的打开状态,经过滤减压模块3处理后的保护气体通过第三气控二位三通阀11,作为第二气控二位三通阀7的换向压力使其换向,第二气控二位三通阀7与气控反比例流量阀10接通,泄漏补偿模式启动。
泄漏补偿量的调节是由微压气控比例压力阀9和气控反比例流量阀10的协调工作来实现的,泄漏补偿量的调节过程如下:经二次减压模块12减压后的保护气体通过第三流量节流阀8节流后,作为微压气控比例压力阀9的输入气压;当电机外壳49内压力由于泄漏而变化时,也即微压气控比例压力阀9的控制压力由于泄漏而变化,则微压气控比例压力阀9的输出气压也随控制压力的变化而变化;随着微压气控比例压力阀9的输出气压的变化,气控反比例流量阀10的输出流量(即泄漏补偿量)成反比例变化:随着微压气控比例压力阀9的输出气压的增大,气控反比例流量阀10的输出流量降低;反之,随着微压气控比例压力阀9的输出气压的降低,气控反比例流量阀10的输出流量增大。
当第二延时气容33内压力达到第十气控二位三通阀32的最低换向压力后,第十气控二位三通阀32换向,第六气控二位三通阀24开始换向到第十气控二位三通阀32开始换向的时间即为泄漏补偿模式的补偿时间。
3.小流量吹扫模式
当第十气控二位三通阀32气控换向后,使得两路气压泄掉:第一路是使得气控二位五通阀27的换向压力泄掉(换向压力为零),气控二位五通阀27恢复至常态,从而使第七气控二位三通阀25的换向压力也随之泄掉(控制口换向压力为零),第七气控二位三通阀25恢复至常态下的打开状态,则第四气控二位三通阀15的输出气压通过第七气控二位三通阀25作为快排阀45的输入气压,快排阀45的输出气压作为第三气控二位二通阀46的换向压力使得其气控换向,也即电机外壳49的通风排气口打开;第二路是使得气控二位三通阀35的换向压力泄掉(控制口换向压力为零)。
当气控二位五通阀27的换向压力泄掉时,第三气控二位三通阀11的换向压力也随之泄掉(控制口换向压力为零),进而使得第二气控二位三通阀7的换向压力泄掉,第二气控二位三通阀7恢复到常态(控制口换向压力为零)。
当气控二位五通阀27的换向压力泄掉时,第八气控二位三通阀26的输出气压通过气控二位五通阀27后分为三路:第一支路作为第一气控二位三通阀6的换向压力使其换向,则第二流量节流阀4的输出气流通过第一气控二位三通阀6和第二气控二位三通阀7后进入电机外壳49,吹扫进入电机外壳49内的保护气体由第三气控二位二通阀46排出电机外壳49,并通过火花捕捉器47排入大气,小流量吹扫模式启动;第二支路通过第十三气控二位三通阀39作为第九气控二位三通阀28和第十一气控二位三通阀34的换向压力使其换向,第二延时气容33内气压泄掉,第十气控二位三通阀32恢复到常态(控制口换向压力为零);第三支路通过第十二气控二位三通阀35,经第三过滤器37过滤和第三单向节流阀38节流后进入第三延时气容40,当第三延时气容40内压力达到第十三气控二位三通阀39的最低换向压力后,第十三气控二位三通阀39换向至关闭状态,气控二位五通阀27的换向压力泄掉开始换向到第十三气控二位三通阀39开始换向的时间即为小流量吹扫模式的吹扫时间。
当第十三气控二位三通阀39气控换向后,第九气控二位三通阀28和第十一气控二位三通阀34的换向压力泄掉(控制口换向压力为零),第二延时气容33开始充气,气控二位五通阀27气控换向,使得第十二气控二位三通阀25和第三气控二位三通阀11气控换向,进而第二气控二位三通阀7气控换向,泄漏补偿模式再次启动,泄漏补偿模式结束后,小流量吹扫模式将启动,这样,两种模式循环交替运行。
另外,本发明的气动控制回路模块中还设置有四个指示器,分别用于指示电机外壳49内的压力状态以及工作模式状态。
在微压气控二位三通阀13的输出口装有最小压力指示器14,微压气控二位三通阀13气控换向后,最小压力指示器14显示绿色,表明电机外壳49内压力足够大,符合正压保护要求;若微压气控二位三通阀13不能气控换向,则最小压力指示器14显示红色,表明电机外壳49内压力较小,没有达到正压保护要求。
在微压差气控二位三通阀16的输出口装有第一气动指示器17,微压差气控二位三通阀16气控换向后,第一气动指示器17显示黄色,第一延时气容20开始充气延时,表明大流量吹扫模式开启;当微压差气控二位三通阀16恢复到常态后,第一气动指示器17显示黑色,表明大流量吹扫模式完成。
在气控二位三通阀28的输出口装有第二气动指示器29,第九气控二位三通阀28处于常态时,第二气动指示器29显示黄色,第二延时气容33开始充气延时,表明泄漏补偿模式开启;当第九气控二位三通阀28气控换向后,第二气动指示器29显示黑色,表明泄漏补偿模式完成。
在第十二气控二位三通阀35的输出口装有第三气动指示器36,当第十二气控二位三通阀35处于常态时,第三气动指示器36显示黄色,第三延时气容40开始充气延时,表明小流量吹扫模式开启;当第十二气控二位三通阀35气控换向后,第三气动指示器36显示黑色,表明小流量吹扫模式完成。

Claims (7)

