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78473A - 一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078473A CN102078473A CN 201010595291 CN201010595291A CN102078473A CN 102078473 A CN102078473 A CN 102078473A CN 201010595291 CN201010595291 CN 201010595291 CN 201010595291 A CN201010595291 A CN 201010595291A CN 102078473 A CN102078473 A CN 10207847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rts
- radix
- chinese medicine
- liver
- prepar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一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中药制剂,各种原料药为:当归,白花蛇舌草,黄芪,鱼腥草,柴胡,金莲花,黄芩,连翘,板蓝根,夏枯草,金银花,五味子,茯苓,白术,制首乌,女贞子,墨旱莲,丹参,白芍,茵陈,青黛,半枝莲,黄柏,香附,甘草,白藓皮。本发明疏肝理气解郁;活血化癖;益气补虚,扶正固本,补肝益肾;补益肝肾。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清热解毒,利尿排毒,清除肝胆胃之火,活血化淤,健脾利湿;2、保肝降酶,清解邪毒,肝功能恢复正常,彻底清除病毒;3、滋补后天,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促进肝细胞增生。诸药协同作用,使机体免疫功能恢复正常,达到清除病毒,促进康复的目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有来源于植物、动物或矿物组份的医用配制品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疾病。发展中国家发病率高,据统计,全世界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HBsAg携带者)超过2.8亿,我国约占1.3亿。多数无症状,其中1/3出现肝损害的临床表现。目前我国有乙肝患者3000万。乙肝的特点为起病较缓,以亚临床型及慢性型较常见。无黄疸型HBsAg持续阳性者易慢性化。本病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和性接触进行传播,是一种具有慢性携带状态的传染病。其临床表现多样化,易发展为慢性肝炎和肝硬化,少数病例还可转变为原发性肝细胞癌。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很复杂,研究资料不少,但迄今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其肝细胞损伤不是HBV在肝细胞内复制的结果,而是由T细胞毒反应所介导。人感染HBV后,可引起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并激发自身免疫反应及免疫调节功能紊乱。这些免疫反应对乙型肝炎的临床表现及转归有重要意义。
急性肝炎当免疫功能正常感染HBV后,其细胞毒性T细胞(Tc细胞)攻击受染的肝细胞,由破坏的肝细胞释放入血的HBV,而被特异性抗体所结合,且干扰素生成较多,而致HBV被清除,病情好转终归痊愈。慢性活动性肝炎见于免疫功能有缺陷和免疫调节紊乱者。感染HBV后,由于Tc细胞功能不正常,或特异抗体封闭部分肝细胞靶抗原而制约T细胞毒反应,致部分肝细胞损害。干扰素产生较少,HBV持续复制。特异抗体形成不足,肝细胞反复被HBV侵入,形成感染慢性化。此外,肝细胞膜特异脂蛋白(Lsp)因HBV感染而形成自身抗原,刺激B细胞产生抗-Lsp(IgG型),在抑制性T细胞(Ts细胞)活性降低情况下,自身免疫性ADCC效应致肝细胞进行性损害。慢性迁延性肝炎和无症状HBsAg携带者当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在感染HBV,不能产生有效的免疫反应,致肝细胞损害轻微或不出现肝细胞损害。尤其无症状HBeAg携带者,缺乏干扰素,不能清除病毒,以致长期携带HBV。重型肝炎急性重型肝炎的发生,由于机体免疫反应过强,短期内T细胞毒反应迅速破坏大量感染HBV的肝细胞;或短期内形成大量抗原抗体复合物,激活补体,致局部发生超敏反应(Arthus反应),造成大块肝细胞坏死;肠源性内毒素的吸收,可致Schwartzman反应,使肝细胞发生缺血性坏死;加以α-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1和白三烯等细胞因子由单核巨噬细胞释放,促进肝细胞损伤。亚急性重型肝炎发病机制与急性重型肝炎相似,但进展较缓慢。慢性重型肝炎的发病机制较复杂,有待进一步研究。乙肝病毒携带者是不存在传染性的。急性病毒性肝炎如长达半年以上仍未治愈,即可演变为慢性肝炎,有部分急性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患者,确诊时即为慢性肝炎,大量饮酒、服用某些药物、某些疾病等因素也可引起慢性肝炎。如不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易造成神经、精神系统、血液系统、消化系统、心脏损害,以及引发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心肌炎、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多种严重影响健康和生活的疾病,近年临床发病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
我国是病毒性肝炎大国,共有1.2亿以上长期携带乙型肝炎病毒(HBV),每年死于HBV感染相关的肝病人数约28万例。病毒性肝炎治疗以抗病毒为主,但临床上常见在慢性病程进展期出现黄疸持久不退,严重者导致肝硬化,甚至肝衰竭,退除黄疸可延缓病毒性肝病病程,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目前退黄药物主要包括西药:熊去氧胆酸、腺苷蛋氨酸、茴三硫、门冬氨酸钾镁等,但是均因治疗成本高,疗效不显著,副作用大,不能长期服用。中医药在治疗肝炎后残留黄疸中具有较大的优势。临床迫切需要一种价格低廉,毒副作用小,疗效显著,能长期服用的中药制剂来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需要一种价格低廉,毒副作用小,疗效显著,能长期服用的中药制剂来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现有技术中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药物,大都是使用西药毒副作用大,全是化学成分,对人体伤害比较大;中药汤剂口服,虽然有一些疗效,但是疗效欠佳,见效慢,且药物生产成本较高,而且制备周期较长,制备过程中人力成本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中药制剂,所述制剂中各种原料药的重量份数比为:当归10~20份,白花蛇舌草10~20份,黄芪10~20份,鱼腥草10~20份,柴胡10~20份,金莲花10~20份,黄芩10~20份,连翘10~20份,板蓝根10~20份,夏枯草10~20份,金银花10~20份,五味子10~20份,茯苓10~20份,白术10~20份,制首乌10~20份,女贞子10~20份,墨旱莲10~20份,丹参10~20份,白芍10~20份,茵陈10~20份,青黛10~20份,半枝莲10~20份,黄柏10~20份,香附10~20份,甘草10~20份,白藓皮10~20份。
所述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中药制剂中各种原料药的重量份数比优选为:当归10~15份,白花蛇舌草10~15份,黄芪10~15份,鱼腥草10~15份,柴胡10~15份,金莲花10~15份,黄芩10~15份,连翘10~15份,板蓝根10~15份,夏枯草10~15份,金银花10~15份,五味子10~15份,茯苓10~15份,白术10~20份,制首乌10~20份,女贞子10~20份,墨旱莲10~20份,丹参10~20份,白芍10~20份,茵陈10~20份,青黛10~20份,半枝莲10~20份,黄柏10~20份,香附10~20份,甘草10~20份,白藓皮10~20份。
