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63049A - 钟表用部件和钟表 - Google Patents

钟表用部件和钟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63049A
CN102063049A CN2010105426708A CN201010542670A CN102063049A CN 102063049 A CN102063049 A CN 102063049A CN 2010105426708 A CN2010105426708 A CN 2010105426708A CN 201010542670 A CN201010542670 A CN 201010542670A CN 102063049 A CN102063049 A CN 1020630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ock
parts
watch
molybdenum disulfide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4267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村住拓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Instruments Inc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Instrument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Instruments Inc filed Critical Seiko Instrument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0630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6304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BMECHANICALLY-DRIVEN CLOCKS OR WATCHES; MECHANICAL PARTS OF CLOCKS OR WATCHES IN GENERAL; TIME PIECES USING THE POSITION OF THE SUN, MOON OR STARS
    • G04B15/00Escapements
    • G04B15/14Component part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construction of the lever or the escape wheel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BMECHANICALLY-DRIVEN CLOCKS OR WATCHES; MECHANICAL PARTS OF CLOCKS OR WATCHES IN GENERAL; TIME PIECES USING THE POSITION OF THE SUN, MOON OR STARS
    • G04B13/00Gearwork
    • G04B13/02Wheels; Pinions; Spindles; Pivots
    • G04B13/021Wheels; Pinions; Spindles; Pivots elastic fitting with a spindle, axis or shaft
    • G04B13/022Wheels; Pinions; Spindles; Pivots elastic fitting with a spindle, axis or shaft with parts made of hard material, e.g. silicon, diamond, sapphire, quartz and the like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BMECHANICALLY-DRIVEN CLOCKS OR WATCHES; MECHANICAL PARTS OF CLOCKS OR WATCHES IN GENERAL; TIME PIECES USING THE POSITION OF THE SUN, MOON OR STARS
    • G04B31/00Bearings; Point suspensions or counter-point suspensions; Pivot bearings; Single parts therefor
    • G04B31/08Lubrica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ars, Cams (AREA)
  • Sliding-Contact Bearings (AREA)