1.气控式电机防爆通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系统包括气源(1)、气动控制回路模块(A)、卸压阀模块(B)和防爆接线盒(C);所述气源(1)用于提供保护气体;所述气动控制回路模块(A)与气源(1)相连,气动控制回路模块(A)具有大流量吹扫模式、泄漏补偿模式和小流量吹扫模式三种工作模式,气动控制回路模块(A)与电机外壳(49)的进气口连通;所述卸压阀模块(B)与气动控制回路模块(A)相连,卸压阀模块(B)具有打开或关闭电机外壳(49)通风排气口的功能;所述防爆接线盒(C)内设置有用于报警和联锁电路使用的接线端子,通过防爆电缆与气动控制回路模(A)块中的防爆型警报/增压开关(44)和电机互锁开关(43)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控式电机防爆通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控制回路模块(A)包括手动二位二通换向阀(2)、过滤减压模块(3)、第一流量调节阀(5)、第二流量调节阀(4)、第一气控二位三通阀(6)、第二气控二位三通阀(7)、第三流量调节阀(8)、微压气控比例压力阀(9)、气控反比例流量阀(10)、第三气控二位三通阀(11)、二次减压模块(12)、微压气控二位三通阀(13)、第四气控二位三通阀(15)、微压差气控二位三通阀(16)、第一过滤器(18)、第一单向节流阀(19)、第一延时气容(20)、第一气控二位二通阀(21)、第二气控二位二通阀(22)、第五气控二位三通阀(23)、第六气控二位三通阀(24)、第七气控二位三通阀(25)、第八气控二位三通阀(26)、气控二位五通阀(27)、第九气控二位三通阀(28)、第二过滤器(30)、第二单向节流阀(31)、第十气控二位三通阀(32)、第二延时气容(33)、第十一气控二位三通阀(34)、第十二气控二位三通阀(35)、第三过滤器(37)、第三单向节流阀(38)、第十三气控二位三通阀(39)、第三延时气容(40)、第一微型气缸(41)、第二微型气缸(42)、电机互锁开关(43)和警报/增压开关(44);所述卸压阀模块(B)包括泄压阀壳体(50)及装在泄压阀壳体(50)内的快排阀(45)、气控二位二通阀(46)和火花捕捉器(47);
所述手动二位二通换向阀(2)的输入口与气源(1)相连,手动二位二通换向阀(2)用于切断或导通气源(1)与气动控制回路模块(A)的连接;
所述过滤减压模块(3)的输入口与手动二位二通换向阀(2)的输出口相连,过滤减压模块(3)用于对进入气动控制回路模块(A)中的保护气体进行过滤减压;
所述第一流量节流阀(5)的输入口与过滤减压模块(3)的输出口相连;第一流量节流阀(A)用于调节大流量吹扫模式的通风流量;
所述第二流量节流阀(4)的输入口与过滤减压模块(3)的输出口相连,第二流量调节阀(4)用于调节小流量吹扫模式的通风流量;
所述气控反比例流量阀(10)的输入口与过滤减压模块(3)的输出口相连,气控反比例流量阀(10)的输出口与第二气控二位三通阀(7)气控状态下的输入口相连,气控反比例流量阀(10)的控制口与微压气控比例压力阀(9)的输出口相连;
所述第一气控二位三通阀(6)常态下的输入口与第一流量节流阀(5)的输出口相连,第一气控二位三通阀(6)气控状态下的输入口与第二流量节流阀(4)的输出口相连;第一气控二位三通阀(6)用于大流量吹扫模式和小流量吹扫模式的相互切换;
所述第二气控二位三通阀(7)常态下的输入口与第一气控二位三通阀(6)的输出口相连,第二气控二位三通阀(7)气控状态下的输入口与气控反比例流量阀(10)的输出口相连;第二气控二位三通阀(7)的输出口与电机外壳(49)的进气口连通;第二气控二位三通阀(7)用于吹扫模式和泄漏补偿模式的相互切换;
所述二次减压模块(12)的输入口与过滤减压模块(3)的输出口相连,二次减压模块(12)用于进一步降低保护气体的压力;
所述第三流量调节阀(8)的输入口与二次减压模块(12)的输出口相连,第三流量调节阀(8)的输出口与微压气控比例压力阀(9)的输入口相连,第三流量调节阀(8)用于调节微压气控比例压力阀(9)的输入流量;
所述微压气控比例压力阀(9)的输入口与第三流量调节阀(8)的输出口相连,微压气控比例压力阀(9)的输出口与气控反比例流量阀(10)的控制口相连,微压气控比例压力阀(9)用于调节气控反比例流量阀(10)的输出流量;
所述第三气控二位三通阀(11)为常闭式,第三气控二位三通阀(11)的输入口与过滤减压模块(3)的输出口相连,第三气控二位三通阀(11)的输出口与第二气控二位三通阀(7)的控制口相连;
所述微压气控二位三通阀(13)为常闭式,微压气控二位三通阀(13)的输入口与二次减压模块(12)的输出口相连;微压气控二位三通阀(13)的输出口分为四个支路:第一支路与微压差气控二位三通阀(16)的输入口相连,第二支路与第四气控二位三通阀(15)的控制口相连,第三支路与第六气控二位三通阀(24)的输入口相连,第四支路与第二微型气缸(42)的进气口相连;微压气控二位三通阀(13)的控制口与电机外壳49的进气口相通;
