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55877A - 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具有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具有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55877A
CN102055877A CN2010105393386A CN201010539338A CN102055877A CN 102055877 A CN102055877 A CN 102055877A CN 2010105393386 A CN2010105393386 A CN 2010105393386A CN 201010539338 A CN201010539338 A CN 201010539338A CN 102055877 A CN102055877 A CN 1020558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original copy
emitting component
illumination
r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3933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55877B (zh
Inventor
中岛范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0558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558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558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5587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exposing, i.e. imagewise exposure by optically projecting the original image on a photoconductive recording material
    • G03G15/04036Details of illuminating systems, e.g. lamps, reflect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24Details of scanning heads ; Means for illuminating the original
    • H04N1/028Details of scanning heads ; Means for illuminating the original for picture information pick-up
    • H04N1/02815Means for illuminating the original, not specific to a particular type of pick-up he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24Details of scanning heads ; Means for illuminating the original
    • H04N1/028Details of scanning heads ; Means for illuminating the original for picture information pick-up
    • H04N1/02815Means for illuminating the original, not specific to a particular type of pick-up head
    • H04N1/02845Means for illuminating the original, not specific to a particular type of pick-up head using an elongated light source, e.g. tubular lamp, LED arra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24Details of scanning heads ; Means for illuminating the original
    • H04N1/028Details of scanning heads ; Means for illuminating the original for picture information pick-up
    • H04N1/02815Means for illuminating the original, not specific to a particular type of pick-up head
    • H04N1/02845Means for illuminating the original, not specific to a particular type of pick-up head using an elongated light source, e.g. tubular lamp, LED array
    • H04N1/02865Means for illuminating the original, not specific to a particular type of pick-up head using an elongated light source, e.g. tubular lamp, LED array using an array of light sources or a combination of such arrays, e.g. an LED ba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 H04N1/10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using flat picture-bearing surfaces
    • H04N1/1013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using flat picture-bearing surfaces with sub-scanning by translatory movement of at least a part of the main-scanning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40Picture signal circuits
    • H04N1/40056Circuits for driving or energising particular reading heads or original illumination mea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77Types of the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04N2201/0081Image read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acsimile Scanning Arrangements (AREA)
  • Light Sources And Details Of Projection-Printing Devices (AREA)
  • Facsimile Hea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具有该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读取装置的一实施方式具有向原稿照射光的在主扫描方向上列设有多个发光元件而成的光源和接收来自原稿的反射光的光电转换元件,该图像读取装置能够对来自所述发光元件的出射光量进行调整,判定由多个所述发光元件在原稿的光照射面上产生的在主扫描方向上的明暗反复而形成的亮点的状态,并基于该亮点的状态的判定结果,调整来自所述发光元件的所述出射光量。

Description

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具有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基于2009年11月4日在日本申请的特愿2009-253281号要求优先权。通过言及该申请,其全部内容引入到本申请中。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来自光源的光向原稿照射并由光电转换元件读取来自该原稿的反射光的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具有该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该光源是在主扫描方向上列设多个发光元件形成的。
背景技术
在复印机、传真装置以及数字复合机等图像形成装置所具有的图像读取装置或经由网络等通信单元与计算机连接的图像读取装置中,读取来自由光源照明的原稿的反射光以做为原稿图像。
作为图像读取装置,通常采用使原稿移动来读取原稿图像的原稿移动读取方式的图像读取装置或者固定原稿来读取原稿图像的原稿固定读取方式的图像读取装置。
详细地说,在原稿移动读取方式的图像读取装置中,一边利用位于读取位置的光源隔着第一透明板(例如原稿读取玻璃)对被搬送到副扫描方向的一侧的原稿的图像在与所述副扫描方向垂直的主扫描方向上进行扫描,一边进行读取。另外,在原稿固定读取方式的图像读取装置中,一边利用移动到副扫描方向的一侧的光源在所述主扫描方向上扫描载置在第二透明板(例如原稿台玻璃)上的原稿图像,一边进行读取。
作为以往的图像读取装置,大多构成为,具有:光源单元,配置有对原稿进行照明的光源以及第一反射镜;第二以及第三反射镜;成像透镜;作为光电转换元件发挥作用的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藕合器件)等缩小型图像传感器,使由光源照明的原稿的反射光从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第三反射镜经由成像透镜成像在图像传感器上,以读取原稿图像;或者构成为,具有对原稿进行照明的光源和作为光电转换元件发挥作用的CIS(Contact Image Sensor:接触式图像传感器)等紧贴型图像传感器,将由光源照明的原稿的反射光照射在图像传感器上,以读取原稿图像。
但是,作为设置在图像读取装置上的光源,往往采用在主扫描方向上列设多个发光元件而形成的光源。对于一般市场上销售的发光二极管(LED)等发光元件,由于发出的光的亮度并不是都以相同的水平(level)供给,而具有某种程度的亮度范围,所以通常根据亮度的水平与固有的亮度等级(rank)在等级上建立对应。