  • Lubric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钟表用部件和钟表,其提高了耐磨损性和耐久性,并且抑制了摩擦损失。本发明提供一种钟表用部件,其具有以能够相互自如滑动的方式组合起来的第一部件(132)和第二部件,其中,第一部件(132)以及第二部件由金属或陶瓷形成,第一部件(132)和第二部件中的至少一方的滑动面(132b)用二硫化钼膜(133)进行覆盖。

Description

钟表用部件和钟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钟表用部件和具有该钟表用部件的钟表。
背景技术
在以机械式钟表为代表的钟表中,使用了以钟表用齿轮为代表的大量钟表用部件。这些钟表用部件根据用途做成各种形状,复杂地组合起来以传递动力。
另外,这些钟表用部件大多以能够相互自如滑动的方式组合起来,在传递动力时容易因滑动而发生磨损。例如,在由钟表用齿轮的轴部和轴承部构成的轴承装置中,轴部与轴承部因相互滑动而容易发生磨损。
因此,希望钟表用部件能够提高耐磨损性,从而提高耐久性。
为此,为了适应这样的需要,作为钟表用部件的一个部件,例如已知有下述专利文献1中所示那样的轴承装置,该轴承装置在轴承部的轴承面和轴部的表面中的一方上形成有DLC膜(非晶态碳膜),并在该DLC膜上和未形成有DLC膜的另一方中的至少一方上形成有固体润滑覆膜。
根据该轴承装置,形成有DLC膜的轴承部的轴承面表面和轴部表面中的一方被保护起来而不会因摩擦造成损伤,从而能够提高轴承装置的耐磨损性和耐久性,而且利用固体润滑覆膜能够进一步提高耐磨损性并同时降低摩擦损失。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4257062号公报
但是,DLC膜具有以下特性。
即,DLC膜在高压滑动环境中(滑动载荷为1N以上)发挥出低摩擦特性,相反,在作为钟表用部件的工作环境的低载荷滑动环境中(滑动载荷小于1N),存在摩擦系数变高的趋势。因此,在DLC膜没有被固定润滑覆膜覆盖而露出的情况下,存在相互滑动的轴部与轴承部之间的摩擦损失增大、导致作为轴承装置的产品机构的品质下降的问题。
特别是DLC膜被使用于低载荷滑动环境中的情况下,存在不仅是动摩擦系数变高而且静摩擦系数也变高的趋势。因此,在组装于间歇性地运动的钟表中的轴承装置中,在轴部与轴承部相互间歇地开始滑动的滑动起动时,摩擦损失无论如何都容易变高。
另外,DLC膜因为是非活性物质(缺乏反应性的物质),因此与固体润滑覆膜的紧贴性差。因此,当在DLC膜上形成有固体润滑覆膜的情况下,经过反复滑动,DLC膜和固体润滑覆膜容易发生层间剥离。因此,存在难以利用固体润滑覆膜发挥耐磨损性改善的效果的情况。
此外,层间剥离的结果被认为是有可能导致固体润滑覆膜从DLC膜上被除去而使DLC膜露出。在该情况下,不但无法利用固体润滑覆膜获得提高耐磨损性和降低摩擦损失的效果,而且还出现了与上述的DLC膜露出的情况同样的问题。
本发明鉴于上述的情况而完成,其目的在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耐磨损性和耐久性并抑制摩擦损失的钟表用部件和具有该钟表用部件的钟表。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提出了以下手段。
本发明的钟表用部件为具有以能够相互自如滑动的方式组合起来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钟表用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由金属或陶瓷形成,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中的至少一方的滑动面用二硫化钼膜覆盖。
在本发明中,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中的至少一方的滑动面用二硫化钼膜覆盖。因此,两部件的滑动面不相互直接接触,而是隔着二硫化钼膜进行接触。在此,二硫化钼膜与DLC膜不同,即使在例如滑动载荷小于1N的低载荷滑动环境中,静摩擦系数和动摩擦系数也都很小,而且两摩擦系数之间的差也小。因此,在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开始相互滑动的滑动起动时以及在两部件进行滑动时,滑动良好,并能够抑制摩擦损失的增加。
另外,即使仅仅在两部件的滑动面中的一方的滑动面上覆盖二硫化钼膜,如上所述那样该二硫化钼膜的静摩擦系数和动摩擦系数都小,因此,未覆盖二硫化钼膜的配对侧的滑动面也不易磨损。此外,二硫化钼膜的膜本身具备高耐磨损性,因此,二硫化钼膜本身也不易磨损。
如上所述,滑动面和二硫化钼膜均不易磨损,因此,能够提高钟表用部件的耐磨损性和耐久性。
另外,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由金属或陶瓷形成。在此,二氧化钼膜具有与金属和陶瓷的紧贴性优异的特性。因此,即使两部件反复进行滑动,二硫化钼膜也不易从滑动面上剥离。因此,能够可靠地实现上述的作用效果,并且也能够抑制因剥离造成磨损的发生。
另外,关于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各自的滑动面中的、至少覆盖有所述二硫化钼膜的滑动面的表面粗糙度,其算术平均粗糙度Ra可以在0.5μm以下。