所述第四气控二位三通阀(15)为常闭式,第四气控二位三通阀(15)的输入口与过滤减压模块(3)的输出口相连,第四气控二位三通阀(15)的输出口与第七气控二位三通阀(25)的输入口相连,第四气控二位三通阀(15)的控制口与微压气控二位三通阀(13)的输出口相连;
所述微压差气控二位三通阀(16)为常闭式,微压差气控二位三通阀(16)的输入口与微压气控二位三通阀(13)的输出口相连;微压差气控二位三通阀(16)的输出口依次经过第一过滤器(18)、第一单向节流阀(19)与第一延时气容(20)相连;
所述第一气控二位二通阀(21)为常开式,第一气控二位二通阀(21)的输入口与卸压阀模块(B)中的泄压阀壳体(50)内腔相通;第一气控二位二通阀(21)的输出口与微压差气控二位三通阀(16)的第一控制口相连;
所述第二气控二位二通阀(22)为常开式,第二气控二位二通阀(22)的输入口与火花捕捉器(47)的内腔室相通;第二气控二位二通阀(22)的输出口与微压差气控二位三通阀(16)的第二控制口相连;
所述第五气控二位三通阀(23)为常开式,第五气控二位三通阀(23)的输入口与第一单向节流阀(19)的排气口相连;第五气控二位三通阀(23)的输出口与第六气控二位三通阀(24)的控制口相连;第五气控二位三通阀(23)的控制口与微压气控二位三通阀(13)的输出口相连;
所述第六气控二位三通阀(24)为常开式,第六气控二位三通阀(24)的输入口与微压气控二位三通阀(13)的输出口相连,所述第六气控二位三通阀(24)的输出口分为六个支路:第一支路与第五气控二位三通阀(23)的控制口相连;第二支路与第五气控二位三通阀(23)的另一个输入口相连,通过第五气控二位三通阀(23)作用于第六气控二位三通阀(24)的控制口;第三支路与第八气控二位三通阀(26)的控制口相连;第四支路与第一微型气缸(41)的进气口相连;第五支路与第十气控二位三通阀(32)的输入口相连;第六支路与第九气控二位三通阀的输入口(28)相连;
所述第七气控二位三通阀(25)为常开式,第七气控二位三通阀(25)的输入口与第四气控二位三通阀(15)的输出口相连,第七气控二位三通阀(25)的输出口与快排阀(45)的输入口相连;
所述第八气控二位三通阀(26)为常闭式,第八气控二位三通阀(26)的输入口与二次减压模块(12)的输出口相连;第八气控二位三通阀(26)的输出口与气控二位五通阀(27)的输入口相连,第八气控二位三通阀(26)的控制口与第六气控二位三通阀(24)的输出口相连;
所述气控二位五通阀(27)的输入口与第八气控二位三通阀(26)的输出口相连;气控二位五通阀(27)常态下的输出口分为三个支路:第一支路与第一气控二位三通阀(6)的控制口相连,第二支路与第十三气控二位三通阀(39)的输入口相连,第三支路与第十二气控二位三通阀(35)的输入口相连;气控二位五通阀(27)气控状态下的输出口分为两个支路:第一支路与第七气控二位三通阀(25)的控制口相连,第二支路与第三气控二位三通阀(11)的控制口相连;
所述第九气控二位三通阀(28)为常开式,第九气控二位三通阀(28)的输入口与第六气控二位三通阀(24)的输出口相连,第九气控二位三通阀(28)的输出口依次经过第二过滤器(30)、第二单向节流阀(31)与第二延时气容(33)相连;
所述第十气控二位三通阀(32)为常开式,第十气控二位三通阀(32)的输入口与第六气控二位三通阀(24)的输出口相连,第十气控二位三通阀(32)的输出口与第十一气控二位三通阀(34)的输入口相连,第十气控二位三通阀(32)的控制口与第二单向节流阀(31)的输出口相连;
所述第十一气控二位三通阀(34)为常开式,第十一气控二位三通阀(34)的输入口与第十气控二位三通阀(32)的输出口相连;第十一气控二位三通阀(34)的输出口分为两个支路:第一支路与气控二位五通阀(27)的控制口相连,第二支路与第十二气控二位三通阀(35)的控制口相连;第十一气控二位三通阀(34)的控制口与第十三气控二位三通阀(39)的输出口相连;
所述第十二气控二位三通阀(35)为常开式,第十二气控二位三通阀(35)的输入口与气控二位五通阀(27)常态下的输出口相连,第十二气控二位三通阀(35)的输出口依次经过第三过滤器(37)、第三单向节流阀(38)与第三延时气容(40)相连;第十二气控二位三通阀(35)的控制口与第十一气控二位三通阀(34)的输出口相连;
所述第十三气控二位三通阀(39)为常开式,第十三气控二位三通阀(39)的输入口与气控二位五通阀(27)常态下的输出口相连,第十三气控二位三通阀(39)的输出口分为两个支路:第一支路与第十一气控二位三通阀(34)的控制口相连,第二支路与第九气控二位三通阀(28)的控制口相连;第十三气控二位三通阀(39)的控制口与第三单向节流阀(38)的输出口相连;
