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57049A - 使用真菌脂肪酶和脂肪酸烷基酯通过溶性鞘脂的酶促n-酰化反应制备鞘脂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使用真菌脂肪酶和脂肪酸烷基酯通过溶性鞘脂的酶促n-酰化反应制备鞘脂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57049A
CN102057049A CN2009801218171A CN200980121817A CN102057049A CN 102057049 A CN102057049 A CN 102057049A CN 2009801218171 A CN2009801218171 A CN 2009801218171A CN 200980121817 A CN200980121817 A CN 200980121817A CN 102057049 A CN102057049 A CN 1020570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scribed method
reaction
sphingolipid
dissolubility
es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2181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57049B (zh
Inventor
F·霍尔曼
O·图姆
C·特勒
A·普罗温扎诺
C·G·N·科雷瓦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vonik Operations GmbH
Original Assignee
赢创高施米特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赢创高施米特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赢创高施米特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CN1020570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570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570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570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PFERMENTATION OR ENZYME-USING PROCESSES TO SYNTHESISE A DESIRED CHEMICAL COMPOUND OR COMPOSITION OR TO SEPARATE OPTICAL ISOMERS FROM A RACEMIC MIXTURE
    • C12P13/00Preparation of nitrogen-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 C12P13/02Amides, e.g. chloramphenicol or polyamides; Imides or polyimides; Urethanes, i.e. compounds comprising N-C=O structural element or polyurethan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K8/18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 A61K8/3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 A61K8/68Sphingolipids, e.g. ceramides, cerebrosides, gangliosid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7/00Drugs for dermatological disord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QSPECIFIC USE OF 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Q19/00Preparations for care of the ski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HSUGARS; DERIVATIVES THEREOF; NUCLEOSIDES; NUCLEOTIDES; NUCLEIC ACIDS
    • C07H15/00Compounds containing hydrocarbon or substituted hydrocarbon radicals directly attached to hetero atoms of saccharide radical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Zo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Bird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By Using Micro-Organisms (AREA)
  • Cosmet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鞘酯的酶促合成和包含获自溶性鞘脂的鞘脂和羧酸酯的组合物,还涉及包含所述鞘酯或组合物的化妆品、皮肤病学或药物配制物。