所述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中药制剂中各种原料药的重量份数比也可以为:当归10~20份,白花蛇舌草10~20份,黄芪10~20份,鱼腥草10~20份,柴胡10~20份,金莲花10~20份,黄芩10~20份,连翘10~20份,板蓝根10~20份,夏枯草10~20份,金银花10~20份,五味子10~20份,茯苓10~20份,白术10~15份,制首乌10~15份,女贞子10~15份,墨旱莲10~15份,丹参10~15份,白芍10~15份,茵陈10~15份,青黛10~15份,半枝莲10~15份,黄柏10~15份,香附10~15份,甘草10~15份,白藓皮10~15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剂的剂型为胶囊剂时,制备方法包括:
a.将所述原料药放入粉碎机粉碎后过筛;
b.将过筛后剩下的颗粒物放入乙醇中加热回流提取2次;
c.再取上述乙醇提取后的药渣,加水加热回流提取2次;
d.将上述两种提取液合并,减压回收乙醇并喷雾干燥,得药粉;混合过筛得到的细粉装入胶囊制为胶囊剂。
所述步骤a中,可以将所述原料药放入粉碎机粉碎后过120目细筛,使能通过120目筛的细粉量在达到30%,收集通过120目筛的原料细粉备用。
所述步骤b中,可以将过筛后剩下的颗粒物放入乙醇中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1~2小时,将2次提取液合并静置。
所述步骤c中,可以将上述乙醇提取过的药渣加10倍量水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1~2小时,将2次提取液合并静置。
所述步骤d中,可以将上述两种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相对密度为1.35(80℃)的滤液,回收乙醇,将所得滤液调整比重到1.06,通入喷雾干燥机进行喷雾干燥,过喷雾干燥机喷头的压缩空气压力为4kg/m2,干燥室热气流温度是110℃,得原料药粉;将过筛后得到的原料细粉与原料药粉混合装入胶囊。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又提供一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剂的剂型为蜜炼丸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可以先将所述原料药粉碎成粗粉,再进一步粉碎,过120目筛,使能通过120目筛的细粉量在达到30%,收集通过120目筛的细粉得细粉a;再将不能通过120目筛的粗粉投入多功能提取罐提取两次,第一次加8-10倍量水煎煮1-2小时,第二次加4-8倍量水煎煮1-2小时,合并两次煎液,过滤得滤液;加热浓缩至糊状,放入烘箱80℃烘干后冷却,研磨成细粉状b,将a与b混合后调入蜂蜜制成蜜炼丸剂。
所述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中药制剂的剂型可以为:片剂、糖衣片剂、薄膜衣片剂、肠溶衣片剂、胶囊剂、硬胶囊剂、软胶囊剂、口服液、口含剂、颗粒剂、冲剂、丸剂、散剂、丹剂、溶液剂、注射剂、栓剂、硬膏剂或霜剂。
本发明疏肝理气解郁;活血化癖;益气补虚,扶正固本,补肝益肾;补益肝肾。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清热解毒,利尿排毒,清除肝胆胃之火,活血化淤,健脾利湿;2、保肝降酶,清解邪毒,肝功能恢复正常,彻底清除病毒;3、滋补后天,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促进肝细胞增生。诸药协同作用,使机体免疫功能恢复正常,达到清除病毒,促进康复的目的。总之治疗乙肝,具有较好疗效,治疗费用低,无明显毒副作用,具有进一步开发研究的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肝属木,主疏泄,肝病气机疏泄不利,必将克犯脾土,影响脾胃运化功能。而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旺则气血足,肝血充盈,涵敛肝阳。故应注重调理中州,以防肝木克脾。即《金匮要略》所言: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脾主运化水湿,脾虚则运化失职,水湿内停,临床上表现为腹胀便溏,体倦乏力,四肢懈怠,苔腻等。关于乙肝的中医辨治,临床报道颇多,应用益气养阴、滋肾柔肝、凉血解毒、化痰祛瘀等不同法则治疗皆有一定的效果。但目前没有应用清热解毒,泻火燥湿、健脾益肝来治疗乙型肝炎。中医学认为,慢性乙肝发病外因是湿热疫毒,内因是郁怒伐肝,饮食不(洁)节,导致脏腑功能失调,阴阳气血亏损。湿热癖阻痰郁是本病之源,脏腑功能失调是本病之象,阴阳气血虚弱是本病之本。初期多为肝胆湿热,肝郁气滞;中期则见湿热留滞中焦,脏腑功能失调,形成气郁化火,肝郁脾虚;晚期正气受伤,脏腑虚弱,气血阴阳亏损,形成肝肾阴声,脾肾阳虚,正不胜邪,人血成痕。本病是在正虚邪犯的基础上形成湿热、气滞、癖血、痰结,阴阳气血亏虚,影响肝、胆脾、胃、肾等脏腑功能。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将慢性肝炎分为肝胆湿热证、肝郁脾虚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及痕血阻络证共五型,除肝胆湿热证外,其余证型中都是以肝郁脾虚、血疲、气血亏虚为基础,证候上有所侧重,故治疗当以疏肝理气、活血化癖、健脾补肝益肾为原则。
中医理论中《金匮要略》曰:“黄家所得,从湿得之”。黄疸病机属湿,肝炎后期,湿邪大部分已被清化,肝体已渐复,但肝用未痊。失于疏泄,残留湿邪流注于络脉,壅聚生热,瘀热未行故仍有残黄。肝硬化久病入络,瘀热不行,易酿湿生热,亦有久留不去之残黄,临床可见口粘、尿黄、苔腻等湿阻之症及胁肋胀闷疼痛,唇舌紫暗,爪甲不华络瘀之证。湿性阴柔粘腻,难以速清,邪滞日久,盘踞络脉。络为湿注,不能流行气血,故可见胁肋胀闷疼痛,唇舌紫暗,爪甲不华之证。湿阻络脉,气化不行,又易重生湿气故临床上可见口苦、尿黄、苔腻之证。
慢性乙型肝炎是由于人体感染乙肝病毒所致,目前对慢性乙肝的治疗策略是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病毒复制或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反应,使机体能够清除病毒。α-2b干扰素为治疗乙肝的一线药物。其作用机理在于阻断病毒繁殖与复制,但不能进入宿主细胞内直接杀死病毒。根据现代研究,乙肝病毒之所以能够长期在人体内繁殖生存,主要是与人体免疫功能低下,不能清除病毒所致。慢性乙肝属中医“胁痛”、“黄疸”、“臌胀”等范畴。多由于正气不足,湿热毒邪内蕴,肝失疏泄,日久伤及脾肾所致。故治疗慢性乙肝要以扶助正气为主,清热解毒、燥湿、行气活血为辅,并注意分清寒热虚实,攻补兼施。
本发明中重用黄芪益气固本、利水、托毒生肌;白术、茯苓健脾燥湿;板蓝根、白花蛇舌草、鱼腥草、半枝莲清热解毒;丹参活血祛瘀、凉血;金银花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五味子补肾生津;丹参主要成分丹参酮有扩张血管、改善循环、解除血管内凝血等作用,具有活血化痕之功效,并能促进肝脏血液循环,利于肝细胞再生。柴胡疏肝行气;制首乌补肾壮阳,以防寒凉太过;甘草健脾益气、清热解毒、调和诸药,全方共奏益气健脾除湿、清热解毒、行气活血之功,活血通络,以达驱除血毒、恢复正气之目的。现代研究认为:黄芪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增加人白细胞诱导干扰素产生;白术能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保护肝脏;黄芩有增强白细胞吞噬作用;五味子能增强机体对非特异性刺激的防御功能,对肝脏损伤有保护作用,使肝细胞超微结构变化明显减弱,还可使升高的ALT明显降低;甘草可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鱼腥草草有促进肝细胞再生,防止肝细胞变性作用。诸药合用,能增强人体免疫功能,降低ALT,保护肝脏。诸药协同作用,使机体免疫功能恢复正常,达到清除病毒,促进康复的目的。总之治疗乙肝,具有较好疗效,治疗费用低,无明显毒副作用,具有进一步开发研究的前景。、