另外,作为设置在图像读取装置上的光源,在采用在主扫描方向上列设多个发光元件而形成的光源的情况下,由于LED等发光元件具有在一个方向上强的指向特性,所以往往在原稿的光照射面上产生亮点,由在原稿的光照射面上的亮点导致发生照度不匀。
因此,在以往,图像读取装置进行如下设计,即,通过在不受亮点影响的范围内指定发光元件的亮度等级,或者为了减小发光元件的间距,增加搭载发光元件的个数,从而避免发生由亮点导致的照度不匀。
但是,为了避免由在原稿的光照射面上的亮点导致发生照度不匀,而限定发光元件来指定亮度等级,或增加搭载发光元件的个数,成为高成本的主要原因。
作为以往的图像读取装置,为了消除由发光元件的性能偏差导致的浓度不匀,防止画质的恶化,而往往使发出受光元件所接收的反射光的发光元件的光量降低,该发光元件输出的电信号的水平比其他受光元件中的至少一个输出的电信号的水平高规定水平以上;或者在存在输出比规定的基准水平低规定水平以上的电信号的受光元件的情况下,使发出除该受光元件以外的受光元件所接收的反射光的发光元件的光量降低(参照日本特开2007-166065号公报)。
但是,在该日本特开2007-166065号公报记载的图像读取装置中,即使能够消除由各个发光元件的性能偏差导致的浓度不匀,也不能减轻由在原稿的光照射面上的亮点导致的照度不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具有该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将来自在主扫描方向上列设多个发光元件而形成的光源的光向原稿照射,由该光电转换元件读取来自原稿的反射光,从而在不导致高成本的情况下减少在原稿的光照射面上的亮点,由此能够抑制由该亮点导致的照度不匀。
在具有在一个方向上指向性强的指向特性的发光二极管(LED)等发光元件中,关于该指向特性,出射光量(即在原稿的光照射面上的照度)的大小能够对在原稿的光照射面上的亮点的状态造成影响。例如,随着来自发光元件的出射光量变小,在原稿的光照射面上难以出现亮点,由此,示出缓和由在原稿的光照射面上的亮点导致的照度不匀的趋势。
本发明利用该指向特性,提供一种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光源,向原稿照射光,在主扫描方向上列设多个发光元件而形成;光电转换元件,接收来自原稿的反射光,该图像读取装置能够对来自所述发光元件的出射光量进行调整,判定由多个所述发光元件在原稿的光照射面上产生的在主扫描方向上的明暗反复而形成的亮点的状态,并基于该亮点的状态的判定结果,调整来自所述发光元件的所述出射光量。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所述本发明的图像读取装置。
若采用本发明的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则由于基于在原稿的光照射面上的亮点的状态的判定结果调整来自所述发光元件的出射光量,所以不会如以往那样在不受亮点的影响的范围指定发光元件的亮度等级,不会增加搭载发光元件的个数,即不会导致高成本,并能够减少所述亮点,由此,能够抑制由该亮点导致的照度不匀。
在本发明中,能够例示出如下方式,即,在基于所述判定结果判定为产生所述亮点的情况下,降低来自所述发光元件的出射光量。
在该方式中,能够在基于所述判定结果判定为产生所述亮点的情况下,降低来自所述发光元件的出射光量,因而在原稿的光照射面难以出现亮点,由此,能够抑制由该亮点导致的照度不匀。
在本发明中,优选能够调整来自所述光电转换元件的信号的放大度,将放大度提高将所述出射光量降低的程度。
在该方式中,不仅能够抑制由在原稿的光照射面上的亮点导致的照度不匀,而且能够根据需要将所述放大度提高用于降低所述出射光量的程度,从而能够容易补偿由所述出射光量的降低导致的来自所述光电转换元件的信号的强度不足。
本发明中能够例示出如下方式,即,从所述发光元件对用于检测在原稿的光照射面上的亮点的状态的基准图像照射光,由所述光电转换元件读取从该基准图像反射的反射光,基于由所述光电转换元件读取的读取值,计算出用于判定所述亮点的状态的计算值,将所述计算值和预先设定的设定值进行比较,判定在原稿的光照射面上的亮点的状态。
在该方式中,由所述光电转换元件读取用于检测所述亮点的状态的基准图像,根据由该光电转换元件读取的读取值计算出用于判定所述亮点的状态的计算值,将所得到的计算值和预先设定的设定值进行比较,判定在原稿的光照射面上的亮点的状态,因而,能够容易进行该判定。
在本发明中,既可以读取黑点校正用的白基准构件做为所述基准图像,也可以读取灰色记录纸(gray chart)做为所述基准图像。
在该方式中,通过读取所述白基准构件或所述灰色记录纸做为所述基准图像,从而能够高精度地检测在原稿的光照射面上的亮点的状态。此外,根据用灰色记录纸读取到的图像的不匀的程度大于用所述白基准构件读取到的图像的不匀的程度的观点,优选用灰色记录纸读取做为所述基准图像。
在本发明中,优选基于照度周期中的照度的最大值以及最小值计算出所述计算值,所述照度周期是表示由多个所述发光元件在原稿的光照射面上产生的在主扫描方向上的明暗反复的周期。
在该方式中,容易根据所述照度周期中的照度的最大值以及最小值计算出亮点的状态。
例如,可以利用在所述照度周期中相对于所述主扫描方向上的距离的照度差的变化比例(斜率),计算出所述计算值。更具体地说,在所述照度周期中,当将照度的最大值设为Lmax,将最小值设为Lmin,将所述主扫描方向上的最大值Lmax和最小值Lmin之间的距离设为N时,所述计算值为由下式(1)计算出的值:
(Lmax-Lmin)/N        ...式(1)。
在该方式中,通过计算出所述斜率作为所述计算值,从而能够容易地计算出所述计算值。
另外,可以利用在所述照度周期中相对于照度的平均值的照度差的变化比例(不匀率[%]),计算出所述计算值。更具体地说,在所述照度周期中,当将照度的最大值设为Lmax,将最小值设为Lmin,将最大值Lmax和最小值Lmin的平均值设为Lavg时,所述计算值为由下式(2)计算出的值:
(Lmax-Lmin)/Lavg    ...式(2)。
在该方式中,通过计算出所述不匀率[%]作为所述计算值,从而能够容易地计算出所述计算值。
在本发明中,能够例示如下方式,即能够针对每个发光元件单独调整来自所述多个发光元件的出射光量,针对每个发光元件判定在原稿的光照射面上的亮点的状态,基于该亮点的状态的判定结果,针对每个发光元件单独调整来自所述多个发光元件的出射光量。
在该方式中,由于能够基于所述判定结果,针对每个发光元件调整来自所述多个发光元件的出射光量,所以能够根据来自各个发光元件的出射光量来减少所述亮点,相应地,能够确实抑制由该亮点导致的照度不匀。
此外,本发明的图像读取装置也可以是缩小光学系统型的图像读取装置,其具有多个反射镜和透镜,由反射镜将来自原稿的反射光导向透镜,且由该透镜在作为光电转换元件发挥作用的透镜缩小型图像传感器上成像使缩小图像成像来读取。作为在缩小光学系统型的图像读取装置上采用的光电转换元件,能够例示出电荷耦合器件(CCD:Charge Coupled Devices)等固体拍摄元件。
另外,本发明的图像读取装置也可是等倍光学系统型的图像读取装置,其具有透镜阵列,由接近该原稿的透镜阵列将来自原稿的反射光在作为光电转换元件发挥作用的紧贴型图像传感器(CIS:Contact Image Sensor)上成像等倍图像来读取。
如以上说明那样,若采用本发明,则由于基于在原稿的光照射面上的亮点的状态的判定结果调整来自所述发光元件的出射光量,所以不会如以往那样在不受亮点的影响的范围指定发光元件的亮度等级,不会增加搭载发光元件的个数,即不会导致高成本,并能够减少所述亮点,由此,能够抑制由该亮点导致的照度不匀。
附图说明
图1是概略地表示具有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剖视图。
图2是从背面观察图1所示的图像读取装置得到的概略剖视图。
图3A以及图3B是表示光源单元的概略结构的图,图3A是其立体图,图3B是其分解立体图。
图4A以及图4B是表示光源单元中的光源的概略结构的图,图4A是光源单元的侧视图,图4B是光源的侧视图。
图5是列设有多个发光元件的基板的概略俯视图。
图6是表示多个发光元件以光照射区域为基准而仅排列在副扫描方向的一侧的一例的概略侧视图。
图7A以及图7B是表示具有进行顶面发光的发光面的多个发光元件的一例的概略侧视图,图7A是表示排列在两侧的第一发光元件以及第二发光元件进行顶面发光的一例的图,图7B是表示仅排列在一侧的发光元件进行顶面发光的一例的图。
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图像读取装置的控制系统的概略结构的图,并是以图像读取装置中控制部为中心示出的控制框图。
图9是详细表示图8所示的框图的光量控制部部分的图。
图10是由光电转换元件读取由多个发光元件在原稿光照射面上形成的亮点带来的照度得到的读取值的曲线图。
图11是用于说明在由多个发光元件在原稿的光照射面上带来的不匀的斜率以及不匀率(unevenness)[%]的图,是表示在主扫描方向的照度周期明暗反复的图。
图12是关于相对主扫描方向的距离的在原稿的光照射面上的照度,使发光元件的出射光量呈5个阶段变化来例示的曲线图。
图13是表示在图9所示的框图中针对每个发光元件将来自多个发光元件的出射光量单独进行调整的一例的图。
图14是表示在图10所示的曲线图中将来自光电转换元件的读取值(像素数据)和多个发光元件建立对应的状态的图。
图1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发光元件的出射光量控制的一例的流程图,是表示读取白基准构件做为基准图像的情况的图。
图1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发光元件的出射光量控制的其他例子的流程图,是表示读取灰色记录纸(gray chart)做为基准图像的情况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下面的实施方式是使本发明具体化的例子,并不是限定本发明的技术范围。
图1是概略表示具有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图像读取装置100的图像形成装置D的剖视图。
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D具有:图像读取装置100,读取原稿G(参照后述的图2等)的图像;装置主体Dd,将由该图像读取装置100读取的原稿G的图像或从外部接收到的图像以彩色或单色记录形成在普通纸等记录片材上。
[关于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结构]
图像形成装置D的装置主体Dd具有曝光装置1、显影装置2(2a、2b、2c、2d)、作为像担载体发挥作用的感光鼓3(3a、3b、3c、3d)、带电器5(5a、5b、5c、5d)、清洁装置4(4a、4b、4c、4d)、作为转印部发挥作用的包括中间转印辊6(6a、6b、6c、6d)的中间转印带装置8、定影装置12、片材搬送装置50、作为供纸部发挥作用的供纸托盘10以及作为排纸部发挥作用的排纸托盘15。
