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56723A - 固紧织物模制衬垫 - Google Patents

固紧织物模制衬垫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56723A
CN102056723A CN2009801219013A CN200980121901A CN102056723A CN 102056723 A CN102056723 A CN 102056723A CN 2009801219013 A CN2009801219013 A CN 2009801219013A CN 200980121901 A CN200980121901 A CN 200980121901A CN 102056723 A CN102056723 A CN 1020567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portion
liner
fabric
magnetic
adhes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2190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斯蒂芬·J·劳伦斯
迈克尔·希娜
丹尼尔·L·詹曾
斯蒂芬妮·吉拉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elcro Industries BV
Original Assignee
Velcro Industries BV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elcro Industries BV filed Critical Velcro Industries BV
Publication of CN1020567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5672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4/00Shaping by internal pressure generated in the material, e.g. swelling or foaming ; Producing porous or cellular expanded plastics articles
    • B29C44/02Shaping by internal pressure generated in the material, e.g. swelling or foaming ; Producing porous or cellular expanded plastics articles for articles of definite length, i.e. discrete articles
    • B29C44/12Incorporating or moulding on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or reinforcements
    • B29C44/14Incorporating or moulding on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or reinforcements the preformed part being a lining
    • B29C44/143Means for positioning the lining in the moul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3/00Moulds or cores;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9C33/12Moulds or cores;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incorporated means for positioning inserts, e.g. labels
    • B29C33/14Moulds or cores;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incorporated means for positioning inserts, e.g. labels against the mould wall
    • B29C33/16Moulds or cores;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incorporated means for positioning inserts, e.g. labels against the mould wall using magnetic mea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42/00Fabric [woven, knitted, or nonwoven textile or cloth, etc.]
    • Y10T442/20Coated or impregnated woven, knit, or nonwoven fabric which is not [a] associated with another preformed layer or fiber layer or, [b] with respect to woven and knit, characterized, respectively, by a particular or differential weave or knit, wherein the coating or impregnation is neither a foamed material nor a free metal or alloy lay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asting Or Compres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种织物模制衬垫包括柔性织物基部和硬化粘合剂的有界区域,其封装织物基部的纤维并且承载磁性可吸引颗粒。具有含铁颗粒且悬浮在粘合剂中的液体沉积在基部上,位于分散的选定区域,布置成对应于模制腔中的磁性衬垫保持点。该模制衬垫使用在模制泡沫物件中。该衬垫被插入模制腔中,衬垫定位成使得承载粘合剂的有界区域对齐于内部表面的磁性衬垫保持点。可起泡树脂被导入模具中并且被致使膨胀以填充模制腔并且覆盖衬垫的暴露表面,使得衬垫变成粘合至并且变成部分的由树脂形成的泡沫体。