所述第一微型气缸(41)为单作用气缸;所述电机互锁开关(43)为双刀单掷防爆型开关;所述第一微型气缸(41)的活塞杆头部与电机互锁开关(43)的操作头相抵;当第一微型气缸(41)进入压缩空气后,活塞杆伸出压下电机互锁开关(43)的操作头,使得电机互锁开关(43)闭合,进而使得电机电源接通,电机开始运行;当第一微型气缸(41)内的压缩空气排出后,活塞杆缩进缸筒,从而释放电机互锁开关(41)的操作头,使得电机互锁开关(43)断开,进而使得电机电源断开,电机停止运行;
所述第二微型气缸(42)为单作用气缸;所述警报/增压开关(44)为单刀双掷防爆型开关;所述第二微型气缸(42)的活塞杆头部与警报/增压开关(44)的操作头相抵;当第二微型气缸(42)进入压缩空气后,活塞杆伸出压下警报/增压开关(44)的操作头,使得增压开关闭合,进而使得远程“增压”状态指示器接通;当第二微型气缸(42)内的压缩空气排出后,活塞杆缩进缸筒,从而释放警报/增压开关(44)的操作头,使得警报开关闭合,进而使得远程“压力故障警报器”接通;
所述快排阀(45)的输入口与第七气控二位三通阀(25)的输出口相连,快排阀(45)的输出口与第三气控二位二通阀(46)的控制口相连;
所述第三气控二位二通阀(46)为常闭式,在控制口压力未达到开启压力时,其处于常闭状态;第三气控二位二通阀(46)的输入口与电机外壳(49)的通风排气口相连,第三气控二位二通阀(46)的输出口与火花捕捉器(47)相通;
所述火花捕捉器(47)具有一个壳体,壳体左端面固定有金属孔板(47a),壳体右端面固定有多层金属滤网(47b);所述金属孔板(47a)中央具有一个矩形方孔,矩形方孔对吹扫空气具有一定的节流作用,使得火花捕捉器(47)内外具有一定的压差,矩形方孔的通流面积越大,火花捕捉器(47)的内外压差越小,反之,矩形方孔的通流面积越小,火花捕捉器(47)的内外压差越大;火花捕捉器(47)的内腔室通过第二气控二位二通阀(22)与微压差气控二位三通阀(16)的第二控制口相连;所述金属滤网(47b)用于捕捉火花,电机外壳(49)内产生的火花会随着吹扫空气的流动撞击到金属滤网(47b)上而沉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控式电机防爆通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阀模块(B)还包括具有限制电机外壳(49)内最高气压功能的微压气控二位二通阀(48),微压气控二位二通阀(48)为常闭式,在控制口压力未达到开启压力时,其处于常闭状态;微压气控二位二通阀(48)的输入口与电机外壳(49)的应急通风排气口相连,微压气控二位二通阀(48)的输出口与外界相通,微压气控二位二通阀(48)的控制口与电机外壳(49)内部相通,微压气控二位二通阀(48)设定的开启压力与电机外壳(49)内要求的最高压力相当。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控式电机防爆通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压气控二位三通阀(13)的输出口装有最小压力指示器(14),微压气控二位三通阀(13)气控换向后,最小压力指示器(14)显示绿色,表明电机外壳(49)内压力足够大,符合正压保护要求;若微压气控二位三通阀(13)不能气控换向,则最小压力指示器(14)显示红色,表明电机外壳(49)内压力较小,没有达到正压保护要求。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控式电机防爆通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压差气控二位三通阀(16)的输出口装有第一气动指示器(17),微压差气控二位三通阀(16)气控换向后,第一气动指示器(17)显示黄色,第一延时气容(20)开始充气延时,表明大流量吹扫模式开启;当微压差气控二位三通阀(16)恢复到常态后,第一气动指示器(17)显示黑色,表明大流量吹扫模式完成。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控式电机防爆通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九气控二位三通阀(28)的输出口装有第二气动指示器(29),第九气控二位三通阀(28)处于常态时,第二气动指示器(29)显示黄色,第二延时气容(33)开始充气延时,表明泄漏补偿模式开启;当第九气控二位三通阀(28)气控换向后,第二气动指示器(29)显示黑色,表明泄漏补偿模式完成。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控式电机防爆通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十二气控二位三通阀(35)的输出口装有第三气动指示器(36),当第十二气控二位三通阀(35)处于常态时,第三气动指示器(36)显示黄色,第三延时气容(40)开始充气延时,表明小流量吹扫模式开启;当第十二气控二位三通阀(35)气控换向后,第三气动指示器(36)显示黑色,表明小流量吹扫模式完成。