在该情况下,关于滑动面的表面粗糙度(JIS-B0601:2001规定),由于算术平均粗糙度Ra在0.5μm以下,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二硫化钼膜的紧贴性,从而能够有效地抑制膜的剥离。即,若在表面粗糙度为算术平均粗糙度Ra大于0.5μm的情况下,则表面凸部容易明显。因此,在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进行相互滑动时,应力容易集中到表面凸部上,二硫化钼膜容易以该表面凸部为起点从滑动面剥离。
另外,所述二硫化钼膜的膜厚可以在0.5μm以上且在2.0μm以下。
在该情况下,二硫化钼膜的膜厚在0.5μm以上且在2.0μm以下,因此,能够有效地实现上述的作用效果。
即,在二硫化钼膜的膜厚大于2.0μm的情况下,存在二硫化钼膜所具备的欲收缩的力过强而导致自我破坏的可能性,二硫化钼膜有可能从滑动面剥离。另一方面,在二硫化钼膜的膜厚小于0.5μm的情况下,有可能因膜厚过薄而无法有效地实现上述的作用效果。
另外,本发明的钟表的特征在于具有上述本发明的钟表用部件。
根据本发明,具有提高了耐磨损性和耐久性且抑制了摩擦损失的钟表用部件,因此,能够制作出可长期指示准确的时间、且工作可靠性高的高品质钟表。
根据本发明的钟表用部件,能够提高耐磨损性和耐久性,并且抑制摩擦损失。
另外,根据本发明钟表,具有上述的钟表用齿轮,因此,能够制作出可长期指示准确的时间、且工作可靠性高的高品质钟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机械式钟表中的机芯表面侧的平面图(省略了部分部件,以假想线表示承受部件)。
图2是从图1所示的机芯的条盒轮来图示擒纵轮部分的概略局部剖视图。
图3是从图1所示的机芯的擒纵轮来图示游丝摆轮机构部分的概略局部剖视图。
图4是构成图1所示的机芯的擒纵轮和擒纵叉的平面图。
图5是将图4所示的擒纵轮的齿部放大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具有图示图1所示的机芯的擒纵轮的上轴部的轴承装置的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自动上弦式钟表中的机芯表面侧的平面图。
图8是从图7所示的机芯的条盒轮图示球轴承部分的概略局部剖视图。
标号说明
1:机械式钟表(钟表);20:轴承装置(钟表用部件);108:擒纵调速装置(钟表用部件);130a:上轴部(第一部件);130k:轴承面(滑动面);130d:表面(滑动面);130i:上轴部(第二部件);132:擒纵齿轮部(第一部件);132b:滑动面;144a、144b:叉瓦钻(第二部件);144c:滑动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机械式钟表(钟表)进行说明。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钟表用部件的一个例子,列举擒纵调整机构为例来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机械式钟表1具有机芯100。该机芯100具有:构成该机芯100的基板的主板102;组装于主板102的柄轴引导孔102a中的柄轴110;组装于该机芯100的表面侧的表面侧轮系106;将旋转力从柄轴110传递至表面侧轮系106的传递装置107;以及用于控制表面侧轮系106的旋转的擒纵调整装置(钟表用部件)108。
此外,如图2所示,在主板102安装有表盘104。在后述说明中,将主板102的两侧中的配置表盘104的一侧称为机芯100的背侧,而将主板102的两侧中的配置表盘104一侧的相反一侧称为机芯100的表面侧。
如图1所示,柄轴110的轴线方向的位置由包括拉档190、离合杆192、离合杆弹簧194和轴压板(裹押さえ)196的切换装置109确定。
传递装置107具有: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于柄轴110的引导轴部的立轮(winding pinion)112;通过立轮112的旋转而旋转的小钢轮114;以及通过小钢轮114的旋转而旋转的大钢轮116。
在该传递装置107中,当在柄轴110位于沿着轴线方向最靠近机芯100内侧的第一柄轴位置(第0档)的状态下使该柄轴110旋转时,立轮112、小钢轮114和大钢轮116经由设置于柄轴110上的未图示的离合轮的旋转而旋转。
如图2所示,表面侧轮系106具有:收纳发条122的条盒轮120,该发条122通过大钢轮116的旋转而卷绕起来(上紧);通过条盒轮120的旋转而旋转的二号轮124;通过二号轮124的旋转而旋转的三号轮126;以及通过三号轮126的旋转而旋转的四号轮128。
条盒轮120具有发条盒齿轮120d、条轴120f和发条122。条轴120f具有上轴部120a和下轴部120b。条轴120f由碳钢等金属形成。发条盒齿轮120d由黄铜等金属形成。
二号轮124具有上轴部124a、下轴部124b、小齿轮部124c、齿轮部124d和算盘珠形部124h。二号轮124的小齿轮部124c构成为与发条盒齿轮120d相啮合。上轴部124a、下轴部124b和算盘珠形部124h由碳钢等金属形成有。齿轮部124d由镍等金属形成。
三号轮126具有上轴部126a、下轴部126b、小齿轮部126c和齿轮部126d。三号轮126的小齿轮部126c构成为与齿轮部124d相啮合。
四号轮128具有上轴部128a、下轴部128b、小齿轮部128c和齿轮部128d。四号轮128的小齿轮部128c构成为与齿轮部126d相啮合。上轴部128a和下轴部128b由碳钢等金属形成。齿轮部128d由镍等金属形成。