Description

使用真菌脂肪酶和脂肪酸烷基酯通过溶性鞘脂的酶促N-酰化反应制备鞘脂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由溶性鞘脂和羧酸酯酶促合成鞘脂和包含鞘脂的组合物,还涉及包含这些鞘脂或组合物的化妆品、皮肤病学或药物配制物。
背景技术
本发明涉及生物催化制备通式I的鞘脂的方法
式I,
所述方法通过使通式II的溶性鞘脂(lysosphingolipid)
Figure BPA00001276308100012
式II,
与通式III的羧酸酯反应而进行
Figure BPA00001276308100013
式III,
其中R1、R2、R3和X如下所定义。
鞘脂用作化妆品和/或皮肤病学活性成分。
其中R2=H的通式I的鞘脂被称为神经酰胺,并且是天然地存在于皮肤(角质层)中的极性脂质。在外部的角质细胞(corneocytes)中,神经酰胺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脂质含量的40-65%),并因此通过例如调节水渗透性而在其保护功能中起核心作用。随着年龄的增加,角质形成细胞失去其很大部分的神经酰胺合成活性,并且皮肤因此而丧失其部分保护作用,并且例如不再完全抑制表皮的水分流失。这可以至少部分地由局部施用神经酰胺而弥补(例如:Farwick,M.等,Int.J.Cosm.Sci.,2007,29(4),319-329或Klee,S.K.等Basic Clinic.Dermatol.,2007,40,155-165)。
此外,已报道了神经酰胺在治疗特应性皮炎中的积极效果(Kerscher,M.等,Eur.J.Dermatol.,1991,1,39-43;Imokawa,G.等,J.Soc.Cosmet.Chem.1989,40,500-507)。
由于在许多工业化国家特别是德国中的人口发展,预期对神经酰胺的需求进一步增加。
在现有技术中,使用活化的羧酸衍生物,通过其中R2=H的通式II的溶性鞘脂例如植物鞘氨醇(通式II,其中R2=H且X=CH2-HCOH)的类似肖特-鲍曼(Schotten-Baumann)的N-酰化反应制备神经酰胺。
植物鞘氨醇通常是源自发酵生产的。
活化的羧酸通常为碳酰氯,其以自身的形式使用或原位地由羧酸制备。US6420604(Cosmoferm,NL)描述了通过使鞘氨醇碱与合适的碳酰卤反应而合成某些神经酰胺。此方法的特别的缺点在于一方面需要使用毒性的有机氯化合物,以及最终产物中的高盐负载。此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预期在使用高反应性碳酰卤的时候必然会形成大量的不期望的副产物。
另外的合成途径通过酸酐进行。因此,例如WO93/20038(Gist-Brocades,NL)教导了由羧酸和烷基苯基磺酰氯碱催化合成混合酸酐,以获得用于植物鞘氨醇的N-酰化反应的反应性羧酸衍生物。
所有这些途径的相同之处在于它们都取决于使用反应性羧酸衍生物。就此而言,缺点是这些物质的高腐蚀性以及它们对健康的危险,使得需要特殊的反应器体系以及预防措施,并因此增加了制备的复杂性。此外,对于产品的局部可施用性而言,必须确保其不含反应性以及毒性的前体和副产物。此外,还必然预期的是高盐负载,以及与之相关的用于产物纯化和废物处置的额外的复杂性。现有技术的方法的另外的缺点是仅获得低的前体和产物浓度;因此,WO93/20038(Gist-Brocades,NL)描述了最大值为15%(w/v)的在毒性溶剂二氯甲烷中的前体溶液,以及同时使用反应性和毒性的辅助试剂对甲苯磺酰氯以及三乙胺。此外,产物的纯度或产率(在各情况下都在80%的范围内)都不令人满意。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以无害的和工业上可应用的方式获得神经酰胺的可选途径,通过该可选途径可以克服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缺点。
也可以通过生物催化而实现酰胺化反应,即使用酶作为催化剂。关于酶的工业应用的综述可以在例如Liese等(Industrial Biotransformations;Second,Completely Revised Edition,Wiley-VCH,Weinheim,2006)中找到。用于合成羧酸衍生物的优选的生物催化剂为水解酶(E.C.3.1.x.x),特别是脂肪酶(三酰甘油水解酶,E.C.3.1.1.3)和酯酶(E.C.3.1.1.1)。
根据脂肪酶在细胞的代谢中的天然的功能,脂肪酶优选地催化酯类的水解分裂。然而,酯类的缩合形成也已在文献中描述多次。其代表性的实例可以在Drauz和Waldmann(Enzyme Catalysis in Organic Synthesis,A Comprehensive Handbook;Second,Completely Revised and Enlarged Edition,Vol.II,Wiley-VCH,Weinheim,2002),Aehle(Enzymes in Industry,Production and Applications;Second,Completely Revised Edition,Wiley-VCH,Weinheim,2004)或Bornscheuer(Enzymes in Lipid Modification,Wiley-VCH,Weinheim,2000)中找到。
文献中还有在脂肪酶催化的缩合反应中使用胺类作为亲核试剂的实例。
例如,Y.-M.Xia等,J Mol Catal B,2004,31,111-115描述了通过由获自南极假丝酵母(Candida Antarctica,CALB)的脂肪酶催化的月桂酸甲酯与反应性伯胺的酰胺化而合成N-月桂酰-β-氨基丙腈(aminoproprionitrile)。除了对稀底物溶液(低于50mM)的限制以外,所述方法的缺点在于相对较低的转化率(仅不超过94.3%的转化率)。此外,在所示的反应中完全不需要区域选择性或化学选择性。
然而,在本发明的反应中可能绝对需要所述选择性,这是由于前体分子例如植物鞘氨醇可能具有多个反应性官能团。例如,这种选择性的问题由P.Tufvesson等:Biotechnol.Bioeng.,2007,97(3),447-453所示:在使用乙醇胺和羧酸的由CALB催化的反应中,避免由酶催化的酯化的简单的选择性酰胺化是不可能的。仅通过多次添加前体和通过蒸馏除去反应水,就可能实现所期望的酰胺的富集。
在酶促酰胺化的另一个实例中,M.Nechab等:JOC,2007,72,6918-6923描述了使用CALB的(R)-构型的仲胺的立体选择性反应。观察到的产物的高光学纯度(99%ee)提示了CALB对于(R)-构型的胺类而言是特别优选的,因此由于例如植物鞘氨醇的S-构型,使得人们怀疑是否植物鞘氨醇在胺碳原子上与该催化剂反应。此外,再次使用极稀的底物溶液(100mM),同时使用高浓度的生物催化剂(27%,CALB重量/底物重量),因此大大限制了所述方法在工业上的吸引力。
WO94/26919(Gist-Brocades,NL)描述了使用羧酸酯且使用细菌脂肪酶或哺乳动物脂肪酶的植物鞘氨醇的酶促N-酰化反应。细菌脂肪酶和哺乳动物脂肪酶优选地用于所述方法中;特别是获自产碱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lcaligenes)的脂肪酶。特别地,该方法的缺点在于需要大量的生物催化剂(30-95%w/w)以实现仅中度的转化(不超过78%)。此外,发现大量的不期望的N,O-二酰化产物(最多到17%)。此外,仅使用底物的稀溶液(59-93mM),导致低的空时产率。另外的缺点是使用植物鞘氨醇碱作为底物的限制,使得与使用植物鞘氨醇的酸加成产物例如硫酸植物鞘氨醇相比较,底物的成本大大增加。此外,还明确指出获自酵母和真菌的脂肪酶不适于作为催化剂。因此,WO94/26919中描述的方法作为现有的化学方法的经济学上有价值的可选方案而被排除。
因此,持续需要用于溶性鞘脂的酶促酰胺化的方法,所述方法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以使得可以进行先前无法实现的自烷基羧酸酯的鞘脂的生物催化合成。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没有现有技术方法的一个或多个缺点的方法。具体而言,本发明的目的是开发可以使用容易获得的溶性鞘脂作为前体,而且可以以高浓度使用的方法。
其他未明确地提及的目的将由以下说明书、实施例和权利要求的内容而明显看出。
出人意料地发现,与现有技术相反,真菌脂肪酶使羧酸酯与溶性鞘脂的选择性反应以形成高纯度的鞘脂成为可能。此外,还发现该反应可以以经济学上合理的方式进行。
本发明的方法和/或根据本发明使用的生物催化剂具有以下优点:由于需要使用的酶的浓度相对较低例如低于所用的前体的10重量%,和/或生物催化剂可以重复使用多次例如至少10次,因此酰胺化反应可以以经济学上有价值的方式进行。因此本发明的方法的另一个优点在于可以制备高纯度的产物(例如活性物质含量>90%且N,O-二乙酰化产物的比例低于5%)而不需要复杂的加工反应例如色谱或分步结晶。本发明的方法的特别的优点在于使用容易获得的烷基羧酸酯例如甲基酯作为羧酸成分,其不会导致任何不期望的副反应。
因此,本发明涉及生物催化制备通式I的鞘脂的方法
Figure BPA00001276308100051
式I
所述方法通过使通式II的溶性鞘脂
Figure BPA00001276308100052
式II,
与通式III的羧酸酯反应而进行
Figure BPA00001276308100053
式III,
其中R1表示具有2至55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化的烷基链,任选地包含一个或多个重键和/或芳环或杂芳环,任选地插入有氧原子或酯或酰胺官能团且任选地被选自烷基、羟基、酮或胺基团的至少一种其它基团所取代,优选-CH2-Y-CH3,其中Y=碳-碳键或具有1-53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化的亚烷基链,任选地包含一个或多个重键和/或芳环或杂芳环,任选地插入有氧原子或酯或酰胺官能团且任选地被选自烷基、羟基、酮或胺基团的至少一种其它基团所取代,