黄芪以补虚为主,能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血不足、疮疡内陷、脓成不溃或久溃不敛者。黄芪具有很好的托毒生肌的功能,即久不愈合的脓肿化脓生肌。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黄芪内含而多种抗菌有效成分,而且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因此还能用于预防某些传染病的发生。《本草逢原》载:“黄芪能补五脏诸虚,治脉弦自汗,泻阴火,去肺热,无汗则发,有汗则止。”是增进抵抗力和防御疾病的良药。
当归:其味甘而重,故专能补血,其气轻而辛,故又能行血,补中有动,行中有补,诚血中之气药,亦血中之圣药。大约佐之以补则补,故能养营养血,补气生精,安五脏,强形体,益神志,凡有形虚损之病,无所不宜。佐之以攻则通,故能祛痛通便,利筋骨,治拘挛、瘫痪、燥、涩等证。营虚而表不解者,佐以柴、葛、麻、桂等剂,大能散表卫热,而表不敛者,佐以大黄之类,又能固表。惟其气辛而动,故欲其静者当避之,性滑善行,大便不固者当避之。凡阴中火盛者,当归能动血,亦非所宜,阴中阳虚者,当归能养血,乃不可少。
白芍入肝、脾经,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治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妇人血闭不通,消瘀血,能蚀脓,益女子血。《日华子本草》:治风、补劳,主女人一切病,并产前后诸疾,通月水,退热,除烦,益气,天行热疾,瘟瘴,惊狂,妇人血运,及肠风,泻血,痔瘘。发背,疮疥,头痛,明目,目赤努肉。赤色者多补气,白者治血。
夏枯草微苦,清肝、散结、利尿;治瘟病、乳痈、目痛、黄疸、淋病、高血压等症;治淋巴结核、甲状腺肿大、瘰疬、瘿瘤、乳痈、乳癌、目珠夜痛、羞明流泪、头目眩晕、口眼歪斜、筋骨疼痛、肺结核、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血崩、带下。夏枯草为清肝火、散郁结的要药,它所主治的大多是肝经的病症。本品配以菊花、决明子,可清肝明目,治目赤肿痛、配以石决明、钩藤,可平降肝阳,治头痛、头晕;配以玄参、贝母、牡蛎等品,可软坚散结,治瘰历结核。《滇南本草》:祛肝风,行经络,治口眼歪斜。行肝气,开肝郁,止筋骨疼痛、目珠痛,散瘰窃、周身结核。
连翘苦,微寒。归肺、心、小肠经。功能是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用于痈疽,瘰疬,乳痈,丹毒,风热感冒,温病初起,温热入营,高热烦渴,神昏发斑,热淋尿闭。连翘药用部分主要是果实。它的果壳,即“芩翘解毒丸”中的“翘”。含有连翘酚、香豆精、齐墩果酸、皂甙、维生素P等。具有清热、解毒、散结排脓等功效。主治温热、疮疡、瘰疬、丹毒、班疹、流感,用果实水煎服,或加入方剂中。常用于风热感冒。性味功能:中药味苦,性微寒。清热解毒,散结消肿。蒙药味苦,性凉。清“协日”,止泻。主治:中药治热病初起,风热感冒,发热,心烦,咽喉肿痛,斑疹,丹毒,瘰疬,痈疮肿毒,急性肾炎,热淋。蒙药治黄疸,肠刺痛,“协日”病,肠热。神农本草经》:主寒热,鼠痿,瘰疬,痈肿,恶疮,瘿瘤,结热,蛊毒。
鱼腥草辛,微寒。归肺经,入药,中医认为其味辛、性寒凉,能清热解毒、排痛消肿疗疮、利尿除湿、健胃消食,用治实热、热毒、湿邪、疾热为患的肺痈、疮疡肿毒、痔疮便血、脾胃积热等,单用或配伍复方,内服外用或民间多种食疗方法的使用均疗效确切。药理研究,鱼腥草主含挥发油,癸酰乙醛鱼腥草素等多种成份,对各种致病杆菌、球菌、流感病毒、钩端螺旋体等有抑制抗菌作用,并能提高人体免疫调节功能。
金银花清热散毒,《本草纲目》载“金银花,善于化毒,故治痈疽、肿毒、疮癣......”。自古以来,金银花常用于清热解毒,治疗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疡等症。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金银花具有抑菌、抗病毒、抗炎、解热、调节免疫等作用中医认为,金银花性寒、味甘、气平,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可以治疗热毒肿疡、痈疽疔疮等症。且兼有宣散作用。金银花清热解毒作用颇强。金银花能延缓呼吸道病毒对细胞的病变作用,是清热解毒的代表药物,热毒实质除含多种致病微生物外,微生物毒素也占重要位置。金银花制剂腹腔注射能明显降低绿脓杆菌的内毒素所致家兔的白细胞数下降,白细胞左移现象等有明显对抗作用。金银花配伍黄芩制备成制剂可明显减轻绿脓杆菌内毒素所致兔的中毒症状及死亡。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金莲花含生物碱、黄酮类等物质,抑菌谱较广。中药金莲花的体外试验显示,它属于广谱抑菌药。对金莲花的抑菌研究表明,金莲花在体外对G+球菌和G-杆菌均有较好的抗菌作用。金莲花的水提取液(每100ml相当于25g药材)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白色葡萄球菌、福氏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变形杆菌、志贺氏痢疾杆菌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心。
白花蛇舌草又叫蛇舌草、二叶、竹叶菜、蛇利草。味微苦,甘,寒。入胃、大肠、小肠经,苦寒清热解毒,甘寒清利湿热,对痈肿、咽痛、蛇伤等有较强的解毒消痈作用。一般用于治疗疮毒、咽喉肿痛、肠痈腹痛、毒蛇咬伤,也用于热淋涩痛、小便不利。是拔毒祛湿的良药。
青黛性热,温中,止痛,理气,燥湿,治呕逆吞酸,厥阴头痛,脏寒吐泻,脘腹胀痛,经行腹痛,五更泄泻,高血压症,脚气,疝气,口疮溃疡,齿痛,真菌性皮肤病。味辛、苦,散寒止痛,入肝、脾、胃、大肠、肾经。外用具有比较明显的止痛与治疗效果。《雷公炮制药性解》:温中,止痛,理气,燥湿。《本经》载:主温中下气,止痛,咳逆寒热,除湿血痹,逐风邪,开腠理,是治疗皮肤病外用的良药。
黄柏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带下,热淋,脚气,痿辟,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瘙痒。黄柏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盗汗骨蒸。《中国药典》载黄柏清热燥湿之力,与黄芩、黄连相似,但以除下焦之湿热为佳。
黄芩有清热燥湿,凉血安胎,解毒功效。主治温热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热咳嗽、湿热黄胆、肺炎、痢疾、咳血、目赤、胎动不安、高血压、痈肿疖疮等症。黄芩的临床应用抗菌比黄连还好,而且不产生抗药性。我们借助广谱抗菌作用强的特点,用在真菌培养杂菌感染特厉害,用黄芩提取液效果很好。《本草经疏》:黄芩,其性清肃,所以除邪:味苦所以燥湿;阴寒所以胜热,故主诸热。诸热者,邪热与遍热也,黄疸、肠僻、泄痢,皆湿热胜之病也,析其本,则诸病自瘳矣。苦寒能除湿热,所以小肠利而水自逐,源清则流洁也。血闭者,实热在血分,即热人血室,令人经闭不通,湿热解,则荣气清而自行也。恶疮疽蚀者,血热则留结,而为痈肿渍烂也:火疡者,火气伤血也,凉血除热,则自愈也。黄芩有抗变态反应及抗炎作用:黄芩所含黄芩甙与黄芩素能明显抑制致敏豚鼠离体小肠与离体气管对抗原所产生的过敏性收缩反应,对豚鼠与小鼠的被动全身性变态反应以及豚鼠被动性皮肤变态反应,黄芩甙与黄芩素亦有抑制作用。黄芩有解热作用,多数试验证明,黄芩的有效成份黄芩甙元有解热作用。黄芩有解毒作用,黄芩甙有明显的解毒作用,这可能是由于在β-葡萄糖醛酸甙酶的作用下,黄芩甙分解出葡萄糖醛酸,并与多种毒物结合所致。黄芩甙10毫克能提高士的宁的LD 50达2.5倍,并且使四氯化碳中毒小鼠的肝糖原含量增多。
板蓝根有抗菌抗病毒作用:板蓝根及其活性提取物对乙肝病毒、流感病毒、腮腺炎病毒、单纯疱疹病毒、肾病综合征出血热病毒、巨细胞病毒、柯萨奇病毒等均有抑制作用。板蓝根对多种草兰氏阳性及阴性细菌均有抗菌作用,此外对钩端螺旋体有杀灭作用。板蓝根有抗内毒素作用:在急性感染性疾病的发病和发展过程中,内毒素具有普遍的影响,试验显示板蓝根对内毒素血症小鼠巨噬细胞膜流动性有极显著的保护作用。板蓝根还有解热和抗炎作用。
茵陈性微寒,味辛、苦功能主治清湿热,退黄疸。用于黄疸尿少、湿疮瘙痒、传染性黄疸型肝炎。茵陈的功效。清热利湿;退黄.主治:黄疸;小便不利;湿疮瘙痒等.药理学研究有利胆,保护肝功能,解热,抗炎,降血脂,降压,扩冠等作用,当然,这只是西医学提取茵陈成分做出来的研究,临床应用上效果如何不好判定。茵陈用量过大可引起头晕,恶心,腹泻,上腹部不适,急性肝胆损伤,亦有心律不齐的报导.但是治疗剂量的茵陈一般不会造成严重的损伤。茵陈有显著的保肝作用,对甲,乙型肝炎,黄疸型肝炎,有显著的疗效.有利胆,促进胆汁分泌,增加胆汁中胆酸和胆红素排出的作用.能增加心脏冠脉血流量,改善微循环,并有降血压,降血脂,抗凝血,利尿解热平喘,驱除蛔虫及抑制多种致病性皮肤真菌与细菌的作用。