这些构成表面侧轮系106的各齿轮120、124、126、128分别被支承为能够旋转。
详细地说,条盒轮120被支承为能够相对于主板102和条夹板(barrelbridge)160旋转。即,条轴120f的上轴部120a被形成于条夹板160的轴承部120i支承为能够旋转。条轴120f的下轴部120b被形成于主板102的轴承部120j支承为能够旋转。
另外,二号轮124、三号轮126和四号轮128被支承为分别相对于主板102和轮系夹板162能够旋转。即,二号轮124的上轴部124a、三号轮126的上轴部126a、四号轮128的上轴部128a分别被形成于轮系夹板162轴承部124i、126i、128i支承为能够旋转。另外,二号轮124的下轴部124b、三号轮126的下轴部126b、四号轮128的下轴部128b分别被形成于主板102的轴承部124j、126j、128j支承为能够旋转。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机芯100中,主板102中的向机芯100的相反侧突出的分轮150基于二号轮124的旋转而旋转。并且,安装于分轮150的分针152表示“分钟”。进而,基于分轮150的旋转,小时轮154经由未图示的跨轮的旋转而旋转。并且,安装于小时轮154上的时针156表示“小时”。
如图3所示,擒纵调速装置108具有游丝摆轮机构140、擒纵轮130和擒纵叉142。
游丝摆轮机构140被支承成能够相对于主板102和摆夹板166旋转,游丝摆轮机构140具有摆轴140a和游丝140c。游丝140c为具多个卷绕数的涡形状(螺旋状)的薄板弹簧。游丝140c的内端部固定在固定于摆轴140a的游丝内桩(ひげ玉)140d上,游丝140c的外端部通过螺纹紧固而固定在游丝外桩170a上,游丝外桩170a安装在固定于摆夹板166上的游丝外桩环170上。
擒纵轮130具有擒纵齿轮部132、打入到擒纵齿轮部132中的轴部件131和擒纵小齿轮部130c。轴部件131具有上轴部130a和下轴部130b。擒纵小齿轮部130c构成为设置于上轴部130a的下方,并且与四号轮128的齿轮部128d相啮合,由此擒纵小齿轮部130c起到将四号轮128的旋转力传递到轴部件131从而使擒纵轮130旋转的作用。
另外,擒纵轮130被支承成分别相对于主板102和轮系夹板162能够旋转。即,擒纵轮130的上轴部130a被形成于轮系夹板162的轴承部130i支承成能够旋转。擒纵轮130的下轴部130b被形成于主板102的轴承部130j支承成能够旋转。
擒纵叉142具有擒纵叉体142d和擒纵叉轴142f。擒纵叉轴142f具有上轴部142a和下轴部142b。
另外,擒纵叉142被支承成能够相对于主板102和擒纵叉夹板164旋转。即,擒纵叉142的上轴部142a被形成于擒纵叉夹板164的轴承部42i支承成能够旋转。擒纵叉142的下轴部142b被形成于主板102的轴承部142j支承成能够旋转。
如图4所示,这些擒纵轮130与擒纵叉142以能够相互自如滑动的方式组合起来。此外,在图4中,省略了后述的二硫化钼膜133的图示。
擒纵轮130的擒纵齿轮部132由金属(例如钢、铜合金和铝合金等)形成,并具有形成为钩形的多个齿部132a。另外,轴部件131通过打入到设置于擒纵齿轮部132中心的未图示的保持孔内来进行安装,轴部件131中心轴与擒纵轮130的中心轴相同。
擒纵叉142的擒纵叉体142d由三个擒纵叉梁143形成,且俯视时呈T字状。在这些三个擒纵叉梁143中的两个擒纵叉梁143的末端设置有叉瓦钻144a、144b,在剩余的一个擒纵叉梁143末端安装有擒纵叉盒(アンクルハコ)145。
叉瓦钻144a、144b由陶瓷(例如人工红宝石(精制陶瓷、氧化铝陶瓷)等)形成为四棱柱状,并利用粘接剂等被粘接固定在擒纵叉梁143上。
在这些擒纵轮130和擒纵叉142中,擒纵齿轮部132的齿部132a与叉瓦钻144a、144b相互啮合。并且,在擒纵叉142以擒纵叉轴142f为中心进行旋转时,叉瓦钻144a或叉瓦钻144b的侧面与擒纵轮130的齿部132a的末端部的侧面滑动接触。此时,安装有擒纵叉盒145的擒纵叉梁143与未图示的限位销(ドテピン)接触,以限制擒纵叉142向同一方向旋转。其结果为,擒纵轮130的旋转暂时停止,擒纵齿轮部132与叉瓦钻144a、144b之间的滑动间歇地反复进行。
此外,擒纵齿轮部132与叉瓦钻144a、144b、以及其他相互滑动的各种部件设计成:能够在超过普通的钟表用部件的低载荷滑动环境(滑动载荷小于1N)的载荷范围的载荷环境中(例如滑动载荷为0.00001N以上且在10N以下)适当地进行动作。
在此,所述擒纵调速装置108中,擒纵轮130的擒纵齿轮部132和擒纵叉142的叉瓦钻144a、144b分别为本发明的钟表用部件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齿部132a的末端部的侧面和叉瓦钻144a、144b的侧面成为滑动面132b、144c。关于这些滑动面132b、144c的基于JIIS-B0601:2001规定的表面粗糙度,其算术平均粗糙度Ra在0.5μm以下。