R2表示H、磷酸胆碱、丝氨酸、乙醇胺或糖,优选为糖或H,最优选为H,
X表示CH=CH、CH2-CH2或CH2-HCOH,优选CH2-HCOH
R3表示支化的或非支化的烷基基团,其具有1-12个碳原子且可以被至少一个基团-OR4取代,
其中R4独立地为选自H和-C(O)R1的相同或不相同的基团,
其特征在于,所用的生物催化剂包括属于酶分类E.C.3.1.1的至少一种羧酸酯水解酶,所述羧酸酯水解酶选自:
能够从真菌类生物体分离的属于酶分类E.C.3.1.1的羧酸酯水解酶,和
与能够从真菌类生物体分离的上述羧酸酯水解酶在氨基酸水平上至少60%同源,优选至少80%同源,更优选至少90%同源,特别优选至少95%、98%或99%同源的属于酶分类E.C.3.1.1的羧酸酯水解酶。
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氨基酸水平的同源性”是指可以借助于已知方法确定的“氨基酸一致性”。通常,使用具有考虑了具体需求的算法的计算机程序。用于确定一致性的优选的方法首先在待比较的序列之间产生最大的一致性。用于确定一致性的计算机程序包括但不限于GCG程序包,其包括:
-GAP(Deveroy,J.等,Nucleic Acid Research 12(1984),387页,Genetics Computer Group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edicine(WI),和
-BLASTP,BLASTN和FASTA(Altschul,S.等,Journal of Molecular Biology 215(1990),403-410页。BLAST程序可以获自the National Centre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NCBI)以及其他来源(BLAST handbook,Altschul S.等,NCBI NLM NIH Bethesda ND 22894;Altschul S.等,上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知道可获得各种用于计算两个核苷酸或氨基酸序列之间的相似度或一致性的计算机程序。因此,两个氨基酸序列之间的一致性百分比可以通过例如已被整合入GCG软件包(可通过http://www.gcg.com获得)中的GAP程序中的Needleman和Wunsch算法(J.Mol.Biol.(48):444-453(1970)确定,具体地,使用Blossom 62矩阵或PAM250矩阵,间隙权重(gap weight)为16、14、12、10、8、6、或4,且长度权重(length weight)为1、2、3、4、5、或6。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使用不同的参数将导致略微不同的结果,但是两个氨基酸序列之间的一致性百分比整体上没有显著的不同。通常,使用预设定应用Blossom62矩阵(间隙权重:12,长度权重:1)。
对于本发明,根据上述算法,60%的一致性意味着60%的同源性。对于更高的一致性而言同样如此。
在本发明的方法中,通式III的羧酸酯特别优选为羧酸与醇R3OH的-R3基团的酯,其中羧酸选自基于天然植物或动物油的具有6-30个碳原子,特别是8-22个碳原子的天然存在的脂肪酸。天然的脂肪酸为非支化的且由偶数个(even number)碳原子组成。任何双键都具有顺式构型。实例为:己酸、辛酸、癸酸、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棕榈油酸、异硬脂酸、硬脂酸、12-羟基硬脂酸、二羟基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岩芹酸、反油酸、花生酸、山嵛酸、芥酸、鳕油酸、二十碳五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花生四烯酸,最优选它们的酯产物。
此外,在本发明的方法中,通式III的羧酸酯优选为羧酸与醇R3OH的-R3基团的酯,其中羧酸选自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羟基化衍生物。所述脂肪酸为例如9-或13-羟基十八碳二烯酸、15-羟基二十碳四烯酸和一系列所谓的α-羟基酸。同样,就此而言,羧酸特别优选为羟基官能化的酸的缩聚产物,例如聚-12-羟基硬脂酸或聚蓖麻油酸。
同样,就此而言,羧酸特别优选为包含芳香取代基的合成的或天然存在的羧酸,例如苯甲酸、肉桂酸、阿魏酸、原儿茶酸、没食子酸、香草酸、丁香酸、异阿魏酸、芥子酸、咖啡酸、genitic acid、水杨酸、水杨尿酸或烟酸。
在本发明的方法中,R3优选为具有1-4个碳原子的未取代的烷基基团,优选地,R3选自甲基、乙基、乙烯基、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和叔丁基。
在本发明的方法另一个实施方案中,通式III的羧酸酯是多元醇与至少一种酸R1COOH的全酯或偏酯。优选地用作多元醇的全酯或偏酯的是乙二醇酯、甘油酯、1,2-戊二基酯、1,3-戊二基酯、1,2-丁二基酯、1,3-丁二基酯、1,4-丁二基酯,以及它们的异构体和不饱和的类似物。
上述起始原料(其通过R1COOH的酯化确定R3基团)可以以纯物质的形式或以混合物存在,因此通式III的结构可以视具体情况而被描述为混合物。
通过使用具有不同R1的通式III的混合物,可以将本发明的方法用于通式I的鞘脂的混合物的生物催化制备。
类似地,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利用具有不同R3的通式III的羧酸酯的混合物。
根据本发明,也可以使用溶性鞘脂的酸加成产物(其也被称为酸加成盐),例如在先前提及的植物鞘氨醇的情况中在已确定的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那些,例如在P.Lersch,U.Schick,Spec.Chem.Mag.,2003,23(6),30-31中所述。优选使用的溶性鞘脂的酸加成产物是溶性鞘脂的羧酸羧酸盐、硫酸盐、磷酸盐、硝酸盐、碳酸盐、氢氧化物或卤化物,特别优选溶性鞘脂的氯化物和硫酸盐。
在本发明的方法中使用溶性鞘脂的酸加成产物时,优选地,在酶促反应之前,通过溶性鞘脂的酸加成产物的去质子化制备溶性鞘脂。
以此方式获得的溶性鞘脂在下文中也被称为溶性鞘脂碱。
去质子化处理可以在溶性鞘脂的酸加成产物在常规有机溶剂中的溶液或混悬液中进行。可以使用的溶剂的实例为:石蜡、一元醇或多元醇(例如甲醇、乙醇、异丙醇、丙醇、丁醇、戊醇、己醇、环己醇、甲基环己醇、2-丁基-1-辛醇及其异构体、乙二醇、甘油、双丙酮醇、异丁醇等)、醚(二乙醚、叔丁基甲基醚、四氢呋喃、二氧六环、聚乙氧基化物、聚丙氧基化物和共聚物等)、酮(丙酮、甲基异丁基酮、甲基乙基酮等)、酯(柠檬酸三乙酯、柠檬酸三丁酯、异丁酸异丁酯、乙酸异丁酯、异壬酸异壬酯、乙酸2-乙基己酯、乙酸环己酯、乙酸4-叔丁基环己酯)。优选毒理学上可接受的溶剂例如甲基异丁基酮或2-甲基-2-丁醇。
去质子化步骤可以在其中溶剂处于液态的反应温度下进行。优选在-80℃和+150℃之间的反应温度下进行,特别优选0℃和120℃之间的反应温度,更特别优选+25℃和+100℃之间的反应温度。
以此方式获得的溶性鞘脂碱的溶液本身可以用于酶促反应,或可以预先经过过滤。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去质子化步骤的溶剂可以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除去(例如,通过蒸馏除去,或通过沉淀/结晶溶性鞘脂碱并随后过滤而除去)。溶性鞘脂碱可以在酶促反应之前例如通过沉淀或结晶或通过蒸馏除去溶剂任选地被分离。优选在溶性鞘脂的酸加成产物的去质子化和生物催化制备之间进行过滤步骤(其中去质子化处理中产生的盐被除去)。
作为可选方案,可以在生物催化过程中通过溶性鞘脂的酸加成产物的去质子化而制备溶性鞘脂碱。
与活化相关的去质子化可以通过使用碱而进行,优选使用有机碱或无机碱。优选地,用作无机碱的是无机氢氧化物、碳酸盐、金属氢化物(例如:氢化锂铝、氢化钙、氢化钠等)、离子交换材料(例如阳离子或阴离子交换剂),用作有机碱的是金属有机基团(organyl)(例如丁基锂)、醇盐、胺以及金属盐例如二异丙氨基锂。
已经出人意料地发现,在酶促反应中可以特别容易地反应的特别高质量的溶性鞘脂碱可以特别地由与酸加成盐反应不会形成任何水的那些碱提供。因此,特别优选的碱是与其反应的过程中不会释出水的那些碱。这些碱是质子化之后不会释出任何水的碱。优选地,使用碱金属醇盐作为碱,其可能以例如醇溶液存在。特别优选甲醇钠和甲醇钾。其同样可以以在有机溶剂中的溶液的形式使用。
在本发明的方法中用于避免反应中的水并且由此同样优选的另一个可选方案是使用与水结合的物质,优选与水结合的无机盐,例如,在使用碱金属和/或碱土金属氢氧化物作为碱时使用Na2SO4结合反应中产生的水。优选使用Na2SO4
本发明所述方法中溶性鞘脂的酸加成产物与碱之间的摩尔比是10∶1至0.05∶1,优选3∶1至0.2∶1,特别优选1.4∶1至0.6∶1,更特别优选的是溶性鞘脂的酸加成产物与碱之间的摩尔比为等摩尔。
在本发明的具体的实施方案中,将存在于用于制备溶性鞘脂碱的去质子化混合物中的任何水除去。用于此目的的除去水的方法为例如物理方法(例如蒸馏、膜方法、萃取或吸附(例如吸附至分子筛上))或化学方法(例如与金属氢化物和氧化物或其他反应物例如酸酐、酯等反应)。
如开始所述的那样,对于如WO94/26919(Gist-Brocades)中描述的现有技术而言,完全出人意料的是在本发明的方法中真菌脂肪酶可以用作有效的生物催化剂。