Description

固紧织物模制衬垫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08年5月7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序列号No.61/051,245的优先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模制过程中用作插入件的织物模制衬垫。
背景技术
在诸如汽车座椅垫子的泡沫物件的模制中,织物衬垫通常在将形成该垫的起泡树脂引入之前被设置入模制腔中。该衬垫在该过程中结合至泡沫并且形成完工座椅垫的一个表面。在许多情况下,在座椅垫模制期间,通过手工定位和粘合磁性可吸引粘条(在汽车座椅泡沫垫行业公知为磁性点或“MCAs”)至该衬垫并且将对应的磁体嵌入座椅垫模制腔中,衬垫在模制腔中被保持定位。MCAs通常是小的圆形或者六边形,由包括铁屑和粘合剂衬底的涂胶材料片压模而成。
需要对模制腔内部的衬套的保持进行改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特征在于一种模制泡沫物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设置包括柔性织物基部的柔性织物模制衬垫,其具有承载硬化粘合剂的分散的有界区域,封装织物基部的纤维并且容纳磁性可吸引颗粒。将模制衬垫插入模制腔中,使得衬垫覆盖在限定一部分所述模制腔的内表面上,所述衬垫定位成使得承载硬化粘合剂的有界区域与所述模制腔的内表面上的磁性衬垫保持点对齐,由此,使所述衬垫在所述模制腔中保持定位。将可起泡树脂导引入所述模制腔;以及使得所述可起泡树脂膨胀以填充所述模制腔并且覆盖所述衬垫的露出表面,使得所述衬垫变成粘合至由所述树脂形成的泡沫体,以及变成由所述树脂形成的泡沫体的一部分。
在一些情况下,将所述衬垫嵌入形成在所述模制腔中的泡沫产品。
一些应用包括磁性检测所述磁性可吸引颗粒的位置从而将所述有界区域与所述模制腔中的磁体对齐。
在一些情况下,所述织物衬垫设置一表面,该表面具有大于硬化泡沫的表面的结构刚度。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的特征在于一种制造织物模制衬垫的方法,该方法包括:设置柔性织物衬垫基部,以及将包含磁性可吸引颗粒的粘合剂沉积在基部上的分散的有界区域中。所述有界区域布置成对应于对应模制腔中的磁性衬垫保持点。将所述沉积粘合剂硬化在所述织物上从而将所述磁性可吸引颗粒粘合至所述基部。
在一些应用中,所述粘合剂封装所述织物衬套基部的各个纤维。因为硬化粘合剂和颗粒与柔性织物衬垫形成为一体,所以柔性织物衬垫的弯折、折叠或磨损将不会将磁性可吸引颗粒从所述基部分离开。同样有利的是,有界区域基本上如同所述基部那样柔韧,从而不会将有界区域的位置或数量仅限制到所述模制腔的平表面。进一步有利的是,包括磁性可吸引颗粒的有界区域不需要伸出所述基部以上。
在一些应用中,切割所述织物衬套基部能够形成具有一外周的衬垫插入件,所述外周的形状形成为对应于已完成模制产品的所需表面覆盖层。
在一些情况下,所述织物衬套基部是多孔的,所述粘合剂穿透所述织物衬套基部至所述织物衬套基部的厚度的至少大约20%。
在一些应用中,所述粘合剂从所述基部的第一侧涂覆并且渗透所述基部以在所述基部的相对侧上形成露出表面。
在一些应用中,通过不接触印制、接触印制、涂抹、刷、丝网印刷、喷涂、雾化、注射和静态沉积其中的一种对液体进行沉积。
在一些应用中,沉积包括在分散的有界区域处抽吸出真空从而将粘合剂吸至基部。
在一些应用中,沉积包括定位磁体从而将粘合剂吸入所述基部。
在一些应用中,所述硬化包括蒸发、紫外线辐射、加热或强制对流。
一些应用包括使用磁性传感来检测所述沉积粘合剂的分散、有界区域其中的一个从而指引在所述基部中形成预定的切割。
一些应用包括通过检测形成在所述基部中的通孔,协调用于沉积的分散、有界区域和用于切割所述基部的位置。
在一些情况下,所述基部是非机制的织物。
在一些情况下,所述非机制包括聚酯纤维。
在一些情况下,所述基部是纺丝粘合针刺聚丙烯(SNP)。
在一些应用中,所述粘合剂包括水基橡胶浆乳胶、水基尿烷粘合剂涂层、腈纶基乳胶、油基乳胶、低粘性胶合剂、热熔胶合剂、熔融塑性树脂、环氧树脂胶合剂或乙烯树脂。
在一些应用中,所述沉积包括将粘合剂沉积在所述基部的两个相对面上。
一些应用包括沉积所述粘合剂以形成分散的有界区域,使得所述基部的其他区域不具有磁性可吸引颗粒。
在一些情况下,所述磁性可吸引颗粒基本上均匀地分散在沉积粘合剂上。
在一些情况下,所述沉积粘合剂从视觉上不同于所述基部。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的特征在于一种织物模制衬垫,包括:柔性织物基部,以及硬化粘合剂的有界区域,其封装所述织物基部的纤维并且承载磁性可吸引颗粒。所述有界区域布置成对应于对应模制腔中的磁性衬垫保持点。
在一些情况下,所述有界区域的坚硬度基本上不大于暴露织物基部的坚硬度。
在一些情况下,所述硬化粘合剂所包括的磁性可吸引颗粒占质量浓度的大约50%与90%之间。
在一些情况下,所述硬化粘合剂所包括的磁性可吸引颗粒占质量浓度的大约70%与85%之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硬化粘合剂存在于所述衬垫的两个相对面上。
在一些情况下,所述衬垫具有一外周,所述外周的形状形成为对应于已完成模制产品的所需表面覆盖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织物衬套基部是多孔的并且所述硬化粘合剂存在于所述织物衬套基部中,其深度到达所述织物衬套基部的厚度的至少大约20%。
在一些情况下,所述织物衬套基部是非机制的织物。
在一些情况下,所述非机制包括聚酯纤维。
在一些情况下,所述织物衬套基部采用纺丝粘合针刺聚丙烯(SNP)。
在一些情况下,所述纺丝粘合针刺聚丙烯(SNP)具有2.5-4.0oz/yd(77.5-124g/m)之间的典型材料密度。