并且,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擒纵轮130的滑动面132b用二硫化钼膜133覆盖。在图示例子中,二硫化钼膜133形成在擒纵齿轮部132的表面上且遍及整个面,其膜厚在0.5μm以上且在2.0μm以下。该二硫化钼膜133例如是采用溅射法(离子溅射法等)、CVD法和真空蒸镀法等各种方法覆盖的膜。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擒纵调速装置108,擒纵齿轮部132的滑动面132b用二硫化钼膜133覆盖。因此,擒纵齿轮部132和叉瓦钻144a、144b的滑动面132b、144c并不相互直接接触,而隔着二硫化钼膜133进行接触。在此,二硫化钼膜133与DLC膜不同,不管是在滑动载荷小于1N的低载荷滑动环境和滑动载荷为1N以上的高压滑动环境中的哪一个环境中,静摩擦系数和动摩擦系数也都很小,而且两摩擦系数间的差也小。因此,擒纵齿轮部132和叉瓦钻144a、144b在开始相互滑动的滑动起动时和两部件进行滑动时,滑动都颇为良好,能够抑制摩擦损失的增加。
另外,即使如本实施方式那样,仅仅在擒纵齿轮部132和叉瓦钻144a、144b的滑动面132b、144c中的一个滑动面132b上覆盖二硫化钼膜133,也是如上述那样该二硫化钼膜133的静摩擦系数和动摩擦系数都很小,因此,没有被二硫化钼膜133覆盖的配对侧的滑动面144c不易被磨损。并且,二硫化钼膜133的膜本身还具备高耐磨损性,因此,二硫化钼膜133自身也不易磨损。
如上所述,滑动面144c和二硫化钼膜133均不易磨损,因此,能够提高擒纵调速装置108的耐磨损性和耐久性。
另外,擒纵齿轮部132和叉瓦钻144a、144b由金属或陶瓷形成。在此,二氧化钼膜133具有相对于金属和陶瓷紧贴性优异的特性。因此,即使擒纵齿轮部132和叉瓦钻144a、144b反复进行滑动,二硫化钼膜133也不易从滑动面132b剥离。因此,能够可靠地实现上述的作用效果,并且还能够抑制因剥离发生磨损。
另外,滑动面132b的表面粗糙度(JIS-B0601:2001规定)以算术平均粗糙度Ra来表示在0.5μm以下,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二硫化钼膜133的紧贴性,能够有效地抑制膜脱落。即,在表面粗糙度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大于0.5μm的情况下,表面凸部容易明显。因此,在擒纵齿轮部132与叉瓦钻144a、144b相互滑动时,应力容易集中于表面凸部,二硫化钼膜133容易以该表面凸部为起点从滑动面132b上剥离。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没有用二硫化钼膜133覆盖的叉瓦钻144a、144b的滑动面144c的表面粗糙度以算术平均粗糙度Ra来表示也在0.5μm以下,因此,能够降低各滑动面132b、144c的滑动阻力(摩擦系数)。
另外,二硫化钼膜133的膜厚在0.5μm以上且在2.0μm以下,因此,能够有效地实现上述的作用效果。
即,在二硫化钼膜133的膜厚大于2.0μm的情况下,存在二硫化钼膜133所具备的欲收缩的力过强而导致自我破坏的可能性,而且二硫化钼膜133有可能从滑动面132b剥离。另一方面,在二硫化钼膜133的膜厚小于0.5μm的情况下,由于膜厚过小,有可能无法有效地实现上述的作用效果。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机械式钟表1具有上述擒纵轮130、即耐磨损性高、提高了耐久性且抑制了摩擦损失的擒纵轮130,因此,可制作出能够长期指示出准确的时间、且工作可靠性高的高品质钟表。
此外,本发明的技术的范围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超出本发明宗旨的范围内能够施以各种的变更。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二硫化钼膜133形成于擒纵齿轮部132的表面且遍及整个面,但只要形成于滑动面132b,则也可以不形成于整个面。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擒纵轮130的擒纵齿轮部132由金属形成,擒纵叉142的叉瓦钻144a、144b由陶瓷形成,但擒纵齿轮部132和叉瓦钻144a、144b分别由金属或陶瓷形成即可,可以使擒纵齿轮部132由陶瓷形成,而叉瓦钻144a、144b由金属形成。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仅仅在擒纵轮130和擒纵叉142各自的滑动面132b、144c中的、擒纵轮130的滑动面132b上覆盖有二硫化钼膜133,但并不仅限于此,也可以仅在擒纵叉142的滑动面144c覆盖二硫化钼膜133,而且还可以在两滑动面132b、144c上都覆盖二硫化钼膜133。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本发明的钟表用部件,列举采用擒纵调速装置108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其中所述擒纵调速装置108具有作为第一部件的擒纵齿轮部132和作为第二部件的叉瓦钻144a、144b,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就是说,作为钟表用部件,只要采用具有以能够相互自如滑动的方式组合起来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结构即可。特别是能够很好地适用于要求耐磨损性的钟表用部件。