在本发明的方法中作为生物催化剂的特别是能够从真菌类生物体分离的属于酶分类E.C.3.1.1的羧酸酯水解酶,和/或与能够从真菌类生物体分离的上述羧酸酯水解酶在氨基酸水平上至少60%同源,优选至少80%同源,更优选至少90%同源,特别优选至少95%、98%或99%同源的属于酶分类E.C.3.1.1的羧酸酯水解酶,其中所述生物体选自:曲霉属(Aspergillus)、平脐蠕孢属(Bipolaris)、念珠菌属(Candida)、镰孢属(Fusarium)、地丝菌属(Geotrichum)、腐质霉属(Humicola)、小孢子菌属(Microsporum)、毛霉属(Mucor)、毕赤酵母属(Pichia)、嗜热丝孢菌(Thermomyces)、青霉属(Penicillium)、根霉属(Rhizopus)、根毛霉属(Rhizomucor)、小孢子菌属(Microsporum)、毛霉属(Mucor)、诺卡氏菌属(Nocardia)、糖酵母属(Saccharomyces)、链霉菌属(Streptomyces)、嗜热丝孢菌(Thermomyces)、丝孢酵母属(Trichosporon)、接合糖酵母属(Zygosaccharomyces)。
示例性的代表为例如:青灰曲霉(Aspergillus caesiellus)、白色曲霉(A.candidus)、碳黑曲霉(A.carbonarius)、肉色曲霉(A.carneus)、薛氏曲霉(A.chevalieri)、棒曲霉(A.clavatus)、A.costaricaensis、A.cretensis、弯头曲霉(A.deflectus)、黄柄曲霉(A.flaviceps)、黄色曲霉(A.flavus)、A.flocculatosus、烟曲霉(A.fumigatus)、灰绿曲霉(A.glaucus)、A.ibericus、A.lacticoffeatus、A.lentulus、A.neobridgeri、构巢曲霉(A.nidulans)、黑色曲霉(A.niger)、霉白曲霉(A.niveus)、赭色曲霉(A.ochraceus)、米曲霉(A.oryzae)、寄生曲霉(A.parasiticus)、青霉状曲霉(A.penicilloides)、A.piperis、假美丽曲霉(A.pseudoelegans)、假费希氏曲霉(A.pseudofisheri)、局限曲霉(A.restrictus)、A.roseoglobulus、菌核黑色曲霉(A.sclerotioniger)、酱油曲霉(A.sojae)、A.steynii、萨氏曲霉(A.sydowii)、土曲霉(A.terreus)、A.udagawae、焦曲霉(A.ustus)、杂色曲霉(A.versicolor)、A.westerdijkiae、澳大利亚平脐蠕孢(Bipolaris australiensis)、夏威夷平脐蠕孢(B.hawaiiensis)、穗状平脐蠕孢(B.picifera)、南极假丝酵母(Candida antarctica)、柱状假丝酵母(C.cylindracea)、解脂假丝酵母(C.lipolytica)、皱褶假丝酵母(C.rugosa)、产朊假丝酵母(C.utilis)、粗壮假丝酵母(C.robusta)、乳酒假丝酵母(C.kefyr)、白色假丝酵母(C.albicans)、光滑假丝酵母(C.glabrata)、克鲁斯氏假丝酵母(C.krusei)、葡萄牙假丝酵母(C.lusitaniae)、近平滑假丝酵母(C.parapsilosis)、热带假丝酵母(C.tropicalis)、厚垣镰孢(Fusarium chlamydosporum)、天蓝镰孢(F.coeruleum)、双胞镰孢(F.dimerum)、F.incarnatum、串珠镰孢(F.moniliforme)尖孢镰孢(F.oxysporum)、层出镰孢(F.proliferatum)、甘蔗镰孢(F.sacchari)、半裸镰孢(F.semitectum)、腐皮镰孢(F.solani)、拟分枝孢镰孢(F.sporotrichoides)、胶孢镰孢(F.sub glutinans)、烟草镰孢(F.tabacinum)、轮枝镰孢(F.verticillioides)、白地霉(Geotrichum candidum)、克氏地霉(G.klebahnii)、棕黑腐质霉(Humicola fuscoatra var.Fuscoatra)、灰腐质霉(H.a grisea var.Grisea)、灰腐质霉(H.grisea var.Thermoidea)、特异腐质霉(H.insolens)、Microsporum amazonicum、头癣小孢子菌(M.audouinii)、M.audouinii var.Langeronii、M.audouinii var.Rivalierii、M.boullardii、犬小孢子菌(M.canis)、犬小孢子菌歪斜变种(M.canis var.distortum)、库克氏小孢子菌(M.cookei)、马小孢子菌(M.equinum)、铁锈色小孢子菌(M.ferrugineum)、棕黄色小孢子菌(M.fulvum)、鸡小孢子菌(M.gallinae)、石膏状小孢子菌(M.gypseum)、矮小孢子菌(M.nanum)、生色小孢子菌(M.persicolor)、早熟小孢子菌(M.praecox)、葡萄状小孢子菌(M.racemosum)、范布瑞西米氏小孢子菌(M.vanbreuseghemii Mucor javanicus)、M.pusillus、M.plumbeus、M.racemosus、M.hiemalis、星状诺卡氏菌(Nocardia asteroides)、巴西诺卡氏菌(N.brasiliensis)、豚鼠耳炎诺卡氏菌(N.otitidiscaviarum)、黄灰青霉(Penicillium aurantiogriseum)、短密青霉(P.brevicompactum)、产黄青霉(P.chrysogenum)、沙门氏柏干酪青霉(P.camemberti)、指状青霉(P.digitatum)、柑桔青霉(P.citrinum)、普通青霉(P.commune)、棒青霉(P.corylophilum)、皮落青霉(P.crustosum)、圆弧青霉(P.cyclopium)、扩展青霉(P.expansum)、绳状青霉(P.funiculosum)、平滑青霉(P.glabrum)、灰绿青霉(P.glaucum)、灰棕黄青霉(P.griseofulvum)、意大利青霉(P.italicum)、马尼弗氏青霉(P.marneffei)、纳地青霉(P.nalgiovense)、P.nordicum、点青霉(P.notatum)、徘徊青霉(P.palitans)、变紫青霉(P.purpurrescens)、产紫青霉(P.purpurogenum)、奥尔森氏青霉(P.olsonii)、P.oryzae、娄格法尔特氏青霉(P.roqueforti)、变幻青霉(P.variabile)、鲜绿青霉(P.viridicatum)、疣孢青霉(P.verrucosum)、金合欢毕赤酵母(Pichia acaciae)、P.amylophilia、P.ciferrii,巴斯德毕赤酵母(P.pastoris)、P.alni、美国毕赤酵母(P.Americana)、P.amethionina、红橡胶树毕赤酵母(P.angophorae)、安格斯毕赤酵母(P.angusta)、异常毕赤酵母(P.anomala)、P.antillensis、P.barkeri、P.besseyi、异落毕赤酵母(P.bimundalis)、双孢毕赤酵母(P.bispora)、P.bovis、P.cactophila、加拿大毕赤酵母(P.Canadensis)、P.capsulata、P.caribaea、P.castillae、钱巴德氏毕赤酵母(P.chambardii)、荷兰毕赤酵母(P.delftensis)、P.deserticola、P.dryadoides、P.euphorbiae、P.euphorbiiphila、费比恩毕赤酵母(P.fabianii)、P.faecalis、粉状毕赤酵母(P.farinose)、发酵毕赤酵母(P.fermentans)、P.finlandica、泌液毕赤酵母(P.fluxuum)、P.galaeiformis、P.glucozyma、季也蒙毕赤酵母(P.guilliermondii)、P.hampshirensis、甲虫毕赤酵母(P.haplophila)、P.heedii、P.heimii、P.henricii、P.holstii、P.inositovora、杰丁毕赤酵母(P.jadinii)、P.japonica、克鲁弗利氏毕赤酵母(P.kluyveri)、P.kodamae、P.lynferdii、P.maganishii、中型毕赤酵母(P.media)、膜璞毕赤酵母(P.membranifaciens)、甲醇毕赤酵母(P.methanolica)、P.methylivoria、P.mexicana、P.meyerae、P.minuta、P.mississippiensis、P.nakasei、P.nakazawae、挪威毕赤酵母(P.norvegensis)、P.oezlemii、P.ofunaensis、奥默列氏毕赤酵母(P.ohmeri)、指甲毕赤酵母(P.onychis)、P.opuntiae、P.petersonii、P.philodendri、P.philogaea、皮杰普氏毕赤酵母(P.pijperi)、P.pini、P.populi、P.pseudocactophila、栎毕赤酵母(P.quercuum)、P.rabaulensis、罗丹纳毕赤酵母(P.rhodanensis)、柳毕赤酵母(P.salicaria)、棘胫小蠹毕赤酵母(P.scolyti)、赛沟毕赤酵母(P.segobiensis)、森林毕赤酵母(P.silvicola)、斯巴达克毕赤酵母(P.spartinae)、树干毕赤酵母(P.stipitis)、法国斯特拉斯堡毕赤酵母(P.strasburgensis)、亚膜汉逊酵母(P.subpelliculosa)、P.sydowiorum、P.tannicola、P.thermotolerans、帽孢毕赤酵母(P.toletana)、喜海藻糖毕赤酵母(P.trehalophila)、P.triangularis、P.veronae、威克曼氏毕赤酵母(P.wickerhamii)、P.xylosa、疏绵状嗜热丝孢菌(Thermomyces lanuginose)、无根根霉(Rhizopus arrhizus)、戴列马根霉(R.delemar)、雪白根霉(R.niveus)、米根霉(R.oryzae)、无接合孢子根霉(R.azygosporus)、小孢根霉(R.microsporus)、希伯来根霉(R.schipperae)、匍枝根霉(R.stolonifer)、米黑根毛霉(Rhizomucor miehei)、Saccharomycesbarnettii、巴杨氏糖酵母(S.bayanus)、S.castellii、酿酒糖酵母(S.cerevisiae)、大连糖酵母(S.dairenensis)、微小糖酵母(S.exiguous)、奇异糖酵母(S.paradoxus)、巴斯德酵母(S.pastorianus)、S.rosinii、S.servazii、S.spencoerorum、S.transvaalensis、单孢糖酵母(S.unisporus)、拜烈氏糖酵母(S.bailii)、链霉菌属(Streptomyces spp.)、阿萨希丝孢酵母(Trichosporon asahii)、星状丝孢酵母(T.asteroids)、白吉利氏丝孢酵母(T.beigelii)、T.coremiiforme、皮状丝孢酵母(T.cutaneum)、T.faecale、T.gracile、皮瘤丝孢酵母(T.inkin)、粘性丝孢酵母(T.mucoides)、卵形丝孢酵母(T.ovoides)、茁芽丝孢酵母(T.pullulans)、双孢接合糖酵母(Zygosaccharomyces bisporus)、Z.cidri、发酵接合糖酵母(Z.fermantati)、弗罗棱接合糖酵母(Z.florentinus)、蜂蜜接合糖酵母(Z.mellis)、小椭圆接合糖酵母(Z.microellipsoides)、Z.mrakii、鲁氏接合糖酵母(Z.rouxii)。