在图像形成装置D的装置主体Dd处理的图像数据是与使用了黑色(K)、青色(C)、品红色(M)、黄色(Y)各色的彩色图像相应的数据、或与使用了单色(例如黑色)的单色图像相应的数据。因此,显影装置2(2a、2b、2c、2d)、感光鼓3(3a、3b、3c、3d)、带电器5(5a、5b、5c、5d)、清洁装置4(4a、4b、4c、4d)、中间转印辊6(6a、6b、6c、6d)分别设置有四个以形成与各色相应的四种图像,各末尾符号a~d中,a与黑色对应,b与青色对应,c与品红色对应,d与黄色对应,构成四个图像站(station)。下面,省略末尾符号a~d来进行说明。
感光鼓3配置在装置主体Dd的上下方向的大致中央。带电器5是用于使感光鼓3的表面均匀带电为规定的电位的带电装置,除了作为接触型的辊式或刷式带电器之外,也可以使用充电式带电器。
在此,曝光装置1是具有激光二极管以及反射镜的激光扫描单元(LSU),根据图像数据对已带电的感光鼓3表面进行曝光,在感光鼓的表面上形成与图像数据相应的静电潜像。
显影装置2利用K、C、M、Y的调色剂对形成在感光鼓3上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清洁装置4除去和回收在显影以及转印图像后残留在感光鼓3表面上的调色剂。
配置在感光鼓3的上方的中间转印带装置8除了中间转印辊6之外,还具有中间转印带7、中间转印带驱动辊21、从动辊22、张紧辊23、以及中间转印带清洁装置9。
中间转印带驱动辊21、中间转印辊6、从动辊22、张紧辊23等辊构件架设支撑中间转印带7,使中间转印带7向规定的片材搬送方向(图中箭头方向)周转移动。
中间转印辊6支撑在中间转印带7内侧并能够进行旋转,隔着中间转印带7压接在感光鼓3上。
中间转印带7设置为与各感光鼓3接触,通过将各感光鼓3表面的调色剂像依次重叠转印在中间转印带7上,以形成彩色的调色剂像(各色的调色剂像)。在此,该中间转印带7使用厚度为100μm~150μm左右的薄膜并形成为环状。
通过压接在中间转印带7内侧(里面)的中间转印辊6将调色剂像从感光鼓3转印到中间转印带7上。为了转印调色剂像,在中间转印辊6上施加有与高电压的转印偏压(例如与调色剂的带电极性(-)极性相反(+)的高电压)。在此,中间转印辊6是以直径为8~10mm的金属(例如不锈钢)轴为基座并且其表面由导电性的弹性材料(例如EPDM、发泡聚氨酯等)覆盖的辊。通过该导电性的弹性材料,能够对中间转印带7均匀地施加高电压。
图像形成装置D的装置主体Dd还具有作为转印部发挥作用的包括转印辊11a的二次转印装置11。转印辊11a接触中间转印带7的与中间转印带驱动辊21相反的一侧(外侧)。
如上述那样,各感光鼓3表面的调色剂像为在中间转印带7层积并通过图像数据示出的彩色的调色剂像。这样层积的各色的调色剂像与中间转印带7一起被搬送,通过二次转印装置11转印到记录片材上。
中间转印带7和二次转印装置11的转印辊11a彼此压接而形成密合区。另外,在二次转印装置11的转印辊11a上施加用于使中间转印带7上的各色的调色剂像转印到记录片材上的电压(例如与调色剂的带电极性(-)极性相反(+)的高电压)。进而,为了始终得到该密合区,使二次转印装置11的转印辊11a或中间转印带驱动辊21中的任一个为硬质材料(金属等),使另一个为弹性辊等软质材料(弹性橡胶辊或发泡性树脂辊等)。
另外,往往中间转印带7上的调色剂像没有完全被二次转印装置11转印到记录片材上,而在中间转印带7上残留调色剂,该残留调色剂成为在下一工序中发生调色剂混色的原因。因此,通过中间转印带清洁装置9除去和回收残留调色剂。在中间转印带清洁装置9上具有例如作为清洁构件的与中间转印带7接触的清洁刮板,能够利用该清洁刮板除去以及回收残留调色剂。从动辊22从内侧(里侧)支撑中间转印带7,清洁刮板以从外部向朝向从动辊22进行按压的方式与中间转印带7接触。
供纸托盘10是用于保存记录片材的托盘,设置在装置主体Dd的图像形成部的下侧。另外,设置在图像形成部的上侧的排纸托盘15是用于将印刷完的记录片材正面向下(face down)地载置的托盘。
另外,在装置主体Dd中设置有片材搬送装置50,该片材搬送50用于使供纸托盘10的记录片材经由二次转印装置11和定影装置12输送到排纸托盘15。该片材搬送装置50具有S字形状的片材搬送路径S,沿着片材搬送路径S配置有拾取辊16、整理辊(separation roller)14a、分离辊14b、各搬送辊13、预定位辊对19、定位辊对106、定影装置12、以及排纸辊17等搬送构件。
拾取辊16是设置在供纸托盘10的片材搬送方向下游侧端部,将记录片材从供纸托盘10逐张供给到片材搬送路径S上的搓纸辊。整理辊14a使记录片材在整理辊14a和分离辊14b之间通过,将记录片材逐张分离的同时向片材搬送路径S搬送。各搬送辊13以及预定位辊对19是用于促进和辅助记录片材的搬送的小型辊。各搬送辊13沿着片材搬送路径S设置在多处。预定位辊对19设置在定位辊对106的片材搬送方向上游侧的附近,以将记录片材向定位辊对106搬送。
定位辊106使由预定位辊19搬送来的记录片材暂时停止,使记录片材的前端对齐,并配合感光鼓3以及中间转印带7的旋转,时机恰当地搬送记录片材,使得中间转印带7上的彩色调色剂像在中间转印带7和二次转印装置11之间的密合区被转印到记录片材上。
例如,定位辊106,以使得中间转印带7上的彩色调色剂像的前端在中间转印带7和二次转印装置11之间的密合区与记录片材上的图像形成范围的前端一致的方式搬送记录片材。
定影装置12具有加热辊31以及加压辊32。加热辊31以及加压辊32夹入并搬送记录片材。
加热辊31具有如下功能:被控制温度以达到规定的定影温度,与加压辊32一起热压接记录片材,从而使转印到记录片材上的调色剂像溶融、混合、压接,使其相对记录片材进行热定影。另外,在定影装置12上设置有用于从外部对加热辊31进行加热的外部加热带33。
使各色的调色剂像定影后的记录片材通过排纸辊17被排出到排纸托盘15上。
此外,也能够使用4个图像形成站中的至少一个形成单色图像,将单色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装置8的中间转印带7上。该单色图像也与彩色图像同样,从中间转印带7被转印到记录片材上,并定影在记录片材上。
另外,在不仅在记录片材的表面,而且在进行两面的图像形成的情况下,在通过定影装置12对记录片材的表面的图像进行定影后,在由片材搬送路径S的排纸辊17搬送记录片材的途中,使排纸辊17停止之后反转,使记录片材通过表背反转路径Sr,而使记录片材的表面和背面反转,之后,将记录片材再次导向定位辊对106,与记录片材的表面同样,在记录片材的背面记录并定影图像,将记录片材排出到排纸托盘15上。
[关于图像读取装置的整体结构]
图2是从背面观察图1所示的图像读取装置100得到的概略剖视图。图1以及图2所示的图像读取装置100为缩小光学系统型的图像读取装置,构成为根据原稿移动方式使原稿G移动来读取原稿图像,且根据原稿固定方式固定原稿G来读取原稿图像。
即,图像读取装置100具有执行原稿移动读取模式的原稿移动读取结构(原稿移动读取功能)和执行原稿固定读取模式的原稿固定读取结构(原稿固定读取功能)。
原稿移动读取结构中,对由自动搬送原稿G的自动原稿输送装置300以在作为第一透明板的一例的原稿读取玻璃201a上通过的方式被搬送到副扫描方向(图中箭头Y方向)的一侧的原稿G,由在原稿读取部200中位于读取位置V的光源单元210隔着原稿读取玻璃201a进行照明,并在主扫描方向(后述的图3A以及图3B的箭头X方向)扫描来自由光源单元210照明的原稿G的反射光,以读取原稿图像。
在原稿固定读取结构中,使光源单元210向副扫描方向Y的一侧移动,并且,隔着压板玻璃(platen glass)201b对载置在作为第二透明板的一例的压板玻璃(原稿台玻璃)201b上的原稿G进行照明,在主扫描方向X上扫描来自由光源单元210照明的原稿G的反射光,以读取原稿图像。此外,在图2中表示光源单元210位于读取位置V的状态。
详细地说,原稿读取部200具有压板玻璃201b、作为扫描体发挥作用的光源单元210、使光源单元210移动的光学系统驱动部530(在图1以及图2中没有图示,参照后述的图8)、反射镜单元203、聚光透镜204以及光电转换元件(在此为CCD)205,这些构件容置在金属制的框体202内。光源单元210具有向原稿G照射光的光源211、将来自原稿G的反射光导向反射镜单元203的第一反射镜230。此外,关于光源单元210随后详细说明。
载置原稿G的压板玻璃201b由透明的玻璃板构成,并且主扫描方向X的两端部载置在框体202上。此外,自动原稿输送装置300能够围绕沿着副扫描方向Y的轴线(例如通过折叶(hinge)轴支撑)相对原稿读取部200进行开闭,在自动原稿输送装置300的下表面设置有原稿按压构件319,该原稿按压构件319从上方按压载置在原稿读取部200的压板玻璃201b上的原稿G。
反射镜单元203具有第二反射镜203a、第三反射镜203b以及支撑构件(未图示)。所述支撑构件对第二反射镜203a进行支撑,以反射来自光源单元210中的第一反射镜230的光,并将该光导向第三反射镜203b。另外,所述支撑构件对第三反射镜203b进行支撑,以反射来自第二反射镜203a的光,并将该光导向聚光透镜204。聚光透镜204将来自第三反射镜203b的光会聚到光电转换元件205的受光面205d上。光电转换元件205反复在主扫描方向X上扫描来自聚光透镜204的光(原稿图像光),每次输出1扫描线的模拟信号。
另外,在此,光学系统驱动部530具有未图示的扫描马达、未图示的滑轮以及金属线等移动机构,通过这些扫描马达以及移动机构,使光源单元210以恒定的速度在副扫描方向Y上移动,并且,使反射镜单元203以光源单元210的移动速度的1/2的移动速度同样在副扫描方向Y上移动。
在此,原稿读取部200除了对应原稿固定方式外,还对应原稿移动地具有原稿读取玻璃201a。因此,光学系统驱动部530还使光源单元210位于原稿读取玻璃201a下方的规定的原位置(home position)V。
自动原稿输送装置300具有为了搬送原稿G而载置的原稿托盘301、配置在该原稿托盘301的下方的排出托盘302、将它们之间连接起来的第一搬送路径303、包括上游侧搬送辊对304以及下游侧搬送辊对305的2个搬送辊对。
以原稿读取玻璃201a为基准,上游侧搬送辊对304在原稿G的搬送方向Y1上在上游侧搬送原稿G。以原稿读取玻璃201a为基准,下游侧搬送辊对305在原稿G的搬送方向Y1上在下游侧搬送原稿G。即,上游侧搬送辊对304、原稿读取玻璃201a以及下游侧搬送辊对305沿着搬送方向Y1依次配置。另外,原稿读取玻璃201a以划出第一搬送路径303的搬送壁的方式设置为大致水平。
自动原稿输送装置300还具有拾取辊306、整理辊307、分离垫等分离构件308。
拾取辊306将载置在原稿托盘301上的原稿G从原稿托盘301沿着搬送方向Y1向第一搬送路径303内送出。整理辊307相比拾取辊306配置在搬送方向Y1的下游侧,与分离构件308一起夹持由拾取辊306输送来的原稿G的同时,进一步向搬送方向Y1的下游侧搬送。分离构件308以与整理辊307对置的状态使得搬送到分离构件308和整理辊307之间的原稿G为1张的方式整理(分离)原稿G。
具有上述结构的自动原稿输送装置300由拾取辊306将原稿G搬送到整理辊307和分离构件308之间,在此,整理并分离原稿G的同时整理辊307被旋转驱动,从而逐张搬送原稿G。然后,由第一搬送路径303引导由整理辊307搬送的原稿G,向上游侧搬送辊对304逐张供给。
详细地说,拾取辊306通过未图示的拾取辊驱动部能够与载置在原稿托盘301上的原稿G接触分离。另外,拾取辊306经由含有环状带等驱动传递装置309连接在整理辊307上,以与整理辊307向同一方向旋转。当要求读取原稿G时,拾取辊306以及整理辊307通过未图示的原稿供给驱动部向使原稿G沿搬送方向Y1搬送的方向(图2中箭头W)被旋转驱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自动原稿输送装置300以能够读取原稿G的一个面的方式进行搬送之后,使原稿G以表面和背面逆转的方式进行反转,以能够读取原稿G的另一个面的方式进行搬送。