例如如图6所示,在上述机械式钟表1中,还可以将本发明应用于钟表用的轴承装置(钟表用部件)20,该钟表用的轴承装置20具有:分别形成于主板102、条夹板160、轮系夹板162和擒纵叉夹板164的轴承部;和被该轴承部支承为能够旋转的轴部。图6所示的轴承装置20包括:擒纵轮130的轴部件131的上轴部130a;形成于轮系夹板162、并将该上轴部130a支承为能够旋转的轴承部30i。
擒纵轮130的轴部件131和轮系夹板162由金属形成,在轴承部130i的轴承面(滑动面)130k上覆盖有二硫化钼膜133。此外,在该轴承装置20中,也可以在上轴部130a的表面(滑动面)130d上覆盖有二硫化钼膜133,在该情况下,也可以不在轴承部130i的轴承面130k上覆盖二硫化钼膜133。
即使是这样的钟表用的轴承装置20,也能够实现与所述擒纵调速装置108同样的作用效果。
此外,优选在该轴承装置20中的上轴部130a与轴承部130i之间注入有润滑油。该润滑油优选为精密机械用油,特别优选为所谓的钟表油。润滑油的种类只要考虑轴承部130i的侧压、各润滑油的粘度等而适当地灵活运用即可。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轴承装置20的耐磨损性和耐久性。
此外,为了提高上述润滑油的保持性能,优选在该轴承装置20的轴承部130i设置圆锥状、圆筒状或圆台状的贮油部。当设置有该贮油部时,能够有效地阻止润滑油由于油的表面张力而扩散开。
另外,图6所示的钟表用的轴承装置20包括:擒纵轮130的轴部件131的上轴部130a;和将该上轴部130a支承为能够旋转的轴承部130i,而在将本发明应用到由其他轴部和轴承部构成的轴承装置的情况下,也能够实现同样的作用效果。
并且,例如也能够将本发明应用于由多个钟表用齿轮构成的钟表用部件,该多个钟表用齿轮在相互啮合从而传递旋转力时各自的齿部相互滑动。
具体而言,本发明也能够应用于上述机械式钟表1中的各齿轮,而且如图7和图8所示,也能够适用于自动上弦部分周边的各种齿轮(传动齿轮和传动中间齿轮)。
如图7所示,在自动上弦式钟表的机芯200中,通过未图示的立轮的旋转,大钢轮201进行旋转,从而使收纳于条盒轮202的未图示的发条卷紧。另外,如图8所示,上下轴部由条夹板203和传动夹板204进行轴支承的二号传动齿轮205的二号传动小齿轮205a与大钢轮201啮合。由此,通过大钢轮201的旋转,二号传动齿轮205旋转。另外,爪杆206的末端与该二号传动齿轮205啮合,将该爪杆206的基端侧固定于一号传动轮209,该一号传动轮209的上下轴部由二号夹板207和传动轮夹板208轴支承。
上下轴部由三号夹板210和传动轮夹板208轴支承的一号传动中间轮211与一号传动轮209啮合。由此,通过一号传动轮209的旋转,一号传动中间轮211旋转。另外,形成于球轴承212外周面的齿轮212a与该一号传动中间轮211啮合。因此,通过一号传动中间轮211的旋转,球轴承212旋转。
上述一号传动轮209、一号传动中间轮211和二号传动齿轮205是要求耐磨损性的齿轮,能够正好采用具有这些齿轮的部件作为本发明的钟表用部件。
另外,作为本发明的钟表用部件,也可以采用例如具有以下各部的结构:显示日期的日期轮;和末端与该日期轮的内齿轮相啮合的称为日期定位杆等的杆部,还可以采用其他钟表用部件。
除此之外,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范围内,能够将上述实施方式中的构成要素适当地置换成周知的构成要素,而且还可以将上述变形例适当地组合起来。

Claims (8)

1.一种钟表用部件,所述钟表用部件具有以能够相互自如滑动的方式组合起来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由金属或陶瓷形成,
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中的至少一方的滑动面用二硫化钼膜覆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钟表用部件,其特征在于,
关于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各自的滑动面中的至少覆盖有所述二硫化钼膜的滑动面的表面粗糙度,其算术平均粗糙度Ra在0.5μm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钟表用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二硫化钼膜的膜厚在0.5μm以上且在2.0μm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钟表用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二硫化钼膜的膜厚在0.5μm以上且在2.0μm以下。
5.一种钟表,其特征在于,
所述钟表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钟表用部件。
6.一种钟表,其特征在于,
所述钟表具有权利要求2所述的钟表用部件。
7.一种钟表,其特征在于,
所述钟表具有权利要求3所述的钟表用部件。
8.一种钟表,其特征在于,
所述钟表具有权利要求4所述的钟表用部件。
CN2010105426708A 2009-11-11 2010-11-10 钟表用部件和钟表 Pending CN10206304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58412A JP2011102780A (ja) 2009-11-11 2009-11-11 時計用部品および時計