CN2010105962866A 2010-12-20 2010-12-20 气控式电机防爆通风控制系统 Active CN1020948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962866A CN102094859B (zh) 2010-12-20 2010-12-20 气控式电机防爆通风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962866A CN102094859B (zh) 2010-12-20 2010-12-20 气控式电机防爆通风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94859A true CN102094859A (zh) 2011-06-15
CN102094859B CN102094859B (zh) 2013-02-27

Family

ID=441280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962866A Active CN102094859B (zh) 2010-12-20 2010-12-20 气控式电机防爆通风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094859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19234A (zh) * 2012-08-02 2012-12-12 宜昌兆峰自动化仪表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电机预启动通风控制系统
CN103423496A (zh) * 2013-08-09 2013-12-04 南阳市华业防爆仪表有限公司 正压型防爆控制系统
CN105781320A (zh) * 2016-04-28 2016-07-20 中车成都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客车车辆自动通风装置及方法
CN106337847A (zh) * 2016-11-14 2017-01-18 无锡市华通气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防火门用气动控制系统
EP3300220A1 (de) * 2016-09-27 2018-03-28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Elektrische maschine mit integriertem überdrucksystem
CN108119441A (zh) * 2017-11-08 2018-06-05 董荣华 一种气动脉冲气容定时系统
CN108278247A (zh) * 2018-03-27 2018-07-13 迈克医疗电子有限公司 气压驱动设备及其供气系统
CN112460084A (zh) * 2020-11-16 2021-03-09 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工程高位设备调试用临时泵站液压系统及调试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52441Y (zh) * 1996-07-30 1997-04-16 程绍先 通风机防爆电机正压通风冷却装置
CN201145837Y (zh) * 2007-09-11 2008-11-05 上海神开石油化工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泄漏补偿的正压防爆控制系统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52441Y (zh) * 1996-07-30 1997-04-16 程绍先 通风机防爆电机正压通风冷却装置
CN201145837Y (zh) * 2007-09-11 2008-11-05 上海神开石油化工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泄漏补偿的正压防爆控制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伟庆: "正压型防爆电气设备及应用", 《科技资讯》 *
周建生,卢凯: "正压型防爆在石油钻机电控系统中的应用", 《电气传动自动化》 *