详细地说,自动原稿输送装置300除了所述结构外,还具有反转辊对310、第二搬送路径311、切换爪312。
第一搬送路径303形成为环状,以使原稿G从整理辊307经由上游侧搬送辊对304、原稿读取玻璃201a、下游侧搬送辊对305以及反转辊对310搬送到排出托盘302。反转辊对310相比下游侧搬送辊对305配置在搬送方向Y1的下游侧,并且用于将来自下游侧搬送辊对305的原稿G搬送成后端(搬送方向Y1上游侧端)变为前。第二搬送路径311从反转辊对310和下游侧搬送辊对305之间的分支部Sd分支,且为了使由反转辊对310搬送为后端变为前的原稿G以原稿G的表面和背面逆转的方式反转,而相比第一搬送路径303的上游侧搬送辊对304导向搬送方向Y1的上游侧。在第一搬送路径303的反转辊对310和分支部Sd之间形成有之字形搬送路径313。该之字形搬送路径313为能够通过反转辊对310的正向(原稿G的搬送方向Y1)的旋转对原稿G进行搬送和通过反向的旋转对原稿G进行逆搬送的搬送路径。
切换爪312配置在分支部Sd上,且能够获取第一切换姿势和第二切换姿势,该第一切换姿势是将原稿G从反转辊对310经由第二搬送路径311导向上游侧搬送辊对304的姿势,第二切换姿势是将原稿G从下游侧搬送辊对305经由之字形搬送路径313导向反转辊对310的姿势。
在此,切换爪312在通常状态下以将之字形搬送路径313和第二搬送路径311直接连接的方式配置(第一切换姿势,参照图2中的实线),由原稿读取部200读取了原稿图像的原稿G在搬送方向Y1搬送时,原稿G的前端(搬送方向Y1下游侧端)推起切换爪312将原稿G导向之字形搬送路径313(第二切换姿势,参照图中虚线)。该切换爪312围绕沿着反转辊对310的轴线方向的摆动轴Q自由摆动,爪部312a借助自重下落,堵住下游侧搬送辊对305和反转辊对310之间的第一搬送路径303,获取所述第一切换姿势。并且,在原稿G的后端位于之字形搬送路径313内,并且原稿G由向反向旋转的反转辊对310向与原稿G的搬送方向Y1相反的方向的逆搬送方向(图中箭头Y2方向)逆搬送时,切换爪312将原稿G导向第二搬送路径311。
此外,载置在原稿托盘301上的原稿G的尺寸由配置在原稿托盘301的原稿载置部上的原稿尺寸传感器314检测出。载置在原稿托盘301上的原稿G的有无由在原稿托盘301的原稿载置部的拾取辊306附近配置的原稿有无检测传感器315检测出。另外,上游侧搬送辊对304在停止状态下紧贴着由整理辊307搬送来的原稿G的前端来进行调整,与读取时机配合地被驱动进行旋转。这样搬送的原稿G由搬送传感器316检测出,其中搬送传感器316在第一搬送路径303的搬送方向Y1上配置在第二搬送路径311的下游侧,且在上游侧搬送辊对304的上游侧。另外,由反转辊对310排出的原稿G由相对于反转辊对310在排出侧配置在反转辊对310附近的排出传感器317检测出。此外,搬送辊对304、305、反转辊对310等搬送系统辊由未图示的搬送系统的驱动部驱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原稿读取部200还具有用于在使数字图像信号的值平坦(flat)的黑点校正(shading correction)时读取的白基准构件(在此为白基准板)318。具体地说,白基准构件318为设置在与原稿读取玻璃201a相对的位置的读取引导构件。也就是说,白基准构件318作为与原稿读取玻璃201a一起引导所搬送的原稿G的读取引导构件发挥功能。
在以上说明的图像读取装置100中,当做出利用原稿固定方式读取原稿G的指示时,光源单元210一边隔着压板玻璃201b向载置在压板玻璃201b上的原稿G照射光,一边以恒定的速度向副扫描方向Y的一侧移动来扫描原稿G的图像,与此同时,反射镜单元203以与光源单元210的移动速度的1/2的移动速度向同样地向副扫描方向Y的一方侧移动。
由光源单元210照明并从原稿G反射的反射光由设置在光源单元210上的第一反射镜230反射后,由反射镜单元203的第二以及第三反射镜203a、203b使光路变换180°。从第三反射镜203b反射的光经由聚光透镜204在光电转换元件205的受光面205d上成像,在此,原稿图像光被读取并被转换为模拟信号。
另一方面,当做出利用原稿移动方式读取原稿G的指示时,光源单元210静止在图2所示的位置V上保持不变,利用自动原稿输送装置300将原稿G以在图2所示的位置V的上部通过的方式搬送到副扫描方向Y的一方侧。即,载置在原稿托盘301上的原稿G由拾取辊306取出,由整理辊307以及分离构件308逐张分离,并搬送到第一搬送路径303。搬送到第一搬送路径303的原稿G由搬送传感器316确认了原稿G的搬送后,利用上游侧搬送辊对304,使前端一致以防止斜行,并且,以规定的读取时机被送出,表面和背面被反转而搬送到原稿读取玻璃201a。
并且,来自光源单元210的光隔着原稿读取玻璃201a照射到在原稿读取玻璃201a上通过的原稿G的一面上,并在该面被反射。从该原稿G的一面反射的光与上述的原稿固定方式同样,被第一反射镜230反射后,光路被反射镜单元203的第二以及第三反射镜203a、203b变换180°,经由聚光透镜204在光电转换元件205的受光面205d成像,在此读取到原稿图像并转换为模拟信号。此外,该光电转换元件205的读取动作与后述的两面读取的情况相同,在下面省略说明。
结束了读取的原稿G被下游侧搬送辊对305从原稿读取玻璃201a上拉出,经由第一搬送路径303的之字形搬送路径313,被能够进行可逆旋转的反转辊对310排出到排出托盘302上。
另外,在读取原稿G的一面和另一面两面的情况下,被读取了一面的原稿G不会被排出到排出托盘302,以原稿G的后端位于之字形搬送路径313内的方式被搬送,利用进行反向旋转的反转辊对310向逆搬送方向Y2进行逆搬送,并由位于第一切换姿势的切换爪312导向第二搬送路径311。导向第二搬送路径311的原稿G经由第二搬送路径311再次返回到第一搬送路径303,从而表面和背面被反转,由上游侧搬送辊对304搬送,在原稿读取玻璃201a上通过以读取另一面。这样两面读取结束的原稿G再次返回到第一搬送路径303,表面和背面被反转,由搬送辊对304、305搬送,然后,通过第一搬送路径303的之字形搬送路径313,经由进行正向旋转的反转辊对310排出到排出托盘302。
图3A以及图3B是表示光源单元210的概略结构的图。图3A是表示其立体图,图3B表示其分解立体图。图4A以及图4B是表示光源单元210中的光源211的概略结构的图,图4A表示光源单元210的侧视图,图4B表示光源211的侧视图。此外,在图4A以及图4B中也图示出原稿读取玻璃201a、压板玻璃201b以及原稿G。
另外,图5是示出了列设有多个发光元件212...的基板213的概略俯视图。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光源单元210将来自列设在基板(以下称为光源基板)213上的多个发光元件212...的光向原稿G的光照射面Gd照射。
该光源单元210所具有的光源211具有多个发光元件212...和搭载多个发光元件212的光源基板213。多个发光元件212...都为发光二极管(LED)元件。各发光元件212...具有在规定的一个方向上指向性强的特性。设从各发光元件212...射出的光中光束最强的方向为光轴L。此外,各发光元件为相同类型的发光元件。
多个发光元件212...向原稿G中的在主扫描方向X上延伸的一定的光照射区域Ld侧照射光。该光照射区域Ld作为原稿读取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发光元件212...以光照射区域Ld为基准,列设在与主扫描方向X正交的沿着光照射面Gd的副扫描方向Y的两侧。多个发光元件212...配置为,各光轴L相对于主扫描方向X成直角。
详细地说,关于多个发光元件212...,在副扫描方向Y的两侧中的一侧沿主扫描方向X列设有多个第一发光元件212a...,在另一侧沿主扫描方向X列设有多个第二发光元件212b...。即,多个发光元件212...配置为由第一发光元件212a...构成的第一发光元件列220a和由多个第二发光元件212b...构成的第二发光元件列220b这两列。
光源基板213包括沿着主扫描方向X延伸的彼此平行的第一以及第二光源基板213a、213b。在第一光源基板213a上搭载有多个第一发光元件212a,...,在第二光源基板213b上搭载有多个第二发光元件212b,...。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第一发光元件212a...以及多个第二发光元件212b...的各发光元件间距(主扫描方向X上的元件中心间的距离)P都为同一距离。进而,在第一发光元件列220a以及第二发光元件列220b中,第一发光元件212a...以及第二发光元件212b...排列为间距位置在副扫描方向Y上一致(即以同一间距位置结构排列)。第一发光元件212a...以及第二发光元件212b...在此为相同的数量。
更具体地说,光源单元210具有发光元件阵列单元215和设置有发光元件阵列单元215的反射镜基座单元216。
发光元件阵列单元215具有第一发光元件212a...、第一光源基板213a、第二发光元件212b...、第二光源基板213b、和设置有第一光源基板213a以及第二光源基板213b的基台214。
详细地说,第一光源基板213a以及第二光源基板213b以长度方向朝向主扫描方向X的方式配置在基台214上。基台214通过螺钉等固定构件SC将第一以及第二光源基板213a、213b以在副扫描方向Y空开规定间隔的方式在主扫描方向X两端侧固定。这样一来,第一发光元件212a...和第二发光元件212b...以光照射区域Ld为基准,沿着主扫描方向X分别列设在副扫描方向Y的两侧。
基台214还在第一光源基板213a和第二光源基板213b之间形成有沿着主扫描方向X延伸的开口(在此为狭缝)R,该开口用于使来自原稿G的反射光L1通过。该狭缝R配置于在读取原稿时作为原稿读取位置的光照射区域Ld的下方。第一发光元件列220a以及第二发光元件列220b排列在狭缝R的宽度方向的两侧。
反射镜基座单元216设置有第一反射镜230。详细地说,第一反射镜230以插入在沿着反射镜基座单元216的主扫描方向X的开口216a中的状态被支撑着,以将在原稿G的光照射面Gd反射的光经由设置在基台214上的狭缝R导向反射镜单元203的第二反射镜203a。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B所示,多个第一发光元件212a...以及多个第二发光元件212b...分别具有进行侧面发光的发光面E1,发光面E1以光轴L与分别搭载了多个第一发光元件212a...以及多个第二发光元件212b...的第一光源基板213a以及第二光源基板213b的发光元件配置面F平行的方式射出光。具体地说,搭载有第一发光元件212a...的第一光源基板213a和搭载有第二发光元件212b...的第二光源基板213b形成为与原稿G侧相反一侧打开的“ハ字”形,使得在侧视下光轴L的方向朝向光照射区域Ld侧。此外,光照射区域Ld位于第一光源基板213a以及第二光源基板213b的中间。
在以上说明的光源单元210的结构中,多个发光元件212...以光照射区域Ld为基准排列在副扫描方向Y的两侧,但也可以仅排列在一侧。
图6是表示多个发光元件212...以光照射区域Ld为基准而仅排列在副扫描方向Y的一侧的一例的概略侧视图。