JP2009-258412 2009-11-1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63049A true CN102063049A (zh) 2011-05-18

Family

ID=439022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426708A Pending CN102063049A (zh) 2009-11-11 2010-11-10 钟表用部件和钟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2011102780A (zh)
CN (1) CN102063049A (zh)
CH (1) CH702171A2 (zh)
DE (1) DE102010049290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65350A (zh) * 2012-07-12 2013-01-09 济南大学 一种齿轮及其制造方法
CN110244541A (zh) * 2018-03-09 2019-09-17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钟表用部件、机芯和钟表
CN113552790A (zh) * 2020-04-23 2021-10-26 Eta瑞士钟表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钟表的擒纵机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211754B2 (ja) * 2012-09-28 2017-10-11 セイコーインスツル株式会社 機械部品の製造方法、及び機械部品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0104058A (zh) * 1974-01-17 1975-08-16
JPS5950174A (ja) * 1982-09-14 1984-03-23 Seiko Instr & Electronics Ltd 腕時計用軸の構造
JPS62140478U (zh) * 1986-02-27 1987-09-04
CN1667527A (zh) * 2004-03-09 2005-09-14 弗兰克·米勒·瓦差兰股份有限公司 钟表,尤其是手表的三轴陶比伦旋转机构
JP3757872B2 (ja) * 2002-01-23 2006-03-2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動力伝達用歯車、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機器
CN1292060C (zh) * 2002-08-21 2006-12-27 西铁城钟表株式会社 精密仪器用的润滑脂组合物以及使用该组合物的表
CN1954058A (zh) * 2004-12-03 2007-04-25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滑动材料、其制造方法以及使用了滑动材料的设备
CN101192045A (zh) * 2006-11-28 2008-06-0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钟表部件及具有该钟表部件的钟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257062A (ja) 1991-02-08 1992-09-11 Fujitsu Ltd ハッシュキューを用いるデータ処理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0104058A (zh) * 1974-01-17 1975-08-16
JPS5950174A (ja) * 1982-09-14 1984-03-23 Seiko Instr & Electronics Ltd 腕時計用軸の構造
JPS62140478U (zh) * 1986-02-27 1987-09-04
JP3757872B2 (ja) * 2002-01-23 2006-03-2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動力伝達用歯車、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機器
CN1292060C (zh) * 2002-08-21 2006-12-27 西铁城钟表株式会社 精密仪器用的润滑脂组合物以及使用该组合物的表
CN1667527A (zh) * 2004-03-09 2005-09-14 弗兰克·米勒·瓦差兰股份有限公司 钟表,尤其是手表的三轴陶比伦旋转机构
CN1954058A (zh) * 2004-12-03 2007-04-25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滑动材料、其制造方法以及使用了滑动材料的设备
