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78487B - 一种用于治疗眩晕的中药制剂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治疗眩晕的中药制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78487B
CN102078487B CN2011100313464A CN201110031346A CN102078487B CN 102078487 B CN102078487 B CN 102078487B CN 2011100313464 A CN2011100313464 A CN 2011100313464A CN 201110031346 A CN201110031346 A CN 201110031346A CN 102078487 B CN102078487 B CN 1020784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rhizoma
dizzy
carries out
processed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3134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78487A (zh
Inventor
杨玉华
于颖
王莲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NZHOU FOCI PHARMAC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ANZHOU FOCI PHARMAC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NZHOU FOCI PHARMAC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ANZHOU FOCI PHARMAC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03134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078487B/zh
Publication of CN1020784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784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784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784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眩晕的中药制剂,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药剂:生地黄50~78份、牡丹皮50~78份、钩藤50~78份、茯苓50~78份、山药50~78份、山茱萸50~78份、当归65~101份、珍珠母85~128份、菊花85~128份、川芎30~65份、苦杏仁30~65份、酸枣仁65~101份、地龙30~65份、半夏30~65份、栀子30~65份、甘草30~65份、僵蚕30~65份、胆南星17~42份。本发明中药制剂具有滋补肝肾,清热化痰的功效,且疗效确切稳固,安全无毒副作用,疗程短、见效快,对于不同证型的眩晕都具有显著疗效。用于头目眩晕,耳鸣耳聋,心惊失眠,手面麻木,潮热盗汗,痰多胸闷等症。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治疗眩晕的中药制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眩晕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眩晕症是最常见的临床综合征,随着人口老龄化,本症发病率日益增高,受到国内外医务界广泛重视。有报道称眩晕是门诊常见症状的第三位。它涉及多个  学科,绝大多数人一生中均经历此症。据统计,眩晕症占内科门诊病人的5%,占耳鼻喉科门诊的15%。生活在家中的老人50-60%有眩晕症,占老年门诊的81-91%;其中65岁以上老人眩晕发病率女性占57%,男性占39%。
眩晕在临床上虽然常见,但发病原因复杂,涉及病种学科较广,有专家称此病“眩而又玄”。
西医认为机体的平衡及定向功能是视觉、本体觉和前庭系统(平衡三联)三者共同完成的。前庭核血供不畅且极易障碍,而微小的血管腔改变和血压下降即可影响前庭核的功能,因此,眩晕多系前庭核功能障碍的结果。眩晕可由现代医学中的多种疾病引起。如美尼尔氏综合症、内耳前庭及迷路感染、内耳前庭神经炎、高血压病、低血压病、贫血、白细胞减少症、脑动脉硬化症、神经官能症等。    
祖国医学认为,眩晕可由风、痰、虚引起,故有“无风不作眩”、“无痰不作眩”、“无虚不作眩”的说法。中医把眩晕分为虚、实两种。实证的眩晕多见于年轻人,发病快,症状重,其病因以痰饮(体内水液代谢异常)为主;虚证的眩晕多见于老年人,病程持续时间长。中医将眩晕辩证分为:肝阳上亢证、痰浊中阻证、瘀阻脑络证及肾阴不足证。