白藓皮性寒,味苦。主治清热燥湿,祛风解毒。用于湿热疮毒、黄水淋漓、真菌性皮肤病、疥癣疮癞、风湿热痹、黄疸尿赤。常配合苦参、地肤子等药同用。《本草原始》载其:″治一切疥癞、恶风、疥癣、诸疮热毒。″
白术味苦、甘,温。归脾、胃经。主治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白术对瘤细胞有细胞毒作用,能降低瘤细胞的增殖率,减低瘤组织的侵袭性,提高机体抗肿瘤反应的能力。白术挥发油对小鼠艾氏腹水癌、淋巴肉瘤腹水型、食管癌(Eca109)、肉瘤180等有抑制作用。白术内酯B腹腔注射对小鼠肉瘤民。也有显著抑制作用。《药性论》载其:君,味甘,辛,无毒。能主大风痹,多年气痢,心腹胀痛,破消宿食,开胃,去痰涎,除寒热,止下泄。主面光悦,驻颜,去黑。治水肿胀满,吐呕逆,腹内冷痛,吐泻不住,及胃气虚冷痢。
中药何首乌有生首乌与制首乌之分,直接切片入药为生首乌,用黑豆煮汁拌蒸后晒干入药为制首乌。二者的功用有所不同:生首乌功能解毒、消痈、润肠通便,常用于治疗瘰疬疮痈、风疹瘙痒、肠燥便秘;制首乌功能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用于血虚萎黄、眩晕耳鸣、须发早白、腰膝酸软、肢体麻木、崩漏带下、久疟体虚等。本发明所采用的制首乌是补肾益肾的佳品。
丹参苦,微寒。归心、肝经。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积聚,胸腹刺痛,热痹疼痛,疮疡肿痛,心烦不眠。用于胸肋胁痛,风湿痹痛,症瘕结块,疮疡肿痛,跌仆伤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痛等。治疗胸肋疼痛、症瘕结块,以及月经不调、经闭经痛具有良效。.《纲目》载:丹参,按《妇人明理论》云,四物汤治妇人病,不问产前产后,经水多少,皆可通用,惟一味丹参散,主治与之相同。盖丹参能破宿血,补新血,安生胎,落死胎,止崩中滞下,调经脉。丹参主要成分丹参酮有扩张血管、改善循环、解除血管内凝血等作用,具有活血化痕之功效,并能促进肝脏血液循环,利于肝细胞再生。
半枝莲微苦,凉。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止血,定痛,治吐血,鼻出血,血淋,赤痢,黄疸,咽喉疼痛,肺痈,疔疮,瘰疬,疮毒,癌肿,跌打刀伤,蛇咬伤。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半枝莲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抗毒蛇咬伤的作用。
香附理气解郁,调经止痛。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脘腹胀痛,消化不良,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寒疝腹痛,乳房胀痛。理气解郁:用于肝气郁结之胸胁及胃腹胀痛。《纲目》载其:散时气寒疫,利三焦,解六郁,消饮食积聚,痰饮痞满,跗肿,腹胀,脚气,止心腹、肢体、头、目、齿、耳诸痛,痈疽疮疡,吐血,下血,尿血,妇人崩漏带下,月候不调,胎前产后百病。
甘草性平,味甘,归十二经。有解毒、祛痰、止痛、解痉以至抗癌等药理作用。在中医上,甘草补脾益气,滋咳润肺,缓急解毒,调和百药。临床应用分“生用”与“蜜炙”之别。生用主治咽喉肿痛,痛疽疮疡,胃肠道溃疡以及解药毒、食物中毒等;蜜炙主治脾胃功能减退,大便溏薄,乏力发热以及咳嗽、心悸等。甘草入药已有悠久历史。早在二千多年前,《神农本草经》就将其列为药之上乘。南朝医学家陶弘景将甘草尊为“国老”,并言:“此草最为众药之王,经方少有不用者。”“国老”,即帝师之称。把甘草推崇为药之“帝师”,其原因正如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所释:“诸药中甘草为君,治七十二种乳石毒,解一千二百草木毒,调和众药有功,故有‘国老’之号。”
五味子温;酸、甘;归肺、心、肾经。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用于久嗽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短气脉虚,内热消渴,心悸失眠。果实作中药功能益气生津、敛肺滋肾、止泻、涩精、安神,可治久咳虚喘、津少口干、遗精久泻、健忘失眠等症。五味子果实作中药功能益气生津、敛肺滋肾、止泻、涩精、安神,可治久咳虚喘、津少口干、遗精久泻、健忘失眠等症。药理试验证明能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过程,促进肌体代谢,调节胃液和胆液分泌,对肝炎恢复期转氨酶升高者有降低作用。《本草汇言》:五味子,敛气生津之药也。故《唐本草》主收敛肺虚久嗽耗散之气。凡气虚喘急,咳逆劳损,精神不足,脉势空虚,或劳伤阳气,肢体赢瘦,或虚气上乘,自汗频来,或精元耗竭,阴虚火炎,或亡阴亡阳,神散脉脱,以五味子治之,成用其酸敛生津,保固元气而无遗泄也。然在上入肺,在下入肾,入肺有生津济源之益,入肾有固精养髓之功。五味子主要成分五味子素、五味子酷和醇,其作用机理是抑制肝细胞微粒中转氨酶的活力,诱导微粒体产生细胞色素P-450,增强肝细胞的解毒能力,并能促进肝细胞的修复
女贞子用于肝肾阴虚的目暗不明,视力减退,须发早白,腰酸耳鸣及阴虚发热等。本品能补肝肾阴,但药力平和,须缓慢取效。治目暗不明,常配熟地,枸杞等同用,治须发早白,常配桑葚同用,阴虚发热,常配地骨皮。肝肾阴虚,头昏目眩、遗精耳鸣、腰膝酸软,须发早白,冠心病、高脂血症、高血压、慢性肝炎。对肝脏的保护作用研究认为,女贞子含有齐墩果酸,给大鼠皮下注射,可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对四氯化碳诱发的肝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并能促进肝细胞再生.齐墩果酸亦可使肝内甘油三酯蓄积减少、肝细胞变性坏死明显减轻、糖原蓄积增加、血清γ球蛋白下降;超微结构可见肝细胞内线粒体肿胀与内质网囊泡变性减轻、肝组织间质炎症反应减弱。
墨旱莲滋补肝肾,凉血止血。用于牙齿松动、须发早白、眩晕耳鸣、腰膝酸、阴虚血热、吐血、血衄、尿血、血痢、崩漏下血、外伤出血。对肝脏的作用实验表明:预先给予墨旱莲提取物的雌性豚鼠对四氯化碳诱发的急性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给药组动物24小时死亡率(22.2%)明显低于对照组(77.7%).给药组动物的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血清丙氨酸转氨酶、碱性磷酸酶的活性显著降低;肝实质细胞的小叶中心坏死、水样变性及脂肪变性等也显著减轻。
柴胡清虚热中药,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落、月经不调。归肝经、胆经。功能:疏散退热,升阳舒肝。主治: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落,月经不调。治疗病毒性肝炎:柴胡注射液(每1ml含生药2g)10~20ml加入50%葡萄糖液静注或5%葡萄糖液250~500ml静滴,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治疗病毒性肝炎120例,其中急性病例97例,有效率为98.4%;慢性病例23例,有效率为100%,对改善症状、回缩肝脾、恢复肝功及乙肝抗原阴转率均有较好作用。
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药具有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用。现代医学研究:茯苓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茯苓多糖有明显的抗肿瘤及保肝脏作用。但虚寒精滑或气虚下陷者忌服。用于脾虚泄泻,带下茯苓既能健脾,又能渗湿,对于脾虚运化失常所致泄泻、带下,应用茯苓有标本兼顾之效,常与党参、白术、山药等配伍。有可用为补肺脾,治气虚之辅佐药。