CN101192045A (zh) * 2006-11-28 2008-06-0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钟表部件及具有该钟表部件的钟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大成, 周新文, 唐丽霞: "二硫化钼生产制备技术及应用分析", 《中国钼业》, vol. 32, no. 3, 30 June 2008 (2008-06-30), pages 8 - 11 *
焦广发等: "二氧化钼涂层制备方法研究", 《润滑与密封》, vol. 33, no. 1, 31 January 2008 (2008-01-31), pages 125 - 128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65350A (zh) * 2012-07-12 2013-01-09 济南大学 一种齿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2865350B (zh) * 2012-07-12 2015-09-09 济南大学 一种齿轮及其制造方法
CN110244541A (zh) * 2018-03-09 2019-09-17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钟表用部件、机芯和钟表
CN113552790A (zh) * 2020-04-23 2021-10-26 Eta瑞士钟表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钟表的擒纵机构
CN113552790B (zh) * 2020-04-23 2022-11-18 Eta瑞士钟表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钟表的擒纵机构
US11796962B2 (en) 2020-04-23 2023-10-24 Eta Sa Manufacture Horlogère Suisse Escapement mechanism of a timepie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1102780A (ja) 2011-05-26
DE102010049290A1 (de) 2011-05-26
CH702171A2 (de) 2011-05-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33484B (zh) 钟表用轴承、机芯和便携式钟表
US8342740B2 (en) Oscillating weight for an automatic winding watch, including a power reserve indicator device integrated in said oscillating weight
US8042423B2 (en) Backlash-compensating gear train for horological mechanism
CN102063049A (zh) 钟表用部件和钟表
JP6195888B2 (ja) ツールビロン機構
JP7022546B2 (ja) トゥールビヨンおよび時計
CN102402173A (zh) 钟表用齿轮和钟表
US20080307915A1 (en) Toothed mobile part for play take-up in a gear, particularly in horology
JP2024020609A (ja) 時計、計器、機械式ムーブメント、機械式ムーブメントまたは計器用の金属シャフ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0261906A (ja) 時計用歯車及び時計
EP2520985B1 (fr) Mécanisme d'indication
JP2012117842A (ja) 時計用軸受構造、ムーブメント、および時計
CN110083044A (zh) 机芯和钟表
JP2010204100A (ja) 時計機構の切離し装置とこの切離し装置を有する時計
JP2018155620A (ja) ムーブメント及びそれを備えた時計
EP2252918A1 (fr) Mouvement horloger coaxial
JP5435635B2 (ja) 時計用軸受ユニット、ムーブメントおよび携帯用時計
EP3765922B1 (fr) Pièce d'horlogerie
GB2050654A (en) Wrist-watch of Reduced Thickness
JP2011185673A (ja) 時計用軸受、ムーブメントおよび携帯用時計
EP3642496B1 (fr) Piece mecanique modulaire
US11687034B2 (en) Display change mechanism
JP7268565B2 (ja) ムーブメントおよび時計
WO2019092664A1 (fr) Organe moteur d'horlogerie.
JP2021081299A (ja) 時計用部品及び時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