本发明的方法中特别优选使用的羧酸酯水解酶为选自以下的酶:获自疏绵状嗜热丝孢菌(Thermomyces lanuginosus)的脂肪酶(入藏号(accession number)O59952)、获自南极假丝酵母(Candida Antarctica)的脂肪酶A和B(入藏号P41365)、和获自米黑毛霉(Mucor miehei)的脂肪酶(入藏号P19515)、获自Rhizomucor javanicus(入藏号S32492)的脂肪酶、获自米根霉(Rhizopus oryzae)的脂肪酶(入藏号P61872)、获自皱褶假丝酵母(Candida rugosa)的脂肪酶(入藏号P20261、P32946、P32947、P3294和P32949)、获自雪白根霉(Rhizopus niveus)的脂肪酶(入藏号P61871)、获自沙门氏柏干酪青霉(Penicillium camemberti)的脂肪酶(入藏号P25234)、获自黑色曲霉(Aspergillus niger)的脂肪酶(ABG73613、ABG73614和ABG37906)和获自圆弧青霉(Penicillium cyclopium)的脂肪酶(入藏号P61869),以及在每种情况下在氨基酸水平上至少60%同源,优选至少80%同源,更优选至少90%同源,特别优选至少95%、98%或99%同源的那些。关于同源性可以参考上述定义。
商业上的实例以及本发明的方法中同样优选地使用的羧酸酯水解酶为商购产品Lipozyme TL IM、Novozym 435、Lipozyme IM 20、Lipase SP382、Lipase SP525、Lipase SP523(都是Novozymes A/S,Bagsvaerd,Denmark的商品)、Chirazyme L2、Chirazyme L5、Chirazyme L8、Chirazyme L9(都是RocheMolecular Biochemicals,Mannheim,Germany的商品)、和Lipase M“Amano”、Lipase F-AP 15“Amano”、Lipase AY“Amano”、Lipase N“Amano”、Lipase R“Amano”、Lipase A“Amano”、Lipase D“Amano”、Lipase G“Amano”(都是Amano,Japan的商品)。
优选地,生物催化剂以无水形式或部分水合的形式使用。其可以固定化地使用或以冷冻干产物的形式使用。可以用于固定化的载体是惰性的有机或无机载体。优选地使用的惰性载体或在酶的固定化形式中存在的惰性载体是具有以下粒径分布的那些微粒载体:其中至少90%的颗粒具有10-5000μm的粒径,优选具有50μm-2000μm的粒径。可以特别地使用的有机载体是包括以下物质或由以下物质组成的那些:聚丙烯酸酯、聚甲基丙烯酸酯、聚乙烯基苯乙烯、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共聚物、聚丙烯、聚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TFE和/或其他聚合物。根据待固定化的酶,可以特别地使用酸性或碱性离子交换树脂例如Duolite A568、Duolite XAD761、Duolite XAD 1180、Duolite XAD 7HP、Amberlite IR 120、Amberlite IR400、Amberlite CG 50、Amberlyst 15(都为Rohm and Haas的产品)或Lewatit CNP 105和Lewatit VP OC 1600(Lanxess,Leverkusen,Germany的产品)作为载体材料。可以使用的无机载体为本领域中已知的氧化物和/或陶瓷载体。特别地,可以使用的无机载体为例如硅藻土、沸石、硅石、可控孔度玻璃(CPG)或其他载体,例如L.Cao,“Carrier-bound Immobilized Enzymes:Principles,Application and Design”,Wiley-VCH:2005,Weinheim,Germany中描述的那些。在酶的固定化形式中存在的惰性载体或用于产生酶的固定化形式所用的惰性载体特别优选地由聚乙烯基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酯或聚丙烯酸酯组成。
根据本发明,在颗粒上的固定化可能为共价地或非共价地,优选为非共价地。对于非共价地固定化,载体可以使用例如酶的水溶液温育或浸渍,所述酶的水溶液可以任选地包含其他成分例如无机盐或洗涤剂。该温育/浸渍可以在例如0℃-50℃的温度下进行,优选在0℃-40℃的温度下进行。温育/浸渍优选地在几分钟至若干小时的时间段内进行。可以通过使用用于蛋白质测定的常规方法测定溶液中的酶的浓度,从而跟踪温育的进展。在达到期望的固定化程度之后,可以优选地使用水洗涤载体并且任选地干燥。
也可以以静止细胞的形式或以干的形式使用包含合适的生物催化剂的全细胞,优选地通过现有技术的方法透化。
根据本发明,生物催化剂与所用的底物的定量比可以为0.01%(w/w)至300%(w/w)。优选的质量比由在相应反应条件下的生物催化剂的比活性得出(特别地取决于底物、其浓度、溶剂和反应温度)。根据这些参数,优选的生物催化剂的量是使得可以在1-96小时,优选8-24小时的时期内使反应物完全转化的量。基于前体的总质量,所使用的生物催化剂的量优选在1%(w/w)-100%(w/w)的范围内,特别优选在1%(w/w)-50%(w/w)的范围内,特别是在1%(w/w)-20%(w/w)的范围内。
在具体的实施方案中,回收生物催化剂。
根据本发明,在酶促反应开始时存在的反应物溶性鞘脂与羧酸酯的摩尔比可以为1∶10至10∶1。就此而言,术语“摩尔比”指溶性鞘脂胺与酰基供体羧酸酯基团的摩尔比。优选使用1∶3-3∶1的量的比例。特别优选使用1∶1.4-1.4∶1的量的比例,特别是等摩尔比例的量。
反应物可以以不包含其他增溶剂的熔融状态存在,或者可以溶解于或混悬于有机溶剂中。反应优选在有机溶剂中进行。特别适合的溶剂是在20℃至130℃的温度下能够以高浓度溶解反应物的那些溶剂。已证明的特别适合的实例(不限于这些溶剂)是酮例如甲基异丁基酮或环己酮,空间位阻的仲醇例如2-丁基-1-辛醇、甲基环己醇、1-甲氧基-2-丙醇、2,3-丁二醇2-辛醇、双丙酮醇、2-甲基-2-丁醇,空间位阻的酯例如乙酸4-叔丁基环己基酯、乙酸2-乙基己基酯、乙酸环己基酯,和醚例如1,4-二氧六环、四氢呋喃和Varonic APM(Evonik Goldschmidt GmbH,Essen,Germany)。已被证明不适合的溶剂是被生物催化剂以显著的活性转化的那些溶剂,特别是酯。在使用植物鞘氨醇作为前体并使用丁酸乙酯的反应中,除期望的产物以外,可能例如检测显著量的N-丁酰植物鞘氨醇和与所使用的酰基供体的酯交换反应产物(例如硬脂酸甲酯)。使用乙酸丁酯时也是如此(形成N-乙酰基植物鞘氨醇和酰基供体丁基酯)。
反应优选在无水条件下进行,无水条件的定义为通过Karl Fischer方法测定的水含量不超过0.100M,优选不超过0.010M,且特别优选最大值为0.005M。
高底物浓度对于反应速率是特别有利的。当转化率高时由此产生高的产物浓度,但出人意料地是当转化率高时对于酶活性没有负面作用。由于在酶促反应中常常观察到产物抑制作用,因此这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出人意料的。此外,已出人意料地发现从反应混合物中除去一种反应产物(神经酰胺或醇)对于获得非常高的定量转化而言不是绝对必需的。根据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Le Chatelier的理论,这对于本发明的平衡反应而言应该是期望的。现有技术(WO94/26919,Gist-Brocades)的仅67-78%的反应转化率导致对其必要性的期望。然而,根据本发明,可以在更低的底物浓度下有效地反应。
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对于各反应物,反应开始时优选的反应物浓度为0.01M-3M,特别是0.2M-2M,特别优选是0.5M-1.5M。
对于反应温度,已发现特别适合的温度是底物可以均匀地溶解在溶剂中的那些温度。就此而言,已证明20℃-130℃的反应温度是有利的。特别地,在高温下,由于颜色变化,需要对反应混合物进行小心的脱气。然而,已出人意料地发现,在100℃及以下的反应温度下这类预防措施是不需要的。因此,反应温度优选40℃-90℃,且特别优选70℃-85℃。
反应优选在小于1巴的压力下进行,优选在小于0.5巴的压力下进行,特别优选在小于0.05巴的压力下进行。