本发明蜜丸剂的制作过程为:将当归1000g,白花蛇舌草1000g,黄芪1000g,鱼腥草1000g,柴胡1000g,金莲花1000g,黄芩1000g,连翘1000g,板蓝根1000g,夏枯草1000g,金银花1000g,五味子1000g,茯苓1000g,白术1000g,制首乌1000g,女贞子1000g,墨旱莲1000g,丹参1000g,白芍1000g,茵陈1000g,青黛1000g,半枝莲1000g,黄柏1000g,香附1000g,甘草1000g,白藓皮1000g,先将所述原料药粉碎成粗粉,再进一步粉碎,过120目筛,使能通过120目筛的细粉量在达到30%,收集通过120目筛的细粉得细粉a;再将不能通过120目筛的粗粉投入多功能提取罐提取两次,第一次加8-10倍量水煎煮1-2小时,第二次加4-8倍量水煎煮1-2小时,合并两次煎液,过滤得滤液;加热浓缩至糊状,放入烘箱80℃烘干后冷却,研磨成细粉状b,将a与b混合后调入蜂蜜制成蜜炼丸剂。
本发明胶囊剂的制作过程为:将当归1000g,白花蛇舌草1000g,黄芪1000g,鱼腥草1000g,柴胡1000g,金莲花1000g,黄芩1000g,连翘1000g,板蓝根1000g,夏枯草1000g,金银花1000g,五味子1000g,茯苓1000g,白术1000g,制首乌1000g,女贞子1000g,墨旱莲1000g,丹参1000g,白芍1000g,茵陈1000g,青黛1000g,半枝莲1000g,黄柏1000g,香附1000g,甘草1000g,白藓皮1000g,将所述原料药放入粉碎机粉碎后过120目细筛,使能通过120目筛的细粉量在达到30%,收集通过120目筛的原料细粉备用。将过筛后剩下的颗粒物放入乙醇中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1~2小时,将2次提取液合并静置。将上述乙醇提取过的药渣加10倍量水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1~2小时,将2次提取液合并静置,将上述两种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相对密度为1.35(80℃)的滤液,回收乙醇,将所得滤液调整比重到1.06,通入喷雾干燥机进行喷雾干燥,过喷雾干燥机喷头的压缩空气压力为4kg/m2,干燥室热气流温度是110℃,得原料药粉;将过筛后得到的原料细粉与原料药粉混合装入胶囊。装入胶囊制为胶囊剂。每粒胶囊装0.3g。可以每12粒为一板。
本发明片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取将当归1000g,白花蛇舌草1000g,黄芪1000g,鱼腥草1000g,柴胡1000g,金莲花1000g,黄芩1000g,连翘1000g,板蓝根1000g,夏枯草1000g,金银花1000g,五味子1000g,茯苓1000g,白术1000g,制首乌1000g,女贞子1000g,墨旱莲1000g,丹参1000g,白芍1000g,茵陈1000g,青黛1000g,半枝莲1000g,黄柏1000g,香附1000g,甘草1000g,白藓皮1000g,所述组份按配比混合,投入粉碎机粉碎成细粉,细粉过筛后放入耐酸碱浸渍锅内,在常温下,与乙醇共同浸渍10~20天,将浸渍好的液体及药渣进行压榨过滤,分离后取滤液,加热浓缩至糊状加淀粉混合,放入烘箱,控制在100℃,压片制成片剂。
本发明散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当归1000g,白花蛇舌草1000g,黄芪1000g,鱼腥草1000g,柴胡1000g,金莲花1000g,黄芩1000g,连翘1000g,板蓝根1000g,夏枯草1000g,金银花1000g,五味子1000g,茯苓1000g,白术1000g,制首乌1000g,女贞子1000g,墨旱莲1000g,丹参1000g,白芍1000g,茵陈1000g,青黛1000g,半枝莲1000g,黄柏1000g,香附1000g,甘草1000g,白藓皮1000g,加入5-10倍量的水浸泡1-2小时,提取2次;加热提取1-2小时,浓缩至浸膏状,成为组分1;剩余药渣加60-90%乙醇浸泡0.5-1.5小时,提取两次,每次1-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浓缩,80-160目滤过,6000-10000转/分钟离心后的上清液,经截流分子量为5000-10000的超滤柱超滤,超滤液减压浓缩相对密度为1.35(80℃)的浸膏,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30分钟~45分钟,提取活性成份,将2次提取液合并静置成浸膏状,作为组分2。将上述两种浸膏浓缩干燥成干膏,混合粉碎,成散剂。
药理学毒性试验
急性毒性实验资料
试验例1:本发明急性毒性试验
一、试验材料:
动物:昆明种小鼠,体重21-24g,雌雄各半,山东大学生物试验室育种。药物:本发明片剂,含0.365g生药/片
二、方法:
1、LD50计算:采用改良寇氏法,将小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将片剂加蒸馏水溶解,配成最大浓度,按小鼠最大允许容量给药,所给剂量按生药量依次为18,14.4,11.5,9.2,7.4(g.kg-1),在动物禁食(不禁水)18小时后,一日内分两次给药(间隔半小时),每次0.5ml,观察动物死亡情况。
2、最大耐受剂量测定(MTD值):取小鼠20只,雌雄各10只。将片剂加蒸馏水溶解,配成最高浓度,按动物的最大耐受量,以注射灌喂器能抽动为准。在动物禁食(不禁水)18小时后,一日内分两次给药(间隔半小时),每次0.5ml(每ml含生药0.36g),总药量为18g生药/kg.d,相当临床成人50Kg体重用量的300倍。给药后连续观察7天。
三、试验结果:
在LD50计算中当用最大允许浓度和最大允许容量给予小鼠时(18g/Kg.d),未见小鼠死亡,即未测出LD50,只可求最大耐受剂量,在7天观察期中,动物其食欲、活动、毛色、精神状态等皆正常,发育正常,未见有死亡。即选用相当于临床剂量的300倍药量,并无不良反应发生,表明急性毒性极小,MTD>18g/Kg.d。
实验例2:长期毒性实验资料
1、实验方法
将豚鼠随机份成4组,每组15只。在豚鼠背部脊柱两侧将脱毛剂均匀涂上,使其脱毛范围约40平方厘米。洗净脱毛剂,观察24小时后每组豚鼠分别涂本发明内服中药制剂胶囊剂0.2、0.4和0.8ml,分别含生药92、184和368mg,另一组涂溶媒0.8ml每日二次,连续30天,观察豚鼠的一般情况,实验结束后处死动物进行血液学、血液生化及病理学检查。
2、结果
上述三组用药豚鼠躯干去毛区,未见局部皮肤有水肿、充血、红斑、出血点及溃疡。用药组与对照组动物毛发色泽、摄食、四肢活动等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血液生化检查,用药组与对照组均在正常范围。病理组织学检查,实验各组心、肝、肾及局部皮肤均未见明显病变。提示,本发明中药制剂长期用药对局部皮肤及全身重要脏器均未见明显的毒性作用。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中药制剂实验安全。
实验例3:累计毒性实验:
本发明中药制剂内服胶囊剂对小鼠按7.69、19.18和43.21g生药/kg连续用药15周(1.0ml/100g体重,每天2次)及停药3周后,结果表明:本发明中药制剂对大鼠的毛发、行为、大小便、体重、脏器重量、血象、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等指标均无明显影响,脏器肉眼没有发现异样变化和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用药15周及停药3周后,大鼠各脏器均无明显改变。说明本发明中药制剂内服胶囊剂对大鼠长期用药后毒性小,停药后也没有异样反应,应用安全。
药理学实验说明:
1.对象与方法
1.1病例选择标准
1.1.1西医诊断标准
符合2005年《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诊断标准。
1.1.2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1.1.3病例排除标准①合并其它类型病毒性肝炎者;②其他非病毒性肝炎及其引起的肝纤维化、肝硬化;③目前有明显的非本病之临床症状和体征而影响证候类型确定者;④伴其它脏腑或系统疾病,影响临床证候结果;⑤因精神、语言等因素而影响资料收集者。
1.2研究方法
1.2.1分组 选取2006年10月1日-2009年12月31日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肝病科和济南市传染病医院CHB患者,分为中药暴露组及LAM非暴露组,并填写调查表。
1.2.2治疗方案 暴露组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肝病科门诊进行中医辨证治疗,汤剂每日1剂,分2次服用;非暴露组于济南市传染病医院口服LAM治疗,100mg,每日1次。疗程均为6个月,随访3个月。