图6所示的多个发光元件212...搭载在以光照射区域Ld为基准配置在副扫描方向Y的一侧的光源基板213上,并具有进行侧面发光的发光面E1,该发光面E1以光轴L与配置面F平行的方式射出光。具体地说,光源基板213倾斜配置为光轴L的方向朝向光照射区域Ld侧。
另外,多个发光元件212...不局限于排列在两侧或仅排列在一侧,也可进行顶面发光,该顶面发光是以光轴L与所搭载的光源基板213的配置面F垂直的方式射出光的顶面发光。
图7A以及图7B是表示具有进行顶面发光的发光面E2的多个发光元件212...的一例的概略侧视图。图7A是表示排列在两侧的第一发光元件212a...以及第二发光元件212b...进行顶面发光的一例,图7B是表示仅排列在一侧的发光元件212...进行顶面发光的一例。
如图7A所示,在第一发光元件212a...以及第二发光元件212b...具有进行顶面发光的发光面E2的情况下,将第一光源基板213a以及第二光源基板213b配置为原稿G侧打开的倒“ハ字”形,使得光轴L的方向朝向光照射区域Ld侧。此外,光照射区域Ld位于第一光源基板213a以及第二光源基板213b的中间。
另外,如图7B所示,在发光元件212...仅排列在一侧的情况下,能够将光源基板213倾斜配置,使得光轴L的方向朝向光照射区域Ld侧。
这样,发光元件能够为图4A~图7B所示的配置结构,但在发光元件如图5所示那样在两侧排列成同一间距位置结构的情况下,与如图6以及图7B所示那样发光元件仅排列在一侧的结构相比,发光元件数量为两倍,而使照度倍增。
另外,在发光元件进行侧面发光和顶面发光中任一种发光的情况下,根据光源单元210内的结构部件的配置结构,灵活运用进行侧面发光的结构和进行顶面发光的结构,从而能够有效利用光源单元210内的空闲空间。
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图像读取装置100的控制系统的概略结构的图,是以图像读取装置100中的控制部400为中心示出的控制框图。另外,图9是详细表示图8示出的框图的光量控制部440部分的图。此外,在图9中,原稿读取控制部420、光学系统驱动部530等省略图示,这对于后述的图13也同样。
如图8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图像读取装置100还具有管理图像读取装置100整体的控制的控制部400、信号处理部510和存储部520。
控制部400具有主控制部410、原稿读取控制部420、图像处理部430、光量控制部440。
主控制部410与原稿读取控制部420、图像处理部430、光量控制部440、信号处理部510以及光学系统驱动部530相连接。
详细地说,主控制部410由包括CPU等处理部410a和存储部410b的微型计算机构成,该存储部410b包括ROM以及RAM等存储器。图像读取装置100通过主控制部410的处理部410a将预先存储在存储部410b的ROM中的控制程序下载在存储部410b的RAM上并执行该程序,来控制各种构成要素。此外,主控制部410受到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D上的用于控制整个图像形成动作的控制部(未图示)的指示。
原稿读取控制部420基于来自主控制部410的指示信号,控制光电转换元件205对原稿G的读取动作。
信号处理部510与光电转换元件205相连接,基于来自主控制部410的指示信号,对来自光电转换元件205的信号进行处理。在此,信号处理部510为模拟前端(AFE)IC,对来自光电转换元件205的输出信号(拍摄信号)进行OB(Optical Black:光学黑体)钳位、CDS(Correlated Double Sampling:相关二次采样)、AGC(Auto Gain Control:自动增益控制)、ADC(Analog-to-Digital Conversion:模拟数字转换)等信号处理。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8所示,信号处理部510具有对来自光电转换元件205的模拟信号进行放大的放大部511和将来自放大部511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A/D转换部512。放大部511包括信号放大电路511a和可变增益放大电路511b。A/D转换部512包括A/D转换电路512a。
信号放大电路511a为对来自光电转换元件205的模拟输出信号进行增益处理的电路。可变增益放大电路511b能够对来自信号放大电路511a的模拟信号的增益进行调整。
另外,A/D转换电路512a为将来自可变增益放大电路511b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在此为8位数字图像信号)的电路。
图像处理部430基于来自主控制部410的指示信号,对由A/D转换电路512a转换成的数字信号进行各种图像处理,在此为图像处理用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
另外,光量控制部440与发光元件212...相连接,基于来自主控制部410的指示信号,对发光元件212...的接通/断开以及出射光量进行控制。
详细地说,如图9所示,发光元件212...串联连接,该串联连接的发光元件212...的两侧的端子与光量控制部440相连接。并且,光量控制部440根据来自主控制部410的指示信号统一调整发光元件212...整体的出射光量。此外,在此,光量控制部440为发光元件控制驱动器。
但是,由于LED等发光元件具有在一个方向上指向性强的特性,所以往往会在原稿G的光照射面Gd上产生亮点,产生在原稿G的光照射面Gd上的亮点导致的照度不匀。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400构成为,根据来自光电转换元件205的读取值判定在原稿G的光照射面Gd上的亮点的状态(具体地说,亮点的程度(level)),基于该亮点的程度的判定结果,调整来自发光元件212...的出射光量。
详细地说,控制部400在根据在原稿G的光照射面Gd上的亮点的程度的判定结果判定为产生亮点的情况下,根据亮点的程度,通过光量控制部440进行控制而使来自发光元件212...的出射光量降低。
具体地说,原稿读取控制部420从发光元件212...对用于检测在原稿G的光照射面Gd上的亮点的程度的基准图像照射光,用该光电转换元件205读取从该基准图像反射的反射光。
作为基准图像,既可以读取黑点校正用的白基准构件318,也可以读取能够载置在压板玻璃201b上且能够由自动原稿输送装置300搬送的灰色记录纸。
在本实施方式中,原稿读取控制部420在读取基准图像时,能够有选择地在读取白基准构件318的第一读取动作和读取灰色记录纸的第二读取动作之间切换。
此外,从用灰色记录纸读取的图像的不匀的程度大于用白基准构件318读取的图像的不匀的程度的观点,作为基准图像优选用灰色记录纸读取。在此,灰色记录纸是均匀形成一定的中间色调浓度的图像的原稿。
图10是利用光电转换元件205读取由多个发光元件212...在原稿G的光照射面Gd上形成的亮点的照度而得到的读取值的曲线图。
图10所示的读取值是将由光电转换元件205读取白基准构件318得到的输出值由A/D转换电路512a变换后的数字信号的值。在此,0为黑色的灰度,255为白色的灰度,1~254为中间色调的灰度。在该情况下,作为读取白基准构件318以及灰色记录纸得到的数字信号的平均值,用白基准构件318能够例示“250”左右,用灰色记录纸能够例示“120”左右。这些对后述的图14也同样。
另外,图11是用于说明由多个发光元件212...在原稿G的光照射面Gd上带来的不匀的斜率K以及不匀率[%]M的图,是表示在主扫描方向X的照度周期T中明暗反复的图。
图像处理部430包括对在原稿G的光照射面Gd上的亮点的程度进行计算的计算部431和对由计算部431计算出的计算值判定有无亮点的判定部432。
计算部431根据由光电转换元件205读取的读取值计算出用于判定在原稿G的光照射面Gd上的亮点的程度的计算值K、M。
判定部432将由计算部431计算出的计算值K、M和预先存储的设定值Ks、Ms进行比较,判定在原稿G的光照射面Gd上有无亮点。在此,设定值Ks、Ms是成为在原稿G的光照射面Gd上有无亮点的判定基准的值。
详细地说,计算部431基于照度周期T中的照度的最大值以及最小值计算出计算值K、M。照度周期T表示由发光元件212...形成的在原稿G的光照射面Gd上的沿主扫描方向X的明暗反复。
更具体地说,计算部431根据在照度周期T中照度差相对于主扫描方向X上的距离的变化比例(斜率),针对每个发光元件(针对每个照度周期)计算出计算值K,或者,根据在照度周期T中照度差相对照度的平均值的变化比例(不匀率[%]),针对每个发光元件(针对每个照度周期)计算出计算值M。判定部432将由计算部431针对每个发光元件(针对每个照度周期)计算出的计算值K、M和设定值Ks、Ms进行比较,针对每个发光元件(针对每个照度周期)判定有无亮点。
在此,当将照度的最大值设为Lmax,将照度的最小值设为Lmin,将主扫描方向X上的照度的最大值Lmax和最小值Lmin之间的距离(间距)设为N,将照度的最大值Lmax和最小值Lmin的平均值设为Lavg时,计算值K、M为通过下面的式(1)或式(2)计算出的值。
K=(Lmax-Lmin)/N       ...式(1)
M=(Lmax-Lmin)/Lavg    ...式(2)
在本实施方式中,计算部431能够有选择地在由式(1)计算出计算值K的第一运算和由式(2)计算出计算值M的第二运算之间切换。
由式(1)计算出的计算值K为在最大值Lmax和最小值Lmin之间绘出的直线(虚线)α的斜率,由式(2)计算出的计算值M为表示照度波形的振幅β的程度的不匀率[%]。
此外,在存储部520中预先设定(存储)有间距N、对计算值(斜率)K的判定基准即设定值Ks、对计算值(不匀率[%])M的判定基准即设定值Ms。设定值Ks、Ms能够预先通过实验进行设定。另外,在存储部520中预先存储有发光元件212...的出射光量的下降量LD,以便在判定在原稿G的光照射面Gd上的亮点的程度而判定为有亮点的情况下,消除亮点。下降量LD能够进行设定变更。
若更具地体说,图12是关于相对主扫描方向X的距离[mm]的原稿G的光照射面Gd上的照度[lx(勒克斯)],使发光元件212...的出射光量在5个阶段变化来例示的曲线图。此外,在图12中,作为原稿G使用灰色记录纸,使从发光元件212...至原稿G的光照射区域Ld的光轴L的距离即光轴距离H(参照图4B、图6、图7A以及图7B)为恒定,使发光元件间距(在此为LED间距)P(参照图5)为10mm。
如图12所示,随着来自发光元件212...的出射光量变小(曲线图的从上向下),在原稿G的光照射面Gd上难以出现亮点,由此,示出缓和由在原稿G的光照射面Gd上的亮点导致的照度不匀的趋势。
在此,对计算值(斜率)K的判定基准即设定值Ks为120。另外,对计算值(不匀率[%])M的判定基准即设定值Ms为2.2%。
并且,判定部432在由计算部431计算出的计算值(斜率)K大于存储在存储部520中的设定值(斜率)Ks(在此为120)的情况下,判定为在原稿G的光照射面Gd有亮点,另一方面,在设定值Ks(在此为120)以下的情况下,判定为没有亮点。
另外,判定部432在由计算部431计算出的计算值(不匀率[%])M大于存储在存储部520中的设定值(不匀率[%])Ms(在此为2.2%)的情况下,判定为在原稿G的光照射面Gd有亮点,另一方面,在设定值Ms(在此为2.2%)以下的情况下,判定为没有亮点。