在一些情况下,所述织物衬套基部采用聚酯毡(felt)材料。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聚酯毡材料具有10.0与15.0oz/yd(310←465g/m)之间的典型材料密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硬化粘合剂包括水基橡胶浆乳胶、水基尿烷粘合剂涂层、腈纶基乳胶、油基乳胶、橡胶浆涂料、腈纶涂料、油基涂料、低粘性胶合剂、热熔胶合剂、熔融塑性树脂、环氧树脂胶合剂或乙烯树脂。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的特征在于从与喷嘴关联的孔中清除磁性可吸引颗粒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磁性柱塞插入所述孔从而清除掉磁性可吸引颗粒的任何累积物。该柱塞可穿过经受沉积物累积的型板开口、喷嘴或其他孔。喷嘴的常规清洁有助于保持均匀的喷洒形式和稳定的沉积。该柱塞能够使用气缸进行激活并且能够在插入循环之间进行清洁。
在特定实施方式中,柱塞是直径为大约0.500(1.27cm)英寸的金属中空轴,壁厚大约1/16英寸(1.6mm)并且包含柱状稀土磁体。这些磁体安装有相对的类似磁极从而放大磁场。柱塞被插入大约0.75英寸(1.9cm)直径的模板喷嘴开口并且从型板喷嘴的内直径吸引剩余的填充铁的流体从而准备下一沉积机制循环。可使用多重连续的柱塞来清洁沿着接近清洁喷嘴的周向的圆圈等距间隔的分散的多个位置,或者一个单个柱塞可以遵循连续圆形路径,使得型板喷嘴被完全清洁和制备用于下一沉积。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的特征在于一种检测有界区域中的磁性可吸引物质的数量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使传感器通过相邻于该有界区域从而获得可与有界区域中存在的金属体积相关的读数。一种适当的传感器为KEYENCE品牌的EX-416V高速磁性场传感器,包括高精确度数字位移电感传感器。该传感器位于沉积上方的大约2mm从而检测沉积中的铁的量。该传感器连接至电子放大器,该电子放大器提供数字读数,表示与铁含量相关联的值。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的特征在于增强检测沉积材料的有界区域的位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添加发光元件至沉积材料,例如,用于在紫外线照明下进行容易地视觉检测。任何数量的发磷光或类似的发光材料可以添加从而改善在所需照明状态下的视觉检测。
例如,在一些情况下,需要使用自动装置来检测是否已经在正确的位置形成沉积。使用流体混合物中的发光粉末添加剂(这种添加剂可从中国江苏省的无锡的YaDa Special Luminous Material Co.,Ltd得到),液体沉积能够被照相机辅助装置更容易地检查到,因为发光粉末添加剂在填充金属的流体与当经受紫外线光时的基部之间产生较大的对比。
本发明的一项或多项实施例的详细内容阐述在附图和下面的说明书中。本发明的其他特征、目的和优势将根据说明书和附图以及权利要求变得清楚明了。
附图说明
图1是具有磁性保持点的模制腔的透视图。
图2是用于图1的模制腔中的织物模制衬套的一项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3是图2的织物衬套的一项实施方式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图2的织物衬套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局部剖视图。
图5示出用于制造织物衬垫的沉积系统和方法。
图6是如图5所示的磁性可吸引材料的沉积的放大视图。
图7是磁性可吸引材料的沉积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放大视图。
图8是磁性可吸引材料的沉积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放大视图。
图9是双轴向沉积台的俯视图。
图10示出根据一项应用的示意性串联工作站过程流。
各个附图中的类似附图标记表示类似的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模制腔3包括沿着内部表面的侧壁的磁性保持特征5。模制腔3的轮廓可以形成泡沫座椅垫。磁性保持点5通常是陷入模制腔3的侧壁中的磁体。
图2示出用于模制腔3的织物模制衬垫1。织物模制衬垫1包括柔性织物衬垫基部2,具有磁性可吸引的有界区域4。织物衬垫1通过磁性可吸引有界区域4与模制腔3中的对应磁性保持点5之间的磁性吸引力而被覆盖在模制腔3上以及保持在腔3中。织物衬套基部2的外周形成为对应于模制腔3的外部轮廓,织物衬垫1沿着模制腔3的中央区域定位。
织物模制衬垫1用于保持和强化形成在模制腔3中的泡沫垫。例如,在一项实施方式中,织物模制衬垫1在其安装在车辆中时变为座椅泡沫垫的底表面。织物模制衬垫1能够用于将泡沫垫粘合至一承载结构并且有助于强化该泡沫垫。
织物衬套基部2可以是能够符合于模制腔3的轮廓的柔性材料。
织物衬套基部2对于形成该泡沫垫时使用的泡沫来说可以是相对不可渗透的,使得织物衬垫1在起泡过程期间有效地粘合至座椅泡沫垫。可选择地,织物衬套基部2可以是多孔的,从而在起泡过程期间接纳泡沫,使得织物衬垫1变成部分地嵌入泡沫垫中。
继续参照图2,织物模制衬垫1的一项实施方式包括具有有界区域4的织物衬套基部2,有界区域4由硬化的粘合剂形成(图3-4),具有磁性可吸引颗粒的集中部分(图3-4)。有界区域4可以是分布点的阵列或者可形成连接的区域从而对应于任何数量的模制腔3的轮廓或特征。
例如,磁性保持点5可定位在侧壁或各个模制腔轮廓的端部、角部和边缘。织物衬垫2然后通过将有界区域4对齐并接触磁性保持点5而安装在模制腔3中。磁性保持点5能够沿着模制腔3的宽平面区域间隔开,例如,相邻于座椅泡沫垫的平顶。磁性保持点5可以在模制腔3的角部共同地更靠近地定位,使得织物衬垫2凸起(bunched)或折叠并且固紧在模制腔3的角部。可选择地,有界区域4能够限定细长或延长的区域,对应于细长或延长的磁性保持点,例如,沿着细长凹槽或沿着模制侧壁。
参照图3,基部2上的有界区域4包括硬化粘合剂6和磁性可吸引颗粒8。硬化粘合剂6能够沉积在基部2上,这是通过接触印制,包括例如,涂抹、模压、丝网印刷,或者通过无接触印制,例如,通过喷墨印制、溅射或喷洒沉积,或者通过任何其他已知的沉积方法而实现的。硬化粘合剂6封装织物基部2的纤维从而使有界区域4的颗粒8与织物衬垫1形成一体。因此,有界区域4不会容易地从基部2分离开,如先前采用的仅仅粘合至织物衬垫表面的已知MCAs那样。
在一些实施例中,有界区域4基本上不比基部2坚硬。有界区域4封装基部2的纤维或者延伸进入基部2的孔,从而在衬垫1的运输、操作或安装期间在有界区域4的区域中正常地弯折或折叠织物衬垫1时不会容易地从基部2分离开。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有界区域4布置成在安装期间为织物衬垫1提供更强硬的保持或固定。