眩晕由于其病因复杂、病程长、反复发作或较为持续性,为临床常见之慢性疑难症。目前,市场上兼治眩晕的中西药颇多,而专门用于眩晕治疗的药物极为少见,有些药物虽能缓解患者的病情,但多数临床医生及患者,仍感到化学药治疗主要以解除眩晕症状为主,虽然起效快,但毒副作用较大,轻易影响患者的内分泌、心脏及肝肾功能,并且与该病相关的体症不能兼顾治疗,经常复发,尤其对美尼尔氏综合症反复发作很难控制。有些中药治疗面单一,只针对眩晕的某一两种中医证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眩晕的中药制剂,该中药制剂疗效确切稳固,安全无毒副作用,对于不同证型的眩晕都具有显著疗效。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治疗眩晕的中药制剂,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药剂:生地黄34~113份、牡丹皮34~113份、钩藤34~113份、茯苓34~113份、山药34~113份、山茱萸34~113份、当归45~113份、珍珠母56~169份、菊花56~169份、川芎11~79份、苦杏仁11~79份、酸枣仁56~113份、地龙11~79份、半夏11~79份、栀子11~79份、甘草11~79份、僵蚕11~79份、胆南星11~56份。
优选原料药的范围为:生地黄50~78份、牡丹皮50~78份、钩藤50~78份、茯苓50~78份、山药50~78份、山茱萸50~78份、当归65~101份、珍珠母85~128份、菊花85~128份、川芎30~65份、苦杏仁30~65份、酸枣仁65~101份、地龙30~65份、半夏30~65份、栀子30~65份、甘草30~65份、僵蚕30~65份、胆南星17~42份。
优选原料用量为:生地黄60份、牡丹皮60份、钩藤60份、茯苓60份、山药60份、山茱萸60份、当归90份、珍珠母120份、菊花120份、川芎45份、苦杏仁45份、酸枣仁90份、地龙45份、半夏45份、栀子45份、甘草45份、僵蚕45份、胆南星30份。
其中:所述的山药按照中国药典该品种项下炮制方法中的麸炒方法进行加工处理;山茱萸按照中国药典该品种项下的炮制方法进行加工处理;苦杏仁按照中国药典该品种项下的炮制方法进行加工处理;酸枣仁按照中国药典该品种项下炮制方法中的清炒方法进行加工处理;半夏按照中国药典该品种项下的炮制方法进行加工处理;栀子按照中国药典该品种项下炮制方法中的清炒方法进行加工处理;僵蚕按照中国药典该品种项下炮制方法中的麸炒方法进行加工处理。 
本发明药物可以采用中药制剂的常规方法制备而成。本发明药物是任何一种药剂学上所说的内服制剂。例如:片剂、丸剂、胶囊剂、颗粒剂、滴丸、合剂、软胶囊、肠溶制剂、靶向制剂、缓释制剂等。 
本发明提供的上述用于治疗眩晕的中药制剂,是在发掘古方、验方治疗眩晕症的经验基础上,有机化裁而成。该中药制剂选择生地黄、牡丹皮、钩藤、茯苓、山药、山茱萸、当归、珍珠母、菊花、川芎、苦杏仁、酸枣仁、地龙、半夏(制)、栀子、甘草、僵蚕、胆南星等进行组合,使各药物功效产生协同作用,从而能有效治疗眩晕。方中以生地、山茱萸、山药滋阴补肾而柔肝;当归、酸枣仁养血安神;菊花、丹皮、钩藤、焦栀子以清肝火,平肝以熄风;僵蚕、地龙、川芎通经活络、祛风;珍珠母重镇潜阳;茯苓、半夏、胆南星、苦杏仁健脾利湿化痰;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滋补肝肾,清热化痰,平肝潜阳之功。其中:地黄多糖可促进正常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刺激其造血功能,同时有稳定血压的作用;牡丹皮具有抗炎、镇静、降压等作用;钩藤主要用于头痛,眩晕,具有降压作用,并有明显的镇静、抗惊厥作用;茯苓利水渗湿、宁心安神,具有降血糖、增强免疫功能、利尿、祛痰、抗菌等作用;现代研究发现,山茱萸有强心作用,增强机体免疫力;当归补血活血,加速血流量,对心血管系统、血液系统、免疫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均有作用;珍珠母含碳酸钙90%以上,用治肝阳上亢等症;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菊花具有降血压、消除癌细胞、扩张冠状动脉和抑菌的作用,长期饮用能增加人体钙质、调节心肌功能、降低胆固醇,适合中老年人和预防流行性结膜炎时饮用,对肝火旺、用眼过度导致的双眼干涩也有较好的疗效。同时,菊花可扩张冠状动脉,增加血流量,降低血压等;川芎能增加冠脉流量,降低心肌氧耗,改善心肌代谢作用;苦杏仁镇咳、化痰、平喘作用较为明显;酸枣仁的具有镇静、降温,镇痛及降低血压作用;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地龙有溶栓、抗凝、及镇静、抗惊厥和解热作用,也用于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中风);半夏善祛脾胃湿痰,其化痰力佳,用于痰多咳嗽;胆南星专主经络风痰,临床上与钩藤、地龙等合用,取本品镇惊息风的作用。本发明治疗效果显著,未见明显毒副反应,具有口服方便、疗程短、见效快、临床使用安全可靠之优点。