在图12所示的例子中,对与发光元件212...的5个阶段的出射光量对应的照度的曲线,随着从第一阶段到第五阶段出射光量变小,标注符号α1~α5。
[照度的曲线α1]
在与发光元件212...的第一阶段的出射光量对应照度的曲线图α1中,在一照度周期T中,照度的最大值Lmax为50500lx,照度的最小值Lmin为44000lx,照度的最大值Lmax和最小值Lmin的间距N为5mm,照度的最大值Lmax和最小值Lmin的平均值Lav为47250lx。
因而,计算值(斜率)K为1300(=(50500lx-44000lx)/5mm),由于大于在存储部520存储的设定值(斜率)Ks(在此为120),所以判定为“有亮点”。
另外,计算值(不匀率[%])M为13.8[%](=(50500lx-44000lx)/47250lx),由于大于在存储部520存储的设定值(不匀率[%])Ms(在此为2.2[%]),所以判定为“有亮点”。
[照度的曲线α2]
在与发光元件212...的第二阶段的出射光量对应的照度的曲线α2中,在一照度周期T中,照度的最大值Lmax为39500lx,照度的最小值Lmin为37300lx,照度的最大值Lmax和最小值Lmin的间距N为5mm,照度的最大值Lmax和最小值Lmin的平均值Lavg为38400lx。
因而,计算值(斜率)K为440(=(39500lx-37300lx)/5mm),由于大于设定值Ks(在此为120),所以判定为“有亮点”。
另外,计算值(不匀率[%])M为5.7[%](=(39500lx-37300lx)/38400lx),由于大于设定值Ms(在此为2.2[%]),所以判定为“有亮点”。
[照度的曲线α3]
在与发光元件212...的第三阶段的出射光量对应的照度的曲线α3中,在一照度周期T中,照度的最大值Lmax为32500lx,照度的最小值Lmin为31700lx,照度的最大值Lmax和最小值Lmin的间距N为5mm,照度的最大值Lmax和最小值Lmin的平均值Lavg为32100lx。
因而,计算值(斜率)K为160(=(32500lx-31700lx)/5mm),由于大于设定值Ks(在此为120),所以判定为“有亮点”。
另外,计算值(不匀率[%])M为2.5[%](=(32500lx-31700lx)/32100lx],由于大于设定值Ms(在此为2.2[%]),所以判定为“有亮点”。
[照度的曲线α4]
在与发光元件212...的第四阶段的出射光量对应的照度的曲线α4中,在一照度周期T中,照度的最大值Lmax为27900lx,照度的最小值Lmin为27300lx,照度的最大值Lmax和最小值Lmin的间距N为5mm,照度的最大值Lmax和最小值Lmin的平均值Lavg为27600lx。
因而,计算值(斜率)K为120(=(27900lx-27300lx)/5mm),小于设定值Ks(在此为120)以下,所以判定为没有亮点。
另外,计算值(不匀率[%])M为2.2[%](=(27900lx-27300lx)/27600lx),由于在设定值Ms(在此为2.2[%])以下,所以判定为“没有亮点”。
[照度的曲线α5]
在与发光元件212...的第五阶段的出射光量对应的照度的曲线α5中,在一照度周期T中,照度的最大值Lmax为24300lx,照度的最小值Lmin为23800lx,照度的最大值Lmax和最小值Lmin的间距N为5mm,照度的最大值Lmax和最小值Lmin的平均值Lavg为24050lx。
因而,计算值(斜率)K为100(=(24300lx-23800lx)/5mm),由于在设定值Ks(在此为120)以下,所以判定为“没有亮点”。
另外,计算值(不匀率[%])M为2.1[%](=(24300lx-23800lx)/24050lx),由于在设定值Ms(在此为2.2[%])以下,所以判定为“没有亮点”。
[发光元件的出射光量的控制]
并且,控制部400在,如照度的曲线α1~α3所示那样由判定部432判定为“有亮点”时,使用在存储部520存储的下降量LD,由光量控制部440降低发光元件212...的出射光量,直到判定为“没有亮点”为止。另一方面,控制部400,在如照度的曲线α4、α5所示那样由判定部432判定为“没有亮点”时,维持发光元件212...的出射光量保持不变。此外,控制部400,也可以在由判定部432判定为“没有亮点”时,由光量控制部440提高发光元件212...的出射光量,直到即将判定为“有亮点”为止。这样一来,能够在使发光元件212...的出射光量为最大的状态下消除亮点。此时的上升量也能够与下降量LD同样地存储在存储部520中,并能够进行设定变更。
若采用以上说明的图像读取装置100,基于在原稿G的光照射面Gd上的亮点的程度的判定结果,调整来自发光元件212...的出射光量,具体地说,在根据在原稿G的光照射面Gd上的亮点的程度的判定结果判定为产生亮点的情况下,降低来自发光元件212...的出射光量,因而,能够在原稿G的光照射面Gd难以出现亮点。因而,不会如以往那样在不受亮点的影响的范围指定发光元件的亮度等级,或增加搭载发光元件的个数,即不会导致高成本,能够减少亮点,由此,能够使在原稿G的光照射面Gd上的照度均匀。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光电转换元件205读取用于检测在原稿G的光照射面Gd上的亮点的程度的基准图像,并计算出用于根据由光电转换元件205读取的读取值判定亮点的程度的计算值K、M,将所得到的计算值K、M和预先设定的设定值Ks、Ms进行比较,来判定在原稿G的光照射面Gd上有无亮点,因而,能够容易地进行该判定。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通过读取白基准构件318或灰色记录纸做为基准图像,能够高精度地检测出在原稿G的光照射面Gd上的亮点的程度。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基于照度周期T中的照度的最大值Lmax以及最小值Lmin,计算出计算值K、M,具体地说,利用所述第一运算计算出计算值(斜率)K,或者利用所述第二运算计算出计算值(不匀率[%])M,从而能够容易地算定计算值K、M。
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400在判定为产生亮点的情况下,降低来自发光元件212...的出射光量,但这样往往导致来自光电转换元件205的信号的强度不够。
基于该观点,控制部400具有调整来自光电转换元件205的信号的放大度(amplification degree)的调整模式。所述调整模式在降低来自发光元件212...的出射光量的情况下,将来自光电转换元件205的信号的放大度提高用于减小该出射光量的程度。
具体地说,为了实现读取基准图像(在此为白基准构件318)得到的读取值成为基准的基准读取值,对放大度Kg、Mg进行运算的运算式OP预先存储在存储部520中,此外,也可以取代运算式OP而使用设定表格。
并且,可变增益放大电路511b基于来自主控制部410的指示信号,并使用由存储在存储部520中的运算式OP计算出的放大度Kg、Mg,对来自光电转换元件205的模拟信号的增益进行调整。
在具有该结构的图像读取装置100中,不仅能够抑制由在原稿G的光照射面Gd上的亮点导致的照度不匀,而且能够根据需要,利用放大度Kg、Mg将来自光电转换元件205的信号的强度调整(提高)用于降低来自发光元件212...的出射光量的程度,从而补偿由来自发光元件212...的出射光量的降低导致的来自光电转换元件205的信号的强度不足。
此外,所述调整模式在提高来自发光元件212...的出射光量的情况下,将来自光电转换元件205的信号的放大度降低用于提高该出射光量的程度。这样一来,能够得到来自光电转换元件205的适当的信号强度。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调整模式通过信号处理部510调整来自光电转换元件205的模拟信号的增益,但也可以通过图像处理部430调整数字信号的放大度。
光量控制部440,对于来自多个发光元件212...的出射光量也可以针对每个发光元件单独进行调整。
图13是表示在图9所示的框图中对于来自多个发光元件212(1)、...、212(n)的出射光量能够针对每个发光原件单独进行调整的一例的图。
如图13所示,光量控制部440与主控制部410相连接,根据来自主控制部410的指示信号,对各个发光元件212(1)、...、212(n)分别调整出射光量。此外,n为发光元件的个数,并为2以上的值。
另外,来自光电转换元件205的读取值(像素数据)PX(1)、...、PX(m)和多个发光元件212(1)、...、212(n)建立对应。此外,m为像素的个数,并为大于n的值。
图14是表示在图10所示的曲线图中来自光电转换元件205的读取值(像素数据)PX(1)、...、PX(m)和多个发光元件212(1)、...、212(n)建立对应的状态的图。
如图14所示,对于各个发光元件212(1)、...、212(n)均匀分配来自光电转换元件205的像素数据PX(1)、...、PX(m)。
在图示例子中,连续的10个像素与一个发光元件212建立对应。即,像素数据(PX(1)PX(10))、像素数据(PX(11)~PX(20))、...、像素数据(PX(m-9)PX(m))分别与发光元件212(1)、212(2)、...、212(n)建立对应。表示该对应关系的设定表格TL预先存储在存储部520中(参照图13)。
光量控制部440具有对各个发光元件212(1)、...、212(n)进行驱动的发光元件控制驱动器441、对各个发光元件212(1)、...、212(n)进行调光的调光部(在此为调光电路)442(1)、...、442(n)。发光元件控制驱动器441以及调光电路442(1)、...、442(n)与主控制部410相连接。各个发光元件212(1)、...、212(n),其一个端子分别与发光元件控制驱动器441相连接,且另一个端子分别与调光电路442(1)...442(n)相连接。
在该结构中,控制部400根据来自光电转换元件205的像素数据PX(1)、...、PX(m)针对每个发光元件判定在原稿G的光照射面Gd上的亮点的程度,基于该亮点的程度的判定结果,对于来自多个发光元件212(1)、...、212(n)的出射光量,针对每个发光元件单独进行调整。
详细地说,计算部431针对每个发光元件(针对每个照度周期)计算出计算值(斜率)K(1)、...、K(n)以及计算值(不匀率[%])M(1)、...、M(n)。
判定部432将由计算部431计算出的计算值(斜率)K(1)、...、K(n)以及计算值(不匀率[%])M(1)、...、M(n)和预先存储的设定值Ks、Ms进行比较,针对每个发光元件判定在原稿G光照射面Gd上有无亮点。
调光电路442(1)、...、442(n)针对每个发光元件212(1)、...、212(n)调整出射光量。
并且,控制部400使用存储在存储部520中的设定表格TL,由判定部432针对每个发光元件判定在原稿G的光照射面Gd上的亮点的程度,在基于该亮点的程度的判定结果判定为有亮点的情况下,确定判定为有亮点的发光元件212(i)。此外,i为判定为有亮点的发光元件212以及对该发光元件212进行调光的调光电路442的后缀,并为1至n的值。
进而,控制部400使用存储在存储部520中的下降量LD,通过调光电路442(i)降低来自判定为有亮点的发光元件212(i)的出射光量。