织物衬套基部2优选为适用于模制衬垫的机织或非机织织物。合适的基部材料的实例包括纤维聚酯材料和纺丝粘合针刺聚丙烯(SNP)(spunbonded needle punched polypropylene)。大约2-4盎司/码(62-124g/m)的合适聚酯非机织材料和大约4盎司/码(124g/m)的SNP材料/平方码可从Berkley Michigan的Hanes Engineered Materials得到。另一合适基部是CelFil材料,10-16oz/yd(310-496g/m),可从墨西哥的Leon的S.A.DE C.V.的POLIMEROSY DERIVADOS得到。
硬化粘合剂6是适于在沉积在基部2上期间悬浮颗粒8并且当粘合剂6硬化时将颗粒8固定定位在基部2上的材料。合适的粘合剂6的实例包括腈纶、水基橡胶浆或油基乳胶、水基尿烷粘合剂涂层、橡胶浆涂料、腈纶涂料、油基涂料、热熔胶合剂(adhesive)、低粘性胶合剂、熔融塑性树脂、环氧树脂胶合剂和乙烯树脂。粘合剂6优选地将纤维封装在基部2的表面并且穿入基部2的孔中。粘合剂6能够注入基部2从而将纤维设置或封装在注入区域。例如,粘合剂6能够注入薄膜基部2。在沉积期间使用真空或磁性力能够用于强化将粘合剂渗入基部2。粘合剂能够配置成“湿化”纤维表面或其他基部特征,从而在硬化时强化粘合。在硬化期间,粘合剂会损失质量和体积,并且在某些情况下,会变得进一步分散并且吸引入纤维之间的间隙,进一步强化有界区域中的柔性,同时保持磁性可吸引颗粒。
磁性可吸引颗粒8优选地被分散过硬化粘合剂6。用作颗粒8的一种合适的磁性可吸引材料采用ATOMET 29铁粉末(重量份95.0%,筛选尺寸106μm),可从加拿大的魁北克的Sorel-Tracy的Quebec Metal Products Ltd.得到。另一合适的金属粉末材料是ATOMET 195SP,(重量份97.7%,筛选尺寸(screen size)45μm),其可从相同的制造商那里得到。
颗粒8的尺寸能够穿过基部2的孔从而增强粘合剂6渗入基部2,使得磁性可吸引颗粒变得嵌入基部,粘合剂变得整体地注入基部。颗粒8可包括任何数量的金属、合金或涂层并且能够退火或采用其它方式处理以作用于颗粒属性。
粘合剂6描述在图3中,延伸超过该表面并且进入基部2的厚度。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硬化粘合剂6有利地延伸进入基部2的厚度的至少20%。在其他实施例中,粘合剂6能够将基部纤维封装在主要处于基部2的表面。根据基部2的厚度,粘合剂6对基部2的渗入以及颗粒8在粘合剂6中的集中,衬垫1能够以衬垫1的任一表面由磁性保持点而被保持。
例如,在图4所示的另一实施方式中,硬化粘合剂6基本上在基部2的整个厚度上延伸。将硬化粘合剂6和颗粒8设置在织物衬垫1的两个相对表面附近能够增加织物衬垫1和模制腔3二者的设计的柔性。例如,如果颗粒8相邻于衬垫1的两个表面足够密集,织物模制衬垫1能够任一侧向上地被安装,磁性保持点5能够定位在模制腔3的相对的表面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硬化粘合剂6中的颗粒的浓度有利地占质量的大约50%与90%之间。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大约60%与80%之间的颗粒浓度,更优选地大约70%,提供良好的磁性保持特征。在任何有界区域4处的颗粒8的有效量可以变化,例如,通过涂覆不同厚度或数量的粘合剂8的涂层来形成有界区域4从而调节粘合剂8中的颗粒8的浓度。
参照图5说明制造织物衬垫1的一项实例方法。基部2定位在印制头20下方,构造并布置成沉积承载磁性可吸引颗粒8的粘合剂。印制头20能够有利地采用耐磨材料构成,诸如经硬化的合金钢。气压或压电力能够用于从印制头20排出粘合剂。
在特定应用中,通过振动混合0.6kg的涂料与1.4kg的铁粉10分钟从而制备磁性可吸引材料。在由流体调节器(Devilbiss型号#HGS 5112)调节的5-30psi(34.4-206.8kPa)液压下、10-300psi(68.9-206.8kPa)雾化压力下和大约0.25-2英寸(6-50毫米)的距离下,从Binks 95A喷嘴以大约0.02至0.06秒之间的短冲喷(burst),将足够量的粘合剂6和金属颗粒8沉积在基部2上。喷嘴孔厚度围绕其周向设置有大约20度的向外浮凸渐开部分从而形成非平坦表面以减小来自于重复的沉积循环的粘合剂的累积,并且在沉积期间重新导引颗粒和液体向回弹入有界区域。类似地,喷嘴内部限定相邻于该孔口的向外导引的偏转件表面从而初始地偏移非沉积粘合剂,即,粘合剂越过孔口轮廓,离开孔口以减小粘合剂围绕孔口的累积。已经确定,相对于孔口平面的大约15度加或减5度的向下偏转件角度足以使粘合剂的那部分向下流偏移到孔口轮廓外部。大约22,000-33,000CPS(使用Brookfield Viscometer Model #LVF和Spindle#4测量)的流体粘性适于提供持续的分散覆盖,保持铁粉末悬浮并且防止过度地滴下或阻塞。已沉积的粘合剂能够采用加力的风扇而被初始地设定并且在炉中被硬化。
参照图6,印制头20能够包括喷嘴22,用于将固定量的粘合剂输送至基部2的预定区域“C”上。区域C的尺寸可以通过改变印制头20的喷洒模式或者通过基部2和印制头20的相对移动而被改变。
在图7所示的另一实施方式中,在粘合剂6的沉积期间,磁场设置在有界区域4的位置附近从而帮助颗粒8和粘合剂吸入或抽离基部2。
在图8所示的另一实施方式中,将真空施加至基部2的有界区域4的位置,从而帮助将颗粒8和粘合剂6吸入基部2。
例如,在图9中,印制头20描述在X-Y双轴向坐标系中,包括X轴线组件24和Y轴线组件26,由此,印制头20可相对于基部2定位于固定X-Y坐标。组件24和26可根据限定用于特定织物模制衬垫1的有界区域4的尺寸和形式的预编程指令进行移动。组件24和26能够通过球形螺钉、伺服机构或任何数量的线性致动器系统而被致动。
参照图10,示出示例性过程流,其中,基部2是设置成辊形的非机制合成织物,如STN“A”所示。基部2通过各个站A-E而被压力间隙辊28拉动。在STN“B”,基部2通过印制头20下方,同时固定有20的定位X-Y组件24-26经由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信号而被移动至预编程位置。一旦印制头20定位在所需的X-Y坐标系,那么印制头20以测得量沉积具有金属颗粒8的粘合剂。掩模或型板(stencils)也可与印制头20共同使用从而获得用于有界区域的所需形状从而减小过度喷射或边缘流失的作用。