以下通过试验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所述制剂的有益效果,这些试验包括其中一种剂型大蜜丸(由实施例2制得,以下简称定眩丸)的动物急性毒性试验、药效学试验、临床疗效试验。
试验例一、本发明药物动物急性毒性试验
一、材料
1.动物: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提供健康的昆明种小白鼠。
2.药物:蜜丸及炮制后生粉。
3.药物处理:
(1)取蜜丸溶于蒸馏水中,使成为灌胃最大粘稠程度溶液,经计算浓度为47.5%。
(2)取制丸药粉,加蒸馏水及适量吐温80,使成为25%的悬浊液。
(3)取制丸药粉,用乙醇冷浸72小时后,过滤,挥去乙醇,用蒸馏水稀释至各所需浓度。
二、方法
1.取47.5%蜜丸水溶液和25%药粉悬浊液进行预试,按0.1ml-0.5ml/10g体重的体积,灌胃给药,观察72小时。记录中毒症状和死亡率。
2.醇提取物静脉注射LD50测定。按照序贯法设计要求,依法操作。尾静脉注射体积为0.1ml/10kg。
3.醇提取物灌胃给药LD50测定。依简单机率单位法设计要求,依法操作。灌胃体积为0.1-0.25ml/10g。观察72小时,记录毒副反应,统计死亡率。
三、结果
1.预试:蜜丸水溶液23.75g/kg灌胃72小时内无毒副反应及死亡;药粉悬浊液12.5g/kg灌胃72小时内无毒副反应及死亡。
2.醇提取物静脉注射按照序贯法测定LD50=43g/kg。
3.醇提取物灌胃按照简单机率法测定LD50=258.75±8.08g/kg(P=0.95)。
四、结论
1.该急性毒性实验所用药物为制药药粉去醇后的乙醇冷浸物。毒性成分在处理药物时基本保留,能够比较客观反映该方剂的毒性。
2.蜜丸液、药粉悬浊液基本于临床应用是相似的,可见临床应用同样也是安全的。
3.该毒性试验用两种给药途径,可测定的数据参照化学物质的急性毒性分级表,属基本无害的范围。
4.用人与动物间按体表面积等效剂量比值表换算,人LD50=71.48g/kg,由临床疗效疗效估算其LD50=0.094g/kg,,其安全系数=71.48/0.094=755.8.说明该药用于临床是安全可靠的。
试验例二、本发明药物主要药效学试验
一、与阈下值戊巴比妥钠的协同作用
1.动物:体重20±2g健康昆明种小鼠,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提供。
2.药物:药粉用45%乙醇浸泡72小时后,80℃水浴加热至每ml相当于原生药5g。
3.方法与结果
3.1 取试验小鼠40只,按体重随机均分4组,分别腹腔注射相当于原生药75g/kg、50g/kg药物提取液,0.015g/kg氯丙嗪,20g/kg生理盐水,15min。后皮下注射戊巴比妥钠30mg/kg。记录各鼠翻正反射消失时间和恢复时间。结果表明:实验药物、氯丙嗪与生理盐水相比较对阈下值戊巴比妥钠的催眠效果均有显著的协同作用。详见表1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1
3.2 取试验小鼠40只,按体重随机均分为4组,分别灌胃相当于原生药100g/kg、50g/kg的定眩丸提取液;0.025g/kg氯丙嗪;20g/kg生理盐水,20min后,皮下注射戊巴比妥钠30mg/kg。记录各鼠翻正反射消失时间和恢复时间。结果表明:实验药物和氯丙嗪、生理盐水比较对阈下值戊巴比妥钠同样有协同作用。详见表2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2
4.结论
本试验经用灌胃、腹腔注射几种给药途径,每种途径两个剂量,并以生理盐水做阴性对照,氯丙嗪做阳性对照,结果表明:定眩丸对阈下值戊巴比妥钠催眠镇静确有协同作用,该药抗眩晕的治疗效果与以上药理作用有关。
二、抗眩晕实验
1.动物:体重20±2g健康昆明种小鼠,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提供。
2.药物:药粉用45%乙醇浸泡72小时后,80℃水浴加热至每ml相当于原生药5g。
3.方法与结果
3.1 取试验小鼠30只,随机均分为3组,分别皮下注射100g/kg和50g/kg的药物提取液,20g/kg的生理盐水,给药30min后,分别固定于手摇离心机臂的鼠笼上,使其惯性离心力的方向为:由头到脚成正加速度眩晕动物模型,以12g(g=980cm/秒2)加速度,旋转1分钟后观察,不死时再重复一分钟,连续数次,直到动物死亡,记录各鼠死亡时间,计算提高存活时间率。
结果表明,实验药物与生理盐水相比,大小剂量组均能显著提高正加速眩晕动物模型存活时间,其提高率都在一倍以上,提示该药有显著的抗眩晕作用。详见表3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3
3.2 取试验小鼠30只,随机均分为3组,分别灌胃100g/kg和50g/kg的药物提取液,20g/kg的生理盐水,给药40min后,重复1法操作步骤,记录各鼠死亡时间。结果表明,定眩丸与生理盐水比较有显著提高正加速眩晕动物模型存活时间,有较好的量效关系。详见表4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4
(一)  4.结论
本试验采用了动物耐受力最低的离心力方向由头到脚的正加速眩晕动物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定眩丸提取液经灌胃和皮下注射两种给药途径,每个途径大小两个剂量与生理盐水组比较都能非常显著地延长正加速动物眩晕病理模型的存活时间(P<0.01),有较好的量效关系,表明该药对眩晕确有治疗作用。