1.2.3观察指标
(1)HBV血清学标志物、HBV-DNA入组前检查上述相关性指标,进入研究后第12周、第24周、治疗结束后3个月随访分别复HBV-DNA水平,第24周同时复查HBV血清学标志物。
(2)安全性观测①生命体征:如血压、呼吸等(治疗前后)。②血、尿、便常规(治疗前后)。③心电图、电解质、肾功能(治疗前后)。④不良事件(随时详细记录)。
1.2.4疗效判定 参照2005制定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的疗效判定标准。病毒学应答:血清HBV DNA检测不到(PCR法,<103拷贝/mL);血清学应答:血清HBeAg转阴或HBeAg血清学转换或HB2sAg转阴或HBsAg血清学转换。
1.2.5统计学处理 统计分析将采用SPSS15.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计算。不同队列组间比较,计数资料采用卡方(χ2)检验。
2.结果
2006年10月1日-2009年12月31日期间共纳入124例CHB患者,LAM非暴露组40例,中药暴露组85例。
2.1基线情况
对两组在性别、年龄等人口学特征及病程、HBeAg特征、DNA相关指标的基线情况进行了统计,发现治疗前中药暴露组与LAM非暴露组性别的基线上具有可比性;中药暴露组在年龄、HBeAg阴性患者数、病程上高于LAM非暴露组;中药暴露组DNA水平低于LAM非暴露组。提示中药暴露组与LAM非暴露组的治疗疗效可能存在混杂因素。为了分析年龄、HBeAg特征、病程、DNA水平与结局指标的关系及其影响程度,本文进行了Logistic回归分析,并根据回归分析的结果在对HBV-DNA统计时进行了分层研究。
2.2血清学应答(HBsAg阴转/血清学转换HBeAg阴转/血清学转换)见表1,在治疗6个月后,中药暴露组有4例患者HBsAg血清学阴转,1例患者出现HB sAg血清学转换,LAM非暴露组未见到HBsAg阴转/血清学转换的病例。
表1 中药组与LAM组的HBeAg阴转率/血清
学转换率HBsAg阴转率/血清学转换率[例(%)]
治疗6个月后,中药暴露组HBeAg血清学转换率为6.81%,LAM非暴露组为8.5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因HBVDNA水平与HBeAg血清学应答呈正相关,LAM非暴露组的HBVDNA水平高于中药暴露组,因此,尚不能得出LAM非暴露组HBeAg阴转率高于中药暴露组的结论。
2.3病毒学应答(DNA阴转率)
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因HBV-DNA基线水平、HBeAg特征与DNA阴转率呈负相关,因此,因此,为验证中药暴露组、LAM非暴露组在相同基线时的DNA阴转率,本文按照HBeAg特征、DNA水平的差异分别将中药暴露组、LAM非暴露组进行了分层(见表2),结果表明:在HBeAg阴性且HBVDNA≥1100e+04的患者中,治疗结束后3个月随访时,中药暴露组的DNA阴转率为81.3%,LAM非暴露组为20.0%,中药暴露组优于LAM非暴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按HBeAg特征DNA水平分层的DNA阴转率比较[例(%)]
2.4安全性及不良反应两组安全性好,在观察周期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例1、甘某,男,46岁,5年前患慢性乙型肝炎,经长期治疗,肝功虽接近正常,但面红颧赤,持续低烧。无结核病史,肺部透视正常,肝区痛,肝脏小,肋下可触及。食欲差,腹剧胀,喜热饮。眩晕,疲倦,入睡困难,噩梦易醒,白天无精神,深夜反兴奋,体重显著减轻,大便稀溏,小便短黄,有臭气,皮肤出现淤斑,舌质红绛,苔白如积粉,左脉弦数,右脉弦缓。方用:当归10g,白花蛇舌草10g,黄芪15g,鱼腥草10g,柴胡10g,金莲花10g,黄芩15g,连翘15g,板蓝根10g,夏枯草10g,金银花15g,五味子15g,茯苓10g,白术10g,制首乌15g,女贞子15g,墨旱莲15g,丹参15g,白芍10g,茵陈10g,青黛10g,半枝莲10g,黄柏10g,香附15g,甘草10g,白藓皮10g,服用本发明中药汤剂10日后,低烧已解除,肝区痛逐渐减轻,余症均缓解,又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3个月,皮肤淤斑、肝区疼痛基本消失,症状大为改观,肝大小基本恢复,续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2个月,症状均消失,经检查,肝大小、功能均正常。
具体实施例2、杨某,女,32岁,肝炎病程已有7年,缠绵不愈,日渐加重。两月前出现二目、皮肤、颜面黄染,肝脏较正常小约3cm,,黄疸指数80U,肝区痛,面足浮肿,眩晕,食欲差,恶心,呕吐,疲乏,背脊发寒,自汗,绕脐有冷感,胃下腹间剧胀,喜热饮,大便溏薄,小便短黄,舌胖嫩,苔厚而腻,脉濡缓。方用:当归10g,白花蛇舌草15g,黄芪15g,鱼腥草10g,柴胡10g,金莲花15g,黄芩15g,连翘15g,板蓝根10g,夏枯草10g,金银花10g,五味子10g,茯苓10g,白术10g,制首乌15g,女贞子15g,墨旱莲15g,丹参15g,白芍15g,茵陈15g,青黛10g,半枝莲10g,黄柏15g,香附15g,甘草10g,白藓皮10g,服用本发明中药制剂15日后,面足浮肿显著减轻,肝区微痛,黄疸减退,又服用本发明中药制剂1个月,精神渐振,复查肝脏较前增大约1cm,食欲增加,黄疸指数25U,续服本发明中药制剂1个月,症状大为改观,经常到单位开会,已不觉疲劳,又服本发明中药制剂3个月,复查肝脏大小及各项指标均正常,恢复工作。
具体实施例3、汤某,男,30岁,患者于5年前自觉无明确诱因出现全身无力、食欲减退,同时伴有右季肋区疼痛,劳动时全身无力加重,必须坐下休息30分钟后才能缓解,食欲明显减退,厌油,时有恶心、腹胀,诊断为:慢性乙型活动性肝炎,给予中药煎剂和西药(具体名称和计量不详)连续治疗3个月后,上述症状曾一度消失。但停药1个月后又复发,并呈进行性加重。近1年来,面色萎黄,恶心,呕吐,食欲下降,明显消瘦,精神萎靡不振,肝区疼痛,经常可见牙龈自发渗血,二便带血,已经不能从事一般性的体力劳动。方用:当归15g,白花蛇舌草10g,黄芪15g,鱼腥草10g,柴胡10g,金莲花15g,黄芩15g,连翘10g,板蓝根10g,夏枯草10g,金银花10g,五味子10g,茯苓10g,白术10g,制首乌15g,女贞子10g,墨旱莲10g,丹参15g,白芍15g,茵陈15g,青黛10g,半枝莲10g,黄柏15g,香附10g,甘草10g,白藓皮10g,服用本发明中药制剂15日后,肝区疼痛缓解,牙龈自发渗血、二便带血显著减轻,又服用本发明中药制剂1个月,食欲增加,精神好转,面色红润,可从事简单体力劳动,症状大为改观,又服本发明中药制剂3个月,症状全部消失,可正常劳动,复查:肝功能正常。
具体实施例4、谢某,女,33岁,2年前患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经治好转,近半年,肝区疼痛,黄疸加深,伴腹水,虽经治疗,无好转,肝功:黄疸指数85单位,胆红质10毫克,谷丙转氨酶640单位,锌浊16单位。来诊时,面目遍身发黄,色暗不鲜,脘腹胀满,动摇有水声,纳减,口干不欲饮,小便短赤,大便隔日一次,神疲懒言,舌苔白腻,边尖质微红,脉象滑数。方用:当归10g,白花蛇舌草15g,黄芪15g,鱼腥草10g,柴胡10g,金莲花15g,黄芩15g,连翘10g,板蓝根10g,夏枯草10g,金银花10g,五味子15g,茯苓10g,白术15g,制首乌15g,女贞子10g,墨旱莲10g,丹参15g,白芍15g,茵陈15g,青黛10g,半枝莲10g,黄柏15g,香附15g,甘草10g,白藓皮10g,服用本发明中药制剂25日后,肝区疼痛大为缓解,黄疸逐渐减轻,又服用本发明中药制剂1个月,食欲增加,精神好转,肝功:黄疸指数26单位,胆红质4毫克,谷丙转氨酶230单位,锌浊13单位,腹水基本消失,症状大为改观,又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2月余,复查:肝功能正常,症状全部消失。
Claims (10)