反应可以在间歇过程(搅拌容器)中进行,或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连续地或半连续地进行。特别地,人们认为在间歇过程中,生物催化剂的失活率高。在这里应注意的是由于通过搅拌产生的机械应力而导致的生物催化剂的机械破坏,以及伴随由反应物和溶剂导致的失活作用的生物催化剂的热失活。这种作用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已知的,并且文献中公开了适当的补救措施。因此,例如当在搅拌过程中发生生物催化剂的机械磨损时,可以通过使用固定床而将其避免。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其他反应器种类也同样适于避免机械上的酶失活。
在使用酯作为酰基供体时,还预期生物催化剂将会被释出的醇化学地失活(例如:Y.Yoshida等,J.Biosci.Bioeng.,2006,102(1),66-68)。用于避免这种失活的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并且包括例如通过蒸馏或使用膜方法而从反应混合物中除去醇。然而,已出人意料地发现,即使不使用上述方法,也可以将生物催化剂重复使用若干次而没有活性的显著损失。
现有技术中描述的所有方法的共同点在于所得的产物是鞘脂和高比例的(高至全部产物的19%)的相应的N,O-二酰化产物的组合物。这些组合物完全不能用于化妆品组合物中,这例如是由于N,O-二酰化产物的比例不少于5%。已另外出人意料地发现,在本发明的方法中,仲胺官能团的酰胺化明显地优先于醇官能团之一的酯化。而应当预期的是相反的行为,特别是优先伯(也就是说空间上容易接近的)醇官能团。现有技术(WO94/26919,Gist-Brocades)描述了相似的情形:在使用细菌脂肪酶时并且甚至在酰基供体相对于植物鞘氨醇而言为60%摩尔过量的情况下,其中获得的反应产物包含显著比例的N,O-二酰化产物(单酰化产物∶二酰化产物>1∶5)。
相反,在本发明的方法中可以显示出,只要反应混合物中仍然存在溶性鞘脂,则即使在酰基供体相对于溶性鞘脂而言为3.6倍过量的情况下,仍没有显著的二酰化作用。仅在溶性鞘脂已被完全转化为鞘脂的情况下才可能检测到缓慢的酯化反应活性。在以化学计量使用溶性鞘脂和酰基供体的情况下,几乎观察不到上述的不期望的副反应。
因此本发明涉及即使以酶促反应的粗产物形式也能够获得特别纯的N-酰基植物鞘氨醇的方法。式I的目标化合物的转化率优选为大于80%,特别优选大于85%,更特别优选大于90%的理论上预期的转化率。
本发明的方法还适于制备包含式I的化合物以及0.001-19质量%,优选0.005-19质量%,特别优选0.01-5质量%的相应的N,O-二乙酰化产物的组合物。
因此,本发明还涉及使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包含式I的化合物以及0.001-19质量%,优选0.005-19质量%,特别优选0.01-5质量%的相应的N,O-二乙酰化产物的组合物。
本发明还涉及使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鞘脂。
本发明还涉及用于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鞘脂的方法。由于鞘脂的有利的物理性质,可以通过结晶/沉淀而容易地自反应溶液中分离鞘脂,并且因此已然很高的粗产物的纯度可以以简单的方式而进一步提高。
本发明的鞘脂和组合物特别适于制备化妆品和药物配制物。因此,本发明还涉及包含本发明的至少一种鞘脂和/或本发明的一种组合物的化妆品或药物配制物。
在下文详述的实施例中以实例的方式对本发明进行描述,而无意将本发明限于实施例中所提及的实施方案,本发明的应用范围由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得出。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是实施例的一部分:
图1:植物鞘氨醇与3.4倍过量的酰基供体的酶促反应过程。
图2:植物鞘氨醇与硬脂酸甲酯的酶促反应过程的比较。三角形:有额外的N-硬脂酰植物鞘氨醇,正方形:没有额外的N-硬脂酰植物鞘氨醇。
图3:生物催化剂的再循环:相关循环的初始活性以黑色表示,24h后的产率以阴影线表示。
图4:在各种溶剂中植物鞘氨醇与硬脂酸甲酯的酶促反应的时间-转化率曲线。
图5:使用三硬脂酸甘油酯作为酰基供体的神经酰胺III酶促合成过程。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实施例1:PS硫酸盐的去质子化
将100g的植物鞘氨醇硫酸盐(Cosmoferm,Delft,NL)混悬于55℃下600g甲醇中,与46g甲醇钠混合,并在55℃下搅拌150分钟。然后,将混悬液热过滤,并将滤液浓缩。将浅米色的固体(78g)用于进一步的实验。
实施例2:对商购的脂肪酶的酰胺化反应性进行筛选
在植物鞘氨醇(获自实施例1)和硬脂酸甲酯(各自为1M)在二氧六环(11ml)中的等摩尔溶液中,将0.35g(5%w/w)表1中列出的各真菌脂肪酶混悬并在80℃下震荡72h。然后,热过滤出生物催化剂,通过气相色谱分析滤液。
表1:对于各种酵母或真菌脂肪酶用作植物鞘氨醇的
N-酰化反应催化剂的适用性的研究
将获自南极假丝酵母的脂肪酶B用于进一步的实验。
实施例4:阴性对照
为了将植物鞘氨醇与酰基供体的任何可能的未催化的反应排除,在80℃下以0.2M的浓度将植物鞘氨醇溶于硬脂酸甲酯,并温育4h。随后的气相色谱分析未显示任何显著的(可定量的)转化。
实施例5:与植物鞘氨醇硫酸盐反应
为了证明需要将植物鞘氨醇硫酸盐去质子化,进行了以下的对比实验:将8.18g的植物鞘氨醇硫酸盐和6.72g的硬脂酸甲酯混悬于15mL的80℃的二氧六环中,并与0.16g的Novozym 435混合。在4小时的温育搅拌后,通过气相色谱对反应混合物进行分析。仅发现31.7mM的N-硬脂酰植物鞘氨醇。在加入2.4g的碳酸钠后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的对比实验中,发现368mM的N-硬脂酰植物鞘氨醇。
实施例6:酶促酰化反应的区域选择性
为了使酰基供体相对于植物鞘氨醇而言高度过量,将4.43g植物鞘氨醇溶于120℃下15.09g硬脂酸甲酯中。将该溶液与0.98g Novozym(5%w/w)混合,并在标准压力下搅拌。定期地取出样品并通过气相色谱进行分析。
如同可由反应过程(图1)识别的那样,仅在所用的植物鞘氨醇完全转化时才发生不期望的N,O-二硬脂酰植物鞘氨醇的显著积累。在1小时后,残留的植物鞘氨醇浓度为19mM时(转化率>99.5%),仍检测不到N,O-二酰化产物;仅在约5mM的低植物鞘氨醇的浓度的情况下才观察到N,O-二酰化产物的形成。此外,所述副反应的反应速率比期望的反应低25倍或更多。
实施例7:关于产物抑制的实验
为了将任何产物抑制排除,同时进行两项实验。为此目的,在每种情况下,将1.59g植物鞘氨醇与7.45g硬脂酸甲酯一起溶于80℃下25mL二氧六环中,并且在每种情况下与0.49g的Novozyme 435混合。两种反应混合物之一额外地与1.3gN-硬脂酰植物鞘氨醇(Cosmoferm,Delft,NL)混合。如两条时间-转化率曲线(图2)的比较所示,反应轨迹相同,因此可以排除任何显著的产物抑制。
实施例8:生物催化剂的可重复使用性
为了评价生物催化剂的可重复使用性,如下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将3.3g植物鞘氨醇与14.9g硬脂酸甲酯一起溶于80℃下50mL二氧六环中,通过加入0.98g Novo435使反应开始。定期地取出样品并通过气相色谱进行分析,并由其计算初始速率和转化率。24小时后,将反应批料热过滤,然后用热的(50℃)二氧六环将留下的酶洗涤三次,每次50mL。然后,如上所述,将由此回收的生物催化剂在相同的条件下再次使用。该步骤一共进行6次。
由图3可以清楚地看出,生物催化剂可以用于所述反应至少7次,而没有任何可观察到的活性的降低。
实施例9:生物催化剂的动力学参数的测定
酶促N-酰化反应的动力学参数如下测定:改变一种反应物的浓度,而另一种反应物的浓度保持不变。反应在80℃下在二氧六环中进行,在每种情况下使用相同量的酶。定期取出样品并通过气相色谱进行分析;由此确定各自的初始速率,并根据Lineweaver-Burk分析。测定的结果为植物鞘氨醇的KM值为400mM,硬脂酸甲酯的KM值为196mM。
实施例10: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在不同温度下进行酶促反应,在所有情况下使用等摩尔量的底物。在每种情况下使用的酶量为1.4%(w/w)。初始速率和4小时后的转化率的气相色谱评价的结果示于表2中。
表2:反应温度对N-硬脂酰植物鞘氨醇的酶促合成的影响。
Figure BPA00001276308100211
实施例11:使用各种溶剂
将植物鞘氨醇和硬脂酸甲酯分别以1M的浓度溶于80℃的各溶剂中,与5%(w/w)的Novozym 435混合并搅拌。定期地取出样品并通过气相色谱进行分析。如图4所示,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各个反应的转化率-时间曲线以及24h之后的转化率几乎一致。
实施例12:植物鞘氨醇与各种脂肪酸酯的酶促反应
将植物鞘氨醇和表3中所示的酰基供体分别以1M的浓度溶于80℃下的溶剂中,与5%(w/w)的Novozym 435混合并搅拌。定期地取出样品并通过气相色谱进行分析。
表3:各种酰基酯与植物鞘氨醇的酶促反应的结果。
Figure BPA00001276308100212
实施例13:产物的选择性结晶作用
将硬脂酸甲酯(734mM)和植物鞘氨醇(146nM)溶于80℃下的2-甲基-2-丁醇中,与5%(w/w)的Novozym 435混合并在80℃下搅拌20h。随后,将酶热过滤出,将澄清的起始溶液在45℃下恒温(temperature conditioned)过夜。将沉淀的固体滤出,滤液和滤渣通过气相色谱进行分析。由表4可见,即使在存在高度过量的底物的情况下,分级沉淀仍使得可以实现对期望的产物的选择性富集。
表4:反应产物从反应混合物的选择性沉淀的结果
(数据:GC面积百分比)
                                               