试验例三、本发明药物临床疗效试验
     定眩丸由兰州佛慈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眩晕。现公司联合多家医院进行临床试验,观察疗效。共观察眩晕患者355例,治疗组261例,对照组94例;355例患者发病年龄在26~70岁,平均年龄在37±1.37岁,治疗组与对照组性别、年龄均无显著差异(P>0.05)。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中医诊断标准
(1)有典型的眩晕症状:自身有旋转或晃动感,或目眩,或视景物有旋转感;或自觉头晕,昏沉或晕胀不适。
(2)可有反复发作史。
 2.中医辨证
肝阳上亢证:眩晕耳鸣,每因烦躁恼怒而加重,头痛且胀,急燥易怒,面红目赤,口苦,小便赤,大便秘结,少寐多梦,舌红,苔黄,脉弦。
痰浊中阻证:眩晕而见头痛如蒙,或眩晕急剧,自身或景物旋转,胸闷身困,食少多寐,恶心呕吐,耳鸣耳聋,舌苦自腻,脉儒滑或弦滑。
瘀阻脑络证:眩晕耳鸣,或头部刺痛,失眠,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或沉弦。
肾阴不足证:眩晕而见精神萎靡,五心烦热,腰膝酸软,遗精或月经不调,耳鸣,舌红,脉细数。
3.治疗方法
本试验采用随机单盲法观察,治疗组口服由定眩丸,每次1~2丸,每日3次。对照组口服眩晕宁片,每次4~6片,每日3~4次。治疗以15天为一疗程,共观察3个疗程。
4.疗效分析(见表Ⅰ、表Ⅱ、表Ⅲ)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5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6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7
在表Ⅱ与表Ⅲ两组中医同分型组间比较*p<0.01,**p>0.05。
5.安全性评价
观察结果表明,治疗前后肝肾功能,血尿常规均无明显变化,未见任何毒副作用。
6.结论
眩晕是目眩与头晕总症,是常见临床症状之一,其病位在清窍,与肝、脾、肾三脏关系甚密,尤与肝关系更甚,其病机探讨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认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灵枢·卫气》认为因虚致眩如“上虚则眩”、“上气不足”、“髓海不足”等认识。然医圣张仲景认为痰饮是眩晕发病原因之一,故尔影响后世名家朱丹,溪“无痰不作眩”之论,并倡导痰火致眩学说。明代医家张景岳则进一步认为眩晕病因病机“虚者居其八九;而兼火兼疾者不过一二耳”,倡导“无虚不作 眩”之说。综合历代医家之论,眩晕病因病机以虚者居多。验之临床,眩晕患者虽有青年患之,但总以老年人居多,肥盛之人多见,而年老体弱,肝肾虚馁,水不涵木,肝风上干,故阴虚(肝肾)阳亢,而风阳上扰之证多见于肥胖气虚之人。饮酒嗜茶之辈陡增,致阴阳脉虚,运化无力,湿困脾土,成痰成饮,风疾上僣,痰火阻遏,清阳失位也甚为多见、故定眩丸针对眩晕病机,阴虚上亢,风阳上扰,痰阻中阳而设定此方。方中生地、山芋、山药滋阴补肾而柔肝;当归、酸枣仁养血安神;菊花、丹皮、钩藤、焦栀子以清肝火,平肝以熄风;僵蚕、地龙、川芎通经活络、祛风;珍珠母镇潜阳;茯苓、半夏、胆南星、苦杏仁健脾利湿化痰;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滋补肝肾,清热化痰,平肝潜阳之功。在治疗试验结果分析中,表Ⅰ综合疗效两组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性(p<0.01)。从表Ⅱ、Ⅲ两组中医同分型比较,除痰浊中阻型两组无差异性(P>0.05),其余各分型均有显著差异性(P <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在表Ⅱ、Ⅲ组间比较,治疗组对肝阳上亢、痰阻脑络、肾阴不足三型之间无差异性。而其三型与疾浊中阻型组间比较有差异性(P<0.01);对照组肝阳上亢、痰阻脑络、肾阴不足组间比较无差异性(P>0.05);其余各型与疾浊中阻型组间比较有差异性(P<0.01)。说明治疗组尤对肝阳上亢、痰阻脑络、肾阴不足而致的眩晕效果更为突出;痰浊中阻型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接近。治疗过程中二组药物均未发现毒副作用,说明治疗组使用范围广于对照组,其疗效肯定。
 部分西医临床使用后认为,该药对美尼尔氏并、突发性耳聋伴眩晕、颈性眩晕、位置性眩晕、病毒性听神经炎、化学及药物性眩晕(庆大霉素、链霉素中毒、化学物质中毒)、高血压、神经官能症、慢性肾盂肾炎、慢性胃炎、慢性气管炎等多种伴有眩晕证的疾病,以及许多不明原因的眩晕等有肯定的疗效。这从现代医学的观点肯定了该药的临床适应范围。
总之,定眩丸经多家医疗单位临床验证观察,总有效率为90.65%,疗效显著实为一种治疗眩晕的良药。同时临床观察提示该药物对老年性“中风” 亦有一定预防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按下述配比称取:
生地黄 34g       牡丹皮        34g        钩藤         34g  
茯苓   34g       山药(麸炒)  34g        山茱萸(制) 34g
当归   113g      珍珠母       169g        菊花        169g
川芎   60g       苦杏仁(去皮)60g        酸枣仁(炒) 75g
地龙   50g       半夏(制)    40g        栀子(炒)   60g
甘草   60g       僵蚕(炒)    40g        胆南星       25g
本发明药物可以通过下述方法得到大蜜丸:
1.取山药按照中国药典该品种项下炮制方法中的麸炒方法进行加工处理;山茱萸按照中国药典该品种项下的炮制方法进行加工处理;苦杏仁按照中国药典该品种项下的炮制方法进行加工处理;酸枣仁按照中国药典该品种项下炮制方法中的清炒方法进行加工处理;半夏按照中国药典该品种项下的炮制方法进行加工处理;栀子按照中国药典该品种项下炮制方法中的清炒方法进行加工处理;僵蚕按照中国药典该品种项下炮制方法中的麸炒方法进行加工处理。 
2.取生地黄、牡丹皮、钩藤、茯苓、山药(麸炒)、山茱萸(制)、当归、珍珠母、菊花、川芎、 苦杏仁(去皮)、酸枣仁(炒)、地龙、半夏(制)、栀子(炒)、甘草、僵蚕(炒)、胆南星等十八味药材,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
3.取上述细粉,每100g加炼蜜100~130g,制成大蜜丸。
实施例2
按下述配比称取:
生地黄 60g        牡丹皮        60g        钩藤        60g  
茯苓   60g        山药(麸炒)  60g        山茱萸(制)60g
当归   90g        珍珠母       120g        菊花       120g
川芎   45g        苦杏仁(去皮)45g        酸枣仁(炒)90g
地龙   45g        半夏(制)    45g        栀子(炒)  45g
甘草   45g        僵蚕(炒)    45g        胆南星      30g
生产方法,同实施例1生产方法。
实施例3
按下述配比称取:
生地黄 113g        牡丹皮       113g        钩藤        113g  
茯苓   113g        山药(麸炒) 113g        山茱萸(制)113g
当归   79g         珍珠母       112g        菊花        112g
川芎   11g         苦杏仁(去皮)11g        酸枣仁(炒) 56g
地龙   11g         半夏(制)    11g        栀子(炒)   11g
甘草  11g          僵蚕(炒)    11g        胆南星       11g
生产方法,同实施例1生产方法。
实施例4
按下述配比称取:
生地黄 41g        牡丹皮        41g        钩藤         41g  
茯苓   41g        山药(麸炒)  41g        山茱萸(制) 41g
当归   45g        珍珠母        56g        菊花         56g
川芎   79g        苦杏仁(去皮)79g        酸枣仁(炒)113g
地龙   79g        半夏(制)    79g        栀子(炒)   79g
甘草   79g        僵蚕(炒)    79g        胆南星       56g
生产方法,同实施例1生产方法。
实施例5
按下述配比称取:
生地黄 50g        牡丹皮        50g          钩藤        50g
茯苓   50g        山药(麸炒)  50g          山茱萸(制)50g
当归  101g        珍珠母       128g          菊花       128g
川芎  65g         苦杏仁(去皮)30g          酸枣仁(炒)101g
地龙30g      半夏(制)65g        栀子(炒)30g
甘草65g      僵蚕(炒)65g        胆南星17g 
生产方法,同实施例1生产方法。
实施例6
按下述配比称取:
生地黄 78g        牡丹皮   78g        钩藤78g
茯苓 78g          山药     78g        山茱萸78g
当归65g     珍珠母85g      菊花85g
川芎30g      苦杏仁65g       酸枣仁65g
地龙65g      半夏30g         栀子65g
甘草30g      僵蚕30g         胆南星42g
生产方法,同实施例1生产方法。
实施例7
按下述配比称取
生地黄 60g        牡丹皮        60g        钩藤        60g  
茯苓   60g        山药(麸炒)  60g        山茱萸(制)60g
当归   90g        珍珠母       120g        菊花       120g