在具有该结构的图像读取装置100中,基于针对每个发光元件判定在原稿G的光照射面Gd上的亮点的程度的判定结果,针对每个发光元件单独调整来自发光元件212(1)、...、212(n)的出射光量,因而,能够根据来自各个发光元件212(1)...、212(n)的出射光量减少亮点,相应地,能够可靠地抑制由该亮点导致的照度不匀。
接着,基于本实施方式的发光元件的出射光量控制的动作例,分为读取白基准构件318做为基准图像的情况和读取灰色记录纸做为基准图像的情况进行说明。
此外,在以下的控制例中,在基于针对每个发光元件判定在原稿G的光照射面Gd上的亮点的程度的判定结果判定为有亮点的情况下,进行如下控制,即,针对每个发光元件单独降低来自发光元件212(1)、...、212(n)的出射光量,另一方面,使来自光电转换元件205的模拟信号的增益提高用于降低该出射光量的程度。
(读取白基准构件318做为基准图像的情况)
图1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发光元件的出射光量控制的一例的流程图,表示读取白基准构件318做为基准图像的情况。
在图15所示的控制例中,设定值(斜率)Ks以及设定值(不匀率[%])Ms为成为在原稿G的光照射面Gd有无亮点的判定基准的白基准构件用的设定值。
在图15所示的控制例中,首先,读出在存储部520中存储的间距N、设定值Ks、Ms、下降量LD以及设定表格TL(步骤S1),利用设定表格TL设定读取值(像素数据)PX(1)、...、PX(m)和发光元件212(1)、...、212(n)的对应关系(步骤S2)。
接着,在光源单元210没有位于读取位置V时,通过光学系统驱动部530使光源单元210位于原稿读取玻璃201a的下方的读取位置(即白基准构件318的位置)V(步骤S3),使发光元件212(1)、...、212(n)点亮来读取白基准构件318的读取值(像素数据)PX(1)、...、PX(m)(步骤S4)。
针对在步骤S2设定的每个发光元件根据在步骤S4读取的读取值PX(1)、...、PX(m)检测出最大值Lmax以及最小值Lmin(步骤S5)。此外,在步骤S5中,在与发光元件212(1)、...、212(n)的两侧212(1)、212(n)对应的读取值(像素数据)(PX(1)~PX(10))、(PX(m-9)~PX(m))中,由于在两端不存在发光元件,所以不存在发光元件一侧的最小值不作为检测对象。
然后,在步骤S6中进行所述第一运算时,根据每个发光元件的最大值Lmax、最小值Lmin的差分量(Lmax-Lmin)和间距N,由计算部431利用所述式(1)计算出斜率的计算值(斜率)K(K(1)、...、K(n))。另一方面,在进行所述第二运算时,根据每个发光元件的最大值Lmax、最小值Lmin的差分量(Lmax-Lmin)和Lavg(=(Lmax+Lmin)/2),由计算部431利用所述式(2)计算出不匀率[%]的计算值(不匀率[%])M(M(1)、...、M(n))。
在步骤S7中,将由计算部431计算出的每个发光元件的计算值K、M和预先存储的的设定值Ks、Ms进行比较,只要有一个计算值K、M大于设定值Ks、Ms的发光元件(步骤S7为“是”),就检测出发光元件212(1)、...、212(n)中计算值K、M大于设定值Ks、Ms的发光元件(步骤S8)。并且,对于在步骤S8检测出的发光元件,使用下降量LD降低出射光量(步骤S9),然后转移到步骤S4,反复执行步骤S4~步骤S9的处理,直到计算值K,M大于设定值Ks、Ms的发光元件一个也没有。
另一方面,在步骤S7中,如果计算值K、M大于设定值Ks、Ms的发光元件一个也没有(在步骤S7为“否”),则转移到作为所述调整模式进行作用的步骤S10。
在步骤S10中,读取白基准构件318,根据该读取值PX(1)、...、PX(m),利用由存储部520中的运算式OP运算出的放大度Kg、Mg调整来自光电转换元件205的模拟信号的增益。然后,在步骤S11进行黑点校正处理,而结束处理。
(读取灰色记录纸做为基准图像的情况)
图1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发光元件的出射光量控制的其他例子的流程图,表示读取灰色记录纸做为基准图像的情况。
在图16所示的控制例中,设定值(斜率)Ks以及设定值(不匀率[%])Ms是成为在原稿G的光照射面Gd上有无亮点的判定基准的灰色记录纸用的设定值。
此外,在该控制例中,既可以读取由自动原稿输送装置300搬送的灰色记录纸,也可以读取载置在压板玻璃201b上的灰色记录纸。另外,在读取载置在压板玻璃201b上的灰色记录纸的情况下,既可以在使光源单元210停止的状态下读取灰色记录纸,也可以使光源单元210向副扫描方向Y一侧移动的同时读取灰色记录纸。在此,针对在使光源单元210停止的状态下读取载置在压板玻璃201b上的灰色记录纸的情况进行说明。
在图16所示的控制例中,取代步骤S3以及步骤S4而设置步骤S3a以及步骤S4a,在步骤S7和步骤S10之间设置图15的步骤S3的处理,除此以外的处理与图15所示的流程图同样,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在步骤S3a中,通过光学系统驱动部530使光源单元210位于载置灰色记录纸的压板玻璃201b的下方的位置(即灰色记录纸的位置),在步骤S4a中,使发光元件212(1)、...、212(n)点亮来读取灰色记录纸的读取值(像素数据)PX(1)、...、PX(m)。
另外,在步骤S7中,如果计算值K、M大于设定值Ks、Ms的发光元件一个也没有(在步骤S7为“否”),则通过光学系统驱动部530使光源单元210位于原稿读取玻璃201a的下方的读取位置(即白基准构件318的位置)V之后(步骤S3),转移到作为所述调整模式进行作用的步骤S10。
在以上说明的图15以及图16所示的光量控制例中,只要计算值K、M大于设定值Ks、Ms的发光元件有一个,就视为有亮点。然后,减少来自与其对应的发光元件的出射光量直到视为没有亮点为止。由此,能够抑制由亮点导致的照度不匀。另外,由于以白基准构件318为基准提高来自光电转换元件205的信号的放大度(在此为模拟信号的增益),所以能够容易补偿由出射光量降低导致来自光电转换元件205的信号(在此为模拟信号)的强度不足。
此外,在图15以及图16所示的光量控制例中,也可以当判定为没有亮点时,提高发光元件212(i)的出射光量,直到即将判定为有亮点之前为止。在该例中,当判定为没有亮点时,即使提高发光元件212(i)的出射光量直到即将判定为有亮点之前为止,也能够在所述调整模式(步骤S10)中,使来自光电转换元件205的信号的放大度下降用于提高来自发光元件212(i)的出射光量的程度。
另外,也可以取代步骤S8以及步骤S9中的降低各个发光元件的出射光量的处理,仅进行降低发光元件整体的出射光量的处理。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图像读取装置100也可以是等倍光学系统类型的图像读取装置。
本发明在不从其在宗旨或主要特征脱离的情况下能够以各种昂是实施。因此,上述的实施例在所有方面只不过是例示,并不是解释为进行限定。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书示出,而不受说明书正文任何局限。进而,属于权利要求的均等范围内的变形或变更全部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光源,向原稿照射光,在主扫描方向上列设多个发光元件而形成;
光电转换元件,接收来自原稿的反射光,
该图像读取装置能够对来自所述发光元件的出射光量进行调整,
判定由多个所述发光元件在原稿的光照射面上产生的在主扫描方向上的明暗反复而形成的亮点的状态,并基于该亮点的状态的判定结果,调整来自所述发光元件的所述出射光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根据所述判定结果判定为产生所述亮点的情况下,降低来自所述发光元件的出射光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图像读取装置能够调整来自所述光电转换元件的信号的放大度,将所述放大度提高将所述出射光量降低的程度。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发光元件对用于检测在原稿的光照射面上的亮点的状态的基准图像照射光,由所述光电转换元件读取从该基准图像反射的反射光,
基于由所述光电转换元件读取的读取值,计算出用于判定所述亮点的状态的计算值,
将所述计算值和预先设定的设定值进行比较,判定在原稿的光照射面上的亮点的状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读取黑点校正用的白基准构件做为所述基准图像。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读取灰色记录纸做为所述基准图像。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基于照度周期中的照度的最大值以及最小值计算出所述计算值,所述照度周期是表示由多个所述发光元件在原稿的光照射面上产生的在所述主扫描方向上的明暗反复的周期。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利用在所述照度周期中相对于所述主扫描方向上的距离的照度差的变化比例,计算出所述计算值。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照度周期中,当将照度的最大值设为Lmax,将最小值设为Lmin,将所述主扫描方向上的最大值Lmax和最小值Lmin之间的距离设为N时,所述计算值为由下式(1)计算出的值:
(Lmax-Lmin)/N    ...式(1)。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利用在所述照度周期中相对于照度的平均值的照度差的变化比例,计算出所述计算值。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照度周期中,当将照度的最大值设为Lmax,将最小值设为Lmin,将最大值Lmax和最小值Lmin的平均值设为Lavg时,所述计算值为由下式(2)计算出的值:
(Lmax-Lmin)/Lavg  ...式(2)。
12.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对于来自所述多个发光元件的出射光量,能够针对每个发光元件单独进行调整,针对每个发光元件判定在原稿的光照射面上的亮点的状态,基于该亮点的状态的判定结果,针对每个发光元件单独调整来自所述多个发光元件的出射光量。
13.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
CN201010539338.6A 2009-11-04 2010-11-03 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具有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5587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53281 2009-11-04
JP2009253281A JP5202496B2 (ja) 2009-11-04 2009-11-04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55877A true CN102055877A (zh) 2011-05-11