基部2前进至STN“C”,在那里,温暖的空气,以5至15米/秒之间的速度重复循环并且被局部地排出通过并围绕基部2从而有利于粘合材料快速地硬化在基部上。基部材料进入STN“D”,在那里,使用水平床模具切割压制件30对其进行切割。切割压制件30在基部20上降低,使得周向图案被切割入基部2,指引至(indexed)有界区域4。在STN“D”进行切割能够使用有界区域4的磁性检测,指引(indexing)通孔或其他适当的指引结构或特征而被指引至有界区域4。额外的后切割、抛光、堆积、打包和废材料处理能够在STN“E”处执行。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在粘合剂的沉积期间,型板条(stencil strip)设置在基部2上方。型板条优选地抗粘合剂的衰退并且包括对应于所需有界区域4的形状的孔。该型板条能够悬挂距离基部2一段固定的距离并且可以是可移动的,或者可改变的,从而改变沉积物形状或者提供新的型板开口。
在用于模制泡沫物件的准备中,包括织物基部2和分散的有界区域4的柔性结构模制衬垫1被插入模制腔3,使得衬垫1覆盖限定一部分模制腔3的内表面。有界区域4包括硬化粘合剂6和磁性可吸引颗粒8并且对齐模制腔3的内表面上的磁性衬垫保持点5,由此,衬垫1保持定位在模制腔3中。
可起泡树脂然后被引入模制腔3并且被激活从而膨胀以填充模制腔3并且覆盖衬垫1的露出表面。衬垫1粘合至,并且变成由起泡树脂形成的泡沫体的一部分。
在一些实施例中,快速硬化包括紫外线辐射、强制对流或使用催化剂。在一些实施例中,硬化的粘合剂8熔融至基部2上或进入基部2中。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粘合剂8被注入基部2的厚度中并且能够使基部2的纤维移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有界区域4的直径为大约19毫米。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有界区域4定位在基部2上的大约4和20个位置之间。
在一些应用中,在涂覆粘合剂期间,磁体设置在基部2下方从而改善将颗粒8渗入基部2或者减少过度喷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织物衬套1包括孔,用于容纳模制腔3中的凸起。该孔能够预先形成,在形成有界区域4期间或之后,能够在切割线性外周期间用作有界区域4的位置和基部2的位置的参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液体粘合剂包括大约占质量50%的颗粒8,硬化粘合剂6包含大约占质量75-80%的颗粒8。
在一些应用中,硬化粘合剂6来自于涂覆薄粘合剂,以更深地渗入基部2。在其他应用中,硬化粘合剂6来自于更厚的粘合剂的涂覆从而在有界区域中提供增加质量的颗粒8。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通过自动设备使用颗粒8的检测从而检测织物模制衬套1的位置并且定向模制腔3中的织物模制衬套1。
在一些应用中,有界区域4限定硬化粘合剂6和颗粒8的分布的点,细长的衬片(patch)和有轮廓的衬片。这对于能够沿其设置有界区域4的部分、线或轮廓提供增加的柔性。
在各种应用中,有界区域4设置在基部2的各相对表面上。
在一些应用中,有界区域4通过将硬化粘合剂6穿透进入基部2的相对表面而形成。例如,粘合剂滴能够涂覆至基部2的各相对表面从而形成与基部2的厚度共存的整体有界区域4。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硬化粘合剂6涂覆至基部2的纤维上。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硬化粘合剂6封装基部2的纤维。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硬化粘合剂6填充基部2的纤维之间的间隙。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硬化粘合剂6的上表面基本上与基部2的上表面共面,使得硬化粘合剂6不会看起来从基部2延伸。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有界区域4是分层的或者累积在基部2上。在一些情况下,粘合剂在有界区域中形成固态表面。优选地,该粘合剂不会不利地增加有界区域中的衬套的局部坚硬度。
在一些应用中,有界区域4布置在模制腔3中从而相对于重力和起泡过程期间产生的扰动力而将织物保持定位。
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许多实施例。但是,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髓和范围的情况下进行各种改进。例如,有界区域4可以熔融入基部2从而产生整体的柔性织物衬套1。因此,其他实施例也在随后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Claims (26)

1.一种模制泡沫物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设置包括柔性织物基部(2)的柔性织物模制衬垫(1),其具有承载硬化粘合剂(6)的分散的有界区域(4),封装织物基部(2)的纤维并且容纳磁性可吸引颗粒(8);
将模制衬垫(1)插入模制腔(3)中,使得衬垫(1)覆盖在限定一部分所述模制腔的内表面上,所述衬垫(1)定位成使得承载硬化粘合剂(6)的有界区域(4)与所述模制腔的内表面上的磁性衬垫保持点(5)对齐,由此,使所述衬垫在所述模制腔(3)中保持定位;
将可起泡树脂导引入所述模制腔(3);以及
使得所述可起泡树脂膨胀以填充所述模制腔(3)并且覆盖所述衬垫(1)的露出表面,使得所述衬垫(1)变成粘合至由所述树脂形成的泡沫体,以及变成由所述树脂形成的泡沫体的一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将所述衬垫(1)嵌入形成在所述模制腔(3)中的泡沫产品,尤其地,由此所述织物衬套(1)提供1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经由磁性可吸引颗粒的磁性检测或者添加至所述粘合剂的发磷光材料或发光材料的光学检测、检测所述磁性可吸引颗粒(8)的位置从而将所述有界区域(4)与所述模制腔(3)中的磁体(5)对齐。
4.一种制造织物模制衬垫(1)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设置柔性织物衬垫基部(2);