1.一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中各种原料药的重量份数比为:当归10~20份,白花蛇舌草10~20份,黄芪10~20份,鱼腥草10~20份,柴胡10~20份,金莲花10~20份,黄芩10~20份,连翘10~20份,板蓝根10~20份,夏枯草10~20份,金银花10~20份,五味子10~20份,茯苓10~20份,白术10~20份,制首乌10~20份,女贞子10~20份,墨旱莲10~20份,丹参10~20份,白芍10~20份,茵陈10~20份,青黛10~20份,半枝莲10~20份,黄柏10~20份,香附10~20份,甘草10~20份,白藓皮10~2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中各种原料药的重量份数比为:当归10~15份,白花蛇舌草10~15份,黄芪10~15份,鱼腥草10~15份,柴胡10~15份,金莲花10~15份,黄芩10~15份,连翘10~15份,板蓝根10~15份,夏枯草10~15份,金银花10~15份,五味子10~15份,茯苓10~15份,白术10~20份,制首乌10~20份,女贞子10~20份,墨旱莲10~20份,丹参10~20份,白芍10~20份,茵陈10~20份,青黛10~20份,半枝莲10~20份,黄柏10~20份,香附10~20份,甘草10~20份,白藓皮10~2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中各种原料药的重量份数比为:当归10~20份,白花蛇舌草10~20份,黄芪10~20份,鱼腥草10~20份,柴胡10~20份,金莲花10~20份,黄芩10~20份,连翘10~20份,板蓝根10~20份,夏枯草10~20份,金银花10~20份,五味子10~20份,茯苓10~20份,白术10~15份,制首乌10~15份,女贞子10~15份,墨旱莲10~15份,丹参10~15份,白芍10~15份,茵陈10~15份,青黛10~15份,半枝莲10~15份,黄柏10~15份,香附10~15份,甘草10~15份,白藓皮10~15份。
4.一种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的剂型为胶囊剂,其制备方法包括:
a.将所述原料药放入粉碎机粉碎后过筛;
b.将过筛后剩下的颗粒物放入乙醇中加热回流提取2次;
c.再取上述乙醇提取后的药渣,加水加热回流提取2次;
d.将上述两种提取液合并,减压回收乙醇并喷雾干燥,得药粉;混合过筛得到的细粉装入胶囊制为胶囊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将所述原料药放入粉碎机粉碎后过120目细筛,使能通过120目筛的细粉量达到30%,收集通过120目筛的原料细粉备用。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将过筛后剩下的颗粒物放入5倍重量份的乙醇中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1~2小时,将2次提取液合并静置。
7.根据权利要求4~6中任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将上述乙醇提取过的药渣加10倍重量份的水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1~2小时,将2次提取液合并静置。
8.根据权利要求4~7中任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中将上述两种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为80℃相对密度1.35的滤液,回收乙醇,将所得滤液调整比重到1.06,通入喷雾干燥机进行喷雾干燥,过喷雾干燥机喷头的压缩空气压力为4kg/m2,干燥室热气流温度是110℃,得原料药粉;将过筛后得到的原料细粉与原料药粉混合装入胶囊。
9.一种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的剂型为蜜炼丸剂,其制备方法包括:先将所述原料药粉碎成粗粉,再进一步粉碎,过120目筛,使能通过120目筛的细粉量在达到30%,收集通过120目筛的细粉得细粉a;再将不能通过120目筛的粗粉投入多功能提取罐提取两次,第一次加8-10倍量水煎煮1-2小时,第二次加4-8倍量水煎煮1-2小时,合并两次煎液,过滤得滤液;加热浓缩至糊状,放入烘箱80℃烘干后冷却,研磨成细粉b,将a与b混合后调入蜂蜜制成蜜炼丸剂。
10.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的剂型为:片剂、糖衣片剂、薄膜衣片剂、肠溶衣片剂、胶囊剂、硬胶囊剂、软胶囊剂、口服液、口含剂、颗粒剂、冲剂、丸剂、散剂、丹剂、溶液剂、注射剂、栓剂、硬膏剂或霜剂。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5952915A CN102078473B (zh) | 2010-12-20 | 2010-12-20 | 一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5952915A CN102078473B (zh) | 2010-12-20 | 2010-12-20 | 一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078473A true CN102078473A (zh) | 2011-06-01 |
CN102078473B CN102078473B (zh) | 2012-06-27 |
Family
ID=440847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595291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78473B (zh) | 2010-12-20 | 2010-12-20 | 一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078473B (zh) |
Cited B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743564A (zh) * | 2012-06-17 | 2012-10-24 | 邢霞 | 一种治疗宫颈红肿型慢性子宫颈炎的中药冲洗剂制备方法 |
CN102793889A (zh) * | 2012-08-15 | 2012-11-28 | 谢安生 | 一种治疗乙型肝炎的药物 |
CN103272044A (zh) * | 2013-06-21 | 2013-09-04 | 芶开琼 | 黄疸宝洗消散 |
CN103356923A (zh) * | 2013-06-27 | 2013-10-23 | 刁吉祥 | 用于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解毒扶正散 |
CN103463543A (zh) * | 2013-08-19 | 2013-12-25 | 赵四秧 | 医用雷火神灸 |
CN104208484A (zh) * | 2014-09-22 | 2014-12-17 | 殷永洲 | 一种治疗肝癌的中药冲剂 |
CN105106385A (zh) * | 2015-09-15 | 2015-12-02 | 黄立明 | 一种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中药汤剂 |
CN105194179A (zh) * | 2015-11-03 | 2015-12-30 | 孙绪连 |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迁延性肝炎的药物 |
CN105326808A (zh) * | 2013-12-02 | 2016-02-17 | 李兴惠 | 用于清热化痰解毒的胶囊剂 |
CN105535345A (zh) * | 2016-01-05 | 2016-05-04 | 成都富豪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
CN106215127A (zh) * | 2016-09-07 | 2016-12-14 | 四川金堂海纳生物医药技术研究所 |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汤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06310111A (zh) * | 2015-07-01 | 2017-01-11 | 熊虎 | 一种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中药配方 |
CN107485700A (zh) * | 2016-08-31 | 2017-12-19 | 单晓春 | 清肝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2010