CN102055877B CN102055877B (zh) 2013-12-25

Family

ID=439251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39338.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55877B (zh) 2009-11-04 2010-11-03 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具有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446648B2 (zh)
JP (1) JP5202496B2 (zh)
CN (1) CN102055877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33446A (zh) * 2011-06-16 2012-12-19 夏普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4660851A (zh) * 2013-11-15 2015-05-27 株式会社Pfu 拍摄系统及图像数据生成方法
CN104754173A (zh) * 2013-12-25 2015-07-01 株式会社Pfu 拍摄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037637B2 (ja) * 2010-02-16 2012-10-0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その照明装置を備える画像読取り装置、その画像読取り装置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JP2013042377A (ja) * 2011-08-16 2013-02-28 Ricoh Co Ltd 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919350B2 (ja) * 2014-09-22 2016-05-18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361620B2 (ja) * 2015-09-28 2018-07-25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読取装置、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179664A (ja) * 1985-02-04 1986-08-12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発光素子アレイの発光量制御方法
JPH09259253A (ja) * 1996-03-22 1997-10-03 Nec Corp 画像入力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133860A (ja) * 1985-12-05 1987-06-17 Sharp Corp 画像読取装置
JPH0750799B2 (ja) * 1986-04-17 1995-05-31 株式会社東芝 発光装置
JPS63292763A (ja) 1987-05-25 1988-11-30 Ricoh Co Ltd 画像読取装置
US5362958A (en) * 1992-04-03 1994-11-08 Fuji Xerox Co., Ltd. Reading apparatus with position calculation and focus adjustment and curved surface adjustment
JP2001341361A (ja) * 2000-05-31 2001-12-11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並びに記憶媒体
JP4073200B2 (ja) * 2001-11-08 2008-04-09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方法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US7511853B2 (en) * 2002-07-11 2009-03-31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Adjustment for output image of image data
JP2005125594A (ja) * 2003-10-23 2005-05-19 Fuji Photo Film Co Ltd 光量補正装置、光量補正方法、及び露光装置
JP2007081696A (ja) 2005-09-13 2007-03-29 Ricoh Co Ltd 画像読み取り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読み取りレベル調整方法
JP4835140B2 (ja) 2005-12-12 2011-12-14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原稿読取装置
JP4688835B2 (ja) * 2007-03-19 2011-05-25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20100220370A1 (en) * 2009-02-27 2010-09-02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8269157B2 (en) * 2009-10-23 2012-09-18 Academia Sinica Optical imaging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179664A (ja) * 1985-02-04 1986-08-12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発光素子アレイの発光量制御方法
JPH09259253A (ja) * 1996-03-22 1997-10-03 Nec Corp 画像入力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33446A (zh) * 2011-06-16 2012-12-19 夏普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4660851A (zh) * 2013-11-15 2015-05-27 株式会社Pfu 拍摄系统及图像数据生成方法
CN104754173A (zh) * 2013-12-25 2015-07-01 株式会社Pfu 拍摄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55877B (zh) 2013-12-25
JP2011101114A (ja) 2011-05-19
JP5202496B2 (ja) 2013-06-05
US8446648B2 (en) 2013-05-21
US20110102863A1 (en) 2011-05-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55877B (zh) 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具有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US10728413B2 (en) Illuminating device,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illuminat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CN102197636B (zh) 照明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US8149473B2 (en)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US8970861B2 (en) Document rea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which positions a read unit according to whether a cover is open or closed
US8730534B2 (en) Illuminating apparatus,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9065949B2 (en) Document read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ation apparatus
US8822908B2 (en) Image scanne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dew-condensation determination method
JP2007180844A (ja) 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8599447B2 (en) Illuminating apparatus,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7542179B2 (en) Image reading method,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2182956B (zh) 照明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JP2010268221A (ja) 照明装置、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093440A (ja) 画像読取り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034848A (ja) 照明装置、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並びに基板
JP2009169198A (ja) 照明ユニット、それを備えた画像読取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125052A (ja) 照度ムラ評価方法及び照度ムラ評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22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