          硬脂酸甲酯  植物鞘氨醇碱  CerIII
                                               
起始溶液  69.3        0.14          30.5
滤液      90.1        0.1           9.8
沉淀      5.0         0.08          94.9
实施例14:三硬脂酸甘油酯作为酰基供体
使用甘油三酯(三硬脂酸甘油酯)作为酰基供体进行酶促反应。将0.5g的Novozym 435加入5.4g植物鞘氨醇和5g三硬脂酸甘油酯在17g二氧六环中的80℃下的溶液中,并在大气压下搅拌。定期地取出样品并通过气相色谱进行分析。
由图5可以清楚看到,酰基供体的完全转化是可能的。由气相色谱分析出人意料地发现,没有观察到显著量的中间产物偏甘油酯(二硬脂酸甘油酯或单硬脂酸甘油酯)。
实施例15:由植物鞘氨醇硫酸酯一锅合成N-硬脂酰植物鞘氨醇
将100g植物鞘氨醇硫酸酯(Cosmoferm,Delft,NL)混悬于55℃下的100mL的MIBK(甲基异丁基酮)中,与46g甲醇钠混合,并在55℃下搅拌180分钟。随后,加入73.3g硬脂酸甲酯和5g的Novo435。将由此获得的混悬液在80℃下搅拌36小时,并将其热过滤。将澄清的滤液在室温下静置4小时,并将沉淀出的澄清的浅米色固体(122.3g的N-硬脂酰植物鞘氨醇,纯度>97%)滤出。
实施例16:固定床中的试验批次
将207.8g的植物鞘氨醇硫酸盐与108.04g的NaOCH3溶液(甲醇中,25%浓度)一起混悬于55℃下的500mL的MIBK中,并随后通过压滤机热转移至固定床反应器中,并与149.3g的硬脂酸甲酯混合。所述固定床包含17.8g的Novozyme 435。将整个反应器恒温至80℃。反应混合物以约25ml min-1的泵送速率流过固定床。施加0.8巴的负压以除去过量的甲醇。24小时后,充氮气将反应器排空,将反应溶液在室温下静置过夜。将沉淀出的固体滤出(287.1g的N-硬脂酰植物鞘氨醇,纯度98.7%)。

Claims (25)

1.生物催化制备通式I的鞘脂的方法
Figure FPA00001276308000011
式I
所述方法通过使通式II的溶性鞘脂
Figure FPA00001276308000012
式II,
与通式III的羧酸酯反应而进行,
Figure FPA00001276308000013
式III,
其中R1表示具有2至55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化的烷基链,任选地包含一个或多个重键和/或芳环或杂芳环,任选地插入有氧原子或酯或酰胺官能团且任选地被选自烷基、羟基、酮或胺基团的至少一种其它基团所取代,
R2表示H、磷酸胆碱、乙醇胺、丝氨酸或糖,
X表示CH=CH、CH2-CH2或CH2-HCOH,
R3表示支化的或非支化的烷基基团,其具有1-12个碳原子且任选被至少一个基团-OR4取代,
其中R4独立地为选自H和-C(O)R1的相同或不相同的基团,其中R1如上所定义,
其特征在于,所用的生物催化剂包括属于酶分类E.C.3.1.1的至少一种羧酸酯水解酶,所述羧酸酯水解酶选自:
能够从真菌类生物体分离的属于酶分类E.C.3.1.1的羧酸酯水解酶,和
与能够从真菌类生物体分离的上述羧酸酯水解酶在氨基酸水平上至少80%同源的属于酶分类E.C.3.1.1的羧酸酯水解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R3为具有1-4个碳原子的未取代的烷基基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式III的羧酸酯为多元醇与至少一种酸R1COOH的全酯或偏酯。
4.如权利要求1-3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酶促反应之前,通过溶性鞘脂的酸加成产物的去质子化而制备所述溶性鞘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溶性鞘脂的酸加成产物的去质子化和生物催化制备之间进行过滤步骤。
6.如权利要求1-3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生物催化过程中,通过溶性鞘脂的酸加成产物的去质子化而制备所述溶性鞘脂。
7.如权利要求4-6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溶性鞘脂的羧酸羧酸盐、硫酸盐、磷酸盐、硝酸盐、碳酸盐、氢氧化物或卤化物用作所述溶性鞘脂的酸加成产物。
8.如权利要求4-7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有机碱或无机碱用于去质子化。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在质子化之后不会释出任何水的碱。
10.如权利要求8或9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碱金属醇盐作为碱。
11.如权利要求8-10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性鞘脂的酸加成产物与所述碱的摩尔比为10∶1至0.05∶1。
12.如权利要求1-11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真菌类生物体选自以下组中:曲霉属、平脐蠕孢属、念珠菌属、镰孢属、地丝菌属、腐质霉属、小孢子菌属、毛霉属、毕赤酵母属、嗜热丝孢菌、青霉属、根霉属、根毛霉属、小孢子菌属、毛霉属、诺卡氏菌属、糖酵母属、链霉菌属、嗜热丝孢菌、丝孢酵母属、接合糖酵母属。
13.如权利要求1-12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前体的总质量,所用的生物催化剂的量为1%(w/w)至100%(w/w)。
14.如权利要求1-13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回收所述生物催化剂。
15.如权利要求1-14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酶促反应开始时,反应物以溶性鞘脂与羧酸酯的摩尔比例为1∶10至10∶1的比例存在。
16.如权利要求1-15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在有机溶剂中进行。
17.如权利要求1-16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在无水条件下进行,无水条件的定义为通过Karl Fischer方法测定的水含量不超过0.1M。
18.如权利要求1-17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各反应物,反应开始时的各反应物浓度为0.01M至3M。
19.如权利要求1至18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温度在20℃和130℃之间。
20.如权利要求1-19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在小于1巴的压力下进行。
21.如权利要求1-20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式I的目标化合物的转化率为大于80%的理论预期转化率。
22.如权利要求1-21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得包含式I的化合物以及0.001-19质量%的相应的N,O-二乙酰化产物的组合物。
23.通过如权利要求1-21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的鞘酯。
24.通过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制备的包含式I的化合物以及0.001-19质量%的相应的N,O-二乙酰化产物的组合物。
25.包含至少一种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鞘酯和/或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一种组合物的化妆品或药物配制物。
CN200980121817.1A 2008-06-13 2009-05-22 使用真菌脂肪酶和脂肪酸烷基酯通过溶性鞘脂的酶促n-酰化反应制备鞘脂的方法 Active CN10205704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08002409.0 2008-06-13
DE102008002409A DE102008002409A1 (de) 2008-06-13 2008-06-13 Enzymatische Synthese von Sphingolipiden
PCT/EP2009/056206 WO2009150022A2 (de) 2008-06-13 2009-05-22 Enzymatische synthese von sphingolipide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57049A true CN102057049A (zh) 2011-05-11
CN102057049B CN102057049B (zh) 2014-10-01