- 2010-12-20 CN CN2010105952915A patent/CN102078473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中医药学刊》 20050331 赵军年 慢性乙型肝炎中药的合理选择与应用 第497、500页 权利要求1-10 第23卷, 第3期 2 * |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20831 谢志春,等 抗乙肝表面抗原中草药的筛选-体外及树鼩动物试验 第534-536页 权利要求1-10 第19卷, 第4期 2 * |
Cited By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743564B (zh) * | 2012-06-17 | 2013-10-16 | 郭红杰 | 一种治疗宫颈红肿型慢性子宫颈炎的中药冲洗剂制备方法 |
CN102743564A (zh) * | 2012-06-17 | 2012-10-24 | 邢霞 | 一种治疗宫颈红肿型慢性子宫颈炎的中药冲洗剂制备方法 |
CN102793889A (zh) * | 2012-08-15 | 2012-11-28 | 谢安生 | 一种治疗乙型肝炎的药物 |
CN103272044A (zh) * | 2013-06-21 | 2013-09-04 | 芶开琼 | 黄疸宝洗消散 |
CN103356923A (zh) * | 2013-06-27 | 2013-10-23 | 刁吉祥 | 用于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解毒扶正散 |
CN103463543A (zh) * | 2013-08-19 | 2013-12-25 | 赵四秧 | 医用雷火神灸 |
CN103463543B (zh) * | 2013-08-19 | 2015-04-29 | 赵四秧 | 医用雷火神灸 |
CN105326808B (zh) * | 2013-12-02 | 2018-05-15 | 北京三泉医药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清热化痰解毒的胶囊剂 |
CN105326808A (zh) * | 2013-12-02 | 2016-02-17 | 李兴惠 | 用于清热化痰解毒的胶囊剂 |
CN104208484A (zh) * | 2014-09-22 | 2014-12-17 | 殷永洲 | 一种治疗肝癌的中药冲剂 |
CN106310111A (zh) * | 2015-07-01 | 2017-01-11 | 熊虎 | 一种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中药配方 |
CN105106385A (zh) * | 2015-09-15 | 2015-12-02 | 黄立明 | 一种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中药汤剂 |
CN105194179A (zh) * | 2015-11-03 | 2015-12-30 | 孙绪连 |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迁延性肝炎的药物 |
CN105535345A (zh) * | 2016-01-05 | 2016-05-04 | 成都富豪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
CN107485700A (zh) * | 2016-08-31 | 2017-12-19 | 单晓春 | 清肝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106215127A (zh) * | 2016-09-07 | 2016-12-14 | 四川金堂海纳生物医药技术研究所 |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汤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078473B (zh) | 2012-06-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078473B (zh) | 一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972338B (zh) | 一种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178800B (zh) | 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520572B (zh) | 一种用于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736015A (zh) | 一种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169903B (zh) | 一种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178804B (zh) | 一种治疗肛周湿疹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772748B (zh) | 一种治疗肝郁气滞型病毒性心肌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166278B (zh) | 一种治疗小儿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607051B (zh) | 一种中药减肥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689226A (zh) | 一种治疗小儿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666579A (zh) | 一种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078569B (zh) | 一种治疗肝癌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041256B (zh) | 一种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 | |
CN102988675B (zh) | 一种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537159B (zh) |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5194421A (zh) | 一种夏枯草降血脂保健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041262B (zh) | 一种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中药灌肠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041257B (zh) | 治疗小儿发热高烧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 | |
CN102847061B (zh) | 一种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178781B (zh) | 一种治疗阴囊湿疹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007145B (zh) | 一种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041255B (zh) | 治疗小儿咽喉肿痛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 | |
CN105943705A (zh) | 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772747B (zh) | 一种治疗热毒侵心型病毒性心肌炎的中药制剂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627 Termination date: 201212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