川芎   45g        苦杏仁(去皮)45g        酸枣仁(炒)90g
地龙   45g        半夏(制)    45g        栀子(炒)  45g
甘草   45g        僵蚕(炒)    45g        胆南星      30g
本发明药物可以通过下述方法得到水蜜丸:
1.取山药按照中国药典该品种项下炮制方法中的麸炒方法进行加工处理;山茱萸按照中国药典该品种项下的炮制方法进行加工处理;苦杏仁按照中国药典该品种项下的炮制方法进行加工处理;酸枣仁按照中国药典该品种项下炮制方法中的清炒方法进行加工处理;半夏按照中国药典该品种项下的炮制方法进行加工处理;栀子按照中国药典该品种项下炮制方法中的清炒方法进行加工处理;僵蚕按照中国药典该品种项下炮制方法中的麸炒方法进行加工处理。 
2.取生地黄、牡丹皮、钩藤、茯苓、山药(麸炒)、山茱萸(制)、当归、珍珠母、菊花、川芎、 苦杏仁(去皮)、酸枣仁(炒)、地龙、半夏(制)、栀子(炒)     甘草、僵蚕(炒)、胆南星等十八味药材,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
3.取上述细粉,每100g粉末用炼蜜40~50g加适量的水制丸,干燥,包衣,打光,制成水蜜丸。    
实施例8
按下述配比称取
生地黄 60g         牡丹皮        60g        钩藤        60g  
茯苓   60g         山药(麸炒)  60g        山茱萸(制)60g
当归   90g         珍珠母       120g        菊花       120g
川芎   45g         苦杏仁(去皮)45g        酸枣仁(炒)90g
地龙   45g         半夏(制)    45g        栀子(炒)  45g
甘草   45g         僵蚕(炒)    45g        胆南星      30g
本发明药物可以通过下述方法得到片剂、胶囊剂、合剂或颗粒剂:
1.取山药按照中国药典该品种项下炮制方法中的麸炒方法进行加工处理;山茱萸按照中国药典该品种项下的炮制方法进行加工处理;苦杏仁按照中国药典该品种项下的炮制方法进行加工处理;酸枣仁按照中国药典该品种项下炮制方法中的清炒方法进行加工处理;半夏按照中国药典该品种项下的炮制方法进行加工处理;栀子按照中国药典该品种项下炮制方法中的清炒方法进行加工处理;僵蚕按照中国药典该品种项下炮制方法中的麸炒方法进行加工处理。 
2.按照常规制法制成片剂、胶囊剂、合剂或颗粒剂。

Claims (4)

1.一种用于治疗眩晕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药剂:生地黄50~78份、牡丹皮50~78份、钩藤50~78份、茯苓50~78份、山药50~78份、山茱萸50~78份、当归65~101份、珍珠母85~128份、菊花85~128份、川芎30~65份、苦杏仁30~65份、酸枣仁65~101份、地龙30~65份、半夏30~65份、栀子30~65份、甘草30~65份、僵蚕30~65份、胆南星17~4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眩晕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药剂:生地黄60份、牡丹皮60份、钩藤60份、茯苓60份、山药60份、山茱萸60份、当归90份、珍珠母120份、菊花120份、川芎45份、苦杏仁45份、酸枣仁90份、地龙45份、半夏45份、栀子45份、甘草45份、僵蚕45份、胆南星3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眩晕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山药按照中国药典该品种项下炮制方法中的麸炒方法进行加工处理;山茱萸按照中国药典该品种项下的炮制方法进行加工处理;苦杏仁按照中国药典该品种项下的炮制方法进行加工处理;酸枣仁按照中国药典该品种项下炮制方法中的清炒方法进行加工处理;半夏按照中国药典该品种项下的炮制方法进行加工处理;栀子按照中国药典该品种项下炮制方法中的清炒方法进行加工处理;僵蚕按照中国药典该品种项下炮制方法中的麸炒方法进行加工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眩晕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剂是药剂学上所述的常规内服剂型。
CN2011100313464A 2011-01-28 2011-01-28 一种用于治疗眩晕的中药制剂 Active CN1020784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313464A CN102078487B (zh) 2011-01-28 2011-01-28 一种用于治疗眩晕的中药制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313464A CN102078487B (zh) 2011-01-28 2011-01-28 一种用于治疗眩晕的中药制剂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78487A CN102078487A (zh) 2011-06-01