Family

ID=412792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21817.1A Active CN102057049B (zh) 2008-06-13 2009-05-22 使用真菌脂肪酶和脂肪酸烷基酯通过溶性鞘脂的酶促n-酰化反应制备鞘脂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8647848B2 (zh)
EP (1) EP2283143B1 (zh)
JP (1) JP5647109B2 (zh)
KR (1) KR101586516B1 (zh)
CN (1) CN102057049B (zh)
DE (1) DE102008002409A1 (zh)
WO (1) WO2009150022A2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06336A (zh) * 2018-10-17 2019-01-15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一种发酵法从米糠中制备神经酰胺的方法
CN110317840A (zh) * 2018-03-29 2019-10-11 赢创德固赛有限公司 制备鞘脂的方法
CN114650876A (zh) * 2019-09-11 2022-06-21 科莱恩产品 (德国) 公司 纯化含有至少一种鞘脂的液体组合物的方法
CN115433100A (zh) * 2022-08-05 2022-12-06 深圳市迪克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含共轭羧酸的神经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6218877A (zh) * 2023-04-28 2023-06-06 昆明理工大学 三七WRKY转录因子PnWRKY12的应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8002409A1 (de) 2008-06-13 2009-12-17 Evonik Goldschmidt Gmbh Enzymatische Synthese von Sphingolipiden
JP5575718B2 (ja) * 2011-09-13 2014-08-20 花王株式会社 N−アシルアミノトリオールの製造法
US9403760B2 (en) * 2013-03-14 2016-08-02 Avanti Polar Lipids, Inc. Compounds
EP2949214A1 (en) 2014-05-26 2015-12-02 Evonik Degussa GmbH Methods of producing rhamnolipids
ES2832555T3 (es) 2017-03-27 2021-06-10 Evonik Operations Gmbh Procedimiento y producto para la preparación de formulaciones con contenido en ceramida
CN106978452B (zh) * 2017-04-24 2021-09-03 浙江工商大学 一种生物法合成曲酸月桂酸单酯的方法
US20240092728A1 (en) * 2021-01-06 2024-03-21 Evonik Operations Gmbh Hydroxy-substituted sphingolipids
KR102423002B1 (ko) * 2021-02-17 2022-07-21 주식회사 엘씨에스바이오텍 신규 세라마이드, 그의 제조방법 및 그의 용도
KR20230053777A (ko) * 2021-10-14 2023-04-24 주식회사 비제이바이오켐 세라마이드 화합물의 제조방법
KR20230070885A (ko) 2021-11-15 2023-05-23 주식회사 아데니스 수율이 증가된 세라마이드의 제조방법 및 그로부터 제조된 세라마이드
WO2023156605A1 (en) 2022-02-21 2023-08-24 Carbocode S.A. Sphingolipid production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4026919A1 (en) * 1993-05-06 1994-11-24 Gist-Brocades N.V. Enzymatic synthesis of ceramides and hybrid ceramides
WO1997009307A1 (en) * 1995-09-01 1997-03-13 Gist-Brocades B.V. Retinoylamide based derivatives of sphingoid bases
WO2006002909A2 (en) * 2004-06-29 2006-01-12 Jadolabs Gmbh Sphingolipids against pathological processes in lipid rafts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23133A (en) * 1986-12-12 1991-06-11 The Lubrizol Corporation Acid sensor
EP0633875B1 (en) 1992-04-03 1997-01-02 Gist-Brocades N.V. Selective n-acylation of amino alcohols
JP4255621B2 (ja) 1998-05-14 2009-04-15 コスモフェルム ベスローテン フェンノートシャップ アミノアルコールのアシル化方法
US6835853B2 (en) * 2001-10-31 2004-12-28 Synthon Bv Process for resolution of tamsulosin and compounds, compositions, and processes associated therewith
US6844460B2 (en) * 2003-01-03 2005-01-18 Dow Corning Corporation Method of making mercaptoalkylalkyldialkoxysilanes
FR2855823B1 (fr) * 2003-06-03 2007-09-21 Biochimie Appliquee Soc Nouveaux composes de type ceramide, leur procede de synthese, et compositions cosmetiques et/ou pharmaceutiques en contenant
DE102008004726A1 (de) * 2008-01-16 2009-07-23 Evonik Goldschmidt Gmbh Verfahren zur enzymatischen Herstellung von Carbonsäureestern
DE102008002409A1 (de) 2008-06-13 2009-12-17 Evonik Goldschmidt Gmbh Enzymatische Synthese von Sphingolipiden
DE102008002410A1 (de) 2008-06-13 2009-12-17 Evonik Goldschmidt Gmbh Enzymatische Synthese von Sphingolipiden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4026919A1 (en) * 1993-05-06 1994-11-24 Gist-Brocades N.V. Enzymatic synthesis of ceramides and hybrid ceramides
WO1997009307A1 (en) * 1995-09-01 1997-03-13 Gist-Brocades B.V. Retinoylamide based derivatives of sphingoid bases
WO2006002909A2 (en) * 2004-06-29 2006-01-12 Jadolabs Gmbh Sphingolipids against pathological processes in lipid rafts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TSUKASA TAKANAMI ET AL.,: "Chemo-enzymatic short-step total synthesis of symbioramide", 《TETRAHEDRON LETTERS》 *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17840A (zh) * 2018-03-29 2019-10-11 赢创德固赛有限公司 制备鞘脂的方法
CN110317840B (zh) * 2018-03-29 2024-03-08 赢创运营有限公司 制备鞘脂的方法
CN109206336A (zh) * 2018-10-17 2019-01-15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一种发酵法从米糠中制备神经酰胺的方法
CN109206336B (zh) * 2018-10-17 2021-06-29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一种发酵法从米糠中制备神经酰胺的方法
CN114650876A (zh) * 2019-09-11 2022-06-21 科莱恩产品 (德国) 公司 纯化含有至少一种鞘脂的液体组合物的方法
CN115433100A (zh) * 2022-08-05 2022-12-06 深圳市迪克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含共轭羧酸的神经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6218877A (zh) * 2023-04-28 2023-06-06 昆明理工大学 三七WRKY转录因子PnWRKY12的应用
CN116218877B (zh) * 2023-04-28 2023-11-24 昆明理工大学 三七WRKY转录因子PnWRKY12的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9150022A3 (de) 2010-04-29
US8647848B2 (en) 2014-02-11
EP2283143B1 (de) 2017-12-27
JP2011522550A (ja) 2011-08-04
KR20110019368A (ko) 2011-02-25
EP2283143A2 (de) 2011-02-16
KR101586516B1 (ko) 2016-01-18
WO2009150022A2 (de) 2009-12-17
DE102008002409A1 (de) 2009-12-17
CN102057049B (zh) 2014-10-01
US20110077302A1 (en) 2011-03-31
JP5647109B2 (ja) 2014-1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57049A (zh) 使用真菌脂肪酶和脂肪酸烷基酯通过溶性鞘脂的酶促n-酰化反应制备鞘脂的方法
CN102057050A (zh) 使用脂肪酶和脂肪酸甘油酯通过溶性鞘脂的酶促n-酰化反应制备鞘脂的方法
EP2080807B1 (de) Verfahren zur enzymatischen Herstellung von Carbonsäureestern
Torres et al. Part III. Direct enzymatic esterification of lactic acid with fatty acids
EP1926822B1 (en) Biocatalytic manufacturing of (meth)acrylic esters
WO2001038553A1 (fr) Fabrication d'alcool ester inferieur d'acide gras
US5610040A (en) Enzymatic synthesis of ceramides and hybrid ceramides
JP3072022B2 (ja) ジグリセリドの製造法
CN113684230A (zh) 一种酶法制备结构脂的方法
WO2011149938A2 (en) PREPARATION OF (3aS,7aR)-HEXAHYDROISOBENZOFURAN-1(3H)-ONE BY CATALYZED BIOLOGICAL RESOLUTION OF DIMETHYL CYCLOHEXANE-1,2-DICARBOXYLATE
US20060074259A1 (en) Process for the enzymatic synthesis of pyroglutamic esters
Roenne et al. Lipase‐catalyzed esterification of lactic acid with straight‐chain alcohols
Krause et al. Chemically and enzymatically catalyzed synthesis of C6–C10 alkyl benzoates
KR20150063527A (ko) 지방산 에스테르의 효소적 합성을 위한 3-단계 방법
KR20230070885A (ko) 수율이 증가된 세라마이드의 제조방법 및 그로부터 제조된 세라마이드
KR102565303B1 (ko) 무용매 조건 하에서 고정화 효소를 이용한 에틸헥실 지방산 에스터의 합성방법
Yilmaz Combining the bioimprinting technique with lipase immobilization for interesterification
Zhang et al. Efficient lipase-catalyzed synthesis of ceramide III series compounds in an eco-friendly solvent
Lohith Enzymatic synthesis of selected amino acid esters of sugars
Bianchi et al. Selective enzymatic hydrolysis of aromatic diesters using esterase from Brevibacterium imperiale B222
JP5358802B2 (ja) 新規な希少糖脂肪酸ジエステルの製造方法
JP2007252269A (ja) アシルグリセロールの製造方法
Misra et al. Efficient 1–5 regioselective acylation of primary hydroxyl groups of fermentative derived xylitol catalyzed by an immobilized Pseudomonas aeruginosa lipas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EVONIK DEGUSSA GMBH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EVONIK GOLDSCHMIDT GMBH

Effective date: 20150130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130

Address after: essen

Patentee after: Evonik Degussa GmbH

Address before: essen

Patentee before: Evonik Goldschmidt GmbH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Essen, Germany

Patentee after: Evonik Operations Limited

Address before: Essen, Germany

Patentee before: EVONIK DEGUSSA GmbH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