将包含磁性可吸引颗粒(8)的粘合剂沉积在基部(2)上的分散的有界区域(4)中,所述有界区域(4)布置成对应于对应模制腔(3)中的磁性衬垫保持点(5);以及
将所述沉积粘合剂(6)硬化在所述基部(2)上从而将所述磁性可吸引颗粒(8)粘合至所述基部(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粘合剂(6)封装所述织物衬套基部(2)的各个纤维。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将所述织物衬套基部(2)切割为形成具有一外周的衬垫插入件,所述外周的形状形成为对应于已完成模制产品的所需表面覆盖层。
7.根据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织物衬套基部(2)是多孔的,所述粘合剂渗透所述织物衬套基部(2)至所述织物衬套基部(2)的厚度的至少大约20%,尤其地,其中,所述粘合剂(6)从所述基部的第一侧涂覆并且渗透所述基部(2)以在所述基部的相对侧上形成露出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4-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沉积包括抽吸出真空或者将磁体定位在分散的有界区域处从而将粘合剂(6)吸至基部(2)。
9.根据权利要求4-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硬化包括蒸发、紫外线辐射、加热和强制对流其中的至少一个。
10.根据权利要求4-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使用磁性传感检测所述沉积粘合剂(6)的分散、有界区域(4)其中的一个从而指引在所述基部(2)中形成预定的切割,或者可选择地,通过检测形成在所述基部(2)中的通孔,协调用于沉积的分散、有界区域(4)和用于切割所述基部(2)的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4-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基部(2)是非机制的织物,尤其地,其中,所述非机制包括聚酯纤维,或者其中所述基部(2)是纺丝粘合针刺聚丙烯(SNP)。
12.根据权利要求4-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粘合剂(6)包括水基橡胶浆乳胶、水基尿烷粘合剂涂层、腈纶基乳胶、油基乳胶、低粘性胶合剂、热熔胶合剂、熔融塑性树脂、环氧树脂胶合剂和乙烯树脂其中的至少一个。
13.根据权利要求4-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沉积包括将粘合剂(6)沉积在所述基部(2)的两个相对面上。
14.根据权利要求4-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沉积所述粘合剂(6)以形成分散的有界区域(4)使得所述基部的其他区域不具有磁性可吸引颗粒(8),尤其地,其中,所述沉积粘合剂(6)从视觉上区分于所述基部(2)。
15.根据权利要求4-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磁性可吸引颗粒(8)基本上均匀地分散过沉积粘合剂(6)。
16.根据权利要求4-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造的织物模制衬垫(1)。
17.一种织物模制衬垫(1),包括:
柔性织物基部(2);以及
硬化粘合剂(6)的有界区域(4),其封装所述织物基部(2)的纤维并且承载磁性可吸引颗粒(8),所述有界区域(4)布置成对应于对应模制腔(3)中的磁性衬垫保持点(5)。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衬垫,其中,所述有界区域(4)的坚硬度基本上不大于暴露织物基部(2)的坚硬度。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衬垫,其中,所述硬化粘合剂(6)所包括的磁性可吸引颗粒(8)占质量浓度的大约50%与90%之间,尤其地,其中,所述硬化粘合剂(6)所包括的磁性可吸引颗粒(8)占质量浓度的大约70%与85%之间。
20.根据权利要求17-19任一项所述的衬垫,其中,所述硬化粘合剂(6)存在于所述衬垫(1)的两个相对面上。
21.根据权利要求17-20任一项所述的衬垫,其中,所述衬垫(1)具有一外周,所述外周的形状形成为对应于已完成模制产品的所需表面覆盖层。
22.根据权利要求17-21任一项所述的衬垫,其中,所述织物衬套基部(2)是多孔的并且所述硬化粘合剂(6)存在于所述织物衬套基部(2)中,其深度到达所述织物衬套基部(2)的厚度的至少大约20%。
23.根据权利要求17-22任一项所述的衬垫,其中,所述织物衬套基部(2)是非机制的织物,尤其地,或者其中,所述非机制包括聚酯纤维。
24.根据权利要求17-23任一项所述的衬垫,其中,所述织物衬套基部(2)是纺丝粘合针刺聚丙烯(SNP),尤其地,其中,所述纺丝粘合针刺聚丙烯(SNP)具有2.5-4.0oz/yd之间的典型材料密度。
25.根据权利要求17-24任一项所述的衬垫,其中,所述织物衬套基部(2)是聚酯毡(felt)材料,尤其地,其中,所述聚酯毡材料具有10.0与15.0oz/yd之间的典型材料密度。
26.根据权利要求17-25任一项所述的衬垫,其中,所述硬化粘合剂(6)包括水基橡胶浆乳胶、水基尿烷粘合剂涂层、腈纶基乳胶、油基乳胶、低粘性胶合剂、热熔胶合剂、熔融塑性树脂、环氧树脂胶合剂和乙烯树脂其中的至少一个。
CN2009801219013A 2008-05-07 2009-05-07 固紧织物模制衬垫 Pending CN10205672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5124508P 2008-05-07 2008-05-07
US61/051,245 2008-05-07
PCT/IB2009/051890 WO2009136378A2 (en) 2008-05-07 2009-05-07 Securing a fabric mold liner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56723A true CN102056723A (zh) 2011-05-11

Family