孙公展: "增压吹扫安全防爆控制系统", 《炼油化工自动化》 *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19234A (zh) * 2012-08-02 2012-12-12 宜昌兆峰自动化仪表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电机预启动通风控制系统
CN102819234B (zh) * 2012-08-02 2016-04-06 宜昌兆峰自动化仪表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电机预启动通风控制系统
CN103423496A (zh) * 2013-08-09 2013-12-04 南阳市华业防爆仪表有限公司 正压型防爆控制系统
CN103423496B (zh) * 2013-08-09 2015-12-23 南阳市华业防爆仪表有限公司 正压型防爆控制系统
CN105781320A (zh) * 2016-04-28 2016-07-20 中车成都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客车车辆自动通风装置及方法
EP3300220A1 (de) * 2016-09-27 2018-03-28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Elektrische maschine mit integriertem überdrucksystem
CN106337847A (zh) * 2016-11-14 2017-01-18 无锡市华通气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防火门用气动控制系统
CN108119441A (zh) * 2017-11-08 2018-06-05 董荣华 一种气动脉冲气容定时系统
CN108278247A (zh) * 2018-03-27 2018-07-13 迈克医疗电子有限公司 气压驱动设备及其供气系统
CN108278247B (zh) * 2018-03-27 2024-05-14 迈克医疗电子有限公司 气压驱动设备及其供气系统
CN112460084A (zh) * 2020-11-16 2021-03-09 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工程高位设备调试用临时泵站液压系统及调试方法
CN112460084B (zh) * 2020-11-16 2022-09-16 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工程高位设备调试用临时泵站液压系统及调试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94859B (zh) 2013-0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94859A (zh) 气控式电机防爆通风控制系统
CN100595086C (zh) 油箱盖的油气挥发控制器
CN102352734B (zh) 带钻柱防提断功能的地面防喷器控制装置
CN104626207A (zh) 工业机器人内压防爆系统
CN107757131A (zh) 一种改进的喷墨打印机用墨盒的储墨装置
CN208281487U (zh) 装载机用内置式空挡信号装置的变速操纵阀
CN103270302A (zh) 用于控制对车辆的压缩机进行空气输送的阀装置以及压缩机系统和用于控制压缩机系统的方法
CN201255295Y (zh) 一种安全防护装置
CN217114522U (zh) 一种电池模组测试安全保护装置
CN202480334U (zh) 一种模具模腔抽真空系统
CN205350444U (zh) 气体自动切换机
CN110219716B (zh) 一种闭式循环呼吸系统及发动机总成
CN203627764U (zh) 一种变速器保护系统
CN204025187U (zh) 一种掘进机液压系统用全密封液压油箱
CN209423159U (zh) 一种空气过滤结构
CN207701497U (zh) 一种内置油路结构的模具底板
CN107120465A (zh) 气路正压保护系统及单作用气动阀门气缸
CN102062234B (zh) 一种重型卡车制动系统匹配阀
CN218207993U (zh) 一种带超压保护的液封式呼吸阀
CN206569289U (zh) 铝塑包装密闭下料系统
CN214557204U (zh) 一种用于制芯机射砂机构的安全型射砂阀
CN215027027U (zh) 一种高压燃气过滤总成
CN211965844U (zh) 一种造型机砂桶
CN207212632U (zh) 用于对可充气物体进行密封和泵气的设备
CN217783892U (zh) 一种用于油罐车驾驶室与卸油箱的多开关气路控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