CN102078487B true CN102078487B (zh) 2012-05-23

Family

ID=440848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313464A Active CN102078487B (zh) 2011-01-28 2011-01-28 一种用于治疗眩晕的中药制剂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07848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85484A (zh) * 2013-11-25 2014-02-19 禤燕华 一种用于治疗头晕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11423A (zh) * 2014-07-15 2016-02-10 王艳 治疗眩晕症的中药组合物
CN104491507A (zh) * 2014-12-03 2015-04-08 于馨杰 一种治疗美尼尔氏综合症的中药制剂
CN107019765A (zh) * 2016-01-29 2017-08-08 宋平 一种治疗眩晕的中药配方
CN106344835A (zh) * 2016-11-01 2017-01-25 尹艳玲 一种治疗内耳眩晕病的药物组合物
CN108452141A (zh) * 2018-04-26 2018-08-28 马玉玲 一种治疗眩晕的中药药剂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435C (zh) * 2000-12-01 2003-07-16 张志祥 滋阴丸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78487A (zh) 2011-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78487B (zh) 一种用于治疗眩晕的中药制剂
CN102205107B (zh) 一种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00639A (zh) 一种具有降糖、降脂、降压功效的药物组合物
CN102631579B (zh) 一种治疗脑外伤后综合征的口服中药制剂
CN102988905B (zh) 一种治疗癫痫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23296A (zh) 一种顺气止痛健胃化食中药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CN101700336A (zh) 一种治疗颅脑外伤后遗性头痛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66436A (zh) 一种滋阴补肾填精益髓的组合物
CN103341074A (zh) 抑眩宁颗粒在制备治疗失眠药物中的应用
CN102258628A (zh) 一种具有促进排铅作用的中药组合物
CN102526608A (zh) 一种治疗心血瘀阻型心悸的中药制备方法
CN103638234A (zh) 一种治疗耳鸣的中药组合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93903B (zh) 一种治疗肾阳虚型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中药制备方法
CN112741890A (zh) 一种治疗眩晕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66689A (zh) 一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
CN100998744A (zh) 一种治疗小儿多动症的中成药
CN104524252A (zh) 一种治疗癫狂症的中药制剂
CN103961609A (zh) 一种盐酸地芬尼多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51833A (zh) 一种治疗失眠型贲门炎的中药制备方法
CN102813771A (zh) 一种治疗水肿型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中药制备方法
CN105920409A (zh) 一种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药物制剂及其用途
CN105687835A (zh) 一种治疗躁狂症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CN104324164A (zh) 脑震荡后遗症护理中药组合物
CN103495026A (zh) 一种治疗前庭神经炎的中药制剂
CN104706942A (zh) 一种治疗脑心综合征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