ID=411687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219013A Pending CN102056723A (zh) 2008-05-07 2009-05-07 固紧织物模制衬垫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090277566A1 (zh)
EP (1) EP2280811A2 (zh)
CN (1) CN102056723A (zh)
CA (1) CA2725219A1 (zh)
WO (1) WO2009136378A2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17001A (zh) * 2013-08-30 2015-03-18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聚氨酯发泡成型用布状增强材料和使用所述布状增强材料制造聚氨酯发泡成型体的方法
CN105361498A (zh) * 2014-08-06 2016-03-02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座垫及其制造方法
CN108016331A (zh) * 2016-11-04 2018-05-11 现代岱摩斯 用于通风座椅的衬垫盖
CN109790678A (zh) * 2016-07-04 2019-05-21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聚氨酯发泡成形用增强用布状材料和利用其制造聚氨酯发泡成形体的方法
CN113172827A (zh) * 2020-01-27 2021-07-27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复合部件和在纤维预制件接缝处利用磁力制造复合部件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0040412A1 (de) * 2010-09-08 2012-03-08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Schaumpolsters für einen Fahrzeugsitz
GB2487814A (en) 2011-02-07 2012-08-08 Erik Scudder Shipping container for transport of coal with flexible liner
US20150107749A1 (en) * 2013-10-18 2015-04-23 Unilin, Bvba Process and Device for Gluing Dried Fibers Designated for the Production of Fiberboards
US10815051B2 (en) 2015-06-05 2020-10-27 Intermodal Sciences, Llc Container for transport of bulk liquids using dry trailer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219039A (en) * 1961-02-23 1965-11-23 Int Latex Corp Girdle with stretch fabric lining
US3262291A (en) * 1963-11-27 1966-07-26 Du Pont Fabric treating apparatus
DE3068284D1 (en) * 1979-03-15 1984-07-26 Alkor Gmbh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flocked substrate
US4485137A (en) * 1983-02-03 1984-11-27 White Richard L Concrete curing blanket
US4767643A (en) * 1986-07-22 1988-08-30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Method of continuously vacuum impregnating fibrous sheet material
IT1208358B (it) * 1987-03-31 1989-06-12 Brussino Massimo Procedimento per la produzione di laminato plastico magnetico e laminato magnetico ottenuto con tale procedimento
JP2981291B2 (ja) * 1990-12-26 1999-11-22 旭化成工業株式会社 嵩高不織布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US5486381A (en) * 1994-04-22 1996-01-23 Kimberly-Clark Corporation Liquid saturation process
DE19900623C1 (de) * 1999-01-11 1999-12-09 Binder Gottlieb Gmbh & Co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Schaumkörperteiles, insbesondere eines Polsterschaumteiles für einen Flug- oder Fahrgastsitz
DE102004010024A1 (de) * 2004-03-02 2005-09-15 Trocellen Gmbh Ferromagnetisches Laminat mit Polymerschaum
US20070267771A1 (en) * 2006-08-04 2007-11-22 L&P Property Management Company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king molded foam parts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17001A (zh) * 2013-08-30 2015-03-18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聚氨酯发泡成型用布状增强材料和使用所述布状增强材料制造聚氨酯发泡成型体的方法
CN105361498A (zh) * 2014-08-06 2016-03-02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座垫及其制造方法
CN109790678A (zh) * 2016-07-04 2019-05-21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聚氨酯发泡成形用增强用布状材料和利用其制造聚氨酯发泡成形体的方法
CN109790678B (zh) * 2016-07-04 2021-10-29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聚氨酯发泡成形用增强用布状材料和利用其制造聚氨酯发泡成形体的方法
CN108016331A (zh) * 2016-11-04 2018-05-11 现代岱摩斯 用于通风座椅的衬垫盖
CN113172827A (zh) * 2020-01-27 2021-07-27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复合部件和在纤维预制件接缝处利用磁力制造复合部件的方法
US11642819B2 (en) 2020-01-27 2023-05-09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Composite components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composite components using magnetic forces at fiber preform seam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9136378A3 (en) 2010-04-01
CA2725219A1 (en) 2009-11-12
WO2009136378A2 (en) 2009-11-12
US20090277566A1 (en) 2009-11-12
EP2280811A2 (en) 2011-0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56723A (zh) 固紧织物模制衬垫
EP1452106B1 (en) Fastener strip with magnetic body
US7022394B2 (en) Fastener strip with discrete magnetically attractable area,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making same
EP0765694B1 (en) Nozzle coating method and equipment
US20170028630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layer-wise production of patterns
EP0488121A2 (en) Gas-assisted injection molding with a carpet layer
US20070267771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king molded foam parts
CA2882969A1 (en) Method for providing a lamination film with adhesive, method for applying hot melt, application, lamination plant and method for upgrading such a plant
KR102163530B1 (ko) 장식 벽 또는 바닥 패널을 제조하기 위한 방법
CN100357104C (zh) 喷墨头
US20030094728A1 (en) Colored laminate and a method for coloring the surface of a membrane
MX2007004685A (es) Un metodo para formar un articulo.
CN105170984B (zh) 一种三维打印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US2004007518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jection foam molding
US20170282529A1 (en) Laminating process employing grid-like adhesive application
KR100457371B1 (ko) 입체형상을가지는자동차용카페트및그제조방법
CN101171115B (zh) 玻璃窗成型密封条的模塑方法
EP3345734B1 (en) Methods for manufacturing a reinforced fiber substrate, a shaping fabric and a fiber-reinforced plastic structure
JP2012504499A (ja) 成形機の成形室のライニングのためのライニング板
US20200290079A1 (en) Nozzle arrangement for applying fluids, system having such a nozzle arrangement, and method for applying fluids
US11420363B2 (en) Vehicular interior material manufacturing method
KR102631990B1 (ko) 차량용 우드 내장재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JP2022111577A (ja) 建材の製造装置及び建材の製造方法
JP2017226936A (ja) ウレタン発泡成形用補強布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230191705A1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a 3d structur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